文化旅游资源大省

2024-06-26

文化旅游资源大省(精选五篇)

文化旅游资源大省 篇1

自1982年中国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来,至今已有31年的时间.在短短的31年里,中国的森林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相对而言,贵州的森林旅游还是一项新兴的产业,由于其新,致使人们对它的认识差异甚大。

1 什么是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1个热门话题。森林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游憩形式。

森林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2 贵州发展森林旅游的优势

2.1 独特的气候资源

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在15℃左右,由于纬度较低,许多地区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贵州的地势起伏较大,地形也较复杂,导致气温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差异十分普遍。这些特点使贵州不仅具有“天然大空调”的美誉,更是开发森林旅游的基础。

2.2 植物资源丰富

贵州有银杉、珙桐、秃杉、桫椤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二级保护植物27种,三级保护植物39种,分别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8.9%和19.2%。

2.3 丰富的森林资源

贵州省国土总面积176 167.7 km2,其中林地面积87 715.5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49.79%。

贵州全省森林面积为70 339.36 km2,森林覆盖率39.93%,其中:有林地覆盖率为31.82%,“国特灌”覆盖率为8.11%。

贵州全省87 715.5 km2林地中:有林地面积56 060 km2,占63.91%;疏林地1 609.23 km2,占1.83%;灌木林地16 706.02 km2,占19.05%;未成林造林地5 191.52 km2,占5.92%;无立木林地1 450.16 km2,占1.65%;苗圃地26.08 km2,占0.03%;宜林地6 660 km2,占7.6%;辅助生产用地12.48 km2,占0.01%。

贵州全省活立木总蓄积310 010 350 m3,其中:乔木林蓄积302 549 020 m3,占97.59%;疏林蓄积985 693 m3,占0.32%;散生木蓄积626 895 m3,占0.20%;四旁树蓄积5 848 744 m3,占1.89%。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贵州省具有宜人的气候、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旅游的开发是相当有潜力的。

3 贵州省森林旅游开发的现状

目前,森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态,已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贵州省的森林旅游开发也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如下。

a)森林公园的快速建设使得森林公园成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战场。近年来贵州省成立了相当多的森林公园,通过森林公园来进行森林旅游开发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目前,贵州省共有森林公园66个,其中国家级21个,省级26个,县级19个,规划总面积2 400 km2,已开展经营的森林公园有45个。例如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百里杜鹃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已闻名中外;

b)森林旅游人次逐年增长。2009年,贵州省森林公园共接待游人800×104余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9.9×104人次),旅游收入达2.5×108元。

4 存在的问题

4.1 森林旅游基础设施较薄弱

由于森林旅游在贵州省起步较晚,再加上贵州省总体经济实力较薄弱,森林旅游配套设施开发极不完善,最集中的就体现在了基础设施上。

a)许多森林旅游景区道路破烂不堪,有的甚至不通公路,许多游客在游玩之后都感慨“风景虽美,但颠沛流离”;

b)接待设施不完善。相当多的景区没有供游客住宿、休憩、就餐的硬件设施,在森林旅游之后,游客还要几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的地方住宿、休息、就餐;

c)服务配套机制不到位。许多景区没有人性化的游客服务中心、没有道路指引、没有游客服务人员(如导游等)。

4.2 宣传力度不够

贵州省的森林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省内各地普遍存在宣传不到位的现象,导致这些宝贵的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没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例如,许多旅游景区风景相当优美,本来可以吸引全省、甚至全国的游客前来游玩,但就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无人知晓,导致了“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现象的发生。

4.3 旅游开发不全面不到位

目前,贵州省旅游资源虽有所开发,但缺乏整体规划,显得杂乱无章。一些已经开发、利用起来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设施普遍存在档次不高、品位低的问题、缺乏深度开发等问题,仅作为城里人夏天过周末之用,或“吸氧”之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5 森林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5.1 理顺机制体制实现森林旅游开发管理社会化

目前,贵州省的森林旅游主要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但由于这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依靠当地林业部门和国有林场来举办,受机制体制的制约,森林旅游资源未能进行全面、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为了加快贵州省的森林旅游开发力度,就必须要进一步实行管、办、营分离,即举办、管理、经营的职能要从森林旅游景区管理机构中逐个分离出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要树立经营旅游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森林旅游业良性发展,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贵州省实际,适当放宽经营政策,让懂旅游、善经营、有实力的组织和个人去经营景点,扩大贵州省的旅游知名度,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切实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完善景区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部门监管服务,切实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5.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申报各种财政性资金、积极引入各类社会性资金进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对森林旅游景区交通道路、住宿、餐饮建设,完善景区标识、供水、供电、通信、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此外,还应要加强对景区人行步道、电瓶车通道等设施建设。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散客服务体系,例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声讯服务中心、游客乘车路线介绍、游客意外事故急救中心等设施的建设,使游客在出行时,能通过多种途径,较为方便地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各种信息;建立旅游网络服务系统,使游客通过网络能够方便地预订机票、车票、酒店、景点门票等。

5.3 拓展森林旅游资源开发范围

深度开发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森林旅游资源。在加强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同时,开发融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深入挖掘历史、人文、风情特色,并且把旅游产品的特色和卖点突出出来,再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扩大对外影响,吸引更多旅客来景区观光旅游。同时依托各类竹园、果园、茶园、花木基地、木本药材基地、野生动植物繁殖场、自然保护小区,建设配套设施,拓展游憩功能,发展集生产、观光、休闲、参与和教育于一体的林业观光园区,大力推广以农户为主体、以森林景观为基础的森林休闲农家乐。

5.4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宣传促销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告牌、会议、节庆活动等多种媒体,大张旗鼓地组织策划宣传贵州省的森林旅游景点及特色,千方百计开拓客源市场,增加游客量,切实提高旅游项目的经营效益,进一步增强旅游业的发展动力。同时着重包装一些旅游精品,扩大森林旅游业的影响,建立以森林旅行社为龙头的森林旅游营销网络,发挥整体优势,组织森林风景区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如举办森林旅游登山节等,以提高森林生态旅游区的知名度,树立贵州省森林生态旅游的整体形象。

5.5作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开发资源宝库建设文化大省 篇2

开发资源宝库建设文化大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甘肃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跨越式文化发展道路指引了方向,为甘肃省提供了先的思想观念、广阔政策等空间与难得发展机遇.

作 者:范鹏 作者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刊 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年,卷(期):25(7)分类号:G127关键词:甘肃 文化大省 文化环境

云南着力打造温泉旅游大省 篇3

云南省旅游业协会SPA与温泉分会秘书长付溟

云南温泉民族旅游文化发端于云南温泉资源的历史渊源。在我国最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的游记中,人们可以读到有关云南温泉的历史记载:如昔日保山的腾冲温泉群,早在几百年前就被当地民众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保身、养生以及治疗健身之用。由此,我们可以说:云南是世界最早开发利用温泉资源的地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旅游蔚然成风、随着云南旅游业的长足进步,云南各地的温泉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温泉旅游业更是别开生面、飞速成长。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云南旅游业改革力度的加大。综合实力的增强,涌现出了像腾冲火山热海、阳宗海柏联SPA、昆明滇池春天、安宁温泉心景、昆明世纪金源君豪温泉会所、弥勒湖泉生态园、瑞丽景成地海温泉度假村等这样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品味,颇具代表性的温泉旅游服务企业。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力打造新形式下的云南旅游品牌,推动我省旅游业的二次腾飞。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期,2008年4月,云南省旅游业协会SPA与温泉分会应运而生。该协会是由政府领导,行业企业自发成立的,以服务于政府、企业市场和行业整体共赢发展为目标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在云南省旅游局、省旅游业协会指引下,2008年7月继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会之后,省温泉分会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云南全省范围内,对其温泉资源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普查。

经过初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显示:云南省内查明的温泉源共达1240多处,约占全国已知温泉总数的三分之一;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品质之优,堪称全国之冠。这就确切的证明:云南具备了创建世界级温泉旅游区的资源条件。

事实已证明,云南省是全球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地热温泉分布有如下特点:

1、温泉分布广、数量多。全省绝大多数州县市均有温泉出露。

2、以温泉水的温度而言,高温区主要出露在下关至个旧一线的滇西地区,中低温区则主要分布在东。

3、在温泉数量的分布上。滇西密集,约占全省总数的2/3;滇东相对稀疏,约占1/3。

4、高温泉区强烈的水热活动显示类型俱全,诸如水热爆炸、间歇喷泉、沸喷泉、喷汽泉、冒汽硫和硅华等均有出露。

5、位于高黎贡山西侧的腾冲出现近代火山群,这是大陆上唯一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的高温泉区——热海热田。

由此可见,云南温泉地热的资源优势完全有条件成为我省开发地貌、地质类旅游资源的富矿。

地热的开发利用,是当今国际旅游业的一个向广度,深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如何运用现代旅游学理论以及新的科学成果、集合云南独具特色温泉地热自然景观,使之成为云南新型旅游的排头项目,成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核心内容及主要增长点,这是摆在云南省SPA与温泉分会面前的一大挑戰和考验。

成立云南省温泉协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依托我省丰富的温泉资源。适应新时期旅游发展的新潮流,适应新的旅游消费市场需要,大力发展SPA与温泉旅游产业,通过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协调服务、规范行业行为,促进SPA与温泉旅游提质增效,将云南SPA与温泉产业打造成为具有云南特色、中国一流、世界水平的精品名牌。

总而言之,云南温泉旅游业的现状可以用云南省旅游局党组书记、云南省旅游业协会会长刘建华同志的话来概括:自然资源富饶、发展历史悠久、开发前景广阔、建设之路任重道远。

为了把云南打造成为中国最具规模、最具特色、最具吸引力的温泉旅游大省。云南省旅游局和省旅游业协会提出;由云南省SPA与温泉分会牵头、起草全国第一套温泉旅游业系列标准。在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参照和吸收了国内及世界各国相关的规范标准、服务内容、紧密结合云南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了一套比较全面、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地方标准,并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四个地方标准分别是:

1、云南省《旅游温泉标识使用规范》(DB53FF256)

2、云南省《温泉旅游服务规范》(DB53/T257)

3、云南省《温泉旅游服务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DB53/T258)

4、云南省《SPA经营场所等级划分与评定》(DB53/T259)

这套具有开创意义的云南温泉旅游业地方标准的出台,在中国率先建立起了温泉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它不仅是推进云南温泉旅游业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作为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行业标准体系,它还填补了云南乃至国内温泉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空白,彰显出云南省旅游业推行新兴行业发展的战略先导能力。

实施云南省温泉旅游服务系列标准,对规范云南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云南省温泉旅游开发建设的品质,对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能力的提高,促进云南旅游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使这套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地方系列标准在实施中不走样、不变形,云南省旅游局在2008年10月还成功举办了全省SPA与温泉地方标准第一期培训认证班。

2008年,云南省旅游业SPA与温泉分会成立了;在这~年,新的温泉地方标准诞生了。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标志。这标志着:内涵丰富、特色凸出的云南温泉旅游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此踏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文化旅游资源大省 篇4

一、湖北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近年来, 湖北食品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1、食品工业快速发展, 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2007年, 湖

北食品加工、制造及饮料制造业产值达820亿元, 约占全省工业份额的1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 食品工业快速发展。2007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1.54%, 食品制造业增长35.85%, 饮料制造业增长33.4%。

2、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全省300

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 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就达229家, 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23家。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2007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628万户, 比上年增加20万户;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99亿元, 比上年增加28%;全省稻谷种植面积约2190万亩, 占全省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26%;小麦种植面积983万亩、薯类398万亩、油料1274万亩、蔬菜瓜类1113万亩, 分别占全省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13%、5%、17%和15%。

3、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形成了一批优势品牌。近年来, 全省

广泛推广标准化生产和健康养殖, 加大食品监管力度, 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省绿色食品品牌数在全国位居第二, 优质稻、麦占75%, 优质猪、禽、鱼比例达70%。全省拥有一批如“国宝”、“福娃”、“劲牌”、“稻花香”、“枝江”、“金龙泉”等中国名牌产品, 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

4、产业链不断延伸, 形成了一批特色板块经济。近年来, 湖

北推行种植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建片带, 依托专业大县建设一批大基地、大板块, 依靠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效益, 促进农民增收。目前, 已分别重点建设46个粮食、20个油菜、10个茶叶、30个畜牧、26个水产大县。同时, 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 不断延伸产业链。各地新上一批米乳、饴糖、玉米浆、米糠油、方便饭、方便粥、方便米线、方便糕点等深加工项目。

二、食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湖北食品工业近几年来有长足发展, 但与发达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1、转化增值能力弱、附加值低。

湖北食品资源丰富, 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然而, 目前湖北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 深加工率不到20%。农业总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仅为1∶0.7。在居民食品消费中, 工业食品比重约占30%。全省农产品大多为粗 (初级) 加工产品, 附加值不高, 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如稻谷主要是大米加工, 饴糖、方便食品少;玉米加工产品主要以生产普通淀粉、酒精、白酒和饲料为主, 多元醇、变性淀粉等深加工产品少;肉产品主要是白条肉、冷冻肉多, 分割肉、冷却肉、小包装肉品种少。

2、生产规模小、名优精品少。

全国食品加工业中有10多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 湖北没有1家;年销售过10亿元的企业湖北也只有10家, 其年销售总额不及河南双汇集团一家企业。在食品加工及制造业中, 中国名牌产品不到10个, 其中主要是酒类和大米。

3、风险机制有待建立。

一是质量风险。由于食品工业是人的生活必需品, 人命关天, 生产涉及方方面面, 质量保证体系还不够健全。二是灾害风险。如自然灾害、病虫灾害、疫情灾害等, 农产品抗灾能力比较弱。三是市场风险。食品价格一方面要与国际市场接轨, 另一方面也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如一旦粮食市场价高于合同收购价, 农民履约难保障。

4、瓶颈性制约因素较多。

一是交通运输制约。由于食品运输成本较高, 适合于就地加工。二是进入超市的制约。由于食品产业多是微利产业, 进入超市费用较高。而且超市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 大型货车不能进入, 必须通过小型货车转运, 成本进一步增加。三是资金的制约。由于企业效益水平不高, 除政策性贷款外, 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四是土地制约。湖北多数地方在前些年基本农田划定范围过宽, 土地储备不足, 食品工业发展用地紧张。

5、食品工业布局不尽合理。

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脱节的问题普遍存在, 农业生产与食品加工互为促进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造成原料供应与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湖北食品主要是以大米为主, 产业链条短, 附加值低。同时装备水平不高, 技术含量低, 名优精品少, 竞争力比较弱。

三、发展湖北食品工业的对策

湖北是粮食大省, 也是水产大省, 食品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把食品资源大省转变为食品工业大省、经济强省,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面积、产量、种植 (养殖) 结构和农民积极性方面, 而是要围绕食品工业及产业链的延伸,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品牌优势, 培育一批食品加工的领军企业, 形成具有湖北特色、规模大、集中度高、有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较强食品工业产业体系。

1、推进机制体制创新。

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工业发展管理机制。由省政府领导挂帅, 综合部门牵头, 有关部门参加的全省食品工业发展协调会议机制, 对食品工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 负责重大问题的协调和决策。制定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和相关的扶持政策, 进一步理顺各部门的管理权限, 各负其责, 相互配合, 切实履行好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打开绿色通道, 降低粮食企业进入超市的费用, 除农产品运输车辆有严重违规行车、停车、超重行为外, 不允许对农产品运输车辆进行罚款。保障食品加工业用电, 在电价方面予以优惠。同时有关部门对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产品检测检验等方面加强指导。

2、促进食品工业聚集发展。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 发展一批食品工业园, 引导食品工业向园区聚集发展, 不断延伸产业链,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食品产业集群。一是培育领军企业。依托“国宝”、“福娃”、“稻花香”“枝江”、“劲牌”等中国名牌, 借鉴湖北烟草、采花毛尖等做法, 对食品工业进行跨区域的联合、兼并、重组, 对食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二是在布局上, 围绕“两个通道” (铁路、水运) 和食品产业大县, 优化布局, 形成食品产业聚集区。

3、建设食品工业生产基地。

充分发挥各地区域优势, 以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优质、专用、安全的加工原料基地。一是大力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发展专业化的加工原料供给基地, 逐步实现加工原料的专用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二是加大加工专用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方面工作的力度, 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符合加工要求的品种保障。三是鼓励食品生产企业以“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民投资入股等产业化经营模式, 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保证食品工业优质专用原料的有效供给。

4、培育龙头企业和精品名牌。

要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上扶持优势龙头企业和精品名牌, 着力培养一批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管理能力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要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 实现“强强联手”、“强弱联合”, 培育和组建一批资本结构多元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 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帮助和支持龙头企业获得产品进出口经营权, 促进产品出口。对龙头企业在立项、基地建设、原料收购、批发和流通网络建设、科技研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等方面, 给予必要的扶持。大力培育区域品牌, 培育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民族特色商标, 提升传统食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加强名、优、特、新食品的商标注册管理, 保护知识产权, 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积极培育和扶持知名商标, 充分利用《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 加大对知名商标的保护。

5、推进科技进步。

支持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和关键设备的研制工作, 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究开发和转化。加速食品工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充分利用优秀传统工艺技术与高新技术的组装、集成和工程化配套转化, 促进食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行业技术进步。加强食品工业领域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 培育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研发基地。加大对现有食品科研院 (所) 的改革力度, 鼓励和支持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 使企业逐步成为食品科技开发的主体。广泛开展食品工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把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 充分利用好国际科技资源。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营造吸引人才的宏观环境和条件, 培育食品工业科技人才。

6、强化食品安全管理。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没有切实可靠的食品安全管理产业做得越大, 给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大。民以食为天, 食品关系人的生命与健康, 必须加强食品管理。大力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及绿色食品。进一步修改、补充、调整食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 完善标准体系。积极跟踪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发展动态, 重点研究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 A C)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食品标准, 提升食品标准的整体水平。强化标准的实施工作, 加大监督力度, 确保食品生产企业能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产品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7、建立服务体系。

文化旅游资源大省 篇5

道德建设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中心环节

道德建设之所以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因为道德建设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处于祖国南大门和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对其他文化要素也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道德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做到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作 者:吴灿新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 刊 名:岭南学刊 英文刊名:LINGNAN JOURNAL 年,卷(期): “”(6) 分类号:B82 关键词:道德建设   广东文化大省   中心环节  

上一篇:中小学校长的角色整合下一篇:档案数据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