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治疗

2024-06-22

颈性眩晕/治疗(精选十篇)

颈性眩晕/治疗 篇1

关键词:颈性眩晕,推拿

眩晕是很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 常与耳科、眼科、神经科、内科许多疾病有关[1], 因此有不同的眩晕分类, 因颅颈部病变引起的眩晕, 统称为颈源性眩晕。近年来, 临床实践表明颈源性眩晕症状的产生, 大多不是由单一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 而使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一组以眩晕为主的综合征[2]。颈性眩晕、眩晕为标, 颈病为主, 采用手法操作, 以治本为主, 标本兼顾, 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颈性晕眩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 对66例颈性晕眩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研究。颈性晕眩患者病例中, 男25例, 女37例;年龄最大者68岁, 最小者24岁;病程最长12年, 最短2年;治疗次数最多23次, 最少1次。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排除标准:精神病史;严重心血管疾病病史。

1.2 诊断标准

(1) 眩晕为主, 伴偏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2) 有颈椎棘突偏歪或经颈椎X线摄片、CT或MRI证实。 (3) 排除非颈源性眩晕。

1.3 治疗方法

1.3.1 俯卧位手法

患者俯卧位术者立于床头 (或坐于床头低凳上) 用单或双手掌推摩颈肩与上背部数十次, 继之用用双拇指或多指以颈根部两侧为中心, 缓慢地用力向下按揉至膈腧穴, 向上沿颈椎棘突两侧按揉至风池穴, 各往返数遍, 尔后, 用双手拇指缓稳地用力下压, 上述部位数遍。拇指重叠点按揉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心俞、肺俞、风池、风府等穴各30 s左右。然后, 双手拿枕后侧肌群及肩颈穴数次。本法施术部位, 应重点突出在颈部后侧肌群和明显压痛点。

1.3.2 仰卧位手法

患者仰卧位, 术者坐于床头凳子上, 用一手固定其头部, 用另一手四指缓稳地用力揉对侧大椎旁至风池穴一段数次, 尔后, 交替双手, 用同样手法揉另一侧, 继之, 用双手掌根置于枕后, 中指抵紧大推穴两侧用力向前方托顶数次, 随即用双手中、无名指重叠由大椎向上依次推顶至风府穴数遍。 (顺时配合颈部屈伸活动) 然后, 用一手托其枕部另手指上下往返捏拿颈项部肌肉数遍。

如有颈椎偏歪, 可采用仰卧曲颈摇正法将其纠正, 患者仰卧低枕, 术者一手托后枕部, 一手托抚下颌, 使头部前曲 (15°~30°, 可纠正颈4以上的关节错位, 30°~60°可纠正颈4以下的关节错位) 左右摇摆, 嘱患者放松 (缓慢动2~3下) 待头偏到最大角度时, 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 此操作中有时还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噔”声。然后双拇指揉压颈臂穴与肩井穴各30 s左右。

头部, 术者双拇指从印堂推至神庭一段数遍, 尔后, 拇指揉压太阳、百会、四神聪各30 s左右, 多手揉两颞部及胆经路线数遍, 然后双掌对挤头部。

1.3.3 坐位手法

患者取坐位, 术者立其后方, 一指禅推颈后三条线数遍, 着重于点推风池穴、风府穴及枕骨下缘, 尔后, 单手滚两侧斜方肌与肩胛肩区, 以温热为度, 然后, 一手托住前颌部, 用拇指 (中指叠放食指上) 食指同时点风池穴协同用力, 使颈部后伸上提数次, 然后, 双手捏拿肩井, 点按天宗穴各约30 s, 手法结束。

重度眩晕患者, 可只取坐位, 延长手法操作时间, 同样可达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定标准

(1) 痊愈:眩晕症状及颈部兼症基本消失, 随防1年未复发。 (2) 显效:眩晕症状及颈部兼症明显缓解, 偶尔颈部过度疲劳等情况下, 症状略有复发。 (3) 好转:眩晕症状及颈部兼症轻度缓解。 (4)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本组66例。痊愈52例, 占78.8%;显效8例, 占12.1%;好转5例, 占7.6%;无效1例, 占1.5%。

3 讨论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有简便、廉捷的优点, 而且往往很快见效, 因此受到了患者的广泛青睐。

从解剖学我们可以了解到, 椎动脉穿行于第六颈椎至第一颈椎的横突孔上行, 绕过寰椎侧块, 匍行于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 形成虹吸状弯曲, 因此其颅颈段受颈椎病变的刺激和压迫是颈源性眩晕最常见的病因。椎动脉从锁骨下动脉发出后先在前斜肌与颈长肌之间上行, 前斜角肌的痉挛可能压迫椎动脉。手法按压刺激颈臂穴, 前斜角肌和颈长肌可解除痉挛, 压迫消除症状缓解。

寰枕后膜是颈筋膜的一部分, 上部起于枕骨大孔后缘, 下部附着于寰椎后弓上缘项韧带, 前、中斜角肌, 肩胛提肌被膜等处。寰椎后膜慢性劳损, 发生肥厚, 对通过该筋膜下的椎动脉、枕大神经和枕下神经的刺激也是导致颈源性眩晕的重要原因。手法作用于前中斜角肌, 肩胛提肌、枕后下缘, 眩晕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关于椎动脉性颈椎病因钩椎关节、椎后小关节的骨赘影响椎动脉供血导致眩晕的说法, 目前尚有争论。因此。从解剖学上观察, 钩椎关节至横突孔的距离在0.5 cm以上, 钩椎关节的增生不易造成椎动脉受压。从临床工作中看到有严重眩晕的病例行椎动脉造影, 并无受压迹象。即使旋转头部诱发眩晕后立即拍片, 也未见椎动脉异常, 但经前路减压椎间植骨或后路开门减压后, 眩晕随即消失。因此, 患者的眩晕并非椎动脉受压所致。推测颈源性眩晕可能是在椎间盘变性或突出后造成椎间隙变窄, 后纵韧带和黄韧带松弛, 以致颈椎椎间关节失稳, 在颈部频繁的活动中, 颈髓不断地受到碰撞或压迫, 损害了颈髓中的前庭脊髓束和内侧纵束, 反射性地引起眩晕。通过手法调整复位, 使失稳的状态得到改善, 偏歪棘突得以纠正, 眩晕症状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朱小虎, 王俊华, 杨坤, 等.青鹏膏超声导入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7) :124-125.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篇2

【关键词】颈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68-0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患病年龄呈逐步降低趋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我科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采用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10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按患者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奇数日入观察组,偶数日入对照组,观察组50例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30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半年,平均2-3年,对照组50例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半年,平均2-3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2]拟定一下标准: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线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

(2)非婚姻或哺乳期妇女。

(3)保证配合治疗,完成全部疗程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1)颈椎病的其他类型。

(2)脑源性、耳源性、外傷性、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癌引起的眩晕疾病。

(3)合并有心、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其他严重性疾病、糖尿病患者。

(4)未按试验计划完成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采用电针治疗。

取穴:风池 颈椎夹脊穴、天柱、玉枕(均为双侧)。

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局部消毒后,取华佗牌30号1.5寸针灸进行针刺,风池穴向鼻尖方向针刺1寸,其他穴针刺1寸,得气后使用常HHKWD-8081脉冲针灸治疗仪,50次/分频率、连续波,电流量以患者耐受为宜,设定25分钟/次,每日1次,2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评定疗效。

1.5.2 对照组:采用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倍他泀汀注射液,静脉滴注,使用500mL 5%糖水或0.9%生理盐水500mL+20mg倍他泀汀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1疗程,休息3天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评定疗效。

2.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眩晕、头痛、恶心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诊半年无复发。

好转:眩晕、头痛、恶心症状明显减轻,有复发。

无效:眩晕、头痛、恶心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未能改善,阳性体征存在。

2.2 结果(见表1)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为头部经脉气血失调,经气运行不畅,致髓海空虚,脉失所养,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是其内因,外感风寒湿邪,颈部长期劳损是其外因。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穴,为手足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针灸学者称之为“祛风要穴”,颈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能畅通督脉和太阳经气而调和阴阳,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且有上连下贯的作用,针刺既能益气升清,又可滋水涵木。诸穴合用,可调节头颈部经脉气血,畅通经气运行,填脑补髓,脑窍得其濡养则使眩晕症状缓解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因椎动脉狭窄、斑块形成,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使脑部血流减少,产生眩晕或猝倒,有研究表明,针刺风池穴可调节椎-基动脉血流速度[3]夹脊穴能促进局部血流循环[4],针刺天柱穴可降低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反射性扩张血管,上述穴位采用电针治疗,能松解相互抵抗的软组织,使血管扩张,脑供血增加,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孙宇,陈其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S]中华外科杂志,1993,13(8):472。

[3]袁晓军,郝喜书,赖钟平,针刺风池穴对脑血流的影响[J],中医杂志,1996,37(5):285。

颈椎微调复位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自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中医科住院病人, 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共98例。经投币随机配对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 其中男27例, 女24例, 年龄35岁~69岁 (53.25岁±6.28岁) ;对照组47例, 其中男26例, 女21例, 年龄33岁~70岁 (52.68岁±7.13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病例符合《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所制定的颈性眩晕的诊断标准[2], 并排除后循环缺血, 美尼尔氏病,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颈部外伤、颅内肿瘤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 严重的心脑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患者取坐位, 治疗医师站立于患者的背后, 一手张开放在患者的额顶部, 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感触患者颈部后正中线两侧2cm~3cm处肌肉的紧张度, 在明显紧张的一侧稍用力向下触摸会发现有骨质感的凸出, 并有明显压痛, 此点为治疗点。治疗时嘱患者颈部尽量放松, 医者用一只手固定头部避免患者头部活动, 另手拇指用力在水平方向向对侧推压治疗点, 持续1min左右, 停止推压, 用拇指在治疗点以揉法的手法放松肌肉。1min后重复上述治疗。共实施3循环, 每日1次, 连续治疗5d~7d。

1.2.2 对照组

给予针灸、理疗, 每日1次, 连续治疗5d~7d。两组患者同时给予活血化瘀和扩血管药物治疗, 共治疗10d。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和眩晕积分的变化。

1.3 疗效评价方法及眩晕评估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标准判断疗效。治愈:眩晕消失, 恢复工作, 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眩晕明显减轻, 偶尔不适;有效:眩晕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易复发;无效:眩晕改善不明显或加重[3]。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对各种症状及功能进行评估[4]:包括5大项, 眩晕16分 (眩晕程度8分, 频度4分, 持续时间4分) , 颈肩痛4分, 头痛2分, 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 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每项均分为5个等级 (0分为最低分, 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轻) , 全表满分为3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积分比较 (见表2)

3 讨论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 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 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 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 甚至四肢麻痹, 大小便障碍, 出现瘫痪。多发于中老年人,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常见的类型之一。

中医传统理论颈性眩晕的病因主要是中医学“筋出槽、骨错缝”、“气滞血瘀”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颈椎不稳是颈性眩晕发病最重要机制[5]。颈椎不稳导致椎体的水平角度移位 (特别是颈3、4、5锥体) , 引起颈椎周围肌肉受力失衡, 一侧肌肉由于长期过度牵引处于紧张状态而僵硬, 故在局部可触及僵硬的肌肉并伴压痛。颈椎不稳和过度紧张的肌肉刺激颈椎附近的交感神经和椎动脉, 尤其在颈椎过度活动时刺激骤然加重, 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可出现心慌、血压升高;刺激椎动脉可致其痉挛, 导致后循环供血障碍, 而出现头晕、共济失调、恶心甚至呕吐。可见恢复颈椎自然的生理解剖结构是解决颈性眩晕的重要措施。现代医学通过手术方法治疗颈椎不稳导致的颈性眩晕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6], 但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大。传统医学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这些方法使得局部肌肉放松, 原先受到异常牵拉而受力不均的颈椎自然恢复正常的解剖状态。但这些方法治疗颈性眩晕起效常常较慢, 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颈椎活动度常常较大, 但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颈椎仅可以在轴的方向进行活动, 而垂直方向上活动度较小。在轴方向的活动易造成颈椎小关节紊乱、局部颈椎偏离轴线。在摄片时可以发现部分颈椎的棘突偏离正中线。局部触摸时颈椎的棘突在颈部的一侧较为突出。

颈椎微调复位的方法是基于中医学“筋出槽、骨错缝”、“气滞血瘀”等理论和现代医学颈椎不稳理论而采用治疗方法, 采用简单的力学原理对不稳的颈椎棘突施加外力而恢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解剖结构的恢复使得肌肉受力不均得到调整, 肌肉自行松弛, 对神经、血管的挤压解除, 故可以改善头晕、颈部僵硬、头痛等症状。从本研究结果看, 颈椎微调复位的治疗效果和眩晕积分均优于传统针灸理疗的方法, 且起效较快, 操作简单, 患者的依从性较佳, 如配合平素颈椎保护, 可减少复发,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福琼.颈椎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J].现代康复, 2010, 5 (4) :86-87.

[2]孙宇, 陈琪.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 1993, 31 (8) :47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9.

[4]王楚怀, 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8, 13 (6) :245-247.

[5]于泽生, 刘忠军, 党耕町, 等.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J].中华外科杂志, 2007, 19 (6) :33-34.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5例临床观察 篇4

关键词:眩晕;针刺;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56-01

笔者近3年来采用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5例,并与血塞通治疗该病比较,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 35 例,男 20 例,女15例;年龄 25~70岁,平均 43.3 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8 a。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 例;年龄22~ 73岁,平均43.1 岁;病程最短 1 周,最长6年。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拟定[1]。(1)以眩晕头痛为主症,伴有颈项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可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甚至猝倒。(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示不同程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线摄片示颈椎退行性病变,并可见颈椎正常生理弧度消失,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必要时进行CT、MRI检查。(3)排除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及脑干小脑部非缺血性疾病。

1.3 临床表现 (1)因颈部病变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时,可产生反射性脑血管痉挛而出现眩晕 头痛 恶心呕吐,甚者“猝倒”,无意识障碍[2]。(2)当头颈部扭转或后屈时出现眩晕 恶心欲呕 耳鸣耳聋 视物不清等症状,而停止头颈部扭转,症状即可消失或明显好转。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针刺治疗。取穴:百会、神庭、印堂、太阳(双)、合谷(双);气血不足型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痰湿阻络型加尺泽、足三里、丰隆;肝气瘀滞型加太冲。患者取仰卧位,选用华佗牌针具,规格 0.30 mm×25 mm及0.30 mm×40 mm。常规消毒后,取百会穴向前平刺0.5寸,并以每分钟120次的频率捻转,平补平泻,以头顶酸胀并扩散至四神聪穴处为度;神庭穴平刺0.5寸,捻转得气,平补平泻;印堂穴提捏进针,平补平泻;太阳穴直刺0.5寸~0.8寸,捻转得气,平补平泻;予体穴均为直刺0.8~1.2寸,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每日1次,2周1疗程,

2.2 对照组 予血塞通注射液,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血塞通注射液0.4 g×1支,静脉输液,每天1次。疗程同上。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临床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能参加一般性活动;有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时仍复发,生活和工作受一定影响;无效:眩晕等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见表1。

4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及强度也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颈椎不适甚至颈椎病,从而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使之扭曲或变窄,或刺激椎动脉旁交感神经丛而反射性引起椎动脉痉挛,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以眩晕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眩晕症多因脾气虚弱,导致气血亏虚,脾失健运,水湿分布失司,聚湿成痰,痰拙上扰,蒙闭清窍;或久病及肾,肾阳不足,寒水上攻;或肾阴虚,水不涵木,导致肝阳上亢;或肝风挟痰上扰,均可引起本病。本研究选取百会、神庭、印堂、太阳、合谷等穴,百会位于人之颠顶,为督脉要穴,具有升清降浊、调气和血、使阳经气血上荣于脑、以濡养髓海而止眩;神庭为督脉之穴,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聚集,故针此穴可宁神醒脑;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可清头明目;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宣通气血之功。并根据不同的证型选取相应的穴位,能疏通经络气血,安神止眩。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张葆樽,安得仲.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M].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7.

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探讨 篇5

1 明确诊断思路, 防止医生出现专科思维

1.1 诊断思路的探讨

颈性眩晕多见于中老年人, 发作时常见头晕目眩, 视物旋转, 常伴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1]。颈性眩晕和许多原因相关, 有学者认为和环枢关节错位相关[2];有认为和椎基底动脉缺血及椎动脉管壁压力增加有关[3], 沈国权认为本病的发生和颈本体感觉异常相关[4], 柳登顺等[5]发现, 颈性眩晕由颈枕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 中枢紊乱多见。临床检查方面:怀疑是环枢关节病变引起, 应选择张口位颈椎片、环枢椎CT、磁共振成像 (MRI) ;怀疑椎动脉等病变引起, 选取彩超颈动脉和椎动脉等;如怀疑合并脑部病变、脑动脉硬化, 则选取颅脑检查等。认识本病病因, 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如单纯环枢关节错位所致眩晕, 除运用扩冠药物外, 还要配合整复推拿手法才可根治本病。推拿在治疗颈性眩晕有不可代替的优势, 推拿对椎动脉变异所致血流速异常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使部分血管形态发生逆转性改变, 可改善椎动脉供血达到治疗目的[6]。

1.2 防止医生出现专科思维

对老年人突发眩晕, 尤其对于骨科、针灸推拿、康复专科医师, 一定要防止出现所谓专科意识, 即眩晕患者一就诊就认为是颈性眩晕, 患者往往是存在椎动脉型颈椎病, 但更多是合并高血压或低血压或是内耳眩晕, 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血管迷走性晕厥[7], 要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颅多普勒超声 (TCD) 检查、心电图检查等;还可能并存心源性眩晕, 只不过在急性发作期容易漏诊, 此时要做心脏检查:心脏听诊、心脏彩超、心电图一旦出现异常须马上进行相关处理。此外眩晕也可能是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先兆。颈源性高血压所致眩晕, 是由于颈椎退变使颈部的血管、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 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血管痉挛, 使脑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刺激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增强, 从而出现血压升高[8]。这种病如果单纯用降压药是无效的, 要配合骨科康复科的会诊。因此对患者应详细检查, 防止出现专科意识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2 急性期的治疗理念

对眩晕、呕吐症状明显的患者, 单一应用中药难以控制症状。单一应用扩冠西药或者活血中药, 可迅速控制症状但易出现症状反复;急性期常应用甘露醇, 但易出现不良反应如急性肾损害[9]等。中西医结合应为治疗本病最佳选择, 既可利用西药迅速控制炎症, 如减少西药用量而减轻其不良反应;配合针推、中药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可产生协同治疗作用, 既能改善症状又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急性期既有供血不足存在, 也存在微循环障碍, 这些与中医气血失调和瘀滞的病理改变相似, 所以对急性期, 无论哪种证型都应加入活血之品三七、川芎、丹参、葛根之类, 活血化瘀的理念应贯彻急性期治疗全程, 这和现代医学治疗眩晕惯用扩管治疗, 改善微循环的理念是一致的。

3 中医“治未病”在急性期、未病期、康复期的运用

既病防变运用到危急重患者抢救中, 就是动态地观察疾病来辨识患者神态、舌脉象等, 以便及时阻止疾病传变。以气血亏虚型急性颈性眩晕为例, 若出现阳气暴脱, 心脉瘀阻, 则为晕厥并心脱。依据中医“治未病”理论, 既病防变, 抓住抢救时机, 急用参麦或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固脱, 及时阻截其传变途径[10]。

未病期干预也很关键,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强调“未病先防”, 如“逆针灸”即在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 扶助正气。可根据患者体质, 对气血不足患者, 常灸百会、足三里、神阙;对肝肾亏虚患者, 常灸肝俞、肾俞;对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患者可点刺太冲、耳穴、丰隆等穴进行干预。

康复期患者症状已控制, 西药用量已逐步减量, 临床多见气血亏损、肝肾不足的证候。“治未病”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已病防复”, 此期通过调补气、血、肝、肾以助受损组织的恢复, 目的是防止眩晕反复。补气养血可使颈椎供血得到改善, 可用归脾汤配以三七、川芎、丹参、葛根等通络之品。补益肝肾在决定本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一定要分清阴虚还是阳虚, 阴虚可选用左归丸配以龟版、麦冬等滋阴降火之品, 阳虚可选用右归丸加减。此外活血应贯穿于治疗全程, 防止眩晕的反复发作。

4 辨证和辨病结合治疗

4.1 辨证运用中药注射液

从内科用药规律可知, 本病常用活血化瘀中药和有扩冠、改善微循环药物。活血补气药多可改善微循环, 而微循环障碍实质上是中医“血瘀证”的一种重要表现和客观指标[11]。这是运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理论保证。中药注射液具有吸收快, 作用迅速的特点, 疗效优于传统中医口服给药方法, 在急性期运用时应“急则治其标”[12]。常用葛根素、川芎嗪、丹参、灯盏细辛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等, 葛根素[13]可使痉挛的冠脉扩张, 改善微循环障碍, 还有解除肌肉痉挛作用;如川芎嗪、灯盏细辛注射液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改善微循环, 扩张血管, 降低血管阻力等[14,15];如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改善动脉顺应性, 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携氧能力, 从而增加缺血组织血流量。如对于肝阳上亢患者加用天麻注射液, 对于气血不足患者加用生脉注射液等, 对于肝肾不足则加用刺五加注射液。临床治疗常将生脉注射液与血管活性药联用形成叠加效应以提高疗效。临床上遇到气血亏虚眩晕患者, 常将生脉注射液和葛根素合用起到叠加效应。当中药注射液效果欠佳时可选用西医扩冠药物如:贝他司汀、丁咯地尔等。

4.2 辨证和辨病用药

在全身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还要结合各种检测指标, 有的放矢地进行辨证用药、针推相结合, 真正做到内治和外治相结合。如对风痰上扰患者, 选用天麻钩藤饮和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加减, 取穴:百会、风池、丰隆等穴, 推拿除了点按上穴外, 重点放在上颈段颈枕结合部软组织的治疗, 如果触诊有明显的棘突或横突偏歪还需要进行整复, 做到针、推、药三结合。这些均可充分发挥中医传统辨证论治的优势。主要选用方剂及选穴, 气血不足:归脾汤, 取穴百会、风池、气海、血海、足三里;肝肾亏虚:左右归丸, 取穴百会、风池、太溪、肝肾俞;风阳上扰:天麻钩藤饮, 取穴百会、风池、太冲、行间、太溪;痰浊上蒙:半夏白术天麻汤, 取百会、风池、内关、丰隆等穴。其中百会及风池是治疗眩晕必选穴, 如《针灸资生经》:百会“百病皆主”, 风池穴区下方的枕下三角内有椎动脉存在, 有学者发现针刺风池、天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 可改善患者症状及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6]。

5 临床治疗路径的开展及临床治疗的评价

为提高疗效, 减少患者医疗费用, 许多医院采用临床路径方案, 有学者[17]将12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采用临床路径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医疗费用和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结果发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我科也成功实施颈性眩晕的临床路径方案, 采用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系统化治疗, 如辨证为肝阳上亢患者, 采用天麻钩藤汤+葛根素+氟桂利嗪或贝他司汀, 同时结合辨证针刺、推拿, 取得了满意疗效。目前颈性眩晕的评价标准多以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为主, 缺乏严格客观指标, 对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掌握尚欠严格, 而颈椎X线及彩超检查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而忽略了其在疗效判定中的作用, 在治疗后未能充分利用这些检测手段对相关指标进行再检测。临床中也注意到一些患者经治疗后眩晕停止, 但经颈椎X线复查发现颈椎错位并无很好复位, 彩超显示椎动脉血流也无明显变化, 这就提示诊断和治疗存在不少问题, 也提示引起颈性眩晕的病因不一定是椎动脉供血不足或环枢关节错位, 对本病的评估需更具有诊断性的指标来作出客观的结论, 提高临床治愈率。

6 结 语

颈性眩晕/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1) 眩晕为主, 伴恶心、呕吐、耳鸣、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查体:有枕大神经区压痛, 旋颈试验阳性; (2) 颈椎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特别是钩椎关节增生, 曲度改变或寰椎关节改变等; (3) 排除非颈源性眩晕。

1.2 一般资料

6 6例门诊及住院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3 4例, 其中男性1 8例, 女性16例, 年龄:30~70岁, 病程3d~8年。对照组32例男18例, 女性14例, 2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1) 治疗组以灯盏细辛注射液3 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 每日1次, 14d为1个疗程。 (2) 对照组用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 每日1次, 14d为1个疗程。其他常规用药2组相同, 观察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眩晕等症状全部消失, 颈部活动自如, 恢复正常工作;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较治疗前症状明显减轻, 偶有轻度头晕等症状;未愈:症状减轻不明显或加重或近期症状反复。

2 结果

治疗组临床基本痊愈15例占25%, 眩晕头痛等症状消失;显效24例占40%, 眩晕或头晕头痛症状基本消失, 偶觉头昏;好转18例占3 0%, 眩晕头昏等症状减轻;无效3例占5%, 治疗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占10%;显效11例占18.4%;好转28例占46.6%;无效15例占25%;总有效率75%。2组经统计学处理 (P<0.01)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颈性眩晕涉及神经内外科、骨科等诸多学科, 病因发病机制复杂, 不甚明了。通常指颈背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性病变而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患者来诊前往往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 因而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主要因为劳损, 颈椎外伤或间盘病变, 颈椎间隙变窄而致的颈椎失稳, 是产生症状的基础。在失稳情况下, 颈椎椎管内外软组织容易继发创伤性无菌性炎症或形成骨质增生, 位于颈椎前外侧的植物神经链或走行在颈椎横突孔中的椎动脉, 受到无菌性炎症的刺激或机械性压迫, 是导致眩晕的主要原因。

灯盏细辛注射液是从菊科短葶飞蓬属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为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 为纯中药制剂, 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近年来, 广泛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也有基础研究证实了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缺血损伤的防治作用[1,2]。灯盏细辛注射液有明显的扩张脑血管, 增加脑血流量,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改善微循环, 形成梗死部位区域侧支循环, 有效改善脑部供血, 同时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凝集, 降低红细胞压积、血液粘滞, 防止血栓形成[3],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因属纯中药制剂, 副作用少, 安全可靠, 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 (1) 灯盏细辛治疗组34例; (2) 对照组32例。比较2组疗效。结果灯盏细辛组基本痊愈8例 (23.5%) , 总显效率52.9%, 总有效率94.1%, 明显高于对照组 (9.3%、34.3%、68.6%) (P<0.01) 。灯盏细辛组治疗后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是治疗颈性眩晕安全有效药物。

关键词:灯盏细辛注射液,颈性眩晕

参考文献

[1]罗祖明, 高慧芳, 席静, 等.灯盏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M].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17 (4) , 230~232.

[2]陈康宁, 董为伟.灯盏花对脑缺血神经元凋亡的防治作用[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0, 8 (1) :5~7.

颈性眩晕/治疗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颈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平均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0~57岁,平均45.3±1.7岁,病程17天~13年,平均3.5±1.1年;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2~57岁,平均45.8±1.5岁,病程20天~12年,平均3.1±1.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针灸取风池、天柱、肩中俞等,用一次性毫针,进针深度约2cm,针刺30min;推拿时患者保持坐姿并放松颈部及周围肌肉,滚法作用于患者肩部及背部约10min,之后按摩颈部及周围肌肉,点按风池、天宗以及肩中俞等穴位,再施颈部斜扳法;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天麻素片,每次50mg,每日3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康复:眩晕消失,临床症状完全控制,基本没有复发;显著疗效:眩晕情况基本不再出现,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一定疗效:偶有眩晕,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2]。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adit值()表示,采用Radit检验,由PEMS3.1进行统计。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的病因为腰椎类疾病或外伤使病灶部位血管及神经受压迫而引起供血不足,骨刺等会加重病情[3]。我院选取颈肩部风池、肩中俞、天柱等穴位进行针灸,能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推拿可以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炎症,松解局部组织粘连,增宽椎间隙,调整椎体间的位置关系及椎动脉与椎动脉孔的解剖关系[4],从而明显缓解眩晕及其他临床症状。针灸推拿配合各取其长,互补其短,有共同治疗的作用,因此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研究表明,中医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效果较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金玉,赵素琴,谢明娟,等.针刀加手法治疗颈性眩晕37例[J].颈腰痛杂志,2010,12(2):56-57.

[2]刘孟安,魏铭,寇惠英.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158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3,21(4):80-81.

[3]袁彩娣,范卫星,鲁敏.超声介导下近端入路臂丛神经触激在针刀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5(21):106-108.

颈性眩晕/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均来自门诊, 男89例, 女111例, 年龄23~65岁, 平均46岁。病程最长10年, 短者月余, 平均18个月。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 眩晕, 常因头颈部活动及体位改变等因素而诱发, 伴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视力减退、耳鸣耳聋、行走不稳等, 同时还有颈椎病的一般表现。 (2) 颈部触诊可发现椎体移位, 棘突偏歪, 局部压痛, 头颈部旋转、后仰、前屈活动易诱发眩晕, 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 (3) 脑血流检测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4) 经相关科室会诊排除其他致病因素, 如耳、眼源性眩晕、药源性、颅内肿瘤性眩晕等。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均行颈椎正侧加张口位X线, 其中有寰齿左右间隙不对称者45例, 曲度变直伴寰齿左右间隙不对称者66例, 颈曲反曲伴寰齿左右间隙不对称者32例, 椎间隙增生变小者30例, 还有多项并存者22例, 有寰椎椎动脉沟环者5例等。

1.4 方法

1.4.1 治疗部位

主要有枕下三角区、环枕筋膜、枕骨隆起处肌肉附着点, 乳突处肌肉附着点, 第一、二颈椎横突, 风池穴、风府穴。辅助部位有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等颈椎周围软组织及颈项部压痛点。

1.4.2 放松整复及强壮手法

患者取仰卧位于专用治疗床上, 医生坐于患者头侧, 对上述治疗部位先进行软组织推拿松解手法, 根据每个患者病情的不同, 结合X线片, 再行仰头摇正法、仰头推正法、拔伸旋转复位法等。矫正手法完成, 再行颈椎强壮手法, 主要以捏拿法、弹拨法、拍打法和点穴法为主, 以加强肌肉力量稳定颈椎。手法治疗约20 min。

1.4.3 针刺手法

选取风池、完骨、天柱为主穴, 根据病情的不同, 再选取颈部夹脊穴等相关穴位, 均采用捻转补法, 每穴均行针1 min以上, 再接G6805电针仪, 用疏密波, 留针30 min。

1.4.4 疗程

每日1次或2次, 10 d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200例患者, 治疗时间最短1个疗程, 最长5个疗程, 症状完全消失79例, 症状基本消失, 但劳累后时有眩晕82例, 症状明显改善仍时有眩晕35例, 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8%。经临床观察年龄越低病程越短, 疗效越好。4例无效者, 均为年长者, 且颈椎变形严重, 增生明显。

2.2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30岁, 机关工作人员, 2009年5月来诊。该患者因长时间操作电脑, 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 时而出现精神恍惚, 周身无力, 经到多家医院检查治疗, 未见明显好转, 现已影响正常工作, 在家休假。来我院时已发病2年余, 休假3个月, 症状基本同前, 舌红苔薄黄, 脉眩细。X线检查颈椎曲度变直, 颈2棘突向右偏移, 寰齿间隙左右不等宽。立即采用上述方法治疗, 先用手法放松颈部肌肉再行整复, 患者仰卧位, 采用仰头摇正法、仰头推正法等, 手法完毕后, 再针刺以风池、完骨、天柱为主穴, 配合颈部夹脊穴以及内关、神门、曲池等, 采用捻转补法, 每穴行针1 min, 然后接G6805电针仪, 留针30 min, 每日1次。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 头痛、头昏基本消失, 心悸、恶心消失, 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思想压力已解除, 回去后即正常上班。半年后回访, 病情基本稳定, 只是在劳累后有时出现头昏, 休息后即可改善, 一直没影响正常工作, 且精神乐观, 无任何思想压力。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 电脑办公逐渐普及, 这无疑提高了办公效率, 但也对颈椎病的高发埋下了隐患, 长期伏案工作, 网上办公、网上聊天等, 不注重颈椎保健, 使颈部肌肉慢性损伤, 造成颈椎力平衡失调, 从而出现颈椎变形, 寰枢关节解剖位置发生改变, 刺激牵拉椎动脉或交感神经, 直接导致椎动脉发生痉挛、扭曲, 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从而出现眩晕症状。眩晕的主要病因是供血不足, 而寰枢关节的改变是影响供血的关键。有很多患者伴有心悸、恶心等症状, 但检查心脏及胃又查不出原因, 致使很多人形成心理压力, 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即使有很多人不在电脑前工作, 但由于长期不良姿势, 也容易造成颈椎损伤出现症状。通过对20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眩晕患者逐渐低龄化, 这与现在的年轻人不注重锻炼, 不注重颈椎保健有直接关系。该治疗方法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且患者易接受,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运用手法整复加针刺调整变形的颈椎, 疏通经络, 改善脑供血, 调节神经的传导功能。方法:200例患者均采用先手法整复再行针刺治疗。结果:全组病例经过1~5个疗程的治疗, 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总有效率达98%。结论:该法达到了标本兼治的功效, 且患者易接受, 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法整复,针刺,颈性眩晕

参考文献

[1]魏征.脊椎病因治疗学[M].香港:商务印书馆, 1995:96-104, 116-117.

[2]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47-351.

[3]石学敏.石学敏实用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316318.

[4]钟士元.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8:223-229.

颈性眩晕/治疗 篇9

关健词 颈椎病 颈性眩晕 推拿治疗 短杠杆微调手法 针刺治疗

颈性眩晕为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由于项椎退变,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表现以阵发性头晕、目眩伴转动头部即发眩晕、甚至碎倒为特点。我们自2005年以来以针刺配合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60例,并与只用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60例相对照,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按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30岁6例,30~50岁34例,>50岁20例。对照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0岁的9例,30~50岁的36例,>50岁的1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诊断选择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症状表现:阵发性或持续性眩晕多于回头转颈、起床卧床、伸屈颈部等头颈体位改变时发生;并常伴:有头痛,颈肩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慌,耳鸣,睡眠差,出汗异常,视力减弱模糊或记忆力减退,甚则晕厥。临床体征:颈椎生理弧度变浅,颈部压痛,颈椎棘突偏歪(尤其C2、C3棘突),颈肌较紧张或两侧紧张度不对称,旋颈试验(+),颈活动不同程度受限,颈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Ad-son’。试验阳性。x线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后缘增生,伴项韧带钙化,或可见部分颈椎棘突偏移等;左右斜位横突孔变尖、钩椎关节增生;颈椎寰枢关节张口位片寰齿、寰枢及枕寰关节间隙左右不等。所有病例均经颅脑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确定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均排除耳源性、眼源性眩晕、神经官能症及颅内肿瘤等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先进行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其操作分为:①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术者施托推法、按揉法、拿法等手法放松颈项、肩及上背部肌肉。②患者坐位,以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着力由下而上沿颈项两侧直线平推,此时可用指腹检查两侧颈椎有无偏歪棘突以备后用;然后以三指指腹着力沿项韧带及其两旁自下而上弹拨,两手交替进行反复5遍左右,并结合按揉风府、风池及阿是穴。③术者双手重叠自第3~5颈椎下将颈部稍微托起并向后拔伸,持续时间不少于1min,反复5~10遍。④上颈椎微调手法:患者坐位,颈部肌肉放松,医者立于其背后,以一侧的拇指抵住颈部肌肉紧张的一侧,寰枢关节周围,另一侧手掌托住患者的下颌支及颜枕骨下缘,以托患者头颈之手先将其上部提托,在对患者头颅施加纵向拔伸力量下引导患者头颅向患侧轻微侧屈,医者手下觉患者颈部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协调操作的前提下,再突然稍微加大向头颅一侧的运动幅度,同时拇指用力向上内推顶。⑥下颈椎微调手法:患者坐位颈部肌肉放松,医者立于其背后以一侧的拇指抵住患者错位颈椎棘突,另一侧手掌托住患者颈根部,医者托患者头部之手先将其向上托起,在对患者施加向拔伸力量下使患者头颅向患侧侧屈约10°。觉患者肌肉放松与医者手法操作协调的前提下,再突然加大头颅侧屈运动幅度3~5°,拇指同时向上内推顶棘突。施行颈椎微调手法后,用拇指触摸各颈椎棘突一侧,觉仍有肌肉紧张痉挛感可重复操作颈椎微调手法以调整相应节段。

2.1.2 手法治疗后即进行针刺治疗:取穴:患侧风池、天柱、肩井、后溪穴。操作:用30号1~1.5寸无菌毫针刺人以上各穴位。风池穴向下领方向刺1寸,针感向患侧枕颈部放散;天柱穴直刺0.8寸,酸胀为度;肩井穴直刺0.5寸,平补平泻手法,酸胀为度;后溪穴直刺0.5寸,强刺激少许,针感向颈枕部放散为佳,每隔10分钟捻针1次,留针30分钟。手法治疗后再进行针刺治疗。

隔日治疗,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2.2 对照组 仅进行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手法同治疗组,但不进行针刺,隔日治疗,lO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结合临床制定如下:治愈为眩晕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半年无复发;好转为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随访期间,偶有加重,治疗后减轻;无效为眩晕症状无改善或稍减轻,随访期间,眩晕症状时有发生,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3.2 疗效比较见表1。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治愈率和好转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配合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只用颈椎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

4 讨论

颈性眩晕属于祖国医学的“眩晕”范畴。现代医学认为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主要是颈部肌肉的急、慢性劳损和损伤并发生痉挛、炎症、粘连,使之僵硬,造成颈部力量平衡失调,从而损害了颈椎的外源性稳定性因素,导致椎间排列紊乱,加上颈椎本身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压迫颈椎动脉,使颈椎动脉变窄、扭曲,使血液动力改变,引起头晕耳鸣、颈项酸痛、头痛等症状。当颈椎病患者的某一棘突有偏歪时,必然伴发其他颈椎的位置的微小改变,引起附着在其上的肌肉韧带张力的改变。颈椎微调手法从生物力学出发,在旋转和推顶按压的综合作用下,纠正寰枢关节、小关节错缝、半脱位和离位的筋脉包括肌膜、韧带等,恢复颈椎正常解剖位置和生理曲线,促进颈椎内外生物力学平衡,扩大椎间孔、横突孔的有效孔径,解除错位患椎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改善椎一基底动脉的血供。临床上常见进行颈椎微调后,指下感觉肌肉韧带放松,患者感觉症状明显改善,如颈项疼痛和活动度改善,麻木的症状也有所减轻。

颈性眩晕/治疗 篇10

关键词:颈椎病,颈性眩晕,整脊疗法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是由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引起颈椎病从而继发眩晕,且发作多为一过性,在眩晕的同时伴有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中、西医方法治疗本病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欠佳,易反复发作。本文通过整脊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60例,观察此方法的近、远期疗效,以探讨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颈性眩晕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1~64岁,平均51岁;病程4 d~3年。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其症状以眩晕为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出汗、耳鸣、恶心、呕吐等,严重者有晕厥现象发生。颈椎活动度受限,肌肉僵硬疼痛,有时可射至上肢部分,出现上肢牵拉痛,触摸可发现椎体排列不齐,两侧有条索状结节形成。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生理曲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严重者曲线全部消失或者部分反弓,或者钩椎关节不对称,或椎间隙变窄,或有双边双突征或寰枢关节不对称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椎体或椎关节增生或韧带钙化,CT、磁共振显示有椎间盘有退行性病变,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显示有椎动脉扭曲、狭窄等情况。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由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眩晕,如美尼尔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颅内肿瘤以及脑缺血或供氧不足等;同时对患有严重功能系统疾病及精神异常者予以排除,如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和造血功能疾病、肿瘤、结核等;另外妊娠或哺乳期患者也不予纳入。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整脊疗法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首先取正坐位,嘱患者放松身体,医者位于患者身后,用抓法和拿法放松颈部和肩部肌肉,用一指禅推法、弹法和拨法对所形成的条索状结节进行点拨以使其松散,同时再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点按风池、殴风、大椎、肩井等穴位,指力由轻到重,使患者感到局部酸、胀、麻。在上述患者肌肉放松的基础上,术者双手分开,拇指顶住枕部,其余双手四指托住下颌部进行向上端提,并做来回的旋转、屈曲运动5~6次。触摸患者的颈椎棘突,确定凸起压痛或放射痛部位,用同侧的拇指抵住偏歪的棘突,然后让患者头颈前屈,再侧面旋转,医者用另一只手掌托住患者下颌部,将患者的头靠在医者胸前,然后用力向上端提,同时将顶住偏歪棘突的拇指向对侧水平方向顶推,感觉手下棘突移位或者有轻微响动,说明修复对位,最后摆正患者头部,再按揉放松两侧颈部肌肉。对凸起压痛均按上述方法施行修复对位。在进行治疗时手法力度要适当,切忌使用蛮力,以免发生意外。

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颈性眩晕症状体症改善情况。

疗效评定标准:颈性眩晕症状、体征评估采用量表评分进行[2],包括眩晕、头痛、耳鸣、恶心和呕吐等项目,评分越低说明治疗效果越好。临疗效评定结合症状体症改善情况进行,其中:①即时有效:治疗后,患者眩晕、头痛、耳鸣、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立即缓解和消失者;②治愈:上述症状消失,颈部活动恢复正常,半年内未见复发者;③好转:上述症状明显减轻,颈部可稍微活动,偶见复发者;④无效: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日益加重者。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疗效:60例患者治疗后,即时有效37例(61.7%),治疗2~4次缓解15例(25.0%),治疗5次以上缓解8例(13.3%)。60例患者中治愈49例(81.7%),好转9例(15.0%),无效2例(3.3%),总有效率96.7%。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情况:所有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耳鸣、恶心和呕吐情况转治疗前有明显好转,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颈椎病已成为一种相当严重的职业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而由颈椎病引起的眩晕者也成为常见现象。目前临床上认为引起颈性眩晕发生的重要机制主要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者颈交感神经兴奋,或者颈部本体感觉紊乱等。而病理性改变的原因则多为长时间的慢性劳损,引起颈椎关节失衡,出现正常的生理曲度消失或反弓,关节紊乱、椎间隙变窄等[4]。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

整脊疗法主要是通过调整骨与骨之间的骨性结构,把原来相对异常的结构调整为相对正常的结构,从而使全身达到一个相对正常的平衡状态。笔者认为整脊疗法主要调整内容包括2个方面:①改善颅内血液的供血情况。②对本体感受器的调节。颅内的血液供应是由颈血管和全身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共同完成的,且本体感受器所分布的最密集区域为颈部,所以说颈部的异常在影响颅内血液供应的同时,对本体感受器的正常工作也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整脊疗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颈部异常的问题,从而使人体恢复正常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中医认为本病多是以情志不遂、跌仆损伤等病因为主,以风、火、痰、虚、瘀则为主要病机[5]。头为诸阳之会,是人全身一身之阳气汇聚之处,椎体错位,则经脉瘀阻不畅,阳气不能得以升清,浊阴不能下降,加之风、火、痰、虚、瘀夹杂而引起疾病。故临床治疗以调整阴阳为为主,同时补虚泻实。古曰:“凡眩晕者,必正其骨,顺其脉,而后和阴阳,调脏腑,方能速效而持久。”整脊疗法,在纠正关节复位的同时,可调理经脉,经脉通畅,则阴阳平和,从而使疗效更加显著,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定麟.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8.

[2]熊键,谢青,鲍勇.颈椎病评定量表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0,(4):296-297.

[3]冯世庆.颈性眩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5:313.

[4]蔡皓伟,张凯,蒋戈利.颈性眩晕治疗特点与疗效评价[J].甘肃中医,2010,23(1):68-70.

上一篇:门诊静脉输液质量下一篇:民用飞机市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