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英语教学方法刍议

2024-06-26

职高英语教学方法刍议(精选十篇)

职高英语教学方法刍议 篇1

1.分层教学模式和职业高中英语教学

1.1 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开教育,而是源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本身的差异和共性进行重新分散和整组,根据不同情况来进行符合他们本身特质的教学。

1.2 在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

职业高中学生的来源是比较广泛的,他们的英语水平以及在英语学习的习惯、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注重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层次进行因人施教。让基础好的,优秀的学生能够更加优秀,基础一般的或者较差的学生能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从而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习英语成为自己主动、积极展开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2.在职高英语学习中分层式教学的问题分析

2.1 分层方法的不科学和单一性

目前,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标准,主要是以学生平时的英语成绩为参考,而这种方式只考虑到了学生的素质因素,却大大忽视了学生在英语学习其他领域的差异,例如:口语,兴趣,学习动机等等。这种单一的以成绩来决定学生等级的方式是不科学的,是无法真正充分地区分出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这样很有可能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打击和阻碍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2.2 不能正确认识分层教学模式

有些学校错误的认为分层式教学就是把学生分成优等生和差等生两个等级,然后非常重视优等生的教育,而对于差等生是以忽视或者不重视的态度对待,从而让差生更加失去信心,这是不正确的,违背了分层教学模式的原理。

2.3 分层教学模式的动态管理方法不到位

虽然分层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到英语教学中,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政策执行不到位不完整的问题,其中动态管理是最为突出的弊端。何为动态管理呢?它就是在原来已经分好层次的基础上,根据一些学生学习的变化进行班级的变动。有些学生在通过分层教学的学习过程中,他自身的心理和能力会有很大的转变和提高,但是学校教务处却没有做到及时调整,一直按照最初的分班形式,让好的学生得不到正确的教学方法。

2.4 教学模式的不创新,缺乏正确的教育意识

职高教学中有一部分老师对于教育观念还沉溺于传统的方式中,缺乏时代的创新性,分层后也没有严格按照一对一的分层教学模式,因此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还是无法产生兴趣,无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形成了一个老师应付学生,学生应付老师的恶性现象。还有就是英语老师没有一个正确的教学意识,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英语教学中,因为教学而教学,而非真正的让学生学到知识。

3.解决职高英语分层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3.1 采用多样化的分层方法

由于职高学生生源的广泛性,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各个情况进行分析分层。首先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其次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思维,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英语基础可以根据日常的考试成绩体现出来,而其他的就要从日常的接触和行为习惯来考察。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考察清楚,了解清楚以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优等,中等,差等分层,根据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

3.2 端正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是对不同等级学生的人性化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精英化模式教学。它时时刻刻要求着老师要尊重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承认每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针对各个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活动。职业高中的老师必须公平化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待好的学生要优质化教学,对待中等学生要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教会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待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培养其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在学习中可以得到乐趣和好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才是主题,学生学到知识才是重中之重。要学会教学的换位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也不能以优等生的思维来代替差生的思维。这样学生不仅学不到知识,却更加磨灭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要从学生的角度和思维出发,真正的实现因材施教。

3.3 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掌握正确的动态管理

职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分层教学模式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务处时时做到以学生为主题,以学生为教育的核心,根据他们的学习现状重新调整班级层次,让分层教学完美的进行。

3.4 正确的认识英语教育行业,打破常规教学模式

现代型的英语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题,以学生学到知识为主要任务。在一对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懂得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产生上课的积极性,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非互相应付。

4.总结

职高物理教学方法的论文 篇2

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内在规律和物质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是揭示事物本质与道理的自然科学[1]。全面提高我国职业高中的物理教学水平,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开放性思维,更能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塑造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一、当前我国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与实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广技术技能被提上了一个的新高度,职业高中也迎来了发展改革的新契机。虽然部分学校能够把握机遇,完善物理学科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但总体上看,我国职业高中的物理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很多职高的物理教师仍以课本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的关注,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更损害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意识薄弱,自主学习物理学科课内外知识的能力下降,以消极的态度应付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二、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物理课堂教学的意义

高中物理与其他学科相比,内容较为抽象,不仅学习难度大,也更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排斥与抵触,这就要求物理教师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教学能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动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最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强化学生对生活化了的物理知识的直观感受[2]。此外,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解决问题,以敏锐的物理眼光与创造性的`物理思维观照周围世界,再将已有的物理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在探究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时,会采取物理实验、社会调研等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因而也就同步训练了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为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在职业高中物理课堂引入生活物理现象的有效措施

(一)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导入新课

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物理课堂的教学气氛,有效衔接新旧知识,教师可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为一堂课的导入内容,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展开。例如,在讲解光现象时,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始阶段设置手影游戏环节,使学生直观地体验影子的形成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总结影子的形成原理,从而引出“光的直线传播”这一教学内容;再如,为讲解“惯性”这一抽象概念,教师可以公交车的急刹车为例导入新课,通过分析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倾倒的生活场景,引发出惯性的表现这一教学内容。

(二)以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经验来强化知识

抽象的物理概念不利于学生记忆,对此,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来反复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巩固知识、夯实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往往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这部分经历与经验进行分类、归纳与总结,不仅促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多次的反思、整理与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多思多问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气体的压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其为自行车车胎打气的过程,通过分析车胎随充入气体的增多变硬这一现象,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强产生原因的理解与记忆。

(三)鼓励学生自主调研和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刍议职高化学与初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篇3

一、以课程标准为突破口,认清课程标准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目标的层次上有一定的差异性: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初中要求较低,初中仅要求学生了解或理解基本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会或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在现代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高中则要求学生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化学知识,学习化学技能,体验化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化学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多为“认识”、“了解”、“感受”、“体验”、“初步学会”等层次;而高中要求较高且更具体化。例如,要求“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对过程方法的体验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以实验实践为例,初中只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高中更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必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知识衔接为突破口,加强教学要素的整体衔接

高中化学较之初中化学,在知识内容、结构、深广度诸方面具有更高的层次,追求逻辑的严密和系统的完整。初高中相联系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初中介绍,高中深化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高中阶段实施教学时,可以先复习初中知识作为新课的引人,做好铺垫,再深入探讨,以达到高中的教学要求。

①氧化还原反应:初中课标只要求从得氧失氧的观点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高中阶段的教学至少还要用两个循环才能达到要求。由于职高《化学》中降低了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要求,对学生不了解的较复杂的反应(如变价元素超过两种)不要求判断产物及配平,故不宜做过深的拓展。

②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初中课标修订为“只要求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及结构示意图的涵义”,高中要求用结构示意图介绍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规律和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③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初中不要求判断、不写电子式,共价化合物基本没介绍。高中要求掌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在学习化学键时应有针对性地讲授。

④电解质的电离:初中对电离过程虽有讲述但不作要求;高中在离子反应及强、弱电解质方面,实际上是初中教学内容的继续、深化和发展。

⑤酸:初中介绍酸的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和酸性,高中深化酸的强氧化性;盐酸在初中只是做了解其具有酸的通性和个性,高中将继续学习还原性及氯化氢的制法。

⑥复分解反应:是初中教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重点学习内容之一;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高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知识点内深化和拓展。

⑦氧化物:初中只要求了解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而在高中教学中要知道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及分别和碱或酸的反应,且增加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和性质。

⑧燃烧。初中教材中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在高中教材中,利用C12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的性质,介绍了Na、cu、H2、P在C12里燃烧的反应,得出燃烧新概念: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燃烧。这将大大地扩大了燃烧的范围和燃烧的条件,从而也给灭火原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初中教材狭隘的“燃烧”概念得到了升华,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规律: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

2.初中不学,高中要用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初中多为选学,部分生源较差的学校一般将其列为不学内容或选学内容,需把这部分知识补上。例:①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变在初中化学中作了简单介绍,高中需掌握并理解Na2CO,和NaHCO,相互转变的知识。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高中教材反应热的必备基础。在化学反应类型的复习中除按(a)基本类型(b)氧的得失(化合价的升降)划分外,还应重视从能最变化角度划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三、以学法指导为突破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1.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

(1)联想思维方法。由联想出发,运用思维从相关、相似、相反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外推、内联、发散等的思维方法。联想的方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重要的、也是最具科学特点的思维方法。借助联想思维方法,能使纷繁无序的知识变得有序,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有趣,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灵活,既可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联想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关系联想也称为纵向联想,是通过知识内在联系及相互依存关系,增加知识系统化的联想。如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通过它们的性质、用途和制法之间的逐一联想思维。类比联想:例如由NaCI+AgNO=AgCl+NaNO联想到KCl与AgNO,的反应;从CaCO受热分解类比到MgCO的受热分解等。对立联想:例如,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溶解与结晶等概念的学习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对立联想,使学生能看到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特性,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立统一、辩证唯物的世界观。从属联想:例如纯净物、化合物和单质,电解质与酸、碱、盐。

(2)比较与归纳的思维方法。许多概念、原理相似或相关,许多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相似或相关,在学习中容易混淆,若能引导学生对这些易混淆的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就能使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如

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的比较与归纳。

(3)演绎与类推思维法。演绎法就是将一般规律应用到具体事例中的推理方法。这种表述的方式容易掌握,而且一经掌握,学习的思维就更具有逻辑性,同时所学规律性知识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例如,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氢化物越稳定,Si、P、S、C1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SiH、PH、H2S、HC的稳定性逐渐增强。类推法主要应用于同类或相关类的物质中,由一种物质的性质或制法等知识,推及相似或同类的物质之中。如,由CL的性质可推及Br、I的性质,由Na的性质可推测K、Rb的性质。除以上思维方法外,还有形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也应加强培养。

2.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

(1)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即观察描述——个性概括——作用意义——联想归纳。例如,Cl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对Cl进行观察和描述后,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个性概括,要求学生概括的字数越少越好。最后精炼为Cl黄绿、刺激性、有毒、微溶。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作用意义,并进行联想:利用黄绿色识别氯气,联想到气体的鉴别;从氯气的毒性联想到气体的收集和尾气处理的重要性,并联想到其它有毒气体等。

(2)学习化学性质的方法:实验探索——归纳性质——理论解释——作用意义——联想归纳。以钠与水反应为例。实验探索: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归纳性质:钠具有强还原性。作用意义:应用于金属钠的保存、鉴别。联想归纳:联想到其它活泼金属,如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钾、钙等。

(3)学习化学概念的方法:分析——内涵外延——作用意义——联想。如同位素的概念。分析:同一相同,位一位置,素元素,即指在周期表中处于相同位置的元素。内涵: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外延:原子。作用意义:主要在于应用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计算。联想: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从同位素的外延联想到原子的概念,从形式特征联想到同素异形体等。联想比较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4)学习化学实验的方法: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侧重,性质实验侧重于方法、现象、结论;而制备实验则侧重于原理、装置、操作等。在这些学习的环节中,都可以进行联想学习,由这个实验或实验的某个方面联想到相关、相似的实验或实验的某个方面。

四、以教学评价为突破口。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顺序过程,既不可跨越必要的阶段,更不能停滞不前。同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也是一个顺序过程,教师要根据课标对学生在化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达到的水平进行全面、正确的考核,更应该考虑到其阶段性、有效性以及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纸笔测验评价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的评价方法,必须要注重题目难度及测试要求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感到一些学生虽“储备”了解决新问题的各种化学知识,但在需要时却难以及时准确地“提取”。学生的能力并不仅仅是解题能力,更不是将一些常见习题用若干遍重复的形式来熟练的能力。学生的能力应该包括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

除此传统的评价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测评,以优化学习品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学习档案,指导学生自我测评。同时还应强调学生的阶段小结,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品质综合定位表”,指导学生从“态度情感”、“方法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测评,使学生了解到不良习惯对发展的消极影响。学生通过对学习活动的不断反思,优化了学习方法和思维品质,保证了学习的持续进步。通过自我测评等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化学学习进入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良性发展轨道。

职高英语教学方法刍议 篇4

一、设置情境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情趣

在数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情境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提高学习兴趣.情境设置有好多种, 笔者最常用的情境设置首选问题情境, 原因是问题情境的设置简单实用.古人曾经说过:“学贵有疑”, 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设疑, 去点燃学生思维火把的过程.上课时, 笔者经常用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笔者在讲“正弦定理”时曾这样设疑:“从金字塔的建造到尼罗河两岸的土地丈量, 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的修建, 从天文观测到精密仪器的制造, 人们都离不开对几何图形的测量、设计和计算.同样, 一个机场的建造、一条待建隧道的长度、卫星角度与高度的确定等等都离不开三角形边和角的问题.正弦定理就是三角形中一个很重要的定理.什么是正弦定理?怎样去证明和运用正弦定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问题.”故事情境也是笔者经常用到的, 运用故事情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学习伟大的数学家的刻苦求学、发奋钻研的精神, 以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振奋精神, 学习上更上一层楼.笔者曾经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 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几何教学中, 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建立公理体系的思想方法对人类理性思维、数学发展、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影响;在解析几何、微积分教学中, 向学生介绍笛卡儿创立的解析几何, 介绍牛顿、莱布尼茨创立的微积分, 以及它们在文艺复兴后对科学、社会、人类思想进步的推动作用.当然, 情境设置远不止这两种, 但不管设计什么情境, 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鼓励主动学习, 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改进陈旧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 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的特点, 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虽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努力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 对不同的内容, 可采用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例如, 可采用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等方式, 也可采用实践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 还可采用阅读理解、讨论交流、撰写论文等方式.在学习了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以后, 笔者鼓励学生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 的实例进行探索实践.通过探索,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三、经常多维反思, 优化自身教学理念

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主体认识的再认识.数学教学的反思就是对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具体教案的重新审视, 是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回顾认识, 从而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思考与小结.关于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非常深刻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但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 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在具体教学中, 笔者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多维度地再思考, 从中找出不足、吸取优点.这样做, 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更重要的是由于自身理念的不断更新, 也就能时时处处去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 笔者在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的作业时, 发现有部分学生的错误很有典型性.到了上课时, 考虑到时间有限, 就一个人包打天下, 唱起了独角戏.事实证明, 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好.课后反思, 为什么教案中设计的是学生讨论解决, 而在上课时并没有照此操作呢?时间不够可能是一个因素, 其实, 还是不讲不放心的老思想在作怪, 还是没有摆正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为这次的反思, 后来遇到类似的问题, 笔者就注意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探究, 注意一切教学行为都得以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为中轴.

职高英语教学方法刍议 篇5

职高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江苏 张家港 张玉华

摘要:职高数学的教学不仅是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还是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职高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职高数学教学;培养

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定义

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是指人们在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其理论、内容、方法、结构思维方式及其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本质的认识,是人们对数学的观念系统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思想方法的意义

1.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高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比如会计电算化专业、机械专业、电子专业、计算机高级编程等专业无不体现出数学的思想方法。从发展趋势上看,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优化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数学素质”,使学生有意识、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必须着眼于现代化,以适应21 世纪教育教学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2.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数学作为一门技术学科,是职业教育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基本数学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后续课程(物理、化学、电工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课)的学习,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新型的科学技术知识奠定了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1.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分别研究客观物体的两个方面:“数”侧重研究物体数量方面,具有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的特点;“形”侧重于研究物体形的方面,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数”和“形”是一对矛盾,宇宙间万物无不是“数”和“形”的矛盾的统一。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充分利用代数、几何各自的优势,使数量关系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结合、数形互化,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共同解决问题。比如教材中讲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就是借助于直角坐标系和单位圆来定义的;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也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的。

2. 函数的思想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函数的思想方法的教学。函数思想是与变量对应的一种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换问题和解决问题,包含集合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函数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方面广,利用函数可以研究代数式的值、方程、不等式,使这些内容统一起来。例如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或不等式等知识,将方程问题和某些代数问题转化成函数问题来解决。

3. 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分类讨论思想是指根据所考虑的一些对象的某种共同性和差异性将它们分类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指导思想。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逻辑方法,也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中。分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概念进行分类,比如绝对值函数在讨论时进行分类;一种是分情况讨论问题,主要是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学定理、公式和运算性质、法则有范围或者条件限制,或者是分类给出的。

4. 转化与化归思想

化归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数学思想的精髓。数学的研究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化生为熟,化繁为简”的指导思想,再复杂的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转化与化归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换元法、消去法、求值求范围问题都体现了转化思想方法。

四、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并不意味着进行空洞的说教和讲解,“思想”要融入内容和应用中才能成为思想,对思想的渗透、展现是借助于数学知识、技能这些载体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数学活动,是不可能向学生传授思想方法的。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呢?

首先,教师要有广博的数学教育理论和高深的数学知识水平,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掌握职高数学教材中各章节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针对不同的课程编排模式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要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运用了哪些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对解题的重要性和意义,使他们在学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其次,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共同解决问题,之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探求解题思路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并作出新的更深一步的判断,提炼出问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将思想方法清晰地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注意。

最后,数学思想方法只有为学生掌握,灵活驾驭,才能提高他们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不同层次的活动、习题来复习巩固和强化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职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以后从业的技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晓丽。化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N].读书时报,-10-18.

[2]藏雷。试析数学思想的含义及基本特征[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5)。

(江苏省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职高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漫谈 篇6

【关键词】职业高中  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25

在当今社会,英语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学校教育中,英语也一直是学生的必修课程。相对于普通高中教学,职业高中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素养,加强学生的文化课程教学。尤其是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影响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设了许多相关的课程,力图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因此,在职业高中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锻炼学生的基本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作为学生的必修科目,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充分实现因材施教。英语教学中阅读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大部分的职高学生来说都是令他们头疼的一部分学习内容。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就职高英语教学中的阅读部分,浅谈几点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当前的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一、改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角色也有了全新的定位,在教学中教师要认清自身的角色,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止步于课堂,教师注重“教”,学生埋头“学”,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较远的距离,不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但是良好、科学的教学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这样才能促进教师更好的实施因材施教,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了解教师之后能够更好的投入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中来。因此,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助力。

此外,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职业高中的学生往往对文化课程更缺乏学习的激情,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让学生喜欢上英语,减少学生心理上的学习负担,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加强基础教学,打好学生的阅读基础

职业高中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同时,由于在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很容易让学生忽视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教学,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确定教学方案,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仅仅需要学生不断的进行阅读练习,还要关注学生的词汇以及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都是阅读的基础。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就会让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学生基础知识差,在阅读文章时就会读不懂,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基础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打好词汇基础,词汇是十分容易被忽视的知识点。记单词成为学生感到十分头疼的事情,很多学生反映他们记不住单词,单词今天记住可能明天就忘了,这会让他们逐渐丧失记单词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词,将单词的记忆贯穿在日常的教学中。在进行新课的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下记忆单词,此外还要帮助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旧单词,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单词水平。其次还要注重语法教学,不同的语法组合有着不同的意思,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意思,类似这种的语法知识经常成为考点,要引起学生和教师的注意。总之,在职高英语阅读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之后,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教学方法对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有着重要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针对某一篇阅读文章,让学生根据题目展开讨论,理解文章的大意,并且找出文章的考点。通过这种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过程中能够获得思维上的锻炼,更加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一定只依靠阅读练习,阅读主要是训练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的词汇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中都可以完成。比如,在进行新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英文环境中,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较为轻松环境中学习英语知识。

四、注重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除了打好阅读基础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教授,帮助学生形成练习后善于总结的习惯。练习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练习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且弥补这些不足,因此在练习之后要让学生养成总结和反思的习惯,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出错的原因,总结阅读的题目类型,找出不同类型相对应的解决方法,通过掌握方法更好的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职高英语教学方法刍议 篇7

一、学案的设计

在备课组集体备课之后, 将同年级任课老师对同一篇课文的见解作为备案, 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案。

1. 关于学习要求的确立

结合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实际, 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顺序, 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沟通点、共鸣点, 设计出学生明确的、恰当的学习要求, 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明白上完这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 而且只要尽力就可以完成。

目标的导航锁定了学习目标, 明确了核心内容, 从而使学有目标、学有方向, 有的放矢, 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进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实践证明, 需要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心理因素。一种需要满足了, 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这便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2. 关于学习重、难点的确立

找出课文中需要理解及掌握的内容作为重点, 学生理解有难度的内容作为难点, 上课的时间就主要围绕这两项, 不浪费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习, 做到有的放矢。

3. 关于课前预习、课后训练的设计

课前预习的设计主要围绕生字词、解释、文学常识及文章写作背景等内容, 让学生熟悉课文作为课堂探究的前提。课后训练是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的训练。为了使学生能将书本知识即使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 进而转化为能力, 要精心设计有层次的训练,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成功的乐趣。

4. 关于课堂探究的设计

这个环节是整堂课的中心所在, 学习的重、难点都要在这个环节中得到解决。这个环节是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的, 是教师“引”, 学生“思”, 教师“导”, 学生“学”的具体表现。此环节即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主要阵地。在这一环节中, 设计出科学、富有思维性的问题是关键, 问题是引发思维的动力。陶行知曾说:“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故设计问题的过程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问题应该从易到难, 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到拔高题或扩展题, 这样能激起探索的兴趣, 就像剥茧抽丝一样, 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有利于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那么应怎样进行问题的设计呢?这就要遵循三个原则。

首先设计问题要有目的性。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教学服务的, 设计的问题是为了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培养哪方面的能力、突出什么重点、攻破哪个难点等等, 教师都要通盘考虑。因此, 在设计练习题时必须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 使学生掌握基本功。

其次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的实际, 既不能拔高, 又不能降低要求, 更不能脱离学生认识规律、思维特征和知识水平。因此, 在题目的整体难度、广度、题量的多少上要量力而行。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 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 也不能超出实际水平太多, 以至于学生无从下手。

再次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性。一个学习成绩再整齐的班级, 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的掌握也由好中差之分。问题的设计宜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经过自己的努力, 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问题的安排顺序要与学生思维发展相一致, 问题层层深入, 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 能创造性领悟解决问题。

5. 关于拓展训练的设计

要从本课内容出发, 扩展到本单元的知识点,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把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化,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 特别是语文分析能力。

针对课堂探究中遇到的焦点问题、重难点问题及易惑、易错问题, 师生有的放矢、画龙点睛的进行拓展训练。这样, 可以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 加深对课文的领悟, 领悟的深就学的好, 学的扎实, 这也是验证学生课堂实效性的最佳方法。

二、学案的使用

在上课之前先将“学案”印好并发给学生, 让学生得到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作者的介绍等知识。并让学生先利用工具书将课前预习部分的生字词、解释完成, 扫除阅读上的障碍。因为平时都是由教师将这一部分内容教给学生, 助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 每次上到新课就等着老师讲, 阻碍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而学案教学法则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学习要求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 在上课一开始就交代清楚, 接着将学习重难点也交代清楚, 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在这个环节中, 针对目标,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自学教材。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课前看、课上看、课后看、全文看、重点看、穿插看、重要内容反复看。同时, 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 学习就从被动变为主动, 增强了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课堂探究环节, 可采用朗读、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思考、联想、归纳、讨论、总结, 尽量让学生完成, 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当属讨论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阻碍学生交流, 限制学生的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就改变了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气氛, 也就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锻炼了思维。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 取长补短, 纠错立正, 学得生动, 学得愉快, 学的富有情趣。同时有利于教师发扬民主, 有的放矢的启发、引导、解惑和及时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

在组织学生讨论时, 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 给予学生自主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讨论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学生可以自主探索交流, 在合作中交流中探究原因找到答案,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学生也可以在教师评析中穿插讨论。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开展分组讨论对抗赛或者交代到课下交流。

拓展训练和课后训练可留在课后学生独立完成。这两个环节是为了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达到巩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规律的目的,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关键。练, 不能盲目地追求练习的数量和练习的次数, 也不能搞什么题海战术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要练得恰当, 讲求效率, 即要巧练, 也就是练习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三、学案的反馈

学案在使用完毕后, 集中收取并批阅, 在下次上新课前将之反馈给学生, 可进行集中指导, 也可进行个别指导, 特别是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 最后由学生自己进行矫正。特别对学生做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 力争学生对课文的彻底理解。

刍议职高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8

首先,构建职高语文高效课堂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在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创建高效课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更便于对知识点的掌握。语文知识点包含很多难于理解的内容,如果教师采用以往的完全遵照教材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则很容易降低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失去学习兴趣,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职高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便于提高学生能力。在进行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在让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构建职高语文高效课堂非常有必要。

二、新课改下职高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思维

1.转变教学理念,给与学生足够的主动权和选择权。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支撑。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也正是“学生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在于将“教中心”变为“学中心”。其次,重新构建课堂师生关系,将“师中心”变为“生中心”。为了实现这教学理念的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让教学内容不仅仅只是单方向的输入,而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多方向的交流,使高中语文课堂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性、选择权与主动权,向学生呈现一个丰富性和多义性的活泼课堂。另外,教师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去安排课堂内容,采取合适的授课方式,布置合理的课堂作业,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建优雅的教学情境。语文教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新课标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说播放优美的音乐,展示美丽画面,让学生自然、轻松地融入到这种优雅的教学情境中。总之,学生在一个充满意境的教学氛围中,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期待,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3.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还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以后发展夯实基础。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会让学生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然而,通过分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彼此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们在互相讨论、团结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在小组讨论完之后,教师将学生们所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汇总讲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4.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职高语文老师只是一味地追求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传授的内容也是以考试大纲为核心,缺乏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而这种教育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埋没了学生的才华。因此,职高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充分发挥语文的传统人文魅力,营造人文性教学。人文性教学就是人性的引导和教育,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高中语文是一门最具人文情怀的学科,教师既可以通过教材内容锻造学生的人文情怀,还可以从课外知识的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人文情怀。

职高旅游地理教学方法初探 篇9

关键词:职高学生,旅游地理,教学方法

旅游地理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 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 研究中国旅游区 (点) 布局等问题, 从而为正确评价我国旅游资源, 并为开发利用建设旅游区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地理是旅游从业者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学好旅游地理,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下面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搞好旅游地理教学, 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提高学习热情

在中学阶段, 地理并非主要科目, 很多中学不重视, 导致很多学生忽视了地理课的重要性。旅游地理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因此有些学生认为它不重要, 缺乏学习热情, 所以, 让学生认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和作用, 提高学习热情, 对搞好教学十分必要。高职院校学生迫切希望能学到一些对以后工作有用的知识技能, 因此, 让学生认识到旅游地理的学习对于旅游从业者十分重要和有用, 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强化记忆

旅游地理涉及的知识面广, 知识点多而分散, 特别是旅游地理区划部分。很多学生都觉得, 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 容易遗忘, 而这一部分又是教材中的重点, 所以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很有必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运用一些教学方法, 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1. 地图教学法

地图教学法是旅游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 认读各种地图也是学生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中, 有大量的名山、名城及各地的气候类型、地理位置等需要掌握, 这些知识看似繁杂, 但结合地图学习, 就非常直观、准确。这样, 久而久之, 在学生的心中便有了一幅心理地图。比如, 我们生长在山西省, 山西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通过引导学生对山西地图的阅读, 了解了山西旅游的七条线路, 景点景区位置及所包含的景点类型也就熟记于心。

2. 演示教学法

将现代媒体, 如摄影、录像、多媒体技术等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专业课教学内容体现信息化、综合化。

旅游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课程, 但是, 由于诸多原因, 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到全国各地都走走看看是不可能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上, 我利用VCD等播放设备, 给学生播放各地旅游景点光碟, 从北京的故宫、长城到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从彩云之南到哈尔滨冰雪世界, 每一处景观都让学生惊叹不已, 学生们也仿佛身临其境, 伴着旅游地理课堂游遍全国。

3. 对比分析教学法

通过对比分析, 把各地区、各景区景点的特点加以鉴别, 也是一种强化记忆的好方法。对比有助于鉴别, 能区分清楚相似知识点, 可强化记忆。

4. 模拟教学法

在旅游地理教学中, 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 设计了“实习小导游”模拟教学形式。例如, 在新生入校时, 也可以让学生做介绍校园的小导游, 通过校园导游, 让学生进入导游角色, 从而加深理解、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位表现, 掌握最基本的服务技能, 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 专题教学法

课本是精华, 可以说内容丰富而全面, 但再好的教材学生不接受也是空谈。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应自创教学模块, 以课本为依托而不应拘泥于课本, 要选择专题教学。这样的专题教学, 脉络清楚, 学生易于形成完整而清晰的知识体系。

三、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是一条小河川流不息。”所以, 我们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比如, 要经常看一些导游大赛的视频材料, 努力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 最新的技能技巧, 以最新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花大气力备课———既备教材, 又备学生;还要经常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力求多掌握一些教学规律, 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 探讨教学方法实质上是寻求最佳方法。我们应该在讲解、示范、启发等方面下工夫, 要视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特长, 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便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行动起来, 共同努力, 相信教学质量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黄秋兰.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实践初探.旅游职业教育与研究, 2003.

[2]黎遗业.高职高专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8 (6) .

[3]鄢岚岚.中职教师教学策略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7) .

漫谈职高数学教学方法改革 篇10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态度较差之外, 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两个:

1.教师的教学内容不适应中职学生的实际。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数学基础差, 甚至有的学生没参加中考就进了中职校, 深奥的职高数学理论与中职学生基础和接受能力是不相适应的。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注重理论讲解, 忽视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导致学生厌倦上数学课, 形成下课抄作业、考试忙作弊等许多不正常现象。

现如今, 职业教育正掀起改革浪潮, 数学教学也毫无例外地要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 加强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数学应用型人才。只有这样, 数学课才有活力, 学生才有动力, 学校才有生命力。

那么如何改革?我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典型的数学应用事例, 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

长期以来,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数学的应用,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不注重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忽视数学的实用价值与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精神。针对这些问题, 新《标准》中不仅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 还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的广泛的应用,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知识应用的具体的事例, 并相互交流。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介绍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中适时的给学生介绍这样一些利用数学方法处理社会科学中的问题的事例。如近代的约翰古奥特于1662年发表了人口学中的第一张死亡率表, 这是数学中统计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首次成功的应用;在有关人类社会的研究中, 数学也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 如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堂弟, 优生学奠基人弗高尔顿曾利用数学中的概率、统计学等相关的理论, 研究出了身高与遗传的关系;在人类的艺术创作中, 数学也有它的作用, 例如对于艺术作品中人们津津乐道的“黄金分割比例”, 而“黄金分割”则是数学在艺术中的重大应用;在国防科技中我们也能见到数学的应用, 如军事的密电码等。

二、更新教学观念,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数学教师在以往教学工作中, 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 手捧教科书, 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而对“课程论”研究甚少。因此,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比较被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钻研, 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反正弦函数”概念的教学, 按传统的教法, 学生只停留于死记概念, 至于为什么要在区间上研究这一概念, 很少有学生主动去思考, 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为此, 如果在教学中采用自学——引导教学法, 通过提出一系列与“反正弦函数”概念内容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看书和讨论, 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理解了反三角函数的概念。实践证明, 采用这种先提出问题, 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概念来龙去脉的教学方法, 不仅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使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总是蕴含在具体的数学基本知识里。作为教师, 应该将深层知识揭示出来, 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朦胧感受转变为明晰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表层知识的发生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像概念的形成过程, 新旧知识的对比过程, 结论的推导过程, 规律的揭示过程, 解题思路的思考过程等, 都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思维的极好机会。此时提高学习效果, 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讲到人教版职业高级中学数学第一册 (上) 第60页“反函数”这一节内容时, 学生思维往往容易出现“混乱”, 搞不清为什么有的函数有反函数, 有的函数没有反函数。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 让他们知道映射是函数 (课本第50页) , 反函数作为一种函数, 也必须符合函数的定义, 从而推导出在定义域和值域间只有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于是在第64页习题2.4中求y=x2 (x≤0) 反函数时能否把条件x≤0去掉, 结论当然是不能, 如果去掉, 则给一个y值时, 就不是一个x值与其对应, 不是一一映射, 就没有反函数。

四、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应破除教师中心论, “以学论教”, 把“教”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出来, “教”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现在课堂教学主张“老师少讲, 学生多看、多议”引导、作适当的提示, 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使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 学到的知识也更灵活、牢固。那么, 怎样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呢?如何作适当的提示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个人认为, 主要可以通过发现法、比较法,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现法:就是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预习新课, 借助教材去主动、亲自发现知识, 也就是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 不能简单地教给他们现成的结论, 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比如在教学命题和复合命题时, 可通过复习学过的命题的概念, 以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学习命题、命题的判断及复合命题。具体做法如下, 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1) 请你走开! (2) 你吃过早饭了吗? (3) 0是有理数; (4) 7<2; (5) 我是职高生。然后教师就提问:以上5个例子中哪些是命题, 哪些不是命题, 并说明理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解答这道题, 从而得出命题的定义及判断命题的方法。同样, 在讲复合命题前, 可给出几个例子, 其中包括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通过提问、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 从而得到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的概念。用发现法教学, 课堂显得很活跃, 他们对教师创设的发现情境, 兴趣盎然, 对亲自去探讨、概括, 信心十足。比较法:数学教学, 特别是数学概念的教学, 用比较法既可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可锻炼学生的智力。而且, 有比较才能鉴别。概念的本质属性, 也只能通过比较或对比才能更好地揭露。学生学习的兴趣浓, 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学习效果就好。

参考文献

[1]吴兰珍.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5期.

[2]程基石.例说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数学教学通讯, 2004年2月.

上一篇:超声分析下一篇:武汉高校武术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