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思考题

2024-06-20

有趣的思考题(精选十篇)

有趣的思考题 篇1

面对这节“有趣的算式”,原来北师大版 (第三版) 是这样编排教材的 (如图1),因此,我们教师较大程度地模仿教材的“闯关”安排,这样一方面比较有趣,另一方面给学生以挑战性的“诱惑”,一步一步地“闯关”,一步一步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去百度一下“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我们能够找到的基本是这种模式,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同样是这一教学内容,我们看看新教材 (第四版) 是怎样重新编排的:如图2,教材更注重知识的递进与层次性,把原来的“第二关,奇怪的142857”“第四关,寻找神秘的四位复数”的内容,放在了练习中,用作拓展应用;教材较好地体现了主题:“有趣的算式”。原来的教材,它把有趣的结果也放在有趣的算式里面去研究;另外,新教材的数学味也更为浓厚。

尽管教材已经作了调整,但我们教师教学时恐怕还是习惯采取原来闯关的办法进行教学,只不过现在的第一关是奇妙的宝塔、第二关是神奇的9、第三关是有趣的“阶梯”。这样的教学程序也是无可厚非的,可以说还是能够基本达成教学目标,但还是感到似乎缺少了什么,原来是缺少了对教材的研发,缺少了对新版课程标准的解读,原来是缺少了对“四基”的进一步落实。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们要进行定位:第一,教学要体现算式的有趣,研究的是有趣的算式;第二,除了要算式有趣外,还要注意结果的有趣,如果结果“无趣”,则不在研究之列;第三,注意体现四基中的另外两基:“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让学生去发现教材中规律性的东西,从算式的数字相同到算式的数字不同;第四,拓展延伸,学生感觉到数学有趣,数学好玩,使得这种研究和兴趣能够延续到课后,从而激发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

一、有趣的算式

原来教材的第四关,它的计算式子、计算过程有点繁琐,不是很好理解与把握。因为,要小朋友任意找四个数字,组成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然后相减;把结果的四位数中的四个数字重新组合,又用最大的四位数减最小的四位数……,依次循环,最后,所得的结果就是神秘的数。前面讲了一大堆,学生恐怕早已经觉得不是很有趣了。所以新的教材,把这个问题放在练习中去完成,而要与学生一起研究的三个“例题”都是非常有趣的,这从上面的图2中可以看出。

二、有趣的结果

纵观新教材所选的三个例子,它的计算结果是非常有趣的,第一个例子,计算结果呈现一种回文状:12321、1234321、123454321、……;第二个例子,结果也是很有趣,81、9801、998001、……,在8与1的前面分别插入个数相同的9和0;第三个例子,计算结果只有一个数字:那就是1。可见它们的计算结果是非常有趣的,而原来教材的编排则比较乱。

三、落实好“两基”

最重要的一点,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这两点是比较隐性的,教学时容易被我们忽略掉。要把握好这“两基”,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着手。

在教学中,有些较为简单的计算可以让学生列竖式计算,不一定非要用计算器,如计算11×11、111×111,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领会与把握,为什么相同的几个1相乘,结果成了“回文数”———这其实就是“基本活动经验”的很好载体。

教学新教材中的三个例子时,我们还要注意让学生去进行合情推理以及不完全归纳,这里的合情推理与归纳推理,不仅仅是针对我们所讲的这三个例子的计算式与计算结果去进行,我们可以把目光放远一点:既然由1、9组成的多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相乘,有这样的规律,那么由2、3、4、5、6、7、8等组成的多位数有这样的规律吗?通过让学生去猜想、、去推测、去验证,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新的领域,,让学生在有趣的研究中,会有所领悟,有所收获。事实上,经过验证,我们还可以发现另外的几例,如:

我想,经过这样的一个研究过程,能够较好地给学生渗透一种“基本数学思想”,无论是对本节课的学习,还是后续学习,都是有所裨益的。

四、拓展与延伸

另外,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要忽视课堂的拓展延伸,因为,仅仅有这节课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继续去探究数学,继续去寻找“有趣的算式”。只有学生的兴趣真正激发起来了,学习兴趣浓厚了,我们的教学才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的数学教学才算是给学生种下了数学的种子。拓展延伸,有很多方式:可以让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寻找“有趣的算式”,在后面的练习课中进行汇报;可以布置编写“有趣的算式”的作业;可以对刚刚学过的算式进行变式练习、变式猜想、变式推测,然后验证。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算式”,开阔学生的眼界,如:

1神奇的三三四四。

2奇妙的三七二十一。

3只有八层的宝塔。

4数学奇葩杨辉三角。

对有趣教学的教学再思考 篇2

桃园幼儿园 戴隽

本次幼儿园培训非常有幸地观看了优质音乐活动《超级歌会》,对“有趣”教学有了更加直观与深入的理解。

1、选点时尚,充满趣味

教师选择了以rap的形式来上大班的音乐活动,形式新颖又有趣,紧跟时尚脚步,深得孩子们的喜爱。由于嘻哈曲风本来就以有节奏的说唱为主,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过程中,孩子们被其“哟,呦,***”而吸引,非常愿意来跟着节奏来念,来创编,每个孩子都感到趣味十足,异常投入。

2、设计巧妙,激发趣味

设计的巧妙,体现在两个地方。其一,教师在每个环节的重难点上把握的非常到位,每个环节都层层递进,为活动目标所服务。第一环节,教师一超级歌会来引出rap,初步感受rap曲风。第二环节,让幼儿尝试没有节奏的分组创编。第三环节,幼儿既要紧跟不同的节奏,又要加上语言和动作来进行PK赛。其二,是教师的组织策略很有想法。考虑到是大班的幼儿,教师采用了“闯关游戏”“PK赛”等形式,充分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此类竞争类的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教师的巧妙设计,不仅让孩子们一开始投入到游戏中,被音乐游戏所吸引,越到后来,孩子们越发有兴趣,极大地激发出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3、互动精彩,提升趣味

精彩的师幼互动,也让整个教学活动充满着“趣味”。例如,当孩子们一开始还不太能掌握RAP曲风的特质时,她就用语言和肢体问孩子,你们觉得这个歌曲里哪句最有意思,她就说,“我最喜欢这句了,哟,哟,在发愁。真带劲”不仅有节奏,还加上了夸张的动作,老师的肢体语言马上引发了孩子们的笑声,在笑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对这个关键性的语句印象深刻,能迁移运用到后面的自我创编中去。过程中,教师又不断地强化了这个rap的关键语句,在活动最后的时候,教师还非常幽默地请孩子们用“哟,哟,***”和客人老师打招呼,孩子们马上能运用学到的,把老师再见填进歌曲的句式中,用rap的形式来呈现。看似非常轻松的细节,但是却蕴含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体现了教师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在如此轻松的师幼互动中,教师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也觉得非常有趣,兴趣盎然,我们看的也是滋滋有味,被老师的幽默,孩子的可爱智慧而感动着。

有趣的思考 篇3

有些问题是永远也想不通的,人们只是习惯了而已,比如杀生。我们都知道不可杀人,然而鸡鸭鱼牛羊猪等是可杀的,否则我们怎么吃肉呢?但是杀鸡杀鸭杀猪难道不是杀生吗?难道它们不也是生命么?它们不仅是生命,而且是很高级的生命,从遗传学的角度说,这些生命与人类相差无几。某些道德说教之所以虚伪就在于它是以人为中心的,为人辩护的,它并非是生命的道德。人的道德只对人的集体利益负责,对人之外的生命则一无所用。有人企图将这样的道德扩张至全宇宙,名曰真理,实在是一件很滑稽的事。在动物们看来,人只能是一个很残暴的族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是自私自利的,与众生平等毫无关系。

人凭什么屠杀和残害其他生命呢?不过是人比它们更加聪明。聪明就是力量,人比其他的一切生物都更加具有力量。这力量首先就体现在他可以杀戮对方而不被杀。弱肉强食并非只是人之外的动物世界里的一项法则,它更是人坚持贯彻至自身世界之外的一项法则。人之外的动物弱肉强食,包括人在内的动物也弱肉强食,人在自身的内部也同样是弱肉强食的。如果说到宇宙生命有什么真理可言,弱肉强食多半是一个。不可杀人是局限于人内部的一项真理,但这真理建立在弱肉强食的更广大的宇宙真理之上,难怪它会常常动摇,显得极不牢靠了。

人的力量的确是巨大的,因而他敢于和所有的他之外的动物为敌,并有着绝对的优势可言。并且他对其他动物的杀戮和残害已远远地超过了生存之所需,关系到了他的光荣与梦想,关系到了他的精神层面,因而更加肆无忌惮。动物们彼此也杀戮也嗜血,但那是以物质生存为界限的,最多它们也只是知道储备一些过冬的食物,杀得稍多一些。人则不然。人有打猎的乐趣,有炫耀毛皮的虚荣,有开垦荒山野地变良田建工厂的雄心。在赶尽杀绝方面,人的特别之处就是永不餍足。真的,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会像人这样。然而,说句公道话,这不能怨人,因为弱肉强食乃是控制所有生物的一项宇宙的法则,谁让人这么聪明呢?这么具有力量呢?如果换了狗或鸡,如果它们也像人一样的聪明有力量,整个事情也会是一样的。只是人自我标榜的道德优越乃是一件扯淡的事。

有趣的思考题 篇4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以及“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材先安排两位数与11相乘,再安排两个“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相乘,让学生在研究这些乘法、发现积的规律的过程中,品尝数学探索的艰辛、严谨的作风和成功的喜悦,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探索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

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计算、猜想、验证、应用等操作和思维能力,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算式的特点,归纳计算的规律,体会探索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 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

老师这里有个魔盒,一个数字进去后会出来一个新的数,我们看看谁能发现这个魔盒的秘密。

课件出示:

2. 不仅在数字中有这样有趣的规律,在乘法计算中,也有很多有趣的规律。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乘法计算中的有趣规律。

设计意图:用魔盒的秘密来揭示数字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一方面给接下来要探索的两个规律搭了一座桥,缓冲了探索的难度,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乘法计算规律的欲望。

3. 出示算式:

你们能把这些乘法算式分成两类吗?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类?

4. 引出: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杂乱无章的算式进行分类,意在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类算式的特点,萌发出这样有规律的算式是否计算起来也有规律可循的想法。

二、探究活动一: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

1.出示一组算式:24×11= 53×11= 62×11=

提问: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们会笔算吗?你们能直接说出得数吗?正确与否,我们用竖式计算来验证一下吧。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第一组3道算式的笔算。

2. 追问:是不是老师给你们任意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你都能直接说出得数来吗?

引出:这组算式都是两位数乘11,像这样特殊的算式,藏着有趣的规律。

3. 小组讨论: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积有什么共同特点?

4. 小组汇报:能完整地说说你们的发现吗?

尝试小结方法:

(1)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2)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

(3)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的数之和。

(板书:两边一拉,中间相加)

5. 根据你的发现试着在作业纸上完成第2题。

23×11= 64×11= 59×11=

提问:59×11怎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呢?是不是我们的发现出现了问题?用竖式验证一下59×11到底等于多少?

引出:当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要向前一位进一。

(板书:满十进一)

你还能再举几个这样的算式吗?谁能直接说出得数?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设计意图:这一关主要采用由扶到放,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讨论—再发现”这一探索规律的过程,先观察算式中数字的特点,感受乘数与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在小组和全班的讨论中总结规律,然后再次举例验证,观察算式的特点,最后逐步完善规律。

三、探究活动二:“同头尾合十”的计算规律

1.出示题组:22×28= 35×35= 56×54=

师:你能直接说出这几题的得数吗?为什么?你能找出这几题中的乘数有什么特点吗?

引出:之前的发现是两位数乘11,而这3题乘数的特点是,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等于10。

2. 这几题的乘积有什么特点?先猜一猜,再算一算、填一填,最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仔细观察得数,大胆猜测,每个算式的积和原来的两位数有什么联系?

3. 小组讨论:积的末两位是怎么算出来的?末两位前面的数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4. 小组汇报:能完整地说说自己的发现吗?

尝试小结方法:

(1)个位相乘得到积的末两位。

(2)十位数字加1再乘以十位数得前一位或前两位。

(板书:尾乘尾 头乘比头大1的数)

5.同学们的发现正确吗?我们来举例验证一下。

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质疑:69×61的得数是4209而不是429,在这里你有什么新发现?

引出:个位相乘得到积的末两位,位数不足用0补齐。

6. 这种方法真好,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法都适合呢?这种算式特殊在哪?

7.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桌交流。

8.再出示22×28= 43×47= 71×79=感受算式的特点与积的不同,思考:当两个乘数的和相同时,两个乘数的积什么情况下大一些?

引导:两个乘数的和相同时,两个乘数越接近,它们的积就越大。

设计意图:这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有了魔盒游戏和前面规律的探索方法的引导铺垫,这里的自主探索就显得水到渠成。

四、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1. 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发现规律后,再通过计算进行验证。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

2. 教师小结:

在乘法计算中,还存在着像这样很多有趣的规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通过你们的仔细观察、大胆猜想和反复验证,找到更多关于乘法计算的有趣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一方面是对知识的再次建构,总结归纳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也是对自我学习的反思,反思学习成功的体验和以后努力的方向。

反思:

《有趣的乘法》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探索规律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学习,为学生今后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实际教学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可以说比较精彩。学生的介入、师生的互动、智慧的碰撞,使得原来静止、抽象的教学设想变成了鲜活、生动的教学实践。不仅让学生在乘法计算中发现了两位数乘11和“同头尾合十”的计算规律,而且使学生的“身体、心理、精神”都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享受着数学思维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在游戏中激发兴趣

数学好玩,玩好数学。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注重创设学生熟悉并喜欢的游戏情境,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学生玩的第一个游戏:魔盒的秘密,其实已经暗示学生玩的是规律,能找到规律,就能玩好游戏,就能学好数学。我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有层次,讲章法,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去发现、去思考。此外,将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成有趣的两个探究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观察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找出它们的规律。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他们不仅深刻地把握住了知识,也学会了探索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品尝到了数学思维的乐趣。

二、制造悬念,在追问中感悟新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是课堂教学文化的创造者,都是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师生在交流中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仅仅满足于浅层次的成功体验还远远不够,对于69×61的得数是4209而不是429,教师及时向学生提问:“从这里你有什么新发现?”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维也被带向深处,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阐述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真实的思维,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共同探讨问题的错误原因和关键所在,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刻地感悟“同头尾合十”的计算规律。我想,这种感悟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将会受益匪浅。

三、自主探索,在活动中体验新知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学生的个性,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在探究规律的时候,我把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大胆猜想,提出了两位数乘11的计算方法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的想法。举例验证时,学生没有局限于已有的认识,而是不断地利用算式进行验证,完善之前的结论,最后用计算来解释说明,从而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当同学们争着抢着表达自己小组的看法时,说明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了知识的探究当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启发和激励,享受已有知识给自己带来的自豪感。

四、总结提升,在反思中构建新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一切知识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能得以完成,反思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在课的最后通过总结反思,让学生回顾探索规律的过程,重新整理内在的知识体系,不仅可以发现自身的知识漏洞,引起新的认知冲突,还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改善自己的学习情感。学生在反思中建构新知的同时,还享受着数学思维的乐趣!

一个有趣现象引发的思考作文 篇5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思考,就一定会有所发现。

一天,我吃完午饭在树下乘凉,突然,我发现蚂蚁成群结队地拿着食物朝树上爬,不一会儿这一群蚂蚁就全部钻进了树的一点缝隙中。“轰隆,轰隆……”一阵雷声响起,顿时,乌云密布,蔚蓝的天空,一下就被乌黑的乌云给封得严严实实。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向家一路狂奔。刚到家,外面就下起哗啦,哗啦的大雨。我连忙关好门窗。我一直在家中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看着看着,我想:这个再还要下多久啊!我连动画城都看完了。我一直在家中疯玩打闹。突然,我发现一只蜘蛛在墙上织网,但当我准备用扫把打蜘蛛的时候,刚刚满天的乌云消失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彩虹挂在白云间,我心里想:“为什么蚂蚁搬家晴天会变雨天,蜘蛛结网雨天会变晴天呢?于是,我开始找答案。终于,我知道了答案。原来这是关于一句气象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蜘蛛结网雨必晴。蚂蚁对天气反映特别敏感的,为了下雨天不被水冲死,它们就会搬到高处去住,这样就可以不被水冲死。蜘蛛结网雨天变晴是有原因的。因为蜘蛛结网是为了捕捉食物,为了下雨天的雨水不破坏网,他们就不会继续结网,等雨天结束后才结网。

生活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你认真观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有趣的物理需要有趣的教师 篇6

在物理教学中, 用有趣的物理可以创设有趣的课堂, 但要创设更多有趣的课堂, 就需要一个有趣的教师。下面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大家都知道, 学生接触到的第一节物理课, 其感觉的好坏对激发他学习物理的兴趣至关重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教科书, 引入课的《科学之旅》就用“有趣有用的物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有用的物理要伴随学生今后相当长的学习生涯, 如果是一位古板、枯燥的教师与他们相伴, 其对物理学习的讨厌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学生在接触到第一节物理课之前, 首先接触到的是物理教师, 教师免不了作个自我介绍。我是个男教师, 并在黑板上写:

姓名:韦春敏

性别: (自己看)

所教科目:无 (物) 理

大家一看, 大部分都笑了。接着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我的第一次薪水, 是拿着存折到银行领取的, 当时银行的女职员看一看存折, 又看看我, 问到:“这是别人的存折还是你的?”我就意识到她把“韦春敏”当作女人来看了, 我回答:“当然是我的了, 你看我不像‘韦春敏’吗?要不然下一次我留长发, 再打扮打扮就是。”银行职员笑了, 此时学生们也笑了。学生在初次接触物理之前, 大部分都听学哥学姐们说一些诸如“物理难学”、“物理我不理”之类的话, 我们要利用机会, 在第一节课里消除学生的这种误解, “物理”并非“无理”, 正好相反, 物理是一门科学, 讲道理的科学。不过, 课后见面打招呼, 还是希望大家称我“无理老师”为好。

二、借助视觉效果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 能否获得好评, 其中的视觉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教师授课, 也是一门艺术, 学生对着教师, 除了听就是看, 看着教师在这三尺“舞台”上的表演。

三、借助比喻或者笑话来保持学生的兴趣

“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 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 给人深刻的印象, 比喻说理浅显易懂, 使人容易接受。”比喻得当,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减。在理解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 教师除了强调电路必须是闭合的以外, 更费唇舌的是部分导体如何才算是“切割磁感线”。导体切割磁感线时, 可以是磁极不动, 导体运动, 或是导体不动, 磁极运动, 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这些什么运动什么不动的, 学生不易理解, 那就打个比方 (当然最好能借助视觉效果) :手持一小把面条 (磁感线) 的一端竖放, 另一只手握刀 (导体) 横切, 面条被切断;第二次, 刀不动, 面条迎刀而去, 面条被切断。

笑话可以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笑过之后会有所收获, 有人还会透彻理解笑话所包涵的意义, 把它变成自己的, 再说给别人听, 自己也做个有趣的人。可见, 笑话可以让人特别牢固和持久的记住他所听到的事情, 而且还会期待更多的笑话, 对于学生来说, 要听到教师在课堂上讲更多的笑话, 只能认真的听课啦。

四、借助幽默的力量来“唤醒”学生的兴趣

有人说:学生希望老师富有幽默感, 坐在教室里才能如沐春风。幽默的作用之一是在无法令人满意的情况下使人产生满足感, 保证情绪的稳定, 不致说出刺人的言语或做出过激的行动。

有趣的比喻 篇7

“浪漫是情场上的官僚主义。” (鲍尔吉·原野)

“肚子里的话就像一窝老鼠似的奔突而出。” (莫言)

“父亲微笑的嘴很像魏碑上的那种字那么扁。” (董桥)

童年时画画, “瘾头一上来, 就像给蛋憋急了的鸡, 不管什么墙墙脚脚都能凑合一样。” (韩羽)

“那粉坊里的歌声, 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 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有二伯的行李, 一掀动他的褥子, 那所铺着的毡片, 就一片一片地好像活动地图似的一省一省地割据开来了。” (萧红)

钱锺书有一篇文章叫《偏见》, 一上来就是如下一段文字:“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 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 随时随地必须客观公平、正经严肃, 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 没有卧室, 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这么一串一串的, 比喻连着比喻, 比喻套着比喻, 好像不比喻不会说话似的。

还有:“在非文学书中找到有文章意味的妙句, 正像整理旧衣服, 忽然在夹袋里发现了用剩的钞票和角子;虽然是份内的东西, 却有一种意外的喜悦。”“看文学书而不懂鉴赏, 恰等于帝皇时代, 看守后官, 成日价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偏偏是个太监, 虽有机会, 却无能力。” (钱锺书)

一次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 一开头, 钱锺书就说:“我是日语文盲, 面对贵国‘汉学’或‘支那学’的丰富宝库, 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 又没有开撬工具的穷光蛋, 瞧着大保险箱, 只好眼睁睁地发愣。”

有趣的动物、植物 篇8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

看一看

1.观察身边的动物和植物, 了解一种有趣的动物或植物。

2.看图书、电视等, 进一步了解动物和植物。

3.有不清楚的地方, 可以问一问爸爸妈妈!

摆一摆

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图片等, 大家互相阅读。有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互相提问呢!

忆一忆

你熟悉哪些动物和植物?

你觉得什么动物 (或植物) 最有趣?这种动物 (或植物) 怎样有趣?你从哪里了解到的?

说一说

1.我觉得动物 (或植物) __最有趣。

2.它的有趣在___。

3.我是从___了解到的。

评一评

同学们介绍了哪些有趣的动物 (或植物) ?你觉得谁说得最好?

颂一颂

哪些动物、植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你想怎样表达喜爱之情?

有趣的游戏 篇9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有趣的游戏”。

忆一忆

你平时做过哪些游戏?

课本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这些游戏你玩过吗?

你觉得哪些游戏最有趣?

想一想

你现在最想做哪个游戏?

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

你还可以自己设计玩法!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玩得快活就怎样玩吧!

问一问

对你不熟悉的游戏,可以问问同学是怎么玩的,也可以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他们说一说怎样做。

做一做

你准备做哪个游戏?邀请哪些人和你一起做游戏呢?事先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说一说

1.你们做的游戏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的人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戏中你们先________,接着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

4.在这个游戏中,最有趣的是__________。

5.玩游戏,你感到_______________。

写一写

有趣的游戏 篇10

今天下午, 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 不时传来欢笑声, 喝彩声、鼓掌声。小莉像凶猛的“老鹰”在低空盘旋, 扇动有力的翅膀, 贴着地面疾飞, 忽左忽右, 伺机捕捉猎物———“小鸡”。善良的“母鸡”小敏张开美丽的翅膀左挡右挡, 护着活泼可爱的“小鸡”———十个男女同学, 他们敏捷地左躲右闪, 蹦来蹦去, 警惕地张望。“老鹰”一时没捉到“小鸡”, 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老鹰”装着休息, 然后趁“母鸡”不备, 来了个“海底捞月”, 一眨眼, 用锐利的“钢爪”捉住了一只“小鸡”。“小鸡”们看见自己的兄弟被捉走了, 有些紧张。正在这时, 又一只“小鸡”掉了队, “老鹰”发现了, 想这回又该我饱餐一顿了。她敏捷地猛扑过去, 捉住了这只“小鸡”。“老鹰”就这样陆续捉了八只“小鸡”。她胜利了, 高兴得连蹦带跳。同学们围着她拍手叫好, 欢呼跳跃。

上一篇:法律基础下一篇:人性化学校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