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2024-07-01

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精选十篇)

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篇1

科学研究认定, 人出世时的智商都是一样的, 人和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后天所处的环境、接受教育的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其实每一个人都和杰出人物一样, 只是你还有极大的潜能没有开发, 还有很多聪明才智没有得到发挥。你只要能进一步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让大脑中那些沉睡的细胞苏醒过来, 你就能变得更聪明, 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李广射石的传说充分说明激发潜能的意义, 李广是西汉名将, 号称飞将军, 据《史记》记载;“广出猎, 见草中石, 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视之, 石也。因复更射之, 终不能复入石矣。”这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 李广把箭射入石头绝不是侥幸的, 说明人的潜能虽然不是无穷的, 但是激发潜能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心理上的“我能”

心理上的我能是激发数学学习动机的重要动力。奥苏贝尔认为学习者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或者说成动机多可以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加以解释。奥苏泊尔的理论对激发数学学习动力颇有启示。

1. 以数学学科自身的魅力激发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 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 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 如探究、操作、领会以及探索学习资源 (或环境) 等有关心理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但这些个体的好奇倾向或心理素质, 最初只是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 还没有特定内容和方向。因此, 学习者对于某学科的认知内驱力或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 而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 也有赖于特定的学习经验。在各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而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他们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 使学习者获得“我能”的自信心。

在有意义的学习中, 认知内驱力可能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 (为了获得知识) , 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 (知识的实际获得) 是由于学习本身提供, 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内部动机, 即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的需要, 认为教育的主要责任之一是让学习者对知识本身感兴趣, 而不是让他们为各种外来的奖励所左右。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发现有些学生对高考试题和竞赛试题特别感兴趣。这些学生并不是要参加高考和竞赛, 而是要证明在数学学习中的“我能”。他们感兴趣的是题目中的知识与方法, 一道好的试题, 不但能考出学生的实力和水平, 且令人向往, 热忠于研究, 难以忘怀, 这正是数学自身的魅力所在, 是数学教育应把握的要点。

2. 相信自己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 日益显得重要, 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 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由于一定的成就总是能够赢得一定的地位, 成就的大小决定着他所赢得的地位的高低;同时一定的地位又决定着他所感觉到的自尊心, 这种自尊心又是赢得相应地位的直接反映, 所以,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把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 它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从另一方面说, 失败对自尊心是一种威胁, 但教育得当, 反复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真行”, 就能逐步摆脱“事事不如人, 处处难为己”阴影的困扰, 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 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自己给自己鼓掌, 自己给自己加油, 自己给自己戴朵花, 自己给自己发锦旗, 便能撞击出生命的火花, 任何反复传送给潜意识的思考动力, 终将为潜意识所接受和奉行, 甚至更上一层楼, 化为最实际的方案步骤。培养出像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 我将移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因而也能促使学生在学业上做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虽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但它对学习的促进同样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很少有人在学习中始终能表现出充分的认知内驱力, 另一方面自我提高的抱负, 既是取得相应资格与自尊心的先决条件, 又是取得相应职业和地位的重要手段, 因此, 适当地激发学习者自我提高的外部动机也是必要的。

3.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培养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家长或教师等的准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把事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的产生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 学习者与教师 (教者) 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 教师应是学习者所追随和效仿的 (其实就是“亲其师, 信其道”) ;第二, 学习者从教师这里所博得的赞许或认可中将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 这是从他们所自居和效仿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不断给予的赞许或认可中得到的;第三, 享受这种派生地位的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教师的要求和期望, 借以获得并保持教师或家长的赞许, 这种赞许往往使一个人的地位更确定、更巩固。

二、行为上的“我能”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的人不可能在工作中独辟蹊径, 富于创造;一个精神委顿, 没有棱角的人不可能在生活中活力四射、激情洋溢。那么, 在教育教学中, 张扬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对学生进行“我能”教育, 是引导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一个主旋律。

自信不是孤芳自赏, 也不是夜郎自大, 更不是得意忘形, 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精力、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古人为什么有“头悬梁, 锥刺股”的遗训?在批判“头悬梁, 锥刺股”摧残、迫害的同时, 我以为它有达到预定目标的动力因素, 因为相信自己能, 所以才要“头悬梁, 锥刺股”。

1. 提供机遇, 表现“我能”。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拨动“情、趣”这条弦, 为学生自主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对学生“信得过”, “放得开”, 数学学习会遇到困难, 肯定要有负担, 教育者的责任是使学生明白“攻书莫为艰, 攻城莫为难”, 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与情感体验。

2. 在交流中体现“我能”。

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 使学生多思维, 多实践, 多表达, 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来自学生中的问题, 大家更容易接受, 更容易展开讨论。心理学研究表明, 争论往往能引起“智力激荡”, 这是因为争论时双方大脑细胞都处于受激兴奋状态, “两刃相交, 利钝立见”, 这对于认识真理、抛弃错误是十分有利的。当遇到困难时要默念“我行!我能!!我能行!!!”。默念时要果断, 要反复念, 只要你坚持默念, 就会通过自我的积极心理暗示, 使你逐渐树立信心, 逐渐有了心理力量相信自我一定能行。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交流的意识, 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给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交流, 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3. 在练习中训练“我能”。

对学生来说, 数学练习中要做大量的习题, 要进行很多枯燥的演练, 有时甚至还需要机械的重复等, 这些因素使学生很难对学习保持一种持久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欲望。因此我在设计练习题时, 抓住青年学生敢于迎接新挑战的特点, 创设情景把一些枯燥知识的学习蕴含在一些动人的情节之中, 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时, 教师要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及时的肯定、鼓励, 帮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 树立“我能行、我最棒”的意识, 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练习中, 去战胜一个个新的挑战。

4. 在竞争中印证“我能”。

作为现代人, 仅仅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显然是乏力而无竞争力的, 你需要适时亮出你的杀手锏——现代人所独有的自信魅力。你可以不漂亮, 可以不英俊, 但你一定要非常自信!自信的人最有魅力。而自信的人也常常可以事半功倍, 以最高的效率做出最完美的事, 以我能的心态在竞争中获胜。萧伯纳有句名言:“有自信心的人, 可以化渺小为伟大, 化平庸为神奇。”什么是自信?自信, 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 相信我能, 自信心就是确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 并坚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一个人自信心的建立不是天生的, 更不会随心而得。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概率成正比。自信心越强, 学习成绩就越优秀, 越能够不畏失败, 不怕挫折, 不懈进取。自信心越大, 越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进取激情, 排除一切障碍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我能”的教育和培养

数学教育中的“我能”教育, 应该寓于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之中, 数学教师的责任是既要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又要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科学的真正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集体训练, 又要个别指点。既要启发学生的悟性, 又要使学生保持“我能”的良好心态。

1. 承认差异, 唤醒“我能”意识。

人和人之间肯定存在差异, 落后并不可怕, 只要正确对待, 承认差异, 树立一个“别人能, 我也能”的信念, 在心灵深处唤醒“我能”意识, 并付诸于行动, 便能实现我能的目标, 作为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制定实现我能的计划, 使他们真正找到症结, 唤醒“我能”意识, 实现我能理想。

变“不会”为“我能”: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 把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学试题 (理科) 第 (5) 、 (6) 、 (11) (17) 题引人课堂教学, 对四个平行班级进行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讲过正切函数的性质后, 把 (5) 改为填空题:函数的单调区间为_____。并告诉学生不要说“不会”, 若常说不会, 别人会认为你智商低, 要常说“我能”。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解出, 学生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 老师巡回检查了学生的解题, 发现有三人已解出了正确答案, 老师很高兴, 再出示四个选择支, 让学生讨论, 很快多数学生解出了正确答案。我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强化,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过余弦定理后, 又把第 (6) 、 (11) 题引入课堂, 同样是先改为填空: (6)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 (改为) 且c=2a, 则cosB=____; (11) 用长度分别为2、3、4、5、6 (单位:cm) 的5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 (允许连接, 但不允许折断) , 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___;老师给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条件是, 在3分钟以内解出正确答案的期末考试时, 可以免考。学生立即行动, 投入积极的思维, 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有2人完成, 老师当场宣布她们可以免考, 可记成绩90分, 但她们居然没有同意, 理由是要考的更好些, 不满足于90分, 他们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全班同学, 大家进入了热烈的讨论与探讨, 课堂进入高潮。第 (17) 题我放在本章小结中, 出示题目: (17) △ABC的三个内角为A、B、C, 求当A为何值时, 取得最大值, 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思路去分析, 再合作交流选择简便方法求解。通过这样的训练, 说“不会”的少了, 相信“我能”的多了。

2. 营造“我能、你能、他也能、大家都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多想一想、多动一动、多试一试、多比一比。别人能, 我也能:当少数优等生做出答案后, 并组织交流讨论, 对于解得正确答案的学生及时给以充分的肯定, 使他们觉得:假如我要参加高考, 我能取胜, 假如我要参加招聘竞争, 我能取胜;对经过交流讨论获得理解答案的学生觉得:别人能, 我也能, 我只要经过努力, 我也能够取胜。优秀学生学习上优点的有效辐射, 是进行我能教育的行之有效的一招。数学学习关键在于归纳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根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解题的一般性规律, 使学生有所学、有所悟、有所得, 有所能。

我能、你能、他也能、大家都能:动机与兴趣是相辅相成, 动机可以激发兴趣, 兴趣可以引发动机。解题动机的发生,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对老师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很感兴趣。教学设计中, 教师要尽量做到不要居高临下, 牵着学生思维, 而是与他们一起探讨。青年学生有好奇心, 也更有好胜心, 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引导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保持“别人能, 我也能”的心态, 对优于自己的人不是嫉妒而是迎头赶上, 这样对整体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是行之有效的。

3. 了解数学史, 古人能, 现代人也应该能。

不了解数学史就不可能全面了解数学学科, 不了解数学史, 就不可能全面了解整个人类文明。历史是最好的启发式!古代数学家的立意造术, 确实令后人赞叹不已, 如刘徽的测量术、中国剩余定理、祖冲之的圆周率等等。数学以抽象的形式, 追求高度的精确、可靠的知道, 不仅拥有真理, 而且也拥有至高无上的美 (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统一美、奇异美、创新美) 。数学的壮丽多彩, 千姿百态, 能引人入胜, 使人发奋。数学史对数学教育中的我能教育的确具有启发意义, 刘徽、秦九韶、杨辉等, 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古战争年代能够潜心研究数学, 把中国数学推上了世界历史的顶峰。难道我们就不能下功夫学好数学吗?如何挖掘数学史的教育要素, 使数学史的价值在数学教育中得以真正体现, 用数学的光辉历史激起学习数学者的“我能”愿望, 是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目标追求。

无论是从事数学科学研究、教学方面的人, 还是学习数学的人, 都要不断树立“我能”的意识, 要善于动脑, 勤于动手, 敢于创新。许多事情看似不可能, 其实是被常规思维所束缚, 如果打破了常规思维, 那么许多不可能或许就会变为可能。大多数人认为常人做不到的事自己也一定做不到, 认为那一定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困难, 所以畏惧, 因此就选择放弃。这是在对数学学习困难生的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其实, 数学后进生中96%的人, 都有学好数学的愿望。很多人是在学习遇到困难时, 学不得其法, 突不破难点, 因此放弃, 常此以往, 丧失了自信心。事实上, 只要是符合科学规律, 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 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要经常想“别人能学好数学, 我也一定能”。也就是说客观上并不存在“不可能”。客观上的暂时不可能并不可怕, 要是主观有了不可能, 那就真的不可能了。主观上认为“可能”而又符合科学规律, 那么, 任何暂时的“不可能”终究会变成可能。人类的创造力使不可能变成可能, 而随着某种可能性的诞生, 又会产生诸多新的不可能, 以此更迭, 人类一步步从过去走向未来, 从不可能走向可能。创造, 并不是要把事情搞的越来越复杂, 而是使它真正合理。创造是力量, 创造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 你不能整天只追随着别人的脚步, 应该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做一个全新的人、独立的人, 因此你必须自信、你必须创新, 你要敢于用新颖、特殊的方式显示你的能力。应强调指出的是, 你必须要牢固树立“我能”的创新意识。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 牢固树立自信心, 对学好数学是至关重要的, 经常想一想:“别人能, 我也能”, 就会促使自己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我能”意识, 对开发情商 (EQ) , 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育,自信心,“我能”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与解答 (理科) [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6, 2007, 2008.

[2]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与解答 (文科) [M].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6, 2007, 2008.

[3]张占朝, 郭静莉.刘徽的治学思想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长治学院学报, 2006, 2.

[4]张国杰.数学学习论导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5]何克航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0.

学前教育中的家庭教育论文 篇2

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把握好学前教育方向,走出学前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早期潜力教育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养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将对幼儿日后健康成长和身心发育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将直接影响幼儿一生的品格与行为。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社会其他群体不具备的优势,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得很好,对幼儿早期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良好的第一教育,则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

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树立“德智并举”的学前儿童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各种行为习惯,在日常养成教育中教给幼儿对待人生的基本准则,培养幼儿对人生的良好心态和积极态度,这些最为重要,家长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必须与儿童独特的学习方法相适应,让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只有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懂礼貌、讲文明、尊敬长辈、有爱同辈的好孩子,将来才能成为一个比较完美的人。

二、坚持理智施爱、严而有格的学前儿童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孩子时除关心和热爱孩子外,需要理智地严格要求孩子。

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首先,家长在教育实践中要做到理性施爱。

家长通过无私的爱感化孩子,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对其进行教育,既不拔苗助长,又不放任自流,既不一味溺爱,又不过分限制、压迫孩子,而是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爱。

其次,家长要做到要求适度。

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但严格要求不等于过度苛刻、不合理的要求,而是从教育目标出发,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

再次,家长要做到严爱结合。

严要出于爱,严要合理,爱要适当。

三、培养学前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

劳动教育为大多数家长所忽视,幼儿不仅参加劳动的机会少、劳动技能差、自理能力不足,而且劳动观念淡漠,表现为不爱护公共财物、浪费粮食、怕吃苦、不能勇敢面对困难等。

应从小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在教给孩子安全知识的情况下,先让幼儿做自己的事,然后教育孩子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优良的劳动品德,从小教育幼儿形成自尊、自重、自强的性格。

这样幼儿成人后才能正确对待挫折,适应能力强。

四、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学前儿童。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家长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锻炼。

为了提高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家长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炼,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耐挫力。

如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角色游戏中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

五、为学前儿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

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磨炼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

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六、家长在学前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表率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大量需求高尖端人才的时代,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尤其加强幼儿教育,因为它是人生中的启蒙教育。

那么幼儿教育中最初的教育是在学校还是家庭?最先的教育者是老师还是父母?一些专家认为幼儿最基本的教育是在家庭,显而易见,最先的教育者应该是家长而非老师。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

现代幼儿教育不仅包括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共识。

父母要做好幼儿的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幼儿,幼儿对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想学,父母的语言、行为、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会对幼儿起到很大的作用。

儿童的早期潜力发展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时期,需要好好把握,孩子的发展是一维的、不可逆的,因此,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种育人艺术。

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

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把握好学前教育的`方向,走出学前教育的误区,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从而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华.走出幼儿家庭教育的误区.

[2]李红.走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3]龚小河.浅谈幼儿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教育治理中的教育善治 篇3

教育善治;政府;教育管理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084-02

随着当今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善治已经成为人类政治发展的理想目标,并且这一理想目标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简单地说,善治就是一种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型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衡量教育治理中是否达到善治之境的重要尺度就是公平。如何达到公平,以实现教育善治之目的?其中政府是关键。政府就是代表国家的正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在所有权利主体中,政府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权利主体都不足以与之相提并论的。所以可以说,通向善治的关键是善政,想要达到善治的目标,首先必须实现善政。

俞可平教授认为,善政应当具备以下8个要素:民主、责任、服务、质量、效益、专业、透明和廉洁;并认为走向善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三大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这三大主体中,政府是关键,社会是支撑,学校要自主,从而才能更好地达到公平,实现善治。

一、政府:还权于民

还权于民并不是说政府不能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而是政府应该发扬民主,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在工作中有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有跟人民利益不符的地方应该认真改正的问题。

还权于民是针对社会矛盾状况提出的,体现了政府的新权力观,是治理理念的升华。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还权于民中的“权”,只是把原本就属于公民的和社会组织应当享有的权利和权力还给他们,并不是要求所有国家权力都要还归人民。

长久以来,政府在管理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是本该属于自己管理的事情却没管理好,二是不属于自己管理的事情管得过多,然而管理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三是管了一些不好管的事情,效果依旧是不理想,政府管理中越位、错位、缺位严重。要改变这些问题,政府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实现共同治理,也就是要改变原本单一主体的政府管理,继而转向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要知道政府并不是全能型的政府,并不能管理好社会各个领域的所有问题,应当与社会合理分权,与学校合理分权。教育善治的过程就是要求政府将权力还给社会、还给公民的过程,实行简政放权;同时,政府应当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整理多元主体的分歧,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证教育领域公共利益最大化;进行宏观方面的规划,统筹和调控解决教育改革分散化的问题,治理活动碎片化的问题和不可持续等问题,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承担相应的责任,把公平原则贯穿教育决策、政策实施全过程,不断深化教育公平。

二、社会:提高参与度

一直以来,教育的管理都是政府和学校两股力量把持,在大众的认识上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随着社会力量的不断崛起,教育管理越来越需要社会的参与,社会参与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反映一个国家民主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一个国家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这已经成为现代国家政治生活、政府公共政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社会各方面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与一些专家决策和精英决策相比较,公众的参与可以使政策的制定更加完善,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执行力度。为什么社会力量的参与度往往不够?这是因为首先,社会力量极少参与到教育管理过程中来,其权利容易被忽视,社会力量单一,内容狭窄;其次,受传统观念制约,经济条件限制,参与制度缺失等限制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参与度不高;最后就是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社会参与方式和途径制度规范不完善,透明度、方案先进科学性不够,公民社会参与意识不强,其参与的渠道比较单一,深度严重不足,社会公共的力量十分薄弱,他们很多时候属于一种友情参与、可有可无的状况。在教育管理中,政府的决策依旧占据外部管理的主角地位,学校的自治是其内部管理的主要力量,社会公共管理的力量特别薄弱,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公众的参与,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度,鼓励公众参与决策过程,为教育治理献计献策,在教育治理中,政府应当转变角色定位,充分意识到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作用,完善政治制度,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素养,形成浓厚的民主氛围,营造良好的民主环境,以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保障,对于提高公民的参与度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三、学校:扩大自主权

一些调查研究显示,尽管近些年学校在办学主权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扩权在很多方面还能令人满意,但是远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新的宏观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政府认为把权利下放给学校后,教育主管部门将会无事可做,因此不愿意下放权力,另外学校自主办学机制也不完善,政府怕放权,担心将权利下放给了学校以后,会出现一放就乱的现象,担心学校不能很好地运用政府赋予的自主权,更有甚者学校利用赋予的权利去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一直以来,学校都表现出了对政府的过度依赖,丧失了学校自主办学的活力,是因为政府对学校的管理过于直接、过于微观,管得太死反而不利于学校的自主发展。

导致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够,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其实每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层次不一样,政府在管理方面应该尊重每个学校发展的不平衡性,针对各个学校的不同状况区别对待,不能也不应该采取统一的要求来对不同的学校进行统一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绝对的行不通的。政府应当改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应当对学校管理有足够的信心,因为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拥有较强的办学实力,政府应当对这些学校敢于放权,尽可能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一般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措施就是要增强学校自治,增强学校活力,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逐步形成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的一体化机制,从而不断实现学校的自主发展,提高学校的自我约束力、形成社会监督,同时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教育需求。

数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感教育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中明确指出:“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提高数学素养, 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由此可见, 情感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之一, 也体现了情感教育的价值所在, 那就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 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单纯是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 而是努力促进学生在德、智、能、情、趣的全面发展。当然, 就如何加强高中数学中的情感教育, 笔者认为应该从高中生所处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等出发, 尊重情感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 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下面, 笔者就如何实现高中数学的情感教育具体进行论述。

一、变“要学”为学生“想学”

变“要学”为学生“想学”, 其实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 才能够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能动性。而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明确, 可以从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中去判断。学习动机明确的学生会主动的摸索数学学习方法, 主动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而学习动机缺乏的学生则好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明显不足, 这样肯定会影响其数学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动机端正, 需要从学生的多方面出发, 诸如学生的自尊心、兴趣和价值观等。而在实验方式上, 主要采用通过事实来说明道理, 不仅要做到让学生口服, 还要让学生心服。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学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还要深入挖掘教材, 通过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建立德育联系,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教育,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与时俱进与时代价值。

二、变“苦学”为学生“乐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理学家程颐曾说过:“教人未见其趣, 必不乐学。”兴趣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这一点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尤为重要。高中数学知识相比初中难度增大, 这也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数学考试中, 成绩不理想, 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动力。因此, 要重视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以饱满和高昂的学习兴趣投入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来, 从而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要想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知识, 对它有兴趣, 除了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学习之外, 更要紧贴实际, 跟紧时代步伐。同时, 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了解和掌握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 做到有的放矢。最后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反思教学, 改进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变“厌学”为学生“愿学”

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紧张的教学氛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缓解学生厌学情绪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变“厌学”为“愿学”。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表现出和蔼的表情, 信任的目光和赞选的语言,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发言。对于学生失误, 要做到耐心解答, 切忌指责、呵斥。要及时对于学生的点击进步给予鼓励和赞扬, 促进他们的学习进取心和求知欲望。

四、变“死学”为学生“会学”

“学法”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包括学生学习观点、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情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 情境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 即“此情此景”。要变变“死学”为学生“会学”, 需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不单单是教会学生数学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通过学生的身临其境, 让学生愉快而主动的参与。这种情景教学对于学生的自我意识的高层次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法指导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既要关注学法的普遍指导性, 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情况;二是明确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三是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总的来说, 高中数学教师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传授者, 更是在数学教学规律指导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学习素养,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五、重视学生意志力的磨炼, 让学生“能学”

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数学学习中也要重视对学生意志的磨炼。要把数学学习过程看做是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另外一个是将数学学习作为磨炼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 许多中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意志力薄弱, 缺乏持久的学习能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因此, 面对这种状况, 通过深入学生, 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 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不怕苦难的意志力。比如, 可以通过讲述有关数学家的艰难成长经历, 让学生明白成功的不易。同时更加坚定, 只要不怕困难, 顽强向上, 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又如, 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竞赛活动, 磨砺学生的斗志和意志。

总之,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够不断地、有计划地渗透情感教育,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无疑会让高中数学教学前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仲春.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幼儿教育中的感恩教育 篇5

我们在教育中常提及“感恩”,那何谓“感恩”呢?按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即“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以此衡量,可以清楚地知道,即使对于孩子,“感恩”的内涵也绝不是遥不可及的,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主体之外其他人的关怀,于是自然其应有的“感恩”就会如空气一样时时存在于自己的身边,只要愿意就可以“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然而,问题的实质是,怎样让其乐意“呈现”!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蕴涵着对幼儿感恩教育的契机。

一、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了孩子的过多的宠爱,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暴露了家庭教育中“爱的失衡”及教育的误区。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这样事实比比皆是:孩子大小便在身上,奶奶为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孩子却以为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下雨天,年老的爷爷撑着雨伞去学校接孩子,怕孩子湿了,还把他背在背上,而孩子却心安理得,竟没有一声“谢谢”。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一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工作的中国博士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的学生到美国家庭交流,可刚去不久,美国家庭却要求退回中国学生,中方就很纳闷,这孩子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何要退回呢?问其原因,美国家长说这学生在他家生活了一周,我们帮助他很多,可他却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说过。可是中国学生却告诉中方代表,他认为他们为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在中国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他做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都不用说谢谢。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幼儿阶段的感恩教育是后期感恩教育的基础。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是迫在眉睫!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见,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然。

二、感恩教育,任重道远

孩子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现代教育虽然强调让孩子“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家长注重孩子的智育的同时,可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

假如孩子们只知道“我想怎样”,“我们要什么”,不知道“我该怎样”,“要我什么”,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师敬长,不懂得关爱他人,过于强调个性而忘本教育,那么,必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却不知道父母的疾苦;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要求父母这样、那样,却对自己放任自流。就像前不久报道的兰州姑娘杨丽娟一方面因自己的愚昧、自己的痴迷,不务正业。另一方面她父母不教育女儿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态度,对女儿这种疯狂的变态追星,不但没有制止,还为了满足女儿这个不可企及的幻想,把整个家庭置于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境地。更有甚者,还要卖肾继续供她疯狂的追星,可她依然毫无一点羞耻心、更无一点悔意、对她父母更没有一点的感恩之心和同情心。父母生养了她二十几年给了她那么多,可她能给予父母是什么呢?能回报给父母的有多少呢?把父母置于穷途末路,甚至把父亲也逼上绝路,更可悲的是到了这样的地步,做母亲的依然没有沉痛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教育,仍然一味地付出、付出„„

有一个这样的案例。幼儿园每天都给幼儿吃点心,有一天的点心是排骨麦烧,很香!孩子们都争抢着吃,只有一个孩子把点心包好要带回家。老师一问,孩子说:“奶奶爱吃”。感动之余,老师进行家访,发现这个家庭氛围很好,孩子的母亲非常孝敬婆婆。

孩子的眼睛就是照相机呀,犯罪的孩子多数都有一个灰色的童年。感恩意识的获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一个人幼年时没有种下“善”的种子,几乎不可能要求他成年后成为一个乐于助人、施恩不图报的人。因此,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现代的幼儿教育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既是我们家长的需要,也是幼儿的需要,更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三、感恩教育,家庭为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成为幼儿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并将家教视为幼儿获得感恩意识的第一个平台。

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是一种全方位的密切接触,可以随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潜移默化地实施感恩教育。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所以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现在有道德缺陷的孩子们,但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淡漠的心。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是有利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幼儿园、学校这些专业教育机构的感恩教育应积极地配合,积极地与家长参与。

同样地,感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社会正面的感恩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然而,社会中却时常出现这样让人尴尬的情境:在超市的收银台边一个大人丢了一枚硬币,一个6岁左右的小孩捡到追着还给大人,那大人不屑一顾,伸手接过连声谢谢也不说。公交车站边一些人在排队等候上车,来了一位母亲带了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母亲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依次排队,可很多人一看到车子进站就蜂拥而上,结果那对母子根本上不了车。一个小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让座给老人,旁边的一个小青年竟然抢先一步占了位置。这样的事例多了,无形当中就对孩子们造成了反面教育,时间久了,孩子反而会认为母亲的教育使自己吃亏了,他也会加入那群人的行列。

所以,社会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了,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应重视起来,我们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四、感恩教育,多管齐下

幼儿正处于一种发展性的自我中心阶段,难免表现“小气”“霸道”等现象,家长要了解幼儿的这一年龄特征,允许孩子表现出这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以避免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的心理;同时,又要善于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

作为孩子最初教育者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帮助父母时,父母要有敏锐的体察,并及时感谢幼儿的施恩行为,使其体会到施恩的快乐。身教胜于言教,做父母的首先要做孝敬老人的楷模。树立“仁爱之心”,常存“感恩之念”,上敬父母、下爱子女、宽容友善、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工作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建立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榜样示范能够促进其更加自觉地知恩、报恩与施恩,为感恩教育创设良好的氛围。我们的教育不能仅限于传授文化知识,更要重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做起,不要好高务远,多讲一些《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经典故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尊重老人,关心理解父母,为家庭分忧等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在生活中要学会大声的说:“谢谢”。如,经常引导孩子“孝敬爷爷奶奶的宝宝是最棒的”,“谁最辛苦啊!”,“妈妈我来帮你”,“妈妈我来帮你揉揉肩”,“奶奶我来帮你捶捶背”,大人生病了引导孩子来关心和照顾等。孩子是最纯真的,只要你给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就会将“爱爸爸爱妈妈”的语言化为实际行动,你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妈妈真高兴,宝宝真懂事”,“谢谢你”

等。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孩子的眼中看到浓浓的自豪感,看到他施恩的快乐。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每天早上起床铃声响起,不要讨厌它吵醒你的美梦,要感恩上苍让我能听到,有很多聋哑人忍受着寂寞;每天第一缕阳光映入你的眼帘,不要嫌它刺眼,要感恩上苍让你能看到,有很多盲人在黑暗中挣扎;学习中的艰辛困扰着你时,不要烦躁,要感恩上苍让你有学上,有很多贫困儿童失学在家;穿衣镜前不要嫌衣服难看,鞋子不是名牌,要感恩上苍你有这么多的衣服和鞋子穿,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一年只有一身破旧的衣服和一双破烂的鞋子;不要嫌父母做的饭菜不好吃,要感恩上苍我们还有饭吃,贫穷的孩子有时三餐都吃不饱„„

家长在家里可以经常安排一些定量的劳动要求,有机会带孩子深入贫困山区,体会那里孩子生活的艰辛,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体会生活的辛苦。有一位学生因为父母做生意,起早摸黑,与父母见面的时间比较少,只是在他需要钱时才会主动找家长,一直以来家长也只知道给他钱花,却很少有时间跟他交流,造成他们之间的生疏,双方都感觉比较失落。自从该孩子在自家的店里帮忙后,不仅能让他体会到挣钱的不易、父母的辛苦,同时也增多了与父母的交流,家庭关系更加融洽了,孩子也变得成熟多了,更懂得尊重他人了。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过一些具有感恩意义的“洋节”,如“感恩节”,让孩子懂得了人只有活着,就是上苍对自己的恩赐,所以,让他们要由衷地感谢阳光给予了他们的温暖;感谢雨露给人类带来了五谷丰登;感谢大地给予他们生存的机会。知道“母亲节”和“父亲节”这两个特殊的日子就是要让人们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谈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 篇6

关键词:幼儿 挫折教育 赏识教育

一、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的内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时,由于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挫折应该说是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的,它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乃至人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是个体对挫折的理解、态度和对策不同,其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就不相同。面对同一类挫折,具有较强抗挫折能力的人可能面对挫折而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最终战胜挫折;抗挫折能力较低或经不起挫折的人可能就会一蹶不振,而被挫折彻底战败。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抗挫折能力,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并化挫折为动力,不断升华自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低级心理需要和高级心理需要,人类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还要有归属、爱及获得尊重的需要,指被人接纳、爱护、鼓励、尊重及支持等的需求;并且人被尊重的需求,即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是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这就从心理学解释了为什么人渴望被赏识的心理基础。赏识教育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心理需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的教育,从而树立其信心,促进其人格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的教育模式。

二、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的意义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阶段各种心理素质的健康正常发展是形成个体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人格具有功能性特征,“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情感教育目标。

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格及个性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幼儿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伴的表扬及认同。正如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个体在儿童时期的正常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将直接会影响到其成人心理素质成长发展过程,甚至会现某些心理缺陷,如:自信心不足,社交障碍、焦虑过度等。

挫折教育是这一时期一个重要教育内容。因为在人的一生中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挫折是人的真实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让幼儿适当感受挫折、在挫折中学习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抗挫折能力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赏识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教育者以一种赏识的态度看待儿童,对儿童进行积级的评价和引导,一定可以引起儿童对自身优点的肯定,会对自我充满信心,并体现在积极的行为改变中。“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对于儿童而言,那些来自外部的期待、积极的暗示和赞许,能激起积极的自我暗示,对增强孩子自信心有重大意义。所以在个体儿童时期进行相应的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利于儿童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并直接为儿童将来成人后的心理及身体成长发展做好铺垫

三、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的策略

1、家校合作策略。做教育的实际表现来看,在学校中的教师对于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的观念与行为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却存在着与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不一致的现象。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合作起来,对幼儿的挫折教育和赏识形成一致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成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正因为挫折是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中不可避免的,挫折也是人生真实生活一部分,让幼儿适当感受挫折、在挫折中学习积极的应对方式,那么无疑对幼儿的成长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渴望得到赏识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需求,幼儿也是如此,如果幼儿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不易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和其社交能力的提高。

2、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策略

对幼儿的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有利于幼儿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主动战胜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和力量,从而提高其抗挫折能力水平。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则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特别是当幼儿在其心理的可承受范围之内,成功的提高了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之后,其自我认同、自我赏识、自我纳悦的心理层次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措施中,教师要力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例如:老师在布置活动作业时,其难度水平要有一定的梯度性,幼儿不能立刻完成活动任务,使其产生一定的挫折感,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重新思考练习,重构自己的认知策略。当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练习,最终成功的完成了活动任务后,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实际上就得到了一次锻炼。在此基础上,老师对幼儿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这件事进行赞扬和鼓励,进行赏识教育,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提高其信心,进一步增强其抵抗更高一级挫折的能力。

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篇7

企业安全生产, 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系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是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涉及行业企业的自律、政府的监管以及社会的监督等诸多因素, 其决定因素, 是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2014 年12 月1 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施行, 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何以预防?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 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在这个问题上, 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安全生产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以其教育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上乘享誉世界。笔者曾经在德国接受了一个月的职业教育学习培训, 亲身感受了德国职业教育。其间, 德国人对于安全生产教育的重视, 令人印象深刻。德国人认为, 安全事故的原因, 归根结底, 要么是技术水平问题, 要么是安全教育问题。以德国铁路为例, 豪华、舒适、速度与安全曾经是德国铁路的骄傲。1998 年, 一场发生在艾雪德 (Eschede) 、致一百多人丧生的列车出轨事故, 令德国铁路骄傲不再。几年后, 德国人把这场特大事故制作成了电视纪录片, 广为传播, 用以警示、教育世人。德国人重视安全生产教育, 由此可以窥见一斑。今天的德国铁路, 安全被置于最高的优先级别, 排在可靠性和经济性之前, 被不断地强调, 而安全教育则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概括地说, 德国职业学校里的安全生产教育, 具有以下特点:

(一) 受到高度重视

安全第一绝非口号, 它被实实在在地落在实处。其主要表现为:

1.安全生产教育位排第一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 安全生产教育不仅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而且它的地位被放在第一位。在培训中, 教师每次上课的第一个内容, 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强调与本次课学习任务 (项目) 相关的安全知识、安全规范、安全要求。同时, 学生在学习 (操作) 过程中能否遵守规范和要求, 也被纳入对学生的考评范畴, 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课程结业证书。

2.安全生产教育一以贯之

(1) 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几乎是随时随地进行的, 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贯穿在每一个与教学情境、教学内容相契合之处。例如, 在学习轨道维护内容时, 天下起小雨, 教师马上警示正在轨道上学习、作业的学生, 雨水会使轨枕变得湿滑, 极易滑倒造成意外, 要求学生一不可在湿滑的轨枕上行走, 二不可在轨道间退行。安全生产教育到此并未完结, 警示发出后, 教师还会在其后的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举动, 发现有人违反安全规范, 会立即指出并纠正, 毫不马虎。

(2) 贯穿在教育的始终。安全生产教育不是某个教师的个人行为, 而是每个任课教师的常态工作内容。尽管每个教师个性不同、教学风格各异, 但是他们对于安全生产教育的重视却高度一致。他们认为, 学生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 必须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形成职业安全意识, 否则日后在情况复杂的工作现场, 一旦发生安全意外, 将是极其危险的。学生如此这般地接受三年的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意识自然是植根于他们的心中, 根深蒂固。

(3) 培训场地与工作现场的安全要求一致。尽管学校培训基地的工作环境远没有真正的工作现场环境复杂, 但是培训中心并未因此降低对学生的安全要求。许多要求是强制性的, 譬如规范的操作行为、严格的劳保着装等。学员在进入培训中心学习之前, 培训方就提出了明确的着装要求, 包括上课时所着服装的质地、鞋子的功能等, 必须满足现场劳动保护的需要, 达不到要求不允许上课, 要求之严格可见一斑。

(二) 方法、形式多样

德国教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并无一定之规,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 随机而为, 形式活泼, 方法多样。比较常见的方法有:一是宣讲法, 通常在每次课开始时, 教师根据本次课教学内容, 宣讲相关的安全制度和法规, 对学生提出安全作业要求。二是演示法, 教师根据工作现场的具体作业要求, 为学生讲解并演示规范做法, 以及现场出现危险状况时正确的应对处理方法。三是问答法, 课堂上教师会适时提出一些与安全操作、安全生产有关的问题请学生回答, 学生不仅要回答是什么, 还要说明为什么。四是考察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故意设置一些安全隐患观察学生的反应, 借以考察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 给机械加油完毕, 教师可能看似无意地随手把油桶放在操作区附近, 借以观察哪些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动手解决。如果没有人注意到存在的问题, 教师则会通过语言或行为暗示学生, 直至引起学生的注意。五是鼓励法, 对于在学习、作业中安全意识强, 操作规范的学生, 教师总是及时给予表扬, 以此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 教育效果显著

注重安全生产教育,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以德国矿山为例, 资料显示, 历史上, 德国经常发生矿难, 但如今德国的矿山安全闻名全球。在那里, 所有的工人都经过至少三年的职业学校和企业实际工作培训;在成为企业正式职工之前, 他们还要通过企业组织的集中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以后, 他们还要定期接受培训。安全意识就在这样锲而不舍的坚持中, 根植进了从企业高管到普通矿工的每个员工的头脑里。用德国人自己的话来说, “安全”两个字是“大写”的。

三、德国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安全生产教育, 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具有典型的渗透性特征, 不仅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范例。一是企业安全生产, 教育是关键。要真正将“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在实处, 狠抓安全教育, 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 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二是安全教育必须持之以恒。安全教育只有日常化、常态化, 才能收到好的成效。以笔者所在的德国培训班为例,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员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发生了显著改观, 从一开始的无所谓和漫不经心, 到后来时时处处按照安全作业要求, 认真对待, 细心观察, 谨慎处置, 并逐渐成为了自觉的习惯, 教育的力量由此显现。三是安全教育要成为一种文化熏陶。通过锲而不舍的安全教育, 让安全生产成为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行动、一种文化自觉。

四、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职业院校必须有所作为

一直以来, 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2004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4〕2 号) 中就明确指出:“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煤矿、道路交通运输、建筑等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2010 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 号) 再次强调生产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事故总量仍然很大, 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 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复杂, 如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监管不利等, 但这些不过是外因,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人, 经营者、管理者、从业者无安全意识或安全意识淡薄, 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建设者的重担, 使每一个劳动者形成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其意义和作用不可小觑。以铁路行业职业院校为例。铁路安全文化, 历来是铁路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铁路安全生产更是直接关系到广大旅客和铁路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是铁路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伴随中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 大批来自铁路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加入到铁路建设者的行列。这批建设者安全生产意识的高低, 对未来中国铁路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铁路职业院校开展安全产生教育, 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思想意识教育, 如安全生产形势的宣讲, 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的要求, 安全生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分析等, 使学生形成法律法规意识、生命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与防范意识;二是安全知识教育, 如铁路安全设施、设备、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知识, 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 自救互救知识等,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三是安全生产案例教育, 通过学习国内外、业内外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或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 教育学生安全问题需要警钟长鸣;四是加强安全生产技能培训, 如紧急情况下的事故防范及救援起复技能等。

开展安全生产教育, 既要一以贯之, 又要浸淫渗透。首先, 安全生产教育要进课堂。学校应开设安全生产教育课程, 并纳入校企合作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 能够向学生传递强烈的信息:安全, 永远是铁路行业最重要的文化语言和文化意识。其次, 安全教育要渗透在专业课教学中, 只有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 才能在学生心中打上深刻的烙印。其三, 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彰显铁路安全文化。建设铁路安全教育展廊展厅、事故救援起复实训中心, 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实验实训室里张贴安全操作规程, 举办安全生产教育周, 都能营造安全教育的环境与氛围, 使安全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五、结语

企业能否实现安全生产, 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意识、态度、习惯、行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就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在这个问题上, 职业教育理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学习德国的经验, 将安全生产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各个环节, 使每一个劳动者形成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掌握必需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就这一点来说, 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而且大有可为。

摘要: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何以预防?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在安全生产教育的问题上, 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安全生产教育, 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具有典型的渗透性特征。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建设者的重任, 使每一个劳动者形成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职业教育必须有所作为。本文以铁路行业职业院校为例, 认为开展安全产生教育, 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思想意识教育, 二是安全知识教育, 三是生产安全案例教育, 四是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教育, 既要一以贯之, 又要浸淫渗透, 首先要进课堂, 其次要渗透在专业课教学中, 第三则要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关键词:安全生产教育,职业教育,德国,铁路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 (主席令第13号) [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 2014-9-1.

[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639号) [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 2013-9-6.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4〕2号) [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 2004-1-9.

[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 2010-7-23.

[5]德国第一届铁路运营安全会议[J].中国铁路, 2010 (9) .

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篇8

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狭义上讲, 是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参见《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P65-76) 文中主要是指视觉艺术, 即美术和设计两大领域。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 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积极调整了整个高职教育体系结构的战略性举措。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大规模造就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优化人才结构, 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 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但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类的专业设置和规划上, 还在满足一时市场需求的短期行为, 表现在开设专业的单一, 课程计划的单调和培养目标的不明确等方面, 从而对专业设置缺乏相应的全面统筹和较为合理的认真规划。高职艺术教育依然停留在重技术, 对于情感教育与分享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因此, 必须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视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其办学的灵活性, 运用宏观思维制定发展目标, 分析教育发展的趋势, 使其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笔者有幸在2011年夏赴新加坡考察几所同类大专院校, 他们的情感教育与分享教育让我感触颇深。情感教育与分享教育它强调专业的交流促进, 学生之间的能力及想法公开化、明朗化, 这种教育不仅强调的是岗位能力的培养, 更多的是关于人性与艺术的思考, 那么情感教育与分享教育在具体高职艺术教育中是应该怎么进行的呢?笔者结合此次新加坡学习分两方面谈一下:

二、情感教育

情感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和人际情操, 透显了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处事哲学之结晶和伦理道德之精髓。然而,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有些高职学生在自我光环的照耀下, 忽视了人际间宝贵的亲情、友情和师生情, 情感教育的缺失正在显现.

情感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教育, 它蕴藏在整个学校教育之中。纵观我们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时期, 情感教育一直都是一种薄弱的存在。“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从现在的高职艺术教育中来理解, 老师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解答与除疑, 更多应该起到如同人生路上的引路灯的作用, 让教育充满人情味。

情感教育是如何才能与艺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相关联的呢?由于人的情绪、情感活动及变化是有价值方向的, 因此, 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孕育和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教育活动内在的价值性、目的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所包含的艺术目标、艺术使命实现与否, 即艺术教育的的体现与特定教育情境中关注和发展人的情感状态、方向, 以及情感品质相关。

在高职艺术教育中, 技能培养能力已经不是永远排第一的指标了, 能够引导学生, 鼓舞学生, 发现学生, 激励他们创新, 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情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突出其灵活, 甚至有人断言, 21世纪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脑培育, 我们应当不断探明脑活动的这些机理, 使脑神经活动与情绪、情感活动朝某些方向定向强化、积累, 成为较稳定的身心品质。

目前的高职艺术教育中乃至整个教育行业, 倘若能够注重情感教育就能真正把教育落实到每个个体, 并且自下而上的落实教育理念。鉴于上述想法, 笔者提出的情感教育模式对于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潜能开发等具有极大价值。高职学生情感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日常生活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内化为性格的一部分;培养学生识别、表达和调控情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和良好的职业情感。

三、分享教育

分享教育作为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基础部分, 是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是指通过师生之间的分享, 增强交流沟通能力, 培养友好情感与获得自主学习的教育过程。在实施分享教育的过程中, 分享教育有着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分享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相互联系, 又互相促进, 同时又相互渗透,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且在艺术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分享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内在联系

学生的分享教育不是自发就能够形成的, 而是有目的的教育的结果, 分享教育就是对人的理想素质的培养。因此可以说, 分享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加速器, 推进艺术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和突破口, 他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分享教育旨在挖掘人性中固有的内在品质, 通过教育和修养, 发展人的天赋, 提高人的素质、能力和个性品格。一句话, 分享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 进行学生之间分享学习心得与教育体会, 让学生发展的教育过有一种“互相搀扶”的体会。在显浅易懂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情感教育也潜移默化的进行着, 分享教育起着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

(二) 分享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发挥

分享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新时代, 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综合性、复合型的, 即对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及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全面要求, 不再是对单独的某项能力和技能的追逐。因此, 我们应充分利用分享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全面带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提高, 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的教育成果。

在实行分享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模式, 积极创设课堂情境

在注重分享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的课堂不应是单一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艺术教育的内容将普及性、基础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灵活性融于一体, 要让学生觉得新颖。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促进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便于学生边学边练, 学用结合, 使所学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加强艺术教育主动性的培养, 加强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而体现自主学习。

2.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让学生善于自主分享学习成果

培养学生的分享能力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 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一方面它能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及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给孩子一个机会, 孩子定会给你个惊喜。在这些分享活动中, 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会了不同人之间价值观念等不同, 而且通过活动,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 掌握艺术的魅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艺术教育中, 充分培育学生分享学习能力,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和优良师益友情感教育碰撞, 不仅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一个艺术教师都应当及时地更新教学观念, 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完善自己, 在情感教育与分享教育上下功夫, 让我们的学生能走上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创新、乐于分享的教育之路。

摘要:当前, 高职艺术教育人格教育与精神塑造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艺术教育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途径之一。本文讨论情感教育与分享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在高职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博客在教育中的作用 篇9

一. 关于博客、教育博客

博客以流水记录形式呈现出来的完全属于个人的网络沟通交流平台。教育博客的内容以教育活动、教育反思、教育叙事为主, 是继课件、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后的一种新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对教师来说, 基于博客平台书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生活感悟等, 在进行知识梳理、实践思考的同时, 实现相互交流、智慧共享, 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和价值。

二. 教育博客对教育生活的作用

教育博客成为师生沟通的良好载体, 实现了学生、知识、教师三方面的互动。

(一) 教育博客对学生的作用

1. 学生拥有了自己的网络电子档案

教育博客可以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把思想动态与教师和家长交流, 以往的管理方式, 要求教师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等, 现在有了网络博客, 教师可以轻松地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可以直接通过博客与家长汇报,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对学生的情况做出指导性的解决方法。

2. 学生可以有效地参与合作

建立博客本身就是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因此, 学生在上面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更有利于民主管理方法的开展, 获取外界的思想增多,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参与合作的热情。

(二) 教育博客对知识的作用

1.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网络带来了无比的优越性, 但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却没有想象中的乐观, 就像“进入枫林, 却找不到一片自己满意的枫叶”一样。建立了教育博客, 教师就可以把知识提炼到精致的程度, 当别人浏览博客时, 搜集到的知识都是经过教师深思熟虑、筛选之后提炼出来的。这样, 知识的有效利用率将大幅度的提高。

2. 教育博客将对知识做出中肯的评价性意见

教师在博客中可以尽情地抒发见解, 针对某一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知识经过系统性的积累和沉淀, 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对这一时刻做出的判断将大大的提高人们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三) 教育博客对教师的作用

1. 教育博客给教师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以往教师每天都在重复着单调的工作和生活, 久而久之, 繁重的工作, 紧张的压力都会使得教师的情绪受到影响。教师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有了教育博客, 无形中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通过网络建立平台, 实现资源的共享, 在博客中建立自己的个人档案、教学设计等等, 与众多志同道合之人切磋专业技能, 获得反馈信息。在不断的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2. 教育博客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要素, 教师素质的高低, 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二十一世纪又是一个知识的时代, 是一个网络的时代, 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网络的迅猛发展, 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紧跟时代步伐, 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适应新世纪教育的研究型、思想型、高雅型、学者型教师, 正确加以利用, 博客将对教师自身的成长起着莫大的推动作用。

3. 教育博客带来了资源共享

教育博客改变传统的资源教学, 促进资源共享。教师可以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利用多媒体上传课件等。从而促进了资源的共享, 能够建立自己博客的教师, 相信都是有着高度责任心的老师, 他们的“事业心”得到了学生们认可。因此还可以成为相应的“教师博客群”等。

浅谈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篇10

体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抓住课程内容的特点, 要向学生强调全局的观念和集体的力量, 着重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目前很多学校都在研究和改革体育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的内容, 其中目前主导的方式之一就是体育选项课的开设, 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那么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设科目, 有利于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因为喜欢所有尽力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当然纵观整个选项的内容, 学生喜欢的项目除了传统项目之外, 就是一些社会上比较新潮的赛事项目, 当然这些项目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集体项目运动为主的, 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课堂表现, 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批评指正,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针对少数学生的个人主义表现, 教师应该有理有据的给学生说明白这种行为和思想的有害性, 告诉学生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 及时给予纠正。当然在体育实践教学环节中, 体育教师还应该大力提倡和表扬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同时, 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与他人共处、合作的意识和精神。让学生的集体主义互评在学习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在脑海中形成。

今天的体育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身体素质教育, 他是一个集身体健康教育、心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情感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方式, 他同一般的文化课学习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甚至在培养人的情感、思想等方面有其他课程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因为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 不仅仅锻炼和健美自己的体形, 发展了自己的理性行为, 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 充实了智力活动, 还扩大了经验范围, 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讲, 人是社会中的人,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 不管我们通过如何的学校模式培养, 最终学生是要在社会中为自己、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 那么这个社会性就铸就了学生必须学会适应社会关系。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心得, 总结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 大体概括如下: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层面的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过去我们的教师一直这样认为的, 现在看来教学的中心环节出了树人之外,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育人, 社会培养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人, 可能最多就是他所从事的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的, 但是社会要是要是培养了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那么可能他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他的贡献要大的多的多, 换句话说, 无得比无才要可怕的多, 对社会的危害也大的多, 所以对于学校教育来讲,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

2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结合课前准备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说, 教师的言谈举止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 学生喜欢模仿自己教师的行为, 可能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使学生对自己乃至对教师这个行业都有了异样的感觉, 信任危机、盲目的崇拜等等可能瞬间教师高大的形象在学生心里瞬间就坍塌了, 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3有意识地培养团队精神

教师在讲究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该看到很多学生的特殊性培养, 比如对于一些平常就缺乏纪律性的学生, 教师采取的最好方式就是进行团队性训练, 让这些平常没有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的学生在团队中接收全班同学的监督和教育, 只有这样, 在全班同学的监督、批评教育和鼓励下, 学生才会有团队协作精神和不怕困难, 敢于拼搏的精神。高职学院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种职业要求学生具有上述精神。比如有老师就曾采用这样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 在体育课实践教学环节中, 如果有学生不穿运动衣和运动鞋上课, 第一次牵连一个宿舍的一起受罚, 再不改牵连全班同学受罚, 这里我们先不去看这种惩罚方式是否可行和合理, 就单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来讲未必不是不可行的。

摘要: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倡导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 因为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种方式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这也是目前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 作为体育教师, 我们必须了解体育课的结构, 根据课堂的特点和内容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根据学生的职业需要以及兴趣爱好, 在新课程教学大纲的实用范围内, 合理地、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 侧重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德育教育,体育教学,学生培养

参考文献

[1]金铁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 2008.[1]金铁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 2008.

[2]雷志灶.体育与体育教学论[J].湖南体育科学, 2006.[2]雷志灶.体育与体育教学论[J].湖南体育科学, 200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 1999.[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 1999.

上一篇:节流制冷器下一篇: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