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血肿清除

2024-06-25

颅脑血肿清除(精选九篇)

颅脑血肿清除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年龄在5~80岁不等, 均实行了外科常规处理, (颅内血肿清除术, ) 术后病人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 计分法对病人进行评估, 其中GCS≥13分41例, 9~12分24例, 6~8分25例。病人均未行气管切开, 呼吸较平稳, , 均常规进行了脱水、降颅压、止血药物及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的应用, 其中对血压高的病人也对症给予降压药物应用, 不同的是对照组病人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高压氧吸入治疗。

1.2 治疗方法

由于病因不同采取的治疗时机不同。 (1) 由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经外科手术在出血停止、病情稳定1周后并且在呼吸血压平稳的情况下采用高压氧治疗。 (2) 由脑动脉畸形引起的脑血管破裂或由外伤引起的颅内出血在手术清除血肿后并确认出血停止后1~2d内尽早实施高压氧治疗。 (3) 无论是那种原因引起的出血, 在吸氧时均采用面罩间歇吸氧法, 压力为0.15MPa, 吸氧时间为30min×2, 中间间隔休息10min, 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 休息1周后开始第2个疗程, 一般吸氧3~4个疗程。由于采取高压氧治疗的时间相对较早, 故在高压氧仓内配备了相应的抢救药品和器械, 并由专科护士陪伴观察病情变化。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生活基本自理;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 生活基本自理;好转:部分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2 疗效结果

痊愈45例, 占50%;显效34例, 占37.8%;好转10例, 占11.1%;无效1例, 占1.1%;有效率98.9%。

3 讨论

人在高压氧舱中溶解在血液中的氧随着氧舱的压力增高而增加。在2个大气压的氧舱里吸纯氧后溶解在血里的氧气增加了14倍, 高压氧可提高血氧含量和血氧弥散度, 从而改善脑组织的缺氧, 使脑组织氧分压相应提高, 改善和纠正缺氧性脑组织损害[1];高压氧可使脑细胞模上的Na+-k+-ATP酶活性增加, 有利于纠正酸中毒与神经细胞恢复, 从而促进脑组织的修复。不论是由那种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 常因脑水肿导致颅内高压, 病死率很高, 高压氧下, 颅内动脉收缩, 血流量减少, 但血氧含量增高, 并不减少供氧量, 故能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组织供氧, 使昏迷患者苏醒, 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 减少后遗症。另外高压氧下, 颈动脉系统血流减少, 而椎动脉血流则增加, 刺激了网状激活系统, 有利于昏迷患者苏醒和生命机能的维持[2]。

4 体会

尽早对病人进行高压氧吸入的运用, 提高了脑出血病人的治愈率, 降低了病人的致残率, 缩短病人的治疗时间, 降低了并发症和医疗成本, 建议只要病人出血停止, 血液循环和呼吸平稳, 在其他治疗措施不间断的情况下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 并且是治疗越早, 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张绪中, 任玉伟.神经外科[J].高压氧医学, 1998, 12.

颅脑血肿清除 篇2

—————

外科 :陆茂金

【摘要】: 讨论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将我科近几年内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观察与护理必须做到1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2加强观察和护理。

【关键词】:

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血肿

观察与护理

正文

颅脑外科病人术前多伴有颅内压增高、脑血流改变、内分泌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神经功能障碍,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性,加之开颅手术时间长、损伤重、术中出血多导致对病人的打击远远超过一般外科,使其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其中颅内血肿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术后如能加强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妥善医疗,可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使病人转危为安,尽快渡过手术关。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有154例开颅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24例,男76例,女48例,年龄15~72岁。发生血肿7例,占4.5%.其中发生于扩大的翼点开颅术后2例(硬膜外);高血压脑内出血清除后血压持续升高致再次出血3例;凝血机能差者1例(硬膜下);外伤性脑挫伤、硬膜下血肿清除后1例(硬膜下)。2例较小的血肿在CT复查时意外发现,经密切观察、保守治疗效果较好;3例行血肿清除术痊愈出院,1例突发脑疝,在行开颅探查过程中死亡;1例老龄高血压患者因脑血管硬化加之体质太差,家属不同意手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清除血肿而死亡。

二、临床表现

血肿常发生于术后24~48内,半数以上在12h内,2/3在3d内,临床特征为急性颅内压增高。

2.1幕上血肿可表现为:意识状态恶化;头痛出现或加重,但老年、小儿不明显;出现术前和术后即刻均没有发生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瞳孔散大,表明已发生小脑幕切迹疝。

2.2幕下血肿亦首先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明显且多伴有呕吐,常很快呈现呼吸减慢、节律不规则等脑干受累症状。

三、病情观察

3.1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状态改变是术后病情恶化的早期信号,大多因颅内压增高导致脑供血障碍、脑疝或脑干受损。通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记分法,根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者睁眼、言语及肢体运动三方面综合记分,3~8为重型、9~12为中型、13~15为轻型。记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麻醉清醒后立即记录,作为以后比较的基础分;(2)意识改变较突然,术后早期15~30分钟记录一次,稳定后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3)镇静药干扰意识观察,故应慎用;(4)失语、肢体运动障碍影响动作的完成,应予以鉴别。如果病人原来神 志清楚,突然遗尿并逐渐转入嗜睡状态或经过一度严重躁动不安后,突然转入安静昏睡状态都提示病情恶化。

3.2生命体征的观察

颅内压增高的急性期可伴有生命体征的特殊改变—血压升高、心率徐缓、呼吸减慢,即Cushing氏反应。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若出现此反应应考虑继发血肿,而且说明颅内压已重度升高。

3.3瞳孔的观察

术后颅内血肿,特别是幕上血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会出现小脑幕裂孔疝,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为其特征,分析瞳孔散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常瞳孔直径为2.5~4.5mm,双侧等大正圆,若相差大于0.5mm,则对诊断有意义;(2)瞳孔散大绝大多数出现于病变(即脑疝)同侧,偶可在对侧;(3)脑疝引起的瞳孔散大伴有意识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4)手术对动眼神经的损伤可引起瞳孔散大;(5)眼球损伤、应用某些升压药可引起瞳孔散大,应予鉴别。

3.4颅内压的观察

高颅压时除有Cushing氏反应外,腰穿压力在1.96kPa以上(侧卧位),站立与平卧时,头痛无明显改变,颅内压的进行性升高常出现在临床恶化之前。

3.5引流液及伤口的观察

颅脑手术后常在术区脑内、脑室内、硬膜外放置引流管。当有脑脊液混杂时,血性引流液可很多,但并非真正的出血;另一方面,有 血肿形成时,引流却往往不能奏效,故不能根据引流量诊断或排除血肿形成,疑有后颅凹血肿,应查看伤口张力,因枕部的骨板多在开颅时咬除,有血肿时局部张力较高。

四、护理

4.1当在临床观察中疑有血肿形成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在最短时间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施行血肿清除术。

4.2术后要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呼吸道阻塞会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导致脑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和加重颅内血肿与颅内高压。对于嗜睡、咳嗽反射灵敏的病人,应鼓励并辅助病人有效地咳嗽排痰,可采用指压胸骨切迹上方气管、雾化吸入与翻身拍背等办法,但要注意避免剧咳;对于不能自行咳痰的病人,应给予吸痰,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s,痰液粘稠者,可雾化15分钟后吸痰效果最好;对于已出现病理呼吸等生命体征改变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利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4.3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准确使用脱水剂等药物,正确记录24h出入量及脑脊液量,床头抬高20.~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给予氧气吸入,高热者,积极降温,避免用力排便、咳嗽等增高颅内压诱因,对于突然躁动不安的病人,不能单纯地约束病人,而是要认真查找原因,颅内高压、膀胱过度充盈、大便干结引起的强烈排便反射、冷、热、痛、痒等颅外因素均可致病人烦躁,然后要积极处理好这些问题。

4.4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

颅脑术后各种引流管护理非常重要,一定要保持引流通畅,头部活动范围应适当限制,避免牵拉,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4.4.1脑室引流时引流袋悬挂于床头,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早期要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注意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最多不超过5~7天,过久可致颅内感染,拔管前一天应夹管,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4.4.2创腔引流

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摘除后,于创腔内放置引流管,目的在于引流手术残腔的血性液体及气体,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肿的机会。引流袋放在与头部创腔一致的位置,以保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术后48小时后,可将引流袋略为放低,以引流残留液体,使脑组织膨起,减少局部残腔。与脑室相通创腔引流,应适当抬高引流袋,一般于术后3~4天拔除。

4.4.3硬膜下引流术后采取头低脚高位向患侧卧,以利引流,引流袋低于创腔,不宜使用强力脱水剂,也不过分限制水分,以免影响脑膨隆,术后3天可考虑拔管。

4.5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嘱患者卧床休息,要告知患者及家属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使其消除焦虑和恐惧心理,保持良好心 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特别是不能随意拉扯引流管与剧烈活动,以达到顺利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阶平.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1

2、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27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52-01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420例,男性 246例,女性 174例,年龄30~70岁,均颅脑外伤。出血量20~60ml,平均40ml,没有1例死亡,均康复出院。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术后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护理体会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应及时巡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分析判断原因,迅速准确作出相應处理。

2.2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几早合理给氧是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组织损伤的关键,充分给养、减少呼吸无效腔的气道阻力,可改善脑缺氧,可使颅内压下降1kpa~2kpa,可根据不同Sp02血氧饱和度选择氧流量,使给氧达到最理想的效果,Sp02在96%左右,可间断吸氧或不吸氧,当Sp02在停止吸氧5分钟后 还能保持在90%时,可改为低流量吸氧,当Sp02低于85%时,应增加氧流量或持续大流量吸氧。

2.3体位护理 是微创术后的重要环节,术后患者应保持头高脚底位,一般头部太高30度。体位不当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呼吸不畅造成脑缺氧。

2.4引流管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应与头位同一水平或低于头颅位置。利于水肿腔内的残留积血不断流出,如需移动患者或变动体位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引流逆行感染或引流过度出现低颅压。

2.5创口护理 严格无菌技术, 观察术后伤口渗出、及脑脊液情况,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换药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每天更换引流袋,定期空气消毒。

2.6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是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致残率的关键。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护理。应进行详细的康复知识宣教,加强主动练习,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3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微创术治疗颅内出血,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我院采用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术,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后遗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术前、术后病人病情的观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全面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规范的做好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完成病人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学红.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J].西南军医,2008,(90):78.

颅脑血肿清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2月, 我科车祸致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患者59例, 男性36例、女性23例, 年龄18-67岁, 入院时深昏迷32例、浅昏迷27例, GCS评分:≤3分7例, 4-11分46例, 12~14分6例。

1.2 方法

穿刺区常规备皮, 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穿刺进入血肿中心, 再运用血肿粉碎针、尿激酶等液化血肿等技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3] (见下图) , 手术时间为发病后2-48 h, 穿刺成功率100%。

2 结果

59例中31例临床治愈、22例好转、2例放弃、4例死亡 (病死率6.8%) , 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 出院后对55例存活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 生活完全自理27例, 生活部分自理26例, 植物生存2例 , 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8%。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准备

取平卧位, 头部抬高15°~20°, 头偏向一侧, 以减低颅内压, 防止呕吐时发生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测量T、P、R、Bp,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留置尿管、吸氧, 常规头部备皮, 在床旁准备急救药品、上监护仪、吸引器和吸氧装置等。

3.2 心理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比较前沿的治疗技术, 患者和家属不能正确理解时很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要耐心细致讲解手术的必要性、目的、麻醉方式、穿刺原理、注意事项等, 给予安慰和消除恐惧心理, 使其树立坚强的信心, 从而取得配合。

3.3 术后护理

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后, 在做好危重患者与常规监护的同时, 也要做好微创术本身的监护,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3.3.1 基础护理

(1) 抬高床头15-30°减轻脑水肿, 以利静脉回流, 降低颅内压; (2) 保证病房环境的整洁, 定时通风并做好病房消毒; (3) 保证口腔卫生, 预防口腔感染; (4) 保持皮肤洁净干燥、每天温水擦浴、局部按摩或者使用气垫床以防压疮; (5) 按时冲洗膀胱及尿道口抹洗防尿路感染; (6) 鼓励清醒病人咳嗽、咳痰、深呼吸, 对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 以便于排出痰液, 预防肺部感染; (7) 头部护理, 保持头部偏向一侧, 翻身时头部不宜过度活动, 以免影响手术区域血供; (8) 昏迷患者应该尽早鼻饲, 补充能量; (9) 头部戴冰帽或放冰袋进行脑保护, 愈后会更好。

3.3.2 生命体征

(1) 血压:患者术后血压可能出现以下两种变化:①术中血肿清除过多、过快等, 可以引起血压骤然下降, 因此患者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并尽可能维持在160/100mmHg左右。②首次血肿量清除量不到1/2时, 患者可以出现血压明显高于基础血压水平; (2) 体温: 一般在术后3~5d内体温逐渐升高, 呼吸、心率增快等; (3) 呼吸:确保呼吸道通畅, 患者体位应保持侧卧位或头部偏向一侧, 同时定时翻身拍背、吸痰。无自主呼吸者做好气管插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 (4) 心率:定期进行心电监护。

3.3.3 意识、瞳孔、颅内压的监测

(1) 意识: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转归的重要指标, 同时也作为微创引流术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 如意识逐渐恢复表明颅内高压得到了有效缓解, 意识恶化或烦躁不安时, 要高度考虑颅内再出血; (2) 瞳孔改变对判断病情和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非常重要; (3) 颅内压监护:使用颅内监护仪通常不超过一周。

3.3.4 微创引流的护理

(1) 穿刺部位和穿刺针尽可能保持水平位, 同时确保引流袋低于穿刺部位20~30 cm, 以便促进腔内残余血肿的引流;引流袋液面应高于脑室20 cm左右[4], 进行引流袋护理时, 要防止骤然改变引流袋高度时, 以便维持正常脑脊液的压力; (2) 头部护理:制动, 并用无菌巾覆盖头部, 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 确保引流管周围干燥、洁净、畅通, 减少感染机会。并尽可能加强巡视, 防止引流管位置不良; (3) 保持管腔通畅, 在出现引流管引流不畅时, 要检查管道是否扭曲受压以及阻塞等, 如为血凝块阻塞, 可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 用生理盐水500 mL加肾上腺素2 mg后冲洗官腔, 每次200~300 mL, 1~2次/d。如阻塞仍然难以解除, 可按医嘱要求注入液化剂, 或者调整穿刺针以便利于引流; (4) 严密监测引流物量、颜色、性质, 每4 h记录1次, 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继续出血倾向; (5) 如患者明显烦燥, 排除脑外因素 (如膀胱充盈) 后应及时开放引流, 当病人体位变化或搬运病人时应夹闭引流管, 以防因体位变化致引流管位置变低, 而使气体进入颅内, 开放引流期间, 手由上至下轻轻挤压引流管; (6) 加强穿刺部位护理,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周围是否出现红肿、渗出或者血肿形成; (7) 预防感染。加强引流袋、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袋可以每日更换, 同时及时更换敷料, 确保其清洁、干燥。同时加强室内空气消毒, 预防颅内感染。

3.3.5 及时发现再出血

再出血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5], 术后应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与颜色变化, 如引流液增多、颜色由暗红变为鲜红时提示再出血可能, 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3.6 早期康复锻炼

术后24h开始行肢体功能锻炼, 逐步增加训练量和难度, 肢体运动功能逐渐改善表明病情逐步好转, 肢体运动功能恶化时要警惕再次出血或者引流不畅。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语言、智能和肢体运动功能训练, 使患者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同时康复, 以降低致残率, 提高生活质量。

4 体会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迅速而直接解除血肿的压迫效应, 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创伤小、简单易行、不受条件限制、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等优点, 在做好危重患者与常规监护的同时, 也做好微创术本身的监护, 实施科学有效的全方位护理, 则是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降低医疗费用、降低病残率、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与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59例车祸致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患者, 进行术前准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引流管和穿刺针的合适位置, 保持管腔通畅并观察记录引流液量及性质, 同时防治并发症,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等全方位护理, 并追踪效果。结果 59例中46例临床治愈、7例好转、2例放弃、4例死亡, 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 出院后对55例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 生活完全自理31例, 生活部分自理22例, 植物生存2例,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8%。结论 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车祸致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 进行科学有效的全方位护理, 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降低医疗费用、降低病残率、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重型颅脑损伤,微创引流,护理

参考文献

[1]田春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0, 9 (15) :12.

[2]胡长林, 吕涌涛, 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1.

[3]杜福文, 黄丽华, 林晖, 等.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2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0, 16 (2) :61-62.

[4]齐晓红, 李英敏, 韩嫣.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护理[J].吉林医学, 2010, 31 (6) :860.

颅脑血肿清除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 6例, 男1 0例, 女6例;年龄6个月至5岁, 平均2.5岁;坠落伤9例, 跌倒伤6例, 钝器击伤1例。闭合性颅脑外伤13例, 非穿透性开放性颅脑外伤3例;其中单纯硬膜下血肿7例, 硬膜外血肿5例, 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4例;合并凹陷性颅骨骨折2例。术前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1例, 神志清楚5例;其中3例有癫痫发作史。由急诊室收诊直送手术室10例;神志清楚入脑外病区保守治疗4例, 后病情变化行急诊手术;2例急诊监护病房患儿病情危重行急诊开颅手术。所有患儿均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 开颅手术时间为伤后1小时至2天。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儿均行全身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 根据血肿部位, 分别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血肿上方行弧形切口, 逐层分离至颅骨, 用手摇钻颅骨钻洞, 线锯切割颅骨, 取出骨瓣, 清除血肿并双极电凝止血处理。硬膜外血肿5例, 取出颅骨清除血肿后予自体颅骨修补;单纯硬膜下血肿7例, 小切口微创切开硬脑膜, 清除瘀血止血;脑内血肿合并脑挫裂伤4例, 行脑内血肿清除后2例予浮动骨瓣减压术, 2例因脑组织膨出明显予去骨瓣减压。所有患儿均放置头部伤口引流管。

1.3 结果

手术经过均顺利, 手术时间60~200分钟。术后2例合并重度脑挫裂伤, 深度昏迷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肺部感染行气管切开, 经较长时间的呼吸道护理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 其中1例遗留癫痫后遗症, 1例智力轻度障碍;其余12例顺利出院。

2 手术配合

2.1 术前配合

2.1.1 术前急救

婴幼儿沟通能力差, 对检查治疗不合作, 入手术室后对神志清醒患儿予安抚情绪, 及时用约束带在四肢关节活动处固定, 防止坠床。意识障碍的患儿麻醉前予仰卧位, 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 备小儿吸痰管, 开启中心吸引装置备用, 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窒息。入室后巡回护士立即选择大隐静脉穿刺或协助麻醉师行股静脉穿刺, 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妥善固定, 遵医嘱补液输血。使用甘露醇时, 注意小剂量精确、快速输入, 防止渗漏, 注意观察。严密监测患儿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肌力变化。

2.1.2 物品准备

接手术通知后, 手术室护士立即准备手术所需的急救物品及器械。因开颅手术的特殊性, 除准备常规手术物品外, 另外需准备术者头灯、双极电刀、头圈、脑外科器械台、脑外薄膜巾、双极电凝、小脑棉、可吸收性明胶海绵、骨腊、冲洗器、头皮夹、脑用引流管, 开颅手术专用器械等。

2.1.3 环境准备

婴幼儿年龄小, 抵抗力差, 使用百级层流手术室, 限制人员参观和进出。婴幼儿因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 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大, 且全麻较硬膜外、腰麻术对体温调节系统有更深度损害, 加上术中消毒、体腔暴露、输液输血、冲洗等容易导致低体温[1]。因此, 除高热患儿需降温处理外, 手术过程中患儿的保暖工作十分重要。患儿入室前要提高室温在26~28℃, 减少身体暴露, 输血、输液前先加温, 术中冲洗使用加温液体, 手术床加防水棉垫, 及时加盖棉被。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的配合

(1) 手术体位安置:麻醉插管后根据手术要求迅速安置患儿手术体位。摆放体位应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完成, 注意保护患儿头部及管道。额、颞、顶部血肿的患儿取仰卧位, 患侧朝上, 抬高头部15°, 头部置小儿专用头圈固定, 两上肢放置躯干两侧固定。枕部及后颅窝血肿时, 患儿取侧卧位, 腋下及两腿间垫薄软枕, 注意两上肢不能放置过上, 并将上侧肩膀用约束带牵拉固定, 避免影响手术操作。患儿胸腹部上方置脑外科器械台, 便于术中器械放置和传递。婴幼儿皮肤娇嫩, 约束带处需要放置软衬垫保护, 松紧适宜, 骨隆突处置硅胶软垫保护, 预防压疮。患儿由于解剖原因, 气管插管一般较浅, 体位安置时注意动作幅度不可过大, 防止气管插管脱落[2]。 (2) 仪器的安放与检测:将高频电刀置于手术床右侧, 双极电刀置于患儿头部右上方, 取下脚踏板置于术者脚边。婴幼儿肢体体表面积小, 小儿电极板置臀部紧贴, 防术中灼伤。开启电刀, 查看仪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根据患儿年龄及手术要求调节合适的电刀功率备用。 (3) 操作配合:麻醉前、切皮前与麻醉师、主刀医生严格三方核对, 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全麻插管及动脉穿刺置管。麻醉后留置尿管, 接精密刻度的引流袋便于尿量观察。开放伤先协助医生行伤口清创术, 开颅腔前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脑棉、缝针及其他细小物品。手术开始后连接电刀、吸引器、调节术者头灯;关注手术进程,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失血量、尿量变化、输液是否通畅、有无渗漏, 按照麻醉师医嘱掌握补液输血的速度和总量;及时补充台上所需物品,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中与器械护士仔细清点按需添加的脑棉、缝针, 并随时记录;术毕清点无误后, 巡回护士认真填写手术清点记录单。

2.2.2 器械护士的配合

提前洗手, 协助医生常规消毒、铺巾, 与巡回护士一起连接电刀、吸引器;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后整理器械台, 再次检查器械完整性。 (1) 递5ml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切口皮下注射, 减少头皮切开后出血, 递15号刀片于血肿区域上方弧形切口, 切口长度随手术范围而定。 (2) 配合医生逐层切开头皮、帽状腱膜, 递一次性头皮夹, 沿头皮切缘夹住止血, 皮瓣翻向基底部递布巾钳固定。 (3) 递骨膜剥离器分离骨膜暴露颅骨, 保护骨膜完整并用弹簧拉钩牵拉。 (4) 小儿颅骨薄而弹性好, 对年龄较小的婴幼儿选择手摇钻颅骨钻孔, 线锯锯开骨板形成骨窗, 递冲洗器, 生理盐水冲洗锯开处骨缝后去除骨瓣, 湿纱布包裹保护骨瓣。 (5) 递咬骨钳, 将骨窗边缘修剪平整, 先用骨蜡止血, 再递脑棉放置骨窗边缘加以保护, 清除硬膜外血肿。 (6) 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递0号丝线、小圆针, 悬吊骨窗边缘硬脑膜, 递11号尖刀片在硬脑膜中心处做一小切口, 放出部分瘀血后递脑膜剪小心剪开硬脑膜, 清除残留血块, 寻找出血部位, 递小脑棉压迫或双极电凝止血。 (7) 多发血肿同样方法处理, 止血完毕后生理盐水充分冲洗残腔, 探查有无再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 使用生物胶或止血棉等止血材料。 (8) 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尽可能保留骨瓣, 用自体颅骨1号丝线固定修补骨窗, 常规放置创口皮下引流管, 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可加放脑室引流管。 (9) 关颅腔前后与巡回护士清点无误, 0号丝线严密缝合硬脑膜, 1号丝线缝合皮下, 4/0慕丝线缝合皮肤, 术毕。婴幼儿颅腔小而脑组织娇嫩, 整个手术过程轻柔操作, 选择小号精细的器械、敷料、缝针缝线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提高手术成功率。

2.3 术后护理

术毕协助医生包扎伤口, 妥善固定各引流管, 仔细检查皮肤受压情况。需麻醉复苏的患儿, 复苏前做好安全防护, 防止躁动坠床, 提高室温, 做好保暖。患儿离开手术室前再次三方核对无误后, 巡回护士填写手术安全核对表, 与麻醉师共同护送患儿至麻醉恢复室做好病情交接。

3 小结

婴幼儿颅脑的解剖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及病理生理方面有固定的特性, 其颅脑损伤的特点与救治措施不同于成人。手术室护理的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好患儿的保暖和安全防护工作, 意识障碍及无沟通能力的患儿手术安全核对时必须与腕带、家属确认相结合。巡回护士必须具备较好的应急能力和操作技能, 能短时间内行小儿外周静脉穿刺, 遵医嘱正确执行补液输血, 术中正确安置体位, 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和性能。器械护士应掌握小儿开颅手术的解剖特点和手术步骤, 手术器械、敷料的选择遵循“精、细”的原则, 器械传递做到心中有数, 快速准确, 沉着冷静, 有效完成每个手术步骤, 保证手术顺利无误的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勤, 张学锋, 王炫, 等.全身麻醉术后患儿发生低体温的现况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8) :714.

颅脑血肿清除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男39例, 女31例, 年龄21~73岁, 平均年龄 (43.7±1.6) 岁。患者自受伤至住院间隔时长25min~9h, 平均时长 (3.74±0.62) h。损伤原因为:坠落伤24例, 车祸伤29例, 撞击伤17例。其中27例为脑挫裂伤, 11例为硬膜下血肿, 22例为硬膜外血肿, 7例为脑内血肿, 3例为其他。以上全部患者经相关临床检验均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 需要立即行颅脑手术, 并且排除严重脏器功能损伤, 无过敏体质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 实验组男19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 (42.9±2.1) 岁;12例为坠落伤, 15例为车祸伤, 8例为撞击伤;脑挫裂伤14例, 硬膜下血肿6例, 硬膜外血肿11例, 脑内血肿3例, 1例为其他损伤。对照组男20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 (44.1±1.2) 岁;12例为坠落伤, 14例为车祸伤, 9例为撞击伤;脑挫裂伤13例, 硬膜下血肿5例, 硬膜外血肿11例, 脑内血肿4例, 2例为其他损伤。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原因、受伤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全麻后, 切口起自颧弓上方1cm处, 耳屏绕过耳廓延伸至顶骨正中线位置, 再向前到达前额发际, 在发际下进行钻孔, 以额极为骨窗前界, 乳突为后界, 颧弓为下界, 发际为上界, 使骨瓣游离, 游离后将其去除 (去除骨瓣大小约为15cm×11cm, 约占2/3个单侧半球) , 将前中部颅底咬平, 放射状打开硬膜, 减张缝合硬膜边缘和颞肌边缘, 并留置引流管于硬膜外, 完成后, 将头皮分层缝合。术后给予患者止血、消炎、降低颅内压等治疗。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亚低温治疗[2], 术后给患者注射冬眠合剂1号, 半小时后, 给其使用降温床进行降温, 在3~5h内将温度将至所需温度 (以肛温32~34℃为标准) , 维持该温度6d左右, 进行缓慢复温, 调节降温床温度, 以每4h升高1℃的速度上升, 至35℃时, 停止升温, 维持24h, 之后停止使用降温床, 让患者体温自行恢复。

1.3 疗效观察指标

1.3.1 根据患者颅内压进行判断。分别于术后2、7d测量患者颅内压,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平均值进行判断。

1.3.2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结局进行评价。将治疗结局分为基本恢复、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死亡。其中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重残率+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用软件SPSS17.0处理实验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并进行t检验, 数据比较以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相关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

实验组术后2、7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局比较

实验组患者严重不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颅脑损伤后, 由于脑血管受损, 不能及时供应营养物质, 脑细胞会出现缺血、缺氧、肿胀坏死, 又加之血管破裂后大量出血, 造成颅内压迅速升高, 颅内压升高后, 脑组织受压迫, 从而加重缺血、缺氧, 并增加了有害代谢产物的堆积, 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如此恶性循环, 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3]。因此, 有效降低颅内压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在本文中, 通过标准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术, 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下降, 这主要和该术式能够快速降低颅内压有关。相对于常规开颅手术而言, 大骨瓣减压术的开窗面积更大, 能够充分暴露颅内窝、额顶颞叶, 开阔了手术视野, 使术者迅速控制出血, 全面彻底清除坏死脑组织, 从而达到快速降压的目的[4]。另外,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实验组患者术后2、7d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能够将脑内压控制在 (3.43±0.42) kPa和 (2.83±0.42) kPa, 符合张鉴忠[5]等研究结果, 这主要和术后联合使用亚低温治疗有关。在低温状态下, 脑代谢率下降, 脑组织耗氧量降低, 颅内因缺氧产生的有害代谢产物得到控制, 降低了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同时, 血管通透性得到改善, 延缓了脑水肿的发生。另外, 机体在低温状态下, 不能有效合成儿茶酚胺、乙酰胆碱等毒性物质, 减轻了其对脑组织的毒害作用。通过联合治疗, 患者颅内压和脑组织损伤均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病情会随着术后针对性治疗得到明显好转, 这也是实验组能够将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控制在31.43%的重要原因。

综上: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文建山, 康利.重症颅脑损伤476例救治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0 (17) :495-496.

[2]唐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杂志, 2011, 32 (9) :1443-1444.

[3]李平根, 李伯和, 刘文星, 等.早期去骨瓣减压治疗脑外伤后顽固性颅内高压的疗效评估[J].江西医药, 2011, 46 (7) :609.

[4]王卫民, 姜启周, 程军, 等.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J].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0 (17) :495-496.

颅脑血肿清除 篇7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在临床属于一种危重病症, 由此引发的单侧脑水肿后果极其严重, 是致残与致死的主要原因。此病的治疗难度系数较高, 对患者与临床救治均是极大的考验[1]。开颅血肿清除术是当前治疗本病的首选术式, 其中以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主。本次研究对上述两种术式在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 以期得出最佳方案为临床提供参考,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遴选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受并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患者50例, 均符合《外科学 (第7版) 》的相关诊断标准[2], 研究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展开, 且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GCS评分>8分的颅脑损伤者, 合并严重胸腹脏器损伤者。50例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19~65 (36.7±7.8) 岁;病程1~5 (2.5±0.5) h;GCS评分[3]3~8 (4.4±1.6) 分;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32例, 高处坠落伤11例, 暴力打击伤7例。参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 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在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 行气管插管全麻, 对照组给予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在CT准确定位下选择恰当位置做切口, 对损伤部位进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 并放置引流管。试验组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将手术切口始点选择在耳屏前1.0cm、颧弓上0.5cm处的交叉点, 并沿着耳廓正上直至顶骨正中, 前切到额前的发际线处, 然后钻孔, 钻孔的位置在正中线矢状窦2~3cm处, 钻孔的数目为5~6个, 从而形成一个面积约为12cm×15cm大小的骨窗, 游离骨瓣后使得蝶骨平台能充分暴露, 随后将硬脑膜剪开, 充分显露各个组织结构, 清除血肿与坏死脑组织, 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脑疝复位手术, 术毕放置引流管。术后两组均常规使用抗生素以免发生感染。

1.3 评定标准[4]

观察指标:颅内压 (ICP)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CS) 、脑水肿及中线移位。对所有患者展开1年随访, 结合GCS评分拟定术后疗效判定标准, 良好:患者恢复达到或接近正常人;中残:患者基本生活可自理, 但不能进行体力活动或工作;重残:患者需在他人辅助下完成日常基本生活;植物生存:患者呈植物生存状态;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并施以t检验, 计数资料施以卡方检验, 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比较

试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优, 差异显著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术后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生存率为84.0%, 较对照组的48.0%明显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2.0%, 对照组为44.0%, 试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明显更少 (P<0.05)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c:P<0.05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因其损伤部位与蝶骨脊相邻, 是对冲性脑损伤与其他脑外伤的释力点, 且该区域的脉路运行较为复杂, 出现损伤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能导致侧裂区血管痉挛的出现, 进而引发血管闭塞, 引发严重后果[5]。

手术是当前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 其中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因骨瓣较小, 在手术过程中无法对出血来源做出精确定位, 故无法对颅内血肿与坏死脑组织进行彻底的清除, 容易引发脑组织嵌顿与膨出, 大大影响手术治疗效果[4]。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可最大限度地暴露手术范围, 本次研究试验组手术中所制造的骨窗大小约为12cm×15cm, 不仅能迅速彻底地清除颅内血肿与坏死脑组织, 还有助于改善血管的受压情况, 使得脑循环得到改善, 脑水肿与中线移位等情况亦能得到缓解, 同时该操作还能保护脑组织不受二次损伤, 可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5]。

为进一步探讨上述两种术式在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中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展开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 试验组术后效果及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率则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提高患者的生存状况。

综上所述, 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可有效降低颅内高压, 清除颅内血肿, 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且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崇毅, 吴波, 孙琴丽.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 2015, 21 (5) :17-18.

[2]周晓成.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17) :62-63.

[3]杜振海, 刘明, 王立彬, 等.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15 (3) :1, 3.

[4]苏祖禄.标准大骨瓣开颅在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治疗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 2013, 42 (25) :2981-2982, 2985.

颅脑血肿清除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本院治疗的66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3 例。对照组中女12 例, 男21 例;年龄最小46 岁, 最大71 岁;平均年龄 (58.61±4.42) 岁;5 例小脑出血, 8 例脑叶出血, 2 例丘脑出血, 18 例基底节出血。观察组中女13 例, 男20 例;年龄最小46 岁, 最大70 岁;平均年龄 (58.34±4.20) 岁;6 例小脑出血, 7 例脑叶出血, 3 例丘脑出血, 17 例基底节出血。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 先给予患者脱水剂、止血剂和精神营养药物等, 对其水电解质平衡进行维持, 然后实施开颅手术, 对其并发症进行积极防治。

观察组采用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 先根据患者的血肿位置为其选择适当的卧位姿势。然后进行局部麻醉, 寻找穿刺点, 采用CT进行扫描定位, 对穿刺平面、方向和穿刺针的长度等进行明确。选择电钻驱动YL-1 型穿刺针对患者的硬脑膜和颅骨进行钻穿, 然后换上钝圆头的塑料针芯, 将其慢慢推至血肿表层, 将针芯拔出后于侧孔处放置引流管, 使血肿表层的液态部分得以吸出。再次更换钝圆头的塑料针芯, 将其推至血肿中心位置, 慢慢地对血肿进行抽取, 同时使用肝素生理盐水对血肿部位进行多次冲洗, 在清除血肿后, 将穿刺针拔出, 缝合并包扎切口即可。

1. 3 疗效判定标准[3]经过治疗, 患者的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 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 评分对其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进行评价, 若发现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了90% 以上为痊愈;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得到了良好控制, 其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与治疗相比减少了45% 以上为显效;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 其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与治疗相比减少了18% 以上为有效;患者的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 其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无明显改善, 甚至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 ( 痊愈+ 显效+ 有效) / 总例数 ×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 和69.70%,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在脑出血患者中, 高血压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 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有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 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更好, 因为微创手术所作的切口较小, 术后患者不易发生感染等情况, 且采用穿刺针导血可使患者的颅内血肿直接导出[4]。开颅手术虽然能将患者的血肿进行最大限度的清除, 但是其术中出血量大, 极易在术后并发感染。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操作相对简单, 并且是在可视的情况下实施操作, 在使再出血的可能性降低的同时, 还能使患者的颅内压降低, 令其受压神经恢复正常[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则使用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 69.70%,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善之.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15) :108-109.

[2]李连发.颅脑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3) :218-219.

[3]李胜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3 (8) :123-125.

[4]高泽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求医问药, 2013, 11 (1) :241-242.

颅脑血肿清除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诊的颅内血肿患者159例, 其中男80例, 女79例;年龄49~76岁;高血压脑出血88例, 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7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药物组与微创组。药物组 (77例) 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微创组 (82例) 在此基础上, 增加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实施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式

1.2.1 药物组

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止血、脱水和降压等保守治疗手段。

1.2.2 微创组

在药物组常规用药的基础上, 依据CT检查情况确定最佳穿刺点;再根据计算出的穿刺距离选择长短适中的YL-1型血肿穿刺针, 对穿刺部位进行备皮、消毒、麻醉后, 连接钻芯尾端于电钻, 钻芯置入穿刺针内后快速钻透颅骨, 达到预至点;去除钻芯, 插入针芯缓慢推入, 见有陈旧性血性液溢出, 侧孔接引流管[2];抽出针后立即实施闭管处理, 4小时后再松管, 采用针形粉碎器清洗后实施再次闭管处理, 对以上冲洗方式重复实施2~3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达到90%以上;明显改善: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在45%~90%范围内;无效: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在18%~45%范围内;无变化: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在18%内;恶化:功能缺损增加18%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药物组基本痊愈28例, 明显改善14例, 进步16例, 无变化15例, 恶化5例, 显效42例;微创组基本痊愈41例, 明显改善36例, 进步3例, 无变化2例,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颅内血肿是临床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致死率与致残率极高[3], 该病是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病症之一。如何降低颅内血肿给患者带来的脑损伤和减少病死率, 已是医疗机构目前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该病的治疗, 临床主要有手术、药物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几种治疗方式, 但前两种方式在疗效和预后方面均不理想,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微创手术也因其疗效佳、创伤较小、操作便捷、大大缩短患者病程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对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该手术能施行成功的关键在通过CT准确确定血肿范围和穿刺针尖达到的血肿中心位置。我院临床实施YL-1型血肿穿刺针对患者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以达到尽快消除患者颅内血肿和缓减颅内压力, 提高患者存活率的目的。操作时首先确定穿刺点, 计算穿刺距离, 然后再对穿刺部位进行备皮、消毒、麻醉后, 快速钻透患者颅骨, 达到预至点, 插入针芯, 抽出部分血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操作员和患者应注意: (1) 对患者颅内压增高进行缓解是手术的目标, 因此无需注重血肿清除量多少。 (2) 该手术因不能在直视情况下清除血肿, 适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对有凝血障碍和脑血管畸形导致的血肿不适用。

综上所述,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在损伤、疗效、病程、费用等方面的优势早已被临床肯定, 该法是值得患者信赖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齐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探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20) :441-443.

[2] 张好臣, 周正山, 贾军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1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 2011, 30 (5) :136-137.

上一篇:虚无思想下一篇:中职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