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另一面

2024-06-19

鲁迅的另一面(精选七篇)

鲁迅的另一面 篇1

国家公务员考试, 简称为“国考”。在古代, “国考”叫科举, 秦汉魏晋时尚无科举制度, 故又附会为“察举”。

秦代选官, 主要重视三个条件:一、有一定家资, 穷人不可做官。如韩信“始为布衣时, 贫无行”, 所以“不得推择为吏”。萧何的家庭条件要优于韩信、刘邦诸人。二、要会书写、懂法律。萧何勤奋好学, 恰恰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三、年龄须当“壮年”以上, 至少要17岁之后才有担任官吏的资格。秦始皇驾崩那一年, 萧何48岁。

当然, 秦代还有军功爵制、分封制、世袭制等, 所谓“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谚语, 就是打这儿来的。

统一六国以后, 爵官分离, 有爵位者未必做官, 做官者亦未必需要爵位。如丞相王绾、冯去疾等不仅无爵, 就连军功也没有。顺便交代一下, 秦代也有考试, 只是不针对士子, 而是对在职官员的考核而已。

两汉察举, 孝顺爹妈是前提

公元前196年, 刘邦下的“求贤令”, 开了察举制的先河。

文帝时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之后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至此, 察举制基本定型。

武帝时期, 进一步细化了这项制度, 另设有征辟制, 相辅施行。如“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 也就是以儒术取士, 非儒不取。另外, 对所选或所征之“士”的标准, 也作了明确规定, 如德行、学问、法令、谋略等四个方面。这项规定对后世影响深远。

两汉察举, 分为“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 每年推举一次。科目有“孝廉”和秀才。孝廉始为孝与廉两科, 后来连称为一科, 孝为前提, 廉为参考, 遂成寒族儒生跳龙门的唯一通道。

举孝廉的对象, 包括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 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 前者被举, 可获得到中央任郎官的机会, 后者可取得入仕资格。焦仲卿生活于东汉末年, 若非对老母至孝, 焉能成为庐江小吏?

唐代士子, 出了考场进青楼

隋文帝大业三年 (607年) , 开始实行分科取士的政策, 也就是科举, 真正意义上的“国考”, 终于出现。这一体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历经约1300年,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后被废止。

到了唐代, 科举考试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有点类似于汉代的岁举和诏举。常科每年分期举行, 制科则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 考试科目种类繁多, 就不一一列举了。有趣的是, 大唐“国考”, 除了给读书人和朝廷带来双赢之外, 青楼也跟着沾光, 赚了个盆满钵满。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长安有平康坊者, 妓女所居之地, 京都侠少, 及第士人, 萃集于此。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普通少爷坯子去青楼也就罢了, 中了状元、进士的人也去, 有点蹊跷。

其实也不难理解, 孟郊有首诗可作注解:“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原来未得意时压抑太甚, 如今金榜题名“马蹄疾”, 有必要完全彻底地放松一下身心。

宋代流行“榜下捉婿”

科举制到了宋代, 进入了它的辉煌期。读书人扬眉吐气, 统治者亦更加重视, 人才选拔出不少, “榜下捉婿”的故事也时常发生, 令人忍俊不禁。

读书人一旦科场及第, 铁饭碗就端定了, 其他种种超值回报也极为惊人。所以, 宋人评价一个家族的兴盛程度, 标准就看这个家族有几个考中科举的男子和几个嫁给科举出身者的女子。如此一来, “国考”考场, 就成了权贵们争抢乘龙快婿的场所。

在由皇帝担任主考官的殿试结束后, 要举行唱名仪式, 此时便是“金榜题名”见分晓的时刻, 正所谓“前日秀才, 今日官人”。唱名结束后, 便是新及第者的宴会活动。不过, 两者并不在一处, 这就为“择婿”者提供了条件。从唱名地点到期集所这段路程就成了“择婿”的地点, 豪家贵邸竞相在此观望, 从中挑选满意者。行情好时, 一日之间“中东床者十八九”。

当然, 其中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个新及第的年轻人, 英俊潇洒, 被一权势之家看中, 派出十多壮丁将其簇拥至家, 该青年既不拒绝也不逃避, 欣然而往。不多时, 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问他:“我有一女, 长得并不丑陋, 愿嫁于公子为妻, 不知可否?”此青年深鞠一躬, 推辞道:“我出身寒微, 如能高攀, 自是幸事, 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 怎么样?”围观众人见状无不哈哈大笑。

明清“国考”, 拉帮结派是主流

科举在明代进入鼎盛期, 体系更为完整, 如将学校与科考挂钩等, 使得“国考”比唐宋两朝更为艰难。这些都是为何范进、孔乙己之流屡试不中的原因。

为人们所熟悉的“八股文”文体, 就是明清科举的产物。其特点是重形式而轻内容。顾炎武先生曾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 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 甚于焚书。”

鲁迅的另一面 篇2

教者:詹正科

2016.5.25

一、教学目标

1、感知文本,分析归纳传主形象。

2、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3、探究理解本文的结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点:

感知文本,分析归纳传主形象。

三、教学难点:

1、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2、探究理解本文的结构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导学探究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具:教材、教参、课件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见ppt)这是思想领域的鲁迅,那么,生活中的鲁迅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文学巨匠。

二、课题及目标展示明确:(见ppt)

学习目标:

1、感知文本,分析归纳传主形象。

2、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3、探究理解本文的结构艺术特色。

三、导学感知:(问题导学)

问题:

1、萧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她捕捉到鲁迅先生的一系列生活片段和细节。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鲁迅这个传主形象的?

学法提示:自由合作,先将文本中的生活片段和细节分类归纳,后概括明确。

学生交流后明确,教师板书(ppt)并实施评价。

家庭生活:解释:海婴为何亲近萧红,尝鱼丸,与保姆相处,房间布置,家中各处,饮食上征求妻子的意见,忍着自己的病痛不说,怕妻子担心。交友会客:让晚走的客人坐小汽车并为其付钱,和萧红开玩笑,先生的特殊客人,看青年人的信,谈电影,谈公园,盛待客人,陪客人至深夜,谈“踢鬼”,病中请客。个性习惯: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品评衣着,喜欢吃北方饭,包饺子,外出装束,不随便放东西,不在意自己的手稿,吃菜的习惯,瞪摩登女郎,包书。

2、作者写了这么多生活小事,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呢?

师生互动,引导归纳,教师板书(见ppt):

家庭中:一个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一个疼爱、了解儿子的好父亲;朋友间:一个热情好客,朋友众多的主人,一个温和宽厚,风趣睿智的长者,一个要求严格,教诲耐心的导师;个性习惯:生活简朴,富有情趣,宽厚仁爱,幽默风趣,热情好客,善解人意,细致耐心,勤奋认真,坚强执着。

3、大家还知道鲁迅先生的那些生活细节,我们有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什么个性特征?

补充资料:鲁迅轶事。丰富生活中的鲁迅形象(见ppt)。学生明确,教师肯定评价。

4、生活中的鲁迅又是什么样的呢?(请用一个词概括)学生明确,平和。教师评价,及时展示。

四、人物形象小结:(教师小结)

鲁迅先生是一个人情味十足、生活化的人。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我们要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是还原一个可亲可爱、可敬也可接近的鲁迅。

五、合作交流:鉴赏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生生合作)

问题:本文“传主”是鲁迅先生,作者却用很多笔墨写了他的妻子许广平先生,这是为什么?

学生明确,教师精讲点拨,并板书(见ppt)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因为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能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

六、互动探究:理解本文在结构上的艺术特色。(师生互动)

问题: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明显感到,全文总共39节,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教师引导点拨,学生思考明确。

这种手法实际上是散文化的写作方法,即“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的细节,随意写来,就象一些印象的片断回放,但这些印象组合起来,突显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即本文的“神”。

七、学以致用:(畅所欲言)

结合鲁迅的品质,你认为当今社会里作为青年人需要用什么来充实我们的精神堡垒?

八、作业:

1、推荐阅读:

唐弢《琐忆》

阿累《一面》

林语堂《悼鲁迅》

周作人《关于鲁迅》

郑振铎《永在的温情》

孙伏园《忆鲁迅先生》

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

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

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

“凡人”:鲁迅被遗忘的另一面 篇3

战士的生活

鲁迅是战士,但战士也需要生活,如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中所言:“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实际上,鲁迅并非如常人印象中那样高大威猛、金刚怒目,而是矮小瘦弱、和蔼慈祥。许广平在回忆录中说,在平时,鲁迅对敌人说话也是少愤怒的。

生活中的鲁迅幽默、随和,喜欢笑和开玩笑,萧红、章衣萍等人的回忆文章中都有所提及。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写道:“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章衣萍的太太回忆,有一天和朋友去找鲁迅玩,瞧见鲁迅在路上,便隔着马路喊他,鲁迅却没有听见。等到了鲁迅家里,众人对鲁迅说在路上喊了他好几声呢,鲁迅就“噢噢噢”地“噢”了好几声。众人好奇,问鲁迅为什么连声回应,鲁迅笑着说:“你不是叫了我好几声么,我还给你呀。”接着进屋吃栗子,周建人关照要拣小的吃,鲁迅应声道:“是的,人也是小的好。”章衣萍太太明白,鲁迅这又是在开她的玩笑,因为她丈夫是小个子。

鲁迅不爱理发,有时忙起来数月不理。朋友开玩笑道:“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回答:“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有一次,鲁迅终于去理发了,理发师看到鲁迅衣着普通,估计不是有钱人,便随便给理了理,结果鲁迅随意掏出一大把钱给了理发师。理发师看到鲁迅给的钱远超应该给的,于是第二次便给鲁迅认真地理发。不料理完发后,鲁迅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道:“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

鲁迅是性情中人,有时喜欢搞些恶作剧。“女师大风潮”期间,被扫地出门的师生们聚会,鲁迅被大家强迫表演节目。无奈之下,鲁迅忽发奇想,表演单人舞。当时40多岁的鲁迅抱著一条腿,在场内毫无节奏地乱蹦,蹦了半个多小时。在厦门大学任教时,鲁迅经常一个人在相思树下思念许广平。有一次,正在思念之时,突然一头猪跑过来吃树下的落叶,鲁迅勃然大怒,竟愤然冲上去与猪搏斗。到了晚年,鲁迅依旧性情不改。有一天,鲁迅从外面回到家,很多客人在餐厅等他,他竟从一开门就跳着华尔兹,一路跳到客厅方才坐下。萧伯纳来华访问时,曾对鲁迅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鲁迅听完后说:“我老了以后会更漂亮的。”

鲁迅的朋友圈很广,有许寿裳、台静农等老友,有蔡元培、陈仪等国民党高层,有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有内山完造、史沫特莱等外国友人,有萧军、孙伏园等学生。鲁迅对青年朋友多有提携,对于青年人来信、来稿、出书等要求,一般都是尽力帮助。据许广平说:“他每星期的光阴,用在写回信大约有两天。”1926年,鲁迅离开北京,最后落脚上海。有个青年一直追随着鲁迅,自认是鲁迅的干儿子。在上海,这位青年不仅自己住进鲁迅家里,还把“恋人”与将来的“大舅子”一起接过来同住。鲁迅则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及日常花销,还给他们找工作。找到一家书店,鲁迅讲好让那青年来上班,而工资由鲁迅负责。那青年却认为每月30块钱的工资太少,闹着要回家,鲁迅只好拿出100块给他们做盘缠。

对于论敌,鲁迅也并非冷酷无情,并非如他遗言所说:“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实际上,鲁迅还是宽恕了周作人、高长虹、刘半农等人。

鲁迅对弟弟周作人一向非常呵护、扶植。是鲁迅写信求祖父把混迹街头的“小流氓”周作人带到南京上学,又将其领到东京。在东京,周作人“那时候跟鲁迅在一起,无论什么事都由他代办,我用不着自己费心”。鲁迅带着周作人读书作文,翻译《域外小说集》,拜师章太炎,对周作人悉心照顾。每当周作人偷懒时,鲁迅往往以兄长名义斥责、催促他。因为周作人要结婚,“从此费用增多,我不能不去谋事”,鲁迅因此回国就业挣钱养活周作人夫妇,还经常寄钱给周作人夫人羽太信子家。周作人回国后,又是鲁迅托蔡元培聘请周作人到北大任教。

在北京,鲁迅一手照料着周作人全家。1919年2月,鲁迅卖掉绍兴老宅,买下八道湾房子,装修、搬家等全是鲁迅一个人在忙活,周作人则带着太太回日本优哉游哉探亲去了。装修完毕,鲁迅将朝南向阳的正屋让给周作人一家,自己则住在大门口朝北的小屋里。周作人生病,是鲁迅将他送进医院,四处举债为他看病,不断探视,还连写了10多封信关心慰问。可以说,没有鲁迅手把手地引导和扶植,不会有周作人的飞黄腾达。

1923年7月,周氏兄弟突然失和,鲁迅搬家离开八道湾。搬家时,周作人竟然要打鲁迅,鲁迅在1924年6月11日的日记里记载道:“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比进西厢,启孟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又以电话招重久及张凤举、徐耀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未圆处,则启孟救正之,然终取书、器而出。”

搬家之后,周氏兄弟未再单独见过面,也未有直接通信。周作人满腹怨恨,和鲁迅越走越远,甚至把鲁迅当成了假想敌,总是借机攻击,在《中年》《志摩纪念》《论妒妇》《老人的胡闹》等文章中,多次挖苦和讽刺鲁迅多妻、色情、胡闹。而主张“以直报怨”的鲁迅对周作人却始终“以德报怨”,时刻关注、关心着周作人,随时注意和搜购周作人的作品。对周作人最狠的一个“恶”评仅是“昏”字,鲁迅几次对周建人摇头叹气无可奈何地说:“启孟真昏!”临终前,鲁迅还在看周作人的散文。可见,鲁迅对拿铜炉要砸自己的周作人是宽恕的,甚至根本不曾把他当作敌人,还始终视为兄弟。

nlc202309081403

凡人的爱好

鲁迅有着众多文人雅好,同时也有凡人的兴趣、习惯。鲁迅的一大爱好是收集裸体画,他收集过很多日本和欧美的裸体绘画,卧室墙上公然挂过一幅西洋女裸体版画。鲁迅也爱财、爱名、爱惜生命,懂得生活和休闲,对待爱情既渴望又瞻前顾后,对待孩子則无限柔情。

鲁迅对儿子周海婴极其疼爱,尽其所能地满足儿子的愿望,给儿子买最新的玩具,带儿子看最新的电影,总是放下手头工作陪儿子玩。为了打破孩子对身体、性别的禁忌观念,鲁迅还特意与许广平在家里裸体走动。周海婴每次生病,鲁迅都亲自查看,量体温并作记录。周海婴每晚临睡前必喊“爸爸,明朝会”,必须听见鲁迅也同样回应才能入睡。鲁迅后来病得厉害,喉咙又有痰,周海婴没听见回应,就一直在喊。鲁迅喉咙堵着痰,但还是挣扎着抬起头大声说:“明朝会!明朝会!”

鲁迅对于金钱颇为务实、重视,在日记里仔细记着几乎每一笔收入和支出。为了金钱,鲁迅打过两次官司,一次是和罢了他科长一职的教育总长章士钊,最终打赢官司,保住了在教育部的饭碗;一次是为了拖欠的稿酬与书商李小峰打官司,最终讨回不少稿费。鲁迅还答应蔡元培的聘请,做了教育部的特约撰述人,每月啥事也不干,领取补助300元,这成为鲁迅后期最稳定的收入。正因为对钱看重,鲁迅总体生活得滋润,不仅保证了全家的开销,还有钱来买书、救济亲友,充裕的收入也保障了他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据学者陈明远计算,“而立之年”以后的24年间,鲁迅的每年平均收入相当于2009年的人民币34万元。

有钱保证了鲁迅的小资生活,吸烟、喝酒、饮茶是鲁迅的“三大瘾”。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中说:“鲁迅的烟瘾,一向是很大的;在北京的时候,他吸的,总是哈德门牌的拾枝包装。当他在人前吸烟的时候,他总探手进他那件灰布棉袍的袋里去摸一枝来吸;他似乎不喜欢将烟包先拿出来,然后再从烟包里抽出一枝,而再将烟包塞回袋里去。”鲁迅家里常备两种纸烟,一种是价钱贵的,给客人抽,一种是便宜的,自己平日抽。鲁迅还喜欢喝酒,喝花雕等中国酒,一般每顿饭都喝,经常喝得酩酊烂醉,且在喝酒过程中烟不离手。郁达夫在1933年曾作诗赠予鲁迅,其中两句写道:“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喝茶也是鲁迅的终身爱好,他经常去茶楼喝茶,在文章中也经常提及茶事。

除了“三大瘾”,鲁迅还喜欢美食。他喜欢吃肉和鱼,尤喜金华火腿,但他不吃多刺的鱼,觉得剔鱼刺是不必要的麻烦。他喜欢吃梅干菜扣肉、马兰头、绍式虾球、清汤越鸡、茴香豆、小香干、盐炒花生等家乡菜,经常用梅干菜扣肉招待朋友。他喜欢吃水果,有次上街买日本产的青森苹果,不料遇到日本朋友,被“强赠一筐”,鲁迅很高兴地带了回去。他更喜欢吃糕点、糖果等甜食,甚至为此馋嘴。有朋友从河南来,送给鲁迅一包方糖,鲁迅打开一尝,“又凉又细腻,确是好东西”,便迫不及待吃起来。半夜里馋得睡不着,鲁迅忍不住爬起来又吃掉大半。还有一回,有人送了柿饼,他藏起来自己偷偷享用。只有女士来做客时,他才“大方”地拿出来,因为女士们胃口小吃得少。鲁迅喜欢吃油炸食品,据说在北京时,夫人朱安常常用白薯切片和以鸡蛋、面粉然后油炸,很讨鲁迅的喜欢。鲁迅喜欢聚餐,几乎尝遍京城著名餐馆,在《鲁迅日记》中经常可以看到鲁迅和许寿裳等好友聚餐的记载。

当然,鲁迅也有一些“不良”嗜好,如不修边幅,喜欢熬夜。晚年在上海时,一天夜里鲁迅正在写作,外面的猫叫个不停,屡屡打断他的思路,鲁迅于是拿起手边的50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猫一一发射。鲁迅还喜欢给人起绰号。上学时,鲁迅给一个好哭鼻子的女同学起过名为“四条”的绰号,意思是眼泪鼻涕一块流。在日本留学时,有个同学脸上很多胡须,鲁迅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熊”。在北大教书时,青年教师章廷谦留了个学生头,鲁迅便称其为“一撮毛”,见面时叫他“一撮毛哥哥”。

并非完人

鲁迅并非完人,有敏感、多疑、刻薄的性格。和沈从文的“老死不相往来”,颇能说明这种品性。

1925年春夏之交,“北漂”青年丁玲因处境困窘,给鲁迅写了一封求助信,大意是说一个弱女子在社会上不容易活下去,想请求鲁迅为她设法找个吃饭的地方,哪怕是报馆或书店的印刷工人职位都可以。鲁迅看到信后有些疑心,便托一些朋友打听。不料孙伏园觉得这个笔迹十分眼熟,因为他见过沈从文的稿子,就猜测可能是沈从文写的信。鲁迅听了火冒三丈,认为沈从文冒充女人拿他开涮。正在气头上,胡也频又来拜访鲁迅。当时胡也频正在追求丁玲,为讨丁玲的欢心,他便将名片印上“丁玲的弟弟”字样。鲁迅一看就更生气了,“在室内对拿名片进去的佣工大声说道:说我不在家!”

鲁迅对此事极为愤慨,把账都算在了沈从文身上,在日记、信函、文章中用尖刻的语言对沈从文进行挖苦、讽刺。当时沈从文用过一个笔名叫“休芸芸”,鲁迅用不屑的口吻写信给钱玄同:“这一期《国语周刊》上的沈从文,就是休芸芸,他现在用了各种名字,玩各种玩意儿。”其中的“玩各种玩意儿”便是暗指沈从文化名为“丁玲”向他求助。沈从文知道此事后也很生气,在《记胡也频》中写道:“丁玲女士给人的信,被另一个自命聪明的人看来,还以为是我的造作。”鲁迅和沈从文的这番误会,埋下了两人心中的芥蒂,导致了后来两人的几次笔战,也让两位伟大的作家一直未有直接交往。

除了沈从文,鲁迅也常常因为小事、误会而和一些老友闹翻。鲁迅和钱玄同本是同门,又是《新青年》同事,关系不可谓不深厚。正是钱玄同认为“周氏兄弟的思想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所以竭力怂恿他们给《新青年》写稿”,而激将得鲁迅从抄古碑的落寞中走出来,重整旗鼓走上了战斗道路。但两人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失和。1926年6月,顾颉刚发表的《古史辩》引发轰动。鲁迅不赞成古史辩观点,更讨厌顾颉刚,不断撰文抨击。而钱玄同却支持古史辩,并与顾颉刚愈走愈近,招致鲁迅的不满。1929年,鲁迅回北京探亲,去孔德学校拜访马隅卿,恰好钱玄同也在座。看着名片上所印“周树人”三字,钱玄同笑着问:“你的姓名不是已经改成两个字了吗?怎么还用这三字的名片?”鲁迅正色回道:“我从来不用两个字的名片,也不用四个字的名片!”鲁迅这是在讥讽钱玄同用的四字笔名“疑古玄同”,钱玄同听了顿时满脸阴云。正在此时,鲁迅最讨厌的顾颉刚又走了进来,鲁迅立刻起身扬长而去,从此再未与钱玄同相见。

鲁迅一生打的大部分笔墨官司出于“公仇”,但也有一些论战是由“私怨”所致。鲁迅和陈源战个不休,《华盖集》的一半内容、《华盖集续编》的三分之一内容都“献”给了陈源。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陈源造谣说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了日本人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惹得鲁迅极为愤怒。鲁迅和梁实秋的矛盾,也有一个原因是梁实秋直言不讳地批评鲁迅的翻译是“硬译”。

此外,鲁迅对中医、古书、京剧等传统文化的见解也比较偏激,有所偏颇。这导致了鲁迅一直在“黑”梅兰芳,动不动就写文章挖苦梅兰芳,如在《论照相之类》中写道:“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也就是男人扮女人。”这明显是在讽刺梅兰芳,梅兰芳对此也很生气,甚至没有出席鲁迅的追悼会。建国后,梅兰芳对鲁迅也一言不发。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这自然是对的,但再勇猛的战士其实也是凡人,如鲁迅自己所说:“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实际上,所有的人本质上都是凡人,不过是有些人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而已。我们在仰望他们的“伟大”同时,也不要忘了他们平凡的“基座”。

方舟子的另一面 篇4

同样感受的人或许不多。几个月前,出差时跟一个北大生物学的博士同车,聊起方舟子,她颇为不屑。而且作为准“专业人士”,她也信中医,反转基因。当时便觉得方舟子在这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上,虽然风光无限,毕竟道阻且长……

2010年4月14日,我在一家小报社做记者,因为一个偶然的缘由,开始关注转基因问题。去绿色和平组织听了几次介绍,不由地为我国同胞的健康问题忧心忡忡。但想起之前方舟子在牛博网的一些文章,看上去理据充足,而他旗帜鲜明地站在支持转基因的一边。于是,抱着姑妄一试的态度给这个貌似不好打交道的人写了封邮件,问了几个问题。未想一个小时后,就收到他的详细解答,他列举了很多国外的文献资料,对绿色和平组织质疑转基因的一些证据逐一反驳后,特别关照“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是否能产生环境和经济效益,不能听某个民间极端组织如何说,或某个标新立异的科学家如何说,而应该听权威机构、主流科学界如何说。现有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及其效益已得到了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在内的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美国科学院4月13日刚刚发布长达200多页的报告《转基因作物对美国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肯定转基因作物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非常大”。

后来就这一话题继续探究,接触了更多的人之后,发现真是“懂的人都说好,不懂的都说不好”。尽管方一直是民间打假者的身份,而自外于所谓的“学术殿堂”,但他关于转基因的观点在专业圈子里支持者甚众。而他的这次受访,也给了刚入行的我不少鼓舞。

一个月之后,方舟子和土摩托就转基因和食品安全问题有个对话,前去围观,终于得见本尊。尽管当天活动宣称要根据报名验身份证登记入场,但现场还是出了点状况。因为观点迥异,几个“乌有之乡”(一个中国大陆具有同情弱者,追求公平正义的政治性网络)的人起来闹场抗议,方的律师兼保镖彭剑与其针锋相对,厉声斥责,而方则一直不紧不慢地解释,平和理性地坚持。

这场活动的意外之喜是得到一本方舟子的书——《科学成就健康》。这本书揭开了中医的很多鲜为人知的真相:谣传治好原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脑死亡”的安宫牛黄丸中,有毒元素汞和砷的含量极高,危害很大;而广受欢迎的“龙胆泻肝丸”则曾致数人罹患尿毒症;何首乌也有导致肝炎的文献记录。看了这本书所附的触目惊心的《中药毒副作用备览》,我从此失掉了对中医的最后一点信心。

它还揭开了很多保健品的骗局。比如,对于市场上抗衰老的各种“灵丹妙药”,它归类解析后得出结论:“衰老乃是生命过程不可避免的副产物。为生命提供能源的机制也播下了摧毁生命的种子。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能够发现抗衰老的灵丹妙药。但是在目前,这一前景仍然相当渺茫,市场上所有号称能抗衰老的药品、保健品,更全是心理安慰剂。与其浪费金钱购买心理安慰剂,不如学会正确地对待衰老。”看看那些相信“林博士”逆生长的神话,而掏高价购买其“神药”的人,不由默念“信舟子,不上当”。

半年后,给一个杂志写稿,主人公是罗永浩。去见了罗,谈及方此前出走牛博,两人之间的骂战,罗老师坚称缘由是方舟子情商太低,他本身是想把此事引导成“散伙”,而方舟子却非要“反目”。“他做了那么多牛叉事,结果全国人民有很多骂他的,他自己有幻觉,觉得做正义的事就是会得罪人”。

采访完老罗,又打电话给方舟子,看他可否评论下他的“敌人”。可刚报出杂志名称,方就说以前曾有过节,不愿接受采访。我想说服他,便说,起码我对你没有恶意,可以公正报道,你不能拿过往的事来对付我们这些无辜的人啊。他却依然不为所动,礼貌而坚决地拒绝,只好作罢。

后来看他一直“轴”下来,用证据、用数据、用理据,一路砍杀,很多形迹可疑的所谓“大师”纷纷落马,心里也会暗自痛快。但他意气风发跨界讨伐之时,也多泼皮手段,伤及无辜。他与韩寒等人的纠葛,便近乎泼皮耍赖,对韩寒身高等的一些质疑被证虚妄之后,也不见他有任何纠错致歉的表示。

前不久看《锵锵三人行》,许子东说之所以方韩之争两败俱伤,不了了之,恰恰是因为方舟子这样的人太少了,有更多质疑权威、探寻事实的人出现,世界的本来面目才会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确,有更多一门心思求真的力量出现,我们这个伪君子横行的时代里,真相、真话、真人和真理才能越来越多,发展壮大。正如方舟子在《科学成就健康》里引用毛泽东的话,“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

对“科学”,方舟子有原教旨主义的偏执;但“负责”,或许正是他应该加强的。

鲁迅的另一面 篇5

一、教学设计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是选自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精读课文中的第二课,首先让学生通过精读课文感知鲁迅的平和,不过,这篇文章较长,我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就明确指出了几个方面,化繁为简,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筛选信息,这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把体会鲁迅的平和作为次重点;

其次,我把这篇文章的.重点放在了回忆录的特点上:细节描写与饱含深情的语言。阅读与写作往往是分不开的,一方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主要在于细节描写,这是阅读的重点,也是写作的重心。因此,我不仅以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而且把课外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欣赏,学习的同时给他们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让学生品味萧红对鲁迅饱含深情的描述语言;

然后,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后一道题往往是探究性题,因此,我在课堂上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一个学生针对文本自由发挥的问题;

最后,一节课的完结并不是真正的完结,而是通过这节课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他在课外自主学习,因此我设计拓展延伸以课内来带动课外,让他们的视野、知识更加广阔、丰富。

二、不足之处

(一)、课堂环节上:

1、分析人物形象时明确的几个方面有交叉。这是很细微的方面,其实在备课时也考虑了,但想着那样板书就不工整了,打算在跟学生陈述这一环节时点明就可以了,就没有改动,谁知在讲课中党老师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给我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2、由于种种原因,只在学校试讲了一次,总担心时间不够,因此在品读文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环节,我事先找好了,没让学生自己在文中寻找,这样学生的体会的可能不够深刻;

3、课堂小结太简单,亮点不够。

(二)、因为是借班上课,备学情不充分。

(三)、平时这种锻炼太少,课堂上放不开。

“幸福”的另一面 篇6

对许多人来说,追求幸福不仅是一生的目标,而且也是基本权利。例如,美国的《独立宣言》就说,“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追求幸福被当做一种“不言而喻”的真理。幸福一般被视为一件当然的、自然而然的好事。对于讴歌幸福的人们来说,“幸福能够给我带来什么”(“幸福为何有益”)与“我因何幸福”是同一个问题,因此也只需要同一种回答。那么,幸福会给你带来什么呢?

回答是,幸福可以帮助我达到重大的人生目标,如事业、财富、地位、荣耀、荣誉;幸福可以为我稳固重要的人际关系,如家人的亲情、夫妻的恩爱、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志友情、崇拜者对崇拜对象的绝对崇敬、对民族群体的无条件认同;幸福可以扩展我人生的范围,如智慧和知识、见解和判断、思想的乐趣、艺术兴趣和修养;幸福还可以提升我的福祉和心理健康,如让我快乐和满足,令我愉悦,免除焦虑和烦恼,等等。

在这样的理解中,幸福展示的永远是光明、美好的一面。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事物从来都是两面的,有利就会有弊,为什么偏偏幸福就是例外呢?最近,2011年第6期的《心理学研究透视》杂志上刊登了三位研究者讨论幸福的文章,涉及的正是幸福不为人注意的另一面,文章的题目是“幸福的阴暗面?幸福如何、何时、为何并不总是好事”。三位作者都是心理学家,他们是耶鲁大学的June Gruber、丹佛大学的Iris Mauss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Maya Tamir。

幸福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他们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问题是,追求幸福和体验幸福是不是也可能带有负面的后果呢?这个问题是从四个方面来提出的。

第一,幸福是否有不适当程度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提出,美德和一切可以称之为“善”的事物,必须要程度适中,有益的东西一旦过犹不及,便会转变为有害的东西,幸福也需要适中,不能提倡无条件、无止境的提升。

第二,幸福是否有不合时宜的问题?我们所熟知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是一种既不适度,也不合时宜的幸福。在许多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的社会里,炫耀和展示财富带来的幸福(宣扬所谓的“豪华”或“顶级”享受),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第三,幸福是否有追求手段不当的问题?

第四,幸福是否有错误的种类和方式问题?

后两个问题其实是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吸毒、淫乱、挥霍(尤其挥霍公共的财物)、奢侈、专制独裁,权势者的飞扬跋扈、盛气凌人、耍威风,老子天下第一,享受特权、损人利己,这些都能给人带来幸福感,但显示的幸福是光明的,还是阴暗的呢?

警惕病态心理的“欣快症”

许多人是在既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也没有认真思考过幸福的情况下感受“幸福”的。这种幸福有它的价值,但并不代表幸福在更高层次上的意义。从古代开始,思想家们更关心的是一种高于个人感受和情绪的幸福,那是一种与普遍的公共生活有关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把幸福认识为一种与美德相一致的行动,而不只是一种心理感受的状态。幸福是“好生活”的特征,即人可以用优秀的方式实现人性善(自由、勇敢、节制、审慎)的那种好生活。幸福是 “灵魂按照理性而进行的美德行为”,或者说,幸福是美德的行为。这是一种必须在公共生活中来理解和追求的幸福,它以人们共同的好生活为条件,也以这样的好生活为目标。

不思考的幸福是肤浅的,它使人陷入一种病态心理的“欣快症”(Euphoria),让人飘飘然而忘乎所以,因此变得越加可能不合时宜、不合度地,以不当手段和不当方式去追求幸福。一个关注不幸福的社会要比一个对幸福沾沾自喜的社会更成熟也更理智。这就像成熟、睿智的预言,它关注未来的灾祸一定甚于幸事。思考不幸福多于幸福,那才有可能将未来的幸福最大化。

对个人的幸福如此,对群体的幸福也一样。古罗马曾是一个空前强大、富有、成功,而拥有无比幸福的帝国。然而,弗洛鲁斯在他的《罗马简史》中恰恰在这种帝国的幸福中看到了灭亡的开始:“疯狂的内战是极度繁荣引起的……(罗马)的堕落首先是从征服叙利亚开始……财富和权力摧毁了道德基础,使国家陷入自己造成的罪恶深渊,并淹死在其中。”他问道:“难道不是我们的财富引起政治野心,造成道德危机日趋严重,因此引起……大动荡吗?穷奢极欲的盛大宴会和十分慷慨的赏赐难道不是将巨大的财富挥霍殆尽而变成贫困吗?正是贫困使卡提林策动叛乱。独裁统治的欲望难道不是过多的财富造成的吗?财富以复仇女神的火炬武装恺撒和庞培,让他们去毁灭自己的国家。”

这种幸福的阴暗,不是很值得我们警惕吗?

巴黎的另一面 篇7

首先让外来的游客感受到的是,在巴黎的地铁及公交车上,人们一般不为老年人和孩子让座(这与北京的公交车上的情况大相径庭)。我注意到,即使走路都有点颤颤巍巍的老人上车后,如遇无座也只好在车上扶着栏杆;而大人带着的四五岁的孩子在车上亦是如此。对此,我也可以给出另一种解读:既然你还能出门,那你也应该“独立自主”吧,而一个已能站稳的孩子,从小就不该溺爱他,出门就得培养他有点独立的气质又有何妨?

在地铁和地铁站里,人们还经常可以看到巴黎的乞讨者。在我们居住的酒店附近那个地铁站的过道里就常见到3位乞讨者,一男一女,年龄稍大。那位男士时而还举着一张纸牌,上面醒目地写着:“我饿!”两个大字,以表示他至少应有吃饭的权利。而第三位男士也许不应称其为乞讨者,因为他不断在过道里弹着吉他唱歌,且唱的还相当动听……在某个较大的地铁站里,还看到有五六位俄罗斯人(或许是乌克兰人)在手风琴的伴奏下慷慨激昂地唱着前苏联的战斗歌曲,对我这个曾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老人来说还颇感到有点震撼。更有一次,在地铁车厢里还听到了一位乞讨者像演说家一样的大声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我失业了,我有家庭,有孩子,现在遇到了困难,请诸位……”车厢里的人没有被他的演说打动,一个个表情木然。车到了一站,演说家跳出了车厢,又急忙跳上了另一节车厢……

安全问题。在巴黎的十多天里,虽然我与妻子逛了巴黎很多的地方,我们感到巴黎还是安全的(我们只在塞纳河边遇到过一个蹩脚的骗子)。但安全问题,也许对中国的游客来说的确成了一个大问题。就在我们5月22日抵达巴黎的那天,在法国南方的蒙彼利埃市,发生了几个蒙面大盗抢劫了一个中国40人的旅游团的恶性事件。我的一位同学在巴黎也有过被偷的记录。另一位在巴黎做生意的朋友,其汽车不仅被砸过,还被偷过(后来保险公司给予了赔付)。巴黎的警察对此类事件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是安全恶化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人在巴黎绝对没有在北京感到安全。

巴黎的安全问题与其众多的外来移民有着一定的关系(当然这不是说法国人里就没有坏人)。我们曾到过巴黎的13区、19区和Aubervilliers以北的中国的商品批发城等地,看到那里大多是亚洲人、阿拉伯人、非洲黑人及东欧人等等。而这些地方的街道上,烟头、杂物随处可见,环境卫生较差。据我观察,亚洲人(华人、东南亚人、印巴人等)比较勤劳,很多人有工作,在街上闲逛的较少,而其他族群的人则有所不同……

外来移民的问题引起了法国社会的震荡,加之欧洲经济的不景气,目前不仅是法国,而且已经成为整个欧洲的重要问题,同时加重了欧盟内部的矛盾。在5月末欧盟议会的选举中,20年前毫不起眼的法国极右政党——国民阵线,今年却大获全胜,得到了最高的25%的选票,其领导人在电视中的表现甚为得意。在大街上,我看到他们的一句竞选口号:“让我们在自己家里过(安静的)生活!”似乎有相当的号召力。与此相反的是,早在1946年二战后普选中的第一大党——法国共产党,近年来却不断萎缩,在前不久2007年的总统大选中,得到的选票还不足2%。一句话,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诞生地——德、英、法,其理论显而易见已被人们扬弃了……

上一篇:SAP项目组下一篇:教学内容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