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介词对比与翻译

2024-06-22

英汉介词对比与翻译(精选七篇)

英汉介词对比与翻译 篇1

在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学习过程中, 容易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句式单一, 病句多。这说明我国英语学习者在听和读的环节有很大的欠缺, 语法错误通常是受学习者的汉语思维影响的。因此, 有必要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加强对于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本文的重点在于介词的使用和翻译。在汉语中, 动词和名词始终是学习和应用的重点, 介词的作用相对较小。而英语中介词的用法极其重要, 有语言学家认为“英语是介词的语言”, 这充分说明了英语在介词应用方面与汉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 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介词的分类和用法, 更容易发现其使用中的突出特点。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 在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但两种语言都有介词。介词作为前置语,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 组成介词短语, 表示动作的时间、状态、原因等。受到两种语言不同的结构和发展规律影响, 介词在构成和语义等方面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通过英汉语言的对比, 着重了解英语中介词的用法和翻译技巧, 有利于推动我国英语学习者展开进一步的学习, 提高对语言的认识。

二、汉语和英语里介词的分类及特点对比

(一) 汉语介词的分类

汉语介词根据其在句中的具体含义不同, 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对象、排除、被动、比较。其中前几种比较好理解, 表示排除的介词是例如“除了、除非”这类。介词与名词等结合构成介词短语, 具有语法意义。介宾机构还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如“比他高”。根据结构区分, 可以分为单音节和双音节介词, 如:在、关于。

(二) 英语介词的分类

英语里介词本身的数量并不多, 但是用法非常灵活。据语言学家寇姆的统计, 英语中介词约为200多个, 而汉语中仅为30个左右。英语语法书中对于介词做了专门的分类和详细的介绍。语法书中按照形式一般分为简单介词和复合介词, 按照语义来分, 跟汉语相似, 分为地点、原因、结果、方法等。另外介词根据其表现的事物状态, 还可以分为静态、动态和动静态介词。

1. 静态介词

静态介词是在时间或空间上相对静止, 在句子关系中比较稳定。静态介词可以表示时空位置, 也可以表示抽象关系。在时空位置上表示相对静止状态的词有:inside, above, among, since等。例如:above the box可以指在空间范围内的“在盒子上”, 也可表程度上的超过。表示抽象关系的介词主要指代事物之间的稳定关系, 比如因果关系等。这类词有:because of, but, despite等。这类表现事物之间关系的介词或介词短语, 在翻译时要着重突出其内在关系。例如:The Health Service has visibly deteriorated, despite increased spending.尽管支出在增加, 但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却明显下降了。这句话中在翻译中要体现出“尽管”这一让步关系, 汉语中的第二个分句要体现出让步后的转折, 突出服务质量的下降这一结果。

2. 动态介词

在时间和空间上体现事物的空间变化, 例如:till, until, out off, towards, across等。这类介词具有明确的空间和时间指向性, 在句子中往往表现事物的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状态。例如:Until1935, there was no federal unemployment insurance.直至1935年, 才出现了联邦失业保险。这句话中的Until译为“直到”, 在时间上表现了一种动态的关系, 1935年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在翻译时应当体现这种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3. 动静态介词

动静态介词具有静态与动态的特点, 这些介词所表示的内在含义不同。在充当静态介词时, 表现的是时空上的相对静止;在作动态介词使用时, 只能表示时空位置的变化。这类介词在英语中非常常见, 无论是在语法功能还是在句意功能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in, on, under, behind, near等等。这类介词在翻译时要根据语境的动静态情况, 最好选择直译的方式, 充分展现出介词本身的含义。例如:That cat lies under the table.那只猫躺在桌子下面。此句中的under就充当着静态介词, 与table这一名词构成介词短语。

三、英语介词用法和汉语介词用法的比较

(一) 英语介词的辨析

英语中介词主要可以表示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方位、计量、制作材料、相关等。

1. 表方位

介词表方位的用法最为常见和广泛。这类介词以in, on为代表, 是英语学习中的基础。在汉语中, 也有表示方位的介词, 但一般都以“在”来表示, 如:在上、在下、在旁边等。In一般表示在范围内, 例如:Chicago lies in the north of America.On表示的是在…之上或两地相邻。例如:That book is on the table.North Korea lies on the northeast of China.在固定搭配中, 注意介词不同而引起的含义差别。例如:lie in/lie on/lie to这组短语中, lie in表示的是前者在后者范围内, 在上例中就是芝加哥在美国的北方。Lie on表示两地紧邻, 但不具有包含关系。Lie to表示两地相邻, 但不接壤, 如台湾和中国大陆可以用Taiwan lies to the southeast of China’s mainland.

2. 表计量

At, for, by等介词表计量。在汉语中看, 这类介词一般用“以”来表示。At用于计量速度、时间或价格;by用来计量度量单位。例如:He runs at 8 kilometers an hour.Lily is paid by the day.其中by+时间点意为“不迟于”, “一到”;“当某时候到了”, “到…时为止”等。时间上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之别。其时态可为一般式、完成式、进行式或完成进行式, 而at+时间点仅仅表示某一时刻, 几点。

3. 表制作材料

这类介词有of, from。Of一般表示制作后的成品可以看得出原材料, 如:This desk is made of wood.而form表示的是看不见原材料的情况, 如:T-shirt is made from cotton.

4. 表相似

表示相似的介词有:like, as等。like和as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 不太容易区分, 尤其对于as在从句中的用法, 极容易与介词形式混淆。As在作介词表示“像…”时, 主要侧重点是表示其身份, 句子中的主语与参照物是一致的。例如:Mr.Wang talked to me as a teacher.王先生以老师的身份跟我说话。该种形式的翻译中王先生与老师都是一种人的身份。

另外, 还有表示关于、除…之外的含义, 在此笔者不再赘述。

(二) 汉语介词用法辨析

汉语中也有表示时间、方式、原因、对象、排除含义的介词。如:自、按照、为了、由于、对于、除了等。汉语介词区别于英语介词最大特点是在汉语中, 往往直接用动词代替英语中介词的成分。这些被替代的介词词形不变, 虽然起着介词的作用, 但实际含义却应当划归为动词范畴。如:往北走, 向右转等, 在汉语中大量使用。

(三) 英语介词的句法结构与汉语介词的结构

1. 英汉介词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成分, 因此, 在用法上也有所不同。

在汉语里, 介词主要起到状语和补语的作用, 有些时候可以做定语或主语。比如:这家店的厨师水平非常高, 至于厨师长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做状语) 。从下午5点开始就是休息的时间了。 (“从”做主语) 。

英语中介词可以做主语、表语、状语和宾语补足语等。介词短语主要做状语。

2. 英汉介词的语序与汉语介词的语序

汉语介词或介词短语在充当定语或状语成分时, 在中心语之前, 而做补语成分时, 则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如:部队向前行进。 (状语)

英语中的介词或介词短语往往置于名词性词组之后, 在做状语时位于句子末尾。如:She is sitting near the door. (状语)

四、英语介词的翻译

英语介词主要在句中的作用是其句法功能, 与其他词联系在一起产生相对应的语义关系。对于可以直译的句子, 首先选用直译, 按照汉语的习惯和结构将英语中的介词和介词短语作出转换。在对于不能直译的时候, 对于介词省略和转译与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下面, 笔者介绍几种翻译的方法:

(一) 对等翻译

汉语中的介词数量相对与英语而言很少, 但英语中的介词使用还是有与汉语重合的地方。对于表示时间地点等静态介词, 一般采取与汉语介词相对应的译法。如:Please sit beside me.该句中的beside可以找到与汉语中相对应的介词“旁边”, 因此直接对等翻译为“请坐我旁边。”在不能直译即直译后不符合汉语或英语的表达习惯时或不符合原文含义时, 要采用意译的方法。汉译英和英译汉都是相同的道理。例如:告诉汤姆不要在雷雨天气站在树下中的“在树下”就可直译为“under a tree”。

(二) 转换翻译

《英汉对比研究》中提到汉语介词大多数都是从动词演变而来的。所以, 英语介词翻译中找不到与汉语相对应的介词时, 要转换词语的词性。转换的方向有:介词转为动词、转为连词、转为副词或形容词。

英文中包含了动词性很强的介词, 在翻译时应当注意, 如:across (横过) , through (通过) 等。如果介词或介词短语在句中的用法是表原因、条件的, 应当根据其使用的情景, 翻译成汉语中的“因为、由于、如果”等。例如: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many cities have entered into a new developing stage.该句中的with在翻译成汉语时, 起到的是连词的作用。英语中放在名词之后的静态介词主要起修饰和限定的作用, 可以翻译成形容词。有些具有动词性质的名词, 前面的介词也可以转换为副词。

(三) 省略翻译

为了使翻译后的中文句子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句子内容, 有时应当省略某些介词, 这样能表现得更加通顺。有时还将句子的状语成分当成主语来使用。英语中频繁使用介词, 而汉语中往往不使用, 在遇到表示时间、地点的介词时, 且该词出现在句首, 译成汉语时往往省略不译。例如:Smoking is prohibited in the office.该句中的in (在) 不需要翻译成“在办公室”。汉译英中亦然, 如:1985年我们全家搬到美国。My family moved to America in 1985.该句中省略了表时间得介词in。

五、结语

英语介词在用法和翻译上相对于汉语来说要复杂得多, 在技巧和方法上比较灵活。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当积累经验, 熟悉用法和技巧, 理解句子或文章的具体含义, 结合语境, 做到有效的应用。

摘要:介词作为虚词, 虽然在语言中不能独立承担句子含义, 不能独立作为句子成分, 但是其具有连接词与词之间的重要作用, 在句子中能够表明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情况, 是一种重要的“功能词”。英语和汉语中介词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是遣词造句中进行进一步说明的部分。英语和汉语中所使用的介词有相同点, 当然, 两种语言之间的区别必然导致了介词使用的差别。在英语介词的翻译中, 其用法问题更加值得关注。本文主要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角度入手, 分析英语介词的分类和特点, 并结合一些句子实例, 探讨英语介词的翻译技巧, 旨在与广大英语学习者共同研究, 共同进步。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英语介词,用法,翻译

参考文献

[1]刘宓庆, 胡卫平, 赵卫.翻译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之英汉互译 (增订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王慧晶, 刘天玮.从英汉语言对比的特点看介词用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4]杨彬, 张熹.从语义关系看介词的翻译[J].海外英语, 2012, 06.

[5]王书魁, 李崇月.英语介词汉译法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英汉对比与翻译课程论文 篇2

题目:科技英语中专业术语的翻译规律

姓名:沈凡

学号:2011213403

主修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辅修专业:英语

科技英语中专业术语的翻译规律

沈凡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号:2011213403)

摘要:科技英语中专业术语的翻译一直是科技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从科技术语的构成、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专业术语的翻译规律。

关键词:科技英语;专业术语,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一、引言

科学文化交流中,翻译活动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在翻译活动中科技术语的翻译是任何一个翻译工作者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专业术语是指某一学科领域所特有或专用的词汇,它描述了该领域特有的事物和现象,我们接触该领域,也就意味着必须接触该领域的专业术语。由于各种原因,科技术语的国际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科技英语中专业术语的翻译规律,让科学文化的交流不受语言的障碍。

二、科技术语的构成分析科技术语的构成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的翻译科技文章。科技术语的构成方式有很多,主要有:

1.派生

派生法通过给词根或单词增加一个或多个词素或词缀形成新术语。如: multi-(多)+media(媒体)=multimedia(多媒体)

hard(硬的)+-ware(部件)=hardware(硬件)

2.合成合成又称复合,是将已存在的词或词素结合构成新的词。

object-oriented面向对象的website网页

3.缩略

缩略词是将较长的英语单词取其首部或者主子构成与原词同义的短单词,或者将组成词汇短语的各个单子的首字母拼接成为一个大写字母的字符串。math=mathematics数学

ad.=advertisement广告

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4.旧词赋新意

旧词赋新意就是对已存在的词赋予新的意义创新术语。如:

memory普通语意为“记忆力”,而在电子技术中引申为“存储器”; monitor愿意为“班长”,而在计算机科学中为“监视器,显示器”。

5.借用

借用是指一种语言中存在的术语或概念被引入到另一语言中。如:中文“黑客”借用英文“Hacker”,英文“gelivable”借用中文“给力”。

三、我国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

每个人在翻译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方法和见解,会导致翻译的科技术语存在不统一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为科学术语的翻译制定一个准则。有关学者认为,术语定名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单义性、简明性、中文特性和国际性。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就是从科学概念出发,准确反映所指事物的特征,根据概念的全部特征来掌握事物的内涵,借以作出确切的定义和定出“名副其实”的定义。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就是在一个学科、以致相关领域中,术语不是孤立的、随机的,而是一个合乎分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highway、expressway、freeway过去都译为“高速公路”, 现在分别译为“公路”、“快速路”、“高速公路”。

3.单义性原则

单义性是讲任何一个概念只能有一个专门固定的术语,即“一词一义”。如:地理学中的overlandflow 曾被翻译为“坡面水流”、“坡面漫流”、“陆面水流”、“地面径流”、“表面水流”等8 个词, 现在统一为“坡面流”。

4简明性原则

简明性是指术语简单明了,尽可能简短,但又不应简化到人们不好看懂。如:radiodetectingranging 意思是“无线电探测与定位”, 按英文词首radar 音译定名为“雷达”。

5.中文特性原则

中文特性是指术语定名要体现汉语表意文字的特点。如:物理学名词damping 的汉译过程中, 有译为“减幅”、“阻迟”等说, 均欠贴切。物理学家杨肇宁先生偶发奇想, 得“尼”字有“逐步减阻”之意, 遂译为“阻尼”, 应用巧妙得体, 沿用至今。

6.国际性原则

国际性原则是指术语定名尽可能采用国际通用的术语和符号。如:采用音译的方法, 把clone 翻译成“克隆”等, 这样便于在国际交往中对等互译。

翻译工作者只有按照相同的标准,遵循共同的原则,才能是科技术语统一,便于科学文化的交流。

四、科技术语的一般翻译方法

翻译英文科技术语,从古到今,有关学者已经做了相当深入的探索,现将其总结大约有十几种方法,即:意译、音译、半音半意译、音译兼意译、形译、借用、按外文字母译、造新字、简称和采用外文缩写等。

1.意译法

意译就是对原词所表达的具体事物和概念进行仔细推敲,以准确译出该词的科学概念。这种译法最为普遍。由于汉语是表义语言,因此意译是翻译科技术语的首选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科技术语应采用意译法。例如:

high technology高科技

holography 全息摄影术

bulletin board system(BBS)电子公告板

the knowledge economy 知识经济

videophone 可视电话

E-mail电子邮件

2.音译法

音译法:对于像计量单位、科技发明、材料、化学品名称等这样的技术术语,一般应使用音译法进行翻译。例如:

ohm欧姆

calorie卡路里

joule 焦耳

nylon 尼龙

Vaseline 凡士林

radar雷达

3.意译、音译共用法

对于有些技术术语来说,它们既有意译名,又有音译名,二者同时使用。例如: vitamin 维生素(意)/ 维他命(音)

penicillin青霉素/ 盘尼西林

engine 发动机/ 引擎

microphone 话筒/ 麦克风

4.形译法

形译法多用于用字母表示其外形的技术术语的翻译,例如:

I-bar工字钢,工字条

U-iron槽铁

O-ring环行圈

V-belt三角皮带

T-square丁字尺

5.按外文字母译法

以某个字母代替某种概念时,可直接将字母译出。例如:

X-ray X光

a-iron a铁

Y-ray Y射线

p-n-p junction p-n-p结

6.造新字

主要指翻译化学元素等采用的方法。如:

oxygen 氧(O)

hydrogen 氢(H)

tritium 氚(T)

antimony 锑(Sb)

7.直接采用外文,如

Windows 98 ,Word 2000 ,Office star ,等。

8.简称

这一方法主要用于翻译外国人名表达的术语

Celsius’thermometer 摄氏温度计

Vickers hardness 维氏硬度

由于汉语史表意文字,所以从发展趋势上看,意译科技术语占主流,但是实

际翻译中要根据不同的术语,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甚至几种翻译方法一起使用,相辅相成,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五、结语

科技英语中专业术语的翻译是一个艰难的工作,翻译者必须同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因此,翻译者须不断地拓宽知识面,掌握英语翻译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译者应该本着为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贡献的思想努力追求“最好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华先发.新实用英译汉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 熊兵.英汉对比与翻译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浅谈英汉介词用法对比 篇3

一、英汉介词的特性比较

1、英语介词的特性

(1)英语介词的动词性

尽管英语中的介词属于虚词,但在很多情况下,它们有相对独立的含义。介词可以表达某些动作概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介词的动词特性。因此,介词和动词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英语中有很多介词兼有动词的特性,或者可以说很多介词都有很强的动词性。例如:across(穿过)、along(沿着)、toward(朝向)。

在现代英语中,介词的动词用法,尤其是介词短语代替动词短语的例子十分多见。例如:①You should decide whetheryou are for or against me.(agree or disagree)②The truth willout.(be found)

(2)英语介词主要源于方位副词

英语介词主要源于方位副词,因为在英语中方位词首先转化为副词,为进一步指明运动的地点,在其后加一地点名词,方位副词就演变为介词。

(3)英语介词的兼类现象十分突出

所谓介词的兼类现象即介词同时兼有几种词性,许多介词同时又是副词、连词、形容词甚至动词。例如:①It never rainsbut it pours.句中but是连词。②We go to school every day butSunday.句中but是介词。

2、汉语介词的特性

(1)汉语介词的动词性

汉语介词多由动词演变而来,因此其动词性更为突出。除少数如“于”“对于”“至于”等已完全质变为介词外,多数汉语介词均同时保留有动词的特性,即在一种情况下是动词,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则是介词。如:“他在济南”“他住在济南”这两例中,第一句中“在”是动词,第二句中“在”是介词。

(2)汉语介词的贫乏性

汉语中的介词,无论从句法功能和词汇意义的范畴来说,都不如英语中的介词那么活跃。汉语中介词的数量也远远少于英语中介词的数量。

(3)汉语介词的借用性

汉语介词的借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汉语动词的强势作用,为数不多的汉语介词也多是从动词中“借”来的;另一方面,汉语中有一部分介词来源于英语,并且逐渐固定下来。

二、英汉介词在用法上的对应关系

我们对于英汉介词的特性作了比较,其中包括一些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好地比较英汉介词的用法。英汉介词在用法上有直接对应的一面,也有不直接对应的一面。

1、直接对应

一个英语介词和一个汉语介词直接对应。这种情况是主要的,贯穿于各类介词中。

例如:He didn’t work any longer for his old age。由于年迈,他不能再继续工作了。句中“for”和“由于”直接对应,都是表示原因的介词。

2、不直接对应

(1)一个英语介词与一个汉语介词加另外一个方位词,合在一起形成对应。

They stopped before a bookshop.他们在书店前停了下来。

例句中before与“在……前”形成对应词,即介词“在”和方位词“前”加在一起与“before”对应。

(2)英语句中使用了介词,但在汉语句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或者汉语句中使用了介词,但在英语句中找不到对应的词。

①We will meet at the hour of nine.我们将在九点会面。

英语句中的介词“of”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介词或其他词。

②That’s no fault of mine.这不是我的错。

英语句中的介词“of”表示所有关系,但在汉语句中没有对应词。

英语句中的to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同样,汉语句中的“把”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耐人寻味的是,若变动一下词序,各自句中又可都不用介词。如:He gave this book to me.他给了我这本书。尽管如此,也不能说“to”和“把”相对应,因为它们所介引的词不同。“to”把“me”介引给“gave”,而“把”是把“书”介引给“你”,但这一现象却有力地说明了两种语言的介词在使用方法上所具有的共同点。

因两种语言的动词类别不同,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也会形成无对应词的现象。例如:We listen to the music every evening.我们每天傍晚听音乐。“listen”是不及物动词,要求与介词“to”连用,而汉语“听”是及物动词,可直接说“听音乐”,从而使“to”在汉语中无对应。

3、特殊对应

如前所述,汉语介词大多数是由动词演变而来的,英语介词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动词有关,从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对应,即英语介词与汉语动词在用法上的对应。

例如:No one is against this proposal.没有人反对这个建议。“against”是介词,“反对”是动词,二者形成对应。

英汉介词对比与翻译 篇4

1. 根据结构区分英汉介词。

英语介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简单介词。at, during。(2)合成介词:alongside, throughout等。(3)带-ing词尾的介词。including, concerning等。(4)成语介词。instead of, regardless o等。而汉语介词的分类较英语介词简单,只分为单音节介词,如:在、往;双音节介词,如:关于、根据。

2. 根据语义区分英汉介词。

英语介词按其语义又可分为三类。(1)表示时间。如,a (4 o’clock), in (spring)。(2)表示地点。如:behind (the village), between (the park and the river)。(3)表示其他的短语。如:让步despite (the bad weather),原因due to (the snow),目的for (her),条件without (the support),关于regarding (your future)等。根据语义,汉语介词可以分为:表示处所地点和时间的介词,如:在、从、朝等。表示对象的介词,如:对于、关于、跟。表示凭借的介词,如:根据、凭借。表示比较的介词,如:比、较之。表示目的、原因和结果的介词,如:由于、为了、因、通过等。

二、英汉介词的句法功能

1. 英汉介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在英语句子中,介词主要可以作主语、表语、定语、宾语补足语及状语。如下例子:Between seven and nine will suit me.(主语)/What’s the advantage of cleaning the bedroom?(定语)/I regard him as my sister.(宾语)。英语介词短语主要用作状语,如:He got to America by means of illegal transportation.(手段)/The man raised his head with eyes full of wonder and mystery.(伴随情况)。

汉语里的介词或者介词短语主要充当状语和补语,有些时候,还可以作定语、宾语和主语。如:全国的治安情况都有很大改善,至于直辖市就更不用说了。(状语)/飘向远处(补语)自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定语)/从12∶00到13∶00是休息时间。(主语)

2. 英汉介词的语序。

英语介词短语作定语时置于名词性词组之后。作状语时,多数情况下置于句末。如:talks between parents and kids(定语)/He was standing near the window.(状语)。有的时候,介词短语会置于句首或者句中,这时,该介词短语修饰整个句子。如:In that sense, Mr.Perry missed an opportunity, too.(在这方面,裴瑞先生也错过了一个机会。)(修饰整个句子)

如果汉语里的介词短语在句子中充当定语和状语,一般置于中心语之前;但是,作补语成分时,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之后。如:小分队向前方行进。(状语)/大家走向东面去。(补语)

三、英汉介词的认知方式

1. 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

在英语句子中,如果需要介词或者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和地点,就要把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放前,表示时间的介词短语置后。如:They’ll fly to New York in two weeks./I go to bed before9 pm every day.(时间介词由小到大)与英语不同,在汉语句子当中,表示时间的介词一般放在表示地点的介词之前。如:全体员工定于明天下午3∶00在大礼堂开会。

2. 在存现句中,对目标的认知。

英语存现句需要用表示方位的介词短语。其基本句式结构是:there+be动词/不及物动词+名词短语+方位介词。如:There are many books on the table.汉语存现句的基本句式与英语基本相反,其成分顺序为:方位介词+核心动词+名词短语,如:(在)东面的天边出现了大片的乌云。

四、英语介词的用法

1. 英语介词的辨析。

(1)表示方位的介词:in, to, on。汉语和英语里均有表示方位的介词,在汉语里,一般用“在”表示方位,而英语对应的方位介词有in, to, on。In一般表示在范围之内。如:Tianjin is/lies in the north of China.(天津在中国北部。)To一般表示两个参照物相对独立,在范围之外。如:My house is/lies to the east of the history museum.(我的房子在历史博物馆东面。)On表示两地相邻或者相接。如:Mongolia is/lies on the north of China.蒙古国位于中国北边(与中国接壤)。

(2)表示计量的介词:at, for, by。在英语里,一般用介词at, for和by来表示计量,而汉语用“以”表达计量的目的。At用来计量速度、价格等。如:She drives at 80 kilometers an hour.(她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By表示用度量单位来计量。如:Marry is paid by the week.(玛丽按月领取报酬。)/These apples are sold by weight.(在这里苹果是按重量卖的。)

(3)表示制作材料的介词:of, from。Of用于表示从成品可以看出原材料的情况。如:This bowl is made of iron.From用于表达看不出原材料的情况。如:Paper is made from wood.

(4)表示“关于”的介词of, about, on。英语介词of, about, on均可表示汉语“关于”的意思。Of在表示“关于”意思的时候,指提到或者谈到某人某事。如:George spoke of the interview yesterday.(乔治昨天谈起了面试。)About侧重于表示“关于”某人或事物的详细状况和信息。如:She told us something about her family.(她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她家的事情。)On在表示“关于”时,特指关于学术性或者非常严肃的事情。如:It’s a textbook on arts.(它是一本有关艺术的教科书。)

(5)表示“像”的介词like, as。Like表示“像……一样”,但是实际上不是。如:His face, like the apple, was red.(他的脸像苹果一样红。)As表示汉语的“像”,但是侧重于“作为,以……身份”,即主语和参照物一致。如:She talked to me as a mother.她以母亲的身份跟我谈话。

(6)表示“除……之外”的介词besides, except。Besides表示“除……之外”的意思时,指的是包括后面提到的人或者物。如:Twenty girls went to the history museum besides Maggie.(除了麦格外,还有20个女孩去了历史博物馆。)(21个女孩去了历史博物馆。)Except是指不包括后面所提人或物。如:Everyone passed the final exam except Mike.除了麦克之外,每个人都通过了考试。(只有麦克一个人没有通过考试。)

2. 英语介词短语与动词的连用。

在英语里,表示瞬间动作的动词与介词或者介词短语连用时是有特定要求的。瞬间动词包括:come, go, arrive, begin, open, buy等。这类特殊动词表示动作有一个终点,到达这个终点后,该动作就不会再延续。因此,瞬间动词不可和表示时间延续的介词短语一起使用。例如:在英语句子中,I’ve lef London for five days.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该句应该改成:I’ve been away from London for five days.

3. 英语介词的特殊语法功能。

(1)英语介词可以在句中体现动词的时态。这类介词有:at, through, under, on, in等。表将来式:She is about to go to school.(她将要去学校。)表进行式:What is she at?(她在做些什么?)/The disease is under control.(疾病目前被控制住了。)表完成式:Are they through their project yet?(他们做完这个项目了没有?)

(2)某些介词能表示否定意义。如:The parents always caution their children against responding to strangers.(家长们经常告诫自己的小孩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3)介词短语表达主动和被动语态。主动:She is on business recently.(她最近在出差。)被动:The criminal was under arrest.(罪犯已被捕获。)

五、英语介词的汉译

介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使句中各个部分产生语义关系。在汉译带有介词或介词短语的英语句子时,需要译者准确把握介词所在的语境及该句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英文原文直译成汉语,即,直译,是最便捷的做法。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差异颇多;所以,在更多数情况下,为了更好地遵循目标语言,使译文顺畅,进行词类转换也是有必要的。

1. 对等翻译。

英语介词的数量要远远多于汉语介词,但是有用法重合的情况。这时候英语介词可以直译成相应的汉语介词。如:Tell Jim not to stand right under a tree during a thunderstorm.(告诉吉姆不要在雷雨天气站在树底下。)

2. 转换翻译。

(1)英语介词转译成汉语的动词。连淑能教授在其《英汉对比研究》一书中指出:汉语介词大多是从动词“借”来的,严格地说,现代中国语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介词。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一些动词性很强的英语介词转译成汉语动词,而不失其本来含义。这些动词性很强的英语介词包括:off(离开),along(沿着),against(反对),for(赞成)等。如:They, 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parents, held wedding ceremony on July 5.(征得了家长的同意,他们于七月五日举行了婚礼。)/Are you for or against the suggestion?(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一计划呢?)

(2)英语介词短语转译成连词。当英语介词和其宾语构成的介词短语在句中表示原因,条件或者伴随等状态时,可以汉译成汉语中的连词,如:和、与、由于、多亏了、如果、虽然、即使等。如:With her help, many technical problems are being solved(多亏了她的帮助,许多技术问题不断得到解决。)

(3)英语介词短语转译成汉语的副词或者形容词。英语介词放在名词之后时,对名词起修饰和限定的作用。这时,该介词词组可以汉译成形容词。如:It’s a book of the library.(这是图书馆的书。)同样,有些动态介词或充当动态介词的动静态介词与一些名词构成介词短语修饰动词时,可以转换成适当的副词,如:He is everywhere except in the right place.(他无孔不入,但是就不在他应该在的地方。)/The news about their marriage quickly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他们结婚的消息很快就在小镇传开了。)

3. 省略翻译。

省略翻译是在确切表达原文的基础上,精炼译文。在进行英语句子汉译时,为了译文间接顺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许多表示时间和方位的静态介词,可以在汉译文中被省略掉。如:Talking too loudly is prohibited in the theater.(剧院不允许大声喧哗。)

4. 加译动词。

有些时候,为了考虑汉语表达习惯,需要在汉译英语介词的时候,加入动词。如:All the passengers should not speak to the man at the wheel.(所有的乘客都不应该和坐在方向盘前开车的人说话。)

六、结语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介词都是重要的虚词之一,非常值得研究。介词能够把各自独立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接起来,使它们成为有意义的整体。介词还可以充当各种句子的成分。研究并掌握介词的用法和特点,对于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和翻译水平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89.

[2]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9.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英汉修辞方式对比及其翻译 篇5

英汉修辞方式对比及其翻译

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方式是2种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修辞现象.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言在修辞格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认识并了解英汉2种语言修辞格式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英汉语言转换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修辞手法,并在译文中正确使用,从而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本文对2种语言从声音的锤炼、意义的锤炼、修辞格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浅析英汉修辞在翻译应用方面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作 者:林钰婷 LIN Yu-ting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刊 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IS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1(5)分类号:H315关键词:英语 汉语 修辞方式 翻译

英汉植物文化的对比与翻译 篇6

关键词:植物词;文化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对比

(一)文化内涵相似的植物词

1.百合与lily

百合在中国是一种吉祥之花、祝福之花。因其具有洁白无瑕的颜色和“百年好合”的联想意义,因而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普遍喜爱,另外,中医认为,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因此,百合也常被用作食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之中。

西方文化中,Lily通常象征着贞节、纯真和纯洁。例如,在“圣母领报节”的宗教图画中经常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天使Gabriel手持百合花枝,奉告圣母玛利亚耶稣即将诞生。

2.桂树与laurel

中国文化中,桂树象征着吉祥、美好、荣誉、骄傲。我国古代学子若是考中了状元便称“蟾宫折桂,独占鳌头”[1]。

西方文化中的laurel与中国文化中的桂树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内涵。过去英美国家的人喜欢用桂枝编成花环戴在勇士的头上,以象征荣誉和成功。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植物词

1.红豆与red bean

红豆在汉语中又称相思豆,通常象征着思念、爱情。这一方面与红豆自身的特点有关。由于红豆本身呈心形,且具有鲜艳如血的红色,加上它那质地坚硬的外壳,因而被人们视为坚贞不变的爱情的象征[2]。

英语中的red bean的文化内涵受《圣经》的影响颇深。《圣经》中,Esau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了长子权。因此,红豆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见利忘义、为了微小的眼前利益而违背原则、出卖他人。

2.荷花与lotus

中国文化中的荷花又名“芙蓉”,常被用来与女子的娇美相比较。另外,由于荷花生于污泥之中而仍纯洁无暇,因而有着“花中君子”的美誉。这也是荷花在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lotus象征着摆脱尘世痛苦的忘忧树。传说,人如果吃了他的果实,就会忘掉一切。因此,英语中的lotus有安逸、懒散、无忧虑的隐含意义。

(三)文化内涵空缺的植物词

1.仅在汉语中有意义的植物词

桃花是中国一种较为常见的大众之花。除了象征女子的美貌外还象征张扬、招惹是非。而在西方文化中peach并无特别的文化内涵。

竹,喻指高风亮节、谦逊坚强。栗,喻指渺小的事物。兰,喻指脱俗的高贵品格。而这些词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2.仅在英语中有意义的植物词

yew喻指不朽、哀思。很多西方国家的墓地上常种此树。Apple喻指人和事。grape喻指和平、富饶。而在中国文化中这些词也没有太特别的含义。

二、中英植物词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一)生态环境的不同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 一种植物可能在这个国家常见, 而在另一个国家罕见。人们对于很少接触的植物, 自然不会产生什么联想意义[3]。

(二)联想上的不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客观的反映。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感受,所以不同文化也有不少重合处。就如柳树一词,在中西方都有赞美女子的意思,但是在西方又象征失恋、哀伤、死亡。

三、英汉植物词汇翻译的方法

(一)保留形象直译

当某种植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相同或相似时,即可采取保留形象直译的翻译方法。例如:“Oak may bend but will not break.”可译为“橡树会弯不会断。”

(二)转换形象套译

译者在翻译植物词汇时必须注意其在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并据此调整植物词汇在译入语中的表达方式,做到该词语中喻体改变了, 而其联想意义仍未改变, 从而适应译入语读者的信息接受渠道。例如“As red as a rose.”译成“艳若桃李”。“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译成“雨后春笋”。

(三)舍弃形象意译

当植物词汇直译过来很难被译入语读者所理解,而添加注释不方便,转换形象套译又行不通时,译者不妨舍弃原文中的植物形象进行意译,即只译出植物词汇的联想意义[4]。例如:“the apple of ones eyes”译成“掌上明珠”。“He is practically off his onion about her.”译成“他对她简直是神魂颠倒。”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以植物为喻体的丰富词汇,翻译时必须根据民情风土,了解其修辞手法和喻义内涵,并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加以灵活处理。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在翻译的时候才会做到准确、得体。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7).

[2]杨元刚,张安德.英汉植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李先诗.英语典故精选[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英汉对比翻译与写作的不可拆分性 篇7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中国无人问津诺贝尔奖的关键是没有好的英文译本。一语道出了中国外语教育面临的尴尬事实:理解不到位,翻译技巧不掌握,英语及汉语写作水平普遍较低。

中国翻译家协会主办的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译林出版社主办的戈宝权翻译奖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办的CASIO杯翻译竞赛并称为我国三大翻译竞赛。然而这三大主要面向青年翻译人才的比赛,却同样缺乏艺术性与文学性的整体缺陷。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CASIO杯翻译竞赛评委黄源指出: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本30万字的小说需要翻译者打磨两年才会交稿,而今半年译成已成为平均速度。反观大批参赛者的来稿,处充斥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造……平台”等等僵死的、新八股式的语言。黄源深表示,竞赛中的新八股并不是个别现象,绝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中文表达都令人汗颜。

二、英语写作的僵化模式是对翻译淡化的反映

1.用汉语思维,逐字翻译

有的考生对英语遣词造句无把握,便用汉语构思文章,将汉语句子硬译成英语。

2.句子逻辑关系混乱

部分考生因受汉语结构的影响,对句子中主谓语及状语之间的位置安排不妥,造成逻辑混乱。

3.与汉语干扰有关

即负迁移,也就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造成的干扰,以及与所学外语的某些特点、某些规则造成的干扰有关。首先,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认识方面有差异;其次,对同一现象,同一意义语言表达方面有差异。如果把汉语直译成英语,英国人则会不知所云。

三、翻译和写作的不可拆分性

翻译是一座桥梁,要求大家把握源语言及目标语言的特点,因此两种语言都要有很深的造诣,对写作自然要求很高。如果在此过程中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翻译的水平提高应该不是不能克服的问题。

东西方民族各有各的思维形式,西方民族的思维形式是重在分析,这使西方人惯于“由一列多”的思维,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列次、递相迭加、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形成了“树杈形”的句式结构。而东方民族思维形式是重在综合,这使中国人注重整体和和谐,强调“从多而一”的思维形式,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我国学者吕叔湘先生曾对汉语句子结构作过分析,他指出:汉语里持多流水句,一个子句接一个子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汉语的这种流水句式,用节节短句逐点交待,把问题层层展开。这使得在表达相同内容上,汉语句子在数量上往往多于英汉句子,因此翻译时,汉语的几个短句往往可以译成一个由英语关联词及各种短语联接在一起的一个英语长句。

必须摒弃翻译写作过程中追求一一对应的关系,并机械地把中文译成英文的方法,应该把中文句子结构彻底地忘记,然后用比较简单的“万能”英语表达。平常不妨做一做这样的练习,通过阅读不认识的词条的英文注解,然后试着把单词译成中文词,再去对照英汉词典的汉语释义,慢慢地就会开始领会用英语表达的门道了。

在实际翻译与写作过程当中,脑子里想的是中文句子,然后把一个一个的中文句子译成英文。在翻译的时候努力寻求一一对应关系,希望找到与中文词对应的英文单词。结果句子结构和单词的选用受到中文的影响,自己也觉得费劲;或者觉得表达的意思差不多,而实际上给人的感觉依然还是中文。若是让老外来看这篇作文的话,也许根本就弄不清楚文章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出路在于把中文译成英文时,不要去追求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应该忘掉中文的语法结构,句法形式则可能要整个地打乱,做到“钻进去,跳出来”。所谓“钻进去”就是要看意思是否到位,“跳出来”就是要忘记中文的语言形式。实际上把英文译成中文也是一样的道理,关键是要在转换中把意思表达出来。如果写出来的句子整个结构都在对应,无异于用英语词说中国话,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翻译的本质是不同思维形式的转换,思维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英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调整语句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总之,大家首先要认识到翻译与写作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有意识地在实践过程中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然后系统学习英语汉语的规律特点及区别,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最后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尤其重视对文章的翻译写作。长此以往,相信大家的英语学习及汉语的表达水平都会有质的飞跃。

上一篇:纪念一个孩子下一篇:通信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