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村

2024-06-16

生态新村(精选七篇)

生态新村 篇1

联丰村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优美,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党和国家大量新的惠农政策出台,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指导下,近年来,村两委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大力发展以茶叶和大棚蔬菜种植为重点的农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提出了“四结合”创建工作法,即结合班子建设、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抓创建,真抓实干,全面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丰新泽湾移民新村2012年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点,该村按照“二十字”方针,以“三清七改五普及”和“三绿一处理”为切入点,投资50余万元(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劳折资20余万元),完成改水、改厕各19户;村内新建水泥路2000余米,“三改”率达100%,栽种各种绿化树种3000余株,新建排水沟1200余米;有线电视及电话普及率均达100%;拆除危旧空心房6间,整治水塘1口,平整休闲广场2个,使村容面貌焕然一新。该村还依托茶叶种植优势,高标准建设了一个150余亩的茶园,建成油茶面积260余亩。形成了以茶叶种植为主的“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

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整治实例 篇2

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浪河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作者:余国毫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家相关建设方案的扶持,我国农村的建设整治等工作在各地广泛开展。本文以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浪河村为例,对其新农村的建设活动进行规划探究,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对其规划提出建设性方针,力图建立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生态型文明新村。

[关键词]:建设;规划探究;力图

一、引 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不断繁荣,我国农村的综合整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1号文件)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与此同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国家颁布的方针政策的引领下,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浪河村进行了生态文明新村的创建活动,建设规划力求保护浪河村的生态环境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广大村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生态型文明新村。

二、村域规划

(一)现状概述

何店镇位于随州市南部,东与大堰坡乡交界,西与均川、柳林两镇相连,南与洛阳镇毗邻,北与随州市南郊区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随州市区约9.0km,其境内还有随洛公路(随州市-洛阳镇)南北贯穿。浪河村占地面积为1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9平方公里,林地4.05平方公里,水域0.8

1平方公里。浪河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应农作物生长。浪河全村总人口3543人,共1017户,村内自然湾共78个,村民建设用地26.16公顷。因浪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浪河村历来以农业种植为主,种植业为粮、棉、油等为主导产业。养殖业以家禽、牲猪、渔业为主。所有产业在村域内呈均匀分布。浪河集镇现已形成食品工业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何店镇浪河村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结合何店镇浪河村的具体现状,并对其区域位置、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及主要产业布局进行相关分析,对何店镇浪河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应坚持以发展生产作为第一要素,注重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正确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村庄建设与保护耕地、发展经济与资源合理利用的关系,切实发挥规划对村庄的建设发展及空间资源的指导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其规划原则首先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要按照“生态适应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相统一的要求,做好村域规划和建设规划。其次要尊重民意的原则。在村庄建设上,尤其是在产业发展方向、定位及其住宅选型上,必须征求广大农民的意愿。最后要坚持“五结合”的原则。在规划该村新农村建设时,要同村域经济结合起来,要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要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要同村庄整治和建设结合起来,要同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结合起来。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加快进程,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狠抓落实。

(三)村庄布局规划

1.土地利用及村庄布局现状

本规划以1998年编制的《何店镇镇域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为依据,规划中指出:浪河为片区中心,以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2020年,人口规模达8000人,用地规模达80.0公顷。与此同时,通过图1“土地利用现状图”可以看出,林地和农地的使用面积共占总用地面积的70%以上,而农用设施的用地面积则不足%。矿产资源和水域面积的用地总和也不足10%,与居民用地面积相当。这说明何店镇浪河村的生态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有很多待规划和勘察的土地。

图1 土地利用现状图图2 村庄布局现状图

通过图2“村庄布局现状图”显示:浪河村域共有78个自然湾,而村内5户以上的自然湾占全村总数的75.64%,居住人数3315人,占全村总人数的93.56%,5户以上自然湾建设占地面积23.09公顷。

1、村庄布局规划

通过上述土地和村庄的布局现状分析探究,本着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适度并点的原则,对全村居民进行有效合并,主要并迁5户以下的自然湾,向人口多、建筑质量好、经济优势强、交通便捷、居住环境质量好、设施宜配套的自然湾迁并,合理调整自然湾的布局,方便村民的生产,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城镇化。通过迁并村庄,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浪河村节约土地11.92公顷约178.80亩,其中退宅还田8.11公顷约121.65亩,退宅还林3.81 公顷约57.15亩。

2、基础服务设施及产业结构规划

由于村域内以土路为主,并考虑到全村诸多公关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浪河集镇。所以对村域内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应以浪河集镇为主,对相对集中的自然湾设置医务室、邮政点等设施,并在七组增设一所幼儿园。同时也要对浪河集镇到各自然湾的道路进行整治,对村内的主干道路宽度要求定为4m。同时考虑到村内大多数村民自备水源,并无集中供水、排水系统。规划对自然湾相对集中的地段建农村无塔恒压供水系统集中供水,确保环境卫生安全。并规划新增3处变压器,并加强线路改造,确保供电安全。

浪河村历来为农业村,在生产发展上,浪河应充分利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的自然资源,加大对农业投入,发展主导产业,同时,应积极扩展产业链,加强对农业产品的加工力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充分利用现有食品工业园的优势,配套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促进浪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村庄建设规划

(一)现状概述

浪河村三组在浪河集镇东边220米处,南北长280米,东西宽200米,占地面积约2.99公顷,合约44.85亩。试点村用地位于浪河村三组沿通村公路北侧,现状地形中间高四边低,系一丘陵缓坡。其用地坐北朝南,靠山临水。北靠绵延起伏的青山,南临沿路堰堤,四周农田环绕,自然环境幽美,交通便捷,真可谓是“人杰地灵、得天独厚、丰润有余”,是一处难得的人居佳境。

(二)空间组织和用地布局

整个地块分为改建区、新建区、绿化景观区三个区域。形成两横一纵多节点的空间景观系统。规划充分尊重地形、地貌与原有的自然资源,将地方特色与现代居住区形象的有机交融。以人为本,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居住区开放空间与建筑群体。整体布局如图4所示:

图2 整体规划图

(三)绿化景观设计

新农村的绿化景观设计应结合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以与环境和人文相互协调为原则,同时避免材料浪费,规避城市园林设计风格,创造出农村气息独特的园林景观。

(四)建筑户型与改造包装

为双拼独院式住宅,外形参照鄂北建筑艺术风格,徽派建筑特色,粉墙黛瓦。建筑层高为两层,占地140平方米,其中:宽8米,进深12米,院子5.5米。整体户型和外观的设计应结合何店镇浪河村现有房屋的实际情况,并参照生态新农村的建设理念,规划建设出方便居民生活并具有新农村特点的住宅。

(五)专项工程规划

以现状道路为基础,对道路进行竖向规划。为减少土建工程量,应保持原山势面貌,室外工程将依山、依路、依房、分台阶形成不同高度的台地和不同长度的挡土墙,使建筑群具有高低起伏、错落有序的空间效,体现出山地建设特色风光。

(六)防灾规划

规划村内部建立消防队,配套消防器材。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设置突发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临时隔离和救治室,建立完善的疫情预警机制。同时,要求重要建、构筑物和城市生命线工程及易产生次灾害的设施须按国家有关规范设防。

四、结语

生态文明新村的建设体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新农村的建设,可以使我国大部分村域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得以运用,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的人文环境。而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也是我国近期所关注和扶持的重点建设内容。积极配合国家现阶段发展,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有效规划,可以加速生态文明新村的建设、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田园生态新村概念规划浅析 篇3

【摘 要】在成都市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启示下,对青羊村现状进行评析,探索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规划格局,使它融入城北新区,成为绵阳市的“新亮点”,提出能更好实现生态田园新村(城中村)规划方法的新思考。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田园生态新村;城中村

1. 项目概况

为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并依托蓝光地产的辐射作用,带动青羊村及周边地区整体开发,促进城北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把青羊村打造为涪城区乃至绵阳市城乡统筹试点的示范项目。

青羊村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规划范围是本村行政边界,总用地面积约172公顷,主要包括规划拟建(农民安置、集体经济用地、龙溪汉帝顿和科大美林),现状保留或在建(科大花园和现状已建)及已拍卖地块。

2. 区位与现状分析

2.1 区位分析。

青羊村距市中心8.4公里,东临绵江快速通道,西临绵广高速路,北接龙门镇小桥村,南靠西南科技大学,区位优势明显;它位于青义镇北部、绵广高速与绵江快速通道两条交通走廊之间,北临近高速下口,通过绵江快速通道与绵阳市区、江油市紧密联系,对外交通联系方便、快捷。在西科大南侧规划市二环路,未来与绵江快速通道设置互通立交,将使整个青义镇与绵阳市区融为一体,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交通优势(图1)。

2.2 现状分析。

现状以耕地、林地、农村居民点和部分村镇建设用地为主。村镇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西科大附近,包括现状青科市场、在建居住小区、西科大拆迁农民安置点、科大花园居住小区和在建科大美林居住小区;现状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山体高程大致在500至560米之间,整体地势呈东北和西南较高,中部略为平缓。现状植被茂盛,生态覆盖率较高,环境优美,自然生态资源丰厚;

现状农业依据良好的生态环境,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等。一定的特色农业基础,不过用地较为零散,缺乏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有待进一步整合提升。

3. 规划构思、发展策划。

3.1 规划理念。

在成都市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启示下,从本村现状出发,规划理念如下:

整体考虑本村建设,使规划区的建设与周边环境结合,形成融合协调的整体环境;结合地形统筹考虑,打破传统机械的功能区划分模式,强调不同层次功能的综合性。从不同功能的要求出发,使总体布局达到功能分区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的要求;突出整体效果,标志性建筑结合整体布局、反应整个新村面貌和主题;通过特色打造、生态建设等手段,将该村建设成“以人为本、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态新村及绵阳市的“后花园”。

图1 青羊村对外道路交通示意图

3.2 规划原则。

(1)生态田园型、景观多样性原则:规划建设势必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规划中保留适度的生态空间,尽量减少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后,尽量规划绿化用地,形成开阔的室外公共绿化空间,能更好营造生态良好的田园环境;注重沿绵江公路的景观设计,结合本村道路和集中绿化区及高低错落的建筑立面,形成延续性的绿化景观和富有韵律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

(2)交通便捷、以人为本原则:明确各级道路的功能定位和流线特征,规划完善各类交通体系,共同构造安全快捷、相互有机联系的“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

3.3 发展策划。

《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对青义镇的描述:将青义镇产业定位为西部科技教育基地,在市域产业布局中属二级产业基地,中心城区用地布局中规划青义教育、居住组团。

3.3.1 发展目标。

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说:“农村是个由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组成的巨型复合系统。”那么,该村产业目标: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整合现状内部已有资源,依托教育产业,带动发展相关服务业;以蓝光地产为契机,带动商业地产的开发;以现状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资源依托型产业项目;营销目标:融入市场营销理念,通过推广、宣传、打造品牌等方式经营,提高知名度。通过蓝光地产取得双赢双收的效果,使该村未来成为涪城区乃至绵阳市的“新坐标”,具有广泛的示范性。

3.3.2 功能定位。

生态农村建设中的生态产业内涵应该扩展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层面。首先现状产业分析,依托西科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以商业、餐饮业、服务业、生态农业和少量房地产项目为主,分布较为零散、产业级别较低,规划将整合现有产业基础,注入新的产业门类,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与集聚效益。接着产业定位,将从青义镇整体功能定位出发,充分利用教育产业优势,突出特色产业,在整个绵阳市区形成错位发展、优劣互补的产业格局。将该村打造为集“高档居住、商业商贸、教育文化、观光农业”四位一体的生态田园新村,未来走“功能复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

4. 规划布局

4.1 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

(1)在功能定位和本村现状的基础上,力求做到用地布局科学、功能结构合理。用地布局尊重现状实际,选择坡度在25%以下的用地作为建设用地,以减少工程量,节约成本,25%以上的作为观光农业和绿化用地。规划时采用“一心、一带、四区”的平面结构布局(图2)。

(2)“一心”指处于本村地理中心位置,集教育文化、休闲娱乐和自主创业于一体,由教育科研孵化机构、教育文化博览馆、青羊公园和大学生创业街组成的连接各区的核心;“一带”是沿村北部和西北部,休闲观光农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园绵延形成的生态农业带,成为旅游带和内部居住区的隔声带;“四区”由集高档居住、商务会所、旅游度假功能的生态田园小镇区,集居住、商业休闲、文化娱乐功能的混合用地区,商业综合区和商贸市场区组成。endprint

图2 青羊生态田园新区用地布局图

4.2 道路交通系统。

以《青义圣水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在本村入口区和商业集中区设置公共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减少对村内部及绵江快速通道产生干扰,保证内部环境的舒适和外部交通的通畅;在“一心”的外围布置一条自东北向西南展开的“吊钟形”主干道,把规划区内各功能区直接连接,一

端连接绵江路,另两端与一条连接绵江路的纵向主干道相接,在绵江路上的出入口与对面蓝光地产规划的道路形成良好对接,有利于道路交通的流畅、便捷。这条外围车行主干环线、一条贯穿农业生态带的次干道以及各区内部的人流线路形成完整的交通体系。该道路交通系统既能最大限度减少人车流的冲突,又能尽量维持居住区的安静,达到通畅、安全的人性化目的。

4.3 景观绿地系统。

景观规划立足“生态、文化、特色”三位一体的原则,以生态为导向、以人本为目的、以特色为目标,合理协调各景观要素,以营造环境优美、富有人情味、体现地方特色的景观。

4.3.1 景观系统规划。

(1)结合用地布局及道路网的建设,从景观轴线、景观中心、景观节点、景观视线走廊等景观要素出发,注重利用优越的现状自然条件,力求塑造和谐统一并符合生态田园新村的景观形象。

(2)“吊种形”主干道是景观主轴线并设置景观节点,青羊公园是景观中心与景观节点形成发散状布局,景观中心与景观节点形成景观视线走廊。充分利用流经本村的龙溪堰活水体,把“山、水、田、林、园”作为主要元素形成“点、线、面”的景观布局。借鉴西科大景观设计手法,把活水体作为本村独具特色的景观之一,在青羊公园和生态田园小镇布置亲水空间,更加突出生态化、田园化和人性化;此外,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形成层层跌落,起伏有序的天际线,成为本村又一道亮丽的景观。

4.3.2 绿地系统规划。

在景观系统基础上,规划“两环、三面”的绿地系统,形成与道路系统相呼应的绿地系统网架。“两环”:一条吊钟环形主干道景观主轴线、一条贯穿农业生态带的次干道景观线的公共绿地;“三面”:一面是紧挨绵江快速通道的带状绿化带,另两面是环形主干道向高档居住区内延伸的两路段上的带状绿化带。

5. 结语

新农村建设目前正火热进行,这方面的相关理论还不完善。如何建设生态良好、和谐发展的21世纪新农村,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青羊村概念规划项目,尝试性摸索城中村改造时建设田园生态新村规划方法的新思考,有待在今后的具体实践中验证。

参考文献

[1] 邹君.生态农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方法初探[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5).

[2] 唐秀丽,赵荣山,陈平.生态 特色 人本-小城镇景观规划三位一体论[J]小城镇建设,2002(12).

[3] 艾智科,黄发林.现代田园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以成都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3).

[4] 张栋国.有关城市发展的几个问题探讨-读“田园城市”有感[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12-15-261

[作者简介] 张玉芳(1981.12-),女,籍贯:河南省商丘市,学历:硕士,学习院校: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生态新村 篇4

村里的产业培训基地

村里居家养老中心一隅

眼下,当你走进永新县石桥镇白鹭村,看到的是宽敞干净的柏油马路,硬化的村道交错穿越,贯通全村,昔日破败的房屋、杂草丛生的空心村、臭气熏人的污水沟,或规划成新宅基地、绿化带,或水流淙淙、清澈见底、鱼儿游动,一派美丽祥和的田园风光。昔日脸色蜡黄、目光浑浊、愁眉苦脸的村民,如今在春光明媚的温暖阳光下绽放着开心的笑容。昔日污泥满塘、几乎废弃的鱼塘,如今鱼苗跳跃,一家家鱼苗养殖专业户喜笑颜开在这里起网捞鱼,将一网网鱼苗装入一担担的鱼盆内,或肩挑或骑摩托或用汽车运往四面八方……谁能想到,这就是过去被人喻为“白鹭鱼仔客,死了鱼仔没饭吃”的贫困村呢?

白鹭村人均耕地不到0.6亩,两年前还是“十二五”国家扶贫重点村。全村9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498户、2186人。2013年尚有贫困户158户,占全村户数的31.7%;贫困人口624人,占总人口的28.5%。

鱼塘改造前后的对比

白鹭村国土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有着悠久的鱼苗养殖历史。此地不仅水源充足,而且水质又好,早在800年前这里的百姓就开始养殖鱼苗,吸引了大量的白鹭栖息此地,白鹭村也由此而来。

如何不让白鹭村捧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呢?石桥镇党委政府时刻思考着这个问题。近年来,该镇在各级领导和挂点单位的关心帮扶下,深入推进扶贫工作,采取“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和“一对一精准”扶贫办法,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大力实施“产业兴村”计划,相继使153亩荒废的鱼塘得到改造,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时培植产业后劲,开发新鱼塘125亩,建立鱼苗繁殖创新技术培训学校,并进行新农村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安装自来水,建立了“农村居家养老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中心”,兴建了“161”农民安居工程、农民演艺广场和农民大舞台,加快实现了“一年见成效,两年交总账”的扶贫目标,

目前,该村采取“党支部 + 村组干部 + 协会 + 农户”的模式,鱼苗养殖水面达到600亩,发展井冈蜜柚300亩, 改造高产 粮田1000余亩,有80% 以上农户从事鱼苗养殖,鱼苗养殖收入占全村农业收入的50% 以上,户平收入达4000余元,村年实现总收入300万元。

同时该镇还探索深度扶贫方式,把扶贫工作与平安建设、忠孝文化和加强“党政经”三位一体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针对当前劳务经济兴起,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增多,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现状,创办了“十户连心、三群联创”、“大喇叭”工程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切实解决了“农村应急一小时工作机制”和“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儿童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十户连心、三群联创”工程建设,即依托移动信息化平台,将相邻居住的20户以内的移动手机用户组成一个“连心群组”,每组由一名模范党员或村小组长担任连心员。连心群组当中任一用户遇到突发性治安问题或突发性疾病等紧急情况,只需拨打“995”,即可发出语音求救信号,连心员可在第一时间带领组内群众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援,起到“一呼九应”的作用,达到“治安群防群治、邻里群帮群助”。同时利用该平台,可将村级财务、重要民生工程等村务信息发送到全村群众的手机上,或通过编辑手机短信发至系统,转变成语音或麦克风直接播音、手机远距离对讲遥控播音等方式,达到“村务群知群晓”,还情于民;并可定时播报党的方针政策、上级新闻、紧急通知、乡规民约、治安预防、灾情预报、应急抢险等。

创办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 有规范的电视大厅、娱乐室、休息室、图书室、会议室、厨房、阅览室、辅导室、亲情视频对话室等老人、儿童各自需要的功能布局点。留守老人关爱中心由村老年体协分会统一管理,聘请专人专职服务,供留守老人统一用膳、休闲、娱乐,确保一日三餐热水热饭热菜;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由两名镇志愿者参与组织和辅导留守儿童开展有关活动 , 既解决了全村311名、60岁以上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问题 , 又确保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生态新村 篇5

构筑和谐新村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2011年2月 日)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生态稳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生态秀美、民风淳朴、产业低碳、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天人合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格局。2010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一、加强村容整治,优化宜居生态环境。重点实施了6大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是实施“碧水、青山、蓝天”工程。突出抓好重点道路沿线、重点河流沿岸、重点村寨的整治建设,着力打造“三河三路四寨”示范工程,清理河段尾砂28万方,取缔非法采砂船只6只,规范采砂场管理3处,初步实现“河流清澈、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生态宜居”目标。二是实施城乡清洁卫生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清洁卫生工程,大力开展“三清五改”整治活动,新建乡镇垃圾处理场6个、垃圾围984个;完成农村改栏2200户、改厨1563户、改厕1798个;强化城镇市政设施维护和交通秩序整治,为8个建制镇配备清扫保洁员,城镇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三是实施农村大团寨消防人饮工程。我县广大农村苗寨多为木质结构建筑群,消防隐患十分突出。为此,我县决定每年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利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222个50户以上农村 大团寨消防人饮工程建设任务,去年完成41个,解决了2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有效预防了火灾事故发生,荣获全省农村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四是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充分考虑我县地质灾害隐患较多、消防隐患较为突出等实际情况,我们启动了异地搬迁工程、苗寨民居建筑风格改造工程,投入970万元帮助群众新建改造房屋1255户,苗族建筑风格进一步浓郁,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五是实施清洁能源推广工程。坚持把沼气池建设与农村“三清五改”工作相配套,新建沼气池150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000余台、改造节柴灶3200余台,有效控制了农村面源污染,荣获全省能源建设先进单位。六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实施一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疏浚、渠道修复、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村村通”信息等系列工程,着力提升农村宜居环境质量。完成各种水利建设工程2700余处,完成县到乡公路改造19公里、通畅工程6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水泥路)、90%的行政村通公路;新增农机4000余台,机械耕作面达6.8万亩;新建烂阳、远冲等14个移动基站,通讯覆盖率达85%、村级宽带覆盖率达53%。

二、加强产业建设,发展特色生态经济。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工业等3大特色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农民人均收入2501元,是“十五”末的1.75倍,年均增长11.8%。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重点培育了林业、兔业、乳业、菜业、bb花猪、土特山货等6大农业特色产业,建设巩固的工业原料林基地、AA兔业航母、牛百岁系列绿色食品、珠三角与长株潭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林业支柱产业,狠抓造林绿化,五年来共造林25.6 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273万亩,林木蓄积量达791万方;狠抓生态保护,完成植树造林6.75万亩、“三边绿化”和珠防林封山育林7.72万亩,划定 “四点四线一圈”生态公益林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先后获得AA省林业测土配方、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公益林保护先进单位和怀化市“三边绿化”、工业原料林、泰格林纸供材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引进了惠龙兔业有限公司,完成投资2600万元,繁育种兔3.5万只,带动360余户农户养殖肉兔80万只,年产1500吨的兔肉深加工生产线投产运营。扶持牛百岁公司投资1600万元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乳制品生产线,年产量将达3000吨,实现产值2000万元;果味饮料、山泉水生产线正在抓紧建设。以溪口香港强记菜业为示范,以xx、xx、xx等乡镇为基础,建设3万亩外销型蔬菜基地,每年可为菜场农民增收1.3万元。实施xx花猪保护工程,目前正在引进1万吨bb花猪猪肉制品生产线。以食用菌、特种野猪、竹根鼠为主体的土特山货迅速发展,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发展食用菌1000万棒,实现产值1.2亿元,带动农民就业2000余人。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欢乐苗乡”为营销主题,以“中国苗族文化风情休闲最佳旅游目的地”为营销形象,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万佛山主峰景区投资1800万元,完成游步道、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皇都苗文化村4A景区标准化建设、百里苗文化长廊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芋头古苗寨修缮工程、旅游标识体系等项目顺利推进;15家旅游宾馆、农家乐全新投入使用。万佛山景区荣膺国家3A景区,龙底生态漂流景区荣获“怀化市最佳等级景区”,恭城书院等4处文物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工作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新增半坡鼓楼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 处。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扶持发展了惠龙兔业、牛百岁、峒王酒、利民畜业等农产品龙头加工工业,实现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围绕旅游办工业,启动了与江苏南通客商合作开发苗锦项目,组建了XX县呀啰耶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耶啰耶兔肉、牛百岁、峒王酒、有嚼头、绿生源、阳烂银饰等旅游产品。围绕生态办工业,加快发展低碳工业,推动竹木加工、矿产冶炼、建筑建材、水电开发等现有企业技改扩容提质,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15亿元,增长125.5%,基本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发展目标

三、加强思想引领,培育和谐生态文化。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敬畏自然、亲近自然”为价值取向的和谐生态观念,以“爱好和平、追求亲睦”为价值取向的和谐人际交往,着力实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下乡工程、义务教育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传承创新生态文化,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基础。目前,全县90%的苗寨组建了文艺宣传队,乡镇文化站覆盖面达80%,新建农村书屋85个,年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新建农村合格学校10所,农村中小学入学率达100%。荣获全国农民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二是倡导生态消费理念。引导群众转变消费理念,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准入条件,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县城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营,神华林化5万吨技改扩容、工业硅5条1.25万千伏等生产线建设顺利推进,实现了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初步构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消费模式。三是树立生态文明新风。积极挖掘整理、传承创新苗族和谐文化,大力弘扬以“崇尚公正、不损他人”为价值取向的款约文化,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寨、和谐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积极实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帐乡代理、村民“一事一议”、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民生工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去除生活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农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了和谐文明的乡风民俗。黄土乡半坡村、陇城镇中步村等大多苗寨连续几十年无刑事案件。荣获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连续2年荣获全市综治、维稳工作先进县,连续7年荣获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生态新村 篇6

生态循环经济是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旨在建立一种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 即在资源环境不退化甚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的战略目标。

2008年, 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中, 农民过着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日子, 他们把山间、田地、河流里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 然后又把生产和生活的污染和废物肆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 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利用资源, 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增长。随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成为时代的发展的需要, 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生产, 并把这个过程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

2 广西瑶民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四周多被山地环绕, 土地总面积23.67万km2, 其中山地丘陵约占70.7%, 山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广西的民谚“高山瑶、半山苗、汉族住平地, 壮侗住山槽”, “岭南无山没有瑶”基本反映了瑶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 并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在广西, 大部分的山地瑶民都是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 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广西山区里自然条件特殊, 长期以来受基础设施条件的严重制约, 贫魔挥之不去, 山区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大部分聚居在山区的山地瑶民, 受当地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 成为了经济发展缓慢的那部分人, 脱贫致富成为了山地瑶民的最大梦想。

经过多年的实践, 广西广大农民将生态循环经济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 通过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 逐渐敲开了富裕之门。其中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红岩新村, 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 首先将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继而结合自身的地区民族资源优势, 发展瑶族特色的乡村旅游, 深化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的内涵, 走出一条“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当地瑶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成为了广西乃至全国瑶族人民脱贫致富的典范。

3 恭城红岩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3.1 恭城红岩新村概况

红岩新村, 位于恭城县莲花镇, 距县城14.7km, 距桂林市中心122.7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0°51'50"~110°52'20", 北纬24°44'00"~24°44'50"。红岩新村的地形主要以丘陵和峰林为主, 海拔在145~311.9m之间, 其中最高峰为红岩峰, 海拔为311.9m, 最低处为平江河下游河谷地带, 海拔为145m左右。红岩新村惟一的一条河流是平江河, 它发源于恭城县东部银殿山, 属珠江水系, 从西南向东北流经红岩新村, 在平乐县境内汇入茶江。河流年均径流量10m3∕s, 枯水期径流量为3m3∕s。以平江河为界, 南部以喀斯特峰林为主, 山体峻峭, 北部以丘陵为主, 地势相对平缓, 坡度一般在5°~15°之间。红岩新村土壤以地带性土壤———红壤、砖红壤为主, 土壤呈弱酸性, 适宜种植柑桔、月柿等果树。

2006年末, 红岩新村共有农户102户, 人口390人, 其中85%以上的居民为瑶族, 他们都是明末清初从广州等地迁至莲花镇的朱姓后代, 至今已繁衍至第24代, 其余为壮族和汉族。村中居民彼此之间感情很深, 团结甚紧。

3.2 恭城红岩新村的过去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 原是一个不沿海、不沿边、不沿铁路和公路国道的山区贫困县, 经济基础薄弱, 发展滞后。上世纪80年代初, 广大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 被自治区定为扶贫开发重点县。在红岩村这样的民族山区里, 这里的人民祖祖辈辈以种田种地为生, 发展着传统的农业经济, 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但即使是这样, 这里贫瘠的自然条件让当地老百姓的收成不能满足自己生活的基本需要, 当地经济发展非常落后, 是一个“吃粮靠返销, 花钱靠贷款, 生产靠救济”典型贫困村。当时有句顺口溜:“一队二队顶呱呱, 三队四队烧泥巴 (砖瓦) , 五队六队刨柿花, 七队八队靠国家”。红岩村就是那时的七队八队, 是最落后的自然村。在今天仍然在红岩新村村后的旧村中找到残留的土墙、毛草屋, 是以前当地瑶民遮风蔽雨的房子。

3.3 恭城红岩新村的发展

红岩新村的发展可以说是源自于恭城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的号召, 而恭城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发端于沼气。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恭城开始推广沼气, 并逐步完善生态链条, 创造了一种以林果业为龙头, 以沼气为纽带, 以养殖业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最后不断总结完善, 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以其独特的良性循环体系被有关专家誉为“恭城模式”, 以带动恭城人民共同致富。起初, 红岩村的居民并不领情, 对政府的号召和决策迟迟没做反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看到周围的村庄逐步通过“调田种果”开始富裕, 穷则思变的红岩村民, 才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科技致富”的号召, 开始发展生态农业。

由于红岩村土壤适宜种植柑桔、月柿等果树, 村民纷纷在田地、山头都种上果树, 连山旮的石头缝都被扒开种上果树, 陆续在村庄周围种上了千亩月柿。慢慢的红岩村的村民发现, 推广沼气, 人畜粪便、生活污水都进入沼气池发酵, 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改善, 传染病发病率下降, 带动了家庭养殖业、改厕。沼气的利用使这儿的山变绿、水变青, 并使生态农业突破了庭院经济的栅栏, 步入规模化、基地化发展的轨道, 也迅速形成月柿等名特优水果生产基地。农民开始从中享受到了收益, 连续卖了十几年水果, 果价较高的年头, 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多元。红岩新村的人均收入从20年前的266元增长到4000多元, 实现了村民收入增长的第一次飞跃。

3.4 恭城红岩新村的飞跃

红岩村依靠科技种果, 走上了富裕之路, 村民建新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2001年开始, 恭城县正式开始进行“富裕生态家园”新村建设试点工作, 2003年初, 在县委的引导下, 红岩村开始了新村建设。红岩新村建设实施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统一装修, 请来了桂林市和恭城县有名的工程技术人员, 对整个新村的合理布局、建设规划和房屋样式进行精心设计。按照“五改十化” (即住宅楼房化、厨房标准化、厕所卫生化、饮用水无公害化、生活用能沼气化、改水、改路、改房、改厨、改厕和交通便利化、村屯绿化美化、户间道路硬化、殖良种化、种植高效化) 的标准, 围绕“农村新村建设的样板、特色产业发展的文明建设的先锋”目标, 3年多时间, 51座既保留了桂北瑶族民居精华———小青瓦、宝顶、风火墙、飞檐特色, 又融入现代文明气息———铝合金大玻璃窗、大阳台、不锈钢扶手、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的别墅式的新楼房依平江河两岸建成, 错落有致。平江河上还建起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 与周围青山绿水交辉相影、相得益彰。经过几年建设, 红岩新村已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村建好后, 最先吸引来的是每年来收购水果的果商。当时果商纷纷来到红岩村包房子住, 一间房一包就是一两个月, 为红岩村开辟了一条新的创收之路。新村建设拉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于是在恭城县文化旅游局的支持下, 红岩村的村民开始放下农具外出“取经”, 学习别的乡村发展旅游的做法, 回来就建设施, 搞项目, 加上当地传统瑶族歌舞、瑶族“打油茶”、瑶族“三对半” (类似相声一种表演项目) 等民俗旅游资源, 为红岩新村这个瑶族村寨增加了另外一番风韵。2003年, 恭城县政府牵头的第一届“月柿节”在红岩村举办后, 红岩村的乡村休闲旅游一炮打响, 吸引了大量游客。乡村游以其强大的辐射效应、丰厚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独特的开放效应为红岩新村的建设与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通道。恭城县红岩新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了观念, 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和特色,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短短4年间, 红岩新村的人均收入就从4000多元增加到8000多元, 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增加, 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直接贡献。红岩新村逐步走出一条“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4 恭城红岩新村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启示

4.1 政府的支持与扶植

红岩新村发展和建设过程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及旅游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以及当地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思路。从最初“恭城模式”的学习应用, 村民在建沼气池、发展果树经济等方面都得到了恭城县县委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到恭城县“富裕生态家园”工程建设过程中, 政府出面请来了桂林市和恭城县有名的工程技术人员, 对整个新村的合理布局、建设规划和房屋样式进行精心设计, 同时各级政府及各部门采取挂点扶持的方式, 对红岩新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予以支持, 有力地促进了红岩新村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2004年6月恭城县提出了要把红岩新村创建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工作目标。红岩新村逐步完善旅游接待咨询点、医疗救护点, 组建了村民自编自演的瑶族民俗表演团, 规范了公共旅游信息图形符号, 配置了中英文标识牌, 印制了旅游宣传册, 建立了游客接待中心, 增设了IC电话, 并对村内的主要道路和旅游线路进行了命名, 精心为游客提供了完善的旅游服务。2006年2月28日, 红岩新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也成为了社会主义新村建设的典范。

4.2 深刻理解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内涵

恭城发展生态农业之初, 就发现发展沼气是解决山地农村“三缺 (缺燃料、缺饲料、确有机肥料) ”、“三低 (森林覆盖率低、农田产量低、农民收入低) ”最切实有效的办法。红岩村在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的“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过程中, 总结各地的经验, 结合当地的实际, 创建了“养猪+沼气+种果”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具体做法是:一家农户将厕所、猪栏和沼气池结合在一起, 人、畜粪便在沼气池中发酵, 有机质得到分解, 产生的沼气可以烧饭照明, 解决家用能源;沼液和沼渣作为果树等作物的肥料。作为生态循环经济, 它是以生态学为基础, 以生产沼气为核心, 延长食物链和生产链, 使一种生物的废弃物成为另一种生物的养料或生产原料, 实现物质循环利用, 能量高效转换, 系统具有较强的自给能力、持久的活力和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4.3 立足村情, 不断创新

今天, 红岩新村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旅游资源, 将自然山水、地缘地貌, 以及当地瑶族独特的人文风情、生活习俗挖掘出来, 构建出对旅游者的独特吸引力, 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其中月柿在恭城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 今天恭城月柿品牌闻名遐迩。红岩新村地处万亩月柿园的核心区内, 每当金秋时节, 到月柿园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采摘成熟的红柿子, 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 品尝土鸡土鸭和野生鱼的美味, 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所凭借的资源主要是指的是民族地区大范围的社区旅游资源, 社区旅游资源益作为“对旅游者所产生吸引力”的来源, 包括了社区内的自然资源 (含社区的地理景观、生物景观及天象和气候资源) 和人文资源 (含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 是一个资源复合体。红岩新村正是立足村情、民情、乡情, 不断深化、创新, 将“养猪+沼气+种果”发展成为今天的“养猪+沼气+种果+加工+旅游”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通过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方莉华、张才.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界定及其实质[J].华东经济管理, 2005 (3) :83—85

[2]吴易明.循环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 2002 (4) :43—45

[3]李肇荣.广西导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吴郭泉.恭诚县红岩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旅游开发概念规划.[R].桂林:桂工旅游规划设计院, 2003:

[5]广西新农村办.人均纯收达八千瑶寨生活似神仙——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EB].:http://www.xinnongcun.gov.cn.2006-12-5

[6]胡振鹏、胡松涛.微型循环经济:“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1) :18—24。

生态新村 篇7

在全面掌握石溪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安福县扶贫和移民办同该村“两委”班子共同探讨发展规划, 提出了“产业强村、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 围绕“柑橘园”、“井冈蜜柚基地”两大核心果园建成特色生态旅游区, 把该村打造成观光休闲度假村, 全面推动该村经济全面发展, 并以该村为中心, 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村庄加快发展。

一、 整 合各类资源 , 优化发展硬环境

(一) 整合各方力量。把村庄整治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突出县、乡、村三级联动, 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定点帮扶单位安福县民政局资助6.2万元, 横龙镇政府资助40余万元, 农民户投资均2500元、投劳3000元, 精心打造魅力生态、和谐幸福新石溪村。

(二) 整合项目资金。一是2011年, 针对该村易涝易旱的现状, 我们提出了保障生产用水的对策, 扶助20万元新建排灌站一所, 新修水渠2000余米, 建设抽水泵房一座, 可灌溉农田600余亩;二是2012年, 安福县扶贫办扶助3.22万元建设村级活动场所, 整合村建等其他资金30余万元;三是2013年, 安福县扶贫办资助19.7万元修建了石灰窑组至何家组长1.2公里, 宽4.5米水泥路, 整合交通立项资金10余万元, 解决了行路难问题。

(三) 用活用好历年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 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 共同制定了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基本思路, 并为规划部门提供该村基本情况, 协助有关部门共同完成了该村村庄整治。

(四) 以安福县扶贫办财政扶贫资金为“药引子”, 将水利、交通、农业、林业、卫生等各项涉农资金共计70余万元, 新农村建设资金600余万元捆绑使用, 使该村乡村道路、安全饮水、户用沼气、乡村综合服务社、农村卫生室、图书室、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片配套, 新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五) 优化环境。新建了石溪大桥一座;硬化村内主干道4000米, 巷道5000余米, 游步道2000米;修建水沟1600米, 安装路灯32盏, 改水改厕率达100%;拆除各类房屋33栋, 对25栋房屋进行立面改造, 拆除路边厕所、猪圈、牛栏等设施60多处;清除垃圾淤泥30吨, 清障8处, 清理池塘2个;新建牛栏25个, 新建一幢占地280余平方米村委会, 新建四个共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村民自治, 民主理事

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 我们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尊重群众意愿, 听取群众意见, 加强自我管理, 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 建立健全农民自我管理服务的新机制。近几年来, 村民理事会得到普及, 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不断完善, 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 根据村庄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成立了村庄绿化和卫生维护管理协会, 农民群众自发开展了争创“庭院绿化好、饮水干净好、户用沼气好、垃圾处置好、厕所卫生好、科学施肥好、秸秆利用好、农药控制好、塑料回收好、 参与环保好”的“十好生态户”活动, 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不断增强, 农村脏、乱、差等“老大难”问题逐步迎刃而解。

(二) 召开村民大会选出一名村支两委成员、一名党员、一名群众组成项目资金的监管小组, 充分赋予其一定的事权、财权和监督权, 认真当好群众的宣传员、组织员、示范员、指导员、协调员和监督员, 确保村庄整治各项工作的落实。规范村务公开制度, 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让群众的民主权利全程渗透村庄整治建设、新农村建设, 逐步做到村事村管、村事村办、村民自治。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全力促 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 石溪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向精细化、集约化、基地化方向发展。石溪村水田少旱地多, 柑橘是该村的一项传统种植业。石溪村紧密配合横龙镇党委政府提出的“重兴石溪桔园产业”的工作部署, 2012年在横龙镇政府的引导下, 对400亩柑橘品种进行了改良, 重兴柑橘产业, 年总产值可达250万元, 努力打造一个集采摘柑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基地, 为旅游观光者提供了采摘果品、休闲娱乐的场所。

2013年, 石溪村利用全市大力发展井冈蜜柚产业的大好形势, 把石溪村2、3组的一大片荒山利用起来种植井冈蜜柚。为了更好的推广井冈蜜柚, 提高土地利用率, 当地政府通过土地流转已对荒山进行了土地平整, 将在这片土地上挖掘洞穴和买进井冈蜜柚苗子进行种植。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主要采取大户引领、分户承包、合作社联营和干部创业的经营模式来打造一个标准的千亩井冈蜜柚示范园, 力争将井冈蜜柚打造成为石溪村又一富农产业。

石溪村在做好种植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獭兔养殖业。獭兔是一种肉可食用, 皮能用于装饰的动物, 獭兔肉质以细嫩、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脲酸等特点而优于鸡、牛、羊等肉, 在国际上被誉为 " 美容长寿 " 肉;獭兔毛绒细密、丰厚、短而平整、光洁亮丽, 是最好的工业皮料, 价值很高。该村特色养殖户张继生最早引进了獭兔养殖, 目前存栏獭兔2000余只, 年创效益十多万元, 已带动10多户村民开始养殖獭兔, 计划在2-3年内形成公司 + 农户的獭兔产业格局, 通过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发展獭兔养殖走上致富道路。石溪村将獭兔养殖的经验认真总结, 并推广到全村, 助推村级养殖业的发展, 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四、以自然资源为优势, 兴起生 态旅游业

石溪村环境优美, 背靠虎形山, 前拥泸水河, 1700多棵参天古樟矗立其中, 为石溪村撑起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身在天然氧吧, 听鸟语闻花香, 看薄雾袅袅, 享受绿色人生。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 为石溪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围绕“柑橘园”、“井冈蜜柚基地”两大核心果园, 大力发展集山林体验、体验淳朴农家生活和参与农事趣味活动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 积极规划兴建农家乐, 打造旅游度假胜地。农家乐的发展不但能解决当地大量劳动力就业, 而且能够带动当地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柑橘、獭兔、井冈蜜柚、绿色蔬菜等, 为其它相关产业互相渗透融合、共同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 对当地经济有着快速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养殖下一篇:产褥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