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

2024-06-28

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精选十篇)

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 篇1

一、农村小学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书法文化传播不足

在多数情况下,大部分学校对小学书法教学文化的传播都不足,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与教师不具备书法文化底蕴。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农村地区,文化的传播还在初级阶段,尤其是书法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播。加上一些地区信息不发达,基础知识与文化根基较弱,导致书法文化更难以融入到小学教育中。

(二)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不足

因为农村地区各方面较为落后,因此多数小学教师并不具备书法教学能力,或者勉强拥有一些浅薄的基础。在教学中,还有一些教师自身并没有书法能力,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开了书法课程。教师没有经过专业指导,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书法教学,导致小学书法教学的效率低下,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学到专业的书法知识。

(三)教学设备不足

农村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还与教学设施不足有关,对书法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教育资金不足,社会对于农村教育的关注不足,导致农村小学教育相关设置缺乏。对书法教学来说,主要体现在缺乏书法教材及缺少必要的书法用具方面,导致教师无法开展实质性的书法教学。

二、小学书法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一)营造氛围,创造学生乐于书写的环境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书写氛围,就能够使学生产生写好字的愿望,由此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教学中,假如条件允许,学校还是应当为学生设置一间专门的书法教室,里面摆放宽敞的桌椅,并为学生提供写字工具,并在墙上张贴一些名人书法作品、教师的作品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等,使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够置身于艺术氛围中,产生强烈的写字欲望。在教学中,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开始,因此教师在书法课堂上,应当采用多样化的导入形式,由此来吸引学生。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课件来为学生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或者汉字的造字方式,让学生先体会一些汉字的内在美。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课件来对比文字与实物,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的形体美。例如教师可通过课件来展示“扁担”的图片,引导学生从中观察“横”的书写要点;从“缝衣针”的图片中引导学生观察悬针竖的形;从“鹰嘴”的图片中引导学生感受“短撇”的形……通过实物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且还能够引导学生掌握书写的要点,调动学生的书写兴趣。

(二)趣味教学,有效激发学生书法的兴趣

在书法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对于提高书法教学效率来说,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故事激趣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众多的书法家中,勤奋学书法的故事层出不穷,如王羲之苦心学墨的故事、欧阳询看碑刻入迷的故事,等等。[2]在书法教学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书法常识,学习书法家的写字方法,更关键的是书法家刻苦勤奋的精神能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法来学习书法。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可将一些较为抽象且深奥的书法理论转变为直观形象的比喻,由此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在讲解“心”字时,教师就可让学生想象一下“心”字的形状看起来像什么造型?有些学生说把“心”字三点连起来,就像小船边溅起的水花,此时教师就可顺势告诉学生,三点水应当写成水滴状,而且三点还有大小之分,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三点的区别以及具体的位置等。经过观察与讨论,学生都顺利地掌握了“心”字的写法,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想象力丰富是学生的天性,经过教师的启蒙,学生就能够养成细心观察事物与字形的良好习惯,积累丰富的经验,由此便可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三)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书法教学应当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偏旁以及结构的书写方法。因此教师还应当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1. 基本笔画

每个汉字一般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想要写好一个字,就需要先写好每一个基本的笔画。每个笔画都需要经历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监督学生多做练习,详细指导学生联系基本笔画,要求每一笔都达到要求,为后续的写字练习打好基础。例如在写“捺”这个笔画时,应当提醒学生起笔轻一些,向右下运笔,渐重,转方向以后,渐轻,这就是“捺”。随后教师可在黑板上示范,在画好的田字格中向学生展示书写的过程,使学生对基本笔画产生感性认识。接下来让学生描红,将一些不正确的书写与优秀的范例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由此更加认真地练习写字。

2. 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的书写也有自己的特点与规律,只有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才能够使字的结构更加合理。例如在写草字头时,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要写得平衡对称,自然有力。横要平稳一些,略微向右上斜,两竖则是左侧略微短一些,可用垂竖,右侧稍微长一些,与横交接,稍微向里收。

3. 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样式丰富,学生一般都写在田字格中。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字写在田字格中央,上下左右恰当地留出一些空白。在写字之前,应当让学生观察一下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掌握不同的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占有的比例与位置等,做好结构布局。[3]尤其需要提醒学生观察该字中的哪些笔画与横中线以及竖中线有连接。如“想”以及“雷”等字,都需要写得上大下小,否则很容易影响整体的美观度。当学生对字有了整体的认识后,加上勤奋的练习,最终就能够写出一手具有个性特点的书法。

(四)作业的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通过总结评价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书法教学中,运用积极的评价能够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范字,由此反思自己在书写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当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如可评价学生某个笔画写得好,或者评价学生字体结构安排得合理,甚至可以评价学生的写字态度以及习惯等。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仅让教师自己评价,还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或者互评等,由此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审美水平等。[4]假如学生在写字时出现了哪些错误或存在哪些不足,教师就需要通过幽默的态度指出作品中的不足,如写“伞”字时,假如学生出现了哪些不足,教师就可用幽默的态度说:“哎呀,这把伞怎么破了洞呢?这样要漏雨了。”在课堂上,教师还需进行当堂评讲,评选出“优胜奖”或者“进步奖”等,假如学生写字写得好,就可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进行书法表演,或者进行现场展览等。假如学生部分笔画写得好,就可奖励学生一个小太阳;假如学生整体写得好,就可为学生画一个笑脸。同时教师还可为学生写一些热情或者委婉的批语,例如“不错,进步很大哦!”“写得很好,字的结构要是更紧凑一些就更好了。”批语应当简单易懂,同时还需要具备一些启发性。这样一来,每位学生都能够发掘出自己的优势,使学生的内心得到满足,由此激发学生学好书法的愿望,在今后的练习中更加认真。

摘要:热爱祖国文化、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拥有欣赏书法的基础,是当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在农村小学中,书法教学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非常关键。

关键词:小学书法,有效性,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罗秀玲.有效评价让书写绽放光彩——浅谈写字教学中评价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下旬,2016(5).

[2]周彦,李亮.书法教育的时代难题与现实应对——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J].语文教学通讯,2012(27).

[3]陈召开.书画结合,别有洞天——小学毛笔字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学习:中旬版,2014(9).

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 篇2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现实的背景是我们学校是全国的书法教育基地之一,过去开展过一些书法活动,在当地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作为梅溪当地的家长对孩子的书法书写水平有着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期待。因而为我们开展书法教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需求氛围和基础。

作为我们学校在书法教学这一方面来说,也需要开展好书法教学活动,从而形成全校性的书法教学的特色。

从这一阶段的书法教学属于学生学习书法的开始阶段出发,教师的书法教学策略是否适应学生求知的需要尤为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探索新的比较理想的教学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无论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期望值的心理需求,还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要,都对我们学校的书法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科研方面也有所发展。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限于我们的水平和条件,根据我们搜寻到各方面的资料,完整地全面地讲述颜体书法教学策略的内容,极为罕见。一般我们所找到的,较多的都是一些颜体的书法教学的内容。诸如点怎么写,横怎么写等等。

而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在知道了点横怎么写的基础上,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相当较佳的教学效果。

3,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我们在课题实验研究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思想,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验证并改进课题提出的教学策略,最终我们期望探索出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比较理想切实可行的书法教学策略。并且能从理论上找到它的支撑点。我们是冀希望在传统的单纯研究书法技法的基础上,能够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小片来,做一些我们设想的书法教学策略上的小研究,以此寻找到一些适合“种子”生长的培育方法。

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颜体的书法碑帖的选择和小学生年龄的相适应性方面要尽量做到合适合宜。

(2),选取某一颜体书法碑帖为核心,提炼并总结出通用性规则和技巧。

(3),探求相应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言颜体书法教学策略。

5,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操作措施、做法。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探寻最佳的教学策略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

在这个具体工作中,我们会尝试较多方法来实验。

我们采取实验的教学模式为:创设情景——尝试实践——感受成果

1、创设情境: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新知识出现之前,教师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2、尝试实践:让学生把新知识付诸实践书法练习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使学生尝试的兴趣和认识的兴趣相互促进,教师同时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感受成果:学生用心的多次尝试。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进步,由此让学生有获得成果的喜悦,更加深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愉快地自觉地进行练习。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尝试与探索的条件,不失时机地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我们只能依托农村小学现有的软件硬件的水平,来开展我们的实验计划。我们拟定了简单的开展实验的实施步骤与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1、实验的实施步骤:

A、制定实施方案。

B、实施方案的尝试。

C、中期检测、查找漏洞。

D、形成实验研究成果。

2、实验的实施计划:

本课题的实施周期为1年。

A、准备阶段(2009年9月——10月)

B、实验阶段(2009年11月——2009年12月),进行第一轮实验和中期检测。

C、第二阶段(2010年2月——2010年3月),进行第二轮实验和检测,形成研究成果雏形。

D、总结阶段(2010年4月——5月)

6.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及条件分析。

郑亚军,组长,负责课题的开展和实施。全面掌握情况。

黄海涛,组员,负责实验人员的挑选。和具体实验安排。

周安丽,组员,负责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丁立臣,组员,负责具体实验安排和材料收集和整理。

林慧,组员,负责材料的整理。

马义兵,组员,负责具体实验安排和材料收集和整理。

农村小学书法教学有效性探究 篇3

关键词 农村 小学 书法 有效性

2011年,国家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然而,笔者在农村小学支教过程中发现,由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书法素养低、书法教材短缺、书法课程耗材成本较高等原因,农村小学的书法课程处于“虚设”状态。那么如何使小学语文书法教学有效开设,并切实提升小学生的书法素养呢?

一、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村小学书法课程的长效发展机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书法艺术类课程专项发展基金,每年按预算额度直接拨到各个学校,专款专用,建立起农村小学书法课程的长效发展机制。

首先,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书法教学能力。

教师书法素养较低是农村小学书法教学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笔者作为一名顶岗支教的学生来到一所农村小学,发现这所小学教师缺编问题严重,每位教师都超负荷工作,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而且师资队伍老龄化严重,学历偏低。没有教师专门学习过书法,语文教师对书法历史、汉字字体源流及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几乎为零,因此,学校根本没有能力开设书法课。

针对这种情况,各教育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对农村小学进行帮扶工作,除了选派书法过硬的支教教师进行对口支教外,还应与各地教育学院及各类高校合作,加强农村小学自身书法师资的培训,如可派高校书法教师送教下乡,也可选拔写字功底较好的农村小学教师到各高校进行短期的集中培训,以便快速提升语文教师的书法教学能力。

其次,编写校本教材,提高农村小学书法教材的实用性。

笔者支教的农村小学生使用的书法教材只有人教版的《写字》,四、五年级学习毛笔书法时则没有教材。没有适用的书法教材使得书法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给各乡村小学提供一部分资金,鼓励、支持乡村小学与各高校合作,结合本校学生汉字书写的整体水平,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要,编写出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校本书法教材,尤其是校本毛笔书法教材,为农村小学书法教学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书法课耗材成本较高,如在毛笔书法教学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毛笔、宣纸以及墨汁等,这也使毛笔书法教学在农村小学难以开展。因此,农村小学除应为教师解决书法耗材资金外,还可倡导学生使用水写字帖,可多次摹帖,既环保又节约。

二、注重以生为本,提高农村小学书法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明确知识目标,实施分年级分层次的书法教学。

教育部下发的《意见》中对小学各年级书法教学内容的要求是:“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

笔者在支教过程中,根据《意见》中的知识目标要求,结合所在小学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层次书法教学。一至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对新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结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笔者主要在制作书法教具上下工夫。根据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字,笔者找了一些包含这些字的动画片段的截图,再将包含所要学习生字的动画片段名称用楷书写出来。如要学习“马”与“河”这两个字,就找到小马过河的动画片截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及“马”与“河”这两个字的结构,然后从执笔、坐姿、偏旁书写等基本功教起,让学生学会硬笔书法。

四、五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一至三年级学生强很多,也有了一定的写字基础,因此,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笔者经常会写一些书法作品给学生展示,并故意将要强调的字写成败笔,在授课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讨论,找出作品中的不足,同时说出理由,再通过学生更正、教师示范指导完成教学。

其次,强化能力目标,快速提高学生的书法能力。

《意见》中指出:“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笔者根据《意见》中提出的能力目标,首先通过“第一节课”自身书法才艺的展示,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心理,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然后,笔者每节课都向学生传授一些书法知识与技巧,如:“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等。一次,笔者告诉学生把墨汁倒入砚台之中,分几次向其中加水,加一次用笔蘸一下在宣纸上划一道,观察有什么不同。学生们马上能够回答出墨汁原来不仅仅只是黑色,这时笔者再告诉他们关于墨分五色的知识。学生有了學习书法的兴趣,又掌握了一些书法写作知识及技巧后,教师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适当加大训练的量,激发学生勤学苦练书法的热情。同时,加强对学生课余练字的指导,组织书法比赛等,从而达到快速提高学生书法能力的目的。

再次,升华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使命感。

魏书生认为:“情感在人的学习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心理之‘车’的发动机和能源,离开了人的感情,学习者心理之‘车’就不能驰骋。”

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使命感对学习书法有着非同一般的促进作用。笔者在给农村小学生上书法课时,总是适当渗透一些简单的书法史、人物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举世闻名独一无二的珍贵遗产,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懂得学习书法的重要性和继承书法艺术的使命感。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运作,学校、教师积极配合,相信能确保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有效发展下去。

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 篇4

1. 学校课程落实不到位

虽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 (教基[2002]8号) 文件近十年前早已出台, 但学校课程安排书法教育课并能保证其课时的并不多, 编写或审定出版规范的写字教材更少, 有组织开展写字师资培训的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学校虽将书法课列入学校课程, 然而形同虚设, 书法课被挪用现象普遍存在。

2. 学生写字行为习惯差

学生对于书法的兴趣欠缺, 写字姿势正确率不足三成, 其具体表现为: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等。笔者调查了所在小学32个班级的1800名学生, 发现执笔方法不正确约占七成, 表现为:靠拇指根部、食指指尖的力把笔杆压在虎口内。手腕内抠, 掌心转向前胸, 笔夹朝内, 笔杆朝外倾斜等。学生写字技能低下;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等现象屡见不鲜。

3. 教师书法功底不扎实

以笔者所在福建省罗源县为例, 小学书法专职教师没有一个。书法课大多由语、数教师兼任。根据一份资料显示: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 (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 , 教师中能写一手漂亮毛笔字, 并且具备指导学生书写毛笔字能力的均不超过10%。教师书法功底普遍不扎实。

二、多管齐下, 提高小学书法教育水平

上海市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 年轻人写钢笔字不合格的达70%~80%。强化写字教育, 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 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要求。书法教育中暴露出的问题, 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探究有效教学方法

儿童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 兴趣动机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因材施教, 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 多讲小故事。中国书法史上, 有许多书法家的轶闻趣事。给学生讲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献身书法艺术的故事, 能激发他们书写的兴趣。如:苏轼故居“墨池”的来历、宋代书法家黄庭坚“观浆悟笔法”的故事、书法四大家之一颜真卿拜师的典故……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古老的书法艺术, 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愿望。

(2) 妙用形象语。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老师要把书法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抽象术语形象化, 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如:教学“竖弯钩”这一笔画时, 引导学生把竖弯钩想象成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浮在水面上, 仰着长长的脖子, 高傲地唱着歌, 明确运笔和结字的规律, 便于提高其书写水平。

(3) 巧编顺口溜。在书法教学中, 若能自编一些顺口溜, 可以让学生牢牢地记住写法要领, 还能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如:教学钢笔字的运笔方法时, 可编成顺口溜:“小小一点要点好, 提钩尖折要记牢。横要平, 竖要直, 认真练习功夫到, 撇出锋捺伸脚, 笔画健美字才好。”寓教于乐, 学生既掌握了运笔方法, 又增添了情趣, 两全其美。

(4) 善用多媒体。利用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或播放书法名家的有关讲座、欣赏名碑名帖, 从感官上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 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书法兴趣, 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 万丈高楼平地起——严抓写字行为习惯

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凡学写字, 必学执笔”, 正确的执笔是写好字的前提。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可将其作为教学考核的重点内容, 采取多种措施, 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1) 编口诀。把写字姿势、坐姿及握笔的要点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生动地教给每一位学生, 将书写姿势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写字时, 要做到:头正、身平、脚放松;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尖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一拳;心静认真写好字。”软笔书写教学中, 老师也编了姿势口诀:“脚分开, 与肩宽;头微倾, 肚不挺;手握笔, 掌中空, 我是一个小书家!”学生熟记背诵, 做到“练字先练姿”。

(2) “木头人”游戏。如写字姿势的教学中, 推出了“‘木头人’写字”的游戏, 让学生保持正确书写姿势, 如果谁没能保持好写字姿势, 就要为大家表演节目, 促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

(3) 树立榜样。教师结合教学给坐姿及握笔姿势正确的同学拍照, 展示给大家看, 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小明星”, 让身边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学生, 改掉不良的书写姿势。

(4) 家长配合。把家长请进学校, 观看孩子的书写水平, 观察孩子的写字姿势, 让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成为家长提醒孩子书写姿势的一扇窗户。加强家校联系, 每周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中书写姿势的情况。老师、家长齐抓共管, 能收到良好效果。小学生年龄小, 可塑性强, 是培养良好写字习惯的最佳时期。新学期的第一堂课、第一次作业、第一项活动都是这种良好习惯培养的契机, 教师要及时狠抓训练, 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就顺手得多。

3. 润物细无声——探索多样化评价方式

书法教育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 可尝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1) 真切的口头评价——唤起孩子积极情感。教师的口头评价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 影响最直接快速的一种评价方式。应以激励性为主, 用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 做到评价语言清楚。具体分析一个字的写法时, 如竖中线、横中线、左上格、右上格都应说清楚, 字的类型如左小右大、上小下大等应讲明确。语言实现儿童化, 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和同学竞争、和自己竞争, 在横向和纵向比较中提高自己。

(2) 多样的书面评价——激起孩子书写兴趣。一些直观具体的事物, 比较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可以用简笔画作为评分方式。如一个苹果表示还可以, 两个表示很不错, 三个表示你真棒。还可采用图章来评价, 如大拇指章、红花章、笑脸章、哭泣章等。此外, 尽量用激励性评语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写字情况, 如“欣赏你的字是一种享受, 谢谢你给老师带来了快乐。”“祝贺你, 你进步了。”

(3) 鲜明的实物评价——诱发孩子书写激情。运用铅笔、橡皮、五角星、卡通人物形象等实物奖励学生,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一个本子, 一支铅笔, 一张帖纸……学生从父母那里唾手可得, 但教师将实物奖励给学生的时候, 意义不同, 让学生说说心里话, 给予他们祝愿等, 可有效激发其书写热情。

浅谈农村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5

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博大精深和意趣高雅的魅力而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艺术领域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国学的重要组成元素,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书法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美术老师不仅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知道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画画,还应该传授给学生书法的技能、技巧。而基于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水平,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书法在城市已经基本普及,学校开设了书法课程,以大力培养学生的书法基础知识与技能。而在农村,因为条件限制,师资力量薄弱等多种因素,学校未开书法课程,使得学生无法得到系统的书法训练,学生也未形成与书法相关的概念,这一现状使书法教育在农村无法普及,虽然部分学校有开设了校本类的书法课,但仍然是治标不治本。我作为一名教师,在学校担任着美术教学以及校本书法的教学,每每想到这些,就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以下是我对目前农村的书法教学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一、我国农村小学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领导重视不够,这在农村学校是普遍存在的,教师队伍不稳定,有的老师甚至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再加上很多人认为美术课、书法课都是“附科”,反正升学考试不考,导致小学教师中语数外老师“吃香”。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机制,直接导致专职书法教师供给不足,现有的书法教师基本上是由美术教师或个别语文教师担任,基本没有配备专职的书法教师,书法教师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书法教学举步维艰。

2.缺乏正确认识

在农村,家长重视的都是语数外,对书法这些他们没有正确的认识,觉得这些离他们很远,甚至于有的家长认为什么字写得再好也派不上用场。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被家长带着参加音乐、舞蹈、体育之类的“特长培训班”,几乎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花时间练字。家长没有让孩子书写的意识。长此以往,传统的书法艺术逐渐被社会所遗忘。

3.学生缺乏兴趣

当今的小学生对体育、音乐、上网等非常感兴趣,对写字缺乏兴趣。其原因是除了社会对书法缺乏认识外,也与书法学科的特点分不开。书法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其兴趣是要经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了基本理论后才能产生。起初的练字要经过一段枯燥无味的艰苦阶段,这阶段是最简单的基本笔画练习,枯燥又乏味。就拿我的书法社团来说,刚开始人很多,但是慢慢的人就少了,甚至有些孩子就是来混日子的,当今的学生大多都缺乏吃苦的精神,加之其它各学科考试的压力,就不情愿花时间练习了

二、采取各种对策加强书法教学

1.重新审视书法艺术价值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汉字为载体来记录汉民族语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能鲜明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丰子恺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笔里”。少年强,中国强。学习书法应该从小学抓起。写好字可以培养孩子的坚定性格,积淀孩子的文化底蕴。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不仅了解中国的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了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此外,学习书法不仅陶冶情操,还培养了小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大有裨益。

2.培养小学生的书法兴趣

在辅导学生时,尤其是现在的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才可以感化学生,贴近学生的心灵,对学生充满感情,在你的教学中对你的知识讲解学生也易于接受。作为老师,每当身处天真活泼的学生中间,就会唤起自己久违的童心。学生天性好动,而现在他们与枯燥乏味的点、横、撇、捺作伴为友,特别是看到他们对学习书法艺术的向往和执着时,身为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爱他们。当然在孩子当中难免会有调皮鬼,但只要你用真诚的爱心、耐心以及细心辅导教育他们,丑小鸭也会变成小天鹅。

3.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书法习惯

写字也离不开好的习惯。“练字必练姿”,“姿”是写字时身体的姿势和握笔姿势。头正、身直、足安;握笔姿势要眼睛离纸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握笔的手离笔尖一寸。在平时写字训练中,要求学生先训练坐姿,坐正后开始练字,并巡视坐姿是否坚持下去,对坐姿和执笔方法正确的学生加以表扬,纠正那些不正确的并耐心地加以指导。为了让学生写字时不感到枯燥乏味,可以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的练字。

4.重视榜样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如果我们一味地讲解字的结构和写字技巧,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实践证明,用榜样的实例来强化就会事半功倍,所以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故事来激励学生。除此之外,还注意在班级中表扬写字好的同学作为榜样,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及时的加以表扬。在班级中选出几名写字优秀的学生,授予“小书法家”称号。在校内举行书法竞赛活动,对获奖的同学颁发奖品和证书。有了榜样,班级里就出现了一股写好字的氛围。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让这些因素和孩子学习书法以及书写经验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从中受益,便可为书法教学开拓一片广阔的天空。

农村小学的书法教学 篇6

“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l教育部对加强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是非常重视的, 但由于教育资源不公平, 偏远农村学生书写能力情况令人担忧。本文选甘肃白银平川邵家水小学为调研样本主要原因是该校属于偏远山区小学, 教育资源匮乏, 具有普遍性。根据该校提供资料显示, 讲授书法课的教师以语文教师为主。课程从一到六年级均开设, 每周二节。目前没有订购统一教材, 授课依据是教师自编教案。

二、调查目的

“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并培养汉字书写的正确姿势和爱护文具的好习惯。”2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能正确熟练的书写正楷字, 做到规范, 端正, 整洁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选取偏远地区农村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主要目的是为了解这类教育资源匮乏的学校开展硬笔书法的情况, 以便类似情况的学校改善学生书写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方法

1. 调查对象

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邵家水小学生, 测试班按年龄由低到高分为三个级别, 分别是7、8岁低年级, 9、10岁中年级, 11、1岁为高年级。

2. 实验方法

(1) 观察法:指定3人为观测员, 在书法课上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观测记录。观测期间, 观测对象随机取样, 被观测人数的比例保持1:1:1。

(2) 分析数据法:取3名测试员所记录的平均数据, 用excel数据统计法制作图表, 直观显示调查情况。

3. 实验内容

根据2013年第152期《中国特色教育》宫群发表的《书写困难认定与书写质量评估》中“影响汉字书写因素的生理和行为因素建立的六个维度指标”3, 改编设计成观察表, 进行观察记录。实验内容分别是书写工具、坐姿、握笔、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书写速度。

4. 实验材料

所测的六个维度指标中所涉及的汉字共60字, 选自《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田字格中国汉字大全》《汉字字频表》, 其中包括独体字、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这7种结构。

三、实验过程、分析与结论

1. 书写工具

小学生选择适龄的书写工具便于掌握书写技巧, 3名观测员在书法课上使用设计好的观查表记录符合本维度条件的人数, 其内容为用笔情况。

数据分析:

(1) 通过折线图表可直观看出低年级、中年级使用铅笔的人数居多, 分别占到调查总人数比例的90%, 72.5%。 (2) 钢笔使用人数主要集中在高年级, 比例占总人数的35%;中年级使用比例占总人数的22.5%。 (3) 中性笔使用人数分布在三个年龄段, 低年级使用比例占总人数的10%;中年级占总人数的5%;高年级占总人数的35%。

结论:

上述现象反映学生没有练习硬笔书法选笔用笔常识, 经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使用工具没有特别强调过。

2. 坐姿

随机按低中高三个级别取样20个学生, 整个观察时间为五分钟, 授课教师不干涉、不纠正学生姿势, 测试员记录第一分钟情况 (见图1) , 第五分钟情况 (见图2) , 测试内容 (1) 上身坐正两肩齐平 (2) 头正稍向前倾 (3) 眼离桌面约一尺距离 (4) 腰杆挺直, 依靠桌边 (5) 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 (6) 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 (7) 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8) 全身要放松自然 (9) 眼与纸间距离保持一尺左右 (10) 两脚放平左右分开自然踏稳。

数据分析:

由上面两幅图对比可知, 三个级别的相似点: (1) 所有学生坐姿问题主要集中在上身不端正、肩部腰部歪斜、眼离桌面距离过近等方面。 (2) 所测学生在书写第五分钟时, 保持全身放松、左手按纸右手执笔人数较多。

差异点:

(1) 低年级相对中高年级在五分钟内出现坐姿错误最多, 问题主要出现在头距桌面太低, 歪头, 斜身, 胸离桌子不足一拳等问题, 严重的甚至将身体紧紧贴着桌子, 整个上半身都趴在桌子上。 (2) 中高年级坐姿普遍要优于低年级, 但随时间发展, 逐渐开始出现不良现象, 主要表现在上身、两肩、腰杆歪斜, 身体依靠桌边, 双脚没有放平。

结论:

良好的坐姿, 不仅对提高书写质量起作用, 而且对青少年身体骨骼发育有很大程度的影响。造成问题的原因包括: (1) 平时写作业时间较长, 学生为了消除疲倦, 趴在桌子上, 产生不良坐姿。 (2) 握笔姿势不正确, 学生书写时视线被手挡住, 造成头部歪斜、前倾。 (3) 课桌椅不符合学生身高特点, 高低宽窄不一。 (4) 老师、家长见到不正确的姿势, 没有及时督促纠正。

3. 握笔

对高中低年级随机抽样20人, 观测员记录满足握笔姿势正确的学生, 其中从左向右, 自上而下的运笔方向, 身体与桌边平行为运笔方向正确姿势;肘部贴桌面, 不过桌边线位置为肘部正确姿势;笔尖与纸面形成的夹角应向身体右上方倾斜60度角为正确姿势;握笔点与指尖距离约一寸为指尖与笔尖的正确姿势。

数据分析:

低年级除运笔方向比中高年级差之外, 其他项正确率最低占所测人数的45%, 最高占85%;中高年级只在运笔方向正确率高过低年级占90%。

结论:

教师平时没有坚持强调学生的握笔姿势, 中高年级授课教师只注重学习成绩, 导致高年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握笔习惯。

4. 笔画、笔顺、笔态

测试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指定字将每个字笔画都具体写出, 内容为20个常用字, 测试完毕后收取测试稿, 并统计按照正确的汉字笔画顺序进行书写的人数。

数据分析:

(1) 通过观察图表可知, 笔顺错误率很高, 低年级达到80%, 其他年级均达到100%。 (2) 笔画出现随意添加或删减的概率几乎为0, 但高年级有20%的人出现错误。 (3) 笔画形态不标准一项显示低年级比例最小, 占总人数的20%;中年级占70%, 占所测比例最大值;高年级次之, 占总人数的60%。

结论:

(1) 教师对笔画、字形、字态没有强调过。 (2) 本项测试中高年级测试卷上出现的问题最多, 与平时书法授课方式单一, 学生提不起兴趣有关;与其它课程作业量大有关, 学生提笔就想快点完成, 没有书写快感。

5. 间架结构

规定学生写指定生字20个, 其中包括独体字、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的字。测试结束, 收取采样稿, 记录分析间架结构中的六个方面, 用结构图表显示结果。

数据分析:

(1) 从上表可得, 低年级控制汉字间架结构的能力弱, 中高年级能力强。 (2) 虽然对汉字间架结构控制能力有差别, 但写出的字间架结构也有较好的方面。其中低年级的偏旁呼应把握较好, 有50%的学生满足该条件;中年级的左右对称把握较好, 有55%的学生满足该条件;高年级在疏密均匀方面把握较好, 有60%的学生满足该条件。 (3) 不同等级学生书写汉字时, 间架结构也存在明显缺点。低年级满足呼应连贯, 参差变化, 结构变化这三个条件的人数均为0;中高年级满足参差变化的比例仅为15%。

结论:

(1) 中高年级理解能力强, 发育趋于成熟, 用笔的控制能力强, 低年级受发育程度的限制, 观察力、精细动作等能力还不能统合协调。 (2) 对于不同年级做得好与不好的方面, 由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决定, 与教师在授课时强调和侧重的书写知识点不同、培养方式不同有关。

8. 书写速度

指定汉字20个, 每个字书写五遍, 限时五分钟, 由观测员统计书写完成情况, 其中包括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写完指定内容、是否有错字。

数据分析:

(1) 从速度角度观测书写完成情况, 低年级学生慢, 完成率为10%;中年级快, 完成为75%;高年级居中, 完成率为35%。 (2) 不考虑时间限定完成书写质量的情况, 低年级出错率最高, 达到80%;中年级出错率最低, 几乎为0;高年级出错率为15%。

结论:

(1) 低年级学生在规定时间里, 未完成且存在错误的人数较多。说明低年级学生对字形的观察能力相对弱, 短时记忆的能力与中高年级学生有差距。 (2) 中年级出错率为0, 反而高年级一小部分出错。这说明孩子9岁以上, 短时记忆能力和表象观察力的准确率已达到较高水准。但高年级比中年级平均年龄要大1——2岁, 出错率依然存在, 说明出错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不好, 对学习已经产生轻微厌学。

综上所述, 硬笔书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好汉字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审美情趣、艺术修养。提高偏远地区小学的硬笔书写水平, 首先要培养良好汉字书写习惯, 增强教师对汉字教学的认识;其次, 学校要对该课程进行建设, 重视开展硬笔书法教育;最后, 学校、教师、家长三方面要加强沟通和监督力度, 学生才能在硬笔书法方面有长进。

摘要:硬笔书法书写能力不仅是小学生个人素养的一种体现, 而且也是弘扬名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目前城乡教育资源存在明显差异, 偏远农村学生书写能力现状应得到重视。本文以甘肃白银平川邵家水小学为调研样本, 首先根据影响汉字书写因素的生理和行为因素建立六个维度观测表, 将学生按年龄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年级, 由观测员随堂取样进行观察记录。其次把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制作图表, 直观显示观测结果。最后分析讨论结果, 为今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硬笔书法,书写能力,观测指标

注释

11.戴春霞.校外硬笔书法教师个体专业化成长的路径探析——以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例[J].中国钢笔书法, 2012 (12) :41-43.

22 .顾明远.教育大字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1680.

小学书法趣味教学论 篇7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书法趣味教学的基本依据

兴趣是进行某项活动的喜好情绪。兴趣一旦形成, 便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 它能激发求知欲, 让人积极投身某项活动, 从而大大提高做事效率。正如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瑞士当代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2]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 小学生的活动目的性相对较弱, 他们对某事物的认识及实施的行动, 最初往往是由于对该事物本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所致, 兴趣能对小学生的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 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一个最现实、最积极、最活跃、最突出的因素。如果小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认真、投入, 也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探索新知。当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时, 学习对于他来说已不再是一种负担、一种痛苦, 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书法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件饶有兴趣的事情, 可如今, 多数小学教师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不仅教学内容古板僵化, 而且教学方法单调乏味, 学生对这种已沦为纯粹写字课的书法教学毫无兴趣, 甚至产生厌烦心理。相比之下, 小学生对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程的却要浓厚得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书法趣味教学的基本依据;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书法教

二、书法不仅仅只是写字———书法趣味教学在内容上的拓展

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能, 还是一种艺术, 一种文化。古往今来, 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注了自己的一生, 多少书法杰作凝聚了书法家丰富无比的精神世界。完全沦落为写字课的书法教学, 教师追求的仅仅是学生写得一手漂亮字, 这在计算机一统天下的时代, 在亟待加强人文教育的时代, 显得很不协调。殊不知书法不是纯粹的写字, 就像朗读不同于说话, 跳舞不同于走路一样;殊不知书法对于学生学做“真人”、培养审美素质及增长学问均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书法趣味教学力求在教学内容上, 从纯粹的写字训练拓展为做人、审美及学问等的多维度把握。

1. 书法与做人

学习书法与学习做人密不可分。但凡优秀的书法作品, 都凝聚了书写者的思想、情感、学问、修养、个性、气质, 它们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在一定意义上, 书法艺术是书法家内在精神的折射。书法史上的“二王”、“欧、颜、柳、赵”、“苏、黄、米、蔡”等等, 除了跟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相对应外, 更跟各个书法家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紧密相连。清代刘熙载对“书如其人”作了全面完整的阐释:“书, 如也, 如其学, 如其才, 如其志, 总之曰如其人而已。”[3]人磨墨, 墨磨人, 学习书法和学习做人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生在练习书法时品德修养得到提升, 人品得到锻造, 与此同时又为自身学习书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书法趣味教学中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写好字, 应该还有更加重要的内容———在书法练习过程中学会做人。小学生正处于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他们模仿性强, 可塑性也很强。小学书法趣味教学可以为小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提供一个有效平台。在书法趣味教学中, 学生练习书法, 练的不单是“字”, 更重要的是“心性”, 是“做人之法”。把“字品”与“人品”兼优的名家故事穿插于书写技能的教学中, 是促进写字与做人互动的可行路径。例如可以穿插讲述如下名家: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中国书法史上把人品与书品结合得最为完美的书法家, 他身为朝廷重官, 忠君爱民, 品质刚直, 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 颜体字的丰盈强劲、雄浑浩博, 正是其高尚人格的鲜明写照。柳公权亦是一位刚直的大臣, 他把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放在学写字之先, 提倡“心正则笔正”, 柳体字的耿介特立、铁骨铮铮也正是柳公权刚正不阿的人格体现。宋代苏轼的书法境界之所以高不可及, 一方面在于他读书万卷、学富五车, 另一方面也在于他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 能够超凡脱俗。教师通过讲述这些名家的高尚情操, 让学生领悟做人的真谛, 从名家的“字品”中学习如何做人, 使自身的人品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真正理解字如其人的涵义, 不懈追求“认认真真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的理想。

2. 书法与审美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造型艺术, 其造型丰富多样、美观耐品, 这在世界文化之林是独一无二的。纵观中国书法史,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书风, 不同书家呈现不同的艺术面貌, 可谓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在形式上, 书法美主要表现在点画美、结构美、章法美上;在内涵上, 书法美主要表现在人格美上。点画美着力表现线条的力量感、立体感和节奏感, 结构美、章法美着力表现笔画之间、字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如大小、粗细、欹正、疏密、开合、伸缩、高低、避就、工草等) , 人格美集中表现作者精神追求的基本倾向。

如果书法教学仅限于写字, 无论是对于中华文化的继承来说, 还是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 都是一种缺憾。应当重视书法教学的美育功能, 让美的教育渗透于每一堂书法课, 让每一位学生在书法课中获得美的熏陶。书法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 最后臻至创造美的高境。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兰亭序》时, 可首先让他们去统计其中有几个“之”字, 然后让他们去观察这些“之”的造型有何不同, 最后教师可通过具体可感作品进行切合实际的审美观教育:王羲之《兰亭序》中“之”字的书写, 笔画虽很简单, 然姿态各不相同, 极尽变化之能事。但它们在整篇作品中又显得自然而然, 毫不唐突。极尽变化而又浑然天成, 这就是书法追求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趣味。至于《兰亭序》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下游乐的那份悠优和洒脱, 则是书法艺术在人格美上的典型表现。

3. 书法与学问

书法是一门学问, 它涉及的领域很广, 常说的“字内功”即包括书写技能、书史研究、书论研究、书法创作、书法教育、书法美学、书法文化等, 常说的“字外功”即包括文字学、美术学、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一张薄薄的宣纸, 在书法家写上字之后, 便不仅仅只是一张薄薄的宣纸, 它开始承载“文化”之重, 有了自己的“厚度”。要把字写好, 写出个性, 写出韵味, 写出格调, 写出境界, 不仅要求有扎实的“字内功”, 还要求有广博的“字外功”。

就小学书法教学而言, 文学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学修养差, 先别说写出的字浮躁粗野, 蕴藉少, 格调低, 最丢人的是拿起笔来, 抓头搔耳, 不知写啥, 或者是生搬硬套, 笑话百出。有这么一则小故事:有一个写字功底很扎实的人, 写得一手好字。有一次, 一户人家儿子举行婚礼, 邀请他去写一副字, 他即兴写下“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见其字龙飞凤舞, 众人皆赞不绝口。可是, 稍有文学修养者一看即知他闹了大笑话。“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 虽远隔千里, 却可以共赏明月。显然, 用这副对联来恭贺人家新婚之喜是欠妥的。由此可见, 学书者应当多读书, 多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并反过来积极作用于自己的书法学习和创作。自古以来, 有哪一位书法大家不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在小学书法教学中, 打通书法与其它艺术门类的联系,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艺术素质, 也尤为重要。书法本身比较枯燥, 而通过与其它艺术门类 (如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 的比较与融合, 可以更好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可以更好地把握艺术的共同规律, 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感知和兴趣。

三、写字不仅仅关注结果———书法趣味教学在方法上的创新

书法教学当然不能不关注“结果”, 但“结果”孕育于“过程”之中, 因此, 对“过程”的关注也极其重要。对于小学书法教学来说, 要把握好“过程”就要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书法趣味教学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 充分发掘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并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 化“要我学”为“我要学”和“我乐学”,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1. 让音乐与生为伴

书法与音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但事实上, 二者有诸多共通性。音乐以音符为基本的表现元素, 音符按照一定的规律连缀组合就奏出旋律优美的乐曲;书法以点线为基本的表现元素, 点线按照一定的规律连缀组合就形成气韵生动的作品。可以说, 书法是无声的音乐, 音乐中流动的情调与书法中流美的韵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音乐优美旋律的伴随下展开书法教学, 可以营造一种优雅、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 可以为学习者带来莫大的精神享受, 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中极受欢迎, 效果也颇为显著。当然, 在推行中要注意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如乐曲的选择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要契合书法作品的主题。在学习、欣赏王羲之《兰亭序》时, 教师选择的乐曲就要契合“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的创作背景, 因此可以选择《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 以营造一种最佳的艺术氛围, 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王羲之当时那种悠闲自得、潇洒飘逸的情怀。而在学习、欣赏颜真卿《祭侄文稿》时, 就要契合作品所表达的悲愤哀怨的主题, 可以选择笛子演奏曲《寒江残雪》, 以利于学生与书家产生心灵的共鸣。

与音乐为伴的书法教学, 还可以为书法学习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在小学书法教学中, 经常遇到学生在写字的时候, 只注意单个笔画的外形, 并“依葫芦画瓢”, 而忽视笔画之间相互关系, 从而导致“貌合神离”。虽然“貌神合一”的目标对小学生来说似乎高了一点, 但书法教师却不能不关注“貌合神离”的产生原因。其实, 这样的问题多由学生缺乏节奏感所致, 书法由笔画、线条组合而成, 但其组合并不是机械停匀的, 而是像音乐一样, 是有着或强或弱的节奏感的。通过书法趣味教学, 让音乐与学生的写字为伴, 正是对“节奏感”这个音乐和书法共通元素的强调, 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更易于把握书法作品的节奏感, 更便于理解和感受书法家在把笔挥运时的情感波动, 从而更有利于准确地再现所临范本的形质和神采。

2. 放飞想象的翅膀

在整个小学阶段, 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和生动的, 他们喜于想象, 也善于想象。在书法趣味教学中, 教师正可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鼓励学生细心观察,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通过形象的语言, 塑造生动鲜活的画面, 领悟和把握作品背后更为丰富的东西, 如书家的思想情感、人格魅力、个性特点、音容笑貌等。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使笔画、结构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比如, 捺画的腿可以看作体操运动员一条伸展的腿, 绷展、有力、富有美感, 下方带有脚的顿转;“人”字的撇捺, 像一个人迈开双脚在走路;“月”字的竖撇, 像一轮弯月悬挂夜空;“心”字三点, 像三只小猪在跳圈;“之”则像小船在海上航行, 又像一只白天鹅在戏水, 等等。在学生的想象中, 一个个笔画、一个个字形都变得直观而生动, 所有的都似乎被赋予了生命, 变得那么可亲可爱。如此一来, 书法课不再是枯燥无味的, 而是有趣快乐的, 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在书法教学中, 教师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讲解笔法、字法及章法也尤为重要, 它能激活书法课堂,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获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妙感觉。

3. 口诀朗朗心手畅

小学生爱说爱动爱跳, 天真活泼, 对新知识有一种新鲜感、好奇心, 想象力丰富而生动。为此, 可以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 将书法教学的基本内容精心编创成儿歌、顺口溜等形式, 让学生在快乐的吟唱中掌握书写技巧。如有人在开展笔画教学时把笔画的形状编成儿歌:“撇”像扫把, “捺”像剑, “点”像小雨点, “横”像小扁担, “竖”像小棒棒, “钩”像人脚踢[4]。又如在讲解三点水的写法时, 可以编成儿歌“三点水这样写, 上点下提一直线, 半点突出才好看”。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可以一边念一边做动作。这样, 形象、顺口的儿歌, 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能极大地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及要点的印象, 能使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变得轻松而快乐, 能使学生的书法兴趣得到巩固和提高, 最终使教学效果获得切实的提高。

四、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书法趣味教学在空间上的延伸

课堂教学是书法教学的主要形式, 但书法教学并不仅仅限于课堂, 它在空间尚有很大的拓展余地。书法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如书展、书赛、讲座、笔会、板报、节庆等) , 为学生的书法学习提供更多的空间, 从而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又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所得, 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学习所得运用于实践之中。

1. 开开眼界, 饱饱眼福

照本宣科、仅限于教材的书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小学生对书本以外丰富多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欣赏更多的书法作品, 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能增长学生的见识。譬如学校可以不定期地举办书法讲座, 邀请当地有名书法家、书法教师专题讲授有关书法理论和创作知识, 介绍古代或现代书法家刻苦学书的故事。讲座的内容可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小学生就极易于接受。学校还可以邀请书法名家举办一些高水平的书法个展及联展, 或者在教室布告栏中展示书法教师自己的作品, 使学生能够直接欣赏、领略到高水平作品的艺术魅力, 从而使学生对书法爱之愈切、悟之愈深、学之愈勤。学校甚至可以组织学生游览名胜古迹, 考察碑刻实物, 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2. 练练胆量, 试试水平

书法教学要本着“请进来, 走出去”的原则。在书法趣味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外界实现充分接触的机会, 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书法学习成果的舞台, 让学生练练胆量, 试试水平。学生得到展示、受到肯定, 对书法的学习就会更有信心。在现实生活中, 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 都有很多书法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关键要善于发现和捕捉。例如在校内, 可以成立班级书法兴趣小组, 把爱好书法的同学组成一个书法组, 不定期地举办不同层次的习作展览。活动内容尽量做到不与课堂教学内容重复, 让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新、更深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开展办壁报和手抄报等活动, 为广大同学提供施展才艺的舞台, 使学生对写字的兴趣更为浓厚。学校还可以在每个学期举行全班、全年级、全校的多种形式的书法竞赛活动, 让广大学生都参与进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书法比赛后进行认真地评比、表彰, 以激发学生的学书欲。在校外, 可以抓住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组织学生开展“义写献爱心, 春联送祝福”活动, 以展示自己的书法才艺, 并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五、评价主体不仅仅限于教师———书法趣味教学在评价上的完善

教师是学生书法学习成效最重要的评价主体, 这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对学生的书法学习情况能否作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对学生书法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但是, 教师并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片面强调教师评价而忽视其他评价主体的参与, 是传统书法教学的普遍缺陷。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 其主体不仅仅限于教师, 它倡导建立起由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书法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提高教师书法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激发和巩固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

1. 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

学生自评。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书法学习之后, 书法教师可组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评价。评价时以所临范本为标准, 看看自己在“察之者尚精, 拟之者贵似” (孙过庭语) 上做得如何。对写得好的, 鼓励学生予以自我表扬, 对写得不足的, 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办法。人贵有自知之明, 学生自评的好处在于: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并寻找到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小组互评。小组互评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对各自的习作进行互相评价。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长处,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小组成员互相学习, 还可以在小组内确定“小老师”, 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小学生好胜心较强, 这样的做法更能激起学生学好书法的兴趣, 也在无形之中树立学生学好书法的自信心。总之, 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是小组互评的最大优点。当然, 教师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之后, 要给予及时的评价, 对于学生正确的评价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及别人的书法作品获得更准确、更科学、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2. 社会评价

社会人员也可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主体之一。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比如春节时带领学生到社区去义写春联, 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评价, 让社区的居民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点评。另外, 教师要充分开发家庭教育资源, 让学生把在学校里完成的书法作品带回家让家长欣赏、评析。即便学生未得到肯定的评价, 但是家长或其他人对学生提出的建议可以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不足并为之努力, 争取更大的进步;而当学生获得家长或他人的肯定时, 学生可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充分体会书法学习的乐趣, 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 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就会更浓, 学好书法的信心就会更大, 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就会更高, 学习成效就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徐志刚.论语通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2]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1.

[3]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8.

小学书法教学之我见 篇8

一、提高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如果我们就写字而写字,小学生就会觉得十分枯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字的演变过程,从象形文字甲骨文开始,让学生了解原来甲骨文就像画画一样十分有趣, 用字的演化过程来吸引学生对字的兴趣。可以多讲一讲象形文字,如“人”字甲骨文是什么样的,金文又是什么样的,篆隶行草楷又是什么样的,怎样一步一步演化成现在我们使用的文字。这样学生会慢慢去探讨、研究,从中体会到象形字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讲一讲古代的人结绳记事,讲一讲古代的人外出狩猎把文字刻在龟甲上进行占卜而形成甲骨文,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小篆,到隶书,到行书,到草书,最后到楷书的演变过程。我们还可以讲一讲古代书法家的一些小故事,如欧阳询路过一块石碑,因喜欢上面的字而忘记回家;王献之习字时,王羲之从后面抽他的笔管却发现根本抽不动;智永写废的毛笔埋成了笔冢,向他索字的人多得踏破了门槛等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书写的过程中对于写得好的同学及时展示并提出表扬,哪怕就是只写好了一笔,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所写的字送给学生一些,让他感受到快乐, 从而喜欢上书法。

二、要有正确的方法

握笔要正确,采用五指握笔法,大拇指和食指平衡相对握笔,中指紧贴食指下方并用力向内靠,无名指在反方向用力顶,由于无名指力小,就靠小指帮他用力,这样就产生一对矛盾的力。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捻管,这是写字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技巧。坐姿要正确,挺胸抬头,脚与肩同宽,力量通过腿传到腰,通过腰传到手臂,通过手臂传到手指,通过手指传到笔管、笔尖,最后进入字中。教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应该握住学生的手进行示范,让学生感知力量的传入过程。选帖要正确,最好从篆书开始练习,先练线条,不要急着去临习字帖,先把基本功练扎实。在临习字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临习去写,而应该在教师正确的临帖方法下对照原帖临写,在临写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要学会读帖,观察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向以及字的走势,尽量做到精准。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注意速度、枯润、笔画的避让。如果学生在临习的过程中喜欢其他的字帖应该鼓励,让他在自己喜欢的帖中找到快乐。

三、选择好书写工具

一般情况选择羊兼毫笔,峰不能太长,但峰要有腰力,笔管不易过粗,在书写的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讲解怎样用笔尖、笔肚、笔根。临习时选择手工毛边纸,在创作时可以选择半生半熟的宣纸,在临习的过程中用一般的墨汁就可以了,但同时要学会用水,墨是筋,水是血液,盛墨的工具只要能装墨就行。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讲一些其他文房四宝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小学书法教学之我见 篇9

一、培养学生书写兴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培养兴趣是写字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有了兴趣后学生才有坚持学习的可能。只有坚持学习才会提高写字水平,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及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1. 指导观察,形象感知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观察是认识世间万物的基础,写字教学也不例外。要让写字教学事半功倍,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字形,了解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专心研究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主笔位置,了解竖中线、横中线,认清最关键的是哪一笔,最难写的又是哪一笔。另外汉字是由抽象的笔画组成,教师在指导观察时,如果能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儿歌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教师把笔画造型等编成儿歌,学生乐意学,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横”像“一”,“竖”像一根棍子,“点”像瓜子,“撇”像扫把,“捺”像一把剑……这样,学生就容易记住基本的形状。生动的儿歌、准确的讲解、正确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运用笔画动作,亲眼看到了起笔、行笔、收尾的全过程,书写汉字也就比较容易了。比喻充分激起了学生写字的热情,产生了写字的欲望。小学生有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特征。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因此,在写汉字教学中,我经常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写字教学中来。欧阳询宿夜观碑、王羲之“墨池”的故事、郑虔“红叶作书”的故事让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到写字的角色中去了。

2. 寻找规律,举一反三

写好一个字并不难,难的是能否发现规律,举一反三。教学时,我们不能只要学生照样子画葫芦,应该向学生指明目标,切合学生实际教给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发现规律,在练字的同时积极开动脑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要掌握书写规律,不是靠几节写字课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让孩子们把手脑结合起来,强调字形的特点,加强感性的积累,使孩子们主动动笔,用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练习写好字。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孩子们在接受启蒙教育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养成教育时,我们往往只注重孩子们的书写是否正确,忽视了书写姿势的正确和书写的整洁。

当前小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写字姿势不正确。2字迹马虎潦草,难以辨认。3笔画粘连,黑成一团,十分不整洁。

在小学阶段,我们将一、二年级分为低层次阶段,三、四年级分为中层次阶段,五、六年级分为高层次阶段。低阶段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正确姿势和坐姿。正确的写字姿势,有利于写好字,更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发育。中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审美观念,引入书法概念,逐渐感知中国书法的表现魅力。这样就会有一部分学生爱上书法,并且这一部分学生的水平会迅速提高,运用榜样教育方法带动兴趣不浓厚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这样班里整体书写水平会逐渐提高。高阶段的学生在这个时候水平会得到提高,书写能力得到加强,可以培养他们临帖,向创造水平的方向发展,讲述书法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 学生个性特征及学生审美观倾向

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使学生有深刻的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可以使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写字的欲望。我们在教学中用比喻充分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比较观察,示范演示,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审美能力。一、二年级是学生们书写的入门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三、四年级是书写形成阶段,五、六年级是熟练阶段。

2. 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写字前,教师要求学生做好书写前的准备工作。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及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

3. 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书、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品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而且时常能听听同学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学生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会有一种追求上进的心理,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许多学生心里就立下当书法家的愿望。

4. 规范练字过程,做到持之以恒

练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而不是简单地给学生布置作业,增加学习负担。要想学生能准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必须规范练字过程,从低年级起要求学生养成按步骤练字的习惯。第一步,分析字形;第二步,记位置;第三步,写端正、写整洁;第四步,比好坏;第五步,改完美。教师在规定书写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控制书写的数量,不要让写字成为学生的负担,使他们失去写字的兴趣。一般来讲每个汉字重复书写不得超过4遍。第一遍记字音,第二遍记字形,第三遍查准确,第四遍讲美观。书写汉字,传承文化,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小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书写训练。只要我们在写字教学时讲究指导方法,细化要求,进行科学的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写好字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5. 多元评价,激励进取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前我在写字教学中采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这种方式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对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尝试了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多元评价体系,效果显著。

(1)放大镜评价。孩子的心是稚嫩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幼小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就会破碎,应倍加呵护。”每一次评价,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会对他们今后的书写产生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成功,也应用放大镜放大。

(2)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就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评价自己,也评价同学。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评价。孩子们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还应重视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通过家长座谈会交流,学生在家的书写错误姿势会得到及时纠正,不会造成孩子们骨骼变形、眼镜近视等。

五、开展活动,体验成功

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对儿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有活动的日子,学生写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1)欣赏名家书法让学生能经常欣赏到他们能接受的名家作品名帖,引起他们的惊叹,感受到汉字美。

(2)班级出书法专刊,举办优秀写字作业展览。

(3)临摹名家作品。让学生买来自己喜欢的名家作品,每天让学生临摹。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探微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写字兴趣,书写习惯

汉字是尊严, 书法是国粹。书法, 就是写字的技法。“书”有写字的意思;“法”就是方法、技法、法则, 也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要想写好字, 必须懂得书法艺术。教育部2011年新修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要求提出了“规范”“端正”“整洁”“优美”的书写新要求, 写字教学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兴趣引导, 鼓励写字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真理至今颠扑不破。因此, 要让学生写好字, 必须先调动起他们的兴趣。

1. 了解汉字历史, 感受文字乐趣

从一年级语文教材中, 就不难发现, 教材多次出现从象形字到现代字的演变, 这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是很有吸引力的。在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好奇心, 趁机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如写字教学的第一课时, 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片段:先出示“马”字的一系列演变过程之后, 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最后他们会发现, 原来还是我们现在学的汉字最简单, 最好写, 也最美观!这时老师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是要变化发展的, 未来的字会变成什么样, 那就靠我们来创造了。”学生们听后, 学写字的兴趣就更浓了。

2. 编写写字儿歌

对于小学生来说, 写字课显得比较枯燥。而儿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文字简练, 通俗易懂, 琅琅上口。把笔画造型等编成儿歌, 让学生乐学, 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3. 玩中写, 乐中悟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 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通过实践, 我们发现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 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反复和汉字见面, 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就记住汉字的字形的写法。如“背写猜字”活动, 学生甲用食指在学生乙的背上写字, 然后让学生乙猜是什么字, 甲、乙学生交替进行, 最后统计谁猜中的多, 谁就胜了。依次类推, 还可以手心写字, 大腿写字,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汉字的书写, 加上这些活动还带有比赛的性质, 学生乐此不疲。

二、及时纠正, 养成习惯

在我的教学中,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呢?通过实践, 我注重以下几个写字习惯的培养:

1. 坐姿及握笔的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的写字姿势是基础。于是, 我把正确坐姿及握笔的要点编成顺口溜, 如“右手握笔背挺直, 眼离书本约一尺, 胸离桌子约一拳, 手离笔尖约一寸。”让学生熟记成诵, 并印发给家长, 让家长配合学校,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坐姿及握笔习惯。

2. 书写规范字的习惯

要掌握千变万化的书写线条, 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学好规矩, 循序渐进”。书法的学习离不开这条基本原则。为此, 写字课中, 对规范、优美的基本笔画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在课堂上, 我把八种基本笔画、部首写法结合范字教给学生, 让学生反复练习, 直到笔笔到位, 各个象样。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 就能学以致用, 逐步写成规范的正楷字。

3. 认真读贴的习惯

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 细想体味, 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 做到成“字”在胸, 意在笔先。而实际教学中, 学生常常不读贴, 或对字帖稍作浏览, 就匆匆下笔, 以至顾此失彼, 徒劳无功。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 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临笔画, 临间架结构, 临行气, 临章法等。

三、教师讲解, 示范引领

1. 直观

直观性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能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表象。在书法教学中, 老师的示范, 能让学生直接感知。例如, 指导学生写捺画, 一般先要向学生讲清楚运笔过程:逆锋起笔, 中锋行笔, 至收笔处微顿, 提笔出锋。说说简单, 做好却很难。教师要在讲清要领之后, 给学生做示范, 让学生亲眼看到起笔、顿笔、逆锋、出锋是怎样书写完成的。通过教师的示范, 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提、按、逆、转、轻、重、缓、急的用笔动作及特征。学生由感知到理解, 对上述运笔方法, 不再觉得抽象, 而是一个可见的运动过程。

2. 模仿

书法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 不论是仿影、描红、还是临摹, 其实都是一种模仿。由模仿到入规入帖, 然后广涉博取, 最终形成自家面目。模仿是学好书法写字的一般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所以, 教师应适当应用这一特点, 在书法写字教学中认真示范, 让学生模仿。

3. 个别辅导

教师在课堂上作示范, 除了在黑板上范写, 也可以到学生中间单独示范辅导, 特别是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示范辅导, 让其直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另外, 教师要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 多穿插讲述一些书法家学习轶事, 这些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种客观上的激励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作业展览, 竞赛激励

通过写字作业的展示等形式, 促使学生写好汉字, 并通过各种竞赛活动, 激励学生练好字, 在不足中追赶, 在追赶中超越, 逐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练字精神。

1. 作业传阅法

学生的作业有优有差, 我们可以挑选那些书写特别工整、簿面特别整洁的本子, 利用晨会课时间在班里传阅, 让学生欣赏, 让学生感受。不难发现, 传阅过的那几天, 学生写字特别认真, 书写质量特别高。无疑, 是那些优秀的本子对他们产生了影响, 这就是榜样的作用。有了目标, 当然会加倍努力。假如我们能隔三差五或者是天天传阅, 效果必然非常理想。这其实也是学生通过与同伴比较, 发现自身差距, 继而达到奋起直追的效果。

2. 作品展览法

我在板报中开设书法“作品展厅”一栏, 专门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并定期举办作品展览, 将所有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请学生进行评价, 学习别人的优点, 弥补自己的不足。开学初, 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份优秀作品, 期末时, 再拿出一份优秀作品, 两份作品同时展出, 只要有进步的就给予奖励。各种展示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 整个班级也因此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3. 竞赛激励法

争强好胜, 不甘落后, 是孩子们的天性。经常有层次地开展一些书法竞赛活动, 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 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写字课上, (下转第129页) (上接第123页) 常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写字比赛。字书写得好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 对获得进步奖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增强自信。

总之, 在小学阶段, 通过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逐步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在老师的示范引领下, 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使他们在各种书法竞赛活动中, 逐步提高书法水平。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新修版) .

上一篇:月季养护管理技术下一篇:功能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