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经营管理

2024-05-14

企业资产经营管理(精选十篇)

企业资产经营管理 篇1

改善资产管理流程, 赢得竞争优势

对于离散和流程制造、化工、石油、公用事业、采矿、航空与国防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而言,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据专家估计, 这些行业的设备维护成本 (占运营成本的20%~40%) 自1979年以来以年均10%~15%增长。专家同时指出, 在每年将近1万亿美元的维护费用中, 高达1/3的费用实际属于浪费。

在削减成本、达到更高的绩效和生产目标、符合法规要求和实现资产回报最大化方面, 企业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正在寻找契机来优化整个资产生命周期中的业务流程, 从而降低资产维护成本、提高这些资产的性能并延长其寿命、加快信息传递和决策速度并赢得竞争优势。对于企业资产投资而言, 协作性和集成度更高的企业资产管理 (EAM) 新方法可以实现大幅的资金节省并提高运营绩效。这种新方法涵盖资产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 从投资规划、规格、设计、资产建造、运营和维护到最终的报废和处置。

实现卓越维护, 推动利润增长

如果您的有形资产和生产资产绩效不佳, 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解决维护问题或在各个部门之间协调信息, 而非积极主动地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 且看到了通过改善资产管理流程可降低成本的契机, 那么现在应该将资产管理置于完整性和协作性更高的业务环境中加以考虑。与众多其他公司一样, 您也可以通过协调绩效、风险和成本来实现卓越的资产管理和最佳的资产投资回报, 从而推动利润增长。

端到端集成的企业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SAP企业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可为EAM业务流程提供完整、集成的端到端功能。借助该解决方案, 资产所有者和运营商、资产服务提供商以及资产服务网络中涉及的各方均可以实时了解实际的资产绩效和维护问题。进而可通过这种真实信息主动响应和快速纠正各种情况或问题。

EAM可帮助企业在整个资产生命周期中管理各种有形资产:生产工厂、资本设备、车辆和复杂设施。通过与功能强大的报表和分析工具相结合, SAP解决方案的EAM功能可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改善资本支出管理并提高资产利用率。

企业必须从资产和设施中获取最大收益, 才能满足当今对创新性、质量、时效性和价值的要求。企业必须在整个资产生命周期过程中, 跨整个资产服务网络管理这些投资及相关成本。SAP EAM解决方案提供全面的功能, 涵盖资产整个生命周期, 且资产可获得跨越支持网络的维护, 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1) 投资计划、资产规格和设计

业务计划和模拟;投资管理;协作式规格定义与设计;协作式项目管理。

(2) 采购与资产建造、安装和实施

供应商资格审核和候选人选择;投标与合同管理;协作式项目管理;协作式工程变更管理;移交信息和文档进行试运转和投产;项目和投资控制。

(3) 维护与运营管理

技术资产管理, 包括文档和设备数据管理;维护计划和执行;预防性和预测性维护;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环境、健康与安全 (EH&S) 管理, 以及工作清场管理;移动资产管理与无线射频识别 (RFID) 集成;维护、维修与运营 (MRO) 部件和服务采购;MRO库存管理;员工与承包商管理;与资产会计和维修保养预算紧密集成;资产绩效分析。

(4) 报废与处置

资产转移和处置;协作工程与项目管理;废弃物管理;合规管理;资产再处置。

总体拥有成本最低的EAM解决方案

SAP企业资产资产管理具有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作为适用于资产所有者/运营者及其服务提供商的集成式解决方案, 该SAP软件使您无需再去实施、学习和维护那些通常互不兼容且必须由多个昂贵的接口相连的异构系统。SAP提供了EAM与财务、库存、采购、人力资源、分析、EH&S等其他企业流程集成的现成功能。

链接:关于SAP企业资产管理

资产密集型企业设备资产管理 篇2

资产密集型企业设备资产管理

资产密集型企业是:

资产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保障生产完成的核心;

生产量取决于设备本身的性能,受原料投入数量影响较小;

设备技术含量和自动化程度高;

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对人的依赖性较弱;

资产密集度:总资产/销售额;

企业资产经营管理 篇3

关键词:石油企业;资产管理;效率

石油企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实体资产占据较大的份额,为了较快地发展石油行业水平,必须以油气田为中心,在该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高风险的特征下,规范企业的资产投资方式,提升资产管理效能,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下,降低资产成本,有效提升其资产使用效率。在石油企业庞大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本的规模下,石油企业存在地域广、品种多的特点,为资产的管理与控制增加了管理难度。

一、石油国有企业面临的挑战与现状难题分析。

石油企业是一项特殊的行业,在资源紧缺的全球化竞争态势下,它面临严峻的挑战,存在管理上的难题,具体表现如下:

1、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制保障缺失。我国的国有企业资产较为庞大,尽管有一些诸如:《国有资产管理法》、《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度,但是,对于国有企业庞大的资产管理方面,还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在执法的角度上,没有得到全面的、及时的监督与法制保障,无法全面遏止石油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

2、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由于存在多头管理、源头复杂的因素,因而其资产管理工作分散而芜杂,各部门之间由于地域或者其他因素的限制,无法进行资源的优化与组合,没有同步地做好协调管理等工作,因此,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3、国有资产管理目标不够明确。为了达成石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首先应该要将企业的资产管理进行目标定位,否则,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就如同无头苍蝇一般,缺乏目标而呈现无序的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起到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4、石油企业的闲置资产较严重。由于石油企业分布地域广泛,而且品种繁多,企业内部的闲置资产比例日益增大,这种因技术变更换代、产品结构调整而产生的闲置资产,使石油企业的实物资产处于呆滞状态,缺乏流动性,无法创造其使用效能,从各方面给企业带来负担。这些不良资产有:债权类、股权类、实物类和债务类等不良资产,其中较为严重的即是实物类的不良资产,诸如:废旧钻机、泥浆泵等,这些闲置资产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提升资产效益的措施与路径。

针对上述石油企业的难题及现状剖析,需要从各种途径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强化管理,合理运用其资产,提升其使用效率,已是石油企业的当务之急。

1、要健全企业的资产管理法制保障。从法制保障的角度来看,健全而完备的立法和执法程序、制度才是国有企业资产进行效率化管理的有力武器。由于法制的健全使资产管理制度具有不可侵犯性,为石油国有企业的资产的范围进行了立法的界定,不可随意更改。其次,健全的国有企业资产法制还要以国有资产的效益为核心,考虑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的实施路径,合理使用好国有企业的资产,并切实查处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和处理方法。再次,健全的国有企业资产法制要从立法的角度,实行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样才能明晰责任、分清主次,达到对资产的权限的界定,才能更好地促进资产的使用。最后,健全的国有企业资产法制还要完善其监督职能,用法制的监督手段,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组织与落实。

2、完善国有企业出资制度。首先,国有企业的管理职能与公共服务职能要明确分开,这种政企分开的制度有益于企业在职能明确的前提下,完成其资产管理;其次,要将石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股份化,当然,这种制度是在股权法制完善的前提下,依法依规进行的一种产权明晰的股权制度,只有完善的产权制度,才能促使石油国有企业在其股权管理制度的推动下,合理高效地运营其企业资产,提升资产使用效益。

3、明晰企业的资产管理目标。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是石油国有企业的生存理念和目标,为了在法制法规保障的前提下,有效地完成其经营理念,需要企业将其资产进行目标确定,以整体的、明确的资产管理目标指引其运营和使用,促进企业资产的目标化管理。

4、强化石油企业的不良闲置资产处置管理。石油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不良闲置资产状况,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其一,是调剂优先的处置原则,要先内后外,优先调剂石油企业内部的资产;其二,是公开处置原则,这是石油企业法制渠道的公正和公平性的体现,只有在法制、规范的环境之下,才能最大化地处置石油企业的不良资产;其三,是效率优先的原则,由于企业的利润化目标,在处置不良资产时,也要优先选择对企业利益有利的处置方案。

在这三个原则的指导下,石油企业的闲置不良资产要加大清欠、清理和追索的力度,同时,还要健全石油企业内部的不良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在这个责任制度的督促之下,从上到下的工作人员才能在日常参与过程中负责认真地进行不良资产处置;最后,在实施完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制度之后,还必须建立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以其约束机制规范责任人的行为,认真负责地落实每笔不良资产的处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是牵涉到社会与企业各方面的重要环节,其资产管理质量水平的高低,不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利润与管理资产管理效率,而且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正常稳态的发展与运行,我们应当将其视为经济发展之重,从法制、目标和资产管理的不同角度,明晰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促进资产结构的优化配置,推动闲置资产的产能最大化,推动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水平不断升级,使企业在轻负荷的状态下实现资产运营最优化,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云计算模式下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6)

[2]李军芳.浅析中小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4(08)

企业资产经营管理 篇4

主数据是企业经营中经常使用的相对固定不变的基本数据, 如关于客户、供应商、产品、文档等的基本数据。资产主数据是企业资产管理中经常使用的相对固定不变的基本数据。如设备、备件、质保、设备文档等。

一、SAP企业资产管理的对象及其定义

SAP将企业资产管理的对象称之为“技术对象”。技术对象可以分为“设备”和“功能位置”两大类。设备之间由于在功能上、流程上或空间上存在联系而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区域, SAP把这个区域称为功能位置。而这些功能位置之间由于在功能上、流程上或空间上又存在更高层面的联系而可以定义为一个更大的区域, 这个区域也称为功能位置, 只是它是一个更大的功能位置。可以按照功能、流程或空间关系把整个企业层层向下切分成越来越小的功能位置, 而设备就在最底层的功能位置上, 从而把企业的资产定义为一个树形的层级结构。设备与功能位置实际上是“分配”与“被分配”的关系, 反映在现实业务中就是“安装”和“拆卸”的关系。设备与功能位置在EAM系统中只是逻辑概念, 也就是说现实世界的设备根据实际设备管理的需要也可以被定义为功能位置, 这其实是一种很灵活的技术对象定义手段。由此可见, SAP企业资产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单个的设备, 还可以是区域 (即功能位置) 。

在SAP EAM中, 记录设备和功能位置基本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建立设备主数据和功能位置主数据。

1. 设备主数据中记录的数据

(1) 设备的一般信息数据。如设备类别、技术对象类型、重量、大小等;

(2) 设备的位置数据。如负责维护该设备的工厂、在工厂中的具体位置、标识设备重要性的ABC标识等;

(3) 组织结构信息。如设备所属公司、资产代码、成本中心等;

(4) 序列号相关数据。如设备对应的物料代码、序列号、所在工厂等;

(5) 保修数据。如保修开始日期、结束日期、保修是否继承设备上级技术对象的保修条款等。

2. 功能位置主数据中记录的数据

(1) 一般数据。包括功能位置类别、类型、重量、大小等。

(2) 位置数据。如负责维护该功能位置的工厂、在工厂中的具体位置、标识设备重要性的ABC标识等;

(3) 组织结构数据。如功能位置所属公司、资产代码、成本中心等;

(4) 结构。如上级功能位置、对象中的位置、是否有安装限制等。

显然, SAP EAM通过明确企业资产管理对象 (即设备和功能位置) , 实现了企业资产的点和面的管理。

二、技术对象的管理 (即设备和功能位置的信息管理)

1. 技术对象的分类

分类系统是一个通用的工具, 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的企业业务领域, 如客户、物料、供应商等。在企业资产管理中, 就可以把它用来对技术对象 (即设备和功能位置) 进行描述。

分类系统体系由类别 (Category) 、类 (Class) 、对象 (Object) 和特征 (Characteristics) 四个层次组成。简单地说, 就是任何设备在不同的分类层次上仅具有唯一的值, 即唯一的细分, 对分类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值指定数值后执行查询, 就可确定某个确切的设备。分类系统大大方便了设备信息的描述、收集和查询, 有效避免了数据的冗余。

2. 技术对象的文档管理

SAP EAM系统提供独立的管理模块对文档进行集中管理, 并可建立文档与每个技术对象主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文档数据也是企业经营中相对固定不变的基本数据, 因此也称为文档主数据。具体到每个文档在系统中则是作为一条文档记录存在的, 具有独立的编号, 并且可以建立层次关系。且可根据文档的更新历史建立多个版本。文档进行集中存储, 按需分发给需要的用户。在设备文档管理中同样可以运用前述的分类系统将设备文档进行分类管理以便查询。每条文档记录可以链接到EAM系统的对象 (如设备、备件、功能位置) , 企业用户可以从这些对象中方便地打开相关文档。

3. 设备序列号——设备库存管理的关键数据

设备序列号是当需要对设备进行库存管理时, 企业需要在设备主数据内分配一个物料号和一个序列号, 建立起设备号、序列号和物料号三者之间的联系。物料号实际代表的是一个物料的统称, 而不是代表这个物料的一个具体实例。如型号为T60的电脑, 它的物料号为HT-1130, 那么所说物料HT-1130的数量为10, 实际上是说物料HT-1130的实例的数量有10个, 而物料号始终还是一个, 即HT-1130。设备号是某个具体设备的编号, 它是一个具体的对象。如果一个设备本身就是系统中存在的某个物料的一个实例, 则这个设备号就已经分配有对应的物料号, 设备与物料之间的这种关系是N:1的关系。由此可见, 只有物料可以是库存管理的对象, 而由于物料号的唯一性, 为了区分具有相同物料号的设备, 就必须引入序列号来实现既可识别不同的设备又可以进行库存管理的要求。SAP EAM实现了设备采购收货、转移、拆卸入库、修复、发货等功能。

4. 测量点和计数器

现代精密设备往往本身安装有各种测量仪器, 用来实时监控设备的状态, SAP把这些装置统分为测量点和计数器两类, 计数器如汽车的里程计和自来水的水表, 测量点是指对设备的技术数据进行测量的装置, 用来反映设备的某种特定条件或状态, 如液压系统的液压、冷却剂的温度、列车的行驶速度等。

之所以要关注测量点和计数器, 是因为需要其数据来开展设备维护工作。通常测量点数据可以使企业根据设备的条件和状况开展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而计数器数据可以使企业根据设备累计的运行数据进行预防性维护。计数器数据还是设备质保管理所要参考的重要数据。每次记录的测量值和读数都会在系统中形成一张计量凭证。

5. 质保管理

质保称为保修, 是供应商给使用者提供的保证, 在保修范围内免费维护或只收取部分费用。质保分为三种:原厂商质保、供应商质保和客户质保。前二者称为内向质保, 后一种称为外向质保。即企业获得外部供应商的质保称为内向质保;企业向其客户提供质保, 称为外向质保。外向质保仅用于企业的售后服务业务中, 与本文介绍的设备管理业务无关。质保并非仅仅是根据时间来定义有效期的, 即有效期质保, 也可以基于计数器的读数制定质保, 企业还可以提供临时有效质保。质保在系统中也是作为主数据存在, 可以分配给技术对象。在执行设备维护任务之前, 系统可以自动检查该技术对象是否还在质保范围内, 启动质保流程, 从而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进而降低设备投资风险。质保是企业选购设备的重要依据。

6. 许可

按照法律法规或企业的管理制度, 一些设备和功能位置在使用或维护之前要满足一些特定的要求或者得到特定的批准。这些要求在SAP EAM系统中称为“许可”, 可以用来进行安全性控制, 如划定安全区域、执行听力保护措施等。许可也可用来进行工作流程的控制, 如相关责任领导的审批、库管部门的材料确认等。

7. 合作伙伴管理

企业在从事设备维护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许多内部或外部的组织和个人, 例如设备维护小组、外包维护服务商等。SAP把这些组织和个人统称为合作伙伴, 并建立合作伙伴主数据来对他们进行管理。这些合作伙伴可以分配给某个技术对象或者某项维护任务。这些合作伙伴主数据维护得越细致, 未来在EAM系统中处理设备维护事务的效率就越高。

三、备件主数据

SAP EAM是用物料主数据来管理备件的编码、描述和数据管理的。备件物料主数据主要记录了与备件相关的业务的数据, 这些数据涉及备件采购、备件成本、备件计划和备件库存等业务。备件物料的编码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无赋意物料编码法, 即指编码不代表含义, 仅仅是流水码;另一种是完全赋意物料编码法, 即编码的每一个字段都含有具体的意义, 代码具有可读性且易于使用。这种方法比较常见。SAP EAM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分类系统的编码方式, 采用这种编码方式的物料代码只含有少量的意义, 主体编码采用流水号唯一判断, 各种属性作为“特征”只需对其进行设置、编码, 并维护特征值范围, 那么在创建设备物料主数据时选择特征和特征值, 物料代码就可以按照流水号自动生成。

四、物料清单BO M

物料清单 (BOM) 普遍地应用在生产和设计中, 即大家熟知的生产BOM和设计BOM, 用于表示制造产品或者设计产品所需的物料分解结构清单。BOM同样可以应用于EAM业务中, 用来进一步细致地结构化表示设备和功能位置的物料组成, 即维护BOM。它可以作为预防性维护、维护请求和维护工单等业务的备件计划基础, 也可以在接收到维修请求时, 通过展开维护BOM的结构, 定位故障的位置。还可以在执行维护工单时, 通过在BOM结构选择其中的部件作为维护所需的备件。在系统中可以直接建立设备和功能位置的维护BOM, 称之为“直接分配”, 也可以先建立一个物料BOM, 然后把这个物料BOM分配给技术对象 (设备和功能位置) , 这样, 技术对象也就间接拥有了自己的BOM, 称之为“间接分配”。

摘要:以SAPEAM企业资产管理软件中的“资产主数据管理”为主题, 探讨企业如何依靠EAM信息化, 全面掌握企业资产信息。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原则 篇5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标准、范围和分类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通用设备单价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价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除家具用具含课桌椅和图书馆、图书室图书外原则上不记入固定资产但要加强实物管理。其他单价不足规定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以下简称国家分类标准固定资产分为十个大类

1、土地、房屋及建筑物按平方米计价单价不限都是固定资产

2、通用设备执行500元标准

3、专用设备执行800元标准

4、交通运输设备执行500元标准

5、电气设备执行500元标准

6、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执行500元标准

7、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执行500元标准

8、文艺体育设备执行500元标准

9、图书、文物及陈列品执行500元标准其中图书馆、单位图书室图书单价不限

10、家具用具及其他执行500元标准其中家具用具单价不限

二、房屋入帐的原则

1、建安工程投资和待摊投资包括设计费、监理费、预算编制费、报建费、水电增容费、电缆搬迁等费用必须全部计入该项房屋或建筑物的资产代码内不能将其作为一项独立资产建立代码。

2、房屋及功能室装修费用包括防盗网、防盗门、安全护栏、屋顶绿化、布线工程、随装修工程建造的不可移动的固定文件柜等家具、水电增设及改装等首次装修发生的上述费用计入被装修房屋的资产代

码增加该房屋的成本价值不增加房屋面积不能将上述费用作为一项独立的资产建立代码。从第二次装修开始装修费用不计入房屋价值但随装修工程建造的独立设备和可移动家具等应作为一项独立资产计入固定资产。房屋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零星安装的防盗网、安全护栏等不计入固定资产。

3、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或调拨手续的房屋及建筑物 在主体建筑取得合法入帐资料之前会计和资产管理员应同时估价入帐以便使先期发生的附加设施和防盗门、防盗网等首次装修费用及时入帐。

4、房屋加层费用计入被加层房屋的价值加层的建筑面积增加被加层房屋的建筑面积不能将加层作为一项独立资产建立代码。

5、建安工程投资或房屋及功能室装修费用中包含的独立设备如电脑室的电脑设备、语音室的语音设备、文艺室的文艺设备等和装修过程中建造的可移动文件柜等其价值要从工程投资或装修费用中分离出来计算每一件资产的成本。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要单独建立代码并计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6、运动场、塑胶跑道、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游泳池、喷水池、单位内道路、围墙、水井、水塔、雕塑、升旗台含旗杆、大型永久性画廊、大型永久性宣传栏、德育长廊等属于建筑物其建造成本应单独建立代码并计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7、建筑物及绿化工程入帐时应细分到具体项目不能使用“一批、一套”这样的计量单位不要把几个小项目合并成一个大项目入帐以免盘点、修缮或报废时难以分清。

8、房屋及建筑物维修、水电修缮、更换防盗网防盗门、绿化工程养护和补种等只作为修缮费用列支不作为固定资产入帐。

9、房屋及建筑物拆除时必须尽快持有关资

料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批准销帐。房屋报废时应连同其装修费、修缮费、防盗网、防盗门、屋顶绿化费等一并申请报废。

三、交通运输设备入帐原则

1、汽车价值包括购价和购置附加费用。

2、为汽车新增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附属设备如汽车音响、GPS导航等计入该辆汽车的资产价值和资产代码不增加汽车的数量不能将汽车音响、GPS导航等作为一项独立资产建立代码。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增加贴膜、皮座套等不计入固定资产。

3、汽车因维修更换车内附属设备和零部件如发动机、油箱等只作为修理费用列支不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4、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非机动车辆在此核算。

四、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入帐原则

1、图书馆含学校图书馆、单位图书室的图书无论价值高低均属于固定资产。教学和工作参考书达到单价标准的才属于固定资产。学校发给老师的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用音像资料等不属于固定资产。图书以图书馆图书室管理为主未设立图书管理员的小规模单位由资产管理员直接纳入资产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2、对于批量购书产生的折扣图书管理员、资产管理员和会计在入帐时必须以实际支付的总价值和实际单价为准图书馆管理员不得以书上的标价入帐要在书上加盖“实际价格元”印章。编制报废清单时图书馆管理员要使用实际付款的单价不能使用书上标价否则报废时会造成财务帐、实物帐与图书馆帐的金额差距。图书及音像资料的计量单位以“册、片、卷”入帐。系列成套图书以每套计价的按“套”入帐以每册计价的按“册”入帐。严禁使用“一批”作为图书的计量单位入帐。

3、使用图书管理软件、采用图书分类标准、设有专门图书管理员的图书馆含学校图书馆、图书室图书为了减少重复可以按类别在资产管理系统中登记但必须如实登记图书数量和金额购进和报废都要如实登记以便全面反映单位的全部固定资产。

4、文物指经过文物鉴定机构鉴定的、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除了文物管理单位外其他单位一般没有文物。

5、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室内壁画、挂画、观赏用模型及其他陈列品计入陈列品类别。

五、家具用具及其他入帐原则

1、该类别包含家具用具、被服装具、实验用优良品种及观赏动植物。国家标准所称“其他”是指被服装具、实验用优良品种及观赏动植物国家标准中没有设立包容性类别“其他”也就是说各种固定资产必须在国家标准中找到相应的分类没有大类“其他”可供使用。

2、该类资产原则上执行单价标准达到单价标准的计入固定资产。但由于课桌椅、学生床含衣物柜、衣物架、讲台等家具用具属于学校的主要生产工具将其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

3、被服。被服、学校演出服装、比赛运动装、运动鞋等原则上不做为固定资产核算确需周转重复使用的可以建立登记表格完善管理但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4、自制家具。随房屋装修形成的不可移动的固定文件柜等家具其价值一般包含在装修费用中不能作为单项固定资产入帐。装修或自制的可移动文件柜、展示柜等家具要逐件计算单项固定资产的数量以件计算不要以平方米计算平方米、长宽高可作为家具的规格和成本入帐固定资产。

六、固定资产的入帐流程 由于固定资产涉及到实物管理故凡是固定资产入帐一定要先履行验收手续由保管员填制“录入单验收单”再由报帐会计连同发票送财务

中心报帐这是责任和权限问题不能由会计先入帐再交保管员开验收单。会计入帐可以直接使用鹏教软件的“录入单代验收单、领用单、附加录入单、修正录入单、注销单”作为附件。保管员、报帐会计注意由于资产软件可以同时管理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请不要把非固定资产的有关单据送交财务中心报帐非固定资产的报废注销也不必送交主管部门审批。

七、国有资产处置范围

1、已长期停用且证明不需继续使用或已被新购置具有同类用途资产替代的资产以及其他闲置资产。

2、因单位撤销、合并、分立、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3、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且不适合继续使用的资产。

4、没有规定使用年限或未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因技术原因并经过技术鉴定或者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5、盘亏、毁损、对外投资损失、货币性资产损失及其他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6、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八、财务帐和实物帐有差异表现在哪里方面 经分析帐帐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固定资产的新旧标准不同。新旧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单价标准规定不同1993年固定资产的入帐标准是一般设备200元专用设备500元1996年以后入帐标准是一般设备500元专用设备800元。各单位以前购进的资产都按旧标准入帐由于清查报废不及时有的至今仍然滞留在财务帐上但实物早就没有了。第二由于“大批同类物资”问题很多低值易耗品被计入了固定资产。第三报废出帐不及时部分保管员对已不存在的实物没有出帐。第四因发票等问题实物已经入帐了而财务没有入帐。第五会计固定资产帐二、三级明细科

目的分类口径与国家标准不衔接造成双方分类口径的数据不一致。我们认为会计帐和保管帐在土地、房屋及建筑物、交通工具、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固定资产这个层面上调整未达帐项以后的数量和金额应该一致。因分类口径不同产生的类别之间的差异不影响总额可以按照实物帐的分类进行调整因为实物帐的分类口径是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的。调整以后的“最终差异”报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解决。

九、怎样对资产进行盘点

1、打印出每个部门的盘点表

2、到各个部门去清点资产将盘盈资产加入表格盘亏资产做好标记

3、综合整理每个部门的盘点表查看盘亏和盘盈的资产是在部门之间的调动还是真正的净盘亏和净盘盈

企业设备资产综合管理探讨 篇6

关键词:设备资产;综合管理;设备管家;主动维修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23-2

0 引言

机器设备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资基础。现代企业中设备是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对设备资产实行综合管理。

1 设备资产综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备资产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以获得企业最佳的经济效益。设备资产综合管理特点:一是全过程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管理;三是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管理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资产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的秩序;牵涉到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技术进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否提高。设备资产综合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设备成本控制

设备的购买、安装成本。这就要求在设备选型时一定要做到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做到生产、技术、经济三者统一权衡。设备的使用维修成本。由于对设备使用保养不正确,维修不及时、不彻底,致使设备损坏或者发生设备事故,造成设备维修频率增加,维修费用增多。既影响生产,又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1.2 设备的生产能力

设备资产综合管理的宗旨之一就是利用投入最少的资金、人力、设备等并采用最优的办法,力争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3 安全运行

设备资产综合管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安全生产就是保证生产过程中人身和设备财产的安全。

1.4 节能降耗

现代设备的动能大多都是由电能或电能设备转化而来的。因此节能降耗也是设备资产综合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1.5 环境保护

加强设备管理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设备对人员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使设备的噪音、震动、辐射和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少。给职工创造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树立一个良好负责的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设备资产管理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做好设备管理就能降低成本、能够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有着极其长远的意义。

2 金口岭矿业公司设备资产及设备资产管理的现状

2.1 矿业公司设备资产的现状

矿业公司是七十年代从铜官山铜矿分离出来,并随着矿山资源的枯竭,经2003年政策性关破后重新组建起来的。矿业公司目前共有各种设备420台左右,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设备约占16%,从八十年代后到二千年前的设备占21%。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矿没有大的设备更新的投入,相当一部分设备较为老旧。在不计2008年后投入的设备资产,之前设备资产原值为一千五百多万元,而净值只有八百多万元。有一部分设备净值已经为零。例如我矿现在所用的四台提升机中,除深部开拓工程项目笔东盲井提升机外,主井提升机电控系统陈旧老化,减速箱齿轮点蚀严重;另有两台型号为2бM2500×1211提升机,出厂日期分别为1959和1960年,均属于淘汰的落后设备。设备更新改造形势紧迫。

但是,随着矿山深部矿体的开采和铜冠庐江矿业公司的即将开工建设,矿业公司将进入了一个以矿山为主业的高速发展阶段。新型设备也将会源源不断地进入矿业公司。

2.2 矿业公司设备资产管理的现状

矿业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在近些年有了较为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合理使用有限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积极主动的、合理的对老旧设备的改造和更新,使得设备的综合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如采矿一区,在2012年5月在矿主井泵房安装投用了一台PD280-65×5型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应用,在生产中作为主开水泵,其性能优良。提高了水泵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维修量及维修成本。经测试,排水单耗每立方降低0.108kW·h,每年直接节约排水费用11万元左右。选矿车间2008年将PYT2100破碎机(功率280kW)更新为由PLC控制的GP11F型破碎机(功率160kW),一改过去效率低、能耗高、维修量重、噪音大的状况。矿业公司压风系统由“集中供风改为就地供风”等,这些对矿山的节能降耗和装备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矿业公司高速发展的面前设备资产管理显得相对滞后,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①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没有完全摒弃,反思不够。如“重生产,轻维修”。为了赶生产任务,不惜挤掉设备维修时间为代价的现象仍局部存在。②设备资产管理没有完全转到“要服务于生产的全员、全面的生产维修”方向上来。设备管理责任者不够明确,重心下移不到位,设备监管不力,存在着谁也管谁也不管是状况。③维修仍建立在摩擦磨损的基础上的计划维修。对有隐患的设备维修政策比较单一,不善于改良维修,习惯重复简单的、恢复性的维修。④对新型设备技术了解不够,缺少多面手,设备系统员工专业面窄。未能很好地利用社会维修力量,造成新型设备发生故障时,停产时间过长。

3 倡导更加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观念,改进设备资产综合管理工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向着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一体化及结构复杂化发展。因此,现代设备投资较大,停产损失更为巨大。为了搞好设备管理,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就是说现代设备资产管理的本质是现代化设备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结合。结合矿业公司设备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应当倡导更加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观念,改进设备资产综合管理工作。

3.1 建立传统管理制度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管理理念

传统的设备管理主要是指设备服役期间的运行维修管理,其出发点是从设备可靠性角度出发,具有为设备稳定可靠运行而进行的维修管理的相关内涵。包括设备资产物资运动形态,即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拆换,体现出的是设备的物资运动状态。

现代设备资产管理更侧重整个设备相关价值运动状态,其涵盖购置、投资、折旧、维修支出、转让、报废等一系列资产寿命周期的概念,其出发点是整个其运营的经济性,具有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入而管理的内涵。体现出的是资产的价值运动状态。

建立传统管理制度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可以根据矿业公司设备现状更有效地发挥新旧设备的最大能力。

3.2 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家体系”

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将设备管理的重心下移,让全员参加设备管理,建立以岗位生产、维修人员;各生产单位设备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职能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三位一体,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家”体系。

①岗位生产、维修人员:是设备操作点检员,他们就像值班的护士。对设备贴身护理。其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清扫、润滑、紧固、调整、患情报告。②各生产单位设备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是专职点检员,他们犹如主治大夫。对设备的工况、性能进行检测。其主要任务是:按计划点检,对日常点检员上报的隐患进行甄别、排查,拿出维修方案,并组织

实施。做好每天的设备管理工作。③职能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是设备工程师,犹如专家门诊。在接到专职点检员上报到材料后,积极认真地配合开展精密点检,倾向管理和状态检测工作。定量的确定设备的技术状态和劣化倾向程度,以便确认设备故障的原因和决定调整、修理还是更换,并督导实施。

三位一体的“设备管家”体系,就是让全体员工,在企业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目标,结合矿山设备分散,单一性的实际情况,对各自分管的生产设备实施独立自主、全面、全方位的管理,运用“点检定修”的手段,做到“预知状态、超前管理”,认真负责、当家理财,让维修更好的服务与生产,为企业生产任务顺利的完成保驾护航。

3.3 建立新的维修策略

维修是设备管理的重点之一。维修要适合于企业的要求,要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服务”,要改变“不坏不修、坏了再修”的状态,要从被动维修走向科学发展的策略维修。在以设备点检制度为基础,根据设备的磨损规律和故障规律建立适合实际生产需要的设备状态维修模式,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及隐患,科学掌握设备劣化的发展趋势和有针对性的进行主动维护,是实现设备零故障管理和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可靠性的较好办法。将预防维修、事后维修、改善维修直至绿色维修有效的相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设备的性能、效率、精度和节能的中心任务。

根据设备维修的费用、难易程度,结合企业的现有维修力量和水平,将设备划分为三类,更为合理的利用社会维修资源。我们应将设备维修费用高、难度大的设备由生产厂家指导维修,这也是我们学习掌握的过程。同时由于企业维修力量的限制,我们可以将维修技术含量不高的,交由社会维修力量来干。使矿业公司的维修组织更合理、可靠。

4 设备资产综合管理工作达到的预期效果

①通过建立强有力的设备管理组织,建立点检、定修制度,落实三位一体的“设备管家”体系。使设备管理重心下移,设备管理重点放在生产工区、车间,发动操作人员参与设备管理,弥补了矿业公司维修力量不足的矛盾,夯实设备管理的基础。②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参与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筹措、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全过程,改变过去规划、采购与使用维修相脱节的情况,使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更加科学管理。③设备的运行能力将发挥到最大。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老旧设备焕发第二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更新的设备上。对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进行考察、学习、引进、移植、总结、推广,使我矿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要对设备、工艺不断专研,成立相关QC小组,从而让每一台设备的能力发挥的最大。矿业公司在工艺改造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例如矿业公司“集中通风该为就地通风”,淘汰了高能耗老旧的活塞式空压机,采用了适合矿业公司生产,技术先进的单螺杆空压机。这一成功经验就在控股公司各单位中广泛推广。④设备管理的制度更加健全。工程技术人员在参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做好设备验收、分类、登记、编号、调拨、事故处理、报废等工作,从而建立和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使矿业公司所有设备的管理都建立了完善的“档案”,更便于查寻管理。

5 结语

设备资产管理是矿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对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树立设备资产管理的新观念,才能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行,真正实现矿业公司利润最大化。

参 考 文 献

[1] 古可.现代设备管理(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张孝桐.现代设备管理.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印制,2009.

[3] 邓家青,蔡国章.选择最佳维修策略 实现设备状态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0(2).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探究 篇7

一、无形资产的概述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能在长时期内为使用者提供某种经济利益或者权利的长效资产。会计准则定义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资产,这样的定义虽然具有一般意义,但却不具体,本文更倾向于刚开始时候所下的定义,这和著名会计学家于玉林教授给出的定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企业的无形资产含义十分丰富,它包括诸如知识产权,企业的品牌、信誉、知名度,企业的外部关系(如客户关系、融资关系),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如政府的优惠政策、徒弟使用权等)、企业的内在因素(人才、企业文化、劳动力组合)等。无形资产有别于有形资产的最直观的区别就在于资产的无形,不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而更为具体的,无形资产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垄断。

无形资产所有人依法独自享有所有权,不容他人侵犯,例如专利技术等。

(二)超额盈利。

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能取得远大于其成本的经济利益。

(三)长期性。

一旦无形资产的地位确立,便能在很长的时间内给企业发展发挥作用。

二、我国企业在无形资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无形资产的存在,认识到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重视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从而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而当下,我国的无形资产管理还处在较低的水平,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这是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本文对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上存在的许多常见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意识淡薄

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于有形资产的管理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而对于无形资产,他们却感到很陌生,从没重视过无形资产,甚至有些管理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更没有加强管理的意识。有的企业在新产品试销阶段,不懂得注册商标;有的企业不懂得对自己开发的技术申请专利;有的企业有意无意地遭到商业机密外泄,而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这些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意识的缺失,对无形资产管理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

(二)运用失当

和上面所述相反,有些企业对无形资产确实懂得运用,但却没有用到正途上,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屡见不鲜。而市场监管由不到位,市场秩序不能得到有效维持,更导致了假货泛滥,盗版横行。

(三)评估方法不科学

目前,评估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常用方法是:列出无形资产包含的项目,逐项估计价值,然后相加得出总价值。然而,这种方法实际操作效果并不理想。核算方法上的缺陷也使得无形资产的价值无法真实反映。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所采取的做法符合稳定性原则,但是却忽略了一些对企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加大了企业当期的产品成本,减少当期利润,掩盖了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等。企业的许多专业、商标在会计账务上反映不出来,导致实际上减少了登记资产,如果发生交易,比然会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

(四)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不够重视无形资产,没有专门花费精力来完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无形资产本身的含义覆盖面太光,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加强和改进无形资产管理的建议

由于无形资产本身的隐蔽性、非独立性等特点,很容易被忽视无形资产的存在,也很难让人相信这些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能作为企业的资本。而无形资产的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提示我们,必须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水平。本文对于改进无形资产的管理建议如下:

(一)加强管理意识

一个好的制度的建立,必须先要在意识领域建立起概念。同样,要改进无形资产的管理,必须加强无形资产的宣传力度,普及员工对无形资产的认识,认识到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要让员工,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无形资产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企业获取超额效益、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企业要注重这方面的宣传,增强普通员工和管理者的保护无形资产的意识,使所有员工能够自觉地担当起维护企业自身的无形资产,保证无形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的责任,员工对无形资产的意识加强了,无形资产的管理也就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加快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认识到并树立起保护无形资产、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只是在意识层面的东西,要从根本上改进管理方法,改善管理现状,一个全面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它在制度层面规定了哪些要素是本企业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对于这些无形资产,管理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管理体制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好的制度是先进的管理理念的体现,是反映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管理的认识的层次,管理水平的高低。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要根据我们现有的无形资产管理知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种规章制度既要包括宏观方面的,也应该包括微观上的,例如具体怎样执行,相应的管理流程如何的规章,还应该包括相关管理人员的规章。在执行层面,员工要严格按照遵照执行,做到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三)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

企业应该建立独立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拥有决策权,且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该机构应该有完善的工作流程,明确的工作职责,清晰的工作内容划分,完备的责任追究和绩效奖励机制。机构的工作应该以明确的企业制度保存下来,以促进无形资产的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四)健全队伍建设

无形资产的涵盖面广,概念复杂,且涉及到诸多专业领域和法律知识,这无疑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法律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意识,独到的管理理念和很强的法制观念。因此,企业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管理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利益,不断完善队伍建设是必然要求。

(五)改进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

通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管理的难度主要在于确定无形资产的范围,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正确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无形资产的处置,这些都没有一个标准的量化过程,可操作性差。为了能够准确地把握无形资产的价值,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作用,必须进行无形资产评估。而由于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工作起步较晚,在实际进行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改进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势在必行。本文建议:(1)聘请专门的评估专家,定期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2)客观、科学地确定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3)合理、准确地选择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现在的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等。事实上,无形资产评估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企业应认真研究每一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及其利弊,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如何可能,企业可以大胆地对现有的评估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制定出适合本企业情况的评估方法。

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历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课题。无形资产的管理是一种智慧,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无疑已成为企业完善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指导实践,在管理实践中改进和完善管理方法,是企业保护自身财产,提高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重视现有的以及潜在的无形资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维平.《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02月第一版

[2]、王氩.《关于无形资产准则的一点思考》.财会月刊,2002年第12期

试析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 篇8

传统的管理只注重有形资产的管理, 而现代化管理将以无形资产管理为中心, 通过无形资产的管理带动其他生产力要素的管理。无形资产作为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重要经济资源, 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所创效益在整个经济效益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甚至起决定作用。

一、国内无形资产管理的发展概况

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我国对知识型无形资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鉴定、奖励、保密及建立科技档案方面, 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未将知识产权作为资产加以评估和管理, 对无形资产不重视, 疏于管理。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技术交易的大量涌现, 科技成果的资产属性日益显露。我国开始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同时积极参加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 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管理。1980年3月3日, 我国政府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了加入书。从1980年6月3日起,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1982年8月23日,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于1983年3月l日起实施, 这是中国开始系统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1984年3月17日, 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并于1985年4月1日起实施。至此, 商标和专利技术这两个无形资产有了法律保护。在198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财政部关于对科技转让费的计算、支付和技术转让收入征税的暂行办法》及1986年出台的《技术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中, 对科技成果的转让双方权益及有关管理问题作了原则规定。1990年9月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1年国务院颁发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合资、合作及股份制改造过程中, 以无形资产参股、入股的现象已十分普遍。1991年, 国务院出台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不但对有形资产评估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 而且对无形资产评估作了明确要求。随着有关法律的实施和完善, 知识型无形资产在我国得到了有效保护, 对鼓励发明创造及公平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如此, 我国的无形资产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无形资产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

二、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1.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是知识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的迫切要求

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知识看作最重要的资源, 把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 无形资产作为知识的重要部分, 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 是知识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提出的迫切要求。企业管理不应该只注重有形资产, 在知识经济中, 无形资产更为重要。简单地说, 企业无形资产的知识管理就是指通过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管理活动。这里首先要明确对象是无形资产, 而不是有形资产;其次, 利用交流、共享和应用的方法进行无形资产的管理, 达到创新的目的;最后, 无形资产的知识管理目的与其他管理的终极目的一样, 是为了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 无形资产仍是企业管理中的盲点和难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我国企业逐渐认识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例如, 现在许多企业都注意对商标、专利、专有技术和商业机密进行保护。但是应当承认, 目前我国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仍处于相对低层次的水平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现代信息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知识, 而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会受环境的影响;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也是一样, 特别是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技能、人力资本和信息等无形资产的产生和应用, 使得每个国家都把加快科技进步、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三、加强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作用

无形资产中最核心、最基础、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管理。可以说, 企业生命力的今天是产品质量, 企业生命力的明天是技术进步, 企业生命力的后天就是人力资产的开发。因此, 加强对人的管理, 也就真正抓住了无形资产管理的关键。企业通过知识管理, 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发展现有的无形资产, 创造新的无形资产, 通过知识的交流与分享, 企业可以迅速提升竞争能力。应用无形资产可以准确掌握快速变化的市场信息, 有效把握市场机遇, 为企业创造更多地财富。企业实行无形资产的知识管理, 可以提升企业多方面的能力。

1.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 效率不仅仅意味着规范、快速和程序化, 而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是更高品质和更加聪明的工作方式。实行知识管理, 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了解顾客和供应商的需求, 提供更好的服务, 节省工作时间,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2. 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在未来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 它不仅仅局限于普通意义上的技术研发, 还应该包括新思想、新的工作方法和处理流程等方面的创新。实行知识管理, 可以充分激励员工的创新精神,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无形资产。同时, 实行知识管理, 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现存和缺少的知识, 及时发现企业的劣势, 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弥补不足, 提高创新意识, 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为企业更好地发展做出贡献。

3. 提高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通过以财务系统为典型的企业信息系统, 知识管理可以快速掌握企业内部和外部需求变化, 及时做出调整。根据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 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无形资产和开发出新的无形资产来协调企业生产能力, 满足市场的新需求, 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或偶然机遇的能力, 快速、准确地做出决断。因此, 知识管理工具对于企业的无形资产更加有效。

4. 提高员工技能素质的能力

传统的信息技术大多都停留在提供事实性或一些原理性知识上, 但多变的市场对员工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响应快速变化的需求时, 要求员工具有相当的工作技能, 能够及时得到相关专家的帮助, 对需求做出正确的响应。

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篇9

笔者自身从事基层发电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工作多年, 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并通过不断思考和学习总结出一些想法, 希望能为企业有效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一、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较以前在计划、采购等环节上强化了措施, 进而节约了采购成本。但在后期的管理上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 管理者对各经营层的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细化的绩效考核约束

企业经营层大多着重强化控制生产、安全、可控成本费用、经营利润等考核指标, 而对于未纳入考核范围的固定资产往往忽视管理和控制, 导致管理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

1、企业固定资产预算容易流于形式。

固定资产预算不像销售、成本费用预算那样得到足够的重视, 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处置随意性比较大。

2、重采购, 轻管理。

极易走到“重人力、财力管理, 轻物力管理”的错误倾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配备不足。

3、

不重视对设备的保养, 或用修理来替代保养, 无形中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

非机电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 容易导致管理缺位。

(二) 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和明细划分存在困难

大型生产型企业的资产一般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特别像笔者所在的电力生产企业, 从连续生产的角度看, 整个电厂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生产环节分解成煤系统、锅炉、汽机、输变电系统等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缺一不可, 任何局部的问题, 都可能波及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用经典概念中的“能够独立发挥作用”原则来区别单件固定资产很有难度, 这就直接导致了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和明细划分的困难。

(三)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般企业虽然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但仅泛泛涉及采购、验收、核算、维修、处置等核算管理, 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管理流程不规范、考核奖惩制度空白或不兑现, 使制度的执行往往不到位。

(四) 报废、丢失、毁损的固定资产处理不及时

不少企业存在原有的设备已经拆除, 新的设备也已入账, 但旧设备未及时办理报废的账务处理, 仍在计提折旧的现象。有的设备已经毁损或丢失, 但管理层考虑利润空间和资产损失的总量控制, 批复时无法及时完整, 其结果是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日趋背离, 财务报表不实, 利润虚增。

(五) 整体和部分更新改造的固定资产处理不适当

固定资产整体和部分更新改造经常发生,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 应及时将在建工程转固、对更改后的折旧年限进行调整、对拆除部分的报废处理与减值等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但实际工作中, 由于粗放的管理要求及操作上复杂性, 会计核算上大多未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导致出现固定资产账面原值日益膨胀, 累计折旧也逐年增加的不合理现象。

二、解决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实施固定资产管理企业负责人负责制。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 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 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

2、增强战略管理意识, 实施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不能仅仅停留在“账、卡、物一致”的层面上, 要培养和强化企业各个层面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为出发点, 引入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 实现固定资产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演变。

3、必须制定切合本单位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固定资产管理标准及实施细则, 充分体现归口与分级相结合的原则, 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 落实管理责任, 完善内部控制。

4、借助科学的力量, 建立一套能同时实现固定资产的价值动态管理与实物动态管理的资产管理系统, 通过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及实时采集, 使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能够实现信息共享, 真实、全面地掌握固定资产的状况。

5、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目前, 企业应适时组织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 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相关人员培训, 尤其是在目前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更新比较频繁的时期, 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固定资产的管理应本着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 以实现“资产优良”为战略目标, 从组织机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等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1、完善固定资产的预算管理。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 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 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科学合理。

2、健全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具体包括: (1) 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大型资产的采购, 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 (2) 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 责任到人, 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门化管理。 (3) 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制度。日常维护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 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 降低了成本支出, 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对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奖罚分明以提高人员维护意识。 (4) 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制度。对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 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减少重置。固定资产在公司内部部门员工之间转移调拨, 需填写“固定资产转移申请单”,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将固定资产转移登记情况书面通知财务部, 以便进行账务处理和监督管理。 (5)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发现资产盘盈、盘亏, 应及时查明原因, 区分不同情况做出处理。 (6) 固定资产报废、退出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 需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 报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 经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 上报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

3、完善固定资产现场动态管理。目前, 企业固定资产的现场管理工作很薄弱, 特别是财务核算人员缺乏对现场管理的参与意识, 往往认为财务人员只管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 实物管理是设备管理及使用部门的事。导致财务人员不能及时掌握设备的动态, 账实往往严重不符。为杜绝财务与设备管理严重脱离的现象, 通过完善财务与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 促使财务核算人员深入现场, 了解资产状况, 做到核算与管理有机地精密结合, 从而保证财务与监督做到位。

4、严格盘点制度, 定期进行账实核对, 做到账物相符, 账账相符。财务制度规定, 每年在编制财务报告前应当进行全面盘点, 平时也可以进行抽查盘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定期检查核对, 能有效防止、纠正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多重入账等现象的发生, 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5、大力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企业的内部审计机关要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审计重点, 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完善内控制度。

6、做好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 并确保范围恰当, 金额足够。

为确保企业资产安全, 企业各项资产均应投保, 并落实专人负责, 设置保险登记簿, 载明各项资产投保记录;加大对企业资产的监管力度, 及时了解权利义务的执行情况, 做好资产遇险理赔工作, 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企业科学核算管理固定资产, 有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的基本对策, 并就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强化

参考文献

[1]、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2009

浅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篇10

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现状

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的平衡。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对发展的愿望往往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强烈, 很多中小企业将发展作为首先考虑的问题, 但向何处发展、如何发展却并不能被很好地规划出来。基于这个原因, 由于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企业扩大规模、创造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 就存在了一个投资方向和投资数量之间需要做出平衡的矛盾。一方面企业的发展需要, 要求企业必须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扩大投资, 争取最大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企业可获取资源的能力又要求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金, 在投资中合理分配。这个矛盾虽然对于任何企业都具有普遍的影响, 但对于急于发展同时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讲显得更加突出。所以, 良好的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首先要解决好这个矛盾。

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成本和效益的矛盾。在一般情况下, 成本和效益存在正比例的关系, 成本越高收益越大。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需要有较高的收益, 但与之相对应较高的管理成本却很难被接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外显成本的控制意识和对内含收益的模糊认识是造成这一矛盾的直接原因, 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好这个问题, 将很难确立规范、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系。但事实上, 很多中小企业不能用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此类矛盾, 经常采取回避或漠视的方式, 利用思维的惯性将问题简单化, 使得其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水平一直徘徊不前。

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 过度强调短期利益, 缺乏战略眼光。在企业的各类投资活动中, 投资的方向和种类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原因, 其在投资活动中应积极选择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对内投资作为投资重点, 而且应该更加关注投资回收期短、资金规模不大且见效快的项目。但这并不是鼓励中小企业只关注短期效益, 忽略整体的战略布局。中小企业在这个方面显然并不能很好的把握, 而更普遍的现象是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过度强调短期收益和降低风险, 把是否符合战略目标的实现放在次要位置, 以至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目的过于简单化和盲目化。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战略管理不到位, 战略意识不强;不恰当的或不合理的风险控制意识, 使得中小企业出现固定资产投资的短视现象。

第二, 筹资困难,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短缺。中小企业筹资困难的现象, 使得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或其他非金融机构的单位或个人, 这就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热情并提高了企业投资的风险, 造成中小企业必须投资的巨大困难, 经常可以看到很好的项目要么无法顺利实施, 要么项目勉强建成后缺少必要的资金去运营, 甚至出现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拖垮整个企业的严重现象。

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解决方案

第一, 重视企业战略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作用。中小企业要想充分发挥战略对投资的积极指导作用, 就要首先树立起战略管理意识和观念。将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常规性工作来看待, 对企业的发展愿景、发展步骤等重要的战略管理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划, 并以此为指导确定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各项企业活动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 同时, 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要牢固树立战略意识, 在战略发展需要和风险控制与追求效益之间把握好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第二, 正视筹资现状, 确立筹资活动先行的原则。中小企业的筹资难是一个现实客观问题, 不是某一个企业或某一个项目的问题, 而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所以在正视筹资现状的条件下,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筹资活动, 如果想要得到充分的保证, 就必须确立筹资先行的原则。这就要求, 在投资项目提出的时候就要首先考虑筹资的途径和数量, 对于无法完全筹措或筹资成本过高的项目需要做出慎重的考虑, 必要时应该采取放弃投资的方法, 避免实际损失的发生。只有能够合理或符合投资者期望的筹措到投资所需资金的项目, 才应该纳入到进一步考察和分析的范围。坚决杜绝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草率意识, 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武器”, 也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对提高目前几乎完全缺乏此类管理技术的中小企业的实际工作水平有一定帮助, 但距离建立真正完备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理论和技术尚有距离,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为此项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继续努力。

摘要:文章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多年的中小企业管理实践经验, 分析了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在环境和管理方面的现实状况, 以及问题发生的根源, 最后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以期更加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关键词: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参考文献

[1]、于庆龄.不同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比较[J].金融经济 (宁夏) , 2008 (3) .

[2]、邵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8 (1) .

[3]、孙荣华.固定资产管理不可小视[J].辽宁财税, 2007 (6) .

上一篇:家居装修与人体健康下一篇: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