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意义

2024-05-30

立法意义(精选八篇)

立法意义 篇1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还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型经济, 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经济发展模式, 手段上是通过清洁生产来实现的。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的《循环经济法 (草案) 》规定:本法所称循环经济, 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所谓减量化, 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所谓再利用, 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 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所谓资源化, 是指直接将废物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二、循环经济立法的意义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应当协调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大前提下, 我们必须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 实现经济的和谐持续长期发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循环经济法》草案首次提交审议, 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幸福, 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1. 有利于资源节约, 缓解能源与资源紧张局面, 确保资源安全, 使可持续发展具备了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撑。

所谓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无论是当代人还是后代人都可以稳定、及时和经济地获取自然资源, 同时又使人类发展所赖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或不遭毁灭性破坏的状态。制定循环经济法, 有利于强制或是引导资源的“减少化、再使用、再循环”, 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 引导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消费观念的转变, 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可持续发展,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安全问题。

2. 是公民环境权实现的有力保障。

公民环境权应该包括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风景权、环境美学权、免受过度噪声干扰权、日照权、宁静权、眺望权、通风权等。它既包括天然的环境要素和人为环境, 还包括各环境要素所构成的环境系统的功能和效应, 如生态效益、环境的优美舒适等。循环经济的立法可以调动国家、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力量减少排污和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使环境状况的变化趋势逐步由趋坏转为趋好, 则环境危机的缓解、人们生存环境状况的改善就成为必然, 实现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

3. 有利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制订了一

系列配套的环境经济政策, 但环境政策在社会运行主流形态中呈现边缘化状态, 环境保护在经济活动执行过程中呈现软弱化状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建立起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把解决环境污染与促进经济增长融合起来, 通过政府、企业界、科学界, 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 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4. 循环经济立法是确保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的需要。

美国法学家E·博登海默在其著作《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写到:法律是刺激人们奋发向上的一个有利手段。法律的最终目的不是制裁、惩罚或抑制, 而是激励人们进取与引导人们为正当合理的行为。循环经济法制正是以法律的形式对经济运行模式作出规定, 在顺利实现调整改造、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 确保环境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规定各个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使经济运行过程中有章可循, 同时也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各种调控手段和管制方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促进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

5. 有利于保障社会最大利益, 实现个人、企业和社会共赢。

对于个人而言, 循环经济可以促使个人享受适宜的人居环境, 又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还可以提升岗位的实际收益。对于企业而言, 可以降低污染, 节省环保成本, 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节约生产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要求经济发展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 转换以往“三高一低”的传统工业经济, 使资源最小化、效用最大化、废弃物趋零化, 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协调统一, 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发展循环经济立法有助于从而实现整合经济、保护资源、环境、利国利民的“共赢”。

6. 循环经济立法有助于我国突破绿色壁垒, 改善对外贸易。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贸易壁垒, 是指在国际贸易中, 一国或区域性组织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安伞, 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 保护国家的生态和环境而采取的一些法规、标准、政策等, 并以此来达到限制和禁止某些产品或服务进出口的目的。环境贸易壁垒是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巨大障碍, 在国际贸易中要正确使用环境壁垒措施来维护我国环境权益, 保护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要想使我国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符合这些规则的规定, 就必须对循环经济进行立法, 从法律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标志制度, 对于盗用、滥用环境标志的行为予以坚决严惩, 积极实施ISO14000, 建立产品生产的“环境质量”保证体系, 积极引进、适用环境无害技术和设备,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不断完善环境标志制度, 力争与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衔接, 以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扩大产品出口,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三.结语

中国循环经济的有效推行, 依赖于一套合理的法律制度做保障, 而循环经济法所确立的天人和谐的法律价值观及在其引领下确立的相关的法律制度, 能够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持续有效地解决循环经济运行中的冲突。循环经济的立法研究及实践, 不仅对我国的循环经济的立法建设, 而且对依法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循环经济立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物, 与传统立法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 它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说明循环经济的概念, 再具体阐述循环经济立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粱毅雄:循环经济法的法律性质论——兼与蔡守秋教授商榷[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5, 18 (5) :49.52

护理立法的目标和意义 篇2

(一) 为护理人员提供最大限度保护和支持

通过护理立法,使护理人员的地位、作用和职责范围有了法律依据,护士在行使护理工作的权利、义务、职责时,可最大限度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国家的支持、人民的尊重,任何人都不可随意侵犯和剥夺。

(二)引导护理教育和护理服务逐步规范化、专业化、现代化

护理法集中了最先进的法律思想的护理观,为护理人才的培养和护理活动的展开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标准。这些标准的颁布实施,使繁杂的各种制度、松紧不一的评价方法都统一在这具有权威性的指导纲领之下,使护理教育与护理服务逐步纳入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使护理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三)促进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

车船税立法历程、意义与启示 篇3

【关键词】 立法历程;意义;启示

一、 立法历程

(一) 起草阶段。2009年6月,根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要求,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成立了车船税法起草工作组,开始起草税法草案。工作组经研究论证,确定了将立法与改革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并对扩大征收范围,完善计税依据,增加税收优惠,强化征管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明确。工作组在征求了国务院及地方相关部门,相关利益单位和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车船税法(送审稿)》。2010年,国务院法制办被吸收进工作组并审议了送审稿,在征求人大相关部门及其他组织的意见并带领工作组赴广东、深圳、宁波等地开展调研后,根据各方面意见和调研情况,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车船税法(草案)》。

(二) 审议阶段。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草案》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的议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长谢旭人就《草案》进行说明。26日下午,常委会委员在分组审议时进行了激烈讨论,对计税依据、节能减排、税负结构等甚至颇多质疑,并建议征求广大有车族的意见。随后,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布《草案》,众多媒体也进行了跟踪报导。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根据社会公众和一审讨论时的意见和建议,全国人大相关委员会联合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实地调研,修改了《草案》,降低了低排量车的税负。2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二次审议《草案》,个别委员提出本着慎重原则应进行三审。 25日,《草案》经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3号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我国第三部税收实体法产生了。

(三) 配套措施。审议期间,工作组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宣传解释工作,积极应对社会舆论。税法公布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车船税法进行了解读。2011年3月,工作组起草了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并着手清理车船税相关政策文件。12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随后各省政府相继出台本省实施办法,山东省车船税實施办法于23日公布。国家税务总局就机动车车船税代收代缴事项、新能源车目录、 船舶车船税征管办法、减免税证明格式等下发了相关政策文件。

二、 立法意义

(一)体现税收法定原则,促进税收法律体系建设。我国《立法法》规定,税收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尚未制定税收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授权国务院先制定税收法规,待条件成熟时再将其上升为法律。目前我国现行的19个税种中,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2个税种制定了税收法律,税收法律体系建设步伐急需加快。车船税已有60年的征收历史,制度相对稳定,由条例上升为法律的条件已经成熟,同时,车船税征税对象广泛,纳税人敏感度高,提高立法层次能增强税法权威,更好保护纳税人权利,也为其他税种立法积累经验。车船税法作为我国第一部由条例上升为法律的税法,标志着我国税收制度“法律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二)树立科学民主立法典范。车船税法起草工作组在方案设计之初,对各税制要素就科学论证,通过统筹考虑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我国车船税征收情况,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开展大量实地调研,比较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车船税制度,收集、整理大量数据进行测算等方法,将税制改革融入到立法过程中,增加了按排气量分档征税,对节能车给予优惠,公安、海事、保险等部门协税义务等科学税收理念。草案审议时,不仅认真听取人大常委会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在网上全文公开税法草案征求公众意见,对于公众质疑的税种性质、立法目的、节能减排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对于公众降低税负的呼声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积极采纳,是公众参与度最高的一次税收立法。

(三)完善地方税体系的良好开端。十二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匹配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这就迫切要求尽快完善地方税体系。地方税体系的主体税种是包括车船税在内的财产税,车船税法作为第一部地方税法、财产税法,赋予了地方政府决定具体税额、纳税期限、部分减免税的权限,是增加地方财权的有益探索,为房产税、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地方税种的立法和改革树立了标杆。

三、 立法启示

(一)税收立法周期长,应科学决策,提早规划。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重要方式,关系到国家和广大纳税人的根本利益。立法是将统治阶级意志转化为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活动。这决定了税收立法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必然导致税收立法周期较长。税制相对简单的车船税法从起草到实施都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期间因为时间紧张,很多环节还存有漏洞。所以税收立法应该有长远规划,积极跟踪国内外形势变化,在起草阶段就应反复调研、广征民意,使草案更贴近现实需要和民众诉求。同时应给审议和配套政策留出足够的时间,以避免因时间不够而使立法过程出现缺憾。

(二)适应税感时代,提高税收法制建设。税感是指人们对税收负担变化越来越敏感。这次车船税立法,民众参与的热情远超想象,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草案》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近10万条意见,新华社也罕见的连发三篇社论参与讨论,这种广泛讨论使税法更科学民主,也为后期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有一种观点认为民众对税收的过度关注不利于税制改革。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政府能适应税感时代,加快税收法制建设步伐,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前,我国税收法治建设相对滞后,除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随“两法合并”颁布之外,近十年还没有一个税种上升到法律高度。税收法律层次不高,税收政策调整频繁,影响了税收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民众的关注会加大税收法定的压力,而充分吸取民意的税收立法又必然增加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三)加强宣传解释,合理引导舆论。税收是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活动,大部分民众缺少理论知识,参与热情很容易被错误的媒体报道引导为负面情绪发泄。所以,参与起草税法的部门应加强宣传解释,既要从头到尾又要各有侧重。同时要重视媒体关系的建立和舆情监控,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应急处理预案。车船税法草案公布初期,有不少人有车船税是新税种、立法是增税改革、存在重复征税等错误的认识。而媒体在报道中的理解偏差更是加剧了这种质疑,对此,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召开座谈会、网上访谈,专家发表文章等形式,扭转了舆论上的被动局面。这给我们一种启示,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税收立法,必须加强宣传解释,合理引导舆论,这是确保立法成功的必要条件。

(四)建立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此次立法工作涉及全国人大法律委、财经委,常委会法工委、预工委,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众多部门,得益于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大家精诚合作,集思广益,避免扯皮,为立法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此外,还广泛寻求了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的智力支持。这些都为今后的税收立法工作模式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MPA研究中心)

商标权限制的立法意义概述 篇4

湖北省巴东长江旅行社于1996年3月, 在其旅游服务项目上使用并注册了“神龙溪”的商标, 后与巴东县其他经营神龙溪漂流业务的旅行社进行协商, 要求他们停止使用“神龙溪”的相关字样, 均遭到拒绝, 遂以商标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事件发生后, 社会上对此反响热烈。已经获得了注册商标申请批准的巴东长江旅行社, 在他人未经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行为, 他们是否可根据业已享有的商标专有权, 要求相关机关认定此使用行为系商标侵权行为呢?①

随后发生的李逢英诉湖南恒安纸业有限公司、山东恒安心相印纸业有限公司使用“薰衣草”商标系侵权行为案, 又把商标权的限制与合理使用推向了风口浪尖。②在商标权人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 究竟应该如何取舍成为困扰社会各界的难题。为了实现公益与私益的双赢, 我国应在立法上完善商标权限制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商标专用权加以合理的限制, 以更好地平衡各方权益。

二、商标权限制概述及必要性

(一) 商标权限制的定义

在当代法学界对于商标权限制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专家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③广义的商标权限制是他人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 基于正当目的使用权利人的商标, 而不必支付对价的合法的事实行为。这类行为既包括商业性行为也包括非商业性行为。狭义的商标权的限制仅指商业性行为, 即在不损害商标权人的利益、消费者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他人不经商标权人许可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正当而善意地使用商标权人的商标的行为。

(二) 商标权限制的必要性

商标权限制的最重要的立法目的是平衡各方利益, 实现商标权人利益同社会各方利益的均衡、有序、公正发展。孟德斯鸠曾告诫世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需要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④知识产权既不是天赋人权, 也不是依据公平公正原则而获得的权利。知识产权在性质上属于民事权利, 因此其与任何其它民事权利一样, 也有被滥用的可能。如果我们将专有权的触角伸到可能利用该项知识或是产品的任何一个层面, 其结果是, 虽然在短期内通过强化保护可能刺激创造的欲望, 但是却将人类智慧的共有领域蚕食殆尽, 长此以往同样会断送宝贵的创造源泉。

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 也不是绝对性的权利, 而是一种相对性权利。权利是有边界的, 权利需要被限制。权利限制就是从权利的反面来对权利客体上的利益所进行的重新配置。权利与权利限制共同构成权利体系机制的统一整体, 进而达到法律上所追求的各种法益的相对稳定和平衡, 以实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与社会功能。商标权作为一种排他性的权利, 其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利益。为了他人的正当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有必要在一定条件下对商标权作出合理限制, 以平衡商标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

实践中发生的几起难以结案的商标纠纷, 比如茅台酒与贵州醇酒之间的纠纷, 社会科学出版社诉“彼得兔”行政案, 南京利源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诉南京金兰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商标法中缺少权利限制有关。因此,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 均有必要对商标权加以必要及合理的限制。

三、商标权限制的立法目的

(一) 社会责任论

权利必须以一定的责任为前提, 必须受到相应的责任限制。当权利与责任不能并存的时候, 为了使人们不至于只注重权利而放弃责任, 法律总是要通过限制权利来督促人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商标权限制就体现了这一理论, 设立此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使商标权人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也就是要促进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让社会公众知晓、接近与利用。

从商标权制度的利益构成来看, 依据主体的不同, 可划分为商标权人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两大方面。一般情况下, 这两方面的利益是一致的, 因而在知识产权领域当中, 商标权的专有性明显强于著作权和专利权的专有性。法律对商标权的限制较少。然而, 商标权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商标权具有很强的专有性, 就意味着商标权人享有权利行使的排他性, 权利主体具有唯一性。如果没有其他利益的介入, 仅体现为商标权人的个人利益, 商标权人的利益行使就是绝对的, 有可能会导致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产生。这就违背了公平、合理的社会责任理论。因此, 有必要对其加以适当的限制。

(二) 利益平衡论

商标权限制的宗旨是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利益平衡的合理界限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他人的权利, 二是社会公共利益。因此, 判断一种法律制度是否合理, 就要判断这种法律制度是否有效的兼顾了私人利益和公众利益这两大方面。商标权制度设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商标权人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并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一方面, 法律要保证其它经营者不因商标权人的权利而在经营活动中受到不正当的限制, 另一方面, 也要保证其它经营者不从商标权中获取不当的利益, 同时, 法律还要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 进而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

商标权设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 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这就需要用立法的方式来维护好广大经营者的权益。对于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 也必须加以保护, 确保商标权人的主体地位。有学者指出“现今要求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声音不再那么强烈, 相反地, 人们更关注合法使用和滥用权利的界限以及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⑤因此, 确立商标权限制的立法体系正呼之欲出。对商标权进行限制既是商标权正当行使的保障, 也是解决商标权人与社会公众间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公益和私益处于一个利益格局当中, 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 与之相伴随的是权利适度的扩张和限制, 因此需要在权利保护范围内加以适当的限制, 以实现公利和私利之间的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

注释

1王艳丽.论商标权的限制[C].科技与法律, 2002 (1) 。

2常廷彬, 钟小燕.试论国际贸易中的商标权限制[C].亚太经济, 2010 (4) 。

3冯晓青指出:“商标权的限制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情况下, 当商标权人的权利与其他人的正当利益发生冲突时, 为平衡及公正地保护各方的利益而对商标权作出的必要限制。” (参见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年8) ;吴汉东认为:“商标权利限制是指, 在某种情况下, 商标权人的权利与他人的正当权利或公众利益产生冲突。法律为了保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协调权利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 对商标权人的专有权利及其法律保护做出的必要限制。” (参见吴汉东.知识产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张玉敏指出:“商标权限制,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对注册商标所有人享有的禁止权所做的必要的约束。” (参见张玉敏, 张今, 张平.知识产权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4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立法意义 篇5

法者,民之父母也--管子立法思想的现实意义

法治应当是良法之治,立法又是良法创制的能做到民主与信用,实现良法之治,管子的`立法思想给了我们应有的启示.

作 者:张庆旭 Zhang Qingxu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政法系,安徽,阜阳,236032 刊 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1) 分类号:B226.1 关键词:管子   依法治国   立法   民主   信用  

房地产税立法现实意义和路径探析 篇6

一、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现实意义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把加快房地产税立法作为重要议题, 明确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也提出“落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推动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房产税改革, 就必须立法先行”。房地产税制改革涉及一系列相关税的调整, 包含房地产的开发、流通、持有等环节, 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因此, 从长远和宏观角度审视, 通过法律形式来保障我国的房地产税税制改革、规范房地产税收制度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房地产税收法律体系、实现国家对房地产产业的宏观调控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稳步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

为建立起符合市场价值体系的房地产税, 我国已经开始了对现有房地产税制的现代化转型改革工程, 但这一改革推进过程极其复杂和困难。2011年房地产税首批试点城市上海和重庆都根据当地具体房地产市场制定了相应的房地产税征收政策。上海的房地产税征收范围主要是本地户籍新购且属于家庭第二套以上房产和外地户籍新购房;计税价格按交易价格70%, 以后按评估价;税率则按0.6%, 低于平均价格2倍的0.4%。在重庆, 房地产税征收范围是个人拥有的独栋别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和在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房;税率按平均价格3倍以下0.5%, 3-4倍1%, 4倍以上1.2%, 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房 (含第二套) 以上的普通住房, 税率统一都是0.5%。[2]可见, 在房地产税开征试点城市推进的改革总体思路是依据量能原则调控高端不动产交易, 稳定和促进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发展。但同时也必然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何更加注重受益原则的应用, 公平、公正保障最广大普通大众的房产利益;如何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推动房地产税制改革试点地区方案更优化, 并逐步推进、扩大试点的覆盖面等都需要最规范和最权威的顶层设计。因此, 当前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关键是要以法律形式确保改革的合法性、规范化、公平性和调节性。

(二) 有利于完善和优化房地产税制体系

一个国家完善的税制体系, 应包括完善的商品劳务税类、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三大体系。其中, 财产税类包括房地产税收和遗产税及赠与税, 而房地产税是财产税中的主要税种。[1]我国已经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商品税制和所得税制, 然而房地产税制却具有相对滞后性。主要是由于我国税收基本立法的长期缺位, 导致房地产税征收过程中出现重复征税、不规范征税、税负过重等问题, 建立合理完善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成为社会普遍诉求之一。因此, 基于全局性和依法治税角度考虑,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有利于完善和优化房地产税制体系。

(三) 有利于实现国家对房地产产业的宏观调控

近年来, 面对房地产蓬勃发展的态势, 我国自2003年开始既已开始酝酿房地产税制改革,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模拟试点开征房地产税, 试图通过加强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缓解房地产过热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然而, 受房地产社会供需矛盾突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镇化进程加速、地方执行力不强等的干扰, 实际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有效性较差。因此, 只有将房地产税制改革提高到法律的高度, 才能真正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各司其职、有效协调, 充分认识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并基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措施, 建立系统、长期的宏观调控体系。

二、房地产税立法的现实路径

立法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不管什么机关制定的法律, 上自全国人大, 下自本土存在的习惯法、乡间法, 都必须是优良的法律。近现代先进法治理念的一个基本标志是:立法必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反应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和维护社会利益, 而不是体现统治阶级、少数利益领导集体的意志;在社会中确立正式的公共性的法律体系应当是至上权威, 人们根据法律全面调整或控制各种社会关系, 实现社会的“法化”即法治。[3]基于以上先进法治理念, 我国的房地产税立法应在深刻把握良法标准即“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基础上, 重视并提高房地产税立法位阶, 明确房地产税立法目的, 规范房地产税征收对象和范围, 继续推进不动产和个人住房信息的统一登记制度建设, 最终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起规范、完善的房地产税制体系。

(一) 重视并提高房地产税立法位阶

根据“税收法定”原则, 国家征税应通过立法机关和明确的法律规定来实施。目前我国的18个税种中, 只有个人所得税、车船税和企业所得税这3个税种是由全国人大立法征收, 其他的15个税种均由国务院通过制定税收暂行条例来实施征收。目前关于房产方面税收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立法位阶较低, 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权威性。当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产业的逐渐升温, 房地产税已成为财产税的主要税种。房地产税立法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重视并提高房地产税立法位阶符合广大民众对公平、公正、合理税制改革的诉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因此, 经由全国人大最规范的立法程序, 最大幅度的听取社会意见, 才能制定出最合民情、符民意的房地产税法。

(二) 明确房地产税立法目的

明确立法目的是制定良法的关键。加快房地产税立法问题应首先厘清其立法目的。不可否认, 房地产税立法问题之所以倍受全社会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大众都企盼通过房地产立法给房价降温。然而, 应当明晰的是房地产税立法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调控房价, 其实质目的是通过规范房地产市场保有环节的征税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根本目的是维护全社会的公平、公正, 平抑住房价格, 使最广大人民的住房利益得到应有的规范和保障。唯有深度把握以上基本立法目的, 才能制定出为大众拥护的房地产税法。

(三) 建立合理、规范的房地产税费体系

我国现存的房产税费体系较为混乱, 税种繁多冗杂, 重复征税现象严重。一些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为重, 设立了繁多的收费项目, 造成购房者经济压力过重, 房地产产业的不健康发展态势等。因此, 社会企盼建立起有法可依的、合理规范的房地产税费体系。关键是应通过房地产税立法精简税费, 减少重复征税, 规范征收对象。在征收对象的规定上, 重点应依据量能课税和公平利益原则, 针对二套房、高档房等开征。同时, 应通过提高空置税、消费税等来有效规范房地产炒作和不正当经营等行径, 从而建立起规范的房地产税费体系, 引导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合理发展。

(四) 加强不动产和个人住房信息统一登记制度建设

不动产和个人住房信息统一登记制度是进行房地产税制改革和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基础性工程。早在2013年3月底, 国务院办公厅就出台《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要求2014年6月底前出台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4]2013年11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 将分散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 理顺部门职责关系, 减少办证环节, 减轻群众负担。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为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系统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但由于技术层面的局限和中国的幅员辽阔, 目前仅初步建立全国约70个大中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 尚未实现全国大范围的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统计。因此, 应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不动产和个人住房信息统一登记制度基础平台建设, 逐渐实现居民住房信息透明化、法治化。

参考文献

[1]罗涛, 张青, 薛刚.中国房地产税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2-4.

[2]作者不详.国务院确定扩大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EB/OL].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fcskd/, 2013-05-29.

[3]蓝潮永, 关今华.人权与法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8:160-169.

立法意义 篇7

关键词:诉讼行为,瑕疵,救济,意义

2008年的某天, 在宜宾市政法委的主持下, 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涉法涉讼信访听证会”, 这样形式的会议不仅在宜宾属首次, 在全国也并不多见。缘于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份终审民事判决书的执行问题, 原告长宁县两河口电厂职工尹�先等共计十二人与被告长宁县水利局、两河村村委会财产权归属纠纷一案, 原告要求确认长宁县两河口电厂的全部资产属于该电厂全体职工所有, 而被告辩称该财产属于县水利局和两河村村委会所有。长宁县法院初审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求, 原告上诉后, 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撤销长宁县人民法院初审判决, 改判长宁县两河电厂的全部资产归属该电厂所有。

事实上, 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判错误在“判非所诉”, 错误在混淆了“产权明晰”的关系;从本质上而言, 此份终审判决从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并无过错, 错仅仅在于相关审判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责任心的欠佳和经济常识的欠缺。那么这样的错误导致了终审判决难以强制执行, 当事人的权利不可能在这样不清不楚的司法判决中丧失, 那么如何救济当事人的权利了?再审?缺乏再审理由。那么, 如何救济诸如此类的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瑕疵了?

一、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基本问题

1.概念界定

诉讼行为瑕疵概念是否存在, 在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德国民事诉讼法学在摆脱实体法束缚的过程中, 提出了与实体法民事行为相应的诉讼行为理论, 与此同时, 与民事行为瑕疵理论相应的诉讼行为瑕疵理论也孕育而生。然而, 对诉讼行为瑕疵是否存在却出现了否定派和肯定派之间的争议, 否定派主张应该忽略这种瑕疵的存在, 肯定派则主张对诉讼行为瑕疵进行救济[]。笔者认为本文将要研究讨论的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瑕疵是指, 法院在民事审判过程中程序事项或者部分实体事项出现的较小的错误。这种错误一般是程序性错误, 比如诉讼指挥权行使的不当, 此外, 还包括少部分实体性错误, 比如裁判文书的笔误瑕疵、部分裁判的漏判或者多判瑕疵、或者是裁判中明显出现的错误又不需要再审的情形。

为更准确地理解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瑕疵的概念, 需要进一步把该概念与民事诉讼中相关概念进行比较, 尤其是需要理清与诉讼行为重大错误概念的关系。

以中国的法律规定为例, 法院诉讼行为重大错误往往是指诉讼进程明显违反了程序法的规定, 导致程序的内在价值严重受损、外在价值实体裁判有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或者已经受到影响。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 往往是通过上诉或者再审程序纠正程序错误, 这种错误便是重大错误, 而不是本文所讨论的瑕疵救济程序。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关于再审的规定。

在当下诉讼爆炸的情况下, 西方法治国家普遍倡导上诉审 (或者再审) 应该侧重审查“大错”或者“原则性错误”, 但“小错” (即轻微错误) 或者认识上的细微差异则不应该是上诉审 (或者再审) 的范围, 而是通过特别设置的程序予以纠正或者治愈这种错误。这就是本文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瑕疵救济立法的意义所在。

2.分类

(1) 裁判诉讼行为的瑕疵

裁判诉讼行为瑕疵, 是指法院违反程序法规定或者工作失误而形成的个别方面有失完善的民事裁定或者民事判决, 是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出现瑕疵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瑕疵裁判从瑕疵的表现形式上, 除了典型的文字笔误、金额误算和诉讼费误算等瑕疵外, 还有一些其它形式的违反一般裁判技术规范的瑕疵。

(2) 裁判外诉讼行为的瑕疵

笔者认为, 裁判外的诉讼行为瑕疵, 主要表现为诉讼指挥行为和证据调查收集行为等法院诉讼行为出现的轻微的程序性错误。这些行为的错误往往导致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质疑。

诉讼指挥行为源于诉讼指挥权, 张卫平教授将其定义为程序控制权, 是指法院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发展、终止以及程序进程的方式和节奏的决定权。比如:诉讼启动的控制权;促使程序高效进行的职权, 诸如决定适当的时间进行证据交换、何时开庭审理、诉讼是否应当予以合并或者分离、是否应当追加被告、是否同意变更诉讼请求、同意提起反诉等等。

诉讼过程就是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的过程。在这一证明过程中, 证据的收集、提供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对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的范围作了限定, 包括:第一,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第二, 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鉴定、勘验的证据;第三,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有矛盾、无法认定的证据;第四,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自己收集调查的其他证据。

二、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瑕疵救济立法的实践意义

1. 裁判诉讼行为瑕疵救济的不足

当前的民事诉讼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仅规定了对法律文书的误写、误算进行救济, 其它的裁判瑕疵尚无法通过补正裁定予以救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第 (七) 项规定, 补正裁定适用的范围是民事判决书中的笔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六十六条中对“笔误”的范围界定为:“法律文书误写、误算, 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以民事调解书与调解协议的原意不一致为由提出异议, 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异议成立的, 应当根据调解协议裁定补正民事调解书的相关内容”, 这里指的仍然是文字表述有误的情形。

对于根本不要审级救济或者再审救济的瑕疵, 诸如多判或者漏判瑕疵问题, 我国现有法律并没有和多判漏判重大错误相区别。《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列举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形, 其中第十二款规定: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八十二条又对《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作出了补充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在一审中提出的诉讼请求, 原审法院未作处审理、判决的,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自愿原则进行调解, 调解不成的, 发回重审。”由于补正程序的范围狭窄, 导致了所有的多判漏判等裁判问题都是通过审级救济或者再审救济解决的。为了完善裁判瑕疵的补正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初稿》第二百六十五条关于判决的更改规定:法院发现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 法院可以在一周内更改判决, 但以判决未确定和当事人未提出上诉为限。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判决的更正的规定:判决如果有误写、误算或其他类似的明显错误, 法院可以随时依申请或依职权以裁定更正。判决正本与原本不符合的, 适用前款规定。驳回更正判决的申请应做出裁定。对上述裁定可以上诉。第二百六十七条关于补充判决的规定:法院裁判遗漏当事人诉讼请求或者诉讼费用的, 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做出补充判决。但当事人已提出上诉的除外。遗漏部分已经审理完毕的, 法院应当立即做出判决。未审理完毕的, 法院应当确定审理日期。驳回补充判决的申请应做出裁定, 对该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然而, 建议稿经过三稿的完善提交审议后, 遗憾的是于4月1日施行的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采纳相关规定。

2. 裁判外诉讼行为瑕疵救济的空白

首先, 在证据的调查收集方面, 尽管我国《民事讼诉法》比较完善的规定了法院调查取证的情况。但遗憾的是, 对于法院主动或依申请调查收集证据出现的瑕疵,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救济办法。对于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 存在不完整或受到质疑的, 我国法律并没有给当事人提供申请补正或者更正的机会。

在实践中, 法院操作具体案件时往往是这样做的, 在司法实务中中, 若出现期间方面的瑕疵, 该送达人员往往是将送达文书上的日期修改到符合规定, 当事人一般也不懂得该行为已经触犯其诉讼权利, 觉得早一天晚一天也无所谓, 或者是不知道如何提起救济。

1998年9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 (试行) 》不仅将滥用职权的积极“作为”即显性违法的行为纳入到追究的范围, 而且也将法院消极的“不作为”即隐性违法行为也列入了追究的范围。尽管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扼制违法审判行为发生的效果, 但是遗憾的是我国法律至今仍然没规定因为法院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而导致的当事人诉讼权利受损后的瑕疵救济机制。

三、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瑕疵救济立法的价值意义

1. 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之间的价值平衡

在个案审判中, 尽管存在瑕疵的程序最后得出的审判结果也许是公正的, 但是这种公正的结果也许是失缺程序公正或者是以牺牲程序公正为代价的, 这样的结果是不能被法治社会的民众所接受的, 其权威性是得不到保障的, 是非正义的。此处正应验了英国的法谚:正义不仅要能够实现, 而且要以人们能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2. 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的必然选择

近几十年来人权保障运动兴起后, 大陆法系国家产生了一项新兴的诉讼制度, 诉讼行为制度更将对诉讼参与人的权利的保护作为优先于案件实体真实发现的首要价值目标。

在法院民事诉讼行为出现瑕疵的时候, 除了法院、检察院等主体可以采取救济手段外, 还允许当事人作为主体申请救济, 正是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制度毕竟是为人而设计的, 为有效的解决纠纷而服务的, 否则, 将人异化为制度与规制的奴隶是不可取的。在诉讼程序的进程中, 由于审判人员主客观原因, 在事实与法律的认识上存在过错也是情理之中的。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允许对出现的瑕疵采取补正、治愈, 正是体现了法律在威严背后, 尚富有情理、充满人文关怀的一面, 唯有如此, 更能迎合世界人权的发展趋势, 更能提升程序法在法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和内在价值。

3. 有利于提升法院公信力, 树立法院权威

如果法院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大量存在, 就会使当事人对法院的办事能力产生怀疑, 导致对裁判结果也产生怀疑, 对司法丧失信心, 使得司法权威不复存在。所以, 尽管瑕疵是无关大局的较小的错误, 但是还是应该加以重视, 对其救济予以规制, 使得当事人完完全全尊重司法、接受司法, 提升法院公信力, 树立法院权威。

4. 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节约司法资源

对于法院裁判的错误, 如果奉行“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司法观念, 不论大错小错, 当事人都有上诉权, 二审法院一律审查, 这显然违背节约司法资源的原则, 也不利于保护稳定的法律秩序。在当下诉讼爆炸的情况下, 西方法治国家普遍倡导上诉审应该侧重审查“大错”或者“原则性错误”, 但“小错” (即轻微错误) 或者认识上的细微差异则不应该是上诉审的范围。而对这些国家对这些瑕疵也并不是不予处理的, 而是通过特殊程序予以救济。这样最大限度的节约诉讼资源, 同时又保障了诉讼程序的相对独立价值。

参考文献

[1]参见刘荣军著:《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处理》, 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 第111页。

[2]同上

[3]江伟 孙邦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初稿》, http://www.blog.edu.cn/user1/5588/。

立法意义 篇8

1 反垄断法的主要内容

目前,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 (OECD) 的所有成员国都有反垄断法, 少数发展中国家也颁布了反垄断法, 尽管各国反垄断法内容和体制不尽相同, 但其主要内容框架基本一致, 一般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1) 限制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实施不正当的价格行为, 占支配地位的企业或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 固定商品的价格, 使得固定的价格大大超出正常竞争条件下的价格水平, 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反垄断法把这种限制竞争性的协议成为“卡特尔”。这种行为不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阻, 还使企业的竞争力削弱, 不能优胜劣汰, 降低成本, 实现不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 对企业通过不正当合并而牟取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加以禁止。在市场经济中, 绝大多数企业合并是对经济有利的, 可以解决企业规模过小和分散的局面, 有利于交流和合作, 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如果对合并不加以控制, 企业无限制的兼并其他的企业, 竞争者变少, 垄断企业可能会垄断此领域的所有市场。这种控制和禁止的目的是保证市场上正常的竞争秩序, 同一领域有竞争者竞争。

(3) 禁止行政垄断。集行政和生产为一体的行政性公司, 凭借政府给予的特权, 很容易在本领域处于垄断地位, 限制了正常竞争。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禁止外地商品进入本市场, 使本应统一的市场变成一个个的“地方”市场。

(4) 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进行处罚。一些公用企业凭借其绝对的市场支配地位, 损害正常市场竞争, 对消费者索取不合理的高价, 或者用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商品, 排挤其他竞争者。故国家要对在市场上已经出现支配地位的企业加强管理和监督。

2 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 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 , 大量外国跨国公司入驻我国, 本土行业与外的交流和合作加强, 全球的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和流通, 世界成了一个大市场。企业不仅在本土得到了发展, 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技术上的改进和交流, 即有利于自身的经济贸易, 又使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

但很多跨国公司在技术上和管理上占据着世界优势地位, 很容易对本土市场造成冲击, 其有着扩大规模和扩大市场份额的自然倾向, 又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很容易在本土市场上造成垄断趋势, 出于这一系列问题, 需要对跨国企业在我国的垄断行为作出限制和禁止。

3 基于国际经济贸易的角度的反垄断意义

(1) 反垄断法可以限制跨国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跨国公司在我国很多领域占据着重要份额, 有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我国企业的发展进行打击, 造成本土企业的发展受阻。反垄断法不仅能规范外国企业的不正当行为, 还可以保护本土企业的正常发展。

(2) 正常的市场秩序是经济市场领域繁荣的前提。由垄断造成的不正常竞争, 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也大大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反垄断法对这些行为进行了限制和禁止, 制止了一些跨国公司的垄断野心, 有利于实现正常的市场秩序, 保证良好的竞争环境。

(3) 反垄断法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大量外资和跨国公司涌入我国。外资一方面带来了资金的支持, 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由于跨国公司良好的资源和管理手段, 其在本土行业市场份额增长过快, 又一部分形成垄断之势。尤其在一些需要知识产权的新生工业部门, 民族工业遭受了打压和排挤, 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反垄断法已成为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能够限制跨国企业的垄断行为, 在吸收优秀技术和管理文化的基础上使本国企业也得以生存和发展, 保护了本土经济, 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

4 结语

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 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背景下, 我国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赢得更多的机遇。但在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 要控制跨国公司对本土市场的垄断, 利用反垄断法规范市场和经济秩序。立法工作者要合理制定反垄断法, 使本土市场正常有序。

参考文献

[1]文学国.滥用与规制——反垄断法对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行为之规制[M].法律出版社, 2003.

[2]闵雪松.论反垄断法与贸易保护[J].国际商务研究, 1996 (6) .

[3]米新丽.关于反垄断立法的几点思考[J].国有资产研究, 2008 (05) .

上一篇: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下一篇:当代独立学院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