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相结合

2024-05-04

理论实践相结合(精选十篇)

理论实践相结合 篇1

关键词:干部培训,创新,现场式教学,提高素质

为适应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近年来, 额敏县通过进一步挖掘现场教学资源、规范现场教学模式, 依托塔城、额敏、托里等区域特点和资源, 确定“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党的建设”、“革命传统”等现场教学点, 提升现场教学质量, 使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 形成“一点多题”和“一题多点”的现场教学新格局。

一、现场教学点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干部教育培训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而现场教学点能够侧面反映额敏县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是对外宣传额敏、展示发展实力的重要途径和窗口。

一是加强现场教学点建设, 是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具体举措。改革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 是进一步提升培训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开辟各类现场教学点, 为加强干部能力培养和党性锻炼提供直观、生动的课堂, 是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创新、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理论联系实际的客观需要, 也是干部教育培训走向社会、深入实践的重要举措。

二是加强现场教学点建设, 是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重要方式。经过多年的实践, 额敏县涌现出了很多具有学习价值的发展经验和典型, 比如, 额敏县农乐打瓜专业合作社、新疆黑丫头乳制品有限公司等等。通过在这些地方建立现场教学点, 可以把这些好经验、好典型搬上现场课堂, 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鲜活的案例教材和源源不断的优质培训资源, 使“零散”的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三是加强现场教学点建设, 是提高党员干部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设置的现场教学点, 既有红色教育、警示教育, 也有涉及经济领域的教育内容等, 内容较为丰富, 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全景式的新“课堂”, 让学员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实践, 把真实的工作情景展示给学员, 让学员“零距离”接触现实, 接触身边的“典型”, 在现场体验感悟中接受学习教育, 增长见识。

二、现场点建设给培训教学工作带来的成效

(一) 在丰富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的方式上有新突破。

党校教学一向比较传统, 课堂讲授上教师理论功底较为扎实, 但缺乏实践经验。各教学点的设置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帮助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也进一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鲜活性。

(二) 在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增强培训实效性上有新突破。

通过到各教学点实地考察参观学习, 学员对县情有了全面、深刻、直接、真实和客观、具体的认知, 不仅在知识面上有了新的拓展, 而且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丰富性和实效性。

(三) 在加强学员理论理解, 提升自身能力上有新突破。

学员通过三段式教学模式 (首先在党校学习理论知识, 再赴教学点考察参观学习, 最后回到党校课堂讨论, 联系自己的工作说感受, 谈心得) , 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也更促进完善了本职工作, 交流中互相学习经验, 少走弯路, 提升了自身能力。

(四) 在渗透思想教育, 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干部上有新突破。党校是党性锻炼的熔炉, 党性锻炼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在红色教学点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党性锻炼活动, 增强每位学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黄色教学点进行廉政、警示教育, 时刻敲响警钟;蓝色教学点加强对额敏县工业、农业、畜牧养殖业、特色经济的学习, 了解县情, 促进学员今后工作;绿色教学点对学员加强社会管理、民生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教育。

三、统筹管理, 进一步发挥现场教学点作用

设置现场教学点, 是额敏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开辟的第二课堂, 我们必须在教学质量上下工夫, 向培训要效益, 严格规范现场教学点的建设流程和教学流程, 真正实现现场教学点“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的教学目的。

一要认真组织教学, 严格教学管理。县委党校应积极发挥主体作用, 根据干部教育培训特点和需求, 结合教学点特色, 组织教师深入现场教学点蹲点考察, 充分挖掘, 做好教学设计, 并按教学目标和任务, 组织实施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班次性质确定现场教学的主题、教学目的意义、特色课程、师资配备、教学场所、参观路线、教学设施等内容。要组织学员深入现场进行考察体验, 引导学员在现场考察或听讲解的过程中, 深入挖掘现场的教育意义, 使学员在现场中获取感性体验。要组织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学点单位负责人交流互动, 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共同提升。

二要积极协调配合, 打造精品课程。现场教学点作为党校教学科研的前沿阵地, 在课题设置上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要有方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打破单向建设思路, 努力实现党校与现场教学点的双向共建互赢。党校教师要主动开展经常性的调研工作, 主动了解各现场教学点的工作动态, 主动总结提炼好的做法和经验, 主动为完善现场教学点出谋划策。各相关单位, 也要从全县工作大局着手, 从各自工作重点着手, 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贴近农村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出题目、搞研究, 以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篇2

在现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且占据了不可动摇与替代的地位,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学习还是娱乐中,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我们已经离不开它。在我以往的4年工作中无时不刻都在使用计算机。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联系的如此紧密。

在尚学堂培训的短短四个多月。虽说时间很短,但其中的每一天都使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它不但极大地加深了我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Java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我来说受益非浅。除此以外,我知道了什么叫团队,怎样和团队分工合作;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去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这也是第一次让我亲身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实训对于我以后学习、找工作也是受益菲浅的,在尚学堂培训短短的四个多月中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我今后成功的重要的基石;这对于我,乃至我以后人生的影响无疑是极其深远的。

这次陪训同学们表现不错,在合作开发项目中,每个人都积极参与。陪训是学习Java的重要而且是最快捷环节,有利于我们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工作技能,提高就业筹码。

我把本次四个月的实训看作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通过实训和学习,我对java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清楚目前自己的不足。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经过这次自身的切身实践,我才深切地理会到了“投身实践”的必要性。

在这次实训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我第一次体会到Java工程师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也发现了很多不曾注意到的细节,在实训的演示过程中,我对作为一名Java工程师注意的事项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基本做起。把职业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信这对我接下来学习专业知识会起到很有效的帮助,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会以作为一名职业人的身份在这几个方面要求自己,严格自我,向Java工程师靠近。

而经过这次培训,让我明白如果是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必须由团队来分工合作,否则,即费力又费时还做不好这个项目。因此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要和老师、同学、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陪训结束了感觉虽然辛苦,但很充实。我想这就是Java工程师的工作。我也体会到Java工程师成功地完成一个任务的那种兴奋,那种小有成就的感觉是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能体会的。

财会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财会教学;理论与实践

目前,中职学校由于学生基础差、学校实验实习缺乏、实习基地缺失等种种原因,造成财会专业教学存在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财务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和财务结合越来越紧密,用人单位对财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理论知识要扎实深厚,财务技能要熟练操作,这对中职学校财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要重视理论联系实践。

一、以能力为本位,精选财会专业课程

当前的财会专业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财会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一般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部分,该课程设置明显存在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教学的问题,教师平时重视对知识的传授。但用人单位却要求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要想改变上述现象,就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精选财会专业课程,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加大实践性教学课时的安排,把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生能力的提高、就业岗位的要求结合起来。既要重视财务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财务专业技能的提高。尤其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实习条件下,要让学生多实践多应用,从而达到整合财务专业课程资源、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财会模拟实训要持之以恒

我们总是抱怨财会专业的学生不好就业,总想让学生参加对口升学,学好理论知识就可以升入高校。然而,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往往强调熟练的技能,并且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因此,中职学校财会教学就应该从掌握和提高基本技能出发,重视实习、实验性教学环节,持之以恒地利用学校的财会模拟室,加大实训性教学,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根据学校财会模拟室实际情况,充分设计教学内容,能够模拟企业工作的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熟悉企业财务的工作流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其次,进行财务模拟实训时,每一节课要以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为模拟依据,创设一定的企业财务工作情境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实际技能,这样的实训才有针对性、务实性、应用性。

三、让现代教育技术引领教学

教师要想方设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早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了,但很多专业课教师仍是对此“偏爱”有加,难怪在平时的听课活动中不少学生对财会的学习了无兴趣,课堂上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近几年,各级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每年都有不少教师加入培训的队伍。教师有机会参加培训,就要珍惜培训的机会,真正学到教育新技术,然后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能促进财会专业传授理论知识与提高实践技能的有效结合。例如,讲如何将记账凭证转入实际账簿中,这是学生学习会计的关键点,教师可以利用PPT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将记账凭证、账页在同一张幻灯片显示,然后将整个转入过程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这样,通过直观的方法,學生不仅掌握了记账凭证转入账簿的知识,还能熟悉企业的整个操作流程,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优秀财务人员到校授课

俗话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重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习更多实践经验。学校可聘请企业的优秀财务人员到校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如果有条件,也可以不定期地让教师到企业去实践锻炼,以增加经验,提高专业水平。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把规模适中的企业变成学校财务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让企业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场所,从而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就业。实际证明,校企合作是解决财会专业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是学校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

五、提高财会教师的专业素质

理论与实践结合,关键还在于财会专业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中职学校的财会教师大多是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的,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但实践经验较少。对此,学校领导要高瞻远瞩,从提高财会教师的专业素质出发,尽最大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定期聘请学校合作单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让财务专业教师到企业财务工作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真实掌握会计工作的流程、会计业务处理方法、技巧等;还可以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本校学生情况和本地企业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论对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篇4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实践

回顾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农业机械管理、运用与科研中始终贯穿着一条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主线,推动着农业机械化不断深入发展。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已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农机发展新时期,如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好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问题,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 农机农艺结合的概念

农机农艺结合,一般应理解为农业机械化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但是由于农艺这个概念包括生物技术和实现生物技术的作业工艺方法两方面内容,又受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作物缺乏直接反应生物技术要求的技术指标,往往用作业工艺代表生物技术指标。农业机械化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是农业技术系统(生物技术)、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械系统的“三系”配套。

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的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属于应用于农业的两门不同的学科领域。如何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成龙配套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

2 农机农艺结合的内容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内容。在这个层面上来理解农机农艺相结合,似应具有狭义和广义2个方面的含义。狭义上理解,主要是指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即通常意义上的农机农艺相结合。广义上的理解,则需从农业类型、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的观念来思考农业机械化,从宏观上探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途径。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要与农业经济类型相协调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人均耕地多,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的路子;欧洲土地适中,走的是中等规模集约机械化的路子;日本、韩国走的是小规模精细机械化的路子。

推进农业机械化,既要遵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借鉴外国经验;又要从国情出发,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我国户均拥有耕地面积仅0.52 hm2,不及欧盟国家的1/40,美国的1/400,是小规模农业。农村改革后,我国的农业经营制度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统一经营和农户的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农户家庭承包制。显然,农业规模小,农户承包经营是我国农业经济类型的2个主要特点。因此,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必须处理好农业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农机跨区作业开辟了一条小规模农业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现实道路。目前,跨区作业已从小麦机收扩大到小麦机播和机耕、水稻机播和机收、玉米机收等环节。除此之外,各地应运而生的农机作业大户、农机作业服务队、农机作业(租赁)服务公司和农机生产合作社,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推进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扶持、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促进农机共同使用,有效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和效益。

2.2 农业机械装备要符合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我国地域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各异,农业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所以,发展农业机械化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的区域规划密切结合起来,树立大农业观念,促进农林牧副渔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我国目前农业产业仍然依靠种植业生产粮食,以传统的机械化栽培方式为主体。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来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来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推广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如深松、免耕、秸秆还田等),先进的栽培技术(如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种植复合作业),旱作节水技术(如覆膜保水和灌溉、秸秆覆盖等),高效收获技术(如割晒、收割、脱粒、烘干等联合作业)。从对农机要求看,第一,这些技术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现,必须通过机械的动力、精确度和速度才能达到。第二,必须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绝非是小型农机具所能胜任的。第三,高性能农机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理解它有效实现农艺技术的高性能,它的性价比,它的综合效益大大优于性能较差的农机。

2.3 农机具型号及作业性能要与农艺指标相配套

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高产规律所形成的高产栽培措施的农艺指标,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科学依据。因此,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要求对农机具的选型和机具作业性能一定要与农艺指标相配合,否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下面就玉米机械收获来说明其必要性。

玉米机械收获技术是目前农业机械化主推项目之一。各地在推广事件中都程度不同地遇到农机农艺不协调的问题。东北地区玉米是春玉米,一年一熟制,种植密度大,产量高,结穗部位高,茎秆高度达2.6 m以上,秆粗1.5~4cm,结穗位置在1~1.5 m,穗长达40 cm,垄距在60~70 cm, 一般都是秋季秆黄了才开始收获,茎秆含水率一般在22%左右。而目前国内生产的大型玉米收获机从结构和机械强度考虑,其收获行距无法低于70 cm。玉米收获期也是影响玉米机收质量好坏的一个因素。机械收获玉米要求玉米成熟,棒不下垂,秸秆不枯死为最佳收获期。这种最佳收获期与农民认为最佳收获期是玉米秸秆枯死,玉米棒下垂产生矛盾。从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农业部门要积极建立并形成有利于玉米机械收获的农艺栽培体系,耕作制度和推广普及品种。一是注重种植行距的一致性,尽量采用机械播种,以使行距接近玉米收获机械收获行距的要求。行距的统一不仅有利于收获机械性能的充分发挥,更有利于收获机械的定型和通用化,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二是农业育种及种子管理部门依据玉米生长特点,繁育推广生育期、结穗部位、果穗性状、茎秆性状、收获期、种植密度等相关因素相近或相同的玉米品种,向机械化靠拢。农机部门要针对玉米生长的特性,由厂家、推广和科研单位联合攻关进行研究,设计制造适合玉米收获的机具。

3 端正指导思想推动农机农艺结合

农机农艺相结合已深入人心,取得共识,但“如何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1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农机农艺相结合,不是农机服从农艺,而应当是二者的密切配合。我国农业机械化初始阶段,指导思想就是“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先进耕作法的技术要求”,农机从属于农业。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当时农业把提高光能利用率作为高产的主攻方向,全面推行间混套复串种植,使农业机械化很难适应。这使人们认识到解决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与传统的手工作业技术的矛盾,需要农机农艺相互适应,相互创造条件,相互促进,促使人们树立了农机农艺紧密配合的观念。

农机农艺相互创造条件、相互促进的实例,在国外也很多。美国的大豆收获机械化宽幅割台与损失率高的矛盾就是通过培育高低荚位大豆品种而解决的。我国20世纪60年代从日本引进尚未过关的水稻插秧机,通过农学育秧,解决了我国多年无法突破的机械手取苗伤苗的障碍点,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农机没有农艺是无的放矢,只有农艺没有农机是纸上谈兵,”农机农艺相结合,从必然到自然,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3.2 坚持基础理论的指导

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研究 篇5

一直以来,我国法律教学过于倾向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造成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相脱节。应该认识到,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密不可分,应从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一批社会学要的法律人才。

一、当前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重视度不足

目前法律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多是法律基本原理概念等内容,而教学过程则是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考核则采取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另外,在法律教学中,缺乏基本的服务于实践教学的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技能及法律方法论等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应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与实际需要相符的实践式教学。

(二)实践组织不合理

当前法律理论教学中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统筹规划,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例如在模拟法庭教学中,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法学实践经验、法律知识储备以及审判能力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如果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与模拟法庭,而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很难获得良好效果;另外,有些模拟法庭的组织多按照事先排练的模式开展,只是表演形式,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还有些毕业实习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而此时毕业生正面临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最后只是实习单位盖章了事,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三)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评价与激励体制

在法律理论教学中,对教学大纲及教学规划有明确反映,对撰写教案也提出明确要求,并通过一定激励方式促进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方案等。而相关教育部门也以随堂听课、教学检查、召开教师交流会、网络测评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但是针对实践教学来说,却缺乏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而由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的亲临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应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但是学校并没有将此纳入教学评价与考核的范畴内,更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所以很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也缺乏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没有强制的学分要求与奖惩机制,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四)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不足

当前法律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和人力两方面。一般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经费投入实践教学,如果需要校外调查、旁听、咨询或者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学生只能临时报告校方批款,而更多时候需要学生单方面承担费用,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兴趣。另外,实践教学对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也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全面性的指导与评价,这就要求加大师资的投入与培训力度,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

二、构建法律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由于传统的法律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因此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激励和教学评价等教学体系,因此可参照理论教学体系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独立、平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应整合现有的理论课程,并以实际需要增加实践课程,既要保留过去直接服务于法律实践的课程,如证据学、法律文书等,还应加设如司法过程、法律职业技能等实用课程,并以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强制学分制。同时围绕这些实践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结合当前法制现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正面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感,实现良好的法治理想。

(二)完善法律诊所教学模式

法律诊所教学模式源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标志着判例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这种校外课堂形式,效仿了医学院中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方式,而是在校内以某种形式建立法律诊所,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真实的办案过程中。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也可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理论,减少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之间的差距。

从国外大学的法律教学实践来看,法律诊所的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巧与职业技能;二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学生树立正义感、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因此,通过法律诊所的建立,可让学生接触更多实际调解、诉讼案件,真正像律师一样处理案件,同时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影响力,参与法律诊所的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学到了课堂以外的能力、技巧,更好地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应用到具体案例中。

(三)由模拟法庭转为实战法庭

模拟法庭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最终目标还是转向实战法庭。主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1.在模拟法庭准备开庭之前,仅对外公开法律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参与者名单。而法庭中的陈述意见、辩护意见、法官主持及判决结果等都是未知。因此在开庭之前,学生应寻求专业司法人员或者老师、同学的指导,并独立分析案情,大量搜集材料,准备论点证据,并分析对方可能指出的论点论据等,全面做好自身角色,争取更好的实战结果。因此,在模拟法庭中,学生应明确自身定位和观点,并随着诉讼过程的深入,不断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2.应确保模拟法庭的实战效果。只有真正对抗,才能确保模拟法庭的实践效果。为了避免同班学生之间相互熟悉,而每次模拟法庭缺乏新鲜感,因此模拟法庭应尽量安排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担任不同角色,且每次开庭的案例有所区别。如果在同一班级或者同一年级开展模拟法庭,就应该安排不同组、不同班级的同学分别承担控方、辩方及审判职能,只有确保法庭对抗性,才能真正确保实战效果。

3.提高模拟法庭的真实性,注重树立庄重感、严肃感。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在每次开庭时准备审判器物,提高审判的真实性,让学生更多感受法庭文化,为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实习

理论实践相结合 篇6

实践课主要讲授“猪的人工授精”操作过程,老师现场演示,部分学员亲自动手操作。从种公猪的采精、猪的精液稀释到人工授精技术,老师都一一做了详细地讲解,使学员对家畜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繁殖改良技术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好,真正学到了他们想要的知识!

本次“阳光工程”畜禽繁殖员培训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学员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同时对今后办好“阳光培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农民就业技能都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省阳光办 供稿)

理论实践相结合 篇7

1 理论知识要结合实际生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将准确的、实用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那么说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 学习理论知识是他们的弱项。在他们选择技校的时候, 有很大部分学生将自身做好了定位, 就是操作工人。他们从思想上排斥学习理论知识, 更加渴望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 改变他们轻理论重实践的思想。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械类课程的专业性很强, 知识点多、散, 学习起来枯燥、抽象, 很难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习主动的学习、端正学习的态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授知识时, 要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感觉到有趣、新奇, 从而进行对知识的探索。其次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技校的学生面对理论的知识的学习时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 针对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要有耐心的进行知识的讲解、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 充分的备课, 由简单到困难的知识这样循序渐进的讲解。同时增加课堂提问的环节、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 学生很好的回答了教师的问题后就会增加学习的信心, 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自尊心, 感觉这门学科我可以学得会、学的懂, 那么自然就能够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最后设计好课堂的较学环节, 只讲授实用的知识, 也就是说要使理论知识结合着实际的生产, 让学生们了解教师讲授知识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同时一定要突出重点、难点。利用好课堂的时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 教师在教学时切忌按照课本进行一味的照搬,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有要讲解给学生, 即使讲解了, 学生也不可能全部掌握的很好, 所以就要抓住重点的知识、实用的知识进行讲解。所以要在教学仅仅围绕这生产突出重点、难点的讲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2 运用多媒体资源

运用多媒体资源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大多数都是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 然后设计相应的实现各种液压、气压的传动回路来实现机械的传动。例如:在教授液压缸的结构时, 教师如果仅仅通过图形来讲解内部结构和特点, 学生很难理解这种抽象的构造, 这时应用多媒体可以使元器件的内部结构变得直观, 形象, 一目了然, 技校的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东西更容易理解。此外液压缸的结构中区分各种典型结构时, 可以配合着动画来区分各种结构之间的细微区别, 例如:双作用双出杆和双作用单出杆液压缸之间的区别是由于活塞杆的不同, 使得双作用双出杆液压缸的传动速度是匀速的, 双作用单出杆液压缸的传动速度是不均匀的。通过动画还演示其传动的过程, 要求学生们观看动画进行分析两者之前的区别, 这样的直观教学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学习的兴趣, 又能够让学生将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样在讲解方向控制阀这部分知识时, 利用多媒体也是非常重要的。换向阀是利用阀芯和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变换油液流动的方向, 接通或关闭回路, 从而改变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这部分知识单单依靠教师在黑板上对换向阀结构的讲解来理解换向阀的工作状态的话学生学习起来是具有易懂的难度的非。如果此时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换向阀的工作状态的动画演示, 学生们便可以清晰的看到液压油在换向阀中时如何方向的, 从而带动了执行元件完成换向运动。所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变得生动、形象, 课堂的教学效果大大的得到了提高。

3 校内实训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实际的操作能力、培养具有高技能的新时期的技术人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训与理论知识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的课时比例的安排, 也就是说既不能单单重理论又不能单单重视实践操作。在液压与气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 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同样是相结合的进行教学的。教师在讲解完成理论知识之后, 进行示范, 教授操作技能的重点内容, 通过动作信息直观生动地为学生提供模仿的榜样, 之后要求学生在一体化教室进行相应的回路的设计, 回路连接的练习, 同时教师要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防止出现错误操作, 并形成习惯。校内实训时要充分利用校内的有限的资源, 努力做到学生人手一台设备, 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 要求学生做相应的实践操作, 教师在旁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教学中要注意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开始学习操作知道复杂的回路的设计连接最后进行回路的实际运动。这样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讲解, 学生更加能够理解, 将知识进行很好的运用。技校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总会出现对知识的一知半解, 也就是说理解的不透彻, 但是当其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进行学习时, 两者的融会贯通将教学效果做到做好。有目的的进行校内实训, 编写好实训计划, 明确实训目标, 技能目标, 满足职业教育的目的即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从业者素质和能力,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说校内实训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重要方式。

实践是验证理论的最有效的方式。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二者做到相得益彰。中等职业学校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中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大俊.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1]孙大俊.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2]李向东, 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李向东, 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理论实践相结合 篇8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建军治军的重要原则。毛泽东曾经提出,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思想和政治是统帅, 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 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全军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我军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 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当前, 随着世界格局日益复杂、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 使人们的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部队官兵的思想也因此受到深刻影响, 官兵思想更加多元,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尖锐。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官兵实践工作结合起来, 充分武装官兵头脑, 掌控官兵思想脉搏, 就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高标准做好政治工作, 才能保证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确保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不变质,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增强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效益不高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近年来,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和机制等方面, 取得不少研究探索和改革创新, 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改革创新还有不少的空间, 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认真把握和有效解决。

(一) 思维理念滞后于部队实践发展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因而能够解释世界, 而在于拿了这种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部分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还相对落后, 有的教育者习惯于居高临下, 生硬地搞我讲你听、我打你通, 使官兵被动应付参与教育, 仍然习惯于按传统模式、过时办法、固定套路开展工作, 尤其是对部队建设出现的新情况不敏感、对官兵思想行为的新特点不关注, 没有很好地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长时间在低层次徘徊, 显得苍白无力, 导致官兵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厌烦情绪, 忽视了教育对象既有客体性的一面又有主体性的一面, 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削弱了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 政治理论与官兵实践相脱节。

当前, 官兵自主独立意识较强, 强调自我、思维独立, 不乐于接受被别人强加的观点和想法, 抵触传统压迫式、等级化的话语方式。有的基层部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前, 没有很好地调查了解部队官兵的真实思想, 把不准官兵的思想脉搏, 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想当然、理想化, 严重脱离官兵实际, 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实际工作中, 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密切关注官兵的切身利益、情感愿望、主观意志, 导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的政治教育, 却没有真正促进官兵思想转化、实践发展。

(三) 政治理论与实践生活的转化不足。

近年来, 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响, 官兵信仰追求的根本问题、立身做人的基本问题、当兵打仗的现实问题、遵纪守法的倾向性问题等, 迫切需要得到回答和解决。但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 还存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不够统一, 片面把领导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 对基层官兵和落实效果关注不够, 在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关注不够、用力不够。部分政工干部在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或组织政治教育时, 上下一般粗, 生搬硬套, 消极应付, 把“念稿子”“读提纲”当作政治教育, 往往停留在为完成任务而组织政治教育的层面, 没有将上级指示精神有效地转化为官兵能听懂的话、与官兵切身联系的话, 致使官兵每年的学习笔记记了好几本, 一问却三不知, 充分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走了形式, 没有解决官兵思想上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文化碰撞、思想交锋, 拓展眼界识见, 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能力, 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能。

(一) 以全新的思维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从思维结构的角度分析, 过去几十年政治工作的历史, 形成了一种约定的传统思维模式。但从政治工作实践角度思考, 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惯性和固定模式约束, 从本质上遵循规律、更新观念, 建强生命线。一是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创新改进政治工作内容、方法和机制, 使其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与使命任务共振、与官兵需求接轨, 实现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运用辩证的方法认识、分析和处理部队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二是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克服传统型、封闭型的思维模式, 在政治工作的筹划部署中, 突破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善于用明天的眼光谋划今天的工作, 变“反应性谋划”为“预见性决策”。三要提高逆向思维能力。纠正按照熟悉的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学会运用逆向思维, 对其进行分解性研究, 找出其规律性、本质性所在。

(二)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

理论的生机与活力源自对实践的思考与指导。政治理论只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 与广大官兵共命运, 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政工干部要注重提升理论修养, 准确把握、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提高自身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要注重把握官兵的思想脉搏, 按照“三个紧贴”的要求不断推进政治理论大众化、通俗化, 充分尊重和理解官兵的情感和需求, 及时关注和解决官兵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使政治理论从现实生活中升华又落脚于现实生活, 不断提高官兵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洞察新情况、分析新矛盾、掌握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 焕发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战斗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从真实微观层面把握重心, 把目光投向基层, 把重心放在基层, 突出解决基层现实问题和激发官兵主观能动性, 克服和纠正守旧封闭思想, 摸准症结、有的放矢, 在施教与受教的关系中发挥强大功能。从人文关怀视角改进, 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引导官兵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索取与奉献等关系, 关注官兵“灵魂发育”, 培育形成正确的思想、高尚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良知。从心理疏导角度着手, 加强心理服务释放官兵压力, 注重真情关爱释放隐患诱因, 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 给予官兵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 让官兵对军营有归属感, 对组织有信赖感, 对领导有亲切感,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保证作用。

摘要:当前,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思维观念落后, 政治理论与官兵实践相脱节, 针对性实效性差, 政治教育实际效果转化不好等矛盾和不足, 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能力、改进方法等切实加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保障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张瑞文, 刘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薛夫, 玉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导材料[M].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系统的科学理论实践的根本指针[M].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

理论实践相结合 篇9

1 精确解析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保障德育教育的有的放矢

社会学指出:当一个人出现在一个社会位置以后, 它的价值观、心理状态、义务、权责都会被该位置束缚, 其言谈也遭到社会对这一位置的约束。技工学校学生鉴于中学学生与大学学生之间, 其存在有一定的特殊性, 这样的特殊地位能够从其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特征、生活状态、言行等展示出来。

1.1 学习原动力的差别

技术学校的学生不用为升学而奔波, 但要思考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在如今的大背景下, 大学生在就业单位实习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而了解到这一点, 才能够在技校学习中获得动力。通过调查以及比对, 初中技术学校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 学生自信心不强, 大部分学生到技术学校以前缺乏学习动力以及学习目标。而对高中学生来讲, 大部分都是高考“名落孙山”, 之所以选择技术学校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 为以后跨入社会充电;但是, 这部分高中学生目标明确, 接纳新知识较快, 并且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

1.2 实惠型的价值观

社会生活的繁荣、超前消费的诱惑和一部分商业广告的宣传, 让社会人普遍沉迷于享乐, 实惠型等等价值观甚嚣尘上;信念在这样的冲击下也显得脆弱不堪。甚至在社会上渐渐构成了一股奢靡之风, 这类不良风气也正在侵蚀技术学校中纯洁的学生, 影响其三观的形成, 让学生在理想与现实间摇摆, 大多数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了享乐上。

1.3 对错的辨别能力匮乏, 极易将幻想当成现实

技校学生中, 大部分都思维敏锐、善于分析, 能够大胆提出疑问, 并关注我国的时事焦点新闻与就业现状。然而, 其大部分都缺乏分析解析的眼光, 辨别技能弱。所以, 其抵触不良风气的能力就较弱;其对历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通常自视甚高, 极易将幻想当作现实。

2 应让德育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德育教育是全面的、多元化的, 应呈现出多模式、多层级以及多途径;将德育所蕴藏的多元化的内容带入技校德育课堂是势所必然。

2.1 重视德育与教学的无缝对接, 培育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以及职业修养

将教科书中的理论点、能力点与德育点完美对接, 各个科目的老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 应依照学生的认知结构。运用教科书中的德育材料来完成德育教育。比如:政治课老师在说到改革开放的时候, 应融合古代文明教育让学生强化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体育老师则需要训练学生的承担压力的能力, 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微机课老师在引导学生科学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 应引导学生远离互联网的非法内容, 适当地灌输互联网道德规范教育内容;技能课老师能够透过实训课程, 培育学生的安全文明态度, 培育其职业修养。

2.2 重视和平日的管理的无缝对接, 培育学生成为严守纪律的“四有”学生

目前的技校学生, 尤其是初中毕业生, 年纪尚小, 基本功不扎实, 生活以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太为苛刻的管理, 会让学生感到厌烦。面对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1) 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应给与鼓励, 让全技校的学生能够你追我赶、争先恐会地创先争优。而对进步缓慢的学生应设立行为档案, 看方抓药, 以定时谈话、思想报告、集中学习等模式实施帮助教育, 要及时抓住学生自身的亮点, 第一时间赞扬。

为了让全体学生协同发展, 要创设契机, 在奖学金中加设特别进步奖, 激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前追赶。

(2) 采用人性化管理与体制管理相融合的模式, 对学生实施理性教育, 帮助学生走出思想上的误区。

(1) 强调德育为重, 以人为本, 对等教育, 聆听并帮助学生, 强化学生的纪律性; (2) 对学生实施学分和操行分双向量化管理, 构建《学生操行考评》等体制, 让管理更为合理化和有效化。要让考评与教育处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检查上要勤奋、细致以及严厉。每天都要公布结果、每个月度都要总结、每一学期都要实施总体评价, 要将这部分内容与班主任薪酬以及优秀班集体评选捆绑。 (3) 实施全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 形成管理准则化、言谈准则化, 并培养学生的前卫思想。在复杂而且琐碎的管理过程中, 适当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能够培养其优良的行为习惯以及纪律习惯。

3 重视德育与服务工作的完美对接, 培育学生关心他人等优良品质, 持续强化其职责感以及使命感

技术学校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 积极踊跃为学生服务, 打造宽松的育人环境。而且, 应在投资上偏重于服务以及教学设备建设投资, 让教学生活环境舒适温馨。

班主任以及宿舍管理老师应投入更多耐心去呵护学生, 在管理中践行服务理念;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还要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送去温暖。通过老师的行为, 学生会感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和融融暖意, 同时培养德育教育倡导的集体理念以及主人翁意识。

此外, 还应在学校团委的引导下设立青年志愿服务队, 踊跃举办各类帮助他人、义务工作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来提升思想道德水准, 让德育工作透过互帮互组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4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持续提升

技术学校学生正位于三观的成型时段, 参加党课、团课以及设立青年学理论组是正确引导舆论、对学生实施三观教育的最有力模式“。两课一组”能够凸显德育教育中党的主要路线, 能够重点对学生实施党的基础理论教育, 让其不至于在人生的路途中迷失方向;在学习的时候, 要做到深入浅出。例如:在学到“为人民服务”的章节时, 老师应引导学生从细微处着手, 从为同学、为老师、为周遭人服务开始, 从常规的小事做起。

5 结语

综上,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 德育教育是技工学校教育的有机构成元素, 其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活动互为依托、相互渗透、紧密协调, 对学生的茁壮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并且能够引导学校的教育活动, 技工学校应将德育教育置于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参考文献

[1]赖如蓝.试析体验式教学在技校德育课堂中的应用--在技工院校开展体验式班会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10) :49-51.

[2]黄水万.互动是打开学生自闭心墙的关键--谈谈如何让技校德育课生动有趣起来[J].读与写 (上, 下旬) , 2013, (13) :25-25, 26.

从农机推广实践谈农机农艺相结合 篇10

1. 农机与农艺犹如一个木桶的两块木板, 相互依托, 合作共赢

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的农机具及其运用技术。农艺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手段, 农机是农艺技术运用的载体。农机、农艺都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都是以取得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二者犹如一个木桶的两块木板, 相互依托、相互制约、互促共进、合作共赢。从实践中可以看出, 农机现代化水平再高, 没有农艺技术相配合也推广不开, 农艺技术再先进, 没有农机为载体也只能慢步走, 均达不到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之目的。如精少量播种技术的推广, 农机部门研制的播种机再先进、再精确, 没有优良品种及种子包衣等农艺先进技术为依托, 就会由于出苗率低及病虫害的侵害而达不到增收节支目的, 也就不能大面积推广。反之, 农艺技术再先进全面, 若无优质的精少量播种机械为载体, 靠手工播种, 不但达不到播深一致、播种均匀的农艺要求, 也难以形成大面积推广的现状。保护性耕作技术也是如此, 尽管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 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没有农机部门精心研制成功的免耕播种机、硬茬播种机、全方位深松犁等适宜保护性耕作的各种机械设备, 也不能在近年内发展如此迅速、创造如此好的效益和效果。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农机和农艺水平的共同提高, 依赖于二者的紧密结合。在推广工作中, 凡农机、农艺结合好的, 推广工作就顺利, 农业效益就提高, 如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 农机部门根据不同地区的农艺要求分别研制出先播种后铺膜和先铺膜后播种以及膜侧播种等多种机型, 满足了各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和要求, 方得以快速发展。

在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中, 农机、农艺紧密结合, 农机部门根据农艺要求设计出起垄覆膜、膜侧沟内精少量条播小麦的铺膜播种机, 实现了豁干种湿、严密覆膜、保湿保墒等各种农艺要求, 但因小麦行距小, 一般行距为30 cm, 铺膜需要两侧压膜各5 cm, 铺膜机不可能完成小垄的铺膜作业, 农艺技术也为适应农机技术而作了修改, 将小行距种植改为宽窄行种植, 宽行36 cm, 窄行24 cm, 宽行铺膜, 窄行种植小麦, 在不改变整体平均行距的情况下, 使农机作业得以实现, 由于增温保墒效果明显, 使旱地小麦产量普遍增加20%~30%, 受到农民认可, 在农机与农业部门共同大力宣传推广下, 全省小麦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0.3万hm2, 取得增产3亿kg的好成绩。

薯类机械收获也是如此。国外的薯类播种机播种的是专用薯种, 个体均匀的圆形薯种不粘连、易定量取种播种, 而我省农民为节省开支一直使用手工切开的薯种, 大小不一且切面易粘连, 不易控制取种数量, 往往造成播种不匀。农机制造部门虽然根据农艺要求多次进行取种装置的改制, 仍不能满足农艺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农机人员改变思路, 从农艺改革上下手, 提倡使用完整薯种或用勺形挖薯器进行薯种的加工, 使用刀具切薯达到一定的尺寸和均匀度, 使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然而, 如果农机农艺结合不好, 就会影响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 以致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如玉米机械收获问题, 山西省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制收获机械, 但由于收获机整体部件所限, 最小收获行距要在50cm以上, 且收获行距相对固定, 不能随意改变, 而不同区域农艺要求各不相同, 大多数行距在50 cm以下, 35cm、40 cm、45 cm等行距参差不齐, 致使玉米机械收获技术多年得不到发展。农机人研制出不对行收获机, 同时部分农民加大了种植行距, 打破了僵局, 玉米机收得以推广。但目前此项技术仍不够成熟, 由于不对行, 两摘穗辊中心距与玉米行距差距过大, 存在收获率相对较低和损失率相对较高的问题;在秸秆倒伏超过5%和果穗下垂率大于15%时, 难以取得理想的收获效果等, 都有待农艺方面配合, 定向培育株高、穗高、成熟度统一的标准化品种和行距、株距等一定的标准种植方式, 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逐渐成熟, 更快推广。

长期以来, 农机人一直把符合农艺要求作为搞研发、推广的出发点, 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并始终遵循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原则, 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农机推广四步曲, 即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从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考虑是否适应农艺要求, 针对各地农艺情况不同, 种植习惯不同的现象, 首先在不同区域进行试验, 符合当地农艺要求, 达到预期效益才开始示范和推广。但由于所研制的机械受复杂部件、制造难度、制造成本、现有技术等制约, 不能完全满足农艺要求的事时有发生, 这时如果调整农艺技术, 会使机械化得以实现,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农机要以符合农艺要求为目标, 而农艺也要为适应机械化作业的需求而做适当改变, 以农机为依托, 相辅相成, 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 农机农艺的结合不但是技术的结合, 还应是人的结合, 部门的结合, 多学科的结合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业和农机都已从单项技术推广逐步转向综合技术推广, 各部门的结合和各学科的结合越来越紧迫地提到议事日程。从以往实践看, 多学科多部门的结合是可行的, 也是效果显著的。

如农户笼养鸡技术的推广, 这项由农机部门牵头推广的涉及养鸡笼、选育优种、孵化、保温、喂食喂水、断啄、防疫、室内消毒、饲料加工、合理饲料配方、科学饲养等多部门多学科的工作。如果不懂其他学科的知识, 不能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 推广工作将无法完成。省农机推广站的同志为使推广工作顺利展开, 首先成立了山西省笼养鸡技术联络中心, 聘请农机、畜牧、饲料加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有关行业和部门的专家进行笼养鸡技术指导。同时加大培训力度, 请有关专家对农机推广人员和养鸡户进行逐级培训, 从品种选择、饲料加工、疫病防治到科学喂养等全方位进行讲解示范, 使农机推广人员懂得了笼养鸡的基本技术, 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 为搞好技术服务, 省农机推广站与有关鸡笼设备、饲料加工、各级防疫等部门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 还请有关专家对笼养户普遍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 使农户笼养鸡技术推广轰轰烈烈地展开, 从1982年的7 174只猛增到1986年的200万只, 一个产蛋周期可为市场提供鲜蛋2 000万kg, 增加养鸡户收入1 600万元。由于工作扎实, 技术先进, 直至今日全省农户笼养鸡仍稳步发展, 为市场提供充足的蛋禽。实践证明, 农机农艺相结合不仅在技术的结合上, 还需人的结合, 部门的结合和多学科的结合。

3. 在现有体制下如何搞好农机与农艺结合

农机与农艺结合需要体制的创新。但体制创新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在现有体制下如何搞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是当前农业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强化农机农艺结合的意识

农机、农技工作者都应以农业现代化为己任, 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农机工作者继续把符合农艺要求作为搞研发、制造、推广的出发点, 农艺工作者在制订农艺要求时也应考虑是否便于机械化, 二者相互照应, 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农机、农技推广人员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冲破学科部门的束缚, 把两种技术合为一体进行宣传推广。

(2) 加强现有农机、农技人员的多学科技术培训

为使目前在岗的农机、农技人员能较好地担负起研发、制造、推广的重任, 应尽快进行所涉及的各学科、各技术的培训。搞农机的要懂得一些农艺, 搞农艺的也要明白一些农机, 相互请非本专业的各有关学科、行业专家对本专业人员进行跨学科的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 力争在短时间内掌握较全面的技术。

(3) 增强有关行业和部门的联系和合作

各行业、部门要形成联合体, 成立协会等合作组织, 统一确定农业技术路线、共同承担科研课题、一起制定生产技术规范, 建立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 联手进行技术培训。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的导入艺术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