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信息管理

2024-06-20

农业科技信息管理(精选十篇)

农业科技信息管理 篇1

农业信息是农业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全过程发展变化的各种数据、情况、资料、指令、政策、计划等工作的总称。农业社会化大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不断循环周转过程。农业信息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农业生产资料业及相关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农民作为农业生产者,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份子。农民不仅面对所需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实物由购进到利用于作 (植、动) 物生长过程中、到农作 (植、动) 物成熟收获、然后再到农产品运入市场交换销售、最后到消费者进行消费的物质流动过程;而且面对大量的数据及其收集、整理、汇总、加工、分析、发布、利用, 形成了大量的“信息流”过程。[1]农民迫切需要通过收集农业信息和开展农业预测, 掌握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的动态及其变化趋势情况;及时地为农业经营企业、农民、各级党政制定农业生产经营决策、计划、农产品营销策略、选用合理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提供依据;改善农业企业、农民朋友, 以及各级党政的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信息越来越成为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

农业信息化就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 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2]根据农民对农业信息的迫切需求, 农民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需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不同环节、对象、层次, 农民迫切需要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加工、分析、建立各种各样的动态农业信息资源库。 (2) 建设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利用手段物理设备、系统设备、社会环境的现代化。 (3) 建设完善的远程教育系统、农技服务系统、农产品供求系统等专业信息系统。 (4) 建设农业系统内部和相关部门之间建立起的上下左右相互联系、能承载大量信息和不同类别与不同层面的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系统。[3][4]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目标

1.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内容

根据农民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需求和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 [5]信息科技类企业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四个方面项目内容, 见表1所示。

2.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目标

根据信息科技类企业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内容, 确定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内容。信息科技类企业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过程中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总和。信息科技类企业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目标为“助农增收”和“帮农致富”, 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目标为在“助农增收”和“帮农致富”过程中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内容

信息科技类企业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内容, 应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过程中组织好财务活动和处理好财务关系的基本内容。

信息科技类企业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过程中, 企业如何在“助农增收”和“帮农致富”服务过程中,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应重点实施控制职能和评价职能。信息科技类企业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过程中, 企业如何在“助农增收”和“帮农致富”服务过程中, 重点处理好企业与农民及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之间关系。

1.项目成本控制

(1) 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的构成[6]。

从信息科技类企业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内容考虑, 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通常是一个规模较大、复杂程度较高的人—机系统项目, 建设项目的开发、使用、维护和管理等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过程,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 需要各种硬、软件的支持, 这一切就构成了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本。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的构成内容见表2所示。

(2) 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原则[7]。

信息科技类企业应保持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和收益的联动关系, 维持一定比例的项目成本和项目收益。

成本最低原则, 信息科技类企业力求在项目开发的“项目的分析设计费用+项目实施费用+项目运行费用+项目管理费用+项目维护费用”最低, 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充分调动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团队关注项目成本、控制成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按照项目的预算进行成本控制。项目团队的成本控制应贯穿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 即包括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的开发过程和运行/维护过程。控制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各方面的变动, 即必须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进行有力控制, 从而实现全面控制成本变动的目标。

目标管理原则, 以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目标为导向, 以人为中心, 以项目成果为标准, 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 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 并在工作中实行“项目成本自我控制”, 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作为系统开发, 相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业务需求存在滞后性。信息化项目是农业信息化技术在项目开发业务的应用, 其开发和实施都建立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提出的项目需求之上。然而, 由于项目开发和实施时间较长, 常在系统开发完毕后农业信息化建设需求已经改变, 致使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需要变更开发部分, 因而影响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变更开发部分所发生的成本进行成本控制。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中, 人力资源成本极为重要, 因为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所有活动均是由人来完成的。

(3) 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为保障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际的成本不超过项目预算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对确保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按时、按质、经济高效地实现既定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目标有重要意义。在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计划的基础上, 根据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各项工作需要的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进行比较, 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费用进行评价, 并对未完项目进行预测, 从而把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最终成本进行预测的工作也属于项目成本控制的范畴。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包括监视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成本变动, 确保实际发生的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变动都能够有据可查;防止不正确的、不合适的或未授权的项目变动所产生的费用被列入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预算;采取相应的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成本变动管理措施等。

2.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价

(1) 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为了正确地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为信息科技类企业提供数据支持, 使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更加完善, 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可测性原则, 应有效地反映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基本特征, 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情况, 从中抓住主要因素, 既能反映直接效果, 又能反映间接效果, 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2) 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6]。

①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发方面的评价指标。针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开发过程, 主要建立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分析、设计、实施、维护方面的评价指标, 包括决策者的期望、系统性能、功能、可维护性、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情况、系统可靠性、系统可扩充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指标。②建立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用户方面的评价指标。规范分析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对农民等用户的评价行为, 包括系统经济性、界面友好性、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的指标。③建立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外部影响方面的指标。建立包括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共享性、系统的可推广性、信息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尹祖.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EB/OL].http://www.cqagri.gov.cn/detail.asp?pubID=90054.

[2]熊尚鹏.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 2008.

[3]刘金爱.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情报, 2009.

[4]侯倩茹.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 2011, (3) :9~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moa.gov.cn/ztzl/sewgh/.

[6]乌家培.信息经济学 (第一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

《农业信息管理与利用》(定稿) 篇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农业的地位尤为重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2l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无疑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信息化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各项科学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促进了我国农业、工业、金融、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发展。现代农业由以往传统的粗犷式管理、人式操作实现了向精细化、信息化、现代化农业的科学转变,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靠地产量的被动式管理模式,而形成了一种高度科学、自动化的崭新农业管理体系。在该模式中一切农业与农业有关的环境因素、作物生长规律等全过程信息均在其全天候的计算机监测进程中被详细记录,人们根据监测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及气候环境进行干预,有效实现了对农业发展的计算机信息化监控与宏观调配管理,使农业朝着科学、有序、高效的良性管理方向不断迈进。

1农业信息化的内容

农业信息化是我们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农业信息化建设将是农业发展史上最为复杂的、知识高度密集的、大规模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程 主要内容包括:

(1)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一是农田基本建设信息化和自控化,如农田灌溉工程中水泵抽水和沟渠灌溉排水的时间,流量全部通过信息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二是农产品的储存内部环境因素变化的监测、调节和控制完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三是畜禽栅舍饲养环境的测控和运作完全实行自控或遥控。

(2)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一是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自动化,如农作物施肥,可以在田间设置自动养分测试仪或设置各种探针,定时获取数据在室内自动测定,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确定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使用田间遥控自动施肥机具或与灌溉水结合实现自动施肥;二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化和自控化在田间设置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网发出预测预报,利用计算机模型分析,确定防治时间和方法,采用自控机具或生物防治方法或综合防治方法,对病虫害实行有效的控制;三是畜禽饲养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可以通过埋置于家畜体内的微型电脑及时发出家畜新陈代谢状况,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判断家畜对于饲料条件的要求,及时自动输送饲喂配方饲料,实现科学饲养。

(3)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一是建立适合区域农业情况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模拟决策;二是通过进入乡、县、省、全国和全球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生产和合理销售自己的产品,以取得经济效益;三是通过信息网络,广泛地获取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选择和学习最适用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力,以获取最佳的生产效益。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应用

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全面应用主要包含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数据的处理、相关图像画面处理及网络共享处理等。另外还可包含一些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并行、容错计算与农业信息安全处理等。

2.1农业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科学构建数据信号的采集模式

每一种农作物均有其不同的生长特点及规律,因此在实践管理中我们应采用专项农业传感器进行数据的分项测量,同时辅助应用计算机综合视觉处理系统工具,对监测农业信息进行分层次、实时、定量的可视化图像数据采集。在传感器测量中我们主要利用计算机相关 数据处理技术对各个传感模拟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使之成为计算机系统可识别的数字化电信号,例如将专业农业传感器中的电阻、电压数值、频率信号转换处理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电压信号等。计算机的视觉处理功能主要利用其对光谱的敏感大范围反应及精度测量处理特点进行对农作物各类图像信息的直观优势采集,而后再利用计算机相关图像处理功能将采集到的视觉信号数据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化图像,从而进行高效的图像算法处理等。

2.2农业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完成数据信号的传输

首先我们应将需要处理的农作物参数录入计算机芯片处理器中,而后进行信号的传输。该传输网络可通过有线的虚拟专用网搭建,同时也可利用无线卫星或移动通信网络构建。接着我们将完成计算机处理的数据信息汇总于相关决策计算机中进行集中处理,包括对作物的生长模拟处理、对其信息的监测处理以及完善的决策处理等。以上过程便是农业管理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构建的硬件处理系统,当然该系统并不能称之为完整的处理系统,还需要多功能软件系统的科学支持,也就是需要计算机对农业数据细化处理过程的科学支持。农业管理中应用计算机完成数据处理

面对快速更新的市场信息环境,农业信息的获取、处理与高度科学的决策管理制定、自动化的智能控制等高效数据处理问题迫切的需要集中解决。然而在构建精细化农业体系的实践进程中相关数据信息的处理研究却始终处于滞后发展状态。为了有效提升农业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准确率与便捷性,我们应科学采用高效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与系统完成由农业信息的采集到农业数据的高效处理等全过程管理。在采集信号的数据处理中我们应依据农业信号较分散、种类繁多、需要进行图像的信号监测、传送数据量较庞大且需要完成并行处理及网络支持等特征采用具有诸多优势的Oracle数据库完成各处理过程。该数据库具有处理数据集中统一、跨平台集成性强、扩展性及数据处理性能高端等特征。同时为了有效简化数据处理任务及上级节点承担过重的负载压力,我们应采用对数据信号逐级传递、逐级处理与汇总的分布式数据控制系统,以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在分布式处理进程中我们应完成对时空坐标变化有限的信号处理以及变化较大信号的处理。前者主要包含对农业土壤结构的分析、对作物营养成分、水分含量及病虫害等信号信息的处理,可采用嵌入式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采集器进行综合处理。后者的信号处理主要包括对宏观山地、河流及水池中农作物的处理,我们可采集用基于遥感思想的RS技术及卫星定位GPS

技术完成跨时空的农作物变异信息处理,充分反映其农田土地及作物的生长特性、变异特征等,并准确获取农作物的时间序列特征图像与具体地理位置等信息。在中央计算机控制中我们以具有稳定系统特征的UNIX内核构建操作系统的统一平台,为各网络节点提供计算机技术服务。同时为了有效呈现农业监控的实时平台信息处理功能,且完整描绘各作物的农业状态图像信息,我们可科学的引入GIS即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辅助处理,集中完成对农业土地的管理、土壤数据的处理以及对农作物的生长苗情、病虫害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从而有效的实现对农作物的信息统计、图像转化与合理表达等。该方式有利于准确、高效的将各类农作物信息汇集于虚拟网络计算机系统中,从而成功构建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综合农业管理体系。

4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对策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农业信息化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农业信息化建设正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增强针对性,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把握工作方向,以推进为农民信息服务为中心,强化资源共享,健全应用系统,延伸服务网络,建设数字农业,实现服务创新。

4.1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牢固树立信息观念,增强信息意识,实施“信息兴农”战略。要加强对农民信息知识的普及,激发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愿望,使之真正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效益,只有掌握准确完备的农业信息,才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4.2培训农民,提高农民使用信息能力

要注重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技能,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了解和收集国内外农业信息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农民利用互联网能力的提高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农民是农业信息的主要利用者,农

民素质的提高是利用信息能力的关键。应加强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尽快地掌握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4.3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针对农业信息的公共特性和广大农村还不具备农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各级政府应承担起农业信息化的责任,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计算机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提高农业信息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大力开发高质量的农业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动态信息的收集,做好预则,增强信息的有效供给。

4.4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 形成农业信息主渠道

农业信息化要以建设信息资源网为核心,搞好重点数据库项目及大型信息处理中心项目的建设,建立高效权威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搜集处理网络系统,形成农业信息主流渠道。当前必须打破条块分割、信息资源割裂、信息体系支离破碎的局面,要建立以县级农业信息中心为枢纽,疏通国家、省、市农业信息中心的联系渠道,完善乡、村信息联系网络,一方面将信息收集、汇集于县级信息中心,并迅速向上传递。另一方面,把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社会经济信息传递给农民。同时要求各农业信息中心之间要形成互相开放、互相协作、联系紧密、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把城市和乡村、乡村和乡村联络在一起,构成纵横交错的农业信息网络,为农民获得方便、快捷的农业信息提供可靠保障。

4.5完善农村信息市场,为农民提供可靠便捷的信息服务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市场,切实地加强信息采集、整理、传播、扩散、采用工作,充分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对信息需求多样化和信息覆盖面的要求。一是创办信息载体,建立农业信息网,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载体,以无偿或微利形式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以改变当前农民获取农业信息难的状况,让农民通过利用信息资源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二是开展信息咨询业务,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原始农业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为农民选择项目提供咨询性意见,或接受农民委托,进行市场调查,为其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三是积极完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信息服务机构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传输优势,促进农业信息市场发展。四是要加强信息法制建设,坚决制止信息

垄断,打击虚假信息,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五是建立农业信息市场,应根据当地条件先搞试点,待逐步摸索出一些经验后铺开,并且应该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方向发展。结语

浅谈科技信息管理系统研发 篇3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 信息传输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022-01

随着Internet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全国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網络,并与Internet连接。鹤煤集团内部网络已经建立多年,硬件设备也不断升级,为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但企业受制于人员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办公事务仍处于落后的手工方式,虽然少数部门使用了适合本部门的管理系统,但是各部门只是分别处理各自的业务或无法异地读写数据,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集成,从而难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

1 开发背景

科技信息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从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查、实施到项目的完成总结及鉴定以及科技成果的分类登记,工作量相当大,而且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又浪费了大量的纸质材料,一旦查询起来无从下手,工作效率较低,信息传递和工作交接容易出错,上级和下级之间无法实现协同工作,难以及时沟通,因此,有必要建立鹤煤集团公司的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以改善企业办公环境,提高公司的科技管理运作效率。

2 开发目标

鹤煤科技管理系统从设计上要达到以下目标:

(1)建立一个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Internet技术,使系统的全部功能可以在WWW浏览器内进行操作;

(2)满足企业领导高效处理日常事务工作的需要,有效地协助企业领导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采用合理的工作台流程方式处理影响工作效率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工传递实物工作;

(4)为实现真正的协同工作提供保证,摆脱部门间或上下级间协作时经常出现的互相等待的状况。

总的来说是为企业科技管理业务提供一套办公解决方案,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先进的开发平台上,利用现有的软件,开发一个具有开放性体系结构的、易扩充的、易维护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录入和查看功能,企业的决策管理层提供准确、精细的科技信息。在此平台上通过协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规范部门之间的协作办公,实现资源共享。

3 网络系统的设计

根据开发目标的需求开发的基于Web的鹤煤科技管理系统的结构体系采用了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Access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最终用户界面系统为浏览器,应用系统全部在服务器端,为标准的三层结构体系,技术标准完全采用国际互联网的标准[2],系统负载轻,开放性好,系统维护省级方便,办公用户的操作比较简单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公司的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专利、会议等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管理。

系统数据库表主要分为一下几个部分:计划管理、成果管理、鉴定项目管理、项目申报管理、专利管理、专利统计等6个部分。系统整体模块关系如图1。

4 数据库的功能

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功能为:实现对公司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专利、会议等进行管理,公司中本系统管理者能存储、管理和查询公司科研信息和个人科研信息,本系统使用用户则可以检索公司提供的授权信息和自身用户科研信息。

(1)用户管理 系统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用户被分为一般用户(只能修改、查看和增加属于自己的资料)、管理用户(能查看任何资料,但要进行修改必须经过授权)和超管用户(具有所有权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登陆管理系统并进行权属内的操作。

(2)计划管理包括一下几个表:国家项目、省科技厅、省工业局、省安监局项目、公司项目以及其他项目。用户可以录入信息、增加数据,可以根据关键字来查询有关信息。

(3)成果管理包括以下几个表:国家项目、省部级成果、省工业局或省安监局项目计划、市厅级成果、煤化集团成果、公司级成果、鉴定成果。

(4)项目申报

用户(被授权的一般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登陆进行上传文件、删除上传的文件和文件下载等操作。

本系统基本满足了鹤煤公司科技信息管理的需要,实现了在计算机和网络上今夏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方便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长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用户接口良好,使用方便。

5 科技管理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信息资源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更新的过程,需要公司各部门及时将各类信息发送到系统中,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公司各部门员工要充分重视和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从而推动办公自动化更好更快发展。

6 未来展望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我们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时刻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将新的、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使其更加完善、成熟,更好地为公司和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进一步推动无纸化办公进程。

参考文献

[1]谭章禄,李学芳,等.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浅议.煤炭经济研究,2003,5:37-38.

[2]局域网组网理论与实践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23-258.

农业科技信息管理 篇4

以上海市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工作为例。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等多个相关业务部门, 所申报管理的项目也涉及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科技兴农推广项目、科技兴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科技兴农种业项目、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内容涵盖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计划任务书等各个阶段。

在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过程中, 主要问题有:

对全市农业科技项目没有很好的利用网络信息化进行管理和规范, 各地域和业务领域的标准不一, 很难达到通过信息化统一申报和管理的模式。

2 市级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介绍

为规范项目申报立项, 坚持“统一申报、公开程序、民主决策、评审论证、阳光操作”的原则, 市级农业科技目申报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本系统) , 以保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全部实行项目信息公开化、项目申报网络化、项目管理信息化, 引入的专家网络评审机制, 把项目立项条件、项目管理办法、资金分配结果等亮在明处, 也可以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2.1 业务功能流程与分析

2.1.1 总体流程

如示意图1。

2.1.2 系统业务功能分析

项目数据集中、业务规范统一, 为财政支农项目申报项目信息资源整合和全面监管提供依据。

集成项目申报业务、项目立项业务、人员专家资料库、经费管理业务、项目实施管理和成果管理及项目评审验收等一系列项目管理职能, 实现项目资源上的人、财、物的全面管理和项目滚动管理的全程跟踪。

提供动态的项目执行控制和资料管理, 可及时监管项目实施进度和成果。

支持多年数据集中管理、动态分析、对比分析和挖掘分析。

与市财政预算系统能够进行预算科目对接, 实现协调办公。

预留与涉农补贴资金监管系统等相关系统对接的接口。

2.2 主要功能

2.2.1 项目申报管理

上海市各区县农委通过本系统进行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 预算申报数据经本系统校验通过后, 可形成上报文件, 上报市级农委。

上海市级农委通过本系统对区县农委的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 聘请专家进行项目评审与立项, 评审结果通知申报单位。对通过项目评审的支农项目进行支出预算和审核。需要进行数据调整的单位可自行进行调整, 再次上报。

2.2.2 项目执行管理

上海各区县农委通过本系统进行项目执行 (包括各类监督检查、资金管理、整改处理等) , 各类数据经本系统校验通过后, 形成上报文件, 上报市级农委。

上海市级农委、各区县农委通过本系统对区县农委上报的各类材料进行审核与评估, 必要时聘请专家参与项目评审, 评审结果通知申报单位。

2.2.3 项目验收管理

上海各区县农委通过本系统进行项目验收申请, 提交验收材料, 各类数据经本系统校验通过后, 形成上报文件, 上报市级农委。

上海市级农委、各区县农委通过本系统对区县农委上报的各类验收材料进行审核与评估, 聘请专家参与项目评审, 评审结果通知申报单位。

2.2.4 项目资金管理

上海市级和区县级农委通过本系统, 实现农业科技项目支出预算录入、预算审批、预算审核等项目资金管理功能, 同时通过与市财政局部门预算软件的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 向是财政局提交预算与接受市财政局的预算批复信息。

2.3 结语

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对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中, 也会改变某些工作流程。

本系统以农业科技项目集中监管为目的, 以农业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为核心, 以农业科技项目资源管理为重点, 全面实现了农业科技项目信息整合, 从而方便高效地管理和控制农业科技项目活动, 满足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与决策的需要, 达到对农业科技项目全面管理的目的, 为上级农委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者对农业科技项目成果的正确评估提供依据。

本系统服务于上海市级农业科技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实现项目的高效管理和信息共享, 增进了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 利于管理者发现和分析管理中的各项问题。本系统具有很强的移植性, 在系统推广的过程中, 只要依据不同应用区域进行少量的标准库定制工作, 再藉以系统的共性平台, 在示范区以外的广大区域的推广应用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 对市级农业科技目申报申报和管理进行了整体的标准规范, 同时针对公开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几方面也做了充分的工作, 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工操作的工时, 高效的办公, 利用公开信息的模式促进社会和群众的进一步监督, 为建立整个的社会化环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摘要:信息化建设在发达国家的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实现, 在公开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相对国外而言, 我国的管理信息化建设仅限于管理中的某个环节或者关键问题的处理, 差距比较大。为使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发达国家牢牢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积极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项目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规范整个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和审核工作, 提高操作的标准化和便捷性, 并利用充分的信息化技术资源把要公开的内容尽量透明化, 达到群众监督的目的。

关键词:农业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王炬.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某公司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报告 篇5

自去年以来,公司高层更加重视公司信息科技风险管控,要求我们对信息管理、人员、技术等方面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来说,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开展信息安全工作。

一、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纳入公司信息科技发展规划。为了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信息科技对业务战略发展的可持续支持能力,科技规划中明确了信息科技发展方向,强调了科技基础建设,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信息科技风险。

二、完善信息科技治理,大力开展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从只注重提高硬件配置水平逐步转变为同时注重软件投入和业务管理的综合管理。例如,以前我们在信息安全管理普遍存在一个误区,人为部署了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实现网络设备双机热备、就算完成了信息科技风险控制的工作,其实不然,因为信息安全不单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只有持续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架构,从组织架构和制度等管理层面采取防范措施,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

三、在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方面的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a)认真学习和领会我们的客户金融行业对信息科技风险

1管理的要求,吸收借鉴同业经验,将监管要求和同业经验转化为工作规范,建立系统完善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机制;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急处置小组和科技支持保障小组,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b)建立健全信息科技规章制度。为了做好制度建设,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以公司流程建设为契机,完善了相关制度,理顺了相关制度的制定、修订、废止流程和审批制度流程,切实抓好制度建设。

c)采取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制度,防范和化解信息安全风险。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心机房进行改造,更换老旧的硬件设备,提高硬件设备防范风险的能力;三是提升运行管理的水平,推进运行流程化和集中化管理,防范操作风险,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四是完善应急预案,积极配合省联社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d)软件正版化是今年公司信息科技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为加快对盗版或未经授权、许可软件的清理换装工作,推进公司软件正版化工作,确保公司软件正版化工作目标的实现。

对企业信息科技投资管理的分析 篇6

关键词:企业信息科技;投资管理;分析探究

前言:优化企业信息科技投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参与市场的成本。还能够使企业在不增加,或是减少人力投入的状况下,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信息科技投资的特征与原则,并针对其投资管理的成本与效益做出更深层次的探究,充分体现了投资管理的意义。

一、企业信息科技投资管理的意义

首先,企业信息科技投资是指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系统等方面的投资,加强这方面的投资管理。对于企业内部来讲,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逐步提升企业员工的生产力,也能够不断增强组织整体的效能;而对企业外部来讲,既可以为企业拓展更广阔的市场,也有助于产业、市场竞争机制的优化。其投资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和转型化发展。自动化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上,由人工手动操作逐渐向计算机处理转变,重点在于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应用方面;信息化体现在,通过信息科技的高效应用,进一步增强企业知识的共享与扩张;而转型化则体现在,能够进一步完善组织工作与竞争目标[1]。其次,对于投资的应用类型来讲,从组织结构方面可以划分成策略、管理、知识和作业层面。加强策略方面的投资能够帮助企业主管层面人员进行监督、决策和控制管理,并以此来保障各项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知识层面的投资,能够帮助知识、资料方面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挖掘、分析新知识,并对文件的流向进行准确把握。而对于作业层的投资来讲,其主要能够帮助基层管理者,及时、准确的掌握企业日常开展的经营交易活动。

二、企业信息科技投资的特点与原则

(一)投资特点分析。首先,在时效性方面。对于信息科技方面的投资来讲,通常情况下,只有最早的投资者,或者是少数的投资计划能够获得预期的成果,并通过投资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其他企业的类似投资计划则很可能会由于学习曲线效果较强,而难以获得相同的投资效益。因此,相比于其他投资者,早期投资者能够长时间的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而投资计划若遭到延迟,便无法留住眼前的投资契机,因此,企业信息科技投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其次,结构的差异性,经常性。通过信息科技投资而产生的企业科技,其结构独特性一般都比较强,而这种独特性也是其他模仿者无法具备的,所以,跟随着即使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发了一套与早期投资者相似的信息科技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效益。再者,高风险性,滞后性。其投资不仅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在技术方面也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因此,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够获得预期的效益,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也常常会出现投资成本超预算的现象,或者是投资计划延迟等。

(二)投资原则探究。一是,加强对社会技术系统的全面考虑。主要是指,企业在制定信息科技投资计划时,应对自身的产业、组织特点,以及使用者需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考虑。二是,在投资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及时、有效的消除技术及相关管理者对信息科技投资方面的认知差异。同时,其投资规划也要充分呈现出连续、自我控制的过程。

三、信息科技投资成本与效益分析

首先,在投资成本方面来讲。主要包括硬件、软件成本;人事成本。主要是将信息,或是计算机部门的人力数量作为计算依据,若企业未设立相应部门,则主要以使用计算机软硬件的人员为计算依据;组织成本,主要包括信息科技管理的安全、会议和培训方面支出的费用。其次,针对投资获得的效益来讲。根据能否直接用货币计量可划分成可量化与不可量化两种效益。前者主要是指企业在减少成本投入,生产力不断提升,以及设备运行成本降低等方面产生的,可以直接通过货币来计量的经济效益。后者则是指顾客服务水平的提升,员工向心力、凝聚力的增强,产品品质的逐步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以及企业内外部沟通、管理的优化,这些方面产生的效益通常都难以在短期内运用货币来计量,但是却能够在经过长时间后实现货币化。这种不可量化效益在信息科技投资系统中的融入,虽然能够引导企业从不同层面去探究获得投资效益的途径,但通常情况下,这类效益的评测都需要采用经验判断法来进行,在这种背景下,其评估结果则常常会受到评估者主管因素的影响。

结语:总之,各企业应正确认识到加强信息科技投资管理,对降低成本,企业员工生产力的提升,以及增强组织整体效能的重要性。从不同层面来加强投资管理,进而为企业拓展出更广阔的市场,优化市场、产业的竞争机制。因此,为了给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促进其核心竞争实力的不断增强,从而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各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应充分重视起信息科技的投资管理。

参考文献:

论利用信息科技进行人事管理 篇7

1 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简化了人事部门的日常工作, 使人事部员工摆脱了过去单调、烦琐的机械式的日常事务。信息处理系统可以从大量的信息数据中迅速有效的找出需要的信息, 过去找信息要花费人事部员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现在员工只需要在终端机前, 利用键盘向系统传达你的指令, 在短短30S内便可以获取员工所需要的人事信息, 并且准确率比人工操作更高更有效。另外, 浩如烟海的人事档案或信息、文件等资料都可以全部存储在电脑的磁盘中, 节省了大量的纸张和文件夹,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事部门的行政开支。信息处理系统提供的员工的信息数据有效地改进了人事部门的管理工作。电子邮件与文字处理工具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人事部门的日常事物的管理效率, 任何的人事通知不再需要员工一一通知, 只需一封邮件, 所有文件或信息都可以传达到每个部门, 这就大大解放了人事部分的劳动力, 精简了办公机构, 减少开支, 提高了工作效率。

2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英文名为Expert System, 是一款用来回答和解决员工问题的软件包, 有了这个系统, 员工面对各项难题就不再头痛了, 轻松一点, 便可找到解决的方法。如同很多专家坐在周围进行指导一般, 而且对于员工提出的问题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人事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案。

专家系统目前在人事管理中多应用于员工的培训和自我的提高等方面, 这个系统为员工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员工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训练的项目, 在一些难点问题上可以直接通过系统解决, 而不需要反复请教培训员。专家系统使人事员工的培训方式变得非常灵活, 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受限制, 省去了人事管理在人员培训方式所需要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 在企业的招聘中, 专家系统也发挥了它的长处, 对于投放简历的众多求职者资料中, 系统可以根据企业职位的要求筛选出与岗位最为合适的求职者, 并且以匹配率为顺序依次列举求职者的相关信息, 这样减少了人事部门筛选简历的时间, 使录取的结果更加的科学化, 避免了个人的主观印象。

3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英文名称为Decision Suort System, 这个系统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人事部门的员工从杂乱的信息中寻找规律, 辅助和支持员工的项目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提高人事部门员工的决策准确性。比如在人事部门对销售人员的状态评判时, 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根据人事部门提供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 并结合各类图形和报表, 有效地分析出销售人员的最佳状态。借助决策支持系统, 人事部门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有效地缩短了决策的时间, 降低了决策的难度, 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决策支持系统对于人事部门及整个企业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操作与运用需要人事部门的员工具备一定的操作方法以及人事决策的能力, 人员与系统的配合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4 结语

社会的进步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科技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企业的各个部门。信息处理系统、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在人事管理部门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 节省了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但是目前对于信息科技在企业的所有部门没有完全推广起来, 一部分部门仍然采用传统的办公形式, 限制了工作的效率。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关于信息科技在企业中应用的成果出现。

参考文献

[1]奂永国, 樊树康.浅议企业科技发展环境的培育[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 (05) .

[2]李必强, 陈功玉.企业科技行为合理化的关键[J].中国科技论坛.1996. (02) .

[3]孙刚.加强科技体制建设促进企业科技进步[J].天津通信技术.1997. (S1) .

[4]帅相志.山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 (07) .

农业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研究 篇8

1.农业企业信息化项目技术复杂程度高。农业企业因为产品为种植作物, 其生产经营受种苗、气候、天气、环境、土壤、降水、员工经验、管理经验、植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影响比较大, 其信息化需求更难以把握, 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的难度也比一般工业企业项目管理的难度更高。

2.员工信息技术程度低, 导致项目实施难度高。如前所述, 农业企业因受制于往前传统的种植和生产管理模式, 具体的基层管理人员甚至子公司经理的信息化技能严重欠缺, 且年龄偏大。知识转移的工作量困难较大, 信息化技能培训的难度较高。

3.信息化建设项目员工参与度低。农业产业由于多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导致企业中存在一定的保守、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低、接受速度慢等文化习惯, 也导致企业员工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参与意愿较低。

二、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1.信息化项目内在因素对进度的影响。 (1) 因农业企业的生产特点, 导致进度受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因需求分析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需求提出的局限性。由于负责人职位问题, 很少能够熟知全局业务运作, 所提出的需求的完整性因人而异。

2需求描述的复杂性。需求的完整描述不仅面面俱到, 内部的关联性很强, 错综复杂。

3需求审查的随意性。面对如此繁杂的需求分析与描述举行的需求评审, 并不能对需求描述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2) 低估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低估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表现在低估技术难度‘低估协调复杂度、低估环境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2.组织保障体系对进度的影响。 (1) 根本导向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 如果内部协调不力、没有形成合力, 则最终很难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这就必须要求项目管理组织必须明确工作基本准则和导向, 在项目管理全过程都必需加以强调, 否则, 对项目管理的进度和成效将有极大的影响。

(2) 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作为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 项目组的组织机构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的骨架, 其功能是沟通信息、协调矛盾、控制进度、维持运转和指挥决策等。作为一个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任务较重的农业企业, 不可能成立项目式的项目管理组织, 该项目的管理组织成员是由各部门抽调搭建成的, 项目的项目组是矩阵式的组织构架, 矩阵式组织构架既有项目组织注重项目的特点, 而项目成员又是某一职能部门的成员, 从而造成协调上的不利因素。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保障措施

1.农业企业必须做好业务流程的再造和完善。 (1) 流程重组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及实施阶段。首先是项目的初始阶段。这时应明确项目的内涵及意义, 并由项目团队将需要改进的流程与企业的经营结果如提高利润率、降低成本等直接联系起来, 使企业认识到改进流程的意义。

然后, 正式进入流程的分析及设计阶段。先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 可采用头脑风暴法, 列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并在其中架设桥梁。然后据此设计出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的标准。最后, 提出从现状转化到理想状态的实施计划。

最后, 是流程的实施阶段。设计完流程并非万事大吉, 实施阶段是关键。在这一阶段, 要先定义实施的组织结构, 与相关部门及员工沟通, 并提供培训。

(2) 在流程改造的过程中, 有几点关键因素必须注意:一是必须有高级管理层的支持, 二是最好是由相关部门的代表设计, 而不是完全依靠外力, 这样才能保证新流程容易被接受、可实施性强。

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 (1) 在企业内部必须明确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与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责, 确保项目负责人与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权利平衡。

在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中, 项目组成员一般接受两方面的领导:项目组负责人和原所属部门负责人, 一般情况下, 成员对所属部门负责人的忠诚度更高, 因此, 必须明确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组内部的汇报关系, 这样有助于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责任心的建立。

(2) 有效沟通和调节双方矛盾。为了确保项目在时间、资源、效能上的合理平衡, 项目组负责人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 除了让职能部门负责人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项目组更必须帮助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了解项目各阶段所处的环境、工作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项目进展等等, 从而使职能部门对项目组和项目有充分的认识, 了解项目的资源需求, 从而帮助项目组的工作顺利进行。

(3) 确立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机制。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中, 随时都会遇到项目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 要注意到, 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是容易解决的, 或者说不是所有矛盾都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当两者的矛盾难以解决时, 必须有一个机制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 这就从机制上确保了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 从而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

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 虽然有种种的困难和不利因素, 但是只要从项目管理组织上重视, 确保项目管理组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以及项目管理机制的科学性, 并根据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项目特点, 充分做好企业流程再造和项目需求分析, 科学编制项目进度, 就能最终保证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进度和成效。

参考文献

[1]赵明, 陈晔, 王晓清.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推进对策.江苏农业学报, 2008, 24 (6) :958~962

农业科技信息管理 篇9

关键词: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质量,信息质量管理,管理机制

1 前言

科技信息资源作为各类科研活动产生的原始性、基础性数据源, 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1]。实现科技信息共享, 将原来分散在各个信息拥有机构的信息资源整合、集成起来提供给公众使用, 这也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战略举措。这其中, 信息质量 (Information Quality, IQ) 是信息共享发展的前提, 是实现共享信息价值的必要保证。

从目前现状看, 全国已建成近千个国家及地方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共享项目, 随着各项共享项目的深入进行, 以及各类共享资源的逐步集中整合,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将逐步由资源数据量的积累转向数据及信息增值服务方面[2,3,4]。项目建设的重点也将从原来课题或科研项目建设方式转向共享信息资源服务, 即:由“科研项目建设”转向“共享服务建设”、“任务导向型”和“业务服务型”。但在这过程中, 出于种种原因, 项目共享信息服务、资源利用及共享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这其中共享信息的IQ问题日趋凸现, 已成为影响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由于科技信息资源分散、生产模式多样、数据内容复杂、数据管理方式多样、数据贮存分布式集成以及共享需求面广、多元、需求时效性强等特点使得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信息质量管理 (Inform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QM)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各种要素、多门学科, 数据库资源繁杂, 信息类型多, 信息生产情况差异较大, 质量控制难度大。基于此, 多数现有研究主要从政策制定、标准规范、共享方式、技术支持、服务方式、人才队伍、用户需求等角度展开分析[5,6,7,8,9,10,11], 从管理机制角度来分析则较少;个别文献也只是总体上对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12]、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共享机制[13]、科技基础设施管理机制[14]等方面进行研究, 也多是综述性分析, 较少涉及具体操作性的内容。因此, 有必要通过IQM机制视角对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进行综合、系统分析, 为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提供一个横向、纵向的IQM相对比较尺度, 以有利于IQM的不断提升。

2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IQ问题特殊性分析

网络共享环境下的科技信息资源不仅包括正式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科学数据资源、实物信息资源等, 还包括大量归属于灰色文献范畴的网络科技信息资源。

科技信息资源也不同于传统物理产品的质量特征[15] (如:无实体性、不可触知性、数字存在形式、共享性、可复制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无消耗性, 等等) 。因此, 不能完全照搬诸如ISO9000系列等传统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而且, 由于科技信息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 因此一般不像传统IQM那样能充分利用市场运行的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及竞争手段来推动。它既是一个由各个数据共享分中心组成的微观组织的质量管理范畴, 但更易受到宏观因素的直接影响, 主要由政府起主导作用, 对它的管理、供应主体还主要是政府部门 (包括政府经费支持的科研事业单位) , 即:政府部门是科技信息资源组织者、管理者和发布者, 也是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绩效评估的推动者, 准确讲政府是共享信息质量的监管主体, 而各共享建设机构则是共享信息质量责任主体。信息资源共享中的IQM工作首先由政府部门主导, 通过不断制定、完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IQM的基本政策和法规、统一规范IQM标准体系来有效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建设, 提高信息资源质量。

目前多是以政府经费拨款方式由相关科研事业单位进行, 有些则以课题或科研项目方式来进行[2,3]。由于尚缺乏完善的相关管理制度约束, 使容易出现科研经费用完, 鉴定会开完, 就无人关注和支持巨大的质量维护工作等情况出现, 数据库也就基本成为少有更新、少访问性的“有网无市”的死库。

总体看,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的IQ问题存在四个层面问题 (见图1所示) :数据层面、数据库层面、共享建设机构层面及国家宏观管理层面的IQ问题。

从图1可见,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影响IQ的因素, 不仅有信息本身的问题, 还有共享信息系统软件的问题;不仅包括信息生产和传递中的质量环节, 而且要考虑到信息用户的信息质量需求等。其IQ的质量特征, 往往不是表现在某一局部的范围或某几个指标上, 而是表现在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性能指标上。因此, 提高IQ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与组合效应, 只有从系统的观点, 全面地、综合地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才能真正达到所要求的质量目标。

3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IQM机制的构建

由于科技信息资源无论从学科背景、信息类型, 还是信息来源、信息需求都十分复杂, 这对建立什么样的IQM体系框架提出很大挑战, 有必要对相关的信息质量管理内容进行反映和梳理, 使通过这些质量管理措施实现对信息资源质量改善, 确保“适当的共享信息资源在适当的人们之间得到共享”。可行的做法就是通过IQM机制实现共享信息的逐步改善, 提高共享信息质量。IQM机制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共享的成效, 机制的作用就是要保证科技信息资源的准确、客观与有用, 以提高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IQM机制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制二者在管理目的、主体、内容和方法有所区别, 尽管两者在具体内容和机制要素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但两者间既不是等同的关系, 也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而是对“共享信息资源”这一研究对象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开展研究。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IQM机制是指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内部各相关主体的质量责任和权力, 各制约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质量联系方式, 以及系统内各个资源种类、各环节进行有效协调质量控制和有效管理以实现共享信息价值最大化的运行方式和相应的制度管理系统。它具有作用范围的全社会性、形成机制的技术性、表现形式的复杂性、控制手段的艰难性、影响后果的广泛性、形成机制的阶段性等特征[15]。

由于不同类型共享的信息资源、不同共享模式、不同共享阶段中IQ问题不同, 具备建立IQM机制的适用条件也不一样, 因此, 不可能也没必要建立一个普遍通用的具体IQM机制架构模式, 而只能提出构建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以及必要的手段, 在对具体专业领域、具体数据的质量控制中可根据具体“场景”及控制目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质量控制因素和约束指标。

结合质量管理原理、信息资源管理内容, 本文提出一个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IQM机制的基本框架 (如图2所示) 。IQM机制架构包括IQ动力机制、IQ控制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技术创新机制、IQ保障机制、IQ评价机制、微观组织内部IQ自我约束机制以及IQM提升机制。

如果从结构来看, IQM机制的建设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针对宏观层面的IQM机制的建设, 包括信息质量法规的制定, 共享体系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信息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能的设定等等, 这些内容也可以包括在一些基于信息共享的新的法律法规、共享管理制度、技术运行规范等中间, 而不是独立成章;第二个层次是针对微观层面的共享建设单位内部的IQM约束机制建设, 它是依据宏观IQM的原则和相关法律结合所建设的科技信息资源特点以及承建单位的实际情况来修订、制定和发布一些IQM办法、制度、规定等内容;第三个层次是针对共享信息资源本身而制定的一些标准、规则、规范等, 它是根据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需要而制定的诸如数据采集、录入标引、保存、网络接口、各类科技资源的收录、储存以及整合等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前两层面主要通过管理措施来进行, 后一层面则是通过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来进行。

4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IQM机制的内容

4.1 IQM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促进共享科技信息的IQ提高的动力因素和激励机制。其中, 用户IQ需求是开展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动力;微观组织机构的自身发展需求是科技信息质量提高的内在动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发展需要是共享科技信息质量提高的外在动力。

从我国信息共享整体宏观质量控制水平和政府监管角度看, 在信息资源方面和微观组织机构中的质量控制上虽有不少制约措施, 但不完善, 尚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利益均衡和激励规范, 尤其是缺乏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机制。激励与约束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 约束本身也是一种激励, 激励有时也会起到约束作用。同时, 约束若没有激励作前提, IQM将失去原有的约束作用。因此在建立健全IQM机制的同时, 必须辅以相应的激励机制。

从目前看, 国家经费投入是目前提高IQ的主要激励方式之一, 它对IQ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合理分配经费, 保证IQ维护。但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不仅涉及范围很广, 而且是一项需要长期运行和发展的事业, 从长期发展角度看, 存在两个方面的激励问题:一是如何从目前的试点项目经费转为长期运行预算经费, 包括信息资源维护、信息质量改进等等;二是随着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拓展, 投入需求增加, 则有必要展开市场化运作, 通过市场机制获取必要的收益及其合理分配, 带动IQ不断提升。

4.2 IQM控制机制

控制机制是指基于数据项或数据集的信息生产过程采取的控制手段, 前者针对数据本身个体的过程控制, 对数据采集、加工、处理、著录、存储、交换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后者针对数据集合整体的控制, 是对数据集的质量控制进行规范。

其中, 对科技信息资源中数据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生产的过程控制进行的。过程质量控制就是把控制对象质量特性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使过程质量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而开展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数据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环节主要有采集、加工、录入、标引、数据审核及存储和信息反馈等 (见图3所示) 。信息质量的过程控制不仅要进行纠正性维护, 还要注重流程改善和预防性维护, 找出非质量的根源, 并采取措施防止其复发[16]。

对数据库的质量控制是要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 即:对数据库系统从开始研制、着手建设, 一直到投入服务、反馈使用意见的全过程都与质量有着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联系, 而且数据库系统建设的全过程, 既是一个系统的调研、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测定直至运行、跟踪、评价的过程, 也是一个数据的采集、加工、录入、管理和输出、更新的数据流过程。同时,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分析, 它还是一个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评价的信息过程。数据库的质量就是随着这三个过程的进展逐步形成并逐步提高的。所以, 无论在系统生产过程、在数据流过程、还是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 都需要对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予以控制, 如:确定合理的工作流程、确定数据资源整合收录范围、规定数据建设要求、做好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重视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等等。

4.3 资源整合机制

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 就是将所有科技活动的信息流有机地集成并有效地综合利用, 将各个独立、分散的专业数据库, 通过技术处理实现逻辑上的整合, 形成科研活动所需的完整的数据库体系, 包括从最初的物理层面的整合, 发展到逻辑上的整合, 以至到目前面向用户的整合方式。因此, 资源整合包括两个层面涵义:①将分散的信息资源整合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数据库系统中, 形成某一专业领域或组织的共享信息系统;②将众多数据库系统按照某一标准规范或目的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共享信息平台。

目前我国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基本还处于第一层面。多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都只是针对某一领域或组织的信息资源来设计并实现的, 共享管理平台系统与其所管理的资源紧密地耦合在一起。尽管解决了各个信息资源分散、难以共享的问题, 但由于不同共享系统的管理模式和信息服务流程往往差异很大, 造成了诸多共享管理系统难以集成在一起 (见图4所示) , 用户需要分别进入各个共享平台的数据库才能检索到所需信息, 造成用户信息查询极不方便, 同时在不同平台中查询也浪费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

近两年, 云计算等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技术上能够实现将原有散布在各个信息共享中心的信息资源与应用集中托管存放在统一的数据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 (见图5所示) , 而非存放本地, 以便进行集中管理、专业维护, 从而推动了共享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这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扩大和集合, 而是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整合和服务机制的重组与创新。它的共享服务核心是整个体系的统一界面和服务集成, 它的组织形态基于整个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动态合作, 因此无论从资源形态、位置、归属或利用形式角度, 已不再固守原来的“获取”或“占有”信息的观念。

4.4 技术创新机制

基于信息技术在IQM中的独特优势, 积极运用新的技术推动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不断创新, 以进一步提升IQM能力, 满足信息用户需求。实质上是通过技术引导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和提升, 从而促进IQ要求提高。

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推陈出新,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促使信息共享模式的变化。在IQM的手段和方法体系中, 技术是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没有技术手段的有效运用, 就不能实现最基本的质量管理。信息技术的变革是IQM的内涵深化和发生质变的基本条件。

技术对共享信息质量的支持, 首先体现在硬件条件的改善, 如科技网络建设、共享平台的搭建等等;二是对软环境的改进和控制, 如软件的应用、共享系统的开发等等。就网络中所采用的信息技术的质量控制功能来看, 其实质是“以技制技”, 它包括科技信息资源本身的技术 (如信息资源描述技术、共享技术等) 和实现信息共享的一些基本条件所涉及的技术 (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平台等) 。

当然, 技术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进行质量控制的手段和各种实现可能性, 还要从管理方面对技术硬件的使用、软件普及、技术使用范围等进行必要的质量约束, 表现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规范管理, 使共享网络形成一种特定的技术系统结构和规范, 保证信息的有序进行。

4.5 IQM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指保障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进行IQM的基本条件, 包括组织管理、法规政策、标准规范、人员保障和投入机制等等。

其中, 组织管理既是共享的组织保障, 也是IQM的关键手段, 它对共享信息的信息质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体系中制定IQM的整体规划、设立信息共享协调机构、确定信息质量责任、建立IQ的激励机制以及健全信息共享管理体系。

法规政策建设是对信息共享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形式, 它是一种国家对信息资源的宏观质量控制, 有着明确的控制准则, 且具有特殊的控制力量和控制效力。应遵循“先政策后立法”的工作思路, 确定立法的重点, 可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要注意法规体系的制定与现实的一致性, 解决共享过程中当事各方的责、权、利的统一性, 有效地调整与共享相关的各种社会关系, 促进信息共享法律秩序形成。

标准规范制定是一项基本的IQM工作, 重点是制定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标准规范, 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 特别是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处理, 以及分类、编码、格式、交换和共享的接口等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订。

人员保障就是要求必须具有一支既有深厚的学科背景, 又熟练掌握信息生产各环节及数据库技术知识的高素质、多类型人才队伍。这支队伍不仅需要理解科技信息数据库的内容, 准确把握科研人员、重大科研活动对科技信息的需求, 并能根据需求, 组织对科技信息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和监督评价, 建立IQM制度, 组织跨学科领域的信息整合和IQ控制;而且需要与学科领域的数据库建设及服务人员密切合作, 加强信息质量的沟通反馈工作, 通过信息资源项目调研, 开发有针对性信息共享服务新项目, 提高信息资源质量, 为用户提供主动式数据服务。

投入机制主要探讨如何改变现有单一的政府公共投入方式为多元化投资运行模式。如:可考虑将科技信息分为两部分[17], 一部分为基础性、原始性数据信息, 实行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政策;二是对一些二次加工等信息可通过市场机制运作, 鼓励企业、组织机构等多方投入, 吸收企业及相关部门、机构的广泛参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于面向市场, 通过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满足信息用户的现实需求, 市场机制有助于推进科技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促进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 市场机制不仅解决投入资金问题, 而且直接面对用户, 建立一个以效益激励的质量改进动力机制。

4.6 IQM评价机制

IQ评价机制是指针对IQ采取的必要评估反馈系统, 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可操作性的评估体系, 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IQM水平的提高。评价活动对于信息共享建设与运行在经验积累、工作改善、决策参考、责任约束、公众反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依据质量评价的范围将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的IQ评价分为对信息本身的IQ评价和对其IQM的评价, 前者关注信息质量特征的符合程度, 后者关注IQ管理工作的完善程度。

对信息本身的IQ评价, 由于科技信息资源的多样性、离散性等特点使得很难寻求一个适用于所有网络科技信息资源的标准化IQ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但是可以确定基本评价思路, 建立基本评价流程, 把握科技信息资源基本共性质量特征, 再针对具体数据资源的类型、学科、需求等制定针对性评价指标。如可建立三级评价体系[15], 第一级为基本层, 从IQ的结构形式分为信息的形式质量、内容质量和效用质量;第二级为准则层, 是依据信息质量维度而建立的基本质量特征;第三级为指标层, 为便于进行理解和测量而对准则层各信息质量维度进行细化分解。

IQM工作的评价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组织层面的IQM评价两部分。前者主要是对共享信息质量的宏观调控把握, 以促进国家有关决策部门、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承建机构以及各级政府重视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中IQM, 采取针对性约束措施来提高IQ, 有助于进一步全面推进信息共享建设工作;后者主要是各个微观组织根据其管理需要对其内部所进行的IQM工作状况的基本判断, 以此来指导组织内部的信息质量的管理, 采取针对性约束措施来提高信息质量。这方面的工作包括:IQM评价制度建设、研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建立评价网络系统, 以及建立IQM评价结果反馈制度等。

在实际评价时, 首先要制订评价工作计划, 选择评价指标;其次是确定评价步骤, 选择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或模型;再次是构建评价流程图, 实施评价;最后是公布评价结果, 收集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和不足, 修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进行新一轮的评价, 如此不断循环, 才能不断提高IQM水平[15]。

4.7 微观组织内部IQ自我约束机制

信息共享的IQM不仅要靠政府的一些宏观质量约束手段保证, 还要求各共享组织内部转变质量管理观念、进行机制创新, 强化内部IQM的能力, 建立和健全共享组织内部IQM自我约束机制。这可促使国家把信息共享的质量管理重点移至宏观影响因素的把握中, 通过宏观调控促进信息共享建设机构微观管理上的持续改善。内部IQ自我约束机制的产生和维护有赖于各个微观组织内部完善的信息质量管理体系、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顺畅的信息生产流程、严格的信息质量控制措施、尊重质量的组织质量文化建设以及信息建设人员的信息素质的提高等等。

4.8 IQM提升机制

IQM提升机制是指围绕信息质量提高采取的新举措, 包括:

(1) 探索多元化管理模式,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提升信息质量。即:在坚持政府的核心作用、理顺政府的基本职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科技信息管理的创新机制, 广泛吸引社会组织、私人机构参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 通过不断制定、完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基本政策和法规、统一规范标准化体系来有效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建设, 鼓励基层信息资源共享参与机构建构具有自我约束效果的信息质量管理制度, 强化内部IQM的能力, 建立、健全组织内部IQM机制, 促进科技信息二、三次加工增值环节建设, 通过市场运行的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及竞争程度提高信息资源质量。

(2) 构建一个信息质量管理成熟度 (Inform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Maturity, IQMM) 模型。它是在目前信息质量管理研究缺乏普遍认可的质量保证体系标准的情况下, 借鉴质量管理成熟度思想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 CMM) 思想提出的一个解决办法。该模型[18,19]拟从组织内部的IQM建设的组织管理、技术标准、管理流程、测量与评价等视角, 将IQM按照信息质量成熟度分为初始级、基本级、可重复级、管理级、优化级5个等级, 系统分析了每个等级下的IQM关键环节和过程。并指明要达到给定等级所必须实施的关键过程和应采取改进对策, 针对需要建立过程改进的特定优先次序, 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改善组织信息质量的方法步骤。最后, 结合各共享参与机构IQM现状对其信息质量成熟度进行了等级评估确定, 为机构进一步改善信息质量, 提高共享数据管理水平, 为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机构的IQM从盲目、无序的状态向有目的、有秩序的方向转变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方法路径。

(3) 加强与科研活动的紧密结合, 实行嵌入式质量控制。构建一种基于科研人员信息活动、基于知识服务、面向最终问题解决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这需要突破过去“阵地式”、“被动式”共享方式, 从科研人员信息活动全过程的角度重新审视信息共享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相关服务模式, 将信息资源服务嵌入到科研的核心过程, 使从调研、立项、开展研究到最终结题验收、推广应用的质量得到控制, 从而提供全程、持续、系统、深入的嵌入服务。实行嵌入式质量控制方式包括:

1) 通过软件工具, 可以将IQM工作嵌入科研工作与科研过程之中。例如:可以通过建立规范、工具和方法等, 设计程序, 于后台自动收集与管理科研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资源, 使科研人员能够自觉对生产的资源进行规范化提交、存储, 而无需人工干预。可以通过程序提醒科研人员按质量规范进行, 或者在提交时由质量控制软件协助判断提交是否符合质量规范, 否则将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

2) 通过互联网系统、移动网络、通讯系统嵌入各个科研团队的一线科研现场, 直接参与科研过程, 不仅可以全面了解科研进程, 动态跟踪科研发展, 还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及时解决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使IQ问题尽早解决于生产过程中。

3) 平台嵌入。各个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看作“质量代理人”角色, 即首先了解、获取信息用户对信息的质量要求, 把此要求转化成信息共享系统质量要求, 进而向信息资源生产者传达这些质量要求, 从源头就开始建立基于用户信息质量需求驱动的质量控制标准。

5 结束语

总之, 在实际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实践中, 控制IQ的手段很多, 不是所有的IQM机制都能用上, 需根据具体情况 (如采取的何种共享模式等) 决定采用哪一种或几种机制。各种控制手段既可单方面作用于共享系统, 又可以多方面地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共享系统。由于环境因素自身的复杂性和组合多样性的, 导致环境对共享系统的影响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根据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共享环境的优劣等条件综合运用。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IQM机制的内容不是对所有科技信息资源进行细节描述, 而是一套思维模式或者框架, 它是构成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中IQM的基本内容。有效的IQM必须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运用, 它是各种因素的组合效应。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篇10

信息资源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领域。促使它诞生的因素主要有3个, 一是信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日益重要;二是文书激增;三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另外,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使用, 信息经济的崛起与壮大, 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密切重视以及美国强化行政信息管理的政府行为, 也是信息资源管理兴起的重要背景。

1.1 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定义。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一直众说纷纭, 现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信息资源管理”一词最初来源于美国联邦政府官方文件管理即政务信息管理活动中。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明晰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管理思想, 划定合理的管理范围,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 一般认为有两种含义。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 强调管理的全局性、功能的集成性和手段多样性, 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对信息流动全过程的所有要素实施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从而有效地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 主要关注的是对信息资源本身的有效管理, 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的数据管理、文件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合理化过程。一般来讲, 大多数学者较为接受广义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1.2 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信息资源管理是以信息资源作为对象的管理, 是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对各种信息管理对象进行综合的集约化管理, 是3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 即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经济管理和信息人文管理的集约化。三维集成是信息资源管理的结构框架。

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 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 它是由信息资源、信息用户、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经费和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等要素组成的整体, 它的运行有赖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功能的实现。

信息资源管理主要焦点是开发和运行一个集成信息技术基础结构, 使沟通、合作、业务和服务达到新水平。其总目标是使一个机构信息资源的质量、可用性和价值最大化, 并在整个机构中实现信息共享。所以, 信息管理既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 同时又是一种管理思想与方法。从普通民众的理解来看, 它更倾向于被当作一种信息技术。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 信息战略管理越来越显得重要, 对信息进行规划与管理, 用于管理中的决策与判断。所以说, 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特征, 一方面是技术特征, 一方面是管理理念特征。这两个特征是一把“双刃剑”, 共同构成了信息管理的内涵与特色。

信息资源管理侧重的是信息资源的整体综合效益, 而非设备、技术和方法的复杂性或某一要素的单一效益。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如下5个主要特点。

(1) 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以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新型资源管理方法。

(2)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信息资源进行的综合管理, 而非单纯的技术性管理。

(3) 信息资源管理强调信息与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处理, 建立起基于信息或知识资源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文化。

(4) 信息资源管理是组织中各层次、各职能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不仅仅是信息资源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职责。

(5) 信息资源管理强调的是全部信息资源集成一体、统一配置和系统管理, 以追求资源配置的全局最优, 而不是个别资源构成要素的局部最优。

2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的管理

2.1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

根据以上对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的界定,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可以理解为, 应用信息理论和管理理论对农业机械化信息流动过程中所有要素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以达到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的过程。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是属于信息资源管理应用这一分支, 主要是用现有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解决农业机械化这一领域中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具体问题。因此,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管理手段,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化具体工作中, 实现对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

2.2 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现状

全国农机化信息网络已初具规模。在部级农机化信息系统建设方面, 以农业部信息中心为依托, 完成了农机化管理司信息局域网建设, 实现了内部计算机的联网共享和与国际互联网的专线连接。同时通过农业部信息中心和网络远营商的接入服务, 全国各省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实现了网络互联, 提高了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速度。在省级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方面, 各省农机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机化工作情况, 积极筹措资金, 改善了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 加强了信息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逐步展开信息网络服务。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农机化中心工作, 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 采取传统信息传播与现代电子网络信息传播两条腿走路的形式, 广泛开展农机化信息服务。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农机化传统信息媒体的作用。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利用报纸、杂志等, 交流、传播农机化信息, 为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民及时掌握机收动态, 促进联合收割机有序流动, 为提高跨区收获的社会、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大作用, 受到农民和农机手的一致好评。另一方面是积极应用现代电子网络信息手段开展信息服务。1999年, 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平台的“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正式开通, 开发研制了农机化统计资料和农机化政策法规等数据库。各省农机管理部门也自行开发建立了用于宣传和发布本省农机化管理信息的专业网站, 如“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天津市农机信息网”等。农机化信息网的建立为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广大农民和机手提供了及时的信息服务, 进一步推动了全系统农机管理工作。为了提高农机化信息交流及传输效率, 在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各处和各省农机管理部门之间, 建立了以电子邮件为媒介的信息快速传递系统, 实现了农机化信息的网络传输, 加快了信息反馈频次, 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

2.3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 我国的农机各个部门都在积极地从事农机化信息体系的建设。但是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还处于零散、非整合状态。没有专门的农业机械化数据库, 农业机械化类的网站在内容、时效性和可利用性上还有待加强。因此, 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还有很漫长的路途。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缺乏快速顺畅的信息传播渠道。目前,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0%, 每年大约有1万项农业科学技术 (包括农业信息技术) 成果, 但被农业企业或农户采用的不到10%。其主要原因一是没有便利的信息资源获取途径, 从而导致信息利用率低。二是软件和服务成本更高。高额的上网费用和昂贵的信息接收终端设备把广大农民间接地排斥在信息化之外, 使他们成为最大的信息使用“落伍者”, 这极不利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实施。

(2) 尚未形成信息资源管理新理念, 缺乏完整的信息资源管理。当今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人们越发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并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等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但是在农业领域仍就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态度及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我国农村的落后现状与高科技距离遥远, 目前尚不具备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条件, 另一种观点认为, 农业信息化主要是信息设施和信息技术问题, 认为只要买来计算机、传真机及复印机, 铺设了网络线、发布了网页, 就实现了信息化, 而对信息资源、信息主体、信息法制和信息服务等重要内涵则缺乏足够的认识。

3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导入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赢得竞争优势的利器。我国加入WTO后, 在带来许多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将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 农产品进口贸易量将大幅度增加。农机市场受到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一是竞争由国内局部的、不完整的竞争转变为国际化的、全方位的竞争;二是竞争由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为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要改变这种状态, 提高农机企业乃至行业的竞争力就必须积极推行信息化建设, 实施信息资源管理, 最终达到知识管理。农业机械化信息化、信息资源管理将从资源利用、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市场流通等方面对农业机械化产生深远影响。

3.1 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必须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虽然应用传统的技术和方法, 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但是总成本高, 时间效率低。而应用信息技术管理, 可以大幅度和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如在播种的时候, 可以根据当地的农机数据库, 查看农机闲置数以用于跨区播种作业, 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农机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

3.2 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通过对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信息化和自控化, 实现信息的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 由计算机分析数据并进行模拟运算, 确定最佳管理方法, 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智能工具改造和装备农业各部门, 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可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丰富、高效及畅通的信息渠道, 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 促进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 从而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

3.4 提高市场流通效率

市场经济是信息引导的经济, 农业市场化要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认识、指导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 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的有效衔接, 处理好农业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动态关系, 从而使农机产品顺利进入市场, 使农机产品供求关系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农业机械信息将成为农机市场经济的“润滑剂”, 发挥引导农机产品市场运行和农业生产安排的作用, 大大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

3.5 促进农业机械产业化

产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将通过促使土地、资本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紧密结合, 协调生产、加工、销售及消费等环节,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推进农业机械产业化, 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信息的滞后, 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如农户、农机企业了解信息与市场信息不吻合;单个农户、小规模农业组织收集、捕捉和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差, 对市场反应迟钝;各级组织的信息服务不到位, 导致农业生产经营者只能凭直觉和经验决策, 造成生产的盲目性。然而, 通过农业信息化网络收集、加工和发布农业市场信息, 并依据信息制定农业发展策略, 然后把策略传送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执行操作主体, 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抗击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

总之, 有必要实施信息资源管理, 以增加农机企业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机械产业化, 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农业机械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从而最终增强我国农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4 农业机械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条件

在农业机械化领域确立信息资源管理思想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在21世纪新的竞争环境中, 信息资源管理能否由必要变成可行, 还取决于一些基础条件。

4.1 理论基础

信息资源管理总体上包含2大部分, 即信息技术管理和信息内容管理。其理论来源主要是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这两门学科随着社会的变化, 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尤其是信息技术, 日新月异,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就能实现所需功能。因此, 信息资源管理有较好的理论基础, 为农业机械化导入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4.2 政策基础

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既关系经济繁荣, 也关系国家稳定的大问题, 党和政府一直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国家信息化进程中, 如果忽视了农村信息化, 势必加剧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因此,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步。为了在总体上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国务院要求国家农业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把信息化纳入农业发展规划, 逐步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 向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生产单位及农民提供有关信息。

4.3 实践基础

上一篇:医学教育体系下一篇:奶牛场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