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会造成影响,研究水稻抗低温调理剂“粒宝宝”不同浓度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在水稻大田示范效果。结果表明,粒宝宝在水稻上应用可以提高水稻穗粒数1.85~6.80粒,结实率增加幅度为0.9~499百分点,千粒质量增加0.03g以上,产量增加1.73%~6.43%。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业科技经济创新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科技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篇1:

农业科技档案服务文化的几点思考

【摘要】 本文论述了农业科技档案服务文化的内涵,探讨了构建和谐的农业科技档案服务文化的目标、意义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和谐的农业科技档案服务文化的若干建议。以农村经济需要为出发点,阐述“以人为本、服务经济”的农业科技档案服务理念。

【关键词】 农业科技档案服务 服务文化研究 服务理念

一、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文化的内涵

农业科技档案是指农、林、牧、副、渔、水利、电力、气象、环保、土地、土肥等涉农各业在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科研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应归档保存的,具有查考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记载和反映了农业科学技术活动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储备农业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的主要载体。它的利用服务也有着各种服务的共性。

二、构建和谐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文化的目标

(一)各方面利益得到协调

农业档案利用服务活动往往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如现代农业科技经济建设客观发展趋势;国家对当前农村科技经济建设任务要求;解决农业生产实用技术难点和重点问题需求;农业科技研究部门形成档案的利用经济性强弱;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农业成果学习借鉴要求;新型农业科技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要求;这些利益关系如果协调不好,就很容易产生矛盾。和谐的档案利用服务文化应该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尤其要重视和维护利用者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

(二)充满创造活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和谐的档案利用服务文化要充满勃勃生机与创造活力。它应该能够激发农业科研人员和档案管理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转变工作作风,在服务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引导和促进档案利用服务向深层次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和谐档案利用服务文化还体现在要突出农业科技档案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提高实现农业科技围绕当前农业经济的服务意识,树立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科技支撑的服务意识。

三、构建和谐的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文化的意义与作用

长期以来,农业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较重视成果技术上“新、奇、特”的先进性,而忽略了成果的适用性和效益性,农业科研档案行业本着“就档案论档案”单纯的业务观念,缺乏社会交流。档案服务多为坐等上门服务,有人来查阅就提供档案,没人查阅就存放库房的自我封闭被动式服务管理中,埋没了农业科技档案潜在的商品价值,使大量成果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国家虽然投入了大量人才、物力和财力但却依然无法对农村经济现状有较大的改善。

和谐的服务文化是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构建和谐的服务文化将给档案管理带来丰厚的回报。这种回报不是像企业那样创造了多少利润,而在于和谐的服务文化凝聚了人心,凝聚了人才,营造了科技工作者舒畅做研究的信心。提升了档案利用的服务品质,提高了农业科技档案利用的社会地位,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进程步伐。同时也为加速科技信息交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农业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奠定夯实的农业科学技术基础。

四、如何构建和谐的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文化

(一)新的服务理念

构建和谐的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文化,理念是基础。笔者认为,以下理念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的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文化的理论基础:第一,农业科技档案是国家和政府为保障农业经济建设需要开展的各项科学研究活动的记载和反映,属公益性研究成果。因此,它的开发利用具有社会公益性;第二,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始终要坚持服务于农业经济建设为核心,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逐步健全农村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第三,推进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服务,有利于开展多渠道的农民技术培训、咨询,充分发挥公益性农业科技的现实引导力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提供现代化农业科技强有力的支撑,以促进农民增收,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第四,围绕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开展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形成科技指导经济发展,经济促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良好合谐发展态势。一切为了满足农业经济发展需求,是农业科技档案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深刻理解这些理念的真正含义,并以此指导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实践,才能构建出和谐的农业档案利用服务文化。

(二)创新管理模式

首先是制度创新。农业科技档案利用开发规章制度的设计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经济”的思想。要以方便农民利用,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尽早富裕起来为宗旨,发挥公益性科技成果资源社会共享的作用,努力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同时要通过政策和制度,协调档案形成部门与生产技术需要关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投资意向与国家农村经济建设目标相吻合;协调激励农业科技者研究热情制度与农民经济效益增长需要相协调关系。其次是管理机制创新。在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既要尊重科学和理性,重视科学方法与科学手段的运用,又要认清农业科技面向农村的特殊性,讲求管理艺术,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农民的观念和情感的要求。

(三)提高农业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素质,对构建和谐的科技档案利用服务文化至关重要。首先是职业道德。馆员要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事业心。其次是职业技能。随着档案利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馆员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全面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现代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需要。再次是要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单位上下团结协作,保证科技档案利用整体业务的顺利开展。

(四)提高农民、农业专业大户运用农业科技改善现状的积极性

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培养一批农民土专家和科技带头人,建立起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服务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帮助农民、村集体和专业大户制定科技工作计划,选准科技推广项目。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引导作用和聚集效应,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加大对农副产品的合作研发力度,引进推广适应当地气候的各类优良新品种和新技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

五、如何构建以人为本、服务经济的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文化

人性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效益的最大化,如何使农业科技成果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关键是对农民的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和服务。档案利用服务归根结底要满足新农村经济建设利益的需求,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利益需求,才能发挥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为经济服务的目标作用。

农业科技档案利用应从各个层面完善和加强以人为本,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一)服务理念

农业科技档案利用要以人为本,在服务理念上就是要把满足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评价和衡量档案利用服务的最高标准。以人为本意味着要遵循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或实际要求。尊重农民对农业科研成果共享的权益,用科学的视角揭示农业经济的发展新趋势,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农民利用新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通过统计和分析,评价服务效果,总结和分析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档案利用个性化服务的质量,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及档案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二)服务方式与内容

服务方式的多样化,要求科技档案不仅要在形成上积极开展利用服务活动,而更应在科技项目申请时就确立档案利用服务方向。即转归档档案利用为立题档案准备利用;变归档档案传统封闭利用为 “档案找农户”敞开式新型利用服务方式。

科技人员应根据农业经济建设生产实际需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了解调查,确立科技项目申报内容。紧贴经济优势特色产业,以项目为载体,抓好农科教结合工作,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加大对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农副产品的研发力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产品。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是对现有农技推广体系的补充完善。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市场引导、双向选择、利益驱动,把蕴藏于社会各类组织中和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新创业,促进成果转化,活跃农村经济,形成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新局面。激活科技人员在一线带领农民创办经济实体的积极性,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突出的亮点和带动农民致富的“龙头”。科技特派员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直接与村或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以“示范先行、典型引路、合作研发”的方式。积极引进、引导、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基地,以基地联农户,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发展。通过扶持和建立一批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组织有关农业专业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发挥乡土人才作用,通过开展项目洽谈和合作,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效益高的好项目,促进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新局面。

确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质,创新科技服务体系。以网络为桥梁,促进流通工作,组建协会、基地,切实帮助农户解决生产、技术流通难题。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使其真正惠及广大农民,充分发挥农技协等专业技术合作组织的作用,培养一批农民土专家和科技带头人,建立起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服务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运用农民信箱现代网络平台,开展虚拟农业专家在线咨询、实时问答等为农民及农业企业家构建更为方便快捷的技术咨询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档案服务利用还应注意在综合消化多种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新知识,形成高附加值的再生性文献信息产品,提高提供国家政府部门及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农业科技档案利用的效率。

六、结语

总之,在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中加强以人为本、服务经济,是现代农业科技单位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把“以人为本、服务经济”的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文化理念纳入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运用到农业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去,受惠于农民,构建和谐的农业科技档案利用服务文化氛围。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utilization service promote the people-based conception in harmonious and service economical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chives serviceService culture researchService concepts

朱斌 (1970—),女,汉族,浙江温州人,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馆员,从事农业科研档案管理。

作者:朱 斌

农业科技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篇2:

抗低温冷害调理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摘要: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会造成影响,研究水稻抗低温调理剂“粒宝宝”不同浓度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在水稻大田示范效果。结果表明,粒宝宝在水稻上应用可以提高水稻穗粒数1.85~6.80粒,结实率增加幅度为0.9~499百分点,千粒质量增加0.03 g以上,产量增加1.73%~6.43%。在水稻大田应用浓度以10 mL/L,于水稻破口期喷施,水稻的增产幅度为4.87%~5.94%。

关键词:低温;冷害;调理剂;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

收稿日期:2015-11-28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15331);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人选项目。

作者简介:彭杰(1965—),男,江苏泗阳人,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管理与产业开发。Tel:(0517)83672613;E-mail:hynkskyc@163.com。水稻是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安全决定着全省粮食安全;但是在水稻生产上会遇到低温现象,致使水稻发生冷害,造成水稻结实率下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1-3]。如2006年9月6—12日江苏省均有15~19 ℃的低温出现,大部分地区出现连续3 d以上低温,影响未抽穗的晚播晚栽、直播水稻正常抽穗扬花,使抽穗速度减慢,严重的不能抽穗,产生包颈现象,致使水稻产量下降。淮安飞龙农业科技发展公司针对水稻生产上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影响研发的调理剂——粒宝宝可以提高水稻防御低温冷害能力,促进水稻灌漿速度,增加水稻产量。为了研究水稻抗低温调理剂粒宝宝在水稻上的使用效果,2015年在淮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水稻抗低温调理剂应用效果试验,以便为该产品在水稻生产上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在泗洪、涟水、宝应等地种田大户水稻田中进行大田田间布点示范。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前茬为小麦,土壤为壤土,土壤养分情况:有机质含量为20.6 g/kg,含氮量为0.132 g/kg,碱解氮为72.51 mg/kg,速效磷为9.5 mg/kg,速效钾为217 mg/kg,pH值为8.2,肥力中等。5月16日播种,6月20日机插移栽,行株距为30 cm×13 cm,大苗每穴1苗,中小苗每穴2苗。田间管理按常规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

供试调理剂为粒宝宝(淮安飞龙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研制),供试水稻品种为淮稻5号。

1.2试验方法

调理剂粒宝宝的试验浓度分别为A1:5 mL/L; A2: 6.7 mL/L; A3:8.3 mL/L; A4:10 mL/L; A5:11.7 mL/L,并设立空白对照(CK)。小区面积为33.3 m2,每小区用药量 1 500 mL,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处理时期为水稻破口期(8月22日),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示范点的粒宝宝用量均以200 mL/667 m2为标准进行示范,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1.3测定指标

喷施后5 d到田间观察水稻叶色变化,收获时测小区产量并拔取10穴水稻进行考种,项目为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质量。示范点也是观察田间水稻叶色,收获时田间取10穴考种,项目为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质量,测产。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浓度粒宝宝处理对水稻叶色的影响

在处理后5 d到田间观察发现,不同浓度的粒宝宝对水稻叶色的影响不同,其中A1、 A2处理的水稻叶色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别,而 A3、 A4、 A5处理的水稻叶色稍微比对照深且叶片挺拔。

2.2不同浓度粒宝宝处理对水稻穂粒结构的影响

水稻穗粒结构是产量重要指标之一[4],而结实率又是水稻是否受到低温冷害影响的一个指标[5]。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粒宝宝处理对水稻穗总粒数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水稻的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一般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水稻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也增加,其中水稻穗实粒数增加幅度为1.85~6.80粒,结实率增加幅度为0.9~499百分点。说明在水稻破口期喷施水稻抗低温调理剂粒宝宝,可以增加水稻的实粒数和结实率,对水稻后期遇到低温有一定的防御效果。

2.3不同浓度粒宝宝处理对水稻千粒质量的影响

千粒质量也是作物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4]。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粒宝宝处理均可以提高水稻的千粒质量,一般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0.03~0.09 g,尤以A3处理的水稻千粒质量增加幅度最大。说明水稻抗低温调理剂可以提高水稻灌浆速度,加快光合物质转化和积累,从而增加水稻的千粒质量,为水稻获得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4不同浓度粒宝宝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粒宝宝处理对水稻产量均有影响,随着粒宝宝使用浓度的增加,水稻产量也增加,增加幅度为1.73%~6.43%。经过方差分析,A3、A4、A5浓度的粒宝宝处理使水稻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从经济学和抗低温增产效果角度考虑,在实际生产上一般以A4浓度(8.3 mL/L)就可以达到抗低温增产的效果。

2.5调理剂粒宝宝在不同地点对不同品种的影响

为了检验水稻抗低温调理剂粒宝宝在各地不同品种上的应用效果,2015年在阜宁,涟水县的东胡集镇、小李集镇和涟城镇,宝应的柳堡镇和夏集镇,泗洪的太平镇、石集乡和金锁镇等种田大户水稻田进行布点试验示范,喷施浓度为10 mL/L,各示范点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喷后5 d到田间观察水稻叶色变化,发现喷施粒宝宝的不同水稻品种叶色均比对照深。收获时田间观察发现喷施粒宝宝的不同水稻品种植株健壮,稻穗饱满。

从表2可以看出,水稻抗低温调理剂粒宝宝在不同地方不同品种上应用均有增加实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的效果,增产率4.87%~5.94%。说明在水稻破口期喷施粒宝宝可以提高水稻抗低温能力,防御和减轻水稻生长后期遇到的低温冷害。

3结论与讨論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粒宝宝在水稻上应用可以增加水稻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增产幅度在为1.73%~6.43%;布点示范结果表明,水稻大田粒宝宝喷施浓度为 10 mL/L,可以使水稻的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增加,增产幅度在4.87%~5.94%,增产效果明显。因此,在水稻生产上,可以在水稻破口期喷施粒宝宝,喷施浓度为10 mL/L,为水稻获得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水稻遇到低温冷害主要影响水稻的灌浆和光合物质转化,进而影响水稻产量[6-7]。粒宝宝在水稻上应用,可以增加水稻的穗实粒数和千粒质量,说明粒宝宝可以提高水稻抵御低温冷害能力,避免低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粒宝宝可以提高水稻抵御低温冷害能力,但是粒宝宝是通过何种机制来提高水稻抵御低温能力的,我们将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为粒宝宝抵御低温冷害提供理论支撑。参考文献:

[1]胡秀芳.2009年低温冷害对水稻影响研究分析[J]. 北方水稻,2010,40(3):38-40.

[2]宋广树,孙忠富,王夏,等. 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174-179.

[3]石志勇. 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危害及防御措施[J]. 农技服务,2014,31(5):111.

[4]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62-67.

[5]王连敏,王立志,王春艳,等. 花期低温对寒地水稻颖花结实的影响[J].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2):92-95.

[6]李桂艳. 低温冷害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10(12):164-165.

[7]张荣萍. 灌浆前期低温胁迫对籼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8):63-68.陈豆豆,杨飞,蔡凤香,等. 葡萄糖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和生长素组织细胞分布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2):101-104.

作者:彭杰 王伟中 顾大路

农业科技经济创新管理论文 篇3:

宁南县科技创新管理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宁南县经过多年努力,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建立了四大创新机制,形成五种创新管理模式,培育了三大创新主体。宁南县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管理工作要重点抓好进一步营造创新环境,大力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突出三个创新重点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宁南县 科技 创新 管理 研究

一、科技创新管理的内涵

科技创新管理就是不断通过管理思想理论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有组织、有计划的建立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构建创新机制,形成创造性思想,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工人、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系统,不断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推动科技进步,开拓市场,更新产品服务,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宁南县科技创新管理的特点

宁南县是四川省民族地区率先进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的多民族杂居的山区农业县,连续多年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经过多年努力,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形成以下特点

(一)建立四大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的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认真开展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县和科技进步先进县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工作领导机构和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科技顾问、专家咨询等制度,定期研究、及时协调解决科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和科技社会团体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大力支持科技攻关和创新。推动科技发展的整体合力明显增强。在我县已经形成由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分管县领导具体抓,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直接抓第一生产力的大科技工作格局。

——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县委、县政府致力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坚持科技奖励制度,定期开展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实施科技兴县人才战略,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争当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创造一流人才环境;争当优秀人才,创造一流业绩”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加速人才开发工作。

——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依法加大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用于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科技三项费稳定增长。科普经费达到全县人平5角。全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在科技三项费和专项经费的引导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共同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支持科技事业发展。

——科技创新的服务机制。按照“提高县一级,强化乡一级,突破村一级”的指导思想,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科技资源结构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不断健全完善各类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各镇乡、社区、企业为站点,各科技示范园区、各专业协会为平台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县乡村三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改革中完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新型科技合作服务组织在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发展迅速。科技特派员百千万工程,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欢迎。“支部+协会”,“龙头企业+农户”、“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运作方式,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科技咨询服务受到四川省咨询业协会的表彰奖励。

(二)形成五种创新管理模式

——科技项目主导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实施重点科技项目工程,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有效集成科技资源,调动各相关部门和科技社会团体广泛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活动。

——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管理模式。2003年以来,县蚕茧公司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组织科技成员开展蚕业标准化技术研究。2004年,《蚕业标准化技术规程》成为我省第一个蚕业生产技术标准。2006年,宁南县通过国家标准委的考核验收,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优质蚕茧示范县”。

——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管理模式。2008年,农民专利权人兰泽忠和顾国友,通过承担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政府采购机制,不断开发专利产品“倒燃式取暖炉”和“蚕房温湿移动炉”的系列产品,受用户好评。

——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管理模式。2007年,宁南县与国际山地中心、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物质流管理研究所、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等6个国际知名科研院所和四川大学等20个国内著名的科研院校开展科技合作,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项目10余项,建立农业专家大院3个,先后有80多位专家到我县从事科研、培訓和技术服务工作,有力提升了我县科技创新能力。

——农民合作组织科技创新管理模式。竹寿镇成立凉山州云盘山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开发优质土鸡种场用地200余亩、养殖户500余户、天然优质林(草)地10万亩,养殖生态土鸡,远销成都、广州等大城市。2007年,出栏10万只,农民收入300余万元。

(三)培育三大创新主体

——科技部门。我县是边远山区农业县。科技创新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科技局、农业局、蚕业局等科技管理与科技业务部门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企业。如县蚕茧公司、烟草公司、糖厂、丝厂等部分国有骨干企业,宁南县天鹤铸造厂、宁南县益农机械研究所等部分民营科技,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了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一些创新成果。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如凉山州云盘山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宁南县芒果专业技术协会等。

三、宁南县科技创新管理面临的挑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速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动力。去年,科技部启动创新方法重大科技专项,四川省被列入全国两个“科技部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面对新形势,我县科技创新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我县地处内陆地区的边远山区,远离大中城市,区位条件差,县境内无大专院所、科研院校、大中型企业,创新源缺乏。

二是我县是农业县,科技创新主要是农业科技、生产管理技术的创新,创新成果无偿使用,创新人员无私奉献,创新动力缺乏。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目前仍没有县级专利技术奖励政策和专项资金,创新可持续性缺乏。

四是企业制度与管理创新滞后,企业创新能力弱,科技创新活动少,技术创新的主体错位。

五是全社会科技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发展的要求,创新保障乏力。

六是民众科学素养相对缺乏,科学思维创新不足,科技手段与方法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县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到科学事业本身的发展,创新基础不牢。

七是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深化,部门互动、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开放协作的大科技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创新环境不佳。

四、宁南县科技创新管理思考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抓住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做好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后勤保障;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加快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县域经济结构转变;建设国家西电东送重要能源基地,建设全省生铁初级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攀西地区茧丝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打造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四位一体亚热带阳光城市”发展战略,抓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做强做优蚕茧、烤烟、甘蔗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畜牧、果蔬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矿业、茧丝、水电、建材、制糖五大骨干工业,推进工业强县新突破;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奋力推进全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水平,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我县科技创新实力,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一)进一步营造创新环境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健全科技法制、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更新管理工具、优化管理环境,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推进科技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信息化和便捷化。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实现突破。完善鼓励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加大政府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上实现突破。坚持为我所用,不为我所有的原则,引导企业构建以科研機构和高等院校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鼓励企业联合建立技术标准,推动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突破。发展科技咨询,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高度重视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平台、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利用等四大平台建立。

(二)大力开展创新方法工作

创新方法工作是科技部2007年新启动的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创新方法工作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三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方法工作是从源头上推进我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抓住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三个层面”,重点面向科技部门、企业和中小学校, 普及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结合青少年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科学思维的基础性教育工作,重点开展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及科学工具的教学实践活动,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科技部门和企业为重点,狠抓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企业家的创新方法培训。

——在宁南县蚕茧公司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大力推荐更多企业成为国家、省、州的技术创新方法示范、试点及培育企业,以企业技术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为突破口,传播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推广创新先进手段,培育创新型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充分发挥选拔和使用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导向作用,将具有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作为人才选拔和使用的标准之一,把在科学方法的研究、应用与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选拔推荐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来,通过开展创新方面的工作,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

——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和文化氛围,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对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创精神的青年人才及团队给予优先的支持与鼓励。推动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智慧迸发、创新成果涌流。

——高度重视企业家的作用,加大企业家的培养力度。通过给企业家和企业以较强的创新激励,有效发挥企业家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推动企业形成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战略、制度和机制。

——加强对在岗职工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和从事高新技术生产的劳动技能,从而不断提高人们参与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本领。

(四)突出三个创新重点

——坚持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工业强县新突破。一是争取县上整合企业技改等方面资金,设立企业创新基金,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行动,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培育创新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力争实现国家标准化生产管理。二是开展创新型企业示范推进行动,着力抓好建设省试企业及省级培育型企业,争取州级创新基金,大力发展州级创新型示范企业、试点企业、培育型企业。三是开展知识产权促进行动,鼓励企业制订内部工作标准和技术进步计划,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新机制,努力在矿业、茧丝、水电、建材、制糖五大骨干工业,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培育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四川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四川省科技富民推进行动计划,结合宁南县人民政府的“十大惠民行动”,继续实施良种工程、农业标准化示范工程等八大科技工程,探索科技示范园区经营管理的新方式,建立科技创新工作新机制,加速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做强做优蚕茧、烤烟、甘蔗三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畜牧、果蔬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拓展对外合作领域,深化科技合作与交流,完善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长效合作机制,突出特色优势,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通过组织实施欧盟第6框架支持项目“可持续能源管理系统”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西南重大水电工程区生态保护与泥石流滑坡防治技术示范第三专题小流域泥沙综合控制技术与示范”等重大科技项目,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发,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引进开发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新机制、新方法,推进重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实现科研需求来自生产实践,服务于产品和市场,增强我县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简介:袁远亮 宁南县科技局副局长,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从事科技管理多年,主持或参与多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国家、省、州重点科技项目,取得多项科技成果,获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在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作者:袁远亮

上一篇:政策性银行改革分析论文下一篇: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