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

2024-05-02

动静结合(精选十篇)

动静结合 篇1

关键词:动静结合,课堂教学,标新立异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数学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具有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才达到了这一首要目标。

一、思维的含义

思维即思考, 是一个人在面对、认识、解决问题时所发生的非心理活动。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通常指逻辑思维。完整的思维过程应当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二、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思维训练存在的问题

课改以来,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面:在许多公开课教学的课堂上, 课堂气氛浓烈,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许多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从表面看, 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空前活跃。但是, 透过这热闹的背后, 我们很快就发现, 这样的课堂, 华而不实, 表里不一, 学生的学习目标难以达成、纪律难以控制等状况, 让我们不得不引起警觉。同样, 也有这样的课堂, 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是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 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 处于被动学习地位。一问一答的打乒乓球的课堂模式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沉闷。

那么, “动”起来和“沉闷”的课堂为什么都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究其原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没有经历数学思考这一重要过程。教师越是包办讲解, 学生的思维就越得不到锻炼。理想的课堂应是活而不乱, 动而不滥, 乐而不散。应该是教师积极关注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思维, 学生与老师的思维相互启迪、碰撞、补充, 师生共同徜徉在思维激荡的海洋里的课堂。

三、解决策略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普遍现象, 因此数学课堂迫切需要动静结合, 既要创设精彩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要设计一些合理、有趣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质疑, 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培养他们独立反思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创造机会, 把有形的教学渗透到无形的思维中, 让学生有有充足的时间、空间来“思考”。

1.情境导入的精彩创设, 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良好的开端无疑是给学生思维灵感配上成功的钥匙。学生的情绪在课开始的五分钟是个关键, 刚上课时, 可能还沉浸在课间的嬉戏打闹之中, 思绪相对波动, 不可能马上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这时, 就非常需要教师创设出精彩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兴趣, 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情境引入时及时调整过来, 烘托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的氛围。在“小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 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 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咱们一起去看看吧。自从数字0在1的帮助下战胜数字9后, 整天趾高气扬, 目中无人。一会儿站到3的后面 (30) , 一会儿又结集伙伴摆到67的后面 (出示6700) , 瞧!我的作用可大了。小数点实在看不下去了, 决定治治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 他调皮地往3和67的后面一站 (出示3.0和67.00) , 数字0顿时傻眼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顿时课堂鸦雀无声, 学生全神贯注。随着短暂的沉默, 片刻, 课堂活起来了, 真是“一层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 跃跃欲试, 整堂课由此顺利展开。

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 并提出能触发人思维的问题, 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给学生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打开切入口, 轻松自然的导入新课, 同时正确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情境作出数学的猜想, 让学生的思维立即“动”了起来, 展开思维的翅膀。

2.有趣活动的合理设计, 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课标》强调:教师要协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地问题。而小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扩展和延伸知识, 还可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 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在动手中思维, 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 设计了这样的游戏: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分数卡, 一起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各组的小组长请高举手中的分数卡, 在原位不动, 其他同学可以离开位置按不同的标准找朋友。这样的设计动中有静、静中有思。学生拿着手中的分数必须先观察, 接着思考:哪个组长手中的分数与自己的分数能成为好朋友, 理由是什么?还有别的选择吗? (依据不同。) 这样,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有的按照分数的基本性质, 找和自己手中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做朋友, 有的按照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标准找朋友, 有的则是找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数做朋友。当出现其中一个同学手上的分数找不到朋友时, 怎么办呢?这位同学找不到朋友, 我们都想当她的朋友, 怎样才能当这位同学的朋友, 让学生说出与这个相等的分数。整个活动中, 学生的思维清晰, 思维始终保持异常的活跃, 课堂气氛高潮迭起, 通过课后调查, 学生仍记忆犹深, 教与学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适时鼓励求新求异, 让学生思维“飞”起来

学生好奇、好胜、好动, 他们爱问, 喜欢探索, 喜欢独创。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同时,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 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 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 在教学中, 教师要大胆更新观念, 把课堂主角地位让给学生, 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赏识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解, 从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 我们会惊喜的发现,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一旦学生的思维涌动, 就会有一个个层出不穷的精彩在瞬间迸发。

实践证明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课堂;是师生思维共舞的课堂。教师要及时把握好“动”与“静”的结合, 合理、适时、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 正确引导学生学会静静地思考以及自我内心的独立反思, 给学生提供学习成长所需的思维营养, 学会对数学问题做出冷静的思考与判断, 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盖伊.莱弗朗索瓦兹著.佐斌等译.教学的艺术.华夏出版社, 2004.

[2]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3]杨九俊.小学数学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

动静结合的作文 篇2

我是一个文静的女孩。班里的女生都叫我“赵公主”,因为我有忧郁和安静的气质。下课的时候,我喜欢呆呆地坐在教室里,面无表情地望着黑板,一动不动的。别看我目光呆滞,其实我是在想上节课讲过的内容呢!有时我会一个人走到栏杆前眺望远方。有的同学下课会吵吵闹闹的,而我却不一样,我更喜欢这种安静的方式来放松自己。

但有时我是一个很活泼的女孩,与学校比起来完全是判若两人。我一听到要去广场玩就一蹦三尺高,欣喜若狂地跑出家门,在学校那惴惴不安的心情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动静结合描绘美景 篇3

这时,果树的枝条上长出一个个的小芽儿。它们嫩绿嫩绿的。过了不久,小芽儿就长成了小叶片。它们翠绿翠绿的。

过了一些日子,花儿凋谢了,果树上便挂满了小果子。

习作片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描写了果园里的果树开花、长叶、结果的景象,语句通顺,层次清楚。但由于描写不到位,致使习作片段内容不够充实,没有将果园的美景活灵活现地再现出来。如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巧借一些修辞手法,融情于美景的描写之中,并且动静相结合,就会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春天果园迷人的画面。建议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修改:

一、通过补充描写蜜蜂、蝴蝶的活动情况,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果树开花时的美景细致地描绘出来。

二、凭借想象,巧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写出小芽儿长出时的样儿以及叶片在春光下闪耀的情景,再现出果树长叶时的美景。

三、展开想象,巧借比喻、拟人等修辞,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长幼果时的美景。

阳春三月,果园里的果树陆续开花了,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粉红的,雪白的,桃红色的……它们争奇斗艳,好像在举行比美大赛一样。这时的果园成了花的世界。蜜蜂和蝴蝶也赶来了,参加花的盛会,它们在果园里飞来飞去,好像在表演歌舞。

这时,果树的枝条上冒出了一个个的小芽儿。它们嫩绿嫩绿的,好像刚出生的“小宝宝”,好奇地东张西望。过了不久,小芽儿就长成了小叶片。它们翠绿翠绿的,在春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动静结合 篇4

一、初中音乐课堂与动静结合分析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 动静结合实际上就是“内外兼动”。即有所行动, 如创造与表演等;也有所感悟, 如赏析思考等, 从而打造互动课堂、动态课堂。然而, 从当前教学实践看, 初中音乐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教学模式单一, 以唱歌为主, 通常是音乐教师教唱或范唱而学生模唱或学唱, 这就制约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抑制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 也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无法打造美的课堂、动态课堂。因此, 如此“静”态课堂无法满足新课程教育要求。又或者一些教师较为关注“动”态课堂, 但这一动态往往侧重对歌曲的语言、形体、动作、文字、表演等形式的动态表达, 却忽视了学生对音乐体会的内心“动”态。因此, 这一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还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可见,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倘若要打造出动静结合、动静交替的音乐课堂, 营造出活泼生动、富有趣味与思想的音乐氛围, 让学生享受音乐盛宴, 启迪智慧。教师既需要注重上述动态表达, 还需要排除干扰, 创造健康而安静的欣赏氛围与环境, 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拨动学生心弦, 使其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促进“内外兼动”。换而言之, 以音乐震撼学生心灵, 让同学们产生情感共鸣, 而后通过多种多样的外在形式, 如语言文字、形体表演等灵活表现出自己的理解, 彰显个性。

具体而言, 静——静中学习, 细听中感悟。如引导学生欣赏某段音乐, 让学生认真学习, 进入音乐意境;静静聆听音乐, 细细品味, 积极思索, 感悟音乐作品;发挥丰富想象与联想, 获得情感共鸣。动——动中学习, 体验中乐学。如引导学生自由创编动作, 进行表演, 通过律动增强音乐体验;通过动作模仿、游戏等趣味活动, 体会音乐节奏, 感受音乐魅力;个性化创编与表演, 体会成功喜悦。

二、初中音乐“动静交替”模式的应用探究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 通过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 可促进知识与情感的融合, 让学生既把握音乐知识, 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的音乐表达, 还学会自我感悟与反思, 并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因此, 在初中音乐“动静交替”模式中, 我们需要从课本、师生与环境等因素入手, 优化“动静交替”流程, 达到“动静结合, 相得益彰”的教学目标。

一般而言, “动静交替”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教师可依具体教学实际灵活调整各环节) : (1) 巧设情境。在这一阶段, 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 巧妙运用多媒体、音乐、实物、语言等教学手段, 给学生营造出形象而生动的学习情境, 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意识, 使其在音乐旋律与情境交替感染下, 受到心灵震撼, 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自觉融入音乐学习活动中。 (2) 活动参与。在这一阶段中,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如表演、演唱、游戏、讨论等, 以诱导学生主动参与, 自觉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 (3) 审美体验。即引导学生结合活动体验, 以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表现音乐之美, 提升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 (4) 总结转化。即在教师启发指导下, 学生总结归纳, 进行自我评价, 实现情与理的有效融合。

以《草原放歌》教学为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欣赏歌曲《牧歌》, 感受这首音乐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美景?如此美景位于中国哪个地区?学生思考回答后, 教师自然引出新内容——草原放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然后引导学生静静学习相关的音乐常识——蒙古族音乐文化。接着, 引导学生欣赏两首蒙古族民歌片段 (《嘎达梅林》、《辽阔的草原》) , 体会歌曲的音乐风格与特点, 比如歌曲在节奏与旋律上有何特点?并分析两首歌曲的异同之处。

同时, 静学音乐常识——蒙古族民歌的分类。另外, 教师还可引入相关链接: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民歌, 增长学生见识, 丰富学生音乐知识积累, 并舒缓情绪。然后进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并独立思考:歌曲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情绪与速度来演唱?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怎样的景色?又表达出了何种情感?为歌曲学唱做好铺垫。而在歌曲学唱的时候, 教师可适时提问引思。比如随音乐哼唱歌曲第一乐段, 思考:这一乐段在哪些方面展现出蒙古族民歌的音乐风格?并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歌曲出现了哪些音?歌曲中出现了哪一新记号?这是什么记号呢?等等。并鼓励学生演唱该乐段歌词, 试着表现出波音。

动静结合的诗句 篇5

2、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3、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4、健康不是一切,但推动健康就没有一切。自我保健,是明天健康的方向。——吴阶平

5、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6、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7、老当益壮宁知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8、呱呱地生,快快地长,慢慢地老,悄悄地走。——任仲夷刘建章

9、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10、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11、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12、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13、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14、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5、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16、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17、一杆子,两杆子,三杆子,杆杆增寿;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岁岁平安。横批:上不封顶。——梁步庭

18、“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9、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20、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21、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22、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3、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24、人生要走万里路,迈好强身第一步。——唐奇开

25、常常责备自我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26、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27、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养炼结合康乐寿。——庄炎林

28、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

29、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3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1、不倚老不言老不服老不怕老老当益壮,有朝气有正气有志气有骨气气贯长虹。——张文华

32、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我。

33、盈缩之期不尽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

34、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35、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3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38、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39、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40、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41、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本事。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42、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43、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此刻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44、人生百年不足奇,早起早睡健身心,少停多动添活力,乐观开朗有裨益。——高德江

45、少肉多菜,少糖多果,少酒多水,少烟多茶,少盐多醋,少怒多笑,少衣多浴,少说多做,少停多动,少药多炼。

46、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47、吃饭不饱,走路不跑,遇事不恼。——董必武

48、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49、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50、世有老少年,也有少年老,不落时代后,年老才可宝。——徐特立

51、东亚病夫耻辱深,当年政腐庶民贫;亿万人民大解放,全民健身万家春;改革潮涌鱼得水,世界体坛屡夺金;宿老迎来夕阳红,中华伟业有强人。——陈载夫

52、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我。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人生最大的欢乐是念佛。

53、心胸坦荡,意志坚强;经常运动,锻炼身体;起居有时,饮食节制;养花读书,修养心性。——张学良

54、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55、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56、人生匆匆如烟云,欣逢晚年好光景。经常活动健身体,昼养生更要紧。——许海清

57、运动——生命的马达;清洁——健康的卫士;欢乐——长寿的妙药;忧愁——衰老的快车。——王俊第

58、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59、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老子

60、唯其尊重自我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我。

61、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孝顺。行善。

62、物质是养老的基础,精神是养老的支柱,科学是养老的法宝。要有正确的养老观,开创人生第二春。——王兴华

63、竞技场上出明星,晨练场里出寿星。——周二合

64、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65、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66、以科学锻炼益寿延年中外有例,靠迷信健身长生不老古今无据。——王顺明

67、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动静结合,悲欢交织 篇6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赏析】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巧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叶”,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表现秋的萧索。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诗人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幅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谢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神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首诗也有这个意思。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段:“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喻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仍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有如下两个特点: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在“动静结合”中追求有效 篇7

一、静态设计, 有效准备

(一) 课堂“提问点”的预设追求有效

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特点、情感愤悱点设计问题, 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参与讨论解决的兴致。实践表明, 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 教学效果越好, 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促进课堂教学高潮的出现。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翠鸟》一课时,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提问:“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 想采访你们, 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 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保护你们翠鸟。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在这个情境中, 于老师又做了以下设计:1.翠鸟朋友们, 你们声音那么好听, 怎么回事?书上怎么说的?2.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 捉鱼的本领很强, 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捕鱼的?3.有什么证据说明你们飞得快?4.各位翠鸟朋友, 我想到你们家做客, 树上找不到, 草丛中也找不到, 你们的家在哪里?5.通过采访, 我打算把你们写一写, 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 有现成的文章吗?谁能声情并茂地读给我听听? (目的是让学生认真练朗读) 。在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中, 我们可以看到, 于老师利用“采访式提问”让学生了解课文, 熟悉翠鸟的习性。课堂氛围活泼、轻松, 学生会觉得很快乐, 很有趣。这是于老师谙熟学生心理特点, 懂得高超的提问艺术的表现。

(二) 语言“训练点”的设计注重巧妙

语文的有效性还体现在语言学习的有效性上。如何在语言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将语言有效地内化和外化呢?笔者认为, 我们应在备课时, 紧抓文本中可以挖掘利用的“语言训练点”, 巧妙设计, 引导学生有效地“知其言”“得其意”, 掌握语言规律, 感悟语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意味, 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 就独具匠心地设计了若干个训练点,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等一系列活动。他在引领学生品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个不大的写字台, 两张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这句时, 作了如下设计:

1.这句话, 假如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 你会选其中的哪个词?为什么?

2.你们知道, 这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曾经是谁住过吗?

3.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亲王, 这里曾经有过哪些陈设?然而, 当它成了周总理的办公室后, 却只有——— (紧扣句子中的重点词)

4.你们认为作为一国的总理, 他住的地方应该有些什么陈设?而实际我们所看到的总理办公室有的却只是——— (再次紧扣句子中的重点词)

5.这样看来“极其简单”背后所蕴藏的是“极其不简单”。出示:极不简单的是____

(学生写)

6.此刻再感受再读这句话。

二、动态推进, 有效引导

(一) 对课堂上“节外生枝”的处理

课堂上常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令人始料不及的生成, 其中有许多是教学动态行进过程的“阻力”, 如果能得到教师妥善、科学、及时、巧妙的处理, 这些阻力将逐渐消失, 有些甚至会转变为教学前进的动力, 为课堂添彩。

我们来看看一位优秀老师的机智做法。《赤壁之战》一课的课文学完之后, 教师问学生:“大战结束了, 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战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 你会说什么?同样, 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 会怎么向部下作总结?”正当学生陷入思考时, 一个小男孩举手发言:“我看过《三国演义》, 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 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显然, 这个问题虽然有根有据, 但与此次的学习主题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然而却打断了其他学生原本的思考。这位教师先是表扬这位学生读书认真, 说:“你说得对, 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 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咱们现在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 行不行?”这一问, 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 学生把曹操的“内省”说得惟妙惟肖。这里, 我们不得不为这位教师“起死回生”的教学机智而喝彩。

(二) 对课堂上“意外惊喜”的引导

我曾深深地被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一课时所展示的教育智慧所折服。

师:每个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想一想:当小青蛙问你“做什么事情最快乐”时, 你该怎么回答?

生:我是大花猫, 替主人捉老鼠最快乐。

生:我是太阳。

师: (惊奇地) 哦, 太阳最快乐的是什么呢?

生:我是太阳, 照亮人们最快乐。

师:你有一颗伟大的心。

生:我是花, 用自己打扮美好的世界最快乐。

师:是啊, 太阳、花草都有生命, 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为别人做事, 做有用的、有意义的事。

……

可见,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巧妙、智慧的评价引导, 将会使某些个体的精彩生成变成整体的精彩, 真正做到把效率从“点的提高”扩散到“面的提升”。

三、动静实践后的有效反思

(一) 在实践后反思

《天鹅的故事》第五节描绘了老天鹅一次又一次冲向冰面、奋力破冰的感人场景。在第一次试教之后的反思中, 我感觉学生就像被我“牵着”, 在课本的重点词、重点句等地方“蜻蜓点水”罢了。我的组织、引导只是在浅层面上进行———抛给学生一个问题, 让学生去读。我想, 单纯地让学生读是不行的, 教师应该带着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与文本对话的感受, 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空间, 完成一次真正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旅行, 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认识、新的体验。

(二) 在分析后寻求缜密

在梳理自己失败的原因之后, 我又重新设计, 寻求教学行为的缜密和学生收获的有效。

师:“镜子般的冰面”, 把冰面比作“镜子”, 二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它们都是硬的、光滑的。

师:一般的东西扔在冰面上会滑走, 那什么样的东西不但不会滑走, 还可以把冰砸碎?

生1:硬的东西可以把冰砸碎。

生2:重的东西也可以把冰砸碎。

师:硬的、重的东西笔直落下的东西都可以把冰砸碎。那老天鹅硬不硬?

师:冰面硬不硬?

师:让我们一起朗读老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 (生齐读)

师:老天鹅是血肉之躯, 它的身体痛不痛?会不会受伤?然而, 镜子般的冰面依然如故。接下来该怎么办?

生:老天鹅再从上面落下来破冰。

师:让我们再读这一段。 (生再次朗读)

师:如果冰面还没有破裂怎么办?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 (意味深长) 同学们, 这就叫“顽强”。老天鹅一次又一次地用身体撞击冰面, 这才是“顽强的破冰勇士”。

动静结合,让课堂充满生机 篇8

一、上课开始时要让学生静心

学习是个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心态很重要, 教授学生学习的过程, 就是教育他们如何静心去学习。事实上, 热闹的课堂, 过于活跃的气氛, 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表面形式, 一方面他们确实得到“个性”的张扬, 可同时也会失去很多, 比如产生浮躁自负、注重外在表现的心理, 不能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 更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真正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 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呢?我看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例如在上课之初的时候, 许多教师在新课的引入上花费了很多心思, 千方百计用新、奇、特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兴趣, 这种做法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每节课都能找到新、奇、特的方法是不可能的, 教师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引入, 更多的是随堂课。而且即使导入很精彩, 也只是一小段时间。据我了解, 现在多数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每节课的开头, 有必要让学生自己静读教材, 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经验和感情阅读教材,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教材, 这个过程是教师对教材的分析、阐述无法完全替代的。同时这也是个“静心”的过程。让学生的身心从课堂外回归到课堂上, 平心静气, 并为教师正式上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上课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动与静的结合

教师在上课时只有做到动与静结合, 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感, 保持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率。因此, 教师组织教学时, 要巧妙安排教学方式, 使之动中有静, 动静结合。那么如何做到动与静的结合呢?

1. 把教师讲与学生听、教师演示与学生观察、教师提问与学

生回答、学生讨论与教师归纳、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导等双向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内容, 巧妙地交叉结合, 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般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动、静的合理搭配与巧妙转换, 这些教师能在学生答问、讨论之后, 适时的来一个总结或板书, 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重点, 使课堂气氛由闹变静。这样做可加深学生对讨论问题的识记和理解, 把讨论的问题条理化, 抓住重点、难点, 达到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的效果。

2. 教学内容安排难易适度, 教学内容有易有难, 有重点与非重点

教师在备课设计教案时, 要将教学内容安排得错落有致, 时间分配得当。一般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

3. 课堂40分钟要张弛有度, 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整个过

程, 使教学中有起有伏, 形成一定的节奏, 要在教学的最佳时间出现高潮, 在高潮之前要有几个小波峰的铺垫

教师的教学语调要抑扬顿挫, 语言中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交替变换, 以增强教师语言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打破以往单调声音一说到底的催眠刺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把教学内容安排得疏密有序, 既要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精力, 又不至于学生产生疲劳或过于松弛。通过这种规律性的变化, 体现一种流动美, 让整个课堂教学节奏分明, 充满生机。这样的课堂,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有兴趣。

三、课堂结束需要学生静静地总结与回顾

课堂教学要有精彩的开头, 高潮不断的经过, 更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心理学的近因效应表明:最近的刺激对学生的印象是最深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需要把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通过对已有知识结构的调整, 重建新的知识结构, 以便于回忆、再现、提取。

因此, 课堂教学不能草草地结束, 也不能由教师包办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精心安排几分钟时间, 让学生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总结:本堂课我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需要掌握的方法有哪些?这样, 能让学生自主地完成知识的系统建构,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课堂教学的“动”“静”结合, 还要从课堂的组织者———教师抓起。

静态下的学习多是被动下的学习、接受时的学习, 而动态下的学习多是主动式的、批判式的学习, 虽然从理论上讲, 主动式和批判式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 但从教师的个人价值来看, 被动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更容易让教师有满足感。静态下的学习是在教师绝对控制的环境下进行的,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的挑战都较小, 而动态下的学习是在一种无可预知的情境中进行的, 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此, 人们倾向于静态课堂教学, 事实上只是因为静态下的课堂教学更易于操作和管理, 而动态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太高, 这并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 而是能力高低的问题。所以对教师来说, 我们如果要改变教学的现状, 就要从自身做起, 不断地提升自己教书与人的能力,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 课堂动静结合的策略, 能使课堂起伏有致、张弛交替, 充满生机与激情, 形成对课程学习的持久的渴求与期望, 感受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校区)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倡导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跃起来, 课堂变得动感十足, 各种调动课堂气氛的方法层出不穷。课堂多了几分浮躁, 少了些许宁静。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课堂中的“动”与“静”就像鸟的双翼, 缺一不可。真正和谐完美的课堂应该是该静的时候能静下来, 该动的时候能动起来, 动静结合才是教师应该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营造动静结合的和谐数学课堂 篇9

一、动口时, 静思、静想———感受、领会

静思、静想可使学生的理解加深、豁然开朗。尤其农村孩子出去见识的机会少, 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多, 但他们的想象力却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同样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师在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同时, 更应该适时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静思、静想空间, 让孩子们在静想中, 任思绪自由驰骋, 去感受、去领悟。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似乎课堂上不用, 就等于没搞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课堂上常用的方式, 但未经指导的小组合作是乱哄哄的, 不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老师常设计这样的问题:“比较这几道题目能得出什么规律, 请同学们讨论讨论。”“从这幅图中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 小组内交流交流。”“在这个情境中你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大家讨论一下。”……一阵七嘴八舌的交流后, 学生起来汇报, 效果往往不理想, 不是回答的同学偏了题, 就是大伙儿乱哄哄, 交流时还未回过神来。和小组合作一样, 当学生个人看法不全面, 解决问题有难度时, 就需要集体讨论, 得出较完善的结论, 或者当学生有不同想法时, 老师无法一时满足, 就可以在小组中交流。我们常认为, 讨论还用教吗?谁不会说话呀?事实上, 很多学生不会讨论、不会交流, 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往往浮于表面, 为形式而形式, 未起到作用。因此, 需要学生“动口”时, 不妨让课堂静一下, 轻一点, 学生那兴奋的神经会得到“静化”, 先让学生在安静的氛围中独立思考, 需交流时再组织交流。此时, 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 思维却是活跃的, 学生似乎会听到些什么, 看到些什么, 想到些什么, 无声胜有声。其实沉思的背后才是学生内心的涌动, 此时的宁静下蕴藏着的是勃勃生机。能动得起, 又静得下, 静时可闻针落地, 动来有如水漫山, 这是一种多么和谐的课堂啊!

学生毕竟是学生, 很多时候缺乏一种自控力, 但同时他们又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 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就让我们给学生创设一个比较宁静而又自由的思考空间, 给共舞之外的独舞一点精彩回旋的空间。

二、动手时, 静心、静神———启智、凝神

宁静是基础, 没有这一片宁静, 教师无法开展教学, 更别说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了, 学生也根本无法在吵闹的环境中真正学到东西, 新课程下所倡导的实践探究活动更是无法开展。小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即便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 也难以坚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这样一来, 在课堂上, 除了教师组织的“合法”的“动”, 学生们自创的“非法”的“动”也层出不穷。因此要注重静中求活, 让学生在该安静下来的时候安静下来, 该活跃的时候就活跃起来。首先老师应该静下心来, 保持理智的心态,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不虚假、不浮躁。学生的思维会在教师这种冷静心态的组织和引导下, 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并且这种思维会在适时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渐走向深入, 这正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最本质的东西。

新课程背景下, 我们可以发现有的教师教学形式花样繁多, 可就是不能更好地为完成教学内容而服务, 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经常设计“迷宫探险”、“智力闯关”、“逛游乐园”、“大比拼”、“做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经常安排“摆一摆、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 我们发现, 凡是数学课上有动手操作等数学实践活动, 学生总是十分兴奋, 很多学生在沉浸在各种材料、实验兴趣之中, 学生往往因迷恋热闹的活动而忽视了老师在活动前布置的学习任务。这种活动是很可贵的, 它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表现出学生对学习有需要, 但也是低层次的, 因为这种趣味性往往不具有持久性、集中性和目的性, 因此, “一动又乱”。教师此时不应浮躁, 不要大嚷大叫, 不马上板起脸、瞪起眼, 不简单、粗暴地干预学生的行为, 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导致课堂气氛压抑, 结果“一管就死, 一放就乱”。新课程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些学习的方式并不是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便能自由高效地进行, 事实上, 我们的课堂上, 部分学生还不会动手实践、不会合作交流, 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 授予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应该从容不迫, 胸有成竹, 静下心来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 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 激发学生的内趋力, 用恰当的引入, 有序的组织指导, 让学生先静下心来凝神醒脑, 从而激活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动机。

三、动脑时, 静悟、静会———反思、升华

静悟, 可使学生豁然开朗, 梳理回顾;静会, 可升华情感, 反思创新。当学生对其中道理、方法一旦悟透, 便恰如醍醐灌顶, 妙不可言。因此, 把握课堂的“静”才能得出“静”的最高境界———蓦然顿悟, 同样也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教师教完一个教学环节时, 有时为赶教学进度, 没让学生有静下心来动脑反思、领会的时间, 似蜻蜓点水, 学生则囫囵吞枣。教师只有做到备好学生、备好教材,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规范课堂秩序, 指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 才能使课堂动静有度, 张弛结合, 使课堂活而有序。因为安静时学生学习很容易投入, 当学生真正投入时, 教师也会从学生发亮的眼睛和兴奋的表情中, 发现学生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什么, 不就是要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吗?如教学1分=60秒时, 让学生闭上眼睛, 伴随着秒针滴答走动的声音, 静静感受秒针走1小格是多久, 走1圈也就是走60个小格是多久, 1分=60秒的得出就水到渠成。又如, 教学米、厘米的认识时, 通过一系列认识活动, 学生已初步感知米、厘米的长度后,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 静静地感受、想像一下1米、1厘米到底有多长, 再比一比, 从而让学生领悟1米、1厘米有多长, 把1米、1厘米的表象深深印在脑海中, 接下来学生轻易列举出生活中许多接近1米、1厘米的东西。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而又井然有序。因此, 让学生在静的课堂的氛围中, 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创, 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 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有效思考的状态, 真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而不是盲目的、不假思索的随大流。这样, 课堂表面的宁静不只是一堂课的表象, 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深刻的思考、智慧的启迪、个性的飞扬、道理的顿悟。

动静结合搞好初中语文教学 篇10

一、追求个性动态, 让学生灵动而快乐

1. 动态的语文课堂应具备多元化与个性化。

语文的本质, 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 感悟语言, 喜爱文字, 从而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这就需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让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参与, 让学生先动起来。表现在语文课堂中, 这种“动”是丰富多彩个性十足的。

比如学生诵读体味, 它可以是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 也可以是高声诵读、轻声涵咏。比如质疑讨论、探究对话。无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抑或教者与文本之间, 这种对话应该是多样的全面的逐步深入的, 更是见仁见智极具个性色彩的。在这样的动态突显的“对话教学”中, 常常进行着思想碰撞:教师或者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想法, 相互间碰撞出思想之火, 生出更深层次的思想;然后双方或多方的思想、观点再次交流、碰撞;在反复交流中, 新的信息、观点、理念在不断的影响着各方, 不断的被接受或排斥, 形成新的信息反馈, 从而进行着思维、学识的不断完善与循环往复。这是一种完美而又动感十足的语文课堂。

2. 屏弃躁动表象, 获得语文阅读真正的快感, 形成有效课堂。

不难看到当今的语文课堂, 教师提问咄咄逼人、讲解絮絮叨叨、对话居高临下;不难看到媒体运用繁复、游戏活动混乱不堪。这些形式生动但是有些浮夸的、表面的、炫目的课堂, 尽管它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动态, 却不是真实的课堂。关键在于这种课堂中学生缺乏深透的感悟与思考。“思”是语文教学的第一需要。学生也只有爱思, 善思, 深思, 才真正进入学习的角色, 才可能真正尝到学习语文的甘甜。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心动”:如鼓励学生质疑, 给学生商量和选择的权利,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突出学生的能动作用, 使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发展、生动活泼之中, 让学生感动、愤恨, 忧伤、快乐, 抑郁、开怀……这样, 学生才会在探问、思索中拥有语文学习的参与感、成功感与快乐源, 才会让自己的生命力得以华丽动态的彰显。

二、“动”为先导, “静”来穿插, 动静和谐一致

这儿的“动”当指语文兴趣的激发, 是研究、感悟的前提。在动态的活泼引领下, 语文课堂教学, 还应动静相宜, 还要学会“静”。古人曰:“静能生慧”。课堂教学需“动”, 更需“静”, 没有“静”的“动”是散乱的活跃、虚伪的美丽, 过于华丽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 是外在氛围的安静, 更是一种内心的沉思。“静”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质朴和真实;“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静”是一种内蕴, 标志着语文教学的安宁和谐……宁静方能致远, 在开放式的课堂中记得要给学生留一点“静”, 让他们酝酿情感、品味思索、唤出内在的灵性,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静”给单一的课堂增添了别样的美丽。

1. 默读蓄势, 静中含情。

当今课堂, 琅琅的读书声是必须的, 教育者会在课堂上安排齐读, 个别读, 分角色读, 但是往往会遗忘了的默读。其实, 让学生静思默想, 酝酿品味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 学生集中思维, 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

默读作为阅读主体的内部精神活动, 它既适宜于大致了解的浏览, 也适宜于逐字逐句推敲的精读。默读是在开口朗读前的情感推敲和酝酿, 也是在开口朗读后的回味与更深一步探究。默读能培养情感, 促进思考。

课堂上留出安静的时间给学生默读很重要。感情复杂、思想深刻的文章, 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安排学生默读时间。譬如执教《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篇文章篇幅短小但语意深刻, 其中融入了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帕思卡尔深邃的思考和真切的情感。这样的文章光靠教师说是难有好的收效, 所以反复地品读成了这篇文章的重点教学方法。大声朗读固然必不可少, 而把浮躁的心沉寂下来, 静静地用心去聆听揣摩, 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那铭刻在字里行间的智慧与思考。这样的课堂不需要太热闹, 只需要多给学生一点安静的时间, 读读、品品, 思考、交流。

2. 静堂沉思, 辅助探讨。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 养动之根也。”课堂需要活力, 而静下心来思考是探讨研究的基础。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思维是一个过程, 它需要时间。在接触所学知识前, 在学习探讨知识中, 以及结束本块知识学习后, 都应该留足安静的时间, 让学生沉思品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一个讨论的群体中, 每个个体都存在差异, 课堂教学应该尊重个体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 这就需要有意识的制造“静堂”, 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 使他们避免浅尝辄止, 囫囵吞枣。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观研究下一篇:重度窒息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