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结合

2024-05-29

六结合(精选九篇)

六结合 篇1

一、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必须做到四个“结合”

1. 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办公条件的不同, 决定了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参差不齐, 应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对待。以邹平县长山镇为例, 从1997年开始, 该镇就对全镇的农村档案管理状况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 对全镇各村的档案情况作了“优、好、较好、较差、差”五级分类, 按照分级推动, 逐步实施的原则, 把首批20个村作为重点培养典型。根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进一步细化了档案分类, 先后建立起“班子建设”、“发展党员”、“四位一体”、“综合治理”、“三级联创”、“党员致富工程”、“三帮三带”等类档案, 把这些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计划中, 细化、量化了工作, 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基础上, 对全镇20个档案工作落后的村实行“对口帮扶”, 由一个强村带一个弱村。如该镇的强村大齐村与弱村张旺村结对后, 大齐村支部书记张传居用自己多年来抓班子、抓党建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来带动张旺村的发展, 帮助该村先后制定了三年发展目标和规划, 党员致富工程项目, 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等, 均建档管理, 作为激励全村干部的一项硬指标, 大大激发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干劲。2002年, 张旺村先后建起了机械厂、化工厂等八家个体私营企业, 年创产值400多万元。

2. 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三农”问题是从中央到地方最为关心的问题, 档案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为“三农”工作服好务是一个新课题。市场信息瞬息万变, 在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 要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做到“政府搭台, 农民唱戏”。针对近年来各地形成的特色农业产业,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档案。邹平县长山镇的山药种植历史悠久, 远近闻名, 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山药之乡”。该镇建立起了山药种植特色档案, 经多方搜集“山药”市场信息和种植技术, 把山药种植刻录成光盘, 印发宣传材料下发到各村, 让农户进行种植指导, 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山药种植产业化进程。全镇山药种植户达到2400户, 面积突破1万亩, 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40元, 达到4000余元。

3. 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农村档案中的村民档案, 记录着每个家庭18岁以上村民的成长历程, 是村民入党、入伍、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档案约民、档案记民、档案促民”的做法, 可以使每个村民家庭及其成员都增强责任感, 从维护家庭和个人荣誉出发, 处处事事自我约束, 出现户户争创先进, 人人遵纪守法, 一心一意奔小康的局面。例如, 可以结合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 将各户得票情况记入村民档案;对打架、斗殴、不孝敬老人和有偷窃行为的, 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 根据档案纳入重点管理, 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4. 与农村稳定相结合。

引起农村不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究其主要原因, 大多是村内的财务、土地承包等纠纷。因此, 必须注意把容易引起纠纷的财务、土地承包、宅基地、农村纳税改革、村委换届等重要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 保证农村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质量高、利用价值大, 并加大档案公开力度和工作的透明度, 以此来为农村的稳定服好务。如邹平县某村一村民, 承包了村内的果园, 在承包合同期内征得了村两委的同意后, 种下了几百棵桃树, 但承包合同到期后, 桃树还未结果, 原承包人仍想继续承包该土地, 但村内有许多竞标者。在这种情况下, 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紧急商议, 从该村档案中找到以前该村民与村委签订的承包合同。合同条款规定, 原承包人在承包合同到期后, 有优先承包的权利。经过村民代表的一致投票决定, 让原承包人签订了果园延包合同, 挽回了果园的经济损失, 也避免了一场经济纠纷的发生。从该事例可以看出农村档案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二、做好农村档案工作要做到六个“必须”

1. 必须善于主动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

之所以农村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 管理水平低, 与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同有很大关系。千难万难, 领导重视就不难。档案工作更是这样, 什么时候, 那里的领导重视了, 那么这一个时期、这一个地方的档案工作就会有新的提高。只有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才能为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障。

2. 必须建立以乡镇为主, 部门配合的基层档案管理体系。

完善好基层档案管理网络, 制定好农村档案发展规划, 依法加强对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以乡镇档案室为点, 以各村档案室为面, 点面结合, 把档案服务“三农”工作做到最基层。

3. 必须紧紧贴近党委、政府的工作, 贴近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是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 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农村档案工作, 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等工作进行。只有这样, 我们的工作才能找准方向和目标, 管理和服务工作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

必须善于抓住载体, “搭车借力”, 在配合和服务中来提高工作质量, 拓宽服务领域, 创新工作思路、方法。档案部门可以说“势单力薄”, 许多工作如果跳“独脚舞”, 仅靠自身的力量去做, 困难极大。如果找准时机, 抓住载体, 与相关部门合作,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邹平县的基层组织建设档案, 借助“三级联创”活动;城建档案借助“百件实事”活动, 效果都非常明显。

5.必须注重抓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保存档案的目的是利用, 不开发不利用, 就是废纸一张。要利用现有的档案资料编辑出版一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为“三农”服务的参考资料, 变“死档案”, 为“活信息”,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例如, 邹平县九户镇“科技大王”卜凡刚, 多年来从事食用菌种植,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科技资料。他把自己的技术和档案资料无偿提供给周围的村庄村民, 促进了农民致富和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6.必须以人为本, 高度重视和加强基层当前队伍建设。

基层档案人员的不稳定、人员素质低, 是影响农村档案工作健康发展的因素。档案工作的好坏, 关键看档案人员的素质高低。要适应新时期农村档案工作的需要, 必须面向基层, 切实加强对基层档案人员的教育、管理、培训、选拔和使用, 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档案队伍素质, 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开创农村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强化“六结合”写出调研大文章 篇2

我院强化“六结合”,把检察理论调研工作作为提升检察队伍综合素质、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

坚持调研工作责任制与领导带头相结合。我院在检察调研工作中,坚持检察理论调研工作分级管理责任制,把调研工作目标、调研内容、调研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再到责任人,并将领导定为第一责任人,强化领导带头作用。

坚持调研工作量化考核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我院以量化考核要求为标准,以分管检察长为部门责任人,要求各部门按照下达的检察理论调研方向和任务,完成各种稿件20篇以上。坚持调研人才队伍培养实行“内外兼修”相结合。注重调研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采取“一帮一”、“一带一”的方法培养理论研究力量;另一方面,我院采取定期举办专家学者学术讲座的方式,邀请上级院及广西师范大学等院校法学学者等到院举办专题讲座,聘请法学专家担任检察长助理,指导理论调研工作,就刑事法律政策探讨、检察实务瞻望、刑事诉讼中争议问题的研究等内容作专题辅导,夯实理论基础。

坚持理论调研撰写与体会座谈交流相结合。我院检察调研按照“撰写——交流——提高”的工作方法,把积极撰写调研文章与写作体会交流、座谈有机结合起来。2011年我院召开座谈交流会3次,撰写调研文章305篇,其中290篇检察理论调研文章在国家级、省级等其他公开刊物上发表,人均达7篇以上。坚持检察理论调研工作与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相结合。一方面,按照“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详细制定检察调研工作方案;另一方面,积极推行调研成果向决策转化。

近年来,我院撰写的《象山区贿赂犯罪案件的预防调查报告》、《如何化解社会矛盾服务辖区经济建设》等多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车工工艺学》教学六结合 篇3

我校车工实习采用阶段集中实训的方式,一学期中穿插安排四周的实习时间。由于受资金限制,实训场地又相对不足,学生在一周的实习时间中,真正动手操作的时间有限,许多学生动手实践不足,不能很好地通过车工实训来巩固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消化不良。

笔者通过几年对《车工工艺学》的教学探索实践,总结出学好《车工工艺学》理论可采用六结合方法进行。

一、详述和略述相结合

《车工工艺学》涉及的内容多而学时有限,要想完成目标,必须对课程内容作一些调整。对于在其他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可以简单带过甚至直接跳过,而对于一些基础性的专业性强的内容,必须作详细的交待,否则以后遇到问题不知道用什么理论去解释了,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叙述,又突出了重点,既符合教材的整体性,又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重点内容。

二、抽象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

《车工工艺学》课程概念多,有些概念太长难以记忆,加上学生原先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多多。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教师必须巧妙地运用实物、挂图、模型或能将一大串文字内容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如教材第四章车圆锥的方法一小节中,介绍了圆锥的车削方法。怎样通过转动小滑板法车圆锥面呢?教材中介绍:α为圆锥角转动小滑板法是把小滑板按工件的圆锥半角α/2转动一个相应角度,采取用小滑板进给的方式,使车刀的运动轨迹与所要车削的圆锥素线平行。在这概念中,小滑板转动方向的判别是一个难点。书本对小滑板转动方向是这样描述的:车外圆锥和内圆锥工件时,如果最大圆锥直径靠近主轴,最小圆锥直径靠近尾座,小滑板应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圆锥半角α/2;反之,则应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圆锥半角α/2。这段文字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笔者采用图示法来讲解,学生容易接受,而且记得牢。比如车削加工图1所示的各圆锥面A、B、C,要求确定小滑板应转动的方向和小滑板应转过的角度。

车削时以工件左端定位夹紧,设转动小滑板前车刀的进给方向用f前表示,它应与工件轴线一致;转动小滑板后车刀的进给方向用f后表示,它应与圆锥素线方向一致;从f前转到f后的方向就是小滑板转动方向,f前与f后的夹角就是小滑板转过的角度。车削A面小滑板转向与转过角度如图2所示。以此来判别圆锥B面和C面加工时小滑板转动方向和角度,如图3和图4所示。这样使抽象的内容转变为直观性的内容,学生更容易记忆和领会,避免了内容多难记忆的麻烦。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车工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艺课程。由于受实训条件的限制,学生实习操作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即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穿插实训教学,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纯理论教学改为实训项目内容。上课形式也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变为教师教、学生练。学生在练习中遇到问题马上向老师请教,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4-3圆锥的测量一节中,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介绍各种量具、辅助设备的功能及使用和圆锥的测量方法,然后将以前学生实训时车削的圆锥面作为教具,让学生分组练习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判断该圆锥面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这样,原本由教师讲解的枯燥的测量理论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完成,学生亲身体验,容易掌握。

此外,理论教师不仅参与理论教学,更要在学生实习操作时积极参与,用理论知识来引导学生的实践,使学生更快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对问题的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而且还可以将学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补充到理论教学中去,让学生提前认识到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存在的距离,使学生及时补充、完善知识体系。有了老师的理论指导,学生才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一实际问题,缩短学生自己摸索的时间。

四、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常规教学即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板书、挂图等教学手段,介绍书本内容,让学生对讲述的内容有一个全面了解,掌握必要的概念和基本理论。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常采用的最简单的教学方式。

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兴起和发展,教学方式不再是“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本书本、一块黑板”的这种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了。在《车工工艺学》的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用常规教学法介绍完相关知识后,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资料片,加深学生对所讲内容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字、声音、图像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思维活动的积极状态。平时,也将学生实习操作过程摄像后,运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认真观看自己的实习操作过程,在观看中指出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用理论加以分析,以此培养学生全面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自学与讲授相结合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学为主体和教为主导的统一,应该同时发挥学与教的两个积极性,教学活动应该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教学的着眼点在学生,教学的重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单纯地传授知识。

技校学生学习基础差,自学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自学能力也应该是技校学习中重点培养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学生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还应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形成自学、会学的能力。

如在学习车削运动中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判别时,教师应先讲清楚主运动、进给运动的概念和特点,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车削与钻削中哪个运动是主运动,哪些运动是进给运动。只有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参与知识的学习,印象才会深刻,学习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出来。

六、课堂教学与参观教学相结合

理论课教学通常安排在教室组织教学工作。在书本中的知识比较抽象,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时,可组织学生到实训场地参观学习。如学习车床主要部件和机构时,可带领学生去实训场地观看车床,在观看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并归纳总结。通过观看和一定程度的动手操作,使学生清楚具体设备结构及功能,能更快、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实践过程,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点教学体会,作为技工学校《车工工艺学》理论课教师,只要我们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相信我们的专业理论教学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六个结合 篇4

关键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学和用结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决好学和用的关系。

学, 就是指在当前国内外历史背景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表现出来的状态下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头脑, 改造世界观, 解决我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思想认识上要搞懂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际意义, 搞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 也就弄清了工作的前进方向和目标, 工作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就能迸发出来。

用, 就是实践,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目的。古人说, 学以致用;毛泽东说过, 学习马列主义, 要用马列主义之箭去射中国革命之的;邓小平也指出, 学马列, 要管用。

学和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学是前提, 解决思想认识的理论武装问题;用是目的, 是解决学的动机和效果问题。学是为了用, 用必须要学。学要带着问题学, 用要在理论的指导下用。学在坚持, 学中有用, 用在明白, 用中有学, 要做到学用结合。如果实践活动没有科学理论武装, 实践就是糊涂实践, 实践不仅是方向不明, 而且实践中也缺乏精神力量支持。

今天党中央提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就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 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 动员全党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团结奋斗。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把学与用相结合, 避免空谈学习, 脱离实践。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要联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各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好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

首先,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与中国新的发展实践有机结合的崭新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当代中国的又一次生动而具体的展现。我们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 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趋势, 着眼于回答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面临的复杂而深刻的时代课题, 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从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其次,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观点。马克思主义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社会是由物质生产力的进步所决定和推动的自然与历史的发展过程;社会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进程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实现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 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主导的持续的、和谐的物质交换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等等。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正是以这样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为理论基础与思想源泉的。

再次,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升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性课题, 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的理论创新成果, 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经验的积累和升华, 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继续开拓创新的新鲜经验的结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体现,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行动。

要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和行动, 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际, 全面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与党的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相结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与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形成了一整套方针、政策, 这些都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

在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问题上, 第一, 科学发展观是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过程中提出来的;第二, 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提出来的;第三,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正因为这样, 我们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 就必须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而不能损害或违背党的基本路线。

首先, 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来落实科学发展观, 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其次, 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来落实科学发展观, 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坚定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党的基本路线, 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执行。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坚持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 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党和国家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要排除来自“左”的障碍和来自右的干扰,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要坚持把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具体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 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局部。整体和局部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局部也制约着整体, 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重要作用。首先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 办事情从整体着眼, 寻求最优目标;同时又要搞好局部, 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个人利益与集体主义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 个人利益不断实现, 个性的全面发展, 归根到底要靠社会集体事业的巩固和发展, 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而社会的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 为个人利益的满足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统筹和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就是要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 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既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又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与自身的工作实际结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最关键的还是要落实, 应紧密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 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好的质量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出色。

我们每个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尽自己的职责, 做好工作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即“干一行, 爱一行”。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人, 应该好好地从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 向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努力迈进。

怎么做好本职工作呢?

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思想决定行动”, 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促进个人发展、求得长足进步的取胜之匙。2.要不断学习, 励精图治。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 要自觉加强学习, 提高工作能力。唯有刻苦学习, 勤于学习, 善于学习, 不断掌握新知识, 积累新经验, 增长新本领, 才能创造新业绩。3.要善于沟通、重协作。在同事间要以沟通促进友谊, 以谅解促进团结, “只有团结才有力量, 只有团结才会出战斗力”, 工作中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才能使工作健康良性发展。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 深化对本职工作规律性的认识, 及时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增强服务大局的本领, 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与继承、创新发展相结合

现在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不少问题, 都只有按照创新的精神去努力,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大胆实践和探索,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途径。

我们党一再强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是继承也是创新, 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 是在创新条件下的继承。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第一, 要在“结合”中创新。必须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结合各地的不同情况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第二, 在“比较”中创新。我们要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 比较和研究当今世界各国发展趋势, 比较和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从人类发展走向中拓展我们认识的视野和实践的空间, 不断提升我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水平。第三, 在“扬弃”中创新。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继承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又摒弃与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不相适应的东西。

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也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继承和深化。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这个探索过程所形成的思想的合理“内核”, 又顺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 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发, 进行了大胆创新, 明确了“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 是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搞好六个结合 提高督察效能 篇5

发布时间:2010-09-27 来源: 【字体:

土地例行督察作为国家土地督察的核心品牌业务,正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对违法违规批地、用地行为产生巨大威慑力和震撼力,增强了地方政府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耕地保护依法用地管地的意识,如何提高督察效能,我个人认为应注意搞好“六个结合”打好督察组合拳。

一是边督察与边整改相结合。例行督察的目的是规范地方各级政府土地利用与管理行为。驻地督察期间,就发现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及时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不但能减少督察结论定性的误差,更重要的是能督促地方政府及时查究整改,既降低了督察成本,又避免违法违规用地时间拖久、项目建成后造成整改的难度加大,也减少社会投资的损失。今年我局在云南例行督察时共向昆明市、文山州和红河州政府发出土地例行督察情况通报6期,驻地督察结束时,向市(州)政府通报督察情况,提出处理意见,三市(州)政府均认可我局的督察结论,及时制定整改方案,立即制止、查处违法案件,效果明显。

二是例行督察与专项督察相结合。例行督察是对督察地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全面“体检”,能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而以点带面延伸或拓展开展专项督察,能及时制止违法违规用地势头的蔓延。针对例行督察发现昆明市公路基础设施违法用地较严重的现象,我们延伸对云南省开展了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用地专项督察,督促并支持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及时查处公路铁路等国家和省项目违法用地。

三是例行督察与调研相结合,例行督察中能通过查找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体制机制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建立长效机制,能较快较好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我们针对文山州和红河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征,我们结合例行督察开展旅游用地、“兴地睦边”土地综合整治、个旧市沙甸区回族同胞建房历史遗留问题和“华侨农场危房改造”等情况的调研,常嘉兴局长、刘建伟副专员亲自率队调研,向地方提出了加强管理和破解用地难题的建议,取得较好效果,赢得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四是例行督察GIS技术相结合。例行督察卷宗审核和实地核查工作量大,仅靠人力核查既费时费力,又易产生督察结论定量分析的误差。利用GIS技术,通过解译遥感影像,提取新增建设用地变化图斑叠加分析,能大大提高督察效率。如叠加新增建设用地变化图斑相对应的勘测定界数据,可以直观地判断新增建设用地变化图斑对应的宗地是否办理了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审批手续,是否存在少批多占、批甲占乙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将被督察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作为数据底图,叠加新增建设用地变化图斑,可以清晰的判断新增建设用地变化图斑对应的宗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占用基本农田。将被督察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作为底图,叠加新增建设用地变化图斑或增减挂钩拆旧区建新区设计图,可以准确、高效地统计每个新增建设用地变化图斑占用地类、拆旧区建新区的区位规模及实施的情况,既节省人力又提高督察质量和效率。

五是例行督察与宣传相结合。例行督察中较长时间驻地督察,是因势利导结合督查情况开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督察制度宣传的良机。今年5月以来,我们利用例行督察动员和前期准备工作的机会,结合例行督察实例适时开展宣传,刘建伟副专员分别在昆明市、红河州和文山州宣讲土地管理法律与15号令;6月,督察组在石林县举办书记县长等县乡党政领导和国土资源干部200余人参加的土地管理法律讲座;与文山州国土资源局联合开展6.25土地日宣传活动,使当地党政领导和用地企业受到较深刻的法制教育,反响很好。

六结合 篇6

一、结合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确保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

专业培养计划是高校为完成其所承担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任务而制定的有关专业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案,是高校进行各项具体教学活动的基础。

化工类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专业之一,其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化工基础理论、基本实践技能和工程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并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能力。在化工类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一般是作为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安排在第四学年进行,不同学校在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上也有差异,一般在十几周到二十几周不等。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要求毕业论文须做到“一人一题”,并要求毕业论文选题必须遵循客观性、创造性和科学性。这些因素客观上就要求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结合学校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要求,以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毕业论文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提交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切忌选择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的课题,以避免由于论文选题上的不足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结合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效率

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拥有的兴趣会成为学生搜集资料的主要动因,它会影响到学生对文献资料的占有和理解及对所遇问题的思考,最终会影响到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时是否能进行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和劳动。因此在论文选题时,教师不但要发现和培养学生完成论文的兴趣,而且要正确引导和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完成效率。

在2007年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时,我曾为一名学生选择了利用天然高分子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制备高性能吸附树脂的课题,但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他对利用植物油、多元醇和多元酸制备醇酸树脂更感兴趣。其后,我对课题及时进行了调整,研究中学生也很快进入了角色,并成功地完成了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存在于醇酸树脂中微量水的研究,得到的醇酸树脂无论是粘附性能还是成膜性能都明显改善。

三、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确保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

毕业论文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环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精神和独立工作意识切实得到锻炼。但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学生由于基础、学习能力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课题的理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分析等方面的完成程度上也不同步。这就要求教师在毕业论文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尤其是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必须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根据作者对近几年盐城工学院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的分析,认为学生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提高型、巩固型和弥补型。提高型学生不但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好,而且还学有余力,具有较强的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型学生在毕业论文以前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掌握了化工专业所需化学化工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面对创新性课题时还需教师更多地指导和帮助;弥补型的学生在毕业论文以前的学习中,对化工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还存在一定不足,对创新性专题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更是由于学习能力方面的原因而难以独立完成。对于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应有所差异:提高型学生可选择一些具有较高创新性要求的课题;巩固型学生可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性要求的课题;弥补型学生主要考虑选择一些相对成熟并有验证性特点的课题。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成质量达到要求的毕业论文。

四、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生介入教师科研课题是提高毕业论文创新性的有效措施。教师的科研课题是教师对某一领域经过较长时间思考和研究之后形成的成果,一般具备较好的创新性。将毕业论文选题与教师科研课题结合起来,不但可使学生对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有较好了解,而且也可通过学生参与教师部分科研项目的研究,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专业发展的新水平、新动向和新特点,从而在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上获得较高的起点。

在2007年盐城工学院化工专业2003级毕业论文选题阶段,作者将承担的盐城市社会发展项目《基于两性壳聚糖的靶向药物缓释载体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的部分研究内容进行了分解,并以分解后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备选课题。在论文选题初期,通过教师向有意参与这些课题研究的学生介绍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课题的研究价值,使学生对这些课题产生了兴趣。其后通过具体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不断交流,使学生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特点有了更多了解,也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科研素质得到了提高,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完成的《季铵化羧乙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和《季铵化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两篇毕业论文被评为盐城工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并且《季铵化羧乙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吸湿保湿性能研究》还获得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五、结合社会需要和企业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对学生毕业后所承担的工作性质和任务的统计和分析可知,化工类学生毕业后承担的任务主要有技术革新、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工艺改造、设备设计、环境治理、节能降耗、工程施工及产品营销等,内容相当广泛,而高校自身又承担着传递知识、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这就要求毕业论文选题需要结合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及企业的要求,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实际工业生产和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课题。这些与社会需要和企业要求结合的课题往往具有实用背景,因而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可以直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通过学生在论文研究过程中激发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而论文完成过程中的每次进步更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在2006年,作者根据江苏一家农药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拟定了一个从乐果生产废水中回收硫磷酯和氯化铵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备选课题。在论文选题初期,通过向学生介绍该企业现有乐果生产工艺特点及硫磷酯和氯化铵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对所选课题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认识。其后通过论文研究过程中与学生的多次探讨以及实验方案的完善,顺利解决了该企业乐果生产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问题。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不但在工程实践和创新性思维方法上得到提高,而且完成的毕业论文内容翔实、完整,具有较高质量。

六、结合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毕业论文选题的科学性、新颖性、创新性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化学化工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上要不断地根据专业的发展特点推陈出新,确保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不但有一定深度、难度和广度,而且要符合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规律。

随着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和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人们现在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天然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资源的深加工和资源化利用日益成为化学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2008年,作者根据我国松香资源较为丰富而在松香加工及高附加值松香衍生物的生产上存在不足的特点,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松脂水性化加工技术研究和绿色化工产品的开发》的部分研究内容,拟定了一个利用松香生产具有抗菌杀菌性能的农药乳化剂课题作为毕业论文课题。由于选择该课题的学生对松香的深加工和利用很感兴趣,在该课题的研究上非常投入,同时在研究中与教师的交流也非常充分,因此毕业论文的研究任务和目标都能得到很好实现。课题完成后,不但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盐城工学院优秀论文,而且研究中形成的成果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参考文献:

[1]林登平,叶钊.组织学生参加开放型实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03,(1):80-81,46.

[2]陈卫,张灏,赵建新,等.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和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2(6):56-58.

[3]李利军,李艳丽.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3,(6):90-92,111.

[4]贺晓蓉,刘述喜,陈新岗.高校工科毕业论文写作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9):177-180.

[5]袁斌,吕松,袁世平.关于工科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的新思考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9-42.

[6]叶青,裘兆蓉.加强毕业论文环节提高毕业生创新思维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06,(5):47-50.

[7]张根全,赵子龙.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13-16.

[8]邹明珠,吴通好,郝秀峰.利用优势条件培养创新能力[J].大学化学,2000,15(3):9-11,43.

六结合 篇7

关键词:新健康理念,六维度,体育教学

我国颁布的体育新课程标准, 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5个体系[1], 把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意识、全民健身意识和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 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健康六维度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 它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健康理念的培养。如何转变教师的观念, 以人为本,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选择新的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结合新健康理念的六维度进行教学, 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健康新概念

2002年, 美国学者Dale B·Hahn博士等在《聚集健康》中提出了新的健康概念, 将健康分为了6个维度。他是这样定义健康的:健康是一种能力, 是能把健康的6个维度的资源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使人具有幸福的感觉。它分为身体维度、情感维度、社会维度、智力维度、精神维度、职业维度6个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健康定义为: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新的健康理念比以前的理念划分更为详细、明确, 新的理念是健康在新世纪社会生活的充分体现, 它的提出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是及时的。

2 落实新健康理念, 要以人为本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做到因材施教。从体育课程设计到体育评价的各个环节, 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上。不同的学生, 由于先天遗传、家庭因素、社会背景或后天教育的不同, 其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认知水平、身体条件等均有所不同, 表现在身体维度、情感维度、智力维度、精神维度等方面均不同, 他们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及反应也不一样, 因此, 体育教学要因人而异。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 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从而在不断的成功中加强体育学习动机。

3 从情感维度切入,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思想影响下的体育课不管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练习项目、次数、难度、标准上都统一要求。这种高度统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着的个体差异, 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 要根据学生的情感维度, 及时调控教学的方法、策略与程序, 采用个性化的模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

4 注重教学内容的新组合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个体差异, 确保每一位学生平等受益。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实现多样化。增加大众健身娱乐性内容, 以体现体育的兴趣性和实用性。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结合社会维度、智力维度、精神维度、职业维度, 注重教学内容的新组合。

4.1 建立融合社会生活的教学内容

社会的不断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体育教师要结合社会维度的要求, 融合生活中富有时代特征的运动内容来充实教学内容, 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4.2 从智力维度注重学生的兴趣, 确保每一位学生终身受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运动中来, 在身体锻炼的同时获得运动快乐的体验。因此,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喜好, 结合学校的场地、设施等条件, 选择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的教学内容, 设置一定的操作难度, 让学生在学习动作的同时, 充分发挥个人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地完成或者改进动作技术, 在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发展个性、锻炼智力维度, 奠定终身体育基础。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 提高其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 使之终身受益[2]。

4.3 重视精神维度, 正确处理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材是有别于教学内容的。教学内容可以来源于教材, 也可以来源于生活。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精神维度, 参照教材和学生的精神维度特点制订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同时, 放松身心, 让机体的快速舒张和充分享受运动之乐来适当调节紧张的心灵。

4.4 强调职业维度, 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

在各级职业院校的体育课教学中, 应注重职业维度, 把学生的职业需要放在首位。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健身运动和体育保健的基本方法, 掌握运动技能, 还要为其以后的“职工体育”打下基础, 更要侧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 使他们毕业后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3]。因此, 我们在教学时, 应根据学生的职业需要, 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4.5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学校的硬件设施作支撑

要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必须有学校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作支撑, 每个学校的条件都不相同,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 体育教师首先要对学校的硬件条件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尽量让学生去发明、制作简易的器材来丰富运动器材, 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学校领导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的力度, 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 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5 结论

学校体育教学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脉搏, 明确健康的新观念, 紧紧围绕6个维度进行科学教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从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 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健康新人。

参考文献

[1]教体艺[2002]13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

[2]罗玲红.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 (6) :829~830.

六结合 篇8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噪声源,识别,降噪

0概述

发动机噪声源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从激励源上可分为燃烧噪声、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对噪声源的识别是内燃机噪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识别过程中,对空气动力性噪声一般很容易识别,而功能性噪声的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却很难分离。针对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究竟哪一个才是更主要的噪声源,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发明了诸如倒拖法、相关技术分析法、喷油(点火)提前角试验法、气缸压力频谱计算法等用来进行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分离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每种方法都有其应用价值和局限性,但不能达到完全实现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的分离。

本文在将进排气噪声通过管道引出试验室的情况下,研究出主要噪声源为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通过单缸熄火法进行燃烧噪声的测量和计算分析,在识别了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对整机噪声的影响情况下,通过声学照相方法,结合振动测量法、频谱分析法进行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针对已经识别出的主要表面辐射噪声源采取降噪措施,使得整机噪声得到下降。

1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的识别

1.1整机噪声的测量

试验用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测量在全封闭性的半自由声场振动和噪声试验室中进行,没有风速的影响。其顶棚以及四周的墙壁表面附吸声材料,地面为平整的水泥地面。消声室内本底噪声为25~30 dB(A)。根据国标GB/T 1895—2000《往复式内燃机 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 工程法及简易法》的要求进行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图2为所测得的整机噪声声压级及各点声压级结果。由图2可看出:在各转速下,前端面测点的噪声值明显高于其它测点,对整机噪声的贡献最大;其次噪声值由高到低依次是进气侧、排气侧和顶面;而1、3、5、7和飞轮侧的测点噪声值明显低于上述4个测点的值,这5个测点中以第5测点的噪声值为最高,但相比顶面的噪声值低4~6 dB(A);飞轮侧的噪声值最低,对整机噪声的贡献最小。

1.2燃烧噪声的测量

本文采取单缸熄火的方法进行了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分离的研究,该方法是基于倒拖法进行设计的,它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在线分离噪声测试,无须为发动机额外提供动力进行倒拖。但是由于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的关联性,要得到绝对准确的结果很难。

发动机在某一工况下正常运转时的噪声声功率级为Lw,由n缸共同发出的功率为Wn。当发动机中有一缸或m缸发生熄火时,要保持原来的转速和其它各缸工作状态不变,就要使总的负荷发生变化。所以部分缸熄火就相当于工作的缸数减少,那么总的输出功率就会变小,相当于原来的undefined或undefined,这时发动机所发出的噪声声功率级为L′w1或L′wm,这部分噪声包括机械噪声和着火燃烧各缸所激发出的燃烧噪声。所以断油熄火缸所激发出的燃烧噪声就可以通过总噪声和熄火后的噪声能量之差来求出,以第1缸为例,即

求出单缸或m个缸的燃烧噪声后,其它缸的燃烧噪声就可以按此方法依次求出,最后通过各缸燃烧噪声加和平均求出总的燃烧噪声。值得注意的是,总的燃烧噪声不能用单一缸的燃烧噪声与缸数相乘直接得到。这是因为各缸做功情况不同,向外辐射的噪声也不一样。

根据整机噪声测量,停止对第1缸的供油,在发动机油门全开的状态下,调整负荷,使发动机转速达到原机整机噪声测量的转速,稳定后测量出发动机的噪声。恢复后再依次进行其它几缸熄火的噪声测量,直至所有缸都完成。

图3为单缸熄火法进行整机噪声测量和原机噪声的比较。

从图3可以看出:熄灭单缸工作下的发动机整机噪声与原机噪声随转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熄灭不同缸工作时整机噪声不同,因此各缸对燃烧噪声的贡献各不相同;熄灭单缸的发动机噪声与原机噪声差别不大,因此同机械噪声相比,燃烧噪声不是主要的噪声源,但是降低燃烧噪声能够进一步降低整机噪声。

计算得到的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关系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机械噪声比燃烧噪声高5.72~10.86 dB(A),在1 300 r/min和1 400 r/min时燃烧噪声与机械噪声的差值最小,对整机噪声的贡献最大;而在1 200 r/min和2 000 r/min时,两者的差值最大,燃烧噪声对整机噪声的贡献最小。因此,对于6L330-30(电控单体泵)发动机而言,降噪工作的重点是降低发动机机械噪声,在机械噪声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燃烧噪声对整机的噪声贡献量相对增大,此时再考虑降低燃烧噪声来降低发动机噪声。

2表面辐射噪声声学照相

声学照相机是一种基于声束成形技术的噪声映射系统,通过精确的噪声源定位和标记可能的质量问题来对声音生动、精确和快速地可视化呈现。对发动机的前端面、进气侧、排气侧和顶面进行声学照相来识别噪声源,本文以前端为例进行分析。图5示出了前端面不同转速下声学照相结果。

由图5可以看出:前端面主要辐射噪声部位为减振器、皮带轮和齿轮室罩盖位置,因此可以针对减振器的优化、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和优化、齿轮室罩盖的结构优化来降低辐射噪声。

相同的,进气侧主要噪声辐射部位为充电电机和油泵;排气侧主要噪声辐射部位为涡轮增压器、排气歧管和油底壳,尤其是随着转速增高,油底壳辐射的噪声增大,在2 200 r/min时成为主要的噪声源;发动机顶部噪声主要辐射部位为气缸盖罩盖、进气管和涡轮增压器。

3振动噪声频谱分析

对发动机噪声辐射值较大的测点4(前端面)、测点6(进气侧)、测点2(排气侧)和测点9(顶面)4个测点在标定点(2 200 r/min)的测量噪声进行1/3倍频程分析,结合各面机体振动测点和部件振动测点的频谱分析,进一步分析整机噪声源。图6为以前端面为例的前端测点噪声频谱。由图6可见:前端测点2的噪声最高频率为1 600 Hz频带(1 400~1 800 Hz),1 m声压级达到了95.7 dB(A),其次在1 000 Hz频带(900~1 120 Hz),1 m声压级为93.1 dB(A)。

对前端面的机体位置和齿轮室罩盖位置进行振动测量并进行频谱分析,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

由图7可见:机体前端面测点振动在1 100 Hz和1 800 Hz左右出现峰值,与前端测点2噪声出现峰值位置相对应。从图8可以看出:在1 300 Hz、1 400 Hz、1 600 Hz和1 800 Hz附近位置振动幅值较大,同图7机体振动频谱分析相比,齿轮室罩盖位置振动较大,因此齿轮室罩盖辐射噪声为主要噪声源。

从声学照相的结果分析可知,减振器是前端面主要的噪声源,由于工作过程中减振器为旋转状态,无法进行振动测量。

4屏蔽措施的应用

根据噪声源识别结果,对1 m声压最高的前端的齿轮室、次高的进气侧的电机和油泵进行铅覆盖。覆盖形式为在铅板下加吸声材料。不同转速下整机噪声声压级原机状态和油泵、齿轮室罩盖、充电机不同屏蔽方式比较如图9所示。

从图9可以看出:电机、齿轮室罩盖、油泵同时采取屏蔽措施时,降噪效果最明显,同原机额定点整机噪声相比下降了1.18 dB(A);其次是齿轮室罩盖和油泵同时采取屏蔽措施时,同原机额定点整机噪声相比下降了0.83 dB(A);再次是电机和油泵采取屏蔽措施,同原机额定点整机噪声相比下降了0.6 dB(A)。同时可以看出,单独对电机进行屏蔽,对整机噪声几乎没有影响(0.06 dB(A)的影响)。

对齿轮室罩盖、电机和油泵同时进行屏蔽时,能有效降低除了测点1、2、8外各测点的噪声,其次对齿轮室罩盖和油泵同时采取屏蔽措施效果也比较明显。同时应该注意到,在对齿轮室罩盖采取屏蔽措施时,并没有把齿轮室罩盖完全屏蔽,其中对皮带轮和减振器之间的区域(噪声辐射最大的区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因此,对齿轮室罩盖采取措施,能更有效降低整机噪声。

5结论

(1) 六缸单体泵发动机的降噪重点在机械噪声,而燃烧噪声对整机辐射噪声的贡献不大。以标定工况为例,整机噪声声压级为97.21 dB(A),机械噪声声压级为96.72 dB(A),燃烧噪声声压级为87.48 dB(A),燃烧噪声使得整机噪声增加0.49 dB(A)。机械噪声对整机噪声的贡献度为99.5 %,燃烧噪声对整机噪声的贡献仅为0.5 %。

(2) 对整机噪声贡献较大的测点分别是前端、进气侧、排气侧和顶面。辐射出的噪声较高的部件分别为:前端的齿轮室罩盖、减振器;进气侧的油泵、充电机、机体靠近前端的下角和油底壳;排气侧的涡轮增压器、机体靠近前端的下角和油底壳;顶面的缸盖罩。对这些部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或采取屏蔽措施,能降低整机噪声。

(3) 可通过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降低齿轮噪声,从而降低前端辐射噪声及降低整机噪声。

(4) 对减振器进行优化设计,考虑设计复合减振器降低纵、弯、扭振动,能进一步降低前端辐射噪声。

(5) 通过多种噪声源识别方法,找到主要噪声源,对噪声辐射主要部件采取降噪措施,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舒歌群,郝志勇,谭从民.内燃机噪声测量中的声强测试技术[J].内燃机学报,1998,16(1):69-74.Shu G Q,Hao Z Y,Tan C M.Application of acoustic intensitymeasurement to IC engine noise evaluation[J].Transactions ofCSICE,1998,16(1):69-74.

[2]赵海澜,汪鸿振.偏相干分析识别噪声源的计算[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25(5):31-33.Zhao H L,Wang H Z.Calculation of identifying noise sourcebased on partial coherence analysis[J].Noise and VibrationControl,2005,25(5):31-33.

[3]金岩,郝志勇.利用振动信号的小波变换识别内燃机噪声源的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6,27(2):61-63.Jin Y,Hao Z Y.Identification of IC engine noise source basedon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of vibration signal[J].Chi-nes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ngineering,2006,27(2):61-63.

[4]何韫如,宋福堂.齿轮与齿轮箱振动噪声机理分析及控制[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8,18(3):221-223.

六结合 篇9

摘要:中职生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素质提高,其教育管理的关键在于抓好六个结合:培养目标上把服务于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与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教育内容上把文明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育人策略上把因材施教原则与严厉关爱包容赏识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管理模式上把民主管理与生活引导结合起来;就业指导上把新型城镇化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人实际结合起来;评价模式上以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为主体与多元综合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中职生;教育管理;六个结合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不再盲目追求过往土地的城镇化,而是重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要求人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在这一进程中,教育居于核心地位,而作为第一线的农村中职教育尤为关键。因为它的教育主体中职生即将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流动打工主体,也可能是未来的市民,如何让他们顺利地市民化或新型农民化,已是当前中职生教育和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新型城镇化给农村中职生的教育管理提出新诉求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有效地推进农业人口的转移。这给农村中职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提高公民综合素质教育。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不只是人到城市的简单聚集,它是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转型,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城市文明传播的过程。能否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直接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

(2)加强新型农民教育。新型农民要加快“内涵”上的转变,主动迎接新型城镇化的新挑战,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成长成为现代农业科技型人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高素质生产者、组织者和传播者。

(3)促进农业人口有效转移。使进城务工的人顺利转移,体面就业,为城市和本地产业的发展输送有一技之长的新型民工。

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职生的教育管理要抓好六个结合

1.培养目标上,把服务于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与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结合起来

农村中职教育需积极满足农村社区民众终身学习与发展以及生活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超越长期以来“离农”和“为农”二元对立的思想认识,目标定位于服务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兼顾中职生的终身发展需求。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涌入城市,或外迁,或升学,或打工,这是一种历史必然趋势。而另一方面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仍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仍然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农村中职教育需要满足中职生升学、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多重目标,并能为他们未来人生职业生涯切换提供一定的教育基础。

2.教育内容上,把文明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

将文明文化为核心的素质能力与职业技能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要让农村中职生从实现“农民”到“市民”,从“洗脚上田”到“洗脑进城”的转变,职业技能的转变是关键,城市文明、文化观念的养成是根本。因此,中职生的教育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文化内涵建设上应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需要,还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终身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本着“需用、够用、实用”原则建立起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深入开展技能主体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实行以文明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并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内涵建设,以亲和的精神文化、亲近的物质文化、严谨的制度文化、积极的行为文

化、亲缘的校企和社区文化来滋养学生,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公民道德和能力培养,使之终身受用。

3.育人策略上,把因材施教原则与严厉关爱包容赏识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

“每个孩子都能成人成才”,关键是要找到中职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打开心门的钥匙。农村中职教育管理者面对的多是留守少年、缺少父母管教的“三差生”,唯有以严厉、关爱、包容、赏识兼备的情感态度深入了解当代中职生的理想、现实与个性需求,特别是心理需求,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具体情况,才能化解实际困难,使他们学业有教、亲情有护、生活有帮、困难有助,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这要求教育管理者不仅要有解决当代中职生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对待中职生积极热情的真情付出。当学生沐浴在严厉、关爱、包容、赏识的春风里,教者的因材施教才能得以施展,学生的适性发展、健康成长才成为可能。

4.管理模式上,把民主管理与生活引导结合起来

民主管理就是促进自我管理,它是时代进步和社会改革的要求,更是新型城镇化教育的呼唤。没有民主管理意识的人就不会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要求。但我们也应看到大多农村中职生问题出在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加上青春期“闭锁性”,有时又很任性逆反,不喜欢教条式说教。因此对待中职生的教育管理在注重严格规范管理的同时,加强生活引导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范例加以积极健康的生活引导,促其做事周全、生活自理、行动自治、学习自主、做人自强,毕竟“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5.就业指导上,把新型城镇化社会发展需求与个人实际结合起来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已列入中职生德育目标。但现状是农村中职生多数缺少个人理想和人生职业规划,个人综合素质较低,加上社会普遍职业崇拜感缺乏,敬业精神不足等影响,他们内心矛盾,信心不足,择业盲目,就业困难。因此,对他们进行“三观”教育时,需把抓手放在立足个人实际,面向新型城镇化社会发展需求上,摒弃职业偏见,科学择业,灵活就业,敢于创业。在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岗位的同时教育他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勇于面向社会需求去寻找自己人生价值的“契合点”。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开拓创新,也要强调脚踏实地,勤奋肯干。

6.评价模式上,以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为主体与多元综合评价相结合

上一篇:膀胱冲洗液加温下一篇:西部资源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