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

2024-05-26

事故案例(精选十篇)

事故案例 篇1

自从参加工作后, 学校每年都给教师提供下现场锻炼的机会, 这样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在这几年的下现场锻炼中, 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收获颇丰。下面是我在现场见到的一些事故案例分析及处理方法。

2 事故经过及分析

2.1 304振动筛事故

2007.9.10上午8:50分左右, 天宏焦化煤厂选煤车间304振动筛出现异常响声, 筛上物料走斜, 筛帮两侧振幅明显不一致, 激振器响声巨大, 并且冒烟, 还能闻到烧糊味道。运行人员迅速选择停车, 经过维护人员的检查, 发现振动筛激振器温度偏高, 外壳温度达到130℃, 两侧轴承端盖温度达到150℃。随后对激振器进行拆检, 发现激振器轴承严重缺油, 轴承滚子磨损变色, 并且和大轴粘合在一起, 出现抱轴现象。

原因分析: (1) 缺润滑油或注油过多。 (2) 密封迷宫套剐蹭。 (3) 轴承损坏。处理方法: (1) 注油或放油。 (2) 调整迷宫间隙。 (3) 更换轴承。经过分析:最终认定由于激振器缺油, 造成轴承温度升高, 运行人员发现不及时, 最终造成轴承严重磨损, 出现抱轴。处理办法:维修人员及时更换新轴承和油封, 重新加注润滑油至规定高度。运行人员加强巡检, 并且定期更换润滑油, 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2.2 振动筛筛上物料走斜事故

2008.3.10下午16:00左右, 田庄选煤厂选煤车间出现振动筛筛上物料走斜, 两侧筛帮振幅不一致, 振动响声异常, 并发现筛板有翘起现象, 物料向一侧堆积。开车人员及时停车, 并向上级领导回报。维护人员接到通知到现场进行检查维修。

原因分析: (1) 驱动簧刚度低。 (2) 驱动簧压缩量改变。 (3) 筛体前后振幅不一致。处理方法: (1) 更换驱动簧。 (2) 重新调整驱动簧压缩量。 (3) 调整主振簧间隙, 使筛体前后振幅一致。经过分析:维护人员检查筛子支撑梁是否有断裂或开焊现象, 激振器振幅是否一致, 筛子两侧驱动弹簧压缩量是否一致, 筛子四角高度是否超过规定值。最终发现筛子两侧驱动弹簧压缩量不一致, 需重新调整驱动簧高度。处理办法:维护人员及时重新调整驱动簧高度, 使生产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2.3 振动筛下层筛下溜槽有大颗粒事故

2006.9.20晚上20:35左右, 演马选煤厂选煤车间出现振动筛下层筛下溜槽有大颗粒。运行人员及时停车向上级领导回报, 维修人员接到命令迅速刚到现场, 清理筛上物料, 仔细检查筛板有无破损, 压筛条、压筛木有无损坏或脱落, 筛板有无翘起等现象。

原因分析: (1) 筛板破损。 (2) 压筛条、压筛木损坏。处理方法: (1) 及时更换筛板。 (2) 及时更换压筛条、压筛木。经过分析:维修人员最终认定筛板损坏。处理办法:及时更换了筛板。

2.4 滤板破裂事故

2006.5.23上午11:15分左右, 九里山选煤厂压滤机出现滤板破裂现象。出现此现象, 首先检查进料泵压力是否过高, 若压力过高, 应调整进料压力。再检查各滤板入料孔是否有积煤堵塞现象, 如有应疏通进料孔。最后检查滤布是否有破损, 造成滤板压力过大而变形, 致使滤板破裂。

原因: (1) 进料压力过高。 (2) 进料温度过高。 (3) 滤板进料孔堵塞。 (4) 进料速度过快。 (5) 滤布破损。处理方法: (1) 调整进料压力。 (2) 换高温版或过滤前冷却。 (3) 通进料孔。 (4) 降低进料速度。 (5) 更换滤布。经过分析:最终认定滤布破损。处理办法:及时降低了进料速度。

2.5 压滤机滤板跑料事故

2008.4.5下午13:18分左右, 天宏焦化厂压滤车间压滤机出现滤板之间跑料现象。首先检查压滤机液压站油压是否偏低, 如油压过低, 应及时停车检查液压站油质, 若油中杂质过多应及时更换液压油。再清理滤板间物料, 检查滤板密封处是否夹杂有杂物, 若有杂物应及时清理。同时检查滤板间滤布是否有折叠现象, 如有折叠应及时整理或更换滤布。如以上检查都无问题, 最后检查进料泵压力是否超过规定值太多, 若压力太高, 应重新调整泵扬程。

原因分析: (1) 油压不足。 (2) 滤板密封面夹有杂物。 (3) 滤布不平整、折叠。 (4) 进料泵压力流量超高。处理方法: (1) 查找油路。 (2) 清理密封面。 (3) 整理滤布。 (4) 重新调整。经过分析:维修人员最终认定滤板密封面夹有杂物。处理办法:维修人员及时清理杂物, 生产恢复正常。

2.6 滤液不清事故

2009.6.14上午10:30左右, 七星选煤厂压滤车间出现滤液不清现象。出现工作人员及时向领导回报。据分析此类现象, 首先清理滤板间物料, 检查滤布是否有破损, 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滤布。再核对滤布孔隙度是否合乎过滤物料的需要, 如若孔隙度过大, 超过过滤物料直径, 应更换合适滤布。

原因分析: (1) 滤布破损。 (2) 滤布选择不当。 (3) 滤布开孔过大。处理方法: (1) 检查并更换滤布。 (2) 更换合适滤布。 (3) 更滤布。经过分析:最终认定滤布破损。处理办法:及时更换了滤布。

3 结束语

事故案例 篇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人机系统常见事故的原因不包括__。A.人的不安全行为 B.设备磨损或恶化 C.设备本身有缺陷

D.机械所处环境的变化

2、政府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__。A.安全报告 B.安全规章制度 C.安全技术 D.安全构想

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__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A.6 B.10 C.15 D.30

4、《矿山安全法》规定,发生一般矿山事故,由__负责调查和处理。A.政府 B.工会 C.矿山企业

D.矿山企业主管部门

5、局部通风机安装在距离掘进巷道口__m以外的回风侧。新鲜风流沿巷道流入,污风通过风筒由局部通风机抽出。A.8 B.9 C.10 D.12

6、[2009年考题]锅炉检修中应注意用电安全,在锅筒和潮湿的烟道内检验而用电灯照明时,照明电压不应超过V。A:24 B:36 C:48 D:110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7、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A.安全意识 B.自我保护意识

C.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D.事故救援能力

8、在有害物质发源地点不固定,或有害物质的扩散不能控制在车间内一定范围的工作场所,宜采用__的方法控制有害物质积累。A.自然通风 B.局部送风 C.局部排风 D.全面通风

9、某市安全监管部门对一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但仍组织生产的企业实施行政处罚,该企业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复议期间,该项行政处罚 A:暂停执行 B:不停止执行 C:延期执行 D:中止执行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0、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__应报废。A.5% B.10% C.15% D.20%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B.燃点对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液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燃烧时,需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其燃点以下

C.火灾防治途径有评估、阻燃、火灾探测、灭火等

D.添加型阻燃剂具有赋予组成物或聚合物永久阻燃性的优点

12、__是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其他上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B.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C.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 D.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13、工人操作岗位的主要辐射源是__。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

14、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设有__的出口。A.安全报警器

B.标志明显、保持畅通 C.附带指示灯 D.安全围栏 15、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定义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事故”,并将重大事故划分的类型有__。A.由特种设备引起的事故 B.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 C.由职业危害引起的事故 D.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

E.由劳动组织与劳动条件引起的事故

16、一次死亡(遇险)3~9人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__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统计机构。A.6 B.12 C.18 D.24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五条规定,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__。A.员工集体宿舍 B.装气站 C.供气站 D.高压站

18、设计机械高处工作位置时,必须考虑配置宽度应不小于__mm安全通道。A.200 B.300 C.400 D.500

19、公路交通事故调查的总目标是__。A.改善道路安全状况 B.进行技术改造 C.追究事故责任人 D.进行安全评价

20、不属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的是__。

A.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

B.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C.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D.负责安排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21、__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公众动员机制 D.以人为本

22、下列有关在用起重机械检验周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每年检验1次 B: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每2年检验1次 C: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每年检验1次 D:铁路起重机、旋臂起重机每半年检验一次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3、在典型化工过程安全技术中,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主要用于制备产品与中间产品,获得高纯度的纯净固体物料。A:蒸发 B:结晶 C:干燥 D:加热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4、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及强发光体等可成为__辐射源。A.射频 B.红外线 C.紫外线 D.激光

25、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要求的是__。

A.生产经营单位将一生产场所出租给了一个具备安全生产相应资质的个人 B.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签订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在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约定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生产经营单位某场所内有3个承包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并签订了委托书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应急救援体系动作机制主要由机制组成。A:分级响应 B:按部就班 C:公众动员 D:统一指挥 E:属地为主

2、《安全生产法》规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

A:法定的其他行政机关 B:公安机关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3、《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是国务院于__发布的。A.1988年3月29日 B.1989年1月1日 C.1989年3月29日 D.1989年12月29日

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__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A.有权

B.特殊情况下可以 C.无权

D.经批准后可以

5、锅炉的分类中,按__分为层燃炉、沸腾炉、煤粉炉。A.燃烧方式 B.用途 C.热能来源 D.载热介质

6、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中小型机械主要包括。A:混凝土搅拌机 B:起重机械 C:机动翻斗车 D:铲土运输机械 E:钢筋加工机械

7、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一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起重伤害是其中一类,下列伤害中,属于起重伤害的是。A:起重机电线老化,造成的触电伤害

B:员工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造成的伤害 C:起重机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D: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倾覆造成的伤害

E:起重机安装过程中员工从高处坠落造成的伤害

8、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__,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司法机关 B.检察机关

C.安全管理部门 D.公安部门

9、安全生产的民事责任主要是侵权民事责任,包括财产损失赔偿责任和人身伤害民事责任。《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担连带赔偿责任。A:承租方 B:承包方 C:建设单位 D:施工单位 E:设计单位

1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矿山生产安全,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的规定定罪处罚。下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情形的表述有误的是。A:对不符合矿山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B: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的

C:对于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矿山生产经营单位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不予查处的

D: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的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1、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A:手提式 B:推车式 C:储气瓶式 D:悬挂式 E:储压式

12、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轮处于__时最易发生危险。A.开始啮合的位置 B.接近结束啮合的位置 C.完全啮合的位置

D.刚刚结束啮合的位置

13、乙炔瓶贮存间不能配置的灭火器是__。A.干粉 B.二氧化碳 C.四氯化碳 D.火星

14、作业场所常见的物理性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 A:噪声

B:金属性粉尘 C:振动 D:气流 E:气压

15、同一层级的法律文件在同一问题有不同规定时,在法律适用上应为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成文法优于判例法 C:单行法优于综合法 D:特殊法优于普通法 E:普通法优于特殊法

16、某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上生产安全费用有结余,公司可将结余结转本,作为__使用。

A.采掘设备购置费 B.电费

C.瓦斯监测仪器购置费 D.办公费 17、2007年7月15日,某亚麻厂正在生产的梳麻车间、前纺车间和准备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一瞬间,停电停水,当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经及时抢救,多数职工脱离了危险区。该厂的除尘系统采用布袋除尘,金属管道输送亚麻粉尘。事故导致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厂房倒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大部分机器和电器设备损坏,企业停产,事故造成死亡35人,重伤5人,轻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该起爆炸事故的起始原因可能有。A:粉尘浓度超标

B:布袋除尘器产生静电

C:厂房内作业人员和设备太多

D:金属管道输送粉尘过程中产生火花 E:车间连体面积过大

18、对于涉及剧毒物品作业的化工设备、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出现事故损失较大的设备,为显著提高其可靠性,应采用__设计。A.人机界面 B.强度 C.冗余

D.装配合理

19、事故严重度用事故后果的__来表示。A.人员伤亡 B.经济损失 C.停工损失 D.设备损害

20、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在办理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其受理、审查、许可、核准的程序必须.并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许可、核准或者不予许可、核准的决定。A:公平B:公正 C:诚信 D:公开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1、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体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__原理。A.系统 B.人本 C.强制 D.预防

22、下列职业中毒类型,属于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是。A:一氧化碳中毒 B:硫化氢中毒 C:二氧化碳中毒 D:苯中毒 E:铅中毒

23、[2011年考题]电击分为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针对这两种电击应采取不同的安全技术措施。下列技术措施中,对预防直接接触电击有效的有。A:应用安全电压的设备(Ⅲ类设备)B:应用加强绝缘的设备(Ⅱ类设备)C: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 D: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E:将带电体屏蔽起来

24、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的工艺过程主要有。

A:纸张与辊轴摩擦、传动皮带与皮带轮或辊轴摩擦 B: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

C: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流动且流速超过0.5 m/s D:在混合器中各种高电阻率物质的搅拌

E: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气在管道中流动和由管口喷出

25、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__。A.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B.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D.危险性预先分析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 篇3

2012年2月25日21时22分左右,驾驶人查某驾驶E**10*号大型客车至某县某路段,将行人朱某撞伤,朱某后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并于2012年4月19日死亡。该交通事故经某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查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朱某负次要责任。经公安局法医鉴定,朱某因交通事故胸部闭合性外伤,左侧肾脏挫伤并肾周血肿等。治疗期间并发肺部混合感染并脓毒性休克、双侧胸腔积液,败血症,急性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呼吸循环衰竭、肾功能不全死亡,朱某的死亡原因跟外伤、自身因素均有因果关系。

二、分歧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查某交通肇事的行为造成朱某死亡的后果,且交警认定查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因此,查某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交通事故中,查某的行为只是造成朱某骨折等后果,尽管朱某受伤的事实与其最终的死亡结果有一定联系,但上述损伤一般不会直接致人死亡,朱某死亡的直接原因系伤后并发感染,查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三、评析意见

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

朱某受伤后死亡的后果系由查某的交通肇事行为所致,查某的行为与朱某的死亡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朱某在住院期间因并发感染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与查某的交通肇事行为不构成刑事因果关系的中断,查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具体分析如下:

(1)查某的行为与朱某的死亡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从被害人朱某死亡这一结果看,正是由于查某的交通肇事行为,才引起朱某被撞伤住院这一结果,查某的先前行为虽然是在其他因素的介入之下才导致危害结果发生,但是,如果没有查某的交通肇事行为,朱某就不可能并发感染后死亡,因此,查某的行为与朱某的死亡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2)朱某在医院并发感染这一介入因素不足以中断查某交通肇事行为与朱某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刑事案件中因果关系中断,指的是一个危害行为引起某一危害结果产生的过程中,因介入第三方因素而导致原既存的因果关系中断的情形。根据刑法理论,在因果关系发展过程中,如果介入了第三方得行为或自然力等其他因素,要成立中断的因果关系,就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必须有另一个因素介入。②介入的这个因素必须是异常的因素,即通常情况下不会介入的某种行为或自然力因素;③中途介入的这个因素必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若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介入的因素就成立中断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事故案例 篇4

1 典型事故案例

2015年3月18日,山东海明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明公司)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双氧水装置氢化塔发生爆炸,造成现场4名人员死亡、2人受伤[1]。2015年4月9日,山东省潍坊市香荃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荃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好氧池发生窒息中毒事故,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1]。2015年3月3日,内蒙古天润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公司)在检维修过程中高压蒸汽喷出,造成现场3名人员烫伤死亡[1]。2015年6月28日,内蒙古鄂尔多斯伊东集团九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鼎化工公司)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受轻伤[1]。2015年4月6日18时55分左右在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发生着火爆炸事故。主要是33号腾龙芳烃装置发生漏油着火事故,引发装置附近中间罐区3个储罐爆裂燃烧。救援期间,调集漳州市区及漳浦等周边消防力量共78辆消防车赶往扑救,并从厦门、泉州、龙岩等地调用特种消防车辆赶往现场,还从山东空运灭火剂至漳州,大火5天才完全扑灭[1]。2015年5月16日,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瑞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瑞兴公司)发生中毒事故,造成8人死亡,6人受伤[1]。2015年6月18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以下简称浩化分公司)发生一起较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1]。7月16日上午7时40分左右,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液化烃球罐泄漏引发火灾并发生爆炸。造成2名消防员轻伤、7辆消防车毁坏、部分球罐以及周边设施和建构筑物不同程度损坏,罐区周边1 km范围内居民房屋门窗被震坏(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2015]13号关于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7·16”着火爆炸事故情况的通报)。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64人死亡,住院治疗人数244人(央视新闻联播)。8月26日下午4时左右,武汉江夏区拓创工业园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5人死亡(人民网)。2015年8月28日11时许,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众鑫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清理纸浆池内废料时,1名工人中毒跌落池中,8名工友见状相继施救而中毒,中毒者中有7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新华网)。8月31日,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刁口乡滨源化学有限公司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5人死亡、7人失联、27人受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消[2015]232号)。等等。

2 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山东海明公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多条相连管道中,只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加装了盲板进行隔离,氢气尾气管道没有加装盲板,与上塔和中塔的氢气尾气管道相连通,致使氢气进入塔体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海明公司有关人员与催化剂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违规进入塔体内实施作业,产生点火源引起爆炸。内蒙古天润公司造成3名人员烫伤死亡的事故原因是:天润公司相关部门在生产系统还没有停车时,即签发出检修作业票;检修人员在未确认的情况下拆开法兰盲板,致使高压水蒸气喷出,导致事故发生。九鼎化工公司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受轻伤的事故原因是:净化工段脱硫脱碳工序换热器泄漏后处置不当,漏出的气体(主要是氢气)遇点火源引发爆炸着火。

瑞兴公司中毒事故8人死亡,6人受伤的事故直接原因是:瑞兴公司在处置冷却池内管线泄漏时,在未辨识安全风险、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未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操作人员进入冷却池内实施维修,导致中毒晕倒,其他人员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香荃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好氧池发生窒息中毒事故,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也是在未辨识风险、未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盲目进行作业造成的。湖南安乡县众鑫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清理纸浆池内废料时,1名工人中毒跌落池中,8名工友见状相继施救而中毒。中毒者中有7人抢救无效死亡,亦是因为在没有采取自我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黑龙江浩化分公司3人死亡的事故直接原因是:在未办理进入受限空间审批手续、未佩戴防护用品情况下,3人进入溶解池作业发生窒息死亡。违反了国家安监总局令第69号《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中的“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和“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的规定。

在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发生的着火爆炸事故,是因设备本身有缺陷,在超压时发生爆裂而着火爆炸。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液化烃球罐泄漏引发火灾并发生爆炸和武汉江夏区拓创工业园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均是设备本身存在缺陷,管理上处置不当而引发的事故。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刁口乡滨源化学有限公司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着火事故,造成5人死亡、7人失联、27人受伤,更是设备本身、工艺操作、人员技术素质和管理上等多方面存在问题。

综合以上事故可以看出:发生着火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有设备泄漏未及时治理消除漏点;未严格执行安全作业规程;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装卸等环节违规甚至违法。

受限空间发生事故主要原因有:受限作业未办理许可手续;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危险辨识不全面,没有及时辨识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

3 由典型事故案例得到的启示

1)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但又有其必然性。事故的发生是多个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事件相互作用、交互发展的结果[2]。

2)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能把事故原因简单地归结为“违章”[2]。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追踪更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3)事故致因的多种因素,可以归结为人和物两大方面,人的方面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存在的缺陷。物主要是指设备设施本身存在缺陷、泄漏等问题。人和物两大系列轨迹交叉,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出现缺陷或问题,事故就会发生。

4)人、物、环境是受管理支配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不科学和领导失误才是本质原因[2],防止事故发生归根结底要改进和完善管理。

5)要从工程技术、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招聘及配备、教育培训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总体上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事故,确保安全。

4 预防事故的途径和对策措施

4.1 实现技术上的本质安全,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生产经营项目尤其是化工生产装置要在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阶段,力争实现技术上的本质安全,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在工艺技术的选择上,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采用无害化工艺,用无害工艺替代有害工艺,或用低毒物质取代高毒物质。生产装置应密闭化、负压生产,防泄漏。生产过程尽量程序化、自动化、遥控作业,减少人员与生产现场的接触。

利用安全距离防止人体接触危险部位或进入危险区域。设备本身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物。采用全自动或液压控制系统或操纵机构等本质安全装置。

按照安全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中,合理分配人机功能,人机界面设计、作业空间布置体现人机安全原理,减少体力消耗、心理压力以及操作失误。

采用联锁和报警、警告装置,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到危险状态时,应先报警,并通过联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在危险位置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声光报警装置等。

4.2 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状况,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工作。许多安全生产事故是由于设备的跑冒滴漏或损坏而引发的。因此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根除机械设备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为安全生产工作保驾护航。在日本劳动省调查分析的50万起事故中,91%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说明根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对预防事故是非常重要的。设备管理应加强日常的设备维护,检修,检验和检测等工作,确保设备完好无缺陷。

4.3 严格管理和考核,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是生产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生产能否安全。为了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及时并经常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安全生产提供智力支持。其次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安全管理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规定。用严厉的手段进行处罚,使违章行为得到有效的制止。

4.4 科学管理,从制度上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单位要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要涵盖所有岗位、所有人员,任何一个岗位员工都应有自己的岗位安全职责,并切实履行到位。

加强安全管理,标本兼治。化工企业不仅要重视已认识到的危险,还要主动识别新的危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把握住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动权。

加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评估评价,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及时发现处理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 结语

综上所述,人、物、环境的因素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是事故的间接原因,但却是根本原因;对人和物的控制,对环境的改善,归根结底依赖于管理的改进[2];关于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事故实质上还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引起的事故。因此,必须高度关注管理的改进,大力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对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管理缺陷,进而加强和完善,确保安全生产,避免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2015年7月15日全国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视频会议主要内容摘要.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案例标准案例 篇5

07月03日22时35分,郑某钊醉酒驾驶粤YEU6××小型轿车搭乘张某健、林某和潘某秋由广州往肇庆方向行驶,行至G55二广高速公路2693KM+200M路段时,与前方同方向行驶在第三条行车道内、由曹某进驾驶的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不合格的赣F7××号重型厢式货车发生碰撞,造成粤YEU6××号小型轿车上的驾驶员郑某仕和后排左侧乘客张某健当场死亡,乘客林某和潘俊秋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郑某仕醉酒驾驶机动车是导致该起事故发生的主要过错,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曹某进驾驶后下部防护装置不合格的机动车,是导致该起事故的次要过错,应承担此事故的次要责任;无证据证明张某健、林某、潘某秋等三人乘坐机动车有导致事故发生的过错。

曹某进驾驶的赣F7××号重型厢式货车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承担了交强险和50万的商业第三者险。

事故发生后,轿车司机郑某钊家属未向法院起诉,受伤者林某向法院起诉,放弃要求郑某钊家属承担赔偿责任,要求曹某进驾驶车辆的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定:林某在郑某钊醉酒的情况下仍乘坐其驾驶的机动车,对本起事故造成的损失应自负10%的责任,法院判决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赔偿林某236341.73元。

基于事故案例的铁路调车安全分析 篇6

关键词:调车作业;事故;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U2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31-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铁路技术装备的不断改进和铁路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铁路交通事故呈现出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但铁路调车事故仍然居高不下,调车作业安全是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根据一起典型事故案例对铁路调车安全进行分析,对铁路调车事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二、案例经过

2009年6月3日22时56分,某局车务段在Y站调车作业未按规定对临时停留在站内到发线7道1组5辆车采取防溜措施,致使该组车辆发生溜逸。溜逸车组经由Y站41#、39#、37#、19#、9#、7#道岔,越过Y站下行进站信号机97m进入区间,溜逸过程中将37#、19#道岔挤坏,走行891m,构成机车车辆溜入区间一般C类事故(C11)。

三、原因分析

(一)Y站调车长在调车作业中严重违反《技规》第242条“一批调车作业中临时停留的车辆,须拧紧两端车辆的人力制动机或以铁鞋(止轮器)止轮”和《技规》第232条“调车作业摘钩时,必须停妥,采取好防溜措施,方可摘开车钩”;违反了《行规》第61条第2点“配有调车机车的中间站到发线、调车线的停留车辆,须按规定采取拧紧两端车辆的人力制动机或以铁鞋(止轮器)牢固固定”;以及《站细》第77条第二点“一批调车作业中临时停留车辆,应拧紧人力制动机或使用防盗铁鞋止轮,遇人力制动机故障时,使用防盗铁鞋或紧固器止轮”,违章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二)Y站所在局调车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中的附件3第四款第五点提出的“作业中,必须严控临时停留车的防溜措施;作业后,把关人员必须督促调车人员对停留车按规定做好防溜措施”,Y站未对该批调车作业防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盯控,造成现场调车作业严重失控。未采取有效的盯控措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四、铁路调车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制定调车作业现场细化措施。

本案中,未执行调车联控,未落实防溜措施,调车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及措施未落到实处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为确保调车安全,务必制定调车作业安全卡控措施,一是研究制定站段调车关键作业环节安全控制细化措施,从作业组织、计划编制、计划传达、作业前检查、准备进路、信号显示、侵正调车、速度控制、车辆防溜、作业过程监控、规章制度执行等关键环节上控制不安全因素,堵塞管理漏洞。二是对关键时间、关键设备、关键岗位、中间站侵正、防溜、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无调车信号折返或压调车信号原路折返等关键环节细化卡控措施。确保调车作业的安全。

(二)提高调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本案中,“两违”问题突出,调车长在整个调车作业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蛮干,严重违反《技规》、《行规》、《站细》等多项规定。

部分车站调车作业量少且没有发生过事故,还有部分车站某些时间段调车作业量也相对较少,从而造成职工缺乏忧患意识,对调车作业不够重视,作业中易产生违章违纪现象,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最终影响作业安全。

因此,定期开展调车安全专项整治,查找职工“两违”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事故现场分析会和先进管理单位表彰会的形式,通过“正反典型”对比,吸取事故教训。

采用职工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考核机制,促进调车人员自觉学习业务知识和提高实作技能。学习和培训要突出必知必会、应知应会和应急处理办法等内容,优组合,提高班组整体作战能力。

调车工作是具有脏、险、苦、累等特点,又处于事故多发区域,高素质合格的调车作业人员能做到人到心到责任到,能注意作业进度,把握关键钩数,遇到问题及时提醒和解决,保证调车安全。

(三)强化调车作业中的干部盯岗。

本案中也侧面反映了Y站干部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对调车作业防溜工作进行重点盯控,及时督促调车作业人员按规定对调车作业过程中停留车采取防溜措施,致使现场作业严重失控。

在调车作业过程中,盯岗干部采用通过远程监控、流动监控、现场指导等形式检查、指导、写实、考核作业全过程,规范干部管理行为和职工作业行为,帮助职工养成自觉遵章守纪良好的作业习惯,逐步实现作业中自控、互控和他控有机结合。

(四)增大对调车设施的投入。

车站站场设计时,偏重于接发列车,线路的配备主要从接发列车方面考虑,不设牵出线和没有足够的隔开设备容易造成事故瞬间发生。

对调车机车安装监控记录和防撞土挡装置,集中区调车实行钩钩联控,非集中区执行要道还道装置,为作业量大的中间站配齐平面调车灯显设备,这些设备的投入都有利于提升调车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蒋玉国.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分析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09(03)

[2]张涛.浅谈中间站调车安全[J].铁道运输经济.2002(09)

从多起曲轴折断案例分析事故原因 篇7

例1

我单位一辆2005年购进的公交大客车, 发动机为后置式, 型号YC4110ZQ, 行驶18万km。现驾驶员为年轻小伙, 常常跑车是前压后赶刻不容缓, 可想而知, 车辆在高速状态下如遇突发事件, 必然会采取紧急制动, 这种驾驶习惯极易导致曲轴折断。果不出所料, 某日车辆出现异响, 经拆检发现曲轴后部连杆轴颈拐臂处折断, 现场没有发现维修装配不当原因, 也没有证据证明是驾驶操作不当所致, 更没检测设备判断材料质量, 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例2

我单位一辆2001年购进的公交大客车, 发动机为后置, 型号YC6108Q, 行驶12万km, 发动机大修过 (曲轴经磨削为-0.25mm) , 驾驶员更换几位, 现驾驶员为驾驶新手。某日报修此车动力不足, 进厂发现异响严重, 现场拆检发现曲轴折断 (第1道连杆轴颈拐臂处) , 第2道连杆轴承拐臂处已严重开裂, 第1道曲轴瓦烧瓦严重走外圆, 经济损失巨大。在责任认定时, 驾、修人员相互推诿, 各说各理, 到底是烧瓦在前, 引发断轴, 还是先断轴后, 油道外漏引起烧瓦, 难以判定, 此事领导只好“各打五十板”了事。

故障分析:我单位营运车辆近600辆, 一年来发生近20起曲轴折断事故, 笔者整理归纳分析后认为除少数因维修装配原因外, 多数是因为驾驶操作不当所致。比如, 案例中的紧急制动, 强大的制动力经车轮传给半轴、减速器、传动轴、变速器、离合器而后到达曲轴, 而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经活塞连杆组件使曲轴高速旋转, 二力同时作用于曲轴, 方向相反, 在曲轴较为薄弱处, 极大的扭转剪切力足以造成断轴事故。有驾驶员也许会质问, 为什么传动系其它部位没被折断, 而偏偏折曲轴呢?答案正如我们新驾驶员朋友经历过的, 重载车辆强行起步过猛会掰断减速器齿或折断半轴一样的道理, 那是因为动力传递至半轴处与车轮附着力二者相反, 在此处集中产生扭转剪切应力所致。

那么怎样才能较准确地鉴别曲轴折断是否与驾驶操作不当有关呢?笔者通过多起断轴事故现场拆检离合器时发现, 凡属驾驶员操作不当, 离合器片上的扭转减震弹簧有的折断、有的松动、有的钢片与花键铆钉松动, 更有甚者离合器钢片已经严重变形。经验告诉我们, 这种现象不就是行之有效的鉴别方法之一吗?它真实地记录了某些驾驶员违规操作的整个过程以及传动系所受到的严重扭转损伤, 我们不妨结合逐一排除法:一是通过检测排除与维修装配不当无关;二是此车行驶里程多少可基本排除材质问题;三是再结合上述离合器从动盘发现的损伤现象, 共同验证曲轴折断与违规操作有直接关系。这种推理是否恰当?笔者抛砖引玉, 与汽车维修界同行们共同探讨, 同时也希望引起驾驶员朋友们的重视, 这样曲轴折断故障才能有效减少, 企业才能够长足发展。

笔者查阅大量资料, 对曲轴断裂原因归纳如下:

1.装配不当。曲轴各轴承中心线不一致, 松紧不一, 受力不均, 磨削曲轴超标轴颈过渡圆角过小, 活塞连杆组装重量相差过大, 曲轴或飞轮组件平衡遭破坏, 经常发生爆燃、缺缸, 抱轴、抱缸现象等。

2.操作不当。起步动作过猛, 紧急制动, 动力不足勉强行驶, 熄火滑行挂挡强行起动, 突然加速、超负荷、超速运转等。

3.材质不佳。曲轴有杂质、沙眼、裂纹等制造加工缺陷。

心理致因的事故案例分析 篇8

情绪波动

案例1煤矿冒顶致死事故

事故经过某矿炮采工作面某采煤班的班长, 在放顶回柱时顶板垮落被砸遇难。事故当日夜班零点, 1名老工人和另外2名青年工人正在该矿的采煤面放顶回柱子, 柱子为金属摩擦支柱。此次作业共需回8根, 已回掉7根, 余下最后1根, 由于最后1根柱子受较大压力, 用回柱绞车拉了几次未拉动, 于是老工人提议先清理柱子的底部, 然后再用回柱绞车拉。这时, 该班班长过来看工作进度, 得知很长时间未能回掉这根柱子, 很是恼火, 便说:“你们几个真没用, 给我拿锤来!”几位工人都说:“顶板压力很大, 用锤打, 危险!”该班班长不听劝阻, 并说:“你们都闪开!”于是猛地一锤砸下去, 柱子落下, 但顶板随即冒落下来, 该班班长被砸在下面, 当即遇难身亡。

心理原因分析个人生活事件对情绪的影响:一是该班班长一个月前被任命为生产班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上任后常想提高产量, 显示自己的能力;二是该班班长的妻子在几天前生了一个男孩, 一家人都非常高兴, 班长更是表现得情绪高涨。在事故当天上班前, 他已向区队领导请好假, 准备上完最后一个班, 回家庆贺。这种兴奋的情绪, 使他笼罩在一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气氛之中。情绪过于高涨, 会使人的注意力广度下降, 思维及判断能力降低, 警觉性下降, 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此外, 还有个性心理因素:该班长24岁, 工龄3年, 常以冒险行为炫耀自己的勇气, 工作热情虽高, 但时而违章作业, 这是他此次不安全行为的个性心理基础。同时, 该单位有重生产轻安全的倾向, 生产任务压得很重, 这也可能是他冒险作业的心理原因。

案例2电气烧伤事故

事故经过某日16时, 电工甲、乙两人受单位领导指派, 前去处理某综合办公楼的意外停电故障。电工甲负责变电所拉闸停电, 乙直接去故障现场的一个小型配电室进行现场检查。当电工甲拉完闸回来后, 两人便打开现场开关柜准备检修, 当电工乙用工具试拆线路时, 突然冒出一团火球, 当场将乙的右手烧伤, 险些造成重大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心理原因分析电工甲、乙两人均属于持证上岗的正式职工, 并且按规定参加了安全培训, 而且培训合格, 平时工作中也很注意安全, 没有明显地违章行为记录。其中, 电工甲32岁, 高中文化, 从事电工10年;电工乙40岁, 大专文化, 从事电工工作20年。但最近一段时间, 电工甲与妻子产生严重矛盾冲突, 事发前一天几乎吵了一夜, 妻子甚至提出要与其离婚, 导致电工甲情绪十分低落。调查结果表明, 电工甲在变电所拉闸停电时, 误将与维修无关的另一路电停掉, 而真正需要维修的综合办公楼的电并未拉下, 造成事故。此次事故主要是由于电工甲情绪低落造成的感知失误及注意力分散所致。

注意力分散

案例1建筑工地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某日下午, 某建筑施工工地的临时工小赵, 在搭设脚手架时, 从3 m高处坠落, 造成腿骨骨折。

心理原因分析在事故当天的班前会上, 班长安排工作并强调要注意安全, 其中小赵被安排负责搭设某处脚手架。会议刚结束, 小赵就急切地向班长请假:“正在谈对象, 今天搭设完脚手架, 要去见女朋友。”班长批准了, 可就在任务将要完成时发生了上述事故。在对事故进行调查时, 小赵表示:在脚手架搭设即将完成时, 他分心走神了, 想着和女朋友见面的事。

案例2行车起吊物撞人事故

事故经过某日临近上午下班时, 某工厂车间行车司机在起吊装有设备的大木箱过程中, 发生一起因木箱撞挤造成1人重伤的事故。

心理原因分析事故当天上午, 该厂车间运来一个装有上吨重设备的木箱, 因距离下货处有20 m, 需行车超吊。行车司机在按响警铃后, 未看下边是否有人, 就以很快的速度将行车启动, 将在地面推小车的职工撞至墙边, 以致重伤。调查表明, 该行车司机工龄已11年, 持证上岗。家有女儿上小学, 当天事故发生时, 正是小孩放学的时候, 该司机想着抓紧干完活去接孩子, 因注意力分散以及心急造成了这起事故。

叠加性心理压力

案例1冒险空顶作业致死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里端放顶线位置, 工人甲将回撤支护材料从里侧后退过程中, 被突然冒落的矸石击中头部, 当场身亡。事故当日, 他上早班, 属于整修班, 领导安排其和另外2名工人掐削转载运输机和回撤巷道支架。随后, 工人甲对另外2名工人说:“今天我们要抓紧点, 干完活我得休班回家。”可在当天工作期间, 赶上变电所检修, 耽误了半个小时。在电力恢复后, 掐削完转载刮板输送机, 已接近12点, 这时工人甲有些着急, 还有4架棚需要回撤, 在掐削转载刮板输送机时, 碰倒了一架工字钢棚子, 他在没有重新扶棚支护的情况下, 空顶作业冒险进入里侧回料。当他把第一架棚回掉后退时, 由于顶板活动, 原倒棚位置顶板冒落, 击中其头部, 致使当场死亡。

心理原因分析工人甲50岁, 工龄30多年, 家中母亲已70多岁, 体弱多病且卧床, 2个孩子读书, 1年学费占去其大半年收入, 而且妻子患有严重慢性病, 家境较困难, 为了增加收入, 坚持在井下工作。因背负着多重压力, 他心力憔悴, 时常精神恍惚。在事故当天, 他已准备好上井后回家休班, 但心里又担心着干不完活会晚下班, 其注意OSH Overview力已分散。另外, 工人甲年高体衰, 一班下来体力消耗得很大。如果重新把碰倒的棚子扶好, 不仅需要时间, 还需要花费不少的力气, 这两点都是他不乐意干的事, 以致造成了空顶冒险作业。

案例2处理拒爆不当致重伤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2名爆破工在处理拒爆时发生爆炸, 致1名矿工左眼失明, 另1名矿工一只眼失明另一只眼弱视。当天早班上班不久, 某掘进工区进行采煤切眼掘进作业, 而按规定需要处理上个夜班未处理完的拒爆炮眼。就在打眼施工前, 放炮员乙劝告甲要先点选炮眼再打, 而放炮员甲不听, 抱起煤电钻就打, 结果钻头打滑, 打入拒爆炮眼中, 一声巨响, 两人同时被爆炸物击中倒下, 最终2人均受重伤。

心理原因分析放炮员甲从事放炮工作已有很多年, 工作认真且技术过硬, 从未出过差错。他家住农村, 2个男孩上学, 父母年迈多病, 妻子一人务农并操持家务, 家境贫困, 借债不少。放炮员甲在当天上早班之前, 家中打来电话告诉他妻子病了, 已住进医院, 让他马上回家。他就在上班前请好假, 又向同宿舍的工友借款300元, 并把行李收拾好, 将其放置在矿门口的一家商店内, 准备下班后马上回家。可以分析, 放炮员甲如此冒失地工作, 实际上是为了节省时间, 干完工作想早点升井回家, 这应是他不先点炮眼位再打眼的冒险行为心理。同时, 在事故发生的当天, 放炮员甲的情绪明显低落, 家境已然十分困难, 妻子又生病住院, 对他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多重负性压力事件使他的情绪低落忧伤。而人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 感知、判断和思维能力都会明显下降。他在打眼作业时, 妻子生病住院的愁事难免在心中萦绕, 使其分心, 这也很容易导致动作失误。导致当天事故的各种心理因素均来源于放炮员甲所面临的多重心理压力, 特别是妻子生病住院的消息, 更是一个急性压力源。

侥幸心理

案例1顺槽施工冒顶致死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的基建单位掘进队在运输顺槽施工中, 发生了1起冒顶事故, 死亡2人。该巷道掘进支护采用工字钢梯形支护。在发生事故的巷道, 施工中遇断层, 工作面基本是岩石。事故当天, 安全检查员巡查时发现已空顶2 m, 并且巷道掘进高度之上顶板冒落高1 m。对此, 安全检查员要求立即支护后方可进尺。但施工人员在对顶板进行充填挂网、背板处理过程中, 并未将其刹实甚至存有大的空隙, 留下了随时会发生继续冒顶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 当班作业人员又进行了进尺两架棚。最终, 经2个班施工作业, 共搭设了8架5 m长的顶棚。当天晚上, 施工人员在放完第1茬炮后, 经检查后棚并未倒, 这时怀着侥幸心理打眼放第2茬炮。随着第2茬炮一声脆响, 8架棚梁被风化后离层的2块巨石砸倒, 1名35岁和1名27岁的矿工当即遇难身亡。

心理原因分析该事故主要心理原因是侥幸心理。作业人员对过断层掘进冒顶事故多发并非不知, 遇难的2名矿工工龄已有多年, 对于搭设的8架棚支护不良存有隐患, 其心知肚明。但由于当时并未出现顶板冒落现象, 因此抱着侥幸心理继续违章作业长达20多个小时, 最后导致不幸结局。

案例2职工烫伤事故

事故经过某日, 一家电解铝厂电解车间阳极工张某, 在进行“转接阳极母线”操作时, 左脚站在电解槽旁边的地面上, 右脚踏在电解槽内液体电解质壳面上, 双手用力往上托母线, 突然, 右脚皮鞋“踩”破壳面, 插入滚烫的电解质液体内, 壳面上的铝氧粉“扑”向皮鞋和小腿, 造成右脚背及小腿部分烫伤。

心理原因分析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规定, 操作者双脚都应踩在槽沿板外侧地面, 或者一只脚踩地面, 另一只脚踩在电解槽的槽沿板上。通常情况下, 电解槽里电解质液体表面上有一层较坚硬的结壳, 按规定应打破结壳。虽然脚踏上去作业属违章行为, 但由于这种行为不是每次都出事, 该职工怀着侥幸心理, 将一只脚踩在硬壳上工作, 以图方便省事。而这次操作, 偏偏硬壳不够硬, 脚踩下去导致壳破。万幸的是, 由于操作者按照规定穿了劳保皮鞋和劳保裤, 而且心理上提防着可能踩破壳面, 加之反应灵敏, 迅速提脚, 皮鞋踩破壳面的同时, 壳面上的铝氧粉首先“扑”向皮鞋及小腿, 还起到了隔离缓冲“保护”作用, 只是造成右脚背及小腿部分烫伤。否则, 高温电解质液体将很快“吃”掉脚和小腿, 导致终身残疾。

疲劳与睡眠不足

案例1绞车过卷致操作者遇难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夜班采区斜巷发生1起绞车过卷挤人事故, 致1人遇难。该巷坡度大, 距离长, 事故当班 (夜班) 人员出勤少, 只有1名绞车司机和2名信号把钩工进行联络巷提升, 即上下车场各1名信号把钩工。当天3时, 下车场信号把钩工挂上钩头后, 发出开车信号, 上车场把钩工将信号转发给绞车司机, 绞车司机听到提升信号后开动绞车开始提升, 随后该司机抑制不住困意打起了瞌睡。当矿车提升到上车场时, 该司机仍未醒来, 因而未采取刹车操作。这时, 上车场把钩工发现此种情况大声喊“停车!”, 但该司机并未惊醒, 致绞车过卷, 最终酿成了将自己挤死的悲剧。

原因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所致。该司机家在农村, 当时正值麦收大忙时节, 未顾得上好好休息就帮家里麦收, 忙了一天后, 晚上又赶去上班。连续的劳作使他身体极度疲劳和缺乏睡眠, 以致信号把钩工大声喊都未能将其唤醒。

案例2绞车工瞌睡致设备损坏事故

某煤矿掘进工区1名青年绞车工, 在早班前, 由于无节制的娱乐活动一夜未睡觉, 导致严重睡眠不足。上班后, 这名绞车工在斜巷顶盘开绞车拉矸石, 绞车启动后, 便打起了瞌睡。当矿车拉至上顶盘时, 他猛然惊醒, 慌乱中手足无措, 加之操作不熟练, 未能紧急停车, 以致矿车爬上滚筒, 烧坏电动机, 造成设备损坏事故。该事故主要原因是该绞车工瞌睡状态下的意识昏沉和惊慌下的行为混乱。

冒险逞能心理

案例1铝厂设备损坏事故

事故经过某日, 铝厂铸造车间天车工张某在操作天车从抬包车上吊下铝水抬包作业中, 将吊钩上挂着的电子称一起掉进了铝水抬包内, 烧坏电子称, 损失1万多元, 还影响了正常生产秩序。

心理原因分析张某是由别的岗位转换过来当天车工的, 没有进行充分的安全教育和技术训练, 处于实习阶段。按相关规定, 没有师傅监护是不能操作的。但是, 张某好胜逞能, 想利用这次操作机会表现一下自己的“本事”, 就自告奋勇独立操作。由于他没有操作经验, 从抬包车上吊下铝水抬包时, 将吊钩上挂着的电子称一起降落掉进了铝水抬包内。

案例2建井工程施工放炮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建井工程处的1个掘进班正在进行运输大巷的掘进施工, 已经打完眼, 开始装药。这时有个工人对放炮员老王说:“王师傅, 你放炮多年, 经验丰富, 今天是你退休的最后1天, 拿出你的绝活让我们开开眼界。”王师傅笑着说:“没问题。”当炮联好后, 其他人开始撤出, 这时王某喊了几声“放炮了”, 就躲到扒装机后面扭动了放炮器。王师傅本人被崩出的石块砸成重伤, 并致终身残疾, 而其他人由于刚撤出不到30 m, 其中有2人也被崩出的岩石砸成重伤, 造成一起严重人身事故。

心理原因分析放炮员王师傅属典型的冒险倾向性格, 平时就常有冒险行为, 喜欢逞能, 好表现。曾因发生事故, 受过多次轻伤。这一次事故是一起典型的因冒险逞能心理导致的。

麻痹好奇

案例1电工触电遇难事故

事故经过某矿电工在维修井下绞车电气开关故障时, 触电身亡。当日中班14时30分, 采区提升小绞车发生故障, 无法启动。小绞车司机请示电工老李维修。该电工停下绞车上级电源, 上好闭锁, 并打开绞车电源开关开始检修。然而, 他并没有完全按照电器维修的规程执行, 在打开绞车电源开关后, 并未按规程中所要求的“用专用验电笔验电, 并放电后再进行维修”规定去做, 而是直接用手验电准备维修, 导致触电身亡。

心理原因分析本起事故直接原因是该电工的违章冒险作业行为, 而在行为的背后是受害者的麻痹心理。该职工受过电工安全技术培训, 从事电工工作也有10多年, 自称技术高超。但他麻痹心理严重, 常不按规程作业, 也有过侥幸事故发生的经历。这次维修前, 他能停掉上级电源并加上闭锁, 说明在执行规程上有些自觉性。而由于他的麻痹轻视心理, 没有把相关规程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这是造成此悲剧的主要心理因素。

案例2短路电弧导致重度烧伤事故

事故经过某煤矿回采工作面1名实习电工带电操作, 形成短路性电弧, 造成重度烧伤事故。当日早班, 该实习生与其带徒师傅一起检修电器开关, 检修完毕后, 设备达到完好状态。师傅为教其学习维修技术, 又再次打开开关进行演示, OSH Overview告知整定方法, 并让他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去做, 严禁带电作业, 不可有半点马虎。当天, 师傅有其他事暂时离开, 告知实习电工不可乱动。但师傅走后, 该实习生好奇心强, 又打开电气开关, 试图学师傅搞搞测量。然而, 该实习生在设备带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元件时造成短路, 产生电弧, 将他面部及身体裸露部位严重烧伤, 酿成不幸后果。

心理原因分析受伤者为技校刚毕业的实习电工, 性格外向, 做事粗心好冒险, 好奇心强, 喜欢表现自己。本起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受伤者的好奇心理和冒险性格所致。

惊慌

事故经过

案例1一处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即将发生大冒顶, 冒顶现场发出巨大声响, 工友们大声呼喊“快跑!”大家都迅速地往正确的逃生方向跑去, 却有1名工人行为惊慌失措, 朝冒顶方向跑去, 结果被冒落的顶板埋压, 致死。

案例2某工地1名木工, 因私自接电锯电源开关时不慎触电倒地, 电工刘某发现后惊慌失措, 忘记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和用不导电的绝缘物件救助触电者等规定, 而是立即伸手去拉触电木工, 自己也触电身亡。

事故案例 篇9

目前, 很多企业都在安全培训中, 引入了“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 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 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 部分企业安全培训中的“案例分析”, 仅仅是简单的念一念“案例”, 对于事故的分析也是千篇一律, 缺乏针对性, 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那么, 企业在各类安全培训中, 应如何用好“事故案例分析”, 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在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

近期话题征稿

安全管理能否实现“既无哭声也无骂声”

“宁听骂声, 不听哭声”是很多安全管理人员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秉承的原则, 也是一种对员工生命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但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既然是为了员工“好”, 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那么, 能否在保障安全, 做到“不听哭声”的同时, 得到各级员工的赞同和理解, 做到“也无骂声”?如果可以, 应如何去做?如果不可以, 为什么?希望大家积极探讨。

(截稿日期:2016 年2 月25 日)

如何预防“管理性违章”

目前, 企业在开展各项“反违章”工作时, 通常将重点放在生产一线, 主要针对一线员工的违章操作等“行为性违章”。这并无不妥, 但一些企业却因此忽略了“违章指挥”“生产组织及规章制度不合理”“安全投入不足”等“管理性违章”, 导致“反违章”工作治标不治本, 无法从根本上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提升。那么, 企业应如何在杜绝“行为性违章”的同时, 预防“管理性违章”呢?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截稿日期:2016 年3 月25 日)

如何看待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

目前, 随着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一些企业的领导会前往基层开展安全检查。对此, 有些人认为, 术业有专攻, 领导前往基层开展安全检查, 不仅难以查到实质的安全隐患, 还会对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因此, 应把精力放在组织、协调、部署、决策等方面。还有些人认为, 领导前往基层开展安全检查, 展现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态度, 这种态度比查到安全隐患, 更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那么, 对于企业来说, 应如何看待领导下基层安全检查, 是会影响正常工作, 还是会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截稿日期:2016 年4 月25 日)

征稿要求:1 500 字以内为宜, 请选择其中一个话题阐述观点。并在来稿中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务、通联地址、邮编、电话、E-mail以及身份证号码, 以便您的文章刊发后, 给您寄样刊及稿费。来稿请发至ankang1@263.net ( 请在邮件上注明“论坛”投稿字样) 。如有问题也可在易安网论坛www.esafety.cn/bbs与主持人交流。

事故案例 篇10

1 安全用电的课程特点

1.1 本课程的性质

安全用电, 作为一般知识, 应该为一切用电人员所了解;作为一门专业技术, 应该为全体电气工作者所掌握;作为一项管理制度, 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重视并遵照执行。

1.2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与要求

通过对安全用电课程的学习, 应使学生掌握触电急救法, 熟悉安全防护技术, 掌握供用电、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技术, 熟悉电气工作的安全规程和制度, 掌握安全作业的要求和具体措施, 让学生树立起“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好思想、好作风, 以便将来在工作做到安全用电、安全生产,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 把安全用电事故案例分析作为课后习题

这是一个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 整个设计贯穿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这一主线, 抓住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和核心,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安全用电事故案例分析是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完第四章《电气作业的安全规程及制度》后, 选取了这样一个案例:

某供电局配电修理工甲和乙去用户家检修低压进户线。乙在监护人甲不在现场的情况下, 独自登上9m高的水泥杆顶, 作业时未扎腰绳, 也没有戴手套, 甲发现后也未加以阻止。当乙将带电侧的铜绑线破开时, 突然右手触电, 右脚脱离脚扣, 左脚带着脚扣顺杆滑下, 当滑到距离地面4m左右时, 人体脱离电杆坠落在地, 因伤势过重, 抢救无效死亡。

该主题是电气工作的安全规程和制度, 学生必须去查阅《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资料才能分析, 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将课程习题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帮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资料, 搭建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桥梁, 拓宽了探究、运用知识的渠道, 扩大了教学资源,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收集、分析和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拓展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时空,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学生对安全用电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见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完第一章《触电与触电防护》后, 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事故案例:某厂职工子弟中学校办工厂的一名青年管工, 在承包工程的室外地沟里进行对接管道作业时, 接着电焊机二次回路线, 往焊管搭接时触电;他倒地后, 又将回路线压在身下而身亡。

要求学生分析事故的生成、事故教训和预防事故的措施。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反思事故的原因, 展示他们的想法, 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 并与其他人比较记录, 这样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索表达、分享思想、自我完善的空间, 还给了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知识建构的学习领地。最后教师再总结分析:该管工在雨后有积水的管沟内对接管时, 脚上穿的塑料底布鞋和手上戴的帆布手套均已湿透。当右手接电焊机回路线往钢管上搭接时, 裸露的线头触到戴手套的左手掌上, 使电流在回路线──人体──手 (已放在地上) 之间形成回路, 电流通过心脏。尤其是触电倒下后, 在积水的沟内, 人体成了导体。这时, 人体电阻在1000Ω左右, 电焊机空载二次电压在70V左右, 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为70m A。而成年人通常的致命电流为50m A。70m A电流使其心脏不能再起压送血液的作用, 所以血液循环停止造成死亡。

2.3 安全用电事故案例具有鲜明的真实感,

与实际生活很贴切, 能激发学生学习《安全用电》的兴趣。案例有故事情节, 学生参与讨论、辩论, 满足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参与欲和表现欲, 使学生对安全用电的学习变得主动、积极和有兴趣。

2.4 在安全用电事故案例分析中, 学生被设

计在特定的情境中, 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电工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师生能够相互交流, 并且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 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 在这样的教学中, 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 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 但必须开动脑筋, 苦苦思考, 如此反复训练,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3 安全用电事故案例分析作为习题的教学过程

3.1 教师在完成每一个章节的教学任务后, 给学生发一份安全用电事故案例的文字材料或通过多媒体播放案例

选择好案例是重要前提, 其案例是针对教学目标进行的选材, 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具体做法是:根据本章节的知识, 适当联系其它章节相关内容, 精心挑选案例, 尽可能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件作为习题案例, 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案例并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 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一个高质量的案例, 应该能够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重点难点的理解, 并能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 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3.2 要求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分小组讨论交流, 分析事故原因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 小组的规模以6~10人为最佳。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 供大家讨论、补充。在互相讨论交流中掌握知识, 理解概念, 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互相启发、提高的目的。

3.3 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探讨等进行反思、总结, 写出一份案例分析报告, 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 巩固学习成果。

3.4 教师在批改作业后要及时总结点评

教师在批改作业后, 要根据作业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结论进行评价。教师在讲解和评述案例时, 注重分析方法的讲解, 并对案例进行总结, 指出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或知识点, 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理论知识的掌握, 化解难点、理清思路。

总之, 把安全用电事故案例分析作为《安全用电》的习题, 能更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让学生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 主动地寻求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使学生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 从事物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同时应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帮助和引导学生寻觅安全用电知识的内在联结纽带, 刺激学生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单位与计算思维下一篇:规划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