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众平台

2024-06-24

信息公众平台(精选十篇)

信息公众平台 篇1

传播模式是对传播过程最清晰的呈现, 绘出公众平台的传播模式图有助于微信公众账号传播过程的分析。

(一) 推送机制。

如图1所示, 微信公众账号信息流动的驱动, 主要依靠推送机制。就微信公众账号而言, 推送机制使其与用户互动频率增加;对于用户来说, 推送机制使其能及时获取自媒体的最新信息。推送机制不仅影响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 也会给用户的心理造成正负效果。微信5.0版本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 在用户手机端, 订阅号被挤进二级页面, 过多的信息骚扰被隐藏在文件夹里。当信息给用户造成负面影响时, 微信公众平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用户。 (图1)

(二) 互动机制和分享机制。

当接受到微信公众账号的信息, 用户会有三种行为:分享、互动或者不为所动, 让信息继续前行的动力是前两种行为的发生。互动机制, 目前微信公众账号经常使用的是这机制中一种功能, 叫做“关键词回复”。在实际生活中, 用户打开所有推送图文的可能微乎其微。因此, 传播者要学会运用互动机制, 提高账号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 增加账号在用户面前的曝光率。分享机制, 微信里称为“分享至朋友圈”或者“分享至腾讯微博”, 它给微信公众账号信息继续扩散提供可能。如果“分享至朋友圈”, 信息便大多限制在朋友、亲人、同学等熟人圈;如果“分享至腾讯微博”, 信息便可以在微博转发机制下从熟人圈扩散到陌生人群。用户选择微信是出于操作简易、保护隐私的初衷, 可“分享至腾讯微博”的功能则需要跨平台借以及公开隐私, 显然它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用户更愿选择“分享至朋友圈”。

二、信息传播机制的特征

(一) 私密性和安全性。

如图1所示, 微信公众账号的直接受传者都有各自的传播通道, 虽然A1和B1因相似的兴趣都关注了这一微信公众账号, 可却不会像微博一样暴露彼此的存在。另外, 即便是亲密的联系人也无法知晓用户关注的账号。在不受外界评价和审视的环境中, 用户可以自由的选择爱好, 可以形成独立的自我观点。一切尽在用户的掌握之中, 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于环境的控制欲。微信是一个重视私密性和安全性的社交媒体, 公众账号的信息流动机制也在不遗余力地避免用户隐私被他人窥探。相对于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给予更安全的信息环境。

(二) 封闭性和有限性。

各居其位的传播通道是隔离关系, 它使信息在封闭环境下流动。如图1所示, 假设受众A1和A2的朋友圈除彼此之外不存在重复, 那么受众A1的信息则突破了圈与圈之间的壁垒。但是, 在现实传播中这样假设的情况极少。很多时候, 朋友圈A1、A2、A3具有极高的相关度和相似性, 不存在壁垒就没有了再次分享信息的意义。在充满强关系的有限的朋友圈里, 相似的信息不会如无边无尽的微博一样发生病毒式的裂变。因此, 朋友圈相对微博的信息量是少, 可也同时避免了“信息重复”、“信息爆炸”的干扰。

三、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符合知识精英、意见领袖生存的交互空间。对于新鲜事物, 年轻人往往热情高涨, 学习适应也比社会中其他群体更强。年轻人是微信主要使用人群, 同时也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受传者。从知识需求来说, 年轻群体更向往专业的并充满个性的信息, 这一情况给予知识精英、意见领袖存在的必要。

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机制不仅影响信息流动, 更改变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主动关注与主动推送, 很好地连接了传播者与受传者。而在互动机制的助推下, 传播者与受传者又变得更加亲密。对于用户, 微信公众平台总是给予更多的权益。保证“零旁观”的独立、私密、安全, 保证传播关系中的对等以及传播者刻板印象的淡化。因此, 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机制是亲和的。这一点让微信公众平台最终成为稳定、和谐、亲切的传播媒介, 让广大传播者和受众驻足停留。

摘要:微信公众账号因其特有的信息传播机制, 成为知识精英、意见领袖最新的集聚平台。本文从推送机制、互动机制、分享机制等方面, 探析微信公众账号兴盛背后的信息传播机制。

关键词:自媒体,微信,传播机制,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攀.基于互联网的微信用户采纳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2.6.

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登记说明 篇2

信息登记有什么作用?

为了提供给用户一个安全健康,合法有序的平台环境。微信公众平台验证机制升级后,对公众账号的使用者来说,可以更好的保障自身利益不被他人侵犯,同时杜绝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进行欺诈、违法操作,更是保障了广大微信用户的利益。

注:根据信息登录页面提示选择公众号类型,根据提示填写真实信息。提供的信息仅作登记和联系、管理用途,不会通过任何渠道、以任何方式对外展示。

企业、个人等各类型有什么区别?

1、政府/媒体/企业/其他组织类型,填写信息登记时需上传加盖公章的“授权运营书”、以及组织机构代码。

2、个人类型,根据信息登记页面提示填写身份证、身份证手执证件照等个人信息即可。

3、政府、媒体、企业、其他组织,可以申请成为微信公众服务号,且拥有公众服务号的相关功能(如:可申请自定义菜单等),各类型微信公众帐号的其他功能是相同的,暂无区别。

信息登记的审核时间多长?

微信公众号信息登记时,请您按照真实信息进行填写,填写后有相关工作人员对您的身份信息进行审核,审核时间为7个工作日(节假日、周末除外)。

信息登记审核通过后可正常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审核不通过登录时页面会提示:需重新进行登记以及剩余提交审核的机会。

审核期间哪些功能无法使用?

1、审核期间,微信公众帐号无法申请认证;

2、审核期间,群发消息功能、高级功能无法使用;

3、审核期间,他人无法通过“搜索公众帐号”无法搜索到微信公众帐号。

如何修改信息登记的资料?

目前微信公众号信息登记已填写的资料,暂无法修改,如需要修改,请留意微信公众平台官网(mp.weixin.qq.com)最新通知。

2、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登记说明(政府)

政府机构包括:国内外、各级、各类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等。目前主要覆盖公安机构、党团机构、司法机构、交通机构、旅游机构、工商税务机构、市政机构、涉外机构等。

身份证、手机号码的要求、限制

1、同一个身份证可登记2次信息。

2、目前只支持通过中国内地年满18周岁的身份证进行信息登记(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

“运营者”资料登记说明

提供微信公众号长期管理者或主要运营者的资料进行信息登记。

注:运营者身份证名称,是指运营者姓名。

手持证件照要求

1、身份证上的所有信息清晰可见,必须能看清证件号,不可遮挡;

2、照片需要免冠,建议未化妆,手持证件人的五官清晰可见;

3、照片内容真实有效,不得做任何修改;

4、支持.jpg.jpeg.bmp.gif格式的照片,大小不得超过5M。

政府信息登记表

在选择“政府”类型后,在信息登记页面下载政府信息登记表,按表格要求填写资料后,上传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到页面即可。(支持.jpg.jpeg.bmp.gif格式照片,大小不超过5M)

授权运营书

在选择“企业”类型后,在信息登记页面下载授权运营书,按要求填写表格后,上传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到页面即可。(支持.jpg.jpeg.bmp.gif格式照片,大小不超过5M)

温馨提示:

1、授权运营书中“授权代表”:是指公司/机构的法人代表或者负责人,可以有权限代表公司授权的人员。

2、授权运营书中“公众号(公众号名称)”:是指注册时将要设置的公众号昵称。

3、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登记说明(其他组织)

其他组织包括:不属于政府、媒体、个人的机构等类型的公众帐号。

身份证、手机号码、固定电话、组织名称、组织邮箱的限制(要求)

1、同一个身份证可登记2次信息。

目前只支持通过中国内地年满18周岁的身份证进行信息登记(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

2、同一个手机号码可登记2次信息。

目前只支持填写中国内地的手机号码(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其它国家的手机号码暂不支持。

3、固定电话(组织电话)是没有登记上限的。

固定电话:必填内容,如不提供固定电话将无法完成信息登记,如您没有安装固定电话,您可以提供可以联系到您的固定电话即可。

4、组织机构代码、组织名称、组织邮箱申请公众号没有上限。

目前只支持填写中国大陆的组织机构代码(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进行信息登记,其他国家地区暂未开放。

“运营者”资料登记说明

最好用法人身份信息登记,也可以提供微信公众号长期管理者或主要运营者的资料进行信息登记。注:运营者身份证名称,是指运营者姓名。

手执证件照的要求

1、身份证上的所有信息清晰可见,必须能看清证件号,不可遮挡;

2、照片需要免冠,建议未化妆,手持证件人的五官清晰可见;

3、照片内容真实有效,不得做任何修改;

4、支持.jpg.jpeg.bmp.gif格式的照片,大小不得超过5M。

组织机构代码及扫描件

组织机构代码共9位(由8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1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例如:12345678-9

组织机构代码扫描件:

1、请上传加盖公章的扫描件;

2、支持.jpg.jpeg.bmp.gif格式照片,大小不超过5M。

授权运营书 在选择“其他组织”类型后,在信息登记页面下载授权运营书,按要求填写表格后,上传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到页面即可。(支持.jpg.jpeg.bmp.gif格式照片,大小不超过5M)温馨提示:

1、授权运营书中“授权代表”:是指公司/机构的法人代表或者负责人,可以有权限代表公司授权的人员。

微信公众平台 让信息push过来 篇3

他写道:“终于可以订阅网站和杂志了,信息应该这样push过来,不用我去一一查询。”他说的是当时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公众平台。

按照“爱范儿”站长王伟兴的说法,此时距离微信团队主动接洽他们、发出邀请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微信的用户量早在今年3月就已证实突破1亿,被看作移动互联网上最具潜力社交平台。

微信VS微博

8月18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数百家媒体与公司机构涌入,将这里开辟成为除微博官号外的另一大互联网营销战场。腾讯官方称,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是“为用户、媒体、企业等提供一种全新的互动沟通模式,以及通过自由平台打造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和体验”。

乍看上去,它的直接对手应该是新浪微博,它们有很多共同点:海量用户(新浪微博用户数截至今年5月已超3亿)、信息传递及时快速、公众平台中多是认证媒体与明星、移动端登陆用户均占主导地位。在微信崛起前,新浪微博一直被看作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绝对霸主。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杜蕾斯依旧卖萌,它的欢迎语是“Let’s 杜!”,关心你“有没有吃早餐呢?什么,没有吃,太不爱惜自己身体了!”。热爱吐槽的“英国那些事儿主页君”依旧用一本正经的语气讲着冷笑话。“商业价值”也依旧遵循着它的微博风格,冷静、克制,一天只发送一条有用和值得深思的信息。

微信的生态圈系统与微博截然不同。“爱范儿”站长王伟兴说,“微博像一条大河,信息快速流过,人们在其中打捞他们想要的。”

微博喧嚣、庞杂,更像一份报纸,喋喋不休,信息量永远过载。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除了你的好友,没人能看到你关注了谁,分享了什么,甚至就连你的好友都不知道你对谁评论了什么。关注同一公众账号的用户之间,不会产生任何交集。在微博上,你永远像对一群人在说话,而在微信上,你所面对的是单个人。通过公众平台,王伟兴有一次发出了一条征询大家意见的微信,最后,他和九百多人進行了一对一的聊天。

这令微信的传播效果逊于微博,杨幂在微博上拥有近两千万粉丝,平均每天都要发两三条微博。尽管她早在测试期就进驻了微信公众平台,但与粉丝的公开交流仍然寥寥。更多的明星则在注册之后,仅仅录制一段欢迎词,就弃之不顾。看不到转发、评论,甚至没有公开粉丝数目排行榜,这怎么能满足虚荣心和获得眼前的利益呢?

公众平台的真正价值

提供价值,而非吸引眼球,这是微信的态度,也是它能否成功的关键。用户在微信上被动地接收信息,如果信息没有价值,他们很容易感觉被打扰。而取消对某个帐号的关注只需要不到3秒钟。王伟兴说:“微信公众平台赋予了人们选择的权利,让他们用品味去投票。”

现在,微信官方限制所有账号每天最多只能发3条信息,就是担心用户会心生厌烦。相比微博,微信反而是一个更精准而有效的营销平台。它私密,推送信息必须得到用户允许,会长期关注某一账号的用户一定发自内心对某类信息感兴趣。微信账号通常与手机号或QQ号绑定,这决定了诞生僵尸用户的可能性偏低。

虽然公众平台名义上是多向交流的工具,但在实际体验中,用户却往往会错觉只是在双向交流。腾讯允许任何人登陆公众平台,只要你有QQ号,就可以建立起属于你的公众平台。接下来,能否吸引用户,就看各自本事了。

在张小龙看来:“PC的入口在搜索框,手机上的入口在二维码。”微信会自动为每一个用户生成二维码,你只需要把它附在签名档、微博、短信,打印出来贴在餐馆、酒吧和公司的墙上,只需拿手机轻轻一扫,“啪”任何人都可以在微信上迅速找到你、关注你,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

利用二维码可以交朋友、购物、下载音乐和应用、参与活动,而用户产生的数据都归微信所有。

微信公众平台的广告语低调而霸气——“我的品牌,上亿人看见。”和当年QQ征服中国一样,这一次,他们依托的仍然是庞大的用户。不过,眼下他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正式上线刚满10天,账号管理者很快发现,他们甚至无法在移动端直接管理账号,大多数操作都只能在PC端进行。他们还无法得知每条推送的信息到底被多少人有效阅读,又有多少人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加以分享和评论。

信息公众平台 篇4

在构建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发布的终端平台, 以及兼容性问题。目前的信息发布终端主要采用两种形式, WAP APP和网络应用程序, 是在网络浏览器的辅助下完成的, 就像是为移动终端构建的网站, 这种移动终端的适用范围比较广, 而且方便部署, 升级方便[1];缺点是不利于用户体验, 不可以进行推送, 但适合进行开发的HTMLS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目前开发者基本上都是通过原生APP进行发布信息, 而原生APP是一种移动操作系统结合原生程式编写而成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这种客户端的客户体验比较好, 可以进行推送, 但不足是对于不同的的平台要对多个不同版本的客户端展开维护工作, 仅支持智能手机使用。

目前在高校的信息系统中可能同时存在很多异构系统, 他们所提供的对外接口、格式以及位置都不相同。有的采用WEB服务接口, 有的采用自定义接口, 还有一些直接连接数据库。从格式上看, 有的系统使用可扩展标记语言格式, 有的是JSON格式, 还有一些使用自定义数据格式。就位置的部署之间的差异有:有些系统将位置设置在公网, 任何人都可以访问, 另一些比较隐蔽的信息则将位置设置在防火墙之后, 只有特定的用户才可以进行访问。因此对于信息的整理和发布就成了移动信息发布平台面临的主要问题。

系统接口的功能除了可以进行查询之外, 有些学校还在接口处设置了信息修改功能。一旦将信息都集中到用户程序, 不法分子就可能通过破解程序密码, 进而获得所有信息接口发布的内容, 严重威胁了信息的安全。

二、解决方案和微信公众平台功能介绍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 人们也做过多次努力, 但是最终发现腾讯的微信公众平台刚好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微信是一种新的扩展程序。作为微信公众账号的管理者, 可以通过微信给任何一个普通用户发布文字、语音、视频、图片、链接等信息。微信的这种传递功能最初是想作为商业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平台。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商业模式, 将学校的信息服务系统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对接, 并将校园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学生。

在这种新的微信模式下, 微信公众平台还提供了数据交换验证规范, 有了它微信平台所有者可以自己编写对接程序, 从而接受普通用户回发给微信平台的信息内容。这样就可以实现微信总服务台与所有普通用户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而信息发布者将主要的工作精力放在服务器之间的对接上就可以了, 不需要对客户端耗费太多的时间。通过这一系列运作, 基本上面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三、对接方案的实现

(一) 搭建对接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在HTTP协议下, 利用“HTTP GET”和“HTTP POST”方法实现服务器接口交换数据的。首先要开放一个80端口的公网服务器, 结合Windows Server 2008 R2操作系统, 通过IIS 7.0建立一个网站, 并内部编辑一个处理“HTTP GET”和“HTTP POST”的空页面, 主要负责服务器回发过来的信息。在服务器端提前申请一个公众号, 并设置为开放模式, 在配置URL和Token信息接入。URL主要负责指定接口服务器, Token主要负责公众号的所有者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认证, 防止假冒现象发生。

(二) 接口的对接和认证。

做好上述工作后, 服务器要先对URL进行HTTP GET检验, 检验上述服务器接口设置的有效性。检验成功后, 以后就都可以利用这个通道实现数据交换。在以后的数据交换中, 用户最好每次都做一次上述验证过程, 这样可以防止假冒服务器非法盗取信息现象[2]。

四、结束语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中, 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每一个企业领导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校园信息移动发布平台的传播方式, 学生通过查看微信的方式接受校园发布的各种信息。作为高校的正式平台, 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更好的为高校信息传递服务。

参考文献

[1]夏凌云, 韩立峰, 王长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打造校园信息移动发布平台[J].信息技术, 2014, 02:183-185-190.

信息公众平台 篇5

首先奉上一幅大家熟悉的图,面对这一幅图,我们经常手足无措,尤其是“请重新进行信息登记,你还有4次提交审核机会。若审核不通过,该帐号可能被永久封停”这句话,让人看了不觉心有余悸。

遇到“你的帐号信息登记审核不通过,原因可能为以下几点,请核对后重新提交:”可联系优度网客服人员,可以帮您完成。百度搜“优度网”即可找到。

微信公众平台致力于打造真实、合法、有效的品牌推广平台,有志与诚信守约、进取担当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携手并进,建立和维护良性互动、健康有序的平台秩序。为了更好的保障广大微信用户的利益,审核非常严格。

微信公众平台:你的信息登记审核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也可以直接找优度网的工作人员帮忙,搜优度网找到官网后找客服即可。优度网可高效、保证质量的完成微信申请开通服务。

你的帐号信息登记审核不通过,原因可能为以下几点:

1、照片内容不是本人手持身份证;

2、照片中真人头像或身份证不清晰不完整;

3、照片中身份证与所填写的身份证信息不符。

最后,请确认你的微信公众账号属于政府、媒体、企业、其他组织或个人,并请按照对应的类别进行信息登记。

信息公众平台 篇6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  图书馆  信息推送服务  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39-01

1.前言

在2011年底,微信这一软件研发成功,并通过手机、电脑以及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微信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量用户使用。至2012年,该软件已经逐渐完善起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全新的功能被开发出来,这一模块的建立使得使用者对于企业和组织的相关信息查询更加的方便。图书馆的信息量较大,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将其信息有规律的呈现出来,本文通过图书馆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进行分析。

2.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现状

自从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功能被研发出来,各界都对这一功能进行了关注,图书馆也不例外。许多图书馆逐步对于这一平台进行应用,这一做法不仅使得使用者查询更加方便,也使得图书馆的公众平台得到了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在平台的使用过程中,不仅可输入个人资料对借阅信息进行查询,还可以对图书推荐以及读者培训等信息进行接收。经调查,这一做法不仅简化了读者对于个人信息的查询,还促进了读者读书质量的提高。

3.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服务的优势以及不足

3.1优势

使用微信的用户较多,且适用人群稳定,其不仅可以与QQ相关联,还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以及附近的人找到好友,并且操作简单,添加方便,使用者还可通过扫码以及直接输入微信用户名等方式对于好友进行添加。图书馆对于平台进行应用后,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对于图书馆平台进行关注,并且验证的过程十分简便,方便读者之后的使用。不管是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还是使用者的注册和使用,都只需连接无线网或者打开流量,并且根据自身的手机号进行操作即可,使用过程十分方便。

并且微信公众平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不论何时何地,使用者都可以根据信息提示查询储存在公众平台中的自身信息,从而获取相关信息。

3.2不足

图书馆的信息较多,但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属于腾讯公司,因此图书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并且公众平台对于每天推送消息的数量以及回复的字数有所限制,这就会造成图书馆的线上管理效率很大程度的受到限制。

并且由于人们对于图书馆信息的需求较大,图书馆的线上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单一账号登录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应设置多人,一起对这一平台进行经营管理,而当前帐号的管理人员有限,不能满足使用者对其的个性化要求。

4.开展信息推送服务的模式

通过图书馆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我们打开了图书馆经营管理的新局面,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当前信息推送质量以及效率。本文认为应开启创新的服务模式,对平台中的信息进行推送。

4.1广播式信息推送

广播式的推送信息使得读者更加一目了然,并且这一方式适合应用到新闻以及公告类型的信息之中,因此新书介绍、讲座安排等活动的宣传信息都可以采用这种推送方式进行推送。

图书馆采购的具有代表性的新书可以通过这一方式进行推送,其的内容应该包括图书的作者信息、出版社、内容简介以及相应的图书评价,从而使得读者大致了解其内容,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应制定一个模块专门对于新书进行介绍,读者在点开后产生一个目录,读者可以根据目录中的书名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图书馆经常会举办相应的读书讲座以及报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于这一信息进行发布,并注明讲座地点,讲座时间以及主讲人信息等,使得读者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讲座。

馆藏文献对于大多数读者都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寻找起来十分不便利,因此对于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图书馆为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对于馆藏文献进行统一的整理,并及时的发布,读者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查找和使用,为读者提供方便。

4.2个性化推送

当前我们处于大数据时代,并且的社会越来越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图书馆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读者以往的借阅信息以及近期所关注的微信平台中的信息,为读者制定个性化的信息推送。

读者的借阅信息对于图书馆来说是最为方便得到的,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十分直观,图书馆可以通过借阅的信息以及借阅的时间对于还书的时间以及图书馆借阅证的续期进行提示,以督促读者按时还书并且及时续期,从而实现保证读者正常使用的目的。对于这一功能的使用,读者只需要在下栏中找到借阅信息以及图书证续期一栏,填入借书的个人信息即可,不仅操作简单,还能够方便的对于信息进行获取。

自主咨询代码是读者根据平台的提示以及个人的需求进行的输入,例如平台设置回复“电子阅览室”可获取电子阅览室上机密码。当前大多图书馆都对于这一功能进行了应用,这一功能极大程度的提升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笔者在这一段对于广播式信息以及个人化信息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但在各大图书馆的使用过程中还应结合着自身的特性进行个性化的操作,从而进一步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要求进行满足。

5.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前新媒体运营的形式之一,对于服务的质量以及个性化服务进行了进一步的重视以及提升。图书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通过平台与使用者进行良好的交流,从而方便了读者对于自身信息的查询以及相关信息的推送。但当前部分图书馆的推送信息质量较低,内容单一,并且管理不尽完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正.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年2期

信息公众平台 篇7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互联网发展进入第三个高峰期:即时网络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用户规模增加, 用户需求更加注重个性化与需求化。《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 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7%。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26.9%, 规模达1.91亿。值得关注的是, 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超过九成。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为31.7%, 但是城乡差距仍然巨大[1]。通过以上基本情况研究发现:移动端新媒体发展势头良好, 农村的新媒体市场仍有巨大缺口, 但这是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

微信作为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途径有很多, 比如: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其免费、即时、互动等特色迅速赢得受众市场。微信传播的方式主要有3种:好友互聊、朋友圈发布、公众号信息传播。根据《2015年腾讯公司微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 微信注册用户达到9.27亿。可见微信作为手机移动端的新媒体, 已经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方面潜存着巨大的能量。在微信与农业传播领域, 很多学者对于微信这种新媒体的优缺点以及发展对策也都有研究。概括来说微信的特点就是:便捷、及时、丰富、受众广。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于制度、信息、功能缺口、公众号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

根据腾讯微信官方消息, 截至2015年8月, 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1 000万个。巨大的应用量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公众平台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与优势, 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我们可以概括为3点:第一, 网络化、智能化的开放使传播环境扩大了知识传播的途径和范围;第二, 专业化、针对性的知识传播具有更强的目标性;第三:更加注重与知识接受者的互动, 知识传播效果反馈更加迅速直接[2]。

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学习, 我们发现:众多研究中对微信公众号详细、具体的研究比较缺乏。在如此的大发展趋势下,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如何搭上微信公众平台这列“快车”, 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成了亟待探索的问题之一。为此, 以优秀农业科技信息公众号之一的“农民日报”为例, 探索其成功运营及维护的经验, 对于打造农民所需的科技信息传播微信平台可能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1“农民日报”作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微信公众号的优点

微信丰富的信息传播方式如:文字、语音、视频、朋友圈发布、资料分享等给微信平台的运营营造了扎实的基础条件, 而一个健康良好公众平台的构建关键是如何将资源合理配置运用。为此笔者将以“农民日报”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方面如何规避现存公众号存在问题以及对其实现基本良好运营的手段、方式等领域进行分析, 以期为今后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公众号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实现农业公众号实实在在为农民服务的目标。

1.1 合理的信息推送时间

现阶段我国农业没有全部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一家一户的小农耕作仍是农业产业的主力军。大部分农民自由学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用餐期间、就寝前。一些所谓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公众号对于信息的推送有较大的任意性且不固定。有一些县镇级的农业公众号普遍存在信息推送时间不固定而且时间间隔大的问题, 如:推送的时间有时是早上有时是晚上, 甚至是凌晨。最新一条信息推送时间是2016年9月5日, 上一条信息推送是2016年7月27日。时间跨度是1个多月。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农民有规律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技术, 也不利于及时知晓相关的国家政策。

但笔者观察到“农民日报”公众号自开办以来, 不论是法定假日还是重大事件每天都风风雨无阻地进行消息推送, 时间跨度小且有规律。推送的时间范围集中在14:30-21:00, 并且以17:00-20:00推送信息为主, 其所占比例大约为85%。这段时间恰好主要是大家晚饭前后的时间段, 比较空闲。如此更能实现微信公众号移动化或自由化学习的效率。再者, 晚上发布消息, 有利于发布者对于信息的全天候总结, 确保了信息的全面与新鲜。

1.2 信息板块丰富、清晰

不同的公众号推送的内容不同, 但农民真正想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经过整理调查我们发现, 有些公众号推送内容很多, 却与主题不符。尤其是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农资公司公众号。“北京早上农业”是北京早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设的公众号, 进入公众号我们感到内容繁多, 美文、拉票、笑话、促销消息……交杂在一起, 让人眼花缭乱。想要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非常费时费力。在此情况下, 又有多少农民有这样的时间有这样的心情去从微信上获得有助于农户发展的信息呢?

推送内容杂乱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进行连贯学习, 还很容易让受众分心。这方面农民日报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笔者通过对其内容的阅读, 发现其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 针对农民的心理接受习惯, 农民日报公众平台的每天消息量保持在2~5条。其中以5条信息为一组进行发布为主。其二, 内容有清晰的板块区分, 比如:相关政策、致富消息、日常提醒、健康生活、农资信息、生活实用等等。其三, 每天都会有选择性地推出几个板块信息。其四, 信息经过严格的筛选, 基本没有杂七杂八的科技信息, 且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如“农业政策类信息”除了时下热门的政策条例外, 还有图解阐释、人物访谈、案例分析和对农民的现实问题解答。此板块信息量所占比例最大, 约为24% (见图1) 。其次比例较大的分别是“资讯”“致富信息”“健康”“生活实用”。可以看出“农民日报平台”在关注农民的发展同时, 更注重农民身体健康与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这也是该平台的特色, 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丰富的板块设置, 利于阅读者对农业科技信息的全面把握, 清晰的版块设置增强了信息的定向服务利用效率。

1.3 农业科技信息文本编辑有特色

调查中了解到, 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 始终把农民受众放在核心地位, 订阅用户主要是本行业相关的人群。粗略分为3类:农民、农业相关工作者、关心国家农业发展的兴趣人群。文章在国家方针政策的大方向下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发展“三农”的宗旨, 不论从题目、排版、还是内容上都做到了简明生动、通俗易懂、紧跟时事。

首先, 信息标题的类型分类比较具体清晰。信息标题的字数一般在10个左右。每一个题目之前都会有符号:“【】”, 符号中对信息内容的叙述也做到了简明扼要, 比如:“【致富】如何实现亩产纯收入过万元, 看完你就知道”“【政策】六部门联合部署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 这样的标题易于农民会很快了解消息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有的标题还比较赶潮流, 有时代词语的元素, 比较吸引年轻人。比如:“曝光这些坑人合作社, 都是套路。”

其次, 进行版面排版重点突出。文章的主要元素是“文字、图片”。文字篇幅比较小, 每篇都有小标题以不同的文本颜色加以区分, 文中重要的文字也会以不同的颜色加以突显。图片比较贴近信息内容, 穿插在文本中, 活泼生动。有的则以图片为主体, 例如:“【一图读懂】土地确权, 农民要做哪些工作”。这些设置, 便于农民把握内容, 理解内容。

再次, 内容丰富多样, 文风轻松, 语言通俗。内容涉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等众多领域, 真正用农民听得懂得语言叙述信息, 善用农民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作比喻, 从而帮助农民对信息的理解。

1.4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反馈机制, 增加互动

每一篇消息最后, 参与者均可以进行评论与点赞。有意义的“评论”都会有小编的回复, 实现了二者的互动。点赞的信息也会被该平台用以大数据分析, 从而分析出读者的兴趣, 不断完善平台建设。虽然, 每个平台传播的消息都会有“转发、评论、点赞”的功能, 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就是关键点了。农民日报小编的积极回复、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的综合运用均赢得了阅读量的攀升。

2 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维护中存在的不足

2.1 推送信息形式单一

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 农民日报微信中的信息大部分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视频、语音的科技信息较少。阅看繁重的文字, 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可能是个挑战。编辑仅用接地气的语言故事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还是远远不够的。

2.2 信息缺少可搜索性

虽然农民日报公众号的文章都有分类, 但是不足之处就是缺少一把“放大镜”, 农民想要找的内容可能是好几天以前的信息, 甚至是不同年份发布的信息, 如果一条一条地去翻阅是很繁琐的, 极易挫伤农民学习科技信息的积极性。

2.3 反馈、互动机制有待完善

现有的反馈机制主要是3个途径:邮件发送、消息评论、点赞以及大数据运算、分析。对于普通农民来说邮件发送的可操作性不强。写消息评论或点赞常缺乏及时专业的信息回馈。笔者曾尝试在主页发消息给平台, 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回复, 可见其反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 建议与对策

综上所述, 针对农民日报科技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从国家、政府大环境以及平台自身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1 国家加大投资并完善相关法规

国家农业规划中应该对新媒体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问题综合考虑。在有基础的农村社区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从物质上保证农民对新媒体的使用便捷性;对涉农部门加大投资, 为涉农部门建设、管理微信公众服务项目提供有力支持;对涉农企业通过减免税收增加资金投入, 间接支持微信等新媒体农业科技传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可循, 微信作为新媒体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微信现阶段发展势头良好, 但是信息事故不是没有。一些公众号或是个人, 没有道德标准发布不实信息, 造成农民损失。这样类似的案例, 应该有相关的有针对性的制度去规范, 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处理。

3.2 微信公众号加强自身的管理

3.2.1 推送时间合理化

ii 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询) 数据显示, 微信公众号阅读场景较为丰富, 碎片化现象较为明显。超五成的微信公众号用户有晚上睡觉前阅读的习惯, 玩手机、刷微博、上微信、玩游戏等成为了许多手机网民的固定催眠模式。虽然已经开始朝着耗时长、重度化应用的方向过渡, 但微信阅读仍主要表现为碎片化时间的消费模式[3]。所以, 推送时间是一个影响阅读消息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农民日报为例, 我们看到一个好的公众号应该是以读者为核心的。结合现阶段我国农民的作息时间工作性质、生活习惯来看, 科技信息推送时间间隔最多不宜超过两天, 时间段以傍晚至夜间22:00为佳。

3.2.2 推送内容丰富、简明、可搜索化

不同层次的农民需要的信息不同, 作为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者既要担任教育者的角色, 主动为大家推送农民需要的、应该知晓的内容, 同时又要充当参与者的角色, 发布农民关心的信息。

考虑到农民受教育以及阅读能力和阅读要求的多样化, 内容要有清晰明确的板块, 文字尽量口语化、通俗化, 能用图解的就不要用文字赘述。重要的信息可以多几次以不同形式发布, 以便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加强读者的阅读理解。在每个平台的主页添加搜索功能, 进一步加强信息的定向利用。各个平台之间也应该相互学习, 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 打造出真正有用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类微信公众平台。

3.2.3 推送方式多样化、趣味化

在文字、图片元素下, 配上音乐, 使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也不枯燥。微信视频的好处相比较于传统媒体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重复观看还可以二次转发、自己收藏。视频较于文字更加具体可操作化。所以再次提倡推送形式跟随微信功能的开发改进步调, 在原有文字、图片为主的推送方式上搭配语音、视频, 增加大众学习兴趣, 丰富学习形式。

3.2.4 加强反馈机制的建设

及时了解农民的想法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公众服务号的“主人”是读者。微信信息反馈通过语音进行反馈, 可以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输写的障碍。大家可以在某条信息后面写评论, 说出自己的疑惑、见解;可以实现自动回复, 也可以联系小编进行“私聊”, 实现人工服务。但问题是现有的大多数公众号的信息反馈途径比较少, 而且迟缓, 造成农民朋友的使用障碍。所以, 各平台要认真对待工作漏洞, 注重读者反馈而不是闭门造车。反馈的途径可以有:邮箱、评论、电话、短信、微信一对一私聊等等, 平台负责人要及时明确地回复或及时沟通专业人员。

3.2.5 增强自律意识、服务意识

公众号平台相关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 增强自律意识, 自觉遵守相关制度条款。增强服务意识, 不为利益驱动而发布不实信息。公众号对于信息源的信息要经过严格审核, 情况属实才能发布。

3.3 建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的“人”包括:农民、农业带头人、政府工作者、微信农业科技传播者。“建设”指的就是培养和培训。

笔者调研中发现, 多年的农业发展得不到预想的效果, 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人没有管理好。微信公众平台在传播科技信息领域的建设一定也要注重以人为本人的建设理念。

首先, 要加大新媒体运用意识的灌输。这种意识灌输给农民、带头人, 让他们从心里真正意识到微信公众号对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性, 对于他们发展的助力性。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学习, 变“你要”为“我要”。这种意识一旦灌输或渗透给政府工作者, 便会加大对农民微信的使用指导与技术, 使公众微信平台的良性发展。

其次, 农民有了意识, 就要“趁热打铁”, 培训他们更好地使用这种新媒介。同时加强相关微信公众号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最后, 需要强调的是农业科技传播一定要将“参与式”因素加入其中, 让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者与受众共同享受微信带来的便捷与互动性。让农业科技传播更加实用而不是信息和实际脱轨。

4 结论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 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道路中, 重视培育农民科学的生活观念及农业科学技术因素的加入最为关键。微信公众平台在农业科技传播中以其应用性、亲民性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而它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发展中也会不断出现。当今, 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微信公众号在农业科技传播信息方面的优越性放大做实, 将其存在的问题一一攻破。将“微信公众号”这把利剑打磨锋利, 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关键时刻亮剑而出。

参考文献

[1]张歌.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人民网, [2016-8-03].http://it.people.com.cn/GB/119390/118340/406323/.

[2]刘文浩, 曲建升, 刘燕飞.科技类微信公众平台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J].新媒体研究, 2016 (14) :46-49.

信息公众平台 篇8

一、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三足鼎立

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的三足鼎立态势, 即官媒订阅号、订阅户和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团队的追求内容多元化和实现三足共同利益的多赢思想。

(一) 一足:官媒订阅号

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运营主体主要是官媒订阅号的传播效果较有领导力。首先要解决的是公众平台的服务号、订阅号的区别。只有认证订阅号 (官媒) 和普通订阅号和是每天可以群发一条消息, 普通服务号和认定服务号每个月群发四条。官媒运营推送信息数量多, 自然传播效果也是最佳的。新疆的官微信平台的公号如《最后一公里》运营主体是新疆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认证的《新疆日报》运营主体是新疆日报, 均都属于认定订阅号即政府公号。

(二) 二足:订阅户

用户是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的生存之本。对于微信公众平台上订阅号上的用户来说, 主动接受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上的信息, 点赞, 反馈, 都是给运营主体的反馈。从功利角度看, 受众希望接收到对自己的生存有建设性指导, 微信公众平台上特定的内容能够吸引特定的受众群体的关注, 新疆公号的订阅户定位是为与新疆有相关的人服务, 主要是最大可能性满足本地用户需求。

(三) 三足: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团队

微信运营团队用平民化点对点 (P2P) 移动数字发布平台功能, 满足微信公众号与受众, 并且监督管理用户与运营主体及其平衡之间的关系。如微信更多有10种基本功能, 传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手机QQ;收藏;查看官方账号;复制链接;更变字型;刷新;举报功能, 利用一切方式将信息实现“被关注”的最大范围。例如, 《最后一公里》的微信公众平台聊天界面底部有四个自定义菜单, 分别是键盘输入互动;服务包括火车班次;航班查询;天气查询;车辆违规和每日菜价;投稿;最后一个菜单是最美新疆包括新源零距离和托克逊零距离等地方介绍信息的链接。这些平民设计都是为了提高送达频率, 将现代信息和本地民生关怀新闻内容多渠道“进入”眼球。不断创新运营理念和功能, 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需求, 来提升微信公号的表现力和公信力。

以上三方势力存在于微信公众平台这个大团体, 根据卢因提出了团体动力学, 具体说来就是研究个人在团体中 (微信公众平台上) 的行为表现, B=f (PE) , 即不同的人对一个环境可产生不同行为, 同一个人对不同环境也可产生不同行为, 所以需要多种形态的舆论引导针对不同的人, 不同的舆情, 来产生一个符合主流的思想, 指导行为。[1]

二、公号即政务信息

新疆微信公号订阅号这个渠道上和政务舆论引导有很大的相关性。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 其含义是媒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2]对于微信公众平台上微信公众订阅号“新疆日报”“最后一公里”“新疆零距离”这个传播工具上所策划好的政务信息发出去, 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所传播的信息, 而在于使用传播工具即这个平台的功能, 受众就能使用微信订阅号上的功能, 如是否传送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手机QQ, 收藏等, 将其使用情况数据可视化, 以及带来的社交软件带来的新的活力分析其舆论引导效果。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认为所谓媒介即讯息, 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 (即人的任何延伸) 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 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生 (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 , 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3]所以, 政务消息舆论引导力所带来的影响在于新技术 (微信公众平台) 是否引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三、政务信息舆论引导

在微时代, 微信公众平台上舆论引导是个人或团体即官媒的自我语言, 对某一事件发表意见, 影响人们的思想, 行动。舆论的产生是一种随意的社会信息形态, 不同的政务信息的内容, 就有不同的舆论引导形态。通过微平台推送传播新疆的变化, 农村基层的生活, 国家城市的风貌, 做好宣传文化的工作。分析其内容价值背后的情绪舆论引导、观念舆论引导、畸形舆论引导、艺术舆论引导四种舆论引导形态。

(一) 情绪舆论引导

政务信息的情绪形态的舆论通过公号传播讯息而间接表达意见的舆论形态。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扶植正面情绪以抑制负面情绪就是间接表达意见。依据迈尔斯态度是对某人某事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 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4]可以得出态度的三部分“情感, 认知, 行为”, “情感”喜欢与不喜欢很适合微信圈信息流动的浪潮。对于公号上引导正面情绪舆论表达讨喜的政务信息较为流行, 通常比其他形态的舆论影响要大。例如, 由央视新闻中心运营《最后一公里》, 每天推送一次有8条图文政务消息, 以当天的热点新闻和本地特色新闻“民俗小故事”为主这种政务信息的内容。分析其意见领袖议程设置的选题便知道是正面情绪引导, 如2015年2月23日, 《最后一公里》记者罗龙, 乌鲁木齐报道, 题目为《独家策划:2014年这17件大事, 你必须记住, 否则……”》, 正文导语引入写道:2014年, 《最后一公里》见证了新疆的每一丝改变。这一年, 我们记录了20万干部奔赴基层的浩浩荡荡;我们看见了阿克苏苹果走出新疆红遍全国;我们听见了兰新高铁翻山越岭时的疾驰呼啸……。接下来的17件事“习大大”、“20万名干部下基层”、“一带一路”、“我从新疆来”、“依法治疆”、“深化改革”、“短平快”、“塔克拉玛干的婚礼”、“大围捕”、“农民画”、“亚欧博览会”、“高铁”、“马云”、“阿克苏的苹果红了”、“11名大学生联名信”、“小苹果”、“叶尔羌河”, 通过订阅号推送与新疆政务消息的媒体中得到对新疆开始正面“关注”。

情绪舆论强度比较弱, 可变性很强, 所以较容易引导。情绪形态的舆论也容易按照其发展方向转向为相应的观念形态的舆论。

(二) 观点舆论引导

政务信息的观点舆论引导是指公号以一种“意义”以不同程度的赞同和反对表现意见倾向。例如, 《最后一公里》政务信息通过微信传播指数WCI (注释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传播度、覆盖度及公号的成熟度和影响力) 的分析, 让新疆政务信息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舆论。2015年3月5日《最后一公里》发布“新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的排行榜中“新疆政务类文章TOP5”《最后一公里》独占政务类文章TOP5, 列出的五个议题, 排名第一的文章是《上东兵哥哥, 三年未见父母, 当妈妈悄悄来到身边, 七尺男儿哭成泪人……》阅读量100001, 还有《2015新疆公认最健康作息表》阅读量100001, 《新疆之最榜单:颠覆你对新疆的印象》43089, 《明天全天不上班》阅读量31082, 《福利:绝美2015新疆桌面月历》阅读量15173。政务信息从平民化视角找寻典型故事进行引导, 为公众观点舆论提供接近性的参考系, 公众态度的形成根据线性政务信息观点引导大众观点模式“反对—远离—消极—中立—赞同—接近—积极”其中也会因为受到强效果而跳跃性产生观点,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 直到观点的引导完成, 达到政务信息观点舆论引导的目的。

(三) 畸形舆论引导

畸形舆论引导是在公众中流传没有真实性和价值性的信息。有“像”字形态和“据说”形态舆论引导, 如《最后一公里》中的头条“据说, 他侧面像吴彦祖?”再次出现吴彦祖是一个括号里面的PS:据驻村干部说, 他 (村民海拉提·巴孜) 侧面很像吴彦祖?你觉得呢?再如《最后一公里》2015年4月8日“这些新疆人最像哪个大明星”和2015年3月22日“据说, 大白在新疆爱上了一个姑娘”。为了新疆政务信息得到关注, 舆论引导的牵强策划, 是个值得反思的现象。

(四) 艺术舆论引导

艺术舆论引导是以公众可能喜欢的各种体裁的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信息形态来引导意见倾向。面对艺术形态舆论强大的吸引力, 要防止负面艺术舆论共振, 尤其是一些网络亚文化的渗透。正常的生态舆论应该是不一律的自然状态, “各种艺术舆论分流”, 逐渐使得主旋律的评价意见居于主导地位。官微想得到话语权, 得到公众的关注与认可, 就不能用单一硬信息来统一思想, 防止引起负面舆论共振, 政务信息只有“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艺术舆论态势引导。新疆有55个少数民族, 风土人情, 旅游资源, 基层民俗文化等艺术文化多元素融入推送文章。微信公众号主要流行的适手机屏的图文消息形式, 差异性的原创内容为主, 如《新疆日报》的政务信息微期刊包括微杂志, 微影像和微图说, 在2015年4月3日星出品微杂志的目录就分别是“新闻速览”、“永远的王洛宾”、“未能发表的图片”、“60年足迹”, 介绍公众都想知道的新疆人与事。和微信“天山网”栏目是电子杂志《看新疆》号称“新疆第一品牌电子杂志”, 文字和图片信息装在智能手机的屏幕容器里, 其艺术的视觉构思营造了信息可读性的环境。

小众化舆论引导更真实。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不同的分众使用媒介, 不能满足的政务信息需求来安排推送的文章, 使得推送内容具备各种艺术形态。如伊犁州党委外宣办同时也是伊犁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伊利零距离”主张解读伊利文化, 是“最后一公里”的分舵。小众化的内容开放存在使得信息更加真实客观, 有地方天然特色, 艺术浓厚的“乡野”气息。小众化舆论引导不仅包括地级还有艺术的门级, 如民间摄影, 民谣, 顺口溜等喜闻乐道的民间艺术, 也是艺术来自生活的公众平台文化。

四、结语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宣传新疆政务信息, 是为了维护新疆稳定和民族团结, 让新疆这个特殊的环境下的舆论引导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上。而舆论的引导方式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受众接受内容价值的程度。本文分析了微信的公众平台上新疆政务信息的四种集中舆论引导形态。发展局限有两点:一是微信公众平台上特定的内容能够吸引特定的受众群体的关注, 特定的政务内容怎么和更多的接受推送的受众共存的。二是在微信上“生产什么内容, 以什么方式生产”, 怎么从量变向质变的转换, 最终新疆实现政务信息的全面舆论引导, 这是值得业界长久探寻的两个议题。整体上看来, 新疆公众平台的运营媒体, 在“政务信息的舆论引导”上, 最大限度利用微平台, 并开辟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视阈去看新疆全貌。

摘要:这是一个微信移动通讯时代, 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传播大众普遍关注的新疆政务信息进行舆论引导, 是一个让大众思想上逐渐清醒认知绝对脱离接触新疆暴力恐怖活动和绝对摒弃极端主义思想的康复教化过程。本文将从微信公众平台结构的三方力量出发, 提出大众认知层面上, 并在大众与微信公号关系层面上, 分析微信公众平台上新疆政务信息的舆论引导的四种形态即情绪舆论引导, 观念舆论引导, 畸形舆论引导, 艺术舆论引导。在新疆这个特殊的环境下, 探索性实现“去极端化”对于中国乃至全球展开行之有效的“去极端化”的舆论引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政务信息,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435-440.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第二版) [M].第118页.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第一版) [M].何道宽, 译.2011:19.

信息公众平台 篇9

根据腾讯对2015年时的微信用户量的调查显示,每月在微信上活跃登录的用户人数已经达到五亿多,微信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与朋友和家人进行聊天的软件。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首次出现在用户面前,将聊天软件扩展为一个包括订阅号等账号类型[1]。个人或者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发布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信息,方便微信用户的获取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利用相关的搜集信息的技术来根据不同的用户发送信息编程,这个信息将会通过微信服务器作为中转站来回复问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接口为起点,第二步走入服务器当中,将收到时的格式转变为自己的格式,再将转变后的格式文件传递到的信息服务平台上,该平台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读取,将信息打包后传递到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器中,最后再传递到用户的移动客户端,这个过程就完成了在微信信息服务平台中的数据信息的一个循环过程。

二、相关技术分析

1、公众平台开发者模式的数据交互方式。微信信息服务平台的消息传送的过程对于开发者而言很重要,它提供了公众平台与粉丝进行互动的基础,双方可以互相发送和回复消息。在公众帐号顺利地与消息接收点衔接的基础上,当公众号的粉丝对其发送消息时,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器会通过HTTP向对应的网址发送请求,然后再对其推送相应的消息,那么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就可以自动地回复这些消息了[2]。2、Smarty模板引擎技术。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采用Smarty模版引擎技术,可以将界面和业务完成逻辑分离,从而实现了PHP的MVC框架。该技术通过分离显示层与逻辑层,提供了一种方便管理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和操作简单方便的方法,将原本嵌入到HTML代码中PH逻辑语言分离出来[3]。3、响应式网页设计。该思想是设计与开发一个页面应当根据用户表现出的行为及对相关设备环境进行相应的回应与适当的调整。这一技术是让页面能够有能力去自动响应用户的终端设备,让同一个网站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兼容不同的设备终端。运用响应式网页设计,开发者就可以避免重复为新设备进行专门的版本设计与开发了。

三、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

在设计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时,可将其分为四个部分:数据通信子系统、微站可视化编辑子系统、消息处理模块库、以及粉丝行为数据分析子系统。主要采用了MVC思想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架构。消息处理模块库方面是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的关键,主要负责在处理逻辑上封装微信后台发送过来的消息;微站可视化编辑子系统,其中主题风格库是设备模拟器和微站属性管理工具的基础模块,先让用户选择其喜欢或是需要的主题风格,在其进行选择后微站数据会自动传至设备模拟器,然后对用户所选择的对象进行可视化地处理;数据通信子系统主要利用微信后台提供的API进行微信后台与本文所设计的信息服务平台进行通信,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和微信的后台进行Token验证、第二部分是对数据的解析和再封装[4]。

四、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

首先,通过上文对微信平台的具体设计的内容中可以得出,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密切联系。并且如上文所提,良好的架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其次,为添加消息回复规则用例的时序图,这一方面主要是由规则管理模块、规则属性编辑器、关键词管理模块和消息回复处理模块四部分一起完成。最后,微站可视化编辑子系统用于提供用户进行选择微站风格,添加导航菜单,对风格属性和菜单属性进行编辑,另外还可以实时在设备模拟器上预览效果[5]。

总结: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是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服务领域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微信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手机等多种客户端设备对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发送消息,并得到相应的回复,操作方式简单易懂,也拓宽了用户接受实时消息的渠道。

参考文献

[1]谢远超.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中山大学,2014.

[2]兰欣.微信公众平台CMS的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5.

[3]杨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校园服务公众号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白京.基于微信与Moodle的移动学习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云南大学,2015.

信息公众平台 篇10

企业信息互动, 顾名思义, 就是企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信息的收集、传播和扩散, 达到提升企业形象、推广产品、关怀客户等目的。企业信息互动渠道非常多样化, 从早期的信件、电话客服等方式, 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等信息高度集中、扩散速度迅速等方式。信息互动传播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企业对这方面的需求也非常重视。

1 信息通讯概况及现状

不论采取何种方式, 信息的传播都要依靠人的参与。通俗的讲, 人越多, 信息传播就越快。在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 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平台聚集的人越多, 平台上的信息就传播的越快。在聚集用户方面, 深圳腾讯公司无疑是目前国内最为成功的。腾讯公司通过早期的QQ软件, 聚集了大量的用户。早些年在腾讯QQ尚未大规模占领即时通讯市场的时候, 更多的是一些中学生、大学生在使用。随着时代发展, 当年还在国内市场活跃的即时通讯软件如MSN、UC等已经消失匿迹。在这个过程中, 当年使用QQ的学生现在已成长为社会栋梁, 腾讯公司积累的用户群体更加成熟、稳定。

尽管有了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用户, 腾讯公司在聚集用户方面的努力并没有停滞。先后通过QQ空间、腾讯微博、QQ游戏平台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与年轻人的互动渠道, 增强与年轻人的交流, 信息在这些平台上的扩散速度相当快。

虽然腾讯的上述平台可以聚集大量的人群, 每天有上亿数量级的信息在这些平台发布、扩散, 但其重点终究还是偏向于个人信息互动方面, 而对于企业信息互动, 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信息互动领域的功能相对较少。腾讯公司曾推出过针对企业的企业版QQ, 但是当时在此领域市场上还存在着其他的竞争对手, 例如百度商桥、阿里旺旺等。对企业来讲, 想利用信息互动进行企业宣传, 并不一定要依赖于腾讯, 虽然腾讯有大量的用户, 但效果不一定比百度商桥或阿里旺旺好。

2 微信产品

腾讯公司2011 年推出的微信产品, 在信息互动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表面上看, 微信也只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早期的微信功能, 也就是实现了与QQ类似的功能, 例如:聊天、视频, 以及类似QQ空间的朋友圈功能, 甚至微信好友都可以从QQ好友导入, 并且能收发QQ消息等等。很多人认为两者功能类似, 微信是个多余产品, 但实际上, QQ和早期微信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个人认为QQ和早期微信存在以下区别。

2.1 人群定位不同

QQ的定位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年轻人有着更多张扬个性的需求, 并且更喜欢娱乐性的产品, QQ的空间、游戏、装扮、装饰等功能带有更多娱乐元素在里面;而早期微信的定位人群则偏向于白领或者说各种上班族, 其功能相当的集约, 虽然也有张扬个性及娱乐的元素 (例如朋友圈及摇一摇功能) , 但整个产品相对严肃, 更适合年龄偏大一点的人群。

2.2 产品定位不同

QQ产品侧重于电脑PC端的互动, 而微信则是专为移动设备而设计。虽然QQ也推出了手机版本, 但因其产品历史原因, 整个产品在手机上运行略显沉重, 而微信则更加轻便简洁。如果需要在线群聊或者长时间沟通, 用户还是习惯在电脑上操作QQ。如果大家时间都很零碎, 在用户体验上, 微信则更高一筹。微信成功证明了“随时在线, 有事留言”的方式是可行的。

2.3 盈利方式不同

QQ的着重点在社交方面, 推出了各种会员级别的服务, 如黄钻、红钻、金钻等, 渲染了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效果。为了享受这些特效, 用户必须充值。微信并没有在这方面着手, 而是通过提供更加有效的通讯方式, 不仅为个人提供了信息互动, 还为企业提供了多种互动方式, 企业需要付费才可开通服务号或订阅号等功能。在盈利方式上, QQ侧重于赚用户的钱, 而微信则侧重于赚企业 (商家) 的钱。

3 微信企业服务号

微信作为自媒体平台, 有着庞大的用户量, 极快的信息传播速度和精准的信息推送等优点[2]。这正是企业宣传推广过程中所需要的。企业的发展, 除了要生产优秀的产品外, 企业的信息宣传非常重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一个产品如果不积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那么很容易被其他产品覆盖而遭到淘汰。因此, 企业有迫切的宣传自我的需求。这种宣传的需求, 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字形式, 更多的是通过图片、语音及视频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所以, 企业迫切需要一个不仅能够推销自己, 还能够跟新老客户互动, 而且操作起来便捷的平台。

微信推出的服务号和订阅号功能, 可满足企业的部分需求。服务号给企业和组织提供更强大的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订阅号的运行与传统媒体报刊类似, 用户主动订阅, 企业推送信息[3]。企业通过开通服务号和订阅号, 可以迅速建立自身的宣传平台, 通过该平台发布企业信息, 吸引更多的关注者, 并且让信息在关注者之间迅速传播。尽管如此, 服务号和订阅号的功能依然不能满足企业的宣传需求, 因为企业在增加客户粘度、产品售后服务的需求上, 需要增加更多的客户化功能, 例如通过企业后台, 可以实现与关注企业的用户方便地进行互动, 而不再需要通过登录微信后台才能操作。

4 微信公众平台

在服务号和订阅号不能满足企业宣传需求的背景下, 腾讯开发了微信认证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简称We Chat, 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 主要向名人、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推出优质的合作推广服务。企业通过营业执照等证件, 缴纳一定的费用后, 即可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接口, 允许合作的企业进行调用。微信公众平台是独立于传统媒体之外的“新媒体”, 是传统媒体在移动传播平台的品牌延伸, 而不是简单的内容搬运[4]。

4.1 自定义信息互动

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接收和发送的信息实体包括:文本、图片、语音、地理位置、短视频等类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企业应用系统 (例如ERP、CRM系统) 与微信公众平台对接。当有用户向自己的认证平台发送信息, 或者触发某些动作 (例如点击企业微信公众平台上的菜单等) 的时候, 企业就可接收到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过来的信息, 此信息具有严格的数据格式, 企业应用软件在监听到这些信息后, 可按照公众平台开放的接口文档, 对信息进行解析, 从而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动作,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 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相应的回复信息, 微信公众号再把这些信息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 从而形成互动。

因为用户在企业开通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发送的信息需求是多样的, 因此, 企业必须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 反馈相应的内容, 而不是傻瓜式的自动回复。正是因为微信公众平台能收集到用户的操作, 并推送给企业内部系统, 企业才可以做到自定义信息回复, 这样的互动方式更加人性化。

4.2 获取用户信息

任何微信用户在关注一个企业的微信公众号后, 都会被分配到一个属于该企业唯一的手机微信编号。在关注者与企业公众号产生消息互动后, 企业可获得关注者的Open ID (加密后的微信号, 每个用户对每个公众号的Open ID是唯一的。对于不同公众号, 同一用户的Open ID不同) 。企业可根据Open ID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 包括昵称、头像、性别、所在城市、语言和关注时间等[5]。利用这些用户基本信息, 企业可以向用户推送更加细致的内容, 实现个性化的互动功能。

举个例子, 当用户向关注的企业公众号发送咨询消息“你好, 我想咨询一下产品的价格”, 公众平台把信息推送到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时候, 如果企业不知道用户信息, 则只能答复“您好, 请问您想了解什么产品的价格?”。然而当企业通过Open ID获取了用户基本信息后, 则可以回复“尊敬的*** 先生/ 女士, 请问您想了解什么产品的价格?”。虽然这只是细微的差别, 但有关研究表明, 此举带给客户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尤其在服务行业, 这种细微差别的影响更为重要。

4.3 地理位置上报

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微信公众平台对接后, 用户只要点击企业公众号相应功能, 公众平台会向企业内部系统推送用户所在的位置信息。考虑到用户隐私安全, 用户信息在推送到公众平台之前, 会弹出提示询问用户是否允许向企业公众平台发送位置消息或允许用户自己设置发送选项, 确保用户隐私数据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泄露。此功能虽然简单, 但在很多企业, 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例如:汽车保险公司接受客户报险的过程, 一般流程是保险公司接报以后, 会询问确认客户信息、事故地点、事故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这个过程可能会受到客户普通话不标准, 或对地理位置不熟悉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如果保险公司开通了微信公众号, 让自己内部的客户管理系统与微信公众平台对接, 平时注意引导客户关注公众号。这样, 用户不仅能及时了解保险公司发布的信息, 还能体验更加便捷的服务。就如上述提到的事故报险情况, 客户只需要打开保险公司的公众号, 点击相关报险菜单, 保险公司的客户管理系统就能接收到客户的报险需求信息, 解析该信息可获得用户手机微信的唯一编码, 客户管理系统可与客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 也可确定客户事故地点的地理位置坐标, 客户也可以将事故现场照片通过公众号传送给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只需跟客户确认实情后, 即可到达事故现场处理, 既简洁又清楚, 避免了不必要的环节。

5 小结

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接口服务非常多。笔者仅仅是做了部分研究, 并对微信提供的接口在企业中实现信息互动的可行性做简单的探讨。当前, 国内很多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并不高, 但对信息互动的即时性、方便性需求却非常高。尽管现在市面上有一些成熟的产品、技术方案, 但并不能很快的应用到企业中或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企业多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微信公众平台为自身企业服务, 从而能够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真正实现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方兴东, 石现升, 张笑容, 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 2013, 35 (6) :122-127.

[2]李旭东, 董成双.浅谈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及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6 (17) :247.

[3]吴中堂, 刘建徽.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情报杂志[J].2015, 34 (4) :122-126.

[4]王海燕.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编辑与运营策略分析[J].编辑之友, 2015 (2) :85-88.

上一篇:刑事简易程序若干问题下一篇:和谐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