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

2024-06-05

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精选3篇)

篇1: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

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

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基于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本规定所称公众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账号及其他形式向公众发布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工作,省级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相关工作。

互联网行业组织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四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

第五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及公民个人隐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公众举报的违法和不良信息。

第六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注册账号时,应当与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签订协议,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社会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七条底线”。

第七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为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开设公众账号,应当经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审核,由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向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分类备案。

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可以发布或转载时政类新闻的公众账号加注标识。

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账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

第八条 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对违反协议约定的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应当视情节采取警示、限制发布、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有关记录,履行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义务。

第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

原标题:国家网信办:大力推动即时通信工具政务公众账号发展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0日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网信部门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积极运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工作。

通知指出,积极运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知要求,各地要贯彻落实好《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大力推动即时通信工具政务公众账号的建设、发展和管理。积极鼓励县级以上教育、公安、民政、社保、环保、交通、卫生、工商、食药监、旅游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开设政务公众账号。科学制定政务公众账号发展规划,把握移动互联网的规律和特点,满足网民多样化、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力争今年年底,政务公众账号达到6万个。

通知强调,各地要切实加强政务公众账号信息内容建设,不断拓展和升级政务公众账号服务功能。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广泛征求民意,加强双向交流,提升施政亲和力。结合职能定位,开办政务办理、信息查询、网上支付等综合性业务,提供精细化服务,优化用户体验,提高运行效率。区分政务公众账号与政务微博的功能定位,实施“双微”联动、协同发展。探索集群化发展、一站式服务的方式方法,在即时通信工具平台开设多部门参与、多账号展示的“政务大厅”,实现资源共享、服务联动。

篇3: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

最近, 呼唤多年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终于出台, 被诟病多年的短信息治理问题终于进入到了有据可依的“法制阶段”。

就在今年5月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 并将于今年6月3 0日起施行, 《规定》中对于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规定》遏制“垃圾短信”的咽喉

在完整且详尽的《规定》长篇细则中, 以下关键词语对于久治不愈的“垃圾短信”问题将起到重要的遏制作用:首先, 短信息服务需向用户收费的, 应保证计费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其次, 未经用户同意, 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再次,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短信息服务 (内容) 提供者如违反上述规定, 将由电信管理机构处以1~3万元罚款;最后,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1 2 3 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受理“垃圾短信”的举报工作。

据悉, 《规定》自2 013年初开始起草, 除了对商业性短信息、公益短信息的管理制度进行研究之外, 起草小组成员还书面征求了公安部、工商总局、互联网信息办、地震局、气象局和国务院应急办等部门的意见, 并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和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 起草小组成员曾赴江西、福建等地开展立法调研, 听取地方通信管理局和有关电信企业的意见;曾两次征求地方通信管理局、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和转售企业的意见, 并组织部分企业进行座谈和研讨, 最终形成了《规定 (草案) 》。

细则过粗, 惩罚力度令人堪忧

不过, 如此费尽周折的《规定》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拍手叫绝, 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和行业专家对于《规定》的执行和监督表示了异议。

在他们看来, 目前《规定》中的细则在实施过程中还缺乏更具操作性依据的描述, 比如在第2 2条中, 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短信息管理制度和预警监测机制, 通过规范管理、技术手段和合同约定等措施, 防范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发送的商业性短信息。

那么, 问题来了, 运营商应该如何建立管理制度和预警机制, 很多企业级的短消息群发功能已经超越了运营商的监控范围, 甚至一些短信是通过互联网软件、移动互联网应用或是邮件形式发出的, 运营商应该如何抓取这些数据, 而个别地方运营商也曾被曝出参与“商业短信”的分成, 那么运营商又该如何严防“监守自盗”的行为发生?

上一篇:成品半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下一篇:积极分子六稳六保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