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构建

2024-05-22

运用构建(精选十篇)

运用构建 篇1

1. 设计新颖的导言,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好的、新颖的导言,是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也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更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每节课之前,我精心设计新颖的符合本课情况的导言。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多媒体导入法、实验式导入法、比较导入法、学生自主导入法等。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就是好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导言可以是师生对话,可以是教师对学生作业和学习情况的总结,可以是对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布置,也可以是对学生的祝福。导言的内容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所以,新颖简短的导言能立刻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有效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 善用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让学生对课堂学习感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苦学”为“乐学”。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逻辑性很强,学生很难像学习其它学科那么轻松自如。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有趣,才能符合学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学生。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采用。但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知识的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

3. 给予必要的表扬,巩固学习兴趣。

在我刚接任现在所教的班级时,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其功课都很好,唯独数学很差。是智力问题还是别的原因?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他们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更主要的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要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最主要的是先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我决定先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而又简单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让他们参加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起先,他们有些不自在,不肯开口说,即使开口了,也说不

7.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研究和总结适合我校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研究立足于初中的数学教学实际,无论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构建主体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好。即使这样,我也没有放弃他们,因为我相信只要给他们机会,并毫不吝啬地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表扬,他们一定会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中,他们的加入让他们组获得了成功,得到组员的鼓掌和老师的表扬,我欣喜地发现他们的眼中有了我所期盼的东西———成功的喜悦。自此,他们在课堂上开始变得主动了,回答问题积极了,作业认真了,也会问为什么了,成绩也明显进步了。他们开始对数学感兴趣了,因为有了兴趣,他们不再排斥数学,开始热爱它了。

4. 以竞赛为目的,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位学生都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将竞争机制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例如,我们可以把日常口头操练用语转变为竞赛用语,将“回答”转变为“抢答”。课堂上开展适当的竞赛,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5. 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在作业的布置上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作业。第二层是能力训练作业,这类作业有典型性和启发性,难度适中,有利于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第三层是提高能力训练作业。需要他们利用工具书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6. 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教育教学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地域更远。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教师讲解知识点、板书占用的时间太多,即使是课前写好了“小黑板”,也终因版面限制而不能有效地展示,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少,因而教学效率低。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加大语言的输入量,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我把重点、难点、板书要点等都设计编制成课件,即时调用、重现,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的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教学程序环环相扣,这样就加大了课堂练习的密度,提高了练习效率。

双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价值的追求。实践这种理念和模式,当然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这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要时时刻刻运用兴趣理念,唯有如此,才能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力。离开了兴趣的推动,一切美好的追求只能是空中楼阁。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利用,就是好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只要教师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把全部精力和热情倾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就一定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构建出真正意义上的“双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徐利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J].河北教育,2009.7.

运用多元评价构建高效课堂 篇2

济水一中孔冬青

能否运用好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是关系到学生合作学习成效的高低,关系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之所以能够高度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合作、积极探索、大胆发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他们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到位,学生在评价中找到了自信,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元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在这里,我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多做肯定评价,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很多时候,对于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思考得很周全,或者在短时间内无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担心回答不好遭到老师批评或者同学们的笑话,因此就会导致学生或者不敢举手发言,或者回答问题时思想紧张、语无伦次。此时,教师就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必苛求学生的回答是否完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多运用肯定性评价,多肯定学生的动态思维而不要随意压制,多肯定学生的答题亮点而不要求全责备,多肯定学生的思考方向而不要随

意批评,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积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

二、多做纵向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往往只是局限于横向评价,比如我们因为某个学生回答的精彩,就表扬这个学生或这个小组的学生表现的最好,这样就有可能打击了同样表现出色的其他学生或其他小组。因此,在横向评价的同时,我们还要多做纵向评价,比如当发现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好时,我们可以这样表扬:“这位同学回答得很精彩,他(或者他们小组)的表现比以前更出色了,哪位同学(或哪个小组)还能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的评价就会让大多数学生产生学习进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多做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很多时候,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小组讨论之后,我们让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的结果,仅凭所讨论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来评价小组讨论情况的优劣,这样的评价显然具有片面性。因此,我们还要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应当在学生讨论结束时,及时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评价就是导向,就是他们努力的方向。在小组讨论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学生们的表现,不但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要关注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意见分歧时思考的习惯、学困生虚心求教的习惯、优等生耐心帮助他人的习惯、小组讨论紧张有序快速高效的习惯等,关注他们在学习讨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对于做的比较好的小组或个人,要用赞赏的语气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每时每刻的关注和认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四、多做相互评价,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相互评价的作用。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小组内某个学生表现的怎么样,其他学生的评价就显得更为客观。因此,教师要制定基本的评价要素,评价的任务可以由学生完成。比如,让学生评价每个同学的参与度,是始终积极参与还是敷衍了事、心不在焉;评价每个同学的倾听情况,是认真倾听还是不注意倾听乱插嘴;评价交流情况,是能积极发言且能说出问题的实质还是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评价接纳意见情况,是认真思考接纳别人好的方法还是对别人不同的意见不思考;等等。教师要评价什么,学生自然就会关注什么,而学生关注什么,自然就会努力做好什么。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通过评价达到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或是做完练习题之后,我们也应当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比如,我们倡导学生评价学生时,先说出这个同学哪些方面回答的(做的)比较好,值得大家学习,再说说自己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见解(或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而且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看到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别人的好做法,也让学生在互相

补充、提醒、纠正中充分展示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合作者、探究者,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五、多做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学会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自我反思的过程。所以,在注重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在一节课结束之前的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知识的收获、能力的收获,或者抽出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做一个自我评价,找出优点和应当进一步改进的方面。当然,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应该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也要有一定的评价要素,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悦。长期坚持自我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一定会日渐提高。

运用现代技术 构建魅力课堂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课堂;应用

当前从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学作为高中教学重要的一环,本身具有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状况。因此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服务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出现和应用,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带来新的希望,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优化和整合,摆脱以往历史教学中“纸上谈兵”的困境,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历史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就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引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现代教育媒体可以提供形象生动、直观新颖的教学材料,吸引、感染学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大量的历史知识信息,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先播放电视纪录片《拒绝毒品,远离毒害》让学生明白鸦片之害;再放电影《林则徐》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禁烟措施片断。进而引导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向中国输入鸦片?清政府对待鸦片的态度如何?鸦片战争的爆发因何而起?让学生看书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辅导补充,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地参与。很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播放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序幕的画面:一只小纸船在海边飘泊。一阵阵海浪打来,小纸船摇摇欲覆;海浪打在沙滩上,激起点点泡沫,瞬间泡沫破灭、消失了……接着又提出这样的问题:“北洋水师在当时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大钢铁舰队,可为什么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却是摇摇欲覆的小纸船?那转瞬即逝的泡沫又意味着什么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小纸船和铁甲战船之间、在沙滩上的泡沫和洋务派的强国梦之间展开了联想和想像,通过这些心理活动,洞悉北洋水师的灭顶之灾和洋务运动失败的结局,激发了进一步探究其因果的愿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能力。再以《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课为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挪用海军军费,建造公园;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北洋水师为什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军手里呢?学生通过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转变教师的角色,发挥学生主体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还有利于教师角色的改变。即从传统历史教学中的教师为中心转变到教师是主导者;从单纯传递历史知识为主转变到设计教学为主;从训导者转变到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总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创设条件,真正达到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主体性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出特色,也是一切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在进行教育技术活动时,活动的重点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平等和自由的教育氛围,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历史教学改革主张变结论式的教学为过程式的教学,变外力强迫式的教学为内在诱导思维式的教学,从而达到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的真相或事物发展的变化过程,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和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主动参与学习,使学习的内容与其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同构,与以往的知识产生本质的联系。

三、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教材中有时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无从下手的苦衷。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记住。我在课堂上使用下载的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经过的地域用画的小帆船在经过的路线上行走,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展示出时间和人物画象,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且能记住时间和航海家。起到了其它教学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

学生按道理说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但是现实情况是,在很多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一直是广大历史教师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再现教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了,它逐渐被师生互教互学所取代,历史课堂应该成为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需要以一种比较民主的心态善待学生。再现教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历史尤其是古代史,毕竟是过去很久的现实,再现起来非常困难,仅仅靠历史教师一个人肯定是难以胜任的,因此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显得更为重要。比如在讲到必修二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观看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分析全球化趋势对我们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要好得多。

四、充分调动视听感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如在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容时,播放经剪辑的《火烧圆明园》等电影片断。当镜头上出现大沽清军炮击英法舰队,迫使其狼狈逃窜时,同学们神情激动,兴奋地高喊“打得好!”当镜头上出现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烧杀、奸淫掳掠、破坏文物古迹的暴行和圆明园被焚烧后残垣断迹的特写时,同学们愤慨极了。当镜头上交替出现清朝统治者的卖国嘴脸与劳动人民的背井离乡的画面时,同学们都沉默了。这时,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入了影片中。课后有的学生说:“学习近代史真让人感到愤慨……恨不得走进画面与将士们一起抗击敌人。”有的说:“从录像和课文的学习中,我更真切地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苦难。”由于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抑扬顿挫的旁白,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感染和熏陶。其思想教育作用无疑优于教师传统的讲授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悦耳动听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启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使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激活思路,更加准确的把握历史事实。多媒体教学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传统的“口传笔授”的教学手段,花费时间多,传授的知识容量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把课堂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地图、图示、表解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反映出来,扩大了信息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

五、进行思想教育,彰显育人功能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好教材,它在培养和塑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课堂教学,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和环境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优势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而利用电教手段,就能解决上述难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最佳情境的创设,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氛围,从而进入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

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精神不振,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入;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受到防毒反毒的教育。

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作用的学科,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带有爱憎分明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交流,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氛围,从而进入历史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做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例如讲到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时候,首先播放历史记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让学生初步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状况,因为新中国初期周恩来作为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所有外交活动,他的外交风云实际上就是当时中国外交的缩影。

总之,与课改同行,与现代信息技术同行,这将是今后教学的主流方向,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有效整合,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是我们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最大期盼和最终目标。

作者简介:姚尚右,男,中学一级,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教师。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和谐课堂 篇4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激发情趣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模拟仿真, 化抽象为形象, 化静为动, 使图像、声音、视频有机融合, 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情景, 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 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 产生情感体验, 使小学英语教学更为形象、生动、逼真,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乐学、爱学、会学, 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如在教学动物单词时,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课件, 并加入不同声音, 让学生先听声音再猜动物, 继而呈现动物, 再打出单词。最后让学生亲自操作电脑画几只小动物, 边画边领会。这一动画情景的创设, 使抽象、枯燥的单词具体化、形象化, 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学生思维

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活动, 也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教师可以在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寓学于乐, 乐中去学。

例如, 在学习What day is it today?这一课时, 由于其中单词的发音又长又难记, 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八仙过海的闯关游戏:先请学生过语音关、句子关、对话关, 取得胜利后, 学生会得到如来佛的礼物———一段顺口溜, 还有一首星期歌。画面的生动形象, 以及闯关游戏的设计, 会使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 思维也更积极活跃。在这个游戏过程中, 学生不断地说单词、句子, 他们的欲望得到激发和满足。因此, 学生在游戏中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通过游戏强化了对英文单词这一抽象的言语概念的识记、理解和内化吸收, 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运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说”的兴奋点, 诱发“说”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借助收音机、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进入角色, 感受语言, 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模仿。然后通过“模仿秀”的游戏, 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影像, 让学生感知信息, 模仿说出相应的语句。如在教学Do you like pears?一课时, 让学生先看一段Amy和妈妈逛超市的VCD, 创造一种真实的氛围。学生观看后, 跃跃欲试, 老师可以趁势指导学生模仿有关用语, 使学生很快学会“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等用语。然后老师消掉课件中对话的声音, 让学生充当角色给课件配音, 进而利用听到、学到的知识去探索、表演。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 还提高了听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听说训练,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下学习, 学得轻松, 学得积极, 注意力持续稳定, 训练效果好。

四、运用信息技术,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互联网。互联网是世界最大的信息资源基地, 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站收集、分析和运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以讲授“hospital”一词为例, 课本仅呈现一个单词加一幅图片, 信息量很少。如果利用网络, 仅用谷歌搜索引擎搜索“hospital图片”, 就有上百幅国外医院的照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做与传统课堂的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相比, 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 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如何运用历史故事构建高效课堂论文 篇5

[摘要]在课程标准背景下,需要对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教学改革,需要学会用历史故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摒弃旧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理念。通过一段时期的改革和创新体验,明确高效课堂的改革目标和教学新形式,将历史故事带进课堂,让学生深刻体会课堂对知识的传授和延续有多重要,此外,借助有趣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这个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讨和实践活动,了解到构建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要构建中学历史高效课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

[关键词]历史;构建;高效课堂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应该根据新的教课标准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设计,从学生能力情况、学校教材类型和国家对学生课程标准情况三个方面中进行准确无误的定位,定位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教材只是依托,学习情况是基础。要想成功完成高效课堂这个实质性的改变,就需要老师和学校管理者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所设定的目标安排接下来的任务,以保证能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完成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老师作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传递媒介,不需要按教学目标呆板地生搬硬套教材内的知识,而是需要学会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所以教师必须学会深入了解教材内容,以课标为提纲,结合教材呈现的教学资源,确定课表与教材的双向交换中形成的教学目标,最后学会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进行认真的商讨,形成准确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高效课程是充分预设的课堂

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要发挥好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媒介作用,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巧妙设置情景,精心预设课堂。

(一)导入高效的创意

课堂的开始如果老师能以新颖的方式带给学生非凡的体验,能够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老师上课时与学生的互动产生良好的前提作用。

(二)故事结合书本知识

人民教材在编排上,最大的特色就是转向了专项模块,这很考验老师的教学能力,老师需要对不同版本的知识进行整合,因此,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着手,集思广益。老师学会将知识教给学生的同时,也要将其主要知识背后产生的原因,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一并教给学生,让学生将这些知识与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知识性问题的提出

课前老师对知识的教授需要掌握一定技巧,需要老师学会思考合理有效的方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例如,老师讲述在学习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时,从前提条件、经济和社会条件等方面设置问题。

三、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不仅能够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可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思维,除此之外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构建高效课堂。历史故事素材一直源源不断,考试题上的历史图片也都是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故事背后发生的背景以及产生这个历史故事的主要原因,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开设民主和谐的高效课堂

老师在教授学生时学会主动和学生沟通,尽可能地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老师的积极鼓励和对知识的再讲解,可以启发更多的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知识,给学生做好一个学习的榜样,除此之外,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相处。老师应该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会学生必须带有目的性地去学习,除此之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

五、高效课堂学习做到学以致用

大部分老师习惯性地将课堂讲授的内容交给学生在课后去完成,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学生刚学完知识之后,老师进行课堂的小测验,老师就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对学生不了解的内容,或者是学生对知识点模糊的地方进行另外的讲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例如,老师帮助学生在复习人民版的历史必修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的这节知识的时候,要学会在课后布置习题: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各是什么?每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还能有效地完成知识的串联,给学生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获取知识的快乐,也可以让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使利用历史故事构建高效课堂成为一种近在眼前的胜利,为教育者开创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法。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如果能够以身作则,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做到课前的良性规划,那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娟.初中历史教材整合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下),(7).

[2]白秀珍.初中历史有效作业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4(8).

运用电教手段 构建“生命”课堂 篇6

“生命”课堂具有的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教学活动的探究性、教学主体的平等性等特点。在以听和唱等实践活动为主的音乐课堂中,恰当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帮助构建生命课堂。以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运用电教手段构建生命课堂的粗浅看法。

1. 让“媒体”进入课堂,创设愉快情境

传统课堂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上,强调刺激——反应。“生命”课堂则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它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并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要想使音乐课走近学生,首先要顺应当代中学生接受音乐的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音乐教学直观、快捷的优势,将文本、动画、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也能使音乐教学增添活力。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在介绍日本相关的文化时,通过生动的画面,学生了解了日本的樱花节、男孩节、女孩节,并与极具代表性的日本民歌《樱花》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感受,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中静态教学的不足。学生在这种充满动感、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在学习乐理知识时,多媒体课件又可助我们音乐教师一臂之力,它能增强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系统可储存和处理大量信息,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搜集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扫描进电脑进行适当的编辑、处理,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地使用,既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又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增加了课时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学习七年级第四单元《锦绣江南》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五声音阶,不仅有形,还能让学生即时听到5个音组合在一起的不同调;在讲民歌的分类时,点击鼠标就能显示知识点,大大节省了时间。这些做法,改变了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音乐课堂模式。通过巧妙运用电教媒体,既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教学的密度得到了加强,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2. 充分运用学生自带的电教工具,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

相比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刚性”课堂,“生命”课堂是一种“柔性”课堂,这种“柔性”表现在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音乐课虽然有教材,但音乐的世界非常广阔,我们也一直困惑为什么学生会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笔者所教的初三年级学生大部分拥有MP3、MP4等音乐播放器,音乐课前,许多学生喜欢三五个聚在一起听他们喜欢的歌曲,那兴奋劲是平时课堂少见的。受钱涛老师的《由“周杰伦现象”想到的》文章启发,我在音乐课上充分发挥学生自带的多媒体,为学生的自主音乐学习带来了可能。

第一次让学生用自己的MP3介绍他们喜欢的音乐,我有许多不安,怕学生所介绍的音乐“低俗”,但事实证明学生的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大大超出我的预计。有喜爱音乐的学生早就上网查找了他们喜欢的歌手的创作资料,如有位男生介绍《青花瓷》时还讲到马未都。当我们充分信任学生,得到的将是他们无限潜能的开发。

3. 利用课件改变教学静态设计,增进课堂生命活力

记得听过一堂公开课《伏尔塔瓦河》,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完作品后进行拓展,她提问学生还知不知道其他国家的母亲河,学生脱口而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如果此时教师可以马上让学生欣赏《黄河大合唱》的片段,课堂效果一定非常好,但教师原来的教学设计《黄河》是放在最后一个欣赏的,她没有及时调整欣赏的顺序,按自己原来的设计从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到埃及的尼罗河最后才回到黄河,课堂气氛有点冷清。传统的教学设计,可能更多倾向于静态设计,主要是教师根据新的教学任务,加上学生现状进行设计。但“生命”课堂要求教学设计进行动态设计,因为课堂有了学生的生命活动,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在备课时全都预测得到,教师应按课堂的具体行进状态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在教学实践中有活力的课堂都是按动态的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的,而不是按照教师备课时规定的路线亦步亦趋,此时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就非常必要,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节教学环节,使教师的创造才能和创造乐趣在处理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得到发挥与体现。如我在教学欣赏课《黄河大合唱》时,把作品的八个乐章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选择欣赏作品的顺序,由于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在欣赏自己选择的乐章时特别用心,在这样的方式中,学生不仅欣赏了平时不太听的《黄河怨》,还分析了合唱与大合唱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一堂课,学生因为老师顾及了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生命活动的多样性,满怀热情地参与了课堂学习。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时,课堂也就脱去了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

4. 运用电教媒体,体验实践成功的喜悦

生命课堂强调的是每个人的尝试、参与和发展。虽然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和情感不同,但都有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需求,而音乐恰好能够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让学生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演奏活动,自信地进行各种综合艺术表演,使学生能够体验自信、体验快乐、体验成功,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我们应该承认表现能力的差异性是很大的,对于没有表演能力和欲望的学生我们也不能强人所难伤害他们的自尊,而应给予一定的空间,允许他们通过欣赏别人的表演或者与他人合作表演等形式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发展他们的表演潜能,使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他人沟通、融合感情,最终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熏陶。“听自己的声音”是我每学期都安排的一节课。在这堂课上,我用录音机录下学生的歌声,有独唱的,也可以是小组演唱的,让他们尝试当一回歌星,也学习怎样欣赏和评判别人和自己的声音。

5. 运用电教媒体,增加学生活动体验的空间

生命是整体的、完整的,生命课堂的实施并非只限于学校内,整个社会环境才是学生学习的大环境,也是最好的生命教材。学生上网听音乐、看舞蹈、在家演唱卡拉OK都是我在课堂上提倡的终身学习音乐的行动。学生通过活动发展能力与认知,通过体验来丰富情感世界,通过表现来获得前进的动力。因此,生命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是音乐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巧妙运用提问,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篇7

一、运用趣味性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索的内在动力, 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学生是否对语文学科感兴趣, 能否以饱满的热情与活跃的思维参与教学, 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要构建高效课堂, 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否则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扼杀学生的激情与个性,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无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提出富有趣味性的问题, 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发学生的关注, 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愤悱状态, 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进而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二、运用探索性问题,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就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探究。合作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模式, 更能突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来完成探究活动, 这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富有探索性的问题, 以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就对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问题过于简单, 是学生个体所能解决的, 学生不会产生合作的需求, 即使开展合作学习, 也只能浪费时间, 大部分学生会借此来谈论其他内容;而问题过于复杂, 学生个体无法解决, 会产生合作的需求, 但由于问题过大过深, 小组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 失去合作的必要性, 而且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 对语文失去兴趣。这只能离高效课堂越来越远。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 要围绕着教学的重难点来精心布置。

首先, 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 由此来确定此节内容的重难点。其次, 要联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 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这样才能在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来提出富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来, 这样的问题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 同时又指向新知, 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深度, 可以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与小组的交流讨论来完成探究, 从而让学生全面参与探究, 成为探究的主人。

三、运用启发性问题, 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常有疑点, 常有问题, 才能常有思考, 常有创新。”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到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提问来学到方法。高效的教学不是只由教师来提出问题, 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提问, 能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来,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与方法,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而学生的自主提问也需要一个过程, 虽然学生是提问的主体, 但他们更加需要来自于教师的方法指导。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提问的启发者, 要学会在学生思维受阻、遇到困惑时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使学生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让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 能够透过表面深入本质的认知, 这样学生才能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闪现创新的火花, 能够自主地提出更多的问题, 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学会自主提问, 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运用层次性问题,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客观存在的教育事实。素质教育明确提出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理念。如果无视学生间的差异性, 一视同仁, 提出一样的问题, 制订一样的标准, 势必会将大部分学生排斥在教学之外, 只能成为少数学生的学堂。只有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区别对待, 才能让教学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堂。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简单说来就是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提出不同的问题,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使优中差层次的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知识通过主动的思考与探究来学到新知, 促进自身最大幅度的发展与进步。对待同一问题也要制订不同的标准,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教学面向学生每一个体, 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其中, 获得自身的最大发展。

运用差异教学“六性”构建高效课堂 篇8

一、运用普遍性与特殊性构建高效课堂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在差异教学中,我们要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途径,将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片段一:探究分组方案

屏幕出示:学校舞蹈队有15人。 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舞蹈队的每一个队员。

师:老师选择既方便快捷又能保证队员接到通知的方式—打电话来通知队员。(出示课题:打电话)

屏幕出示: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 每分钟通知1人,通知15位队员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师:请你帮老师想一个方案。

生:可以分成几个组,让组长帮助打更省时间。

生:一个一个打要15分钟,分组打, 老师和同学一起打就不要15分钟了。

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你的方案图,比一比谁的方案更省时间。

问题提出后,同学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分组,这是学生的共同认识。老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设计方案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出来,把抽象变直观,这也是同学们喜欢的一种表现方式。怎么呈现出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把队员平均分成3组,有的把队员平均分成5组,有的不平均分,前面接到电话的组人数多一些,后面接到电话的组人数少一些;有的用图形代表队员, 有的用符号代表队员,有的用字母代表队员,有的用数字、用序号代表队员; 有的像书本上每组有一个组长,组长接到电话后再打给组员,有的是分组后队员接力,一个队员一个队员接着打,等等。这个活动充分体现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鲜明的个性特点,在展示作品时同学们个个异常兴奋。

二、运用基础性与发展性构建高效课堂

布鲁姆的研究认为,学习成绩的巨大差异主要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三个主要变量造成的,即认知前提行为、情感前提特性、教学质量。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基础是密切相关的,基础决定着发展的程度。为了使教学与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匹配,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展。

片段二:探究最优方案、规律

在引导学生探究分组对时间的影响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比分组同时打电话更节省时间的方法吗?(大部分学生茫然)

生:每个接到通知的队员都继续打电话通知后面的队员会更省时间。

师:我们把每一分钟接到电话通知的队员用不同的颜色或图形表示出来, 同学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三种方案比较哪种最省时,为什么?

小结:所有知道消息的队员不空闲,都和老师同时打,这种方案用的时间最少,也就是最优方案。

师:在这个用时最少的方案中,还隐藏着数学规律,你们有信心把它找出来吗?(屏幕出示表格,如下表,但没有数据)我们先填好这张表,观察数量之间的关系就能把规律找出来。

师:请同学们观察、分析表中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出来,并把你发现的规律和全班同学分享分享。

探究“打电话”省时方案和隐含的规律是这节课的重点,通过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同学们对隐含的规律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在各自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运用全体性与个别性构建高效课堂

差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 但并非要求每个学生各方面平均发展, 也并非要求学生齐头并进。教学中,在学习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我们要防止只考虑多数学生的需要,也要考虑个别学生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运用新理念, 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篇9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比较好奇, 喜欢求知, 希望被关注, 这些都促其形成了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 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学生来讲, 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这就保证了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一个有趣的导入会引起学生认识情感的冲动, 情感与情境交融, 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 萌发学习兴趣, 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 我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 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 激发学生提问。红猫蓝兔分西瓜, 红猫说“:我分给蓝兔1/3 个西瓜, 分给老鼠2/6 个西瓜……”红猫的话还未说完, 蓝兔就大叫起来:“红猫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 请同学们评评理“:红猫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蓝兔分的份数少, 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该怎样比较呢?这样, 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 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是设置悬念、直观操作、基础训练、强化感知、开展竞赛、寓教于乐及以旧带新。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 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继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应形象和层层推进。问题设计得形象生动, 总能激起学生的无限兴趣, 使他们乐于回答, 而问题设计得具有层递性就像一个个小台阶, 引导学生拾级而上, 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例如在教学毫升和升时, 分别出示以毫升为单位、以升为单位的量杯的画片, 问学生“:你们看到量杯上有什么?”“为什么这些刻度没有从杯底开始标出?”“ML、L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一提出, 实际上就为学生这一节课的学习定了目标, 接着学生通过操作解决这些问题, 清晰地体验到毫升和升的知识。又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 课堂中可以这样问学生: (1) 第一次看到百分数时有想法没? (2) 现在你对百分数有什么想法? (或想知道些什么?) (3) 为什么要先研究意义? (4) 你觉得这些同学的定义方式哪个好? (5) 分数已经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了, 为什么还要产生百分数呢?等问题。

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促使知识有效内化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 可以使学生在同等时间内学得更多, 理解得更透彻, 不仅缩短了学生学习的周期, 也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系统地吸收, 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认识负数”这一单元, 在学生认识了正数和负数之后, 我通过网络查找了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相关资料, 利用课件动态地演示海拔图,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并通过网络搜集更多有关负数的资料,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如温度的表示、存折和电梯上的负数等。这不仅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了负数, 认识了负数, 也使学生在同等时间内掌握了更多关于负数的知识。

四、拓展思维, 让数学课堂“生动有效”起来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为了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求异求新。如在解决问题“一段布长144 米, 需8 天织完, 那么6天织了全长的几分之几?”时, 多数学生可能列出 (144÷8×6) ÷144=3/4, 但常常也会有个别学生列出6÷8=3/4 这样一个简单的算式。教师此时可以采取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讨论的策略, 经过学生讨论得出第2 种解法更简便、更独特。讨论所留出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是学生内化知识形成自己认知结构所必要的阶段。上述小学数学学习的三个阶段并非彼此割裂, 而是在连续中呈现阶段性特征。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感到,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三阶段落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教师应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只有逐步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中改变过来, 让数学课堂“生动有效”起来。

总之,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教师要千方百计搭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 自己只做这个平台的一块砖、一片瓦。课堂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要把更多的话语权还给学生, 要把更多的表演机会留给学生,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自信, 生活得更精彩。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 教师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把以往的“默默无声”变成“各抒己见”, “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 教师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灵感的火花在数学课堂上飞扬。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们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们学习知识的方法,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打造自己品牌的高效课堂, 给小学数学课堂注入鲜活的力量, 使它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参考文献

[1]高亚莉.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J].网络科技时代, 2008 (04)

[2]杨平平.合作与探究教学的有效性[J].广东教育 (综合版) , 2008 (03)

运用提问艺术,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篇10

一、以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人类探索未知的动力、 思维能力的发展来自于对好奇心的不断摆脱。 高中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这正是推动学生主动认知的内在动力。 可以说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但学生的好奇心并不是自主产生的, 而是需要外界的刺激与保护。 因此, 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 以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 这样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 我们就可以以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来引出问题:德国数学家高斯从小就具有很强的数学天赋, 一次教师出示了一道较为复杂的题目, 求从1到100所有整数的和。 当其他学生还在埋头计算时, 聪明的高斯就得出了正确答案。 你们知道是如何来计算的吗?这样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来引出问题, 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公式与定理, 那么学生所得到的也只是对公式与定理的简单记忆, 谈不上深刻的理解与灵活的运用, 自然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传授学生学习方法, 那么学生就可以自主地完成认知活动, 是对公式与定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 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立体几何中最短距离的求解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真正地学会解答这一类题目, 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启发性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思维。让学生思考, 1.在平面内如何求最短距离。 这个问题很简单, 所有学生都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能否将立体几何转化为平面几何? 这样的两个问题极具启发性, 学生在问题的点拨下自然就可以认识到不管是长方体、棱柱、棱锥还是不规则的几何体中, 从一点绕其一周的最短距离的求解都需要转化为平面几何, 即将其侧面展开, 此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诱导下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就可以深入本质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三、以问题延伸学生的认知, 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现代教学提出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数学教学也不能局限于教材与课堂这一小块天地, 而是要向宽广的生活空间延伸, 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学习了“抛物线方程”这一知识点后,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知, 我们可以为学生来设计这样富有实践性的问题: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 桥的跨度为10米, 拱高为1.2米, 求此桥的纵截面的抛物线方程。 这样的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引向运用空间, 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更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 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认知,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在运用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起到更好激趣、启思的功效要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本身的价值性。 问题本身是否具有思考与探索价值, 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探究的成功。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 只是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的检测型问题, 将无法起到激趣启思的功效。相反, 还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机械解决者。而如果问题过于复杂, 片面追求问题的高难度, 学生无法完成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 同样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热情。

2.问题形式的多样性。 如果只是单纯地引出问题, 教学枯燥, 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因此教师在引出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 以丰富的形式来抛出问题, 如以生动故事、趣味游戏、丰富生活以及具有强烈感官冲击的现代信息技术来引出问题, 这样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引发学生的关注。

3.提问时机的合理性。 只有在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 才能发挥提问功效。 那么什么时机最适合提问呢?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 学生思维受阻时, 学生理解肤浅时, 都可以以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启迪学生思维, 加深学生理解, 这样的提问才是最有成效的。

摘要: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活学生的思维, 加深学生的理解, 可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式教学,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探究的主人, 让学生在探究中构建知识, 掌握技能,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提问艺术,激趣,启思,导行

参考文献

[1]陆秋娜.基于创新思维的高中数学提问艺术[J].广西教育, 2014 (26) .

上一篇:综合材料技法下一篇:非均匀校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