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发展趋势

2024-05-26

网络犯罪发展趋势(精选五篇)

网络犯罪发展趋势 篇1

趋势1:特洛伊木马战争仍将继续, 但宙斯木马病毒将会成为最盛行的金融恶意软件

2.0版本的宙斯木马病毒则在这一年中作为最盛行的金融木马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作为目前传播最广泛的金融恶意软件, 宙斯木马病毒需要对现今80%的金融攻击事件负责, 它在过去五年中造成的全球性损失估计超过1亿美元。宙斯木马病毒和Spy Eye木马还将会窃取短信代码等数据, 是移动平台的主要威胁。

在2012年, 预计金融木马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渗透到企业的资源之中, 使得网络犯罪团伙能够访问关键的信息和基础设施。

趋势2:网络犯罪分子将寻找新的方法以利用非金融数据牟利

目前, 地下交易最为广泛的三种非金融信息的类型包括垃圾邮件列表, 出生日期, 和未经过滤的木马日志。网络犯罪分子可以购买预先按国家进行过滤的垃圾邮件列表, 从而实施更为有效的、针对特定区域的垃圾邮件活动。而出生日期数据也会随附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一起出售, 用于欺诈商家、金融机构和服务提供商。

2012年, 网络犯罪分子将可能会通过收集消费者公共事业账户的账单、病人数据库信息、游戏账户信息, 访问受感染的电脑等多种途径来获取非金融数据牟利。

趋势3:欺诈即服务供应商将会带来新的创新

欺诈即服务是地下经济的一个新的领域, 欺诈即服务供应商创建最新的木马代码和插件, 提供给欺诈供应链的网络犯罪分子, 并把他们的工作和相关的服务提供给那些需要交钥匙解决方案、设置、指导和支持的欺诈者。欺诈即服务将在各个方向继续发展, 从而使它更加容易地发现、购买和支付“现成”的服务。预计, 2012年地下市场还将会出现一系列新的技术、服务和商业模式。

趋势4:带外方法将迫使网络犯罪分子进行创新

交易保护已经成为在金融交易中防止账户接管以及减少金融欺诈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地的法规都在强调重点在于保护金融和非金融交易的、分层的网上安全措施。2012年, 这种交易保护预计将会随着账户接管攻击复杂性的提高, 而成为金融机构的重中之重。RSA还预计那些旨在绕过带外身份认证系统的移动恶意软件将会增加。

趋势5:黑客活动的增加

2011年黑客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扩散。黑客活动将会在2012年不断持续, 这将促使企业重新评估其安全状况。RSA预计, 我们将会看到组织开始不断地转向情报驱动的安全运营, 并将专注于开发威胁情报, 用来接近实时地检测攻击, 同时将投资集中于恶意软件分析、事件响应和下一代技术, 以解决黑客活动的问题。

趋势6:更好的信息共享, 将能导致对网络团伙和僵尸网络运营更有效的打击

2011年, 通过信息共享, 国际执法机构之间展开了不断加强的合作, 同时在来自私营部门和学术研究人员的协助下, 成功逮捕和捣毁了几起具有极高知名度的、造成数百万美元损失的犯罪活动, 如三叉戟法庭行动、幽灵点击行动等。随着广大的用户对网络犯罪破坏性的影响有了不断的认识, 立法者正在采取措施, 以提高对研究和缓解工作的监督。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篇2

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并通过积极探索与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兴旺发达、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下一代反腐蚀防演变,培养和造就千百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事。本文仅据调查掌握的一些资料对张掖市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工作做粗略概述和剖析,以向全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趋势

1999年至2001年上半年,全市各级法院共审结青少年犯罪案件443件499人,分别占同期刑事案件的4.12%和4.05%。其犯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有:

(一)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团伙化和智能化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团伙化。犯罪青少年一般都曾是由于某种原因辍学的文盲半文盲和学校中的“双差生”,平时就有小偷小摸、逃学、说谎等不良行为。由于处境、习性相同或接近,加上封建社会的行邦意识在未成年人中的抬头,以为群体作案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成功率比单个行动要高。因此往往聚合在一起互相影响、“交叉感染”,逐步走上犯罪道路,形成犯罪团伙。据调查,各类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与团伙有关的占80%左右,初次违法犯罪年龄在6至14岁龄段的占总数的20%左右,15至16岁的占总数的50%左右,18岁以上到25岁以下的青年人犯罪占总数的30%左右。这表明14至16岁青少年是犯罪年龄峰值期,而18岁至25岁青年的犯罪亦不容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14岁以下的犯罪案例在逐年增多,年龄最小的还不到10岁。

——青少年犯罪手段日趋恶劣且不断向成人化、智能化发展。有的犯罪前有预谋、犯罪中有伪装、犯罪后有对策;有的作案前探讨反侦察手段,制定进退的“最佳路线”,以多种形式变幻莫测地化妆作案、伪装现场,作案后实施反侦察的伎俩手段成人化;有的利用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及多种电器、电子设备和电脑等作案,犯罪趋向智能化。据有关部门不完全掌握,许多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已是“二进宫”、“三进宫”,许多刑事案件中的成年人在未成年时有过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以获取不义之财为目的财产型犯罪为主

全市各级法院1991年至1999年审结的156件少年犯罪案件中,盗窃、抢劫犯罪居于首位,占66.67%;以流氓、强奸、奸淫幼女为主的性犯罪居第二位占13.46%。1999至2001年审结的443件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盗窃、抢劫案件虽然仍居于首位,但所占比重却下降至41.5%,而伤害案件却占到11.9%,居第三位。

(三)青少年犯罪的暴力色彩日趋严重

青少年罪犯在作案中往往很少顾及后果,作案手段极其野蛮残忍,施暴程度不断加重。全市各级法院1999至2001年上半年审结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抢劫、伤害等恶性暴力犯罪占23.8%。总人口近50万且人口流动性大、交通便捷而使社会治安管理任务繁重的甘州区,1991至2002年区法院审结的95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抢劫案25件占26%,伤害案14件占15%,两者合计要占结案总数的40%。

(四)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和盲目性

从全市17岁以下未成年案犯的身份上看,不在校的社会闲散人员所占比重很高,占到72.2%,而在校的中小学生犯罪占27.8%。这些人大多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差,缺乏自控能力,实施犯罪常常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从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看,由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表现出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感情易冲动,犯罪往往带有突发性的特点。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浅析

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这里仅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以及其它某些原因做一些综合性的探索分析。

(一)心理因素

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与此同时,青少年又好幻想、易冲动,特别是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在个人求学、就业、生存竞争中对所面临的一些心理矛盾不能妥善缓释和解决,极有可能形成某种犯罪心理。

一是依附心理与独立意识的矛盾。11岁至15岁间是未成年人从幼稚期向成熟期过渡发展的时期,往往表现得既懂事又在许多方面思想幼稚、不够懂事,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缺乏辨析能力;既向往有很大的独立性,又不善于约束自己,易受怂恿、诱惑、教唆而走上邪门歪道;其主观上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试图逐渐减弱,有步入社会的要求,却不具备独立生存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易受不良环境熏染、盲目模仿尝试而误入歧途;他们喜欢向朋友讲知心话而反感老师和家长的“唠唠叨叨”,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果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就容易成为学习、品德不好不受欢迎的“双差生”,从而转向社会寻求理解、温暖以满足自尊心或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这是青少年上当受骗、被“坏人”驱使的重要原因,如不及时教育引导,就会失足犯罪。

二是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没有独立经济地位的心理矛盾。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金钱、物质对人们的诱惑力日益增大,高消费观念也刺激着未成年人,他们之中不少人要求穿“名牌”服装,吃高档食品,用进口商品,个人需求偏离常规和家庭的实际支付能力。畸形的消费欲、占有欲使得一些青少年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吃喝玩乐,部分青少年甚至采取非法手段满足不切实际的个人奢侈生活需求,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以获取不义之财为目的的财产型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居于首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是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与社会文化现状不相适应的矛盾。青少年精力旺盛。处于长身体长智慧的最佳时期,要求有充足的文化娱乐时间、场所和内容丰富新颖的活动。由于西部经济、科技和文化都欠发达,在文化娱乐的内容和设施上不能满足青少年的特殊要求。加之社会上的文化娱乐场所已进入商品化,更多的也是满足成年人的需求。而当前充斥于影视制品、地摊书刊及“三厅一吧”(即歌舞厅、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媒介内容不健康或纯粹属于渲染色情、暴力的文化垃圾与精神毒品,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影响力,诱使一些人精神空虚、误入歧途。据调查,青少年案犯中有60%以上的人是受到各种文化垃圾的污染而逐步演变为追求刺激、染上赌博、流氓、吸毒等恶习,最后发展为犯罪。

四是性生理发育、性意识萌发与道德观念、法制观念不强的矛盾。少年12至16岁进入青春期,性生理逐渐成熟,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感,喜欢结交异性朋友,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但是在我国,无论家庭或学校对性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性道德及有关法律知识的灌输教育开始较晚,许多未成年人接触到黄色书刊、录像等不能正确面对。这成为青少年性犯罪率增高使之仅次于财产型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家庭因素

主要是指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导致青少年犯罪。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和心理极易扭曲的危险期,如教育不当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严重者还会导致犯罪。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众星捧月式教育。由于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故将孩子置于家庭特殊地位,娇生惯养、百般溺爱,使孩子极易养成娇骄二气和蛮横、任性、自私、贪吃懒做的不良习惯。可以说这种类型的青少年是潜在的犯罪者。

二是封建家长式教育。此类家庭信奉“棒打出孝子”的宗法教条,在孩子存在问题或犯有错误时不是以理说教,而是粗暴体罚、随意打骂。这使孩子容易形成不服管教的逆反心理和

粗野残忍、喜欢打斗的个性,可能走向极端而违法犯罪。

三是放任自流式教育。此类家庭对子女亲情不足,缺乏责任感,或者即使泄芙痰床坏闷浞ǎ挥胁τ行ЯΓ佣ナ判摹⑺餍圆还芤灾劣诜湃巫粤鳌U庵旨彝ソ逃厝皇棺优タ刂贫牙虢】党沙す斓溃獠涣艘呱掀缤尽?BR>四是不拘言行式教育。个别家庭忽视子女的好奇心和摹仿力,在孩子面前不知谨言慎行,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无意之中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如当着子女面与人攀比物质享受,容易刺激孩子的消费欲望;父母不妥善保管带有诱因的不健康书刊和录像带,使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引发越轨行为等。

五是问题家庭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经济利益趋动和家庭承受压力与考验的增大,问题家庭日益增多,尤其是离婚率的上升使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孩子越来越多。一旦家庭不再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支柱时,未成年人由于没有和缺乏亲情而自卑感加重、上进心缺乏,在校学习成绩下降,生活依赖由父母转向朋友辈,从而成为社会不良分子的猎物,极易染上不良恶习甚至失足越轨犯罪。另一方面,作为孩子首任老师的父母、家人和其他亲人中如有赌博、卖淫嫖娼、吸毒贩毒、抢劫盗窃等违法乱纪甚至犯罪行为时,对未成年孩子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无疑是毁灭性的。因此,对于生活在父母离异、单亲、再婚及有道德缺陷或违法犯罪记录家庭的青少年,必须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中应受到关注的重要部分。

(三)社会因素

主要指来自学校、社会等客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大致有:

一是学校教育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应试教育”的体制和方法决定了学校的重心必然要放在“升学率”上,把大量人力和精力投入到中考与高考备战中,而很难把重心放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等素质上,无暇顾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即使上法制道德教育课,也是一般地读读法律条文、空洞地说教而已。“教书”与“育人”脱节,全面素质教育落实不好,从而使一些青少年高智低能,缺乏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意识及承受困难与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自立能力,进而导致个人悲剧发生。同时“应试教育”也导致一些学校不重视对后进生和差生的关怀与帮助,使部分学生自暴自弃甚至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另外,对社会上未成年人的法制、道德教育更是难以有效落实的薄弱环节。

二是社会文化环境污染的直接毒害。近年来各种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极端利己主义思想蔓延,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不时地流入文化市场广为传播,黄、赌、毒及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屡打不绝。这不仅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法制宣传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且妨害了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幸福观的确立,直接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据调查,青少年案犯中有50%以上的人是由于盲目追求吃喝玩乐的生活享受而陷入犯罪的泥潭;在青少年性犯罪案件中有80%以上看过黄色录像或书刊。

三是法制不完善,执法不严、打击不力也是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的重要成因之一。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切实强化领导

为了切实搞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工作,1998年地区行署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并设立了办公机构。1999年全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启动时,地区成立了由团委、综治办、公检法等10个部门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2001年4月地区又成立了由政法委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均成立了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组织网络。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

为了从源头上遏制减少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市区县各有关部门、单位、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把预防作为根本、教育作为主要途径,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为广大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经努力,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管齐抓、综合治理的良好格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认真贯彻落实《张掖地区学校法制教育实施方案》,普遍建立了德育工作、法制教育内容和法制教育行政管理“三个体系”,形成了目标管理、典型引路、督导评估“三个机制”。基本做到了法制教育与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强化了学校法制教育功能。全市90%以上的学校聘请了由公、检、法、司执法人员担任的法制副校长及法制辅导员,开展系统、经常的法制教育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目前,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部门主持,综治部门组织协调,政法机关指导督查,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全市基本形成,青少年法制教育已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综合整顿治理,净化成长环境

一是积极做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整顿治理工作。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近几年把开展“扫黄打非”集中统一行动和对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密切结合起来,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作为严打整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同工商、文化、城建等有关部门,不间断地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清理整顿,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分子;查禁收缴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和电子版物;查封取缔非法经营的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台球室等娱乐场所;坚决清理整顿校园内外的非法摊点和出租房屋。公安系统在加大警力维护学校周边秩序的同时,建立健全学校内保组织和防范制度,打击了一批混扰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分子,从而净化了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为学校教学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是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针对近些年不法分子拐卖、绑架、侮辱、勒索、残害儿童、奸淫幼女、胁迫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等恶性案件日益增多的情形,市区县公安、法院、检察院等机关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实施重点查处,造成了社会声势,震慑了犯罪分子,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威严。

三是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依法维护犯罪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尽量不使用治安拘留等强制措施,凡监护人有条件管教的,一律不实行劳教、收容教养和少年管教;对可捕可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一般作出不捕不诉的决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坚持不公开原则,充分发挥特邀陪审员和诉讼参与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的当庭教育、感化作用,在量刑上优先考虑减轻、从轻处罚。与此同时,各级公检法及有关基层组织普遍建立帮教小组,对获释、解劳及缓刑人员持续不断地搞好帮教,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及时解决他们诸如重新上学难、工作受歧视等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自立自强之路。预防重新犯罪,巩固了司法教育挽救的成果。

四是深入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构筑青少年维权新机制。由市团委、公检法司等10家单位联合开展并成立办公室,制定各行业创建活动的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中的职能作用并做到创建网络、区域联动。争取筹措资金34.74万元,建起希望小学3所,救助失学儿童587人。自始建活动开展以来,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被命名为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地区司法处、甘州区人民法院、张掖电视台新闻部、山丹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等10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另有31个单位被命名为地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全市范围内还深入开展了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以社区内单亲家庭子女、残疾弱智子女、刑满释放解劳人员、吸毒贩毒人员为对象开展“帮教活动”和“结对子活动”,努力为社区青少年特别是有困难的青少年提供帮助与服务,极力消除法制教育盲点。

四、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一些思考

(一)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意义重大而深远,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可以说通过这项工作,已经和必将继续感化、教育、挽救大量失足和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使党和国家永远能“赢得青年”也“赢得未来”,从而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作为一名公安干警,自己将义无反顾毫不懈怠地投身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中去,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此项有意义的活动不断奉献微薄之力。

(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途径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实施综合治理。市上在这方面已经积极地做了并取得成效。但是据了解,仍然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贯彻实施“两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重视不够,工作措施和组织协调不力。一些部门和单位责任不落实,工作不扎实,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学校、家庭、社会、司法等各个环节的保护、预防工作还没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等。一个做得较好的地区如此,在全国全省其它一些地方怕就很带有普遍性了。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学习和贯彻实施“两法”的力度,继续下大力持久性地做好全社会的宣传动员工作,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分行业治理,分别落实学校、家庭、社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职能和责任,以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减少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措施在于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只有不断克服贯彻“两法”中的模糊观念和认识,认真解决好法制不完善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宣传、夯实基础、健全网络”,依法维护权益、预防犯罪,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预防犯罪与维护权益结合,各司其职与齐抓共管结合,优化环境与满足需求结合,社会保持与自我保护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法制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开创工作新局面。

女性犯罪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女性犯罪;转变;预防

提起女性,总会让人联想到温柔,娇弱,需要保护。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让我们已经对女性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她们在社会进程中扮演着弱者的角色。尽管如此,生活中女性犯罪的例子也并不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犯罪类型和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女性犯罪无异乎卖淫,杀夫等几种罪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冲击,人们的价值和道德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部分女性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惜用生命、家庭、人格以及尊严作为筹码,来换取个人私欲的短时间满足。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

一、女性犯罪的构成变化趋势

根据《犯罪心理学》中的观点,认为女性犯罪是以非暴力为主,性色彩浓重并且侵害对象具有特定性。的确,在传统的观念中,女性大多都是足不出户,在家里相夫教子的,与社会的接触并不多。所以,过去女性犯罪的侵害对象多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同时,因为与社会的接触少,犯罪途径多为卖淫。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他们的犯罪构成也在悄然改变。

犯罪性质的变化:

北京市一中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则显示,近3年来女性暴力犯罪超过6成,女性因感情、家庭纠纷引发的报复性犯罪近4成。据统计,在该院刑一庭审理的476件女性刑事案件中,涉及女性普通刑事犯罪一审案件62件,女性被告人69人。在这69人中,有42人涉及侵犯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因感情纠纷、家庭纠纷引发的报复性犯罪有27人,所占比例为39%,而且这些案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为恶性暴力案件。男女的性格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在沙威尔的“性格沟”调查研究中表明男女:性格差异己变得越来越不分明了,生理性别的影响力也正在慢慢减小,男性具有女性特质或者女性显示出男性特质都不足为奇。

二、女性犯罪心理变化趋势

1.过去女性犯罪一般心理

由于封建礼数的影响,女性一直都与人柔弱、娇美的感觉,总是要依靠男性才能生存。自身独立性不高,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少,认识能力低下,所以过去的女性犯罪通常都是被逼的或者是协助男性才做些不法勾当。在改革开放前,中国人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非常严重,很多女性都没办法得到享受教育的权利,导致有很多女性的文化水平有限、道德观念受局限,法制意识淡薄,很多时候自己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但是自身却不知道。

2.现在女性犯罪一般心理

从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地位在一直的被提升,男女平等观念的普遍,让女性有了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也与男性基本相持平。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女性担任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但不得不说,与此同时女性犯罪的频率也越来越平凡,不单是形式上发生了改变,从心理层次上看,女性的犯罪心理也有了变化。女性不再仅仅是犯罪活动中的参与者,有的是策划者,甚至是犯罪团体的操控者。

三、女性犯罪的成因

1.社会影响因素

时代的进步,导致越来越多的不良习惯以及扭曲的世界观从国外入侵,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这些都残害着现代的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在信仰缺失的现代社会,许多人都以钱為目的,为钱做任何事情,甚至不惜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赚钱,满足自己的欲望。爱慕虚荣、贪图安逸享乐、爱攀比的心理普遍存在于现代女性,这也成为女性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从较落后地区来到大城市打工的年轻女性,看着城市人群灯红酒绿的生活,自己却过着那么艰苦的日子。这时,这些外来务工群体便是可能会做出卖淫的高危群体。

2.家庭影响因素

因家庭暴力导致女性犯罪的案件多不胜数,因而家庭暴力对女性犯罪有着深厚的影响。家庭暴力大多发生在中西部偏远地区、山区农村这些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家庭成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下,男性受传统“三从四德”的影响深厚,自认为女性天生比男性低等,对妻子打骂更是家常便饭。在大多数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施暴者多为男性,其职业大部分是个体户或者农民,也有部分是无业或失业人员。由于一直以来,女性对家庭的期望比男性高很多,对于许多事情都能能忍则忍,处处让步,只是为了求保持家庭的完整。同时,还有部分是因为被施暴者通常没有经济收入,需要依靠男性生活,导致挨打也不能反抗。

四、预防措施

女性犯罪的问题日益严重,俨然将成为社会又一突出问题,要避免这一问题所造成是危害扩大,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预防措施。同时,对于已犯错的女性,必须要从心理转变她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消除其再犯罪的可能性,并让其学习谋生手艺,能确保其出狱后独立生活。

对于女性犯罪的预防,需要从客观环境的改善和女性自身主观意愿的变更入手。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转变女性的世界观、提高女性素质修养是必不可少的。

1.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客观环境包括所处社会的法律制度健全与否;社会对于女性权益的保护是否及时有效。完善立法,保护女性权利必不可少。虽然,我国现行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婚姻法》都是保护女性权利的法律,但是这些还远远不足。例如在男性发生婚外情时,女性从法律途径获取的保障还相对有限。

2.引导女性主观意愿变更

女性的主观意愿包括女性主体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强烈与否;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引导广大女性主体变更主观意愿,社会团体和舆论媒体则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徐福志(1991.03~),男,河北唐山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网络犯罪新趋势与防控对策 篇4

一、网络犯罪的趋势

网络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和跨地域性, 降低了诈骗、传播淫秽信息等传统犯罪的门槛, 增加了侦查取证的难度。网络犯罪“一对多”的侵害方式使侵害后果具有很强的叠加性, [4]致使损害后果较之传统犯罪更加严重。随着网络新技术和应用的出现, 网络犯罪出现了以下趋势:

(一) 利用社交网络实施的犯罪逐渐增多

SNS的出现, 使互联网由虚拟转为真实, 网络用户在SNS上留下的个人信息往往是真实的, 犯罪嫌疑人可以轻易地获得个人隐私信息并利用网络用户对SNS上好友的信任而实施诈骗。此外, 犯罪嫌疑人可以利用社交网络中的个人地理位置信息实施抢劫、强奸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

(二) 从单纯的炫耀型犯罪转化为牟利型犯罪

到目前为止, 网络犯罪已由最初的炫耀网络技术转化为以获取非法利益为主要目的的犯罪。围绕各类具体的犯罪行为, 犯罪分子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以诈骗为例, 从获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到实施诈骗行为再到分赃, 犯罪分子分工明确, 相互配合, 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诈骗生态系统”。行为人侵入或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多为获取某种不正当利益, 且大多是为诈骗、盗窃等下游犯罪做准备。

(三) 新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 网络犯罪不断涌现新的手段, 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漏洞甚至是网络交易规则的漏洞实施犯罪行为。2013年6月24日, 全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在杭州上城区法院开庭审理, 首批被捕的12人被以涉嫌“敲诈勒索”的罪名被起诉。网络钓鱼根据不同的网络热点选择不同的钓鱼对象, 并出现了“潜伏站”、“游击战”等新型手段, 中国好声音热播时, 犯罪嫌疑人假借节目组的名义制作钓鱼网站骗取用户信息。小米手机促销时期, 中国反钓鱼联盟就处理了56个仿冒小米手机的钓鱼网站。

(四) 网络犯罪转向移动终端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价格的降低和网速的提高, 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加, 但移动终端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比较差,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网络犯罪的新场所。赛门铁克诺顿2012年公布的报告显示新型网络犯罪正转向移动网络, 中国有43%的网络成人用户遭受过社交网络或手机网络犯罪的侵害。此外, 移动网络大大提高了色情信息的可获得性, 导致网络色情信息的传播更为便利。

二、网络犯罪变异原因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不断深入, 现行网络犯罪不仅突破了“新瓶装旧罪”的阶段, 而且与早期的网络犯罪相比发生了变异:不仅犯罪手段花样翻新, 一些犯罪转向了以牟利为目的, 而另一些犯罪由牟利转向了其他目的。网络犯罪发生变异, 主要原因如下:

(一) 社会解组

网络空间不是现实空间的简单复制, 网络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是面对面的交流, 而是以符号为中介, 以“人——机———人”的方式进行互动, 人们摆脱了实在社会中真实身份的羁绊。网络空间个体交往的非面对面性引发了社会的急剧变迁, 社区的异质性不断增加, 从而破坏了社会的动态平衡, 使社会的权威、约束和控制日益减弱, 最终导致社会解组。网络中行为人受到的约束远不及现实社会规范对社会互动的约束力, 致使行为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内、选择任何地点作案。

(二) SNS是一种虚拟的真实

网络诈骗虽然没有改变诈骗罪的本质, 其仍是编造虚假信息或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但网络交往的非面对面性, 致使性别、体貌、情感、信念等失去了实质意义, 致使诈骗行为难以识别, 诈骗成功的几率非常大。SNS的出现, 只是理论上增加了网络空间人与人交往的真实性, 这种虚拟的真实不但没有减少诈骗行为的发生, 反而提高了盗窃他人身份而实施诈骗行为的可信度, 从而增大了诈骗成功的机会。此外, 诈骗分子不断总结诈骗技巧, 不断演练诈骗场景, 不断完善诈骗手段, 使得网络诈骗不断演变、升级, 而网络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并未提高, 可以预见, 网络诈骗仍然是今后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

(三) 价值观发生变化

与买卖个人信息、网络钓鱼等以牟利为目的的犯罪逐渐增多形成反差的是, 网络色情传播的非牟利化趋势进一步显现。网络色情的传播者中高学历的年轻群体越来越多, 动因并不在于牟取非法利益, 而是由其工作性质、生活方式与社会思潮等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所谓“个体需求”。这不仅给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的适用提出了挑战, 也意味着治理网络色情将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三、网络犯罪防范对策

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无法消除网络犯罪。网络监管者不能因噎废食, 为了减少网络犯罪而限制用户接入互联网。可以预见, 网络犯罪现象将持续增长。为应对日益增多的网络犯罪, 提出以下对策:

(一) 网络安全技术措施

网络引发的问题最终要依靠网络技术进步解决。通过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 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可以有效降低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对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发的支持, 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攻击、网络诈骗行为的发生;开发识别、跟踪个人信息被收集、传输和利用的安全技术, 可以有效降低个人信息被滥用的风险。

(二) 完善刑事立法

为应对传统刑法在网络空间适用的困境, 除借助适度扩张解释的方法外, 有必要将网络空间中危害严重的预备行为入罪。这是因为, 传统犯罪的预备行为在危害性上远远小于实行行为, 因此刑法规定对其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但发生于网络空间中的预备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往往远超实行行为, 如网络钓鱼和身份盗窃等。为防范诸如网络钓鱼、身份盗窃引发的进一步严重的危害行为, 刑法有必要将网络钓鱼和身份盗窃规定为犯罪。除完善刑事实体法外, 应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完善《刑事诉讼法》中“电子数据”的规定, 出台单独的司法解释, 对电子数据的界定、采集程序、采信规则等做出明确规定。

(三) 网络实名制

网络犯罪之所以泛滥, 是因为时间和空间这对在传统犯罪中占重要地位的约束要素, 在网络社会是没有约束力的。网络实名制是重塑网络空间约束力的基础, 在实名制基础上确立的网络空间行为追踪机制, 是刑事管辖和取证的基础。

(四) 培养“复合型”司法人员

培养精通法律、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司法人员, 定期对司法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网络技术。掌握网络技术基本原理是处理网络犯罪案件的基础, 只有在厘清相关网络技术基础原理的前提下, 才能回答诸如网络游戏中的“私服”、“外挂”问题应否入罪以及以何罪论处等问题, 最终做到科学地评判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五) 培养网民的安全意识

提高网络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是防范网络犯罪的有效措施。目前, 网络用户只是采取了基本的安全措施如安装安全软件、在网上慎重处理个人隐私信息, 而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却被网民忽视, 如36%的网民不知道恶意软件可以秘密运行, 过半数 (53%) 的网民无法知道自己的终端设备是否被他人入侵, 因而无法有效防范网络攻击并在网络攻击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有45%的中国网民不经常更改密码或不使用复杂的密码, 在网上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等个人敏感信息时, 很少有意识地检查是否有安全认证符号等。

国家应建立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等系统化的终身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体系, 使网民意识到网络上的安全风险, 在上网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同时要提高警惕, 防止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 如使用复杂和密码和定期更换密码, 及时升级安全软件, 在网购过程中, 仔细核实网址是否准确无误, 从而有效防止各类网络钓鱼和欺诈行为。

(六) 国际合作

网络的开放性和无国界性致使以国家疆界为基础建构的传统犯罪治理模式无法应对此类新型犯罪形态, 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治理网络犯罪成为各国共识。网络钓鱼、网络攻击、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等网络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国家的受害人, 由于法律文化、习俗等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在治理网络犯罪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法律冲突, 制定全球范围的网络犯罪公约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当前要务。全球层面的网络犯罪公约不仅可以协调各国刑法的差异, 而且是各国司法协助的基础, 特别是公约中规定的数据实时收集和数据共享机制, 可以为追查犯罪嫌疑人以及收集犯罪证据提供基础。

网络增加了人的认知范围和活动领域, 虽然网络空间的利益多数仍是现实空间中利益的延伸, 网络犯罪在现实中具有映射性, 但网络空间中个人交往呈现出的“身体缺场”特征, 致使网络犯罪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犯罪的新型特征, 刑法应做出相应调整以顺应网络时代出现的新型犯罪。

摘要:网络犯罪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引发的社会解组。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致使的网络犯罪手段层出不穷, 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成为网络犯罪的新型场所。完善国内刑事立法, 开发保障网络安全的技术措施, 强化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 实施网络实名制, 出台全球层面的网络犯罪公约, 构建系统化的网络犯罪防控体系以应对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发展趋势 篇5

长期以来, 中国所发生的系列恐怖犯罪案件的特点与境外的恐怖犯罪案件的特点基本相似。冷战时期, 作为一种政治斗争的工具, 在中国活动的恐怖组织长期受到国外敌对势力甚至是某些国家的直接、间接援助, 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恐怖分子也可以在其他国家找到庇护和避难场所。冷战结束以后, 恐怖主义作为国家政治工具的功能下降, 包括东突在内的各种恐怖组织也被迫开始从追求民族国家独立型向宗教文化型转变, 导致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系列恐怖犯罪案件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出如下一些新的特点:

(一) 在保留传统作案方式的同时, 开始借鉴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的一些常用手法, 实施自杀性恐怖袭击

由于当代恐怖分子选择作案方式与手段的根本原则, 往往仍然在于制造最大的社会、政治影响和恐怖气氛, 并且越来越多地趋向于“简便实用”和“耸人听闻”。因此, 可以预计的是, 虽然恐怖犯罪案件的活动方式未来会发生一些变化, 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其中, 爆炸仍将是恐怖犯罪案件的主要方式, 恐怖分子使用的大部分炸弹技术含量将越来越高, 但受制于我国卓有成效的治安防控工作, 自制的技术含量低的土制炸弹甚至一些替代性易爆物品 (如液化气罐) 等也将长期存在;另外, 恐怖分子在保留绑架与劫持人质、劫机、暗杀、袭击等传统的作案方式同时, 还开始模仿中东、巴基斯坦及阿富汗等地的恐怖组织, 以所谓人肉炸弹的方式发动自杀式恐怖袭击。例如, 2008年3月7日发生的乌鲁木齐航班劫机未遂案、2008年8月4日喀什市公安边防支队集体出操遇袭案以及2008年8月10日新疆库车的连环爆炸恐怖袭击案就是明证。

(二) 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 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行暴力恐怖犯罪

恐怖分子不但大肆利用各种传统手段制造各类耸人听闻的恐怖犯罪案件, 而且在疯狂地猎取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来不断增强恐怖主义活动的能力, 恐怖主义手段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杀伤力越来越大。例如, 2008年1月4日至11日, 新疆公安机关在成功破获“东伊运”恐怖组织派遣人员入境案中得知, 该恐怖组织要求团伙成员对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涉外宾馆、政府大楼、军事基地等设施进行详细勘察, 尽快对“毒肉” (可导致大范围人群感染和传播某种致命性疾病的物品) 、“毒气”和遥控爆炸装置进行试验, 并明确了实施破坏活动的具体时间、目标和方式。这是一个不好的征兆, 预示着恐怖分子开始谋求掌握和利用生化武器进行暴力恐怖犯罪。

(三) 恐怖分子趋于年轻化、未婚化, 女恐怖分子开始增多, 恐怖分子的偏执心理更趋严重

1. 年龄特征。

我们根据掌握的材料进行不完全统计,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系列恐怖犯罪案件的作案人大部分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 其中16岁至22岁的年轻人达到81%。例如乌鲁木齐航班恐怖袭击未遂案中的作案人只有19岁。年轻人之所以成为恐怖活动的主流与骨干, 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成功地接受社会化教育, 因此不能将社会的普遍规范与目标内化为自身行动的基本准则与追求方向, 从而在现实中表现出强烈的反社会性、反政府性。再加上恐怖组织在新疆等地招募幼龄的未来的恐怖分子, 将之送往外国 (南亚或中东某些国家) , 建立训练基地, 对他们灌输极端的宗教教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然后将他们潜伏在中国内地 (首先是新疆以便于躲藏) , 再根据恐怖组织的需要发出指令开展恐怖活动, 从而造成了恐怖分子的年轻化。

2. 性别与婚姻状况特征。

一般来说, 当代世界上的恐怖分子大多数是男性和未婚成员。专家研究发现, 恐怖组织的骨干成员大多数是男性, 80%以上的重大恐怖活动都是由男性恐怖分子指挥、领导和实施的。但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公开披露的情况来看, 女性越来越多地成为我 (下转第185页) (上接第191页) 国系列恐怖犯罪案件的作案主体。例如2008年3月7日发生的乌鲁木齐航班劫机未遂案中的作案人就是女性。2008年8月10日, 十余名暴力恐怖分子向库车县公安局、法院、银行等机关单位发动恐怖袭击案件, 而其中就有两名女恐怖分子在警方追捕过程中引爆身上的爆炸装置, 自杀身亡。就婚姻状况而言, 世界上绝大多数恐怖分子都是未婚的。究其原因, 不外乎这样可以没有家庭牵挂与顾虑, 更能义无反顾地发动恐怖袭击。

3. 心理特征。

从心理特征来看, 恐怖分子主要表现为仇恨心理、冷酷心理以及狂热心理。有专家指出, “了解恐怖分子心理有两个重要定律:其一, 恐怖分子与恐怖组织的成员身份的认同度越高, 那么, 该恐怖分子对世界的认识就可能越扭曲, 现行法则对他的约束力就可能越弱, 其狂热心理就可能越突出。其二, 恐怖主义活动的政治目的越不清晰, 从事该恐怖主义活动的人是心理变态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预计, 未来社会的恐怖分子与当代恐怖分子不会有实质性变化, 但其偏执心理可能会随其精神信仰与道德失范而更趋严重。

(四) 袭击目标开始偏重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法机关

自“9·11事件”发生后, 世界各国都开始认识到恐怖暴力活动的危害, 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恐怖活动目前已成为世界的共识, 而东突组织发动的暴力恐怖袭击几乎都是针对平民的, 这使他们的名声越来越不好, 许多原本支持他们的国家和组织都开始放弃对其的支持。而如果没有西方一些国家和组织的支持, 东突等暴力分裂组织连生存都成问题, 更不用说发动恐怖袭击了。在此国际大背景下, 境外的东突等疆独分裂组织显然已开始改变恐怖袭击的目标:由袭击平民转向袭击政法机构等维护稳定的权威机关。这样的话, 在袭击事件发生后, 他们就可以为自己发动恐怖袭击找到伪善的解释——他们是不满暴力统治而奋起反抗的, 这种谎言是可以骗过西方一些不明真相的国家和组织的, 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获得其所谓的“国际支持”, 继续在一些国家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也可以说, 这种方式也是西方一些反华国家和势力喜欢的方式, 这让他们找到了支持东突组织制造混乱, 从而遏制中国发展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五) 恐怖组织与有组织犯罪结合日趋紧密

当前, 在全球反恐怖运动的大背景下, 一些国家对恐怖组织的支持越来越谨慎, 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 恐怖组织一方面除了继续寻求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之外, 另一方面也更加依赖于和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合作, 以保障必要的活动空间与资金来源。目前, 在境外活动的东突恐怖分子, 除了和国际贩毒集团、武器走私集团、当地黑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之外, 还以勒索、绑架、抢劫等方式, 从国内在外工作人员身上榨取钱财。所以,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反恐合作, 联合打击跨界犯罪活动, 是遏制恐怖主义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曾群.失业的社会后果:欧美文献回顾[J].国外社会科学, 2004, [2].

上一篇:教师教学风格下一篇:数学模型与数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