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2024-06-21

语言中的模糊现象(精选十篇)

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篇1

语义模糊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义的模糊性, 它相对于语义的明确性而言, 指的是语义的义界不清晰, 即所指称的范围不明确。语义的模糊性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类属或性状认识的不确定性在语言中的反映。广播语言主要指广播节目播报所使用的语言, 包括播报人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或采访现场记者等) 播报信息的语言、采访现场所有与播报信息相关的语言 (含受访人话语) 等。广播语言中的语义模糊现象是广播信息制作者与接收者对有关事物类属或性状认识的不确定性在广播语言中的反映, 不同于单纯受外部因素干扰所致语音辨识不清而造成的语义不明晰。

广播语言的语义一般要求具有明确性, 但受播报对象、认识主体及媒体传播信息特征等因素制约, 广播语言语义模糊性的存在是必然的 (吴振国, 2001) ;出于尊重事实和遵循礼貌原则等需求, 广播语言语义模糊性的存在也是必要的。

二主客体及媒体传播信息特征因素致使广播语言语义具有模糊性

(一) 客体的不确定使广播语言语义具有模糊性

德国哲学家卡西勒 (1944) 认为, 日常语词的特点是其不明确性和模糊性, 经受不起逻辑分析的考验。语言中的这种模糊性不仅在其共时层面存在, 在其历时层面也同样存在, 而且还将延续下去。1媒体语言实践的主体是媒体信息采编者或现场播报者, 客体则是媒体信息所关涉的对象。广播同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一样, 所采用信息中大量存在关涉对象不确定者, 因而语义模糊现象必然较多存在于广播语言应用实践中。

广播语言中抽象的关涉对象往往是不可量化的, 语义原本就存在模糊性。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2:

(1) 在一道又一道的造纸程序中, 他们的脸上荡漾着的是一种平和与幸福的笑容。

(《走进神秘的丹寨古法彩色造纸村》, 2009-6-18)

例 (1) 中村民由造纸过程体验到情感上的“幸福”。形容词“幸福”指“ (生活、境遇) 称心如意”3。根据释义, “幸福”可析出[+情绪][+愉悦][+积极][+满意]等义素, 但究竟怎样的“生活、境遇”才能使人“称心如意”, 却是抽象而难以精确 (即量化) 把握的。作为听觉媒体信息的接收者, 听众甚至连信息关涉对象“幸福”的拥有者———当事村民具体的“平和与幸福的笑容”都想象不出来。

有些貌似具体甚至可量化的关涉对象, 语义同样存在模糊性。例如:

(2) 8月14日, 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四十里城子镇阿克墩村村民阿不都热西提·艾买提望着自家小山似的麦堆高兴得合不拢嘴。 (《新疆红辣椒远销长三角, 小麦丰收》, 2005-8-14)

根据古希腊学者尤布利德斯提出的“麦堆悖论”, “麦堆”的堆数是“可数”的, 而“具体麦堆的颗粒构成数”是不确定的, 自然麦堆的体积也是不确定的。4仅凭听觉, 广播听众很难如电视观众般借由视觉略知例 (2) 中“小山似的麦堆”到底有多大, 更不用说确知这堆小麦的重量和颗粒数等。

(二) 主体认知的模糊性使广播语言语义具有模糊性

“不同的理解者就是不同的认识主体, 而不同的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会发生认识源泉上的差别。” (邹智贤, 1989) 认识主体的这种“认识源泉上的差别”主要源于认识主体认知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使认识主体对于认识客体存在认知上的模糊性, 终致广播语言语义具有模糊性。

2014年5月,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曾就“广场舞噪音扰民”事宜对听众 (包括参与广场舞者) 进行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许多听众对跳广场舞还是理解和支持的, 反对者也认为只要选对场所、控制音量, 跳广场舞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 调查过程中, 记者自始至终仅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查, 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见解。尽管来自受访者的语义是清晰的, 但来自信息采编者———记者 (实为电台方) 的认知却不清晰, 所以就总体而言, 该次广播调查的主旨 (即广播语言的语义) 也是模糊的。

(三) 信息传播的媒体特征使广播语言语义具有模糊性

1. 感觉转移有限性使广播语言语义易具模糊性

广播主要依靠声音 (语音+音响等) 传播信息。尽管广播工作者可以借助多种语言或音响手段, 帮助信息接受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感觉的转移, 如听觉感知视觉化甚至触觉化、味觉化等, 力求使听众闻其声、“见”其人、“辨”其形、“触”其体、“嗅”其味等。但这种感觉的转移是很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使广播语言语义具有模糊性, 听众对广播信息中人或物的形象认知仍然是模糊的。如:

(3) 今年77岁的潘绎曾老人在老伴的陪伴下, 特意从市区赶来。

(《南通首家人文纪念馆在东华塔陵园正式向公众开放》, 南通台, 2013-3-30)

例 (3) 中, “lǎorén”一词经由听觉感知的视觉化, 在听众脑海中可以浮现一位“老先生” (如果没有下文受访者的“男声”语境, “lǎorén”也可能是一位“老太太”) 的大概状貌, 至于“他”的外貌形象, 听众的认知是模糊的。又因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 例中老人姓名由语音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 也有较大的模糊性。仅凭语音, 听众可以拼出“潘译增”“潘益罾”等姓名来。如果换作视觉媒体———电视, 则受众对“lǎorén”的性别、外貌认知就不再模糊;如果换作印刷出版物———报纸, 则读者对姓名“Pān Yìzēng”汉字字形的认知将不再有误。

(4) 他以软绵绵的床当桌子, 将两个厚厚的电话本放在柔和的被子上, 再放上手提电脑拼命地赶进度。 (《公安教育园地的“老黄牛”》, 2009-6-18)

例 (4) 中, 床是“软绵绵”的, 被子是“柔和”的, 电话本则是“厚厚”的, 听众可借助认知记忆实现听觉感知触觉化。但床究竟有多“软”, 被子有多“柔”, 电话本有多“厚”, 仍需听众到“实地”触摸一番才会更明白。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受众单纯依靠视觉均比单纯依靠听觉在认知效率方面约高30%, 在准确度方面约高70%。借由“视觉+听觉”, 电视观众瞬间便可认知, 央视广告标语“醉美滁州, 亭好滁州”中“醉美”“亭好”化用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领略其谐音之妙。该广告标语如果播报于广播媒体, 那么仅凭听觉认知的听众, 首先认知的“zuìměi”将是“最美”而不是“醉美”, “tínghǎo”将是“挺好”而不是“亭好”。原本在视觉媒体中清晰可辨的修辞寓意, 在听觉媒体———广播语义表达中, 因为缺乏足够的感觉转移而变得模糊了。

2. 线性传播的媒体特征使广播语言语义易具模糊性

相对于平面传播信息的报纸媒体和立体传播信息的网络媒体, 线性传播信息的广播媒体具有信息传递的瞬时性和不可逆等特性。广播信息传播的瞬时性使广播语义难以“长久”保留于听众的记忆中;信息传播的不可逆, 又使广播语言的语义内容难以被听众反复接受与校验。

如果得以反复联系上下文, 听众或可领悟前例央视广告标语中“醉美”“亭好”的谐音之妙, 但受广播信息线性传播的瞬时性和不可逆媒体特性影响, 加之人的瞬时记忆可持续时间极短 (通常在1~4秒) , 听众脑中原本暂存的“zuìměi”“tínghǎo”等语音信息所对应的语义很快会模糊不清, 并被后接受的广播信息所覆盖, 最终导致广告标语语义的模糊性。

为帮助听众“减少记忆负担”, “缩短听众收听时的同步思考过程”, “转换听觉功能”, 广播新闻中可以使用模糊语言 (顾光燧, 1993) , 正是基于对感觉转移有限性、线性传播等广播媒体特征的认识。

同样是对冰雪世界优美景色的描写, 广播语言相对于电视语言、报纸语言和网络语言信息接受者可以感知的语义更模糊。电视媒体有视频配合语音同步播报, 报纸媒体和网络媒体中的文字描写也常配有一些插图以便于读者理解, 而广播媒体的听众只能调用记忆中存储的生活经验, 将音频中的“雪景”等听觉形象视觉化。例如:

(5) 这两天, 一场20多公分厚的大雪让春日的长白山百里天池、千米瀑布一派银装素裹。

(《长白山5月的冰雪风情》, 2007-5-3)

相对于其他媒体, 例 (5) 中由听觉形象视觉化了的“雪景”语义的明确性就大打折扣。“20多公分厚的大雪”“百里天池”“千米瀑布”, 虽有具体数字描述, 但到底有多厚、多大、多高, 总不如“眼见”为实。

如果听众记忆中原本缺乏对某些事物的经验储备, 就无法仅由听觉想象该事物的具体形象, 也就无法确切理解其语义。如:

(6) 永宁镇上磨村是十大主题民俗村之一, 素以鳟鱼宴而闻名遐迩。

(《北京延庆消夏避暑节民俗游备受青睐》, 2005-9-26)

不是所有听众的头脑中都有“鳟鱼”形象记忆的, 这些听众就无法借由生活经验使例 (6) 中的“鳟鱼”听觉形象视觉化。

新媒体时代, 广播信息传播与接受的媒介与途径实现了多样化。网络电台 (如“银河台”) 、电台网站 (如“央广网”) 等的建设, 使广播信息传播较易实现感觉转移且对线性传播方式有所突破。这种新变化部分消解了广播语义模糊现象。不过, 就总体而言, 目前仍是传统形式的广播信息传递和接受方式占主导地位, 受媒体传播信息特征因素制约而出现的广播语义模糊现象依然存在。

三尊重事实和遵循礼貌原则等需要广播语义具有模糊性

(一) 尊重播报事实, 需要广播语义具有模糊性

一定语境下, 部分广播内容尤其是新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等。突发性使新闻事实播报难以在短时内全面而透辟, 多变性使播报内容需要不断调整。

现场直播过程中, 限于播报者认知水平或播报条件, 暂时无法精准描述事物或统计相关数据时, 广播信息采写者常使用语义模糊的词语。如:

(7) 位于新疆乌恰县托云乡境内的中吉公路S212省道昨晚多处发生泥石流、洪水, 公路被洪水冲断, 断裂处长约50米, 最深处2米, 从吉尔吉斯斯坦入境的350多辆长途运输海关监管车被困, 受阻车队长达5公里。 (《泥石流冲毁中吉公路, 350余辆车被困》, 2012-4-7)

例 (7) 出自央广记者泥石流现场采访稿。泥石流灾难初发阶段, 记者限于播报条件, 难以在第一时间采访到所有精确的数据, 于是例中出现了“多处”“约”“多辆”等语义模糊的词语。

报道新闻事实尤其是报道具有持续发展态势的新闻事实时, 选用语义模糊词语反而更好地尊重了播报事实的真实性, 广播新闻使用模糊语言可以避免绝对化。又如:

(8) 21日7点30分左右,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辆运营中的公交车突然起火, 截至目前已有5人死亡。 (《牡丹江一公交车起, 5人死亡》, 2009-7-21)

“截止”含有“[+结束]”义素, “截至”含有“[±结束]”义素。一般认为, “截止”多用于语义明确的语境, “截至”多用于语义模糊的语境。例 (8) 信息播报时, 无法确定因事故而死亡的人数会不会再增加, 因此记者使用了语义模糊的“截至”而非语义明确的“截止”。

(二) 遵循礼貌原则, 需要广播语义具有模糊性

广播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使播报者与听众始终处于交际过程中, 交际双方需要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就总体而言,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要求广播语言语义具有明确性5, 而利奇的礼貌原允许甚至要求广播语言语义具有模糊性6。广播语用遵循礼貌原则主要是指对听众采用策略准则、谦虚准则等。普及“小众化”传播理念、提高听众认知信息效率等举措都体现了对礼貌原则的遵循, 都要求广播语言的语义具有模糊性。

1.“小众化”传播理念要求广播语言的语义具有模糊性

不同的听众群体对广播信息传播的明确性呈现相异的程度要求与认知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先后普及, 传统广播媒体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小众化”传播主要指媒体面向较窄的受众群体传播信息。“小众化”传播理念的普及, 正是为了顺应不同听众群体对广播信息传播明确性的不同要求。如“少儿广播语言”较多存在语义的模糊性。广播语言语义适度存在模糊性, 可以更好地遵循对广播听众的礼貌准则, 以争取更多的听众人数。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9) 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 不注意爱护大自然, 比如, 把好多好多的污水放到河里, 把有毒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有的人呢乱扔垃圾, 使咱们的环境呀变得越来越不好……

(“小喇叭”, 2011-12-15)

学龄前小朋友认知能力有限, 所以例 (9) 中节目主持人提及有人不注意保护环境和爱护大自然时, 使用了“好多好多”“越来越”等语义模糊的词语来修饰与限制, 遵循了策略准则。而且节目主持人按年龄应该是小朋友们的阿姨, 自称“姐姐” (春天姐姐) , 是对“阿姨”和“姐姐”年龄界限的模糊化, 为的是缩短与小听众的心理距离, 遵循的是谦虚准则。

2. 提高听众认知信息效率要求广播语言语义具有模糊性

广播媒体具有正确引导舆论、强化社会责任、教育人民、娱乐大众、服务大众及促进社会进步等重要职责, 提高听众认知信息效率是实现广播媒体职责的重要途径。感觉转移的有限性和线性传播等媒体特征, 要求听众在较短的播报时间内尽量记住重要信息, 了解次要信息。这就要求广播信息制作和传播者做到重要信息明确化, 次要信息模糊化。这同样体现了对礼貌原则的遵循。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10) 全市清偿工程欠款22.96亿元, 偿付拖欠农民工工资6.09亿元。……录入20多万户企业的基础信息, 共计69万多条。 (《重庆偿付拖欠农民工工资6.09亿元》, 2004-11-30)

例 (10) 原文共出现9个与财务相关的数据。其中“6.09亿”等语义明确, 因为它们是体现报道主旨———农民工被欠薪已追回的重要信息;“20多万户”等语义模糊, 因为它们只是与报道主旨相关的次要信息。在较短时间内, 听众很难也没有必要记住全部9个数据。即使听众只记住了“6.09亿”这个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总额, 也已大体掌握了该报道的要旨。

司乘人员是广播媒体忠实听众群体之一。在复杂路况或以较高速度行驶过程中, 司乘人员较难静心收听广播信息, 只能“忙里偷闲”地捕捉重要广播信息, 舍弃次要广播信息。为提高这部分听众认知信息效率, 凸显重要广播信息优先规律, 交通广播语言中经常出现语义模糊现象。例如:

(11) 今天早晨影响公路出行的主要还是大雾天气。河北境内的京哈高速秦皇岛段, 在今早5点钟左右就开始起雾, 导致现在这一路段不具备通行条件, 高速交警临时关闭了秦皇岛段沿线双向的各个站口。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高速路况信息”, 2013-10-21)

例 (11) 中, 重要的路况信息有“大雾天气”“京哈高速秦皇岛段”和“临时关闭了……各个站口”。据此, 准备进入此段高速公路的驾驶员会另选路段行驶, 已在此段高速公路行驶的驾驶员会另选出口路段。至于其他影响公路出行的因素、起雾时间、通行条件等属于次要信息, 因而语义较模糊。

四结语

“广播在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具有示范作用, 广播人要敬业, 增强责任意识。” (郭龙生, 2007) 广播语言语义模糊现象的存在, 体现了广播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体现了广播语言应用者对广播语言语义模糊性存在的必然性的被动接受和对必要性的主动选择, 与一般意义上的广播语言语义的明确性要求并不矛盾。而基于尊重事实和遵循礼貌原则等需要而存在的恰如其分的广播语义模糊现象, 以独特的方式完善了广播语言明确性的要求, 进而提高了广播信息传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振国.语义的性质、来源与语义模糊性的根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3) .

[2]邹智贤.语言的相对性与认识的主观性[J].求索, 1989, (5) .

[3]顾光燧.模糊语言在广播语言中的运用[J].视听界, 1993, (4) .

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篇2

作为外交辞令的一种策略手段和言语技巧,语用模糊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表层模糊,深层明确,从外交场合这个特定的语境来看,语用模糊是利用语言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达到明确其交际意图的目的[6]。根据语言顺应理论,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在一种高度的意识程度下,为达到交际的目的,对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进行选择顺应的结果。本文以周恩来外交语言为例,探讨其语言模糊所表达出的外交语言的得体性、简约性和幽默性。

(一)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根据Verschueren的观点,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际者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心理因素,语言的选择受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包括他们的个性、情感、信念、愿望、动机等心理因素)的影响[5]。语言的选择受到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的影响,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动态过程。

1971年,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该团有一名叫格伦?科恩的19岁的运动员进行提问:“总理先生,我想知道您对美国嬉皮士的看法。”周恩来笑了笑说:“看来你也是个嬉皮士喽。世界的青年们对现状不满,正在寻求真理。在寻求真理的时候总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是可以容许的,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曾经想试试各种各样的办法。因此,我们是理解青年的想法的。”周总理还说:“如果经过自己做了以后,发现这样做不正确,那就应该改变。这是我们的意见,只是一个建议而已。”(合众国际社北京1971年4月14日电)。

周总理恰当地运用了模糊语言,漂亮且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委婉地指出我们的态度是“可以容许”,对它们的存在是“理解”的,以建议方式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我们的意见:“如果发现这样做不正确,就应该改变。”既顺应了听话者的心理,也维护了说话人的面子。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评价说:“这整个事情是周恩来的代表作。与中国人的所有举动一样,它有许多层意义,对这些美国青年邀请的最明显的意义是:它象征着中国已承担了和美国改善关系的义务,而更深一层的意义是,它保证比任何渠道发出的外交信息都更有分量——现在肯定将被邀请的使节将来踏上的是友好国家的国土”。

(二) 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这里的交际者不是抽象化和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者,他们的言语行为受社会和文化的制约[5]。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出于交际的需要,必须动态地顺应或遵守社会规约,受到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制约。因此说话人往往会通过语用模糊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顺应社会规范。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当尼克松走完梯阶,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便微笑着伸出他的手,周总理的那只手也伸了出来。两人紧紧地握着手,轻轻地摇晃着,足足有一分多钟,周总理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辽阔的海洋”不仅代表了中美之间的地理上的距离,更说明两国间相去甚远的政治观点和对峙25年这一漫长的岁月。随着两位领导人的亲切握手,这一切似乎都发生了改变。周总理的一个恰到好处的比拟,顺应了当时的社交场合,并充分体现中方改善中美关系的良好愿望和对美方友好姿态的欣赏。

(三)对物理世界的顺应

物理世界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就时间而言,它包括事件时间、说话时间和指称时间。空间指示即地点指示关系,它包括绝对空间关系和参照指称对象的相对空间关系[5]。采用模糊语言这种策略顺应物理世界就是避免第三者的干涉和参与。

1960年4月下旬,周恩来总理与印度谈判中印边界问题,印方提出一个挑衅性问题:“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周恩来总理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领土。”对方说:“时间太短了。”周恩来总理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如果700来年都被认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呢?这显然是荒谬的。”

在周恩来总理的反驳中,在语言策略上对物理世界做出选择顺应,用了两个时间的对比来否定对方的观点。700年与100年相比较,要否认700年而承认100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其结果是承认100年就得承认700年这个事实。坚定立场都包容在寥寥数语的含蓄表达之中,充分显示了模糊语言妙不可言的表现力。

四、结语

语用模糊是指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为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把原本可以清楚表达的意思故意使用不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现象和交际策略。在外交场合中,出于说话者的立场和语言表达的策略需要,说话人常常使用语言模糊策略。正是此语用策略的大量运用才使得说话者的语言更具有得体性、简约性、幽默性、形象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本文基于语言顺应理论,从心理顺应、社会顺应和物理顺应三个方面对周恩来总理的外交语言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在外交辞令中切当地运用语用模糊可以保证发言稳妥、严谨、灵活、礼貌和高效,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俞东明.语用学定义与研究范畴新探[J].浙江大学学报,1993(4).

[2]何自然.再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2000(1).

[3] Nicholson,H.Diplomac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0.

[4]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6]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 动量词下、次语义特征的比较研究

★ 程度副词语义、句法、语用研究

★ 英语名词定语与名词所有格(s)定语的语义和语用异同

★ 口语用英语怎么写

★ 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浅议

★ 量词有哪些?

★ 教学管理视角下大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 文学翻译视角下红楼梦赏析

★ 修辞学视角下的相声语言

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篇3

【关键词】语言 模糊性 英汉互译 翻译策略

一、语言模糊性的实质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它使我们在日常谈话中不用处处受语言精确性的困扰而自由地表情达意,从而使我们的交流更为流利。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L.A.Zadeh)于1965年发表了《模糊集合》一文,提出了“模糊理论 (Fuzzy Theory)”。在此基础上,模糊语言学(Fuzzy Linguistics) 问世,为语言翻译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模糊语言是指“不确定的、指代模糊的语言单位”,如生与死、富与贫、年老与年轻等。

语言的模糊性从何而来?首先,语言本身就是模糊的,这是由其客观属性决定的。语言不仅承载着基本句法和语法信息,还携带着大量的语用、社会及文化等附加信息。其次,语言交际者受到交际环境的制约。如交际者A想邀请交际者B去参加一个聚会,A会说“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the party tonight?” 若B无法给对方肯定的答复,可能选用“模糊”表达法。B可能会说“I’d like to,but I’m afraid that I can’t go with my homework unfinished.” 由于中英民族的历史渊源、民族性格及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反映在语言模糊性上,就会呈现众多差异,各有各的特色。

二、英汉语言模糊性之异同

1.英汉语言模糊性之共性。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体现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篇等各方面。如中英语中均存在“仿佛(like)”“料想(guess)”“可能(maybe)”等模糊附加词。

此外,模糊性语言提高了语言表达的弹性,拓宽了表达的想象空间。中英语言都运用模糊语来达到诸如委婉、求幽默、求艺术和意境等目的。汉语对模糊美感的追求同中华民族偏于内向的性格特点有关。但性格外向的西方民族也并不排斥模糊和含蓄,如西方象征主义和意象派所倡导的象征和诗意。

2.英汉语言模糊性之差异。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根本之处在于模糊性。”汉语的模糊表达营造了语言的主流美感。而英语模糊语则较多功利色彩,处于支流地位。综之,汉语重模糊,英语重精确。

在语言表达上,汉语重“意合意会”“以神驭形”。其词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繁简自如。而英语则重“形同形会”“以形摄神”。英语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及关联词等都前后对应,从而使语言准确、有序、逻辑。英语语法严谨,具有极强的系统规范性,渗透着一种科学精神。综之,汉语在模糊中传达语义并营造美感,而英语则通过逻辑、缜密的语句准确地传达语义。

此外,汉语惯于省略,通过留白营造模糊感,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如唐诗中常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及结构省略等模糊现象。如“玉阶生白露,也久侵罗袜”(李白《玉阶怨》)中省略主语。而英语中主语一般不可省略。

三、英汉翻译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模糊性作为语言的本质属性特征,决定了译者的翻译方式。鉴于英汉语言的差异性,要使译文和原文完全一样是不现实的。但译者可以利用语言的模糊性,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译出准确且模糊对等的作品。

1.模糊语的直译法。由于一些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模糊义,可以相应地按字面义翻译。如:

After work,we went out of office two and three.

译:做完了工作,我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办公室。

“Two and three”译为“三三两两”。模糊含义已传达,同时为中英民族所接受。

2.模糊语的归化译法。若源语中的特定模糊语与目的语中表达相同概念的模糊语不对等,在翻译过程中应选用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模糊语来表达。这种归化的翻译方法可让目的语受众更好地理解源语文化。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译:My whitening hair would make a long long rope,yet could not fathom all my depth of woe.

古诗中“三千丈”是虚指,在这里是“长”的意思。若把“三千丈”译为“three thousand”,会使缺乏汉语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感到困惑。译者首先要理解原作中模糊语的意义,再在目标语言中选择一个对等的模糊语。

3.模糊语的变异译法。英文字母既不表形,也不表意,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符号,故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而语言思维具有精确性。汉字不仅表音,还能表形、表意,故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汉语中充满灵活的主体意识,注重意合及朦胧美。而西方语言注重注重形合、逻辑及分析,具有极强的系统规范性。变异译法指在翻译过程中,将英语译成汉语用模糊代替逻辑,朦胧代替分析,即以模糊语言来翻译英文中的精确语言。

模糊语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而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相互转换行为,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引起翻译的模糊性。模糊语既丰富了翻译活动的内涵,又对翻译实践造成了有力的挑战。在英汉翻译过程中,通过探讨语言的模糊性及模糊语的翻译策略,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英汉语言的模糊性,提高翻译水平,从而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Fan,Showyi.A statistic method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90(1):43-67.

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篇4

模糊性是指关于对象的类属边界的不清晰性和形态特征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和普遍性, 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它不仅存在于语义、语音、语法之中, 而且存在于人类语言活动和语用之中。可以说, 整个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都具有模糊性。模糊言语能使表达简洁、能提高效率和表意的准确性, 还能提高表达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并且能使表达谦虚、有礼貌和使语言富有美学效果等。

众所周知, 广告是商品介绍和宣传的重要手段, 广告语言作为广告信息的主要载体, 是以最经济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为了满足广告语言表达交流的需要, 大量使用模糊语言的广告, 具有简洁、含蓄、礼貌、灵活及联想性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并能更好地体现明显的心理效应。这样就增加宣传效果与力度, 使广告具备塑造品牌形象和促进品牌销售的功能, 并加大产品的未定性和空白度, 激发人们的理解和想象, 增强广告的说服性, 提高广告的推销能力。

1 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现象

1.1 语音模糊

语音的模糊性可以表现在语音音素、音位、语流、标音形式、语音变异等方面, 谐音双关是英语广告中最为典型的语音模糊。谐音双关利用词语拼写相似, 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关系构成双关。英语广告中使用谐音双关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俏皮滑稽, 富有音韵美, 使表达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明暗两层含义, 既有效增强了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又能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刺激受众的购买行为。如有一沙发广告“Sofa So Good.”中的“Sofa”与“So far”同音, 两者的元音形成谐音现象, 再与“So Good”连在一块, 营造出一种缓慢的印象, 使人产生安适、宁静的联想。

1.2 词汇模糊

模糊词汇主要是指词语表达的概念外延不清晰、不确定。为了节约交流交易成本, 英语广告往往大量使用模糊词汇, 使广告外延模糊, 意义模糊, 避免精确语言可能造成的武断和绝对, 增大受众的想象空间, 使广告承诺具有回旋余地, 广告商品更容易被接受。在英语广告语言中, 数量词、副词、形容词及动词等的模糊语义应用最为广泛。英语广告中, 使用具有模糊意义的形容词, 来描述产品的质量, 不仅能够引发消费者的想象, 同时还能促使他们产生对产品的兴趣。如, 在一则化妆品广告“You wont find a quicker, easier, neater way to enhance your beauty.”中, 虽然没有比较对象, 广告商却采用了“quicker”, “easier”, “neater”三个并列模糊形容词的比较级来描述化妆品的性能和作用, 迎合了人们的心理, 更容易使人们接受这样的化妆品。同时, 英语广告中的动词, 尤其是单音节动词, 可使广告更加生动形象, 意义明确通俗易懂, 易于为人接受。一些表示主观感觉的模糊动词还可以诱使消费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引导消费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产品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如三星电子广告“Feel the new space”, 动词“feel”是个简单的单音节词, 使得句子意思简单明了, 且表示主观意念并具有抽象意义的“feel”使该广告词模糊化, 勾起消费者跃跃欲试的欲望。此外, 英语广告中, 随处可见的副词半虚半实, 常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甚至整个句子, 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如戴比尔斯钻石广告“A diamond lasts forever.”中的“forever”极富感染性, 使一颗小钻石的价值升华到爱情永恒。

1.3 句法模糊

英语广告中语言模糊现象也体现在句子模糊上。广告商通常使用陈述句、疑问句等句式间接地表示建议、劝告或提供信息。如雅虎公司的经典广告“Do you Yahoo today?”, 没有直接向受众推销产品, 而是通过设置疑问句间接地唤起受众对产品的兴趣和好奇心。此外, 广告中大量的省略句充分表现出模糊性, 诱使消费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如Mild Seven广告“Make it a mild smoke Mild Seven Smooth, rich rewarding.”的表达, “Mild Seven”与“Smooth”之间省略了“is”, 使人回味, 增加了话语情趣。

2 模糊语言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2.1 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在英语广告中, 用模糊语言来表达没有必要十分精确地表达的信息, 可能要比精确语言更能够确切地表达思想, 同时也更符合广告语言简洁、节省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如百货大楼霓虹灯广告牌“A Dea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中, “good deal”是“很多的”、“大量的”的意思, 但是根据上下文可理解为“同意做生意”。这则广告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 不仅用较少的字数传达了更多的信息, 而且帮助商家节省了广告费用。同时, 英语广告的语言简练, 富有艺术性, 生动形象, 营造一种具有朦胧美、意象美和含蓄美的广告语境, 给消费者带来无限遐想。如一则童鞋的广告“As soft as mother’s hands.”巧妙地用母亲的手作比喻, 突出了孩子心中温柔的体验。

2.2 提高广告语委婉说服力

英语广告中的模糊用语具有委婉的功能, 没有直接地显示广告的意图, 而是用不明晰语言间接地留下的空白让人去想象, 去补充, 以达到言简意丰、含蓄委婉的效果。这种英语广告中委婉的表达, 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更具有说服力, 最终达到推销其产品或服务, 让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如, 为了消除消费者的反感, 让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 花旗银行的广告“We can give you a better view of investmen opportunitie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Pacific.”巧妙地改用“give”, 而不是“buy”, 让银行呈现出一种给与者的形象, 消费者应该更愿意接受。

2.3 增强广告商的自我保护

英语广告语言要求公平、公正、合理, 不能欺诈欺骗消费者, 不能做虚假宣传。广告商有时却使用模糊语言, 可以避免精确语言带来的绝对性, 使广告承诺有回旋余地, 为广告商推卸责任提供条件, 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如PROSCAR药品广告“As a result, some men treatedwith PROSCAR experience an increased urinary flow and an improvement in urinary symptoms.”用了模糊词“increased”“improvement”和“some”, 使得广告予以相对含糊。前两词表明该药品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改善有很好疗效, “some”则暗含有些患者使用后可能疗效不明显甚至没有疗效, 这样广告商就不必承担太多责任。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 在交流中, 模糊语言的普遍存在。模糊语言广泛地应用到英语广告中, 表现为语音模糊、词汇模糊及句法模糊等。在广告中, 广告商可以用模糊修辞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和广告委婉说服力, 树立品牌形象, 提高刺激受众购买欲。同时, 为了增强广告商的自我保护, 广告中使用的模糊语言歪曲事实, 进行虚假宣传, 误导消费者, 这是要严令禁止的。

关键词:英语广告,模糊现象,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牛忠光, 石岩.模糊修辞在英语广告语体中的语用功能[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6 (4) .

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篇5

【关键词】科技翻译 语用充实 信息模糊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34-02

近年来,随着各种技术的革新,科技翻译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无法否认的是,市场对于科技翻译的需求日渐旺盛,而发展的迅速也凸显出了关于科技翻译各方面的空白,以及其直接从文学翻译沿袭而来的策略尴尬。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从事科技翻译往往需要一定的科技知识,这就使得原本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们望而却步。由于科技翻译中某一词语、结构等的出现可能给所在语篇的科技信息解读带来不同程度的空缺,这就需要科技翻译不仅强调对科技信息的正确理解,而且强调信息传递方式的适宜性与得体性,考察科技信息词汇在科技语境下的模糊性与多义性。基于此,本文拟从词汇语用学(lexical pragmatics)的视角探讨科技翻译中的信息模糊现象,考察科技翻译中如何通过科技语篇中的词汇去触发信息程度、辨别模糊信息、确定词汇信息,从而实现科技翻译的科技信息再现与词汇语码对等转换。

一、词汇语用学简介

词汇语用学主要关注语言使用中不确定性词义的语用处理,包括词义的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等信息加工,特别是话语理解中特定词汇信息的语用处理。从科技翻译的角度来说,科技翻译更需要关注科技语篇中不确定词义的语用处理,包括科技语篇中多义词、上义词、模糊词等的信息加工处理。科技翻译中的信息加工处理是对科技信息的流变性、模糊性、多义性进行认知处理与语用处理,使其在源语中的信息空缺在目标语中得到充实。在科技翻译中,词汇的流变性、模糊性与多义性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科技信息的空缺。可以说,科技翻译要考虑的是如何为译语读者创造一个既严肃又不枯燥的氛围,这是科技翻译的价值所在。同时,科技翻译必然涉及国与国之间不同的文化,那么,科技翻译中的概念需要清晰明了,不可混淆,这就涉及科技翻译中的词汇翻译问题。由于科技语境的动态性与跨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科技翻译中就会出现信息模糊现象。信息模糊现象是科技翻译中需要考虑的极其重要的部分,不同的语际转换,牵涉着两种语言环境的交融,深层语言对表层语言的支撑就在于此。信息的模糊性普遍存在于科技语篇中。由于我们大脑和世界两方面的动态特征,每一个语言符号都具有潜在的模糊性。正如Labov所提到词的模糊性,“有些思维清晰的思想者旨在以更精确的方式使用词汇。但是尽管就专业术语而言这是绝佳的、必要的步骤,而当应用于日常词汇之时,这便是一个自己击败自己的项目”。如此看,模糊性是词义的本质属性。

二、科技翻译中的信息模糊现象

作为两种语言交汇的纽带,翻译的本质属性之一就是语言的模糊性。如果科技语篇中信息具有不可分离的意义,那么其翻译所呈现的信息是精确的;如果词汇具有流变性、模糊性、多义性,那么其表征方式是松散空缺的,此时翻译就需要对其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及语义调变,其翻译所再现的信息才是对等的。例如,“inhibition”在不同的科技语境下的词义是流变的、模糊的,包括生物学意义上的“抑制”、医学意义上的“抑菌”、动力学意义上的“阻抑”、化学意义上的“阻垢”等。这就需要对其所处的语境下进行语境补缺,才能充实其词汇的真实意义。在严谨的科技翻译中,数字的精确度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译者在原语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以表面的不对等实现意义上的对等。正如赵彦春所说,对于词汇空缺而言,所谓的词汇对等实际上只是不对等的对等。这样,译语读者阅读科技类语篇时,才能在头脑中形成与原语读者相同的数字概念。

Integration can get rid of the static error in closed-loop system.

a.积分可以消除闭环系统的静差。

b.积分作用可以消除闭环系统中的静差现象。

这句原语十分简洁明了,因为英文词汇的涵盖层面非常之广,从具象到现象,不一而足。前者的翻译从汉语中可以看出流畅度不足,积分和静差这样相对学术性的词语是无法满足译文读者的认知期待的。译者运用了语用扩充,通过汉语把原语中的含义做了补充。把积分扩展为积分作用,静差扩展成静差现象。分析科技翻译,我们会明白语用语言信息指交际中语言形式所传递的、以语境为基础的、字面语义以外的隐含信息,多涉及语境条件下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科技翻译的分类十分广泛,因此受文化语境的深远影响。很多情况下,与其说词语受人们赋予的意义控制,倒不如说受深层的文化背景控制。英语科技文本中的词汇往往看似简单,但在不同语境中就具有不同意义,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于一些名词。而名词是科技翻译中频率很高的词类。而对于科技文本中的形容词,经常是不需要名词的搭配而单一出现的,这时需要译者从词汇语用充实层面对译语文本进行补充。

三、基于词汇语用学的翻译策略

由于信息的模糊性,信息的空缺就必然存在于科技翻译过程之中。从本质上说,科技翻译是科技信息的正确理解,该科技信息的语码转换,自然包括科技信息的科技特征与形式。出于科技翻译的严谨性考量及其科技信息的模糊性考量,译者需要谨慎的处理信息空缺现象。从科技翻译的角度来说,科技翻译中存在两种不同程度的“信息空缺”:(1)不同科技语言之间的差异致使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出现不对等甚至不存在的科技词汇或结构,从而出现“形式空缺”;(2)受制于科技语篇信息的模糊性、指称不确定的词汇或结构,从而出现需要充实的“松散信息”。因此,信息空缺的存在说明科技翻译信息与科技语言形式之间出现了“断点”。这就需要在科技翻译过程中对信息空缺现象进行认知处理,通过语义调变、语义重构、信息补充等方式对其所涉及的词汇进行词汇充实,从而实现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科技信息的对等。

从语用词汇学的角度来说,科技翻译等信息处理不是一个简单的科技信息编码与解码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需要根据科技语境对源语进行不同程度的认知加工过程。这个认知加工过程最主要的是对科技语篇中的词汇信息进行认知加工,亦称为词汇充实(lexical enrichment),包括科技信息形式充实与科技松散信息充实。

(一)科技信息形式充实

不同科技语言之间的差异致使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出现不对等甚至不存在的科技词汇或结构,从而出现“形式空缺”。这涉及中英语篇中文本的侧重点不同。科技语篇中涉及许多复杂工序的介绍或陈述,因此对于信息传递中顺序的放置要求很高。英语读者往往适应科技语篇文法结构的特点,在阅读中大脑会自动生成适应理解的文本。而对于中文读者来说,译文的顺序性是必要的。

Taking the dimmer switch to a souped up new level,the LIFX bulb is controlled through a smartphone app and you can then set it to any color on the spectrum.

a.把变光开关改装到一个新的境界,来控制lifx灯泡,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你设置光谱上的任何颜色。

b.你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设置光谱上的任何颜色,把变光开关改装到一个新的境界,来控制lifx灯泡。

在此例中,原语文本的顺序需要译者在脑中经过细致的分析厘清,才能在译文文本中进行正确的传递。对原语文本进行形式上的加工,此为科技信息上的形式充实。

(二)科技松散信息充实

在特定语境下,一些英语国家科技语篇中所特指的名词结构,译者与读者在词典无法得到明确的解答。此为其文化背景中独有的,多涵盖了其文化背景下特殊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原语文本中,原语作者通常无须多加解释,原语读者就能心领神会。因此,对此种语境下的语用缺失进行译语松散信息的补充就是译者独自承担的责任。

It's almost like they are using this locker-room logic - counting which technologies 'score' the most.

a.在衡量哪个技术更为重要时,人们往往采取更衣室逻辑。

b.在衡量哪个技术更为重要时,人们往往采取人云亦云的方式。

在此例中,locker-room logic 表达的含义十分隐晦。a翻译无法传达其表达的信息,实际上,locker-room logic指的是一种现象,人们在做决策时会习惯性地拥簇到一起。这种现象在中文语境里其实很普遍。但若直译会让译语读者产生意义模糊,因其占据原语信息的最主要部分,也无法采取隐去不译的方式。译者需要精确理解原语信息中表述的意思后,再与译语语境中相似的用法对应。对原语信息传递后产生的空洞进行弥补,即对松散信息的语用充实。因此b翻译较为妥当。

语境共同存在于译者、读者和作者之间,存在平行空间与延伸空间,还充当了科技翻译赖以约束的工具。因此,译者在实际翻译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语境。在翻译科技文本之前,译者作为原语读者,在原语语境的帮助下获得意义,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原语语境会被打破,如果把原语语境依样画葫芦套用进译语中,会显得不伦不类,在重塑译语语境的过程中,译语文本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凸显出来,符合译语读者的关联期待。

四、结语

语用充实作为新崛起的一个理论,与科技翻译这一新兴领域的结合十分有必要。译者需要从语用学角度出发,从原语中发掘与译语环境所缺失的部分,根据词汇语用学研究信息和词汇的模糊性。从各方各面对语用充实形式进行完善,朝译文读者的关联期待方向发展。在科技翻译中,中英词汇差异愈发凸显,许多英文中一个单词就能解决的,中文里无法有对应的词解释,译者能做的,就是用尽可能精简的词汇去弥补这一差距。松散信息充实和语用形式充实是两种基本的科技翻译方式,也需要引起译者的重视。科技翻译尤其需要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若仍保留原语文本模糊,只会在传递信息中造成更大的科技信息缺失,无法达到科技翻译的目的。因此,要把握读者的文化环境不同,采用适合译语读者的形式翻译。松散信息语用充实更需要译者对原语文本的理解,才能发现其中难以让译语读者理解的部分,并充分利用语境让译语读者得到与原语读者尽可能一致的感受。

【参考文献】

[1]陈吉荣.试论翻译中的语用充实[J].外语研究,2015(4)

[2]冉永平.词汇语用学及其语用充实[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3]冉永平.翻译中的信息空缺、语境补缺及语用充实[J].外国语,2006(6)

[4]曾利沙.论文本的缺省性、增生性与阐释性——兼论描写翻译学理论研究方法论[J].外语学刊,2004(5)

[5]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景 岫(1993— ),女,浙江绍兴人,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翻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翻译。

新闻模糊语言现象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篇6

1 模糊语的概念

模糊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例如:A:现在几点了?B:快六点了。B的回答虽然没有精确到几点几分几秒,但是A已经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信息。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经常用模糊的言语却表达确切的意思。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ric Partridge所言,(准确语言的)理想状态是相当的清楚、精确、没有歧义……对于一个具有一般智慧和语言知识的人而言也只会得到唯一的含义……但这种状态是公认的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其实“模糊”最初的概念来自于L.A.Zadeh1965年的著作《信息与控制》“模糊集”一文,随后被应用于数学、逻辑学、哲学等领域。而后,语言学家发现在人类语言中也存在着模糊语言现象,从此,模糊概念被引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但模糊语言的准确概念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世界著名哲学家Pierce率先提出的,他认为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但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上面说的实际上不能确定,指的并不是由于解释者的无知而不能确定,而是因为说话者的语言特点就是模糊的。即模糊语言就是指说话者在不确定事实是否成立的条件下所发表的言论。

2 新闻模糊语存在的原因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2.1 新闻模糊语可以存在的原因

新闻报道虽然要求语言精确、表述真实,但是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语言系统中存在着模糊词语,可以说模糊性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性。而且宏观世界中的客体本来就没有绝对精确的界限,几乎不可能百分之百绝对精准地描述和表述。

2)人类具有模糊思维的能力。在日常交际中,模糊语言所具备的不精确的外延完全可以表达出人们所需信息,虽然说话者和受话者对话语中所用模糊语的理解不大相同,但是在统一的语言规则之下,并不影响两者之间的语言交流。

3)新闻自身特点的需要。为了突出重点,对于某些不必要的细节无需十分精确,模糊语的运用不但不影响新闻内容,反而更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一来符合读者习惯,便于他们剔除无用信息,捕捉到更重要的有效信息;二来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存命脉,为了新闻的时效性,记者对新闻事件中在短时间内无法获知或确认的不确定性因素只能用模糊语言加以描述才显得更为客观。

2.2 新闻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对于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英国语言学家Joanna Channel博士指出,模糊词语是为了语言交际而特意选择的,使用模糊语言的背后有许多动机。例如,不想说明详情、缺少具体信息、自我保护、有力和礼貌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闻模糊语的语用功能进行简要分析:

1)不想说明详情。新闻报道中对于所指对象是明确的,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又不便于直接言明,故采取模糊语言的策略。例如,中央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可有些人就是不听,随意向农民搞摊派。“有些人”是作者和读者都众所周知的,但报道中又不说明详情,给人们留下思考的余地,使不言明的模糊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警示作用。

2)缺少详细信息。由于新闻报道的多为突发事件,讲求时效性的原则,在报道内容中涉及的个别信息,新闻作者无法一一精确核实,因而采用模糊语言。例如,1980年1月17日新华社刊发的一则消息《从邮局看变化》中称:春节将到,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邮电局看到了跟一年前大不相同的情况,过去忙于分拣从内地寄来的大批副食品包裹,而今天却忙于收订大量报刊。文章虽短却包含了大量的模糊语言,如将到(还有多久到)、过去(过去之前多久)、大批(有多少批)、大量(有多少份)。这些表示时间、范围、程度、数量的词语记者在短时间内无法一一查证,但是使用了模糊语对新闻中所要体现出来“新疆地区在十一届三种全会以后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这一主旨没有丝毫影响,同时从繁就简,还打到了突出层面的效果。

3)自我保护。模糊语可以给人迂回的余地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新闻报道中对于消息中的不确定因素使用模糊语,同样可以起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既避免可能带来的责任和麻烦,又不失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例如新闻报道中的“据悉”、“据(不完全)统计”、“有评论指出”等表述虽然说的不具体,很模糊,但是可以帮助报道者摆脱可能要承担的某种责任。

4)礼貌原则。为了礼貌需要,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让表述的语言模棱两可,可以避免冒犯他人,使表达出来的语言更加得体。新闻报道亦是如此,例如,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问中国,据媒体报道,周总理在欢迎宴会的祝酒词中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20多年,现在,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句话中的“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就是一句模糊用语,交际双方都理解“原因”的真正含义,但是说到了却而又不点破,而且都可以接受,既显示了礼貌,又缓和了矛盾,可谓十分巧妙。

3 结束语

新闻报道虽然担负着反映国计民生、传播文化思想的重要职责,语言不但要优美精炼,还应该真实准确,但是在新闻中使用模糊语言也有一定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模糊语在不出现歧义的情况下,既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又不失新闻报道所要求的准确性。可以说,运用模糊语,正是对新闻工作者对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向公众负责的表现。但是同时还应该注意模糊语虽有积极的一面,但过犹不及,亦不可滥用。

摘要:新闻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简明性的特点,但是在新闻报道中却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这些模糊语言是否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该文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现象的存在原因,对新闻模糊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报道,模糊语言,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黎品玉.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6).

[2]刘进.论模糊语言的言语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马金山,李白滔.试论新闻语言的特色[J].武钢职工大学学报,1999(12).

[4]俞建村.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运用[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新闻报道中的模糊现象探讨 篇7

1 新闻报道中模糊现象的表现

1.1 时间用词的模糊性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对时间的描述 , 某些时间用语就呈现出了模糊性 , 例如 , 近日、近年来、前不久、连日等用语 , 这些模糊性语言的使用表现了新闻报道用词的模糊性 , 其所要传达的信息多是一些民众能够理解的时间范围或民众能够接受的具有普遍性的事件。一些模糊性用词则是由于这些新闻事件所覆盖的面积较大 , 范围较广 , 无法使用确切的起始时间点进行描述。

1.2 主体客体模糊性描述

当前有部分新闻报道使用了类似某些单位、某些领导、某部分、有关人士等词语进行主体的描述 , 这些主体或是不宜阐明 , 或是难以具体化 , 或是没有具体化的必要。新闻报道的客体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描述 , 例如某些单位面对上层领导的压力。对这些主体或客体多使用一个“某”进行概括 , 其具有极强的不明确性 , 公众难以从这些新闻用词中准确判断所描述的人或事。

1.3 事件背景的模糊性交代

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由于某方面原因、受到某环境制约等所谓的“官腔官话”常常使新闻报道的背景不明朗化 , 读者在读及这些新闻报道时 , 常常需要根据自身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推敲 , 这种不明朗化的背景交代也是新闻报道模糊现象的表现。在一些十分敏感的时期 , 需要使用这些较为模糊的词语对问题进行说明 , 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1.4 事件进展的模糊性记述

在新闻报道中也会出现一些对事件进程的模糊描述 , 如对一些案件的审理情况报道 , 常常会出现“该案件正在进一步的审理当中 , 希望大家密切关注”“该情况正在紧急处理当中”等。新闻报道中的这些语句正是对事件进程的概括性描述或者模糊性描述 , 一方面希望读者能够继续关注 , 一方面也能够从读者的评论中得出大家对某些事件的看法。

2 新闻报道中模糊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客观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决定语言运用的不彻底性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客观的 , 也是无限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了解程度是十分有限的 , 人类无法用语言将所有的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描述出来 , 也无法通过语言明确客观事件的界限。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人类能够接受语言的模糊性特点 , 需要在新闻报道中接受模糊现象。另外 , 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过渡的时期 , 人们在能力的限制下 , 可能并不能将这些事物的界限绝对分开 , 也无法证明事物的绝对性 , 因此 , 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 , 新闻报道需要使用不彻底的语言描述。

2.2 实时性要求导致新闻出现模糊性报道

自新闻事业出现以来 , 新闻传播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就是新闻报道的最重要特点 , 也是衡量新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当代 , 我们所面临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 , 我们所掌握信息的速度和时间就是竞争的关键 , 为了获得更加有效的信息 , 我们需要媒体提供给我们快捷有效的信息。实时性是新闻报道的最重要特征 , 新闻报道需要依靠时效性来获得读者或观众的关注 , 以更加有利的掌握竞争的主动性。对于一篇较好的稿子 , 如果已经过了时效 , 那么很可能这篇新闻稿子就是无用的报道。在时间的紧迫性要求下 , 新闻报道可能会受到事态进展的影响 , 也无法更加细致的对事件的进展过程进行报道 , 对于这样的调查, 很多记者只能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 以让读者更快的掌握事态的进展情况。

2.3 人类的主观意识能够接受模糊性记述

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进步 , 人类的模糊记忆和理解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当前 , 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精确的表述以向读者展示事物的全貌 , 只需要将事物最主要的特征展示出来 , 读者就能够做出清楚的判断。人类的模糊认知能力是人类思维能力进步的表现。人们能够通过常识判断了解事物的特征。例如 , 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表述 :中年男性 , 身材矮且胖 , 鼻梁高等 , 这些词汇就能够传达出对一个人的基本特征的模糊性表述 , 通过模糊性描述 , 人们能够对这个人有初步的了解。如果新闻报道对这个人进行具体的描述 :男、46岁 , 1.6米 , 70千克等反而没有必要。因为人们的模糊理解能力已经能够对人物特征做出评价 , 新闻报道无需进行累赘的描述。因此 , 人类的主观意识中能够接受模糊性记述也是新闻模糊现象存在的原因。

3 新闻报道中模糊现象存在的作用

3.1 增加新闻用语的准确度 , 减少用词过于求实带来的冲突

在对外交事项进行描述时 , 如果采用精准的词语对外交事项进行报道 , 很可能会冒犯到他国或他人。外交事项的敏感性和重大性, 需要新闻报道进行模糊性描述, 以减少用词对他国、他人造成的影响 , 避免与对方产生不必要的冲突。记者在某些场合下 , 需要利用模糊性表达对事物进行描述 , 以更好的展现事物的本貌 , 尊重所报道人物的主体感受 , 提高对人的尊重程度 , 也体现出记者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3.2 适应读者的认知习惯 , 促使读者产生深入阅读的兴趣

语言是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 , 是人们对事物特征的认识 , 是人们主观感情的代表。某些时候 , 人们只需要对新闻描述的事物进行模糊的认知 , 不需要对这些事物的具体发展或者特征进行了解。新闻报道的模糊性正是对读者认知习惯的适应 , 也是减少读者阅读时间、降低读者阅读难度的表现。

在新闻报道中 , 经常会使用模糊用语以描述新闻的标题或新闻的内容等。这些模糊语言的使用 , 能够促使人们兴起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兴趣。如果读者对新闻标题中出现的某个词汇感兴趣 , 通常该读者会对新闻内容进行概览或阅读。新闻用语中出现与读者利益相关 , 或能够满足读者娱乐、心理、精神等需求的信息 , 读者就会更急于了解新闻的内容。这时如果新闻报道使用了冗杂繁琐的用词就会使读者产生乏味烦躁的心理 , 反而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

4 结论

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模糊现象不仅仅是由于现实世界的无限性和不确定性 , 也是由于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允许人们进行模糊性认知和思考 , 人们能够通过模糊的自然语言了解事物的特征 , 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因此 , 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模糊认知现象并不是新闻报道的不严谨 , 而是在特定场合下的一种需求。模糊现象是新闻报道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 应当得到正确看待。

参考文献

[1]戴梦岚.新闻模糊语言现象及其语用功能分析[J].海外英语, 2011 (7) .

[2]周红.模糊语言的构成特点及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以China Daily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4) .

论讯问语言中的模糊语义 篇8

美国教授札德最先在其论文“模糊集合”(Fuzzy Sets)中提出了“模糊”的概念和理论。模糊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科学思想方法的划时代变革。从此,诞生了一系列的新兴学科: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模糊语言学、模糊心理学、模糊修辞学等。Yager于1980年给模糊性下了一个较为直观的定义:模糊性就是指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具体地说,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越远,它就越不模糊;相反,如果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越近,这个概念就越模糊。我国学者自1979年起开始研究模糊语言问题,伍铁平先生最先在国内开展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并连续发表了大量论文。20多年来,我国语言学界对模糊语言十分关注,发表了二百多篇相关论文,还出版了几部专著。近年来出版的语言学著作和教材中,很多都论述了语言的模糊性问题。

可以说,大部分国内外学者都认同模糊性就是指对象类属边界不清晰和性态不确定的特性。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中的客观属性,它与歧义性、概括性、多义性等是有区别的。人类语言的模糊性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都有所表现,尤其是语义的模糊性更加突出。因此本文将集中探讨语义的模糊性。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而语义的模糊性表现为语词与它所概括的对象之间联系的模糊性,即词语所指范围的边界的不确定性。与人工语言(如计算机程序语言)相比,自然语言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语义的模糊性。

二、警察讯问语言中的模糊语义

要在技术攻坚上多下功夫,还需要加大对计算机、网络和语料库的开发使用力度,实现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双突破。在词典认知方面,我国学者强调词典用户的认知,并以此为视角从事词典的设计、编纂和使用等工作,但尚未形成统一的词典认知论理论框架。

4.结语

词典学这门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最近二三十年时间里发展迅速,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特别需要努力探索词典学理论,积极进行词典编纂实践,尤其要注意把词典学与应用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词典学学科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雍和明.语言·词典与词典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一)法律语言中的模糊语义。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中的客观属性,法律语言作为自然语言变体之一当然也不例外。法律语言的灵魂和生命是精确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正如陈忠诚先生(1998:15)所言“……至少在客观上讲,法律语言是不精确、不严谨、易生歧义的。……法律(学)文字应当精确而实际上颇有极不精确的”。法律语言并不是完全高度精确的,亦不是尽善尽美的。法律语言模糊性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立法原则的要求、语言自身的特点、交际的局限、文化差异等(杜金榜,2001)。法律语言中模糊语义的运用,往往是为了使表意有一定的限定性和概括性,表达更加严密,从而更大限度地打击罪犯。如果把模糊词语省略掉或改用确切词语,一方面会使法律失去严谨性,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是现实生活中大量违法犯罪行为逃脱法律的制裁。

法律语言主要分为立法语言、司法语言和执法语言三大系别。执法语言是指庭审前涉及法律活动所用的语言(杜金榜,2004)。作为执法语言的一种,警察讯问语言中的模糊语义将在下一小节中具体讨论。

(二)警察讯问语言中的模糊语义。

警察讯问是指警察为了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审问的过程。讯问过程是一场尖锐、复杂、激烈的面对面的心理交锋,同时又是一场用语言作为斗争手段的唇枪舌剑的较量。因此,讯问言语的运用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模糊语义在审讯中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作用:

讯问中的模糊语义,即在讯问语言中的那些反映对象界限不够明确、难以确定具体信息的词义或语义,承载模糊语义的都是外延不明确或性状不确定的词语。在讯问中运用模糊语义,通常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应对客观实际的制约。在案件的预审过程中,讯问人员可能因为手头掌握的材料和情况有限,不可能确切完全地再现案件的全部过程,从而只有运用模糊语义才能使讯问顺利地进行下去;二,基于某些策略上的需要,有意利用犯罪嫌疑人对模糊语义理解的灵活性,去适应某些特殊的表达需要。归纳起来,在警察讯问语言中,模糊语义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5]张绍连.一部利教利学的新型词典[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1):72-74.

[6]魏向清.关于构建双语词典批评理论体系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62-64.

[7]朱建华.计算机编纂德汉科技词典的探索[J].辞书研究,1993,(3):76-81.

[8]张柏然.语言资料库与双语词典编纂[J].辞书研究,

[9]雍和明.词典交际论———关于词典本质问题的再探讨[J].外国语,2001,(4):39-44.

[10]黄建华.词典学的回首与前瞻[J].外语研究,1999,

1. 造成错觉、促其交待、深挖余罪。

讯问过程中有意使被讯问者产生错觉,是讯问谋略之一。使其产生错觉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模糊语义的运用。因为模糊语义表意含混不精,因而易使被讯问者听后难以把握确切所指,捉摸不定,从而引起思索、猜测;加之被讯问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对于任何事物都敏感多疑,以及不想交待却又怕罪行败露后受严惩的矛盾心理,故在理解讯问人员不确指的模糊语义时,易于形成罪行已暴露、证据被掌握的错觉,从而感到不交待难以过关,交待又不知交待哪条罪行对自己更有利,因而往往做出错误的判断,主动招供出警方未掌握证据,或未充分掌握证据的罪行,从而达到促使犯罪嫌疑人交代犯罪真相,深挖其余罪的效果。

例如当某犯罪嫌疑人狡辩道:“下午我一个人在家睡觉,到哪里去找证人呢?”侦查人员针锋相对“你没有人证明,可我们有人证明你在丧心病狂地犯罪!”这里的“有人证明”的“人”具体是谁?侦查人员没有明点。同样关于“在犯罪”的表达,究竟“犯什么罪”,“如何犯罪”等问题,侦查人员也没有明示,是典型地利用了模糊语义来让犯罪嫌疑人产生警方已经掌握证据的错觉,从而较好地震慑住犯罪嫌疑人,使其不敢继续作假供,产生了供述的动机。

2. 减少刺激、缓解对立。

在警察讯问中,恰当地运用模糊语义,可减少对被讯问人的刺激,缓和讯问人与被讯问人之间的冲突,化解僵局或避免僵局出现,保证讯问顺利有效地进行。讯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讯问的实践经验表明,犯罪嫌疑人被拘捕后,其心理活动变得十分复杂,有的甚至因陷入犯罪深渊而扭曲了其正常的个性,情感及自尊心。因此,如果使用语言不当,在某些时候就会加重犯罪嫌疑人的抗拒心理,增强其对立情绪,从而使讯问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审讯时可利用模糊语义,减弱或消除犯罪嫌疑人的抗拒心理,尽量避免在讯问中对立现象的出现。

下面这个例子正体现了模糊语义的这种特殊作用。

某公安局审讯一过失杀人犯。一开始是由一名青年民警审讯,这位青年民警刚从学校毕业,经验欠缺。他问犯罪嫌疑人道:“快点,把你杀人的经过一一地交待。”该犯是个性格倔强,很爱面子的人,况且他是过失杀人。于是,两人吵了起来,一时间讯问工作出现了僵局。之后,公安局派了一名老民警出马。该民警从事讯问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他问犯罪嫌疑人道:“当时,你是怎样对待他的,把具体的过程讲一讲。”在一番劝诫和感化中,该犯把过失杀人的经过交待了。

杀人犯怕死,忌讳“杀人”、“死”等词,因此在审讯中,使用“对待”这个具有模糊语义的词语能有效地缓和讯问人员和被讯问人之间的紧张气氛,使他认为你是站在理解他、同情他的立场上。这样,他会解除对你的敌意,讯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 鼓励招供、防止诱供。

在具体的讯问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犯罪嫌疑人由于不懂法,或是出于急于获得自由的心理,往往提出一些非常无理的请求,如“如果我交代了你们能不能不枪毙我?”等。对于这些问题和要求,如果讯问人当场拒绝,很可能使被讯问人产生消极心理而拒供;若审讯人员答应对方:“你的问题并不严重,只要讲出犯罪事实,我们就给你判缓刑。”这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诱供。诱供是讯问人员在讯问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违反法律或无法兑现的许诺,诱使他们承认罪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犯罪嫌疑人的无理请求,最明智的做法之一就是利用语言的语义模糊性,将答话说得笼统不具体,对其无理请求巧妙地明答实避,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诱供,而且还能有效地鼓励罪犯积极招供。

如,某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后,出于获取自由的迫切心理,在讯问过程中对讯问人员说:“如果我交待你们能不能放我?只要你们保证放我,我就交待。”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讯问人员没有利用该犯急于获得自由的心理诱供,而是奇妙地运用模糊语义回答道:“只要你老实坦白罪行,态度好,我们一定建议法院从宽处理。”在这里,讯问人员成功地运用了“好”、“宽”两个词的模糊语义,既没有说要放也没有说不放,因为犯罪嫌疑人交待问题后放不放他,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通过调查核实,犯罪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通过法定手续,当然可以放;但若情况严重,已经构成了犯罪,那么即便该犯主动坦白,也不能放。因此讯问人员这样回答,尊重了事实,遵守了法律,又起到了鼓励犯罪嫌疑人招供的作用。

4. 挫败反审讯伎俩、保护我方。

在讯问过程中,讯问人员也需要有必备的防御意识。因为审讯的目的既要证明已知案件事实,还要获取未知的案件事实。而在情况不明、证据不足的时候,如果说得一是一,二是二,反而会给自己造成被动。另外,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中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讯问人员对案件事实的了解程度和证据的掌握情况。不少具有“反侦审”经验的犯罪嫌疑人也会采取积极的进攻方式试探警方掌握的情况,调整自己的防御措施。因此,对犯罪嫌疑人的种种试探,警方的回答也是十分重要的,此时恰当地利用模糊语义,可使犯罪嫌疑人弄不清楚警方究竟掌握了哪些证据,从而加剧犯罪嫌疑人内心的思想斗争,起到防御效果。

例如在一宗凶杀案中,犯罪嫌疑人既拒不供认,又试探被害人是否死亡。讯问人员分析,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是畏罪心理太强,如果被害人死亡,自己即使供认也免不了一死;如果被害人未死,自己不供认,那么认罪态度就成问题,还不如自己主动供出,也许可以减轻罪责。于是,讯问人员定了一个既可以促使犯罪嫌疑人认罪,同时又不暴露具体案情(被害人已死亡)的策略。当犯罪嫌疑人再次试探讯问人员被害人是否死亡时,讯问人员回答说:“作为我们人民政府对于被害人,肯定会尽力抢救的,这点你放心,不过,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指被害人)以后肯定不能劳动,同时你认罪态度不好,肯定会受到惩罚……”犯罪嫌疑人听到这些话后,误以为被害人未死,只好供认了自己的杀人罪行。这次审讯,讯问人员巧妙地运用模糊语义回答了犯罪嫌疑人的试探。人民政府对于身负重伤的人“肯定会尽力抢救”,当然抢救过来还是抢救无效死去,那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抢救无效也是经过抢救的。“被害人肯定不能劳动”一句中的“劳动”一词,在这种特殊的语境中具有语义上的模糊性:活着的人因致残而不能劳动,死了的人当然更不能劳动。这时如果讯问人员如实回答被害人已死亡,那么,很可能造成犯罪嫌疑人因被害人的死亡而感到罪责难逃,供认了会死,不供认还有一线生机;或者感到无人对证而拒绝认罪。

三、结论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中的客观属性,其中人类语言之语义的模糊性最为突出。模糊语义在作为法律语言一部分的警察讯问语言中亦广泛存在,且具有包括造成错觉、促其交待、深挖余罪;减少刺激、缓解对立;鼓励招供、防止诱供;挫败反审讯伎俩、保护我方四方面作用在内的特殊功用,从而能有效地帮助讯问人员顺利地突破形形色色的案件,取得理想效果。审讯离不开模糊语义的运用,我们应重视模糊语义在审讯中的作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使其日臻成熟为一门绝妙的讯问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L.A.Zadeh.FuzzySets[J].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Issue8:338-353.

[2]Shuy,R.W.The Language of Confession,Interrogation,and Deception[M].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1998.

[3]陈显泅.司法妙计.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4]陈忠诚.法律语言大有空子可钻[A].法窗译话[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杜金榜.从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到司法结果的确定性[J].现代外语,2001,(3).

[6]杜金榜.法律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公安部十三局.启开被告良知之门的钥匙——几种语言艺术在讯问中的运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8]王洁.法律语言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9]吴世雄、陈维振.中国模糊语言学:回顾与前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10]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1]张乔.(1998a)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模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篇9

1 日常交际

有人会问:语言的模糊性会不会妨碍我们的日常交际?其实只要我们恰当的运用模糊语言, 语言的模糊性是不会妨碍交际的。事实上, 日常的言语交际需要大量的模糊言语, 通常人们尽管使用不精确的表达方法和难以下定义的术语, 但仍能互相理解。语言模糊性的积极语用功能主要是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和准确性、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使语言表达更委婉、含蓄、礼貌, 更生动形象。Brown和Levinson指出, 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策略之一是:当说话者要表达一些可能对听话者造成面子威胁或无理的信息时, 经常会选用模糊语言。交际中, 礼貌、谦虚、谨慎是不可少的, 它能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避免或减少语言的刺激性, 使语言委婉动听, 这也符和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如:A:Where's your mother?

market.B不能准确地说出母亲在哪里, 实际上就是不清楚, 他完全可以如实回答, 但是出于礼貌, 他不想让A失望, 因此把话说得模棱两可, 既满足了A的要求, 又隐约告诉A他并不能准确说出母亲到底在什么地方。再例如:A:How do you like her?B:Sh e i s a wom an wit h a dr agon to ngu e.“dragon”对于中国人来讲具有吉祥之意, 但在英语文化中却指怪兽。例2中“dragon”的语用模糊意在形容该妇女是个如同母夜叉似的人。再如, 人们见面时寒暄:“最近在忙什么呢?”这里“最近”的时间范围是什么呢?一个星期?十天?还是半个月?这个所指的时间段就比较模糊,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已作过论证, 在很多场合, 交际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语言表达的得体与否。借助模糊性语言不仅能实际交际的得体,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广告

广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一类事物。因为广告的宗旨就是用最少的词语传达最多的信息, 所以很多广告人在设计广告言语时非常钟爱模糊语言, 使广告生动形象、引人深思, 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让消费者记住该品牌, 以达到它的促销目的。如More牌香烟的广告词是“Ask for More”。这则广告的经典就是他的模糊词“more”, more的含义既表示了“更多”, 又代表了香烟的品牌, 利用more的双关意义, “多”和“摩尔”, 广告人独具匠心, 要消费者不仅要“摩尔”这个牌子的香烟, 而且要“多多的”, 从而幽默地起到了促销作用。还有麦当劳的广告词是“I’m loving it”。这一则广告的创意点也在于它的广告词“it”。从认知语言的角度来看, 指示词“it”, “that”, “this”, “here”, “there”等本身就是模糊的, 这里, “it”所知究竟是麦当劳的某种食物呢?还是麦当劳所有的食物呢?是指麦当劳这个品牌?还是指麦当劳的餐厅?或是麦当劳的服务呢?由此及彼, 幽默自然, 任消费者去想象, 无论是指什么, 都不知不觉达到了它的广告效应。再如:A Deal With Us Means A Good Deal To You. (一则百货公司广告) 。广告制作者利用了deal一词的词义或用法上的模糊性, 将a good deal的常用意义“许多、很多”, 与广告内的特殊意义“一笔好买卖”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增强了广告的趣味性、可读性, 引起了读者的联想, 并能加深人们对该广告的记忆。

3 新闻

模糊语言在新闻中应用是不可回避的。新闻报道中适当运用“模糊语言”, 有利于有分寸的把握, 增强贴近性, 准确体现新闻报道的主题思想。新闻中会采用大量的模糊用法, 如:“据有关媒体报道”、“据知情人透露”、“某地”有关媒体到底是哪家媒体?知情人到底姓甚名谁?某地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于对隐私的保护或其他因素的考虑, 新闻的编者采用了上述的模糊用语。再如:“本报讯最近, 市公安局和市音像管理部门联合对我市音像市场进行检查。从检查结果看, 大多数音像经营者能依法经营但少数经营者的店中也查出了大量非法盗版光碟, 在极个别店中甚至发现少量黄色碟。”在这条新闻中, 不可能把每个音像店的检查情况一一列表统计出来, 而模糊词“最近”、“大多数”、“少数”、“大量”、“极个别”、“少量”的运用, 使一些存在的问题, 从定性的角度, 加以抽样分析, 从中批评某一现象或某一业主, 达到罚一儆百的作用。此时, 模糊语言是不可避免的, 它使新闻内容简洁明了。新闻有时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对某项大众普遍关心而又观点很难统一的问题, 编者可以进行模糊处理, 把问题返还给读者去评判, 从而达到软化问题的目的。这样可以使话题更客观, 更富有弹性空间。所以, 用模糊方法, 使类属边界, 形态边界呈现出模糊特征, 是新闻文字工作者经常使用的一个技巧。

4 结语

综上所述, 语言的模糊现象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现象, 语言的模糊现象是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语言描述的模糊性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递足够接受者理解的信息, 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相关的例子在人们的日常交际、阅读和其他的日常行为中屡见不鲜, 它们记叙都很简略, 具有模糊性, 但却能传递丰富的信息, 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通过以上的举例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一样, 同是语言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要:模糊语言学就是将一般模糊理论和方法具体应用于语言学研究的一门边缘学科, 是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模糊是自然语言的必然属性, 这种模糊性缘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及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正是自然语言的这种模糊性, 使它显得更丰富多彩, 更富有表现力。

关键词:模糊语言,日常生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李育.日常会话中的语用模糊现象[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试论模糊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一、教学导语的模糊表达

导语就是新课的开讲,它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导语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交代新课内容。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采用模糊表达法。教师可以采取悬念式,提出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渴望知道答案的心理,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可设计如下导语:“同学们,每到春天我们就会看到姹紫嫣红的花,那么,这些花儿为什么呈现红色呢?”接下来教课文,自然就能抓住学生的思维。又如,在教学《蜘蛛》时,教师首先问:“你们知道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丝织品是件什么东西吗?(稍停片刻)那是一副用蜘蛛丝织成的手套,现在珍藏在法国巴黎博物馆。”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教学《蜘蛛》,效果自然好。

二、讲授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离不开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要使教学形象化,就必须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而这些修辞手法都是使语言具有模糊性的表达方式。语言形象化的第一要素是比喻。比喻可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上写字课时,有不少学生写字时眼睛老盯着毛笔尖,为了纠正这个不好的习惯,教师就可给学生打个比方:骑自行车的人,眼睛不能老盯住前轮,应当抬头向前看。形象的比喻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书法技巧。比喻就是用“好像”、“像”等模糊词语,使本体和喻体间的界限模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艺术地使用夸张,能够使学生深受感染。例如我们用“一日千里”来讲祖国的四化建设;用“鹏程万里”来形容祖国的前程,个人事业的发展;用“排山倒海”来形容解放军推翻旧社会的气势等。这些模糊语言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是精确语言所望尘莫及的,其他如运用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也都可以增强课堂语言的艺术美。形容词大部分都是模糊词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形容词做限制词,能够使语言绚丽多彩。如,明净的额头,魁梧的身材,“魁梧”和“明净”的外延都不明确,但是都很有表现力。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善于在讲授过程中运用含蓄的模糊言语进行暗示教学,不愿把话说尽道绝,或言此意彼,或引而不发,给学生露一点端倪,做一点揭示,发一点先声,留给学生相当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模糊语言,能收到精确语言收不到的艺术效果。

三、提问语言的模糊艺术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问题,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用精确语言把现成答案塞给学生,就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用弹性大,外延宽泛的模糊语言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如:“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这两种观点,比较一下,哪种更贴近主题?为什么?”“这种方法不错,请再考虑一下,有没有别的捷径可走?”诸如此类巧设疑问,循循善诱,把学生引至“心欲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进入跃跃欲试的状态,再予以适当点拨,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好方法。

四、教学组织语言的模糊性

干扰课堂教学秩序的意外情况时有发生,突发事件往往使人措手不及。如何稳定教学秩序,调节课堂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组织教学的语言艺术有很大关系。

组织教学时用刺耳、刻薄的话指责学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学之大忌。诸如“讲话的滚出去”,“要睡觉回家去”,“真是朽木不可雕”等,教师应尽量回避这些尖刻的令人不愉快的话语,代之以委婉含蓄的模糊语言。例如发现有同学趴在桌上,教师应关心地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如果有同学上课时干别的事,可用表扬其同桌认真学习来旁敲侧击,引起其注意。有位政治教师在讲唯物主义常识时,发现个别学生在下边玩东西,便随口说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看问题不能单从某一方面来看,但是——”说到此处教师有意加重语气,“唯有一心不可二用,所以我们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同时用眼睛注视那个学生,使他很快改正了错误,同学们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振作起精神。教师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达到了调节课堂气氛的目的,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如果课堂上有的学生确需批评,也要用点事不点名的方法,我们用“有关同学”、“少数同学”、“个别人”等模糊词语效果要好得多。由此可见,用模糊语言组织教学,或委婉含蓄,寓贬于褒;或声东击西,旁敲侧击,给学生传递的都是准确的信息,对调节气氛、稳定秩序能起到积极作用。

上一篇:磁分离技术下一篇:防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