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高校

2024-06-17

巴基斯坦高校(精选九篇)

巴基斯坦高校 篇1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以下简称斯坦福)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它位于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毗邻美国第二大工商业港口城市旧金山和有“高科技圣地”之称的硅谷(Silicon Valley)。20世纪60年代以来,斯坦福的发展尤为迅速,被誉为21世纪美国科技文明的象征。在英国《泰姆士报》发布的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斯坦福位列第四[1]。截止今日,斯坦福已培养了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电器工程特别是微电子专业是斯坦福最为成功的学科,在该领域,斯坦福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同时计算机科学、生物工程、医疗医药、物理等领域也是斯坦福的重要研究领域和擅长学科[2]。硅谷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目前硅谷集中了近万家高科技公司,其中不乏位列全球500强的大型跨国公司,包括Adobe、AMD、Apple、Cisco、eBay、Google、HP、Intel、NVIDIA、Oracle、Sun等。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顶端,且大多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因而技术创新是这些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经济全球化和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造就了它们巨大的技术创新需求。

斯坦福和硅谷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51年,当时的斯坦福创建了斯坦福研究园,这是硅谷形成的早期雏形,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高校创办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1953年斯坦福成立了大学荣誉合作研究项目,为硅谷的工程师提供全职工作之余接受高等继续教育的机会,这个计划使企业的工程师得以保持技术优势,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随着园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此落户,同时,斯坦福也大力鼓励本校教师和毕业生在园区内创业。如HP公司的创始人威廉惠利特和戴维帕卡特就是斯坦福的毕业生,也是硅谷最早的创业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类斯坦福出身的企业成为了硅谷的中流砥柱。

另外斯坦福在硅谷成立了众多研究中心,它们是大学最新研究信息流向产业界的渠道。斯坦福集成系统中心[3](以下简称中心)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中心是斯坦福与美国联邦政府和硅谷的20家企业于1981年合作建成的,是斯坦福在微电子技术方面的现代化研究和教学实验基地,从属于斯坦福工程学院,是同硅谷企业合作的一个成功实例。中心每年承担大量的高科技前沿课题。以校企研发人员共同合作为基础,以高科技项目为纽带,加上充足的经费和国际一流的研究设备和仪器,共同探讨先进技术。因此,每年可培养30名博士和100名硕士[4],诞生大量属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成果,且其中70~80% 的成果可用于工业制造和生产,为合作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5]。合作企业每年按规定向中心支付一定数量的会员费,作为中心的研究资金,以支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这一合作模式,促成了斯坦福与工业界的良好互动关系。从企业来的研发人员通过在中心参与研究学习获得了更高的研究能力。而企业在中心与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依双方规定协商享有一定的对研究成果的使用权,这有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中心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加速了科研能力向生产力的转化,而且企业带来的实际研发经验不仅有利于师生提高自身学术水平,而且使得校内的科学研究更具有实用性。

2 “斯坦福—硅谷”协同发展模式成功的要素

“斯坦福—硅谷”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校企合作的典范,这种模式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以下八个要素。

2.1 开放政策

斯坦福大学“自由之风永远吹(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的校训从精神本质上奠定了斯坦福大学追求开放的学术氛围。斯坦福大学每年从政府获得的研究经费占整个学校经费的比例较小,寻求从工业界获取研究经费是它更好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因此,必须打开校门,走出象牙塔。这种走出去不仅获得了研究经费,同时斯坦福的教授和学生在接触工业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产品设计到实现以及项目管理等领域,斯坦福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佼佼者。

在科学技术向产品转化方面,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存在着学术界与工业界脱节的现象。通过走出去,斯坦福的教师和学生在高校研究和工业界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如早期路由器的开发是一个工程性强但学术性弱的课题,大学一般不会开展这个课题;而市场上的网络设备公司又局限于自身的思维无法在技术上得到突破。此时的斯坦福学生波萨克和勒纳却抓住这个机遇,发明了一种通用路由器,由此创办了著名的Cisco公司。

此外,斯坦福不限制教授在外办公司或在企业里担任要职,只要能按时按量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其余时间可以自行安排,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完全离开学校,充分体现了开放的办学理念。

2.2 先进的技术转化支撑体系

斯坦福于1970年成立技术授权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简称OTL)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技术授权办公室。OTL负责管理斯坦福的知识产权资产,主要包括统一为学校内的各项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并把这些专利授权给工业界。图1给出了OTL目前执行的技术转让规范流程,其中OTL在收到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明披露之后,会对发明的商业潜力进行评估,并在适当的时候许可给市场上的企业或者支持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成立创业公司,实现发明的商业化。为了保障企业和高校师生在技术转让过程中的权益,OTL对技术转让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规范。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促成企业和高校师生的合作,OTL更是会在企业和高校师生之间进行多次的谈判和协商。

OTL不仅有利于实现学校科技成果转移的批量化和规范化,也为学校带来了巨额的商业利润。据OTL2009-2010会计年度报告显示,该年度OTL版权收入达到6550万美元之多[6]。

OTL常常被誉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伯乐”。正是在OTL的努力工作下,大量的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广阔的市场,并衍生了大批高新技术创业公司。Google公司的产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两名斯坦福学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带着他们的新搜索技术来到OTL。这项技术当时并不被市场看好,可是OTL却发现了这项技术潜在的巨大价值,并帮助这两名学生成立了如今已是互联网霸主的Google公司。

2.3 突出创业的教育特色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硅谷企业的创始人都出自斯坦福,这种有趣的现象正得益于斯坦福重视创业教育的特色。

2.3.1 课程设置支持创业教育。

斯坦福的课程安排充分考虑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斯坦福注重基础课程,适度减少专业课程,加大通识教育,并增设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需求[7]。斯坦福开设了众多创业指导课,涵盖建设一个企业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同时开展各种非课程教育作为补充,鼓励学生参与校内科研项目以及校外合作项目。

2.3.2 学生创业活动多,人脉资源丰富。

斯坦福有着良好的创业氛围,学生自主创业活动十分活跃。各种创业俱乐部和创新创业项目如创业研究中心、亚太学生创业社团、斯坦福创业学生商业协会组成了斯坦福创业网络[8]。学生们常常组织在一起,参观硅谷的企业,并与企业家和投资家进行座谈交流。斯坦福每年举办一次年度创业者大会,邀请世界范围内企业界的高层人士参加。这些活动帮助斯坦福学生在求学期间就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成为他们以后创业的重要资本。

2.3.3 打造宽松的创业环境。

斯坦福在营造浓郁校园创业氛围的同时,也给师生提供了宽松的创业环境,为他们在硅谷创业提供了巨大的前进动力。学校允许教师在校外创办公司,允许创业失败的学生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基金,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9]。

2.4 硅谷企业科技需求

硅谷公司一般都实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营销三位一体的经营机制,在生产和销售的同时,公司对内部研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这些公司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只依靠内部的研发创新虽然能够保证公司对研发的主动权和控制权,但这种研发模式所需的成本高、风险大,极有可能在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后惨遭失败。因此,寻求一种既能减少研发的成本,又能保障研发的质量则为这些公司所极力追求的目标,而作为知识技术的教授者和发现者,高校无疑是这些公司最好的合作伙伴。硅谷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多为出资者和技术购买者,这就类似于市场活动中的买方,而买方需求正是维持市场交易持续的支柱。硅谷的企业公司大多是跨国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它们对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追求是促成合作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些公司注重对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前沿领域的探索以及先进管理模式的思考。因此,也自愿积极参与到合作中,企业对合作的需求恰恰为斯坦福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从而使得校企合作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2.5 硅谷企业资金支持

硅谷的企业则为斯坦福提供了巨额的研究经费和捐赠。HP、Cisco、Sun和Google等都是斯坦福的赞助者。仅HP 2001年就向斯坦福捐赠了四亿美元的巨资[10],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给予教育机构最大的一笔捐赠。同时,硅谷企业也为斯坦福师生提供了一个深入实践的广阔平台,为学校科研带来了许多新鲜且具有重要应用意义的研究课题,不仅提高了学校师生对科研开发的兴趣,也促进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实力的发展。

斯坦福的教授被允许直接到硅谷的公司任职并从事公司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常常有斯坦福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共同为硅谷企业注入最新鲜的科研思想和技术创意。此外,斯坦福一直在为硅谷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进行继续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在职人才的培养,也加强了企业员工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斯坦福提供了全世界最完善的远程教育网络,将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通过有线电视向硅谷实时转播,使企业在职员工也能够进行学习。

2.6 政府的政策法律保障

从对“斯坦福—硅谷”合作模式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成熟的法律政策保障和引导是校企合作能够朝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保证。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层面,1980年美国政府通过法案使校企合作从政策和法律上给予了保障,通过 Bayh Dole法案,允许美国高校把研究成果的专利权以独家许可或非独家许可的形式授予企业[11]。另外,美国还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校企合作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进行了规范,很好地协调保护了高校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合作产生的纠纷,保护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斯坦福在校企合作管理政策的制定上也充分地为合作提供便利,保证合作的有序进行。在这些政策的制定上,斯坦福充分考虑企业的立场和需求,并出台了极为便利的合作流程。学校的相关网站定期发布该校最新的专利成果、学术会议和项目合作意向等信息。基于此,硅谷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而催生合作的愿望。同时,斯坦福就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已经发展了一套尤为科学成熟的经验方案,极大程度上保护了学校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而又不妨害企业的合作积极性。

2.7 相依相伴的区位布局

斯坦福与硅谷的地理区位优势是两者能够顺利合作交流的首要原因。斯坦福与硅谷毗邻为广泛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可能,也提高了合作效率,方便了相互之间的信息流动。另一方面,斯坦福和硅谷所处的加利福尼亚州由于早期的淘金热,在人口构成上呈现多样化。这里的多元文化催生了斯坦福和硅谷开放的合作文化。

2.8 信息纽带的校友网络

斯坦福与硅谷的亲密合作关系中,斯坦福校友一直是维系双方的重要纽带。除了部分硅谷企业的创始人出自斯坦福这个现实外,每年大批进入硅谷工作的斯坦福毕业生无疑对双方合作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也是斯坦福软实力的体现。基于对斯坦福的深刻了解和浓厚的母校情感,斯坦福毕业生在企业面临研发难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通过与母校的联系寻求解决方案。他们知道哪些教师在该领域具有权威,如何取得联系,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这些都极大程度上促成了校企双方的合作。

3 启示和建议

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起步虽晚,但已形成了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共建经济实体、共建技术创新联盟等一系列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清醒的看到,高校和企业合作还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大学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在合作的方式、机制和效果等方面存在亟待提升和完善之处。概括的讲,目前影响校企合作成效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难以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共担机制;(2)政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激励措施有待完善;(3)高校-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知识技术信息共享平台;(4)缺少善于甄别科技成果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中介机构和人才;(5)高校激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的局部环境尚待优化;(6)企业对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多的新技术需求并不迫切。等等。总的来看,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企业、政府各方要准确定位,寻求合作切入点,谋求利益共同点,才能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3.1 高校

首先,着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特色,构筑创新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与学校的科研合作,必然要建立在对当前和长远利益的权衡上。这就要求高校利用在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领域信息灵、反应快、方法多的独特优势,突破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帮助企业开发具有市场价值的高端产品,促进企业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否则,高校对企业将失去吸引力。其次,要在我国法律政策框架下,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完善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政策,调动合作积极性,保护校企双方的合作权益,规范合作行为,确保可持续合作。在具体操作上,斯坦福OTL的工作模式值得我国高校借鉴。高校不仅要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更要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强评估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转移、转化和扩散的成效。第三,加强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养,探索和实践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既要做好通识教育,也要重视创新实践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第四,要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改革和完善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教职员工,实行分类评价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评价等有机挂钩,确保从事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教职员工享受与从事前沿和基础研究人才相平衡的发展机会,得到尊重和认同。第五,充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要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丰富信息来源,拓展合作途径和渠道,促进毕业生创新创业,为未来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奠定新的基础,不断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3.2 企业

首先,企业要敢于投入、勇于投入、善于投入高校的研发活动,只有早参与、早介入,才能低投入、高回报,才能取得信息、人才、成果等多方面收益。其次,有实力的企业,要积极探索与高校合作共建研发机构,使合作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提升企业研发人才的持续创新能力,使高校的研究人员进驻企业,加强双方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使科研更贴进市场需求,缩短产品周期。同时,促进高校开展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第三,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加快建设高素质企业后备员工队伍,促进企业员工的知识更新,提高在职企业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第四,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的机遇,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按照市场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科研攻坚合力,构筑企业发展的新竞争优势,快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3 政府

斯坦福-硅谷校企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美国政府通过立法、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等多种措施来不遗余力的推动产学研用的结合。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结合落实国家科技、教育和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抢抓机遇,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第一,要以重大科研任务为载体,推动建立以核心企业、科研单位和高校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各方共同投入、分工协作、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及运行机制。第二,要探索和完善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培养机制,支持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第三,要积极促进技术中介机构发展,健全技术市场,加速创新成果的技术交易、转移和扩散。第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营造激励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第五,要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依法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保障各方合作权益。

参考文献

[1]英国《泰姆士报》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网站,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0-2011/top-200.html.

[2]斯坦福大学官方网站,http://www.stanford.edu/.

[3]斯坦福大学集成系统中心官方网站,http://cis.stanford.edu/.

[4]梁传杰.学科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模式——从斯坦福大学发展看高校优势学科群形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05-113

[5]李筱樱.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费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1994(S1):100-104

[6]斯坦福大学技术授权办公室官方网站,http://otl.stanford.edu/index.html.

[7]郭焕银,乔京.借鉴斯坦福大学经验改进教学管理[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106-110

[8]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79-83

[9]赵淑梅.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4(6):17-20

[10]李萍.斯坦福大学筹款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国际人才交流,2008(8):52-54

巴基斯坦高校 篇2

据《卫报》报道,英国高等教育数据专家QS(Quacquarelli Symonds)根据不同高校在雇主间的声誉、它们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该校学生的毕业出路等因素,考察了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近日推出了它的第一个就业能力排行榜,其中,斯坦福大学以100分的评分位列第一,清华大学以86.7的评分列第十,而北京大学以78.8的评分列第十五。以下是排行榜前十的.高校:

第十名:巴黎综合理工大学(Ecole Polytechnique),法国

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创建于1794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位于巴黎附近,土木工程专业领先世界,上榜理由:拥有强大的雇主存在优势。

第九名: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

清华大学作为理工见长的大学,尤以工程和科学课程著名。在排名榜单中,清华大学是亚洲唯一一所进入前十名的高校,北大也进入了前二十,成为前二十名中仅有的两所亚洲高校。

第八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美国

UCB在人文、科学和工程领域均领先世界,它在雇主间的良好口碑和突出的校友成就使得它能够和其他五所美国高校媲美,在前十的排名中争得一席之位。

第七名: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始建于1746年,因其卓越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而闻名世界,它的人文学科居于世界前列。

第六名: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英国

牛津大学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国际学生在本科生中所占比例约25%),它在雇主间的声誉指数比榜上其它学校都要高,这也无疑成为莘莘学子心驰神往之学府了,

第五名:耶鲁大学(Yale),美国

耶鲁大学是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的成员,坐落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于17建校,是美国第三大古老的高校。它在排名中的良好表现主要归功于该校毕业生的良好出路:获得高薪和备受推崇的就业岗位。

第四名: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

剑桥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并以其一流的研究水平而享誉全球。尽管其在雇主间的声誉只是排第二,但是考虑到它在校园内的强大雇主存在优势,所以在该排名中它表现良好。

第三名: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美国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它成立于1636年,以其世界一流的文科和理科教育闻名世界。该校在毕业生就业出路上表现最好,这使得它在榜单上能够位居第三。

第二名:麻省理工学院(MIT),美国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第一所建筑学校,它独特的建筑享誉世界。在排名的各项指标中,该校的表现都很好,尤其在和雇主建立伙伴关系上尤为突出。

第一名: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美国

斯坦福大学以其卓越的企业家性格而知名,而且拥有世界上最成功的体育学院,自19以来每一界奥林匹克运动会赛场上都有来自该校的学生赢得奖牌。该校在排名中位居榜首,领先其它美国高校,这和它与雇主间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毕业生的良好出路是分不开的。

巴基斯坦大量进口原糖 篇3

近期巴基斯坦政府已批准国内糖厂进口35万t原糖以备2009/10榨季进行加工,此外政府要求巴基斯坦贸易公司(TCP)进口7万~10万t原糖。预计新榨季的食糖产量为300万t,低于本榨季的320万t。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新榨季国内食糖缺口可能达到60万t。为满足国内未来的用糖需求,巴基斯坦工业部有意批准私营企业建造一座精炼糖厂,日产糖750~1000t。

由于巴国Sindh省的糖厂暂停向公共商品公司(USC)出售白糖,目前该省的USC的白糖库存已耗尽。为缓解该地区的缺糖情况,TCP通过Sindh省的USC向市场投放1.7万t进口白糖。目前,巴国各地方政府已公布了新榨季的甘蔗最低收购价,预计新榨季将于10月15日开始。不过如果糖厂未能如期开榨,国内缺糖的情况将会进一步恶化。有消息称Sindh省有12家糖厂因与政府部门在相关问题上存在分歧而可能会延迟开榨。

(信息来源:富诺投资网)

巴基斯坦婚礼风俗 篇4

在巴基斯坦结婚时,婚礼中新娘要时刻面带哀伤,哭哭唧唧的。中国也有的民族会有哭嫁的风俗,不过往往需要号啕大哭的是亲人,那声音撼天震地,让人不由觉得嫁女儿也是个体力活。而巴基斯坦是新娘哭,来表达对家人的不舍和留恋。其实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去参加婚礼,也会看到女儿父亲母亲哭成一团,或者默默掉泪,这里虽然没有这种习俗,但也是人自然而然的表现了。

2.绕圈

月上中天之时,新人开始与宾客见面,先是盛装的新娘在自己姐妹亲人的搀扶下围着新家绕三圈,意味着从今往后她就是男方家里的成员了。而中国却是如果离得近的话,新娘必须从自己家等着对方来迎,让新娘背上车迈过家门槛就代表嫁出去了。在这时才可以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能回头啦。

3.结发酒

巴基斯坦的结发酒可跟结发一点都没有关系,新婚夫妇在所有人的注目下喝下这碗酒,然后当着众人的面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瓷碗摔碎,碎片越多就代表婚姻越圆满月幸福。这莫名让人想起中国兄弟间金兰结义的豪放场面,当然在中国这样的习俗也不仅仅用于结拜,比如西安,那里的民族在喝酒前将碗高高举过头顶,同时许下心愿,将酒饮尽,一把将碗摔碎,大喊“岁岁平安”!其实这种习俗第一次接触,也是有点懵,中国男生“不习惯”

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的历史考察 篇5

中巴建交的时代背景

1950年1月5日, 巴基斯坦驻苏联大使喀莱西照会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并电告外交部长周恩来:“巴基斯坦政府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 相信巴中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将在互利的范围内趋向密切。”[1]1291月29日喀莱西再次托王稼祥转交致中国政府的照会, 其中称巴基斯坦政府希望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与主权的基础上, 尽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并声明巴基斯坦政府已于1月24日宣布:“已撤销对现以台湾为基地的中国国民党政府之承认。”[1]1292月4日,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回复喀莱西大使, 表示中国愿意与巴基斯坦建立外交关系, 并同意达朱丁作为巴基斯坦政府特派员前来北京, 就中巴两国建交的初步程序问题进行谈判[2]23。

从以上看来, 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将会是水到渠成之事, 但随后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巴建交之事又被延误了一段时间。朝鲜战争爆发后, 巴基斯坦由于美国的压力不得不参加了“联合国军”, 这使得中国对巴基斯坦抱有怀疑态度。另外, 由于受到意识形态和苏联“两大阵营”理论的影响, 中共领导人把巴基斯坦看做英美帝国主义的“傀儡”, 同时认为该国存在着严重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外交部一份关于巴基斯坦概况的文件中指出, “该国 (巴基斯坦) 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仍在英国的掌握之中……巴民族资产阶级相当弱小, 统治阶级多属于封建地主分子, 对人民运动镇压极为残酷。近年来美帝国主义势力已日益侵入巴基斯坦”[3]。由于以上原因, 中巴建交被延误了近一年的时间, 但是其间中巴两方都没有停止发展关系的脚步。1950年印度等一些国家无理责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但是巴基斯坦政府对此持谨慎态度, 并宣布拒绝参加联合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讨论。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 巴基斯坦也积极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回联合国, 获得应有的合法席位。1950年9月25日, 巴基斯坦外长在联合国的发言中说:“中国不是申请加入联合国, 它本来就是联合国的成员国, 而且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不管国民党政府愿意与否, 它都必须承认自己已不能再代表中国人民的利益。”[4]6就中国方面来讲, 虽然建国初期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但是也注重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正如当时周恩来所说, “我们要依靠进步, 争取中间, 分化顽固。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外交工作更灵活一些, 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 没有什么工作可做。我们要这样来打开我们外交工作的局面”[5]49。

中巴建交具体过程

1951年1月3日, 巴基斯坦向中国表达了建交的愿望。当时, 巴基斯坦驻印度高级专员公署代办提交我国驻印度大使馆一件备忘录, 声言该国政府已任命阿默德·阿里为驻北京临时代办, 并训令其早日赴任接洽有关与我国建交事宜。中国迅速回复了巴基斯坦, 同意巴方的任命, 愿意与巴方代表就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进行磋商[6]。3月份, 阿里作为巴基斯坦代表经印度来到北京。4月25日, 阿里礼节性地拜会了外交部交际处处长王倬如。对于阿里的到来和其肩负的建交使命, 中国方面作出了以下准备。第一, 外交部鉴于巴基斯坦“ (1) 与我国传统关系和美英帝国主义不同; (2) 该国业已与国民党匪帮断绝关系; (3) 我方在巴基斯坦并无太多财产; (4) 该国为亚洲国家; (5) 该国为第一个将与我国建交之回教国家”[7]的情况, 决定由章汉夫代表周恩来部长接见阿里。第二, 关于同阿里建交谈判问题, 外交部制定了两个方案。阿里来到中国带着巴基斯坦政府的介绍书, 该介绍书中指明了阿里此行是为了建立巴基斯坦驻中国的大使馆, 中方接受了该介绍书就意味着同意了与巴政府建交, 但是介绍书中没有涉及谈判建交的问题。对此外交部提出了两个建交方案: (1) 在章汉夫副部长接见阿里时向其指出“巴基斯坦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商定需经历谈判过程, 而该介绍书上并未提及有关谈判建交之初步程序……再提出介绍书中是否为巴基斯坦政府之肯定意见, 待其答复后即视为建交谈判结束”[7]。 (2) 如果两国建交需要谈判, 则由外交部交际处向阿里说明:仍需按照原商定程序进行谈判, 该介绍书可待谈判结束后再行送交[7]。

由于中巴建交之事已经基本确定了, 而且两国之间也没有重大的利害冲突需要协调, 因此最后决定实行第一个建交方案, 即接受阿里带来的介绍书作为建交谈判成功结束的标志。4月30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与阿默德·阿里对建交事宜交换了意见, 章汉夫接受了阿里的介绍书, 并提议两国互派大使。双方商定两国与1951年5月2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卡拉奇建立大使馆。

在中巴建交中有件事情值得在此提一下, 那就是当时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所递交的国书究竟是给英王, 还是给巴基斯坦总督。由于巴基斯坦与我国建交时还是英联邦自治领的成员, 因此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递交的国书是以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名义写给毛泽东主席的。毛泽东在接受巴基斯坦大使的国书时还开玩笑地问道, 巴基斯坦大使是否要由英国王室任命。当外交部人员向巴基斯坦代办阿里询问时, 阿里表示“按一向惯例, 中国驻巴大使国书应由主席致英皇”[8]。但是随后他又称, 现在情况或有变化, 他准备打电报回去问问。外交部亚洲司建议:我们国书只由主席致与巴基斯坦总督纳齐穆丁即可, 不必致于英皇[8]。但是根据身在巴基斯坦的临时代办郑为之来电指出:巴基斯坦为大英联邦自治领之一。英皇为巴基斯坦兼任元首, 国书应致给英皇, 而且经证实, 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致巴基斯坦的国书也是这样做的[8]。最终决定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国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致书于大不列颠爱尔兰暨英国海外诸自治领国王乔治六世陛下”[8]。但是, 我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呈交国书后的颂词是对巴基斯坦总督的, 而不是英皇[9]31。这样做既照顾了巴基斯坦的特殊国情, 又显示了我国与巴建交的真诚之心。

创设驻巴基斯坦大使馆

早在1951年初, 巴基斯坦方面表达了建交的愿望后, 中方就开始进行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创建工作了。中共中央决定由韩念龙担任首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韩念龙1935年参加革命, 曾任新四军和解放军纵队政治部主任、宣传部长、军政治委员, 淞沪警备司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由于他长期从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上可靠, 有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 于1949年12月调入外交部工作。当时韩念龙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俘管团团长一职, 身在朝鲜。中央军委于1951年2月28日电令韩念龙即日回国, 准备去巴基斯坦担任大使的工作[9]6。5月18日, 外交部正式电告巴基斯坦方面和中国驻各国大 (公) 使馆, 韩念龙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6]。

在韩念龙赴任巴基斯坦之前, 外交部任命郑为之为临时代办, 为建立驻巴大使馆做前期工作。郑为之于6月27日到达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创设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的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 由于西方势力对于中巴建交持有敌视态度, 因此对中巴建交之事处处刁难。郑为之等先遣工作人员经香港出境时, 英国殖民当局派了数名便衣跟踪、监视我方人员。而且英国方面佯装没有得到中方人员出境的通知, 故意留难[9]3。因此我方人员在香港颇费了一些周折才得以过境。其次, 由于对巴基斯坦的情况不了解, 初到此地的中方人员遇到很多麻烦。比如郑为之等人到达巴基斯坦时, 正值当地的伊斯兰宗教节日, 政府机关经常放假或者停止办公, 外长也出去度假了。来到巴基斯坦十几天的时间里, 巴方一直没有安排中方人员与巴基斯坦外长会面, 也没有排定向巴方递交中方的介绍信并开展相关工作的时间[9]4。但是中方人员排除各种困难, 在短期内完成了创建大使馆的工作, 为韩念龙大使到任做好了准备。9月3日, 韩念龙大使及随行人员抵达卡拉奇。巴基斯坦政府代表, 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驻巴基斯坦公使, 以及华侨代表和巴方各界代表来到机场迎接。韩大使在机场发表了简短的讲话, 讲话中他说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已与巴基斯坦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在中巴两国人民交往的历史上将是一件重大的事情, 对亚洲与世界和平亦必大有裨益。”[10]9月10日, 韩念龙大使向巴基斯坦总督纳齐穆丁递呈国书。11月12日,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默罕默德·罗查向毛泽东主席递呈国书。从此, 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巴建交后两国关系的发展

中巴建交后的三四年内, 两国关系并没有取得进一步发展, 而进入了一个冷淡时期。主要表现在, 双方缺乏高层领导互访和政治方面的联系, 仅仅在经贸关系上有所接触。这主要是由于, 一方面两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不同, 建国初期我国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注重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 巴基斯坦由于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和军事上的依赖, 使得其不得不在一些问题上跟着美国和西方集团的调子走。如1954年巴基斯坦加入西方军事同盟, 同年又加入了旨在包围、遏制中国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在台湾问题上, 巴基斯坦态度也是模棱两可的。1955年, 巴基斯坦总理曾宣称, 如果国民党政府把自己定义为台湾政府的话, 或许巴基斯坦会承认它[11]66。

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现状及对策 篇6

一、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现状

1、合作形式多样化。

当前,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合作呈现出较强的多样化特征, 在各个方面之间都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合作。此外, 中国还帮助巴基斯坦对其国内的卡拉奇机场进行了改建, 连接两国之间的昆仑公路也于1978年建成。随着两国之间交往程度的不断加深, 在巴基斯坦投资的中国企业数量越来越多, 并且涉及很多主要领域, 如农业生产、纺织、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等。除了上述合作领域之外, 贸易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 充分体现了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合作形式趋向多样化形式发展, 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2、合作不断发展。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合作, 其中一个主要现状体现在合作的不断加深与深化发展, 贸易总额也在逐年增加, 具体的数据可见表1。 (表1)

资料来源:2002~2013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数据来自中国海关网。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双边贸易正在不断发展, 但是双边贸易总额并不是呈逐年上涨趋势, 增长幅度在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 并且从2010年开始出现了逐年下降的情况, 这说明中巴双方贸易中还存在相应的问题。还需要注意的是, 除了2009年,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出口呈逐年上涨趋势。表中数据说明中巴双方的贸易往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经济援助。

在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往来现状中,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援助也是一个主要的表现方面。中国目前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 但是经济实力却在不断提高, 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 中国经常会对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中, 巴基斯坦就是中国经常援助的国家之一。中国除了对巴基斯坦提供一定数量的经济援助之外, 还会帮助巴基斯坦进行项目建设以及提供相应的人道主义援助。2013年, 巴基斯坦发生强烈地震, 中国及时派医疗队、救援队等飞赴巴基斯坦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建设, 还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资金, 帮助巴基斯坦渡过难关。

(二) 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外贸合作关系, 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较高, 发展情况也呈现出相对较好的趋势。但是, 在中巴双方的贸易往来中, 还是存在相应的问题, 给两国贸易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和严重问题。

1、贸易与政治往来不协调。

我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外交关系是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 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十分紧密。但是, 在两国政治交往火热的同时, 贸易经济往来却出现相对遇冷的现象。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发展并没有受两国紧密的政治关系的推动, 而是与政治关系出现了相应的滞后与脱节。在2001~2013年之间,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总额仅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总额的0.3%左右。但是, 在2013年一年, 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总额就达到了650亿美元左右。由此不难看出, 中巴双方政治关系虽然比较紧密, 但是两国的贸易往来却没有跟上政治发展的步伐。

2、贸易结构不平衡。

目前, 根据经济新闻的内容显示, 国际贸易标准 (SITC) 一共分为9类。其中, 0类为食品、1类为饮料、2类为原材料、3类为润滑油等、4类为动物油与植物油等、5类为化学产品、6类为原材料制成产品、7类为机械设备、8类为制成品、9类为未分类产品。在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结构中, 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的产品一般为第5类、第6类、第7类及第8类产品, 并且机电产品所占比重达到了50%。但是, 巴基斯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就是第6类产品, 如棉线、棉纱、皮革等, 其中棉线所占比重达到了至少50%。由此可以看出, 双方出口的产品类别并不对等, 贸易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

3、贸易规模不平衡。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发展存在规模不平衡的问题。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巴基斯坦主要的进出口市场, 但是巴基斯坦还并不是中国主要的进出口市场。与此同时, 需要注意的是, 中巴双方在贸易规模方面, 中方长期存在贸易顺差, 而巴方则存在贸易逆差。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出口份额占其总体出口份额的10.6%左右, 而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出口份额仅为总份额的0.45%。这样一来, 中巴双方的贸易规模就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 无法满足双方的贸易往来。

二、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主要发展对策

要想在未来实现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贸易的深度发展, 在对上述贸易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之后, 我国应当采取以下针对性较强的措施来解决双方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为两国经济深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扩大从巴基斯坦进口。

中国要想实现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深层次贸易往来, 还需要扩大从巴基斯坦进口物资的比重与规模。目前, 中国是巴基斯坦本国的第四大出口国家, 但是具体的贸易总额仅为巴基斯坦国内出口经济总额的10%以下, 这充分说明了巴基斯坦国内还有一定的出口潜力, 需要中国认识到这一现象。我国扩大从巴基斯坦进口的规模,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进口农产品。巴基斯坦国内以农业种植为主, 是传统的农业国家, 我国虽然以前也认识到巴基斯坦国内的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性, 但是还需要对这一工作进行细分。我国除了要进口巴基斯坦国内的粮食作物之外, 还要进口农业加工品、海鲜制品、水果等;第二, 进口原料。巴基斯坦国内有大量的矿物原料, 我国可以根据国内的发展现状, 将原料进口与国内的贸易进行有机结合,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巴基斯坦国内的经济需求, 还能满足我国的发展需要。

中国只有不断扩大从巴基斯坦的产品进口, 才能实现中巴双方之间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于双边贸易规模合理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提升中巴双边贸易地位。

我国要想实现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深化发展, 首先就需要继续提高中巴双方的贸易地位, 认识到巴基斯坦在我国与南亚各国交往间的重要战略意义。目前, 全球各国都处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 我国60%的合作伙伴国家经济都陷入衰退的泥潭, 相应的贸易保护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 我国应当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重要性, 主动积极地开拓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市场, 这对于我国扭转目前出口贸易的不利局面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应当认识到巴基斯坦地理位置优越这一点, 积极开展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外贸往来, 进而实现与南亚各国及中东地区国家的经济交往, 以实现中国经济建设的合理多元发展。只有提升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地位, 才能实现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密联系, 帮助中国对外输出资源, 满足国内经济建设, 拉动国内市场内需。

(三) 推动贸易自由化。

要想改变中巴双方之间贸易存在的不平衡问题, 就需要推动双边贸易自由化, 并且要做好贸易保护主义的合理规避工作。中巴双方应当对产自双方国家的产品实施零关税等措施, 扩大双方国家的适用产品范围。中巴双方还要不断出台相关政策, 对贸易环境进行优化, 尽量取消彼此之间的贸易限制。这样, 中巴双方之间的贸易领域才会不断扩大, 贸易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才会得到合理解决。

三、结论

中国与巴基斯坦是长期的贸易合作伙伴, 双边贸易对于两国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目前还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且贸易发展与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存在相应的脱节, 贸易结构也没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针对上述现状问题, 我国应当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 大力发展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合作, 实现双边贸易的平衡、和谐、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群飞, 孙跃兰.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11.5.

[2]李轩.自贸协议下中巴贸易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 2014.1.

巴基斯坦高摩赞大坝枢纽工程综述 篇7

工程的业主为巴基斯坦水电发展署 (WAPDA) 。根据业主要求, 工程合同范围为一期工程各组成部分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及论证二期工程的可行性。

工程于2002年7月15日正式开工, 中方承包人随即进场进行勘察设计, 并进行临时工程的施工。到2004年10月因中方人质事件停工时, 已经完成了详细设计工作和部分施工图的设计工作, 灌区的主渠、支渠的施工和大坝的左右坝肩的开挖已经全面展开。

2007年6月19日工程复工, 因安全原因, 中方只承担EPC合同中大坝枢纽部分, 包括大坝、大坝下游防护工程、引水发电系统、开关站和鞍坝处理等分项。分水堰、灌溉系统以及输电线路则由巴方承担。

1大坝设计

1.1 坝型选择

坝址区位于Gomal Zam河的Adam Kok峡谷段, 该峡谷段长约800 m。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峡谷, 至坝轴线附近呈近东西向。河谷呈V字形, 底宽25~40 m, 两岸山体高耸, 岸坡陡立, 略显不对称, 总体上左岸岸坡更陡, 右岸岸坡稍缓。

坝址处基岩裸露, 主要为侏罗系的灰岩。河床为砂卵石覆盖, 厚度一般为1~5 m。两岸坝肩岩体较差, 裂隙、层间剪切带和剪切破碎带较发育, 岩体变形模量低。

前期可研阶段, 国际咨询公司也对坝型进行过研究。其中前南斯拉夫的能源公司推荐采用薄拱坝, 法国C&B公司推荐采用重力坝。

虽然从地形条件上十分适合布置薄拱坝, 但是根据对地质条件的更充分认识, 经计算分析, 最终选择的是曲线形的重力坝。虽然在合同上大坝被称为曲线形的重力坝, 但是根据大坝工作特性, 大坝实际更应该称之为重力拱坝。因此, 大坝完全按照拱坝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

在进行大坝详细设计的时候, 国内已经建成了若干碾压混凝土拱坝, 积累了一些设计和施工经验。考虑到当地气候炎热, 而碾压混凝土可以掺加更多的粉煤灰, 减少水泥用量, 可因此缓解大坝温控的压力, 最后选择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拱坝的方案。其中碾压混凝土约占大坝总混凝土方量的83%。

1.2 坝体体形设计

根据基岩的地质情况, 坝基开挖成上游坝踵至高程629.5 m, 下游坝趾处为630.5 m的斜坡。坝顶高程为763 m, 如果按平均开挖高程为630 m计, 则大坝坝高为133 m。

坝体体形按照如下具体原则进行设计。

(1) 考虑到碾压混凝土的施工特性, 体形设计力求简单, 方便碾压施工, 坝顶宽度不小于5 m。

(2) 尽可能使坝体应力分布均匀, 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特点。

(3) 合理选定水平拱圈的中心角, 使坝体作用于坝基的合力方向尽量指向山体, 以利于坝肩抗滑稳定。

(4) 在各种荷载条件下, 大坝应满足抗滑稳定, 大坝的应力应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

大坝的基本断面为三角形, 上游面垂直, 下游面坡度为1∶0.6, 三角形的顶点在760 m高程。大坝坝轴线在平面上呈两段圆弧, 右边圆弧半径为240 m, 左面的半径为180 m。

大坝的最终体形是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后确定的, 其坝体应力和整体稳定均满足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和美国垦务局的大坝设计手册中的要求。

1.3 坝体的结构设计

1.3.1 坝内廊道

为了满足灌浆、排水、观测和交通要求, 在坝体内布置了3层城门洞型纵向廊道, 与两岸山体内部的水平灌浆平洞连接。634.00 m高程的基础廊道包括灌浆及主排水廊道、第1基础排水廊道、第2基础排水廊道和横向基础排水廊道。第1、2基础排水廊道亦延深进入山体, 并在两侧末端各设置1条交通廊道。因为634.00 m高程的廊道和平洞没有设水平的对外通道, 在右岸布置了从排水廊道到657 m排水平洞的通风斜井, 以便通风。在675.00 m和720.00 m高程左右岸两侧均设有横向交通廊道连接主灌浆排水廊道和下游坝面。施工过程中, 为了便于对基础进行补充固结灌浆, 对横向廊道的位置和尺寸进行了调整。大坝的竖向交通主要通过位于上游侧634.00~720.00 m和位于中墩下游侧720.00~763.00 m的楼梯井实现。在690.00 m高程设有专门的交通廊道连接楼梯井和底孔弧形工作门的启闭机室。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 根据碾压混凝土的特点, 所有的坝内廊道均采用预制混凝土模板成型。设计者采用平面有限元对廊道进行了结构分析, 并作为配筋的依据。

1.3.2 坝体分缝及接缝灌浆

由于碾压混凝土可采用大面积摊铺的施工方式, 国内外碾压混凝土坝一般不设置纵缝。本工程也没有设置纵缝。

随着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碾压混凝土坝坝体分缝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中国近期所建碾压混凝土坝均根据各自的工程特点选择了不同形式的横缝。根据结构布置的需要, 并考虑混凝土的浇筑能力、混凝土温控要求等因素, 大坝设置4条横缝, 横缝将坝体分为5个坝段。 两侧的缝将中间主坝段与两岸推力墩隔开。中间2个缝起自680.00 m高程, 将上部变长的主坝体分成3段。大坝各段长度从左到右依次为25.5, 34.5, 60.0, 62.0, 49.0 m。

由于大坝实际为重力拱坝, 有相当部分的水平推力由坝肩承担, 在坝体温度达到封拱温度时, 应对坝体中间2条横缝进行接缝灌浆, 对坝体和坝肩岩体的2个接触面进行接触灌浆。 左右两侧2条永久横缝中填充高密度闭孔泡沫塑料板, 仅传递部分拱向推力, 从而改善坝体的应力条件。

1.4 泄水建筑物的布置

根据业主提供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库一期运行阶段死水位为711 m。其下有死库容约为3亿m3, 用于存蓄一期运行阶段的进库的泥沙。从死水位到一期正常水库蓄水位743.2 m, 有约8亿m3库容, 用于下游灌区的用水调节。从高程743.2 m到750.4 m, 有约3亿m3库容, 作为一期运行阶段的调洪库容, 当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 向下游控泄不超过200 m3/s。当死水位以下的3亿m3库容淤满了以后, 水库进入第2期运行阶段,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750.4 m。这样又预留了3亿m3的淤沙库容, 保证灌溉调节库容为8亿m3。

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 将泄水建筑物和发电进水口均布置在坝上。为了满足上述的运用要求和洪水标准, 并考虑在不同库水位下水库运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泄水建筑物由4个表孔、2个中孔和1个底孔组成。为了泄水建筑物进水和出水顺畅, 将所有泄水建筑物沿着河道中心线对称布置。

1.4.1 溢洪道的布置

溢洪道在水库运行的第1期无闸门控制的表孔溢洪道, 共设4孔, 每孔净宽为17.50 m。堰顶高程为二期的正常蓄水位750.40 m。 原可研报告建议在水库进入二期运行阶段时, 在其中3孔表孔溢洪道上安装闸门以控制下泄流量。在对二期可行性进行论证过程中, 经计算得知仅在3孔安装闸门并不能保证在50年一遇洪水发生时满足向下游控泄200 m3/s的要求, 因此建议在二期工程中应该在所有的4孔溢洪道加装闸门。

溢洪道采用WES型堰面曲线, 其下游与坝面泄槽相接, 泄槽坡度与大坝下游坝面坡度一致, 为1∶0.6。由于水头高、流速大, 为了防止泄槽和反弧段发生空蚀破坏, 在泄槽上设置了2道掺气槽。大坝下游河道狭窄。为了使挑射水流纵向拉开, 使水流在空中充分掺气, 分散水流落点, 减轻对下游河床的冲刷, 采用窄缝式挑流消能工, 鼻坎底高程674.00 m, 挑角为0°。鼻坎的体形经整体水工模型试验进行了优化和验证。

1.4.2 中孔

中孔亦称临时泄水孔, 为无闸门控制坝内泄水孔, 共2孔, 每孔宽3.6 m, 高2.7 m, 其底坎高程为743.20 m, 布置在溢洪道中间2孔的下部, 上游侧为平直段, 下游侧采用圆弧线与溢洪道泄槽表面平顺连接。因此中孔和溢洪道共用泄槽和挑流鼻坎。在水位不超过溢洪道的堰顶高程时, 最大泄量不超过200 m3/s, 这样既能够满足滞洪的要求, 同时也使洪水过后, 水库水位迅速降到水库的正常蓄水位。

在工程运行的第2期, 这2孔将被封堵, 以抬高大坝的运行水位。

1.4.3 底孔

可研报告建议的底孔进口高程为664 m。考虑到底孔的作用主要是排除水库近坝的淤积泥沙, 保护发电取水口, 减少过机泥沙。在详细设计阶段, 对底孔的高程进行了仔细的论证, 确定底孔的高程为680 m。同时取消了可研阶段布置的4个排沙旁通管。

底孔位于溢洪道中墩正下方, 亦即大坝泄水中心线上, 由进口段、压坡段、渐变段、洞身段和出口段组成。进口设检修平板钢闸门, 出口设有弧形闸门。洞身为钢筋混凝土圆形结构, 采用抗冲磨的硅粉混凝土浇筑。出口采用抛物线与挑流鼻坎段连接。出口鼻坎采用窄缝形式, 其体形、缝宽、挑角均经过水工模型试验的优化和验证。

平时进口检修门处于关闭状态, 既避免底孔坝内段长期处于有压状态, 又防止泥沙进入底孔淤堵洞身。运行时将检修门打开, 由弧形工作门控制下泄流量。

1.5 坝基开挖和基础处理

1.5.1 坝基坝肩开挖和支护

高摩赞坝址地质条件的特点是:①覆盖层浅, 除河床有浅层冲积物覆盖外, 大部分岩石裸露;②岩体整体破碎, 风化程度低, 但卸荷裂隙发育;③岩体质量随深度有所改善, 但不明显。

根据上述特点, 坝基和坝肩的开挖遵循以下原则:①坝基坝肩需开挖到具有一定质量和完整性的岩体, 该岩体通过固结灌浆能够满足作为大坝基础的要求;②满足大坝建基面的轮廓要求, 坝顶上部的开挖边坡设置马道和排水沟, 坝肩开挖坡不设马道, 保持纵向轮廓平顺, 无突变;③根据边坡稳定分析结果确定支护参数, 对永久边坡进行支护;对坝肩临时边坡也布置系统锚杆并及时喷混凝土进行覆盖, 减少松弛变形和进一步风化。碾压混凝土开仓浇筑前凿除表面喷混凝土层, 进行2次处理。

1.5.2 固结灌浆处理

高摩赞坝基和坝肩整体上完整性较差, 岩体破碎, 变形模量低, 不进行处理就不能满足作为坝基的要求。设计提出采用坝基坝肩全范围深层固结灌浆的方式进行处理, 处理深度在20~30 m。为了论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在详细设计阶段进行了生产性固结灌浆试验。固结灌浆试验选在右岸地质条件相对稍好的660.00 m高程的G7平洞和地质条件相对较差的705.00 m高程的G10平洞内进行。灌浆场地选在坝肩开挖线的位置, 以达到更接近实际的生产情况。灌浆前后进行了声波测试和地震波对穿测试。灌浆结束达到设计龄期后, 开挖了10 m深的竖井, 并按照国际岩石试验协会的标准在竖井内进行了中心孔法平板载荷试验, 以测定灌浆后的变形模量。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分析固结灌浆能够到达的效果, 修正前期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采用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 确定固结灌浆的设计参数, 同时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岩体变形模量和声波值的相关关系, 为实际固结灌浆施工中利用声波测值检查施工质量提供依据。

1.5.3 基础防渗和排水

由于坝基和坝肩岩体裂隙发育, 透水性较强。不管是深度方向还是两坝肩的左右方向, 在经济上可行的范围内均找不到相对的不透水层, 地下水的埋深低于河床, 因此坝基坝肩的防渗帷幕只能是悬挂式的帷幕。帷幕的深度和两岸的范围是通过三维渗流分析确定。设置灌浆帷幕后, 使大坝的渗漏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并降低扬压力, 保证大坝的稳定。

在灌浆帷幕的后面设有排水幕, 以进一步降低作用在坝基上的扬压力。在两坝肩675.00 m和720.00 m设置了排水平洞, 在排水平洞内布置排水孔, 形成排水幕, 对坝肩持力层进行围封保护。

1.5.4 断层处理

经过地质勘查, 对大坝有直接影响的断层有F13断层、F2和F3断层。

F13走向NW320°~345°, 在河床部位基本与坝轴线平行, 倾向下游, 倾角60°~68°, 由糜棱岩、角砾岩、泥质组成, 泥钙质胶结, 局部泥质胶结, 而坝基坐落在F13断层的上盘。经计算分析其对坝体的变形及稳定影响不大。详细设计阶段拟对其采取开挖并回填混凝土塞的局部处理措施。坝基开挖后, 发现F13断层在河床的出露完全在大坝坝基轮廓线的外面, 断层中心线距坝轴线约4 m。最终确定的处理方案是在坝基处沿着F13断层在开挖到坝基要求的开挖高程629.50 m的基础上, 再开挖2 m深、13 m宽的浅槽并回填混凝土。其作用是封闭F13断层表面, 避免进一步的侵蚀, 并为此部位的固结灌浆提供有效的盖重, 以保证灌浆效果。在大坝浇筑时, 在此混凝土板上部, 在D/S 0-006.00到DA M AXIS 0+000.00范围内再浇筑2 m厚的混凝土, 使F13断层上部的混凝土板厚度达到了4 m厚, 可以对坝踵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F2断层位于坝址右岸, 基本和水流方向平行, 倾角87°左右, 微微倾向河床, 从山顶一直延续到大坝建基面以下。为了增强右岸坝肩岩体的完整性, 增加右岸坝肩整体稳定性, 采用混凝土置换的方法对F2断层进行处理。在右岸坝肩高程660.00, 690.00, 720.00 m设置3层沿断层F2方向的水平置换洞及传力洞, 3层置换洞间采用置换井塞相连, 增强其整体性。

根据前期的地质勘查, F3断层只是F2断层的一个分支, 在坝肩下部的下游侧分别出露, 进山体后很快与F2合并。但是实际开挖后, 发现F3断层在660.00 m高程与F2断层走向几乎平行, 一直延伸到坝轴线的上游。因此将原设计的在660.00 m高程设计布置1条置换洞修改成2个平行的置换洞, 并用传力洞将2个洞连接了起来。并取消了连接660.00 m和690.00 m之间的2个竖井。

2下游防护设计

大坝泄水建筑物采用挑流消能是一个经济的方案。高摩赞水库是一个多年调节的水库, 大规模泄洪的几率较小。虽然下游河床的抗冲能力不强, 但是仍然没有必要采用全混凝土保护的消力塘。下游保护的重点是保护近坝部分的坝基和坝肩免于冲刷破坏, 以保证大坝的安全, 同时也限制冲坑的深度和波及范围, 避免冲坑处两岸山体大规模坍塌、滑坡, 堵塞河道。根据上述理念, 下游防护包括如下3项工程。

2.1 下游护坦

从下游坝趾0+078.00到0+135.00布置了4 m厚的钢筋混凝土护坦, 两岸下游最高水位以下布置有钢筋混凝土护岸。在护坦的末端设置了深齿墙。根据抗浮稳定计算, 护坦下设置了系统的抗浮锚杆。

2.2 冲坑边坡的保护

根据水力计算和水工模型试验成果, 超过100年一遇的洪水形成的冲坑在0+135.00到0+235.00之间。在这区段的两岸642.00 m高程开挖马道并布置3 m×4 m的钢筋混凝土地梁, 用100 kN的预应力锚索与山体锚固在一起。

2.3 二道坝

在大坝下游桩号0+300.00处建1个二道坝, 以壅高下游水位, 形成水垫;二道坝坝顶高程641 m, 可在护坦上形成7 m深水垫。

3厂房和引水发电系统

3.1 布置方案的选择

可研报告建议的厂房布置方案是左岸地下厂房方案, 该方案主厂房位于坝下游约50 m的左岸岩体中, 为引水式电站。电站进水口位于坝体左侧, 引水隧洞长为140 m, 内径2.5 m;地下厂房的平面尺寸为47.40 m×12.70 m (长×宽) , 高为24.50 m;另布置有通风洞和交通出线洞。副厂房及开关站均布置在大坝下游右岸380 m处, 右岸的进厂公路可直通开关站;坝下游380 m处设有跨高摩河的公路桥, 沟通两岸交通。

详细设计阶段, 重点研究了岸边式厂房布置方案。该方案厂房位于坝下游右岸320 m处, 为引水式电站。电站进水口位于坝体右侧, 引水管道穿越坝体进入右岸山体, 采用二机一管的引水方式;引水隧洞长为370 m, 内径3.0 m;主厂房和副厂房连成一体, 平面尺寸为43.6 m×21.5 m (长度×宽度) , 高度为26.00 m。开关站位于主厂房附近, 地面高程656.00 m, 高于下游最高水位651.09 m。右岸的进厂公路可直通厂区。

经过从运行条件、节省投资和方便施工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比较, 最后选定的是右岸地面厂房方案。

3.2 引水系统

因为大坝运行分一期和二期, 电站发电引水系统也设置了不同高程的2个进水口。一期进水口的底板高程为700 m, 二期进水口的底板高程为720 m。一期运行时, 二期进水口的进口闸门处于关闭状态。当大坝进入二期运行阶段, 将封堵一期进水口, 并启用二期进水口。

在引水隧洞的设计过程中也比选了2个方案。一个是隧洞内径3 m, 不设调压井;一个是隧洞内径2.5 m, 设调压井。调压井方案可提高机组的运行的可靠性, 但是因为地质条件差, 不仅调压井的施工难度很大, 而且调压井位于非常高陡的厂房后山坡内, 其施工期和运行期都会对厂房形成威胁。考虑到本电站是以水定电, 不是调峰电站, 机组运行负荷变化比较小, 无调压井方案也能满足机组调节保证要求, 因此最后采用的是无调压井方案。因为地质条件差, 因此全线采用钢板衬砌, 外包素混凝土的方案, 并对围岩分类为Ⅳ和Ⅴ的洞段进行了固结灌浆处理。

3.3 厂房布置

厂房布置在峡谷的出口。因为采用的是10 000年一遇防洪标准, 下游水位远高于发电机层。因此厂房采用全封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顶的高程为656.00 m, 与开关站地坪同高, 厂房的进厂主要通道在厂房顶。

主厂房内布置2台混流发电机组, 每台装机容量为8 500 kW。副厂房在厂房的上游侧、岔管和支管的上方。副厂房与主厂房形成整体结构, 这样不仅在布置上紧凑, 也减少了厂房后边坡的高度。安装间位于主厂房靠近开关站一端, 顶部设有吊物孔并配有门机, 对外交通方便顺畅。

主厂房顶设有天窗, 副厂房最上一层高出主厂房顶, 布置有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等。整个主副厂房和安装间布局合理、精巧;采光良好, 工作条件舒适。

因为厂房是整体封闭的超静定结构, 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对于这种结构, 温度荷载是不能忽视的主要荷载。

4结语

高摩赞大坝枢纽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是在EPC合同条件下完成的, 除了将国内最新发展的先进技术成果融入设计中外, 更需要使设计满足业主的要求和合同规定的国际规范和标准。高摩赞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值得总结的经验。

(1) 首先应该充分和正确地了解合同条件和业主要求。对于合同条件和业主要求的理解要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2) 业主提供的资料需要认真解读和确认,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补充勘测和需要收集的资料。基础资料的正确性和充分性是承包人的责任, 对于设计能否得到业主管理咨询的批复非常重要。

(3) 尽量采用国际通行的规范和标准, 采用国际通行的计算分析软件, 只有这样才能够消除与业主的管理咨询沟通上的障碍, 使设计文件顺利得到业主的同意。

(4) 在合同条件允许和满足合同规定的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 尽量采用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设计方案, 为承包人争取最大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承包人的信任, 才可能成为合格的EPC合同的设计者。

摘要:高摩赞大坝枢纽工程的设计工作是在EPC合同条件下进行的。设计成果既要满足业主要求及国际标准和规范, 又吸收了国内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设计工作以周密的地质勘察、科学试验和计算分析为基础, 以使设计产品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巴基斯坦杜伯华水电站综述 篇8

杜伯华水电工程位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Indus Kohistan区内,大坝位于印度河右岸的支流——DUBER KHWAR河上,发电厂房位于印度河右岸PATAN镇附近,是一项高水头、长隧洞和引水式水电站工程。工程位于高地震区,最大设计地震加速度(MCE)0.50g,运行基本地震加速度(OBE)0.30g。工程由水库、大坝、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尾水建筑物、开关站以及输电线路等组成,主要任务是发电。挡水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约48.5 m,总库容为53.6万m3;引水系统总长约5 584 m,最大引水流量29 m3/s,发电厂房共安装2台主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30 MW。

2 工程水文气象条件

2.1 水文参数

2.1.1 水文参数

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9.27 m3/s,最大年平均流量25.65 m3/s,最小年平均流量13.91 m3/s,比值为1.84。年内径流主要集中在5~8月,约占年径流量的67.2%。

2.1.2 洪峰流量

坝址洪水成果见表1,坝址施工洪水成果见表2。

m3/s

m3/s

2.2 气象

根据BESHAM QUILA气象站的资料统计: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温度为11℃,6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温度为31.5℃。实测极端最高温度为47.3℃(1973年6月16日),实测极端最低温度为0.6℃(1972年1月22日)。SHANGLA PASS站海拔较高,实测资料也显示了与BESHAM QUILA站相同的温度年内变化特征。

2.3 泥沙

DUBER KHWAR河没有任何悬移质资料,DUBER KHWAR流域位于KHAN KHWAR河KARORA水文站和SWAT河KALAM水文站之间,悬移质含沙量应该小于KHAN KHWAR河的悬移质含沙量,大于SWAT河的悬移质含沙量。采用了KARORA水文站和KALAM水文站的含沙量的平均值。DUBER KHWAR河DUBER BELA水文站悬移质输沙量成果见表3。

3 工程地质条件

3.1 区域地质

工程区是位于MMT南部和北部北巨横推断层(NM)之间的Kohistan岛弧的一部分,地层为侏罗系的Kohistan群。地层划分如下:Kamila闪岩,Patan石榴麻粒岩和Jijal超铁镁质岩。

3.2 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电站主要建筑物有大坝、引水系统、地面厂房及尾水洞。

3.2.1 堰址区

堰址区河谷呈宽阔的V字形,谷底宽70~90m,两岸坡度40°~50°。河床高程1 196 m,主河道宽约20 m。河床天然坡度较陡,河水湍急,堰址处河床天然坡度大于4%。堰址区主要由侏罗系的Kohistan群的角闪岩类(超铁镁质岩类)和第四系的冲积物和坡崩积物组成。河谷两侧存在有2条深槽,现有资料还无法确定基岩面分布特征,深槽的存在及分布特征对防渗处理方案影响甚大。坝基及坝肩岩体发育有张开的裂隙和破碎的剪切带,可能引起坝基及坝肩渗漏及渗透变形破坏,应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左岸有较厚坡崩积物,处于极限稳定状态,基岩表部风化卸荷较强烈,边坡稳定条件较差,尤其是左岸的坡崩积边坡,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2.2 引水隧洞

隧洞进水口位于堰址下游左岸,进口区地表为山麓堆积物,由砾石、卵石、块石组成,厚度为10~15 m。

沉沙池位于堰轴线下游的左岸山体内,隧洞最大埋深接近200 m,地层岩性为角闪岩,围岩为坚硬岩石,但由于剪切带、小断层及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围岩完整性较差,沿结构面有地下水活动,估计围岩以C类为主,局部为D或E类。

引水隧洞穿过2种不同的岩体,角闪石岩和石榴石辉长岩,围岩条件较好。

调压设施由调压井、上下室、交通洞及压力埋管组成。所有建筑物都位于含有角闪石岩的石榴石辉长岩体中,基岩以上覆盖有20 m厚的块状堆积物,根据分类可划分为G类。

压力钢管主要置于厚层的覆盖层上,局部坐落在风化或新鲜的石榴麻粒岩和角闪岩上。预计引水隧洞及调压井围岩分类见表4。

3.2.3 地面厂房及尾水渠

主厂房区位于印度河冲积阶地上,阶面高出印度河河床约10m。地表主要为冲积物,夹有坡积物,由粉质、黏质卵砾石夹块石组成,含有较多的漂石,最大粒径达3 m。结构中密,局部见有架空现象。

厂址以西和西南出露的基岩为石榴石麻粒岩、角闪岩等,粒状结构,大块状、块状结构,微风化—弱风化。角闪岩为围岩(即石榴麻粒岩)中的侵入岩体和岩脉,规模从几厘米至60 m。基岩埋深12~27 m,从PH1a钻孔到PH2方向基岩面逐步上升。存在一个略有起伏的平台,宽度70~80 m,其东西侧各为一个与印度河近平行展布的、埋深较深的古河槽。厂房区断层发育,钻孔发现有断层破碎带。

尾水渠基础为冲积卵砾石,由于其延伸至印度河主河床,汛期将被淹没,存在较严重的淤积问题,尚应考虑河水的冲刷破坏。

4 工程布置

4.1 设计标准

拦河坝、溢洪道及取水口采用设计洪水标准为1 000年一遇,最大流量为2 870 m3/s,校核洪水标准为最大洪水,洪峰流量3 780 m3/s。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设施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

地震参数:运行基本地震(OBE)的峰值地面水平加速度为0.30g,最大可信地震(MCE)的峰值地面水平加速度为0.50g。

4.2 枢纽布置

本工程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由溢流段和右岸非溢流段两部分组成,总长为111 m,其中溢流段长66 m,位于主河床;右岸非溢流段长45 m。堰顶高程1 224.00 m,建基面高程为1 175.50 m,最大堰高48.50 m。引水系统从进水口到厂房由进水口建筑物、沉沙池、引水隧洞、调压室以及压力钢管等主要建筑物。厂房位于KKH附近印度河右岸的Patan村,在Besham东北,Dasu西南。厂区地面高程685.85 m,厂区内布置有主厂房、副厂房、尾水渠、开关站以及住宅楼等主要建筑物。主厂房长39.6 m,宽16.00 m,总高度33.80 m,其中地面以上部分高15.8 m,地下部分高18.0 m。

5 主要建筑物

5.1 大坝

混凝土重力坝由溢流段和右岸非溢流段两部分组成,溢流段长66 m,位于主河床;右岸非溢流段长45 m。堰顶高程为1 224.00 m,建基面高程为1 175.50 m,最大堰高48.50 m。

右岸非溢流段分成3个坝段,各坝段长度分别为11、15、15 m。根据地形、地质资料右岸非溢流段坐落在弱风化岩石基础上,底高程根据地形变化,岩石开挖边坡1:0.4。堰体上游面垂直,下游面坡度为1:0.7。堰顶宽度13 m,上游侧为进坝公路,下游侧设置一个吊物井。吊物井的尺寸为8 m×5m,底高程为1 205.70 m,吊物井与安装廊道相连。

溢流段布置在DUBER河的主河床上,采用双层泄水方式,即表孔和底孔上下布置。溢流段由5个底孔和5个表孔组成,全长66 m,分成5个坝段,从右至左依次为1#~5#,长度分别为15、12、12、12、15 m。

表孔位于底孔上部,孔口净宽6 m,中墩厚度均为3 m,边墩厚度为6 m,墩顶高程1 224.00m;其中右侧3个表孔(1#~3#)的底高程1 219.00 m,不设闸门;左侧2个表孔(4#~5#)的底高程为1 215.50m,设2扇舌瓣门,采用液压启闭启闭,闸门的顶高程为1 218.00 m,舌瓣门主要作用是水库正常运行时调节库水位。表孔为宽顶堰,上游面采用圆弧曲线,半径2 m,下游通过抛物线与下游面相接,抛物线方程为y=0.08x2,下游面坡度为1:0.7。

底孔兼有泄洪和排沙2种功能,孔口尺寸6 m×6.7 m(宽×高),进口底高程1 197.30 m°

大坝(河床段)坐落在砂砾石覆盖层上。由于覆盖层较厚,无法全部挖除地基承载力约为450kPa,小于堰基底压应力,堰地基必须进行防渗和加固处理。根据覆盖层的特性及深度,选用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桩径1.2 m,桩长20 m(平均入土深度),桩上部伸入坝体混凝土1m,下端嵌固在基岩内。孔距4 m,排距4 m。

5.2 引水系统

引水系统从进水口到厂房由进水口建筑物、沉沙池、引水隧洞、调压室、压力钢管等主要建筑物。

进水口建筑物是引水隧洞的取水口,位于杜伯华河的左岸,紧靠大坝。

引水隧洞从进水口到调压塔到压力钢管分叉点的总长度为5 302.03 m,隧洞坡度为0.473%,最大埋深约为1 540 m。隧洞断面采用马蹄形,断面尺寸为3.5 m×3.65 m。

沉沙池系统主要由进水阀室,沉沙池,出水阀室,进、出阀室的交通洞,冲沙洞等组成。

沉沙池由4个洞室组成,每一个洞室长200m,净的横截面尺寸约62 m2,底坡为1.6%;冲沙渠道长146 m,为马蹄形断面,底坡为1.86%,冲沙渠道顶部设有冲沙设施。

为解决引水隧洞与坝体施工干扰问题,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利用沉沙池出水阀室的交通洞作为施工支洞,支洞长150 m,马蹄形断面,断面尺寸根据施工要求确定。

调压室为双室式,调压竖井为圆形断面,内径5.0 m,高66 m;有2个下室,断面为马蹄形断面,长60.00 m;上室为马蹄形断面,净面积31.16 m2,长80.00 m。

调压竖井与引水隧洞用一条水平/竖直连接洞相接。上室末端设有69 m长的交通洞,引水隧洞设有188.4 m的交通洞与进场道路相连。

压力钢管内径2.60 m,从引水隧洞末端混凝土塞至发电厂房,总长约1 412.60 m,可分为隧洞明钢管段、上部明钢管段和下部土中埋管段。压力钢管末端通过Y形分岔管与厂房的2台主要发电机组相连。

5.3 发电厂房

DUBER电站为引水式水电站,厂房位于KKH附近印度河右岸的Patan村,在Besham东北,Dasu西南。主厂房长39.6 m,宽16.00 m,总高度33.80 m,其中地面以上部分高15.8 m,地下部分高18.0 m。主厂房内布置2台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机组间距13.0 m,每台机组的额定流量为14.5 m3/s,发电机单机容量为65 MW。装配场位于主厂房左侧,与主厂房同宽同高,长9.0 m。主厂房左侧设宽7.2 m、高6.0 m的进场大门,与进场公路相通。

副厂房位于主厂房上游侧,与主厂房连为一体,不设伸缩逢。副厂房长39.6 m,宽8.0 m,为3层楼房,地面2层,地下1层。副厂房内布置控制室,办公室,休息室,车间,文件室以及设备、仪器室等。

开关站位于主厂房右侧,电站输出电压为132kV,开关站面积为70×70 m2。开关站紧邻副厂房控制楼,地面高程为689.00 m,交通运输、检修、维护十分方便。

5.4 尾水建筑物

尾水建筑物由钢筋混凝土箱涵及明渠两部分组成。尾水涵管总长103.75 m,其中厂房以内部分长28.95 m,厂房以外部分长74.80 m,两部分过水断面相同。涵管末端与尾水明渠连接。明渠段长190.0 m。明渠首端高程665.25 m,末端高程652.40 m,高差为12.85 m,为使水流正常衔接,中间设6级跌水建筑物,使电站尾水进入INDUS河。明渠末端采用深3.0 m,底宽3.5 m的抛石防冲槽防护。

6 结语

(1)杜伯华水电站单机装机容量为65 MW,单机装机容量大。

(2)堰址区位于高地震区,最大设计地震加速度(MCE)0.50g,运行基本地震加速度(OBE)0.30g。

(3)堰(河床段)坐落在深砂砾石覆盖层上,解决了高地震区、深覆盖层上修建混凝土坝的基础处理问题。

摘要:巴基斯坦杜伯华水电站是一项高地震区、高水头、长隧洞以及引水式水电站工程,位于高地震区。电站最大净水头516.48m。电站装设2台立轴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额定出力65 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95 GW·h。

巴基斯坦高校 篇9

高摩赞大坝为碾压混凝土曲线重力坝, 坝顶高程763 m, 最大坝高133 m, 坝顶全长231 m。自左向右依次布置有左岸非溢流坝段、溢洪道、电站取水口、右岸非溢流坝段。

高摩赞大坝枢纽工程坝址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具有降雨少, 年内、日内温差较大等显著特征。根据资料统计分析, 多年平均降雨量252 mm,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 785.4 mm;多年平均气温25.5 ℃, 极端最高气温发生在7月为49.4 ℃, 极端最低气温发生在1月, 为-3.3 ℃;多年平均风速为1.5 m/s, 实测最大风速为28.6 m/s。

1高摩赞碾压混凝土曲线重力坝的温控特点

1.1 碾压混凝土温控特点

碾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相对较小, 粉煤灰掺量较大, 由于粉煤灰延迟发热的特点, 因此水化热温升速度慢, 绝热温升相对较低, 对温度控制有利;同时由于粉煤灰的上述特点, 后期温升大, 大坝温度降到稳定温度需要的时间很长, 坝体会持续高温。

徐变是影响温度应力的一个重要材料性质, 碾压混凝土胶凝材料少, 属干硬性混凝土, 徐变度较小, 相应温度应力较大, 对防止裂缝不利。

碾压混凝土采用薄层铺筑、薄层碾压、连续上升施工方式, 夏季采用低温入仓方式, 冷量损失大。

1.2 高摩赞碾压混凝土曲线重力坝的温控特点

根据碾压混凝土的特点, 结合坝址区的气候特点, 高摩赞碾压混凝土曲线重力坝温控设计采用对混凝土材料和施工方法进行控制, 内外结合:①坝体降温, 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②外部保温措施, 减小坝体内外温差。

2温控标准

根据坝体的分缝, 通过对大坝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计算, 设计提出了高摩赞混凝土曲线重力坝的温控标准。

2.1 混凝土浇筑温度

根据坝址区的气象水文资料, 经仿真计算, 混凝土浇筑温度应满足表1 (气温) 和基础约束条件, 基础约束条件为强约束区 (0~0.2L) 不超过18 ℃, 弱约束区 (0.2L~0.4L) 不超过23 ℃, 非约束区 (0.4L以上) 不超过25 ℃。

2.2 坝体内部允许最高温度

坝体内部最高温度控制标准为:强约束区 (0~0.2L) 不超过36 ℃, 弱约束区 (0.2L~0.4L) 不超过41 ℃, 非约束区 (0.4L以上) 控制在38~45 ℃。

2.3 基础允许温差

根据有关规范及工程经验, 结合坝址区的气象水文条件, 综合各种因素, 为防止发生贯穿裂缝, 经计算分析大坝基础混凝土允许温差标准为:强约束区 (0~0.2L) 不超过16 ℃, 弱约束区 (0.2L~0.4L) 不超过19 ℃。

2.4 内外温差

根据有关规范和国内部分类似工程的经验, 大坝的内外温差取为16~18 ℃。

2.5 新老混凝土温控标准

连续碾压混凝土可防止上下层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在基础强约束范围内 (H=0~0.2L) 不允许出现长间歇;当碾压混凝土的高度H>0.2L时, 若必须停止碾压, 当停歇时间超过28 d时, 在其上碾压的混凝土应按基础混凝土的温控标准进行温度控制。根据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和施工期温度场仿真计算结果, 大坝层间温差控制标准应满足表2。

3大坝温控措施

3.1 优化配合比, 降低水化热

通过掺加高效减水剂, 优化配合比, 减少水泥用量, 从而缩小温差, 防止出现裂缝。

3.2 控制浇筑温度

为控制浇筑温度和最高温升不超过允许范围, 对混凝土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中提出如下必要保证措施。

(1) 水泥进场的温度不超过60 ℃。

(2) 成品料场要经常保持6.0 m以上堆高, 必须地垄取料, 料场要有防晒凉棚和喷水降温措施, 保证地垄温度一般不超过当月月平均气温。

(3) 混凝土拌和采用2~4 ℃冷水, 出机口混凝土温度应低于设计要求的浇筑温度2~3 ℃。

(4) 混凝土出机后在运输、入仓、浇筑过程中均采用防晒措施, 仓面应备有喷雾降温措施, 以便在高温时控制仓面温度。碾压后的混凝土应及时用彩条编织布覆盖, 防止日晒和气温倒灌, 力求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超过设计要求。

3.3 预埋水管冷却

坝体内部预埋冷却水管, 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或质量满足要求的PVC水管, 水管外径32 mm, 内径28 mm;冷却水管间距1.5 m×1.5 m, 导热系数λ为0.45 W/ (m·K) ;冷却水管在仓面上按蛇形布置, 单根循环水管长度不超过240 m。

一期通水冷却主要是削减坝体混凝土内部初期的最高温度, 使其不超过允许的最高值。一期通水冷却, 低温季节通河水进行冷却, 温度为当月河水水温, 高温季节通温度为14 ℃的冷水, 通水时间为14 d。设计要求混凝土覆盖完成后即开始通水。

坝体接缝灌浆前, 通过二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至封拱温度。通水前1个月应对埋设的冷却水管进行全面检查, 对于不通或微通的水管应进行疏通。

3.4 斜层碾压

斜层碾压可以缩短覆盖时间, 从而可以减少热量倒灌, 起到温控的作用。

3.5 其他温控措施

大坝碾压后的表面也要及时覆盖, 大坝所有洞室廊道的进出口, 都需用塑料被封堵或作挂帘, 严禁孔洞对流通风。

新浇混凝土拆模后侧表面立即覆盖等效放热系数β的保温材料。对坝体上下游面及孔洞部位则全年挂贴。

采取表面流水措施, 表面流水是用河水, 温度为当月河水水温。

4结语

高摩赞大坝浇筑过程中, 每升层高度控制在3.5 m左右, 每一碾压层厚30 cm。在施工过程中, 混凝土浇筑的浇筑温度基本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但是仍然在个别浇筑层出现裂缝。初步分析其原因如下。

(1) 冬季浇筑, 气温较低, 没有采取足够的混凝土的表面保温措施。

(2) 通水不及时, 因为担心冷却水管漏水冲蚀破坏刚浇筑的混凝土, 冷却水管通水时间一般在2 d以后。这期间是混凝土温度上升最快的时期。

(3) 层间间隔时间过长, 混凝土暴露时间过长。

实践表明, 如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温度控制, 大坝一般不会产生温度裂缝, 这说明大坝温控设计对大坝的施工起到了指导作用, 对类似的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巴基斯坦当地气候酷热、干旱, 对这座133 m高的大坝混凝土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 施工中采用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多种温控措施, 取得了显著效果。

上一篇:动力支持下一篇:古诗词鉴赏·宋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