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

2024-06-20

高中生(精选十篇)

高中生 篇1

具有健全的人格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一。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在这一阶段,高中生应该初步实现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的树立,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的存在,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充满信心。能通过积极主动的活动,开发自我能力与潜能,展示自我优点,发展自己的素质与能力,积极应对自己所面临或将要面对的来自社会生活的种种挑战。从而为自己开辟积极进取的、通过顽强地克服困难和挫折而取得成功的人生。

然而,值得教育者以及高中生自己倍加重视和审慎面对的问题是,在高中生成长的历程中,偶像崇拜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人格形成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偶像崇拜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均处于成长期的高中生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对处于多梦季节的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但偶像崇拜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低估和忽视的。 对偶像的信仰和接受,易于导致一种膜拜心理,进而是对偶像的服从,甚至盲从。其结果是失去自我,成为偶像的影子、传声筒;缺乏自我意识,没有主见,人云亦云,难以独立自主的面对生活、社会。这种对偶像的盲目崇拜、盲目认同,盲目模仿,极易阻滞高中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高中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极易被弱化甚至丧失。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今高中生的偶像崇拜集中于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之中,这就导致偶像崇拜的浅层化。对“三星”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业余爱好等浅层的模仿,很容易造成高中生成为“三星”的表层克隆。对“三星”的内含则漠然或盲从,这就对高中生的人格培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其人格独立性弱化甚至丧失。

偶像崇拜的膜拜和盲从意识,弱化了个人的自我意识——自主、独立性意识,而强化了“靠”的依赖思想。这种“靠”的思想在以“人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中发挥到了极至。君不见“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投亲靠友”,“找靠山、抱粗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朋友三个帮”等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凭“靠”找到了好工作;凭“靠”成绩裴然;凭“靠”步步高升等等不良现象也习以为常。在现代人际关系学中,有人曾将父辈创造的人际关系提到了60%以上,从而大大弱化了自我创造的人际关系分量,也从不同侧面说明了现代人依然很看重“靠”的思想意识。现代高中生恰处于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了诸多东西,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深爱“熏陶”。尤其现在媒体片面“炒作”与宣传,给高中生的偶像崇拜造成了很多误区。少数高中生以“偶像”为追求的目标,作为生活的支柱,“迷星而迷失自我”的人不在少数。况且现代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和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重视物质上、情感上给予,往往忽视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即少数已关注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但这种培养深受大环境影响,其独立性也是弱化或不全面的。靠自己不如靠其他的心理潜移默化,高中生往往会忽视对自我的完善,淡化独立自我的努力、自我的奋斗。

基于此,我个人认为:偶像崇拜对高中生独立性的培养主要是负面影响。所以班主任常态工作之一应是纠正其负面影响,更应重视其正面的影响,引导和培养高中生的独立性。实际上,在人们所崇拜的传统人格偶像、过渡人格偶像中也透出一股自强不息的气息,有独立意识的人也大有人在。传统人格曾将“自立”特质作为理想人格之一,也说明传统人格也在注意“独立性”引导,但终究没有把“独立性”作为传统人格的特质存在。在过渡人格中,这种“独立性”虽然得到了强化,但仍然是以次要特质而存在的。所以班主任在培养高中生“独立性人格”时,可引导、鼓励高中生汲取传统偶像中自强不息,凸现自我、自力更生的优秀思想,让他们以“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好汉”为座佑铭来激励引导自己,培养自我健全的独立人格。

面对偶像崇拜对高中生独立性负面影响偏重而正面影响偏轻的情况,在引导培养高中生独立性人格时,不妨采取如下对策:

一、引导高中生较为客观理性的自我选择确定偶像(偶像不可单一,也不可太多),并尊重他们的自我选择,同时也让他们认同和尊重自我选择。

二、引导高中生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心理需要的变化,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自我选择确定新的偶像。

三、走出媒体误导,认为“明星”是“炒作”和宣传而来,并非个人才华和努力的结果。让高中生明确自我努力,自我奋斗的重要性。让高中生学习偶像的“自强自立”的精神。

高中生 篇2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中生的零用钱越来越多,虽然没有踏入社会,但是却能够得到家庭充裕的经济保障,同时其社会化消费需求也非常强烈。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如果缺少理财意识,就很容易出现盲目攀比和浪费的不良行为。所以,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强化高中生的理财教育,能够注重高中生的消费引导。

关键词:高中生;理财;消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基于这样的背景,高中就应该尝试进行学生的理财教育,而高中阶段,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对金融理财知识很感兴趣,并且也愿意进行尝试。所以,如何开展高中生理财教育,引导高中生消费,就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高中阶段学生理财的意义

在美国,将理财看作“从3岁开始实现幸福的人生计划。”从2岁开始,就应該拥有细致的培养目标和计划。3岁的时候可以识别美元纸币和硬币;5岁的时候能够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的时候懂得攒钱;8岁的时候可以明白通过额外的工作赚钱,并且懂得将钱存在储蓄账户之中;9岁的时候可以制定一周简单的开销计划;在12岁的时候,则可以执行两周的开支计划,同时对于简单的银行业务术语有所掌握;从13岁开始一直到高中阶段,可以进行简单的离析计算,能够对各种储蓄以及投资的风险和回报进行变焦,同时,也可以尝试进行打工赚钱、股票和债券等投资活动。这对于我国的高中生而言,同样也具有理财的指导意义。

现阶段的高中学生,因为大部分都属于独生子女,其父母有能力给予更优越的物质条件,生活费、压岁钱都是一笔很可观的数字。但是因为高中生理财意识的缺乏,所以,就存在攀比和浪费的问题。而这一种原因出现主要是因为家庭对于孩子缺少正确的引导,而学生也没有开展合理的理财教育。所以,培养高中生的理财技巧,帮助学生提高理财意识,增强学生对理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理财兴趣,就成为高中理财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强化高中生理财教育,合理引导高中生消费

(一)细节开始,量入为出

正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想要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第一,从小钱开始,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应该详细入账,哪怕是很小一笔钱,都不能存着只是小钱,花了也无所谓。让每一名高中学生都明白,蚂蚁撼树的道理,就算是再小的开支,累计下来,也可以成为“巨款”,并且还要懂得在购买东西之前,能够理性的思考,注重物品本身的实用性;第二,明白量入为出。很多高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没有金钱意识,就算支出已经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依旧会选择消费,这样就会出现账面“赤字”的问题,甚至还会养成借钱的不良習惯。所以,需要对于计划和收支进行量化分析,懂得量人为出,对每一份支出都可以保留一定的余地。在消费的时候,要清楚每一笔资金的流向,不要等到真正用钱的时候才想起来“钱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二)制定合理的理财规划

作为高中生,应该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这需要合理的理财规划的支持。首先,可以粗略的估算未来的预期消费,然后对近期的消费就有一个合理的支配。因为高中生处于学习奋进的阶段,所以,对于金钱的支配也主要是生活方面的消费。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资金规划,才可以让每一笔资金都运用到刀刃上;其次,明白分散化风险理财投资的原则。在市场波动不稳定的状态下,高中学生虽然处于学习的氛围下,但是依旧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财观。分散化风险投资就是最典型的不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的原理。目前,分散风险投资是最具欢迎的组合式投资;最后,高中生应该努力学习知识,明白金钱的来之不易,同时还明白金钱的使用需要相应的劳动力才可以带来实际的效益,能够明白报酬与劳动之间的联系,这样才可以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能够适当赚取一定的金钱,并且还可以对金钱进行合理的规划。

(三)完善家庭教育主渠道

首先,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必要的理财技能和正确的理财观念,让孩子了解自己家庭的实际收入情况,将孩子的虚荣心消除,帮助孩子树立出实用消费、节约消费、计划消费的金钱观念,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打工、储蓄以及投资等技能;其次,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孩子了解到父母赚钱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成果,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最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就好比父母的一面镜子。高中阶段的学生是消费观和人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利用家庭氛围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能够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这样才可以让高中生规范自身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理财意识。

三、结语

谈高中生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兴趣

高中数学知识多而杂,并且考试题目都是灵活多变,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方法就是题海战术,力求通过多做题目、熟悉题型最后能够把成绩和能力提升上来。究竟该如何学好高中数学,通过下面几点为大家指引迷津。

一、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我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学起来轻松自如,心情舒畅,成绩也满意。同样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会有无限的热情和巨大的干劲,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去做它。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有句名言:“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可见培养兴趣是何等的重要。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对哪些学科感兴趣?对哪些学科不感兴趣?分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对感兴趣的学科,从心里就愿意学,哪怕是下同样的功夫,成绩也是较好的,从而就对这一学科就更爱学。正印证了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指向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还需要我们去培养。大家熟悉的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他们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是他们能力超常,智慧超群,而是他们对某项研究感兴趣,在研究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进而成为研究的志趣。由兴趣——乐趣——志趣的衍变,不难看出是由喜好开始,体验到快乐,形成志向和兴趣的统一,然而是兴趣把他们引上了科学成功之路。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同样靠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在学习数学时要克服只为高考而学数学的功利思想,从数学的功效和作用、数学对人的发展和生活需要的高度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比如喜欢几何,可以多做这方面的题目,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体会数学中蕴涵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来带动其他章节的学习,从而培养对学数学的兴趣。

二、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应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絡,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是合理制定学习计划,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由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問题解决在课堂上。上课更要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重点摘录。通过不断的学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把问题进行灵活地的处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磨练意志,坚韧毅力,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五、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地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如,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这样,对数学的学习大有帮助。

总之,高中数学是大多数同学学业生涯的转折阶段,在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又不仅仅是这么简单,因为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也为大学以及大学以后的数学学习及相关科目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付出的努力也定能有所回报。

参考文献

[1] 张军艳.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4).

高中生 篇4

当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代高中生在消费观念上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 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小孩, 尤其是大城市, 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 往往不善于选择, 容易盲目跟风。在日常生活中, 只要孩子向长辈要钱, 一般都会满足, 家长很少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培养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 有计划的进行消费, 这绝不单单是如何消费的问题, 更是教育高中生如何做人的问题。因此, 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都有义务为正在走向成年人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引导高中生理性消费, 培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 长沙市高中生消费现状调查

1.1 被调查对象信息

本次调查的对象从长沙市三所高中的高中生进行调查, 共调查对象共300人, 高一学生100人, 高二学生100人, 高三学生100人。

1.2 被调查者主要消费

统计结果显示, 高中生每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500-1000元, 大多数高中生的消费水平为中等偏下, 月消费水平过高的只占少数, 通过调查高中生每月消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零食消费。零食方面的消费是高中生消费的一大支出, 根据调查每个高中生平均每月零食上的消费在200元以下的占32%, 200~300之间的占42%, 300以上的占26%。通过对三所学校的校园超市的调查发现, 平均每个超市的日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 一到下课学生们都会去超市购买零食, 每次消费基本都在5~8元左右, 有的学生能花到20元以上。特别是夏季, 部分学生可能一天会去好几次去超市消费。

(2) 服装消费。目前所有高中都要求在校高中生穿校服, 但是正处在青春期的的学生还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 他们热衷追求时尚名牌, 喜欢追赶潮流, 在乎别人对自己外形的评价, 希望通过外在的形象来展示自己的个性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另外, 很多女生每月的服装费用高于饮食费用, 很多女生都为了减肥控制食欲;也有的女生为了把钱省下来买衣服和化妆品, 甚至不顾身体营养每顿省吃俭用。

(3) 学习消费。高中生的学习消费主要包括书本费、学习用品费、补习班补课费等。补课费用一般由父母直接缴纳, 高中生主要学习消费在于购买各种辅导书。每学期在购买参考书上的钱都在几百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高中生在购买参考书上“盲目性”的消费普通, 很多学生不注重实效性, 主观认为多买几本总比少买好, 结果许多参考书课程结束了, 还没有使用。

(4) 交际消费。当前交际消费在高中生中比较普遍的, 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的互请吃饭、互赠礼物等消费。在调查发现, 当前高中生去外面请客吃饭特别频繁, 随着年级增高, 在外聚会越频繁, 一般会利用周末、节假日、生日与同学聚会, 每次去饭店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占20.5%, 100~200元之间的占61.5%, 200元以上的占18%。随着交际消费的增多, 同学之间攀比现象更加明显, 给一些条件不富裕的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同时也给个别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也带来了思想负担, 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也影响的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1.3 存在的问题

(1) 消费存在盲目性。由于高中生缺少相应的社会生活经验, 缺乏相应的理财能力, 对事物的分析能力还没完全成熟, 做事情想问题容易感情用事, 容易冲动, 因此, 在消费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目的、没有计划, 特别盲目的问题。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想办法立刻购买。他们只是一味的追求时尚, 不考虑自身家庭的实际收入, 有时甚至盲目的追求高档名牌货。通过调查发现, 有些学生认为, 穿戴服饰, 使用的手机只有越贵才越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狂热的追星族, 他们紧跟明星的步伐, 只要能够买到明星穿过的衣服, 看场明星办的演唱会, 将不惜一切代价。有的家长甚至为满足孩子的愿望不惜借高利贷。这些惨痛的代价都告诉我们, 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已是迫在眉睫了。

(2) 攀比现象严重。由于高中生普遍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在消费过程中存在很严重的攀比现象。很多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不顾自己的实际需要, 而是认为如果自己用的东西档次太低会被其他同学看不起, 因此, 一味的向别人看齐, 偏激的认为自己买的东西一定不能比别人的差, 要不然会被其他的同学看不起, 在学校里会很没面子。尽管很多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学生的消费水平稍低一些, 但很多父母哪怕自己不吃不喝, 也要让孩子吃好、用好、玩好。在很多家庭的消费中孩子的消费几乎占了一半, 家长对孩子的一味迁就与顺从是高中生在消费中攀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 重物质消费。调查发现, 在高中生普遍存在消费结构不合理, 注重享受性消费, 忽视精神消费。大多数高中生很少考虑所买的东西是否对自己的学业有帮助, 只在意眼前物质欲望的满足, 而忽视了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手中的零花钱都用在了物质消费上。他们很少买书 (学习参考资料以外的书籍) 、读报, 而是把钱都用在了买服装、零食、交际娱乐活动上。学生的书包里装着名牌手机和最新款的电子产品, 身上穿着最时髦的名牌衣服, 这已经在高中生群体里成了普遍现象。比起精神上的愉悦, 学生更看重新潮物品给他们带来的短暂的满足。

(4) 浪费现象严重。目前, 高中生在吃穿方面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 如, 就餐时存在严重浪费, 只要菜饭不对胃口, 基本全部倒掉了。高中生在衣着方面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 喜欢追求时尚, 在意别人的评价, 当别人评价着装不好时, 不管衣服是否是新衣, 只要衣服旧了破了就要换新的, 有的甚至还是七成新就被扔掉了。

2 引导高中生合理消费的途径

2.1 加强家庭消费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父母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行为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 当孩子成人步入社会独立生活后, 其消费特点必然带有原来家庭消费的习惯。

(1) 父母以身作则, 作消费榜样。父母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传给孩子, 父母在生活中的行为点滴, 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因此, 父母要言传身教, 身体力行, 给孩子作出勤俭节约, 吃苦耐劳, 不盲目消费的好榜样, 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 吃苦耐劳的好习惯, 让孩子学会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

(2) 合理规划开支, 培育理财观念。家长在日常生活中, 应重视对孩子进行理财观念的输导, 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孩子的消费行为, 及时发现孩子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逐步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和消费意识。一是提供合理生活费。作为父母应该适度的给孩子提供零用钱, 本着既满足了孩子在生活中的正常开支的需要, 又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乱花。二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储蓄意识。父母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开始培养孩子的理财消费, 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中因经常向他们传递储蓄的观念。可以帮孩子建立一个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鼓励孩子每月节约一部分零用钱存起来, 告诉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3) 公开家庭开支, 培养责任感。家长要转变观念, 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来, 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基本收支情况。当家里有较大的经济支出时, 询问孩子的意见, 当家庭遇到经济困难时, 及时向孩子说明情况, 解释清楚。这样, 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而且也能让他们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2.2 加强学校消费教育

目前, 高中学校一般都把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 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的消费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时间向学生传授消费知识, 不但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能力, 对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大有裨益。

(1) 重视消费教育, 加强思想引导。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 学校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 使教师转变观念, 不仅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 更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注重学生的理财消费教育, 利用周一开班会和思想政治课的时间向学生传授一些理财消费知识, 主要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计划、消费者权益和保护等, 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 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 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消费权利。

(2) 利用课堂时间, 传授理财知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相对繁重, 学生肩负着考大学的重任, 压力较大, 但也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 有些文化课也会涉及到相关理财消费方面的知识, 老师应该抓住这些机会, 理论联系实际, 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一些实用的消费理财知识。一是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就有涉及经济方面的知识, 老师可以在向同学讲授这部分知识的同时, 再给同学介绍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 这样, 不但可以把枯燥的书本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课外生活理财知识结合在一起, 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理性消费的好习惯。二是高中阶段的数学课也涉及到存款利率的题, 老师就可以顺便介绍一下存款储蓄的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储蓄, 把日常正常生活开销外的零花钱都存到银行, 有计划的进行消费, 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目标, 通过储蓄积累来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储蓄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正确的参与消费活动。老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也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环境, 让学生参与到一些消费活动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在真正的消费活动中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 引导学生理性消费。一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引导学生购买书籍, 杂志, 规定学生每个月要读几本书, 并做一些读书笔记, 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讨论读书后的心得体会, 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二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 购买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参考书, 学习用具, 有助于自己未来长远发展的东西。三是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此类社会公益活动, 投身公益事业, 引导学生树立无私奉献的人生观。

(4)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各种黑板报、图片、宣传栏、展板, 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在学校内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 大部分学生就是因为没把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 才会更加关注学习以外的东西, 从而产生一些不良消费的现象。老师要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变革, 用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对学习积极性。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这种校园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活跃学校的氛围。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有助于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中去, 从而避免了大量不良消费的产生。

(5)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特别大的, 特别是对各方面还未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外部环境对他们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 学校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和整顿, 对于网吧、歌厅这种不良场所一定要坚决取缔。加强对校园周边餐馆、商店等小商贩的监管力度, 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 向上的校园周边环境。

3.3 优化社会消费环境

高中生的日常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 因此, 为了改善高中生的不良消费问题, 社会和有关部门应当为他们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消费外部环境, 为高中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文明的消费环境。

(1) 大力提倡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一是要充分依靠传媒。当前消费者的选择受传媒的影响很大, 要坚持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高中生可以通过网络, 手机, 电视等途径接触到有关消费方面的宣传, 因此, 应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 网络大力宣扬勤俭节约的精神, 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广大媒体可以利用宣传优势, 对社会上的一些盲目攀比消费行为及消费现象进行讨论, 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的广泛重视。

(2) 对不良文化信息的严格管理, 加强传媒舆论的宣传教育作用。政府要高度重视, 严厉打击各种不良文化信息的传播和扩散。严厉查处取缔发布不良信息的单位和个人,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 通过各种渠道教育广大群众要远离抵制不良生活方式的诱惑。当前,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念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社会宣传。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定要积极的宣传正面的科学消费观, 传播正面的消费文化, 以便让人们了解到什么样的消费方式是正确的、有意义的。什么样的消费方式是不健康的、不文明的。所以, 社会舆论一定要履行该有的社会责任,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正面传播力量, 对群众进行教育, 引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总之, 对正在处于成长阶段的高中学生来说, 家庭、学校和社会如何做到齐抓共管, 正确、合理、科学的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 帮助他们进行理性消费, 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是帮助他们成人、成才的重要环节, 不仅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极为必要的, 是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也是每个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更是学校和社会对高中学生的一种关爱, 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消费自主性日益增强, 但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 部分高中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消费习惯, 危害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损了校园的良好风气, 增加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 如何能正确引导高中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使之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备受社会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走访, 对长沙市高中生消费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描述, 对长沙市高中生的消费问题提出合理的教育引导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消费观,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妤晋.呼和浩特市高中生消费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1.

[2]陆玉红.当前城市中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李斌.浅淡如何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消费[J].农业教育研究, 2008:6.

[4]陆茜.深圳高中生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调查报告[J].市场周刊, 2014:4.

[5]黄荣.当前大学生畸形消费的成因及危害[J].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李文英.谈谈高中生消费存在的几个问题[J].吉林教育, 2013:2.

高中生 篇5

二、高一xx,认真学习,刻苦训练;高一十五,能文能武!

三、服从命令,争创佳绩

四、落后就要挨打,忘战必有危机

五、战胜困难,为校争光

六、有体魄,能拼搏;有知识,能创新。

七、继承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民族复兴刻苦学习!

八、奋勇夺魁,所向披靡

九、发扬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祖国富强立志成才!

十、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文武兼备,百炼成钢!

十一、增强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

十二、猛龙十一,新闻骄子,青春无悔,强身立志

十三、军纪如铁,意志如钢;齐心协力,共铸辉煌!

十四、高一xx,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团结互助,勇创佳绩!

高中生 篇6

高中物理学习习惯记忆方法高中物理被大多数高中生认为是高中阶段最难学的学科。在当今的高考中,物理考分的多少成为拉开高考成绩档次的关键。目前,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反映出来很多问题,如要领不清、基础不扎实,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差;知识面狭窄,自学能力差;学习物理知识时,只是浮光掠影、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物理问题等。

一、帮高中生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高中生要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只有具备了坚强的自信心,再难的事情,也能从容面对,冷静解决。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并不是先天不足,相反有的“天资聪慧”,他们之所以觉得“难学”,是因为先在上高中前他们就曾听“过来人”说过:“高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上高中后他们的切身感受的确如此,于是在他们不成熟的心里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障碍:物理难学!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心态,让他们树立“物理好学、学好物理”的信心。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的自信心。还可以多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物理,增加了和物理学科的亲切感,同时也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最终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当然,还要告诉学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好物理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有困难,肯定受挫折,但要永不言败,增强耐挫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好题,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常见的生活现象诱发思维、活跃情绪,还可通过讲述物理学史故事、科学趣闻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复杂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中最本质的东西抽象出来,将其模型化,并能总结出其基本规律。其次,实验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师在物理实验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全过程,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技能技巧的训练。另外,在学生学习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时候,要将研究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揭示出来,以帮助指导学生掌握这些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生掌握科学记忆方法

物理学科的记忆是物理学科智力活动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习的仓库;没有丰富的物理知识信息储藏仓库,物理学习活动这座工厂就只能停工待料。因此培养学生记忆物理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引导自己的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记忆力。

教师教学生记忆之前,首先要把知识系统化,以便于归类记忆。这样就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正确记忆方法。物理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指出概念或规律的几个关键字或词,组成一句简单的话来缩略记忆法记忆;为防止枯燥记忆,可采用编顺口溜、口诀、韵语歌谣等形式帮助记忆等,具体地说有联想法、比较法、规律记忆法、谐音法、歌诀法、观察法、图示法、目标法、因果法、表象法、公式法、类比法、归纳法、复现法等,这些巧妙的记忆方法,都能缩短记忆周期。如此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智慧的仓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

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好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物理成绩好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养成好的预习、复习和认真听课的习惯。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上课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边听边思考;课后要求学生结合听课情况,再次认真阅读课本;及时进行复习和总结,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其次,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层层深入,使学生逐步达到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目的;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理清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和一般思维方法。再次,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而且还要有完整、准确的表达习惯,这就需要平时严格训练。教学中物理教师要耐心指导,力争让学生都能够达到规范解题的要求,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如何培养高中生成才 篇7

一、尊师敬长, 团结友爱

主要强调正确处理自己与师长、同学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呢?那就是“在心”“在行”“在意”“在情”。各位同学, 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 但好多同学却拿着他们挣来的血汗钱任意挥霍, 一周花三周的钱, 第二周开始借钱, 第三周蹭钱花。无病呻吟, 无心上学, 无所事事, 无事生非, 一无所知, 比吃比穿, 比抽各种香烟, 比交男女朋友、比过生日, 你这是在尊敬父母吗?各位同学, 你尊敬师长, 见到老师问个好是体现, 但是你转眼就在课上走思、说话、起哄、迟到、早退, 课本不打、作业不交、内容不背, 你这是在尊重老师吗?还有些同学, 动不动就想不上学, 想一走了之、万事大吉, 其实这是懦夫, 这是逃兵, 这是对父母、老师最大的不尊敬。

“在心”“在行”“在意”“在情”都和心有关。你对师长、对同学要拿出你的真心, 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他有困难, 你关心一下;他有什么不当的想法, 你劝解一下;他灰心丧气时, 你鼓励一下;他得意忘形时, 你警告一下。多交朋友, 多交好朋友, 一起同过窗, 一起共辉煌, 以后回想起来, 才不会在高中白走一趟。

二、知荣知耻, 直善诚信

就是要懂维护好自己的“面子”和“里子”。维护好“面子”, 就是要懂什么是荣, 什么是耻, 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许多同学不明白照顾好别人的面子, 自己才最有面子。直善诚信, 就是要锻造好自己的“里子”。这里说一下, 你善良, 自会获得意外的收获。古语说,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个人也是一样。

三、遵规守纪, 自省自律

就是要正确处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自己言行的关系。没有规矩, 不能成方圆。最大的自由, 就是在规矩之内的自由。否则, 你自由了, 别人就永远不能自由。你自由, 我自由, 大家才有自由。

四、明志笃定, 超越自我

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 篇8

一、学习倦怠的定义

在国外的研究中, 学习倦怠的定义基本是通过倦怠的概念引申而来的。Schaufeli等人将学习倦怠定义为:“由于过度的学习需求而使学生产生情绪耗竭, 疏离学业, 成就感低落。”台湾的张治遥把学习倦怠界定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 课业负荷, 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 以致于产生情绪耗竭, 去人性化, 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国内的一些学者 (杨丽娴、连榕等) 认为学生学习倦怠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 就会感到厌烦, 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 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 这种状态称为学习倦怠”。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选取的被试者为辽宁省营口市两所普通高中的学生。共发放问卷339份, 保留有效问卷315份, 回收率为93%。

2. 测量工具

(1) 高中生学习倦怠量表

本研究根据已有的学习倦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和查阅的文献, 编制《高中生学习倦怠问卷》。问卷共20个题目, 将高中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分为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低成效感三个因子, 并将其作为研究的三个维度。问卷采用4点记分法, 各维度分别统计记分, 其中低成效感为反向记分。测试结果中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低成效感三个因素得分越高, 则表明被试者的学习倦怠状况越严重。

(2) 高中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为了了解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 本研究把学生的学业成绩按“上”、“中”、“下”分为三个水平。根据正态分布理论, 在问卷中把考试成绩经常在前10名的划分为“上”;经常在11~40名的划分为“中”;经常在40名以后划分为“下”。学习成绩水平在问卷中由一个项目表述, 由学生自己选择。

(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选取了339名高中学生作为被试者, 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集体测试。问卷发放完毕后, 主试者以“指导语”为内容进行测试说明, 以便被试者如实回答问题。限时20分钟, 问卷当场收回。在回收有效的315份问卷中, 对收集上来的数据经过编码后, 输入计算机, 使用SPSS12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

1.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一般特点

本研究使用高中生学习倦怠问卷调查了营口市高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及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 具体数据如表1。

从各个项目的平均得分上看, 情绪耗竭维度平均得分为2.73;去个性化维度平均得分为1.90;低成效感维度得分为2.40。在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中情绪耗竭表现最严重, 去个性化维度最轻。

2. 高中生学习倦怠在不同性别方面的差异

高中生不同性别在学习倦怠及各个维度的得分, 经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可得, 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及倦怠总分都不显著, 证明高中生学习倦怠在性别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3. 高中生学习倦怠在不同年级方面的差异

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在学习倦怠及各个维度的得分经过方差分析可得, 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及倦怠总分都不显著, 证明高中生学习倦怠在各个年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4. 高中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水平的关系

高中生学习倦怠在不同学习成绩水平上的差异如表2。

**P<0.01

高中生学习倦怠在学习成绩的不同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在情绪耗竭维度上, 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有显著差异 (F=19.739, P<0.01) , 尤其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低水平的学生情绪耗竭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在去个性化维度上, 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只达到临界水平的差异, 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F=2.394, P>0.05) ;在低成效感方面低学习水平的学生还是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F=28.054, P<0.01) 。

四、分析与讨论

1. 高中生学习倦怠的特点

表1的研究数据表明:高中生学习倦怠现象是存在的, 但并不非常严重。在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中, 高中生情绪耗竭程度较高, 有65.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情绪耗竭, 其中有18.7%的学生情绪耗竭状况比较严重, 说明过重的学习压力和每天长时间的学习使高中生的情绪耗竭程度较大。在去个性化方面高中生表现较好, 只有14.3%的高中生在去个性化方面有所表现, 有2.9%的学生表现较为严重, 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在个性方面已经进入一个稳定的阶段, 所以并没有显示出过多的不良表现。在低成就感方面, 高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 (40.6%) 缺乏成就感, 这与高中学习竞争力大, 自我效能较低有关。

2. 高中生学习倦怠在性别方面的特点

在研究中, 我们没有发现学习倦怠的性别差异 (p=0.275>0.05) 。在学习领域, 尤其是对高中学生而言, 他们受到社会刻板性别因素的影响较小, 且一般无需承担很多家庭责任, 所以不同性别在学习倦怠上没有表现出差异。

3. 高中生学习倦怠在不同年级方面的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 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及倦怠总分都不显著, 说明高中生学习倦怠在各个年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证明学生在高中阶段各个年级的学习状态基本一致。

4. 高中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水平的关系

表2中的数据表明, 高中生学习倦怠在学习成绩的不同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其中在情绪耗竭维度上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有显著差异, 尤其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学习处于低水平的学生情绪耗竭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在去个性化维度上, 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低成效感方面低学习水平的学生还是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学习倦怠的总体水平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在两两比较的方差分析中, 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倦怠水平要显著低于学习成绩中等和学习成绩低的学生, 而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与学习成绩低的学生之间倦怠程度差异不显著。这和心理学上的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相一致,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过去行为成败的经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在过去有着更多的成功经验, 因此, 他们面对同样的环境更具有自信心, 经常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表现出更高的成效感。而那些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 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而且还不能经常有良好的情感体验, 从而更容易产生学习倦怠。

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高中生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中, 情绪衰竭表现最严重、低成就感次之、去个性化最轻。高中生学习倦怠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中没有显著差异。高中生学习倦怠与其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 二者呈显著负相关, 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低, 学习成绩低的学生学习倦怠程度高。

参考文献

[1]Schaufeli W B, Pinto A M, Salanova M.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national study.Journal of Cross-Cultureal Psychology2002.

[2]Gold&Bachelor P., Michael W B.The Dimensionality of a Modified Form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1989.

[3]张治遥.大学生内外控信念、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彰化:彰师大辅导研究所, 1989.

[4]连榕, 杨丽娴.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心理学报, 2005 (37) .

[5]许清鹏, 张建新, 刘甫强, 等.中职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4) .

浅析高中生违纪行为 篇9

1.邵×, 经常迟到, 有时旷课, 不服从班主任教育。经了解, 该学生家庭条件优越, 从小娇生惯养。

2.王×, 在宿舍偷同学20元钱, 被我查出。经了解, 该学生家庭条件差, 父母离异, 平时与爷爷奶奶生活。

3.吴××, 平时不遵守校规, “江湖义气”重, 在学校拉帮结派, 有时会大打出手。经了解, 该学生父亲蹲监狱, 母亲在外打工, 平时无人管教。

以上三名同学是我做班主任时碰到的三个典型, 据我了解, 这些学生的违纪行为在高中生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些违纪行为让很多班主任伤透了脑筋。然而我认为, 只要正确地认识高中生违纪行为, 分析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 就一定能找到处理违纪行为的办法。

一、正确认识高中生违纪行为

以上案例中出现的一些行为都是违纪行为, 顾名思义, 高中生违纪行为就是高中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如:迟到、旷课、偷窃 (数额不大) 、打斗 (没有造成伤害的) 等。

高中生违纪行为, 与社会上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班主任不能以学生违反校纪而给学生“定性”。高中生违纪行为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偶然性。高中生违纪行为有很大的偶然性, 比如迟到, 可能学生有什么事而耽搁了时间, 有时并不完全是学生的责任。所以不要因为学生犯了小错而给他打上“违纪”的烙印。要相信学生, 给他改过的机会。 (2) 盲目性。高中生心理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 世界观、人生观还未真正确立, 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影响。如案例3中吴××经常打斗的行为。我常与他交流, 发现他的行为很盲目, 有时就是好玩, 这主要是学习上没有动力和目标。 (3) 可预防性。班主任要认识到违纪行为的偶然性和盲目性, 做好预防措施, 避免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高中生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 自身原因

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高中生知识水平低、认知能力差, 分辨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弱是其违纪的主要原因。这一阶段随着身体的发育,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 是大人了, 能够自己处理事情了。可事实上, 他们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明显的情绪性和冲动性, 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最容易违纪的时期。

对纪律理解不够是高中生违纪的又一个原因。有人曾经对经常迟到的不同学校的1300多名青少年学生进行了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79.8%的学生认为迟到几分钟没关系, 不算是违纪;11.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事才迟到, 不是故意的, 所以也不算违纪;只有8.7%的学生认为迟到是违纪行为。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违纪行为的认识是不够的。

有时尽管学生正确理解了纪律要求, 也想遵守这些纪律, 但没有养成相应的习惯, 仍可能违反纪律。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 往往是学生违纪的根源。

(二) 社会原因

高中生心理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 涉世未深, 憧憬未来, 又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困难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商品经济的辐射, 外来文化的冲击, 使得有些学生在思想与现实的矛盾问题面前感到困惑、迷茫, 看不清前进的目标, 踌躇不前, 意志消沉, 个别学生经受不了物质的诱惑, 走上歧途。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会受到学校周边环境中无业青年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例如“江湖义气”, 这本来是社会上的一种不良风气, 可学生也会受此影响, 有的学生拉帮结派, 某个同学如果受了点委屈, 其他几个同学就为他出气, 凭着哥们义气, 邀约一些人打抱不平, 意气用事, 不考虑后果, 案例3中的吴××就属此类。

(三) 家庭原因

我做过调查, 班上经常违纪的学生, 60%以上都是没有好的家庭环境, 不是父母离异, 就是家庭条件优越, 娇生惯养。曾有学者提出“5<2”理论, 即老师在学校教育5天, 抵不过回家让父母教育2天。有的家庭对孩子不闻不问, 一味放纵, 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在校期间不要犯大错误, 使得学生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 对学习成绩也毫不重视。如案例1中的施×便是此类学生。还有的家庭迫于升学的压力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 从来不想这些要求孩子根本达不到, 也从来不与孩子交流, 不了解孩子的想法, 就提些过高的要求, 使得孩子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父母应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好的老师, 然而有些父母因分居、离异、再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伤害, 让孩子无所适从, 导致孤僻、冷酷, 无人管。案例2中的王×因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 又因家庭困难, 看到班级里的同学吃穿较讲究, 产生了自卑心理, 所以经常偷同学的东西。

(四) 学校原因

一些教师对违纪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时, 方法简单, 态度粗暴, 不是采用疏导、说服的方法, 不是以理服人, 而是采用强制压服, 不管什么事, 对也得执行, 不对还是要执行, 有时采取极端的体罚或罚款的方式, 错误地认为这样能征服学生。这样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学生表面上服从, 内心却对老师痛恨无比。

学校生活单调乏味, 除了上课还是上课, 很容易导致学困生厌学。由于厌学, 成绩就会越来越差。部分教师对学困生不仅不能正确地进行教育, 反而讽刺打击。这类学生在学校中得不到教师的认可, 同学也瞧不起他们, 他们只能通过违纪这一途径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注意。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违纪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了。

三、高中生违纪行为预防和矫正

(一) 违纪行为的预防

有效地预防高中生违纪行为的发生, 这不仅需要班主任运用爱心、耐心和智慧, 而且蕴含着很丰富的道理, 我主要从以下三个字上下工夫。

1.“严”。要严字当头, 从小事抓起。管教不严会使他们自由散漫, 目无纪律。要从很小的违纪行为下手, 决不能放纵, 任其发展。如案例1中的邵×经常迟到, 我就从他的迟到入手, 找她谈心交流, 讲清纪律的重要性, 让其感受到违纪无小事。

2.“细”。班主任工作头绪多, 工作杂。为了预防违纪一定要有预见性, 把可能会发生的违纪事件先告诉学生, 打消学生违纪的念头。教师要详细了解高中生的家庭情况, 结合家庭情况进行教育往往事半功倍。如案例2中的王×偷东西的行为, 我了解到该学生家庭条件差, 连伙食费都不够, 立即召开班干部会议商量办法, 最后决定让全班同学捐款解决他生活上的一些困难。我又找他谈心, 王×几次流下悔恨的泪水, 并保证以后再也不拿同学的东西了。后来王×刻苦学习, 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3.“勤”。班主任要勤下班级, 勤下宿舍, 勤和学生谈心、交流, 寻找学生违纪的苗头, 防患于未然。如案例3中的吴××在宿舍里与隔壁宿舍的同学发生了矛盾, 正准备大打出手。我正好查宿舍, 发现了这件事。我把他们带到办公室, 妥善解决了矛盾, 避免了一次恶性打斗事件, 也教会了学生怎样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勤与学生接触就会发现很多小问题, 要及时补上“破窗效应”中的那扇窗, 预防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

(二) 违纪行为的矫正

高中生心理不成熟发生违纪行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学生违纪, 老师不要惧怕, 要找到违纪的根源, 适当地矫正, 让学生走上守纪之路。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矫正学生违纪行为的五个步骤。

1.听。对待违纪生, 班主任最易犯的失误是发怒。发怒使学生关闭心灵的闸门, 你后面说得再好已经没有实际价值了。另外, 发怒多少会使人丧失理智, 不利于认真分析问题, 影响思考对策。所以理智的做法是:鼓励学生说话, 让他说过程、说想法, 班主任一边仔细地听一边思考其动机, 查症结、抓关键, 思索对策。

2.导。就是因势利导。班主任应该先肯定学生思想中正确的一面, 因为事物不是绝对的, 学生犯的错误再大, 其思想中也有合理的成分, 这样做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 便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诲。一旦观察到学生开始认真接受了, 老师就要及时引导他全面看待事物, 让他变换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 试试会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有利于学生跳出自我狭小的圈子。

3.省。一旦学生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了, 这时就应启发学生思考违纪的深层次原因, 是自己太冲动了, 还是有意给集体抹黑?进而联系从前的行为进行自我分析, 找到问题的症结。一般学生会把它归结为脾气、性格问题, 这时就要指出脾气、性格不好可不是小问题, 它实际是人格不完整、素质不高的表现, 如若不及时矫正, 就会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 这时学生一般会认识到改变自我的必要性, 那么及时给他一个机会, 及时进入下一个阶段。

4.践。就是让学生身体力行, 以行动投身于自我修养的提高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定期汇报, 也可以让班级学生监督, 从而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守纪的行列中来。

5.促。学生行为的矫正, 绝非一蹴而就的易事, 需提防行为的反复, 这就需要班主任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 观察效果, 对正确的行为及时表扬肯定, 对反复的行为及时提醒。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新华出版社, 2004.2.

[2]王宝祥.跟踪指导家庭教育——高中家长用书.2004.7.

[3]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高中生“早恋”问题浅析 篇10

一、高中生“早恋”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中生的“早恋”现象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 当代高中生自小生活条件优越, 普遍早熟, 萌生恋爱的情愫是其生理心理正常发育的结果。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存在着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不成熟的矛盾, 他们既对爱情充满幻想, 又无法明晰爱情的社会性内涵。

第二, 现在的高中生多为独生子女, 内心承受着孤单感, 然而家长和教师不能经常关注到他们心灵的成长, 家长只是片面地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 而教师只是片面地注重学生外在的分数。人是社会性的存在, 难以排解的孤单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 这使得高中生倾向于找到伴侣排解内心的压抑。

第三, 高中生学习压力普遍过大, 课余活动很少, 高中生活枯燥。尤其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无法适应高压的学习生活, 倾向于通过“恋爱”打发无聊的时间, 缓解内心的压力。

第四, 现代社会各种媒体中存在着大量有关“爱情”的信息, 这些信息渗透到高中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潜移默化地诱导

所谓“早恋”现象实属正常, 但家长、教师、学生自身的态度、处理方式往往不当, 这才是造成问题的原因所在。具体表现为:

第一, 在态度方面, 对于“早恋”, 家长和教师往往谈“早恋”色变, 故意回避矛盾。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 异性交往是个敏感话题。成人的警惕心理使青少年难以正确面对异性交往问题。高中生一旦有了感情方面的困惑, 也不敢求助, 得不到有效的引导, 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盲目采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 最终酿成严重后果, 令各方追悔莫及。

第二, 在具体措施上, 首先, 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校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 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胜过一切, 教育趋向市场化、功利化而非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其次, 情感教育严重缺失。对于爱情之类的敏感话题, 学校教师普遍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 但是高中生亟须了解性心理与性生理的知识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学生情感的困惑之间形成了错位, 使得高中生对感情问题存在认识误区, 从而沉浸在感情漩涡中难以自拔。最后, 学校针对学生情感问题的心理咨询辅导措施不到位。现在不少高中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者缺失, 或者不重视。相关教材的编写过于理论化, 实际操作性不强;相关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有的学校直接由语文老师等代课, 缺乏心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另外, 即使有相关心理咨询老师, 由于对看心理医生普遍存在误解, 很多学生认为看心理医生多少带有羞辱感, 学校心理咨询室往往成为摆设, 无人问津。

二、高中生“早恋”问题的对策分析

面对高中生“早恋”问题,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 需要正视学生感情问题, 回避问题只会欲盖弥彰, 要疏通而非堵塞。一味制止的专制态度只会加强学生的叛逆心理, 可能导致学生做出过分出格的事情。家长和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信任、理解与关爱, 要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对学生多些关爱, 少些偏见。要让学生真正明白, 学校、教师与他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采取一切措施的出发点都是真正为他们好的, 从根本上消除学生与学校、教师的敌对心理。

其次, 要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和引导。学校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优化教材, 提高趣味性和操作性, 引进心理咨询专业人才,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相关知识, 打造积极健康阳光心理。营造民主开放轻松的氛围, 尊重学生个人隐私, 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 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如“爱情的真谛”等相关的辩论赛, 相信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 让他们在积极参与讨论中, 树立正确的情感观, 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再次, 学校要为存在感情困惑的学生答疑解惑创造条件, 创立阳关心理咨询室, 配备专业心理咨询人才, 同时宣传普及心理咨询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咨询。

最后, 班主任要多与家长沟通, 及时了解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帮助他们在活动中排解孤独, 转移注意力, 增强集体凝聚力。教师最好身体力行, 以自身健康幸福的情感生活来加以引导, 让学生看到真正幸福的模样, 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少高中生的家庭并不幸福, 父母不和谐, 这使他们缺乏爱的教育, 不信任异性, 对生活充满失望, 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这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 促使他们将对幸福的向往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

上一篇: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下一篇:紫草的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