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本

2024-06-27

学生教育本(精选十篇)

学生教育本 篇1

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造成了耗时多、情绪低、效果差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教师不相信学生。所以,我们的教师就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

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学生的意愿, 挖掘学生学习潜力,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到有话想对老师说,有事想请老师做,有困难想请老师帮的良好氛围。

其次,教师要解放学生,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束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解放学生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解放学生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 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 解放学生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 解放学生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里丰富自己的自然知识。

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针对闪光点适时进行鼓励和引导, 这样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增强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二、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以学生为本的保障

(一)让学生学会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给学生质疑的金钥匙,使学生善问,显得极其重要。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问。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师生间平等、和谐,学生间相互协作的教学气氛。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在讲授过程中举手提问。 提出问题时要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如果出现混乱,老师一定要适时引导,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的发言,养成静听别人说完再举手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教给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要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对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我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采用示范法、提示法、激励法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提问。学生经过多次练习就掌握了提问的方法,知道了从怎样的角度去提问,提问也就更有针对性。

(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教师都从学生中来,都已摸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如果把它也像传授书本知识那样教给学生,则会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比如,我告诉学生分析应用题不光要采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这两种基本方法,还要采用把已知条件调一调、把隐蔽条件找一找、把思考范围缩一缩、画幅图看一看、联系实际想一想、把多余条件去一去、同熟悉题目比一比等其他辅助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学生也就好比有了一串解题的“金钥匙”,能事半功倍。又如,在自主探究时要有目的让学生观察或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感受体会学会数学知识。

(三)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是生本课堂中的一种常规化模式,如果合作不好,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会加速学生两极分化。在刚开始实验时,我们班学生在交流时总是那些优生在说,其他人只是被动地听,不知该做什么怎么做。我通过调研分析,找到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其一,任务呈现不明确,学生对做什么、怎么做不清楚。其二,没有利用好小组长,致使大家的发言多次重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小组长进行了培训。在课堂上耐心地引导他们这样操作: 首先,让有问题的人发言,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余人解答; 如果没有问题,让小组同学按事先排好的顺序来汇报。遇到一组内4个人都不会的问题时,可以把问题记录下来,在班级交流时解决。别人发言的时候,要求其他人必须注意倾听,有不同意见先举手示意,经组长同意后再补充。对于交流的结果在小研究上要有体现。别人列举的典型例子、解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用得恰到好处的词语,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由于同龄人之间交流,少了畏惧感紧张感,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挥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做好激励评价,努力打造生本课堂

善意而恰到好处的激励评价,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的火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自信的力量。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思维、行为表现及时地给予激励性评价,能促进学生学习技能与方法的形成。 当学生们合作探究时,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不相同,学生们的合作表现也各有不同,我们就要及时点评以对学生给予肯定和激励,促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我在课堂上常以表扬、鼓励学生的话语为主,说得最多的是 “你的表现真让老师惊讶”“你表达得越来越好了”、你如果在表达再大胆一点,就更好了”“你真棒”……这些真诚的赞赏、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深入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要大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相统一,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并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快乐、轻松、有效学习新知识,快乐地成长,使他们能驾驭学习、把握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相信,只要我们信任学生,授之以渔,不断反思实践,学生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本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生本教育伴学生成长 篇2

——涡水中心学校2011学年德育工作回眸

沈利民

学校历来的工作都是‚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但学校德育工作简单地将学生置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强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一味采取‚管‛、‚压‛、‚堵‛等办法,加之社会的‚自由性‛的增加,学生越‚管‛管不住、越‚压‛压不了、越‚堵‛问题越多。涡水中心学校多年来坚持‚每月一节‛大型德育活动,加强养成教育,确保德育的实效性,但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011年暑假,房比六校长带领全体领导班子等20位教师到县城学习生本教育,首次接触生本教育,为生本教育所震撼。之后学校领导班子认识到生本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让学生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因而制定了学校德育总目标是‚以‘水’为主轴,让学生学习做人,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培养学生和水一样具有守拙、齐心、坚忍、博大、灵活、透明、公平等优秀品质和海纳百川、容下世人的胸怀。‛学年目标是 ‚

1、坚持一个理念: 人人有岗,人人有责。

2、突出两个意识:① 突出‘生本意识’,形成德育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② 突出‘安全意识’,深入开展校园综治安全工作和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师生健康与安全,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3、实现‘三个满意’:①学校以及社会对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感到满意。②全校师生对良好的班风学风感到满意。③上级部门对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感到满意。‛在生本理念的指引下,经一学年的探究与实践,该校大胆试验德育管理新模式,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走出了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创新特色之路。

1、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方法灵活‛、有生本意识的班主任队伍。以‚如何组织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为主题。由班主任轮流组织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班主任每周一次例会例会和每月一次培训。全面系统地学习魏书生班级管理思想和生本德育观;结合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交流以自主管理为主题的各班管理的特色、做法和经验,促进班主任生本意识的形成和组织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培养一支‚自我管理严、责任意识强、服务意识浓‛的学生干部队伍。根据‚人人有岗,人人有责‛的学年目标,全面开展了寄宿制工作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自主管理等工作。重点和关键是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培养学生干部提高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为解决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管理质量。该校积极推行 ‚指导教师责任制‛。组建的各种学生自主管理小组,配备一名教师具体指导其开展工作。确定指导教师岗位,明确指导教师责任,一是负责帮助学生自主管理小组组长进行管理分工,组织制定或学习相关的管理办法及考评标准;二是对管理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管;三是接受学生的问题咨询;四是帮助学生进行周小结。

如该校团委书记房宇丹和大队辅导员房厅玫具体负责对团队干部的培训与学校班级日常自主管理小组的辅导与评比,并组织学校大小各种表彰等会议;宿舍自主管理小组由后勤副主任沈金水领导培训与指导;饭堂自主管理小组由房八斤老师领导培训与指导;班级自主管理小组由班主任领导培训与指导,做到班级管理里人人有责、人人有岗位。等等

并拟定了《学生自主管理规定》,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让他们共同参与学校和班级各项工作的管理,成为学生的表率,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自求进步、自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3、继续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强化训练,强调‚四个狠抓‛即:抓活动、促养成,通过思品课明礼导行,学科教育抓美育熏陶,班团队活动抓养成训练,榜样示范抓正面引导,校园文化抓环境陶冶,家庭教育抓辅导配合等途径,从明礼入手,典型示范、训练养成、检查督促、评价表彰来提高活动实效;抓典型、树榜样,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比如英雄人物事迹,教师的以身示范、文明学生的评选,礼仪规范等;抓重点、求突破,主要是规范语言,要求学生讲普通话,正确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规范学生日常活动,不在走廊跑跳、不打架,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队列、间操、各种集会做到快、静、齐。

坚持习惯养成教育为途径,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训练,让学生自主。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新修订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重视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养成在不同场合应具有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争当‚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村寨的好公民‛。要从常规工作入手,重点抓好‚四个一‛的训练,即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集队路队及住宿生打饭的秩序,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养成‚一种习惯‛,要求学生养成语言文明,讲普通话,待人接物大方礼貌的良好习惯;坚持‚一项制度‛,完善卫生责任区的包干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的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即让每一个学生树立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的观念。要求学生实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在校园内吃零食;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并由自主管理小组开展的‚周德育优秀班级‛、‚周德育标兵‛、‚月德育优秀班级‛、‚月德育标兵‛、‚月优秀宿舍‛等阳光评选、评估、量化活动。并于每周升国旗后和每月第一个星期一升国旗后分别对‚周德育标兵‛、‚周德育优秀班级‛和‚月德育标兵‛ ‚月德育优秀班级‛进行隆重的表彰奖励。每月召开‚月德育标兵‛和‚月德育优秀班级‛总结表彰大会,由自主管理小组组织,所有‚月德育优秀班级‛和年级‚月德育标兵‛代表分别就如何进行自主管理在大会上专题发言。注重为学生提供展示自主管理才干的平台,让学生既得到锻炼组织管理才干,又获得成功体验。

通过由自主管理小组开展的‚周德育优秀班级‛、‚周德育标兵‛、‚月德育优秀班级‛、‚月德育标兵‛、‚月优秀宿舍‛等阳光评选、评估、量化活动,调动班集体建设,突出自主管理成效。2011学年第二学期就有 93班次荣获‚周德育优秀班级‛、25班次荣获‚月德育优秀班级‛、表彰奖励的‚周德育标兵‛996人次、‚月德育标兵‛176人次。

4、继续坚持‚每月一节‛大型教育活动,抓活动的形成,确保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学年来,按计划组织开展了‚尊重—尊老敬老月‛、‚体育—锻炼身体‛、‚消防—安全教育月‛、‚ 读书—立志教育‛、‚卫生—环保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珍爱—生命教育‛、5月‚传统文化艺术月节‛、‚法制—安全教育‛ 大型教育活动等。要求各班、科室都要按照‚月教育活动方案‛,安排日常工作。

如2012年4月份的《‚珍爱—生命教育‛主题教育月活动方案》的活动内容及要求是:

(1)加强宣传,营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浓厚氛围,在校园宣传栏内张贴生命教育主题材料,在校园内悬挂‘珍爱生命’主题标语。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及国旗下演讲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2)第八周举办‚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月动员会。(3)第九周内各班出一期‚珍爱生命‛主题板报。

(4)4月12日与世界宣明会联合组织举行防震、防火灾的应急逃生疏散演练,有针对性地进行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防护演练,增强了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自护、防灾害防事故的能力;5月12日与世界宣明会联合组织举行溺水急救演练,提高我校学生自救等能力。(5)美术教师组织以 ‘珍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或绘画评比活动,优秀作品将在校园宣传栏内展出。

(6)第十周的班会课各班组织一节以 ‘珍爱生命’为主题班会课。(7)第十一周举办‘珍爱生命’主题讲座,进一步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8)期间安排观看有关‘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影片,让学生感悟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学会关爱自己与他人,关心社会与自然,培养学生

(9)团、队以‘生命与自然’为主题继续组织环保教育。(10)根据活动的开展,学校评选出 ‘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先进班级4个,进行全校表彰,各班也可以对活动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表彰。

这样把活动形成了系列,实践性强,形式多样有特色,学生参与率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课间学生有事可做,同学们能静心学习,增强小主人意识,更加规范日常行为习惯;促进学校稳定和校园的和谐,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常识;培养实施情缘,师生间情与情的桥梁更加地久天长。增强整个校园感恩氛围浓、使师生文明礼貌、自信、团结、民主、和谐,造就大爱无疆的美好校园。

5、积极倡导‚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德育模式,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帮扶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为了规范学生行为和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违纪言行,学校起草《涡水中心学校住宿生言行量化方案》、《涡水中心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和《班级日评细则》,交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修改,团队委集中修改意见后,再进一步修改,最后组织学习和提高认识和规范言行。要求每位教师、学生干部、每位学生都要熟悉《涡水中心学校住宿生言行量化方案》、《涡水中心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人人自律、人人相互监督和评价,形成强有力的、覆盖面广的监督和评价网。对有1次违反《涡水中心学校住宿生言行量化方案》、《涡水中心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的都算为后进生,且安排一位教师、一个自主管理小组跟踪辅导和帮扶。辅导教师的职责是及时了解后进生的情况、帮助认识和改正错误,对受到处分的学生,做好《涡水中心学校后进生 跟踪帮扶教育安排记录表》、《涡水中心学校后进生跟踪教育档案》的记录,经一段时间教育,后进生进步了就引导写《违纪降级或撤销处分申请书》,直至撤销处分处分为此。

另外实行学生德育自省周记,让学生自己对一周的思想、纪律、学习、生活等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激励。以表格的形式,从 ‚自我认识——回顾自己一周学习或生活中不足与进步、得与失、优点与缺点,直面自我。‛、‚自我激励——对自己一周学习或生活中一时不如意,要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让自己走向更加自信、更加进步和更加成功。‛、‚自由讲 ——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自己开心就行。‛、‚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发自内心的真心话是肺腑之言。‛、‚()——自己加题目,再写‛、‚教师寄语——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写‛这几个方面写。目的是让学生反思和激励自己,培养感恩的心。让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在发现问题时进行个别谈话和指导,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言语的畏惧,又使与每一个同学的联系,从而保证班级和每一位学生能够处在正确的轨道上。也能及时发现自己和班级的不足,又能促使师生间的交流,是巩固班级纪律,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班级发展。例如,个别学生的周记中在‚自认识‛中写到‚这次我失败了,不代表我一辈子失败。虽然我成绩不好,但我在其他方面做好就是一次进步。我承认我有很多缺点,人无完人,但我不解释也不掩饰,我只要做好自己就行。‛、在‚自我激励‛中写到‚能动就动起来,改掉‘懒’这个坏习惯。加油吧!‛、在‚最想对老师说的话‛中写到‚老师,您比我的父母辛苦,请保重身体,我爱你!‛……

还要求班主任组织班级自主管理成员从‚最好现象‛、‚最好同学及其表现‛、‚下周加强的工作‛、‚要领导协作的工作‛和‚旷课姓名及节数‛等几个方面写好班周总结,并在班主任周例会上汇报交流。目的是交流各班管理情况,主要是让学校了解班级情况,更好地掌握班级管理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安排领导协作班级工作做好后存在问题。

涡水中心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出了‚管‛、‚压‛、‚堵‛的局面。正走在自主参与、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道路上,将让学生在自主管理 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学习生本教育 感悟生本课堂 篇3

我们看到录像上,孩子是在快乐的状态下去主动学习的,课堂是充满活力,充满灵动的。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40分钟的课堂上,或合作学习,或观点交锋,或书写,发言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向上,他们有时讲述自己的做法,有时纠正别人的错误……。而老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做个指引者、服务者。特别是课堂中的小组学习活动真正起到了小组学习的目的,实效性特别强。充分体现出了生本课堂就是“自主学习、自信汇报、快乐成长”的课堂。为什么在原來的课堂有那么多学困生打瞌睡,而现在竟然变成完全不同的一种自信、竞技的状态呢,一下子变得那么有激情呢?

回想自己的课堂,为了激发学困生的激情,把最基础的留给他们,他们会很自信地展示已经学会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自己有自信有成就感了,老师也更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生本的理念下慢慢树立起自信心,而且他们的自信心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以释放出无法估量的学习能量。

通过生本的实施,自己也有了一定的收获:

一是感到生本给学生带来了自信、勇气,最重要的是带来了兴趣。信心是最好的动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是感到生本中互相讨论,互相研究,互相鼓励,互相指正、互相监督的活动给师生、生生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师生,生生之间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三是生本给老师带来了课堂上的轻松,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积极展示,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老师不再一味的在课堂上讲授,而是真正的起到导演的角色了,实在是轻松。

刚开始时,凭着自己去听的几节示范课,感觉生本不过如此:教师布置前置作业——学生讨论——学生展示——吸收知识。后来,我发现情况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开始的时候,我按部就班提问题,要求学生举手回答,举手到讲台前展示。但连续几节课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参与活动,而且音量很小。老师不断的强调学生声音大一点,不断重复学生的话,不断的鼓励。最终一节课下来,内容没有完成,效果又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根本没有一点生本的气息,这种情况使得自己一下子心情也开始烦恼了。课后问学生,他们都有完成作业,都有进行讨论,那为什么学生不能按自己的要求做到呢?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做法有点急进。要想小组成员能积极的参与,声音响亮的回答问题,先要设置一个让他们感到充满信心的环境。于是我就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展示前先进行3分钟的讨论,然后四人分工,四人参与,这种做法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举手争答的同学很多,效果明显。

“生本教育”下学生要“五会” 篇4

关键词:生本教育,提问,表达,合作,倾听,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那么,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认为“生本教育”下的数学课堂学生要“五会”。

一、学会提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新课程”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深浅层次不同, 甚至不着边际, 但只要孩子能大胆地提问, 老师就应该微笑着接纳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去呵护、包容这种敢于提问的意识。

广州生本教育专家陈孝顺老师在我校执教《比例的评研》 时, 陈老师先让孩子们分小组学:评一评 (批改) 、研一研 (研究有争论的内容) 、帮一帮 (优生帮助差生) ;然后全班学:问一问 (提出疑问) 、查一查 (老师、组内、组间互查) 、理一理 (整理自己好的方法和发现, 与同学分享) 。在问一问时, 有个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 解决问题的第3题 (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800, 在图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6厘米, 这个花坛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我觉得两种方法都对, 但是算出的结果不一样。”另一个同学马上举手说:“我来解释, 你知道每一步求什么吗?什么叫做比例尺?老师出这一道题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理解什么?” (比例尺的意义) 这些问题的提出, 都是学生思维向深层次发展的表现, 同时, 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 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深的层次。

二、学会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往往心里有数, 嘴里就是说不出来, 有时候还说“半截话”。在教学中, 老师要善于创造“说”的机会, 说做法、想法、思路、结论等, 同时要耐心引导, 并允许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辅助以手势、动作进行表达。不做“哑巴”数学, 养成表达习惯,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李浪老师在执教《简便运算》时 (根据日历计算时间) , 问学生:“你是怎么计算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全班汇报交流时, 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对于“简便算法”的理解, 老师重视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说出来, 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完成了对“简便算法”的主动构建,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多角度的思维能力。

三、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是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激活封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合作小组分工不明确, 随意性很强;组内发言代表个体的成分多, 缺乏整合与碰撞;合作成分体现不够, 缺乏团队竞争意识。

骆老师在执教《鸡兔同笼》时, 出了一道题: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 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问鸡和兔各有几只?小组讨论解决。

小组长:下面由我们小组为大家汇报交流, 现在有请1号发言人……

1号发言人:交流画图的方式解决问题。

2号发言人:交流用方程解决问题。

3号发言人:交流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小组长:我们小组汇报完毕, 现在我为大家做一个总结。请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补充吗?

这个小组的合作学习就有形又有质, 小组长显然受过专业训练, 明确责任, 起到了组织、指挥、协调的作用, 从而使本组的合作学习省时、高效, 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体现出了合作的成果。

四、学会倾听

倾听是其他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学会倾听”就是在与人交流时, 做到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懂得尊重别人, 一般不随意打断或插嘴, 并能复述别人的发言, 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直至得到正确的结论。

五、学会探究

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学会探究, 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索的、富于挑战性的情境, 其次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真正做到“给孩子一些权力, 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 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个问题, 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 让他自己去发挥”。

我在执教《圆柱和圆锥》课时, 设计的前置性小研究是: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 厘米, 高是5 厘米, 你可以求它的什么?全班汇报交流时, 答案千奇百怪。

生1:求底面直径:2×2

生2:求底面圆的周长:2×3.14×2

生3:求底面积:3.14×2×2

生4:求侧面积:2×3.14×2×5

生:求表面积:

生:求体积:

生7:求容积:3.14×2×2×5

生8:求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3.14×2×2×5÷3

这样的教学,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非常广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开展合作交流和评价, 使他们的思维在合作交流中碰撞, 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焕发出创造活力。

生本教育感言 篇5

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感受着“生本教育”的内涵以及在以“生本教育”为主导进行的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细细想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些方法也以前用过,只但是仅有那么几次而已,没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偶尔采用一下让学生自主学习或是小组交流合作学习饿方法,害怕孩子们玩得太高兴了,而是自己的课堂不受控制,就采用减少学生活动时间,自己多讲的方式。透过学习才明白,其实自己这样做非但没能更好地把握课堂,反而是自己处在被动的位置上。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会那么长,想想也是,我们成人有时都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了注意力而是精力分散,更何况是6、7岁的孩子呢!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能够说,他们课堂上的表现失常会令我们又爱又恨。就拿我们班的明浩来说吧!听讲的时候还挺认真,有时候回答问题也挺用心,可动起来的时候,又会让人气得不得了――不是在哪里乱动,就是把手放到抽屉里不停地乱翻,偶尔还会冷不丁地钻到桌子下面去找被他自己弄到地上的东西,当点到他名字的时候,他会忽闪着那双明亮的眼睛,用那种无辜的眼神,很委屈地望着我,让我又不忍心再说他什么。

课堂上的精彩也以前有过。记得在学习《要下雨了》一课时,我采用的就是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解答问题的方法进行的。别说,效果还真是不错。个性是当韩雨恒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回答XX刚才提出的那个问题”时,我感到很高兴。及时表扬了他,孩子可高兴了。同时我又借助表扬他的机会让其他的同学明白了,在回答问题时必须要完整,而且还应注意目的明确,让别人一听就明白自己回答的是哪个问题。

生本教育点滴谈 篇6

关键词: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2011年3月的广州,春寒料峭,笔者有幸参加了广州“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的学习。在短短的四天里,我们不但参观了四所生本实验学校,实验学校的教师还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的生本示范课。同时,我们还聆听了著名教育家郭思乐教授的讲座。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生本教育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于是,我把这次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或所思,或所想,进行捡选、罗列,与广大同仁共享。

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国教育界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围绕素质教育,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各种形式、各项内容、各个层面的改革与探索。时至今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并在实践上做出了与之相呼应的行动。

一、生本教育体系的若干理念

1.要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课堂教学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训斥。暂缓批评,创设一种“心理自由与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2.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度。要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智慧上的挑战,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要善待学生差异

正是因为学生学业的参差不齐、兴趣爱好有别、个性价值多元,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色彩斑斓,纷繁复杂。若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每个同学都会被过早地贴上好、中、差的标签。但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教师要学生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二、生本教育的合作学习

生本教育的课堂最明显的特点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与新课标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吻合的。那么,生本教育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我们平常的合作学习有什么不同呢?

在欣赏完生本课堂的小组之后,我们与做课教师进行了交流,他一再强调:

1.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要充分准备

教师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这样才能使小组学习真正地发挥作用。回头看看我们的小组学习,几乎每堂课必有小组合作这一道“风景”。讨论看似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是为合作而合作。有些问题浅显直白,答案一目了然,课前根本没有去精心设计,而且纯粹是流于形式。

2.要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般来说,下面几种情况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会更好: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如林时;当提供的材料有限,需要资源共享时;当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群策群力时。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要运用合作学习,也并不是一定要改变座位的排列方式。

3.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

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从未进行小组合作这种形式。当有人来听课了,才想起要使用“合作学习”。对教者来说,难免会出现不该用的时候在用,而该用的时候又不用的情况。而对学生而言,由于没有长期的培养,也会出现“一言堂”“一哄而上”等现象,这就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

总之,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构一个民主、平等、合作的教育氛围。在以“善待差异、激发潜能、生本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突出知识形成的参与性、探究性和体验性,逐渐形成“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科有特色”的“生本课堂”新形态。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第二小学)

践行生本教育, 改进学生评价 篇7

一、转变管理观念, 实施发展评价

观念影响行动。传统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之所以单一, 更多在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而随着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所要培养的学生已不再是考试的工具, 而是要通过学习后能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这也就要求在学校管理中, 要转变传统的评价理念, 树立学生发展意识。

1. 转变传统的管理观

在学校管理体系中, 学生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 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传统教育教学中更多是把学生当做管理的对象,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管理成为“管”与“被管”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参与到管理过程中, 应付心理占据主要地位, 主动性不强。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就是要把学生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中, 让学生积极参与管理, 成为管理的主体, 提高积极性。

2. 树立学生发展意识

初中学生经历了小学六年的学习, 虽然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上还不尽如人意, 但始终是发展着的。一个小学毕业生在思想领悟能力上和一个初中生始终有一定的差距。树立学生发展意识, 就要注重采用发展性评价来对学生实施评价。发展性评价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多元性, 评价不再以教师为主, 而集合了学校管理、班主任教师、家长、学生个体、学生群等多个评价者, 评价内容从以成绩为主转向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良好心理素质、品德等方面, 更加全面。同时, 发展性评价还要关注过程的评价, 将评价落实到日常的学习活动中, 不仅要关注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发展。评价不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内, 而延伸到课堂外、家庭中、社会中, 学生的发展空间扩大。

二、关注个体差异, 实施分层评价

传统学校评价中更多采用的是整齐划一的评价模式, 学校管理中对班级的评价都是“一竿子”看齐, 在学校总体评价目标下, 班级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同等对待, 这样的评价机制忽视了学生主体间的客观差异, 评价低效而导向性不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实施分层评价, 就需立足学生的实际, 从实际出发而选择不同评价目标作为引导。

1. 全面了解学生, 做好分层工作

在学校管理体系中, 针对学生的实际, 可从兴趣、性格、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而落实这一具体工作可由班主任完成。班主任首先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总体目标进行分层, 学校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汇总, 分出大层, 然后制订不同的层次目标。一般而言, 对学生的分层可采用三级制进行, 即A、B、C三层, A层以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较好、态度认真、兴趣浓厚的学生为主, 而B层学生则在上述各方面次之, C层学生则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处于底层, 需要一点点进步。合理的分层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树立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积极作用。

2. 制订合理的层次目标

学校对学生进行分层后,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出不同的评价目标。对A层学生而言, 更多的要集中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因为A层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方法等较好, 评价要求也要稍高;而对B层学生, 则在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变过程中, 更多关注学生的转变态度和方法选择性的评价;对C层学生而言, 要更多注重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发展点。同时要注意, 各个层次间的学生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当C层学生逐渐向B层学生 (或B层学生逐渐向A层学生) 靠拢时, 要及时调整层次, 这样才能更好地评价激励学生。

三、重视班级建设, 实施量化评价

学生是班集体中的个体, 班级文化、班级舆论、班风将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为此, 应淡化对学生的个体评价, 强化对班集体的评价, 让每位学生都约束自己, 热爱这个集体, 拥护这个集体, 建设这个集体。

为了形成良好的校风, 就必须重视班级建设, 实施量化评价。实施量化评价, 就是每月开展“绿色安全文明班”评比, 将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纪律、礼仪表现、卫生状况、安全事故、家庭环保、比赛获奖等进行量化, 按照一定比例评选表彰“绿色安全文明班”, 从而把生态德育建设好。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在学校管理中, 践行生本教育, 改变评价理念, 落实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摘要:传统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评价以成绩为主, 这主要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以学生不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逐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 对学生的评价也逐渐从单一转向多元。践行生本教育, 关注学生的发展, 改进评价对落实素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生本教育,发展评价,分层评价,量化评价

参考文献

[1]梁巧玲.浅谈发展性学生评价[J].中小学教育, 2013 (10) .

生本教育之我见 篇8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宝石, 我们只要稍加打磨便会让其发出灿烂的光彩。而作为教师, 要想把学生身上的亮点展现出来, 就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 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学得到学生的承认, 才能使学生在快快乐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才能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 而这也正是郭思乐教授研究出来的生本教育的内涵之所在。

生本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保证学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课堂上, 营造一种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竞争的学习氛围,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激励着学生发挥潜能的过程,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探索带来的无穷乐趣, 享受探索带来的成功的愉悦。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解放老师, 解放学生, 解放教育, 以实现人的完美发展。它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简单, 更加通透, 更加自由。生本教育就是要激扬生命, 而每个生命以其自然之伟力促使自己提升, 就是要做到天纵其才。这正如王金战老师在《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中所说:“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 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 苹果就让它结苹果, 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 只要让学生沿着他的强项成长, 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那么, 优秀到底从何而来呢?王老师在《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中说:“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 他就变成了所谓的差生, 而让差生变好其实很简单, 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即让学生反复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差生就变成了优生, 我们的生本教育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生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生本教育的实施可以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做。只有教师的放手, 才能让学生更快地成长起来;只有让学生自己学, 才能提高他们的各种能力, 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更有意义。

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笔者认为在生本教育的学习过程中, 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记得菩德吉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播种一个行动, 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 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 你会收获一个命运。”由此可见, 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 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 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 那么需要找到门和门把手, 否则是知其门不得而入, 而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经说过:“习惯仿佛一根缆绳, 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 要不了多久, 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试想, 如果绳索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缠好, 即使你再缠上100道绳索, 也只能越缠越歪, 因此, 要先打好基础, 注重第一次或前几次良好行为出现后的鼓励和强化, 以及不良行为出现后的教育与矫正。这样, 在每天缠上新的“绳索”的时候, 习惯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我们所进行的生本教育同样也要抓好学生的第一次, 这样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并能巩固所养成的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会在课下进行独立的学习;学生只有课下独立学习了, 他们在课堂上才能展示自我;学生只有自我得到了肯定, 才会变得乐学、乐做、乐说;只有学生乐学了, 所有的一切就都不成问题了。

生本教育要细节化 篇9

生本教学的具体实行必须要落实到细节。就如同写文章, 何处见得真实, 那就是细节。因此, 生本教育的实行必须要具体而微。

首先, 要让学生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教学理念, 而非走形式的短暂观摩。 (如观摩课上的热闹与常规课上的冷清, 观摩课上的花样辈出与常规课上的单调填鸭) 一切仿佛都是在作秀, 秀过之后, 万事归于平静, 一切照旧。如此这般, 三番五次, 学生演累了, 也演滑了。在学生眼中, 对观摩课的“认识”要比我们深刻得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这厚厚的冰层是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融化的, 这需要一定的温度, 更重要的是这种温度要具有持久性。生本教育的关键也就在于此。

其次, 给学生一个大环境, 使其淡化学习的功利意识。获得学生的信任要来源于实际的操作。要使学生相信这种教学理念, 一个大的环境是不可或缺的, 那就是学习功利意识的淡化。一个理念再好, 再怎么宣传得天花乱坠, 结果最终还是以考试分数论成败的话, 那么整个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如选修课的形式化, 名著阅读的功利性, 为使文科生在高考附加题中取得好的成绩, 相应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学案。直接设置问题让学生作答, 名著阅读的意义荡然无存。这应该是许多教育家、教改者始料未及的。)

再次, 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基础, 学生才能有话可说, 有更多的热情去说。如在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 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与理解海伦对亲人的感恩, 对生活的热爱, 对光明的渴望, 在最后的拓展活动环节,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上帝明天要收回你的视觉, 你将最后回望世上的哪些事物, 会将什么刻在你的脑海中? (注意细节处的想像) 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充分调动生活中的点滴画面, 并更能很好地理解海伦的思想感受。

最后, 尊重学生的思想, 不要视为可笑、无聊、多事。给他们表达的空间, 给他们话语权, 让他们有言语安全感。如果不这样的话, 学生也会因此变得玩世不恭。不仅如此, 还要引导他们互相尊重, 这是促使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真实的观点的有效方法。适当地引导与制止, 这是对学生很大的鼓励。进而会让学生以一种严肃、严谨的态度对待这种学习方式, 从而培养一种严谨的学术作风。

欲达到有效的“生本教育”, 还必须对学生晓之以规矩。很多语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活动, 看似热闹, 但多数却只是徒有形式, 没什么实效性。最多只是个别学生参与展示的舞台罢了, 更多的则是看客, 甚至连“客”都不算是。这种讨论已然成为一些学生“含蓄”皮闹的一种有效的遮掩物而已。因此教师要规定小组活动的明确的任务、分工等。除此之外, 在讨论交流中要尊重他人的观点, 同时对自我行为负责。这是一种品质, 更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必须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渐染, 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总之, 欲实现真正意义上之“生本教育”, 必须从细节抓起, 从细节做起。改革的思想是好的, 但往往实施起来却是让人灰心失望的。往往轰轰烈烈的一番电闪雷鸣, 却稀稀落落的几滴雨, 甚至未见一滴雨滴落下。那么久旱的大地只能继续干涸下去, 第二年的庄稼, 乃至第三年, 第四年……也就不要再期待了。

摘要:生本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 需有效落实才可发挥其最大价值。本文以语文课堂为例, 论述了生本教育必须要“细节化”, “细节化”是生本教育的根本这一观点。

关键词:生本教育,细节化,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10

一、融入学生生活, 融洽全面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 每个人对于发展的定义是不同的, 应该首先把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上去, 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展学习能力, 尽可能做到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将学习与健康结合起来。高中生在课堂上呆得时间长了, 需要适当放松一下自己的大脑, 在课余生活中, 掌握好自己的时间, 合理安排, 将体育融入生活。其次, 加强“人文教育”的探究。人文教育是被明确指出应该重视的, 一般的人文教育都是通过口述的方式来进行的, 通常人的性格都是在参加活动中才能够完美地展现出来的, 只有人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环境中, 才能够将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表现出来, 所以应该在进行耐力训练时注意坚毅品质的培养, 在竞赛类项目中培养进取精神。最后, 加强“学法指导”探究。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话题, 需要我们能够更好更透彻地求解, 之后做到将其融入生活, 才能够领悟到它的真谛。

二、发展三个目标, 促进身心发展

教学目标从教学引导作用来看,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够使教学策略更加有效地应用;只有实践目标与实现目标才能够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1. 心理发展目标。心理方面的发展是一个学生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能够积极地参与学校中开展的体育活动体现了这个学生的心理品质, 愿意并积极地融入其中, 说明该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 并愿意以一种勇敢的态度去竞争, 说明他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身体发展目标。高中生每天坐在教室里面学习, 如果缺乏体育锻炼, 就容易造成体能下降, 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 能够挤出时间来参与课外活动, 也说明该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品质。高中生应该具有一般和运动项目的基本活动能力, 学会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从而使自己的运动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3.能力发展目标。学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现在的社会不仅仅是要求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有多强, 新的时代需要新型人才, 只有那些能够与时俱进, 具有较好的突破思维, 能够在旧的思维里面找到新的突破点的人, 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适应社会发展目标。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应该更多地服务于社会。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意识和冒险精神,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完善自身学习, 不断改进指导

教师将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分析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在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中, 学生是一个接受者, 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储备, 从而可能造成自身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不够, 久而久之会对体育方面的渴求比较匮乏。实践证明, 中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与受教育环境密切相关的, 并不一定会随着成长经历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因此这就要求受教育者能够受到更多的影响。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 教育的多样性和艺术性也可以塑造学生在相关方面的认知性, 师生之间应该有更加多的思想交流, 只有交流到位了才能够更加准确地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从而更好地发扬下去。首先, 学生应做一个热爱探讨研究的人。从来“学”“教”都是分不开的, 只有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 明确自己所需要所欠缺的是什么, 才能够更好地完善自身, 这就要求施教者在传授基本技术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点拨;其次, 应该注重加强思维训练, 尽最大可能, 采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要领, 提高创作能力, 发展思维品质。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是必须发展的能力之一, 良好的辨析能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事情, 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上一篇:老年骨质疏松性下一篇:我的团长我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