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对猪瘟诊治

2024-06-23

中西医结合对猪瘟诊治(精选七篇)

中西医结合对猪瘟诊治 篇1

1 发病情况

2015年5月,颜厝镇上溪村蔡某求诊,该养殖场鸭存栏4500羽麻鸭,现已45日龄,早上发现突然死亡12羽麻鸭,后出现大批鸭急性死亡,大约死亡120多羽,当时养殖户在鸭饮水中加入头孢噻肟钠原粉治疗,1 g药兑水20 kg,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只出现零星死亡,到用药后第四天,基本上无死亡鸭子,养鸭户当时认为病情得到了控制,就停止了用药,但第二天又发现有12羽死亡,喂料后又出现30多羽急性死亡的病例。

2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顿,羽毛松乱无光泽,缩头昏睡,有的病鸭头颈摇动,吞咽困难,两翅微张,抖动,眼睛流泪,眼眶周围的绒毛黏连在一起,轻度咳嗽、打喷嚏,鼻腔有黏液流出,也有的病鸭张口呼吸,呼吸加快,气喘,摆头甩头,力图排出喉腔黏液,因此又有“摇头瘟”之称,大多数病鸭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排绿色或黄绿色恶臭稀粪,最后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双腿瘫痪倒地,两翅张开剧烈抖动几下就死亡。

3 病理变化

解剖最急性的病鸭仅见肺脏有出血点,其他无可见变化。解剖急性病鸭,可见肺充血水肿;口腔、鼻腔、鼻窦、咽喉部积有多量黏性分泌物;心冠脂肪及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皮下组织、腹膜及腹部脂肪有小的出血点,心包膜增厚,心包内积有大量橙黄色透明液体,肺瘀血、水肿;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质脆,瘀血,表面散布有广泛密集的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脾脏略微肿大,有散在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出血点;胆囊肿大,整个肠道黏膜呈片状,弥漫性出血,尤其以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最为严重,有的肠道内容物带有血丝,也有的肠段呈现卡他性炎症,气囊壁浑浊增厚。慢性病例多呈关节炎型,关节肿胀,关节囊壁增厚,关节腔内有暗红色浑浊而粘稠的液体,也有的关节腔内有干酪样物质。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该鸭群并未注射鸭巴氏杆菌疫苗,以及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特点,尤其是肝脏分布有广泛密集的坏死灶这一特征.初步诊断为巴氏杆菌感染。进一步诊断需进行细菌学检查。

5 治疗措施

5.1 隔离消毒

把病鸭和健康鸭隔离出来,分开饲养管理,污染的场地和鸭舍用百毒杀1:500喷洒消毒,以清除场地上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清扫清洗鸭舍,用百毒杀或者其他消毒药剂及时对舍内、料槽、饮水器等进行全面的消毒,并用消毒威带鸭消毒,1次/d,连用3 d。同时对病死鸭进行深埋或者焚烧,做无害化处理。

5.2 药物治疗

全群鸭用优百特(成份是头孢噻呋钠,硫酸头孢喹诺),按2 mg/(kg体重),用硫酸卡那霉素,按15 mg/(kg体重),溶于1 000 m L生理盐水中,进行肌肉注射,每羽1.2 m L,病鸭2次/d,连用3 d。健康鸭1次/d,注射3 d,用毒痢突治散(成份:黄连,木香,苍术等)拌料每100 g拌料100 kg,2次/d,连用3d。用黄芪多糖可溶性粉饮水,1 g黄芪多糖兑水20 kg,2次/d,连用5 d,用药5 d后,鸭群全部恢复正常。停药7 d后,对所有健康鸭用禽巴氏杆菌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下推荐几种治疗鸭巴氏杆菌病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交流。

5.2.1 在饲料中每吨添加磺胺二甲氧嘧啶4 kg,或每吨饲料添加300 g喹乙醇,连喂7 d,

5.2.2 也可用10%的氟苯尼考溶液饮水,每100 m L兑水100 kg,1次/d,连用3~5 d,预防量每100 m L兑水200 kg,连喂7 d。

5.2.3 中药治疗:黄芪,蒲公英,野菊花,板蓝根,葛根,雄黄各350 g,藿香,乌梅,白芷,大黄,苍术各200 g,共研细末,用法:每日按饲料量的1.5%添加饲喂,连喂7 d可治疗此病。

治疗本病应连续用药,否则间断易出现新病例,但产蛋鸭禁用磺胺类药。以免影响产量。

6 预防与体会

6.1 加强饲养管理

平时要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雏鸭、中鸭和成鸭要分群饲养。不从有疫情的鸭场引进雏鸭或种鸭,引进鸭群后应隔离饲养15~30 d,待确认无病后才能转入场内。保持鸭舍环境卫生,要有合理的饲养密度,通风良好,防止潮湿,勤换垫草,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出现应激反应,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定期使用敏感药物防止病原感染。

6.2 定期消毒,做好环境卫生

平时应该定期对鸭舍及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不同的消毒药剂和方法。应将消毒做为养鸭场的经常性的工作。

6.3 接种疫苗

目前用于鸭巴氏杆菌病的疫苗有亚单位疫苗、弱毒活疫苗和灭活苗三大类。各种疫苗用于预防本病均有一定的效果。亚单位苗是菌体荚膜抗原蛋白制成,用于14日龄以上的鸭,免疫期5个月,一般用于雏鸭首免,皮下注射1头份,二免于30日龄进行,皮下注射灭活苗1头份,种鸭每年注射2次,剂量2头份,乳剂灭活苗用于2月龄以上鸭,皮下注射1毫升,注射2周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弱毒菌苗由弱毒菌株制成,对2个月以上鸭肌肉注射,注射后3 d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3~5个月,一般现在弱毒苗不太常用。

6.4 体会

中西结合对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篇2

1发病情况

2015年5月,颜厝镇上溪村蔡某饲养的45日龄4 500羽麻鸭,出现大约120多羽急性死亡,通过在鸭饮水中加入头孢噻肟钠原粉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到用药后第4天,基本上无死亡鸭子,养鸭户当时认为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停药后病情复发,继续出现死鸭现象。

2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委顿,羽毛松乱无光泽,缩头昏睡,有的病鸭头颈摇动,吞咽困难,两翅微张,抖动,眼睛流泪,眼眶周围的绒毛粘连在一起,轻度咳嗽、打喷嚏,鼻腔有粘液流出,也有的病鸭张口呼吸,呼吸加快,气喘,摆头甩头,力图排出喉腔粘液,大多数病鸭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排绿色或黄绿色恶臭稀粪,最后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双腿瘫痪倒地,两翅张开剧烈抖动,而后死亡。

3病理变化

解剖最急性的病鸭仅见肺脏有出血点,其他无可见变化。解剖急性病鸭,可见肺充血水肿;口腔、鼻腔、鼻窦、咽喉部积有多量粘性分泌物;心冠脂肪及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皮下组织、腹膜及腹部脂肪有小的出血点,心包膜增厚,心包内积有大量橙黄色透明液体,肺瘀血、水肿;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质脆,瘀血,表面散布有广泛密集的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灶;脾脏略微肿大,有散在的坏死灶;胰腺肿大,有出血点;胆囊肿大,整个肠道黏膜呈片状,弥漫性出血,尤其以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最为严重,有的肠道内容物带有血丝,也有的肠段呈现卡他性炎症,气囊壁浑浊增厚。慢性病例多呈关节炎型,关节肿胀,关节囊壁增厚,关节腔内有暗红色浑浊而粘稠的液体,也有的关节腔内有干酪样物质。

4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该鸭群并未注射鸭巴氏杆菌疫苗,病理解剖特点,肝脏分布有广泛密集的坏死灶这一特征,初步诊断为巴氏杆菌感染。

5治疗措施

5.1隔离消毒

病鸭和健康鸭隔离,分开饲养管理,污染的场地和鸭舍用百毒杀1∶500喷洒消毒,以清除场地上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清扫清洗鸭舍,用百毒杀或者其他消毒药剂及时对舍内、料槽、饮水器等进行全面的消毒,并用消毒威带鸭消毒,1次/d,连用3d。同时对病死鸭进行深埋或者焚烧,做无害化处理。

5.2药物治疗

全群鸭用优百特(成份是头孢噻呋钠,硫酸头孢喹诺),按2 mg/kg体重,用10%硫酸卡那霉素,按15 mg/kg体重,溶于1 000 m L生理盐水中,进行肌肉注射,每羽1.2m L,病鸭2次/d,连用3d,健康鸭注射1次;用毒痢突治散(成份:黄连,木香,苍术等)拌料每100g拌料100 kg,2次/d,连用3 d;用黄芪多糖可溶性粉饮水,1 g黄芪多糖兑水20 kg,2次/d,连用5 d。用药5 d后,鸭群全部恢复正常。停药7 d后,对所有健康鸭用禽巴氏杆菌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6预防与体会

6.1加强饲养管理

平时要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雏鸭、中鸭和成鸭要分群饲养。不从有疫情的鸭场引进雏鸭或种鸭,引进鸭群后应隔离饲养15~30 d,待确认无病后才能转入场内。保持鸭舍环境卫生,要有合理的饲养密度,通风良好,防止潮湿,勤换垫草,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出现应激反应,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定期使用敏感药物防止病原感染。

6.2定期消毒

平时应该定期对鸭舍及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不同的消毒药剂和方法。应将消毒列为鸭场经常性的工作严格执行。

6.3接种疫苗

目前用于鸭巴氏杆菌病的疫苗有亚单位疫苗、弱毒活疫苗和灭活苗三大类。各种疫苗用于预防该病均有一定的效果。亚单位苗是菌体荚膜抗原蛋白制成,用于14日龄以上的鸭,免疫期5个月,一般用于雏鸭首免;二免用灭活苗于30日龄进行;种鸭灭活苗每年注射2次,弱毒菌苗由弱毒菌株制成,对2个月以上鸭肌肉注射,注射后3 d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3~5个月,使用不多。

6.4体会

中西医结合诊治黄牛子宫脱出 篇3

1 病因

(1) 母牛在怀孕期间, 营养不良, 维生素D、钙、磷失调或不足, 劳役过度, 母畜瘦弱, 母畜衰老经产等, 导致母牛全身组织弛缓无力、固定阴道的组织迟缓、子宫紧张性降低和松弛, 加之分娩过度延滞而疲劳, 引起母畜气虚下陷, 不能固摄胞宫, 随着虚脱以致胞宫外翻而脱出。

(2) 母牛运动不足, 胎水过多, 胎儿过大, 多胎妊娠等, 产时努责过猛, 伤及气血, 以致中气不足, 气虚不能固摄胞宫, 引起胞宫过度伸张, 韧带松弛, 致使胞宫脱出阴门之外。

(3) 难产时, 产道干燥, 子宫紧裹住胎儿, 助产强力拉出胎儿, 使子宫内压突然降低, 而腹压相对增高, 子宫常随即翻出于阴门之外。

(4) 顺产之后, 努责过强;脐带过短而有结实, 胎儿产出后受到牵引;胎衣不下时;在胎衣上系以重物或用力强拉胎衣等, 均可引起子宫脱出。

2 病例介绍

吉林省梅河口市杏岭乡永长村农民罗某家饲养1头8岁龄西门塔尔改良黄白花母牛, 营养不良, 体质瘦弱, 2012年5月2日上午10h产下1头黄白花西门塔尔改良公牛犊, 顺产后约4h左右, 产后精神萎顿, 食欲减少, 不断努责, 从阴门脱出长椭圆形的袋状物, 下垂到跗关节上方, 表面有鲜红色的散在母体胎盘, 子宫稍有水肿增厚。

3 临床症状

病初患畜表现站立不安, 拱腰举尾, 频频努责, 继之则子宫的一部或全部脱出于阴门之外, 像小麻袋样不规则的长圆形肿胀物, 上面布满呈蘑菇状、椭圆形、海绵样凸起物, 即母牛胎盘 (子宫阜) , 其上面往往附着尚未脱落的胎衣。脱出的子宫表层常被不洁之物和粪尿污染。母牛起卧不安, 胎盘易受到磨损而出血, 甚至引起子宫襞损。子宫开始脱出时, 一般无全身症状, 子宫粘膜呈微红色, 后变为紫红, 由于血液循环障碍, 脱出子宫淤血, 则子宫膜浮肿增厚, 年末变成肉冻状, 易受损伤出血, 有时有干裂。病牛精神萎顿, 食欲反刍减少。行走不便, 小便困难。因气血亏虚下陷所致者;脉呈迟细, 舌光无苔, 口色淡白。如子宫脱出时间稍长, 治疗不及时, 则子宫组织坏死, 若受细菌感染, 常并发败血症。

4 诊断

根据症状特征, 子宫外翻脱出阴门之外, 呈长椭圆形的袋状物, 脱出物大小不一, 有的垂下可致飞节, 在胎衣剥落或自行脱落, 则可见到布满圆形或半圆形的海绵状物 (子叶) 。子宫粘膜呈鲜红色, 时间稍长, 子宫黏膜呈紫红色, 可做出诊断;临床应与和阴道脱出区别。阴道脱出者, 只是阴道脱出于阴门之外, 形如球状, 脱出面光滑无胎盘。

5 防治

5.1 治疗

子宫脱出必须及早施行整复手术, 脱出时间越长, 整复越困难。

(1) 病畜能站立时。将病牛牵至前低后高的坡上, 将脱出的子宫用温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后用温2%明矾液再冲洗再用0.9%生理盐水冲洗净, 如有创伤, 小心结扎缝合, 如子宫粘膜出血不止, 可用缝合丝线结扎, 水肿严重者先穿刺放液。并涂碘, 甘油。术者要把指甲剪短磨光, 并洗净消毒手臂, 涂消毒好的油于手上, 用纱布或大毛巾兜起子宫至阴门处, 剥离胎衣。检查子宫颈是否扭转, 如有扭转先行矫正, 否则不易整复, 整复时由助手托起子宫与阴道平行, 术者用纱布包住拳头, 顶住子宫角的末端, 趁母畜不努责时, 小心向阴道内推送。也可从子宫角基部开始, 用两手从阴门两侧一部分一部分向阴道内推送;在换手时, 助手应压住已推入部分。当子宫已全部送入阴道后, 必须用手臂尽量伸入子宫, 使子宫角恢复到正常位置, 使之复位, 整复后向子宫内投入抗菌素 (青霉素10~20g) 。为了防止重新脱出, 可用消毒过的粗缝合线将阴门的上23作2~3个扣状缝合, 然后用2%的碘酒冲洗缝合后的阴门。2~3d便可拆线。

(2) 病牛不能站立时。要用宽带或粗绳子将病牛吊起来, 要保证后高前低, 使腹腔内器官愈向前移, 骨盆腔内的压力就愈小, 整复时阻力亦愈小, 整复的速度也就愈快。然后冲洗、消毒、整复按站立保定操作程序进行。

(3) 青霉素500万IU链霉素200万IU一次肌肉注射, 2次/d, 连注3~5d注射用水40m L。

(4) 中药治疗

5.2 治疗原则

提升中气, 扶元固肾, 以补气升陷为主。应用加味补中益气汤:

党参50g、黄芪100g、干草20g、陈皮25g、白术50g、当归35g、升麻25g、柴胡50g、生姜20g、熟地15g大枣4个为引, 共为细末, 开水冲之, 候温灌服, 1剂/d, 连服3~5d。

加减:体温高者, 去生姜、熟地, 加黄芩50g, 山枝25g。如瘤胃臌气, 可将党参减半, 加莱菔子100g, 山楂50g。

5.3 预防

(1) 加强对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尤其是在妊娠后半期要喂给富有足够的营养饲料无机盐和维生素, 并补喂矿物质。

(2) 妊娠后期, 适当加强运动与充足的日照, 以增强妊娠母牛的体质。

(3) 发病后, 停止使役, 喂富有营养的草料, 饮熟温米汤。加强护理工作, 要慢慢牵遛, 防止卧地及上山爬坡, 患畜卧下应以人工扶助。

(4) 母牛分娩时, 如有不安、努责等现象应及时检查处理。发现子宫脱出, 须及时进行治疗。助产时操作要规范, 牵拉胎儿不应用力过猛, 剥离胎衣, 切勿强拉硬拽, 特别要保持脱出部分子宫的清洁卫生和防止损伤。胎衣上不要系重物。

中西医结合诊治黄牛翻胃吐草 篇4

1 病因

由于饲养管理失调, 使役无节, 劳役过度, 牲畜身体瘦弱, 气血两亏, 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 如夜露风霜, 厩舍潮湿, 久卧湿地, 阴雨淋漓, 或饮喂失时, 饥饱不均, 久渴而饮冷水太过;或过喂冰冻饲料, 以致寒邪侵伤脾胃, 使脾胃阳气俱虚, 脾虚不能运化, 胃弱不能受纳, 致成其患。

2 病例介绍

2010年8月28日, 吉林省梅河口市新合镇新合村一农民饲养的一头西门塔尔改良7岁母牛, 1个月前食欲反刍减少, 开始口流清涎, 后期吐草团, 且吃草料也少, 呼吸、体温、脉搏均正常。

3 临床症状

病初精神不振, 卧多立少, 草料迟细, 反刍减少, 鼻寒耳冷, 鼻镜汗不成珠, 口吐粘涎和草渣, 逐渐消瘦, 耳搭头低, 毛焦肷吊, 逆毛拱背, 行走缓慢, 四肢疼痛, 行走如醉, 腰胯拖拉或卧地不起, 唇垂不收, 食后即吐, 排粗糙稀粪, 有时鼻眼浮肿。

4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5 诊治

5.1 中药治疗

以健脾暖胃、理气散寒、止吐为原则。

5.1.1 中药方剂之一加减益智散:

益智仁25 g、厚朴25 g、陈皮25 g、茯苓25 g、白术30 g、当归20 g、青皮30 g、木香30 g、砂仁20 g、草果20 g、枳壳25 g、官桂25 g、槟榔12 g、肉桂20 g、细辛15 g、白芷25 g、丁香20 g、甘草10 g、生姜25 g、大枣 (烧) 20枚、白酒100 ml为引。粪渣粗大者, 加炒三仙25 g、鸡内金20 g;体瘦而腰胯无力者, 可加故纸20 g、菟丝子20 g;四肢疼痛者加秦艽25 g、伸筋草25 g、骨碎补20 g, 研末, 加白酒适量, 一次灌服。

5.1.2 中药方剂之二当归25 g、大黄25 g、龙胆

草25 g、青皮25 g、陈皮20 g、草豆蔻25 g、神曲30 g、麦芽40 g、山楂35 g、厚补25 g、甘草20 g、苍术25 g、半夏25 g、藿香20 g、生姜20 g、大枣30个。共为细末, 开水冲, 候温灌服, 每日1剂, 连服3 d。

5.2 西药治疗

5.2.1 葡萄糖盐水3 000 m L、5%氯化钙100 m L、25%葡萄糖500 m L、10%维生素C 30 m L。

一次静脉注射, 每天1次, 连注3 d。

5.2.2 小苏打100 g、食盐50 g、水溶后灌服, 早晚各1次;

樟脑磺酸钠10~20 m L肌注, 每日1次, 连注3 d。

6 预防

6.1 患畜停止使役, 厩舍要温暖干燥, 多铺垫草, 白天拴于日光下, 寒夜盖麻袋、棉被等保暖。

6.2 多喂富含营养而易消化的新鲜草料, 每日给以温水自饮, 加喂食盐、骨粉, 贝壳等矿物质及维生素饲料。

眩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进展 篇5

1 眩晕症分类

1.1 周围性(真性)眩晕

常由前庭器和前庭神经病变引起,多为旋转性眩晕,起病快持续时间短,程度较剧烈,意识清楚,常伴耳蜗症状及自主神经症状,眼震多为水平性,绝无垂直性,多不伴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无异常,如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内耳药物中毒等。

1.2 中枢性(假性)眩晕

眩晕程度较轻,一般表现为非旋转性,持续时间长,不伴耳蜗症状,植物神经反应症状不明显,可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及体征,检查可有异常。常见有颅内血管性、感染性或占位性病变。

1.3 全身疾病所致的眩晕

一般无旋转感而常呈头昏眼花、站立不稳,可伴有全身疾病的某些症状,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心源性疾病、眼病等。

1.4 其他疾病所致的眩晕

常见精神性、药物性和诊断不明的病因所至。

2 眩晕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常见疾病诊疗

据研究显示:眩晕的患病率为5‰[2],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眩晕[3],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关秀萍[4]发现国人眩晕症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美尼尔病最常见,分别占总病因的1/5,颈性眩晕和高血压病次之,各占1/10,脑动脉硬化、高血脂、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类疾病分别占5%。也有研究表明[5],精神因素在眩晕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此次,我们暂不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眩晕做叙述。

2.1 后循环缺血(PCI)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概念因应用泛化、诊断不准确及标准不统一目前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后循环缺血”概念,包括后循环TIA及后循环梗死[6]。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7],栓塞是其最常见发病机制。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为旋转感,与体位有关;同时伴有至少1种后循环缺血发作的其他症状;有轻微的脑干损伤体征;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并除外其他疾病,结合TCD、脑CTA、头颅MRI有助于PCI的早期诊断。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抗血小板药、抗凝剂或溶栓剂等内科治疗)、手术治疗(动脉内膜切除术、旁路手术等)和血管内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机械性血栓取出术)[8]。李婉[9]行对照试验发现天麻素注射液和氟桂利嗪联合应用对后循环缺血有很好疗效。

2.2 梅尼埃病(MD)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的内耳病,基本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满感。核磁共振能直观显示膜迷路的精细结构,逐渐成为诊断内耳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10]。另外,内耳听力检查、内耳功能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TCD检查及免疫学检查均对其诊断有辅助意义[11]。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抑制脑干前庭神经核,控制眩晕的发作及相关症状(如氯丙嗪、异丙嗪)及对症治疗的镇静剂(如地西泮)、镇吐剂(如吗丁啉)[12],间歇期治疗主要以低盐饮食和利尿剂改善内淋巴积水,甲磺双氢麦角胺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可作为梅尼埃病间歇期的基础用药。抗组胺药倍他司汀为梅尼埃病的一线用药,可用于梅尼埃病的治疗[13]。麻晓示等[14]认为耳源性眩晕病变在耳,病根在肾,病机特点是耳中积水,因此要抓住“肾”与“水”这一邪正矛盾的特点进行辨治。

2.3 全身疾病所致眩晕

盖全武[15]对187例眩晕病因分析显示既往有高血压病者占54.15%,糖尿病占25.17%,高脂血症者占14.14%,心脏病占17.16%,说明血压、血糖、血脂在眩晕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既可以单独致病,也是导致中枢性眩晕的重要危险因素。这类疾病主要是病因治疗,包括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脂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的二级预防治疗,可大大减少眩晕及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4 精神因素

Eckhardt等[16]对202例头晕患者病因做了分析,55.3%为精神性因素所致,器质性疾病导致者仅为28.0%,16.8%患者的精神性因素与器质性疾病共存,可见精神因素在头晕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慢性反复发作的头晕患者,在没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时,应首先考虑精神性因素。急性期患者应注重支持心理治疗,恢复期根据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针对抑郁症,当前临床实践经验表明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起效快(1周内)且治愈率较高,文拉法辛尤其适用于广泛性焦虑症,且不良反应小[17],舍曲林、西酞普兰等副作用小,适用于老人及儿童,并且有研究表明电针疗法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基本相同,另外,新研制的中成药,如乌灵胶囊,路优泰,丹栀逍遥散,解郁丸均证实有很好疗效[18]。

3 眩晕的中医辨治进展

在中医历史沿革中逐渐形成“三大不作眩说”,即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以及刘河间提出的“风火”理论以及虞拎、杨仁斋倡导的血瘀致眩,总结了眩晕的主要病机即“风、火、痰、虚、瘀”,病在清窍,当分虚实,虚为气血亏虚或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实则为痰瘀作祟,上扰清空。脏腑涉及肝、脾、肾为多,虚实夹杂,多种因素相兼致病者多,单一病因者少。从病人发病年龄、证型情况看,青年病人重在泻实,以化痰泻火为主,中老年病人治宜攻补兼施,重在活血化瘀[19]。临床多从肝脾肾论治,最近亦出现了从肺论治的新观点,常富业[20]从严用和“六淫致眩说”得到启示,六淫之邪首犯肺脏,亦可由它脏累及肺,故总结了从肺论治九法治疗眩晕。现今对补虚法也有了新认识[21],认为纯用补虚药并不是治疗眩晕的正规方法,往往在虚的基础上兼风兼痰,故需酌加祛风祛痰药。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药理研究表明[22],天麻、钩藤、川芎、地龙等中药均能扩张血管,阻断交感神经及神经节,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改善微循环;祛痰药也有降脂抗凝作用;利水渗湿药能使组织的水液得以排出和吸收,活血化瘀药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经较深入的机理研究发现大多与前列腺素系统及环核苷酸代谢有关系。通过临床观察,中药在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临床上常用中药提取物治疗眩晕,如天麻素、灯盏花素、丹红注射液[23]、血塞通、舒血宁等,研究发现[24]川芎嗪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改善动脉顺应性,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携氧能力,从而增加缺血组织血流量。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不同药物,如对于肝阳上亢者用天麻注射液,对于气血不足患者用生脉注射液等,对于肝肾不足则选用刺五加注射液,再配合西药相关治疗及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多项临床研究[25,26,27]均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能降低复发率,未发现毒副作用,可推广使用。另外,在中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传统的针灸、推拿、理疗等治疗,在治疗眩晕病上均有很好疗效,尤其在颈椎病性眩晕的治疗上起着重要作用[28]。

5 结语

枕神经痛中西医结合诊治探讨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2004年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枕神经痛病人120例, 其中男71例, 女49例, 年龄20岁~62岁, 平均35.6岁;病程5 d至5年。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 (对照组, 55例) 与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65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临床表现

120例均有典型的枕部或上颈部疼痛, 98例为阵发性发作;疼痛于一侧者76例, 双侧者44例;放射至头顶、乳突或外耳部85例;抽搐样、刀割样、电击样81例, 钝痛样、胀痛样39例;呈频繁、间歇或持续性。120例于枕神经出口处 (在乳突与枕骨隆突连线中点或外1/3处) 体征检查均存在明显的压痛点或感觉过敏。29例见枕部、颈项肌肉紧张或痉挛、僵硬。

1.3 诱因病因

31例发作前有明显头颈部受凉 (冷风、冷水) 侵袭史, 酒后5 d内发生19例, 发病前有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23例, 风湿抗O及血细胞沉降率异常5例。影像显示颈椎骨质增生肥大、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关节炎29例, 原因不明13例。

1.4 影像检查

全部病人颈椎X线结果显示, 29例有颈椎疾病, 如颈椎增生肥大、颈椎骨关节炎或变性等;47例作颅脑CT, 均未见异常发现。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无禁忌证和严密观察下, 本组选用的止痛药主要有布洛芬、卡马西平和双氯芬酸钠。对病程较长或伴有焦虑、抑郁甚至严重失眠者, 加用阿米替林、氟西汀和阿普唑仑等药物, 以提高本病止痛的疗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和穴位注射治疗, 注射液为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或醋酸强的松龙等;中药治疗据辨证论治给予汤剂或中成药;理疗科行超短波、红外线、激光照射等治疗。

1.6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头痛的鉴别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标准[1,2]。

2 结 果

2.1 疗效分析

对照组、治疗组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9%、91.5%, 总有效率为73.2%、95.8%, 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2 止痛时间

治疗组95%病人治疗后即刻或1 d~3 d可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病因复杂和病程长者除外;对照组见效时间缓慢, 完全缓解多需数日, 部分病人不能控制, 必须加用其他治疗手段方能控制。

3 讨 论

3.1 关于本病诊断及临床特点

时至今日, 枕神经痛并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其分类现列为国际头痛分类中之一种[2]。一般来说, 根据病史, 疼痛发作的性质、程度、时间、放射部位、神经分布区域的压痛点, 通常诊断便可确立[3]。近年认为, 诊断要点有:典型的枕部或上颈部疼痛阵发性发作;多为一侧性, 可放射至头顶、乳突或外耳部;性质呈抽搐样、刀割样、电击样或钝痛样;频繁、间歇或持续性;枕神经出口处 (在乳突与枕骨隆突连线中点或外1/3处) 有明显的压痛点或感觉过敏;影像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即可诊断。然本病临床误诊并不少见, 在分析的120例病人中, 由于对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不熟或被轻视, 首诊误为偏头痛38例, 紧张性头痛13例, 其他疾病7例, 虽然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本病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其病因及临床特点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应与重视。

一些文献报道[4,5], 枕神经痛颈椎X片大多数无异常发现。一组290例患本病的82例颈椎X片中, 只有2例 (2.4%) 异常。而在本组病例中, 颈椎异常者达29例, 占24.2%。另一组48例颈性头痛分析中, 其中伴有枕神经痛16例, 可见颈椎病应是其重要病因之一[6], 对此类病人作常规颈椎X片是必要的。

3.2 关于本病临床治疗方法比较

枕神经痛引起的诱因、病因较多, 疼痛性质多样, 程度通常剧烈, 因此治疗有时较为棘手。特别是初诊, 如不能有效地止痛, 病人常痛苦不堪, 甚至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改变。止痛药物如卡马西平、双氯芬酸钠等若较长时间使用, 不良反应常会引起白细胞降低、转氨酶升高、过敏反应等, 且慎用、禁忌证也多, 故单纯使用, 不利于达到完全缓解疼痛的目的。封闭疗法是国内外治疗本病的主要有效方法, 利多卡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7]。前者不仅可阻断枕大神经向中枢传导疼痛刺激, 同时还有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扩张血管、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作用;后者如地塞米松等具有较强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通透性, 减少炎性渗出, 抑制组胺及其他致痛性物质的释放。病变处用药对迅速消除神经、肌肉组织炎症, 解除水肿压迫, 达到尽快消炎止痛具有重要作用。本组运用此法多能收到即时效果, 但持续作用较短, 故有的病例, 需要多次注射。对于反复发作或久治效果不显著的病人, 应早日采用物理疗法, 除上述仪器治疗外, 应用射频热凝治疗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8]。本病极少数采取手术治疗, 文献报道除非有高颈段、椎管内、颅后窝病变所致本病, 或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及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者, 方可采用局部减压及部分神经切除的显微手术治疗。近年认为, 这也是一种对顽固性枕大神经痛较安全有效的方法[9]。

3.3 关于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

枕神经痛虽系神经科门诊常见痛症疾病之一, 但由于病因复杂, 临床常难以一时根治, 部分久病不愈或呈慢性病情发展的病人, 可因反复发作, 疼痛刺激, 使其心境恶劣, 进而引起心烦、失眠、焦虑, 或忧虑、抑郁及头晕、胸闷、心悸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本病的西医疗法尽管有其特点, 近年也见显著进展, 如使用先进的检查手段搜寻致病原发灶进行彻底治疗等。但上述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却难以普及, 大多数病人仍然惯常使用对症治疗, 而长期服用止痛、镇静药物不仅可致肝肾、骨髓等功能损害, 还可加重在原有疾病上的精神心理负担及压力。同时也对病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诸多的不便, 如忌驾驶、忌危险岗位工作等。中医治疗思路广博, 经验丰富, 结合个体特质辨证论治, 具有一定的优势。从临床治疗手段来看, 中药、针灸、推拿、敷贴、气功等, 在此病的效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有报道[10], 用中药川芎茶调散加全蝎、蜈蚣治疗本病, 其临床治愈率为58%, 有效率90.3%。认为方药与虫类药合用, 可加强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用葛根汤加减治疗枕神经痛, 其治愈率44%, 有效率92%, 强调用经方治疗太阳病头痛项强的价值, 符合《伤寒论》:“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无汗恶风, 葛根汤主之”理论。针灸止痛, 素被公认, 且比中药更胜一筹。一项以针刺治疗枕神经痛60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针刺组的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3.3%, 与单纯中药组46.7%和7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针药并用治疗枕神经炎的研究显示, 65例中, 治愈率达到55%, 有效率97%。而西药卡马西平 (0.3 g/d)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7%, 且长期服用, 不良反应增多[12]。然在使用中医中药中, 也存在疗程相对较长, 甚至极少数由于原发性疾病未能及时查明, 而延误了治疗时机。有些疗法病人依从性较差, 如穴位注射、穴位封闭等, 在操作上若无非常娴熟的技术, 也可致使神经损伤, 造成新的病变。西药止痛治疗随着剂量的增大, 其对机体的损害也加重。因此, 为了提高疗效, 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克服单一疗法的不足, 中西医结合应在本病中充分发挥作用。

3.4 关于本病的转归与预防

本病转归与病因有关, 凡能迅速解除原发病病因的枕神经痛, 一般均能痊愈;反之较差。预防要特别强调避免本病的诱因, 文献及本文的分析结果均显示, 一些诱因是枕神经痛发生的主要所在, 如头枕颈部的受凉, 冷风、冷水的侵袭等。尤其要注意防范酗酒或酒后受寒及风冷刺激, 因为此情况常可引起颈枕部的神经肌肉血管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或损伤而致剧烈疼痛。此外增强体质, 切忌过劳和疲乏, 预防感冒、感染、中毒等, 也是防范引起本病的重要措施。现已表明, 颈椎病为继发性枕神经痛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 因此尽量防范头颈部姿势不正, 避免其剧烈或不正当运动, 以减少枕颈部刺激。对可能因情志原因加重病情或引起反复发作者, 要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及给予抗抑郁、焦虑的药物, 以加强对本病的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枕神经痛临床诊治特点,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120例枕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表现特点和近年治疗进展进行比较。结果 枕神经痛有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疼痛的缓解率为91.5%、总有效率为95.8%, 均优于单纯药物组 (58.9%、73.2%, P<0.01) 。结论 明确枕神经痛诊断, 有助于避免误诊或漏诊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对猪瘟诊治 篇7

关键词:功能失调,子宫岀血,中西医结合,诊治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是现代医学的疾病, 是指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 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 经量过多, 经期延长, 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96例功血患者都是崩漏专科门诊病人, 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中药组66例, 年龄最小16岁, 最大53岁, 平均38岁。中西结合组36例, 年龄最小15岁, 最大52岁, 平均35岁。

1.2 诊断标准

(1) 月经初潮后的女性, 阴道出现不规则出血, 流量过多或过少, 持续时间或长或短。 (2) 连续3个月经期延长达10d以上。 (3) 凋期少于23d伴经量增多。 (4) 月经频发。

1.3 临床表现中药组66例中, 不规则出血22例, 经期延长17例, 先期量多7例, 月经频发10例。

中西结合组36例中, 不规则出血20例, 经期延长21例, 先期量多12例, 月经颁发3例。

2 治疗方法

(1) 中医辨证理论, 肾虚为其本, 血热、血瘀、气血两虚为表现。 (2) 治疗原则, 健脾益肾, 活血化瘀, 安冲调经。 (3) 基本方功血1方, 由炒蒲黄、阿胶、白术、黄芪等组成。功血2方, 由熟地、淮山药、白术、白芍等组成。 (4) 中药组治法。初诊不规则出血或月经淋漓不净, 用功血1方, 3剂至6剂, 血止后改服功血2方, 7至12剂。以后月经周期则于月经干净后服功血2方, 10~12剂, 以上都是每日1剂, 煎服。 (5) 中西结合法。初诊时出血日久, 元气大亏需求速效, 采用中西结合治疗。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评定痊愈

治疗后3~5d血止, 1~3个月内周期正常, 经量正常。显效:7d内血止, 1~3个月内周期接近正常, 3个月内经量明显减少, 经期7d以内。好转:血时间7d以上, 3个月内周期基本规则, 但不稳定, 经期7d之间, 经量有所减少, 但仍偏多。无效:用中药9剂以上仍未止血, 需改用诊刮止血或转住院治疗者。

3.2 治疗结果止血效果

中药组平均2.8d, 中西药组平均2.7d。中药组66例, 痊愈42例, 显效13例, 好转7例, 无效4例。中西药组36例, 痊愈23例, 显效11例, 转1例, 无效1例。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说明中药功血1方和功血治疗功血是有较好的疗效。

4 体会

(1) 辨病与辩证相结合, 审因施治是治疗功血之首务功血属崩漏范围, 中医传统认为月经、带、胎产、杂病所出现的“不规则阴道了血症”均属崩漏范围。因此, 崩漏专科门诊病人如不进行辨病, 只按中医的辨证必有不少误诊漏诊。所以, 初诊病人必须细询问病史, 做妇科检查, 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 确诊为功血后列入治疗观察对象, 以便总结疗效。 (2) 止血、调整月经周期是治疗功血的两个关键步骤。功血所致之崩漏出血量多或日久不净, 易引起严重贫血甚心律失常, 属《伤寒论》“脉结代、心动悸”之范畴, 故用益气补血, 以炙甘草汤加味治之, 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以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 增加心脏收缩力, 改善血液循环, 缓解心绞痛, 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均有良好的作用, 且无副作用, 对心律并有双相调节作用, 从而使患者诸证缓解直至痊愈。

5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 机体受内外因素 (如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的改变、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 等影响, 可通过大脑皮层, 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和制约。这种关系失常时, 突然地表现在卵巢功能的失调, 从而影响子宫内膜, 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止血和止血后调整建立正常月经周期, 防止复发及改善一般情况, 纠正贫血。治疗中要根据患者年龄、病程长短、出血量多少、与上次出血时间关系、病人体质差异等分别制定相应的方案。治疗可分阶段进行, 对青、中年病人以达到恢复排卵为目标, 更年期妇女则以调整周期, 减少出血, 防止复发为重点。对其它绝大多数功血患者而言,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在妇科医生指导下, 有针对性地进行适时适当的激素治疗。在出血期间患者应稳定情绪, 适当休息, 加强营养, 还应注意忌食辛辣食物, 以防加重出血, 鼓励其少量多次进食, 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对于功能性出血应该“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1]。仔细检查, 多观察对于早发现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2]据现代药理理论及临床证实:人参能改善心肌营养代谢, 增强心功能及抗心律失常, 室性早博, 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均有效果。黄芪含多种酸碱及微量叶酸, 能补气升阳、强心利尿、降压、止汗。丹参活血化瘀, 加强心脏的侧枝循环, 扩张冠状动脉, 有利心功能的改善和房颤的转复, 对局部缺氧所致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综观全方, 诸药并用, 心气复而心阳通畅, 心血足而血脉充, 气足血旺, 抵抗力增强。

参考文献

[1]崔满华.青少年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6 (9) :666~669.

上一篇: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下一篇:配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