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2024-06-22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精选十篇)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及分型标准者;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者;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存在免疫缺陷和中性粒细胞功能改变;合并恶性肿瘤者。其中男87例,女73例;年龄19~69岁,平均(53.24±4.22)岁;病程1~14年,平均(4.45±1.23)年;平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为(10.23±3.42)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51.24±4.00)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调整血压、控制血糖,预防控制感染,吸氧,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消除水肿、抗血小板、抗凝、营养神经,处理并发症等对症处理。

对照组:选择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1个月。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组成:怀牛膝30 g、生牡蛎30 g、生龙骨30 g、石菖蒲15 g、代赭石15 g、龟板12 g、赤芍12 g、天冬12 g、玄参12 g、山茱萸肉12 g、代赭石15 g、天麻12 g、泽泻12 g,水煎200 ml,早晚服用1次,1剂/d,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定标准: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并评定两组治疗后的NIHSS与Barthel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治疗后试验组治愈43例,显著进步27例,进步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20例,显著进步30例,进步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NIHSS与Barthel评分对比

试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强效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抑制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挽救缺血半暗带区脑细胞发生的迟发性死亡。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病机关键在于神明失守、肾虚精亏[2]。在中医治疗中,玄参、天冬、泽泻能清热,山茱萸肉、龟板、赤芍能养阴平肝,代赭石、牛膝引血下行,石菖蒲开窍醒神,天麻通络息风,丹参、鸡血藤、地龙活血化瘀。诸药配伍实现补虚与祛邪并用的效果。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在脑梗死恢复期二级预防治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选择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在脑梗死恢复期二级预防治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依达拉奉

参考文献

[1]王勇.通阳活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48例[J].中医研究,2015,28(6):36-38.

中西医结合医院开业庆典仪式方案 篇2

二、本方案实施时间二年月日──月日

三、广告策略

(一)广告分期l、开业前期(年─日),主要任务是吸引和其周边受众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留意;初步建立医院形象,引导受众使之熟悉医院。广告宣传采用立体攻势:报纸、电视、传单、彩页、条幅,特别是电视以预告方式轰击,报纸除硬广告还应辅以软文突出医院特点。

2、庆典期(一日),活动的重点阶段,除重视现场气氛的修建。佳宾的接待、与会职员的位置安排、现场秩序的维护、安全保卫工作、突发应急措施是工作重点,每项事务安排专人负责。另外,媒体记者的接待也不可忽视,直接关系到开业新闻的发布。

3、巩固期(──日),发掘开业庆典中出现的新闻点结合医院业务特点继续广告宣传的攻势,建立医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二)策略建议l、开业前期和巩固期间的系列报纸广告。设计系列的各款报纸广告,以供随时使用,报纸上打广告,开业的前一天和开业以后的一天用整版套红广告,到达醒目效果同时突出医院实力。其它时间以四分之一版套红为主。(以下的宣传标题仅供参考)主体广告:?中西医结合医院落户

2、电视广告。预告开业信息、宣传医院特点范围。

3、大型布幅广告。在医院大楼醒目处,挂大型巨幅布标,吸引受众眼球。

4、在公交车体上做不同线路的车体广告,以增强后期的广告效果。

5、在门眼前悬挂竖幅、彩旗,以此增加气氛。

四、活动执行

(一)现场布置a.舞台搭建:舞台设在医院院内展红地毯,面积大约为100平方米,背景为12m6m红底黄字“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诊仪式”。在大门和舞台的左右两边各放置两排庆典鲜花。(进口处要辟专用通道一个,供佳宾领导专用,避免出现其它情况)b.现场包装:

1、医院大门处立彩虹门一个,文字内容为“热烈祝贺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张志喜”。

2、二个空飘气球分别栓在彩虹门两边。

3、五十条的竖幅从医院外楼垂下。(竖幅及空飘内容待定略)

4、医院大门口和地毯舞台前分别放置4个音响,每处左右各一个。

5、舞台右侧设置讲台一个,上置鲜花和麦克风。c.剪彩所需物品彩剪刀n把,托盘n个,彩绸n条,礼宾花n枝。

(二)活动参与人物:

1、佳宾,监管部分领导。

2、团体老总、副总(不用上台,接待并陪同贵宾)。

3、院长、行政副院长、业务副院长。

4、礼节小姐32名,8人一排分列在医院门口和舞台两边迎宾,迎宾结束后,按参与剪彩的佳宾人数相应安排礼节小姐上台协助剪彩工作。

(三)活动流程:

1、前期接待。a、重要客人由老总和院领导接待,并陪同签到,安排人拍照。b、特别尊贵的客人由老总或院领导陪同参观医院,并抓拍照片。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3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医院;无线数字医疗项目;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1 建设目标

移动“无线数字医疗”平台项目的实施要达到如下目标:优化医疗与公共卫生业务流程提高医疗与公共卫生业务的效率;提高医疗与公共卫生质量、安全性;满足医院管理与卫生行业监管的量化决策支持的需要,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个性化和患者亲和力。

2 方案特色

随时随地,尤其是在医生决策的地点——如查房、会诊时,及时录入医嘱;随时随地,及时获得医疗安全、质量警示信息;随时随地,与其他医生、护士、医技人员沟通;随时随地,安排任务,查看即将执行的任务,或獲得要执行任务的提醒;简便、快速操作,信息录入简明扼要,信息查询简单清晰,能极大提高医疗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效率。

二、系统设计方案

1技术架构

采用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开发,基于SOA架构,在.Net Framework 3.5的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及WWF(Windows Work Flow)基础支撑下,建立临床医疗、管理业务协同工作流程,建立业务协同运行规则,信息警示规则,对医院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驱动基于流程、事务及规则的医疗质量安全警示、医疗业务协同工作流、移动医生应用、移动护士应用中间件平台,通过临床知识库,完成医疗业务协同应用及医疗质量、安全信息警示及医生、护士的移动应用,实现医疗业务流程的优化、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运行。

在微软标准的.Net多层应用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开发应用,使得系统具备更大的可伸缩性,既可以适应大型应用程序的分布式企业级多层体系结构的应用程序——即可以单独部署中间应用服务器,也可以适应单机开发的需要;既能支持Windows应程序开发,也能支持B/S和移动设备Windows Mobile应用程序的开发。

2网络架构。满足既要网络保密,又要提供病人访问互联网的需求。院内:WiFi覆盖,提供VLAN+CHINANET和医院内部双SSID+SSID隐藏+固定IP+WLAN访问控制器院外3G CDMA VPDN安全接入

3 系统安全性

(1)网络层。采用基于无线VPDN产品、移动终端安全认证及医疗信息加密传输等三重移动安全接入体系方案。三重移动安全接入体系分别是:基于CDMA 1X/ 3G高速分组网络,利用L2TP隧道技术构建与公众互联网隔离的虚拟专用网络;利用X.509数字证书及高强度非对称密码算法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身份认证;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可的商用密码算法对医疗信息进行加密传输。

(2)数据传输层。概述:无线应用平台在手机终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中采用了加密算法,该加密算法采用的是DES32位非对称算法,作为安全性非常高且国际认可的一种算法,不易被破解,大大增强了数据的安全。原理:手机客户端发出请求,该请求会通过客户端的通讯协议层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到服务端,服务端会将该数据解密,并识别为脚本语言,从而进行解析,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同样服务端传输数据之前也同样会采用加密传输,到达客户端后进行解析然后展示到界面上。实现方式:用户往往比较担心手机终端和平台服务器之间的交互会泄密,造成损失,现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压缩密文包的方式进行处理,即便使用一些解密工具也无法将其解密,安全上已经做到了保障。

(3)服务器层。黑/白名单记录了终端登陆用户的信息,白名单的用户可正常使用无线应用平台,黑名单的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无线应用平台。原理:手机在授权的时候需要手机设备号码进行唯一性授权,客户端登陆的时候服务器端需要验证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和手机设备号,信息完全正确才可登陆应用程序,当手机设备号被列入服务器端的黑名单中,那么该客户端将无法正常登陆无线应用平台,很好的杜绝了手机遗失带来的资料泄露问题。白名单的用户可正常使用无线应用平台。实现方式:无线应用服务器端有黑名单和白名单表,记录了手机终端的用户名,密码,手机设备号码,客户端提交过来的信息与白名单参数匹配时,允许该用户登陆;由客户端提交过来的信息与白名单参数不匹配时,禁止该用户登陆。

4系统备份。采用两台服务器交叉备份,各安装有数据库软件及应用系统软件,分别独立运行数据库和应用系统。配置备份策略每天晚上非工作时间时,定时进行数据库备份到另一台服务器。当出现数据库故障时,可以将备份数据导入备份数据库服务器,恢复使用;当出现应用系统故障时,则更换应用服务器即可恢复使用。

三、产品功能

1危机值管理。危机值就是病人的检验、检查报告中,检验指标、检查指证或检查结果中出现异常,与病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可能会威胁病人生命安全或者对于后续治疗有重大影响的情况而发出的紧急报告。危机值协同管理就是检验、检查科室发出危机值报告时,该应尽快通知或送达床位医师或责任医师,由该医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时作出处置或启动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该功能需要与医院LIS系统、HIS系统进行互联,从LIS系统中接收危机值信息。

2计划任务管理。医院医疗业务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的日程性的计划安排,本功能会将医院的这些事务性的安排发送到相关医师的手机的日程管理上,使得医师能够及时了解自己未来的日程计划、作出合理安排,到时可以依据日程安排提前提醒责任人准时参予相关活动。该功能需要与医院OA系统、HIS系统进行互联,从OA系统中接收会议安排,从HIS系统中接收医师排班和手术安排等。

3会诊管理。依据病人病情的复杂性,医院门诊或住院业务中存在大量的需要他科医师会诊的情形。本功能采用任务推送的方式,按照会诊请求流程将会诊请求及时的推送给会诊医师,保证医院会诊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本系统需要与医院的HIS系统进行互联。

4危重病人管理。是病人发生危重情况、重大手术后的观察期内或者是抢救病人尚未脱离危险期,一般病人处在ICU中或者连接监护仪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状态。危重病人管理是重症病人的监护仪发出生命体征的警示,由值班护士或值班医师判断是否进入重症病人的协同工作流程管理。该功能需要与医院HIS系统进行互联接收重症预警信息。

小儿慢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咳嗽患儿, 其中男47例, 女59例, 年龄最小1岁, 最大11岁。最短病程26d, 最长病程26个月。66例患儿病程少于2个月, 23例患儿病程少于4个月且长于1个月, 16例患儿病程长于5个月且少于2年, 1例患儿的病程长于2年。87例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单一咳嗽, 14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并伴有鼻塞、咽喉异物及反复清咽等症状, 5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并胸痛和咽痛、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排除标准:有药物禁忌;腋温高于39.5℃;患儿发病后有使用抗感染药物;患儿监护人不同意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3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病症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 明确病因。根据患儿的情况使用鼻窦CT、激发试验、食管24hpH检测、支气管舒张以及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等辅助检查手段诊断患儿的病因, 在根据患儿病因进行治疗。 (1) 对照组。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段每次口服不同剂量的酮替芬药物, 年龄<3岁的患儿每次服用0.5mg, 年龄≥3岁的患儿每次服用1mg, 每日服用2次。 (2) 观察组。患儿在接受酮替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肺必清颗粒治疗, 肺必清颗粒由杏仁、制大黄、鱼腥草、生甘草以及黄芩组成, 用量分为6g、10g、10g、10g和5g。取5g肺必清颗粒, 用温开水冲服, 每日服用1次。以2周为1个疗程, 两组患儿均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

依据卫生部关于慢性咳嗽的治疗疗效标准[2], 患儿的治疗状况分为治愈、好转及无效三个标准。治愈:患儿咳嗽症状减少达80%以上或咳嗽症状消失;好转:患儿的咳嗽症状减少幅度超过50%但低于80%, 咳嗽对患儿的正常生活无影响;无效:患儿的咳嗽症状减少幅度低于50%, 或患儿咳嗽症状无改善, 甚至加重, 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和组间比,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小儿慢性咳嗽是一种具有一定潜在隐匿性质的哮喘, 其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干咳、且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喉不适、胸痛、上腹部不适等。由于其临床表现不不严重, 许多家长会忽视治疗, 缺少经验的医务人员也会漏诊或误诊该疾病, 而将慢性疾病误诊为支气管炎或普通感冒, 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从而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

口服酮替芬是常用西医治疗药物, 酮替芬是一种抗过敏药物, 其作用机制为竞争靶细胞上的组胺受体并降低组胺受体的活性, 达到稳定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目的, 从而快速消除炎症。然而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 导致西医的疗效常常低于有效标准, 而且抗过敏药物对儿童的副作用较大。因此, 单独西医治疗的缺点较多, 且多数西医治疗方式治标不治本。中医学认为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部, 病机为肺脏受累, 导致肺部宣肃失司[3]。疾病发病缓慢且病程较长, 同时患儿里证的程度也不同。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中有关儿科疾病的诊断标准[4], 中医临床诊断小儿慢性咳嗽主要有风邪久恋、痰热咳嗽、痰湿咳嗽、气虚痰咳、阴虚燥咳五种类型, 其诊断标准也根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痰液数量等标准判断。如风邪久恋多发于清晨, 多有风寒引起, 患儿喷嚏和鼻涕较多, 咽喉异常等。而阴虚燥咳患儿痰少且黏, 多发于中午或夜间, 咽喉干痒。

本文中使用的肺必清颗粒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功效可归纳为宣、泻、清、化四字。制大黄既可治表邪未尽, 又有利于肺中热邪外达[5]。同时配合使用杏仁, 可以起到宣肺泄热之功效, 而黄芩和鱼腥草也均为清热泻火良品, 也具有广谱菌与不同程度的抗病毒抗炎效果。再配合使用甘草, 以保护保咽喉和气管黏膜。多种药物联合使用, 相得益彰, 疗效也更好。本文结果也证实中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优于西医单独治疗的效果。杨黎明等人将60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30例, 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30例, 单纯地采用西医治疗方案。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的治愈人数为27例, 治愈率为90%;对照组患儿的治愈人数为18例, 治愈率为60%。两组数据经过分析比较, 具有显著的差异 (P<0.05) [6]。本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单独西医治疗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而言之,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 可提高治疗效果, 缩短治疗时间, 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建国.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案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6 (7) :884-885.

[2]周学军.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慢性咳嗽42例[J].吉林医学, 2011, 36 (23) :7738-7739.

[3]刘远锋.小儿慢性咳嗽2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8 (3) :62-63.

[4]周连山.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18 (3) :417-418.

[5]吕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100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2 (5) :237-238.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5

一、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以培养临床高级专业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事业而献身。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继承和发扬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能独立承担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在临床医疗技术上达到临床高级专业人才水平。

4.结合临床实践,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3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疾病的临床研究(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的临床研究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病的临床研究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六)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研究

(七)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八)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

四、培养方法及要求

课程学习集中半年时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课程

1.公共必修课

20学分

自然辩证法

3学分(54学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36学时)

外国语(英或日)

6学分(216学时)

医学统计学

3学分(54学时)

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基础

4学分(68学时)

2.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

12学分

中医临床基础

3学分(54学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6学分(108学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研究进展

3学分(54学时)

(二)选修课(至少2门)

4.5学分

高级病理生理学(限选)

3学分(54学时)

分子生物学

3学分(54学时)

医学免疫学及其进展

2.5学分(45学时)中医药文献检索

3学分(54学时)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

2学分(36学时)生理学及其进展

2.5学分(45学时)病理学及其进展

2.5学分(45学时)

公共必修课及选修课由研究生处于第1学期统一组织课堂教学及考试,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组织相关教研室于第2学期安排授课及考试。课程学习要求有统一教材、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同时建立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保证学习质量。

(三)临床能力培养

1.基本要求

按住院医师培养方式轮转,参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临床实践,进行严格的临床训练,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操作技能。

2.具体时间安排(共26个月)

(1)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6个月,每周1—2次随师门诊或查房。(2)临床轮转20个月(本专业科室6个月,相关科室14个月)。①本专业科室(指三级学科)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应尽可能放在临床轮转的后期,便于导师与本专业科室协商,统一安排临床轮转和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也便于学生撰写论文。

②临床轮转的科室与时间:详见《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时间安排规定》。

3.轮转要求

(1)轮转期间尽快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情况。按要求书写经管病人的大病历并记好病程记录。在病房轮转期间每月不少于5份(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可书写住院记录),做到及时、完整、准确、清楚,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要求。

(2)在病房工作期间,负责5张床位,在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掌握本科常见病及危重病的诊断、治疗和实际操作技能。

(3)参加轮转科室的一切业务活动及政治活动,必须参加科室值班,由所在科室负责考勤。

(4)进入本专业临床轮转后,应同时进行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

①临床训练:研究生进入本专业的病房、门诊轮转期间应加强三基训练,轮转结束达到临床高级专业人才水平。

②科研能力培养:导师以及指导小组成员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指导研究生正确选题,进行科研设计,按时开题,完成论文的临床观察,积累临床资料。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学术活动。

③教学能力的培养:参加一定量的教学工作(含科室小讲课)和临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5)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学习期间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6)三年学习期间,要努力撰写学术论文,争取在省级或省级以上期刊正式发表。

(四)考核

临床理论采取综合笔试,临床业务技能采取口试、床边实际考核、模拟操作及抽查医疗文件等方式,考核小组按临床考核项目评分表进行逐项评分,取平均分,最后得出综合分数。

1.出科考核:每个科室轮转完毕后,由科室负责人及带教老师组成轮转考核小组,对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表现及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将考核情况和评定意见填入“临床医学研究生轮转考核评定表”备案入档。

2.中期考核:完成部分临床科室轮转及开题报告之后,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5月份,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学习成绩、临床能力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具体详见《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实施细则》。

3.综合考核:研究生在完成理论教学及临床轮转结束后由本学科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3~5位专家组成的综合考核小组,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考试,考核成绩达标,方可进行论文答辩。

(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临床实际意义,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一般可不做实验研究,论文撰写不能占用临床轮转时间。具体要求详见《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若干规定》。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时间安排规定

(试

行)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时间安排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共三年,其中课程集中学习6个月,临床轮转26个月。

二、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轮转阶段安排] 1.临床内科专业(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包括:① 相关专业科室(指三级学科)的临床轮转不得少于3个科室,可以增加与专业相关的辅助科室,时间为14 个月。② 本专业科室(指三级学科)临床轮转时间为6个月。③ 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6个月。

2.其他临床学科专业(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研究生的临床轮转包括:① 相关专业科室的临床轮转不得少于3个科室。时间为8个月。② 本专业科室(包括本专业各研究方向及与本专业相关的辅助科室)临床轮转时间为12个月。③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6个月。

导师指导下的临床工作应尽可能安排在临床学习的最后阶段,以便于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三、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进程

1.课程集中学习6个月: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2.临床轮转26个月:第一学年第二学期(3月)起至第三学年第二学期(4月底)结束。

3.研究生开题报告完成时间:第二学年第二学期(3月或4月)4.中期考核完成时间:第二学年第二学期(5月)

5.导师指导下临床工作6个月:第三学年第一学期(11月)起至临床轮转结束(4月底)。

6.毕业考核完成时间:第三学年第二学期(4月底)。7.论文答辩完成时间:第三学年第二学期(5月底)。

附:各专业临床轮转科室

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专业临床轮转科室

跟随导师肿瘤病房(含门诊)

6个月 本专业肿瘤病房

6个月 心血管内科

3个月 消化内科

3个月 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血液科

急诊科

放射科

B超室

病理科

具体轮转科室先后次序根据情况自定。

2个月

1个月

1个月

1个月

1个月

1个月

1个月

中西医结合临床血液专业临床轮转科室

跟随导师血液病房(含门诊)

6个月 本专业血液病房

6个月 心血管内科

2个月 消化内科

2个月 呼吸内科

2个月 神经内科

B超室

心电图室

血研室

骨髓室

具体轮转科室先后次序根据情况自定。

2个月

1个月

1个月

2个月

2个月

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专业临床轮转科室

跟随导师消化病房(含内镜室)

6个月 本专业消化病房

6个月 心血管内科

3个月 呼吸内科

2个月 神经内科

2个月 内分泌科

急诊科

放射科

B超室

具体轮转科室先后次序根据情况自定。

2个月

1个月

2个月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6

关键词:缺血性溃疡,中西医结合,创面处理

缺血性溃疡通常指肢体因供血不足而导致的组织坏死所形成的溃疡面;可导致肢体缺血性溃疡的常见疾病有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糖尿病足三种疾病。对于缺血性溃疡创面的处理, 我们认为需遵循三大原则:一、辨病为先;二、整体、局部治疗结合;三、局部分期、分型治疗。我们根据我院蔡炳勤教授、黄学阳教授多年来治疗缺血性溃疡的经验, 结合目前众多医家创面处理的临床荟萃, 初步总结了缺血性溃疡创面中西医结合处理的一般规程。

1 辨病为先

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所引起的肢端坏死, 属祖国医学之"脱疽"范畴。中医认为, "脉道以通, 气血乃行", 本病总因脉络闭塞、气血凝滞所致。气血不通除引起局部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疼痛外, 还可引起局部怕冷发凉, 肤色苍白, 酸胀麻木等, 甚至由于得不到气血的供养而破溃, 发生脱疽。但糖尿病足的坏疽继发于"消渴", 且不同于一般脱疽的趾 (指) 坏死为先, 而以肌腱变性坏死为多见, 故上海奚九一教授将这种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命名为"筋疽"。因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与其它脱疽病证在处理方面有着显著不同, 基于此, 我们暂把缺血性溃疡分为"脱疽"与"筋疽"两大类。具体分类详见下表:

如上所述, "脱疽"所包含的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 虽其病因、发病机制存在不同, 但因三类疾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阻塞病变, 最终导致肢端出现缺血改变, 在临床表现上相似, 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以及后期出现的肢端坏疽, 其溃疡创面的处理也有相似之处, 故暂将其列为一大类。但需要指出的是, 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脱疽"中病程较长、治疗较棘手的一类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常并发糖尿病, 而糖尿病又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程, 患者多有末梢神经感觉障碍, 出现缺血坏疽和不易控制的感染, 缺血、感染及神经病变并存, 使疾病愈加复杂, 这里所指的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以肢端缺血为主要特点, 有别于以感染为主要特点的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糖尿病足肌腱变性坏死症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潮红、灼热, 渐至湿性坏死, 但患足血供良好, 肢端无明显缺血征象, 大多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良好, 无明显静息痛, 多伴有"三高" (高血糖、高血沉、高白细胞) 及"三低" (低蛋白、低红细胞、低血红蛋白) 。

2 整体、局部治疗结合

缺血性溃疡创面的处理决不是仅局限于单纯的创面处理, 而应该把局部、整体相结合, 辨病、辨证治疗。

西医辨病治疗, "脱疽"类病证, 以缺血为病变的主要特点, 故整体治疗重在改善缺血:扩血管、祛聚、抗凝, 配合适当的抗感染、支持治疗、止痛等, 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筋疽"以感染为病变的主要特点, 故整体治疗重在抗感染及控制血糖, 不一定使用抗凝、扩血管等药物。外科手术重建动脉通道及介入手术均以改善肢端供血为目的。

近年来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缺血性溃疡,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效的降低了截肢率, 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国外报道的截肢率达20%, 我国医务人员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 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截肢率降至2%~7%, 本院一组241例脉管炎患者, 行小腿及以上截肢14例, 截肢率为6%[1]。

中医药的治疗包括辨证使用中药、中成药、针灸等多种手段。急则祛邪为先以治病, 缓则化瘀与扶正以善后, 这是基本治则。依该病的基本病程, 辨证为:"虚是本, 邪是标, 瘀是变, 损是果。"奚九一教授认为, 后三者的发病关系是:因邪 (各种致病因子) →致瘀 (新血栓、血管痉挛) →伤损 (循环障碍、旧瘀, 肢体损害) 。应注意肢体破损又会加重新瘀的生成, 更易为外邪所乘, 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病情难于控制。邪、瘀、损三个环节, 有同时并存及主次差异的特点, 这是分期辨证的核心问题。 (1) 在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期, 重点是辨邪为主与祛邪为目的, 及时制止新瘀之活动。邪盛可导致新瘀的延展, "邪去则正安", "祛邪则气血自通", 这是保肢成功的关键。方药以四妙勇安汤加减, 重用银花、玄参等甘寒之品, 既可祛邪, 又可避免苦寒过伤阳气;慎用活血药, 以免导致病情变化, 感染难于控制。 (2) 在临床好转期, 邪去, 辨瘀与虚为主, 治以扶正与活血相结合, 以流畅旁路, 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修复损伤。可用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加减。据实验研究, 益气活血法能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 对促血栓吸收、侧支循环建立有较明显的效果。 (3) 进入缓解期, 辨其虚的性质, 临床气阴虚多于阳虚, 扶正与锻炼相辅, 可以提高肢体功能, 增强体质, 预防复发。予顾步汤、八珍汤加减以扶正补虚祛邪。[1]由于血瘀贯穿于该病的全病程, 长期使用化瘀药应注意, 因该药究属"动药", 若非其时而重用, 或非其病而滥用, 恐耗气动血, 扰乱机体功能, 导致气血阴阳平衡失调。

此外, 生活习惯的调理、戒烟、运动疗法等对于疾病的治疗亦有帮助。

3 局部分期、分型治疗

3.1 脱疽

3.1.1 干性坏疽

干性、局限型坏疽发生坏疽的原因是较小分支动脉的急性栓塞, 肢体侧支循环未及代偿, 局部组织急剧缺血、缺氧所致。临床表现为局限于足趾的一处或多处干性坏疽, 分界较清, 疼痛较轻。处理方法是坏疽部位搽入地金牛酊或红汞药水, 周围皮肤搽氧化锌油。待局部血运改善, 分界进一步清晰后行足趾切除术。

对于足趾切除后的创面, 如肉芽鲜红, 可于清创后行一期缝合, 术中注意勿损伤趾间动脉, 避免邻近的足趾血供受影响, 术后伤口需留置胶片引流。术后2周-3周拆除缝线。对于创面肉芽不新鲜、渗液较多的, 暂不缝合创面, 术后用我院的消炎油纱外敷, 待创面坏死组织少、渗液不多后, 可改用我院的生肌油纱外敷促进肉芽生长, 伤口疤痕愈合。溃疡面太大者, 可考虑点状植皮术。

3.1.2 湿性坏疽

湿性外伤型坏疽发生坏疽的原因是在肢体缺血的基础上由于外伤因素 (如修剪趾甲、穿鞋不当、天冷冻伤、热水袋烫伤、静脉穿刺损伤等) 诱发或加重坏疽。多呈湿性, 范围较大, 皮肤潮红, 界面不清, 疼痛明显。除需用抗生素加强抗感染外, 我们采用中药外洗方 (大黄30、乌梅30、五味子30) 泡脚, 每日1-2次, 每次20-30分钟, 需严格控制外洗溶液的温度, 以40-45℃最适宜, 温度太高或太低均会影响患肢的供血, 影响治疗效果。泡脚后用双氧水及盐水冲洗伤口, 并用优锁溶液外敷以祛腐, 亦可用慷舒灵 (含银的凝胶制剂抗菌敷料) 外敷, 局部创面可加用外用抗生素制剂 (如阿米卡星喷雾剂) 。如趾间溃疡, 应用"隔离法"分离各趾, 以防脓性渗液侵蚀邻趾。痂下积脓者, 应去痂充分引流。每次换药时, 可采用"蚕食"法, 分次清除坏死组织。待炎症控制后坏疽局限时, 再按干性、局限型坏疽处理。

3.1.3 局部清创应注意的问题

清创术要根据局部缺血的特点, 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必须在患肢血运改善, 基本能平卧;患肢水肿消退, 坏死组织分界清楚的情况下, 才能清创。施行清创术应避免采用局部麻醉, 免致麻药压迫血管加重缺血, 我们比较推崇用腰硬联合麻, 术后留置止痛泵, 有止痛作用, 并能扩张周围动脉, 一定程度上改善下肢供血。严格控制大面积一次清创, 以防强烈刺激致侧支血管痉挛闭塞而引起肢体坏死范围扩大的不良后果。

3.2 筋疽

3.2.1 急性发作期

糖尿病足筋疽是导致截肢的重要因素, 急性发作期患肢局部症状明显, 初期患足趾肿胀, 或呈巨趾、巨跖性肿胀, 张力较高, 无波动感;局部色红、灼热, 逐渐皮下积液, 波动感增强, 有稀薄棕褐色、腥臭脓液溢出, 伴有发热、精神疲倦等全身症状, 该期发展急骤、病情危重, 有明显炎性反应, 可蔓延至全足及小腿, 有不同程度的肌腱变性、水肿、坏死现象。

此期局部治疗以理筋为要, 切开"宜早不宜迟", 使邪有出路, 处理肌腱变性坏死的主要措施是:纵深切开, 通畅引流, 药捻提脓, 中药灌洗。由于肌腱变性坏死多发生于足趾、掌厚韧部位, 病灶深在, 必须纵深切开才能清除;又因为肌腱的坏死感染为渐进性向近侧蔓延, 一次难以清除干净, 所以强调贯穿引流。可用纱条也可用中药化管药捻, 后者有化腐而不伤新, 拔脓而通畅引流的作用。我们的经验用优锁纱条或胶片引流条进行贯穿引流, 引流需遵循贯穿脓腔最高及最低位原则。每日坚持中药外泡 (大黄、乌梅、五倍子, 用法如前所述) , 在局部发挥清热解毒、抗炎抑菌, 改善血运的效应, 尤其对发生于足底组织坚韧部位高糖、多水的病灶, 有渗透、吸湿、荡涤、清洁之功, 可有效减少局部渗液, 促进肉芽生长;优锁纱条需每日更换, 胶片引流则可数日更换一次, 每日可用双氧水沿引流条冲洗脓腔。

对于溃疡内坏死的组织, 可适当采用"蚕食清创", 多次分部修剪腐肉, 以不出血或稍出血、无明显疼痛为度。对坏死肌腱的清除, 需待肌腱分界清楚, 肉芽生长, 在操作时裸露在伤口的肌腱, 切不可拉长后切断, 以免肌腱回缩后引起深层感染;对裸露在外的神经, 应及时利刀切断, 令其自由回缩到伤面内, 可减轻患者痛苦。切开及引流后, 尽量鼓励患肢做足部屈伸运动, 病情允许, 可早期下地活动, 有利于引流的充分。

通过上述处理, 患者症状一般在数天内可迅速缓解, 局部渗液不多、肉芽生长良好后, 可拔除引流。

3.2.2 好转恢复期

此期, 患足肿胀消退、腐键脱净、创面肉芽淡红, 上皮生长缓慢。脓腐已净后留下的溃疡, 糖尿病足患者较脉管炎患者溃疡愈合更为困难, 可用中药祛腐生肌药物外敷, 广东省中医院研制的生肌膏及生肌油纱, 临床及实验证明有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作用[2]。

3.3 缺血性溃疡的截肢

缺血性溃疡中, 对III期3级和不能保留残足最低功能的III期2级的肢体, 以及糖尿病足局部病灶导致全身感染不能有效控制、危及生命的, 都应考虑施行截肢术。关于截肢, 既要反对片面强调高位截肢的倾向, 又不赞同不顾残足功能, 疼痛折磨和经济承受能力, 而坚持不截肢的观点。一般情况下, 宁保肢, 不截肢;截肢时宁低位, 不高位, 以尽可能保存患肢组织为原则。

4 难治性缺血性溃疡创面的治疗

对于难治性缺血性溃疡的治疗, 仍有赖于血液循环的改善。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公认促进溃疡愈合的外用药, 但现代医家也正在努力的尝试和总结, 如外缘性表皮生长因子的局部外用促进溃疡面愈合研究[3], 无机活性元素对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创面愈合的实验及临床研究[4], 慷舒灵 (含银的凝胶制剂抗菌敷料) 外用的临床研究[5], 高渗葡萄糖外敷处理糖尿病足创面[6]等研究, 均是目前难治性溃疡创面治疗措施的有力补充。此外, 对于下肢缺血的治疗, 除了传统的药物、手术、介入等治疗外, 近年来, 利用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也逐渐在我国开展起来, 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7]。

中医外科在溃疡的处理方面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外治以独特的"煨脓长肉"、"祛腐生新"等方法可迅速有效的促进溃疡愈合, 是中医外科的亮点, 但由于传统外用药剂型的不规范及作用机制的不明确, 也限制中医外用药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溃疡处理方案, 及如何发展我们的中医外用剂型, 是我们当代中医人应当努力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林毅, 蔡炳勤主编.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o外科专病[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谭志健, 蔡炳勤, 陈志强.祛腐生肌膏治疗感染性体表溃疡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1999;5 (3) ∶140-142.

[3]徐俊, 王鹏华.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7;27 (增刊) :44-46.

[4]周来生, 廖镇江, 张勤, 等.无机活性元素对皮肤创面愈合的生物诱导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 2005;21 (5) :363-366.

[5]高方, 薛耀明, 韩亚娟, 等.慷舒灵治疗糖尿病足及下肢慢性创面疗效观察[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 2007;2 (1) :38-39.

[6]马建新.高渗葡萄糖处理糖尿病足溃疡创面21例[J].医药论坛杂志, 2006;27 (9) :96.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本院诊断为颈性眩晕的125例患者, 随机将其分成五组各25例。其中低剂量组女14例, 男11例。年龄33~73岁, 平均 (57.43±3.15) 岁。中剂量组女13例, 男12例。年龄32~74岁, 平均 (58.42±2.41) 岁。高剂量组女16例, 男9例。年龄34~71岁, 平均 (56.42±4.03) 岁。中药组女15例, 男10例, 年龄30~75岁, 平均 (55.82±6.10) 岁。西药组女13例, 男12例, 年龄33~73岁, 平均 (54.61±7.21) 岁。全部患者病程时间10 d~2年。其中伴有偏头痛、恶心者41例, 颈肩部疼痛或麻木者68例, 伴下肢乏力者16例。各组患者的病程时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眩晕属于首发突出症状, 同时发作和一定的头位及颈部活动有关, 发作反复, 次发作的时间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不等, 在间断发作时病程数天甚至数年。 (2) 会伴有呕吐、耳鸣、眼球震颤、恶心、发作性意识障碍、双眼拾阶而上障碍以及猝倒等症状, 是椎基底动脉缺乏供血的表现。 (3) 转颈试验呈阳性。 (4) 颈椎X线片或CT或MRI显示为不同程度的椎体不稳、横突孔狭窄、硬脊膜压迫、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以及主键盘突出等影像学的表现。 (5) TCD检查表明椎基底动脉出现供血障碍, 可发生动脉硬化的变化[2]。

1.3 方法

1.3.1 中药颈复汤

处方为水蛭、地鳖虫、地龙、羌活、川芎、葛根等[3]。低剂量组的药物比例为1.5:1.5:1.5:1:1:3.中剂量组的药物比例为3:3:3:2:2:6.高剂量组的药物比例为6:6:6:4:4:12.各组间中药均由本院中药房统一煎制。每袋剂量150 m L, 1袋/次, 2次/d, 疗程1周。

1.3.2 西药倍他司汀

选用上海三维制药生产的倍他司汀。8 mg/次, 3次/d, 疗程为1周[4]。

1.3.3 基本治疗

每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运动和体位变动, 多卧床休息。饮食清淡, 予以低流量吸氧。每天颈部热敷2次, 每次热敷0.5 h。每天佩戴颈托2次, 每次佩戴2 h。眩晕改善后, 尽早活动。静脉滴注20 mg丹参酮结合250 m L生理盐水, 1次/d[5]。禁止使用其他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的中药或西药。

1.4 观察指标

DHI眩晕障碍的评分量表积分内容包括25个题目, E表示感情性分值, F表示功能性分值, P表示躯体性分值。回答选项时, 是标记4分, 有时标记2分, 无标记0分[6]。眩晕缓解的时间。选用症状视觉的模拟评分法, 主要包括治疗前、后的头晕、漂浮感、闭目减轻、天旋地转感、转头发作或加重、肢体无力、呕吐、恶心、肢体麻木的积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

(1) 临床痊愈指眩晕、其他伴随的症状消失, 可以参与正常的工作和活动。 (2) 显效指眩晕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头略有昏沉, 或是头晕目眩程度轻微, 但是没有自身和景物的旋转感, 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 (3) 有效指眩晕、头晕症状减轻, 仅伴有自身和景物的轻微旋转感, 虽然可以坚持工作, 但是对工作和生活具有一定影响。 (4) 无效指眩晕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症状加重[7]。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五组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 中西医结合三个组DHI眩晕障碍程度、症状积分以及眩晕缓解的时间均优于中药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低、中及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高剂量组的症状积分与DHI眩晕障碍程度均明显优于西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3。

3 讨论

中医理论病机属本虚表实, 主要与劳累、体虚、淤血、气滞、寒侵以及痰浊等因素有关。以肝、肾以及脾为主, 外邪容易乘虚而入, 产生火、风、於、痰等病理演变[8,9,10]。临床辨治眩晕证多以肝脾肾为主。

本组中药处方中, 葛根性味平、甘、微凉, 药如肺、胃、脾以及膀胱经。具有生津止渴、解肌退热及升阳止泻之功效, 还能活血化瘀、升引作用及舒筋活络。现代药理表明对改善脑循环, 扩张脑血管等具有显著作用[11,12,13]。川芎性味温、辛, 可入胆、心及肝经, 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表明对血管平滑肌具有解痉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起到强大的活性, 同时还可以透过血脑的屏障, 在脑干分布较广。羌活性苦、温及辛, 可入肾经和膀胱经, 具有祛风湿、散表寒及利关节之功效。现代药理表明具有抗凝血与抗血栓的作用。地龙性咸、微毒及苦, 可入膀胱、肝经, 具有逐瘀、痛经及破血, 兼治消痰饮、利水道。现代药理表明具有抗凝、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促纤溶的作用[14,15]。倍他司汀是组胺类药物, 经激动组胺H1的受体起到拟组胺的作用, 可对心、脑、外周血管以及椎基底动脉具有显著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总之, 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与颈性眩晕的治疗更具优势, 是安全有效、科学规范、经济便捷的一种内科综合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颈性眩晕的内科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本院诊断为颈性眩晕的125例患者, 将其按照随机编号法分成五组, 其中低、中及高剂量组以低、中高剂量的颈复康汤结合倍他司汀西药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药组采用单纯中药颈复康汤治疗, 西药组采用单纯倍他司汀西药治疗, 观察并比较五组患者的DHI眩晕障碍程度、症状积分以及眩晕缓解的时间。结果:中西医结合三个组DHI眩晕障碍程度、症状积分以及眩晕缓解的时间均优于中药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低、中及高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高剂量组的症状积分与DHI眩晕障碍程度均明显优于西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与颈性眩晕的治疗更具优势, 是安全有效、科学规范、经济便捷的一种内科综合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8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5]是采用青霉素V钾片结合复方冬凌草糖浆治疗, 我院对部分患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现将各组治疗的统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文进行统计的患例对象来自于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82例慢性咽炎患者, 包括男性46例, 女性36例, 年龄范围17~61岁, 平均年龄为42.2岁。根据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 分为三组, 分别为中医组25例, 西医组20例, 中西医结合组37例, 具体病例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组治疗方法为局部注射治疗:用丹参注射液2m L, 结合质量分数为0.2%的盐酸利多卡因0.2m L, 在咽后壁进行局部注射, 选取5m L注射器配合6号针头。注射部位在咽后壁暴露部位的四点进针, 进针深度不宜过深, 能达到粘膜下部即可, 每点注射1m L。1个疗程注射5次, 连续治疗2个疗程。

中医治疗采用中药泡饮治疗手段, 具体方法为取金银花2g, 菊花2g, 玄参3g, 桔梗2g。用开水泡饮。患例服用时应慢慢含下, 每天喝数次 (服用中药代替茶饮) , 2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采用青霉素V钾片结合复方冬凌草糖浆的方法治疗, 青霉素V钾片200~300mg, 口服给药, 每次3片-4片。复方冬凌草糖浆用量为15~25m L, 每天3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要进行青霉素过敏性检查, 及时排除青霉素过敏患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患例治疗的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三组采取不同治疗手段的患例进行χ2检验, 来检验三组治疗手段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的显效率进行t检验, 检验治疗前后, 患例的病情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对治疗结果的判断有一定的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上将慢性咽炎患例咽部的胀紧感, 异物感等症状的消失, 咽部临床检查恢复正常视为治愈;慢性咽炎患例咽部的胀紧感, 异物感等症状的明显改善和咽部检查粘膜无明显肿胀充血, 咽部淋巴结增生状态明显好转视为好转;慢性咽炎患例的一系列症状无明显好转者视为未治愈。

由表2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1)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

由表3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组和中医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 (P<0.01) 。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医治疗组。

由表4可见:中西医治疗手段后, 患例症状明显改善,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的有效性。

3 讨论

本院应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咽炎的依据是:青霉素V钾片对青霉素敏感的的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了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所需要的多肽物质, 青霉素对于产生青霉素的细菌并不表现出活性, 但对于引起慢性咽炎的主要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而冬凌草复方制剂作用机制是;冬凌草性微寒而味甘苦, 具有消热消肿, 祛瘀止痛的功效, 这味药正式针对慢性咽炎的症状而发挥其作用。两种药物的合用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Wu P, Liu YL.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its side effects Liu Pingpharmacological research[J].Chin Tradit Med Res Informat, 2004, 21 (17) :111-11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18-220.

[3]ChenYJ.Chronic pharyngiti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clinicalobservation, [L].Mathemat Med J, 2009, (14) :187-188.

[4]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49-151.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1例。对照组年龄24~39岁, 平均年龄 (28.3±3.1) 岁。病程1~9年, 平均病程 (4.5±2.2) 年;观察组年龄25~41岁, 平均年龄 (28.5±3.3) 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 (4.7±2.4)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接受一般治疗。克罗米芬 (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1970) 50 mg, 口服, 服药时间为撤退性出血或月经第5天, 50~100 mg/次, 1次/d, 连续治疗5天;同时, 于月经结束后第10~14天, 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0~10000 U, 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联合治疗, 以月经周期特点为基本依据, 将治疗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为经前期、经初期、经间期及经后期, 具体如下: (1) 经前期, 治疗坚持以温养肝肾为基本原则。药方为:巴戟天、女贞子、川芎、鸡血藤、枸杞子、白芍各10 g、菟丝子20 g、淫羊藿15 g。采用冷水煎药, 取药汁500 m L, 250 ml/次, 2 次/ d , 1 剂/d, 于月经结束后第1~6天服用; (2) 经初期, 治疗坚持以滋阴养血、活血调经为基本原则。药方为:香附、柴胡、牛膝各10 g、川芎、当归各12 g、熟地黄20 g、益母草30 g、鸡血藤15 g。采用冷水煎药, 取药汁500 m L, 250 ml/次, 2次/d, 1剂/d, 于月经周期第1~3天内服用; (3) 经间期, 治疗坚持以疏肝补肾为基本原则。药方为:紫石英20 g、淫羊藿20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5 g、柴胡10 g、续断15 g、蛇床子10 g、仙茅15 g、蛇床子、女贞子、覆盆子各10 g。采用冷水煎药, 取药汁500 m L, 250 m L/次, 2次/d, 1剂/d, 于月经周期第4~6天内服用; (4) 经后期, 治疗坚持以补肾养血为基本原则。药方为:山茱萸、菟丝子、当归、紫河车各10 g、女贞子15 g、熟地黄20 g、菟丝子12 g、山楂30 g、覆盆子10 g, 于月经结束后第7天开始服药, 1剂/d, 连续服用4~5天。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痊愈:治疗后, 2年内出现受孕现象, 且基础体温呈双相型; (2) 有效:治疗后, 临床指标和症状明显改善, 出现排卵现象; (3) 无效:治疗后, 临床指标和症状无任何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性激素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性激素指标改善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内分泌失调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年龄增长, 肾气衰弱。肾气盛衰与女性的生育、生长、衰老及发育等多个阶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机体的内分泌腺激素可以使生理保持平衡,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逐渐失调; (2) 情志失调。不良情绪会加大机体的应激反应, 影响气血运行, 从而导致内分泌失调; (3) 环境影响[3]。女性容易受到寒、暑、热、风及湿等外邪的侵害, 使气机失调, 气血不和, 从而导致内分泌失调。中医学上将内分泌失调划分为“脏躁”范畴, 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气血瘀滞, 中医在治疗内分泌失调时, 通常坚持活血调经、滋阴养血的基本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给予辩证施治, 从而达到温养肝肾、补肾养血、疏通脉络的治疗目的[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 且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明显, 疗效显著。因此, 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郭纯, 徐景杰.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59例疗效观察[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2012, 33 (5) :908-910.

[2]黄瑞华.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 (6) :1068-1069.

[3]郭文.综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对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04:121-122.

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方便抽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隐痛、腰部酸痛、白带增加、经B超检查见盆腔中有积液等,并将内脏严重疾病及近期手术患者排除。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患者为59岁,最小为35岁,平均为(50.65±0.43)岁。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最大年龄患者为60岁,最小为34岁,平均为(50.33±0.46)岁。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4.0 g头孢曲松钠(国药准字H20044457)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并将0.5 g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064338)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7 d为1个疗程。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西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中药治疗方法如下:①内服中药:内服中药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成分为:丹皮9 g,泽泻、川芎、桃仁均为10 g、当归、炒白术各12 g,茯苓、赤芍各15 g,炒白芍18 g,若出现腹痛患者,将白芍加量至30 g,以上中药用水煎服,1剂/d,分早晚服用,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增减药方。

②灌肠法:主要由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各30 g,当归15 g组成。对于伴有腹痛患者分别加10 g赤芍及香附;对于伴有组织增生患者分别加6 g莪术及三菱。以上药物加水煎至100 m L。待患者排空大肠后,将煎至100 m L的中药经导管灌入患者直肠15 cm处,灌肠后嘱咐患者平卧,持续治疗10 d。

③针灸治疗:嘱咐患者取仰卧位,取患者的气海、关元为主穴,并取患者的三阴交为辅穴,采用0.30 X40.00 mm分毫针进行直刺,行平补平泻法,将针感扩散至整个腹部。随后将艾条切成1 cm的小段,放在腹部气海、关元处的针柄上,中间采用隔板隔开。将艾条点燃,以患者温热舒适为度。待艾条燃尽并变白后,将针拔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指标可作为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下腹疼痛、腰骶部酸痛症状消失,白带性状及量恢复正常,包块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下腹疼痛、腰骶部酸痛症状缓解,白带性状及量得到改善,包块缩小。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包块大小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病情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临床研究收集到的相关数据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及处理,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当观察指标对比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而对照组为65.4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在停药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64%,比较较对照组3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盆腔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症一般是由于经期卫生不良和产后感染所致,厌氧菌、传播性微生物以及需氧菌为三大主要的致病微生物。若治疗不当,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2]。

左氧氟沙星及头孢曲松钠是慢性盆腔炎常用的抗菌药物,其能够增强抗生素的局部吸收浓度,杀灭病原菌,有效促进炎症的消散、软化粘连组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由于慢性盆腔炎属于慢性病,抗生素药物不易进入病灶,长期使用时,易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产生耐药性[3,4]。

中医辩证认为,慢性盆腔炎属“腹痛”、“带下”等范畴,均由产后摄生不慎、乘虚入侵胞宫、阻滞气机、气血郁滞所致。经《诸病源候论·妇科杂病诸侯》中可知,阴阳过度则伤胞络,风邪乘虚而入胞中,导致病情迁延难愈,日久耗伤正气,同时还可致脏腑气血失调,临床应以活血化瘀、健脾祛湿为治疗原则。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当归芍药散具有疏淤滞之血、散郁蓄之水的作用[5]。方中,丹皮、赤芍具有清瘀热、破淤血的作用;茯苓、泽泻、白术具有运脾胜湿、除水湿之气的作用;当归、白芍、川芎具有和血疏肝、益血之虚的作用。在治疗盆腔炎过程中,白芍的用量可灵活运用,对于腹痛患者,在增加用量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增强其止痛效果[6]。

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可有效使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增强药效,有效成分经肠壁吸收,能够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方中采用的红藤为治疗肠痈的良药,可起到清热消痈、活血化瘀的作用;蒲公英为中药中广谱抗菌药物;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证实,采用针灸可起到明显的镇痛、解痉及消炎的作用,通过在气海、关元等处进行温针灸,可起到温通经络、化瘀的作用[7]。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即注重西医的对症治疗,又强调中医的调理,可有效起到标本兼治,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8]。

经何锦妮等[9]研究学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将120例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较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的81.67%更具有优势(P<0.05)。该次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4.55%、3.64%,而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74.55%、32.73%,两组患者以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更具有优势(P<0.05)。

总而言之,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同时还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肖玉凤,李雪鹏,孙宝华,等.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71例[J].中国药业,2013,22(19):106-107.

[2]崔媛,翟建军,冯碧波,等.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止痛化症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3):1559-1561.

[3]巩向玲,李艳,赵学静,等.黄藤素软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7):479-480.

[4]唐卫华,柴进华,刘立夺,等.针刺合热敏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3,41(6):109-111.

[5]杨玉花.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7上旬刊):4454-4455.

[6]吴学娟,马立娟.红藤大黄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139-140.

[7]孔熙.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36-1537.

[8]张艳秋.非淋菌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6):54-55.

上一篇:哲学视角下一篇: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