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礼仪

2024-06-15

风俗礼仪(精选五篇)

风俗礼仪 篇1

男女双方布置展容, 准备宴席, 安排认识, 侧重考虑接送嫁妆。

早晨, 男方请有功之臣——冰翁吃饭, 上午冰翁带男方捏制好的面塑娃娃 (象征男亲家的孙男女, 女亲家的甥男女) 到女方带长命锁, 锁洋有三十元、五十元、一百元数量不等, 根据家庭经济而定。冰翁在女方家吃午餐, 下午随嫁妆一行回到男方家。女方的嫁妆一行由礼房带队开衣箱, 冰翁及随行人员一路上鞭炮轰鸣, 好一派热闹景象, 行至男方家门附近, 双方鞭炮齐响, 遥相呼应, 相互联络。男方接回女方的嫁妆要在插屏前展现一阵子。然后, 由礼房先生带领新郎到长命镜前揭起镜帘一瞥, 即可看见新娘的音容笑貌。长命镜由新郎亲自抢回洞房, 其它嫁妆由开箱人开箱, 男方礼房同新郎家人对照清单一一核对, 方可全部搬回洞房, 钥匙暂由新郎母亲保管。

女方一行贵客来后先待茶, 期间由新郎父亲亲自为他们看茶, 客套数言, 畅谈片刻, 便可安排就餐。坐定后, 新郎父为贵客斟酒满盅, 照礼进行。餐毕, 女方开箱人认识男方爷奶父母, 要给见面礼 (多少临时商定) 客套数言, 女方来客便辞别而去。晚饭后, 双方都由四名全范男女为新郎捏岁岁饺子, 数量比岁数多几个, 捏单不捏双, 意思是祝愿他们长命百岁、白头到老。

二、嫁娶当日 (良辰吉日)

嫁娶拂晓, 新郎新娘都是鸡鸣起床, 穿好衣服便开始在盘中抓大钱, 迷信的说法是抓得越多, 以后挣得越多。

早餐, 新郎新娘陪家人吃家宴。举婚后同家人一块生活的机会相对少了, 因此头天晚上新郎新娘有意跟父母睡在同一个炕上, 感受双亲的温馨。与此同时, 冰翁由男方安排一席美餐款待。牵线搭桥劳苦功高, 真是深情难忘。旧时有种说法, 当三次介绍人, 即可长生不老, 这也是对介绍人的一种鼓励。嫁娶启程前, 双方礼房各自落实迎亲人员、送客, 男方一般是哥哥放炮, 双方打灯笼的人一般是外甥。若本族中没有, 则在亲戚中选定, 因此为“上客”, 嫁娶到了对方, 谁都不敢小瞧。送客中的下书人, 一般是新娘的哥弟, 也属上客, 这些人按旧礼包裹都和其他人有别。

新郎启程, 先在插屏前披红戴花穿皮鞋戴手套, 然后由礼房引导踩四脚 (左上右下, 先青龙后白虎, 最后面向插屏示礼 (鞠躬) 方可上车、上轿。上轿时应向四方示礼 (鞠躬) 坐车轿内) 。男方迎亲回门是根据吉日喜神方向, 按既定路线返回家门口进行的一种仪式 (邀鸡蛋、龙凤饼、喝红糖水、照镜整容、开“开心锁”) , 办理完毕便径直娶亲。新娘上轿时, 由哥哥抱上, 鞭炮引路至车轿内坐定 (意思是哥哥抱妹妹, 好活一辈子) 。上轿后朝前抛一个掰开的馍馍, 下车轿时朝后抛一个掰开的馍馍, 旨在打点亲事途中的不详之物。娶亲回来, 新娘下车轿要“四色礼”或“下车钱”, 在车轿上坐一会, 名曰:“坐富”, 四色礼、下车前兑现才下车, 真是:坐富、坐富, 坐一会就富了。女方送客、待茶、就餐的同时, 礼房可顺便将包裹之事处理妥当。下书人给喜烟一盒, 喜钱6 元, 其他人统一给喜烟一盒, 喜钱5 元, 此标准在东南塬通行。

晚上的合欢席, 兄弟妯娌陪坐, 最好是成双成对。

三、嫁娶次日

男方迎亲家, 女方请新郎。女亲家到男亲家后, 有男亲家看茶。茶毕, 礼房引女亲家看新房, 目的主要看婚前商定聘礼是否到位, 有无为难之事。

女亲家就餐, 由新郎的老亲, 舅舅、姑父、姨夫陪坐。上菜安座后, 男亲家斟酒满盅, 按旧礼, 每上一个菜, 亲家先分菜给其他人, 方可动筷品尝, 厨师叩喜、加菜女亲家掏尝份, 现在在餐前一并处理, 即点到为止。女亲家餐罢, 两亲家座谈。一个说:“俺家闺女欠教养, 望亲家担待。”另一个说:“儿子从小娇生惯养, 不懂礼体, 愿你们指教。”女亲家同女儿走前, 男亲家要把女亲家礼品对调一样, 礼房要把女亲家陪客的包裹办理妥当。喜娘辞别婆家, 应同所在的亲属, 包括公婆在内, 一一告别, 言谈举动要留个好印象。女亲家走后, 礼房安排冰翁、新郎应邀赴宴, 厨礼房喜烟、喜糖、尝份、亲家礼品, 如果有老亲家, 礼品准备两份, 以及对方面上散发的喜烟喜糖, 冰翁的备用钱一并备齐, 即可让新郎、冰翁启程赴宴。冰翁、新郎到女方后, 等待已久的一伙年轻人、小孩子一拥而上, 争抢着要喜烟、喜糖, 人人有份, 待认亲、午餐之后一并处理。认亲就餐最好保证新人衣冠整洁, 女方认亲同男方大致相同, 有所区别的是认亲始终总是新郎一人, 站立插屏前, 且多数亲戚当日辞行, 为扩大新郎认亲面, 当日女方即可进行进行认亲仪式。

婚期过后, 两亲家还有一次慎重往来, 即确定是“四来六走”还是“十来十去”现在多数是“四来六走”。从此, 新郎新娘双方来去就随便了。

摘要:晋中平遥东泉是平遥东南塬风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无论是历史古迹还是风土人情, 都极具文化价值。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访谈老人的方式调查东泉婚事礼仪对当地人生活习惯、行为道德的影响, 对提升、发掘、认识晋中风俗习惯、深入研究山西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傣族接待风俗礼仪 篇2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 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每户人家都备有几套干净被褥,供待客之用。

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 到傣家作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走上竹楼入座后,老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平安幸福。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难忘的印象。

风俗习惯

1.傣族人的婚礼:傣族的婚礼,民间称为“金欠”,含结婚宴请之意。婚期只能定在每年的“开门节”至“关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以后,至次年九月十五日以前)这段时间,婚礼以为新郎、新娘祝福、拴线为主要内容。

2.傣族饮食文化: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傣族还有很多特色烧烤。傣族的凉拌也十分美味,比如干巴丝,包烧鱼等等,那可是美味至极。普洱茶是云南普洱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如有一种糍粑是用糯米饭舂成团,包苏子糖馅做成的圆饼,用抹上腊油的芭蕉叶包好,食时可用火烘软或炸后蘸蜂蜜吃。

3.傣族重大节日: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开门节,均为小乘佛教节日。

忌讳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

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

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

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

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

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

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傣族人家如果是在门口放了一个用竹子做成的米字形的标志的话,说明家里有人怀孕,不方便游客前来参观。

在傣族人民的寨子里基本上都会有一口进口被装饰的十分惹人驻足的井,保证了一定的水量。这个井是他们十分重视的,记得千万不能往井里乱丢东西,因为这是很不尊重他们的一种行为。

英国留学需了解的风俗礼仪等 篇3

衣着

英国人在穿戴上比较讲究,因此在会客、拜访或参加酒会、宴会、晚会时要穿西服打领带。夏天,可以不穿西服,只穿短袖衬衫,但也得打领带。不过,他们很忌讳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生校服领带的仿制品。

饮茶

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特别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爱好现煮的浓茶,放一两块糖或加少许凉牛奶。在乡间盛行喝下午条,也称为荤茶或饱茶。喝茶时附带吃鱼、肉等菜肴。代替正餐。英国还有5时茶,是有钱阶层妇女的社交活动,与其说饮茶,不如说约朋友下午5时茶叙,见见面,谈谈心,相当于欧洲大陆妇女们的咖啡招待会。

送礼

在英国,送礼时最好送较轻的礼品,由于所费不多,就不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贿赂。英国人也像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有公司标志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

拜年

英格兰人新年到别人家拜访时,必须携带一块煤,并且亲手把煤放进人家的炉子里,作为敬贺新年的礼品。同时还说一句祝福的话:“祝你家的煤炭,长燃不息。”(英伦)

高考后留学英国7问7答

当高考成绩照进现实,理想院校与你擦肩而过,你是否发现,英国始终为你的求学开着一扇窗?

现在申请英国大学还来得及吗?

答:高中生直接申请英国大学,难度较高,时间紧迫。一方面,需要学生提供雅思6分左右的语言成绩,对之前并无留学准备的学生来说,难度大,时间紧;另一方面,可以直接申请的英国大学排名并不靠前,例如全英排名40-50位左右的大学,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对适应能力要求高。因此,建议高考生此时选择读Foundation(预科),而不是直申英国大学。

预料是什么?学什么?

答:预科是大学基础预备课程,是为那些未满足直接进入大学本科学位课程学习条件的国际学生设置的。基于中英教育体制的差别,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一般都需要先完成一年的大学预备课程并通过考试,再正式进入3年制本科课程的学习,预科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学习,二是专业课的学习。

国外预科好还是国内预科好?

答:国外预科和国内预科适合不同的学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国外预科一般在大学里学习,院校可选择范围较厂泛,具有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环境和英式教学方式。但留学费用高昂,对学生的适应能力、自控能力要求高。而且对学生的语言成绩有严格的要求,需达到雅思5.0-5.5分。

现在看来,学生如果想读国外预科,必须在7月初一次性考出合格的雅思成绩才来得及。而国内预科,则无需雅思成绩,可直接入读,时间机动灵活,并且是全外教师资。费用低,无需资金担保。毕业考试合格后,可直接申请英国17所名校。国内预科是一种平稳的过渡方式,只是这一年的生活环境是在中国。

预科的成绩可以申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吗?

答:一般情况下,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更看重英国高中产生的A-Level成绩,预科学生成绩申请难度很大。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可能。

预科都开设哪些专业?

答:在专业设置方面,国外预科与国内预科存在差异。国外预料如商科、工科、建筑、艺术等方向均有设置;国内预科目前主要商科、工科方向的课程。

国内预科难度大吗?能顺利通过吗?

答:由于各学生的语言基础、接受能力及学习速度存在差异,所以IFY预科入学前有严格的入学测试把关,在全外教教学之余,还特别设有中国老师一对一辅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成绩、转变学习方式,完成中式教育向英式教育的过渡。

预科课程结束后能申请到哪些学校?

答: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利物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伯明翰大学、阿斯顿大学、布兰福德大学、肯特大学、金斯顿大学、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等英国17所大学,100%的入读率。(芳菲)

高中生留学澳大利亚四种捷径

澳大利亚教育联盟指出,近年来,高中毕业生申请留学呈上升趋势,而且除传统的英美之外,有相当

部分人将目光投向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在国内完成高中学业的学子去澳大利亚有以下四种升学方式供选择:

预科+本科

澳大利亚本科学习阶段接受国外高中毕业生入读大学前,要求他们必须读1年左右的预科。预科的课程设置是澳大利亚的高中课程内容加上一些选修课程,其具体内容与学生选择的专业相关。这类学制的课程对留学生来讲,相对压力较小。学生完成预科后,要参加考试,根据成绩决定能否升入原先选择的学校,同时得到一张预科证书。也有部分学生可根据考试成绩转入其他大学。对选择医科、法律、教育等专业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只能选择先读预科再升本科。澳大利亚大学本科阶段的学制一般是3年,也有4年、5年的专业或双学士学位。所以,选择这类学制的留学生的担保金以及实际花费比1+2课程的费用略高。

IBT文凭+本科

这种模式比预科+本科时间短,总体花费便宜,学制与专业设置上也比较灵活。对那些只定了学习大方向而对专业选择暂时不能做决定的学生很有利,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第一年学习的兴趣来定以后的专业。学完第一年拿到文凭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继续学习还是另谋出路。但这一模式要在一年内完成8门左右的大学课程,对于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压力很大。

直接进入本科

一般来说,非本国的高中毕业生不可以直接进入本科学习,如果在国内完成了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可以将这一年的课程视为预科阶段而免去预科。由于每个学校的入学要求不同,因此要根据申请者的大学一年级成绩和学校来决定是否能减免预科,直接进入本科。但对一些已读到大二、大三或大专已经毕业的申请者来说,只要他们申请的课程与原就读的专业相同,他们可以提出申请减免本科阶段0.5-1.5年不等的学分。

读TAFE

对资金担保不是很充分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TAFE是澳大利亚当地公立性质的学院,政府每年会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因此学费相对便宜很多。一般完成2年的课程拿到TAFE文凭后,都能减免掉大学第一年的课程进入大学二年级。由于留学生签证类别上的不同,学生必须在完成学习后,在当地再次申请转换签证,继续读大学本科课程。因此在国内第一次申请签证时的保证金,只需要2年TAFE的学费加生活费。(钟华)

荷兰留学学校不同收费各异

作为欧洲西部最具活力、经济发达的国家之一,荷兰的高等教育以其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和一流的教育质量闻名于世。

荷兰的面积不大,人口只有1570万,狭小的国内市场使荷兰经济一直具有强烈的国际取向,借助其欧洲门户的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荷兰成为欧洲最大的贸易转口国。著名的跨国集团公司壳牌石油公司、联合利华公司、阿克苏·诺贝尔公司、飞利浦公司等就出自这里。

据介绍,目前,去荷兰留学在签证政策等方面并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但是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荷兰政府方面最近发生了

些变化,可能会波及些学校的财政,对申请奖学金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受到影响。在荷兰,英语的普及率虽然比不上英联邦国家,但是在非英语国家中荷兰的英语普及率却高达90%左右。对中国留学生来说,在荷兰生活和学习非常万便,对于硕士课程的申请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选择荷兰留学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适合申请的专业

在环境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艺学和材料技术、水利工程等方面,荷兰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比较适合理工科类学生申请,或者是海洋贸易、仓储运输等专业。从具体学校来看,莱顿大学在荷兰的综合排名是第一位的,该校的法律专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但是对申请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录取率相对较低。该校的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很高,但是学费也很贵,几乎与英美国家的相关专业学费持平。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欧洲四大理工院校之一,在荷兰理工科教育中享有盛誉。这里理工专业齐全,并且有8个专业是荷兰唯一可以授予相应学位的大学。由于鹿特丹港是世界第一大港,在鹿特丹大学攻读海洋贸易或仓储运输等专业将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在荷兰的消费

荷兰的经济在欧洲属于中等偏上。一般学生一年的花费在10—12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生活消费就占到了4—6万元人民币。像洋葱、土豆一类的食品比较便宜,而蔬菜、水果等比较贵。当然,生活费的水平也与所在的城市或院校有关。例如莱顿大学位于莱顿,是大学城,没有自己的封闭校园,住宿费用和生活费用比较贵。代尔夫特大学位于代尔夫特,学生可以住在学校宿舍,并在食堂就餐,相对就要便宜许多。由于荷兰是典型的欧洲国家,所以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繁荣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荷兰的四大城市分别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特列支。对在荷兰学习3—4年的学生,一定要选择位于大城市的院校,否则会非常被动。

学校不同收费各异

需要提醒申请学生注意的是荷兰不同的学校收费的差距很大。这是因为各学校获得的政府支持的教育经费不同。当然也不能说收费低的就是好学校,收费高的就不好。尽管有许多院校可供选择,但每个高校所提供的项目有所不同。有些学校的英文授课专业往往是该校的权威学科,所以应根据自己已确定的专业万向。另外还要看教学质量,不同的学校在相同领域的研究程度不同,有的专业对于学校来说是招牌,而有的学校尽管开设了某个专业但只是为了达到合格综合性大学的最基本要求。所以,申请学生应通过浏览校方原始网站,了解所开设的课程、实习的时间段以及学位在国际上的认可情况等做进一步选择。

注意专业与就业前景

风俗及风俗入志刍议 篇4

“风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于理论与实践中, 亦较难界定和细化各类风俗内容。“风俗”的当代相近、相关辞意有民俗、习俗、礼俗等。据1985年7月1日版新法编排的《汉语词典》的释意, “风俗”即为: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的总和;“民俗” 即为: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习俗”意为习惯和风俗;“礼俗”泛称婚丧祭祀交往等的礼节。又据1979年版《辞海》的“风俗”解释:即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风”, 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俗叫“俗”;《辞海》则无“民俗”一词;《辞海》中“习俗”解释为风俗习惯;《辞海》中亦无“礼俗”一词。

俗、风、土风、人风、民风、谣俗及风俗、习俗等, 为我国古代及固有的“俗”类术语概念。但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渗透, 在我国被引进了“民俗”一词及学说。其一说是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 1846年创造了“民俗学”的理论概念;又一说“民俗”概念系20世纪20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内地。自此它逐渐融入了我国“风俗”类词语概念的术语行列, 亦标志着世界范围内民俗科学的诞生, 但它亦并不意味着这种名词的出现, 而改变着各国对“风俗”类的根本叫法和称谓。

中国第一批现代民俗学者, 产生于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前后, 学者们通常认为, 在阶级社会里, 文化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上层文化主要指统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中层文化主要指城市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下层社会的文化, 即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这三层文化相互影响, 既对立又统一。其中、下层文化乃为民俗文化。目前, 国内民俗学界普遍认为, 民俗 “即民间风俗, 系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认为,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 (主要系劳动人民) 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学家乌丙安说, 民俗是世代传袭下来的, 同时继续是在现实生活中影响的事象, 是形成了许多类型的事象, 是有比较相对稳定形式的事象, 是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的事象, 是反复出现的深层文化事象。民俗强调的是民间生活文化的历史性与传承性。

西北大学教授、民俗学家韩养民说, 风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对风俗文化地域性的理性认识, 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文化人的长期探索而不断深化的。他把中国风俗文化划分为东北、游牧、黄河、长江、青藏、云贵、闽台七个风俗文化圈。他说风俗文化是礼仪的上源和基础, 礼仪源于风俗文化, 是不同地域间社会群体的生活习惯逐步发展而约定俗成的。俗能上升为礼, 礼可上升为法。礼仪形成之初, 是以风俗习惯为基础的行为规范, 植根于深厚的民间生活土壤之中,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

礼仪文化为社会各阶层等级秩序的标志, 亦是约束人民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准则。倘若探幽索源, 礼仪源于原始社会祭祀鬼神、祖先的仪式。荀子于《礼论》中说:“礼以顺人心为本……顺人心者, 皆礼也。”《说文》把“礼”解释为“所以, 事神致福也”。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释礼》一文, 对殷墟卜辞的考察后指出:“礼是祭祀神的器物。”史学家郭沫若在《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中亦说:“礼之起, 起于祀神, 故其字后来……扩展而对人, 更其后扩展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礼制, 这都是时代进展的成果。”周公制礼作乐只是将原始社会祭神仪式, 和夏商时代的礼仪加以改造而变为治国方略, 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执政法宝, 之后成为华夏族的灵魂, 且浸染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大至国家典章制度, 小至穿衣戴帽, 无不有所体现。昔日事神致福的礼仪文化, 亦变为强制约束人们生活方式的礼教、法规。故《荀子·修身篇》说:“故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 年轻时还从事过办理丧事赞礼的儒业, 他在创建儒家思想体系学说中, 还从不同角度构建了“礼”的学说, 亦从不同角度推动了礼仪、礼俗文化的发展。孔子的论说“礼”, 含义亦极广泛, 概而言之, “礼”为外在规则、准矩, 如它涵盖的修身依据、行为规范、秩序体系、事物统计、法律纲纪、治国之器等。“礼”在上层建筑的政治层面, 它为国家的法制典章制度、组织制度等;在社会层面, 它为人伦各种活动的规范, 群体性生活的秩序;在教育方面, 它为一种教育方法, 旨在培养人的思想人格。儒家主张人们通过礼仪等人文“学问”的学习、熏陶、教化, 使人成为君子、贤人、圣人那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孔子的“礼”的思想文化, 一直照亮着中国人民两千多年来的思想历程, 成为士大夫心中巍然屹立的丰碑, 亦是每个时代的中国人处世立身作事的一把尺度。这种礼、礼仪文化、礼仪风俗, 在两千多年来的潜移默化中, 它亦于其中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 已成为中国人民潜在的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传统风俗的准则。它一直影响、制约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 推进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使我国一直成为世界的“礼仪之邦”。

风俗、礼俗诸“俗类”概念, 属精神文化, 更属文化范畴。其实, 文化是和人的问题, 有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各种风俗、礼俗等“俗”文化, 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社会现象世界。从根本上讲, 在人类产生以前, 整个宇宙世界只是一个纯自然的世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 使得人们从自然界中独立出一个精神世界, 人类开始按照自己的观念、意志改造自然。于是, 乃产生了一个与纯粹的自然世界不同的“人性化自然界”, 它打上了人的理念、思想、情感、意志的印记。由此, 在风俗、礼俗等“人化、培养的自然”中成长起来的, 乃为风俗、礼俗文化。

由于人们在创造这种风俗文化、礼俗文化中, 是按照人们的需要, 倾注了人的精神因素, 它也就最终要物化为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乃成了人们的一切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各种精神因素的体现总和。人们创造的这种风俗, 是为实现人们的目的性及价值性理念, 心理上毕竟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其表现的心理及形式, 有些是积极的、健康的, 即达到了精神世界与人们目的的统一, 也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但一些具有价值合理性的风俗精神文化, 却不一定合乎世界的法则性, 如宗教、巫术等。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根据需要创立和形成的这种积极健康的风俗, 都起着教化人心的作用, 规范着人的身、口、意, 乃至举手投足等各种行为。风俗还于很多地方, 构成不成文的法律, 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道德标准。由此, 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俗”文化, 都在围绕着教育人, 以达到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的目的。其实, 这些“俗”, 也就是对人格的教化。

风俗有很强的地域性, 它的地方特点非常显明、突出。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既使同一风俗, 于不同地域, 其表现形式亦往往是有差异的。从历史上看, 一种风俗的形成、演变、传承或消亡, 都代表着那个时代和那里民众的共同心声, 显示了时代风俗的合理性和那里民众的观念和意识的一致性, 故而被那里一方的民众所接受, 并传承下来, 成为一方地土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风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是客观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和体现。风俗的范围极其广泛, 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都弥漫、渗透着风俗的痕迹。风俗具有代相传、人相袭的特点, 许多风俗事象, 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而流传下来的。风俗具有群体性、行为的模式性、趋同性特点。风俗在社会现象中还具有比较稳定性的特点, 和传承性的特点。没有沿袭传承, 则不成风俗;但传承只是沿袭其大体形态或基本成份, 是在渐变中沿袭, 变异中传承。风俗在长期传承中, 于各个时期所表现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在某个时期的表现形态, 是时代的一种象征。既使是同一风俗, 它于不同时期的传承变异, 既是风俗发展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又真实地折射、反映着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的脉络。

风俗的形成、演变, 是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任何风俗, 都是在特定时代的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其任何根本性的变革, 都是经济、物质、社会生活条件总体变化的结果。即引起风俗变异的原因, 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它只能是在各种量的逐渐积累的基础上渐进的变化。新风俗亦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吸收了旧风俗的一些有益成分, 逐渐演变而来的。没有一种风俗在长期的传承中能保持不变, 在社会发展变化中, 它们或多或少都要不同程度的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变异。这种变异虽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异, 但从一个侧面标志着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社会进步, 亦从其中反映着民众心理、意识与时代变迁的同步性。

虽然风俗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并不等于每一社会生活的内容皆为风俗。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着一种新的道德风尚, 即共产主义道德风尚, 如见义勇为, 舍已救人, 助人为乐, 拾金不昩等。这种现象及内容严格地说, 不属于风俗的范畴。因风俗具有全民性和社会广泛性, 故必须得到公众的承认并被反复履行。而这些新风尚, 目前仅在少数人或一部分人中流露, 缺乏全民性和社会性, 故仅能为好人好事, 而不是风俗。但随着社会的极大进步, 及各种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 这些现象及社会生活内容蔚成风气后, 将可能逐渐成为代表社会主流的新生风俗。而编写社会主义的新风俗志, 担负着移风易俗、教化、转变社会风气的责任、义务, 为此修志工作者有义务记载、宣传这些新风尚, 引导人们自觉地履行它, 使之逐渐变为风俗。故此, 虽然它目前尚不属于风俗的范畴, 但风俗志中亦应必要适当收录。

风俗以流行地域或通用范围而论, 可分为全人类共通性的、民族性的、地方性的几个层面风俗。如在国际性的友好交往中, 以握手、贴面为见面礼;以送花圈表示哀悼, 乃为全人类共同性的风俗实例。我国历史悠久, 幅员辽阔, 国土广袤, 构成了各民族和各地千差万别和丰富多彩的风俗, 如在我国风俗中, 回族不食猪肉, 傣族过泼水节, 就为民族性的风俗实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和稳定共同体。”按斯大林的这个说法, 民族这个“稳定共同体”中包含着文化范畴的风俗, 但它只仅能为民族风俗, 而决不能概括为地方性风俗。既使少数民族中的同民族, 也不是所有风俗都是民族性的, 如农耕区的蒙古族以猪肉为肉食之主, 而牧区的蒙古族则以牛羊肉食为主, 就是民族地方性风俗的实例。

风俗的内涵处延特点, 于实质上不仅涵盖了民族及地方习俗、礼俗, 且还包含着社会习尚。就它们的相对词意而言, 习俗次之, 民俗再次之, 礼俗最窄。在传承时间上, 民俗、习俗、礼俗及风俗中的绝大部分俗, 均有历史传承性。其中礼俗传承较为稳定, 在传统社会里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即使在当今社会, 它的约束力与影响力亦强于其他。而社会上的某些风尚可能长期流传, 被模式化而转为俗, 亦有某些风尚却不能演化为俗, 它只能是短期甚或是长期流行的趋同性的社会现象。

在我国首轮或一些二轮地方志中, 各地在给风俗相关俗取名时, 都有自己的考虑或理由。篇名多样不一的原因, 可能主要是出于对相关名称理解的差异, 或是为了异于它志而别为之。从各地志书的篇名看, 除少数以礼俗、民俗命名外, 大多数地方志则皆取名“风俗”。这定名“风俗”的称谓, 高度体现了字意、词意的准确性、科学性, 达到了“风俗”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在风俗志中, 如叫名“礼俗”, 则不能全部包含礼俗外的、比礼俗更多的风俗;而风俗则包括了礼俗及礼俗外的所有俗。

民俗学有一分支学科, 即民俗志, 也就是所谓“记录之民俗学”。民俗学之民俗志有多种样式。钟敬文在1998年第7期《文史知识》的《谈谈民俗志》中说, 民俗志“有的按地域划分, 有的按历史时期划分, 有的按民俗事象的单项性、专题性或概括性等划分, 有的按作者的态度划分”。近年由于受西方人类学的影响, 民俗志还有对民俗进一步阐释和解析的趋势。我国的民俗学是从研究民间文学、民谣起步的,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及民俗学研究的深入, 民俗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对民俗的种类划分亦呈多样性。故民俗学之民俗志与方志学之风俗志, 于根本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故此, 第二轮或以后各轮志书风俗类的各称, 应定名为风俗或风俗志颇为妥当、准确, 这样既符合方志的传统, 又包容性大, 亦可与民俗学之民俗志有所区别。

风俗入志, 源远流长。早于宋朝初, 人们乃认识到了风俗入志的重要性, 认为郡县志必须记载风俗。如《宋史·职官》中说:“凡土地所产, 风俗所说, 具古今兴废之因”。到了明代, 就有将风俗单独立卷或志的, 如嘉靖年间的《丰城县志》、万历九年的《濮州志》、清乾隆二十一年的《曹州府志》等。这说明风俗在方志中的地位和作用, 愈以引起社会及编者的重视。在明清时代, 始将风俗列为专卷记载的门类、内容, 亦日趋完善, 其主要有6个门类:即岁月风俗;人生仪礼——生子、冠礼、婚嫁、丧葬、其它;衣、食、住、行;家族、生产、社交;民间口承文艺;方言, 俚语等。

因我国地方志对风俗入志的理论研究现状, 及我国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修, 于理论指导上, 还有一个不断创立、完善的过程, 故此, 在二轮地方志编修中, 于理论上认识风俗及风俗志的记述范畴, 理解好各种风俗的广度和深度内容, 是对风俗修志者的理论知识的要求。

风俗记述范围很广, 有人认为风俗篇目应以生产贸易、家庭社区、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岁时节庆、民间游艺等风俗分类。有人认为凡是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庆、信仰、人际交往、生活方式、休闲娱乐等一切与人们有关的行为举止及思想观念, 都可作为风俗内容记述。有人认为风俗应大致涵盖饮食、服饰、居住、礼仪、节令、婚姻、丧葬、庆贺、方言、称谓、谣谚、以至宗教信仰、禁忌等。

在制定风俗志门类中, 有人认为风俗志渗透于物质, 观念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是一个多功能的复合系统, 其篇目应按以下几个类别设计。1、天时风俗:即依天地运行的时序, 周期出现的风俗, 如一日从早至晚, 四季春夏秋冬, 岁时节日假日。2、人生风俗:随人生道路的延伸, 定期性出现的风俗, 如生育、生日、婚嫁、丧葬、祭祀。3、社会风俗:为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形成的风俗, 如邻里、亲朋、家庭。4、经济风俗:为满足人们生存需要而产生的风俗, 如生产、交易、衣食住行。5、信仰风俗:为满足心理安全而形成的风俗, 如原始信仰, 迷信, 俗信。6、审美风俗:为满足审美及娱乐的需要而形成的风俗, 如民间文艺、游艺等。

风俗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风俗无处不有处处有。在我国第一轮地方志风俗的编修中, 因风俗志编修者对风俗含义见解不一, 使各地在风俗志的分类上亦不太一样。如《临安县志》分生活、生产、岁时、礼仪4类。《修文县志》分岁时、礼仪、生活、礼貌、迷信5类。《宁波市志》分风俗源流, 岁时节日、礼仪、商业、其他、方言6类。《湖北风俗志》分劳动生产、经济商贾、衣食住行、婚丧、岁时节令、信仰习俗、医药卫生、民间文学、民间语言、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民俗工艺、古迹名胜13类。第二轮《黄山市志》分人生礼仪、生产礼仪、生活礼仪、岁时纪事4类。《南汇县续志》分生活习俗、新时节日2类。

在民俗学中, 涉及风俗的划分亦有多种, 这里亦可作为参考。如风俗3分法:物质、社会、精神。4分法:经济、社会、信仰、游艺;或物质、社会、精神、语言风俗。5分法:生产、生活、组织制度、信仰与迷信。7分法:物质生产、物质生活、人生礼仪、信仰、岁时、社会组织、民间文学。10分法:巫术、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建筑、生产、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商业贸易、文艺游艺。12分法:服饰、饮食、居住、建筑、生产、岁时节令、原始信仰与迷信、宗教与民间信仰、人生礼仪、制度、商业贸易、文艺游艺等。

县域风俗为县志风俗记载的全部内容, 它亦是市省风俗志的资料基础。县志风俗志应把本县风俗的方方面面分门别类记述清楚, 应具体而细微, 一切从细节入手。县志入志风俗要把握好风俗的时代脉搏, 体现出新时代风俗的特征。县志风俗分志专业性、学术性强, 编修难度大, 它甚或是地方志中最难编写的一个门类志书。如它一手直接收集的入志资料乃量大类杂, 面广面深;且无任何资料来源, 亦无任何部门提供资料;而要搜集的全部资料皆来自于民间;而在民间, 亦无随手可获的一字一页文字资料。既使要把一个方面风俗的细节于民间调查、了解清楚, 做到的比想到的更难, 抑或想到的比做到的更难。又既使是同一县的同一风俗, 亦差异很大, 调查难度亦颇大, 想到的和要做的, 亦很难。这些亦正是我国已出版的一些地方志, 未设风俗志, 或设风俗志, 却记述力度不够的最根本缘由。亦正因此, 一些县区志, 乃至市志, 在首轮地方志省评中, 因地方志含风俗量不足, 或未设风俗志, 被评选落“第”。

地方志, 是一方地土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历史以来, 风俗志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部地方志的精华志, 是认识一个地方的开始和窗口, 成为了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志书内容的高度浓缩志。写好它和有了它, 才够得上一部真正意义的、全方位记录的地方志。固然风俗志难于搜集资料, 难于编修, 好在我们已经有了我国一轮和一些二轮地方志在编修风俗志中的经验借鉴, 让人们开阔了记述视野。风俗志编修者应敢于担任历史重任, 攻艰克难, 在自己手中编写出一部优美的地方分志或风俗志。使当地风俗, 于同时代同地方志中得到反映记录, 而不是从本地以外的地方志或资料中查找得不到的本地风俗文献, 使其不在成为历史的遗憾, 和受到社会历史及人们的问究。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主编.《传统文化导论》.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8) .

壮族风俗礼仪知识 篇5

籼米

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主食。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大米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品种。平时用于做饭、煮粥,也常蒸成米粉(类似面条,有汤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鲜美可口。

粽子

粳米、糯米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与汉族同)。营养丰富,在冬天常吃,能起御寒滋补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等,是壮族节庆的必备食品。

玉米粥

玉米有机玉米与糯玉米之别,机玉米用于熬粥,有时也煎成玉米饼。玉米粥乃山里壮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还有吃南瓜粥的习惯,即先将瓜熬烂,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后,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内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馅料),再用水煮熟,与其清汤同吃,相当于汉族元宵、色味俱美。

糍粑

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饭、水晶包(一种以肥肉丁加白糖为馅的包子)等均要用糖,连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

墨米酒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服饰文化特色

壮族的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在桂西乡村中,尤其是中老年妇女,还保存着自己民族服装的特点。如广西西北部,中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下身穿褶裙和绣花鞋,喜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壮族妇女,至今仍穿着无领、左衽的黑色上衣,头上包成方块形状的黑帕,下身穿黑色宽脚裤子。

古代壮族曾流行过文身、凿齿等习俗。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就曾提到柳州峒民(壮族古称之一)尽是文身人。宋代史书《太平寰宇记》也记载说今贵港市一带的妇女出嫁时要凿去一颗牙齿,古称“凿齿”。现在,这些风俗只在偏远的局部地区有零星流传。

宗教信仰

壮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魏晋以后,随着道教和佛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壮族宗教信仰体系在其影响下发生了变异,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

上一篇:衍生资源下一篇:中华优秀武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