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职工远程教育

2024-06-29

铁路企业职工远程教育(精选十篇)

铁路企业职工远程教育 篇1

一、当前职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部分干部与职工对职工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没有明确到培训在促进单位与自身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缺乏主动学习和加强培训的意识。同时, 由于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性能的职业培训格局尚未建立, 严重影响到职工工作的积极能动性。

1. 缺乏完善的培训规划

在工作实践中, 铁路企业往往缺乏长期性、系统性的培训规划, 导致培训工作呈现出阶段性、应急性、盲目性、功利性的特征, 致使日常培训工作处在零乱状态。由于历史的原因, 长期以来铁路运输部门多为熟练工种, 客观上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需求不迫切。单位在进行人员培训前, 没有系统规划, 缺乏统一指导, 培训随意性较大。但是随着行业生产的发展, 职工的培训需求日益迫切, 若还是按照以前的培训模式, 仅仅针对某一点进行加强与灌输, 具体受教人会感觉到培训相对无用, 对整个培训过程产生厌倦, 职工在培训中产生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 浪费了宝贵的培训资源, 也谈不上培训质量。

2. 培训内容、形式跟实际生产相脱节

职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职工在培训学习后能够将知识和技能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完善的应用, 满足铁路长期发展的需要。但是现在的培训状况很难满足要求, 多数培训没有做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培训形式仅仅停留在书本式的培训上、培训内容也停留在相关法规、文件、通报、行业知识技能等较为文件化的培训上。还有一些职工培训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 有时为单纯完成任务, 只把相关的资料泛泛通读一遍, 填写好培训记录就当作培训。这些造成单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开展的培训工作与日常工作相脱节。由于职工根本没有学习到适合实际工作的技能及知识, 会在下一次培训时感到非常无趣、无用, 职工采取的态度就是应付、不重视, 久而久之将培训做成了一种仅仅流于形式的工作, 导致培训工作事倍功半, 最终失去其本身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要注意培训调整, 培训工作要抓重点, 如果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进行培训活动, 那么就脱离了职工培训的主旨, 失去了职工培训的意义。

3. 培训定位不准确, 针对性低

培训要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提高单位整体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每名职工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业务技能高低不一, 接受相同的教育培训后其认识接受能力也不相同。而一线职工在具体的工作中一般都是分组来开展的, 在同一个小组当中, 如出现自身素质较低的职工, 那么整个组的工作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为此, 在进行职工的培训工作中, 既要把握好集体培训准则, 又要兼顾到每位职工自身的特点, 根据职工自身的职业素质以及技能素质因人施教, 采取既有针对性, 又具灵活性的培训方式开展职工培训工作。

二、如何做好职工培训工作

1. 树立正确的职工培训理念

首先领导应高度重视职工培训工作, 明确职工培训在单位的地位和作用。培训是创造智力资本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对单位的发展、个人的成长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确有效的培训可以提高职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从而帮助职工发展, 同时这种发展作用在单位会产生超额回报。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的提升,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和货币、物资一样, 可以为单位带来经济效益, 提高单位的执行力。树立这种理念就可以避免把培训和增加单位的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成本等等同起来, 自觉地合理规划和执行培训工作。

职工也要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要把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单位的发展相结合, 认识到参加培训的重要性。职工在培训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作业技能, 更好的投入到本职工作中, 也是为日后更换工作岗位、提职做好准备。

2. 对职工培训工作进行规划

其一, 在培训工作开始前期进行单位状况和职工状况的全面分析, 从单位整体情况出发, 制定职工培训的目标。从职工的实际能力出发, 有重点、分层次的对不同岗位上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其二, 在培训过程中制定动态的管理机制, 为每一位参与培训的职工制定学习管理档案,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充分调动职工在参与培训过程中的积极性, 提高职工之间的竞争意识, 使职工在学习到相关技能知识的同时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 从而强化职工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其三, 本着对职工负责的态度, 对职工个人能力素质等进行摸底, 制定职工的短期、中期、长期培训规划, 既要兼顾全面, 又符合个人需要, 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适应铁路发展趋势, 实现个人自身价值。

3. 丰富培训形式, 增强培训针对性

在单位中, 职工的职系分工不同, 应用的知识技能随之不同;职工的职名层次不同, 应用知识技能的深浅程度也不同。为了使每个职工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 必须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职工培训的形式不能僵化的集中为一种形式, 可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进行相关的调整。同时, 要结合培训对象自身的特点, 以及培训目的、时间周期、培训人数等的不同培训可采用讲课讲座, 办短训班, 跟班学习, 班组研讨, 外派学习, 师傅带徒弟, 户外活动等多种多样形式进行, 目的是运用其接受程度较高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 注意把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制定相结合, 突出重点内容。

对不同岗位上的人员应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培训。对管理层的培训应集中在相关企业管理理念方面的学习上, 形式以专业的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对一线的职工, 更多的是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 参与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往往能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在培训中, 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坚持以自主培训为主, 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 整合培训资源, 建立健全以单位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 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 立足自主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 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4. 在培训的不同阶段与职工进行沟通, 增强培训的效果

在培训前需要和职工进行沟通, 了解培训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受训职工在哪些方面不足并希望在本次培训中得到提高;研究本单位有关的问题, 带着问题去选择及培训课程, 设计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通过培训使职工提高做好本单位工作的能力和适应本单位发展的能力。

在培训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要加强培训过程中的监督及沟通, 及时了解职工的学习状况, 从而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修正培训组织和教学工作。同时, 加强培训中的沟通使职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他们不单单是被动的接受培训, 而是切切实实的参与培训。

在培训结束后, 请学员对培训情况进行评判, 就培训涉及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的方式、时间安排、环境设施、知识的接受程度、已经解决和仍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意见。并同学员的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以帮助培训者正确评价培训结果, 并为以后类似进程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总之, 职工培训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并且不断完善的系统工作, 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通过对职工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 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以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促进铁路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梅燕.中小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现状与策略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 2012, (23) :60-61.

[2]李硕, 余佳祥, 朱弘, 等.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5) :20-24.

[3]吴文芳.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 (2) :81-82.

铁路企业职工远程教育 篇2

【论文摘要】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铁路运输生产的根本任务就是把旅客和货物安全、快捷地运送到目的地,而铁路运输生产的作用、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因此,为确保铁路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就得全面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职工的安全教育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安全存在于社会各行各业、各个环节之中。对我们身处生产一线的职工来说,安全不仅属于企业也属于社会、属于家庭、属于自己。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影响着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社会政治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1.安全教育就是保证职工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运输生产安全的关键,只有职工在安全意识上从一种本能的反应上升到在主观上去认识运输生产的客观规律、去阻止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观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抓好运输生产安全,因此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想做好安全教育就得从职工思想入手,在对安全的认识上,有两种看法:一种人认为事故发生是必然现象,只要火车一动,就必然有事故发生,事故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看法是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看不到安全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认为安全生产的规律是不可认识、不能把握的;另一种人的看法是认为发生事故是偶然现象,事故是可以认识的,在正常情况下,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从哲学的因果关系来看,事物有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是指在同样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这样发生,也可能那样发生的趋势,必然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必然发生,且合乎规律、不可避免的趋势。凭经验和直觉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很不够的。而能事先预测到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措施,防止和消除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这就需要职工从思想认识来做保证。只有对职工做好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和认识程度,才能真正确保安全。安全管理包括对人和物的管理,对事物的管理,如生产过程的管理,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和预防措施;对人的管理,即对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的了解和掌握。在处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时,要始终把解决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经常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不要出了事故才讲安全,不出事故就忘记安全。

2.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就是按照铁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通过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改善劳动条件,最有效地调动劳动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安全生产,达到杜绝事故和减少事故,减少和减轻对职工的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抓好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empirenews.page--] 3.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铁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职工有安全教育,可以说从有铁路开始就有它的存在,有安全就有效益。实践证明再好再新的设备,只要使用者不认真照样会发生事故。相反,设备虽然落后一点,只要狠抓管理,加强维护工作,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就有可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再有一点就是职工的安全意识、职业责任、劳动纪律、技术作业标准、群体安全和生产过程中的自控、互控、他控都要靠人的控制能力去体现或完成。搞好安全管理的目的,就要充分体现“安全运输”是最现实的生产力,是最有效的挖潜扩能,因此,安全教育是保证安全运输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2]下一页 4.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的可控能力是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人的意识影响人的行为,安全意识只是一种安全愿望,职工要实现这种愿望,必须通过以自身的安全素质和技能为支撑的行为去实现。故此,应通过各种途径与渠道,大力开展职工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职工在劳动作业过程中对安全的可控能力。在加大安全技术装备投入的同时,还应着力培育职工的科学理念和科学素养,使职工能尽快熟悉掌握、正确使用新技术新装备。当前铁路运输生产任务繁重,部分管理人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有些在潜意识中存在凭经验、凭感觉的侥幸心理。这种状况对职工安全意识的侵蚀作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

5.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班组管理

铁路安全运输稳定与否,更与班组安全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最基层的管理单元,是企业进行思想、技术、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组在铁路企业生产结构中虽然是最小的生产和管理的一层机构,但它是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重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起点和终点都体现在班组安全管理之中,班组的管理水平和职工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铁路的安全,反映铁路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着整个运输工作的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1 班组的安全教育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保证

人力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它是一种力量或能量。安全生产的实践证明:在安全生产中,最重要、最持久的决定因素是人,是人的安全素质。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主导作用,任何先进的、现代化的设备条件,都不能发挥其自身应有的作用。造成事故的因素有:指挥决策的失职与失误,管理上的疏漏与渎职,生产作业

过程中的违章与失误等,而人的安全意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安全素质包括人的安全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生理因素、心理素质、群体素质,这几个素质都达标或处于最佳状态,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发挥正常,使安全生产处于有序可控状态。而安全运输是铁路企业各项工作的中心,是铁路的生命线。铁路企业生产效率要想提高,设备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物资消耗达到最低水平,安全运输能够得到有力的保证,生产任务能够及时完成,都必须依靠每一个职工的努力,通过班组的活动来实现。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扎实了,铁路企业的安全运输就有了保证。[!--empirenews.page--] 5.2 班组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化表现在班组负责人抓好班组管理,而班组教育的核心在于抓好班组安全管理,班组的其他方面管理都是为安全管理服务的,因此,抓好班组安全管理是保证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工班长在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注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劳动纪律、作业纪律、作业标准、规章制度都要靠人自觉地遵守和执行;在进行一项工作中或作业过程中的自控、互控、他控、联控要靠人去完成,通过自身遵守和互相监督,实现规定目标和标准,这就要依靠控制手段。班组来自一线远离站、段所在地,独立承担繁重的生产任务。为保证安全运输生产,班组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决不能有半点闪失和发生失控现象,否则班组缺乏战斗力,安全基础就不稳定。因此,必须把班组的安全管理作为铁路企业管理中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来抓。只有班组安全教育工作实实在在搞好了,铁路企业安全生产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铁路企业职工远程教育 篇3

关键词:铁路;铁路职工教育;企业安全

铁路作为国民生活中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铁路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为员工提供铁路职工教育,因为职工教育关系到铁路企业铁路运输的安全和质量的重大问题。

1 铁路职工的安全教育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安全是铁路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安全运输是保障铁路企业的生产效益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顺利运行。铁路运输担当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铁路所承载的旅客、货物以及各种设备完好无损,实现任务目标而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协调运作最终目的就是安全的运送旅客和货物。由此可见,将安全放在铁路运输工作的第一位是由铁路运输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铁路的安全运输就得以安全教育作为支撑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1 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铁路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自从有了铁路运输,职工有安全教育就伴随着出现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事实就是很好的说明,即便是新的发展阶段下出现的各种高科技运输设备,使用者没有按照安全条例进行使用也无法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更不用说产生生产效益。反之,即便是在运输设备稍落后的情况下,只要保证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做好,使得设备能得到及时的维护,那么设备的正常和高效的运行就可以避免重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运输的安全。职工的安全教育如此重要,再高科技和高智能的设备都需要人进行控制和维护,所以加强职工的安全运输意识,增强铁路运输工作的责任感,抓好劳动纪律,规范运输工作的技术作业标准等等都是势在必行的工作。新经济形势下对于运输安全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那么随之就会对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就越来越高。铁路运输中的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所以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保障,是实现铁路运输生产效益的前提。

1.2 安全教育就是保证职工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安全意识是一种人的本能反应,而职工的安全教育则是让这种本能的反应升华到一种主观认识,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去认识铁路运输的客观规律,做好安全工作,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也就是说安全教育要从职工的思想意识上入手,让员工能够主观认识到:如果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错误的,安全生产的规律是可以被人所认知的也是可以被人所掌控的;发生事故只是偶然现象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事故是可以被提前认识和避免的。职工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职工安全教育正是将这种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安全管理的重视和认识程度,由此才能确保员工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做好人和物的管理及时的处理好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1.3 安全教育是保护职工生存权的重要措施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建立在铁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的,铁路运输工作队伍要正确的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客观性,然后主观能动的进行安全生产工作,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这不仅仅是实现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营的重要工作,而且是保证职工自身安全,保护职工的生存权的重要措施。所以,安全教育对于维护职工工作和利益来说十分重要。

2 铁路职工教育改革发展对策

2.1 做好铁路职工的思想工作

铁路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铁路职工的教育要从思想工作入手,加强员工的教育理念的培训,让员工的思想意识及时的跟进日新月异的铁路技术发展新形势。反之,没有跟进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那么职工的思维就会固化,工作不能和现实的需要相结合。所以铁路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务必得到重视。

2.2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铁路职工培训制度

新形势下,员工处于一个学习型的生存环境之中,作为技术型较强的铁路行业,职工要意识到自身的职业对于学习的需求,不断的学习新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才能得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当然,铁路企业也要为职工提供相应的学习深造的环境,也就是说企业要建立健全自己的培训管理体系和高效的培训管理机制,让员工在竞争中不断的提高,由此为铁路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3 教育层次高端化,知识结构宽泛化

铁路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就是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一个过程,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城市在铁路运输行业都在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而这些技术和设备又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管理和掌控。所以企业的职工教育层次也在高端化,企业所进行的职工教育必须重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因为新技术的运用必然会冲击到各个岗位的人员变动,岗位的合并重组需要大量知识结构宽泛的人员。

2.4 职工教育整合

在计划经济体制,铁路工人后备人员的培养和职工在职培训分别属于普通和成人教育两套重复设置的学校,这种现象会分散培训教育的经费和师资力量,所以学校和培训中心的合理整合将有利于高效办学,大力发挥有限的资源进行职工教育。

3 结束语

铁路职工教育的科学安全观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不仅受到自身因素的制约还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铁路职工安全教育中,要通过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生产经验教育、事故案例教育等教育内容,渗透企业安全文化,逐步形成科学的安全观。

参考文献:

[1]贾志刚.浅析铁路职工教育在铁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1).

[2]钟红阳.以时代发展为导向的铁路职工教育工作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

[3]崔萌.强化职工责任意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J].经营管理者,2012(01).

[4]袁毅.铁路运输安全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民营科技,2012(08).

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工资分配工作思考 篇4

该项分配活动关乎到工作者组织的牢固性, 关乎到单位的进步。有序的分配体系, 可以起到提升活动者的效率, 提升稳定性特征, 为单位创造非常多利润的作用。假如处理不是很优秀的话, 就会干扰到活动的热情, 有时候还会使得优秀的工作者脱离单位, 但是那些表现不是非常好的却一直待在单位, 此时使得单位不具有竞争性。

2 现存体系中的不利现象

2.1 没有做好微观的管控活动

2.1.1 在落实体系的时候未对其开展积极的管控活动。

一些基层组织在落实体系的时候非常随便。一些单位实行的是好人思想, 对于职位的变动以及其他的一些变化等不按照换岗换薪的模式来开展。而有的单位就按照人来设置职务, 按照人来订立工资, 随便的改变工资体系的规定, 切实的违反了相关的理念思想, 干扰到活动的热情。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的不利现象存在于当前的单位之中, 因为在管控的时候只关注大的管控, 平时的监管体系混乱, 不结合规定来落实活动, 当发生不利现象的时候无法有效的处理, 此时就使得单位自身以及彼此之间等出现一种不均衡的状态,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 随着生产力的变化, 此时的不利现象变的更为严重。

2.1.2 在发放奖金的时候, 不结合考核措施来开展。

现在, 除了基础的工资以及补贴等内容之外, 奖金在总数中占据的分量非常大。它是工作者的独特奉献的回报, 有着非常高的灵便性特征, 就是由于这个要素的存在, 所以单位在发放的时候也很随意。首先, 铁道机构等设置的考核措施是结合机构而开展的, 虽说其偏重于基层, 不过具体的信息并未落实到实处。而基层机构在处理这些资金的时候, 未设置与之对应的考核体系, 此时资金就被个别的管控者私吞。

2.2 管控思想和当前的发展之间无法保持一致

在分配管控活动中, 单位的劳资机构很多还是停在平时的管控中, 活动要素是在可以运行的费用之中, 按照一定规定的开展好核查等活动。而没有认真的分析, 该怎样去公平合理的对待有贡献的人, 怎样吸引优秀的人, 进而切实的带动单位的发展壮大。在明确工资的关联的时候, 一般是只分析眼前的内容, 关注目前问题的处理, 此时就导致很多的问题发生。

2.3 不按照法规落实活动

一些机构觉得企业给员工的非常多, 他们要切实的听从。对他们开展一种高压模式, 此时就导致问题出现了。比如对于计件的工作者, 没有处理好加班的问题。一些机构为了提升效率, 提倡按劳分配。在分析单价的时候, 除了将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用于核定计件单价外, 还把部分奖金纳入单价之中, 但在支付加班加点工资时, 却又只按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之和作为基数来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未按计件单价进行计算和支付, 此时工作者必然很不愿意, 因此就引发问题出现。一些机构在支付费用的时候, 不结合相关的条例来开展。往往是不应支付的项目支付了, 国家规定的待遇又未执行, 引起工伤职工对其工伤期间工资待遇的劳动争议。

3 应对方法

3.1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职工工资分配管理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而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则要求“主体明确、制度科学、关系合理、激励充分、约束严明”。对垄断性的国有铁路运输企业, 铁道部除代表国家对铁路运输企业确定基本工资制度、实行工资总额宏观调控外, 同时应建立企业经营者工资分配管理机制, 铁路局经营者的工资分配与企业职工工资分配相脱离, 由铁道部结合企业经营规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情况进行管理。同样, 铁路局除对基层单位实行工资总额管理外, 还应制定单位负责人工资分配管理办法, 单位负责人的工资分配与单位职工的工资分配相脱离, 由铁路局直接负责管理。企业其他人员的工资分配则由铁路局和基层单位在各自管理权限范围内实行自主分配和职工民主参与, 同时对干部和职工的工资分配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统计的监控机制。

3.2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资分配观念。

3.2.1 应赋予职工参与分配和享受企业财富的权利, 培养职工树

立主人翁意识, 从而促使职工自觉、主动、尽其所能的去保护企业资产和创造新的财富。

3.2.2 应激励职工开发技能和智力。

工资分配要与培训、使用和待遇相结合, 要鼓励职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和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要为职工增强应对经济和社会环境等不利因素变化能力创造条件。

3.2.3 应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工资分配与绩效管理相结合, 改变传统易产生职工对立情绪的绩效考核, 使管理者与职工处于平等的地位, 通过开放式的沟通, 在企业目标设定、目标实现上与职工达成共识, 并在此基础上使职工提高能力, 促进职工取得高绩效, 从而使职工在工资得到增长的同时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3.3 设置网络化的管控模式

现在, 铁运机构中还是按照过去的管控体系来开展活动, 缺少时代特色, 很多问题的发生都和这个现象有关联。通过细致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目前的管控体系没有从根源中体现出它的具体的作用, 目前的管控组织的关键活动还是停顿在对工资的分配状态的后续分析, 活动很繁琐, 此时导致一些管控工作者感觉很无奈, 不得已而弃用。身为管控体系, 其主要的职能应是工资的管理职能, 包括与岗位 (职务) 变动、工作任务完成、绩效管理和工资发放等相关的综合内容, 单位劳资管理部门可通过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与职工工资发放有关的各类数据, 而财务部门则根据劳资部门提供的工资发放清单向职工发放工资。同时, 为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各类数据的形成和采集应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管理, 包括劳资、财务部门的数据传递、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数据传送、反馈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等。

设置网络化的体系, 能够切实的开展好前期以及中期的管控活动, 能够将劳资以及管控工作者从过去繁琐的活动中释放, 同时还能对其活动进行规范, 进而保证体系精准, 为后续的分配体系的有序落实提供坚实的根基。

4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 我们得知设置优秀的分配体系, 设置合理的管控思想, 使用科学的支付措施能够切实的确保工作者组织的牢固, 确保工作者的热情较高, 进而为活动做出非常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仁逊, 等.铁路运输企业工资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1]叶仁逊, 等.铁路运输企业工资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浅谈如何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 篇5

43次

当前,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下,铁路运输业面临着公路、航空、水运各行业之间的严峻挑战。行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行业竞争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铁路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铁路企业职工素质的现状及成因

1.现状铁路企业职工从主流上看是好的,政治坚定、思想健康、作风扎实,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均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群体。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铁路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与铁路改革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与铁路改革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1)从管理机制上看,计划经济形势下的管理制度,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铁饭碗”、“铁工资”等现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致使铁路部分职工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感。

(2)从政治思想素质上看,少数干部、职工存在着缺乏理想,心灵空虚,工作积极性欠缺等现象。(3)从职工受教育程度上看,初、高中文化程度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在行车主要工种的职工中普遍存在着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对一些简单的故障处理、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办法还不十分清楚,直接威胁到了铁路的安全生产,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运输秩序。还有少数基层管理干部思想观念转变慢,对改革持坐等观望的态度。2.成因(1)当前的社会环境对职工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引进外国资金来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西方庸俗的、落后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少数干部职工,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迷失了方向,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了不同程度地抬头。(2)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旧体制留下的一些痼疾影响。铁路企业是国家的大型国有企业,一直实行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计划体制已经在大家的脑海中深深地扎上了根,职工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铁路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干部任免、劳动用工、工资分配制度及许多激励机制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从不同层面制约和影响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3)铁路职工来源复杂对提高职工素质的影响。随着铁路的发展壮大,铁路职工的数量越来越多,铁路职工来源除了接收铁路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和接收的复转军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派遣制职工,这些未经过专业学校培训的人员,文化基础较差,学习

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比较困难。

二、提高铁路企业职工素质的途径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今天,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职工下岗时有发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然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又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需要系统规划,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健全管理机制是提高铁路职工队伍素质的基础健全的管理机制是确保企业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础,笔者认为铁路企业要发展,就要坚决进行“三项制度”改革。“三项制度”是指干部任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在干部制度改革中,通过完善考核体系,加大干部考核力度,引入干部竞争机制,建立干部解聘制度等措施,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干部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之忠于职守,努力

工作。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上,健全和完善职工竞争上岗、待岗、待业实施办法,实行排队抓尾或尾数淘汰法,将竞争下来的职工进行淘汰,转入劳务市场,经过劳务市场的学习培训提高素质后,再来参加竞争上岗,或者让其从事发挥其专长的工作,挖掘出每个人的潜力,让在岗人员能人尽其责,发挥出最高效率,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励职工的进取精神,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支出。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加大二次分配力度,实现全额计件工资和以岗定薪等。将现有职工通过合理考评,分为若干技术等级,把个人工资收入与业务技术素质高低挂起钩来,激励职工学习业务的热情。通过“三项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机制,使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岗位,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新机制,为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注入新的活力。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内在动力企业要改革就必然会触动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抵触和反对,要使其转变观念,适应新潮流,提高素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搞好形势宣传教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新旧体制模式的转换,使企业职工思想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一方面符合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形成,并逐步占居主导地位,促进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不思进取、工作靠混的人失去了既有市场,阻碍改革的消极思想,在一定的条件下蔓延,制约和影响着职工队伍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深入细致的形势宣传教育,从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人手,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开展职工教育,使广大干部职上充分认识到改革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让职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产生危机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加强基层班组建设,搞好政治学习。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不经常学习思想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机务系统的乘务员来说,集中学习存在很大难度,由于工作的流动性,教育活动必须以班组为单位,立足“小而精”的思想。因此,搞好班组建设,加强班组政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3.抓好培训工作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保证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培育干部职工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过硬的技术业务素质,是任何一个企业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职工教育,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才能使我们的干部职工在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技术业务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所以,教育培训的目的只有一个字,就足“用”字,即实用。好的教育培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能针对职工的实际状况提高、改善职工的现状,提高职工的素质、水平,使他们能更好地胜任所担负的工作。笔者以为,要搞好教育培训,首先要明确职工需要学什么,提高哪些方面的技能,有针对性地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用。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所学为所用,组织职工边学边实践,在学习中总结,在学习中检验,在学习中总结,方法正确了,学习效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教育培训根据时间特点可分为日常培训和脱产培训。日常培训是较为灵活的、可长期进行的培训方式,但要制定一个长期教育计划,循序渐进,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还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季节的特点或人们思想状况、素质的高低,随时制定出临时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案,通过讲授或实作演练或现身说法等,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较快地满足运输生产中的急需。日常培训形式多样,如:(1)班组的固定学习,如学习会、班前会等;

(2)板报、有线电视;(3)建立内部局域网或互联网,开设远程教育,对职工开展综合素质教育;(4)开展班前一日一题考试教育等。脱产培训是提高干部职

新时期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思路 篇6

关键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创新思路

铁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铁路企业提升对职工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原先铁路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原有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拓展和研究工作,探索出一条创新道路,开发出具有创新的教育模式,为提升铁路技术人才的质量,同时做好新时期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现阶段铁路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1.1 教育改革积极性不足

在长期固定模式影响下,降低了铁路职工培训工作地位,培训教师在整个职工教育培训过程中也不占主导地位,员工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未得到转变,并一直认为在铁路这种国企中工作,不管工作质量的好坏最终获得的工资是一样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也就大大降低了铁路企业职工参与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铁路企业教育改革的积极性。铁路企业的员工多数是退役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文化程度更是难以满足铁路正常运行需求,铁路职工的技能高低是影响教育水平的关键,加上培训教师积极性较低,多数是形式上的培训,这种形式上的培训,长期如此,势必会影响职工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1.2 职工培训内容缺乏实效性

当前铁路部门的多数培训工作还只是请示领导的意思去安排进行,上级会对需要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等部分细节工作给予指示,而被培训的人员也只能根据指示参与培训,但这个过程大大降低了培训人员的主动性,将职工培训变成一个套路的工作,按照这个统一的模式开展,却没有结合实际的工作进行,更很少做到有机会到现场确认了解,也没有制定出有效的培训方案,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尤其是在有新技术被运用到工作中去时,就必须开展新的培训,在这种重复培训的调整中势必会影响到整个铁路职工的业务素质,大大降低铁路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出现对培训工作的抵制情绪。

1.3 培训缺乏针对性

目前,制约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培训对象缺乏针对性。铁路企业职工结构复杂,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没有经过铁路运输相关专业理论的系统学习。但是铁路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的过程当中往往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没有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导致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效果难以提升。第二,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大部分铁路企业在进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之前往往缺乏对职工实际情况的了解,培训教师不能亲临工作现场了解职工的学习培训需求,对生产一线的具体工作流程和内容不了解,没有做好调查工作就设置培训课程和培训计划,导致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不能满足职工的实际需求,培训工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 新时期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思路

2.1 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

针对目前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的现状,需要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人员明确工作目标,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方案,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首先,铁路企业在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时要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工作,切实了解和掌握职工的真实需求,根据不同岗位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比如对于技术类的企业职工要加强对先进技术、工艺的培训学习,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带动铁路企业的创新发展;对于铁路企业的党政职工要加强思想政治理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大局意识;对于负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工作的职工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的教育培训,加强案例教学,提高经营管理工作人员的实践技能。这样有针对性的、规范的教育培训内容有助于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总体质量的提升。

2.2 严格奖惩制度,保证培训质量

公平有效的奖惩制度对于提升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奖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确保奖惩的质量,需要针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形式的奖惩制度。针对那些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需要认识到他们当前所关心的是培训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能不能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对这些刚入职的学生来说,鼓励和机会是最好的激励方式,而对于那些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员工来讲,今后的工作待遇和生活保障则是他们更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加薪和晋升则更能调动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创新培训方式

提高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改进和优化培训方式,转变传统的单向的、灌输式的培训模式。首先,在培训过程中除了可以采取传统的讲座、集体学习等形式之外,还可以组织职工进行参观学习,致力于提高职工的实践能力。其次,铁路企业还可以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结合企业职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适当采取小组讨论、课堂提问、多媒体教学培训等方式来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职工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

3 结束语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才和知识的社会,企业想要获得进步和发展就必须提升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铁路部门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部分,完善和提升铁路职工教育培训,进行培训模式、内容以及形式的创新,加强铁路职工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为铁路事业培养出更多知识和技能同时兼备的优秀职工,才能推动我国铁路事业不断的前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皓,袁云兵.现代化的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优化与创新[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37-38.

[2]李永顺.浅谈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5,11:125-126.

铁路企业职工远程教育 篇7

1 铁路企业职工职业能力开发培训现状

1) 虽然大部分铁路企业都有与本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的职工职业能力开发规划, 也具有铁路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而且有专项经费对职工进行职业能力提升的专项培训。但总体来看, 大部分的铁路企业对职工职业能力开发规划实施不力, 落实不到位, 培训效果不佳, 主要表现在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仅限于考试或考核, 没有一个全面的评价方式。

2) 尽管大部分铁路企业都有相适应的职工培训制度, 但在重视程度上、培训经费落实上、以及培训的软硬件设施配备上还有很多的不足, 相当一部分培训都流于形式, 培训质量不能保证。

3) 受铁路企业的传统性和工作特性的影响, 目前铁路企业职工在选择参加培训的目的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学历相对较高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职工, 在选择参加培训上主要以提高技能为为目的, 意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二是年轻、低学历职工如40岁以下中专及技校等学历的职工, 在选择参加培训上主要以提高学历或取得职业资格、提升职业技能等级为目的从而为晋升做准备三是部分年龄偏大且学历低的职工, 由于整体素质偏低, 缺乏参加培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2 对铁路企业职工职业能力开发与培训的几点思考

2.1 解放思想, 营造企业职工全员参与职业能力开发培训的浓厚氛围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年轻职工面对激烈的岗位竞争, 能够时刻感受到自身知识和能力有限的危机感, 于是不断地激励他们参加教育培训, 接受新鲜事物, 及时补充知识, 提升能力。但是, 受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铁路企业的部分中老年职工思想守旧, 缺乏竞争意识, 工作没有活力。虽然他们有多年的工作经验, 但是他们的技术和工作效率长期没有长进, 而且满足和习惯于重复性的工作, 对新技术的采用缺乏热情, 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参加教育培训。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需要耐心细致的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应通过企业各级组织和各个层面的大力宣传和引导, 不断增强职工参与现代化企业建设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让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参与职业能力开发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营造企业职工全员参与职业能力开发培训的浓厚氛围。

2.2 转变职能, 完善制度, 加强企业职教部门对职工职业能力开发培训的指导力度

2.2.1 制定和完善岗位培训证书制定, 并与职工的日常工作考核相挂钩

岗位培训作为一种教育活动, 是开发职工职业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形式。为激发全体职工参与岗位培训的积极性, 提高培训效率, 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动职工参与培训活动, 另一方面对于参加培训并获得良好培训效果的职工要给予及时的认可, 尤其是书面认可, 可以以证书或是记录的形式登记在册, 并记入相关档案材料留存。同时, 把培训结果纳入职工日常的综合考评, 奖罚并举, 这不仅可以调动受训者的积极性, 还可以有效带动周围职工参加培训活动。

2.2.2 逐步完善教学内容, 为不同的年龄段职工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 职工以参加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专业理论、学历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为重点。首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 有针对性的让职工学习掌握本岗位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知识。其次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 突出职工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在学历教育方面应突出学历教育的专业对口性, 与相关岗位实际相结合, 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同时, 应针对年轻职工精力旺盛、善于接受新事物、新信息和敢于创新的特点, 在制定教育目标上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超前意识, 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对于富有经验的中老年职工, 可以从本岗位的目前状况着眼,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和“干一行、精一行”的原则, 不断强化岗位培训, 解决企业的生产实际问题。此外, 在对青年职工的教育培训过程中, 要善于借助中老年职工的经验优势, 通过导师带徒的“传、帮、带”作用, 加快岗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传递, 充分调动双方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2.3 调整和加大资金投入, 为培训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目前, 职工参加企业内部竞争上岗、转岗分配以及报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 (执业) 资格考试和职称晋升已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职场现象,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因此企业应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 合理使用教育培训资源, 保证教育培训的质量, 建立培训的督导、评估制度, 保障相关制度的落实坚决克服教育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同时要适度的调整和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 确保专款专用, 并积极兑现经过各类培训考核合格或取得职业资格后的待遇酬劳问题。

2.2.4 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育, 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企业职工培训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 就需要建设和培养一支高素质、懂技能的教师队伍。因此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 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职工进入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来, 从思想道德、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强化, 逐步壮大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职工教师对各专业、各工种的技术理论专长, 为提高职工培训质量积累经验, 提供便捷。同时要强化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建立培训网络, 实现教师资源共享, 使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2.3 逐步构建企业职工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体系

企业应把职工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作为职工教育训练的基本理念, 确立和开发一种职工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接受适当职业教育和训练, 并且通过对职业能力的适当评价, 改善职工待遇的职业培训体系。一方面要把职工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作为核心, 把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 实行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的回归教育制度, 满足职工在工作中随时接受教育的需求, 实行工作与学习的良好交替。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弹性学习制度, 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等都可根据需要弹性掌握, 有效解决职工工学矛盾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一敏.当代社会成人的职业再开发与指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叶忠海.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邓泽明, 陈庆合, 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 2002 (2) .

铁路调度职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南宁铁路局调度所现有职工206人, 共设置15个专业调度岗位, 按工作需要设置4个倒班班组和一个日勤班组。由于调度人员的主体需要日夜倒班的工作性质, 除专门组织的脱产培训外, 日常的教育培训是利用职工的休息时间进行, 每次培训的时间约为2小时, 教育培训的时间局限性较大。教学资源方面, 目前设有一名专职教员, 教学内容为专业规章、行车组织办法、基础业务技能、应急处置办法等。

在实际的教学组织过程中, 培训时间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不多、师资力量欠缺等问题较为突出, 也导致了铁路调度培训教育工作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与当前铁路运输生产形势极不适应,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职工教育质量, 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

2 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传统职工教育方式的影响, 调度员基本处于被动受教的状态, 对古板式的课堂授课有抵触心理, 课堂上存在以下现象:其一是参加培训学习人员上课不认真, 玩手机、打瞌睡、发呆等现象时有存在, 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人不多, 能够提出问题、勇于发言的人更少, 对教员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回应迟钝甚至不知所措。其二是部分职工存在“事不关已, 高高挂起”的心态。在学习到一些与自己所在岗位关系不大的业务时, 心不在焉, 造成个别影响群体的不良现象, 没能在班组中营造互学帮扶、全班参与的学习氛围。其三是参加学习人员没有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但在日常的业务学习中, 除了相关人员做例行台账记录外, 几乎没有人做笔记, 有些规章业务调度员知道很重要, 但只求脑子里有个印象, 略加记忆, 到真正使用时就没有把握, 就忙于翻规章找文件。

教学方法不新颖, 课堂气氛不活跃, 难以激发职工学习兴趣, 降低了职工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2 师资力量不足

小型企业的培训师或专职教员通常是从基层工作出色者中选拔, 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合素质要求高。小型企业的培训师或专职教员配备普遍不足,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成本或人员编制的原因配备不足, 抑或是企业职工中适合担当培训师或专职教员的人较少。以南宁铁路局调度所为例, 一个200人职工队伍只设置了一名专职教员, 造成教员长期忙碌于全年繁重的培训任务和日常培训的组织工作中, 缺少参与学习、进修的机会, 同时也会脱离一线的工作实际, 难以实现对技术变更的动态掌握, 不利于“传道授业”。

2.3 专业培训教材严重缺乏

由于行业的特性, 铁路调度专业培训的教材极度匮乏, 现有的只是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 相关的铁路专业教材陈旧、滞后, 出版周期较长, 修订更新不及时, 滞后于现场技术设备和规章变化。有些培训教材套用专业学校学历教育教材, 过分强调理论性、系统性, 致使培训教材脱离生产实际, 不适于职工岗位培训的需要, 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2.4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职工培训学习期间的待遇、培训成绩的好坏、培训结业后的用工及分配等方面普遍缺少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职工缺少学习提高的内动力, 造成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一是长期以来职工工资奖金分配受吃大锅饭观念的影响, “高技能高收入、低技能低收入”的观念没能得到普遍认同, 没有体现效益与技能水平挂钩。二是科学的人才观还未形成, 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待遇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相应的保证制度。三是优秀调度员的晋升、使用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四是一线岗位生产人员紧张, 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十分突出, 脱产培训组织工作难度很大。

3 对策探讨

3.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铁路调度的职工教育应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 重点是把职工教育工作纳入到涉及个人利益的经济考核当中, 可以建立一个综合评价体系, 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该体系以列车、计划、施工、机车、车辆、红外、工务、电务、供电、统计调度员为考核对象, 按优异表现、业务学习、业务考试、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挂图分析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具体项目见表1) , 进行综合评价, 以年度为评价周期, 以积分的形式展现最终评价结果, 以积分高低进行排名, 对名列前茅者给予物资奖励, 并授予荣誉称号等。因工作的性质不同, 按不同工种组分别评价, 根据岗位繁忙程度的不同, 考核系数相应上下浮动0.1~0.5。奖励向安全责任大、风险大、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倾斜。

综合评价体系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成立评价工作组, 负责综合评价体系实施办法的制定、修改和解释工作, 并负责月度、年度评价的复核、审批, 对有异议的考核进行最终裁定。二是指定日常组织工作负责人, 做好数据台账收集。三是每月及时在单位局域网内公布, 在树立榜样的同时接受群众监督。

3.2 建立奖励机制和人才库

所有奖励均以综合评价体系总分为依据, 经评价工作组审批, 一是每月评出数名“月度调度之星”, 各给予一定的实质奖励。二是年度按不同的岗位别评定“年度调度之星”, “年度调度之星”授予荣誉称号, 并在次年享受奖金分配加分。

此外, 人才培养是企业长远、稳定、科学发展的关键, 人才库能够展现人才培养的成果。综合评价体系将作为企业人才库建立的主要依据, 将为企业今后的用人、提拔提供参考。

3.3 细化日常培训工作

日常培训包括新职调度员培训、日常业务学习、专题培训、脱产培训等方面, 如何确保日常培训取得实效, 是提高调度员业务素质的主要途径, 也是一项值得研究探索的工作。

3.3.1 新职调度员培训。

一是安排系统的基础理论培训, 学习掌握调度基础工作、调度安全、行车设备、行车组织、施工组织、基本技能 (手工绘图、TDCS操作、主要统计指标) 、调度命令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二是进行跟班实作培训学习直至独立上岗。三是对新职调度员实行独立上岗后的应急处置跟踪培训, 即对新职调度员独立上岗的一段时期内, 跟踪其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 分析存在的问题, 不断弥补不足,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3.2 日常业务学习。

重点抓好规章运用与案例分析, 根据调度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图文并茂的PPT课件进行培训教育。课件的编制力求务实创新, 做到案例与基础规章相结合, 即列举实际工作中的不足, 结合基础规章的规定, 通过案例加深基础规章的理解吸收, 最终达到更好的规章运用效果;做到安全形势与基础规章结合, 即把当前的安全重点工作结合基础规章、铁路局文件等进行讲解, 让调度员在树立高度安全意识的同时, 深入理解基础规章、文电。

3.3.3 专题培训。

一是针对列车调度员安全责任重, 行车指挥接触面广的特点, 组织专业调度进行专题培训, 让相关调度员深入了解设备的特性及运用管理办法等, 拓宽专业调度知识面。二是组织好规章修改或新规章、新行车办法、新运行图实施前的专题培训, 确保规章执行不走样。三是组织设备故障处置、三级雨量警戒办法、大型施工组织等专题培训, 提高调度员业务水平。

3.3.4 脱产培训。

根据铁道部、铁路局的要求, 结合实际生产需要, 采取“班次稳定、化整为零、分期分批”的办法, 组织好调度人员脱产培训。

3.4 建立学习型调度队伍

调度业务培训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单独依靠有限的日常培训,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建立学习型调度队伍。

3.4.1 积极引导,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不断分析调度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是大力宣传调度工作的先进经验, 让调度员吸取教训, 吸收先进经验, 积极引导调度员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学心工作, 以学心生活, 建立学习型队伍。

3.4.2 完善调度业务考试制度。

通过制定积极的业务考试奖惩制度, 促进调度员业务学习的主动性。业务考试以基础规章为主要考试内容, 主要行车工种调度员进行月考, 其他工种调度员进行季考, 一方面通过考试检验调度员规章掌握程度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 通过考察日常业务学习的相关业务内容, 现实规章学习~应用~考试的闭环。

3.4.3 开展调度技术比武, 促进学技练兵。

通过组织开展调度技术比武, 充分营造争先比优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技练兵, 提高调度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速度。

3.4.4 组织下现场调研。

事先确定下现场调研主题, 梳理调研提纲, 下现场后认真撰写调研报告, 促进下现场调研工作质量的提高。

3.5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投入,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也不断完善, 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必将为职工教育培训提供强力的硬件支持, 用活、用好这些资源的关键是信息化建设, 这也是影响职工教育的重要因素。

3.5.1 开发或引入多媒体教材。

为避免日常培训中枯燥的授课, 除了精心编制教学课件外, 要组织力量开发多媒体教材, 或是在出版社中引入多媒体教材, 以丰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如铁道出版社的《铁路火灾典型案例及防范措施》、《铁路溜逸事故警示教育》等多媒体教材, 都是培训教育的好教材。

3.5.2 引入仿真模拟软件。

列车调度员是一个区段的行车指挥者, 劳动强度大, 安全责任重, 各方面的专业知识都要求精通或有所掌握, 但由于技术力量的欠缺, 未能进行全面的培训。通过仿真模拟软件至少可弥补部分不足, 如铁道出版社出版的《FZy-CTC多媒体仿真培训课件》、《6502电气集中控制台多媒体培训软件》、《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多媒体培训课件》等, 都是调度员值得参考的培训软件。

3.5.3 开发考试软件。

业务考试是调度业务培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实现考试的信息化、自动化不仅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还可以丰富考试的组织形式。考试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试题库的建设, 可以通过组织调度员参与其中, 在建设题库的同时, 促进调度员主动学习规章, 提高调度员业务水平, 一举多得。

摘要: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调度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组织指挥中枢, 调度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和经营目标的完成, 而职工教育培训是提高调度队伍素质的主要途径。本文以南宁铁路局调度所为例, 分析铁路调度职工教育存在的问题, 并初步探讨相关对策。

铁路企业职工远程教育 篇9

一、现阶段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出现的问题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铁路职工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保证, 一支专业化、素质化的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可以有效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效果, 对推动铁路运输事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几年各地方铁路局逐渐加强了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就这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具体如下:

(一) 教育培训老师与铁路培训职工人数不成正比

铁路运输事业是我国最主要的运输系统之一, 作为一项庞大的运输管理系统, 需要很多工作人员来维护和支持铁路运输的正常生产运营。因此作为我国铁路三级体制管理系统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铁路局成为我国铁路管理的特色管理组织, 在我国铁路局分为哈尔滨铁路局、北京铁路局、兰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局等总共18个铁路局。其中单以北京铁路局为例, 截止到2014年年末, 北京铁路局总职工人数达到204000余人, 职工干部有36000余人。专业技术骨干仅仅只有18000余人, 而在北京铁路局的天津职工培训基地里, 教职工的人数只有130余人, 面对庞大的北京铁路职工总数, 教育培训工作人员工作任务极其繁重。在培训工作的高峰时期, 比如春运、寒暑假期间, 教育培训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1]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教育任务, 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不能做到从细节处培训教育铁路职工, 无法在短时间内激发铁路职工专业技能潜力。严重的教师资源短缺造成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无法切实开展, 影响了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 培训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铁路职工培训工作复杂、任务繁重, 同时由于工资、职称评定等问题, 很多年轻的技术骨干不愿做教育培训工作, 使得现有的铁路教育培训教师老龄化严重。而这些培训教师经过多年的培训工作, 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培训经验, 在新入职员工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上游刃有余, 但是无法做到技能培训的实践性。[2]加之教师资源的缺乏, 使得现有培训教师任务繁重, 只能保证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 却无法保证对自身的技能实践进行再学习, 无法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 在教学培训过程中, 不能将教育培训效果最大化, 阻碍着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三) 没有健全的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一支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立, 要依赖于健全的管理机制, 现在很多铁路局培训站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监管教师日常的教学培训工作时, 也只是简单监管培训任务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不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同时并没有建立对培训教师进行技术再教育的机制, 使得培训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固化, 培训教材没有及时更新。[3]在操作技能的培训上缺乏实践性, 因此不完善的管理机制阻碍着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措施

由于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 加之现代铁路的建设越加注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 使铁路职工培训教师的储备知识顺应时代的发展, 更应该及时更新理论知识,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为铁路职工综合素养的提升作出最有力的技术保障。

(一) 实现师资资源共享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着手, 短时间内想要改善培训教师资源短缺的情况,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资源共享。[4]多数培训基地在师资队伍的管理上, 长时间存在封闭管理的情况。但是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得师资极度缺乏, 庞大的职工人数和稀少的培训教师形成对比。如果将培训基地和铁路相关培训学校进行融合与师资共享 (比如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的铁道工程专业、交通运输电气工程专业) , 在壮大了师资队伍的同时, 也可以有效地为铁路专业学生提供技能实践平台, 从根本上提高未来铁路职工的专业素养, 同时也真正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二) 建立教师培训机制

在铁路教育培训站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时存在着一个误区, 那就是只注重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 不注重对培训教师的再教育培训工作。在现代铁路发展的趋势下, 培训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理论知识, 同时要加强培养自身的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才能建立起一支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知识培训带给铁路职工。因此各铁路培训站建立教师培训机制, 积极给教师提供培训机会, 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学历进修。[5]同时推动教师到实际铁路站段进行实践实习, 提高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 增加培训实践内容的实效性, 总体提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 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铁路教育培训站在对师资队伍人才的建设上, 应当改变传统人才引进的局限性, 加强在铁路局内外对优秀员工的引进, 制定严格的引进标准。将铁路局内的技术骨干、专业科学领头人、有潜力的工程师以及高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作为重点引进对象, 优化师资队伍。同时制定合理科学的聘请制度, 对外公开招聘教育培训专业人才, 要求具备铁路运营相关知识, 同时建立公平的聘请机制, 真正做到择优选聘。在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素质化的基础上, 建立建设考核评估机制, 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培训工作的责任心, 对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铁路运输系统作为我国主要的公共运输方式之一, 给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铁路职工是铁路正常生产运营的基础, 良好的专业素养是铁路职工的必备条件, 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可以有效地促进铁路职工综合素质发展, 积极推动着铁路运输的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社会发展背景下, 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加强对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影响着铁路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本文主要探析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志芹.铁路培训站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04:59-60.

[2]石永峰.关于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21:74-75.

[3]王伟.对加强铁路职工队伍培训的几点建议[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1:94-96.

[4]田勇.加快铁路职工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02:15-16.

铁路企业职工远程教育 篇10

一、我国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现状与问题

1、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效率较低

日常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关系到整个铁路运营工作的多个方面, 与整个的铁路系统的运营联系紧密, 它是一个多层面, 多内容的多级别管理模式系统。由于铁路企业系统是一个多级别模式的管理制度, 这导致铁路职工进行培训管理的主导线索不够明确。这种多处管理模式不利于教育培训的统筹规划与统一实施, 这样会导致整个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难以高效地开展与运作。

2、铁路职工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根据调研显示:相关的职教部门在制定自身职工培训教育计划之前, 都会存在着缺乏规范与系统化的调研工作, 呈现出随意性较大的现象。而负责组织进行职工培训的领导或者部门对于上级要求的教育培训的文件精神并没有深入领悟与解读, 有些甚至细化与分解就开始组织职工进行培训, 对于培训目标设置不准, 没有深入了解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另一方面, 负责教育培训的部门懒于耗费太多精力与时间, 一般都是按照原来的培训计划重新进行教授, 这对于铁路职工的教育培训质量提升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3、机构部门众多, 教育资源难以充分利用

我国铁路企业职工与工种较多, 在当前开展铁路企业职工培训教育的机构有很多, 例如高职院校、各铁路局的培训基地等, 由于不同的培训基地职能存在着差异, 因此举办的培训工作都是独立进行的, 这导致了许多培训机构出现了内容重复的现象, 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

二、改革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思考与对策

1、转变传统观念, 提升对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

在日常培训过程中, 要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教育认识, 让职工培训成为职工们的自觉行为。并且要正确为职工教育定位, 在具体工作中确定铁路职工教育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将教育经费与培训责任具体落实下来。要让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化, 充分调动广大铁路职工群体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通过实际考核, 制度激励等措施来对铁路职工进行激发, 从传统教育中转变过来。

2、优化配置多种教育培训资源, 积极创新培训方式

(1) 开展模块化教学

上海铁路局在职工教育中全面推广实施模块化教学, 由路局统一组织应用模块化教学培训考试管理系统, 以实现“学、练、考、评、管”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动态完善, 着力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 让职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模块化教学按各工种的理论知识、实作技能要求, 设置若干模块和子模块。将每一个子模块与学分对应起来, 职工通过对模块内容的学习, 将学习掌握的模块所对应的学分进行累计;模块掌握的越多, 学分累计越高, 相应参加评定的等级就越高, 体现了“学与不学不一样, 多学与少学不一样”的原则, 使职工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同时建立职工学习考试档案, 把模块化学考结果与职工岗位等级管理、定职、技能鉴定等紧密结合, 真正将职工业务学习、技能考核与职工收入挂钩, 通过机制控制, 来实现职工自觉参加模块化学习, 达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2) 推进现场培训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可以进行现场教学, 按照讲解、演示、练习、操作、考核的程序实施, 以班组为单位组织开展, 根据不同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现场教学点, 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提升培训效果。适当的向职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给大家讨论、交流, 允许职工向教师提问, 形成互动, 达到教学相长, 学学相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醒职工注意教训的借鉴, 不断积累经验, 使职工看得真切、听得入耳, 印象深刻, 具有实效性。

(3) 实施实作对抗赛

实作对抗赛可以采用仿真系统演练、上机考试、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 主要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动手能力和实作技能水平, 提高业务学习培训的针对性, 提高铁路主要工种人员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 提升站段模拟演练的实效性。通过对抗不仅激发了职工学习热情, 营造了“学比赶超, 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 也增强了职工实战能力。

(4) 增加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成为教育的有效辅助工具, 根据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 我们可以在积极引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深入生产作业现场, 拍摄设备照片、录制现场有关资料, 制成图文并茂多媒体教学课件, 激发职工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局域网这一平台, 实现网上教学与考试, 达到各站段资源共享, 切实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提升专兼职教师执教水平

当今教师专业技术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不能及时跟进科技的进步, 就不能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其在课堂上的职教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严格把关, 优化教师队伍, 把专业能力强、个人素质高、现场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吸收到兼职教师队伍中来。定期组织职教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将对职教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列入职工教育培训的主要计划中。同时建立评估考核制度, 对职教人员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激励教师的教学行为。另外, 要鼓励专兼职教师大力开展职教科研工作, 撰写职教论文, 提升职教队伍理论素质。

三、结语

总之, 随着我国铁路跨越式的发展, 给铁路职工教育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教育标准与要求, 我们应当适应铁路新时期跨越式发展的形势, 强化教育新措施, 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教育培训和开发, 通过多种措施来不断强化职工的教育培训, 整体上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为我国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进而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程国美、于长生:《建立公路职工教育长效机制初探》《《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01期。

上一篇:财务工作者下一篇:传媒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