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模式教学

2024-05-09

传统模式教学(精选十篇)

传统模式教学 篇1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50~60年代,中国全面引进了前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几乎全盘照搬了凯洛夫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体育教学过程划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4个基本阶段。呈现在体育教学上就是形成了一个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本规律,而逐步形成的体育教学过程模式。这个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体育教师的主体作用,通过体育教师全面系统的技术传授,使学生牢固掌握以运动技能为主体的“学力”,并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体质状况也得到加强。

这种模式在新中国建国后到“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期里一直占据了体育教学的主导地位,所以这种教学过程被人们称作为“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传习式的体育教学过程”等等。这个教学过程由于是由很规矩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所构成的,因此体育老师们也常通俗地称它为“三段式教学”或“四段式教学”。

2 传统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

传统体育教学受凯洛夫教育理论和凯里舍夫的特殊认识过程体育教学理论等影响,把传授体育运动技能为主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目标作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逐步形成沿袭至今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特别强调规范性,强调课堂纪律是组织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前提,除了强调教师学生都要遵守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该模式既注重学生的技能掌握又兼顾学生的身体发展,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教学艺术水平、教学方法、手段运用的有效性及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的领悟程度,同时也受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学习自觉性及自我体育学习情绪等影响。

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主要以学生的知识、技术、技能掌握及体能达标情况作为主要评价内容,教师是评价的主体,重视对技能学习后理论和实践的终结性评价,强调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传统体育教学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符合实际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从而到很好的效果。

3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特长与不足

在崇尚教学改革的近30余年间,以苏联体育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的传统体育教学一直处在被诟病,被否定、被批判的处境,那么,传统的体育教学有哪些特长和明显的不足。本文做以下分析。

(1)在教学目标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及增强体质,强调学习效率和严格的秩序,教学整齐划一,但有严肃有余,活泼不足。(2)在学习方式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强调教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在技战术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予以高度重视,教法缜密细致,但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及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认识不充份。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着老师模仿,无需主动学习,击大的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要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树立教学服务的意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互动、探究、合作;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体育学习的主体。(3)在教师条件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任务的完成取决于教师的专业专业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教学井然有序,但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升。(4)在师生关系上,重点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学责任,教学安全有序,但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认识不到位。(5)在教学评价上,重视教学的终结性评价、定量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重视技能评定、素质评价、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相结合的评价,评价准确,分数有依据,但忽视学生认知、情感、过程性评价。

传统体育教学,充体现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加强组织纪律性,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遵循体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学生在老师的教授下快速获得全面系统的知识、技能,能短时间学会掌握运动技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课堂常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评价内容相对单一,对秩序和纪律的要求过度与当前现代教育的理念有许多的不同。

传统体育教学当前受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强烈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已完全过时,它的许多优点,特别是注重动作技术的掌握,遵循体育教育的一般基本规律,重视学生课堂纪律性,磨炼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重视运动动作学习的“规范化”等都是非常好的经验,特别是提高运动技能的有效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点,因此,即便在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也有重视传统体育教学的思想和合理性,要加以改革地继承、发展和扬弃。

4 传统体育教学的案例与分析

那么传统的体育教学什么。是这个三段式和四段式教学,如果我们要扬弃这个教学过程的话,它的具体扬弃点又在哪里。

通过查找以前的教案范例和当年的体育教学总结片段的回顾,我们应该已可以看出所谓“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或“传习式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些基本特征。

(1)我们可以从以前教案中看出,这个教学过程的主要结构和注意力都是技能的传授,本课的三个任务是教授两个技术和一个游戏方法,只是在游戏任务的结尾处有一个“培养儿童动作敏捷反应灵活”的发展的任务,而在现在教学任务中常见的“道德”、“心理”、“认知”、“交往”等目标都没有出现。(2)整个教学过程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教案中的“组织及教学法提示”几乎都是技术教学内容,而且安排得非常细致入微。(3)从教案上很难看出体现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内容和措施,各个细微的教学环节也都是以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观看、分组练习为主,学生的活动和学习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4)由于这个教学过程以掌握技能为目的、为前提,因此把人体活动变化规律和生理变化的规律作为最重要的规律,整个教学阶段的划分也是按生理负担量来划分的。(5)把技术教学认为是体育教学目的中最主要的方面,甚至是唯一的教学目的,其理论认为:几项技术教好了,“教学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要求也基本上达到了”。(6)对教学的纪律要求很严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紧紧围着教师转的,现代教学论中所提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问、思考等是很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基本上被限制在听讲和练习之中。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概括“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技能掌握优先,注重生理规律。技术教学细致,确保技术正确。教师严控教学,学生比较被动。纪律要求严格,过程一丝不苟。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和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这个“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具有一些缺陷和不足,但是这个“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也有比较明显的优点,体现在练习密度比较大,技术细节的练习效果会比较好,教学组织严密和顺畅,教学在外观上给人以有序不乱的感觉,为进行这种教学过程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技术细节和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

这个“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在建国后一二十年间,对发展我们的体育教学,迅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规范体育教师的教学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体育教学的完善和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这个教学过程的一些缺陷越来越显现出来,并已经不适应当前体育教学的形势和新世纪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改革开放和教学改革高潮到来的今天,对于它的反思以及批评自然就多了起来。

5 结论

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篇2

房东为甲方,身份证号为: 租赁房为乙方,身份证号为:

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同意将水产路中西段的一套房屋租赁给乙方作为住房使用,为了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特定如下协议,供双方共同遵守。

一、甲方的房子位于水产路中西段一楼,面积约60平方米。乙方在租房期间不得在房屋内从事任何违法犯罪活动;不能随意改变房屋结构和使用性质。该房屋只能作为住房使用。

二、甲方房屋内现有的家具及家用电器不得损坏;不得在墙上乱涂乱画;电缆线路不得私拉乱接。如有损坏电器及家具,乙方照价赔偿。

三、乙方每月按时自觉到自来水公司交付水费,电费由电管员采用刷卡缴费(水表号:0300052972,电管员电话号码:***)。

四、房屋租金,一年为(),每月按()计算。租期暂定一年。租金一年一交。如需续租,甲方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满足乙方;乙方中途不得退租。到期后不再续租,乙方应提前一个月通知甲方。

五、甲方将房屋租给乙方后,中途不得随意涨价,房租未到期不得随意终止合同。

六、房屋押金壹仟元整,乙方在退租时结清水电费后,家用电器及家具完好无损时,甲方退还乙方押金。

七、乙方应讲究卫生,搞好邻居关系,和睦相处。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乱丢,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财物。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房屋租赁到期后本合同自动失效。租房起始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甲方:

乙方:

走出传统教学模式 篇3

一、淡化传统教学观念,课程文化创新

传统课程观念突出地表现为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美术课程是以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为中心,以自成体系的各美术门类的专业技法授受和训练为美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新美术课程打破了长期以来以美术门类为主线的纯美术学科知识体系,重新建构综合的美术课程的知识结构。课程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方面的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一)得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其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或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传授知识,而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教师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由此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纽带。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传统教育的模式是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再如,高年级的美术字,也同样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美术字的书写形式,了解方体,找出规律之后,在黑板上书写几个不正确的美术字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美与丑,让大家自己认识到美术字写的不好或是不正确不美还会影响整个布局的整体的美。我们也学不到美术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和书写规律。总之,在每一节新授课前,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是必要的,使学生们懂得了什么是美及运用美的表现形式去绘制美的图画作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注重创造意识的培养,并对学生的成绩巧妙的赞扬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本中有许多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培养的好题材。如果想让学生有创造性的表现,首先,教师应先作表率。在教学中,为了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创作,制作和课本知识紧密相连的不同风格的服饰,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掌握了巧用纸袋制作服饰的要领,在采用具体分工、小组合作的方式中创作出了一套套体现着集体智慧、舞动着个性风采的服饰。课上,我对学生们新颖、独创的想法给予了大力的称赞,并选出了一件设计得最巧妙、最独特的帽子,展示給大家,引领学生学习他这种大胆、独特的创新精神。在学生取得成绩的同事我们的赞扬往往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创造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是新教育观的中心任务

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儿童对画画的兴趣在于创造,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满足他们的创造欲望,尊重他们的创造成果,使他们像对游戏那样自由发挥,保持浓厚的兴趣。”如何掌握知识技能,主要是启发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所谓启发是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由教师提问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分析、联系推理、判断、归纳和解答,使学生的经验得以逐渐扩充和发展,思想更为主动灵活。由于我校学生是农村小孩,基础很差,我就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注意力,使教学围绕问题逐步深入。

四、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上美术课时,要注意学生创作潜能的开发,真正给学生探寻知识、探究问题的空间,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在探索中取得经验、提高认识、体现个人价值。因为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表现技能始终在探索中不断变化和创新。学生在活动前并没有预想的结果,在探索中不断调整、变化,直至达到创造性的、个性化的、不断发展的目的。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应该不断针对产生的问题,因材施教,给予具体指导,当好学生的参谋,并不断给予鼓励。并根据美术课课型的不同,要及时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进一步的促进教学氛围也变得宽松与和谐。

只有我们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者一起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只有这样才能把美术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中心路小学 河南】

听赏——声乐教学传统模式的突破 篇4

关键词:声乐教学,教学模式,听赏,声乐技巧,音乐想象力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 学生学习声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评, 一评一唱”的示范模式上, 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忽视了声乐歌曲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 结果老师教得枯燥, 学生学得无味, 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声乐的兴趣。在这种模式下, 即便学生会唱一首歌曲, 因为不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内涵, 唱起来也是干干巴巴, 毫无情感可言。针对这种局面, 我认为, 在声乐教学中应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强调声乐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 在反复听赏的过程中, 让学生感悟歌曲, 表现歌曲, 创造性地演唱歌曲。因为声乐是用声音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 要学好声乐, 就要仔细倾听, 感知音乐。

一、通过听赏, 激发学生的歌唱情趣

不同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变化等, 都能够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在声乐教学中, 通过让学生完整地听赏歌曲, 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因为纯粹学唱歌曲而产生的厌倦心理, 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唱欲望, 使学生能够主动、持久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如:《你是这样的人》这首歌曲, 是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而创作的。这是一首对伟人的颂歌, 歌曲情感含蓄、深沉, 令人荡气回肠。在教学时, 我并没有提前向学生过多地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而是直接让学生听赏, 意图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体会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结果, 学生被歌曲中对总理的思念之情深深地打动了, 禁不住随着音乐轻声哼唱起来。这样, 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提高了, 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也增强了, 学习效果明显有了提高。

所以说, 兴趣是能力的幼芽, 只有在听赏歌曲的过程中, 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 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富有情趣。

二、通过听赏, 激励学生学习歌曲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 它具有很强的弥漫性, 在声乐教学中, 通过让学生反复听赏歌曲, 可以增强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记忆。有的歌曲节奏复杂, 音程跳度大, 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学习来演唱歌曲, 让学生听赏歌曲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歌曲, 避免学生学习歌曲时产生畏难情绪。

例如, 《帕米尔, 我的家乡多么美》这首声乐曲, 这首歌曲的节奏是难点, 7/8的节奏学生很难掌握, 很容易唱成6/8拍的节奏, 并且曲子里出现了很多的半音音阶, 学生在音准上把握也很难。我让学生在听赏的过程中, 体会歌曲的情绪, 寻找典型的节奏, 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 并启发学生用动作或者神态表现出自己对歌曲的感受。经过反复听赏, 学生被歌曲中那典型的新疆手鼓的节奏所吸引, 边模仿边学习, 不但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 又充分地理解了歌曲, 近乎完美地表现了歌曲。

三、通过听赏, 提高学生学习声乐技巧的能力

听赏声乐作品, 除了要实现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外, 还应当参与理性的认识活动。参与听赏声乐歌曲的初级阶段, 学生只能对作品感悟到高兴、欢快、优美、忧伤等情绪, 随着参与听赏的深入,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官的欣赏上升到理性的分析。听赏歌唱家的声乐歌曲演唱时, 要分析歌曲演唱的呼吸, 歌曲演唱时声音的位置, 以及歌唱时歌曲情感的处理。

如学生在演唱歌曲《沁园春·雪》这首歌曲时, 经常出现气息不平稳、高音站不住的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能改掉歌唱时的缺点, 我让学生听赏歌唱家殷秀梅的演唱。让学生在听赏时听出歌唱家演唱时的换气, 对比自己的换气找出不同, 从而掌握正确的换气, 解决气息不稳的毛病。并且在听赏中找到歌唱家演唱高音的头腔位置, 让学生学习, 从而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通过听赏, 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

音乐形象最具有不确定性, 解释的自由度也是最大的。所以, 音乐可以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想象和理解, 来宣泄自己的情感, 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让学生听赏歌曲的伴奏音乐。这样, 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去想象、去发挥, 他们可以根据音乐中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拍的变换、旋律的起伏等, 来描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效果十分明显。

例如, 我在《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这首歌曲的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听赏歌曲的伴奏音乐, 让学生根据歌词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想象能力, 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来体会音乐的形象, 并且让学生试述主人公的形象。学生把主人公小芹的纯朴可爱、委婉含蓄、羞涩含情的特点都分析得很清晰, 说明学生已经开始感受音乐了, 并与音乐产生强烈的共鸣。所以, 我认为学生的这种想象是发自内心的, 是真挚的, 是心灵与音乐的碰撞迸发出的火花。

当然, 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想象空间, 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想象, 而是要建立在音乐要素的基础上。音乐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想象, 但并不等于所有的音乐都必须描述一个场面或者表现一个场景。所以, 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 根据音乐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想象。

传统模式教学 篇5

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摘要:目前,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许多学科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教学法在许多方面有较明显的优点。本文以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阐述了项目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的优点及运用中的注意问题。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比较 优点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该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的方式,以实际的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在学习运用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即在一种近似真实的社会职业交往中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意识,提倡学生注重新技术、新理念在生产与操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项目教学法中,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结,涉及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 项目教学中的项目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项目的主题与真实的工作环境密切联系,学习者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学习者自发的兴趣是项目活动开始和展开的源动力。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问题,一般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问题,解决问题很可能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 2.强调学习活动中的合作 项目教学中老师、学生以及涉及该项活动的其他人员应相互合作,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密切的“学习共同体”,互相协助,取长补短,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在项目教学中,完成项目的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3.教学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创造性 对于教师来说,项目教学法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它要求教师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项目教学中的工作任务都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主动探究,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地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推动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实施整体教学,推动教研教改及课程设置改革。项目活动的实行要求教师灵活掌握时间,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兴趣发展,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并相应提出或设计出既发展个性又注重全面平衡的教学方案。 三、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比较注重显性知识的获得,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妨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项目教学模式服务于课堂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让课堂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项目的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的思维、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的能力、生成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是学生的灌输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项目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融入其中,用经验去引导和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提出新见解。 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比较项目 传统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教学目的 传授知识和技能 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 教学形式 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学习 参与程度 学生听从教师的指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多种学习方式 学习动力 外在动力非常重要 内在驱动决定学习结果 特色 教师依据学生的不足来指导学习教师依据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引导项目完成 从表1.1可知,项目教学法具有挖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其主动投入学习的优势;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当然,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并不是对立的,教学中应注意将二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四、在实施项目教学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完成评价工作。 2.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选择那些有研究价值且与课程内容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开展教学,学生能够主动地了解、观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相关知识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挥。 3.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协作学习”是意义建构的关键,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情景,让学生在群体中共同评判各种观点和假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被极大的激发、能够主动的探索、深入的研究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任务。 4.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不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而是围绕完成项目设计、达到意义建构这一中心来展开的,所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应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定。 项目教学法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取代传统教学法,它并不是日常教学的全部,只有将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项目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教学项目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和相互帮助的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及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 1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

传统模式教学 篇6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c)-0161-01

1 教学模式的概述

由于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发展和国外教学模式理论的引进,教学模式在国内备受关注。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使各种教学活动单元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动态性过程。教学模式实质上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

1.1 传统教学模式

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传递一接受”模式,其基本教学程序是:激发学习动机一复习旧课一讲授新知识一巩固运用一检查评价。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式和手段。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而学生在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1.2 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符合现代教学思想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特征,并涉及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信息化教学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资源为核心,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培养信息化人才为目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为其保障。

2 信息化教学式的优势

2.1 有利于创设理想的教学与学习情境

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了课堂信息的来源,诸如文字、图形、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同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2.2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这使得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有利于因材施教。诸如文字、图形、影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得信息化教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展现知识的内容,适合不同学习者得要求。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逐步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能力。

(2)有利于形成互助互动,培养协作式学习形式。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多媒体化、网络化使得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自如的交流,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并目,对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化技术的诸多特性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营造了理想的环境。例如,互联网(Internet)拥有丰富的信息資源,使得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成为可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和“会学”的能力,并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教与学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基础为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包括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其中,营造理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意义建构”即学习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主动、自觉完成。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掌握学习的技能,培养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终身学习,才是教学目标的核心所在。

信息化教学拥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拥有的信息技术手段,在这种背景下,信息化教学理念赋予了更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过程由以“传授知识、掌握技能”为中心转移为以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中心。第二,教学过程由以教师为中心转移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通过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第三,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尤其是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由以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的经验以及学生的接受、理解为E的课程,转变为一利,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教学资源为主的课程。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完善自身教学能力,采用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来促进与改善教学工作,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以“任务驱动”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完成教学计划,控制教学活动,完成教学评价。

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过滤不良信息的干扰;如何创造性的、发现式学习,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如何与他人协作学习,在主动性与灵活性大大增加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与他人良好的协作关系可以形成学习共同体,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对学习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结语

传统模式教学 篇7

面对此种现状, 如何使这些层次不同的学生经过三、五年的在校学习, 强健其体魄, 促进其心智, 并掌握更多的技术技能呢?针对目前学生的现状, 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全面了解学生, 合理进行分类, 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快乐的参与到活动之中

每个人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各不相同。而体育教学又是以身体活动为基础的。要想使课堂教学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愿望, 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1) 从实际出发, 把握学生的实情, 采取个别交谈, 学生问谈, 学生自我评价, 来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 做到对症下药。

(2) 根据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划分学生的层次, 恰当进行分组编排。准确地把握学生实情,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与进步的体验, 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

(3) 建立学生健康登记卡片, 课堂活动信息登记卡, 以便随时调整编组, 因人制宜, 设立不同活动形式, 制定不同层次的任务、标准,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他们身心娱乐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 体育教学是一门以娱乐为主, 开启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艺术课

为了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 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2.1 认真钻研教材, 合理进行重组

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 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合理搭配各项目, 选取一些实用性、趣味性、娱乐性较强的体育项目, 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给学生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 让学生自选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寓技巧、技术动作的学习于游戏之中, 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提供素材, 学生自己创编,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2.2 合理运用“一主多副”教学方法,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欲望

奔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 面向全体教学的同时, 兼顾两头, 酌情照顾能力差的学生。在跳高教学中, 进行跳台阶练习时, 通过设制不同的高度, 来满足不同学生的愿望。跨栏课堂上, 利用降低栏板高度来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达到人人都可以跨过, 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

2.3 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对于能力强的学生, 启发诱导, 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

对于能力差的, 教师应正面引导, 降低动作难度, 制定出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标准, 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坚定学习的信心。

(1) 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困难生进行体育学习。在跳山羊的教学中, 有同学因胆小害怕而不敢做动作, 教师发动全班同学给以鼓励, 并让队友安全的保护, 消除了他们的心理障碍, 增强了信心, 经过努力战胜了困难, 完成了教学任务。

(2) 以优帮差, 自由组合, 使得优生得到了发挥并提高能力, 差生顺利完成了动作, 又增进了生生友谊, 使得课堂气氛更加和谐, 培养了互帮互学的良好作风。

3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为体育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经越来越广泛了, 多媒体的运用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又为新理念下的体育课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 室内课由过去教师单一的讲解, 变为学生自主观看、欣赏体育比赛、了解规则, 自主学习, 使规则的应用更灵活, 更贴合学生的实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责任感。

(3) 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 对技术性强、难度较大动作, 分解整合, 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去学习, 逐步达到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 和对技术要点的掌握, 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 既节省了时间, 又增大了课的容量, 满足了优秀生的心理需求。

(4) 让音乐舞蹈充满体育课堂, 体现快乐健康体育的价值, 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在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引领下, 娱乐体育已占据了整个课堂, 健美操, 体育舞蹈的推广, 为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增色不少, 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 增强了体质, 娱乐了身心。

4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体育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阵地

一个人潜力的发挥是不可能离开外部环境而存在的, 良好的环境激发人的斗志, 启迪人的心智, 而恶劣环境则抑制人的思维限制人的发展, 因此, 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以下几点。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为各层次的学生铺设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在此氛围中可以自由自在、不必有任何顾虑的去学习。同学之间关系融洽, 师生成为知心朋友, 师生和生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帮互学, 共同进步的风气。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发挥, 使优者更优, 困难生也不甘落后, 迎头赶上, 促使人人向更高更远的层次去探索, 去追求。

(2)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合理布置好场地, 以优雅的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 要更好地解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最根本的还在于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和驾驭教学的能力。作为转型期的体育教师, 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 同时发挥课堂教学特有的功能, 寻求更合理的教学方法, 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走向更加成功。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教学中遇到实际困难的分析与研究, 通过全面了解学生, 合理进行分类;灵活运用“一主多副”的教学方法, 以良好的教学氛围作保障, 做到“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 从而达到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教育,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贾晓波, 陈世平.学校心理学辅导实用教程[M].天津教育出版社.

[2]杨建华, 陈鹏.现代教育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过程性数据改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 篇8

一、获取课堂过程性数据

过程性数据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反映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细微而又真实的行为表现, 而这些表现有隐性的特点, 往往难以为教师所观察。这时候, 信息化工具的介入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这些细微而又能反映真实现状的数据。以本校一个思品学科基于PAD (平板电脑) 的社会性情绪课程为例。

案例:社会性情绪课程

上课时, 学生先在PAD上观看一个关于一个反映某种情绪的真人小视频, 然后在一个情绪圆盘中选择出对于该视频中所反映的事件的情绪。

学生在点选圆盘的同时, 其中所包含的情绪数据就会汇总进入数据库, 这里的教学亮点是:情绪数据会按照学生点选的顺序一一排列以及进行所有情绪排列所用的时间, 教师能够清晰地捕捉到学生从前到后所经历的或犹豫、或亢进的情绪变化。

在让学生初步进行了一把情绪体验后, PAD中又引入了一个模块, 即给出众多名人的情绪小故事, 让学生用辩证、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自我或他人的情绪状态。

在此版块中, 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依次点选PAD中的名人故事, 其中产生的如阅读次序、阅读时间等过程性数据仍然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 并完整地反映出学生对名人以及相应故事的阅读兴趣与认同度, 给予教师掌握学生兴趣与课程走向的风向标。

在进行了以上对于各种情况下的情绪体验后, 课程再一次回到了原点, 让学生根据情绪小视频, 选出自己可能做出的行为反应。

在学生进行选择的同时, 仍然能够收集到学生相应的过程性数据, 如对于情绪的认同度以及做出选择的所需时间等。

可以说, 信息化课堂数据工具是反映学生课堂真实情况的显微镜, 在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都能直接反映学生的所思所想, 教师则更能够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的接受程度与感受, 从而能够及时调控之后环节中的教学内容。颇具特色的莫过于在课的末尾又回到原点, 这直接反映了该课程是否起到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情绪的作用。如学生在本课开端时情绪选择波动大、负面情绪占主导, 而在课的末尾又能选择积极的方式以最小化不良情绪的影响, 这样才能说该课程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情绪的合理性以及相关特性。

当这样的课程应用于我们日常的教学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大量行为数据将会被记录下来, 如:学生点选的章节、学生选择的知识点、学生播放微课的次数、学生所作习题的耗时、学生做所习题的正误、修改情况、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求助行为的记录、教师主观评价的记录等等, 而这些数据能够被整合起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更科学的评价, 如:

1. 帮助教师自动分析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包括群体情况与个体情况) ;

2.帮助教师自动分析各习题的难易程度;

3.帮助教师自动分析学生对于不同教学资源的感兴趣程度与质量评价;

4.帮助教师判断哪些知识应该是课堂中讲授重点;

5.帮助教师判断哪些学生在某些知识点的问题应当重点关注。

二、过程性数据助力评价

我们可以发现, 这些即时获取的过程性数据都是普通课堂中教师难以发现的隐性数据。那么, 这些被记录下来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 究竟能够怎样被应用于教育评价呢?于是我们尝试从学生学习过程性数据中挖掘出我们需要的教育评价。

1.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如何?相信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并不陌生, 但是要精准地把握, 光靠纸质练习册或上课问答显然远远不够。而依托于过程性数据, 这些问题则可迎刃而解。通过信息化工具, 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及其分项小任务的成功率进行统计, 从而得出各个任务活动的难易度, 以及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度。从上图中可以发现, 颜色随知识点难度的上升变浅, 说明随着难度的上升, 学生的掌握程度变弱, 而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又各不相同。此时, 教师就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微调, 把握合适的教学进度。

2.从资源使用情况来对学生学习进度进行评价

结合社会性情绪课的第二部分“阅读名人故事”, 我们可以通过后台的数据实时地掌控学生的阅读情况, 了解学生是否阅读以及阅读时长, 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 与此同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学生作业和学科学习时间来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负担进行评价

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他们作业时间或在学科学习时间上的耗时与进度, 则可以初步看出不同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负担, 从而帮助教师进行调整或针对性地辅导。

4.从学生与教师在课堂环节中的同步率来对课程环节设计进行评价

学生是否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课程各个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这同样也是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上图所示, 是一个对学生与教师的课堂环节同步率的分析。如同学B的节奏与教师明显不在一个频率, 他在第二环节中停留时间过长, 又在第三、第四环节中快速超过了其他同学。这样一种明显与他人不合的课堂节奏就应该引起教师的关注。另一方面, 如果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 大部分的同学在某些环节的耗时都与教师不同, 那么我们可能更要反思的是, 课程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有些环节时间过长, 导致学生兴趣缺失直接跳入下一环节;或者某些环节留的时间过短, 学生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来理解与消化。

5.从学生对于课堂素材的选择, 阅读时长、顺序等来对课程素材进行评价

借助于过程性数据,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生对于不同素材的感兴趣程度。如上图所示, 非常受“80后”欢迎的韩寒, 在“00后”学生的心目中并没有占据多大的重要性。同样, 当我们进行不同班级间的对比后发现, 有一个班级阅读莫言的名人故事的时间显著低于平均值, 这就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 究竟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 是否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学方面的兴趣培养等。

大数据时代来了, 意味着更多的过程性学习信息和教学信息可以被记录下来。把学生学习过程性数据分析运用于教育评价, 使我们有了新的机会重新审视教与学的价值。我们将不再把数据分析理解为考卷分析, 不再习惯性地掉入陈旧的“质量监控”模式。我们将有机会把这些数据应用于因材施教, 应用于让每一个老师更了解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更了解自己, 最终促进和成就每一个人的发展。

摘要:将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教育, 实现学生过程性的学习信息记录和整合, 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更科学的评价。学校在如何记录和利用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方面进行了探索, 包括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资源使用情况、从学生作业和学科学习时间、从学生与教师在课堂环节中的同步率、从学生对于课堂素材的选择, 阅读时长、顺序等角度来开展教学评价, 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传统模式教学 篇9

一、LEI英语听力教学和传统听力教学对比下的优势

LEI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能力。朗文交互学习模式中所罗列的客场内容是十分严谨的, 同时还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 具有比较强的应用性, 各种教法都可以灵活地融入其中, 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比较多元化, 实现了教学系统和教学评价的紧密结合, LEI英语听力教学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四种优势:

(一) 实现了学生听力学习的自主化和普遍化

学生在LEI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中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安排, 自主学习的时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交互式平台对多种终端 (包括PC、手机离线和PAD在线三种学习模式) 访问都予以支持,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制订的教学任务和计划, 自由地安排和规划自己的练习时间。安排学习计划不仅可以保证学生个性的发挥, 而且可以充分实现学生听力学习的自主化。此外, 学生在使用LEI英语听力的练习后, 可以直接查询自己的听力练习结果, 如果对知识点仍旧存在疑问, 系统就会直接指导学生对存疑的内容进行再次观看学习, 直到学生能将所有知识点理解透彻。如此一来, 学生就可以在脱离教师的指导下,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二) 调动学生参与听力学习的积极性

LEI英语教学平台选择的内容是基于现实的, 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场景中, 扮演特定的人物, 这种学习实践更加生动和接近现实。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口语和听力进行反复练习。LEI平台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标准化的学习内容, 提高知识学习的准确性。此外, 学生可以在独立的空间环境下进行练习, 这有助于消除学生紧张害羞的心理, 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互动式听力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

(三) 扩展学生视野, 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LEI平台拥有海量的听力练习试题和考试素材, 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 包括人文科学、自然地理、生物化学、人物传记、商务活动、新闻娱乐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学生在理解这些听力材料后, 主动对这些听力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 并站在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在LEI教学模式中, 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听力知识和技巧, 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学生的社会文化常识。

(四) LEI平台中的内容形式多样, 知识实用性较强

在LEI平台中, 每个学习阶段大约有100 个小时的教学课程, 对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都有涵盖, 还包括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内容, 例如:基础英语、备考知识点、行业英语课程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对自己的学习阶段进行选择,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练习。在听力练习中, 学生可以结合不同的视频内容, 对英语练习的场景、主题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不同文化和环境背景中掌握知识点, 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 开阔眼界。

二、利用LEI平台实现学生英语听力练习的具体措施

在对LEI英语听力教学的优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后, 下文将对如何运用LEI实现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升进行阐述。

(一) 实现教师对LEI平台的管理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校的教学实际为前提, 在对学校具体的教学要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后, 探究新型的教学方法, 尤其要根据LEI平台硬件和软件的应用方法及时完善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实现个人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学校开展的各种学术交流研讨会上, 研究如何充分发挥LEI平台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学校要安排具体的辅导人员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检查, 积极地收集学生对朗文交互平台的反馈信息, 这样才能实现对教学和学生的有效监督 (章黉、宣安2008) 。

(二) 健全教学中的硬件设备

LEI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建立是以网络为基础的, 因此只有网络平台稳定流畅, 才能保证学生在平台上开展即时有效的学习活动, 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同时, 学校还要加大硬件设备的建设, 为学校的网络建设提供强大的硬件平台, 做好硬件设备的维修和护理, 制订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 以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保证学生的线上学习不受影响。

(三)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教师在学生使用LEI平台之前, 先要对平台上的内容进行了解, 再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测试模式, 让学生对号入座, 实现因材施教, 建立班级等级制度, 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成绩进行实时监控。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可以适当运用一对一的交流方式。作为学生, 在学习中要制订好相应的学习计划, 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检查, 结合教学效果的反馈, 改正学习方法和态度, 实现英语听力成绩的不断提升。

(四) 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 完全自主学习

完全自主学习的模式是学生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进行听力学习。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时间进行自由安排, 如在自己没有掌握牢固的知识点上多安排一些学习时间。完全自主学习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学习方式应主要向自制力比较好的学生推荐 (李欣、李玫瑛、王佳子2012) 。

2.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要求教师对教材的重点内容进行规划, 使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 可以按照教师提供的重点内容规划表实现学习的有序化、合理化。但在该模式中, 学生的自制力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督, 从而为教学的质量提供保障 (王翠娇2013) 。

结束语

本文对LEI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和传统听力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具体论述了LEI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优点, 在掌握其教学优势的基础上, 阐述了在教学中实现LEI英语听力教学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李欣, 李玫瑛, 王佳子.2012.多模态自主听力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6) :59-64;126.

王翠娇.2013.初中英语听力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析 篇10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校园教室中进行的教学活动, 通常是教学者与学习者同时处于同一空间, 在教室中学习者由于环境影响必须遵守某些行为规则即某些沟通方式。传统的教学, 大多是教学者依赖既有的经验, 依照教科书的内容, 以讲述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 学习者也只是被动的接受。传统教学只在教室上课, 是最传统及最普遍被使用的教学法, 由教师以某一特定主题为中心, 做有系统、有组织的口头教学。传统教学主要精神是完全由教师主导与掌控整个教学情境, 利用黑板板书及运用教学资源与课本的内容讲解, 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或练习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 并未特别注意或正视学生之先前概念, 更没有发展特殊且适当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产生概念的改变。学生习惯被动地照着教科书的编排及老师的教学进度去吸收新知识, 老师是个必须无所不知的全能者。所以传统教学教师扮演照教科书教的全权领航者, 学生只是坐着听课, 毫无选择的扮演被动的接收者。传统教学是一种集体式教学, 属于较易实施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多偏重于教师的讲解, 缺少学生的参与, 师生互动机会较少, 因此在教学活动之中无法立即评估和诊断学生学习的结果, 在教学之后学习者究竟学到那些, 无法当时测知就不能实施补救教学, 等到阶段考试后方知, 虽欲设法弥补, 难免有为时已晚之憾。传统教学一般来说指在教室进行的教学活动, 通常由教师带领学生同时处于同一个学习空间, 大多时间由教师担任叙述者的角色, 学生多处于被动的状态, 换句话来说, 学生即所谓学习者多是信息的接受者。传统教学模式另指在班级教学中, 教师将教学教材内容经由说明的教学方法传达给学习者, 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方式来进行。传统上静态的教科书本只有单一版本, 内容也多以学科为主, 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教师扮演的是消极的说书人角色, 如此的教学形式易沦于单向的知识灌输, 过分地依赖教师权威的结果, 使学生丧失主动求知的学习动机。

1.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性归纳如下。

(1) 教学方式:采用大班教学, 偏重填鸭式灌输知识的学习。 (2) 教师的角色: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也是知识唯一的提供者。 (3) 师生互动沟通的方式:只能面对面沟通, 教学时只会注意到少数学生的反应而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反应。 (4) 教学型态:单向的由教师输出, 再由学生被动的接受。 (5) 教学时间:固定时间, 按照排定的时间表上课。 (6) 教学工具:以粉笔, 黑板为主要教学工具。

2. 传统教学模式有如下的优点。

(1) 节省学习时间。 (2) 知识具完整性、系统性。 (3) 教材教具使用具有弹性。 (4) 班级秩序容易掌控。 (5) 教师的热忱与专业素养可以影响学生学习。 (6) 教师的互动讨论可直接管控与调整。

3. 传统教学模式有以下的缺点。

(1) 学生被动学习、消极获取知识。 (2) 缺乏探究, 容易失去兴趣与专注力。 (3) 教室不易观察个别学习效果。 (4)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易培养。 (5) 教师的教法、人格特质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大。 (6) 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 而非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

据对全球多媒体教学规模所进行的调查, 发现到2010年, 全球至少有85%的教学活动在网络上进行, 其中, 更有70%的受访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效果将优于传统教学活动。我们认为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信息科技、在线教材、结合教育学习理论将教学从传统教室移到网络上课的一种教学的方式。在线学习也可视为一种以网络平台为沟通基础的学习活动, 系指所有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学习的教育活动。亦即学习者登入平台后, 进行教材浏览、讨论、测验、做作业等活动过程。利用信息技术的协助以增进学习者的成效成为这几年来的学习新课题, 从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到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在线学习 (e-Learning) , 更是拓展了计算机技术在教育环境上的应用范围与应用层次。使用在线媒介学习的方式, 称之为在线学习 (e-Learning) 。美国训练与发展协会 (简称ASTD) 将在线学习定义为以电子化科技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 达到学习的目的。简言之, 在线学习即使用计算机达到学习目的。多媒体教学一方面是系统平台, 包括架构、系统、接口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性, 包括人的学习习惯, 教师教学方法, 科技导入, 组织再造等。

1. 多媒体教学可分为下列四个部分。

(1) 在线教材:强调学生可撷取部分在线教材内容进行学习;而所谓的在线教材内容系指电子书、在线化之资料、或其他在线方式呈现的内容等。 (2) 在线工具:强调学生系以在线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 如利用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CD-ROM或电话等在线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 (3) 在线传递: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在线方式来传递, 例如通过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卫星广播等方式从事学习活动。 (4)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在线学习从事在线或离线的学习活动。E-learning是使用网络科技去扩展设计、交付、过滤与管理的一种延伸学问的学习方式。

2. 多媒体教学有着许多的优势与下列的特色。

(1) 容易取得, 实时学习:可以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 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活动。 (2) 重复使用, 降低成本:可重复使用, 降低差旅费、教材印制费、教室租金等成本。 (3) 快速更新, 省时省力:教材更新、传递速度快, 省却印制、寄送的人力与时间。 (4) 掌控时间, 弹性更大:可通过计算机及空档时间进行学习, 不耽搁工作。 (5) 主动学习, 效果极佳:学习者可以决定针对自己需求, 主动了解与反复练习。 (6) 纪录学习、易于评估:学习过程及结果均有记录, 易于评估与分析。 (7) 学习社群, 分享经验:通过合作学习文化的建立, 学习者互相交流, 不断成长。

3. 一个理想的多媒体教学学习系统应具备五个要素。

(1) 在线课程:学习者必须依据在线课程进行网络学习活动, 因此在线课程的设计, 必须充分运用全球信息网的特色。 (2) 在线测验:以多媒体网络的方式呈现, 并于受测结束时能立即给予回馈, 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 进而增强学习效果。而测验的设计, 也应纳入适应性的概念, 以适应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3) 虚拟教室:虚拟教室提供学习者合作学习情境, 学习者借助它来进行讨论、观摩、与合作学习, 教师则利用它来辅导学习者学习。 (4)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主要目的, 在于纪录学习者的学习信息, 以提供教师辅导与评估学习者的依据。 (5) 学习工具:在网络学习过程中, 学习工具将支持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 常有的有笔记本、搜寻引擎、个人化环境等。

许多实证研究也已证实学习者在虚拟教室中, 进行浏览、搜寻的学习活动, 能在某些课程中的学习评估得到与传统面对面相等或更佳的学习成效。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活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训练学生在网络上收集资料的过程, 帮助他对知识的建立。指导学生搜寻特定的主题, 在广泛收集资料进行整理、比较时, 可以使学生在过程中分析、创造, 进而得到很好的学习成效。所以多媒体在线学习就是学习者与教学者不再受限于传统面对面授课固定时间、地点的限制, 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教学, 学习者可以依自己的学习环境及状态弹性的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教学者亦可视学习者的情况调整授课教学进度, 充分发挥有如一对一教学的实体效果。教师应具备反思能力, 主动审视网络上的教学过程, 视“教学”为学习教学的过程, 进而建构自己的多媒体教学知识, 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因此教师须要有足够的创造力, 发挥想象力调整学习情境, 使学生学习更有意义。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应遵循以下十个原则

1.了解学生有什么。了解学生有些什么知识和经验, 根据学生既有知识与经验作教学内容设计与活动指引。

2. 聆听和应对学生的回答。对于一个问题, 不管学生的回答是什么, 对他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3. 问题建构。通过问题的引导, 促进学生反省和思考, 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了解学生怎么想。利用学生学习的路径, 给予互动与回馈, 进而了解学生的思考模式。

5. 奖励学生耕耘甚于收获。成功的思考比正确的答案更重要。

6. 欣赏学生的思考。利用网络的互动机制了解学生与他人互动的情形。

7.造势让学生对解题有食髓知味的经验。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中所提供的互动机制, 引发学生思考来建立知识与促进知识形成, 让学生有机会去体验和解题有关的乐趣。

8. 了解与熟练并重。有许多经验需要熟练成惯例, 必须要抓住重要的概念, 训练与教学并进。

9. 让学生有独自拼搏成功的机会。必须训练学生批判思考能力, 让学生与他们选取的问题博弈。

1 0. 汲取失败的经验。学生可通过思考与他人互动, 找出更合适的答案, 来提升对问题的兴趣与培养解题乐趣。

四、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与多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 对以往传统式的教育型态与教学方式带来相当大的冲击, 学习的方式也逐渐由学校或班级的团体学习转换为以学生个人为重心的个别学习。同时由于各式媒体蓬勃发达, 过去由上而下的知识传输方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成长通道, 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大幅增加,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为了能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下一代的教育, 改变教学方法与内容, 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另外, 还有一个我们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理由是:对于有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老师用粉笔画在黑板上的效果不佳, 让学生凭空想象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 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 又可增加学生的记忆与印象。

参考文献

[1]黄鹏程.中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J].数学教育学报, 2001, (3) .

[2]戴宏亮.运用多媒体改革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认识[J].高等数学研究, 2006, (6) .

[3]张丽丽.高等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探讨[J].高等数学研究, 2007, (4) .

[4]杨雪, 王明明, 高莹莹.多媒体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15) .

[5]张永坡, 李亚东, 马明娟.浅谈多媒体课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16) .

上一篇:私人银行下一篇:组态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