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多样性

2024-05-25

分类多样性(精选三篇)

分类多样性 篇1

1 莲科、莲属及属下分类

1753年,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 (Carolus Linnaeus) 将中国莲和美洲黄莲作为一个种置于睡莲科 (Nymphaeaceae) 睡莲属 (Nymphaea) 。直至1763年, Adans将莲种提升为莲属 (Nelumbo Adans.) , 仍归于睡莲科。在随后的两个多世纪中, 经过众多科学家的努力, 莲属的归属得到了基本确定, 即从睡莲科中提出独立成莲科 (Nelumbonaceae) 。

莲属在经历了第四纪冰期后, 一直被认为幸存有2个种, 即中国莲 (N.nucifera Gaertn.) 和美洲黄莲 (N.lutea Pers.) 。中国莲主要分布于东南亚, 包括中国 (含台湾) 、日本、韩国、印度、泰国北部、缅甸、越南、埃及和澳大利亚;美洲黄莲主要分布于美国的湖泊和池塘中, 从北部的安大略湖和明尼苏达州至南部的得克萨斯州和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2个种在地理位置上被太平洋所间隔, 形态学上的差异也仅在于花型、花色和叶色[4]。但来自化石证据表明, 2个种的地理分离可能仅仅发生在更新世 (Pleistocene) 早期, 东南亚和北美的苔藓植物区系研究也表明两大州的物种之间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 并且跟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形成与扩大造成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分离有一定的关系[5]。更直接的证据也表明, 美洲黄莲和中国莲有着很密切的亲缘关系。1991年Les 等在研究古代水生植物分子进化历史时, 发现莲属2个种叶绿体基因rbcL序列同源性高达99.9%[6]。因两者完全一致的血清反应, 染色体组高度同源以及没有生殖隔离, 黄秀强等[7]首次提出将美洲黄莲作为中国莲的亚种, Borsch和Boarthlott[8]在研究莲属的分类和地理分布后也认为应该将黄莲作为亚种。黄莲跟中国莲的花莲类型亲缘关系比与藕莲和子莲的关系更近, 这与形态学观察结果一致[9]。通过进一步对花莲资源的研究发现, 黄莲跟花莲之间的分化比较明显, 同时它们的杂种也显示出明显的中间类型, 但它们在表型上可能偏向于中国莲或者美洲黄莲, 因此支持黄莲作为中国莲的亚种的观点[10]。

我们还发现, 中国莲的3种类型 (藕莲、子莲和花莲) 无论在表型上, 还是基因组水平上, 均已产生明显遗传分化, 并且这种分化已达到极显著水平。能否将中国莲的三种类型提升为亚种, 尚待进一步探讨。

2 藕产品加工与莲的综合利用

目前我国蔬菜的出口量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和荷兰, 是世界第五大出口国。其中保鲜蔬菜是出口蔬菜的主要种类, 占60%以上, 而加工产品的出口还不到总量的1/3[11]。尽管莲藕已先后开发出盐渍、保鲜、速冻等十多个加工系列, 每年出口创汇上亿美元, 但除江苏宝应县外, 我国其它地区莲藕基本都以鲜藕出售[12]。

目前我国对莲藕加工的研究多停留在传统方法上, 除少数探讨工艺流程外[13,14,15], 大多局限于理论探讨。国外对莲的加工研究绝大多数以中国莲为试材。除美国外, 多集中于亚洲地区, 如韩国、日本、印度以及中国台湾。据初步检索, 在2000~2005年间所有德温特世界专利创新索引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中, 有48个是关于莲的专利, 且均与加工密切相关。其中以美洲黄莲为试材的仅有2个, 其它均以中国莲为研究对象。在发表专利的国家中, 韩国最多, 其次为日本和印度。在这48个专利中, 除15个是直接以莲植株各部位为主要原料, 如荷叶茶、荷叶面条或香料等, 另33个均是以植株的各部位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它物质配伍制成药物、功能性食物、食物添加剂以及化妆品。

研究表明, 莲藕全身都是宝, 莲子是滋补食品, 有镇静安神之效;莲心有降压和强心作用;莲须为收敛性镇静药;荷叶和荷梗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碱、树脂和鞣质;荷花中含多种药用黄酮类;藕节能够止血;莲蓬、荷叶和荷梗都有止血、止泻的功能[16]。如何充分和综合利用莲藕, 对其进行深加工, 开发出食物添加剂、药用保健品、化妆品和香精等系列产品, 应是我国学者今后需要着重考虑的研究方向之一。

3 药理学研究

莲在过去一直因为分类地位问题被广泛关注, 但随着分类地位的确定, 近几年来, 国外的研究已多偏向于药用的一面。莲在我国内陆主要是作为水生蔬菜食用、贮藏保鲜和加工, 而在韩国、台湾省、日本、印度和美国均作为药用植物在进行药物开发。绝大多数研究均以中国莲为试材, 从不同部位提取不同成分进行试验, 其中抗氧化研究相对较多, 并且以韩国和台湾省的报道居多。

3.1 抗氧化研究

Hu和Skibsted[17]在2002年率先对莲藕和藕节进行了抗氧化研究, 结果表明, 除了对以碳为中心的离子外, 整藕和藕节都具有抗氧化作用。Jung等从荷花雄蕊中提取化合物, 进行抗氧化试验。结果发现, 甲醇提取物在清除脂质、DPPH自由基和活性氧实验中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作用[18]。Wang等在分析莲幼芽和花的甲醇提取物后也发现, 两部位的提取物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但只有幼芽的提取物具有鳌合铁离子的作用[19]。同年Wu等对荷叶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研究, 同样显示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20]。随后Lee等对以荷花和荷叶制成的荷汁进行抗氧化研究, 结果表明, 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在血红蛋白诱导的亚油酸过氧化反应中浓度超过25 mg·mL-1时, 抗氧化作用即进入平台期 (抗性为80%) , 结果还显示荷汁能有效清除超氧离子[21]。同年Ling 等从莲心皮中提取出寡聚原花青素 (procyanidins) , 并进行抗氧化研究。结果发现0.1%的原花青素在大豆油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22]。2006年Yen等利用莲子的水、乙醛和己烷提取物对DNA损伤导致的活性氮自由基进行抑制性研究, 发现三种提取物都能抑制DNA损伤, 抑制效果乙醛提取物>水提取物>己烷提取物[23]。

3.2 其它药理学研究

Mukherjee等首先利用莲藕的甲醇提取物、桦木酸和类固醇三萜类化合物研究角叉菜胶 (carrageenin) 和血液中的复合胺 (serotonin) 所导致的鼠爪浮肿, 结果表明, 在特定的浓度下, 混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激动活性[24]。几年后Sohn等利用莲子的酒精提取物来研究抗氧化和护肝效果, 结果表明, 酒精提取物在浓度6.49 mg·mL-1 时显示出中等强度的抗氧化活性, 并且有较强的护肝效果[25]。接着Liu等利用莲的乙醇提取物对炎症的治疗进行了研究, 发现提取物对由植物血球凝集素引发的外周血单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增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并对其细胞动力学机理进行了探讨[26]。2005年Kashiwada等从荷叶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 其中有6个化合物可作为进一步筛选Anti-HIV的药物[27]。同年杜晓芬等发现莲房原花青素对口腔表皮样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28]。

4 莲属的遗传特性研究

4.1 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

柯卫东等在对17个藕莲品种的5个品质性状和15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后发现, 主藕长、主藕粗、整藕重和主藕重等农艺性状具有较高遗传力, 而在5个品质性状中, 维生素C的遗传力最高, 而淀粉则最低[29]。同年柯卫东等又对17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莲藕资源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 将藕莲分为野生资源类、地方品种资源类和改良品种类。品质性状野生种类最优, 而农艺性状则改良品种最优[30]。Indrayan等发现莲子中含有丰富的淀粉, 足量的蛋白和铬、钾、钙、铜、锌和锰等元素, 但脂肪含量却很低[31]。现代研究表明, 100 g鲜藕中含水分62.28~83.17 g, 蛋白质1.00~3.86 g, 碳水化合物 (主要是淀粉) 15.00~26.25 g, 脂肪只有0.1 g。100 g干莲子含碳水化合物 (以淀粉为主) 57.8~66.8 g, 蛋白质16.6~19.0 g, 总糖8.5~19.1 g, 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钙等矿物元素[32]。

4.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对莲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主要以资源和品种的研究居多, 且大多以中国莲为研究对象。Shin等利用内部转录区序列 (ITSs) 对16个来自韩国和1个来自中国的中国莲进行了分析, 发现两地的中国莲可以被明确分开, 并且来自韩国的中国莲也显示出一定的遗传多样性[33]。在国内, 韩延闯等和彭欲率等分别运用RAPD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部分藕莲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藕莲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比较高, 但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34,35,36,37]。通过对莲属种质资源的研究, 郭宏波等发现该属资源拥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9]。进一步研究发现, 中国莲的野莲和花莲资源中也都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10,38,39]。在中国莲三种类型中, 花莲遗传多样性最高, 藕莲遗传多样性最低[10], 而这与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育种手段有关。

5 小结与展望

莲在我国大多只作为水生蔬菜食用, 少量加工出口[40]。在韩国, 除了极少数鲜食外, 大多将可食部分进行加工, 加工系列和产品数远远超过我国。在我国很多地区, 因为莲藕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销路不畅等原因, 导致贱卖、不挖现象时有发生。尽管目前急需加强各种深加工技术的研究, 包括加工品种的选育, 但国内相关报道却非常少[41], 而且缺乏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致使我国一些传统栽培和加工技术成为别国专利。

分类多样性 篇2

IP的英文全称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出来是“知识财产”,有别于知识产权“IPR”(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P是尚未转化成知识产权的初级阶段,其具备由文艺转化为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但尚未完成转变。

在这样的初级阶段,人们判断其是否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依据之一便是其粉丝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粉丝群是为IP乃至IPR买单的最终客户。一个IP的粉丝群体的数量、质量决定了IP本身是否具有较高价值。生产方和投资商也往往通过大数据计算等渠道来估测一个IP的粉丝群以及其将要产生的经济效益。

所以,我们也可以将IP看作某一特定人群,他们对该IP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也因此,在此IP转化为经济产业时具有更大的推动力和更高的贡献。

二、IP运作方式之数量叠加

在这样的前提下,IP越多,其粉丝群自然会扩大,于是一些聚集众多IP的“大杂烩”影视作品“应运而生”。比如《大电影之数百亿》,从电影名称上就能感受到其浓浓的商业性和毫不掩饰的盈利目的。此电影以戏仿的方式涉及到了众多IP:《雏菊》《黑客帝国》《花样年华》《英雄》等。虽对这些影片大肆恶搞,但这些IP的粉丝群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好奇其对经典影片的重新阐述,而这好奇心表现在票房上时,便是此次IP“杂烩”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将众多成熟IP混杂到一起,只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是数量上的叠加而非质量上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大众文化的媚俗的迎合,对IP本身并无贡献,也无益于IP产业链的形成和长足发展。

三、IP运作方式之针对特定人群的大数据分析

而另外一种比较高级的IP运作模式则是“看人下菜碟”——通过大数据分析某一个特定IP的粉丝群数量,并对粉丝群的年龄阶段、消费能力、文化水平进行评估,从而找到一个未必叫好、但一定叫座的IP,然后对其进行宣传和运营,将对该人群具有吸引力的元素进行叠加和组合,从而像生产商品一样生产出针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影视作品。乍一听很荒谬,文艺生产竟然对数据分析如此马首是瞻。但该“特定人群”,反而十分乐意为此买单,由此奠定了大数据分析影响文艺创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上文中多次提到的“特定人群”,最常见的不是文化水平和鉴赏水平都高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也不是具有较大消费能力的富商豪门,而是文化知识水平和消费能力都处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和工薪阶级。

该粉丝群对其所喜欢IP的追求是盲目而从众的,具体表现在影视作品里,则是对其的无条件维护和追捧。例如这几年如日中天的电影《小时代》,专业影评人抨击其是像幻灯片放映一样的电影。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其粉丝群的热情,无论他们是该系列影片的小说文本感兴趣,还是对参演的一众演员感兴趣,或是被导演和编剧本人的明星效应所吸引,以上的任意一个理由都足以驱使他们毫不犹豫地走进电影院掏腰包买票。他们就像提线木偶一样,身处“上帝之手”的操控而不自知。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所说,大众是容易被操控和愚弄的。然而更可怕的在于,他们不仅容易被愚弄,更乐于被愚弄。他们沉浸其中而不自知,反而很享受。

有了这样的“无脑粉丝群”,某些特定的IP显然是较其他IP更“优越”、更受投资方青睐的。因为毫无疑问,这样的IP一定会“旱涝保收”,不管翻拍、改编有多低俗,都有大批粉丝赶着掏腰包为之买单。正是因为如此,投资方对IP的改编毫无顾忌。而这也就是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和同人小说被制作成影视作品的原因: 他们的粉丝群体会直接付钱买电影票,像完成这一个朝圣一样的过程,完全不走大脑。

而另一些电影,如《基地》《三体》等,该类科幻电影本身的粉丝群体就是比较小的,其对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也就是说,其准入门槛要高于我们之前所提到的网络文学和同人小说。而其粉丝群的高素质特性也就决定了其改编、翻拍是具有相当程度的风险的。他们对还原原著的要求比较苛刻,对饰演演员、场景还原的要求也较高。其高风险性、低收益性使得大部分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投资方对其避之不及。

四、IP分类之我见

对“稳赚不赔”的IP进行翻拍运营,最大的好处也是唯一的好处就是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一系列IP对粉丝群、对主流文化的发展是具有阻碍甚至破坏作用的。这种忽视影片本身的价值和质量,片面追求利润的影片大行其道,本身就是对影视业乃至文艺界的巨大冲击,专业影评人和学院派的影评与大众审美背道而驰,这种“野蛮”的“民主”不仅是对文艺界专业评价的巨大考验,更从长远角度上影响了人类的审美水平。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从小就受这类电影耳濡目染的话,他们的审美水平和价值观也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

而从长远来看,一些叫好不叫座的IP虽然经济效益不甚可观,但其实是对人类的文化多样性的巨大贡献。只有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创作者才能更加不受束缚地、自由地创作,从而得以探寻世界的广度和人性的深度,并将这种探索展示给其粉丝群,或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带领人类文化走向一个新的高度,或者起码,不要低于现有的水平。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虽然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性,并不与经济基础同步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却遭遇困顿。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话仍然适用于现在的中国,现在的影视艺术。现在的影视艺术产业处在一个急剧动荡的阶段,各个方向都在进行着或成功或失败的探索。我们都知道在动荡过后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我们希望新的平衡点较之现在是呈阶梯状进步的。

分类多样性 篇3

竹子是一种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速生型草本植物, 竹子专类园是以竹类植物为主题, 在色、品种、秆形、大小上加以选择布置, 取得良好的观赏效果。竹子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林植物, 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观赏价值等。专类园造景中应注意因地制宜, 并搭配适宜植物, 增加景观可赏性。如沿道路两侧栽植竹子可形成竹径, 巧妙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变化, 具有曲径通幽的效果, 且可向游人展示竹子优美独特的婆娑之姿, 微风吹过, “夹道万竿成绿海, 风来凤尾罗拜忙”。园内的主要景观节点, 如山石边、厅堂侧可选用观赏价值高的竹子品种, 如紫竹、方竹、佛肚竹等。竹园造形搭配主要是根据竹子高矮、粗细、大小、叶色、形态、审美观等巧妙造景, 在布局和构图上力求体现竹子的秀丽多姿、井然有序、自然风光等。将竹子和假山、景石、长廊、花架等景点融为一体, 具有诗情画意和山林情趣。造形讲究疏密得当、参差分明, 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2 药用植物专类园

药用植物专类园指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 将具有观赏价值的药用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供展示和普及中药学知识及传统文化, 并提供休息、观赏和游览功能的专类花园。药用园林植物既可应用于园林绿化, 同时, 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材料, 在不影响美化环境、景观营造等功能的前提下, 发挥其药用价值。乡村规划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药用植物栽植同时兼有景观价值与经济价值。

现在城市生活压力大, 节奏紧张, 在乡村建造药用植物疗养园, 开展中药自然疗法, 给游人提供一个药香浓郁的自然环境, 在游玩观赏的环境中, 治疗一些疾病。同时, 让游客在中药保健师的指导下, 享受药膳、药浴、药茶等中药保健, 使身心得以放松, 病体得以康复。

3 观赏蔬菜专类园

随着经济化水平不断提高, 乡村旅游观光农业逐渐发展。人们对于传统的花卉苗木习以为常后, 蔬菜观光农业中奇特的果形、叶形、花形、叶色、果色、花色等也能吸引游客眼球, 有的甚至成为景观中的主角。由此可见, 观赏蔬菜完全可成为美化环境的一员。乡村地域宽广, 土地资源丰富, 有充足的空间可以种植各类蔬菜。在都市观光农业园中, 还有高新技术展示专题园, 许多观赏蔬菜的观赏特性通过特殊的设施设备来展示。运用现代高新科技手段栽培蔬菜, 不仅能获得美的享受, 而且能让人们感受到现代高科技农业的魅力。

4 观赏蔬菜应用分类

4.1 野菜园

野菜具有纯净、本真的鲜香, 是自然的礼物, 是绿色生活的气息, 多种野菜还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习惯了美味佳肴的城里人到观光园观赏的同时, 买些野菜已成时尚, 并且很多野菜的花色、叶色还有观赏价值, 都会为游客带来美的享受。

4.2 水生蔬菜园

我国有很多土生土长的水生蔬菜, 栽培管理简单便捷, 比较常见有莲藕、千屈菜、水芹、水芋、药菜等, 其中莲藕是我国传统园林常用的植物材料, 莲藕的花和叶是吸引游客的主角。南方多水, 乡村利用水田、荷塘等地栽植水生蔬菜, 构建江南水乡农业景观, 创造独特的景观特征。

4.3 观茎蔬莱园

袖珍根茎类蔬菜因其外观可爱、小巧玲珑、色彩鲜艳, 备受人们的欢迎。如水果胡萝卜、木耳菜、羽衣甘蓝、生菜等, 不但叶形好看, 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4.4 观果蔬菜园

观果类蔬菜品种繁多、颜色鲜艳、形态各异, 如圣女果、佛手瓜等。除了具有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外, 还能带来经济收益, 供前来参观的游客观赏采摘。

乡村景观包括广阔的自然生态空间与村落景观, 是世界上出现最早并分布最广的一种景观类型。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乡村景观作为我国最大的聚居地, 对其开展深入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当今乡村景观呈现出“众景一面”的现象, 正在重蹈多年前城市化发展千城一面的老路, 依据不同的乡村文化与地域特色, 制定相应的改建保护管理办法, 确定保护项目和整治目标, 提出具体保护措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学习研究先进的乡村景观规划理念, 了解乡村发展的历程和经验, 并结合规划建设实践, 将有利于更好地提升乡村景观建设水平, 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

摘要:利用花卉品种分类学的研究方法, 探讨与研究乡村景观规划的植物多样性, 通过建设专类园的方式丰富乡村景观, 以增加乡村景观元素的多样性。本文列举几种常见的专类园进行分析, 从而为创作当代优秀的乡村景观特色提供借鉴。

关键词:品种分类,乡村规划,专类园

参考文献

[1]汤琳玲, 邱希阳, 柴志飞.竹子专类园浅议[J].竹子研究汇刊, 2010 (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分类多样性】相关文章:

生物多样性04-08

系统多样性05-22

鸟类多样性06-04

多样性组成06-05

多样性探索06-21

价值多样性06-23

多样性活动06-23

多样性分析06-28

多样性思维06-30

生物多样性原因05-22

上一篇:快餐音乐下一篇:党务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