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教育

2024-06-04

文化多样性教育(精选十篇)

文化多样性教育 篇1

一、文化多样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影响

“文化多样性”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事实存在, 在沉寂于人类意识中多年之后, 终于成为国际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发表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首次承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指出各社会群体和社会均有创造、传播自己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基本权利, 该组织2005年10月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公约》更将文化多样性上升到国际法律文件的高度。于是, 多元文化的存在与冲突势必成为文化发展的常态;同时,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本身即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是一个社会独特的生活方式的总和, 其中所包含的信念、价值规范和知识体系构成该民族特有的传统”。[1]因此, 多元文化加之文化自身的复杂性, 使得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受到广泛的冲击;而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观念仍处于发展时期, 故更易受到外界社会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当然, 无论何种文化, 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都对人类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过贡献。来自不同文化的有效养分, 滋养着大学生的思想, 使其在思想政治观念上呈现出开放性与兼容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等积极状态。首先, 多元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想空间和行为方式, 使他们能够以开放的姿态、从多元的视角看待问题;他们不再固守传统, 而是乐于接纳新鲜事物, 宽容地对待差异, 追求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其次, 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 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 增强了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激发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他们逐渐摆脱思想认识和行为选择上的依附性、从众性和趋同性, 形成自由、民主、平等、竞争等现代观念, 形成崇尚独立、富于创造的良好个性。可见, 文化多样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而这种积极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 不仅为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供了丰厚的思想基础, 而且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局是契合的。

但是, 文化多样性毕竟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促进人类文明繁荣与发展的同时, 也对主权国家的意识形态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为, 文化多样性不仅是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 而且体现为文化内容的多样。于是, 不同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分歧和冲突, 加之不排除某些强势文化有意识地干预我国文化的企图, 致使一些消极的文化思想与生活方式同时渗透进来, 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及价值选择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诚然, 大学生群体在主流上政治思想健康, 人生价值观积极, 道德认知状况良好。但是, 不排除其文化认同与选择上的复杂性, 而且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也存在不确定性、矛盾性及功利性等消极倾向。

第一, 不同文化的冲突让大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思想观念, 从而使他们在思想信仰、价值取向、道德行为等方面的选择更为多样且具有层次。在政治信仰上, 有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 也有怀疑主流信仰的;在民族意识上, 有忠诚爱国的, 也有淡化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的, 甚至有对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失去信心的;在价值取向上, 有坚持选择社会主流价值目标的, 也有漠视社会理想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在道德选择上, 有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的, 也有背离道德规范要求的。

第二, 文化多样性导致的多元文化交织, 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思想范式和行为标准。此种情形下, 大学生进行价值比较和价值选择的机会大大增多;与此同时, 他们的心理发展却具有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因此, 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与行为, 部分大学生往往处于思想道德评价和行为选择的困境之中, 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时常变化,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三, 文化多样性的理想状态是多元文化的优势互补、和谐共存。但是, 多元文化有相互包容、吸纳的一面, 也有相互矛盾和冲突的一面。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 造成大学生各种思想观念的彼此碰撞, 部分大学生的认识和行为因而呈现矛盾状态。譬如说, 他们希望建立公平的社会秩序, 但是在面临具体行为选择时却躲避和退缩;他们渴望维持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但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却秉承“实用、实惠、利用”的原则;他们意识到集体主义的价值, 但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却不能正确抉择;以致在道德评价上, 他们也奉行双重标准, 对人严, 对己宽;只要权利, 不负义务。

第四, 多元文化冲击之下, 部分大学生在政治思想、价值取向上存在明显的功利倾向。一是政治理想淡化, 一些学生不再将入党视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而是作为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 不再把担任班干部视为服务集体的方式, 而是作为提高自己未来就业竞争力的途径;二是价值目标功利化, 一些学生过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盲目崇尚“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合理利己主义。学习过程中, 片面重视实用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 忽视基础知识、公共课程的学习;职业选择上, 盲目追求优厚的经济待遇、较高的工作地位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而很少顾及国计民生、社会发展等问题。

二、文化多样性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状态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变化, 必然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这种影响正负兼有。

一方面, 文化多样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第一, 教育视角与深度不断拓展。现实社会中丰富的文化理念与色彩, 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观念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愈加广阔。教师与学生不再完全拘泥于传统, 而是能够从世界诸多文化的视角下审视各种思想政治现象, 并且敏感程度和接触程度不断向纵深发展;第二, 教育内容更为丰富。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 为教育者充实教育内容提供了可能。教育者可以帮助大学生接触更多的文化类型, 拓宽他们联系社会的广度和深度;第三, 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多元文化状态下, 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更为广泛, 他们个性独立并富于创造性, 更加关注社会问题, 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如此, 教育者可以采用更多的方式对其实施教育。

另一方面, 文化多样性也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挑战。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冲击。多元文化环境中, 价值判断标准多元, 选择范围广阔,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此时, 如果他们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 就容易在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产生怀疑, 从而消极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甚至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最终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当今社会, 信息传播手段多样、速度快捷、内容丰富, 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施加着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各种非主流的负面文化的影响相抗衡, 争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引导权。因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更复杂, 且工作效果因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不确定性而易于反复。最后,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种文化共存、互相渗透和交融的情势下, 若一味固守传统的教育形式和内容, 则不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现状无法协调, 而且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相悖, 显然不利于大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及内化。因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如何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

三、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 我们必须予以承认和肯定;文化多样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不能回避且无法回避。但是, 面对文化多样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所作为, 那就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探索有效的教育路径, 努力消除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是一定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2]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现阶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致力于引导学生确立以下正确观念:第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大学生, 才能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信仰, 采用正确的立场和方法看待多元文化现象;第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不仅是个人, 而且是民族和社会前进的动力。只有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 才能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面前始终不迷失方向;第三,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使他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始终坚持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第四,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体现了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是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指向。

同时, 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的前提下, 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进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目的是使教育对象“通过教育, 巩固或改变原先的社会思想, 从而养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心理;并且在这一基础上, 有条件地不停顿地使心理层面提升到思想政治理论观念层面, 而且不仅在思想观念上, 同时要付之于社会践行中”。[3]因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策略、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

首先, 重视主体性。大学生若在思想政治方面缺乏主体意识, 则自然没有强烈的政治追求和道德需要, 也必然缺乏自律精神和进取精神。因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学生是思想道德活动主体”的教育观念出发设计教育策略, 变“训导”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 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 从而使他们自觉正视多元文化, 并在分析、比较与鉴别各种政治观念、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基础上, 自主、合理地选择真正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需要的正确观念, 且将其视为自己内在的需要。惟如此, 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其次, 尊重多样性。多元文化社会中, 一是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呈多样性, 二是大学生文化背景和文化需求呈多样性。尊重多样性, 一方面, 要尊重各种不同文化的共存状态和差异性, 积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的合理内核, 形成开放的胸怀和多元的思维, 从而理性地对待各种文化成果, 博采异质文化之长, 最终形成文化多样性的合理理念。另一方面, 要尊重大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内在需求层次的差异,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 冷静地对待大学生的个性差异, 从而在主导性原则之下给予每个主体一个层次丰富的观念系统而不仅仅是统一的和单层次的目标。这种态度, 较为符合现实背景及学生的接受心理。因此, 易于产生实效。

再次, 倡导实践性。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提升, 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 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检验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帮助大学生鉴别多元文化的价值、进行行为选择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穿实践性, 具体方式有很多, 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拓宽社会实践的途径, 建立立体化的社会教育系统, 等等。此外, 教育者的“全员育人”理念亦是必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于所有课程实践活动中, 而不局限于德育类。

最后, 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接纳来自各种不同文化的辐射;同时, 针对多元文化良莠不齐的状况, 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 汲取精华, 剔除糟粕, 从而整合出合理的文化教育内容, 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而为取得教育实效, 教育方式应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 灌输是基本的教育方式, 教育者需要将正确的观念通过各种途径灌输给学生。但是, 要取得良好的灌输效果, 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心理和实际的思想政治状况, 从而采取层次性的和针对性的具体方法, 而多样的现代教育手段和传播媒体则为这些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摘要:文化多样性,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 既是机遇, 更是挑战,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此背景下, 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向, 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洪贵.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初探[J].新疆社会科学, 2009, (3) :85-89.

[2]李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5) :105-107.

大众文化与多样性文化的和谐共存 篇2

大众文化与多样性文化的和谐共存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全球一体化中文化发展趋势是最具争议性的课题,文明趋同论和文明冲突论等各种学说、观点粉墨登场.然而,从文化自身的特性和客观环境来看,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中人类各文明间将互相包容和谐共存.

作 者:段海霞 Duan Haixia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年,卷(期):19(2)分类号:G04关键词:大众文化 多样性文化 和谐共存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 电子白板 兴趣 突出重点和难点 讲练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58-01

【设计理念】

1.运用分组探究问题的教学法。使用电子白板展示材料,通过教师引导,让同学自己思考找到本教学任务和问题,然后再通过探讨自己解决问题。

2.通过分析“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引导学生思考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培养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树立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以“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为材料,结合课本探讨,了解文化的多样性的意义和正确的态度,以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的途径、手段、意义和态度。

能力目标:学会透过社会现象认识文化的作用和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清文化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悟中国“文化强国”的治国方略,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理念,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感。

【教学重难点】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活动:分组,查阅关于本课的考试要求及标准,通过信息技术了解“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

2.教师活动:搜集“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的图片、文字及视频材料,制作电子白板教案。教案中精心设计留给学生展示探究成果的电子白板页面。准备学生人手一份学案。

二、导入复习课

问题探讨导入:

教师问题一:同学们在下面都了解了“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的哪些情况?

学生回答略。

观点总结: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海报,及相关介绍。2013昆明亚洲艺术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唯一的区域性国际艺术节,主题是,“魅力亚洲、文化中国、七彩云南、美丽春城”。

教师问题二:通过这些了解同学们对“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有了初步的感受,那么你们能用一个词来描绘艺术节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依次上讲台在电子白板上写下词语。教师根据同学们写出的词语,总结出今天课程的主题,以及引导同学们回答出本课要点。

观点总结: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多样性;3.尊重文化多样性。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手段;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师问题三:2014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要求我们主要掌握其中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在电子白板上书写考试要求。

观点总结:考点要求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播”“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探究问题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使用电子白板展示材料:展示“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上朝鲜的《长鼓舞》、印尼的《星星索》等11个国家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图片。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分析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现象?我们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一现象,为什么?

学生分组探究,回答略。

观点总结:(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态度是—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探究问题二: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

教师使用电子白板展示材料:展示“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视频。视频简介了亚洲的柬埔寨、尼泊尔等11个国家组派了艺术团出席本届亚州艺术节活动。活动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结合材料,联系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知识,思考为什么文化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探讨,回答略。

观点总结:(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导致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2)文化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因为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所以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探究问题三:文化的传播

教师使用电子白板展示材料:展示“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视频。视频回顾了为期5天的艺术节活动。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文化的传播知识的理解。

学生分组探讨,回答略。

观点总结:(1)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2)文化传播的手段,有口语、文字等,当今的主要手段是现代传媒。(3)文化交流的意义。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4)文化交流的态度。要更加热情地环游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探究问题四:课外拓展,实战演练,课后作业。

教师使用电子白板展示材料:展示昆明市呈贡新区低碳规划理念的整体城市设计规划图,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材料思考,在昆明市呈贡新区的建设中,我们家乡能利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做什么?

观点总结:该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同学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教学后记】

本节课有四个特点:其一,是尝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我解决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是尝试摆正教师主导的地位。教师备课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三,是尝试引导学生用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其四,是尝试电子白板在复习课中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师多种方法展示材料。

本节课在探究环节,存在几个问题需要改进:1.材料欠借鉴性。搜集的材料主要是“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该事件有时效性,不适宜长期使用;2.设问方式需要更科学,符合高考设问习惯; 3.答案需进一步规范。

文化多样性及其保护 篇4

关键词:文化生活,多样性,文化保护

一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全球化

历史长河中, 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一旦被有选择地继承, 便形成文化。不同地域的气候多样性, 决定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 决定了人类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早在远古时代, 不同地域的人们, 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特征。不同地域的生活特征, 构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文化多样性因此出现, 文化多样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产物, 既有客观性, 又有历史必然性。

当今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组织之间文化碰撞产生的火花, 给世界带来了刺眼的光芒, 此起彼伏的暴力事件和恐怖事件, 已使世界极不太平。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浪潮的强烈冲击之下, 每个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独特性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文化多样性已被各国学界和政界密切关注。如何看待文化多样性, 是我们不容回避的认识问题。20世纪90年代, 有人就开始探讨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全球化问题, 文化全球化又称文化同质化。探讨焦点是:文化是否像经济一样也会全球化, 形成全球文化。

一种观点认为:有可能形成全球文化。因为经济全球化将对不同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全球性的文化互动, 必然导致不同文化间差异的缩小。经过不断的文化差异减持, 最终导致文化全球化或国际化。

第二种观点认为, 不会形成全球化文化。因为文化是附加于国家和民族的一个概念。在国家和民族没有消亡之前, 即没有组成一个世界国之前, 世界不可能有一种整合的全球文化, 全球性的互动可能会导致各种文化的新融合, 这种文化新融合, 也可能激起各种不同传统文化的防范意识, 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全球性规范必然会被人们根据本地传统作出自己独到的解释, 因此, 任何国家没有办法实现全球性的文化霸权。

第三种观点认为, 人类独特的创造力, 快速地创造着文化, 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也以很快的速度创造着新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文化全球化也会加速。在文化快速创新的同时, 文化同质化倾向也会加快, 但文化创新与文化同质化不同步。事实上, 文化创新比文化同质化的步伐要快得多。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世界文化的多样化, 即世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因此,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多领域、深层次的交往交流, 促进人们进一步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也加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同文化在接触和冲突的过程中, 彼此增进了解, 同时又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能够从对方文化营养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不可否认, 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更大, 渗透更深些, 但不可能形成全球同质性的文化。至少在国家和民族消亡之前,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即文化多样性将会长期存在。

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决定, 这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向全世界、全人类的庄严宣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应如何保护本国民族文化?如何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格局?笔者认为, 应从三个方面加以保护。

1. 通过立法的方式加以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11月2日, 在巴黎召开会议, 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指出:“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早在1972年, 该组织就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明确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属于保护的范畴;1989年又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 建议各国把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纳入保护的范围;200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 世界上已有超过60个国家将无形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国家文化政策的一部分, 56个国家的立法中包含了无形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条款。世界范围来看, 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主要有日本、美国、韩国等一些在立法上非常重视的国家。美国于1906年通过《古迹法》, 授权总统以文告形式设立国家遗址;1935年通过了《历史遗迹法》;1936年又通过了《公园、风景路和休闲地法》。此外, 美国的每一个国家公园都有独立立法。韩国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民族特色浓厚的各种戏剧、舞蹈、工艺和体育活动等文化载体, 如果不通过国家立法加以保护, 不在财政上予以支持, 完全通过市场调节是很难维持其生存, 就有可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2. 通过开发的方式加以保护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现象, 一旦在社会上失去其功能, 则其消亡就为期不远。通过开发旅游, 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激起人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保护意识。在这方面, 一发达国家已为我们走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好路子。如英国的旅游业就十分发达, 就因为这个国家高度重视遗产资源开发。伦敦两日一次的白金汉宫皇家卫队换岗仪式, 几乎每次都吸引数万甚至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法国、德国等欧洲各国都是相当重视各自的传统文化, 并且通过各种方式的开发来加以保护。我们的邻国日本, 同样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 但其对传统文化的强烈保护意识和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 令许多在日本的外国人惊叹不已。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们对一些传统文化或自然遗产进行了开发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 但开发的深度不够, 还要特别注意在开发的同时加强保护。避免过度开发或保护缺失等情况的出现并造成不良影响。

3. 通过创新的方式加以保护

英国著名学者布尔克在其名著《法国革命的反思录》中讲到“一个国家若没有改变的能力, 也就不会有保守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它将不免冒着一种危险, 即失去其体制中最想保存的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如果不予创新和变革, 它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 就很难与当代社会相适应。通过文化创新增强传统文化的活力, 在创新中不断提升其品位、增加其魅力。只有这样, 传统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世代绵延, 光鲜照人。弘扬传统文化,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应注意避免复古思想左右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原封不动地继承和保留, 就是尊重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 适应时代前进和发展的要求。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对传统文化加以甄别, 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诠释, 去伪存真, 并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

三结语

文化多样性教育 篇5

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筹备期间,我们陆续采访了大会筹委会秘书长及大会的几位特邀专家和会议代表,现择摘之经典语录以对话形式与读者分享。

黄忠彩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筹委会秘书长

自古秉承“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理念,构建与自然生态,文化传统以及相互间的和谐,保障当代和后代的持续章福。

我们提出“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主题,得到了国际学术界认可。文化多样性对人类发展而言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历史连绵五千多年而未中断过的国家,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具有着独具特色又丰富多彩的东方文化。自古秉承“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理念,对不同文化的认识、理解和尊重,必将促动文化间的相互依存和兼收并蓄。历经千劫百难,沧海桑田,背负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传承,我们希冀这次大会,以探索更为健全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方式,构建与自然生态、文化传统以及相互间的和谐,保障当代和后代的持续幸福。

季富政

国际人粪学民族学大会特邀专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中女主任,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华所有历史文化的细节都保存在民俗与民居之中。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建筑正以地球上物种消亡的速度消失……保护民族建筑实际上是一种“人居环境”的历史延续和保存。保护民族建筑,不仅要保护民族建筑本身的结构,更要注重保护建筑周围的环境、聚落或者街区群体的空间结构和建筑形态,是一种“人居环境”的历史延续和保存。巴蜀地区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他们至今仍然沿袭着秦汉以来的居住模式,即单家独户散落田野过着自由自在的农耕生活。中原这种原居住文化消失了,反而在巴蜀地区得到全面系统的传播与承袭,这是中华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叹为观止的奇观。

康静

国际大学民族学大会会议代表,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副社长副编审

构建一个在世界格局中的文化优势局面,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则首当其冲。

倡导文化多样性符合我国一贯的文化政策。出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不同的文化通过出版物得以记录、传播和传承,人们也通过阅读分享、接触到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因此,出版业的发展,对于保护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促进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中华民族致力于发展,这个发展复兴如果不能产生文化的优势,又如何构成一个在世界格局中的兴旺繁荣局面?作为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则首当其冲,需要非常具体非常卓越的努力。

色音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专题会议主席,中国民族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或族群,具有很强的大众性,更需要国家及民众的互动协作。

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或族群,它属于该民族或该族群全体人们,是满足大众需要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大众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关系到民族群体和全社会的公共事业,更需要国家及民众的互动协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农民群体起到的作用尤为重要。

尽管无形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事业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框架之内,但各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实际困难。所以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行政官员和学者在不断探索保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其中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方式逐渐被各国所广泛接受。

胡大苏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会议代表,深圳十里红妆民俗博物馆馆长,《焦点》杂志社主编

尊重人类本能的精神需求,探究传统婚嫁文化的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文化多样性教育 篇6

我们以为这三种表述是用不同的命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一个主题, 那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意义。这个主题是基础, 是着眼点, 是关键所在, 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为了让师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该目内容, 保持民族特色,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更坚定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笔者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以期对学习文化生活的师生们有所帮助。

一、“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相对应, 二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首先,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二者不能等同, 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也是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的。世界文化, 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相互激荡中形成和发展的, 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形成的有机统一体, 相对于民族文化而言世界文化是整体性的文化, 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在其共同生活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创造、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语言文字、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其集中体现。

其次,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离开了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就不复存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更是离不开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从世界文化的长远发展而言, 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元化的文化霸权主义, 弘扬和培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文化也离不开世界文化, 离开了世界文化, 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意义, 世界文化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变化。

二、“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相对应, 文

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 (共性与个性) 的关系, 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首先, 文化具有民族性, 即文化具有特殊性。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正是这种个性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区分开来, 是世界上的文化千差万别、五彩缤纷的根据。文化的民族性主要体现为个性上的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使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成为可能。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其采用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 进而决定了其文化上的差异;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也对文化的民族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次, 文化具有世界性, 即文化具有普遍性。各民族的文化都蕴含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也就是说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 正是这种共同规律使得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成为必要。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此外, 如自然科学、技术等文化内容, 其本身就没有国界, 极具世界性。

最后, 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文化的民族性而存在, 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民族性表现出来, 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也不能离开文化的世界性, 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不论如何特殊, 总包含着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不包含文化共性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三、“文化是世界的”与“文化是民族的”相对应

“文化是民族的”, 从文化的类型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民族文化, 从文化的特征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文化的民族性;“文化是世界的”, 从文化的类型上来说可以理解为世界文化, 从文化的特征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文化的世界性。

综上所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探讨的是文化的类型问题, “文化的世界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探讨的是文化的两个内部特征, 而“文化是世界的”与“文化是民族的”是集合前两者的一种比较宽泛的谈法,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在于认同本民族文化,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促进文化世界和谐, 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文化多样性教育 篇7

青海所处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聚居的主要地区, 这里也是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中原文明与西亚和欧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地区文化呈现异常丰富的多元特征。青海地区农牧与农耕交错存在, 从事不同农业方式的少数民族聚居在同一片土地上, 其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之间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融合。有史以来青海即是西北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融碰撞的地区, 两千多年里西北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此消彼长, 该地区同时具有游牧与农耕的双层品格。

青海是西北多元民族集聚和宗教文化多样的典型省份, 信奉中原儒释道思想的汉族与信奉藏传佛教的藏、土、蒙古族以及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撒拉族共同组成青海特有的地域文化。不同宗教思想信仰下的各族人民, 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他们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共同组成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不同宗教信仰下人们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社会心理以及生活方式和居住习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但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和谐相处、互通有无, 形成一定意义上“生态”多样性的地区特质 (图1) 。

2 青海民居建筑文化多样性

青海民居建筑文化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特征, 这种多样性既体现在不同民族之间, 也体现在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建筑文化的差异不难理解, 同一民族建筑的多样性则体现在不同地域环境下所做出的不同选择, 如海东地区和青南地区的藏族民居就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多样性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 是各民族应对地区自然气候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生存策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逐渐形成本民族的一种建筑文化。

2.1 汉族民居

(1) 青海汉族概况:汉族占青海总人口53.68% (2010年) 。先秦时期青海主要是古羌人居住的地区, 自秦汉始随着中原王朝统治势力的进入, 汉文化随之进入青海地区, 开始与羌人融合共存。历代汉人通过从军、移民、屯垦、经商等途径, 从内地进入青海成为本土民族的一员。[1]在生活习惯上, 汉族依然保持着中原农耕生活模式, 习俗和节庆观念与中原相类似, 但是位居多元民族聚居地区, 一些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也受到藏族、回族等民族的影响, 呈现一种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多样化的特点。

(2) 聚落特征:青海汉族多聚居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川水平原地带, 以青海东部农业区较为集中。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平缓, 聚落形态相对其他民族变化较小, 整体较为规整, 尤其在汉族聚居的传统城镇中, 民居排列相对整齐多形成并排和联排的布局形态。例如在贵德、湟源的老县城, 街道整体呈现东西、南北的井格式布局形式, 这与中原汉族地区传统城镇聚落形态相似。

(3) 住居形态:汉族多数以合院式民居为主, 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住居形态具有以下特征。①南北有序、东西有别。汉族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的思想在民居空间布局中依然发挥着作用。②院中花园和菜地。与中原地区汉族院中花园不同的是, 青海汉族院内植被一般不高, 多种植的是低矮植物, 其中主要原因是避免高大植物遮挡房屋的采光, 从而影响到建筑的蓄热保温。③空间组织及装饰丰富。青海汉族与其他民族装饰方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对联和装饰的题材, 在檐口、门窗、木雕、砖雕中, 常以“八仙过海”、“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等作为装饰元素。

2.2 藏族民居

(1) 青海藏族概况:藏族占全省人口的24% (2010年) , 是由古代吐蕃族群发展而来, 进入青海的吐蕃人同青海地区土著的羌人、鲜卑吐谷浑人及汉人等交错杂居, 长期融合形成今天的青海藏族。藏族素以牧业为主, 兼营少量农业和手工业, 游牧文化是藏族文化的主要内容。青海藏族中绝大多数人信仰藏传佛教, 少数人仍信奉古老的苯教。按藏族语言划分, 青海除玉树地区以康巴语系为主, 其他地区均以安多方言为主, 这主要是受巴颜喀拉山的影响。巴颜喀拉山主峰海拔5266m, 不仅划分出黄河和长江源头水系流域, 而且也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交通和信息地交流, 逐渐形成康巴和安多的藏族语系区。

(2) 聚落特征:

①类型多样:青海地域广阔、地理自然环境多样, 加之藏族分布范围较广, 因此藏族相对其他民族聚落类型多样, 基本包含青海东部农耕聚落、南部山地聚落、中部游牧聚落三种类型 (表1) 。

青海东部河湟农耕地区藏族多生活在脑山及高山地区, 这里海拔多在海拔3000m左右, 多从事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由于位处脑山及高山之间, 地形多变河谷纵横, 建筑依山就势, 聚落整体形态灵活且松散。仅在一些河谷台地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 聚落相对紧凑, 但是依然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 民居建筑之间参差错落。

青海南部藏族聚落多分布在大山山谷地带, 受青海南部整体海拔高度的影响, 即使聚落是在河谷谷底, 但是海拔也多在3600m左右, 与山顶海拔多为5000m相比, 落差将近2000m, 高落差与小的水平间距, 使得山体的坡度较大, 约50%的坡度, 因此聚落形态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极为明显, 属于典型的陡坡山地聚落。受到大山的阻隔这里多交通不便, 加之高海拔冬季严寒, 常有大雪封山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致使聚落之间较为分散, 只有沿同一河谷居住的村民相对联系较为紧密。青南山区藏族聚落整体上呈现规模小、形态松散的特征。

严格来说牧区的聚落概念一定程度上是牧民的放牧点, 牧民帐篷流动性极大, 同时牧民固定式住屋变动性也较大, 不同季节住居存在使用和闲置两种状态。从牧区放牧点较为集中的部分游牧点来看, 聚落形态极为松散和自由, 可以说是聚落形式完全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相一致, 除小面积的居住空间以外, 聚落中大面积的空间均为牲畜圈, 各家院墙的形式也从农业区高大院墙变为低矮的牲畜院墙。聚落以外即是广袤的草场, 聚落中看不到类似农业区的密集巷道和树木, 唯有远山、牛羊和草场。

②上寺下村:不论是东部农业区聚落和南部山区聚落还是牧区藏民游牧点, 在聚落附近不远处往往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佛教寺院, 形成藏族聚落典型的特征即“上寺下村”。有的村落紧邻寺庙, 寺庙居于高处, 居民区位于地势相对较低的位置, 两者之间相隔一段距离, 这与回族、撒拉族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有很大不同。

③宗教设施鲜明:藏族聚落中“佛塔”、“经幡”、“玛尼石堆”等宗教设施十分普遍。虽然有些村落距离寺庙较远, 但村中的佛塔必不可少, 这是藏族聚落的重要标志。经幡在牧区表现为, 用色彩丰富的“风马旗”组成的宗教图案, 往往会把大量经幡布置在村落附近的山腰处, 经幡规模庞大甚是壮观。玛尼石堆在石材充足的地区如青南山区分布较多, 有的玛尼石是在道路两侧山体石壁上雕刻, 有的是在村头入口处堆放。

图2a青海南部山区碉房 (班玛县) 图2b青海东部农区庄廓 (贵德县) 图2c青海中部牧区帐篷 (祁连县) 图2d青海中部牧区土木房 (玛沁县)

(3) 住居形态:

①形态多样。与多样的聚落特征一样, 藏族民居类型相对其他民族最为多样, 东部农区以庄廓民居为主, 中部牧区以帐篷和土木房为主, 南部山区以碉房民居为主 (图2) 。

庄廓是东部农业区藏族民众普遍的一种居住建筑类型。从跨地域建筑视角看, 庄廓是我国青藏高原藏族碉房建筑与黄土高原生土合院式建筑的一种结合, 它集藏族碉房的厚重规整与汉族合院民居的院落空间双重特质于一体, 呈现出西部游牧文化与东部农耕文化的融合, 是青海特有的一种民居类型。藏族庄廓内院空间规整没有过多的空间转折, 且内院植被种植较少, 这与汉族、回族、撒拉族内院花园式庄廓不同, 这主要是受到草原牧业文化的影响。

作为游牧民族帐篷是藏族广泛使用的一种流动性居住建筑类型。黑色牦牛毛编制的帐篷作为一个家庭中核心的生活空间, 可满足必要的住宿、饮食、储物等生活要求。与固定式民居不同的是, 帐篷民居“地为床、天为被”逐水草而居, 是一种流动的家。帐篷其构造形式相对简单, 主要由牦牛毡布、绳索、支撑木柱三大部分组成, 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和具体功用帐篷的大小分为不同的规格, 大部分牧民家庭用帐篷尺寸约为长7m、宽6m的长方形的平面形式。除大型的牦牛毡帐篷以外还有一种是行旅帐篷, 空间较小一般长宽仅2m左右, 可满足1~2人使用。从帐篷结构上看, 其结构形式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 很好地满足了游牧生活的要求。

土木房多为牧区藏族冬季牧场的一种建筑类型, 它具有冬季使用和夏季闲置的特点。冬季游牧民从海拔高的夏季牧场, 转场到冬季牧场, 在冬季里帐篷的使用率降低, 海拔较低相对固定的土木房即成为冬季游牧民主要的住居建筑。该类房屋空间较小, 往往紧邻草原溪流, 周围配有大大小小的牲畜圈。牧区中土木房的分布也极为普遍, 是游牧民除帐篷以外的另一种重要住居类型。

碉房为多层民居, 一层常做为牲畜间及杂物房使用, 二层由主人房、起居室、厨房组成, 在房屋北侧墙面外侧设置旱厕, 三层多为老人房或者佛堂使用。从传统结构形式来看, 为获得安全的建筑受力, 一层很少开窗且空间封闭、低矮, 二层开窗不是很大且多集中在南向, 三层窗口较大可获得日照采光也最多, 三层加之有露天阳台, 空间使用率较高。

②佛堂:虽然藏族居住建筑类型多样, 但其中居住空间多会设置佛堂等宗教空间。佛堂紧邻卧室, 内部供奉佛像等宗教信物, 佛堂也常作为起居室。碉房佛堂多设在顶层, 庄廓的佛堂多设置在正房一侧, 而帐篷空间有限, 佛像等宗教信物多放置在帐篷的中轴线上, 与帐篷入口相对。

③宗教设施:藏族不论碉房还是还是庄廓, 宗教设施必不可少。住居院落中常见的宗教设施有煨桑炉、经幡旗杆、中宫等。煨桑炉、经幡旗杆多与中宫组合, 放置在内院中间。中宫多是长宽3m高0.7m的方形池台, 地下埋设宗教信物, 中宫体现出藏传佛教中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中宫这种宗教设施多出现在东部庄廓民居中。

④独立旱厕:藏族厕所与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事游牧的藏族是不建厕所的, 从事定居生活的藏民也是多属牧业地区或半农半牧地区, 人的粪便被认为不洁之物, 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一般会将厕所布置在室外。受到藏族“洁净观”文化习俗的影响, 厕所一般相对独立与建筑以外且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2.3 回族民居

(1) 青海回族概况:据统计回族人口占青海全省总人口的14% (2010年) , 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地区。青海回族的来源有多种解说, 主要认为元代从阿拉伯等地迁入, 也有明朝时期从中原南京一代移民而来, 元代是青海回族定居及初期活动的时期, 明代是民族形成时期。回族信奉伊斯兰教, 宗教始终成为一种凝聚力量, 规范着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回族有独特的生活习俗, 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社区组织, 与其他民族有着明显区别, 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

(2) 聚落特征:①围寺而居。青海回族多从事农耕, 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川水和浅山地区, 川水地地形相对平缓, 但在浅山地区地形变化相对较大。聚落形态以清真寺为中心做放射状发展, 形成典型的“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②高耸的礼拜塔。从聚落天际轮廓线来看, 聚落最高的建筑即是清真寺的礼拜塔和大殿屋顶。③“尚绿”的建筑色彩。色彩在穆斯林建筑装饰以及生活服饰上特色鲜明, 不论中式歇山顶还是阿拉伯式穹顶的清真寺, 屋顶颜色多采用绿色。

(3) 住居形态:①院内空间较为宽松。回族多在北墙单面建房, 院落空间围合程度不高, 因此院内空间较为宽大。②正房多“一”字形为主。居住房屋在院内空间布局多以“一”字形为主, 根据具体需要在正房东西两侧建有厢房。③屋顶形式“平坡兼有”。在门源至平安地区多以缓坡屋顶为主, 在华隆至同仁等地多以平顶房屋为主。④净房。受伊斯兰教义的影响, 净身是每个穆斯林必须遵守的宗教习俗。

2.4 土族民居

(1) 青海土族概况:土族是青海特有民族之一, 人口约20万人, 占全省人口3.6%。青海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另外在乐都、门源、同仁县等地也有土族聚居区。土族的起源众说不一, 代表性的看法是, 土族是蒙元时期入居青海河湟地区的蒙古族为主体, 吸收了汉、藏诸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土族先民信奉多神教、苯教和道教, 元明以后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种, 但其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 其文字多使用汉文和藏文。

(2) 聚落特征:①半农半牧。土族先民多从事游牧, 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交流, 学会种植后从高山游牧迁居到脑山地带, 转变为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2]。②依山傍水。土族的聚落依山傍水, “依山”多是指脑山地带, “傍水”多是指山间河溪。③宗教景观。土族多信奉藏传佛教, 聚落中宗教设施也是构成土族聚落特征的重要元素。

(3) 住居形态:①封闭紧凑。土族庄廓平面形式多采用合院形式, 居住空间占据较大比例而庭院空间相对较小。②缓坡悬山屋顶。平中带缓、双面放坡以及悬山屋顶的构造形式是土族民居的主要特征。③角楼和坡顶门楼。角楼的设置主要是考虑粮食的储藏, 门楼受到汉族坡顶建筑的影响多为坡顶, 有直接镶嵌在庄廓墙上的单坡门楼, 也有高于院墙的双坡顶门楼 (图3) 。

2.5 撒拉族民居

(1) 青海撒拉族概况:撒拉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也有分散在华隆县甘都镇及其周边州区, 在循化以东甘肃积石山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青海省撒拉族人口有10.7万人, 占全省1.90%。撒拉族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 元朝初年中亚撒马尔罕一带突厥乌古斯部落分支, 迁徙经新疆、河西走廊定居于青海循化县境内。经过长期发展与汉、藏、回、等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3]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兼营园艺业, 多数人家都有大小不等的果园, 所产的冬果梨、核桃、葡萄等驰名甘青。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 在生活、礼仪、习俗上均带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

图4a撒拉族分布区位示意图

(2) 聚落特征:受到伊斯兰宗教和文化的影响, 撒拉族聚落特征同样具备“围寺而居”、“高耸的清真寺”、“尚绿的建筑文化”等伊斯兰民族聚落特征的基本要素, 但从撒拉族居住的地理环境来看, 依然具有本民族的建筑特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河谷绿洲。撒拉族聚居的河谷谷地的川水地区, 犹如一片绿洲, 聚落形态沿河谷呈带状发展。②形态紧凑。撒拉族在伊斯兰“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的基础上, 更强调聚落的紧凑和对空间的充分利用。③聚落类型较为单一。与藏族人口多分布广聚落类型多样的对比来看, 撒拉族聚落类型较为单一, 基本为紧凑型川水聚落形态。

(3) 住居形态:与类型单一的聚落相比, 撒拉族住居空间形态却十分丰富,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篱笆楼。撒拉族传统住居建筑二层是使用当地柳条编制成篱笆, 然后敷抹上草泥做围护墙面, 当地人称之为“篱笆楼”。②内院园林化。撒拉族并不像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在庄廓内院设置中宫, 而是在院内种植花木、果树用于观赏, 庄廓入口也常设砖雕照壁, 并由月洞门链接入口和内院。③空间形态丰富。撒拉族住居院落形态相对青海其他民族民居变化较大, 其庄廓平面形态并不十分规整, 趋向自由组合的方向发展。④“凹”字型住居平面。撒拉族民居正房平面为凹字形, 但凹处上面是带屋顶的, 撒拉族将这种带屋顶的凹字形住居形态称之为“虎抱头”。[4]⑤正房空间开敞。与其他民族正房空间感不同, 撒拉族正房空间是联通的, 中间常不设隔墙 (图4) 。

2.6 蒙古族民居

(1) 青海蒙古族概况:据统计2010年底青海蒙古族人口9.98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1.75%。青海蒙族族主要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默勒乡、海晏县的哈勒景乡和托勒乡、门源县的皇城乡等地区。蒙古族进入青海的历史, 可追溯到元朝。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东返, 灭西夏占领河湟地区蒙族族由此开始进入青海。青海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 海西州的都兰、乌兰农业区的部分蒙古族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青海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 (俗称黄教) , 受宗教文化的影响, 蒙古、藏族都有祭俄博 (敖包) 、转山、转湖等传统习俗。

(2) 聚落特征:①聚落松散。青海蒙古族相对其他民族人口数量并不多, 以至于没有出现类似汉族、藏族等人口较多的大型乡村聚落, 蒙古族牧民多分布在牧区, 以乡镇为单位分散居住。蒙古族农业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受生产方式的影响青海蒙古族聚落形态极为松散, 在牧区即使在较为集中的乡镇, 民居之间也多由牲畜圈、草料间阻隔, 聚落空间宽松及形态自由发展。②放牧点。每户牧民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草场, 在草场的端头是牧民的定居点, 定居点沿道路两侧分布, 每户之间相隔大约300m左右, 每户的草场并排相联平面布局形态呈现鱼骨状发展。

(3) 住居形态:青海蒙古族多以蒙古包和土木房为主要住居类型, 在东部河湟地区散居的蒙古族也多采用庄廓作为居住建筑, 从民族特有民居类型来看, “蒙古包”仍是其典型代表。蒙古包是蒙古族特有的住宅类型, 它是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蒙古牧民游牧生活的一种物质载体。青海牧区往往在同一片草场同时存在藏族的帐篷和蒙古族的蒙古包, 说明两种民居形态均能很好的适应高原草原的自然气候环境, 但外观上两者又存在较大差异。藏族使用牦牛毛编制帐篷形状多为长方形, 蒙古族多为羊毛毡为材料的圆形毡包, 两者居住习惯、建造工艺各不相同, 体现出民族文化在住居形态的重要影响力。

3 民居建筑文化多元共生的成因分析

基于以上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的分析, 青海乡土民居建筑文化具有典型的多样性特征, 多样性背后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宗教文化三个方面。

3.1 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多样

如前所述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是民居类型生成的主导因素, 青海地域广袤、土地类型多样, 这势必形成风格多样的民居类型。青海民居建筑类型主要有庄廓、碉房、土坯房、帐篷等, 它们都是基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资源环境所做出的适宜建筑模式, [5]这也是高原特色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生产生活方式多样

应该说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模式, 青海高原多样的地质地貌类型必然形成多样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又导致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根据青海土地类型, 分为草地、耕地、林地、水面等, 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不同海拔气候地貌条件有较大差别, 由此形成了畜牧业、农耕种植业、以及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历史的长期演变发展中, 各民族逐渐适应了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环境, 形成各自相对成熟的生产方式, 各民族各居其位、各得其所, 构成高原地区多元民族聚居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正是因为每个民族从事着对方民族不同的生产方式, 利用着其他民族不善使用的种植技术, 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和睦相处、互通有无的社会关系。

3.3 民族宗教文化多样

青海世居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 他们信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 这在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汉族兼信儒、道、佛三教, 藏族、土族和蒙古族多信奉藏传佛教, 而回族和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 除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多为全民信教, 按照教义的要求, 他们的生活模式、社会关系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们以宗教为纽带形成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各个民族均拥有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设施, 用以强化民族身份实现民族内在的凝聚力。纵观青海各民族宗教及民俗文化, 他们拥有本民族的集体记忆、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 这些都基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建立。

4 结语

“文化的发展, 无论是着眼于全球化, 还是着眼于地方多样化, 实际上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即如何使民族、地区保持凝聚力和活力, 为全球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同时又使全球文明的发展有益于民族文化的发展, 而不至于削弱或吞没民族、地区和地方的文化。”[6]面对高原地区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文化, 单一化的某一种形式或方法并不能满足民居更新建设的实际需要, 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不同地域环境及民族文化的差异。因此, 在乡土民居更新建设中宜采用多样性表达方式, 保护和传承高原地区多元的民族建筑文化。

图表来源

文中除图4b及卫星影像图来源网络, 其他图片和表格均为作者拍摄和绘制。

参考文献

[1]崔永红.青海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9:268.

[2]裴丽丽.土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07:35.

[3]族史编写组.撒拉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11.

[4]王军, 李晓丽.青海撒拉族民居的类型特征及其地域适应性研究[J].南方建筑, 2010 (6) :36-42.

[5]崔文河, 王军, 于杨.资源气候导向下传统民居建筑类型考察与分析[J].南方建筑, 2013 (6) :30-34.

[6]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237-238.

[7]田凯.民众观念在聚落空间中的日常存续:基于甘孜老城区檐廊空间的扩展分析[J].南方建筑, 2013 (6) :23-26.

[8]周婕, 张雨蝉.撒拉族发祥地街子镇空间和风貌特征初探[J].南方建筑, 2013 (4) :47-50.

建筑地域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探讨 篇8

关键词:城市建筑,风格,文化

一、我国建筑的风格及缺乏创意的原因分析

1. 中国的建筑风格

中国建筑属于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 拥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建筑强调建筑和自然的和谐美, 注重实用, 以前的建筑以木材为主, 大小适中, 表现“天人合一”的中庸美。比如北京的“四合院”, 方便邻居之间的交往, 大大超过了西方的单元楼;“天井式建筑”重视建筑的通风采光;还有青砖灰瓦的“大屋顶”建筑。以上三种建筑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历经数百上千年的建筑经验设计而成的, 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历史文化遗产。

2. 城市建筑风格缺乏创意的原因

第一, 对城市当中的不可再生资源没有充分保护, 如历史建筑和历史遗迹等, 很多古建筑和历史韵味的街道被大量破坏和拆除, 导致城市原来的建筑特色逐渐消失。第二, 改造城市的方法错误, 导致重新建设, 要求城市做到“三年大变样”, 由形象工程造成。第三, 有的地方官员不懂装懂, 胡乱指挥, 致使当地特色消失。第四, 设计人员为了经济利益, 赶超设计进度, 常常复制城市设计作品, 致使设计没有特色。

二、城市文化的显著特征

在城市建筑的发展中, 最初人们都认为城市美就是在某一方面的突出, 如建筑物的美, 城市一定要依靠山水景观的美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对于城市美的认识有了深一步地理解, 应该是和谐多样化。

1. 合理的城市布局

城市建设的各个功能分区要明确,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要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使功能齐备, 街道脉络分明、宽窄适中。具有分区的标志, 并且各区边界要明确, 延续历史文化, 建设特色建筑, 在广场和公园等场所建设雕塑, 使人觉得一切都是顺理成章, 自然成趣。

2. 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

城市居住环境要保证安静, 各种建筑物大小应该适中, 不要使人感到压抑, 要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相反, 超大建筑, 大型钢筋水泥和玻璃墙建筑使人透不过气来, 给人的感觉是压抑。特别是要去掉大型玻璃墙的光污染。每个小区和人类居住区都应建有绿地和水体, 使人的身心在此得到放松。

3. 方便的交通条件

保证建筑交通便利, 达到行人的各种出行要求, 交通条件要发达, 拥有方便的对外联系网络, 水路、公路、航空可以通向四面八方。在这里居住, 就要求出行方便。

4. 完善的建筑基础配套设施

各种商业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菜市场和超市分布合理;建有运动场和图书馆;特别是应当拥有优秀的学校和医院。人们生活便利, 工作顺心, 成为人人向往的居住区域, 孩子可以进入优秀学校接受教育, 老人每天能够在公园健身、散步、聊天。

5. 建筑设计效法自然

城市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山水、林木等自然资源, 使其成为城市的特色建筑, 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当中。城市靠山, 可以多植树, 游人可以爬山游玩。城市依湖, 可以建设大型湿地公园。城市靠江, 可以在江岸建设风景长廊。在建设中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 努力打造园林城市, 也会体现城市的美。

三、城市文化与城市建筑的关系分析

1. 建筑美是形成城市美的基本

在城市的整体布局上, 建筑物是公共空间的主要因素。建筑物的谋篇布局直接影响城市空间的建筑肌理, 由于建筑肌理不同, 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进行新城区规划时, 第一, 要从整个城市范围的角度设计和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相对应的建筑实体, 以求城市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第二, 避免形式主义现象的出现和没有意义的城市美化设计, 每个小区内的单体建筑不可能自成一景, 要和城市的其他景观与建筑物相映成趣, 共同成为街区和广场的景观元素。

2. 水系和绿化景观是城市宜居的基本

城市的水体景观设计也不容忽视, 主要内容有观水和亲水两个方面。如果城市位于江、河、湖、海等的周边, 就应充分利用沿岸优势, 建设公园、绿地, 从而保证城市更具观赏性。提高环境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设绿地、森林公园和小游园, 一个城市必须要有城市防护林和大型绿地公园, 保证森林覆盖率, 城市才会有灵气。

3. 建筑雕塑和牌匾广告构成城市形象的基本

城市中的雕塑和牌匾广告也能代表一个城市的特色面貌, 在城市形象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表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底韵。一个优秀的雕塑应该和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给人以自然美。城市广告牌匾也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 广告牌匾比比皆是, 优秀的广告牌匾应该是不但宣传了自己, 又给城市增添了一份风景。

4. 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象征

现代中国城市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建筑热潮, 都想建设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盲目追求新式新样, 不顾自己的财力和建筑的实用性, 追求建得“最高”, 目前全国各地还不断涌现形象怪异的建筑, 常常成为公共建筑中的次品。只注重建筑形式, 盲目模仿。如风靡一时的“欧陆风”, 只模仿建筑的外形, 成了“四不象”建筑。

四、如何实现城市与建筑的和谐文化

1. 科学合理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要合理, 控制性详细规划要详尽, 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便于操作实施。一个城市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貌, 首先要进行专项研究, 研究历史建筑特色和地方特色, 然后再进行城市设计, 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 使城市改造工作有重点、有特色, 合理分布城市的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和大学区, 突出自身地方文化特色。

2.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进行城市设计和整体规划时, 不但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 还应让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一起研究处理难点问题, 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 遵循适用、经济、美观方针

我们以前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美观”, 现在仍然要遵循这一方针。单体建筑的特色、建筑颜色的运用、各个建筑之间的协调都要依据这一方针。要认真研究建筑物和街道、绿地、小区环境的协调问题, 达到配置合理、美观实用、物超所值。

4.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城市化进程中, 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使城市建设、统筹规划、施工违章、保护文物古迹等都有法可依。在城市建设中, 主要问题还是关于城市的管理, 因此一定要建设一支懂法执法的专业队伍, 忠于城市的管理工作, 使城市管理规范化与法制化。

五、结语

总之, 在城市化建设的高潮中, 我们不能一味冒进, 更不能建设“形象工程”, 要充分发扬中国建筑的特色, 始终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 大胆创新, 抓住机会, 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章明, 张姿.事件之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J].时代建筑, 2011 (01) .

文化多样性教育 篇9

随意翻开日文报纸杂志, 或者在互联网上随意点开一个日文链接, 不管你是否了解日文, 哪会发现日文和中文、英文、韩文不同, 有多种文字体系。如这条消息:“米紙ニューヨーク?タイムズ (電子版) は11日、国際通貨基金 (IMF) のコンピューターシステムが、最近、大規模なサイバー攻撃を受けたと報じた。”很明显, 在这条短短的一句话新闻里, 至少能看到四种文字, 一种是方块字, 有两种日文拼音字母, 一种比较柔和, 一种比较有棱角, 还有英文字母, 这些文字就是日语中常用的“汉字、平假名、片假名、英文字母”。其实, 除此之外, 日文中还经常夹杂罗马字, 就是拉丁字母, 主要用于人名、地名及一些专有名词, 如“SONY”、“SEIKO”、“TOTO”等。

日文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文字体系, 日本的文字体系是怎么形成的?从日本的多样性文字体系可以看出日本文化的什么特点?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 日本文字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分为两大类:表语文字和表音文字。 (1)

语素文字又称表语文字, 是表示词或语素 (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 的文字。历史上发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语素文字只有西亚的楔形文字, 北非的圣书字和东亚的汉字。但楔形文字和圣书字早已废止使用,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采用的语素文字, 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使用。除此之外, 日本语、越南和韩语也使用部分汉字。 (2)

表音文字又分拼音文字和音节文字二种。拼音文字是由多个单音字母合并而成, 拥有单音或多音节的语音文字, 拼音文字的一个字位只表示音节的一部分。现今绝大多数存在的文字系统都是属于拼音文字, 例如英文和法文。音节文字的一个字位表示一个音节, 最有代表性的音节文字就是日文假名。

如上所述, 日本文字不仅涵盖了世界二大文字体系———表音文字和表语文字, 而且表音文字包括了拼音文字和音节文字, 音节文字又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一个国家的文字体系如此丰富、复杂, 实在罕见。

3. 日本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日本原先没有文字, 从汉字传入日本, 到日本人学汉文, 借汉字发音记录本国语言, 再到利用汉字创造自己的文字“平假名”、“片假名”, 最终将这些文字的使用发挥到极致,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3.1 汉字传入日本, 万叶假名形成。

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 日本并没有文字。1784年在日本福冈发现了一枚印章, 上面刻着“汉委奴国王”五个字, 中国南宋范晔所著《后汉书》中“倭传”有记载, 确系后汉光武帝所赐。另外, 在日本的其他地方还出土了印有汉字的公元一世纪铸造的中国铜钱。 (3) 据此可推测, 汉字最早进入日本大约是在公元一、二世纪。但是汉字传入日本并不等于日本开始使用汉字, 当时日本文明还很落后, 印章、铜钱上的文字在日本人眼里可能只是一种装饰图案。日本人真正认识汉字、使用汉字最早大概是在公元四世纪, 当时有大批懂汉语的朝鲜人到达日本, 推动了汉字在日本的传播。部分贵族和僧侣开始学习汉语, 写汉文。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 (公元712年) 和最早的正史《日本书记》 (公元720年) 基本上都是用汉文写成的, 日本最早的成文法律《十七条宪法》 (公元604年) 第一条是:“以和为贵……” (4) 十七条全部用汉文写成。有些汉文无法表达的专有名词或者歌谣采用汉字记录发音。就像有一则笑话所说的, 中国人学英语时将“bus”标记成“爸死”, 将“yes”标记成“爷死”, 日本人借汉字的音来记录本土语言, 比如将“山 (yama) ”记录成“耶麻”, 每一个日语发音都有相应的汉字对应。这种方法用得最广泛的就是日本最早的诗歌集《万叶集》, 因此这种用来借汉字发音来记录日语的文字被称为“万叶假名”。古时, “名”与“字”通用, “假名”即“假字”, 日本人认为只有汉文中使用的汉字才是“真字”, 借来标记日语发音的汉字是“假字”。

3.2 平假名、片假名形成。

虽然六、七世纪日本人已经学会了用万叶假名来记录本国语言, 但是万叶假名毕竟是原封不动照搬照用汉字, 即便选择笔画最少的汉字, 用来记录长篇大论还是非常不方便, 相当费时费力, 于是开始想办法简化汉字。简化汉字起初采用了两种办法, 一种是“草化”, 另一种是“省文”。 (5)

草化就是用草书体写万叶假名, 再简化。比如将“安”的草体简化成“あ”, 将“波”的草体简化成“は”, 将“良”的草体简化成“ら”, 等等。

“省文”及省略, 就是取万叶假名的一部分取代原字, 比如只保留“伊”字的左边偏旁写成“イ”, 或者只保留其右边部分写成“尹”。只保留“宇”的上部分写成“ウ”, 或者保留下面的部分写成“干”、“十”等。

这些经草化、省略后的假名称“略体假名”。略体假名大约形成于迁都平安后的二三十年间, (6) 即公元814—824年之间。平安时代 (公元794—1192年) 初期, 略体假名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万叶假名并非每个音节只有一个字对应, 因此草化和省略时选择的汉字因人而异, 而且草化和省略的方法也因人而异, 而且同一个人写文章时, 有时用草化假名, 有时用省文假名, 没有统一标准, 统一规定。

平安初期末, 草化假名和省文假名的使用开始分化。平安中期以后, 其发展和使用已经完全分开。假名草化进一步发展, 渐渐发展成与现在的平假名非常接近的字体, 这些字体主要为女性所用, 因此被称为“女手”, “手”即“字”。“女手”除了用于记录外, 还被用于书法, 因此字体的统一非常困难, 真正的统一大概是在明治时期国家统一制定教科书时 (约公元1903年) 。

省文假名被称为“男手”, 为男子在官方场合使用, 而且进一步被简化, 并得到整理和统一, 除若干特殊假名外, 基本做到了一个音节对应一个假名, 而且为了区别草化假名, 将省文假名称为“片假名”。

3.3 罗马字形成

日语中所说的罗马字, 通俗地说, 就是用拉丁字母表示的拼音。就像过去用汉字记录日语发音一样, 日本人也用拉丁字母记录日语发音。十六世纪, 天主教传教士开始在日本传教, 用罗马字标记日语。明治时期的罗马拼音也和新教的传播有关。现存最早的罗马字文章是1591年出版的『サントスの御作業の内抜書』。当时的罗马字主要是传教士布道的工具, 只有传教士及部分日本信徒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当时的罗马字和现在使用的罗马字不一样, 譬如“長崎”为“nagasaqui”, “大切”为“taixet”。

历史上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罗马字, 主要有荷兰式和兰学式罗马字、德语式罗马字、法语式罗马字、英语式罗马字。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1867年詹姆士黑本在《和英语林集成》第1版中使用的英语式罗马字, (7) 后被称为黑本式罗马字。

黑本式罗马字是以英语发音为依据的, 用来标注日文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1885年日本罗马字协会起草了《日语的罗马字书写方法》, 对部分黑本式罗马字进行了修改, 称“罗马字会式”罗马字。黑本在第三版中接受了罗马字协会的修改。1908年“罗马字拼写方式调查委员会”正式认定“罗马字会式”为“大日本标准式罗马字拼写方式”, 此即今日所用的黑本式罗马字修改版。 (8)

基于音韵学理论的日本式罗马字, 得到了国内外不少的语言学者的赞同。可是对于英语的使用者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1937年的日本『内閣訓令第3号』颁布了以两者为基础的训令式罗马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在美国统治下由于黑本式罗马字再次兴起而产生了混乱。1937年的『内閣訓令第3号』废止, 1954年作为『内閣告示第1号』又重新公布, 但是黑本罗马字因为出于国际的关系及以前的惯例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而无法作为国际标准。1989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采用训令式罗马字作为ISO3602标准。

4. 日本民族在文字方面的创新

如上所述, 从汉字传入日本到平假名、片假名体系的最终确立, 从罗马字的出现到罗马字体系的最终确立, 经过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的适应、消化、创造、选择到最终确立的过程。

这段期间, 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作为文字书写体系的地位得以确立, 日本民族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文字体系, 而且在运用过程中进行了创新。

4.1 和制汉字及和制汉语。

日本人对汉字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创造国字、自创新词、用汉字翻译欧美词汇等方面。日本人运用汉字造字法则创造了一系列新字, 用来表示中国汉字无法表示的一些概念, 如创造了“峠”表示峰顶, 创造了“辻”表示十字路口, 创造了“畑”表示旱田, 等等。同时还创造了很多汉语新词, 如场所、立场、复习、服务、保健、认可、市场等。在接受西欧文明之初, 尝试用汉字翻译西欧语言, 如将香烟“タバコ (tabako) ”翻译成“煙草”, 将玻璃“ガラス (glas) ”翻译成“硝子”。幕末至明治期间, 日本人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文明, 创制了大量的汉语新词, 或者借用中国古典旧词注入新意来译介西方概念、西洋术语。如化学、物理学、哲学、美学、心理学、法律、政治、革命、自由、权利、阶级等。 (9) 这些词汇后来又反输入中国。

4.2 和制外来语。

西洋文明开始向日本浸透时, 以拉丁字母书写的欧洲语言也随之涌入日本。这些欧洲语言都为表音文字, 用汉字表达有一定困难, 因此日本人用片假名来记录这些外来语, 以区分以“汉字+平假名”为模式的日语。

日本接触西洋文化, 始于1549年葡萄牙传教士以传教为目的进入日本。之后又有西班牙和荷兰进入日本。日本人吸收了很多与贸易商品和宗教相关的外来语, 如“メリヤス (西) ”、“タバコ (葡) ”、“キリシタン (葡) ”等。后日本曾一度长期采取锁国政策, 但与荷兰的贸易关系一直没有中断。从荷兰吸收了外贸相关的外来语“ガラス”、“ブリキ”等。明治以后, 日本人如饥似渴地吸收西欧科技、文化, 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语, 以英语为主, 也有从别的语言引进的, 如源自法语的艺术、服饰美容词汇, 源自德国的医学、哲学词汇, 源自意大利的音乐词汇。

日本人不但吸收外来语, 而且通过省略原外语的一部分、将两个外语的部分结合、省略原外语的词尾等方式创造了大量的和制外来语, 以表达新的概念, 或者用以进行一些微妙的区分, 如“コンビニ”、“テレビ”、“デジカメ”、“パソコン”、“エアコン”、“ワープロ”等。和制外来语还包括动词, 如“サボる”、“リードする”、“コピーする”, 包括形容词, 如“ナウい”、“ニュ-い”, 等等。

5. 日本的“杂种”文化

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 这是日本著名的思想学家、文明史学家加藤周一的观点。加藤先生所说的“杂种”是一个中性词, “如果说英法文化是典型的纯种文化, 那么日本文化就是典型的杂种文化。这里, 杂种既不是贬义词又不是褒义词。纯种也如此。要说好坏, 纯种中也有坏的部分, 杂种中也有有趣的部分”。 (10) 日本文化的杂种性不仅体现在文字体系上, 而且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

5.1 日本文字的“杂种”性。

日本文字中, 既有中国的汉字, 又有参照中国的造字法自创的汉字;有根据汉字创造的平假名、片假名, 还有用拉丁字母进行拼写的罗马字。日语词汇中, 有日本固有的词汇, 有从中国学来的词汇, 有根据中国的造词法创造的大量汉语词汇;有大量的来自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欧各国的外来语, 还有根据实际需要创造的和制外来语。日本的文字是多元化的“杂种”文字。“杂种”并非简单地拼凑。从没有文字, 到拥有表音文字、表语文字, 拥有拼音文字、音节文字, 日本人经过了拿来、消化、不断加工创新的过程。文字“杂种”化的过程, 是日本民族摄取外国文字精髓、创造日本特色文字体系的过程。

5.2 日本文化的“杂种”性。

日本文化的“杂种性”, 已经深入日本民族的骨髓, 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从政治形态、宗教、建筑、艺术到民俗、服饰、饮食, 无不体现出“杂种”性。

日本有象征天皇家族, 也有首相和参议院。

日本人在孩子出生时去神社参拜, 结婚时穿着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 去世时按佛教仪式举行葬礼。

日本的建筑大都融入了西洋风格, 外观样式看上去是西式的, 但部分房间做成和式的, 保留榻榻米风格。

日本人平时穿西式服装, 节日穿和服。

日本的女孩节来源于中国的“三月三”, 日本的“男孩节”来源于中国端午节, 又融入了中国“鲤鱼跳龙门”的文化因素。

世界上各种文明都能在日本找到影子。这就是日本的“杂种”文化, 各国先进文化的融合体。

6. 结语

无论是从日本多元化文字体系的形成, 还是从日本的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生活习惯, 我们都可以看到日本民族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他们总是在如饥似渴地吸收一切先进文化, 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日本的“杂种”文化显示了日本民族对待外来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 一种不甘落后、发奋图强的态度。

参考文献

①河野六郎.「文字の本質」.『岩波講座日本語8文字』, P10.

②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F%AD%E7%B4%A0%E6%96%87%E5%AD%97.

③大島正二.『漢字伝来』,P4.

④维基百科.http://ja.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8%83%E6%9D%A1%E6%86%B2%E6%B3%95.

⑤大坪併治.「片仮名.平仮名」.『岩波講座日本語8文字』, P251.

⑥大坪併治.「片仮名.平仮名」.『岩波講座日本語8文字』, P254.

⑦日下部文夫.「日本のローマ字」.『岩波講座日本語8文字』, P350.

⑧日下部文夫.「日本のローマ字」.『岩波講座日本語8文字』, P352.

⑨冯天瑜.中日汉字文化的互动过程.学术月刊, 2003.12:74.

试论自然遗产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自然遗产;文化多样性;对话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逐渐融为一个地球村,这大大推动了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合作,也为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人类群体的和谐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随着人与自然问题的日益激化,人类文化和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越来越多的人强调人类文化和自然的对话,以此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行动计划要点来促进该宣言的有效实施,其中第十三条明确提出了“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战略”的行动要求。以下,本文将从自然与文化对话的四个阶段出发,分析自然遗产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从历史角度来看,自然先于人类和人类文化出现,人类各族群的文化都是在自然的根基上绽放的花朵,而并非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自然有其自身的游戏规则,即我们所熟悉的“丛林法则”,它强调的是“弱肉强食”和“适者生存”。起初,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被动地去适应自然环境,人类文化就是在这适应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便是自然与文化的第一个对话阶段。显然,在此阶段,双方的对话主动权掌握在自然手里,人类文化只是被动地去适应自然。最终,人类各族群的文化深深地烙上了自然的印记,自然世界的多样性同样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态度由原先的恐惧转变为敬畏。人们凭借对自然的了解克服了对自然的恐惧,但是自然对他们而言,依然是神奇而充满力量的。人们重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适度改造自然而不试图征服自然,人类文化和自然展开了第二阶段对话。与第一阶段的被动适应不同,在此阶段,文化与自然的对话处于互动状态,东西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所提出的。在这一时期,自然为人类提供了无穷的文化原材料,人类各族群从中各取所需,建立和发展族群内部文化。虽然每个族群的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也与其他族群的文化形成互动,共同源于自然而又一齐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追求。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各族群文化愈是独特,就愈能显示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阶段,人们凭借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向世界发出征服口号,不能幸免的自然成了人类征服的对象,而且是最主要的征服对象。征服自然所带来的快感让人们遗弃了原先对自然持有的“天人合一”理念,人类文化变得野心勃勃,充满着对自然的侵略气息,这便形成了自然与文化的第三个对话阶段。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的人类文化掌握了双方对话的主动权,它向大自然发起进攻,人们试图征服自然,使自然按照人类意志发展改变。但是,人们忘了自然才是文化的“根基”,本末倒置的做法只能让人类文化的发展源泉枯竭,强制自然按照人类意志发展所带来的后果是对自然多样性的破坏,自然多样性的破坏进一步导致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破坏。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处于优势的族群文化成了这一时期人类文化发展的标准模式,它以强势的姿态迫使其他族群文化向其看齐,人类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一体化的僵硬发展态势,这打破了人类文化应有的多元局面。

在现代社会,世界的全球化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趣味日益标准化,这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贫乏危险,人们开始认识到尊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唯有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方可确保多元化的世界视野,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协调,自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成了国际合作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与此同时,人们重新定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理念的价值再次被人们所认识,保护自然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了国际社会的共识,人类文化和自然进入了目前新的对话阶段,也就是第四阶段对话。可以说,第四阶段是对第二阶段的回归,但较之于第二阶段,人类文化和自然的对话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在这一时期,西方哲学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的观点逐渐被人们认可,自然与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成了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从多样性自身而言,它也包含了自然与文化相互尊重、良性互动的对话前提。

从自然与文化的四个对话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化与自然的对话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渊源,唯有允许自然的多元发展,人类文化才能达到多样的繁荣景象。如今,自然遗产成了自然历史的记录者和创造者,它代表着自然中地质和生物的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保护自然遗产,体现的就是对自然自身多样性的肯定和促进,同时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和支持。

上一篇:科学选用饮料下一篇:教育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