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构想

2024-06-22

《白杨》教学构想(精选三篇)

《白杨》教学构想 篇1

一、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思路

《白杨》写的是作者在去新疆的列车上的所见所闻。课文通过赞美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而赞美了边疆建设者们热爱祖国、献身边疆的精神。为了表达这一中心,文章先写在列车上看到沿途的白杨树,着重介绍了它生长的恶劣环境和高大挺秀的身影以及顽强的生命力。接着借父亲和孩子的谈话表达了对白杨的深情赞美,通过议论“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抒发了作者对“爸爸”及无数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建设者的赞美之情。结尾讴歌新一代扎根边疆的建设者正在茁壮成长。

二、鼓励质疑,了解学生思路

在吃透教材的同时,教师还必须了解学生的思路。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充分自学,在自学中质疑。学生质疑的过程就是他们探索作者思路的过程,而有疑问说明学生的思维与课文内容之间有距离。教师了解这一距离后,在教学中就要帮助学生缩短这一距离,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作者的思路,并遵循作者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学课文后,大多质疑:“为什么说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树,也在表白自己的心?”学生提出的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重难点。了解了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三、寻找差距,设计教学思路

在把握作者思路和了解学生思路的情况下,教师应结合课文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作者的思路。

(一)设计好课堂提问

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设计课堂提问要以教材重难点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依据。在问题跨度较大,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时,教师要及时提一些小问题加以铺垫、点拨。

如针对上述学生的质疑,教师可安排以下几个小问题帮助学生释疑:什么是“表白”?爸爸的心是怎样的心?他为什么要去边疆?为什么要把孩子接到新疆去?经这么一点拨,学生再读课文,进行讨论,就明白了:爸爸不仅是赞美白杨树,也是表白他决心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同时殷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样一步步导引,使学生的思路逐步展开,也就缩短了学生思路与作者思路之间的距离。

(二)选点训练

1.突出读的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地读,特别是对重点段落和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反复朗读,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情感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心惟,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2.进行思维训练

语言和思维是密切联系的,通过语言进行思维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三个“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建设者;只知道爸爸带他们去新疆念书,而不知道爸爸是让他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成为新一代边疆建设者;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而不知道新疆还很荒凉,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将其建设成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

3.进行说、写训练

《白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词:“陷入、粗壮、枝干、分辨、大戈壁、清晰、浑黄一体”,理解“浑黄一体”。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那段话。

3.了解白杨树的特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

4.体会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并学习用关联词语“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练习写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白杨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请用响亮的声音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师: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

出示词语:枝干、抚摸 、清晰、介绍、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戈壁

指读、齐读。

(2)师:我们来看这个词,(点击课件,词语 “大戈壁”变红)谁来介绍一下大戈壁?学生交流。

(3)生根据课前收集有关大戈壁的资料进行交流。

(4)师:文中有一段话描写了大戈壁,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来读,大戈壁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5)生抓住这一自然段中“茫茫”和三个“没有”体会大戈壁的广阔和荒芜。

师:出示戈壁图片。这里就是大戈壁,大风刮起时,黄沙漫天,分不清天和地的界限,天地间一片黄蒙蒙,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就是“浑黄一体”。

师:谁来读,读出你的感受来。齐读一遍。

三、感悟、学习、练习

(一)白杨树的特点

师:荒芜的大戈壁上寸草难生,却生长着一排排郁郁葱葱的白杨树。

1.师: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请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写下你的感受。

2.师: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白杨树的特点。

3.学习12自然段

预设:根据学生回答的语句,来引导学生朗读理解。

预设一:如果学生说到第一句

(1)第一句

师:“从来”是什么意思?看出,白杨树一直就这么直。

预设二:如果学生找到第二句

(2)第二句

师:谈谈你的感受。能从文字的背后读出白杨的适应性强,生命力强很了不起。

师:同学们来想像一下,白杨树可能会生长在哪儿?把哪儿换成具体的地方,谁来试一试?

出示补充句式

(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

师:的确,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不管是山区还是戈壁,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它的生命力实在是太顽强了。

预设三:当学生说到第三句时

(3)第三句

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教师进行引读)

师:是啊,遮天蔽日的风沙袭来,白杨树总是——

当持续数月的干旱还在继续,白杨树仍然是——

但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白杨树总是——

师:此时,你对白杨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自由练习,指名读。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种感情融进我们的朗读中。

女同学,这就是茫茫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读!

男同学,这就是像卫士一样守卫祖国边疆的白杨树,读!

小结:把心放进去入情入境地读,想像画面读,就能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

师:学到这里,相信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形象已经印在了你的脑海中,现在,大家试着把这一段背下来!好,开始!

师:谁来试试?还有谁想来背?大家都想背,我们一起来吧!

(二)爸爸的心

师:同学们,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吗?他在表白着什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1.师:现在同学们拿出你收集的资料,和同位交流交流。

2.师补充资料图片,进行文字介绍。

3.师: 孩子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吗?你知道吗?

师:孩子们知道爸爸接他们到新疆读书,他们知道爸爸为什么让他们去新疆读书吗?你知道吗?

师:孩子们知道到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他们知道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吗?你知道吗?

4.爸爸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白杨一样长大以后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爸爸的心愿能实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师:出示今日美丽新疆图片。他们耕耘、奉献了一生,换取了今日边疆的繁荣,捍卫了各族人民的尊严,他们像白杨一样,都是边疆的卫士。我们的边疆建设者,他们就是这样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世世代代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6.作者只是在赞美白杨吗?是的他是在通过白杨树赞美像爸爸一样的祖国建设者。树似人,人如树,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

7.出示爸爸的话再读,加深朗读。

师:同学们再来读爸爸的话,读出赞美之情!(齐读)

8.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建设者,谁来说一说?

师:现在就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写几句话,来赞美这些建设者?

交流汇报。

《白杨》教学构想 篇3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 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 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祖国西部的了解。教学中, 教师要按照“说白杨———议白杨——做白杨———赞白杨”的顺序, 引领学生“质疑——解疑———精读——练笔”, 展开探究性阅读, 在读中领悟, 在读中升华, 在习作中提高能力。

一、走进大西北, 感受戈壁滩———说白杨

1.了解戈壁滩, 认识白杨。

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收集祖国大西北的资料, 特别是图片、影视片等, 让学生初步感知大戈壁为什么没有山, 没有水, 没有人烟;为什么到处是石头、沙子;一刮风, 天是黄的, 地是黄的, 到处是风沙, 让人睁不开眼睛。并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让学生分组讨论, 分享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 班上进行交流互动。教师要通过多媒体以及各小组的介绍, 让学生感悟和体会白杨生长环境的恶劣, 进一步说明不管环境多么恶劣, 白杨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仍然十分顽强, 仍然高大挺秀, 坚韧不拔地屹立在戈壁滩上。

2.认识新疆建设者。

教师课前除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戈壁滩环境、自然、气候外, 还要让学生查阅新疆建设者的情况, 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建设新疆的其他人员情况, 了解他们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文艺作品, 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等感受建设者们开发西部时的豪情壮志, 为深刻领会课文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二、同乘火车, 感悟对话———议白杨

1.三读课文, 整体感知。

一读:自由朗读课文, 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 把生字新词标出, 不理解的词用“?”画出, 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二读:快速浏览课文, 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标出。

三读:默读课文, 思考找出的三个问句, 想一想, 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 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

2.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 教师应结合课文组织学生采用表演的方法进一步理解课文。让学生分别扮演父子, 把教室当作火车, 每一排桌椅当作座位, 窗户视为车窗, 校园里的树为白杨, 其余的学生扮演旁白, 再现课文情景。在学生充分表演之后, 让学生说一说: (1)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 (2) 哪些自然段是写“白杨”的?爸爸说了几句话?为什么白杨长得这么直, 长得这么大? (3)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爸爸的哪些话是赞扬白杨的, 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3.品读课文, 升华情感。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 教师就要从重点段切入, 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课文第12自然段是教学的切入点和重点, 第13~15自然段是升华情感的关键。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反复地读一读, 并想一想从爸爸的话中你感受到白杨都有哪些特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白杨的特点;然后通过全班交流, 让学生深入了解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坚强不屈的特点, 并让学生带着赞美之情有感情地读这段话;在学生理解了爸爸的心愿, 读懂了爸爸的心之后, 让学生带着对白杨树的赞美, 带着对边疆建设者的敬佩之情, 再次朗读爸爸赞扬白杨树的话, 进一步理解课文, 提高认识。

三、紧扣沉思, 领悟寓意———做白杨

在学生理解和感知课文内容后, 教师要引领学生再一次自由阅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从课文中找一找课文中的“沉思”, 并用“Δ”号标出,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沉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各代表什么意思?

1.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⑴默读第1~4小节, 想一想爸爸是看到什么后第一次陷入沉思的。⑵细细品读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三句话, 指导学生学习领会每一句话中寓意。 (1) 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说一说从“从来”一词可以读出白杨的什么特点? (2) 品读“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说一说从这一句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3) 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 不软弱, 也不动摇。”说一说从这一句话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 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 高大挺秀, 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 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 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 坚强执着。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 听从祖国安排, 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 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 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2.学习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通过分组交流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结合“爸爸搂着孩子, 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 又陷入沉思。突然, 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一段话进行质疑与讨论。 (1) 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爸爸会想些什么? (2) 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3) 爸爸的心指的是什么? (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种心情, 他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思, 当他深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时他就怀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思, 那就是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四、拓展延伸, 提升能力———赞白杨

学生全面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后,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与学生的实际布置小练笔。

1.展开联想, 表达真情。 (多媒体出示) 新疆是一个干旱少雨、沙漠面积较大的地方, 为了改变新疆的面貌, 许许多多的建设者扎根新疆, 开发新疆, 建设新疆。爸爸这个“大白杨”希望“小白杨”们也要像白杨树那样, 在边疆生根、成长……四十年过去了。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机上, 有不少来自国内外的志士仁人, 他们正乘坐飞机, 在飞往新疆的途中。飞机内还坐着当年的爸爸———大白杨, 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的身旁坐着两个在新疆出生的小孙孙, 他们刚从上海探亲归来, 此时他搂着两个小孙孙, 俯视着舷窗外的茫茫戈壁, 又陷入了沉思。同学们想想, 这位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又在沉思什么呢?这位爷爷和两个小孙孙之间又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呢?

上一篇:模块选修课下一篇:产品经济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