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

2024-06-20

母乳性腹泻(精选六篇)

母乳性腹泻 篇1

1 临床资料

1.1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标准[1]

(1) 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 (2) 黄疸在生后2 d~2周内出现并持续不退超过2周; (3) 血清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4) 患儿一般情况良好; (5) 停母乳后48~72h黄疸迅速减轻或消退: (6) 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

1.2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均符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其中男29例, 女19例, 均为足月儿, 孕周平均3 9.1周。第一产3 8例 (7 9.2%) , 第二产1 0例 (2 0.8%) ;出生体重平均3300g;1分钟Apgar评分均>9分;经产道生产32例 (6 6.7%) , 剖宫产16例 (3 3.3%) ;生后均为母乳喂养, 黄疸出现时间:出生后2~4d 36例 (75.0%) , 5~8d 12例 (25.0%) ;绝大多数于7~1 0 d黄疸达高峰。

1.3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疸, 多为轻中度, 一般情况好, 生长发育可, 二便颜色正常。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正常, 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1 2例 (2 5.0%) , 2 0 5.2~3 4 1.0μm o l/L 3 0例 (6 2.5%) , >341.0μmol/L 6例 (12.5%) , 全部以间接胆红素为主;H B s A g均阴性, T O R C H全套 (指一组病原体, 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 I g M均为阴性;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

1.4 治疗及转归

全部暂停母乳3~5d, 改为人工喂养;血清胆红素>256.5μmol/L的患儿辅以适当的蓝光照射治疗。经上述治疗黄疸全部消退, 消退时间:3~5d38例 (79.2%) , 6~10d l0例 (20.8%) 。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2 讨论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近些年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2], 占病理性黄疸的80%以上, 其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母乳性黄疸病因尚不明确, 随着研究的深入, 目前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过高有关, 它能分解β-葡萄糖醛酸酯链, 产生葡萄糖醛酸及间接胆红素, 后者从小肠再吸收, 增加肝肠再循环, 使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而出现黄疸。也有学者认为, 此系母乳喂养的患儿肠道内胆红素转变为尿、粪胆原的细菌过少所造成[3]。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与迟发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比较, 黄疸出现时间与黄疸高峰时间均相似, 但母乳性黄疸的胆红素峰值及黄疸持续时间均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出现较晚, 常紧接生理性黄疸而发生, 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又加重。婴儿除黄疸外完全健康, 停母乳48~72h胆红素迅速下降约50%。重新哺乳, 胆红素再度上升, 但不会达到原来程度, 幅度小于42.7μmol/L。母乳性黄疸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未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 可以透过细胞膜, 进入细胞内干扰细胞的代谢功能, 使细胞受损[4]。因此, 母乳性黄疸虽多预后良好, 不需特别治疗, 但严重的导致不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还可引起其他组织器官损害, 故对血清胆红素浓度较高的母乳性黄疸儿应注意观察及给予积极的处理。

参考文献

[1]常立文, 刘婕, 陈晔.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1, 16 (5) :272-273.

[2]邹典定.现代儿科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64.

[3]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8.

母乳性腹泻 篇2

妈妈的怀抱 宝宝的避风港

由于母乳对孩子具有不可比拟的价值,许多领域的专家都在关注着母乳喂养的作用。不仅仅是母乳全面的营养力、高效的免疫力受到了医学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开始解读母乳喂养对孩子产生的心理效应。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妈妈至少要将纯母乳喂养持续到宝宝6个月大。这个建议同样符合母乳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心理学上称孩子最初的6个月为“母婴共生期”,在这个阶段,宝宝会认为自己跟妈妈是一体的,这个时候宝宝产生饿了、渴了的需要,就会自动向妈妈的乳房靠近。当宝宝的口唇欲望得到满足,宝宝就会感受到周围的世界是安全的。

有专家指出,母乳喂养在心理层面对孩子能产生大量积极的作用。宝宝在吸吮乳汁的过程当中能够听到妈妈的心跳,闻到妈妈的味道,感受到妈妈温柔的关爱触摸,也能看到妈妈关注的眼神,所有的这些都传递出了安全、包容、接纳这样的一个信息。虽然这个信息是无声的,但却被孩子的各个感觉器官所接纳,并深深印到孩子的潜意识深处,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成长的宝宝,能更直接地感受到亲子之情,且将来的人际交流模式会是安全的、开放的,对身心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母乳性腹泻 篇3

【关键词】母乳喂养;轮状病毒性腹泻;婴幼儿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27-01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轮状病毒性腹泻顾名思义是因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毒会造成小肠黏膜病变,加快肠道蠕动,使得肠道的葡萄糖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进而引发渗透性腹泻[1]。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最天然的食物,既能够提供婴幼儿生存成长所需的能量,又可对婴幼儿肠道内的腐败菌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抗细菌感染效果。对此,为详细了解母乳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的影响,文章结合我院工作实例展开对比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轮状病毒性腹泻临床诊断标准;脱水均属中度以下;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无心血管疾病史,及研究近期无其他疾病;患儿家长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本研究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6~13个月,平均年龄(8.1±2.3)个月;腹泻时间4~12天,平均病程(9.2±4.3)天;同時,合并发热者17例;合并呕吐者15例,合并脱水者6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5~13个月,平均年龄(8.3±1.9)个月;腹泻时间4~13天,平均病程(9.4±4.5)天;同时,合并发热者18例;合并呕吐者16例,合并脱水者6例。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两组相同临床治疗,包括:静脉补充水及电解质,维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使用肠黏膜保护剂治疗;另外,进行静脉滴注病毒唑注射液(国药准字H33021960,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静脉滴注维生素,口服锌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接受母乳喂养,而对照组患儿接受人工喂养。

1.3疗效判断标准[2]

本文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治疗1~2d后,发热、呕吐等症状消失,腹泻次数低于2次/日,大便恢复正常);显效(治疗2~3d后,发热、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腹泻次数低于4次/日,大便中水分明显减少,性状得到改善);无效(治疗3d后,相关症状及腹泻情况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大便性状无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愈38例,显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治愈28例,显效13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轮状病毒会破坏小肠黏膜细胞,致使细胞坏死、变性,从而使得微绒毛变短、不整齐或混浊,致使大量肠上皮细胞被破坏,进而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排便频繁。同时,肠上皮细胞的破坏还会影响水、电解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肠道内的双糖酶活性降低及钠的转运功能减弱,进而引发腹泻。采用母乳喂养方式,不仅能够为婴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及能力,而且母乳中还包含大量的免疫抗体以及免疫活性细胞,可有效提高婴幼儿的机体免疫力,抑制轮状病毒等有毒物质的活性,避免以上物质引发疾病[3]。可以说母乳喂养同样是治疗轮床病毒性腹泻的方法之一。

本文研究发现:接受母乳喂养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接受人工喂养的对照组。结果表明: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母乳喂养婴幼儿可有效提高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畅.母乳喂养方式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13(8):1262-1263.

[2]唐晓芳,屈晓婷.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21(17):1381.

母乳性黄疸38例临床分析 篇4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38例中男20例, 女18例;足月儿30例, 早产儿8例;患儿除黄疸外, 无其他症状及体征。患儿就诊时间最短6天, 最长50天。患儿一般情况好, 生长发育正常, 肝脏不大,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网织红细胞形态正常, 肝功能正常, HBs Ag阴性, 肝、胆彩超正常。血胆红素>12.9mg/dl。

2、诊断标准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标准:

(1) 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 黄疸在2天-2周内发生, 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 (2) 血清胆红素以为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3) 排除溶血病, 感染, 窒息, 头颅血肿, 胆道闭锁等所致的黄疸; (4) 停母乳喂养后24-72h黄疸消退或胆红素降至原水平50%以上。

3、治疗与转归

停母乳喂养后24-72h或行蓝光治疗12h/d、2-3天, 患儿黄疸消退或胆红素降至原水平50%以上。恢复母乳喂养后, 血清胆红素浓度48h内可升高1-3mg/dl, 并保持此水平, 此后又逐渐下降。蓝光照射同时保证患儿液体量的供给, 同时增加哺乳次数。综上述治疗患儿预后良好, 无神经发育后遗症和听力障碍出现。

二、讨论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足月儿多见, 男、女发病率相等, 有资料表明母乳性黄疸有家族易感性, 遗传因素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在多因素作用下,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增加所致。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与迟发型。早发型一般于生后3-4天发生, 是由于母乳摄入不足和/或母乳中葡萄糖醛酸酯酶活性过高;葡萄糖醛酸酯酶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酶的酯链, 使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未结合胆红素, 后者易被肠道吸收, 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开始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 但生后3-4天胆红素的峰值可超过生理性黄疸的平均值, 且在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时, 黄疸却持续不退, 患儿身体状态很好。迟发型一般在生后6-8天发生, 2周左右达高峰, 在生理性黄疸消退时反而又缓慢加重, 然后逐渐下降, 若继续喂养, 可历时3-12周消失。若中止喂养, 24-72h明显下降, 恢复喂养可有略回升。本组病例经蓝光照射或暂停母乳治疗, 胆红素显著下降, 恢复母乳略回升与有关报道相一致, 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母乳性黄疸诊断有排它性, 必须排除其他疾病。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大多数不需要药物治疗。对患儿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 至今尚未见有母乳性黄疸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而今临床医师对迟发型相当熟悉, 他对早发型认识不足, 因此要求在今后的工作, 临床医师提高认识, 正确指导家长, 母乳性黄疸患儿体重增加正常, 家长可放心, 不必反复带孩子医治。

参考文献

[1]常立文、刘捷、陈烨:《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1年。

[2]M.william schwartz编著, 刘戈力等译:《美国儿科专家临床会诊》,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1年第1版。

母乳性黄疸47例诊治体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新生儿学》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1]: (1) 母乳喂养; (2) 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内发生, 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 (3) 血清胆红素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4) 除外感染、溶血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所致的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5) 停止母乳喂养后黄疸迅速减轻或消失。

1.2 病例资料

1.2.1 一般资料

47例患儿中男27例, 女20例;早产儿16例, 足月儿31例;足月儿平均体重3.5 kg, 早产儿平均体重2 kg;早发型12例, 迟发型35例;就诊日龄5 d~40 d.

1.2.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单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黄染, 患儿一般情况良好, 吃奶佳, 生长发育正常。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 25例, 205.3~256.4μmol/L 13例, 256.5~341.9μmol/L 6例, ≥342.6μmol/L 3例, 直接胆红素均<17.1μmol/L.47例病例中肝功能均正常, 乙肝表面抗原 (-) , 肝胆B超正常。

1.3 治疗方法及预后

1.3.1 治疗方法

(1) 早发型黄疸:a) 增加喂奶次数, 尤其是夜间喂奶次数, 口服思密达1.5 g/次, 3次/d, 连用3 d;b) 检测胆红素浓度, 对早产儿≥256.5μmol/L, 足月儿≥342μmol/L, 日龄<5 d者给予蓝光照射, 采用双面光疗, 连续照射不超过72 h. (2) 迟发型黄疸:停止母乳喂养72 h, 改为配方奶喂养, 同时加用思密达1.5 g/次, 3次/d, 连用3 d.胆红素≥256.5μmol/L者加光疗, 采用双面光疗, 照6 h~12 h后停2 h~4 h再照, 重复2~3次, 直到黄疸消退。

1.3.2 预后

经以上处理72 h后, 黄疸均明显减轻, 胆红素下降达50%以上者有40例, 占85.1%.迟发型治疗后继续母乳喂养, 皮肤黄染略有加重, 胆红素升高最高达34.2μmol/L, 出院后随访其中31例在生后2周黄疸完全消退, 12例生后4周消退, 最长2个月, 未出现核黄疸病例。

2 讨论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不断提高,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 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 即在出生后的2 d~3 d出现, 并于第4~6天最明显, 然后在2周左右消退。然而, 从临床来看, 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 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 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之后加重, 即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常在生后7 d~14 d出现。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无特异性, 仅依靠临床资料排除溶血、感染、代谢性及出血性疾病等引起的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性疾病后, 并经治疗后有效才能作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研究表明,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胎粪排出时间、排净时间都与血清胆红素相关[3]。喂养方法不当可能是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开奶延迟和母乳不足导致肠蠕动减少, 胎粪排出延迟, 未结合胆红素被肠道重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4]。因此, 增加喂奶次数、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可减少胆红素吸收。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母乳中含有3α-20β孕二醇较多, 与未结合胆红素竞争葡萄糖醛酸转移酶[5], 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我们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鼓励频繁喂奶可使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促进肠蠕动, 使胎粪尽早排净, 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 促进胆红素排出;对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 减少3α-20β孕二醇摄入, 减少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竞争, 促进胆红素代谢, 同时加用思密达, 可以在消化道黏膜形成覆盖物并吸附肠道内胆红素, 减少胆红素的吸收。有报道思密达是治疗母乳性黄疸最理想的药物[6], 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病毒、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消除作用, 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 不影响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 思密达能保护肠黏膜, 促进胎便排出, 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 有效减轻新生儿黄疸[7]。

摘要:目的 总结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 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47例母乳性黄疸婴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72h后47例母乳性黄疸均明显减轻, 胆红素下降达50%以上者有40例, 占85.1%, 黄疸消退时间为生后2周~8周。无核黄疸发生。结论 对早发型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采取不同治疗措施, 均联合应用思密达口服安全有效, 黄疸迅速减轻或消退或迅速下降50%以上。本病治疗简便, 临床经过及预后均良好。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诊断和治疗,预后

参考文献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76.

[2]饶斯清, 何政贤, 徐群芳, 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 12 (1) :98.

[3]李巧杰.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 17 (4) :311-312.

[4]王红, 刘忠强.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病因及防治探讨[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2, 25 (1) :69.

[5]黄德珉, 陈俭红.新生儿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206.

[6]胡壮志.思密达和四磨汤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12 (10) :1039.

母乳性黄疸128例诊疗体会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8例患儿中, 男73例, 女55例;早产儿40例, 足月儿88例;出生体重<2500 g者20例, 2500~3999 g者86例, >4000 g者22例;就诊日龄均在生后15 d以后。入选患儿均符合以下标准:患儿均以黄疸就诊, 除黄疸外无其他症状和体征, 均为母乳喂养。黄疸主要分布在颜面及躯干, 部分患儿可达四肢及手足心。患儿入院查体:精神状态良好, 生长发育正常, 心肺查体未见异常, 肝脾无肿大。辅助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网织红计数均正常, 肝功能正常, TORCH检查均阴性, HbsAg (-) , 肝胆B超正常, 血Coombs试验阴性。

1.2 诊断标准

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1], ①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②黄疸在生后第2~14天发生, 但不随生理性黄疸消退而消退;③血清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④患儿一般状态良好, 生长发育正常, 肝脏不大, 肝功正常, HbsAg (-) ;⑤排除感染、溶血、缺氧窒息、酸中毒、头颅血肿、肝功能障碍及遗传性代谢病。以上患儿均符合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

1.3 治疗与转归

1.3.1 轻度母乳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浓度在 (220.6~256.5) μmol/L的患儿, 停止母乳喂养, 改为配方乳。其中停母乳喂养3~5 d后, 胆红素水平下降50%者90例, 约占70%左右。

1.3.2 中重度母乳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浓度在 (256.5~342) μmol/L的患儿, 在停母乳喂养改为配方奶的同时, 给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 并给予茵栀黄颗粒口服, 每次半包, 2次/d, 直至黄疸消退, 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5 d。

2讨论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于生后3~4 d出现, 达峰时间为生后5~7 d, 与生理性黄疸较相似, 但不随生理性黄疸消退而消退。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多于生后开始母乳喂养后6~9 d出现, 达峰时间为生后14~21 d。不论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一旦停喂母乳或改为配方乳48~72 h, 黄疸即明显减轻, 若再次给予母乳喂养, 黄疸又可出现, 但不会达到原来程度。

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一般认为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 迄今为止很少有胆红素脑病的报道, 但有文献报道[2], 当血清胆红素>221 μmol/L时, 发生胆红素神经损害可能性明显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危害为间接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 进入脑脊液与神经细胞结合, 使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细胞内钙离子超载, 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临床可引起多种神经系统后遗症[3]。同时, 血清胆红素进入脑内引起胆红素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间接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持续时间、血浆蛋白含量、胎龄及日龄、缺氧、酸中毒及某些药物、血脑屏障开放程度等。另有文献报道[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新生儿肾功能损害, 包括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因此, 对于母乳性黄疸患儿不能一概认为其发生胆红素脑病可能性较小而忽视其治疗。对于经皮测胆红素<220.6 μmol/L的患儿可不予治疗, 但要监测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的变化, 注意患儿精神状态及生长发育、纳奶情况是否有变化;对于经皮测胆红素 (220.6~342) μmol/L的患儿, 可在不停母乳喂养同时增加配方乳, 并增加喂奶次数以促进胃肠道蠕动, 促进胆红素排泄, 同时可根据情况适当给予蓝光治疗;对于>342 μmol/L的患儿, 提倡完全停止母乳喂养, 改为配方奶, 并积极给予双面蓝光照射治疗, 同时给予茵栀黄颗粒、金双歧等药物辅助治疗。但对于早产儿, 由于其血脑屏障尚未发育成熟, 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故当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达171 μmol/L时应及早给予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母乳性黄疸对新生儿及小婴儿的影响及是否需要治疗。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2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分为轻度及中重度两类, 观察胆红素的高低对患儿的影响及临床需要采取的措施。结果 母乳性黄疸在胆红素>342μmol/L时可能对听力、肾脏及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 母乳性黄疸在胆红素明显高于正常时, 应及时添加配方奶或停母乳, 同时给予茵栀黄颗粒、金双歧等药物辅助治疗, 同时应进行积极蓝光照射治疗。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诊疗体会

参考文献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74-277.

[2]陈雪梅, 束晓梅, 杨冰竹, 等.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特征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9, 24 (9) :694-697.

[3]陈宝昌, 戴兰芬, 马亚范, 等.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血清NSE含量变化及意义临床儿科杂志, 2008, 26 (5) :409-412.

上一篇:二丁酰环磷腺苷下一篇:中国对外援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