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科研合作

2024-06-13

院校科研合作(精选十篇)

院校科研合作 篇1

一、造成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科研能力薄弱的原因

( 一) 英语本科教育重心偏向基础知识教育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都是偏向认知教育,虽已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但还是难逃离教育的重心偏向基础知识的教授。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致力于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而科研能力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也以英语知识运用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部分精力都投入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上,加之受到与学位证挂钩的过级考试的压力,学生们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错误认识,认为过级才是英语语言能力的证明。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不能做到积极反思学习方法和效果,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就笔者所在院校而言,由于与国外合作办学能够给予学生很多机会与国外高校交流经验开展教学交流活动,但在科研能力方面学生明显逊色于国外大学生。

( 二) 英语本科学生在读期间缺少科研活动锻炼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在高年级阶段会开设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法等相关课程,但并未增加相关实践课程,学生在短短一个或两个学期的英语专业技能训练中并没有充足的机会锻炼自主思考,发散思维的科研能力。在开始撰写毕业论文时很多学生对如何选题如何开题和如何独立制定研究计划、查阅资料完成论文并不清晰,这说明在整个本科教育过程中缺乏相关的科研技能培训。

( 三) 英语本科专业科研师资力量有限

由于本科教育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教师除备课、上课外还要承担科研任务,很多教授还承担行政职务,这导致能真正带领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精力不足。加之近年来高校引进的年轻教师在初入职并没有足够经验创建科研活动指导学生科研论文等项目。相对于国外大学来说我国高等院校在资金和信息服务方面给予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并不多。通过与国外高校交流访问笔者发现国外大学能够为在校生提供专门的科研信息,本科生能够自主的参与科研课题讨论。 而我国高校尚未做到全方位信息服务。

二、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 一) 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在教学方法上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应立足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个性发展。在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探索式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在高年级课程中应开设研究性课程以及与科研相关的实践教学课程。国际合作办学院校应根据自身特色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借鉴国外院校人才培养经验,转变教学观念。由于大多数本科生起初没有科研基础,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主动性。

( 二) 增加学生实践、科研交流机会

高校应为英语本科学生提供学术交流机会。通过交流学生展示科研成果使学生获得科研交流经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能够启发学生科研灵感,发散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的目标。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锻炼,高校可以与企业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使学生在不同工作岗位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英语专业知识,锻炼科研技能。这不仅有益于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和研究方法,也为英语本科专业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进一步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 三) 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给予本科生科研支持

开设与科研相关的课程,开展科研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科研活动,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因此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科研活动水平的提升。就英语本科专业而言,师资队伍大都是青年教师,很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有经验的、科研成果丰富的教授给予年轻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另外高校应制定系统和详细的科研制度,使本科生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时获得必要的支持。

总之,培养创新型的科研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国际合作办学院校中,英语专业人数相对较多,如能借鉴国外成熟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经验,从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乃至高校支持方面进行改进,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科研机会,提升学生的科研主动性,加深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无疑能对其他专业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可借鉴之处。提高科研能力还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增强论文写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形成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塑造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个人气质,为我国国家建设贡献精湛的专业知识。

摘要: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是英语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发展,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开始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国际合作办学院校应借鉴国外院校成熟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经验,探索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高质量英语科研人才。

关键词:国际合作办学院校,英语本科,科研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邓芳娇.英语专业师范生初步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7).

[2]安琦.美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与我国英语专业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3]沈大伟.关于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3).

[4]刘艳飞.在本科毕业论文中培养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的研究与探索[J].广东化工,2009(7).

校企合作,科研介绍 篇2

校企合作,科研介绍

我院自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在校企合作、”双师型“师资队伍、科研等方面发展迅速。作为xx市唯一一所建筑类高职院校,校友分布广泛,社会资源丰富。截止年1月,我院共有校企合作单位家,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订单式培养和冠名班模式。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较快,科研项目每年立项近项,市政公路相关项目比例较大。校企合作企业为我院教职工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一步促进了我院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院双师队伍比例达到,我院大部分专职教师大部分从事市政公路及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并取得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建造师培训方面经验丰富。

院校科研合作 篇3

关键词:科研生态系统 校企科研合作 模式

0 引言

自199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起“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后,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积极合作,通过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等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联合,逐步在校企双方形成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发、共求发展的产学研模式,推动了企业和高等学校的发展, 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起到重要作用。国家“十一五”规划强调,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的基本体系架构。通过校企科研合作,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推动作用,同时也让大学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高等院校是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拥有众多高层次的人才和完备的实验设施,而且了解最新的国际科技动态,是培育“专利技术”的肥沃土壤。在我国,约有80%的专利产生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科研成果转化率却不到10%,这不得不引人深思。与此截然相反的是,由于受资金和条件的限制,我国企业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急需高新技术来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却举步维艰。

高校和企业,一个有专利但无处推广,一个期盼着高新技术却无从获取,如何解决专利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国外企业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建立诸如专利服务机构这样的技术经纪人去构架专利与市场的桥梁,从而提升知识产权的转化率。搭建校企合作的技术平台,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要利于高校研发,该如何实现这一有效链接呢?夹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技术平台,又该如何运作呢?

1 校企科研合作模式

校企科研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在利益趋动下,运用各自资源相互协作所进行的优势互补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通常企业为技术需求方,学校为技术供给方,校企科研合作是科技经济结合的基本形式,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积极的作用。

1.1 高校科研的现状 正如文献[1]报道,尽管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已开始向“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方向转移,但高校科研“三多三少”问题依然值得高度重视。“三多三少”指的是:“假花多、真花少”,指在高校科研中造假、抄袭、剽窃、注水现象非常严重;“未结果的多、结果的少”,是指许多高校科研成果虽不是“假花”,却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没实际意义,没有“结果”。这里的“果”不是指一般的科研成果,而是特指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实现其固有价值的“有效成果”;“结小果的多,结大果的少”则是指在高校有效的科研成果中,真正领先世界的成果很少。

1.2 高校科研面临的问题 当前,普通高校在科研上存在许多现实难题: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难以转化,使得这些成果未能及时地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高校科研与成果产业化脱节严重,使得在前期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的成果,但因没有必要和充足的中试资金和中试条件,不得不中途夭折;一些科技成果在进行中试以后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接产方,发展十分困难;对于有些高校因科研起步比较晚或其它原因,在设备、人才梯队、资金等各方面因素都比较短缺或结构不尽合理,科研发展只能步履蹒跚,难于做出较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关于高校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的原因,最重要一个就是科研人员在‘象牙塔’里做作业,没有真正走入生产中;而企业在情境比较好的时候,开足马力,不太关心产品的更新换代、创新性研究。作为科研主体的高校,主要的挑战不是怎样完成课题,而是考虑如何把技术成果顺利地盘活,把技术资本与企业资本相融合。作为科研主体,要溯源而上,立项时就考虑到生产,才是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先决条件。

我们不可否认高校在科技进步过程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高校是科技人员培养的主要基地,不少高校教师学生团队积极投入到科技产品的研发与技术改造,也有不少教师作为技术顾问参与到企业高新产品的开发与应[2]。高校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但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文献[3]指出,高校科研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即缺乏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缺乏甲方角色、缺乏科技成果载体、将成果用于教学不够、校企沟通渠道不够和陷入事务性工作。

1.3 校企科研合作模式现状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一直都是把它融合在产学研中共同来研究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提出了转化过程的制度环境建设等问题。把校企合作创新单独作为研究对象的比较少,相对理论观点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文献[4]指出校企科研合作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积蓄研究基础阶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阶段,在这每个阶段又有其具体的模式;文献[5]指出校企科研合作有着广泛的形式,不同的形式适应不同的需要,形式是为合作目标服务的,面对广泛的合作需要,就必须不断进行科研合作模式的创新,校企科研合作模式可分为四种:虚拟人才合作模式、项目合资模式、研究中心合作模式、创新网络模式。

高校与企业合作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一种合作形式,高校可以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企业可以发挥需求和服务优势。加强校企科研合作,必须根据校企双方的资源和需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较具代表性的企业与高校研发合作模式主要有技术协作、合作开发、共建研发实体、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基金合作等,其中,技术协作、合作开发是企业与高校研发合作最基本的合作方式。企业与高校基于各自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特征,对研发合作模式的态度并不相同。企业与高校合作模式决定了利益的分配方式和风险的承担比例,只有在双方做出一致的模式选择的情况下,研发合作才能找到结合点,因此合作模式选择是决定合作成功的关键[6]。

2 基于科研生态系统的校企科研合作模式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科研生态系统分为四个环节,即原材料生产单位、科研创新机构/成果、成果转化单位、产品消费者。其中科研机构即目前的高校和研究所,主要承担对原材料进行创新性改进或结构、功能改造,把自己的知识、技术等智力要素附加到原材料中去,形成创新性成果,这些创新性成果正是消费者需要的,因此很容易在成果转化单位(一般是企业)得到转化,使创新性成果转化为消费品。通过上述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则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各个环节各尽其能、各取所需,使得科研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克服了科研成果转化难、科研与产业化脱节严重、资源短缺、重复投入等等弊端。

科研生态系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一样,要经过不断的选择,各主体之间要不断协调各个层面的相互关系,这是建立科研生态系统的难点所在。从价值论、本体论、方法论等角度来探讨科研生态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利益分配、责任分担方式以及相互间的反馈手段、利益分配方法和责任分担机制等,逐步建立起人才合作,资源、利益共享、权责明确的良好发展模式,提出适合科研生态系统建立、发展的一般规则和标准,有效指导科研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科研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间的信息交流、知识产权分配、权责关系、资源配置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的方法进行指导。科研生态系统四个环节的关系如图1所示:

科研生态链条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开始,如以科研机构为出发点来探讨建立科研生态系统的框架及框架下的诸多如信息、数据、资源、权责处理问题。组建一个系统,关键是信息的反馈要及时可靠,否则会造成信息不对称而影响合作的效果,影响系统的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提出在这种科研生态系统建立的过程中要由发起单位在前期组建一个对各环节开放的平台,来共同处理合作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平台中的成员结构随着合作的需要和成熟要不断完善,进而能够处理合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在科研生态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评估各单位在产品开发阶段、生产阶段的贡献或投入,将建立相应的投入比例与利益分配对称模型。在开发阶段,根据某一成果的研究成本进行量化,其中的成本以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资源、物料等形式体现,按着投入比例、贡献大小在科研成果中享有相应的产权。生产阶段这种资源、物料、劳动的贡献形式会发生比例和结构上的变化,各主体单位组成的小组(平台)要根据利益对称模型重新协定权责关系和利益分配方式。

3 结语

科研生态系统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加速产业化进程,而且能提高科研机构的社会声誉,为科研工作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通过相应的投入比例与利益分配对称模型的应用,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可以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杨曾宪.“三多三少”:中国高校科研成果价值评析.社会科学论坛.2008(3):46-58.

[2]刘淑珍.论科技进步在商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商场现代化[J].2007(6):64.

[3]罗宇.高校科研问题及校企合作的思路.科技咨询导报[J].2007(16):216.

[4]胡延华.论高职院校校企科研合作的模式.职业教育[J].2005(22):39-41.

[5]周峥,叶岗.加强校企科研合作提高高校R&D活动产出.中国科技产业[J].2004(11):39-40.

院校科研合作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讨论

2009年11月16日、23日, 《中国青年报》先后刊出了《谁说高职院校不能搞科研》和《勿让科研成为高职院校的“短板”》两篇文章。文章刊出后, 引起了职教界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自此展开了关于“高职院校要不要搞科研”问题的讨论。除《中国青年报》之外, 许多网站如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人民网、大众网、腾讯教育网等多家网站, 也纷纷参与了论争。据笔者网上搜索, 相关网页约有510个。笔者还在中国知网搜索到, 2009年相关文章接近130篇。观点见仁见智, 各执一端。

(一) 对于“高职要不要搞科研”的不同意见

高职院校要不要搞科研?参与讨论者看法不一。

学者徐士萍撰文《不要把高职科研神秘化》, 认为“科研并非神秘尤物, 高职应该搞科研”;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所长任君庆不仅提倡高职院校搞科研, 更提出了科研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王寿斌在《勿让科研成高职院校的短板》一文中, 明确表明他支持高职院校搞科研;《中国青年报》记者林洁等人, 撰文《谁说高职院校不能搞科研》, 从题目中就可看出作者的态度;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柳邃文认为,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开展科研工作是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

对高职院校科研持肯定意见的同志, 还举出许多实例, 来说明科研对于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学者徐士萍举例说: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近距离地参与航空研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博士团队以“项目化”思维为先导, 率先建成了全国数十门高职精品课程;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的老师们, 多年携手诺基亚引领通信行业标准。《中国青年报》记者林洁等, 也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有十名专家入选了2009“广州企业科技特派员”为例, 说“这十名专家的入选无疑打破了社会对高职院校不能搞科研的固有看法”。

反对者亦有。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对那些鼓励高职院校搞科研的“呼声”颇有微词, 他认为高职院校还是“少提搞科研为好”。

笔者注意到, 之所以会有赞成或者反对两种绝然相反的观点, 是因为他们对于“科研”和“高职院校”持有不同的看法。

(二) 对于“科研”的不同看法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科研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是:“科学研究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中某种事物的规律、本质、原理和基本属性进行探索、论证的过程及其结论。科学研究的结果往往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则不属于科研之列。无论从国家配备的资源、所招学生的生源以及国家给予高校的定位来看, 高等职业院校都不应承担科学研究的工作。” (王旭明, 2009) , 持这一看法的, 是对高职院校搞科研持否定意见的同志。

另一种意见是:“科研内涵广泛, 包括了一切教育现象和教育过程及与教育有关的自然现象。它不但进行宏观研究, 还要进行微观研究;不仅要进行理论研究, 还要进行实践的研究……它包含教研, 而教研主要研究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方面。” (李晓夫, 2009)

“科研有其“科学”的概念, 是不可以随意“认为”的。科研即科学研究, 是揭示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活动。根据科学与实践的联系程度可将科研分为理论科学研究、技术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可见,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个涵义宽泛的概念, 基础理论研究是科研, 技术研发和教学研究也是科研, 这是科研应有之义。” (解水清, 2009)

“科学研究有两种, 一种是对“学”的研究, 即纯科学的研究, 此类研究一般没有特定的商业目的和实用生活的目的, 而是出于理智上闲逸好奇的需要, 以创新和探究学理为目的, 这类研究的成果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另一种是对“术”的研究, 此类研究是从事关于科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问题-技术和操作实践的研究。” (2007, 刘金玉)

持第二种看法的, 就是对“高职院校要不要搞科研”持肯定意见的同志。由此, 一些同志指出:“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等属于高职院校的科研范畴。” (任君庆, 2009) “高职院校对技术、实践操作及各种生产工艺进行的研究, 是完整科学研究上的一个环节, 从形式上看主要包括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创新服务。” (2007, 刘金玉)

(三) 对于“高职院校”的不同认识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高职院校”的类型和性质有不同的认识。

第一种看法是: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技能教育。” (王旭明, 2009)

“高职院校的存在, 其重要 (甚至可以说) 唯一功能是培养人才, 其对社会的贡献, 是通过培养优秀的高职人才来实现, 而不是再在人才培养之外, 去开展科研。” (熊丙奇, 2009)

“高等职业教育是主要实施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计划, 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等教育” (杨近, 2000)

正是对于“高职教育”持有这一看法, 所以他们不赞成高职院校搞科研。

另一种看法是:

“有人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有片面性的理解, 狭隘地把高职教育理解为职业培训或相关的职业证书培训。” (邓小妮, 2006)

“当前高职教育主要以专科为主, 并不表明专科就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 高职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类型上的特异性, 而非层次上的特异性。” (裴云, 2003)

“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应当为高等教育, 其“职业性”只是在类型上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的。” (张海峰, 2002)

正是他们对于“高职院校”持有这一看法, 所以他们赞成高职院校搞科研。

(四) 此次讨论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

在我国, 虽然职业教育已有20余年的办学历史, 而且, 不少职业学校也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但是直到如今, 它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 又办起了一批高等职业学校即职业技术学院。但是许多人并没有把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区分开来, 依然认为它们都只是传授一些已有的技术和技能罢了。这些人不把技术同科研、同创新联系起来, 把职业院校学生所要掌握的能力认作是一般的操作能力, 所以, 尽管中央一再强调要发展职业教育, 而社会上却有不少的人始终认为职业院校和中职学校一样, 都是低层次的, 与科研无关。

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 开展了“高职院校要不要搞科研”的讨论。这次讨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 提升职业教育的声望。通过这次讨论, 职教问题又重新抓住人们的眼球, 社会从此会更加关注职业教育, 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二, 增强高职院校的科研意识。矫正高职院校教师中“高职无科研”的固有观念, 树立“高职要搞科研、能搞科研”的新理念, 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四, 为高职科研指明方向。这次讨论, 让高职院校的老师们清楚地认识到, 高职科研要以应用研究为主、即主要开展技术研究和教学研究,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并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

第五, 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高职院校的技术研究是国家技术创新的一部分。同时, 由于重视技术研究和教学研究, 学校可以传授更新的技术, 学生也可以学到更新的技术, 掌握更新的技能。

参考文献

[1]徐士萍.高职院校要不要提倡搞科研”讨论:不要把高职科研神秘化 (2009-12-21) .http://www.tech.net.cn/page/N007/2009122100004.html.

[2]任君庆.“高职院校要不要提倡搞科研”讨论:科研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2010-01-02) .http://www.tech.net.cn/page/N007/2010010200001.html.

[3]王寿斌.勿让科研成高职院校“短板” (2009-11-23)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11/23/content_2947391.htm.

[4]林洁.谁说高职院校不能搞科研 (2009-11-16) .http://www.dzwww.com/rollnews/news/201001/t20100122_5518682_2.htm.

院校科研合作 篇5

浙江机电工业职业学院◎胡幸鸣 郭 琳 熊文波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高职院校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仅是加快发展科技应用推广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高职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对上做好校领导的参谋作用,对下做好教师投身科研的引导服务作用。近年来我院从制订出台科研管理工作办法到科研业绩奖励政策的制订,从校内课题到省、厅级课题的立项研究,从校内练兵到承接企事业单位的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技术项目,搭建了一个有利于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平台,使我院的科研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一、建立定位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

为了制定鼓励学院教职工开展科研工作的科研管理制度,我们走访了省内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多所高职院校,了解有关科研管理的政策或制度,然后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拟订了学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科研业绩奖励办法、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这些科研政策、制度的出台,奠定了学院科研管理的基础,使教职工开展科研工作有了政策保证。在这些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我们当时未考虑到的一些不尽适宜的条款,因此在以上制度实施三年后,科研管理职能部门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以上三个文件,同时又增补了“科研工作量计算和考核办法”、“科研成果奖评选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本着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的想法,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对产学研结合的横向课题给予了最为宽松的政策,鼓励成立科技公司、研究所,放水养鱼。同时对纵向课题立项研究的奖励力度加大,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经费予以1∶1配套。当然在加大奖励力度的同时也加大了对系部、教师的科研考核力度。

二、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和能力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养应包括: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关注科技前沿,不断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素养;进行高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法研究等的教育科研的素养;产学研结合,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科技素养。如何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素养,尽快形成较为浓厚的科研氛围,为了尽快培养一支科研队伍,我院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习提高,转变观念 为克服高职教师认为科研是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通过对高职院校功能、定位的文件学习,通过高校专家学者宣讲开展科研工作的报告,通过对学院各类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学习和了解,使广大教师逐步提高了科研意识,认识到: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和科技能力,形成学院的良好科研氛围,对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进而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扎扎实实地推动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的开展,才能真正促进高职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高职教育才能生存、发展、壮大。

2.引进培养,建立队伍

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引进有科技开发能力的高职称教师或博士研究生,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上颇有建树的、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研制和技术开发上技高一筹的高工们。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学院也非常重视对学院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在职读硕、读博,他们就读于名牌高校,师从名师,通过与导师共同申请各类研究课题,进行研究,科研能力迅速提高。学院还选送教师作为访问学者、教授工程培养人员去高校进修学习,跟着导师做课题,从而提高了科研能力。学院还进行了专业(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和培育;教师下厂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为企业研发产品,进行技术服务。通过引进人才和学院本土教师培养相结合的办法,以点带面,建立一支科研素养和能力较高的队伍。

三、做好科研引导服务工作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底子薄,科研项目渠道不畅。因此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对学院科研工作要起到催化剂或助推器作用,要在各类项目的申报立项或签订合同方面要做好牵线搭桥,拓宽渠道的工作,全过程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1.牵线搭桥,拓宽渠道

纵向科研课题的研究,是提高学院科研层次、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我院积极与省科技厅、省哲学社科规划办、省教育厅、省教育规划办等的有关部门,加强联络。通过申请,现已成为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的依托单位,成为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社科规划办的项目联合共建单位。我们聘请相关领导到学院进行项目申报的程序及注意事项的辅导。争取在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社科基金、省科技厅科研计划、省哲学社科规划等省级科研课题的立项上有所突破;提高教育厅高校科技计划、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各类省级学术学会的厅局级课题的申报成功率。我们还与各高职院校互相交流各校相关各类依托单位的信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学校科研工作中申报院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的渠道和门类。

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是提高学院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教师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的工程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工科类高职院校进行科技工作的主流。因此学院鼓励科技公司、研究所利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企业专家的关系,企业调入的教师与原单位的关系等,拓宽横向课题的渠道。同时学院也积极与学院所在的区工业局、高新管委会等单位联系,并以学院名义聘请科技顾问,为学院的科技服务定位、方向等把脉指导,争取更多的横向课题。

2.服务引导,培育提高

科研管理部门,除了还按学院的科研管理制度进行科研工作管理外,很重要的是做好服务引导工作,培育和提高一般教师的科研能力。具体做法是;第一,在校内设立科研课题,规范课题的申报、实施与结题,这样就促进了学校的基础、应用技术、人文社科等科研工作,还锻炼了教师课题申报、实施与总结的能力。第二,对申报校级以上的纵向课题,科研处与申报教师一起修改课题的申报书,必要时,科研处还需聘请高校教授专家予以指导。对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步骤、技术路线、创新特色等反复推敲,提高申报书的质量,加大申报成功率。第三,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进行指导;在课题鉴定或结题时,帮助提炼升华,使成果或论文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第四,论文的写作方面,在教师实际参与了科研课题,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聘请有关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讲座等辅导形式,探讨应如何提高学术论文的理论水平和技术含量,以提高教师的论文撰写水平。第五,对横向课题,学院专门设立了孵化基金,对有前景的技术开发项目,由教师提出申请,学术委员会讨论批准后给予以1~3万的孵化基金资助,经开发待技术成熟后推向市场或企业。

五、收获校本特色的科研成果

通过几年的努力,在学校领导重视,教师努力,科研管理部门的积极工作下,学院的科研实力不断提高,收获了具有机电特色的科研成果。主要有:

1.省部、市科技项目

①双液双金属复合鄂板的技术研究(省科技攻关项目、杭州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作单位为杭州瓶窑合金钢铸造厂。)

②农垦通用数据处理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农业部农垦总局科研项目)③热流道技术应用研究、软件设计(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杭州市科技局项目,合作单位为浙江大学、杭州娃哈哈集团)2.厅级科技项目

水泥窑风机节能装置的研制、基于工业PC机的卷簧机数控系统研发、数控设备的组网通讯等教育厅十余项各类科技项目。

3.新技术推广与培训项目

学院与杭州市科技局协作的项目:杭州市CAD推广应用培训基地、杭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培训基地;西门子技术应用与培训中心、日本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大学生联合培训基地、美国西蒙PDS布线实训基地等,作好高新技术的培训、推广与应用。

4.先进的教学仪器开发项目

①自动控制综合实训系统(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②实验实训远程教学系统开发(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③基于DeviceNet的机电一体化系统(PLC网络,教育厅科技项目)④PLC实验仪研制(已在多个高职院使用)5.各类横向课题项目

①工控项目(海洋二所的水处理工程、宁波矿泉水厂的生产线控制系统、江阴奥呈公司的变频器及能量回馈项目、浙江玻璃股份公司的余热锅炉控制系统等)

②电子产品开发(杭开集团的电动车控制系统、杭州无线电厂的校园音响控制系统、大路实业的无线数据传送系统、杭州鸿鹄电子公司的智能热能表开发等)

③PLC应用(德清市政污水处理工程的各类PLC控制站的工控网络开发、石梁啤酒厂废水处理工程控制系统开发、富阳飞鹰船舰有限公司的船用烘箱电气控制系统的开发)

④数控系统及改造(宁波北仑的加工中心项目、浙江天工机床厂的龙门铣床改造、杭州百川机电有限公司的弹簧负荷测试系统)

⑤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杭州好时来公司、杭州劲宝电子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等)

⑥数控各类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等)

⑦制造业信息化、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等项目(杭州娃哈哈集团、省图书馆学会等)

⑧各类计算机软件开发(山东农科院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中软杭州公司的红塔集团烟草流通综合系统数据处理等、本院的教务软件、学生收费管理系统等研发)

通过这些项目的研发,不仅使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了我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但最大的受益者是学院的学生。因为教师通过课题项目的形式,吸引优秀学生参与,并把这些作为案例,在专业课中讲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2003、2005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中均获得全国二等奖的佳绩;在2004年、2005年的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均获一等奖;在2005年的全国东部地区模具制作大赛中获得两金一银的佳绩;在2006年首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三金,一银,一铜的佳绩。

浅谈高职院校如何搞好科研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无界化管理;南洋理工学院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职院校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担等四大职能。众所周知,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科研工作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能促进当地和行业的科技进步。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重视科研,重视科研队伍的建设,同样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当前,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研发能力有待提升、实验仪器设备缺乏等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因素,如何在高职院校搞好科研工作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教育学府,是新加坡政府为了满足新加坡不断飞速增长的经济和对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五所国立理工学院之一。学校素来以学风严谨而受到教育界的高度评价,是一所被公认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学院。南洋理工学院有独特的组织文化、办学策略、办学特色与教学理念,特别是将其独树一帜“无界化的管理理念”应用于教学、科研管理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3年暑假,我有幸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学习、参观、考察、观摩、交流和研讨让我很受启发。现结合我所从事的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谈谈个人体会。

一、南洋理工学院“无界化的管理理念”的实质

南洋理工学院“无界化的管理理念”是南洋理工先进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概括起来,南洋理工学院的“无界化的管理理念”主要包含专业之间无界化、教学与科研无界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界化、校园建筑无界化等方面。

实际上,国内已有很多教育家提出过类似的管理理念,如杰出教育家、科学家钱伟长院士对高等教育有过一段论述,他认为搞好高等教育就要拆除“四垛墙”,即“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墙,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各学院各专业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钱老这段精辟的论述形象地阐明了“无界化的管理理念”的实质。

二、南洋理工学院科研与教学无界化管理简介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我对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无界化”进行专项调研,现将他们的成功做法总结如下:

以“科技中心”或“创新中心”为核心,统筹组织教学与科研工作。南洋理工的教学与科研组织架构基本上采取三层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南洋理工学院教学与科研组织架构

从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南洋理工学院的组织架构与国内的高校完全不同,更像是一个企业的研发机构。学院每个系都有若干个科技中心,每个中心对应一个专业或研究方向。如南洋理工学院的信息技术系包含信息技术、工程信息化、商业信息化、商业企业信息化、金融信息化及信息安全六个专业,每个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分别由相应的六个项目中心进行日常管理。项目中心的负责人按照企业的习惯,被称为“经理”,通常由具备企业工作经验并有良好学术背景的人士担任,经理负责教学与科研双重管理工作。每个科技中心,根据所接的科研项目,将人员分配到各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除了完成相应的科研工作外,还要参与教学工作及学生的实践指导工作。

将学生项目实践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科技中心下属的每个课题组有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的任务。课题组负责人接到项目任务后,将任务进行分解,一部分由专职教师完成,另外的部分划分为若干个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模块,由学生单独完成或组成小组完成。南洋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项目实践课程,将其视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项目实践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学生能否毕业的一项重要指标。而项目负责教师的任务除了将项目顺利完成外,还必须对学生进行项目实践指导。

科研项目的选择上,体现了高职类院校贴近实际、重应用的特点。南洋理工学院的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他们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而大多数科研项目都是应用开发型。除此之外,也有部分从政府部门申请的学术研究型的项目,他们认为,必要的前沿研究可以扩展教师的学术眼界,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南洋理工学院经过16年的发展,摸索出一条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南洋理工学院的科研工作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路,即通过科研带动教学、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能力的提升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他们好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四、南洋理工学院先进的管理方法给我的启示

南洋理工学院毕竟是一所国外的高等院校,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不可能完全照搬他们的做法。但南洋理工学院和国内的高职院校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比如相同学院定位、相同的学生培养目标等,而且相对于新加坡而言,我国是世界的制造业中心,我国的产业需求要好于南洋理工学院、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更大,这说明了南洋理工学院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可以为国内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

结合我这几年的工作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的先进做法:

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工作。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的教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高职院校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大多是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他们多多少少存在着“重学术研究,轻实际应用”的倾向,大多数项目都是“学术型”的,和高职院校的职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落差。南洋理工学院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两点启示:第一,应用开发型科研更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定位,更有利于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第二,应用开发型科研绝对不是“小儿科”,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更可观。

南洋理工学院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高职院校更应侧重于应用型项目的研究,应该挑选有应用前景的应用开发型项目,在配套经费上加大资助。同时,要鼓励教师走出办公室,主动到企业中去学习,提高自身的项目开发能力。

鼓励科研与教学结合。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着科研与教学脱节的现象。而南洋理工学院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成功告诉我们,科研工作完全可以与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解决教学与科研脱节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现阶段,可以鼓励已成功申请项目的教师,挑选部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参与项目,课题负责人从项目中划分出若干模块作为学生毕业实习的课题。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一定可以找到适合高职实际情况的做法。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短短的十几年来就取得了傲人的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企业、学生的肯定。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遵循职业教育的客观规律,有着客观准确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南洋理工学院的“无界化管理理念”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我们并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南洋理工学院的现成模式,而应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加以利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比南洋理工学院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杨林生.高职院校科技产业化的路径分析与推进措施——兼论高职教师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J].职业技术教育,2013(5):54-56.

[2]谢萍.职业教育科研定位初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3(2):66-68.

[3]陈安生,张丽君,唐小萍.发挥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功能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5):53-55.

[4]顾健.高职科技管理推进技术服务的三个主动[J].科技管理研究,2009(9):221-222.

[5]陆萍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及其制度创新[J].职教论坛,2009(22):19-23.

高职院校科研量化管理研究 篇7

一、目前高职院校科研量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科研统计重数量轻质量, 助长了急功近利的行为

现行的科研量化考核大都以产出成果 (如论文、专著) 的数量计算业绩分, 虽然也有级别 (如权威、核心及一般期刊) 之分, 但是同一级别的期刊及论文的水平相差很大。目前大多院校在进行科研考核或晋升职称上都有论文发表数量的要求, 因此部分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不愿意从事基础性、周期长的研究课题, 而去搞短、平、快的项目, 导致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成果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忽视了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 这是一种极易产生学术腐败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教师浮夸的治学态度, 不利于科研队伍的成长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2. 科研业绩量化标准单一, 缺乏有效性的管理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教师的科研业绩时, 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师采用统一的科研评价标准。由于学科的差异性, 其研究探索的途径、方法, 研究周期的长短, 出成果的形式都各不相同。因此, 片面地以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是不是核心期刊作为对论文学术质量和水平的量化标准, 以论文发表的多少为依据, 这种按硬性规定的办法制定出的业绩统计标准, 很难进行跨学科的比较, 也不能做到科学分类考核。

科学研究工作本身是创造性的劳动, 很难用常规的数量指标进行量化和评价, 而且学校与专业研究机构又有诸多区别, 学校专业繁多, 用唯一的标准来量化科学研究成果是不规范、不平衡, 也是不精确的, 因此, 量化标准的确定非常重要, 必须充分考虑高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学科专业的分布等诸多问题。

3. 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缺乏可比性

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 既有理工科、文科教师系列, 又有教辅系列等, 情况比较复杂。进行科研工作量化管理, 必须考虑学校定位和教师实际, 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使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可以相互比较和换算, 这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4. 科研成果转载、引用及转化未被重视

成果被引用的次数和频率是体现成果学术价值的一种客观标准, 无论是自引、他引, 还是正引、反引, 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缺少原创性成果, 致使研究者和管理者对专利、发明、推广、应用等工作在概念上就缺乏认识, 更不注重转化, 导致成果与需求脱节, 就连国家花钱资助的研究成果大量被束之高阁, 无人问津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二、对高职院校科研量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1. 提升科研量化的先进性

科研量化结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但也不能忽略客观因素对量化结果的影响。客观因素主要是管理手段, 如果科研量化管理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 那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人工管理对大量复杂信息、数据的管理是缓慢的, 不精确的, 要想实现科研量化管理的高效、精确, 就必须采用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采用针对高校科研管理特征, 针对高校科研实际的科研量化信息管理系统。

2. 制定公平合理的科研量化管理办法

量化体系的建立必须具有公平、公正、科学性和权威性。应该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前提下制定相对公平合理的科研量化管理办法, 注意政策制定过程的公正性, 应该求大同存小异, 只有从大处着眼, 才能寻求大的合理。应该奖励真正有水平的科研成果, 才能达到鼓励先进的目的, 提高学术水平。

3. 建立导向性

科研管理的导向是科研管理的重中之重, 是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 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导向性决定了科研量化工作对教师所起的积极作用, 高校科研量化导向性是选定考核项目, 确定各项目权重系数的主要依据。导向性要使量化工作兼有激励和约束双重作用, 通过量化指标权重的变化, 体现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期望, 引导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 避免错误导向所造成的学术腐败现象的发生。

4. 体现科学性

科研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科研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客观规律, 通过对社会管理和实践经验的收集资料、归纳整理、检测数据, 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 进而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科研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先进方法, 利用这些理和方法来指导管理实践。为此, 科研量化管理要从科研实际情况出发, 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 以科学的量化标准为手段, 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类别不同、层次不同等问题, 对其进行权重分配, 从而使科研管理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和丰富。

5. 兼顾可比性

建立科研量化管理体系能使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科研成果通过量化进行相对客观的比较, 在确定科研量化范围时, 尽可能全面并兼顾全体教师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 兼顾各学科专业, 兼顾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差异。量化考核在考虑职称类别、层次的基础上, 取人均权重绩效, 这样可使不同的院 (系) 间都能做到公平地进行比较。

6. 完善可确定性

所谓可确性是指有可考察的实体。科研量化的成果必须具有可确定性。如完成的科研成果必须已在公开的出版物上发表, 并登记备案, 申请和完成的科研项目必须有批文和鉴定, 争取的科研经费必须到账, 等等。不应选定一些不易确定的项目进行量化, 如科研项目的难度, 科研人员的努力程度等。量化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 方案切实可行, 节省人力, 方便量化操作。

7. 增强规范性

(1) 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 可根据期刊的级别划分并给论文赋予分值。

(2) 科研项目及经费到款额。纵向科研项目可根据项目批准单位的级别体现其级别, 横向项目可根据经费到款额的多少确定。

(3) 成果鉴定及科研奖励。成果鉴定和科研奖励是对科研成果的评价, 是科研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著作及教材。著作可分为学术专著、编著和译著, 教材可分为教育部编教材、省编教材、自编教材。

(5) 专利与技术转让。专利及技术转让体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体现了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 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目前, 根据高职院校科研的实际情况, 结合科研量化考核的内容与性质, 建立科研量化管理系统, 注重科研量化导向性, 科研量化要有侧重点, 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量化标准和办法, 而且还必须与教学、人事等方面的改革相配套。因此,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的改革和人事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职院校科研量化机制将逐渐完善, 必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摘要:科研工作量化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高职院校科研量化管理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应提升科研量化管理的先进性, 制定公平合理的科研量化管理办法, 建立导向性, 体现科学性, 兼顾可比性, 完善可确定性, 增强规范性, 使科研量化管理更加完善。

关键词:科研工作,量化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曾繁华, 陈吉.高校研导科研管理及其游戏规则改进对提升研究生办学质量的建议[J].财经政法资讯, 2009 (1) .

[2]田在兰.优化中国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8) .

[3]朱少铭, 涂汉军, 余艳莉.用量化积分考核临床高级职称人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0, 16 (6) :352-353.

[4]陈燕羽.农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 2009, 29 (12) :56-60.

[5]刘洪宝, 等.科研教学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 (9) :618-620.

[6]刘丰.透过学术不端行为反思高校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9 (3) :27-29.

[7]黎永莲.科研量化考核的“道德异化”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0 (1) :11-13.

[8]李巨光.基于科研人员特点的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2010, 29 (2) :93-96.

论大学科研的合作与开放 篇8

1 大学科研对教学的合作与开放

“大学独特的结构使它适合承担的角色是在研究中进行教学或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进行那种和教室和讲座不分离的研究。”[1]科研对教学和学习的合作与开放是近代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 “教学与研究的统一”是现代大学建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 由于受到某种利益的促使, 大学中存在着一种“漂移”的力量把科研从教学和学习的环境拉开, 同时又把教学和学习从科研场所中转移开。这种力量甚至把大学从内部分割为教学和科研两个分割的中心。在这两个中心中, 原来的“学术人员”被分化为“教师”和“科研人员”两个任务和工作场所迥异的群体。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 原来的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被逐渐否定, 以科研为基础的教学和以科研为基础的学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不现实。我国的教育和科技曾经分离和矛盾过, 原因之一是教育和科研分离体制的影响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制度设置的矛盾。建国初期, 仿照苏联形成的体制, 有科研、教育和经济脱节的弊端。科研机构大多游离于大学和企业之外;同时, 部门分割、地区分割也使科研和教育相互分离。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但并未从体制上根本克服。在大学内部, 教学与研究也存在不统一、矛盾之处。

大学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区别在于它既进行科研, 也培养人才, 而且这二者是内在统一的。研究型大学虽然以杰出的科研为主要特点, 但教学的职能仍然是很重要的。研究型大学中的教学除了本科生教学, 还有分量很重的研究生教学。在大学中, 科研与人才培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二者结合是优化资源配置, 发展科技、教育的最佳途径。

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应当成为变革大学科研制度的一条重要原则。首先, 应该变革传统的学生培养制度, 比如, 放宽招生限制, 扩大学校自主权;取消培养年限, 推行本硕博连读, 提培养质量和科研工作的延续性;改革教学评价制度, 注重创新性、动手能力、学术素养的培养;以助教、助研等形式改善学生待遇, 合理认定学生学习期间的发现和发明权等。其次, 变革传统的院系教学和科研的组织架构, 以研究小组、科研项目、研究中心等组织机构为载体促进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伯顿·克拉克为我们列举了一个教学和科研结合的组织载体的典型例子——科研组:美国的一所研究型大学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理科系中的一个科研组的典型情况是:领导由一位相当有名的资深名人担任, 他选择科研组的成员并进行指导。科研问题是在领导的主导下由全体成员共同选择。科研组也有研究生参加。他们在参加科研工作以前和科研工作进行的大部分时间内, 修习系内的各种课程, 满足系里有关课程、学分、考试和学位的要求。在参加科研组的科研活动期间, 研究生的日常生活集中在科研组内。他们把科研组当成自己的家。学习中的研究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了内在的动机和报偿本身, 科研组成为研究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在院系中进行, 缺乏一些有项目、经费充足、承担重大研究任务、人员齐整的研究小组或中心, 在研究和教学的结合上缺乏平台。虽然也有一些研究生参与了导师的课题研究, 但导师多是从自己的研究需要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等目的出发让研究生参与研究, 很少有教师会有意识地通过科研来进行教学。在这里, 制度化条件的缺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 构建能够让教学和科研真正相结合的体制是当务之急。

2 大学科研对社会或市场的合作与开放

在现代社会, 大学科研虽然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 对政治干预和社会控制具有天然的排斥倾向, 但在科技发展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 大学科研不可能在完全呆在“象牙塔”中, 相反, “大学须深涉世事”;大学科研要有“为科学而科学”的崇高的气节, 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 但大学科研不再可能完全自外于社会;保持距离并不意味着隔绝, 大学科研不能对社会事务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可以这样认为, 大学科研应该对社会取合作和开放的姿态。在构建大学科研面向社会的体制时, 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2.1 政府应当为大学科研面向社会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政府关注的所有问题:健康、教育、环境、能源、城市发展、国际关系、空间领域、经济竞争以及防御和国家安全, 其解决之道都依赖于大学的健康与活力。政府为大学科研面向社会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科研对政府履行其社会职能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另一原因是大学在与校外机构进行科研合作时, 双方的兴趣、目标和任务有明显的不一致处, 这时候, 政府制定必要的政策调节各方面利益, 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很重要。

在我国的大学建设中, 政府工作的重点在于资源支持、政策制定与体制构建、有序竞争空间的构建等。政府在大学科研面向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的作用:一是化解二者的矛盾, 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二是在大学和社会组织间进行居中调停, 使大学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职能。德国各州政府十分重视扶持大学开展那些长远和根本上必须的, 且一时看不到效益的基础研究, 为之提供组织和财政上的支持。德国联邦政府1976年制定的“高等教育组织法”要求大学向社会开放, 定期向公众报告本校科研活动计划、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方法, 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科研成果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目的是让公众了解大学科研状况, 监督大学科研的进行, 加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

大学如果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适当的自治是根本。大学必须自治, 以便参与国家知识体系之中。政府为大学科研服务社会创建宽松的制度环境一定要注意给予大学充分自主权。为此, 政府为大学科研创建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 转变自身的职能, 使自己成为一个“小政府”, 给予大学充分的科研自主权, 在此基础上, 才谈得上化解矛盾、居中调停等职能。

2.2 建立良性的大学科研市场竞争机制

大学科研面向社会进行开放和合作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大学之间在科研上展开良性的竞争, 提升自己的科研生存能力, 提高自己的科研社会化的程度, 惟此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学之间的科研竞争表现在对科研经费的竞争、科研人员的竞争、科研成果的竞争、学术声誉的竞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学术声誉的竞争。

市场竞争可以使大学科研更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反应更加灵活;能够为大学开拓社会化经费渠道, 使大学充满活力;市场竞争要求科研体制的分权, 可以减缓过度集权化和科层体制带来的弊端;市场机制是大学科研保持特色和个性的重要动力。但是, 市场竞争机制也会给大学科研带来一些问题: (1) 在市场竞争机制中, 大学和大学教师必须竭尽全力从外部争取资源, 为此, 大学和大学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争取科研经费和项目, 教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术评议和接受评议, 这可能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 (2) 市场竞争机制可能使大学科研过于商业化。科研的商品化是知识商品化的重要表现, 也是“学术资本主义”的重要表现;[2]科研的商品化造就了大批“学术资本家”。过分的商业化使整个大学成为一个“公司化的大学”。 (3) 市场竞争机制可能造成大学内部科研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在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导下, 校内的院系、学科之间的资源分配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凡是能够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社会需求比较“热门”的院系和专业都会获得大量的资源, 而教育、历史、文学等学科, 教师研究经费非常有限。要避免这些“市场失灵”问题,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节和控制作用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前提下, 市场竞争机制总体上的作用应该是正面的。

2.3 产学研结合是大学科研向社会开放和开展合作的重要途径

Etzkowitz 等提出了“三重螺旋” (triple helix) 的概念来指“学术—工业—政府”的三重关系。产学研也应该结成一种“三重螺旋”。大学开展产学研结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大学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一般模式是:以一所或几所高水平的大学为核心, 在其周围加入若干社会科研机构、公司和企业, 借助其先进技术和设备, 迅速将一流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和产品。英国的剑桥高科技走廊、日本筑波城, 都是以大学为基点建立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业园区。美国的硅谷是一个由十几所大学和几千家高技术公司组成的新兴工业区。硅谷的起步和发展, 得益于当地的大学特别是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研究型大学。大学有许多高层次的人才, 是一个智力资源库, 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出大量高科技成果, 大学是创新者的摇篮;而企业则可以为大学提供资金、设备、教学实践基地和科研的中间试验基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激发科研灵感和创新性的重要因素;企业还可以实现大学的科研人员的流动, 有利于保持大学的科研活力。产学研结合是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一种互哺活动, 也是一种双赢的活动。进而, 可以构建“大学—工业—政府—社会”的“四重螺旋”。大学作为一个“多产品组织”, 可以为其他的社会结构提供知识生产、人力资源生产、技术的转移、直接的资本投资, 提供地区领导、知识的设施 (就像物质设施一样) 、提供一个好的地区环境等;[3]而大学也可以从外界获取各种所需的社会资源。

阿什比说:美国对高等教育所作的最大贡献在于拆除了校园的围墙。威斯康星大学的著名校训是“大学的疆界就是国家的疆界”。[4]大学拆除围墙可以有很多种工具和手段, 其中制度可以说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大学必须主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 以保证产学研结合的常规化和长效性。斯坦福大学规定:允许教师和研究人员每周有一天到公司兼职, 从事开发和经营活动;允许他们有1—2年的时间脱离岗位, 到硅谷创办科技公司, 或到公司兼职, 学校保留其职位;教师在学校获得的科技成果, 由发明者本人负责向公司转移的, 学校与其签署许可合同, 所获得的知识产权收益, 学校只提取10%~15%;学校的应用性成果在1年之后仍未向企业转移的, 发明者可自主向企业转移, 学校一般不再收取收获回报。斯坦福大学的这些政策实施多年来, 已经比较完备, 并有专门机构来负责合同的签署和管理。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推进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从上世纪70年代末提倡大学“吃百家饭”, 开展项目合作;到80年代初、中期, 推动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到80年代末, 建立区域性的联合组织;到90年代初, 在国家层次上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目前我国共建有数十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这些科技园绝大部分以研究型大学为基础设立, 产学研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是, 几乎没有一所大学建立有像斯坦福大学那样健全、合理、可操作的相关制度, 这方面是我们必须重点加强的。

3 大学科研对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是学术界的生命线。国外著名大学无一不是国际性大学。它们一般都有异常活跃的留学生教育, 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教师或用国际标准招聘国内教师, 争取大量的国际捐赠, 与国际性机构和国外大学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合作, 举办有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出版物, 经常举办高水准的国际学术会议, 收藏大量国际图书资料等。我国的大学科研应具有国际意识, 产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学术人才。加强我国大学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增强国际性是大势所趋。

增强我国大学科研的国际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 加强研究人员之间的国际交流。一方面, 根据学校的科研发展需要和教师的个人学术发展方向、研究兴趣选派研究人员到国际高水平大学进修、访学、攻读学位、进行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提升研究人员的个人学术素养。这些人回校后可以感染和影响其他研究人员, 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增强所在学科的国际化水平。同时, 应该邀请高水平的或著名的国外学者到学校讲学、任教、担任国际评委、开展合作研究等, 直接带动学校科研的国际化。

第二, 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科研合作;与国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国外跨国企业建立联合科研机构, 协同进行科技攻关等。通过这些方式, 可以学习国际先进的科研理念;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学科和科研方向;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科研制度;可以在科研上优势互补;可以促进本校科研的国际声誉;可以对传统的科研机构、管理体制、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 发展和利用好各种科研国际化的载体和平台。例如, 召开符合国际惯例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国际性学术刊物;利用好互联网上的国际学术资源;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开展科研合作和信息交流;充实国际性学术资料等。

但是, 我们在开展大学科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之前, 应该对国际大学学术秩序和我国大学学术的国际状况有一个较为明确和清醒的认识。对于国际大学学术秩序, 阿特巴赫提出了著名的“中心—边缘”论:在全世界的大学中, 有一些大学处于“中心”位置:它们指出方向、提供样板、开展研究, 在学术系统的金字塔的顶端起领头作用。金字塔的底部是大量的“边缘”大学, 它们照搬国外的大学发展模式, 很少产生具有原创性的成果, 一般不能涉足知识的前沿。

“中心”大学一般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身处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有着强大的科研能力, 是公认的学术领袖。虽然它们也履行教学职能, 但它们更多的是知识的创造者。它们使用英语、德语等世界通用语言。主要的科学资料出版公司、著名的学术杂志绝大部分都位于这些大学。“中心”大学一般都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充裕的学术资源、宽松的学术环境、较高的收入, 而“边缘”大学则在以上各个方面都处于不利的边缘地位。

中心与边缘不单存在于国与国的大学中, 也存在于一国内部的大学。在发达国家, 处于“中心”的是少数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在发展中国家, “中心”大学虽然不一定是研究型大学, 但是其作用甚至比发达国家的“中心”大学还重要。在我国, 北大、清华两所“旗舰”大学甚至比牛津和哈佛在本国的重要性还要大, 地位还要高, 是我国大学中心中的中心。但是, 我国的“中心”大学的国际学术境况比较特殊:我们在高等教育上是后发追赶型国家, 我国的中心大学既要面临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的巨大压力, 又要面临追赶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的巨大压力。由于受国际大学学术秩序的阻碍, 加上资源短缺、学术依附性等不利因素的存在, 我国建设国际性高水平大学、提升我国大学科研的国际水准都面临着重重困难, 又面临着一些危险性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危险是有被“学术殖民”的危险。丁学良先生举了一个华人学者在科研中迎合西方学术主流的所谓“听众意识”的例子:一位选择研究中国社会里单身母亲的华人学者, 可能会比一位选择中国社会里面的大学生人生观变迁的华人学者, 更有运气得到其所就职的美国大学和基金会的资助, 因为单身母亲现象在美国社会里是个很受关注的问题。“所以, 一盘‘学术菜’, 你即使用中国的‘原料’, 也得按西方的配方和形式去做。”[5]这种“看人家脸色行事”的无奈在国内学者中同样是存在的:我们所器重的SCI、EI等评价标准是别人的, 我们所推崇的“顶级”学术期刊是别人的, 我们所羡慕的国际先进实验室、研究基地是人家的, 绝大部分国际学术语言都是别人的, 连我们最常使用的Internet也是别人的。为了提高我国大学科研的国际水准, 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和使用这些“别人”的东西, 我们也必须这样做。但我们越是选择和使用别人的东西, 我们就越可能置自己于可能的险境——被“学术殖民”。这又分两种可能性:被迫的学术殖民和投怀送抱的自我学术殖民。但不管哪种可能性都是我们所不愿的。

面对这种饮鸩止渴式的悖论, 我们应该取何种态度?王占军教授说得非常好:“我们的教育需要自信而不偏执, 开放而不盲从, 有所坚持又异常灵活;要突破旧的顽固排外和自我贬低两种心态, 建立一种具有活力的教育心态。”面对不利于我们的国际学术秩序和不理想的学术境况, 我们首先应该知道, 在当今世界, 没有那个国家可以置身于世界知识系统之外。大学科研的国际化是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 开放和合作是我们必须采取的姿态。封闭没有出路, 妄自尊大更是自取灭亡;而自甘堕落和自我殖民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应该在保持主体性、独立性的前提下融入国际知识网络, 向国外学习, 但同时要争取改变不利于自身的国际学术秩序。我国著名科学家, 飞机“刹车片”的发明者黄伯云教授在“感动中国2005”的颁奖晚会上讲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留学不是学留, 留学是为了不留学”。我们开展大学科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最终目的, 我们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我国大学的学术水平、国际地位和声誉, 改变不利于我们的国际学术秩序, 增强我国大学的国际学术竞争力, 使我国的大学学术在世界大学学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民族的自立和复兴助一臂之力。为此, 在科研的评价上, 我们不能盲目崇拜和照搬西方。中国学者研究外国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用国际主流语言 (主要是英语) 发表研究成果, 是应该的, 而且是必须的, 但不能由此走向极端。我国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和国外所关注的问题差别比较大, 我们所关注的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西方根本不受重视。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 避免盲目凑人家的热闹。我们应该创建一种独立的学术文化, 建立自主性的图书馆、杂志、出版社、实验室等科研基础设施, 促进学术自立。我们在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中应该尽量使用本国语言。我们对国外的科研资助必须进行检讨。我们必须强化本校意识、本国意识。

摘要:大学科研应当树立合作与开放观念, 构建信息和资源交流机制。大学科研的合作与交流主要有三个方面:大学内的科研与教学的统一;国家层面上的大学科研与政府和市场间的合作与开放;国际层面的增强大学科研的国际性。

关键词:大学,科研,教学,合作,开放

参考文献

[1]ROBERTA NISBET.The degradation of academic dogma[M].New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 1997:178.

[2]TONY BECHER, PAUL R.Trowler.Academic Tribes and Territo-ries:Intellectual Enquiry and the Culture of Disciplines[M].Buch-ingham:Edmundsbury Press, 2001:9.

[3]DAVID D DILL, BSRBARA SPORN.Emerging partterns of socialdemand and university reform:through a class darkly[M].Perga-mon:IAUPress, 1995:107.

[4]PHILIP G.ALTBACH etc.In defense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1:134.

浅析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 篇9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 投入力度的加大, 高职院校逐渐将重心转移到提高师资力量建设和技能型培训上来, 鼓励教师开展有价值、有意义的科研课题和研究。在这之中, 原来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诸如科研经费支出用途不合理、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不合理等不规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一) 科研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以往科研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课题申报 (尤其是市级以上课题) 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 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看重的是课题是否能申报上, 申报的经费总额有多少等;而对于后期是否按期结题、结题后是否结账等管理问题则过于忽视。概括来说, 就是重立项、轻结题;重经费额度、轻项目结账。如某高职院校2010年—2012年立项课题111项, 截止2012年底按期结题的只有12个, 仅占立项课题数10.81%。

此外, 高职院校教师在职称评聘、年度考核时通常会以科研项目的级别、数量等作为赋分依据, 导致教师都卯足了劲申报科研课题, 如果科研部门审核把关不严, 最终结果便是课题数量过多 (尤其院级课题过多) 、有研究价值的少;下拨经费总额多、单项课题经费少。从而使真正有研究意义的课题因无充足经费作后盾而荒废;而那些以职称评聘等目的而申报的项目, 因迟迟未开展研究, 导致科研经费严重“被浪费”。

(二) 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钩, 项目预算形同虚设

一项科研课题, 从前期申报到经费额度下拨、签订协议等主要由科研部门管理, 而研究经费支出报销是归财务部门主管。而项目预算作为科研协议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是由科研部门统一归档管理的, 若财务部门不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及项目预算内容, 则根本无从判断经费使用是否合理, 从而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相脱节。

另一方面, 项目预算是项目负责人申报课题时对经费收支所做的大体测算, 加之项目人员不具备足够的财务知识, 编制预算只为制作科研合同需要, 因而编制的预算并不能真实、全面的涵盖、反映项目实际支出范围及数额。若财务部门只根据项目负责人提供的可予报销的经费支出审批单及票据金额在学校财务经费文件规定范围及项目经费余额内实报实销, 最终结果便是项目实际支出与预算编制内容偏差较大, 项目预算形同虚设。

(三) 科研经费支出用途不合理, 按项目额度支出经费

由于高职院校领导层、科研部门、科研人员一直以来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不恰当认识, 认为项目一旦争取来, 经费支出就是科研人员自己的事, 学校应无权过问。造成了经费支出的无序、随意性, “专款未必专用”。如, 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为争取项目, 会千方百计“拉关系”、“跑项目”, 在经费支出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招待费、会务费、专家咨询鉴定费等。同时, 科研人员也会在“白拿的钱不花白不花”的主导下, 拼凑票据按项目额度套取经费。山东省公布的课题经费使用情况审计报告中指出, 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四成, 而大部分支出用于管理费用、人员经费开支等。而某高职院校某三年度内真正用于课题的经费仅占三成, 大部分用于办公、礼品等支出。

(四) 科研购入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科研成果流失严重

科研购入固定资产, 由于资产责任主体不清, 资产管理部门一般未能及时将其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统一管理, 造成部分资产在项目结题后闲置, 另一方面某些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项目研究人员, 若分属不同院部, 不能共享科研资产, 又造成了科研资产重复购置, 资产利用率底下, 经费重复使用。

同时, 学校对科研成果转化形成的专利权、版权等无形资产, 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缺乏实质有效的管理, 每年都有专利年费支出, 却也无人过问, 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五) 学校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不合理

高职院校科研项目尤其是来自市级以上的项目来源少, 学校财务部门通常将来自上级的带资课题和外单位的横向课题归为一类, 而将来自上级的不带资课题和院级课题归为一类。课题报销支出按院级课题经费支出办法执行, 主要审核报销手续是否规范完整等, 忽视对课题项目额度、支出用途及数额的核对。

(六) 审计监管不到位

上级或外单位来源的课题最终结题时, 都能有比较正规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 但大部分院级课题结题时, 结题报告中的经费使用情况直接由科研部门依据项目申报时项目负责人编制的项目预算填制, 或由项目负责人自行填制, 缺少审计部门的审查。这样, 经费支出是否合理, 缺乏有效的监管。

此外, 科研使用过程中使用的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水电费、网络资源等未计入科研经费, 而是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中列支, 加大了学校教育事业费开支。

二、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改进措施

以上现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为三个方面:认识问题;制度问题;沟通协作问题。因此, 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 提高认识, 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

科研在高职院校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在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评价中的权重越来越大, 随之, 科研经费在高职院校经费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 高职院校从领导层到一般科研人员都应对科研经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加强对科研经费相关制度的学习。领导层应认识到科研经费若管理的好, 在提高学院声誉的同时更能给学院带来无穷的财富和资源;若管理不好, 则会造成学院资产流失, 更会浪费学院有限的经费。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教材〔2005〕11号) 明确规定, 高校取得各类科研经费, 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 均为学校收入, 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 专款专用。

同时, 高职院校也应加强对科研人员财经法规教育的宣传力度, 通过讲座等提高项目负责人的财经法律意识, 增加财经法规、制度常识。让科研人员认识到自觉遵守财经纪律, 合理合法使用科研经费的重要性, 使科研人员规范编制项目预算, 合理使用科研经费,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二) 加强管理, 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 “严格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规范科研经费使用, 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1. 提高科研部门财务人员素质。

科研部门必须有一位具备娴熟财务知识且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支出手续等比较了解的专、兼职会计人员, 具体负责科研经费后期审核、支出报销。项目负责人到财务部门报销经费支出前, 必须先经科研部门会计人员审核, 经费支出票据及审批单上应由此人签字确认。

2. 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

设计一套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审计监督部门、科研人员均可看到的科研经费财务系统。从项目一经申报成功, 其项目预算就应在系统上体现, 后期支出时间、内容等均应先在系统输入, 一直到该课题结题、结账。

3. 加强项目结账结余经费管理。

国科发财字〔2005〕462号《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严禁课题结题后不及时进行财务结算, 长期挂账报销费用”。因此, 科研部门应定期督促项目负责人按合同规定时间按期结题, 并将结题项目相关信息及时通知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协同项目负责人核实后, 将结账剩余经费统一归入专门账户管理, 明确使用方向, 如可用于奖励优秀科研课题、教师自主创新项目及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等, 调动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科研积极性。

4. 完善成本核算内容。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特点, 深入企业做研究, 深入一线做实验。既获得了一手最新、最真实的数据, 又锻炼了实践技能, 将科研成果运用于企业, 又发挥了效能, 得以物尽其用。增加了企业效益, 提高了学校声誉, 为学校吸引更多合作伙伴。

5. 健全科研评价体系。

学校在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需评价教师科研业绩时, 不应只以是否有课题、课题数量及级别作为评价依据, 而应充分研究其是否按期结题、及时结账;科研成果是否真正具备社会效应;是否有利于学校科技创新, 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知名度;是否有利于增加学校经济效益。只有充分考虑这些条件并结合科研所属学科特点, 仔细研究, 赋予不同分值, 而不能搞“一刀切”, 一概而论。对于学术造假者, 应严肃追究其责任。

6. 规范会计核算。

财务部门应根据科研经费“专项专款专用”原则, 结合科研经费相关管理制度和高职院校科研自身特点, 按照科研项目性质、资金来源渠道及支出内容不同, 设置总账及明细账, 设立独自账号。由于高职院校当前科研项目总额相对较少, 财务部门可根据项目经费额度不同分类核算, 如对于1万元以上的项目, 可按项目名称及负责人单独设定账户;而1万元以下的, 可统一核算, 但必须在摘要栏明确标出课题名称, 以便定期核查资金到账及预算支出情况。

7. 提高科研购入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审核程序。

严格入账, 大部分高职院校一般都有一个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部门可设立专门账号, 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原则管理。对于因科研需要购入的固定资产, 在经资产管理部门、纪检部门验收核实后, 以项目所属院部为责任主体, 项目负责人为责任人, 归入该账号管理, 项目结束后, 经资产管理部门核实损耗折旧后, 更换责任主体为科研部门暂管。若再有相近项目需使用该资产, 则按“谁使用谁负责”原则更换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到财务部门报销固定资产购入支出时, 必须出具科研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纪检部门、所属院部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的资产验收单, 否则, 财务部门不应予以报销。同时, 更换资产责任主体时, 也应履行严格的审批核实手续, 并应有科研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纪检部门、所属院部确认许可。

8. 加强审计监管力度。

对科研课题从立项制定经费预算, 到开展研究支出经费, 再到项目结题结账, 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并在项目结题结账后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若引入第三方审计中介机构, 院校审计部门则应严格核实审计报告真实性。此外, 对科研课题实行“项目问责制”, 并建立诚信档案。审计部门应不定期核查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等不合规问题, 一旦核实, 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及所属院部责任, 对评优树先一票否决。同时科研项目责任人3年不能评聘职务职称。

(三) 增强沟通, 切实担负各自职责

随着科研先导地位的日渐提升, 科研经费数额日渐增多, 科研经费管理显得日渐重要。而科研经费管理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 它需要学校科研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等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学院应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 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作, 做到科研立项规范、经费使用正确、审批手续齐全、财务核算准确。

摘要:近几年,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重视度逐渐提升, 高职院校与企业联系的日渐紧密, 科研在高职院校自我发展中所占分量越来越重。然而, 由于高职院校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忽视, 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比较混乱, 近年来通报的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更是对高职院校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敲响了警钟。本文拟从本校科研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着手, 探索一条适应高职院校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道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现状,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权凤英.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 2009 (08) .

[2]吴秀梅, 翟慧霞.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 2008 (04) .

[3]唐思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 2013 (02) .

高职院校省级科研平台建设初探 篇10

该建设项目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筹集项目经费,从人才队伍建设、条件建设、 科学研究、开放服务、运行管理等方面开展项目建设。 经过3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任务,现将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总结如下,供同类院校借鉴参考。

1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

1. 1组织机构的建立

按照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规定, 实行资源共享、开放合作、自我发展的新型企业化管理机制。重点实验室的主管部门是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和学院,下设实验室理事会,理事会由承担单位负责人、主管部门负责人和重点实验室主任等7人组成,负责重点实验室的岗位设置、人事任免、业绩考核、投资计划、资产转移、财务管理等重大事宜。重点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和目标考核制,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日常的科学研究、学术活动、人员聘任、财务开支、行政管理等工作。实验室主任可根据实际需要,聘任负责学术和行政的副主任和各研究室正、副主任若干名。重点实验室的财务由学院计划财务处代管,设立单独帐户,实行专款专用。

学术委员会是该实验室的最高学术组织,由国内同行业知名院士、教授和专家13名成员组成,为实验室提供学术指导和咨询,对实验室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研发与投资方向、年度科研工作计划、重大研究课题审定、学术评价、成果鉴定、学术活动安排等重大事项提出指导意见。学术委员会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

实验室采取主任负责制和目标考核制,人事制度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固定人员编制根据高效、精干的原则设定,实行任期聘任制。采取保证事业费的政策措施以稳住固定科技队伍和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为促进科研人员的流动与学科的相互渗透,积极增加客座研究人员的比例,并聘请该领域知名专家为客座研究人员。通过兼职教授、客座研究和联合申请课题等形式,增进与其他科研和教学单位在学术上的联合。

1. 2制定了一系列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开放共享制度与管理措施

为了更好地运行管理和对外开放服务,重点实验室制定了《章程》、《学术委员会工作细则》、《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制度》、《面向社会及企业开放服务制度》、《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制度》、《环境污染控制与处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动物房管理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管理制度30个,编制了各类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22个,并按照《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方法》的规定要求运行、管理和考核,体现具有基础性、开放性和公益性等特征,为国内从事兽药研制与生产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和高效的兽药临床试验、兽药代谢试验、兽药工艺等共性技术研究、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合作研究开发等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基础设施的作用。

1. 3联合共建方式和产学研合作方式及机制

重点实验室依托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倍康药业有限公司为共建合作单位。项目总经费1 500万元,其中省财政拨款300万元,地方配套150万元, 共建单位配套300万元,承担单位自筹750万元。在产学研机制建设上,依托单位与共建合作单位将建立良好的“产学研”联合体,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化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如联合承担科技项目、共同培养人才、联合开发新产品、新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提升合作单位与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1. 4设立开放课题基金

重点实验室在加强校内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兽用生物药物研究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特设立开放课题基金,公开招标,积极与省内外相关的科研机构、本科高校开展合作研究。按照公正、规范、择优的原则,引导和加强开放课题项目申报立项工作, 通过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书来吸引省内外优秀人才到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力求促进实验室整体学术水平和学术氛围不断提高。

2运行与实践效果

2. 1人才引进与培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重点实验室积极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团队建设。经过3年的建设,现已拥有一支专业和年龄搭配合理、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兽药研发与技术服务团队,专业涉及生物技术、生物制药、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毒理、预防兽医学、中药学等领域,专职技术人员36名,其中博士15人、硕士20人,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0人、中级职称13人。 建设期内共引进了专职技术人员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名; 重点实验室有9名技术人员在职攻读学位,其中有3人获博士学位、1人获硕士学位,5人博士在读,4人赴国外进行了访问研究。

由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局限性,重点实验室积极与江苏省内外的科研机构、本科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吸引在读硕士研究生到实验室开展实验,并从学院选拔出了一批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实习生给其做科研助手,通过此举达到了双方人才培养的共赢。建设期内累计共同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5名,同时使得学院的30名专科生得到了很好的实训。

2. 2项目实施成效显著

3年来,重点实验室不断整合与优化科技资源, 提升研发服务能力水平,在科学研究、人才培训、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3年来,依托单位与共建单位联合申报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承担了农业部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子课题、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各1项,其他横向委托项目6项,项目经费总额达到400余万元。重点实验室主持的课题先后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已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 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其中SCI收录8篇。

2. 3社会服务功能凸显

重点实验室先后为江苏泰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泰州贝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泰州康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医药城动物生物医药园、山东绿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徐州金牌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实施了研发服务、技术人员培训等,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先进的仪器设备、专业的技术人员、 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良好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服务用户的一致认可。

经过3年的建设与发展,江苏省兽用生物制药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具备科学研究、对外服务和人才培训的研究服务型机构,重点实验室作为省内兽药企业可以借用的外部资源,实验室按照“整合集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开放共享”的原则运作,凭借其优良的基础设施,资深的科研服务团队,面向社会,为区域内科研院所、学校和企业提供服务。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实施,成为江苏省特色明显的兽用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平台,在全面开展兽用生物制药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了兽用生物制药技术成果应用和从事兽用生物药物研发人才队伍的建设。本项目的实施具有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把重点实验室建成兽用生物药物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成为发展科技型兽药企业的摇篮。促进了一系列生物药物研制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有效地提高了兽用生物制药技术水平。

3未来发展设想和目标

3. 1进一步提升动物药品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

不断整合、优化重点实验室及依托单位现有的科技资源,加强与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新兽药研究开发团队,开展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细胞因子类抗病毒药物、天然药物、兽药新制剂等新型兽药产品的研制与产业化,推动江苏省兽药产业转型升级,为江苏省动物疫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和产品保障。力争在3年内攻克兽用生物制药产业核心关键技术5 ~ 8项,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新兽药3 ~ 5个。

3. 2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快建设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运行开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兽药工艺、 毒理、代谢、残留、临床等研究服务以及相关技术咨询、技术培训、资源共享等开放服务,并不断加大服务覆盖面,提升开放服务能力和水平[2]。3年内服务兽药企业数量超过30家,服务项目超过40项,培训相关技术人员超过200人。

3. 3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

进一步实施“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管理制度,将平台打造成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科研服务性机构。紧密围绕平台的开放服务功能开展工作,对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流程和部门职责进行优化整合,发挥平台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继续推进企业化运转模式,完善岗位职责,完善客户服务满意度调查考核机制,积极探索调动队伍工作积极性的新机制,逐步形成岗位目标考核与爱岗敬业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与外部门、外单位的协作机制,全面提升平台运行管理水平。

3. 4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每年派遣2 ~ 3名青年技术人员赴江苏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习进修; 每年平台内部重点培养技术骨干1 ~ 2名; 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择优录取; 每2个月邀请一位国内外兽药研究专家来重点实验室做学术报告或指导工作,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确保实现平台发展规划中建设高水平人才梯队的发展目标。

4结束语

上一篇:高瓦斯厚煤层下一篇:矫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