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翻译

2024-06-01

中医药翻译(精选十篇)

中医药翻译 篇1

中医药术语源自中医基本理论、生理、病理、各科临床治则、医史等领域, 它们作为中医学理论及实践体系的基石, 具有中华文化色彩浓厚、内涵深奥抽象、规范性差等特点。中医药术语一般分为基本理论术语和名称术语两大类。在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工作中, 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现象较为普遍, 翻译难度往往较大。目前涉及中医药术语的英文翻译比较权威的国内外标准主要有: 《中医药学名词》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2004)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 2007) 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2008) 。这三部术语标准是我们从事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科研工作的基础, 对中医英语教学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中医药术语翻译原则

关于中医药术语英译原则, 不同的学术组织、个人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委员会的研究成果 《中医药学名词》应用的中医术语英译原则有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及约定俗成, 并提出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意, 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 这些原则成为其他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 ( WHO) 在制订中医术语翻译标准时认为: 要准确反映中医术语的原始概念, 避免使用拼音, 不创造新英文单词, 与WHO标准针灸术语保持一致等, 并着重考虑对医学意义进行翻译。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英译原则在制订过程中, 经多次会议探讨, 认为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及约定俗成。在中医英语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原则, 尤其要把握好对应性、简洁性及约定俗成原则。

三、中医药术语英译方法

中医药术语英译常见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及仿造法等。当代中医英语翻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魏迺杰 ( Nigel Wiseman) 和谢竹藩等。魏迺杰认为在译入语中创建词汇有四种最基本的方法: 1使用现有的名词; 2借词, 即音译; 3仿造; 4 根据原文定义创造新词。他倾向于以仿造为主要译法, 他的模式是选定对应词程序的系统化原则。非专业名词宜以非专业对应词翻译, 如: “鼻”nose, “心”heart; 专业名词宜以仿造翻译为主, 如 “命门” life gate, “三焦” triple burner; 仿造法未能产生合理对应词时则根据定义造新词, 如:“证”pattern, “脘”stomach duct, “痹” impediment, 尽量少用音译法。他反对应用西医名词进行翻译, 只在可确保中医概念完整且不引入西医概念之处使用西医名词, 如: “舌苔”tongue fur, “遗尿” enuresis, “疫” epidemic等。谢竹藩教授等人认为魏迺杰的这种译法不顾汉语中以词为意义单位的原则、不顾汉字多义性事实, 把这种对汉语认识有严重错误的译法换成一般仿造翻译法。关于西医名词的选用, 谢竹藩不同意以一般认知作为选用西医名词的原则, 而应考虑词义的对应。对于他不反对向西方的普通群众传播中医, 但作为一门医学, 首先须考虑西方的医学界。

四、中医药术语翻译及教学

中医翻译教学的重点首先需要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 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 英语多用名词或名词结构, 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常用名词来表达汉语中用动词表达的概念 ( 如, 抽象的行为名词) , 而且动词的兼类情况非常明显, 加之英语有词形变化, 许多动词词尾加上后缀, 如:“ - ment”“- tion”“- ance”“- er”“ - or”等, 即可变成名词。相反, 汉语却是动词的使用占优势, 而且一个句子可以几个动词连用, 这种特点造成了在进行中医翻译过程中, 汉语中的动词也常译成英语中的名词或名词结构。所以, 在英汉翻译教学中要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词性的转译, 即将汉语的动词转译成英语中的名词。其次, 通过阐述文化渊源以加深对中医理论及术语的理解, 增强对术语翻译处理的意识。譬如在讲解中医“气” 的概念时, 可以比较生活中的“气”、古代哲学的 “气” 和中医之“气”的区别。再次, 教师在教学中可辅以比喻、形象化等手段使教学生动起来, 便于学生从生活实践的观察中加深对中医药术语的理解。最后要重视中医英文版教材的选用。国内编写的版本, 往往存在英语翻译的问题, 但是能更好地让人把握中医的原意, 建议选用刘占文教授主编的Essentials of Chinese Medicine, 左言富教授主编的 《中医基础理论》 ( 英汉对照) , 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 这些译本各有优点及不足, 可以互相对照参考。国外编写的参考书英译规范、观念新颖, 可作为教师备课及学生自学的参考书。在此推荐三本: Choa. G.H. 编写的 “Heal the sick”was their motto: The Protestant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China, Karyn. K. L. 编写的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hilosophy和Unschuld.P. U. 编写的What is medicine : Western and Eastern approaches to healing。

关于译法, 笔者认为应以意译为主, 必要时配合使用音译法。鉴于中医药名词术语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 其中很多词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意译能够更好地促进外国读者的理解。有些中医药术语找不到能确切表述其内涵的英译词, 可以采用音译法处理。如, 有学者把 “气” 译为 “energy”, 但它无法解释中医 “气” 的全部内涵, 因为中医之 “气” 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 因此建议把 “气” 音译为 “qi”。此外, 中医术语中还有很多词跟 “象”有关, 譬如: 天象、气象、色象、面象、脉象、舌象。为了确保 “象” 之翻译不失原意, 建议音译为 “xiang”, 不建议使用 “imagery”。只要阐释清楚其中的文化背景, 西方人也能理解“xiang”的含义。有时既不能完全意译, 也不能完全用音译, 就可音译加注解。如: 有人把 “失笑散” 翻译成“powder for lost smiles”, 会让读者误以为 “失笑散” 是治疗表情肌麻痹或心情郁闷不畅的药物。建议译为 “Shi Xiao San”, 再加上注解 “a 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有译者将 “黄帝内经” 直接音译成 “Huang Di Neijing Su Wen”, 这样外国人很难理解; 也有译成 “Yellow Emperor’ s Inner Classics ”, 需注意的是此处译成 “黃色的帝王”有失偏颇, “黄帝”的 “帝”也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帝王, 因此建议译成 “Huang Di’s Inner Classics” 较为妥当。此外, 还要避免简单的直译。譬如, 中医学讲的 “天气”往往不是指weather或climate, 其内涵和外延更为深奥和广泛, 在 《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 中有 “地气上为云, 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 云出天气”, 笔者建议采用 “heavenly qi”释义天气。中医学文献中的 “伤寒”, 广义指一切外感热病, 狭义伤寒指外感寒邪即发的疾病, 英文词 “typhoid”是感受细菌所致, 二者有区别, 因此中医之 “伤寒” 我们建议译为 “cold damage” 比较合适。还有 “肺痨”, 现代一般认为是肺结核病, 故而把它翻译成“tuberculosis”, 其实从 “痨”字本意来讲是指积劳损削之病, 即消耗性疾病 ( consumptive/wasting diseases) 。这种消耗性疾病在其他脏腑也会出现, 如 《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所提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等 “五劳”。所以建议把肺痨或肺劳翻译成 “lung wasting”。

当然对于一些约定俗成名词之译法,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跟学生反复阐明其差别, 避免误解。譬如, 中医的五脏六腑之各个脏器名称, “心”heart, “肝”liver, “肾”kidney, “脾”spleen等, 与西医中的概念差异迥然, 教师应跟学生强调是heart system、liver system、kidney system等, 避免学生理解上的混淆。此外, 很多中医典籍读起来朗朗上口, 因为它们包含诗词的结构, 音韵的平仄。翻译时, 在体现典籍原意的同时, 也应该尽量使音韵如诗歌般平仄优美, 让读者感受到中医经典之美。譬如, 《黄帝内经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纪纲,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文树德先生之译法值得学习借鉴:Yin and yang, they are the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 governing) the myriad beings, father and mother to all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basis and beginning of generating and killing, the palace of spirit brilliance.

中医翻译近百年的历史跨度、目标语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译者主体的差异, 这些都会给不同的译本打上明显的时代烙印和文化标记。譬如早期译本, Ilza Veith套用了大量的西医术语, 把经脉翻译成动脉或静脉arteries ( veins) , 将天癸翻译成menstruation ( 月经) 。如此翻译虽然提高了西方人的接受性, 但极易造成读者的误解。随着中医药逐渐传入西方世界, 外国人对于中医药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20 世纪70 年代到90 年代末, 译者们主要侧重于传达中医学知识, 多以释义为主。教学中我们推荐采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专家文树德 ( Paul U. Unschuld) 先生的译本, 他侧重翻译与研究并重, 而且重视原文的深刻内涵。

五、总结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 中医的英语教学应在把握中华文化的基础上, 强调中医的语言特色, 根据授课对象的文化背景, 多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 采用比喻、情景、图示等形象教学法,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掌握好中医药术语的真实内涵, 在做好中医药翻译教学的同时促进中医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Z].2007.

[2]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3]魏迺杰, 许权维.中医名词英译:应用系统化原则的翻译模式[J].科技术语研究, 2004 (04) :30—40.

中医论文翻译 篇2

溃疡性结肠炎运用白术芍药散的治疗机制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复杂性肠道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以口服西药为主,包括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类,但因其疗效不稳定、毒性大和依赖性强等问题的存在,不适合长期使用。

白术芍药散是临床常用的中医传统方剂,具有补脾柔肝和祛湿止泻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白术芍药散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该文就白术芍药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白术芍药散;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机制; 研究进展。

[Abstract]Ulcerative colitis is a chronic,nonspecific and complex intestinal disease. The current clinical treatment guideline of thisdisease recommends a variety of options with oral western medicines,such as aminosalicylic acids,glucocorticosteroids,and immuno-suppressors. However,due to their unstable therapeutic effects,high toxicities,and strong drug dependence,they are not suitable forlong-term administration. Baizhu Shaoyao powder,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prescription,is clinically and commonly used fortonifying spleen and softening liver as well as eliminating dampness and relieving diarrhea. Recent researches suggest that BaizhuShaoyao powder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urativeeffect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Baizhu Shaoyao powder in treating ulcerative colitis,and provided the ideas and directions for its furtherresearch in future.

[Key words]Baizhu Shaoyao powder; ulcerative colitis; therapeutic mechanism; research progress.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 ,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

病变多局限在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常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UC 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肠外并发症,如关节和肝胆管类疾病以及眼睛和皮肤损伤等[1].目前西医治疗 UC 的药物多以氨基水杨酸类( 5-amin-osalicylic acid,5-ASA) 、糖皮质激素类 ( glucocorticosteroids,GCS) 和免疫抑制剂类为主,但因其疗效不稳定、肝肾脏的毒性大和药物依赖性强等问题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2].根据临床表现特点,UC 可归属于中医理论中“肠澼”“泄泻”和“痢疾”等范畴,脾胃虚弱、肾阳虚衰、湿热内蕴和血瘀肠络为其主要病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均能损伤脾胃而诱发本病[3].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宝库,中药在 UC 的治疗中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因其作用全面和不良反应少而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广大学者挖掘研究的重点[4].

白术芍药散又名痛泻要方,最早出自《丹溪心法》卷二,是临床常用的中医传统汤剂之一。

该方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和防风 4 味药组成,具有补脾止泻和柔肝止痛的功效。

该方中医用于肝旺脾虚、肠鸣腹痛和大便泄泻等证,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 UC 等肠道炎症疾病,疗效可靠[5-6].本文就近年来白术芍药散治疗 UC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

目前关于 UC 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学者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目前普遍认为环境、遗传、免疫和肠道菌群等因素在 UC 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

1. 1 环境因素 有研究表明,在过去的 50 年中,UC 的发病率呈现出显着的增长趋势,这种趋势与人们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生活方式有着惊人的一致性[8].而吸烟和阑尾切除术均可显着降低 UC 的发病率和结肠黏膜的损伤程度,前者可能与烟碱导致的黏蛋白合成增加和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减少有关[9-10],后者可能是由于手术造成的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对 UC 有着预防效应[11].

1. 2 遗传因素 有证据表明,遗传易感性对 UC 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二类基因被证明和 UC 密切相关,在某些人群当中,HLADR2 等位基因的表达与 UC 呈正相 关,HLADR4 和HLADR6 等位基因的表达与 UC 呈负相关,HLA-DRB1* 0103等位基因表达的增加则易造成 UC 的严重恶化,需进行结肠切除手术[12-14].同时,白细胞介素 1( IL-1) 基因家族和多药耐药基因( MDR1) 也被认为是潜在的 UC 关联基因[14-15].

1. 3 免疫因素近年来涉及慢性肠道炎症的免疫机制研究使作者对 UC 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由于结肠黏膜免疫应答的异常,诱导了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增加,从而导致上皮屏障功能遭到破坏,使得肠道中的抗原物质向黏膜固有层转移,并刺激相关的淋巴组织细胞过度释放一系列的促炎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白细胞介素 6( IL-6) 和白细胞介素 33( IL-33) 等[16-18],大量的促炎介质持续在肠道炎症区域募集,通过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的降解作用最终导致了溃疡的形成和组织的损伤[19].此外,在 UC患者当中,T 淋巴细胞在引发肠道损伤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体内外实验证实,通过钙释放激活钙通道( Ca2 +re-lease-activated Ca2 +,CRAC) 阻滞剂来抑制 T 细胞的功能,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20].

1. 4 肠道菌群因素 肠道菌群在 UC 的发病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肠道菌群和人类宿主关系密切,可以保护肠道免受外源性病原体的入侵,并且提供养分和调节宿主免疫稳态[21].与健康人群相比,UC 患者存在着显着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具体表现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优势菌群数量较少,大肠杆菌和空肠弯曲菌等致病菌群数量明显增多,大量繁殖的致病菌破坏了肠道黏膜屏障,激发了炎症和溃疡的产生[22].此外,致病菌诱导 UC 的可能的机制为: 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 、肽聚糖( peptidogly-can,PGN) 和脂磷壁酸( lipoteichoic acid,LTA) 等物质可以作为 Toll 样受体( TLR) 的配体[23],激活 TLR-MyD88-NF-κB 信号通路,促使 NF-κB 聚合体进入细胞核中,与特定基因启动子中的 κB 核苷酸序列结合,从而启动基因转录,诱导产生多种炎症分子,最终导致 UC 的产生[24].

2 白术芍药散的方解及药理。

白术芍药散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和防风 4 味药组成。

方中 白 术 为 菊 科 植 物 白 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Koidz. 的干燥根茎,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

方中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味酸性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

方中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

方中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 Schischk. 的干燥根,具升散之性,合白芍以助疏散肝郁,伍白术以鼓舞脾之清阳,并可祛湿以助止泻,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

4 药相合,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泻自止[25].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白术芍药散可显着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D-IBS) 小鼠的稀便率及血浆 P 物质( SP) 和血管活性肽( VIP) 的含量,纠正胃肠运动功能的紊乱[26].另外,由于该方君药白术中的有效成分为内酯类,极性较小,在水中几乎不溶,参照该方已有的黄酒提取专利[27],为了提高该方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多指标正交实验优选了白术芍药散的提取工艺,发现全方经 70%乙醇提取后能够显着地增加白术内酯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橙皮苷和升麻素等成分的提取率,且工艺结果可靠,为该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28].

中医药翻译 篇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引言

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中医药名词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引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重视,ISO/TC249 中医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挂靠于我国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1 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ICD-11)的制定将中医药内容纳人计划。此外,还有WHO西太平洋地区(WHO Western Pacific Region,WHOWPR)组织编写的《传统医学名词国际标准》,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组织编写的《中医基本名词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写了GB/T 20348—2006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 12346—2006 腧穴名称与定位等国家标准术语。这些中医药名词的规范工作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梁之一。

中医药名词中英双语的规范工作,离不开术语学工作原则的指导。由于中医药名词规范工作的时间较短,有关经验不足,理论探讨更嫌薄弱,目前还没有区分中医药名词英译原则和英文名的规范原则的讨论。规范原则是随着术语英译的逐渐成熟和术语规范工作的开展升华而得。本文思在讨论适合中医药名词英文名规范的通则框架,并将之与中医药名词英文翻译原则区分。

一 中国中医药名词规范工作介绍

(一)组织机构及指导文件

国家层面的中医药名词规范工作,目前主要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国家标准委两个单位执行。两个单位各有一套指导进行术语规范工作的文件,主要内容大致相同。全国科技名词委起源于民国时期的“科学名词审查会”,1985 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1996 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所制定“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规范符合中国国情,强调了制定术语时要注思定名时的“民族性”[1]。国家标准委文件多根据ISO术语工作相关标准翻译并结合中国国情略做修改,与术语规范工作相关文件主要有:GB/T 20001.1—2001标准编写规则 第1 部分:术语;GB/T 10112—1999术语工作 原则与方法;GB/T 15237—2000 术语工作 词汇 第1 部分:理论与应用;GB/T 16785—1997 术语工作 概念与术语的协调。中医药名词双语规范原则主要在术语学理论与方法指导下,根据以上工作文件,并综合分析中医药名词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制定。

(二)中医药双语术语规范工作

中医药学名词(TCM terms)是中医药领域中中医药概念的语言指称,即中医药概念在汉语或其他语言中的名称。中医药名词规范工作就是根据预先确定的命名规则,系统建成规范的中医药系统术语集(TCM nomenclature)。中医药中英双语术语工作就是利用等义现象(equivalence)在英语中寻找到中文中医药名词的等义术语(equivalent term)。

中医药名词的英译与其他自然科学术语不同,汉语是源语言,英语是目的语,翻译方向是从中文向英文。很多名词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具人文性[2],其含义有着复杂的演变过程,在英文中找不到对等词。中医药名词需要通过翻译创造对等词。这项工作已经有很多人进行尝试,由于个人理解和方法论的差异,一个术语存在多种英译。目前,中医药双语术语规范工作是在中文术语规范工作的基础上对中文术语已有的英文名进行规范。

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力增加,中医翻译由零星的个别实践到出版社组织的大规模翻译,翻译队伍从以国外为主到以国内为主,又到国内外平分秋色。翻译情况从各说各话到激烈的学术争论,从拉丁化到推崇普通用词,从混乱开始迈向统一。多年来,对于术语英译原则,学术界观点既有趋同,也存在争议。

二 关于中医药名词英译原则的讨论

(一)译者因素

中医药名词的翻译、翻译原则的制定受译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与译者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职业背景有关。这就导致术语英译指导思想,所制定翻译原则、所使用的翻译方法的多样化。目前主要是以西方语言学家魏迺杰(Nigel Wiseman)、文树德(Paul U.Unschuld)为代表的“以原文为导向”的异化法和以医药学专家谢竹藩、班康德(Daniel Bensky)“以读者为导向”的归化法并存的情况。二者各有优劣之处。翻译方法不同导致所译出术语差异极大,使用混乱,难以统一。

(二)英译原则之争

2000 年进人术语标准编制阶段,科技部《中医药基本名词规范化研究》项目成果《中医药学名词》(2004)应用的中医药名词英译原则共有六条:对应性、系统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约定俗成。并提出中医药名词的英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思,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3]。这些原则成为其他中医药名词英译标准制定的参考。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英译原则在制定过程中,经多次会议探讨,反对回译性原则,强调对应性原则,共四条: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及约定俗成等原则[4]。认为直译是手段不是原则。

魏迺杰认为中医名词英译最基本的问题在于是否需要固定的英文对应词。在英译方法的选择上,最根本的争论在于是否需要系统化的英译原则。制定专有名词最有效率的方法是先决定一套适用于所有名词的英译原则,亦决定每一类名词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他强调回译性原则及直译法[5]。

一直以来,马万里(Maciocia)、班康德及其同事认为中医术语多为一般中国人所了解,不能视之为“专有名词”。因此,根据不同语境可采用不同的英译词。他们认为许多中医名词具多义性,难以翻译,而且不同翻译人员所采用不同的译词能使读者理解术语不同方面的概念。强调翻译的“清晰性与可读性”[6],反对字对字的直译法。

(三)国际标准英文名规范原则

目前WFCMS 的标准和WHOWPR的标准分别组织公布了自己的中医药名词国际标准。

WFCMS 直接提出了术语英译原则:

(1)对应性:英译词义尽量与其中文学术内涵相对应,是最重要的原则;

(2)简洁性:在不影响清晰度的前提下,译名越简单越好,避免辞典式释义;

(3)同一性:同一概念的名词只用同一词对译;

(4)约定俗成:目前已通行的译名,与上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虑采用。[5]

在分类英译中,穴位名、中药名、方名的英译将拉丁化汉语拼音作为第一标准。在原则中没有概括这一做法的根据。

WHOWPR没有强调英译原则,而是提出了筛选英文名的原则:

(1)准确反映中文术语的原始概念。这一点同中医药名词委和WFCMS 的英译原则“对应性”原则本质是相同的。

(2)不创造新的英文词汇。强调从已有字典中选取英译,不另行创造新的英译,但可在语法层面改译。

(3)避免使用拼音。这一点与WFCMS 的标准有着明显的分歧。

(4)与WHOWPR针灸术语标准保持一致。强调了术语的延续性,一些明显的学术错误,如将“脏腑”译为“viscera and bowels”,也被继承了下来[7]。

(四)现有术语英译原则缺点

WFCMS 虽然提到了专有名词用汉语拼音作为第一标准,并在翻译方法中提到了用双译法、三译法处理相关类型的术语,但是没有提到所依据的原则是民族性。从表1 瘤类疾病的翻译看,WHOWPR的选择照顾了中医术语的系统性,但是,也没有在原则中体现出来,而且,由于其与西医疾病一对一的关系没有体现出来,不便于临床使用,没有全面传递其医学内容。WHOWPR及WFCMS 对规范术语学工作及中医药名词原则多考虑语言层面,民族文化层面考虑不足。

三 术语翻译与术语规范的关系

一定翻译原则指导下的术语翻译是术语规范的工作基础。中医药名词英文名的规范原则需要将翻译原则考虑进去,并制约、指导翻译原则的选择和使用。

一般情况下,术语包括英文术语的规范应该是在收集到已有的英文术语中,由权威机构组织领域内专家,按照规范术语工作方法选出规范术语。规范过程一般不需要再创新术语,也同样不需要重新英译术语。

但是,中医药名词与西医及其他自然科学技术术语不同在于,她是中国本土科学的外传,很多术语在英语中根本没有对应词,只能采用一定的翻译手段进行仿造。这导致中医药名词规范必然涉及翻译的问题。在规范过程中,虽然可以使用已有的翻译,但是,由于翻译方法的不同,一个术语可以有多达10 余种译法。那么哪一种能作为标准呢?

这就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制定用来筛选或改译中医药名词英文名的规范原则。此原则还将指导没有英译中医药名词的翻译。

四 中医药名词英文名规范原则的制定

中医药名词英译的规范原则既要考虑到规范术语学工作的基本原则,还要照顾中医药名词自身的特点及需要翻译介人的特殊性。

(一)需要照顾术语规范的原则

1.对应性

术语的译名词义与中文相对应。即译名要符合中医术语的原思,所选英文术语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中医术语内涵。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制约着其他原则。

2.系统性

保证中医药学科概念体系的完整性。术语是概念的指称。中医药理论自成体系,在翻译的时候,除了照顾中西医术语的对应关系,还要照顾到中医药学术体系本身的系统性。相同系列的上位概念术语和下位概念术语应该有母子关系。例如疾病名称的翻译,必要时采用双译法,中医特色译名在前,西医病名在后,以同时达到传达中医文化和医学科学内容(见表1)。

表1 外科术语“瘤”及其下位概念术语的英译

3.同一性

同一概念的名词只用同一词对译。由于中医药名词的民族性,文化承载词及病名可以采用多译法。理想的话,同一概念中文术语只用一个英文术语表达,即达到一词一义的单义性,事实上很难达到。因为源语言是汉语的传统中医药名词要找到英文功能对等词往往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需要采用双译法和多译法来实现双语信息的准确传达。例如基础名词“髓海”(marrow of sea;brain),病名“气瘤”(qi tumor;subcutaneous neurofibroma),采用中医传统术语直译在前、西医译名思译在后的双译法来传达中医术语和西医术语的对应。

4.简洁性

译名要简洁,不是辞典释义,用词不能太长。早期很多术语的音译采用解释性翻译,借用西医术语表达中医概念,以帮助英文读者理解中医术语的内涵。如“十二经脉vascular system consists of 12 Pairs of main vessels”[8]。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术语的英译逐渐由繁复向简约过渡,由归化为主转向异化为主,如“十二经脉twelve channels/meridians”。

5.约定俗成

目前已通行的译名,与前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虑采用。对于存在明显学术错误的不予采纳,如脏腑viscera and bowels的翻译。

(二)需要照顾英译的原则

回译性:译名结构在形式上与中文一致或相近。

名词定语和连接符“hyPhen”的使用,使中医药名词的英译越来越简洁,回译性也越来越强。面对国际中医药领域双向交流的需要,保证其他原则的前提下,回译性可以使所得译名形神兼顾,不可忽略。例如“肝肾阴虚”早期多译为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现在多译为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三)照顾文化承载词

民族性:选择规范译名时,应考虑中医药名词的中国文化特色。

既要保证中医药术语作为医学科学术语的准确性,又要照顾其社会人文科学的历史性、人文性。因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有二:一是专有名词采用拉丁化拼音作为第一标准。如方剂及中成药名称、中药名及针灸腧穴名称采用音译作为第一标准。还有人名、书名、地名、部分基础名词及病名也采用音译。二是为了尽量反映中医药名词的人文特色,不少术语采用双译法或多译法。例如,气瘤(qi tumor;subcutaneous neurofibroma),髓海(marrow sea;brain)。

总之,目的是力求既方便双向的信息交流,又能较为准确传达中医药原思,尽量达到功能对等,使外国人能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全方位地了解和学习中医药学。

(四)与国际/国家标准的统一

由于中医药术语国际规范工作时间尚短,理论指导欠缺,所选术语也在试用阶段,需要在使用中不断修订,对于国际标准WHOWPR的术语标准,针灸命名标准中很多不合理的英译因照顾延续性而被延续下来,如五脏five viscus、六腑six bowls,这种翻译一直不被多数学者接受。新的学术观点倾向于使用“汉语拼音+思译″,如五脏five zang organs/viscera、六腑six fu organs/viscera。对于国际标准,正确的自当接受,错误的理当摒弃。

对于国家标准委组织公布的国家标准GB/T 20348—2006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等双语标准,处理原则是,先参考国际标准,然后是国家标准,加以比较,在术语工作基本原则指导下,择优选用。

中药名、中成药名须参考2010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拉丁中药名称已经向国际药典接轨,植物药用药部位后置,以便检索。但其中成药名称用汉语拼音加剂型的方式,不为外国人接受。目前国际上倾向于用汉语拼音作为第一标准(建议拼音不要连写,以方便外国人拼读),后面应该附英译名,以完整传达方名、中成药名信息。

五 中医药术语英译的规范原则基本内容及顺序

根据其重要性,7 条中医药名词英译规范原则的基本内容及顺序是:

对应性:译名词义与中文相对应。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居诸原则之首。

系统性:保证中医药学科概念体系的完整性。

简洁性:译名要简洁,不是辞典释义,用词不能太长。

同一性:同一概念的术语只用同一词对译。

回译性:译名结构在形式上与中文一致或相近。

民族性:定名时应考虑我国文化特色和中医药名词特性,翻译时尽量保留中医文化特色。

约定俗成:目前已通行的译名,与前述原则虽然不完全符合,仍可考虑采用。

以上诸原则,除了对应性为优先原则之外,其他原则的顺序有时还需综合考虑。

六 结论

中医药名词的英译关键在于对中文术语概念的准确把握,必要时需要对中文术语进行考证,准确把握术语的本体。一些专有名词在原始出处可能找到它命名的原因。按照术语学的系统性工作原则,需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建立完整的中医药概念体系,在术语之间建立关联。中文术语间的系统性,决定英文术语的系统性。中文术语规范原则也是英文术语规范时应该遵循的。中医药名词英文翻译原则只是术语英文名规范原则的基础之一,首先是对应性原则优先于其他原则,旨在达到等义的目的;系统性原则次之,建立概念术语之间的联系,在选择英文译名时要顾及上位概念术语和下位概念术语之间的关系。其次,必须考虑翻译的因素,回译性原则虽然争议较大,形式上的统一对于中英双语双向的学术交流也是非常有思义的。由于文化承载词、专有名词的大量存在,民族性是必须考虑的原则。双译法、多译法的使用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专有名词拉丁化将汉语拼音作为第一标准已经被国内外学者提到日程上来。

中医药名称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篇4

关键词:中医药,名称翻译,历史和现状

一、中医药名称翻译的历史

中医药学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史上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医药不仅产生得早, 而且对外交流也有了比较长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 在秦汉时期就有中国医学传入东南亚各国。同时, 中国的医学、文化, 以及汉字也传入了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在公元8世纪, 中医药随着“丝绸之路”进入阿拉伯国家, 翻译成了交流的必要手段。到了公元17世纪中叶, 中国与欧洲多国有了医药方面的交流活动, 但进展比较缓慢。18世纪末之前, 在欧洲仅有19部有关中国医药学的译著出版, 就翻译的语言有拉丁文、法文、英文、德文和荷兰语。翻译者主要是来华的传教士。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 随着帝国列强的侵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使原本封建闭塞的中国门户打开了, 中西方在医学领域的交流也日渐频繁。不少中医药书籍杂志出现, 翻译语言逐渐以英语为主。出现了黄光明博士等人亲自撰写的有关中国医学史专著。1932年出版由王吉民和伍连德所著的《中国医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天津出版公司) 一书。七十年代初, 美国的一位新闻记者在美国已故总统尼克松访华来华采访期间, 因患急性阑尾炎采用针灸麻醉术进行手术而获得成功。这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同时掀起了外国人学习中国针灸的热潮, 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派遣人员来华学习中医。为了适应这一需要, 有关方面曾组织专家学者翻译出版了一些中医教科书, 如上海中医学院 (现上海中医药大学) 组织翻译出版的《中医针灸》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等专著, 至今仍被使用。20世纪80年代, 随着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以及世界范围内西医对一些疾病的研究举步维艰, 世界各国更多地开始关注中医, 很多国家不仅派学者来华学习中医药, 而且在本国成立中医学院或研究机构。此时, 中医药的翻译者就成了中医药传播的主力军。经过许多年的艰苦努力, 几部颇具影响的汉英中医用语词 (辞) 典先后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例如, 1980年, 北京中医学院 (现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了由谢竹藩等学者主编的供内部使用的《汉英常用中医药词汇》 (Common Te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English) ;1982年, 广州中医学院 (现在已成为大学) 编写组编著的《汉英常用中医词汇》 (Chinese-English Glossary of Common Term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1986年, 欧明主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及三联香港分店出版的《汉英中医辞典》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问世;1987年, 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汉英医学大词典》 (Chinese-English Medical Dictionary) 中所收录的“中医中药词汇”达11, 000条;1984年, 台湾五州出版社出版了刘必先主编的《汉英中医辞典》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 。同时, 英国学者Giovanni Maciocia来华学习中医数年, 归国后于1989年编写出版了纯英文版的《中医基础学》 (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 publishedby 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 Ltd.) 。1990年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出版张恩勤主编的《英汉实用中医文库》;199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的《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1995年, 国内用于中医专业英语教学的《中医英语教程》 (李照国, 张登峰主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等, 1996年12月, “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在海上正式组建, 促进了中医药翻译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 更多的关于中医药英汉或汉英的辞书不断涌现。2004年, 海外学者吕聪明博士英译的《黄帝内经》和《难经》的合订本 (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Nei-Jing and Nan-Jing, published by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ancouver) 在海外出版。至此, 中医药翻译事业朝着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主要目的在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中医药名称翻译的现状

(一)中医药翻译取得的成绩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了大量汉英中医词典。另外,大量的英汉对照、英文中医药教材也随之出版。目前已有大约8部汉英中医药词典问世,其中翻译了很多中医药术语,使中医药的翻译有了依据,推动着中医药翻译的发展;李照国先生《中医翻译导论》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中医药翻译长期以来由单纯的翻译实践上升到了理论研究阶段;到目前为止,已有上千部中医药著作被翻译成了英文,例如《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匾要略方论》、《中医理论基础》、《中国气功疗法》、《大雁气功》、《中国推拿》、《实用针炙手册》、《实用中草药》、《中医梅花针》等。1991年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全国首届中医英语研究会及中医外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会议的中心议题仍然是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先后召开了数次国际会议,最终出台了《国际针灸名词标准化方案》。这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名词英译标准化进程。

2005年7月张晶晶的硕士论文《中医药术语英译方法的探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通过答辩,2007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赵霞的硕士论文《中医方剂英译标准化的研究》通过答辩。他们的研究标志着中医药名词英译标准化已进入大学研究生的教学领域。

(二)中医药翻译存在的问题

1.翻译术语不统一。词典应该是翻译的依据,但是现存的很多中医药翻译词典对同一个术语的英文翻译并不完全统一,这就容易造成翻译的混乱,甚至误解。

2.存在文化障碍。中医和西医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不同,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中医药的很多词汇和用语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包含着浑厚的中国文化意义。中医的很多疗法及用药使西方人很难以理解和接受,甚至产生误解。如果译者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考虑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只重视理论,那将不利于中医药的传播。

(三)中医药翻译的必要性

当今,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中国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到中国来学习中国文字和文化。但是还有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中医是不了解的,甚至对中医的治疗方式方法抱有怀疑的态度,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很少在国际上被人了解甚至使用,导致这一尴尬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医药没有得到广泛推广,这其中中医药的翻译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中医药的恰当翻译,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医走向国际化,造福于全世界人民。我们应该立足于前人的基础,不断深化中医英译理论,致力于中医术语英译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3.3 (8) :104.

[2]谢竹藩.评 (中医药学名词) 中的对应英文名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翻译美国关于医药代表职责的解释 篇5

医药代表是医生和制药公司及保健专业人士的重要扭链。他们有战略的增加医药公司产品的知名度,让这些产品被全面诊疗、基础护理和医院等地方使用。

一般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医药代表通常是某个产品或者是某个医学领域的专家。他(她)们尽力让病人知道并且购买他们公司的医药产品使用。他们也可能给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做演讲或者组织集体活动,或者一对一交流。

主要工作内容

通常,销售产品的过程包括联系潜在客户,辨别他们需要什么,说服客户用你们的而不是你们对手的产品或者服务。说服他们你们公司的产品是他们最需要的,让他们同意你们的条款,并提供售后服务。以下是具体事务: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安排预约医生,药剂师和医院的医疗小组,可能会吃闭门羹

给医院里的医生,护士,实习人员做演讲。演讲可以在白天或者晚上在当地的酒店或者会议室进行

为医生和医务人员组织会议

和医务人员以及相关行政工作人员,比如前台接待员,建立保持良好的关系

经营预算(比如 提供饮食服务,请外面的演讲者,会议室的租金,招待,等等)

把销售的结果非常详细的记录下来,达到(最好超过)预期年度销售目标 

制定工作的周计划表和月计划表。可以与地区的销售小组或者或者大区销售经理讨论未来目标。通常,医药销售主管会负责制定该大区如何以及多久实现销售目标。

参加公司的会议,听介绍相关知识的讲座,看简报。

掌握相关反面的最新信息。和医疗保健人员讲解并讨论最新信息数据。

了解竞争对手的活动和产品

制定战略计划,来增加和医务人员的见面,谈话的机会

中医语言隐喻分析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篇6

关键词:中医英译;隐喻;翻译方法

所谓隐喻,是在语言中“将两种不同概念的事物通过含蓄、婉转地表达或映射的方式达到形象比喻的语言行为”。[1]它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更是人类的重要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主要基于身体经验,以一种事物暗喻另外一种事物,是基于一种事物暗示之下对另一事物进行感知、理解、体验、联想的语言行为、心理行为与文化行为的综合结果。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思维是一种隐喻式的思维,人借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利用隐喻性的语言来进行交流,所有的语言都具备有隐喻性。

一、中医语言隐喻分析

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隐喻现象在中医语言中普遍存在。受到中华文化独特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医语言在隐喻上表现出“取象比类”的特性。所谓的“取象比类”,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辞下》“古之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以日常生活中所熟悉常见的现象或事物来类比复杂的医理,以“象”来表事理,以“类”来促具体,实现“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陌生、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2]可以说,隐喻不仅仅是中医语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古人对于人体、疾病等的独特看法,还是中华文化特征在医学领域的体现。

(一)方位隐喻

方位是人类认知里面最基本的概念。中医语言中的方位词虽与一般语言中的方位词大致代表意义相似,且在数量上远少于一般语言,但仅凭着上下,高低,前后,内外等少数的几个方位词却包含了中医中绝大部分的方位关系,可见其在内涵上延伸之广。“人们总是借用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或方位关系去喻指一些抽象概念或抽象关系,甚至某种难以捉摸的心理状态。这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共性”。[3]举例而言,“表”与“里”是一对方位词,它代表了八纲之中辨别病位深浅的两纲,同时也映射了皮毛经络,脏腑气血在内的人体结构,继而形成了“表证”与“里证”。所谓“表证”,即初期头痛发热等病位浅表症状,而“里证”,则指的是脏腑气血等病位深入症状。因此,也就产生了表虚里虚,表寒里寒热等诸多概念。可见,代表方位的表里,在中医语言中从一层含义转移到另外一层含义,隐喻意义的存在拓展了其意义内涵,具体化的形容也使得从抽象的中医理论变得可接受,可理解化。

(二)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是用人类生活经验内所熟悉的物体或物质来对中医语言中的相关症状进行描述性概括,以方便对抽象理论进行理解与辨识,也就是对其进行指称化。在中医术语中,此类隐喻比比皆是。如《黄帝内经》中:“风者,善行而数变”。风的流动多变是我们日常所能体会熟知的,那么运用“风”来比喻风邪,其流动多变的特点则让人一下欣然接受。而在各类脉象术语中,屋漏用以形容脉象间隔时间长,解索用以形容脉象时快时慢,转豆用以形容脉象捉摸不定,雀啄用以形容脉象连连数急,麻促用以形容脉象纷乱急促,鱼翔用以形容脉象似有似无等等,加上这些熟悉事物的定义,种类纷杂的各类脉象得到了最贴切最具体的形容。中医术语中隐喻的使用实现了具体的、有形可睹的事件与相对抽象现象之间的转换。

(三)人象隐喻

人象隐喻是中医语言中借用人与人之间的相关关系称谓来形容中医中关系与功能的隐喻。“用人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来看待人体部位的关系和相关功能,就形成了人象隐喻。”[4]比如说,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运用社会人际中的“将军”依次来形容肝脏在人体中的作用,其功能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又如,中医语言中的“母”与“子”,这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对亲属称谓,被隐喻成为人体内部关系,“母气”则指五行相生关系中的生我者之气,而“子气”自然地成为五行相生关系中的我生者之气,母子之间存在有生育与被生的关系,相对应的“母气”与“子气”也就包含了类似联系,此类命名方式仅从字面上就具备了极强的解释作用。

二、中医语言隐喻常见翻译类型

(一)直译法

中医语言中隐译的产生来自于古人对于世界的观察以及自身生活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认知方式或特点上存在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存在有共通之处。人类具有“共有的非文化知识”,不同民族对自然相似的认知并不是相互学习所获得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有些隐喻能够被西方大众所直接接受或理解,那么这一部分隐喻即可采用直译的办法,将原有的隐喻直接植入目的语中。如“血海”,其为穴位,位于脾经,《金针梅花诗钞》记载曰“缘何血海动波澜,统血无权血妄行”,如聚血归海,暗含引血归经之用。由于它的形象借喻,在中医翻译中译为“blood sea”,保证了在形式上与原文的一致,同时也展示了中医隐喻术语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二)意译法

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与经验的沉淀,与西方文化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倘若一味使用直译,则可能出现由于文化缺省所带来的概念意义的欠缺或者错位,继而影响接受者认知的形成与翻译的效果。在这个时候,我们一般采用意译法,将隐喻喻体省略,将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找到西方文化中的对应概念,方便读者理解。如中医中的“金破不鸣”,因肺气损伤而导致声音嘶哑的病理名词,因其嘶哑声音类似敲打破钟的声响,故有此名。

(三)明喻法

在翻译中,若能将原有语言文化中所建立的关系最准确最直接最大限度地映射到一种语言文化中,其翻译效果无疑是最佳的。在中医语言中,许多隐喻对于症状或病理形容精确,为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在翻译过程中往往采用替代喻体的方法,选择保留比喻关系,但在喻体选择上,用符合读者认知思维,较为通俗易懂的喻体替代源体中隐含意义较深,较不明显的喻体,在保留原有概念意义的同时消除两种文化间的隔阂与障碍。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被翻译为“The heart is just like a king organ from which spirit emerges.”原文中“心”被比作“君主之官”,以强调其作用与重要性,而译文中直接将隐喻(君主之官)转化成为明喻(just like a king organ),意义表达得更为通俗具体,以符合西方读者的认知方式与经验。

总的来说,中医博大精深,为实现中医的发扬光大,中医英译任重而道远。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中医理论中隐喻的存在,深刻理解隐喻中的文化内涵,深入地了解源语与译语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方法,最大可能地将原文的信息准确无误地进行传达,以期实现中医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Dan Sperber,Deirdre Wilson.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5-47.

[2]闫舒瑶.从认知的角度谈中医隐喻翻译[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175.

[3]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中医翻译技巧探讨 篇7

关键词:中医,翻译,技巧

中医语言高度凝练,用字少而表意深。如何使中医翻译译文简短一直是广大中医翻译工作者非常关注和头疼的问题。同时,中医名词术语译文冗长, 也不符合科技名词术语的形式要求,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面临的许多难题之一。根据多年研究中医语言和中医翻译的经验,我们认为运用一些技巧,可以使许多中医译名和中医文章译文简短。

1应用“ N + V + -ing + N”和 “adj + N + -ed + N”结构

“ N + V + -ing + N ”结构是一个名词后加动词的“-ing”, 中间用英语连词符号相连,其后再加一个名词。这里,“N + V + -ing”部分,成了一个复合形容词作定语。该动词与前面的名词在逻辑上为动宾关系。例如,electricity-saving measure(节电措施)。这里,electricity为saving的宾语。中医有许多这样的名词术语。例如,行气活血法、温经散寒剂、补土派等。目前,在许多词典里,这些名词普遍被分别翻译成method of mov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prescription for warming meridians and dispelling cold, school of nourishing the spleen等。 如果用上述“N + V + -ing + N ”结构,可以将这3个名词术语分别简化为qi-moving and blood-activating method(译名减少了3个单词),meridian-warming and cold-dispelling prescription(译名减少了3个单词),spleen-nourishing school(译名减少了3个单词),而且,这种结构更符合英语科技名词术语的结构要求。

“adj + N + -ed + N”结构就是一个形容词加一个名词的“-ed”形式, 中间用连词符号相连,再后加一个名词。这里,“adj + N + -ed”部分构成了一个复合形容词作定语。中医里有许多可以应用这种方法翻译的名词术语。例如,温性药、辛味药、热性药等。从目前流行的词典可以看出,这些名词术语被分别翻译成medicinals with warm nature, medicinals with pungent flavor, medicinals of hot nature。如果以上面的“adj + N + -ed + N”结构来翻译这3个名词术语,就可简化为warm-natured medicinals(译名少用了2个单词), sour-flavored medicinals(译名少用了2个单词), hot-natured medicinals(译名少用了2个单词)。同样,这种结构翻译的中医名词术语也符合西医英语名词术语的结构形式。

西医英语名词术语的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 N + N; ② adj + N; ③ N + of + N。也就是: ①名词 + 名词, 例如jaw tumor(颌瘤), procollagen molecule(前胶原蛋白分子), heart failure (心力衰竭)等; ② 形容词 + 名词, 例如 mental age(心理年龄), dural flap(硬脑膜瓣), central inhibition(中枢性抑制), anterior horn(灰质前角)等; ③名词 + of + 名词, 例如head of femur(股骨头), canal of Corti(柯替氏管), effect of stereotype(刻板效应)等。

可以看出,应用“N + V + -ing + N” 和“adj + N + -ed + N” 结构翻译的中医名词术语,符合上述西医英语名词术语结构, 可以广泛地应用在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中。我们要简化中医名词术语的译文, 使其符合现代科技名词术语的结构要求。这更有利于标准化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推广和最终的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实现。

2应用“When/If…will…, doing”句子结构和“as”、“with” 等介词,简化译文句子

这些技巧主要应用在中医基础理论和方剂文章翻译中,下面以方剂翻译举例加以说明。方剂结构一般分为方名、方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加减、方解、注意事项等部分。除了方解,其余部分都为固定翻译模式,比较好译,只有方解部分翻译难度较大。近年来出版的方剂教材中,一般将传统方剂书中的方解部分分成“证治解析”和“方义解析”两部分。根据多年来翻译方剂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翻译技巧。把这些技巧灵活应用在“证治解析”和“方义解析”的翻译中,可以简化译文句子。 下面,我们以辛温解表剂中的代表方《麻黄汤》为例,说明如何应用这些技巧来翻译这两部分内容。该方选自陈德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2版《方剂学》教材。

2.1 《麻黄汤》中的“证治解析”部分的翻译技巧

《麻黄汤》的“证治解析”部分原文:“本方为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风寒袭表,郁遏卫阳,肌表失于温煦则恶寒;寒邪外束,卫阳失于宣发则郁而发热。寒性收引,毛窍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则无汗、头身痛;肺外合皮毛,卫郁窍闭,肺气不宣,则上逆为咳喘;病在表属寒,故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当辛温解表,宣肺平喘。”本部分文字主要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进行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析。其语言高度凝练,含义极其丰富,语义层次复杂,不易翻译。然而,我们只要使用“When/If…will…, doing”句子结构和“as”、“with” 等介词,就可以使这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译文简化,使译文符合英语习惯。

我们将“证治解析”部分原文几个最复杂难译的句子摘录翻译如下:

(1)风寒袭表,郁遏卫阳,肌表失于温煦则恶寒。

When wind and cold attack the exterior to check the defense qi, the muscular surface will not be warmed, causing aversion to cold.

本句翻译使用了“When /If…will…, doing”结构,使得译文结构严谨,文体正式,语义层次分明,语义明确。

(2)寒邪外束,卫阳失于宣发则郁而发热。

When pathogenic cold confines the surface, defense qi will fail to disperse, resulting in fever due to the stagnation.

本句译文使用“When/If…will…, doing”结构后,达到了和上句同样的效果。

(3)寒性收引,毛窍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则无汗、头身痛。

When cold makes the sweat pores closed, nutrient qi will get stagnant with the obstruction of meridian, leading to anhidrosis, headache and body pain.

翻译这句时,我们使用了“When /If…will…, doing”,使得句子主干清楚;使用了介词with引导的状语“with the obstruction of meridian”修饰了其前面成分,简化句子为介词短语,使得译句主干清晰、脉络丰满。

(4)卫郁窍闭,肺气不宣,则上逆为咳喘。

When the defense qi stagnates and orifices are closed, the lung qi will fail to disperse, causing cough with dyspnea due to the adverse rise of lung qi.

翻译该句时同样使用了“When/If…will…, doing”结构,使得译文句子脉络清晰、主次明确,充分地再现原文语义。

(5)治当辛温解表,宣肺平喘。

The treatment exists in relieving exterior with pungent-flavored and warm-natured medicinals, and dispersing the lung qi to relieve asthma.

本句首先使用了介词with引导的介词短语with pungent-flavored and warm-natured medicinals做状语,使一般译者用句子翻译的部分变成用介词短语翻译,从而简化了译文句子结构。另外,还使用了“adj. + N + -ed + N”结构的pungent-flavored and warm-natured medicinals,使得译文语义清楚,结构严谨简明。

“证治解析”部分全部译文:

Analysis of the syndrome and treatment: The Prescription is the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 of curing excess syndrome due to exogenous wind and cold. When wind and cold attack the exterior to check the defense qi, the muscular surface will not be warmed, causing aversion to cold. When pathogenic cold confines the surface, defense qi will fail to disperse, resulting in fever due to the stagnation. When cold makes the sweat pores closed, nutrient qi will get stagnant with the obstruction of meridian, leading to anhidrosis, headache and body pain. The lung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kin and hair. When the defense qi stagnates and orifices are closed, the lung qi will fail to disperse, causing cough with dyspnea due to the adverse rise of lung qi. The disease located in the exterior belongs to cold. Therefore the fur is thin and white and the pulse is floating and tight. The treatment exists in relieving exterior with pungent-flavored and warm-natured medicinals, and dispersing the lung qi to relieve asthma.

2.1.2 《麻黄汤》的“方义解析”部分原文

方中麻黄苦辛温,善开毛窍以发汗,宣肺气以平喘,为君药。臣以桂枝透营达卫,温经散寒,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之力。佐以降利肺气之杏仁,与麻黄相和,一宣一降,增强宣肺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调和麻、杏之宣降,又缓和麻、桂之峻烈,为佐使药。四药配伍合用,发汗力强,被称为“发汗峻剂”,共达表寒散,肺气通,喘咳平之功。“这部分文字主要论述中药的“四气”、“五味”,以及方剂配伍中的“君臣佐使”等内容,语言凝练,含义丰富,四字句多。翻译起来,难度较大。根据我们多年的翻译经验,通过使用一些翻译技巧,可以简化译文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特点和行文习惯。

下面,我们从这部分汉语原文中挑选几个较难的句子,进行翻译。

(1)方中麻黄苦辛温,善开毛窍以发汗,宣肺气以平喘,为君药。

In the prescription, Mahuang(Herba Ephedrae) with bitter and pungent taste and warm nature removes the obstruction of sweat pores to induce diaphoresis, and disperses the lung qi to relieve asthma as the monarch medicinal.

该句翻译的技巧为使用了两个介词:介词with引导的介词短语with bitter and pungent taste and warm nature做定语和介词as引导的介词短语as the monarch medicinal做同位语。其中前者除了简化译文句子结构外,还达到了强调麻黄的性味的作用,而后者既简化了译文结构又突出了在配伍中的麻黄君药的角色。

(2)臣以桂枝透营达卫,温经散寒,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Guizhi(Ramulus Cinnamomi) as the minister medicinal drives pathogenic factors out from defense qi phase via nutrient qi phase, warms meridian and dispels cold, with mutually reinforcing action of efficacy.

句中介词as引导的介词短语as the minister medicinal作同位语,简化译文句子,突出重点;介词with引导的介词短语with mutually reinforcing action of efficacy做状语,突出麻黄汤在配伍中的特点。两个介词短语都取得了简化译文句子的功效。

(3)佐以降利肺气之杏仁,与麻黄相和,一宣一降,增强宣肺平喘之功。

Xingren(Semen Armeniacae Amarum) as the adjuvant medicinal descends and promotes the lung qi. When it is used together with Mahuang(Herba Ephedrae), the actions are strengthened of dispersing the lung qi and relieving asthma.

译句中介词短语as the adjuvant medicinal做同位语,突出杏仁在配伍中的佐药之角色,简化了译文。

(4)炙甘草既调和麻、杏之宣降,又缓和麻、桂之峻烈,为佐使药。

Zhigancao(Radix Glycyrrhizae Praeparata) as the adjuvant and guiding medicinal mediates the dispersing action of Mahuang(Herba Ephedrae) and Xingren(Semen Armeniacae Amarum), relieves the drastic nature of Mahuang(Herba Ephedrae) and Guizhi(Ramulus Cinnamomi).

译句中as the adjuvant and guiding medicinal为同位语,强调炙甘草在麻黄汤配伍中的双层角色:佐药和使药。

“方义解析”部分全部译文: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escription In the prescription, Mahuang(Herba Ephedrae) with bitter and pungent taste and warm nature removes the obstruction of sweat pores to induce diaphoresis, and disperses the lung qi to relieve asthma as the monarch medicinal. Guizhi(Ramulus Cinnamomi) as the minister medicinal drives pathogenic factors out from defense qi phase via nutrient qi phase, warms meridian and dispels cold, with mutually reinforcing action of efficacy. Mahuang(Herba Ephedrae) and Guizhi(Ramulus Cinnamomi) reinforcing efficacy mutually enhance the actions of inducing diaphoresis and relieving exterior. Xingren(Semen Armeniacae Amarum) as the adjuvant medicinal descends and promotes the lung qi. When it is used together with Mahuang(Herba Ephedrae), the actions are strengthened of dispersing the lung qi and relieving asthma. Zhigancao(Radix Glycyrrhizae Praeparata) as the adjuvant and guiding medicinal mediates the dispersing action of Mahuang(Herba Ephedrae) and Xingren(Semen Armeniacae Amarum), relieves the drastic nature of Mahuang(Herba Ephedrae) and Guizhi(Ramulus Cinnamomi). When used together in one prescription, the four ingredients drastically induce diaphoresis. The prescription is called “drastic diaphoretic prescription”. The four ingredients jointly achieve the actions of relieving exterior, dispelling cold, removing the lung qi and curing cough with dyspnea.

在“方义解析”部分,这4个句子也是“方义解析”部分较难翻译的句子。由于使用了 “as”、“with”等介词和“adj. + n + -ed + N”结构,使得译文简短、语义准确、句子简化。使得原本语义丰富、结构复杂、语言高度凝练的句子,在译成英文时,显得结构简单,语义准确,少动词,符合英语习惯。

中医语言高度文学化是中医语言的特征之一。这主要体现为中医语言凝练、含义丰富、四字句多等。另外,由于中医基础理论深奥玄妙,使得中医翻译比较困难,译文往往较长。中医方剂中的“证治解析”和“方义解析”两部分,包含了中医理论、病因病机、四气五味以及配伍中的君臣佐使等内容,使其成为中医翻译中最难翻译的内容之一。做到译文简洁实属不易。译文简洁,简化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英语习惯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上翻译技巧,希望广大翻译者能够共同努力,交流经验,探讨中医翻译,争取使中医译文简洁明晰、语言地道、句子结构简化,符合英语语言行文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永安,李经蕴.对目前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中的一些问题的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2):1127-1128.

[2]李永安.词素层译法在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翻译,2005,5(2):50-52.

中医药翻译 篇8

一、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视角下中医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医药知识基础薄弱及实践经验。中医翻译包括书面翻译和口头翻译两种主要形式,是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组成内容。从事中医药文化翻译的工作人员主修专业大多为各种专科外语专业以及对外汉语专业,为了满足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的需要往往只接受了短期的中医药基础知识教育,因此理论基础相对薄弱,而且缺乏一些实际中医药操作经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理论性错误或是表达不够精准,为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2.缺乏严格规范的翻译理论与翻译标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卷帙浩繁的中医学典籍,代表我国中医药发展整体成果。中医典籍中含有大量的专有名词和各种文言词汇,为翻译带来较大困难。在中医药文化翻译过程中没有指定较为严格规范的翻译标准,经常出现同一词语不同译法的现象,不利于中医药文化传播交流的准确性。目前所参考借鉴的中医药学方面的论著在一些专用名称及基本医学原理表达上出现差异,为国外一些中医药学研究者带来较大麻烦与误解。

3.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翻译水平不达标。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是我国中医药文化能否又好又快走向世界的关键。翻译人才必须在深刻了解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工作,并且要对外国语言以及外国语言与本国语言的译介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在翻译过程中注意技巧的运用。而当下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数量与质量均有欠缺,翻译人员对中医药理论知识掌握不好,翻译缺乏一定的原则,也不注意灵活翻译方法的使用。

二、提高中医药文化中医翻译水准的主要措施

1.加强中医药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翻译人员必须经过高等院校严格的外语专业教育或者对外汉语教育且专业素养优秀,在具备良好的翻译素养之后必须进行中医药文化进修,不仅要对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还要对中医药实践非常熟悉。为了减轻学习负担可以进行中医药文化分科式教学,确定学员的专攻项目。良好的中医药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从事中医药文化翻译工作的重要前提。

2.确立权威严格的翻译理论规范。综合所有中医药文化典籍和一些较为规范的翻译理论著作,制定科学严格的翻译理论标准,为了提高翻译工作的统一性可以编制相应的中医药文化外译教材,制定翻译权威,供学员进行综合学习。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在遵守翻译理论规范的基础上,通过了解中外双方文化差异与语言表达差异,来进行灵活性的翻译活动。

3.加强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是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传播质量的主要凭借,必须重视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可在各个高等中医院校中设立中医药文化翻译专业,大量聘请外教与专业的中医药学医师担任专业授课教师,即提高学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休养与实践能力,又培养翻译语感。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投入,优化办学条件。

4.注重翻译经验的积累与翻译方法的创新。中医药文化翻译人员在翻译工作中应当注意积累翻译经验,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与外国人的交流探讨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与思维行为方式,采用最易接受的方式对外国人进行书面翻译或口头翻译。注重翻译方法的创新,不断优化翻译思维。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和文化交流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中医药文化逐渐在世界氛围内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在未来的世界中我国中医药文化必将会为全世界人民带来健康养护方面的帮助。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视角下应当注重中医翻译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研究,认真探讨研究中医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专业高水准中医翻译人才、探索科学规范的翻译策略等方面逐渐提高中医翻译水平。较高的中医文化翻译质量必回大力促进中医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保证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为巨大贡献。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各行各业都在全球化进行中进行交流与融合。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受到世界各国青睐,由此,中医翻译理论以及翻译实践工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视角下的中医翻译关系到我国中医药古典传统文化精髓的世界性传承,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当下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中医翻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研究指出解决中医翻译问题的对策。

中医英语翻译探索 篇9

中医英语是科技英语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的一个分支, 与此同时, 也是中医学和英语语言学相交叉的一门学科, 具有专业词汇多, 单词晦涩难懂、长句、套句出现频率高等特点, 所以它具有自身独有的翻译要领和标准。

一、音译法

(一) 基本原则——“译无可译, 所以不译”

在任何一门语言中, 总有反映该民族特有的事物、思维及看法的词语。这类词语在其他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语。虽然这些词在一国语言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但它们却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它们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有的文化, 是这一文化区分其他文化的象征, 对这类词语, 音译法是较好的翻译方法。

(二) 适用对象

“尽可能保存内容的准确性 (信) 、寻求英语表达的原汁原味 (达) ”是词汇层面上的翻译。

例如:抽象名词:道家、仁、阴阳、气、气功;具象名词:脏腑、命门;医家:张仲景:Zhang Zhongjing;方剂:四君子汤:Sijunzi Decotion。

另外, 尚有一些具备中医特色内涵术语的翻译, 比如:Chinese Medicine——中医, Chang 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长春中医药大学,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WHO西太区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

二、仿造化

仿造化翻译便是用英语中已有的相关词语表达中医特有的观点, 经由对英语已有单词的重新排列组合向英语语言加入中医特有的观点和表达法。仿造翻译不仅应用在单词术语的翻译上, 在句子层次上的翻译也表现得很显著。例如: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Following Yin and Yang ensures life, while violating leads to death。”

“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Deficiency of Yin generates heat while deficiency of Yang produces cold。”

三、定义化

中医用语的一个典型特征便是简单明了, 言简意赅。但翻译时却很难应用相称单元的英语词汇将其表达清晰。因而, 翻译变成了说明, 即用英语给中医观点下定义。如:

辨证论治:Syndrome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symptoms and signs。

四、多样化

由于中医名词术语自身存在着一词多义、数词同义及概念、观点交织的现象, 不同术语在不同情况下, 其含意可能有所差别, 并且因为一定的英语词语只能表达一定的中医术语的某一部分, 因此一个中医术语在不同的情况下, 便会出现不同的翻译方法。如“虚”是中医学中使用很普遍的一个观点, 按照不同的情形它在英语中可能有一些特有的对应语:asthenia、deficiency、insufficiency、weakness、debility、hypo function等等。翻译时应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恰当的词语来进行翻译, 不可一概而论:指脏腑的“虚”时可用asthenia, 如“脾虚”可译为asthenia of the spleen;纯指功能的衰弱, 也可以用hypo function来表达;表示“体虚”这一概念时, 也可用weakness或debility来表达。

参考文献

[1]牛喘月.中医英语翻译的基本特点[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2 (02) :159-160.

[2]王秀丽.汉译英过程中的音译法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1 (01) :138-139.

中医药翻译 篇10

关键词:取象比类,隐喻,中医,翻译策略

1“取象比类”之定义

现代中医界的学者们基本认为, 所谓“取象比类”是中国古人利用自然的“象”, 来认知和解释万事万物, 并且以“象”来推测未知领域[1]。黄帝内经中亦将其称为“援物比类”

从西方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角度理解, 中医“取象比类”思维方式即基于“隐喻”的思维方式。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 隐喻不在只是众多修辞手段的一种。“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修辞手段, 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们一种认识新事物的需要, 具有组织人类概念系统发展人类的功能。[2]”Lakoff和Jhonson所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 隐喻不单单是简单的语言修辞手段, 而是人类利用已知的某个或某些经验认知, 理解阐述未知事物或体验的认知过程, 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结果。[3]这与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的表述极其相似。“取象比类”用具体物象阐述抽象艰涩的医理, 使复杂抽象的学术概念喻于常见的自然现象和事物中, 而隐喻也正是中医语言的中显著的特征之一[4]。

2“取象比类”思维过程

中医的“取象比类”思维方式, 虽与隐喻相类似, 但其思维过程仍有去独到之处, 主要包括“取象”和“征象”。

2.1“取象”

中医的“取象”过程与一般的逻辑思维相比, 有其独特之处。“象”思维获取的感性材料并非局限于对事物本身的感觉、知觉、表象, 还包括着事物自身范围之外的一些内容:如事物存在的时间、空间;本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事物自身的发展趋势;对人所造成的情感等等一切的可以反映观察对象存在的内容[4]。例如, 对“肝”这一感性材料的获取.就抛去了具体的“肝”的形状、颜色、质地等表象.而直接获取“肝”这一脏器具有疏通、发泄、升发的特性和发展规律。

2.2“征象”

“征象”即思维理性材料的获取过程。对于感性材料的抽象提炼, “取象比类”思维远远超出了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而是开始运用分析和归纳等更复杂的心智活动能力, 即相互征象---提炼事物所共有的特征或规律[4]。如“角”“青”, “风”, “东方”, “春季”这五类词, 由于“角”在五音之中、“青”在五色之中.“风”在五气之中、“东方”在五方之中、“春季”在五季之中都具有类似于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或规律.所以这五类事物可以相互征象。

3“取象比类”思维影响下的中医隐喻的语言特征

在中医中体现“取象比类”思维方式的影响下, 其术语中的隐喻性呈现以下特征:系统性、语境依赖性、模糊性、局部性, 开放性。

根据隐喻理论, 喻体在向本体映射的过程中, 可将其中的一个或数个特征转移到本体之上, 在很多情况下是数个特征成系统地向本体映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这种关系, 就造成了隐喻的系统性。而这种系统性, 就体现在中医术语隐喻中潜在的概念之间的结构关系。如表示整体和部分、因果关系等术语体系中。例如, 在中医中, 常以山喻人, 头部的疾患, 喻为“巅疾”, 各部位的术语中, 也有山廓、巅顶骨、山根、后山骨伤、山角骨伤等。

隐喻术语的语境依赖性表现在, 在无语境背景, 单独审视中医隐喻时, 语义往往是不确定。中医语境有外部认知语境和中医术语隐喻中内化的语境之分。其中, 外部语境对于中医语言的理解具有突出意义, 即读者对中医理论以及中医理论所赖以存在的古代文化和哲学的认知。全面准确的理解中医术语的隐喻含义, 就必须有足够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文化传统的知识储备。这也给中医术语的翻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学者对模糊性定义为, “对于一些事物, 我们无法找到精确的分类标准, 关于是否属于某一类很难作出明确的断言, 事物这种类属的不清晰性称为模糊性。简言之, 模糊性是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 是对象资格程度的渐变性。[5]”人类的表达形式有限。但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也就是说人脑中印射的信息是无限的。因此, 语言符号只能概括地反映客观世界, 不可能精确地对每个事物及其性质都进行表达, 这就造成了中医术语的模糊性。

从语义的角度来说, 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都分别有其特定的语义范围, 二者并不重合, 同时, 二者的语义范围都包含许多的语义特征, 而某个隐喻往往仅包含一个或部分语义特征, 这就造成了中医术语的局部性。如中医中有“舌面如镜”的表达, 意为舌面没有舌苔, 如镜面一般光滑。镜本义指镜子, 有光滑, 能照见形象的器具的主要特点。在这个术语中, 只映射了“镜”的诸多特征中“光滑”这一项。

中医术语隐喻具有开放性, 即中医隐喻中喻体可以有多种选择, 并且随着人们的认知发展, 不断变化。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一方面中医学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断被人们发现, 同一本体可以用不同的喻体来加以说明。另一方面, 人类旺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得原本无关的事物间出现了新的关联, 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各类同义术语, 体现了人们对于事物认知的不断加深。

4 中医隐喻的翻译策略

中医隐喻的这些语言特征, 直接影响译者对于翻译的策略的选择。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译教程》中指出:“隐喻翻译可为一切语言翻译的提高借鉴。在翻译隐喻时, 译者会有多种策略的选择:如使用译入语重新塑造形象, 或直接传达原文语义, 或对内容进行修改加工, 或完美的融合原文中的意义和形象。而策略的选择与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文内重要性的联系, 都密不可分[6]。

总体上, 隐喻的翻译策略可以分为直接翻译、间接翻译以及二者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一些中医隐喻往往就有物理上的相似性, 即着眼于外形、形态、颜色、声响等外在特征的相类似。此类隐喻把人类认知中都固有的、可辨识的事务当作喻体。因此,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策略。例如, “蜘蛛胀”这一中医疾患术语就可以直译为“spider-like distention”。蜘蛛的意象对于西方读者是十分熟悉的, 无需其他冗余的释义就可以形象准确的认识这一病症的特点。

然而, 民族性是中医语言体系的显著特点之一。没有任何语言能够直接给译者提高一套完整对应的术语体系。主要的翻译难度就在于隐喻其中的中国传统[7]。如果这类隐喻也使用直接翻译法的话, 很难让读者在已有的认知世界里找到信息进行联系和推测。在这种情况下, 译者就必须使用间接翻译策略, 改动原文的语言形式, 传达词汇的语言价值和文化内涵, 提高翻译的效果。

5 翻译技巧

在了解了不同译文对翻译策略的要求后, 译者可以采取不同的具体的翻译技巧进行实践, 主要包括:对等映射翻译、转化明喻法、转换等效翻译、直陈等效翻译、补偿等效翻译。

5.1 对等映射翻

对等映射翻译, 即一一对应的映射翻译策略, 是直接翻译策略最主要的技巧。对等映射翻译法实质上就是异化法。这种翻译法不仅保留原隐喻原汁原味的意象和文化, 又丰富了译入语的意象和文化。例如, “胃者, 水谷之海, 六府之大源也。”可翻译为;“The stomach is the sea of the food and water and the major source of the six fu-organs.[8]”首先必须理解, 原句中“海”和“源”是“胃”的隐喻。译文使用对等映射法, 把隐喻“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译为“the sea of the food and water”和“the major source of the six fu-organs”。

5.2 转化明喻法

与隐喻相比, 明喻更直接易懂。如果采用直接翻译的技巧, 使译文晦涩难懂, 就可以将其以明喻修辞译出。例如, “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9]”可译为:“The heart is just like a king organ from which spirit emerges.”原文将“心”喻为“君主之官”, 可理解为“像君王一样的器官”。译文把隐喻转化为明喻 (just like a king organ) , 使语义更加具体明晰。

5.3 转换等效翻译

受到文化历史各种因素的影响, 同一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和表达, 而译语中有另外一种能够引起和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模式。因此, 可采用转换等效法。例如, “孤精于内, 气耗于外。[8]”可译为, “Yin keeps inside while yang outside.”译文把“孤精“的隐喻转化为yin。这样不仅能准确表达原隐喻含义, 也使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

5.4 直陈等效翻译

上文也提及, 中医语言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性, 直译法经常行不通。因为, 由于文化历史原因, 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意象, 为了保证译文的可读性, 必须抛弃原隐喻的语言结构和民族特性, 直接陈述其中的医理。这种翻译的缺点在无法使读者体会原文中的美学文化价值, 但能完整顺畅地传递信息, 提高读者准确吸收理解信息的效率。例如, “仓廪不藏着, 是门户不要也。[8]”可译为:“Failure of the intestine and stomach to receive food and water is due to failure of the kidney to restrain.”句中含两个隐喻形象, 即“仓廪”和“门户”。由于这两个意象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 无法在译语中找到完全相符的形象。译者为准确表达原文含义, 放弃了原文的文化内涵, 把“仓廪、门户”译为 (the intestine and stomach和the kidney) 。

5.5 补偿等效翻译

言简意赅, 语言凝练, 是中医语言的一大特点, 单个字或词往往能让读者体会出丰富的含义, 再加上民族文化、典故等, 翻译时就必须在原句主干的基础上, 添加必要信息, 以期能在译文中体现原句语义功能。当然, 在采用这种译法是应特别注意,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信息, 注意术语和文字的信息表达效率, 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例如, “左右者, 阴阳之道路也。[10]”可译为:“Left and right are the routes for ascent and descent of yin and yang.”译文译文译出原句所含内隐信息 (ascent and descent) , 补充说明阴阳运行的方式, 使译文不致让人感到突兀难懂。

6 总结

中医的“取象比类”的意象思维方式, 中医翻译与科技翻译不同, 虽为医学资料, 但其文化负载量大, 翻译难度大。在应对中医隐喻时, 译者应准确透彻地理解原文的隐喻意象, 辩证合理地选择翻译策略, 灵活地应用翻译技巧, 以完整准确完传递中医医理为前提, 尽力给读者呈现中医独特的语言魅力和丰富的哲学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任秀玲《.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沦的基本范畴——取象[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 23 (9) :799-802.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471.

[3]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5.

[4]王宏利.中医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简释[J].中医药学刊, 2004, 22 (3) :510.

[5]苗东升.模糊学导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20.

[6]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 Ltd, 1982:113.

[7]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3:1-2.

[8]李照国.黄帝内经·素问[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5:151, 211.

[9]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271-273.

上一篇:《火烧云》下一篇:听力教学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