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次模型

2024-06-03

管理层次模型(精选八篇)

管理层次模型 篇1

“战略主导型项目群管理流程”模式, 即“战略主导层 (Strategic Leading Level) ——耦合模式层 (Cou pling Model Level) ——操作层 (Operational Level) ”三层次构成的“项目群管理流程层次结构模型” (简称“SCO”模式) 。详见图1。

2“SCO”模式的层次流程

2.1“S”层次流程

该层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内外部环境等因素, 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 制定与企业相匹配的总体战略, 为“战略主导型项目群管理流程”的构建奠定方向性的基础。

(1) 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是指能够对组织造成潜在影响的外部力量或机构, 由具体环境和一般环境两要素组成。具体环境对管理者的行动和组织目标产生直接影响, 包括顾客、供应商、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 以及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各种利益集团;一般环境对组织影响较小;内部环境指组织文化, 对企业战略定位同样有深远影响;在企业战略定位时, 管理者还应综合分析和评估企业自身实力、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以及资源约束等方面。

(2) 企业战略定位。确定企业“要干什么”, 即发现能为公司带来高额利润的经济活动领域, 并在目标顾客、业务范围、行业、价值链、市场区域等方面准确定位, 为项目选择和项目群构建提供依据。

(3) 总体战略制定。明确战略理念, 确定企业使命、宗旨、基本经营方针、经营纲要、行为方式等, 并分析组织资源、所处环境等约束条件, 确定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

2.2“C”层次流程

C层次是承上启下的层次, 在“SCO”模式中极为重要, 关系到战略是否能真正得以贯彻到项目群管理的过程中, 实现战略落地。

(1) 目标耦合。以企业总体战略为依据, 建立子战略目标、职能战略目标和阶段性战略目标, 构建与企业战略匹配的项目群目标, 设定部门总体目标, 再运用WBS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工作结构分解) 等方法, 站在全局的角度, 横向、纵向分解各级目标, 通过有机协调、整合各子目标, 进而建立目标耦合标准。

(2) 运营模式耦合。运营管理模式包括运营战略规划、资源调度与配置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 是企业正常运作的基础, 而项目群管理则是“SCO”模式推行的关键一环, 将项目群管理模式与运营模式有机耦合起来, 能将项目管理融于运营管理的实践中, 减少冲突。

(3) 组织模式耦合。组织结构决定企业利益格局, 直接制约项目群管理流程的顺利运行。构建与“SCO”模式相匹配的组织必然打破当前利益格局, 为顺利推行“SCO”模式就必须与现有组织耦合起来, 并通过工作分析、责权利定义、集权与分权等人力资源方法达成目标。

(4) 项目群耦合标准与体系的建立。项目群耦合标准与体系包括目标耦合、运营模式、组织模式等方面, 以支持“SCO”模式的顺利运行, 即通过运用FBS (Function Breakdown Structure, 功能结构分解) 和WBS等方法, 建立起以企业战略为指导, 资源最优配置为目的的耦合标准与体系。

(5) 协同管理模式的确定。协同管理是项目群管理的核心, 直接影响项目群管理的效率和绩效。协同管理模式的内容包括项目群间协同管理、项目群内横向、纵向协同管理, 项目群与战略间的协调, 项目群内功能模块 (进度、费用、资源等) 之间的协同。协同管理能有效整合企业资源, 提升资源利用率, 缩短项目完工工期。

(6) 项目群管理流程耦合模式。项目群管理流程耦合模式是有效整合“SCO”模式的关键。流程耦合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流程运作模式、流程支撑 (包括功能、组织、信息沟通机制等) 耦合模式、目标耦合模式、流程管理模式、协同管理模式等。流程运作模式和支撑平台, 是具体操作流程顺利推行的基础和保障。

2.3“O”层次流程

“O”层次是操作层, “O”层次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1) 项目群形成阶段:项目群形成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备选项目进行定义、评估、筛选、确定优先级, 并按照项目群构建标准建立合理的项目群, 完成项目群形成报告。 (2) 项目群计划阶段:按照项目的具体情况, 编制工作分解结构 (WBS) ;明确项目群的管理任务, 明确每个人的权限和职责;制定项目群内各项目的进度计划和总体进度计划;编制项目群研发、项目群采购计划;编制各种费用、资源需求的预算;建立项目群管理的各种工作制度;确定项目群协同管理计划, 运用FMEA (失效模式分析) , 估算项目群管理中的风险, 编制紧急预案。 (3) 项目群实施&控制阶段:实施项目群计划, 对费用、进度、资源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监控;对资金、资源等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同时提升资源利用率;发生紧急事件、重大事件时, 快速决策, 及时调动人力、物力加以解决, 控制工期;在项目群管理过程中, 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 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SWR (Special Work Request, 特殊工作需求) 表单, 会签各单位, 进行尝试, 并逐步改进。 (4) 项目群评估阶段:项目群管理流程评估。包括问题收集、资料整理存档。组织实力、环境评估。

3“SCO”模式的优势

从“SCO”模式的构成来看, 能够有效克服当前项目群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具有明显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能实现战略目标与项目目标的有机耦合。目标耦合能有效整合项目目标、职能部门目标、子战略目标, 使其始终保持一致, 运营模式耦合、组织模式耦合为目标耦合的实现提供基础支撑。 (2) 流程具有系统性, 对环境适应能力强。“SCO”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层次、各环节紧紧相扣, 能极大地提升项目群管理效率, 不断优化的“SCO”流程模式能始终保持与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相一致, 做到应时而动。 (3) 逻辑结构清晰合理, 层次分明。使项目群管理活动能更有效率地推进, 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有效控制了项目费用, 缩短了项目完工工期。 (4) 项目选择与流程评估标准明确。避免了“偏好”选择现象的发生, 确保了“SCO”模式战略主导的性质。 (5) 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组织模式耦合为项目群协同管理的实现提供了组织保障, 使各项目间能够有效地沟通, 实现优势互补。

尽管“SCO”三层次模式还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 但本文认为, 随着“SCO”模式的不断完善, 该模式将成为国内外项目群管理流程的主要模式。

摘要:战略解决“方向”问题, 项目群管理解决“手段”问题, 流程则解决了“耦合”问题, 从而有效地实现战略落地。通过深入分析当前项目群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及战略和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 构建“战略主导型项目群管理流程层次结构模型”, 即构建“SCO”模式, 以及实施该模式的配套机制,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企业项目群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和理论问题, 也为国内外项目群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项目群,管理流程,SCO模式,耦合,协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望, 杜纲, 齐庆祝.项目群管理模式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14 (3) :75~79.

PDF论文(层次模型) 篇2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李玉秀 戴成秋 [摘 要]根据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以所在学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大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测量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提出了见解。[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测量;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1)05-0077-03 当今社会,就业结构总在不断的调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培养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能力强的大学生成为了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研究的新课题。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在于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并通过模型的评价结果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个人成长。高等教育最终是要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因而,我们的素质评估体系应当与社会人才评估相接轨。笔者利用自己长期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对优秀的毕业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在积极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2],构建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1、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全局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个方面,要能系统的产生一个人才评估报告[3]。(2)导向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是能让大学生 更好的了解自己,从而激励他们加强自己某些薄弱的素质。(3)易于实施性原则:检验评价指标体系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是否易于实施,操作繁琐、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终将会淘汰。(4)真实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真实,测试数据、项目等都必须能真实有效。2、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本文考察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就业,是由胜任就业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组成。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法,筛选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并应用主成份分析法将各项素质归类分层。最后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以下是最终建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递级层次结构图,见图1。[作者简介]李玉秀,湖南工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戴成秋,湖南工学院(湖南衡阳,421002)。[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工学院科研资助项目。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思 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人际交往素质个人特质素质 身体素质 公平正直心理健康外语 实践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处理 领导能力 自信心 认真严谨演绎思维 灵活性 毅力 身体健康程度 热爱生活专业知识 2011年6月 文史博览(理论)CultureAndHistoryVision(Theory)Jun.2011 77(下转第84页)3、建立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 判断矩阵是以上一层某一要素作为评价目标,通过对本层要素进行两两比较,从而确定矩阵元素。3.1建立判断矩阵 评价体系的第一层即“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标准,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人际交往素质、个人特质素质及身体素质进行两两比较。设这五个素质分别为A1、A2、A3、A4、A5,则建立的判断矩阵如下(Aij表示Ai与Aj相比对上一层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对重要性): 判断的度量是表示要素Ai对Aj的相对重要的数量尺度,即Aij的数量形式。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而言,建立判断尺度定义如表2所示: 表2的量化值是Ai/Aj的值,如果计算Aj比Ai的重要程度,则可由公式:Aji=Aj/Ai=1/Aij计算而得。依据判断的度量方法,向有责任心的辅导员、优秀的毕业生、就业单位人事负责人发放问卷调研他们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人际交往素质、个人特质素质及身体素质这五个因素进行的两两比较的结果,建立数值判断矩阵A,如下所示。3.3各层素质权重的计算 根据层次分析法理论,我们可以选择和法、根法、特征根法和对数最小二乘等方法来确定权重,相应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其中比较好的方法是和法和根法。本文选用和法,和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Wi= n j=1 ΣA ij n k=1Σnj=1 ΣA kj 由公式可计算出A1、A2、A3、A4、A5这五个素质的权重。具体如表3所示: 应用同样的方法,最后为了便于测试和统计,稍作修正得到的测评层各素质的最后权重分别如下:公平正直(0.09)、热爱生活(0.1)、心理健康(0.1)、专业知识(0.05)、外语(0.04)、实践创新能力(0.05)、人际关系处理(0.05)、领导能力(0.04)、自信心(0.1)、认真严谨(0.07)、演绎思维(0.04)、灵活性(0.03)、毅力(0.05)、身体健康程度(0.19)。4、大学生综合素质测量方法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各素质的权重出来以后,就可以对大学生的素质进行测量了,这14项素质的测量主要分三种情况来考虑:身体健康程度主要由体能测试和医院体检来决定;专业知识、外语、实践创新能力、演绎思维可由专业试卷、操作、交流等来测试;而其余素质主要属于心理测量范畴,需要应用心理测量技术,比如说投射技术、自陈量表、评定量表等。为保证测量数据的质量,还应做到:(1)专业试卷的制卷要做到全面、客观,专业操作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操作的各个过程及结果。英语交流要做到即兴,实现常态化交流及考核,这样才能得出有效度、可信度较高的数据。(2)如采用投射技术,由于测试没有客观的打分标准,因此要求测试者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一般由专门的心理测量专家来承担。(3)如采用自陈量表方式,必须保证测试问卷的质量。在问卷测试前,要对评测问卷项目进行调研及试测,并进行可信度和效度检查。(4)如采用评定量表方式,由于是多人 A1A2A3A4A5 表1判断矩阵模型 大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 A14A24A34A44A54 A11A21A31A41A51 A13A23A33A43A53 A15A25A35A45A55 A12A22A32A42A52 A1A2A3A4A5表2判断尺度定义 Ai与Aj同等重要Ai比Aj稍微重要Ai比Aj较强重要Ai比Aj强烈重要Ai比Aj极端重要两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135792,4,6,8因素比因素量化值1 2312 1/2121/21/21/31/211/31/2123121/22 2 1/2 ΣΣΣΣΣΣΣΣΣΣΣΣ Σ ΣΣΣΣΣΣΣΣΣΣΣ 1 A1A2A3A4A5 WA1=9/(9+4.5+2.67+9+6)WA2=4.5/(9+4.5+2.67+9+6)WA3=2.67/(9+4.5+2.67+9+6)WA1=9/(9+4.5+2.67+9+6)WA1=6/(9+4.5+2.67+9+6)0.2890.1440.0860.2890.192 因素计算机过程 结果表3五个素质的权重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78!!!!!!!!!!!!!!!!!!!!!!!!参与评价,可能会评价人对受测人了解不够、评价人情绪波动或评价人脱离评价标准等等情况,难免出现评价误差。对此,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处理数据,再进行加权综合平均。5、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计算出的大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权重,采用百分制的给分形式,则可以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应用上述的综合素质测量方法,则可以获得被测实体的各项素质数据,统计各项数据的和则可以求的某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分,并可给出其得分较低的素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改进,努力完善自己。[参考文献] [1]李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2]王莲芬,徐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3]毛军权.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2(6)(责任编辑:潇红)想象与联想,与每个运动项目所蕴涵的空白对话,达成一种融合。其中以学生与运动技能的对话为核心和主体,教师以自己与运动技能的对话为前提,引导学生获得每项运动技能所蕴含意义的同时,达成学生的自我理解与建构。3.2.4教学模式要走向师生互动 生命化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的做法,使教学走向师生互动、交流。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活动,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真正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才能彼此敞开心扉,进行交流,体育教学才能得以有效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之间交流多,能够针对性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即教学时可对症下药,使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学生掌握了相同的教学内容,使原本素质较差的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及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生命化的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被动式教学为主要式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权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不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规范学生;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时刻关心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学生提供质疑的空间,使学生学会运用批判的思维,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课堂上对学生要既有鼓励又有安慰、帮助,增强学生的运动成就感,提高学生主动锻炼的自信心;再次数加强合作教育,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帮助、评价合作,创设富有生气的协同学习氛围,实现教学共振、教学相长,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7]。4.结论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观,积极构建和谐、愉快的人际氛围。充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动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自由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之光把世界和自身照亮应当是教育最真切的意义和使命。[参考文献] [1]张美云.近年来我国大陆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4):13-16. [2]虎技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初探[J].甘肃科技,2007.23(2):242-244. [3]马卫平.体育与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90. [4]徐敏杰.浅谈构建生命体育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处教育.理论2007.3:117-118. [5]章舒岑.浅析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课堂教学新途径[J].科教论丛,2009,5:287. [6]鲁红.生命化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6):82-83. [7]卢建明、谢萍萍,陈久.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2010.32(2):121-124.(责任编辑:潇红)

管理层次模型 篇3

根据文献[2] 定义, 人类社会中这种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多样、影响因素众多且常带有随机性的系统被称作大系统。钱学森教授[3]认为:“如果子系统种类很多并有层次结构, 它们之间关联关系又很复杂, 这就是复杂系统。例如: 生物体系统、人脑系统、人体系统、地理系统、社会系统、星系系统等”。

1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本文阐述的复杂社会大系统是指具备以上特点的人类社会组织, 即复杂社会大系统是指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多样、影响因素众多的复杂的人类社会组织系统, 如一个集团企业、一个协会、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人类地球的组织管理系统都属于复杂社会大系统。复杂社会大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 1) 目标复杂性。复杂社会大系统的目标具有多样性, 有企业目标、政府组织, 有总体目标、局部目标和个体目标, 各种目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有些目标又具有动态变化性, 且受众多因素影响。

( 2) 结构复杂性。复杂社会大系统具有众多的组成要素, 各个要素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关系, 随着环境与时间的变化, 以及不同的目标和任务的需要,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内部结构也必须调整和变化。

( 3) 环境复杂性。复杂社会大系统具有复杂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 这些环境对复杂社会大系统的影响也愈来愈大; 同时,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时间和空间发生了相对变化,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外部环境更加广阔, 影响因素更多、影响程度更大。

( 4) 方法、手段不确定性。按作用的原理分, 管理方法涵盖了经济方法、行政方法、社会心理方法和法律方法; 按方法的量化程度分, 管理方法包括了定量方法、定性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

复杂社会大系统自身的特点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对传统的组织管理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管理理论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组织目标, 而忽视了组织在存在、稳定与发展方面的需求。对于复杂社会大系统来说, 首先应当保持系统自身不瓦解, 实现系统内部自我协调、自我修正与完善后, 才能进一步考虑如何去实现组织的任务和目标。

2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管理层次模型

传统的管理思想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4]。事实上,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目标有时候是难以准确定位的, 有时候也会出现错误, 而传统的管理理论不能解决组织目标的自我修正和管理机制的自我完善等问题。对于一个复杂社会大系统来说, 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如何使其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协调, 从而使整体系统能自学习、自适应、自完善, 并成为一个能持续存在、不断发展和稳步前进的有机系统; 然后才是如何运作这个系统, 如何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去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完成特定的任务。

成思危教授提出了管理科学的三个层次: 管理基础、职能管理和战略管理; 彭剑锋教授提出了管理的四大支柱: 机制、制度、流程和技术。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复杂社会大系统的管理层次结构模型, 用来指导复杂社会大系统的管理研究和实践, 厘清复杂社会大系统管理的重点和关键, 明确复杂社会大系统管理工作的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运作管理分为四个层次: 基础层、架构层、过程层和技术层, 如图1 所示。其中, 基础层和架构层是面向系统自身建设的, 过程层和技术层是面向目标任务的, 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基础和保障, 在复杂社会大系统管理过程中必须先打好 “基础”才能往更高的层次发展。

基础层又称为复杂社会大系统的 “管理基因”层, 它是复杂社会大系统管理的核心, 是保证系统能够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的核心机制。它维持着复杂社会大系统内的秩序, 决定着系统的性状, 能有效防止系统的内部矛盾走向极端, 并能约束管理单元或管理者的行为, 使其目标与整体系统的目标尽量保持一致。正像人类基因不受大脑控制一样, 人类基因控制着人的属性, 决定了人类共同的构造和形状,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 “管理基因”也不受系统管理者控制, 它维系着复杂大系统的存在与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在不同的管理时代进行传递和复制, 如宪法、刑法、公司法、会计法等。早在1988 年, 哈耶克就强调了 “规则”的核心地位, 指出新规则的传递能使那些组织通过运用规则而成功地 “复制”。

架构层是复杂社会大系统的管理系统的 “躯干”, 是与 “管理基因” 相一致的系统内部构成与外在形状。这些构成与形状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它不以最高管理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如三权分立机构、法律机构、监督机构、军事机构、外交机构、行政管理机构、人大机构, 等等, 这些机构的设置与相互关系的确定体现了 “管理基因”中的权力约束机制、权力分离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

为了提高系统执行任务和完成目标的能力, 在行政管理机构中, 又仿照人体的 “大脑”、 “器官”和 “神经网络” 等思想划分决策中心、信息中心、监督中心、行政审批中心、综合执法中心、公共建设与服务中心, 等等, 即仿人型组织[5], 从而形成部门协调系统、后勤保障系统、人力资源系统 ( 公务员的培养、选拔、考评、奖惩等) 、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监察系统等, 分别与人体大脑、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相对应。这些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够大大降低复杂社会大系统的运作管理成本, 提高复杂社会大系统的反应灵敏性、决策科学性和抗腐败能力。

过程层是复杂社会大系统在管理过程中针对目标任务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 即传统的管理过程。

技术层是复杂社会大系统在执行任务、完成系统目标的管理过程中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集合, 它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技术和方法在决策、激励和控制等方面的应用。钱学森教授提出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也属于本层的方法。

3 复杂社会大系统管理基因

生物学上对基因的定义是: 基因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也就是说, 基因是决定一个生活物种的所有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因子。同样的, 管理基因也是决定一个企业管理性状的最关键因子。所谓管理性状就是指一个企业的管理区别于其他企业而为自己所独有的特征, 这种特征除了作为一企业管理对于另一个企业管理的区分外, 并无保证该企业管理取得成功之功能。李宝山教授[6]认为, 管理基因就是企业对其资源进行获得、分类、整理、存取、使用、分享、更新、创新等的最小方式单位。此处, 他强调的是管理基因的个性特征和实质。

正像人类基因不等同于某个具体人的基因一样, 人类基因是所有健康的人都具有的, 无论是大人、小孩, 男人还是女人,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 “管理基因”也不等同于某个企业的管理基因, 而是所有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社会大系统管理都具有的共性的管理特征, 它包括管理方法、手段、法则或形式。此处, 所强调的是 “管理基因”的共性特征和表现形式。通过对一类优良系统所共同采用的管理规则、手段和方法的提炼, 对那些决定复杂社会大系统管理性状的管理规则、手段和方法, 我们可以称之为复杂社会大系统的 “管理基因”。这样做对于改进复杂社会大系统的管理不仅是有益的, 而且是可行的。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 “管理基因”是作用于管理个体头脑之中, 控制管理个体按一定规则进行分工与协作, 从而维系系统的结构形状以及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一系列共性管理理念、法则、机构模式和基本制度。好的 “管理基因”能阻止系统的分裂和瓦解, 促进系统的自我适应和自我完善。复杂社会大系统的 “管理基因”具有客观性和进化性。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 “管理基因” 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机构模式和基本制度。管理理念可以看作一系列的管理思想, 如人人平等的理念、民主理念、系统化理念、少数子系统 ( 包括部门或个体) 不能危害整体系统而多数子系统 ( 包括部门或个体) 的合力可以改造整体系统的理念、 “复杂人”的理念。管理机制包括权力约束机制、权力分离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等[7]。其中, 权力分离机制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权力约束的必要条件, 正像一个球员既不能是规则制订者, 又不能是裁判员一样, 复杂社会大系统的管理部门或管理个体也不能既自己制订规则又自己执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 决策权、执行权、评价权与监督权必须分离。也就是说, 行政管理、监督仲裁、信息管理、重大决策等权力必须互相独立, 相应机构或组织中的人员不得跨系统兼任。同时, 在行政管理内部, 决策与执行、决策与监督、执行与监督等也应该分离。在互相分离的权力机构之间必须形成一方滥用权力或工作失误则其他方都直接或间接受害, 一方工作成效大则其他各方都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博弈规则, 使各方具有共同的愿景, 并确保信息真实、全面、透明以及评判公正、司法独立的公共环境。

如图2 所示, 社会约束、行政管理和机构监督 ( 包括组织、党派等) 三种权力系统必须彼此独立, 不能互相兼任、混为一体。其中, 社会约束体系通过选举产生, 选举过程接受机构监督系统监督, 对于不合法的选举可以宣布重选。三种权力系统中一部分公共职能由上层直接管理, 如信息管理、舆论媒体、监督举报等, 基层组织在职能管理上趋于集成化。

重大决策、行政管理、利益分配和权力监督四种权力必须实行分离,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权与执行权必须分离。权力约束机制、权力分离机制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 约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分离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约束。只有在决策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情况下, 动力机制才能促使形成正确的决策。

4 总结与展望

复杂社会大系统管理层次模型提出了复杂社会大系统管理和发展的顺序与层次。对于复杂社会大系统来说, 其首要任务是建立或完善管理基因, 并在子系统中复制, 也就是首先要建立保证系统的存在、稳定与发展的宏观机制; 其次, 是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 以体现 “管理基因”的思想和理念, 这种结构必须充分应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达到决策的科学性、指挥的统一性、动作的协调性和控制的快速性; 再次才是传统的管理, 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在复杂社会大系统管理中, “管理基因” 不是由管理者建立, 而是由大众制订。例如, 政府对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管理, 首先要在这些单位中建立和完善 “管理基因”, 如公司法、会计法、董事监事机构设置规定、法人代表产生机制等, 通过这些共性的措施来约束管理者的权力, 实现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分离, 从而使这些单位能自我管理、自我修正和完善, 以弥补政府管理能力上的不足。

作为一个新的管理层次模型,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它的完备性和适应性, 并通过具体的应用来加以验证, 其中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如“管理基因”的内涵与外延、“管理基因”的形式与创建、仿人型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创建原则, 等等, 这些工作有的体现在相关的论文之中[6,8,9], 有的将在后续的论文中予以详细阐述。

参考文献

[1]王逸欣, 沙基昌, 陈超.复杂巨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 2008 (10) :42-46

[2]郝宁湘.大系统理论及其思想方法与应用[J].系统辨证学学报, 1998 (1) :18-21

[3]钱学森.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城市发展研究, 2005 (5) :1-8

[4]哈罗德孔茨, 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5:42-48

[5]韦东方, 薛恒新, 游专.动态环境下组织创新模型——仿人型组织的研究与应用[J].机械制造, 2005 (8) :8-12

[6]李宝山, 钱明辉.关于管理生物工程系统的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 2003 (7) :79-83

[7]陈朝晖.公共权力约束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5:67-72

[8]韦东方, 薛恒新, 游专.组织创新与仿人型组织[J].江苏商论, 2005 (4) :107-109

管理层次模型 篇4

城市是社会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方, 是复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复合巨系统。城市基础设施, 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的产物, 它能够排除城市集聚的障碍, 满足市民生存和社会集聚的需求, 同时促进城市的社会化。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城市居民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却相对不足, 于是出现了基础设施的规划管理赶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 城市交通拥挤, 重复性建设比较严重,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过长等问题, 本文的研究就是采用层次分析法, 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各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排序,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1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影响因素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理。

(1) 建设管理, 包括发展规划;场址选择;送电线路的路径选择。 (2) 设备运行、检修管理, 运行管理要坚持巡视检查;进行定期计划检修和事故抢修;预防季节性事故和外力破坏事故;加强技术管理。 (3) 营业管理, 一是做好用户业务扩充管理工作;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和供应可靠性管理;三是抓好计划、节约、安全供应。

1.2 城市环境管理。

(1) 水资源管理。要防止地表水被污染, 合理安排取水量。地下水宜饮用, 但需平衡采水与灌水, 控制地面沉降。 (2) 环境工程的建设管理, 它包括水源、绿地、公园等管理。 (3) 市容、市貌、卫生管理; (4) 生态保护管理。

1.3 城市道路管理。

(1) 对新建或改建道路的质量、进度的监督。 (2) 对道路的维修和养护。 (3) 路政管理。包括掘路管理, 占用路面管理已经被人为损坏道路的管理。

1.4 城市安全管理。

(1) 各种防灾规划、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2) 防灾预警预报系统和应急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3) 社会安全管理。

2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层次分析模型

2.1 层次分析法步骤

在实际问题中, 有些问题难以甚至不可能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来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不可避免;有些问题只需初步选择或者大致判断。这时层次分析法就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工具。特别是对于结构复杂的多准则、多目标决策问题,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决策分析工具。运用进行决策时, 大体上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系统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2) 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4) 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 并进行排序; (5) 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决策。

2.2 模型的建立

2.3 构造判断矩阵

将属于同一上层元素的同层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判断矩阵表示为B=[bij]n×ni, j=1, 2, 3, …n

bij为指标i与指标j相比的重要程度, 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如表2-1所示:

由于不同的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要求不同,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原则来确定各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如城市对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现有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经济条件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可能性等。从而得到以下判断矩阵:

A-B判断矩阵如表2-2所示:

B-C判断矩阵如表2-3、2-4、2-5、2-6所示:

2.4 各层次要素相对权重的计算

根据以上表2-2到表2-6的判断矩阵B, 计算它们的相对权重W1, W2, …, Wn, 其向量形式即为W= (W1, W2, …Wn) , 并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2.4.1 计算相对权重

采用和积法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 将判断矩阵每一列正规化

(2) 列正规化后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 形成向量:

(3) 将向量正规化

(4)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A-B矩阵, 将每一列正规化后的矩阵为:, 将正规化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 形成向量将向量正规化, 得到W=[0.482, 0.088, 0.158, 0.272]T。

2.4.2 一致性检验

查表得, 四阶矩阵RI=0.90, CR=CI/RI=0.005/0.90=0.005≤0.1由此可以判断A-B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果。

同理, 可得到其余四个向量:

经过一致性检验, B1-C1-3, B2-C4-7, B3-C8-10, B4-C11-13矩阵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果。

2.5 层次总排序

在这个模型中, 希望得到的是最低层次的每个元素对总目标的排序权重, 亦即“合成权重”。而以上仅是一组元素对其上一层的某元素的权重向量, 对于总目标的合成排序权重要自上而下的将单一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 第3层上的元素对总目标的合成排序向量W3可按下式计算:

则第三层因素对目标层的权重总排序如下表2-7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 13个影响因素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改建扩建C1、道路修建和养护C11、检修管理C3、预警应急系统C9、运营管理C2、路政管理C13、水资源改造C4、防灾设施建设C8、新建道路管理C12、生态保护管理C5、社会安全管理C10、绿地管理C6、市容卫生管理C7。该排序基本反映出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需要注意问题的重要程度, 说明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建设规划与城市道路管理的重要性。

3 结语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化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运用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 确定各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比例标度, 对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各个因素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这是一个建立在科学决策基础上的顺序安排, 具有可操作性,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摘要: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一种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需要管理者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来跟上城市建设的步伐。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特点, 采用层次分析法, 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模型, 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主要内容来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结果。结果表明:该分析评价模型可用于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影响因素的重要度排序, 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对于不同的城市来说, 基础设施管理的侧重方面不同, 管理者可以通过引入系数, 对评价模型进行修正, 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模型

参考文献

[1]潘晓东, 隋永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交通系统抗灾风险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 27 (1) .6-11.

[2]韩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下道路出入口选址模型[J].铁道勘察.2010.75-77.

[3]刘志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2000, 12 (2) .30-33.

[4]谭跃进, 陈英武, 易进先.系统工程原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5]李欣儒.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 11.

[6]刘志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2000, 12 (2) .30-33.

管理层次模型 篇5

早期的价值链思想是由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来的, 后来由迈克尔·波特教授加以发挥, 使其成为分析和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工具。

成本发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 因此从价值的角度来进行成本管理更容易抓到成本的实质。价值链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本管理工具, 可以说, 价值链分析方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极具应用前景。

二、价值链成本分析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目标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管理目标。从价值的运动来看, 价值从上游企业经由若干企业向最终顾客流动, 并在各节点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企业关心的将不仅包括企业自身, 而且也包括它所置身其中的成本价值链联盟, 合作伙伴之间共同的利益将使企业对各个环节的成败加以关注。因此, 实现企业和成本价值链联盟的价值增值最大化构成了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标。与此同时, 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是由价值链会计与成本管理有机结合而成, 革新了成本管理模式, 更新了成本管理观念, 将成本管理视为成本信息系统和成本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体。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型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具有递阶结构的目标、子目标 (准则) 、约束条件等来评价方案, 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 然后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 最后综合给出各方案的权重。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考虑的因素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 (1) 质量 (Quality) :按照顾客所要求的类型、质量提供产品或服务; (2) 价格 (Price) :按照顾客所期望的价格水平提供产品或服务; (3) 交货期 (Delivery) :按照顾客所规定的交货时间提供产品或服务。因此, 本文将质量、价格和交货期定义为评价合作伙伴的最基本的三个方面, 作为交易成本管理模型的指标, 将影响价值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因素确定为:质量指标, 包括质量合格率 (F1) 、退货率 (F2) 等;价格指标, 包括顾客期望价格/产品或服务实际价格 (F3) 、产品或服务实际成本 (F4) 等;交货期指标, 包括服务响应时间 (F5) 、准时交货率 (F6) 等 (图1) 。

图1影响价值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

综上可见, 使用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型选择价值链合作伙伴的步骤如下:

(1) 对影响合作伙伴选择的各因素进行评比, 确定其判断矩阵;

(2) 计算出反映每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

(3) 对候选企业进行评价, 建立判断矩阵;

(4) 算出每个候选企业在每个影响因素下的权重向量;

(5) 计算出每个企业的最终分数, 最高者为最终选择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2

管理层次模型 篇6

目前, 随着产品市场由卖方向买方的转移,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产品开发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牵涉到人、事、物各个方面, 由一系列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组成。技术活动包括产品结构定义、图纸设计、工程分析等与技术资源的生成和使用密切相关的活动;管理活动包括组织定义、任务分解、时间规划、进度控制、质量和成本跟踪等与项目管理相关的活动[1]。这些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 既存在时序逻辑上的关系, 又必须在系统的思想下以项目的形式统一组织。因此, 对于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 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产品开发的管理活动, 控制项目进度和资源分配, 还要从微观上支持开发人员所涉及的具体设计活动的执行, 反映过程之间的复杂任务关系。

本文通过研究产品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和工作流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结合其各自的优势, 提出一种以项目分解结构树和多级工作流空间为核心的层次化过程模型, 将项目管理和工作流进行有机集成。

1 集成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的层次化过程模型

1.1相关研究概述

目前, 有不少学者对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的集成进行了探讨[2,3], 其基本方法是:首先将项目按照项目/任务分解模型划分成一系列相对独立的任务, 然后将项目/任务分解模型映射成为供工作流引擎执行的工作流模型, 使每一项任务对应于一个工作流, 最后由相应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对任务的各个活动及相关资源进行管理, 如图1所示。

定义1 子项目是对主项目粗粒度的分解, 是一组相关任务的集合。子项目可以继续分解成下一级的多个子项目和任务, 以满足管理所需要的粒度要求。

定义2 活动是一系列操作所组成的过程, 是项目分解最基本的工作单元, 活动受工作流引擎驱动完成某一任务。

项目管理技术支持自顶向下的任务分解, 因此, 从技术角度出发, 无论产品开发过程多么复杂, 都可以通过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层次分解来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细化。一般来说, 对于规模比较大的项目P, 先将其分解成n个具有逻辑顺序的子项目Pi, 分配给各个部门, 分解的数学表达式为

Ρ=i=1nΡi

再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 将子项目Pi继续分解成若干相对简单的任务:

Ρi=j=1mΤij

式中, Ti j为第i个项目下的第j个任务。

一个复杂的产品开发项目P最终通过层次分解转变为一个任务集j=1mΤij

图1中, 传统的项目管理与工作流集成方法在项目分解结构树的底层引入任务执行工作流, 从纵向上将整个过程管理强行划分为面向项目管理的宏观过程管理和面向工作流的微观过程管理。这种传统的集成方法存在如下不足:

(1) 项目管理不涉及对活动的管理。任务的具体实现是由底层的工作流管理模型驱动活动来完成的, 但是对于项目管理人员而言, 任务大多数都是内部不可见的“黑箱”。在实际工作中, 产品开发项目P被分解为任务集j=1mΤij后, 任务Ti j被继续细分成一系列操作活动, 使每个产品设计人员得到适当的工作量, 即

Ti j=∑Ak (k=1, 2, …, t)

式中, Ak为完成任务Ti j所需的第k个活动。

我们利用工作流的时序约束机制对这些活动之间的各种依赖关系进行管理, 但是却忽略了对具体活动Ak的工作量、进度等指标进行统计。

(2) 传统集成方法中, 工作流只涉及对活动的管理, 而实际工作的项目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反馈、循环等约束关系。

(3) 项目管理和工作流模型之间的数据传输缺乏自动性和实时性, 数据无法保证动态一致。

1.2集成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的层次化过程模型

与传统的集成方法不同, 本文基于产品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和工作流之间的关联性, 将项目管理和工作流管理进行有机结合, 统一到一个模型上, 即层次化过程模型, 如图2所示。其中, 项目分解结构树和多级工作流空间是该模型针对项目管理和工作流管理的不同视图。

实际产品开发过程中, 项目管理和工作流存在三个层次的关联性:

(1) 项目层次。项目管理本身存在着可以定义的流程[2]。例如,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PMBOK指南第四版) 中将项目管理过程分成启动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监控阶段和收尾阶段, 同时, 又将每个过程分成若干可以序列化的任务 (图3) , 这些具有先后顺序的任务在实际的项目层次上构成了一个宏观的时序流程。

(2) 任务层次。项目管理通过对产品开发过程的任务分解得到由一系列子项目和任务组成的项目计划, 这些子项目和任务相互独立, 呈现出离散的特点。但是在实际产品协同开发过程中, 子项目和任务之间存在着时序和数据供给等约束关系, 表现出松散耦合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利用工作流定义成约束规则, 使每个子项目/任务对应于工作流中的一个节点, 按规则顺序执行, 如图4所示。

(3) 活动层次。实际工作中, 任务经过再分, 得到一系列操作活动集。这些活动可以是简单的操作, 也可以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一个复杂操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过程就是由这些活动或者操作来完成的。显然, 这些活动的操作序列可以通过工作流来描述[3]。

根据项目管理和工作流之间这种具有层次性的关联, 本文将层次化过程模型的项目管理和工作流管理视图也相应地分为三个层次, 表现为项目分解结构树和多级工作流空间。它们共同对项目过程进行综合的描述。

项目分解结构树描述项目的全部隶属关系。项目管理人员通过“项目—任务 (子项目) —活动”三层分解, 利用该项目管理视图进行交互式的项目建模。其中, 项目层是对产品开发过程阶段性任务的划分;任务层是对阶段性任务进行的细粒度划分;活动层则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单元的集合, 是任务的细粒度划分。同时, 项目的基本属性, 如项目定义、计划开始/结束时间等, 以及按照项目计划开始和结束时间计算出来的进度和时间消耗等相关数据被作为项目对象的属性内容, 动态地显示出来。项目管理人员甚至可以基于该视图对各种重要的对象属性进行分析、成本核算, 得到关于项目状态的报告。

多级工作流空间表达任务之间的时序联系和约束规则。项目管理人员利用这个工作流管理视图, 在三个层次上对项目过程中的业务流程和规则进行定义, 如图5所示。项目空间定义产品开发过程中全局的工作流, 覆盖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任务空间定义相应的任务约束规则, 实现项目任务流转的自动或半自动化, 确保项目有序地进行;任务执行空间针对任务执行的实际需要, 将任务转换为一组相互独立的工作单元 (活动) 组成的执行工作流, 对上层传来的应用数据进行处理, 最终完成任务目标。

1.3层次化过程模型的优点

本文的层次化过程模型通过项目任务分解进行项目对象建模, 通过工作流驱动项目管理过程, 保证项目任务有序进行。这种以项目分解结构树和多级工作流空间为核心, 集成项目管理和工作流的方法, 与传统集成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克服了传统集成方法中项目管理无法对活动工作量、进度等指标进行统计的问题;②采用工作流处理项目过程中任务间的约束关系, 在实现上更为有效;③采用统一的过程模型, 避免了项目模型和工作流模型之间存在差异, 需要进行转换的问题;④由于项目管理和工作流集成在一个过程模型中, 有利于工作流运行数据向项目管理的自动反馈, 保证数据动态一致性;⑤可以使复杂的产品开发流程在项目分解的过程中得到简化, 进而简化工作流的建模。

2 层次化过程模型的实现

按照本文层次化过程模型的思想, 基于IntePLM平台开发了一个基于工作流引擎的项目管理模块, 实现对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该模块以项目分解结构为纵轴, 以工作流为横轴, 把自上而下的项目计划与自下而上的任务执行集成在一起, 通过工作流引擎驱动项目任务的执行。

该项目管理模块涉及到的数据对象主要有项目、子项目、任务、活动和工作流, 数据结构及其相互关系[4]如图6所示。项目、子项目、任务和活动之间通过父对象ID方便、快速地构建出项目分解结构树, 同时通过项目、子项目、任务与工作流的关联 (所属工作流ID) , 利用工作流描述出项目的业务流程以及任务间的各种约束关系。

基于工作流引擎的项目管理模块的运行机制如图7所示。项目立项后, 项目负责人使用项目管理工具 (如Gantt图等) 进行产品开发任务分解建模, 安排任务执行进度计划, 并结合工作流工具理顺各项任务之间的时序和逻辑关系, 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执行规则;工作流引擎按照项目执行规则, 为每一个任务在逻辑上规定一个处理的顺序, 把各项任务连接成一个过程, 产生一系列工作流实例, 对执行过程进行分析和监控, 使得项目按照预先定义的顺序依次完成。另外, 工作流引擎还支持临时的流程任务, 即当某些数据文档需要进行审批或者更改等业务活动时, 任务负责人可以利用图示化流程建模工具定义工作流程, 在工作流引擎的协调控制下, 完成相关信息的处理。同时,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项目监控来实现项目任务运行状态的跟踪监控, 对项目执行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以便对项目执行过程进行调控。

3 应用案例介绍

上述项目管理模块目前已在某汽车制造企业的IntePLM系统中使用。在实施该模块前, 该企业主要依靠项目管理小组采用图示化的项目管理工具 (如Project、Gantt图等) 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简单的管理和监控。现在通过实施IntePLM项目管理模块, 将IntePLM主动式的流程引擎作为内在的过程驱动动力, 以项目任务管理将各业务活动进行了有机的组织。如图8所示, 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创建和结构分解, 并结合实际业务需求定义任务间的约束规则;工作流引擎驱动项目任务下达到任务负责人, 形成一份任务列表;任务负责人接受某一任务后, 可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标准流程对工作进行分解, 召集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任务;当工作人员执行相应的操作后, 提交任务交付物, 该任务完成;当所有任务完成后, 整个项目最终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 相关数据的处理和传递都是自动完成的, 既较好地支持了项目管理的业务过程, 又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 IntePLM项目管理模块实施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通过自动化流程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 既解决了监控不具有时效性的问题, 又节省了人力。

(2) 通过建立企业标准化项目流程模版, 可减少重复工作。项目流程模版不仅描述一个项目如何分解成更小的任务, 而且还表达了分解后的子任务之间的执行时序、数据要求等约束关系。当遇到一个具体研发项目时, 可以通过套用标准项目流程模版进行任务分解, 通过工作流引擎的驱动, 实现对子任务的分发。

(3) 通过项目分解将复杂的产品开发流程简化, 同时把部分工作流建模工作下放到子项目或任务的负责人, 让那些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技术人员去设计, 使业务流程更加符合项目的实际业务流程。

(4) 通过把项目过程中的大循环转变为任务内部的、以评审和反馈优化为特点的局部小循环, 并将循环纳入到工作流管理当中, 解决了项目管理不能有效描述因质量、性能等指标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过程反馈、迭代循环的问题, 同时也使整个开发过程更符合并行工程的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1]彭武良, 卢睿, 刘振.产品设计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8, 14 (1) :89-95.

[2]曹健, 张申生, 牟玉洁, 等.项目管理与执行集成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004, 10 (1) :37-43.

[3]孔建寿, 张友良, 汪惠芬, 等.协同开发环境中项目管理与工作流管理的集成[J].中国机械工程, 2003, 14 (13) :1122-1125.

管理层次模型 篇7

关键词:胜任力素质,灰色多层次模型,综合评价

高职院校的产品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 即向学生传授知识,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向社会用人单位输送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学生是教育服务的载体。从社会个体的角度看, 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提供给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一种服务。高职院校依存于社会用人单位, 应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当前和未来对人才的要求, 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争取超越用人单位的期望。管理类专业是一个成长中的专业, 尽管各类企业对管理职能部门非常重视, 但据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从事管理的大多数人是从传统的政工工作、人事管理或技术岗位转入现在的管理岗, 对现代管理的职能及管理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知识能力和技能并不十分清楚。高职院校应当基于用户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学生素质进行评价, 评估学生目前的能力与理想能力之间的差距, 确保教育的针对性, 提高学生自身能力。

1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评价模型综述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是企业的潜在或后备员工, 在对学生进行素质评价时, 可借鉴企业员工胜任力素质测评方法。1973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C·麦克利兰 (David C McClelland) [1]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 “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的文章。在文章中, 他引用大量的研究发现, 说明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一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 并进一步说明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一些人格、智力、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 因此, 他强调离开被实践证明无法成立的理论假设和主观判断, 回归现实, 从第一手材料入手, 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 为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他把这些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Competency (胜任素质) , 主张用胜任力测验代替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这篇文章的发表, 标志着胜任素质运动的开端, 他的研究成果使人们看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的曙光, 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利的工具, 即对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从外显特征到内隐特征综合评价的胜任特征分析法。一个人的能力正如一座冰山, 我们看到和测量的只是冰山以上的一小部分, 即一个人的表象行为、知识、技能或者是说应知、应会的内容, 而冰山以下绝大部分潜在的、不易察觉的, 却是决定我们业绩结果的深层次的关键因素。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因素很多, 而且多是灰色、模糊、软性的, 其评价建立在评价者的认知能力和个人偏好之上, 难以排除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灰色系统理论是近20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的理论, 它以“部分信息已知, 部分信息未知” (灰色系统) 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 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 结合运用数学方法 (非统计方法) 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实现对系统运行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控制。该理论广泛应用于机制复杂、层次较多、难以从定量角度建立精确模型的系统研究工作中, 一般多用于分析和处理纵向序列。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化、层次化分析问题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可建立多层次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估法, 即将灰色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直接多层次评估方法。这样的评估方法既能对复杂系统的各层次子系统进行评估, 又能在子系统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 为评估多层次复杂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 我们将层次灰色模型应用于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评价中。

2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建立

(1)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特征

在当今大学教育大众化的时代, “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 对学生岗位设计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课题。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类专业学生进行胜任力素质评价, 一定要体现 “用户”的需求, 对接现代管理岗位。

入世后的中国市场, 渴求着高素质的管理类人才。根据谢奉军的《我国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2]中的研究, 企业对管理类毕业生素质欠缺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思维意识层次不高, 不能适应日臻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表现为思维模式较单一, 缺乏预见性、超前性、系统性和动态性。二是观察、分析、决策、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 如面对市场表象需要加以理性判别并制订决策方案时往往无从下手, 在为工商企业进行方案策划时不善于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有机整合。三是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生活与工作习惯与现代企业要求不相协调, 主要表现为个人自信不足或过度, 不少人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不愿意从事基层岗位工作。四是人文素养较差, 不少毕业生外语水平有限, 写作能力低下, 演讲及陈述方式一般, 与人沟通时语言贫乏, 缺乏诸如音乐、美学、艺术、哲学等范畴中的人文知识。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性别、英语水平、学习成绩和学生干部经历均非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起薪的关键因素。结合对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访谈以及对招聘方人力资源经理 (总监) 的调查发现, 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否被企业录用, 取决于其个人素质、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与所应聘企业文化的匹配程度, 这往往可以通过面试来发现;其起薪水平则取决于应聘企业的薪酬政策和应聘职位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由一斑而窥全部, 由此可见, 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时, 用人单位最关心的不是其“外显特征”, 而是一些“内隐特征”。

管理是多种知识、多种能力复合运用的与人打交道的活动, 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门艺术, 对技能运用强调艺术更甚于科学, 经营过程中语言的艺术性、行为的艺术性、策略的艺术性等决定着活动的效果与效益, 而这些能力却不是通过课堂教学就能学会的, 需要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培养。当然, 没有哪一个专业人员会掌握或者具备所有的管理能力, 对特定岗位、职责的管理者的能力要求, 视企业情况和工作要求而定。管理专业人员胜任素质研究需进一步细化, 对不同层面管理人员, 包括一般管理人员、主管、经理、总监的胜任素质应有不同的内容。学校应把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企业一般管理人员的胜任力特质进行对接, 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特质需求。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认为高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培养在职业层次上应培养企业基层和中层应用性管理人才, 在就业岗位群上应以培养企业管理职能性专业人才为目的,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心理建设。

(2) 以用户为导向构建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模型评价指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就业岗位群为基础进行关键指标的选取, 通过选取胜任力的关键指标, 构建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基本胜任力要素的收集整理, 对高职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需求市场特征进行分析, 结合对用人单位和往届毕业生的调查访谈, 明确就业目标岗位群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与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及绩效标准等, 在此基础上, 采用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和因子分析、组织专家座谈等方法来构建该岗位胜任力模型。从胜任力的两个构成部分, 即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4]两方面出发, 根据重点突出、相互独立、可操作性等原则, 建立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模型。笔者本着科学性、系统性、单一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从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两核心因素出发, 共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17项胜任力要素指标, 建立基于该胜任力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1所示。

基准性胜任力因素包括学习与知识、身心素质两个一级指标, 这些都是一个人的外在行为、知识、技能, 是冰山上的部分, 是可见和可衡量的。学习与知识指标用以测试个体为完成全部管理角色所需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以及为后续的学习、工作和发展做基础的知识积累, 可以用测试成绩、各种技能资格证书、智力测试等进行衡量。身心素质指一个人完成人力资源工作所必要的健康身体和足以承受其工作压力的心理素质, 可以用医疗检查、心理测试、压力测试等方式进行衡量。

鉴别性胜任力因素包括品德与发展、管理技术技能、关系能力三个一级指标。企业的用人标准应是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个人诚信和个人品牌成为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 因此品德与发展是胜任力素质模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技术技能是指从事管理工作所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 包括:目标和行动管理、组织力、团队协调力、决策力、管理创新力五项。关系技能指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组织之间互动的能力, 包括凭借契约或社会关系、说服能力、沟通能力和人际技巧建立合作和信任的周边环境, 其中又包括: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

3 层次灰色模型在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模型中的应用

按照层次灰色评价法分析,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4个层次。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 图1是一个由多个评价目标按属性不同分组, 每组为一个层次, 按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指标层的形式排列起来的4层评价指标体系。C代表受评对象的综合评价值, C代表准则层指标Ci所组成的集合, 记为C={C1, C2};Ci代表子准则层Cij所组成的集合, 记为Ci={Ci1, Ci2, …, Cin};Cij代表指标层Cijk所组成的集合, 记为Cij={Cij1, Cij2, …Cijn}。

层次灰色评价法评价的具体步骤[5]如下:

(1) 制定三级评价指标Cijk的评分等级标准。评价指标Cijk大部分是主观指标, 即定性指标, 可以通过制定评价指标评分等级标准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考虑到人们思维最大可能分辨力, 将评价指标Cijk的优劣等级划为优、良、中、差四级, 并分别赋值 (评分) 4、3、2、1分, 指标等级介于两相邻等级之间时相应评分为3.5、2.5、1.5分。

(2) 确定各层次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按上述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时, 评价指标CiCijCijk对目标C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 即有不同的权重, 这些指标权重A的确定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 通过俩俩成对的重要性比较建立判断矩阵, 然后利用矩阵特征值的求解方法得到。

(3) 确定评价样本矩阵。设有p个评价专家, 评价专家序号为q (q=1, 2, …, p) , 组织评价专家对指标集Cijk中的定性指标进行评分, 根据p位专家所填的评分表, 结合定量指标的折算得分求得评价样本矩阵, 即根据第q个评价专家对受评对象某指标Cijk给出评分dijkq, 求得受评对象的评价样本矩阵D:

D= (djikq) (n11+n12+…+n1n1+n21+n22+…+n2n2) ×p

其中:i=1, 2;j=1, 2, …ni;k=1, 2, …, nij;q=1, 2, …, p

(4) 确定评价灰类。确定评价灰类就是要确定评价灰类的等级、灰类的灰数及灰类的白化权函数, 一般情况下根据实际评价问题分析确定。设评价灰类序号为 (e=1, 2, …, g) , 即有g个评价灰类, 可视具体情况选取一定的白化权函数D= (djikq) (n11+n12+…+n1n1+n21+n22+…+n2n2) ×p来描述灰类。

(5)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评价指标Cijk属于第e个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系数, 记为Xijke;属于各个评价灰类的总灰类的总灰色评价数, 记为Xijk, 则有:

Xijke=∑fe (dijkq) , q∈[1, p]

Xijk=∑Xijke, e∈[1, g]

(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所有评价者就评价指标Cijk对受评者X主张第e个灰类的灰色评价权记为rijkg, 由于评价灰类有g个, 便有受评者X的评价指标Cijk对于各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 计为rijk, 即rijk= (rijk1, rijk2, …, rijkg) ;将受评者的Cij所属指标Cijk对于各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综合后, 得到其灰色评价权矩阵Rij:

Rij=[rij1rij2rijkij]=[rij11rij12rij1grij21rij22rij2grijnij1rijnij2rijnijg]

(7) 对CijCiC作综合评价。对受评者XCijCiC作综合评价, 其评价结果计为BBiBij, 则有:

Bij=Aij×Rij Bi=Ai×Ri B=A×R

4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模型例证分析

为了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笔者选取天津某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进行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模型实证分析, 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计算, 得出该学习小组学生的综合评价排名, 由高到低依次为:学生e、学生b、学生a、学生c、学生f、学生d、学生g, 其中最高综合评价为2.78, 最低综合评价为2.16。可见, 该小组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差不大, 普遍处于“良”、“中”水平, 但是学生g综合评价分数较低, 勉强达到“中”级水平, 应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学习。

5 结论

(1) 权重分配的不同会影响评价的结果, 因此在确定权重分配时, 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认真分析各指标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大小, 选用科学、可行的方法确定权重。

(2) 层次灰色评价法是运用灰色理论将评价者的分散信息处理成一个描述不同灰类程度的权向量, 在此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单值化处理, 得到被评价学生胜任素质等级水平的综合评价值, 进而可进行胜任素质等级水平的排序比较。层次灰色评价法可以确定单个被评价者胜任力素质等级水平, 又可进行多个被评价者胜任力素质等级水平比较排序。本方法通用性强, 适用于评价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等级水平 (对不同专业, 评价指标体系稍作改动后可以运用本方法) , 并能进行多个个体的比较评价。

(3) 本灰色评价法可运用计算机实现程序化, 如清华大学杜栋、吴炎开发的现代综合评价软件包 (MCE)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思峰教授开发的灰色系统软件, 都能迅速计算评价结果, 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大卫D迪布瓦.胜任力[M].杨传华,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谢奉军.我国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7 (1) :371-372.

[3]陈万思.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求职状况聚焦[J].人才开发, 2005 (9) :32-35.

[4]张兰霞.知识型员工胜任力的评价指标与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8) :941-944.

管理层次模型 篇8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佛一体化”、“深港一体化”等的提出,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加速阶段。区域一体化首先是交通一体化,科学的交通决策需要面向更广阔的区域去思考。这种新的形势要求交通模型系统扩展到城市以外的大区域层次,这样才能有效地支持区域化背景下的交通决策。

广州在上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城市交通模型系统,并较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广州依托珠三角城际轨道规划、广佛一体化研究等项目尝试建立了“大广州交通模型系统”,将研究区域扩展到珠三角层次,整合了区域和城市出行模型,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模型应用体系。

2 模型区域层次体系

“大广州交通模型系统”将原有城市模型向周边城市扩展,形成了四个模型区域层次体系:珠江三角洲、广州及周边城市、广州市区、市内片区(图1)。四个层次适应不同的研究层次,向上广度逐渐加大,细度逐渐减小;向下细度逐渐增加,广度逐渐降低;同时四个层次又互相关联,上层次控制下层次的区域性属性,下层次反馈小区域内部属性。四层次的模型区域体系反映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决策思想。

2.1 珠三角层次

珠三角层次模型主要服务于面向整个珠三角区域的交通规划决策,如珠三角区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该层次将珠三角区域划分为10个交通大区(珠三角九个城市加清远市),197个交通小区,其中内部交通小区184个,外部出入口交通小区13个,覆盖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图2)。广州区域交通分区以规划单元为基础,外围城市以区镇为基础,平均每个交通小区约130平方公里。

2.2 广州及周边城市层次

该层次主要服务于广州与周边主要城市相关的交通规划,如广佛一体化交通网络规划、广州与周边城市交通衔接规划等。该层次包含广州、佛山、东莞三个城市,覆盖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共划分交通小区1788个(附表),交通小区面积由广州中心区向外逐渐增加,平均每个约7.2平方公里(图3)。

2.3 广州市区层次

广州市区层次模型主要面向广州市域的交通规划决策项目,包含了广州10个行政区,共划分了1438个交通小区。为了能与广州周边城市层次有较好的衔接,广州市区层次的分区系统与上层次广州范围相同。

2.4 市内片区层次

本层次主要服务于市内片区交通规划决策,如番禺、花都片区交通规划等。本层次模型是在上层市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项目规划具体进行交通分区细化的,针对不同片区研究项目有不同的划分。

3 模型应用结构体系

“大广州交通模型系统”建立了从数据收集到应用反馈的模型应用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交通调查与收集系统、基础数据库和处理系统、交通模型分析系统、应用反馈系统(见图4)。

3.1 交通调查与收集系统

该系统是收集交通系统信息的方法手段,主要包含居民出行调查、交通运作调查、交通设施收集与调查、社会经济等其他数据调查与收集等。目前广州已经形成了以交通年报数据调查和收集为基础,其他项目调查为辅助的交通调查与收集机制,为每年滚动更新现状交通模型提供了支持。

3.2 基础数据库和处理系统

基础数据库和处理系统是交通模型系统的存储器和转换站,该部分将调查系统得到的数据存储到基于GIS的数据库中,并内置一些数据转换和分析工具,可以将数据转换为下层次模型分析系统所需格式。“大广州模型系统”中已经建立了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库、人口就业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交通流量数据库、车速数据库和交通设施数据库六个基础数据库,并通过交通分析区和道路AB节点信息将这些数据库关联起来,可以方便地应用到模型分析系统中。

3.3 交通模型分析系统

交通模型分析系统是交通模型系统分析处理器。其应用交通模型方法模拟现状和规划的交通状况,并根据不同的需要分析评估交通运作状况。目前广州已经建立了以CUBE交通软件为平台的多模式综合交通分析模型,最新的版本为GUTS4。该系统包含了基于土地利用的人口就业预测模块、收入和机动车预测模块、四阶段模块、公交子模式划分模块、基于车速的环境评估模块等14个部分(图5)。

3.4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是针对各类项目的不同特点而总结的模型系统的应用方法和流程,是模型系统真正深入到各类项目应用,发挥支持决策作用所必须的。从宏观的超大区域到市内片区,都可以直接应用模型系统进行研究;对于中微观项目应用,系统采用了Subarea技术(子区域分隔技术)和Selectlink技术生成中微观项目区域的交通需求和基本交通网络设施,然后通过模型细化技术进行中微观建模。宏、中、微观应用时对交通网络设施、交通需求等的修正再反馈到系统中,以不断完善系统。系统应用机制概念框架见图6。

4 区域与城市模型的整合方法

4.1 整合方法流程

“大广州交通模型系统”覆盖了珠三角区域,其中跨城市的长距离出行与城市内部的出行行为特征有较大区别的。因此区域层次模型采用类似于个体选择模型的结构,以目的地选择和方式选择两套Logit模型为基础;城市内部模型采用传统的四阶段方法,两层次计算的出行需求汇总到交通分配上,框架如图7所示。

4.2 专门的区域模型介绍

专门的区域模型的建立是“大广州交通模型系统”探索的一个尝试,其包含四个步骤:出行频率、目的地选择、交通方式选择和交通分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又可分为主方式选择模型和接驳方式选择,模型结构如图8所示。

出行率模型:根据各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结果(没有居民出行调查参照类似城市)计算初始城际出行生成率,结合各城市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力等因素,预测远期出行生成率。

目的地选择模型:首先是选择起点交通区(本城市)之外的交通区作为目的地。以80公里为界,分为短距离和长距离两种。

主方式选择模型:选择主要的出行方式,以出行距离在本次出行中距离最长为标准,包括高速铁路、大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公路班车和小汽车。

接驳方式选择模型:区域交通的接驳方式为城市内部联系区域交通枢纽的交通方式,属于城市内部交通方式,区域和城市内部出行在这方面重叠,因此接驳方式选择模型是将区域交通需求转换为城市内部的特殊点(机场、火车站、公路客运站等枢纽)出行需求,然后应用城市内部模型的方式选择模块处理。

5展望

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交通模型领域需要打破行政的限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决策。在国内大区域交通模型经验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一些相关技术领域的讨论。大区域交通模型的建立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需要区域的合作共建,希望未来能够建立一个层级模型体制,即省级区域模型——市域级模型——市区内部模型并各层次数据共享。

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大广州交通模型系统”。阐述了大广州模型系统的区域层次体系和应用结构体系;介绍了区域与城市模型整合的方法流程;最后提出了对系统的展望。

关键词:大广州交通模型,区域交通,城市交通,区域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马小毅.基于GIS技术的广州市交通规划模型的特点与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8,12

[2] 马小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略”与“术” [J].城市交通,2009,1

上一篇:病虫害防治下一篇:工业设计中节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