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教学

2024-05-08

精心教学(精选十篇)

精心教学 篇1

一、尊重规律, 因材施教, 服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 首先必须尊重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 以关心和服务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为根本目的。为此, 我们既应该认真研究初中生具有的青春期阶段的共性特点, 同时又要把他们看成鲜活的个体, 尊重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其次, 教师还要尽力掌握任教范围内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因材施教, 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为他们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习惯服务, 为他们最终养成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

我们不仅要看到初中学生的青春期特点和个性差异, 而且也不能忽视时代对他们的复杂影响。现在的初中生生长在新的时代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转型期, 社会的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利益关系进一步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 社会思想空前活跃, 社会舆论网上资料从人体比例、人体动态、精神气质等各方面进行赏析, 发表各自的看法;也可以把艺术欣赏和写作结合起来, 让学生运用优美的语言, 写出一些鉴赏文章, 如《我看缺憾美》《残缺与完美》等, 在写作中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求知欲, 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鉴赏水平。

五、注重多种手段相结合

高中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难以用统一标准去评价高下的美术欣赏课, 要想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美术欣赏方法与手段和形式上必须有新意, 要让学生有新鲜感, 把多种手段结合起来, 走一般美术欣赏课中注重老师对美术欣赏知识讲解的误区。

例如, 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 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美, 产生探究欲望。如在多媒体教室中, 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声音的感染来理解作品。《清明上河图》为大家所熟悉。欣赏作品时从画面的右侧徐徐看起, 从郊外清寂的小村庄到热闹非凡的都市, 画面随着古筝乐曲从清静到车水马龙, 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快感和美的享受。

再如, 还可以通过实景参观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感觉迁移。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体现了北方山水的大气磅礴和高古沉雄之美。可以引导学生到附近的山中体会山的气势, 结合作品从山顶到山脚下, 仿佛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和一行商旅清脆的铃声, 感受娓娓徐来的秋风, 这样很容易把眼前真实的感受和欣赏作品时的感受结合起来。

再如, 蒋兆和的《流民图》将被日本帝国主义践踏的中国同胞多元化明显。再加上网络的普及率大大提高, 使信息的流通更加顺畅和快捷。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对他们产生影响。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以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使学生逐步养成对法律的敬仰和尊重, 树立责任意识和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促进自我、人我、我和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 为将来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现代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尊重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到了初中, 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明显增长, 一方面, 对于别人的思想和意见, 他们不喜欢直接接受, 经常要做一番审查, 有时甚至过分怀疑和批评;另一方面, 对于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他们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 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只有充分适应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尊重学生, 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 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教化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讲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这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说似乎更为明显。因此, 作为思想品德老师, 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人格魅力, 做到为人师表, 培养对学生的亲和力, 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学生, 把教学当成一项塑造灵魂的神圣事业来做, 并升华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响堂镇响嘡中学)

的惨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学生对画面内容往往难以感同身受, 可以通过电影、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 向学生介绍抗日战争时代那段悲惨的历史, 让学生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从而产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恨, 这样来欣赏《流民图》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也容易真实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另外, 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高中的美术欣赏课的课时设置一般很少, 仅有的几节课, 对学生来说大多有一曝十寒的感觉, 所以, 仅仅依赖于课堂是无法引起学生的欣赏兴趣的。要引导学生运用欣赏课上得到的审美体验、学到的审美知识、训练出来的审美能力, 在课余的时间从生活中、从不同的媒体中去发现美、鉴赏美, 教师引导学生定期把自己的审美体验与同学分享, 在交流中提高兴趣。

总之,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具有直观性、再创造性、精神愉悦性和审美教育性等特点, 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注重多方面的结合, 才能提高学生美术欣赏的兴趣, 提高美术欣赏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谢雱.高中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2.

[2]包建香.如何培养高中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J].文理导航,

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会去从事各种活动。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景。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能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我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我不是采用在空圆锥体里装沙实验的方法,而是设计问题情境。向学生提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求它们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如果用圆锥的底面积×高,求得的是什么?”这样就自然沟通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联系,然后借助教具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要求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很自然地得出了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正确的计算出所求圆锥 的体积。像这样在教学中适当的设计问题情境,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二、设计竞赛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有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利用这一特点组织一些数学竞赛活动,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例如:在一节讲授“8的认识”的课堂练习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我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我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我所设计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又如我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复习整理”课时,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竞赛分为三部分:口算、我当小考官和抢答思考题。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次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由于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以比赛的形式上复习课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课堂安排层次性强,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设计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好动是儿童的年龄特征之一。如果单靠限制学生的“动”,在课 堂上,让他们“老老实实”地上课,这如同捆住了他们的手脚,上一堂课又苦又累,久而久之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设计一种游戏情境,把游戏形式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活泼的数学游戏,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初入学的儿童学习数字“2”,在看图数数等环节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2”以后,我先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出“2”字的形状像鸭子,再逐步观察“2”字各部分:上部分像小鸭子的脑瓜儿,是圆圆的;中间像小鸭的脖子,是斜斜的;下边像小鸭的身子、尾巴,是直直的。然后把儿童语言整理成为“2字歌谣”——“2字像小鸭儿,圆圆小脑瓜儿,斜斜的长脖子,直直的小尾巴。”小学生听了喜形于色,很快上口。这样,不仅记住了规范的字形、书写的要领,而且感受到数字可爱,学习有趣。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设计故事情境,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例如:在学习“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的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过去,有一个李财迷爱财如命。市上卖的鸡蛋每一斤称10个,每斤是1.54元。李财迷让小伙计去买,并想从中扣他的工钱,就出了一个难题给小伙计:他拿给小伙计1.50元,非要买来一斤鸡 蛋不可。买不来就不给工钱。你们能帮助小伙计想出个办法来吗?学生非常好奇,但想来想去也没想出好办法来。这时,我神秘地说:答案就在这节课要学的知识里。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学习。原来,可以分十次去买鸡蛋,每一个鸡蛋0.154元,用“四舍五入”只需0.15元,买一斤(10个)共花1.50元。聪明的小伙计用数学知识斗败了这个财迷。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当中,吸引了学生,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设计操作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我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采用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先让学生摆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再摆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从而让学生看到红花的朵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求红花有几朵就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算。又如在讲“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时,我让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不仅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题教学应精心选材 篇3

精设问题,巧提问

单元主题阅读与笔者并不陌生。早在两年前笔者就尝试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内了,但引进课堂的只是跟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不知道怎么围绕主题展开教学活动。在经过李主任培训后“主题”的概念记在心中了,可这第一课型的坎总迈不过去,直至听到工作室的苏小英老师执教的第一课型,才有拨云见日之感。

第一课型就是紧抓主题,精心设计一到两个适用于整个单元课文的问题,在学生进行阅读前巧妙的抛给学生,然后一篇篇的读,一篇一篇的解决问题,简要的梳理出这一单元课文中凸显主题的事件或材料、人物、品质等。涉及面一定不能太宽,挖的不能太深,要不时间就不够用了。

例如,笔者在上五年级第七单元第一课型时,围绕单元主题“勿忘国耻,振我中华”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①在这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时期,你读到了哪些令你气愤,让你感到耻辱的事情?②从这件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两个问题,既概括了这一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很好的回归、升华了主题。

精选文章,巧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是将拓展阅读放在课文解读中进行的,这样学生阅读起来就不会太累,也便于指导,有利于学困生的发展。在拓展阅读时,笔者在各类主题拓展读的书上或者网上搜寻了相关文章,虽工作量很大,但收效颇多。拓展读可以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笔者在这一单元中采用的方法有:

主题升华法 在学生充分读了《圆明园的毁灭》后,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发现学生用语贫乏,还没有走到课文中去。笔者就让学生读了另外一些有关圆明园被破坏的资料,学生读完后满脸的愤怒,再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时,有的说:“英法联军真是太可恶了,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有的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才使我国遭受列强的欺辱。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就不会有人再来欺负我们了。”学生深刻理解了单元主题“勿忘国耻,振我中华”,相信学生的心中已经深深埋下这一单元主题的“种子”。

铺垫理解法 这一单元的课文学生难理解,尤其是《狼牙山五壮士》和《最后一分钟》。怎么便于学生理解呢?笔者就寄希望于拓展读。什么时候读呢?一般的拓展读笔者都放在课后的十几分钟内,可这次把它们放在了上课伊始。笔者想只要奠定好了感情基调,课就好上了,就不用花大力气反复剖了。于是笔者将狼牙山五壮士面临的历史背景让每位学生读了,将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让学生读了,读完后授课,效果出奇的好,尤其是《七子之歌》的运用。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读《七子之歌》,尝试读出感情,在笔者的引导下反复读:“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让学生对香港的回归充满期待,然后带着这样的期待学诗、读诗。学生对诗文内容理解透彻,感情朗读一步到位,一课时就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对比阅读法 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笔者将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引进了课文。当学生们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后,就开始读《最后一课》,读完后说一说感受,让孩子们明白:小弗郎士心情、态度的变化源于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在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爱国主义氛围的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着、影响着,这种合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课文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然后让学生读《难忘的一课》,让学生简要说说不同之处,说说相同的地方,再请学生读课文时,学生的感受截然不同,他们读出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何为国耻?为何要振我中华?不言而喻。这样的处理很顺利的突破了这一课的重难点,真正做到了以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

巧引话题,促开口

本单元口语交际是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演讲。课前回顾主题“勿忘国耻,振我中华”,并简要回顾了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内容,积累学习的素材。让学生思考怎么演讲?由于多数学生以前没接触过演讲,所以有些胆怯。为此,笔者就提前印发了一份简短的演讲稿让他们读,再请学生先来演讲,然后教师演讲,让他们找出了演讲中的注意事项,再让他们自己准备材料,列提纲、组织语言、当众演讲。由于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已深入人心,同学们的演讲内容选取合理、语言组织得当。

以上就是笔者对单元主题教学三个课型的理解,这些理解也许是肤浅的,但相信在名师工作室的帮助下,笔者会一直在这条看似平坦却布满荆棘的路上阔步向前。

精心设计,实现有效教学 篇4

一、通过亲身体验, 获得感性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学生可亲身体验的生活和游戏情境, 让学生感到有趣而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可帮助学生理解接受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

比如教学“认识吨”时, 1克与1千克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学过, 首先通过让学生举例大约重1克的物体有哪些、重1千克的物体有哪些, 以强化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 一般学生都能够很轻松地说出来。而“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抽象, 学生无从理解1吨到底有多重, 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活动来让学生间接感受这个重量。三年级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 让学生互相背一背, 学生都能背得动 ;再请学生背一下老师, 老师的体重大约是50千克, 学生尝试背, 显得很吃力。由这样的生活经验引出吨的知识学习。教师告诉学生:“像老师这样体重的20个人, 总重量是20个50千克, 即1000千克, 也就是1吨;我们班41人, 全班学生的总体重也大约是1吨。”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对和吨相关的重量获得亲身体验, 再通过想象化抽象为具体, 使学生对“吨”这个重量单位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借助形象类比, 化解学习难点

借助类比开展教学, 就是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比喻一些抽象的知识, 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 从而化解学习的难点。

例如, 分段交税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也是难点, 学生没有这样的数学经验, 对怎样分段和怎样计算较难理解。在教学中, 我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 通过类比化抽象为形象, 用倒水来比喻计算分段缴税的方法:以杯子的容量代表收入的水平, 第一个杯子的容量是1600, 不超过者不用缴税 ;第二个杯子的容量是500, 落到这个范围内的收入要缴5%的税;第三个杯子的容量是1500, 落到这个范围内的收入要缴10%的税;第四个杯子的容量是3000, 落到这个范围内的收入要缴15%的税……计 算时将个 人的收入看作 是水 , 先倒入第一个杯子, 第一个杯子满了后再将剩下的倒入第二个杯子, 依次进行下去, 然后按装有水的各个杯子中的水来计算应缴的税。

比如要求妈妈收入1800元应缴的税:开始倒水, 第一个杯子能倒满吗? (能, 第一个杯子容量只有1600) 余下200倒在第二个 杯子里 , 能倒满吗 ? (不能, 只有200) 用式子表示是1800=1600+200, 式子中的“=”就像水流。第一杯水不缴税, 所以应缴税:200×5% =10 (元) 。又如求 爸爸收入2500元应缴的税:第一个杯子倒满后, 第二个杯子能倒满吗? (能) 还余多少? (400) 倒在第三个杯子里, 用式子表示是2500=1600+500+400, 所以应缴 税 : 500×5% +400×10%=65 (元) , 详见图1。给杯子倒水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 学生比较熟悉。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把个人总收入形象地分解成应缴税的几个部分, 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 就容易多了。

再比如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学生已有“大、小”的生活经验, 因此可以由此着手开展教学。教师用课件投影出示一张人像图片, 接着用鼠标拖拉得出在原人像图的基础上变化的三幅图。这些变化分别是长扩大, 宽不改变;宽扩大, 长不改变;长和宽都按一定的比扩大。教师指出这三种情况都是变大了, 其中有些“大”得变形了。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接轨, 没有冲突。这样由生活中的“大”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现在所说的图形“放大”, 同时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图形放大是其长和宽都按一定的比变化。原本抽象的知识依托生活经验变得形象, 有助于学生理解图形放大的本质, 达到初步感悟图形缩放的基本特点:大小变了但是形状不变。

另外, 根据比来判断放大与缩小两种不同的变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 教师注重比的意义的理解。生活中说成绩提高或降低, 都是“现在比原来提高或降低了多少”。现在说的比也一样, 前项指的是现在, 后项指的是原来。我们在判断时, 要紧紧抓住“现在比原来”, 前项表示现在的长度, 后项表示原来的长度。如果前项大于后项就是现在比原来大, 那么这个比表示的是放大;前项小于后项就是现在比原来小, 那么这个比表示的是缩小。由此可让学生根据比一眼看出是放大还是缩小, 并进一步加深对放大和缩小的比的特点的理解。

三、动手实际操作, 解除学习困惑

在数学教学中,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困难, 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提示或点拨,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数学活动, 往往能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并且通过对操作的反思能加深这些理解。据此设计和选择开展教学的途径, 就能有效地解除学生的学习困惑。

比如用分 数表示图2中的涂色部分。

如果教师只是空洞地说注意观察左下角空白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 它比直角边长, 涂色正方形的边长不是3, 而是大于3, 学生可能会很难理解。教学中, 不妨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实际测量一下空白三角形斜边和直角边的长度, 让学生看看两者是否不相等。很明显, 空白三角形的斜边即涂色正方形的边长超出了3格。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求出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 再用总面积减去空白部分的面积, 得到涂色部分的面积是10格, 再一次证明了学生原先的猜想是错误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反思错误的原因, 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让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特别要注意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要善于利用并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精心设计教学, 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设计的目的, 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 数学教学设计更多的是如何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开展必要的数学活动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如让学生亲身体验、动手实际操作, 授课时采用类比的方法等。

精心设计 寻求有效教学 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广大语文教师都根据最新的课改信息,认真钻研,积极实践,不断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当中我们看到很多教师能够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努力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语文课堂无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勃勃生机。

但是有些教师在学习课程改革模式时出现了盲从现象,与课程改革的本质内涵出现偏差,在落实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形式,出现了不少的“邯郸学步”的现象。所以,“聚焦常态课堂下,寻找有效教学”成了我们目前最热的话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用好语文教材,整合教学资源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普遍存在着只看到了课文、考试本身,而忽视了单元及整册教材的训练体系及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新课程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教学的各项内容都紧密围绕单元专题而展开,其中单元导语特别强化了导学功能,给我们的备课和教学指明了目标、重点和难点。备课时可以根据单元导语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让课标思想在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得以充分体现。

新教材课文中的泡泡图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给我们在阅读学习时提示了思考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就有两个泡泡图:一个是“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旁边提示“为什么这样说呢?”二是在文末有“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我们在备课时就要抓住这些泡泡图提示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

课后思考与练习是我们在备课时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对我们教学文本应达成的各种目标的检测,我们将这些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效地突破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它选取了四篇有关生命的文章,而语文园地五的日积月累是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所以,我在上本单元的课文前就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而不是把它们独立开来。

事实上,我们简单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我们所面临的文章浩如烟海,而我们所要学的课文只是沧海一粟,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渔以便日后会自己读书、自己学习。这样看来,教材不是目的,是载体,是手段,我们不要本末倒置,陷进“只教教材”的泥潭。由此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开放,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教学内容开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向课外阅读开放。学生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课内打

基础,课外求发展,这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在语文学习上有优秀成绩的学生,大凡都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推荐阅读材料,教给阅读方法,检查阅读效果。

2、向实践活动开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学内容要突出实践性,要努力做到陶行知倡导的“解放儿童的头脑,让学生敢想;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学生敢看;解放儿童的嘴巴,让学生敢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能做;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学语文”。要积极设计和组织语文实践活动,除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还要因地制宜,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和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语文实践的过程。

3、向时代开放。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种媒体获取富有时代气息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保持一颗创造、好奇、新颖的童心。

二、正确定位多媒体,促进灵感发展

随着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上的大范围运用,教师体会到了网络的无限风光,它弥补了过去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于是,课堂上无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提问,甚至本应由教师对学生活动做出的反应也由电脑代替了,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的局面。如:上周听了我们学校二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老师在课前制作了非常漂亮的课件,有声音,还配上了很多动画,学生每看一张都非常兴奋地叫起来,然而到下课,黑板还是干干净净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定意义上说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可回过头来想一想,文字的正确书写习惯能由电脑来完成吗?教师的板书、示范作用多媒体替代得了吗?一些教师误以为板书耽误时间而用电脑显示,实际上学生从中得到的充其量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把看到的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况且,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有突发的情况。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师和学生的灵感也就难以产生了,教师的临场发挥也受到限制,教师也不能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在是得不偿失。

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 可有的教师在使用多煤体教学后就忽视了这一基本能力的训练, 使“听、说、读、写”为“看”让路了。课文朗读成了看动画听录音, 对课文的质疑全都展示到屏幕上, 一节课下来学生主要在看动画, 课堂笔记和读文章反而给丢在一边, 这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 语文是文字性的东西, 不读怎能感知课文内容, 又如何赏析作品, 体会作者感情呢?违背以认识教材为基础的规律, 淡化教材, 甚至脱离教材的做法是很有害的。

正确定位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性,把工夫花在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的灵感体验和思维、语言、情感的发展上,这才能比较准确地体现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三、适当运用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交流价值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考虑,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在尝

试运用过程中,我们都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吧。上课时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学习,接着便进行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过头去,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正如:上周我在语文课上,要求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张着嘴,但是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做任何补充。有的小组学生趁机玩耍。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的意见是„„”、“我的观点是„„”、“我认为„„”从表面看整个合作交流热热闹闹,学生的参与率很高,但是热闹背后更多的是放任和随意。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交流仅仅流于形式,是为“交流”而“交流”。大多数学关注的依然是“我怎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样”。很显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按固定的模式上呢?我们不要每次上课因为小组合作交流这一环节而生搬硬套吧!“合作”应该是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进行了充分自由思考后,才有了交流的必要,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交流”应该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只有学会倾听,我们的学习效益才会更加有效。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对于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探索就能解决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大胆舍去“小组合作交流”环节。小组合作交流的内容必须有交流的价值,有交流的必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在轻松或竞争的气氛中完成小组合作交流环节,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四、教师示范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现在的优秀示范课上,老师一会播放课件,一会贴小组评价,一会激情洋溢地范读课文„„课后试问,你觉得这次表现最好的是哪个人?我们都会觉得那位老师上得很好,而不会说学生表演得很出色。俨然老师成了“独舞者”。阅读课上,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诵文章优美片段,精心帮学生分析每个词语、每句话的意思和运用手法,下面的学生也听得‘热血沸腾’。每次考试时,课外阅读仍是学生考试的软肋。我又在想:老师逐字逐句分析,学生为何还不具备独立理解的能力呢?

无可否认,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复杂化倾向。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课件、视频等多媒体统统搬进课堂,反而把一些很简单的东西教复杂了。我们很多老师都忽视了老师只是一名引领者,而学生才应该是真正的主角。但是,我们在全国生本教育培训后,都尝试在自己任教的班级使用生本教育模式。我们的语文科组长在上《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一课时,在小组合作交流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童年的趣事,这样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畅所欲言,而老师只是稍作引导和评价。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自信,这也是我们都盼望看到的情景。

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习“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每一节课不能备得太满,要给生成留有空间,要对各种情况做出预测。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要畅所欲言,自主互动,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2、把握课堂提问契机。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求索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的习惯,在课前、课后都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并实行学生提问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

3、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趣高昂,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通过整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使得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此外,巧妙的提问,可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精心设计英语教学任务 篇6

从分析中发现问题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又注定了英语教学本质上应该是学生高频率参与的教学。因此,教师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是任务设计的基点,也是决定任务能否成功完成的基本前提。例如:在设计“快乐的圣诞”这个任务时,从西方节日作为切入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完成“快乐的圣诞”这一任务。然而,学生在使用语言“We are looking for students who…”过程中,与所期望达到的语言表达的正确度之间存在着差距,即“如何正确使用定语从句”的问题,于是笔者重点分析学生原有的语言能力,同时考虑如何设法将新、旧语言知识结合,设计了学生编小故事的任务,学生边学边感知,又解决了原先输入量太小的问题,结果学生用学过的语言重新组合,表达了新的思想,有的学生说:“We are looking for students who take care of the others.”有的学生说:“The food which people love is turkey.”……拓宽了外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可见,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发现教学问题,丰富课程资源,不仅让教师明确了“设计什么样的任务”的方向,而且师生共同呼吸,为“怎样设计任务”提供了依据。

运用认知策略,创设叙听教室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中提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藉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也是学习者在应付环境中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学生可以运用认知策略思考已掌握的言语信息,提出更复杂的言语,产生新的语言。而教师则可以运用认知策略,将任务设计从最高教学目标入手,分析学生在达到此教学目标所必须掌握的从属能力是什么?然后再分析次一级的从属能力又是什么?如此由高到低逐步分析,这种学习层级分析使任务更具有可操作性。”以笔者设计的任务“我的张家港,我的家”为例,先确定教学目标“学会写旅游指南”,再分析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从属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旅游点信息并能描述旅游点”,在设计这两项任务时,还应给予相应的语言支撑。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及已熟悉的英语出发,结合各种五花八门的开放性的收集资料的形式,在完成“仔细收集——分类——整理——全面汇总——精炼报道——情景表演”一系列层级任务中,层层深入、拾级而上,自觉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

因此,精心设计的任务,能留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体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自觉感悟所学语言,在做事情中运用语言。

设计学习任务,提高运用能力

在教学的不断实践中,笔者体验到任务设计呈现以下特点。

教师设计任务时要有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 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基础上,熟悉所需要使用的语言,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中实践,在交流中运用所学语言。例如:设计上述“我的张家港,我的家”任务时,笔者考虑到该任务有个明确的“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旅游点信息”的能力目标,还有语言知识目标“What will you see if you go…”及相关词汇“suspension,observatory…”,由于“任务”紧扣上述目标,学生较能得心应手地理解所授语言知识,并能学会使用语言。

教师设计任务要给学生创造机会,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 印度教育学家普拉布指出:“语言教学活动的目的应是沟通交际,而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是交际的‘副产品’;学习语言不是交际活动的目的,而是交际活动的结果。”学生在参与活动与完成任务中,通过师生、生生交际和有目的的交互活动掌握语言。比如:笔者设计“与众不同的生日晚会”这一任务时,先组织学生观看一段生日聚会实录,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涉及的内容,感知其中的语言,再进行有关“What do you think of Wei’s birthday party?”的教学活动,最后由学生口述平时所参加过的生日聚会情景,并说出该生日晚会的特点。如此,在饶有趣味的欣赏和激情的讨论中,学生们激发了内在的学习需要。在回忆自己经历的事情中,纷纷列举:“I need some steaks/vegetables/seven—up…,I don’t need any potatoes/tomatoes…”,激活了已有的生活经验,亲切感油然而升。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入新的语言形式即示范性语言,不仅能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力量,而且又能增强学生获取语言信息的主动性。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倾听、询问、沟通、表达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教学因此而充满活力,师生产生共鸣;创造性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推进,教学相长的硕果必定在日积月累中凸现。

精心创设情境,提高阅读教学 篇7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情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这句话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 从阅读中领悟意境, 在阅读中感受生活, 在阅读中形成语感, 这些都说明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学生阅读期待心境的营造有赖于教师阅读情境的创设。好的阅读情境的创设是把阅读的主动权、阅读的思维空间全还给学生。那么如何创设阅读情境呢?

在解读优美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时, 教师要采用多样的形式如聆听音乐、观看视频、讲述故事等形式创设阅读情境, 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在情感和文本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如教学《父母的心》时, 在《天亮了》的音乐背景下, 教师深情地讲述与这首歌有关的一对父母舍身救孩子的真实故事, 在学生都感动于那伟大无私的爱时, 然后导入《父母的心》的学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教师恰如其分地引导, 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为阅读课文提供了情感铺垫和心理准备。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挈全文

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趋动力, 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是启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关键。在整体感知课文阶段中, 教师不是把教材呆板地显示给学生或作展示式解说, 而应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境、情趣、情理作诱发物, 创设曲折的、立体的和启发诱导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生疑, 让教材紧紧扣住学生心弦, 从而引发他们充分地探索和思考。

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 领导学生研读吴用等好汉“智取”的具体表现后, 提问:曾经杀牛二、战林冲、斗索超的杨志, 是个武艺高强的英雄。他肩负重要使命, 握有重权, 应该说是一个骁勇善战和押送生辰纲的最佳人选, 但他最终却落得个失败的下场。杨志的失败是否说明他无“智”可言呢?如果有“智”, 那么他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杨志失败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 以触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克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的弊端, 也有效地实践了“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的要求。

三、创设活动情境——突破重点

在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 可以创设活动情境, 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立体化, 将枯燥的内容生动化、趣味化。如阅读诗歌, 创设诵读比赛情境;阅读戏剧作品, 创设表演情境等。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 使其以跃跃欲试的心态参与研读活动, 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分析文中人物的心理。在这种活动情境中, 学生以空前高涨的热情, 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课文的研读之中, 不仅能流畅地复述故事, 而且能准确地分析故事的寓意。情境教学“理寓其中”, 从教学目标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 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 诱导学生亲历蕴涵“理”趣的情境并从中感悟, 突破教学的重点。

四、创设迁移情境——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说道:“知识是教不尽的, 工具拿在手里, 必须不断地使用, 才能练熟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段论述和新课标中“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概念是一致的, 都强调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教师要善于根据阅读材料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将从课文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等, 正确有效地迁移运用到课外,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十三岁的际遇》这篇诗意盎然的文章中, 讲述一个十三岁就走进北大校园的少年——田晓菲的求学的经历, 表达了她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心声。讲课的尾声, 教师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 写出自己心中对未来的畅想, 让学生直抒胸臆, 深化体会。在教学季羡林大师的《成功》时, 季老谈了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 除此之外, 成功的重要因素还有哪些, 让学生发散思维, 展开自由论述。

精心设计导入 彰显教学智慧 篇8

一、情境导入法

在教学《Shopping》一文时, 通过复习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What colour is it?How much?等等句型。同时还顺便复习了一些服装类名词。这时候我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售货员的模样, 把讲台收拾成了临时的柜台, 把自己带来的服装一样一样的包装好, 放在柜台上, 我让一个学生扮成顾客和我配合一下, 进行示范表演, 对话如下:

A:Can I help you?

B:I’d like a sweater.

A:What colour is it?

B:I like green.

A:Ok, here you are.

B:How much?

A:Twenty yuan.

B:OH, here’s the money.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英语人的购物方式与快乐。

二、歌曲导入法

在学习5B第三单元《Hobbies》的时候, 我就先跟学生自由对话, 我说:Boys and girls, 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 again.I am very happy, are you happy?我先用自己高兴的情绪来影响学生, 引导他们回答:Yes, we are.接着我就说:“Oh, let’s sing together.Follow me.”于是我就教他们唱了这首歌“Do you have any hobbies”, 随着欢快的旋律学生们一遍一遍的打拍子歌唱着。当他们把这首歌唱熟时, 我就开始用歌词中的句型, 也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句型, 开始跟他们一一对话“Do you have any hobbies”, 学生们也很高兴的应用歌词为载体来回答我, 这样在愉快的氛围当中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 甚至有很多孩子在回答时还自发的加入了许多体态语言。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三、游戏导入法

游戏法的导入, 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为导向, 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真正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觉性, 积极性和独立性, 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主动参与活动, 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美国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活动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能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使智力得到充分应用和发展。”我在教学5B第六单元《A PE lesson》时, 上课铃一响, 我就用哨声进入了这节课。一开始我就从“Stand up, turn left, turn right”等等口令如句, 边说边做, 顺便还复习巩固了本单元中的身体各部分的名词, 利用Touch your…..with your……句型, 带着他们玩, 让学生在学中玩, 玩中学, 不知不觉中就能对简单的英语口语就记于心了。

四、图片导入法

图要是令儿童兴高采烈的世界, 小学生特别是低龄儿童的观察特点是从知觉事物的表面性特征开始的, 他们对事物的记忆也多以形象记忆和无意记忆为主。图画恰好根据少儿的这一认知特点, 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各种各样的图画, 以其不同的艺术特征给人以明快的美感和深刻的形象记忆。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图画,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观察、比较和记忆这些特征。如我在教学5B第九单元《The English club》时, 在学习UK, Australia等国家名词和国籍时, 我就先让他们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 如一些风光图片、建筑物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图片, 先激起他们的好奇心, 然后利用句型It’s from…..来学习国家名词, 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多媒体导入法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 好奇心强, 在教学上,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能适应他们的这一特点,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常用的媒体有, 放映性视觉媒体, 非放映性视觉媒体, 听觉媒体, 视听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 语言实验室, 网络多媒体等。而我常常会利用放映性视听觉媒体来导入课文或主要句型的学习, 如我在教学5A Unit 1《The first day at school》一文中, 在导入There be句型时, 我用先放映一些图片给学生看, 边看边听There is a……There are……在欣赏一些图片后, 我就开始进入句型What’s in…….的学习。当学生对此句型熟悉了以后, 我利用多媒体虚拟的环境, 让学生们与多媒体中的动画进行对话练习活动, 利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 融合多种教学媒体, 透过人体感官的接受, 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学习状态, 并获得最大效果。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兴趣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只要教师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大胆进行教学创新的尝试, 激活学习气氛, 从提高学习情趣上找准突破口, 使教学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成长要求, 学生就能获得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英语课堂教学也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文府《英语教学论[M]》 (香港新世纪出版社, 1997)

[3]张莺《小学英语教学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安徽教育出版杜, 2000) 。

精心设计习题提高教学质量 篇9

一、从以往传统的布置习题发展为设计习题

练习应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阶段, 常常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教学方法上, 而不去有目的地设计习题, 讲授完新课后胡乱布置几个习题, 让学生随便练习一下, 对习题的布置很盲目, 很被动, 认为布置习题简洁方便, 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其实习题的设计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作精心的准备。布置习题和设计习题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布置习题只是让学生把本节学的知识点练会, 而设计习题除了让学生练会以外, 还可使学生活学活用, 最大限度地达到课本要求的教学目标, 提高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

二、设计习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亲自把关, 把相关习题认真

做一遍, 了解哪些题属于基本题, 哪些题难度偏大, 哪些题综合性较强, 哪些题属于一题多解类型的, 哪些是应布置给哪一个层次的学生, 哪些题什么时间布置, 认真琢磨, 适时适量, 面面俱到, 要顾及到每一个学生, 真正使学生做到一题多得, 题题都有收获。

2. 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 循序渐进。

教师在挑选和编排习题时, 要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难度要适中, 不要设计过繁过杂的、过偏过难的, 要紧扣教学大纲, 要能启发学生思维的, 能总结规律的。

3. 要注意控制题量。

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 紧紧围绕教学大纲,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选择出适量的习题给学生, 不要搞题海战术,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习题时应有不同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4.

教学目标要明确,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反复练习, 突出重点, 难点要注意讲练结合, 易出错的地方教师要重点讲解, 反复强调, 要加强对比练习。

5. 习题设计要有趣味性和故事性, 结合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偏难的习题要使学生产生新奇感, 带着求知欲望跃跃欲试地去探究, 可以通过题型的多样或形式的多变,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

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各个层次的习题内容、习题数量要求不一定相同, 教师可以把精心准备的习题分成三组, 一组题以模拟为主, 题目要求与例题相近;第二组题以掌握为主, 题目条件要求稍复杂,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三组题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主, 综合性强, 涉及知识面较广, 对学生的要求相对高一些, 挑战性更强一些, 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解题方法要有一定的技巧。通过有层次的练习,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 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习题设计的三种方式

1. 变式习题的设计。

变式习题的教学, 对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的锻炼特别重要。在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 看似做了多题, 实际等于做了一题。通过训练, 可使学生时时处在一种愉快的探索知识的状态中,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习题设计通常采用的方法:

(1) 递进式习题的设计。

设计的习题要有层次性, 即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同一内容由浅及深, 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 揭示解题的规律,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为巩固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设计了如下变式训练题目:

(1) 3M2+2MN-4N2; (2) 12M2N2+7MN-12; (3) -5M2+2MN+11N2; (4) 2M2+MN-3N2+M+4N-1

通过一步一步深入的练习, 加强学生对题目结构的了解、解题方法的透彻理解和应用, 引导学生积极深入的探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型习题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拓展型习题时, 对于一道题目不能就题论题, 而应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同时让学生思维变得深刻而流畅。

如把N2+5N+6分解因式, 变题1:M2+5M+6分解因式;变题2, 把 (A+B) 2+5 (A+B) +6分解因式;变题3:把N4+5N2+6分解因式;变题4, 把M2N2+5MN+6分解因式;变题5, 把M4+5M3+6M2分解因式。

以上变式首先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原题结构, 既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思想及思维的灵活性, 又提高了解题能力。

2. 一题多解型的习题设计。

在精选习题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偏重那些可用各种思路完成的典型习题, 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常规方法, 要寻求发展变化, 积极寻找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 要勇于探索创新。

例如, 把M3-M2+M-1分解因式。

方法1:把第1项和第2项组合, 第3项和第4项组合, 得M3-M2+M-1=M2 (M-1) + (M-1) = (M2+1) (M-1)

方法2:把第1项和第3项组合, 第2项和第4项组合得M3-M2+M-1= (M3+M) - (M2+1) =M (M2+1) - (M2+1) = (M2+1) (M-1)

方法3:把后面三项组合在一起得M3-M- (M2-2M+1) =M (M+1) (M-1) - (M-1) 2= (M-1) (M2+1)

通过分析, 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解题途径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通过比较选出最佳解题方法, 达到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

3. 开放性习题的设计。

开放性习题的设计, 可以鼓励学生多探索、多讨论, 小组之间合作, 给他们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和解题思路, 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已知AB是圆O的直径, 圆经过AC的中点D, DE⊥BC, 垂点为E

(1) 由已知条件你能推出哪些正确结论?

(2) 若∠ABC为直角, 其他条件不变,

除上述结论外, 你还能推出哪些新的正确的结论?请画出图形。

4. 类比型的习题设计。

难度较大的类比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设计习题时, 教师要将习题分门别类, 并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题目中的易错点和较难点, 总结出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探索、发现、讨论, 不仅对同类数学知识的掌握加深了, 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教师精心设计习题, 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重视对习题的设计这一教学环节, 在有限的时间内省事省力地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摘要:新授课后的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 把握习题的数量, 提高习题的质量,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练习题,设计,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

[2]王昭海.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矛盾及相应对策[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

精心创设情境 优化历史教学 篇10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 有了兴味, 学生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了。”而根据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 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理解知识的内涵实质;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那么, 在历史教学中, 应怎样创设历史情境呢?

一、创设导语情境,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出好戏应有好的开始”, 一节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应从“头”就开始。而一幕幕真实、合理的情境导入就像战前振奋人心的动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设置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特别重要, 创设生动、新奇、有趣的导语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 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 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 在讲授“三国鼎立”这个内容时, 我先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导入, 然后说:“那么让我们共同步入那个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 去揭开那一幕幕真实的历史画面吧!”这种导语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 使学生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三国时代。

通过创设导语情境, 既自然地引出了教学内容,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从而调动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来创设情境

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 语言技巧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 就像观赏一幅名画, 心旷神怡;就像欣赏一首名曲, 余音在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授过程中, 课堂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于形象性的教学语言, 它有声有色, 具体可感, 能够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比如, 在讲授“岳飞抗金”这个内容时, 教师先可以激情朗诵《满江红》:“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靖康耻, 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通过激情朗诵, 教师仿佛和学生穿越了时空, 来到了岳飞抗金的战场, 把岳飞那种无比悲愤和大志难伸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了出来,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岳飞的认识。语言的趣味性其作用如同菜肴里的盐, 枯燥乏味的语言如同一盘忘记加盐的菜一样, 总是淡而无味, 食如嚼蜡。幽默风趣的语言能缓和紧张气氛, 缓解对立情绪, 创造一种师生双方心里舒畅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因此, 教师要创造性地把自己的思路与学生的思路和谐统一起来。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在师生的连续问答中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思绪飞扬。

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利用学科联系, 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特别是语文学科。俗话说“文史不分家”, 古代诗歌大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全景, 内容丰富, 风格多样, 至今仍广为人们喜爱。所以, 可利用诗歌等材料引导学生透过教材表面枯燥的文字发掘其深层内涵,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 在讲解“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这一课时, 在多媒体上投影显示《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然后教师提问:这首词是哪一位著名的词人所作的?词中的周郎指谁?“周郎”和“赤壁”有什么联系?历史上称此事为什么?这位词人对词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通过师生间的问答, 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 也把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在一问一答中轻松地掌握了。

2. 利用角色扮演, 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 我们通过模拟历史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中, 和历史人物一样思考、行动, 以此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 在讲解“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这一课时, 我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朱元璋和宋濂。“朱元璋”问:“爱卿,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皇上, 微臣昨天请了张三、李四……八人, 吃了红烧肉、辣子鸡……”“朱元璋”高兴地说:“你说的全对, 没有骗我。”然后, 拿出一张图, 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赶紧用袖子擦拭。学生表演完后, 教师问“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的?学生通过思考, 得到结论:特务机构锦衣卫。教师再总结说明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利用角色扮演,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不再感觉历史的遥远和陌生, 而能够以一种亲切愉悦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来, 达到较好的效果。

3. 利用文学作品, 创设问题情境

许多文学作品用艺术的形式描写了历史上的某个事件, 因此可把文学作品与历史知识结合起来讲授历史课。其中, 设置疑问, 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我在讲授“玄奘西游”这一内容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大家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熟悉, 它也被拍成电视剧, 谁能为大家讲讲其中的精彩片段?这些精彩片段说明了什么?想一想书中对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什么不同?由于大部分学生通过看小说、电视剧, 对《西游记》相当熟悉, 学生的思维就相当活跃。利用文学作品设置疑问, 让学生把历史知识与文学知识联系起来, 既活跃了课堂, 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创设故事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众所周知, 用寓言、传说等故事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在讲“人类的起源”这一内容时, 利用我国女娲造人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之后, 女娲就在天地间到处游历。当时, 尽管大地上已经有了山川草木, 有了鸟兽虫鱼, 但仍然显得死气沉沉, 因为大地上没有人类。女娲心中感到十分孤独, 她用河床里的软泥按照自己的形貌来捏泥人。不一会儿就捏好了好多的泥人。这些泥人几乎和她一样。女娲朝着那些小泥人吹气, 那些小泥人‘活’了起来, 女娲称他们为‘人’。女娲想让人类遍布广阔的大地, 但她累了, 做得也太慢了。于是, 她把一根草绳放进河底的淤泥里转动着, 直到绳的下端整个儿裹上一层泥土。接着, 她提起绳子向地面上一挥, 凡是有泥点降落的地方, 那些泥点就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女娲就这样创造了布满大地的人们。”通过讲述这个故事, 学生就知道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这种通过创设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 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很容易地掌握了知识。

五、设置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 初中生也不例外。游戏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如果在课堂上适当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 有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 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引发他们自主探索, 一定会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但是, 长期以来, 游戏活动给我们的感觉总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好像它仅是小学课堂的“专利”或只能在课外活动出现。其实, 在平常的初中课堂教学中, 历史游戏活动同样也能够具有相当的深度, 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架起“玩”与“习”的桥梁, 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游戏中, 教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 学生既会集中精力, 愉悦的接受知识, 同时大脑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教师越教越乐意, 学生越学越开心。

上一篇:先天性泪囊炎下一篇:神经诱发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