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开发

2024-06-22

大学语文课程开发(精选十篇)

大学语文课程开发 篇1

一、专业群的概念

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 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 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 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因此, 专业群建设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点, 是学校整体水平和基本特色的集中体现。对于高职教育来说, 所谓专业群, 就是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 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二、开发面向专业群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标准和意义

依据不同的标准, 专业群可以有不同的划分。如可以围绕产业链划分专业群, 这样划分出的专业群是以某个产业为中心, 以服务该产业为目标, 经过分析, 可以梳理出产前—产中—产后、售前—售中—售后的产业链, 在此基础上获得相应的专业链。也可以围绕职业岗位群划分专业群。另外, 还可以围绕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群。高职教育的专业是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的, 对于学科基础相同的若干专业可以构建成一个专业群。如在建筑领域中以数学、力学等学科为基础的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可以构建成建筑施工类专业群。根据这一标准, 笔者对我院的专业进行了专业群的划分, 划分出三大专业群, 分别是经管类、文学类、工科类。

专业群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专业群建设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在行业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将分散的实验资源整合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 (或工业中心) , 降低实训建设成本, 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优势, 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有利于形成高校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 提高高校知名度。

那么, 面向专业群开发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 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专门技术人才。高职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 而且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所谓职业素养就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个人行为的总和, 它包含职业意识、职业礼仪和职业技能。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的首要要素, 包括成就欲、专业精神、责任感、挫折承受力、诚信形象、团队精神等方面内容。在工作中, 职业意识对一个人取得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是通过精选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来实现教学, 所选的经典文章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如果能够面向专业群设置主题并选择文章来组织教学, 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提高职业素养, 从而更有效地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二) 可以更有效地整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面向专业群开发大学语文课程, 将改变以往所有学生“同吃一道菜” (即教师备一遍课, 讲给所有学生听) 的现象,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多炒几道菜” (即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 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在教学体例上应打乱文学史的编排顺序, 宜采用主题板块来整合作品, 主题板块的设置要体现高职高专学生的共性, 同时又要兼顾不同专业群的个性, 主题板块之间应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同一主题板块中的作品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关联, 如此可以更有效地整合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使课堂教学的目的更加明确, 也便于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向一定的广度更深入地开掘。

(三) 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语文, 兴趣尤为重要。由于多方面原因, 很多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经对语文“倒胃口”, 到了高职还要学语文, 抵触心理可想而知。教师要上好这门课, 实现课程目标, 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向专业群开发大学语文课程,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设置主题模块组织教学, 使大学语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这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面向专业群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开发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更好地体现“就业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笔者针对不同的专业群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内容。我院经管类的专业主要包括电子商务、会计与审计、营销与策划、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等。这些专业的大学语文在教学内容上要打破以往的传统,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进行必要的内容整合。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教师除了使学生了解文学知识, 感受人事景物形象外, 更要让学生感悟人生, 熟悉社会, 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能自然而然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为此, 笔者认为教师应按照主题的形式组织教学, 划分的主题拟定为:

(一) 情满人间

我院大学语文开设时间是第三学期, 开学之初, 恰逢传统的中秋佳节, 教师结合中秋切入课程, 可引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二) 修身齐家

教师应通过文本的解读, 唤起学生的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引导学生注重内外兼修, 追求完美。

(三) 青春如歌

婚姻和爱情是青年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 也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教师在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婚姻爱情方面的名篇巨著外, 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四) 百家争鸣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 以儒家、法家、墨家、道家四家影响尤为突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这几家的思想仍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如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经营理念具有无以替代的巨大影响, 这个影响既有正面的, 又有负面的。法家在思维方式和管理文化方面与儒家有较大不同, 也很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墨家的学说内容非常丰富, 它的经济思想和道德法则也值得我们去研讨。还有道家的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对今天的管理者有很多的启发。教师应通过对文本的解读, 引导学生批判继承古代先哲创造的文化思想。

(五) 职场浮沉

高职培养的人才是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人才。学生除要掌握专业技能外, 更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教师应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引导学生树立职场的意识, 沉着面对未来职场沉浮, 成为一名合格的一线人才。

(六) 实用文写作

文学类的专业主要是商务英语、商务日语两个专业。教师应经过与专业系的沟通, 在这两个专业的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外国文学作品, 通过文本的解读, 帮助学生了解中西、中日文化的差异, 以及汉英、汉日语言的差异, 并增加实用文的写作内容。

工科类专业主要是电子工程类、计算机类、数控和建筑类、汽车类等专业。这类专业应全部以公共基础课的形式开设应用文写作, 旨在提高工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旨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文学类课程, 应以选修课的形式与公共基础课形成互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发出影视鉴赏、名著导读、诗词鉴赏等课程。

无论是经管类、文学类, 还是工科类, 教师都要讲授实用文写作。在内容安排上, 主要是通用写作和专用写作两大块。通用写作主要包括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 不同的专业群在通用写作部分具有共性。而专用写作则应与专业系进行沟通, 教师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确定专业文书种类及学习要求。

以上是关于面向专业群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开发的思考。高职大学语文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课程内容开发之后, 笔者将针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一系列后续问题进行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所面临的困境, 提出了面向专业群开发大学语文课程的观点, 认为面向专业群开发大学语文课程,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有助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整合, 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最后文章给出了面向专业群开发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方案。

关键词:专业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4) .

[2]邱俊海.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效对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9) .

[3]伏涤修.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7.

[4]闫苹, 张秋玲.语文教学内容整合设计的专家引领[J].语文建设, 2007, (9) .

[5]何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 , 2009, (1) .

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篇2

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丰富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笔者从

一、立足文本特色,丰富语文综合学习形式;

二、结合其他学科,提高语文综合学习成效;

三、抓住生活闪光点,拓宽语文综合学习资源;

四、结合社会大环境,扩大语文综合学习的平台四方面谈谈高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关键词】立足文本学科整合生活闪光点社会大环境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为了改变课本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的状况,更是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弊端,在语文课程改革上采取的一个重要的举措。《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但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出现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了挑战。有位教育家说:“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在较长一段时间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语文课内容的新颖开放、语文教学活动方式的灵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综合性。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应以语文为主,以学习语文为出发点,运用各科资源,开展跨学科活动和教学。

2、重视实践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就非常明确地突出了语文的这一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相并列的一个项目,也必须与学生生活结合。这样一来,语文的实践性就凸现了,由学生的实际参与能力决定活动方式,由各地区特有的地方资源决定具体活动内容,这一切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变成了现实,语文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了。

3、发挥创造性。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就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可见,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内容不是“圣旨”,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地区特点作相应的改动的。这就 1

为教师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提供了空间。然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学习活动却是一项很难把握的内容,“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它没有现成的教材、案例,靠的是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时间,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时空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砥砺能力,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教师如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本地区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如何创造性地、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自然的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总而言之,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认识,加强思考,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辩证地处理好一些相关的矛盾,真正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努力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效。如何挖掘课程资源,丰富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富有成效。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南去努力一下。

一、立足文本特色,丰富语文综合学习形式

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故事性很强,并富有人文性,非常适合排演课本剧。而学生对于排演课本剧,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教学完《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纸船和风筝》,我开辟了“童话剧专场演出单元”,让学生进行改编、排练;教学完《晏子使楚》《将相和》《草船借箭》,我开辟了“历史剧专场演出单元”,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己创编,进行表演。并要求学生表演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台词,能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心理特点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这就需要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读透课文,揣摩人物心理。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除演课本剧之外,我还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系列活动。如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些歌颂父爱、母爱的课文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感受亲情”的系列活动: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亲情的看法;写一首小诗,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与父母进行一次长谈,感谢父母

对自己的关爱;送父母一件礼物,表达对父母的一片深情。活动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语文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二、结合其他学科,提高语文综合学习成效

跨领域学习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学习效率。因此,教学完《大瀑布的葬礼》,我组织全班学生分组考查我们家乡缺水的情况。有的学生实地考察了沭阳的新沂河,亲眼目睹了“潺潺细流”的情景;有的走访了气象局、环保局,向相关的工作人员了解气候与水量的关系;有的从身边开始调查,搜集人们平时不节约用水的事例。然后,学生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研究,提出了节约用水的方案。最后,学生在语文综合学习课《生命的源泉——水》中进行了交流。总之,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融合,能大大提高语文综合学习成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抓住生活闪光点,拓宽语文综合学习资源

生活即语文。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展开语文综合性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学语文的实践机会。例如,与人初次见面时,学生往往会遇到如何主动打招呼,并进行自我介绍的问题。我先让学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会,然后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试着进行自我介绍,最后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花乡沭阳,欢迎你”活动,要求学生调查、搜集沭阳的古今名人、特色经济等各方面的资料,并写出调查报告。活动中,我设计了“导游”带领“北京客人”游沭阳的情景。这样,既生动展示了学生的汇报成果,又促进了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结合社会大环境,扩大语文综合学习的平台

学生对国内外大事是十分关心的,引导学生关注事态的全程发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写一写自己的体会,有利于提 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嫦娥一号”飞入太空时,我抓住这个契机,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实况转播,之后又组织学生开展了“写童谣,诵童谣”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一首首童谣:“成功了,成功了!嫦娥一号升空了。飞上月球探奥秘,返回地球传佳音。拍照片,传数据,和平探测行使命。祖国日益变强大,海内海外皆欢喜。”学生的文笔虽然还很稚嫩,他们的诵读也没有什么技巧,但感情却十分真挚,完全是有感而发,有感而诵。

论中职语文课程的开发 篇3

【关键词】岗位需要;职业;情境;理念;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简称“中职语文”,下同)课程的开发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滞后于高等职业课程的开发。而文化课尤其是语文课的开发又滞后于专业课。语文课的地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逐渐式微甚至基本退出了基础课的序列,不是由于语文课的作用降低了,而是由于语文课没有适应新一轮课程转型的需要。因此,语文课的开发具有紧迫性。而如何开发语文课,既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需要新型具有更宽视野和跨界能力的语文教师,这些都使语文课的开发成为瓶颈。但是,语文课完全可以借用其他课程的先进理念。那么,中职语文课如何开发呢?

一、中职语文课程开发的依据。

1.宏观上,中职教育的体制机制人为地制造了语文课程的双重特征,基础性和应用性是语文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的优先考虑因素。中职在教育体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分支。其特殊性表现在,中职因为体制机制决定了其毕业生的人字分流。一部分毕业生继续参加高等职业教育,一部分从此走向社会。正是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中职承担着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职能,既要照顾到即将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学生的需要,更要照顾到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年龄、社会经验和阅历以及成熟度来看,中职毕业生处于明显的劣势,他们无法与普通高校和高职学生竞争。因此,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应用知识以迅速弥补因为年龄以及知识结构等原因带来的竞争力的不足。满足学生应用需要是中职教育各学科的基本任务。如果忽略了应用性需要,无疑对毕业后进入社会的中职学生来说是教育的不公,也对其终身发展造成困难。因此,课程的应用性需要是课程内容改革以及课程设计中优先考虑的问题。面对中职教育的双重职能,课程也就需要照顾到两类学生的需要,因此,注重应用性与注重基础性的双重需要是课程改革的前瞻性设计因素。而教材是课程理念的集中显现。作为课程理念终端的教材,必须把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双重需要作为教材改革的重要依据。

2.中观上,职业和岗位的需要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特定要求,这就决定语文必须满足职业岗位的文化素养方面的需要。劳动者的素质由两部分组成:专业知识及技能等技术性因素;工作态度、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人文素养。二者交织相互影响。简单说,一部分是与物质打交道,一部分是与人打交道。体现在与人打交道上主要是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中职语文课既注重人文精神的提升也注重表达应用的职业要求。尤其是职业岗位能力具有的任务性、情境性、目的性,为语文在职业服务方面提供了内容上的特定要求。因此,职业需要决定人才标准,人才标准决定课程理念,课程理念决定课程开发。

3.微观上,从形而下的手段看,语文学科自身内蕴与外显互逆的特征决定了中职语文人文素养的形成需要文化的沉淀,也需要环境的熏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却有着两个互逆的过程。一个是文化的内蕴,这需要具有人文精神的著作来实施,而将思想和情感有序地呈现出来则是语文作为工具的重要任务。

二、语文课程开发的理念。

1.内容上体现“兼容职业,有所区分”的理念。语文课程在内容导向上,应该兼容职业。不同的专业对应不同的职业。因此,不同专业的中职语文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具有各自的匹配性。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再次将语文从单一引向多元。也就是说,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学习同一本语文书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语文在选文上,应该着重体现专业和职业的需要。例如,医学相关的专业,在选文上则应偏重医学科普文,医古文。在人文精神上也应体现以医疗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传记等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来源。而旅游专业的学生应偏重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文化因素。兼容就能尽快适应职业的需要。而语文课毕竟不是专业课,不是要解决专业问题,而是解决职业生涯中能够应用的文化需要。而现今中职语文的选文在文化素养方面是普适性的,因为针对所有专业,因此不具有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殊性。有一些所谓经典的文章,其中所传递的人文素养在许多特殊性的职业中几乎没有正面的作用。比如,忧患的意识和抨击黑暗的文章在与人的交往中有诸多的害处而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少有建造。一旦负性事件进入人际关系中,绝不能采取负面手段而只能采取正面手段。因此在选文上应当与职业趋同,与职业范围和职业要求相吻合。这就是所谓兼容职业。学习领域的来源基于岗位分析或者工作过程的分析。所谓有所区分,就是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课程内容。这就衍生出更具针对性的微型课程或者校本课程。虽然从名称上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从内容上,课程已经呈现了个别差异性。

2.模块构建体现“能力核心,兼顾知识”。语文双基的基本能力多半是一种方法能力。方法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与职业相关的能力不仅包括方法能力,更重要的是解决职业岗位中具体情境的综合能力。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要求针对所有学生是一般性的要求。而职业中的听说读写则是特殊性的。例如,医古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许多的典籍中所蕴涵的理念对现代医学依然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诺奖得主屠呦呦从医古文中受到直接的启发而找到抗疟药物就是典型例子。看懂这些医古文既需要运用词类活用、固定用法和特殊句式的能力,更需要了解一定的医理和医学特殊用语。比如,典籍中的脉数,就是现代医学中的心跳加速。如果不能理解脉象理论,就无法解释脉数。因此,语文课要准确定位能力目标和课程标准,建立合适的能力梯度体系。能力虽然是抽象的,但是,能力也可以在技术路线的蓝图下从抽象变为具体可以操作的程序和步骤乃至量化。这个可以从利物浦沟通能力量表的模式中受到启发。根据岗位需要将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中的语言表达等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予以序化。因此,以能力核心的知识构架是可行的。

三、构建“情境——达标”为主线,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辅线的双线教学模式。

文化课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上,使得课堂教学越来越枯燥无味。加上微信时代,学生阅读长文的耐心逐渐丧失,导致阅读能力逐步下降。传统教学方法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既不能满足时代需要也无法满足职业岗位需要。实际上,内容决定形式,因此,课程内容决定教学模式。语文作为文化课,在职业岗位中,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高度合一,使得能力必须体现在情境之中,并且能力以任务的形式得以实施。所以,情境性和任务性成为能力外显的重要途径。根据课程内容高度职业化的需要,必须在教学模式上与课程内容相匹配。“情境—达标”教学模式的基本图式是——“分析职业情境——制定教学目标——创设职业情境——实施达标教学——进行达标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了相对集中于某一特定且具体化的职业情境的要求。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更能体现以任务为导向,以问题为核心的职场情境。特别在应用文的写作中,由于应用文在不同的岗位中有其特定要求,因此,情境性更为明显。比如,产品的上市营销策划方案和医案的写作,都是极具职业情境的。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很好满足内容要求。这些教学模式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尤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评价体系以“过程评价”为核心,以“达标”为最低质量标准的“过程-达标”评价模式,重视笔记、学案、作业、合作、调研的过程。

从课程评价的体系上看,知识点将逐渐淡化而凸显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因为学习过程才是学习效率的保证。并且,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比如,调查报告的写作,其重点不在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的具体技巧。而在于调研的过程中学生常常有意外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学会调研方法,至少要学会谈话做笔记,也要制订调查表格。这其中所谓表达能力在谈话中自然得到了体现,而请人填写表格既涉及沟通能力,也涉及到表格的制作,问卷的设计等知识点。而学生在调研过程中的多种收获则不是在课堂上能得到的。至于调查报告的行文,其质量评价体现在最低的格式要求必须达标,而主要过程比如笔记和调查表格以及调查报告作品才是核心。过程评价最终量化需要根据内容来决定。许多人对课文的学习过程如何量化表现出困惑。实际上,当课文的选文确定为与职业高度相关时,评价也就迎刃而解。比如,说明文单元如何考核呢?说明方法的学习运用在具体的职业情境中,就有了职业化的任务。而说明文以故事呈现内容的叙事式方式就是说明文以及科普文的新模式。如《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采用这样的模式。情境性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只要能够从例文中找出说明方法的运用就是最低标准,而过程在体现在说明方法在不同职业情境中完成不同任务上。比如,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产品或者一种疾病或者一种技术手段。有具体也有抽象,但是都离不开说明方法这一知识点在情境中的运用。“过程-达标”模式的操作必须细化和量化。使目标可以层层分解。“过程-达标”模式的操作程序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创设情景,提出、明确问题。第二步:师生互动,分析、解决问题。第三步:反馈评价,小结、矫正问题。评价模式反制教学过程,只有调动了学生,才能扭转教学过程的被动,形成高效课堂。这样就彻底地将教师从组织教学的忙碌中释放出来。

中职语文课的开发,理念必须先行。有了合适的开发理念,语文将逐步适应职业的需要,与职业的兼容将给语文课带来新的转型。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 [J].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二)(教科版) [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04)

大学语文课程开发 篇4

这一规定显然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采用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 导致全国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 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现状提出来的,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它无疑会提高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适应性, 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众所周知, 在课改前, 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的开发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是按照大纲、教材和教参去教。大纲、教材和教参是国家规定的, 教学参考书、考卷甚至习题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提供的。教师的大部分职责是机械完成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任务就可以了。因而, 不少语文教师成了各种教学参考书的简单照搬者。有专家尖锐地指出, 某些语文教师离开了课本、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 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样出试卷。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开发的分离, 使教师丧失了课程开发的意识, 丧失了语文课程开发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 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在课程改革中, 广大语文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 而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语文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 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 包括国家、地方、学校和课堂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和增强语文课程建设能力, 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能结合学校实际, 开发符合学校实际的语文课程, 让语文课程不断丰富, 不断增值, 不断深入, 从而进一步完善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二) 篇5

(二)文明礼仪 孝敬父母的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养成良好的礼仪风范,懂的孝顺父母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2、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学生在情中回味,在情中感悟。

3、学会如何感激父母,回报父母,在生活中自觉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准备:

1、音乐〈〈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

2、搜集古今中外的名人孝敬父母的事。

三、教学过程

1、用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导入感受母爱的伟大。

2、自己名字的故事。

让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名字使他们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族未来的曙光,每个人的名字,都融入了父母的很多期望。

3、我成长的足迹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的照片学生讲述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为之付出的血汗。

4、教师 小结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私而伟大的爱,我们应该懂的体谅、关心父母,生活中与父母相处时注意礼仪。

5、看书中插图

(1)当父母在地里干活时,当父母去上班时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学生充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他们的回答让他们知道应该主动分担劳动,懂的体贴父母,要有责任心。

(2)第三幅图表现的是什么意思?你看了有什么感受?(知道父母劳动的辛苦,要知道应该节约)(3)结合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都是怎么做的。

(4)最后一幅图是和父母交流,现在的孩子很难和父母沟通让他们说说自己都是通过什么方式和父母交流的?交流时应注意什么?并让他们知道和父母沟通会使你们的关系更密切,感情更深。

6、当你遇到书中所出现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做?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7、教师小结。

四、课堂延伸,实施汇报父母的方案(1)给父母一份惊喜。(2)帮父母做家务。(3)陪父母聊聊天。

五、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新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谢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并懂得回报别人的帮助,学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感恩故事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感恩的价值所在。

三、课前准备 课件(八个孝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感悟亲情——父母对我的爱”

人生在世,谁无父母,谁没有沐浴过父母的养育之恩,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谁能离开父母的呵护与教诲。有的时候父母甚至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而失去生命。下面请我们一起来听下面的故 生:„„„„„„ 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的这种爱,下面请同学们用真心细细回味一下在哪些方面你都感受到了父母对你的爱。(可请1-3名学生讲述父母对自己的无限深情)

生:(细细回味思考父母的爱为老师访问做准备)„„„„

师:从同学们的交谈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将毕生的精力都无私地花在我的身上,可使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算过父母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承担多少的经济付出?(请学生计算,目的在于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父母养育的不易,体谅父母的辛劳)师:为了支撑起这个家,为了能给我们吃好穿暖,安心学习父母早出晚归,为此妈妈的头上可能多了一根白发,脸上可能多了一道皱纹。2500年前,当人们进入课堂的第一节课,学到的是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要先学会孝道再学习文化。百善孝为先啊。教育的教是怎么写,我们一起来写一下,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孝道文化的传承胃之教。但是我们现在都做反了,只学习文化不学习孝道。一些基本的道理我不相信你们不懂,同学们请你大声地告诉我是谁给了我们生命? 生:„„

师:是谁养育了我们? 生:„„

师:是谁给予我们富足的生活,让我们得以自由自在的学习? 生:„„

师:父母除了辛苦赚钱供我们读书外,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关注你的健康,关注你的学习,希望你能成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又有多少同学能把父母的这种无私的爱深记在心中,总认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二)、反思自我、亲吐心声——对比自己对父母的爱

师:同学们在每年你们过生日的前几天总有一个人跟你说:“孩子啊!再过几天你要过生日了„„”那是谁啊? 生:„„

师:那是你爸爸妈妈,可你记不记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啊? 生:„„

同学们,我们要反思啊!为什么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爸爸妈妈的心,可是我们对爸爸妈妈却了解甚少,为什么当我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父母总是提心吊胆,总是会带着我们去看医生,总是会守侯在我们身边一直到我们打完点滴,可是当妈妈生病的时候我们可曾陪在她身边陪他打完点滴。为什么每当天气变冷时总是能听到父母对我们的谆谆嘱咐要我们多穿衣,当冬天来临我时常在校门口看到一个个父母手里提着衣服来给我们送温暖,可是我们拍着自己的胸膛问问我可曾为我的爸爸妈妈送过衣服。当我们的靴子磨破,总是父母给我们买来靴子,可我们拍着自己的胸膛问问自己是否有曾想过拿自己的压岁钱给爸爸妈妈买过一双新靴子。每当回到家,妈妈总是做好一桌饭菜等着我们,甚至把饭打好端过来个我,把自己喜欢吃的菜夹到碗里,还轻声的要我们多吃点,可是我们呢?心情好的时候吃几口,心情不好的时候把碗一摔,还嫌弃他们罗嗦。孩子们,我们可曾有用心的看一眼自己的爸爸妈妈,有没有看到青春年华在他们脸上渐渐逝去。有没有看到爸爸妈妈的头发已经一天一天地在斑白了?有没有看到自己爸爸妈妈的身体已经越来越不好了。你用心地去看过他们么?我们在学校里读书做到全力以付了么?

(三)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当我们回到家里,还能喊一声爸爸妈妈,说明我们还很幸运啊,小时候我们就愿意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可是当你懂事的时候你还记得这句话,你有多久没有说出来了,如果你觉得你应该好好珍惜父母的爱,如果你觉得自己对父母要好好表示,那么请你回去的时候一定要对我们的父母大声地说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五、巩固和拓展

听了数个“孝”的故事,让学生讲一个自己或身边人的感恩故事。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新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谢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并懂得回报别人的帮助,学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理解故事,能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故事中主人公的伟大。

三、课前准备 课件(八个感恩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二)拓展

1、谈一谈自己对上面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2、搜集当代或身边的人孝敬父母的事例与大家分享。

(三)延伸

我们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到那一点点的课本知道我们还学到了什么?我们学会了抱怨,我们学会了指责,抱怨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是大款,指责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是领导,抱怨为什么别的同学有名牌,而我却没有。指责为什么别的同学有那么多的零花钱而我却没的花,我们学会了和别人攀比,我们学会了和爸爸吵架和妈妈怄气,你和你妈妈吵架一摔门就走了,你有没有回过头去看一眼妈妈躲在角落里伤心哭泣了多少回。一个小姑娘跟自己的母亲吵架,母亲说孩子为什么考试只有这么一点分,孩子说我一时马虎了嘛,可是孩子妈妈给别人打工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块钱,如果妈妈马虎了人家一分钱都不给啊。那可恨的女儿把门一摔就离家出走了,多么小的一件事情,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啊就这样轻轻一摔都可以放弃,妈妈发动家里所有的人出去找,找不到这孩子。晚上八九点,小姑娘一个人走在江边,他又冷有饿,流着眼泪恨着自己的妈妈,走到一家拍档,眼泪汪汪地站在那里,好心的拍档老板端了一碗面条:孩子,你是不是跟家里人吵架了,把面吃了快点回家吧。女孩狼吞虎咽地吃完面,给老板鞠了一躬说老板你是我的恩人啊你比我妈妈对我还好。老板听过以后说:孩子啊,就凭你这句话我这碗面都不应该给你吃啊,我们两个数不相识,你连我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我就给了你一晚面你就这样感谢我,你妈妈从小把你养到大你,你怎么不感谢你妈妈啊。如果从今天开始你想自己长大,如果你觉得你自己已经长大了,那么请你们把最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的事情主动说出来。

五、走进生活

请同学们以“对不起,妈妈/爸爸”为题用文字或图片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歉意。

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新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谢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并懂得回报别人的帮助,学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感恩故事唤醒学生的心灵,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感恩的价值所在。

三、课前准备 课件(八个感恩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

十七、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十八、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十九、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十、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二

十一、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二

十二、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二

十三、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二

十四、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二)拓展

1、讲故事比赛。在班里举办一起关于孝敬父母的讲故事比赛。

2、和同学交流,小学生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3、制作有关孝敬父母的手抄报。

(四)走进生活

师:好样的孩子们,八荣八耻当中有这么一条叫以诚实守信荣,一个人不讲假话叫诚实,一个人不撒谎叫诚实,一个人犯了错误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叫诚实,你要不要做一个诚实的学生啊。生:„„

师:好!现在请你们带着你们的诚实来完成以下作业(留1-2分钟时间给学生)作业:

1、你父母亲的生日是_________。

2、你父母的身体状况是_____________。

3、你父母亲的身高是________。

4、你父母亲穿_______码鞋。

5、你妈妈经常用来教育你的口头禅是_________。

6、你父母亲最喜欢的食物是________。

7、你父母亲的体重是_________。

大学语文课程开发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自2015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颁布《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来,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情况如何?语文教师遇到了哪些困难?对此,笔者作了一个调查。

2016年5-7月,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课堂观摩等形式,对本区域的九所中学进行了教学调研。此次调研涵盖了不同层面的教师与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98份,回收96份,有效问卷96份。为了倾听到真实的声音,笔者共进行了师生访谈7次,举行课程论坛4次,开设区级公开课8节,并参加校级公开课和随堂听课21节。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34%的语文教师对拓展性课程理解有欠缺,不能较好地说出对拓展性课程的理解;33%的语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低下,自己不敢开发,认为开发不出好的拓展性课程;在已实施拓展性课程的语文教师中,有48%的教师课程开发不够合理、课程实施不够规范。

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学习的综合性,追求不同学科联合开发课程。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学科教师专业精神的考验,又是对学科意识强烈的教师如何突破学科意识、联手共同开发课程的挑战。因此,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开发与实施拓展性课程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意见》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的要求,笔者以为,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进而促进语文综合性课程的健康发展,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源于基础性课程的深化

基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等因素,“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所以知识拓展类课程的开发比较容易,通常可以开设演讲、朗诵、阅读、写作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基于基础课程的拓展。以开设阅读课程为例,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根据育人目标,如何列出书单也是一件难事。在教材的基础上,还应给学生补充什么呢?《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拓展性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应用和整合”。 如何让拓展性课程接地气呢?如可以开设“名人诗社”课程:每学期每个年级选择教材中涉及的2位古代诗人拓展诵读佳作各15篇(首)等。以白居易为例,学生课内学过其作品《钱塘湖春行》,初步学会了诗歌鉴赏的一点简单知识,据此可以开设如下五个专题:

【专题一】白居易轶事典故(仕途、情感等)。

【专题二】知人论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补充《大林寺桃花》《池上》《采莲曲》《忆江南》《南浦别》《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观刈麦》《琵琶行》《长恨歌》等诗歌。

【专题三】白居易与杭州。

【专题四】学生诵读经典。

【专题五】学生以“我眼中的乐天”为题写作。

这样,学生就能在了解诗人仕途人生、情路坎坷及相关的风趣故事中知人论诗,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提升诗歌朗诵水平、鉴赏水平、模仿创作水平。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诸如讲小故事、观看视频、研讨交流以及演讲等方式来展现自我,从而提高个人的审美修养。

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开发与实施拓展性课程时,必须注重拓展性课程要凸显语文课程的本质,必须注重基于基础性课程的拓展。基础性课程是源泉,在此基础上开发,教师比较熟悉,学生也比较容易参与。

二、关注学情的分析

(一)基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拓展性课程要“突出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往往能促进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提升。

如在开发名俗文化课程时,除了可以关注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杭州这座山水风景和人文历史高度融合的城市,开设“跟着诗词游杭州”课程。这样的课程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文字走向实景,并进一步走向创作作品。

又如下述戏剧表演课程“《羚羊木雕》课本剧改编”的开发实施,也遵循了这一准则。

设计一

(一)举例明确剧本要素:人物,台词,人物简介,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布景,开场人物场景,画外音。

(二)重点:介绍话剧剧本改编知识。

1.人物语言——台词:对白,独白,旁白。

2.舞台提示:穿戴肖像,动作说明,神情点示,场景介绍,画外音。

3.幕与场。

4.改编剧本的要诀:大卸八块,重新组构,根据原文,编补内容。

(三)难点:改编剧本。

教师给出示例,通过细读原文、划分情节、明确符号、圈画要素、填补提示等环节演示改编剧本的过程。

【课堂观察】课堂气氛沉闷,剧本知识介绍过于烦琐。教师讲析过多,学生无创造性回答,举手发言的学生比较少。下课前,不少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圈画要素这一环节,课堂效率低下。

设计二

(一)举例明确剧本要素:人物,台词,人物简介,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布景,开场人物场景,画外音。引入补写旁白和独白环节。

(二)重点:学生尝试改编《羚羊木雕》最后一幕,展示,修改,誊抄。生生互评,教师终评。

(三)难点:学生评价剧本改编,重点评价人物的语言是否符合矛盾冲突。

【课堂观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剧本的关键点、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等角度来评价剧本的质量。

设计三

(一)举例明确剧本要素:人物,台词,人物简介,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布景,开场人物场景,画外音。引入补写旁白和独白环节。

(二)重点:学生尝试改编《羚羊木雕》最后一幕,可以创编人物的语言。展示,修改,誊抄。生生互评,教师终评。

(三)难点:学生评价剧本改编,重点评价人物的语言(并非教材的语言,而是学生自由创作的符合现在孩子说话语气的语言)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是否造成戏剧冲突。

【课堂观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剧本的关键点、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等角度来评价剧本的质量。学生根据现在人说话的特点创作符合剧情的语言。

显然,设计一重在单纯拓展知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设计二以重锤敲击语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写作思路顺畅。设计三以重锤敲击语言,学生可依据语言的时代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些符合语文课程注重语用的特征,与学生的心理相吻合。

(二)激活学生的学习力

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力也可以促使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进一步成长。如有学校同样开设“影视欣赏”课程,最初教师们设计影视欣赏与影评结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通过讨论说说观后感,写影评。如《城南旧事》影视欣赏教学,教师的设想是:

借助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阅读教学,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名著、名片《城南旧事》,主题是围绕这部名著有名的原因“小说中的诗意”进行教学。这是最感动人的地方——整部小说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愁”也是不谙世事的英子姑娘深深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造成的:那些曾与英子姑娘一起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的人,命运为什么那么悲惨,那么快都离开了人世?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这就是笼罩全文的哀愁。那么怎么让学生感受到“哀愁”,而且是“淡淡的哀愁”呢?小说中诗意的慢生活——感受影片中淡淡的哀愁、缓慢的节奏,学生看电影、写观后感。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影视欣赏方法、影评写作方法。

但在影片欣赏的过程中,有学生观察到影片中有一个细节:“蜘蛛正在窗户中结网,慢慢地蜘蛛网结满了整个窗户,几阵风过来,蛛网慢慢破了,蜘蛛在挣扎。”这一细节似乎与表现影片情节无关,但是为何要穿插这一镜头呢?学生开始质疑、讨论,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后,他们明确了这是空镜头。于是,教师在原有的课程设计基础上增加了“空镜头教学”一课:

教师让学生围绕对影片感兴趣的镜头畅所欲言。学生有感而发谈论很多,比如英子那双会说话的眼睛,英子父亲的去世,剧中的那个小偷、秀珍,等等。在肯定学生之后,教师也跟学生分享观看影片的感受,抓住时机提出影视教学的主要内容——空镜头。在新知识、陌生概念的吸引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于是,教师趁机将“空镜头”这个术语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稍微理解后再着力对影片的空镜头作重点赏析,体会空镜头使用的妙处和影视与文学艺术的异曲同工之妙。在兴趣的驱使助力下,学生学习劲头更足,他们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提问,课堂生成也就水到渠成了。他们不仅能对某个空镜头各抒己见,而且还会对影片的情节作各种大胆的推测,有的甚至能站在导演的角度来整体看待问题。

学生能够在一课时中达到这样的状态,师生都是有成就感的。有所悟后才会有所得,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逐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重在教师的钻研

在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中,教师的钻研力直接影响着课程的质量。

如某校在调研学生的需求及学校的育人目标后,在七年级开设了“趣味语文”课程。为突出“趣味”二字,教师们确立了八个方面的内容:有趣的语言故事,智慧的语言艺术,经典的成语故事,情境语言的运用,不规范语言举隅,名字文化的解读,对联文化的探寻,实用文体的应用。这一课程内容丰富,独具匠心。比如有教师发现现在家长给孩子取名很用心,孩子们的名字很有趣,所以想开设“名字文化的解读”这门课程。但是仅仅从名字这一角度开设,缺乏深刻性和新颖性。所以,这位教师围绕名字,扩大思维,从古到今,层层深入。她想让学生了解古人名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究名字的来历和寓意,解读名字背后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感受名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深刻认识自己名字的内涵;让学生明确语文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认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感受人名的艺术魅力,受到一次人名美学的熏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听、说、写等语文能力。教学分为五部分:

一是了解姓、名的文化知识;

二是欣赏名人的名字;

三是探究古人取名的深刻内涵;

四是试着给自己取字号;

五是解读自己的名字。

根据教学效果,教师又反思自己只局限于人名的不足,认为还可以聊聊有趣的地名、物名、组名、店名、公司名、网络,名等等。这样,一系列学生活动的展开推进了课程内容的设置,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名字文化的内涵。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篇7

校本课程物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能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突破教材的局限, 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校本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理念, 则是开发出人所具备的并能与教育教学活动发生联系的知识技能、创新意识、情感和价值观等等。校本课程环境资源中的人文环境资源, 包括校园内师生的关系、校纪班风、社团活动等, 也包括社区中的民风习俗、人际关系、生产经验等。自然环境资源包括校容校貌及社区的地理风貌、文化古迹等等。

1. 开发活动类资源

(1) 课外活动资源。课外活动作为不可或缺的校本课程资源, 是由它的内容、过程、目标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写进了“综合性学习”部分, 这样看来, 把包括“文学社团活动”等在内的“文学活动”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是无可争议的。

活动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可以围绕三条思路展开:一是“本土化”思路, 体现“校本”的个性特点;二是“系列化”思路, 体现课程的规定性;三是“实践性”思路, 体现文学活动的特色。

(2) 教学活动资源。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教学活动资源是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相比, 开发语文教学活动资源, 更强调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和个体差异, 据此生成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各种教学问题、方案、方式、手段、条件等。

在进行活动资源开发中, 要强调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并对课程材料进行必要的选择。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现有素质的水平来因材施教。为此, 需要了解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技能, 兼顾他们之间的差异, 设计优化方案, 准备大量材料, 组织各种活动。

2. 开发环境类资源

(1) 地方资源。让学生走进家乡, 充分了解、感受家乡的一切。选择的内容要有乡土气息, 植根于学生生活, 是学生水平能够接触和感受到的。通过梳理, 将这些内容确立为一个个主题, 然后围绕主题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编排和实施。

(2) 社区资源。每一所学校周边都有一个社区环境, 在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 要充分发掘这些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环境资源。

(3) 家庭资源。建立家长委员会, 作为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的咨询机构和顾问。设立语文学习开放日, 让学生家长走进语文课堂;邀请有资质的家长作专题报告, 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4) 校园资源。校园, 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地方。在校园里, 只要我们留意, 时时处处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花坛里写着如诗的公益广告语, 文化墙上贴有缤纷的墙报壁画, 广电室里输送出丰富的音像信号, 公开栏里有繁多的应用文告……这些都可以成为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

3. 开发传媒类资源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类传统的传播媒介, 来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已成为一般学校的普遍做法, 互联网的出现, 使语文课程资源更加丰厚。

互联网既是传播信息的工具, 又是存储信息的载体, 满足用户对各种信息及背景资料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互联网传播的交互性, 使得网上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 又是信息的传播者, 因而彻底改变了大众传媒的传受关系;互联网传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在, 它可以是文本、图像或声音, 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的传播优势;互联网容纳的信息, 在空间上是“海量”, 在时间上是“无终点”的。

重构语文教学内容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篇8

“语文课应是什么”“语文课是什么”是每个语文教育人一直在思考的语文原点问题的一体两面。“语文课应是什么”是对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的问题,是语文课程的“应然” 朝向;“语文课是什么”则更多的是实践层面的“实然”状态。从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在中小学设立“中国文学”,语文从传统蒙学中独立,开始独立设科,历时百年,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

从20世纪50年代至新课改以来,在不断地反思、批判和酝酿中,语文教育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二元对立,走到了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 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暂时性小结。 《课程标准》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调和姿态的人为规定,规避了两性之争,但客观上,它并没有对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语文学科的性质作出新的、真正的说明,未阐明“统一” 的学理基础,不具有说服力。

21世纪初,李海林、潘新和等学者,在对“工具性”的批判上,提出了“言语教学论”的观点。李海林老师在《言语教学论》 中提出“变以语言为主体的本体论为以言语为主体的本体论”,潘新和老师在《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中首次提出“言语性”作为语文的本质属性,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将“言语性作为语文学科的种差”,认为“语文教学只有在言语形式性上,才能与其他课程根本区分”;他们将言语这个现代语言学概念创造性地应用到了语文教育教学领域,形成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第三种界定。其主张: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言语, 核心是言语,本位是言语,变静态的语言教育为动态的言语教育。具体而言,语文课程就是用课本等言语作品为载体,通过听、说、 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发展智慧,塑造个性的言语教学实践活动,变语文知识教育为语言运用教育。“言语教学”虽也受到了不少的质疑和问难,但因其避免了过多概念抽象性造成的认识障碍, 且在操作性上更贴近语文一线的教学实践, 迅速被广大语文教师认同,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出了新的探索实践之路。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认识,作为语文课程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课程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取向。理论辨析不易,实践建设更难,相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长期的原点思考,语文课程的实践建设之路更加多舛。作为一线基层语文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将理论性思考转化为语文课程实践上的教育生产力的问题。但现阶段语文课程建设的现状如何呢?

一方面,是无序的“自我”。长期以来,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本身的庞杂,语文教材的编排采用主题文选的形式进行,缺少确定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课堂中具体“教什么” 则主要来自教师的主观个人理解和选择,随意性太大,难免会导致语文教学的无效环节增多,出现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和异化。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进行简单的文字梳理之后,教师不引导学生去品味苏轼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的月景之妙,不去探究 “闲”字之丰广内涵,而是用“诗情画意展苏轼”的所谓“创新”形式,让学生通过书画的形式展现文中的场景,体悟那夜的那景那情;学习《孔乙己》时,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开展法庭辩论,寻找戕害孔乙己的凶手。

另一方面是僵化的“无我”。不少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课程目标四者的关系辨析不清,将语文教材当作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课程内容,课程主体意识、课程动态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淡薄,日常教学中固守教材,习惯性地将教科书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奉教科书和教师指导用书为圭臬,未将教学活动置于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作整体考量。在教学中, 片面地认为教学内容是由教科书决定的,教师的职责就是仔仔细细地把规定的教科书教好就够了,教学停留在“教语文课文”而非 “教语文课程”层面,教师教学中注意的不是课程开发和整合,而是知识教育教学的方法, 是教学策略的改进,是“如何教”的问题, 甚少有“教什么”的思考。面对语文课程建设,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语文教师应以何种姿态存在和站立?

一、聚焦言语形式,语文教育教学之核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热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语文教学核心是言语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应聚焦言语形式,着力于对作者谋篇布局、遣词用句的品析,通过对字、词、句、标点等不同言语形式的琢磨和推敲,思考运用这种言语形式和其他言语形式的不同表达效果,然后直达文本的内涵。

语言和言语在语言学和心理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人们用以说(写)和存在于所说(所写)中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具有静止性和社会性;而言语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具有个体性和动态性。我们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学生去研究语言,而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

言语作品又分为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两个方面,任何言语内容都依存于一定的言语形式,而合宜的言语形式又可表达特定的言语内容。其它课程虽也有言语内容和形式, 在教学中,虽也离不开言语形式(如何表达),但理解和运用其言语内容(表达了什么)是其教学目的,在其教学活动中,言语的形式(如何表达)只是达到彼岸(内容理解和运用)的凭借。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关注的不仅是言语内容,即作品表达了什么,更应关注言语形式, 即作者是如何表达的。用王尚文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别的课的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内容,而语文课则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内容,语文课必须以语言的言语形式为纲,要紧扣语文的缰绳。”

如何抓住语文“言语形式”的缰绳,在作者词语的迷宫中,通过“这一种”言语形式和现象,沿着作者词语的密林,破解作者词语的密码,引导学生完成关注、理解、迁移和运用“这一种”言语形式,则取决于语文教师的敏锐的“挑剔”的眼光。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成功的语文教学,一定是善于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并敏锐地捕捉这“言语形式”,以之为内核进行语文教学的。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在教学《在沙漠中心》时,聚焦“我”的三句话,即“我对自己说:是我的大限到了。”“我听见自己说: 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 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通过读句式、读标点、读数词、读动词等方式,在反复地读中,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咀嚼作者独特的“言语形式”。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发现作者遣词用句之妙,体悟“我”在沙漠中期待后的绝望、奋力的挣扎和继续的决心。清华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背影》教学中,也未在传统的“四写背影”“三次流泪”的教学线索上着力太多,而是抓住本文“词语重复”的写作大忌这一反常的言语现象,创造性地以文中出现的四个 “终于”、三个“自然”、两个“再三”、两个 “踌躇” 等言语表达形式为触点、抓手,让学生琢磨和推敲朱自清先生的别样的言语形式背后的乾坤,从而对先生写作本文时的复杂微妙的情感和平淡朴实的大家语言风格有了更切实的感悟。正如李维鼎老师所言,在语文教学中,“文学语言”(如何言)具有本体地位,只有实际理解并反复玩味作品的“如何言”,才能够真正体悟和了解其“所言”。在语文课堂中,那种忽视言语形式的语文课再精彩,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二、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必修之功

语文教学内容,作为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处于语文教学的中心位置。语文教学的选择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21世纪初,在原有的语文教学大纲基础上,历经多年,纲领性的《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但其内容主要停留在语文课程目标层面,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2011年修订的新课程标准,虽增加了“语法修辞知识”等教学建议,也没有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质性规定, 这为教师的个性发挥留下广阔的空间,但在客观上,也因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导致不少教师的教学有种无所适从的困惑。在研究层面,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学研究中更多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讨,而忽视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师易于混淆了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材的概念,误以为教语文就是教教材。这种对教学内容认识的根本性错位,直接导致语文教学活动的混乱无序,造成许多迫切需要教的 “是语文”内容没教,而不应教的“非语文” 内容却充塞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的素材是由作者个人言语行为而形成的言语作品,作品的“原生价值”(写了什么)是以普遍的社会性阅读文本而存在的,而其一旦被编者和教者选用,进入语文课堂,成为教学文本,则变成了语文教材内容。编者和教者希望通过这个“例子”对学生进行言语实践训练,形成言语能力,其用途则发生了变化,需要教者对其进行二度开发,挖掘出它的独特的“教学价值”(怎样写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这就构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教学内容是隐性的,物理、数学等其他学科,教学内容多以学科教材的形式直接呈现,课堂中,师生只需依序而行即可顺利完成教和学,而语文课的教学素材本身不是教学的内容,只是庞杂教学内容的载体,语文教学的内容隐藏在教学文本之中, 需要语文教师用慧眼去发现、取舍和重构。

从宏观上来说,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深入到言语作品中,感悟、品析、揣摩言语现象,找出言语规律和法则,指导自己的言语实践,提升言语能力。原则上,只要有助于学生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的元素,即可成为语文教学内容进入语文课堂。然而,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往往有众多的教学价值点—— 可作为合适的教学内容,那么,如何确定其教学“核心价值”呢?又是一个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以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 为例,我们可从叙事散文的角度,学习通过人物肖像、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比较这篇文章和本单元其他写人文章刻画人物的手法有什么不同,可从回忆性散文的角度, 梳理出“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通过对叙事线索和情感线索的把握,明晰作者青年时代留学的心理轨迹,特别是通过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两个典型事件,感受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的精神困境和精神反省;可从语言表达典范的角度,学习体会作者两种叙述语调交替使用的独特语言风格及其产生的精妙的艺术效果:“在写和藤野先生交往以及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时,使用的是冷静的、严正的、庄重的叙事语调,而写自己在日本的生存境遇是,用的是一种嘲讽、调侃的语调”;也可将其作为研究性学习材料,将它和同样回忆性的《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 等鲁迅写人的回忆性文章进行比较,开展集约化、焦点化研究。凡此种种,如何选择本课的语文教学内容?面对一篇篇“全息式”的课文,为使学生达到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师需思考“哪些是语文教学内容?”“哪些语文教学内容最合适?”“实际上可以教什么?”“最好用什么去教?”“可用教材中的哪些内容,教出语文课程内容的哪些内容?” 等前置性问题。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就像古代私塾的先生,面对浩瀚的经义教育素材,教什么东西由先生自己决定。

纵观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课例,均体现为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处理和建设性开发上, 如果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不高,易于产生不适当的语文教学内容。如在进行《安塞腰鼓》教学时,郑桂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作者词语的密林,品析作者如何通过独特的词语和句式传递出震撼人心的生命张力作为文章的教学内容,把握住了语文“言语教学”的实质,而有的教师却是更多的是以朗读指导为教学主要内容,仅将本文作为诵读教学的 “例子”来教。构建合宜的教学内容,需要语文教师的丰厚的学科知识素养,对课程目标、 教材的正确理解,将有关的前沿性学术成果进行转化,并对学生的学情有正确把握,也需要较强的语文教育教学技能。

三、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尽之责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那么,何为语文课程资源? 简而言之,语文课程资源不应囿于语文教材,它应是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可付诸语文课程课程实施中的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条件的总和。俗话说,“生活即教材”,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但又不拘于教材和课堂,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适度延伸。

语文课程是开放的,优秀的语文教师不是一堵墙,而应是一扇窗,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领略窗外的美好。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建设独属于自己的语文特色课程, 还学生更多的选择和生命成长的可能。如现代学生普遍较喜欢周杰伦,而其御用词作者方文山的许多歌词,亦词亦诗,古典情韵十足,又契合现代潮流,其《菊花台》 《东风破》 《青花瓷》《发如雪》等歌词,在意象沿用、用典、伏笔、隐喻运用等方面均可作为语文元素纳入语文课程,作为时尚的诗歌鉴赏素材。

语文课程是个性的,语文课程建设较多依赖于教师的个人素养。首先,语文教师要认识自己,要明晰自己有什么,可提供什么, 哪些可作为有效的语文课程资源,以合宜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成为学生的养分。其次, 语文教师要考量学生,了解学生究竟需要什么,学生可能对哪些感兴趣,哪些对学生有益,在师供和生需之间找到契合点和生长点。 至于最终能生成什么?则取决于许多变量, 不能苛求。2012年,笔者也进行了诗歌鉴赏的课程式整合教学尝试,如在以“乡关何处” 为题的“乡愁”诗主题品析中,以八年级课本的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峨眉山月歌》 和岑参的《逢入京使》为起点,结合于右任 《国殇》、席慕蓉《乡愁》和舒兰《乡色酒》 等近20首诗词进行了4节课的教学。主要预设了“古韵”“新声”“现实”“哲思”四个环节。“新声”环节中,在品鉴舒兰的《乡色酒》时,提出了“用一种颜色来展现你对乡愁的理解,并用熟悉的相应诗句进行阐释” 的话题,学生的乡愁思维被激活,在红、粉、 黑、灰、白的色彩选择中,完成了对乡愁的升华,在孩子们的头脑中乡愁不再仅是酒、 月、笛声、大雁、柳等固定的典型意象,幻化为临别时母亲的唠叨,依依挥别的手;幻化为童年一切的过往和记忆。引发了孩子们对回不去的一切的人和事的广义乡愁的思考, 多了几点无奈、感慨和唏嘘,懂得了坚守和珍惜,最后延伸出了“保卫童年”“保卫乡愁” 的话题。

李希贵校长说,好的教育应是可选择的教育;陶西平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高素质的教师实施的教育。致力于建设开放的、个性的语文课程是种意识,是种眼光,更是种责任。当我们在应试的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中,惰性丛生,日渐麻木;值得庆幸的是, 在我们身边总不乏满怀理想主义情怀、执着地进行独具个性的语文教育实践的教师,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域,并付诸实践,让学生走得更远。如四川新都一中的夏昆老师,在常规语文教学外,弹得一手好吉他的他,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给学生开设了音乐鉴赏课,还相继开设了诗歌鉴赏、电影鉴赏课。他将和学生共同度过的这些的语文之外的瞬间当作“最大的成功“,因为他相信“有些东西是可以超越这教室的四面墙,穿越高中的三年时光而陪伴学生一生”。

语文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需要在理论上辨析,更需在课堂实践中摸索践行,语文课程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我们一直在路上……

摘要:对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认识,作为语文课程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课程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取向。现阶段语文课程建设的现状如何呢?一方面,是无序的“自我”;另一方面是僵化的“无我”。面对语文课程建设,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语文教师教师应以何种姿态存在和站立?聚焦言语形式,语文教育教学之核;重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必修之功;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尽之责。

大学语文课程开发 篇9

2016年5-7月,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课堂观摩等形式,对本区域的九所中学进行了教学调研。此次调研涵盖了不同层面的教师与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98份,回收96份,有效问卷96份。为了倾听到真实的声音,笔者共进行了师生访谈7次,举行课程论坛4次,开设区级公开课8节,并参加校级公开课和随堂听课21节。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34%的语文教师对拓展性课程理解有欠缺,不能较好地说出对拓展性课程的理解;33%的语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低下,自己不敢开发,认为开发不出好的拓展性课程;在已实施拓展性课程的语文教师中,有48%的教师课程开发不够合理、课程实施不够规范。

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学习的综合性,追求不同学科联合开发课程。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学科教师专业精神的考验,又是对学科意识强烈的教师如何突破学科意识、联手共同开发课程的挑战。因此,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开发与实施拓展性课程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意见》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的要求,笔者以为,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进而促进语文综合性课程的健康发展,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源于基础性课程的深化

基于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等因素,“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所以知识拓展类课程的开发比较容易,通常可以开设演讲、朗诵、阅读、写作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基于基础课程的拓展。以开设阅读课程为例,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根据育人目标,如何列出书单也是一件难事。在教材的基础上,还应给学生补充什么呢?《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拓展性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应用和整合”。如何让拓展性课程接地气呢?如可以开设“名人诗社”课程:每学期每个年级选择教材中涉及的2位古代诗人拓展诵读佳作各15篇(首)等。以白居易为例,学生课内学过其作品《钱塘湖春行》,初步学会了诗歌鉴赏的一点简单知识,据此可以开设如下五个专题:

【专题一】白居易轶事典故(仕途、情感等)。

【专题二】知人论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补充《大林寺桃花》《池上》《采莲曲》《忆江南》《南浦别》《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观刈麦》《琵琶行》《长恨歌》等诗歌。

【专题三】白居易与杭州。

【专题四】学生诵读经典。

【专题五】学生以“我眼中的乐天”为题写作。

这样,学生就能在了解诗人仕途人生、情路坎坷及相关的风趣故事中知人论诗,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提升诗歌朗诵水平、鉴赏水平、模仿创作水平。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诸如讲小故事、观看视频、研讨交流以及演讲等方式来展现自我,从而提高个人的审美修养。

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开发与实施拓展性课程时,必须注重拓展性课程要凸显语文课程的本质,必须注重基于基础性课程的拓展。基础性课程是源泉,在此基础上开发,教师比较熟悉,学生也比较容易参与。

二、关注学情的分析

(一)基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拓展性课程要“突出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所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往往能促进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提升。

如在开发名俗文化课程时,除了可以关注传统的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杭州这座山水风景和人文历史高度融合的城市,开设“跟着诗词游杭州”课程。这样的课程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文字走向实景,并进一步走向创作作品。

又如下述戏剧表演课程“《羚羊木雕》课本剧改编”的开发实施,也遵循了这一准则。

设计一

(一)举例明确剧本要素:人物,台词,人物简介,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布景,开场人物场景,画外音。

(二)重点:介绍话剧剧本改编知识。

1. 人物语言———台词:对白,独白,旁白。

2. 舞台提示:穿戴肖像,动作说明,神情点示,场景介绍,画外音。

3. 幕与场。

4. 改编剧本的要诀:大卸八块,重新组构,根据原文,编补内容。

(三)难点:改编剧本。

教师给出示例,通过细读原文、划分情节、明确符号、圈画要素、填补提示等环节演示改编剧本的过程。

【课堂观察】课堂气氛沉闷,剧本知识介绍过于烦琐。教师讲析过多,学生无创造性回答,举手发言的学生比较少。下课前,不少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圈画要素这一环节,课堂效率低下。

设计二

(一)举例明确剧本要素:人物,台词,人物简介,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布景,开场人物场景,画外音。引入补写旁白和独白环节。

(二)重点:学生尝试改编《羚羊木雕》最后一幕,展示,修改,誊抄。生生互评,教师终评。

(三)难点:学生评价剧本改编,重点评价人物的语言是否符合矛盾冲突。

【课堂观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剧本的关键点、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等角度来评价剧本的质量。

设计三

(一)举例明确剧本要素:人物,台词,人物简介,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布景,开场人物场景,画外音。引入补写旁白和独白环节。

(二)重点:学生尝试改编《羚羊木雕》最后一幕,可以创编人物的语言。展示,修改,誊抄。生生互评,教师终评。

(三)难点:学生评价剧本改编,重点评价人物的语言(并非教材的语言,而是学生自由创作的符合现在孩子说话语气的语言)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是否造成戏剧冲突。

【课堂观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剧本的关键点、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等角度来评价剧本的质量。学生根据现在人说话的特点创作符合剧情的语言。

显然,设计一重在单纯拓展知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设计二以重锤敲击语言,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写作思路顺畅。设计三以重锤敲击语言,学生可依据语言的时代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些符合语文课程注重语用的特征,与学生的心理相吻合。

(二)激活学生的学习力

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力也可以促使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进一步成长。如有学校同样开设“影视欣赏”课程,最初教师们设计影视欣赏与影评结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通过讨论说说观后感,写影评。如《城南旧事》影视欣赏教学,教师的设想是:

借助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阅读教学,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名著、名片《城南旧事》,主题是围绕这部名著有名的原因“小说中的诗意”进行教学。这是最感动人的地方———整部小说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愁”也是不谙世事的英子姑娘深深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造成的:那些曾与英子姑娘一起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的人,命运为什么那么悲惨,那么快都离开了人世?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这就是笼罩全文的哀愁。那么怎么让学生感受到“哀愁”,而且是“淡淡的哀愁”呢?小说中诗意的慢生活———感受影片中淡淡的哀愁、缓慢的节奏,学生看电影、写观后感。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影视欣赏方法、影评写作方法。

但在影片欣赏的过程中,有学生观察到影片中有一个细节:“蜘蛛正在窗户中结网,慢慢地蜘蛛网结满了整个窗户,几阵风过来,蛛网慢慢破了,蜘蛛在挣扎。”这一细节似乎与表现影片情节无关,但是为何要穿插这一镜头呢?学生开始质疑、讨论,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后,他们明确了这是空镜头。于是,教师在原有的课程设计基础上增加了“空镜头教学”一课:

教师让学生围绕对影片感兴趣的镜头畅所欲言。学生有感而发谈论很多,比如英子那双会说话的眼睛,英子父亲的去世,剧中的那个小偷、秀珍,等等。在肯定学生之后,教师也跟学生分享观看影片的感受,抓住时机提出影视教学的主要内容———空镜头。在新知识、陌生概念的吸引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于是,教师趁机将“空镜头”这个术语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稍微理解后再着力对影片的空镜头作重点赏析,体会空镜头使用的妙处和影视与文学艺术的异曲同工之妙。在兴趣的驱使助力下,学生学习劲头更足,他们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提问,课堂生成也就水到渠成了。他们不仅能对某个空镜头各抒己见,而且还会对影片的情节作各种大胆的推测,有的甚至能站在导演的角度来整体看待问题。

学生能够在一课时中达到这样的状态,师生都是有成就感的。有所悟后才会有所得,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逐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重在教师的钻研

在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中,教师的钻研力直接影响着课程的质量。

如某校在调研学生的需求及学校的育人目标后,在七年级开设了“趣味语文”课程。为突出“趣味”二字,教师们确立了八个方面的内容:有趣的语言故事,智慧的语言艺术,经典的成语故事,情境语言的运用,不规范语言举隅,名字文化的解读,对联文化的探寻,实用文体的应用。这一课程内容丰富,独具匠心。比如有教师发现现在家长给孩子取名很用心,孩子们的名字很有趣,所以想开设“名字文化的解读”这门课程。但是仅仅从名字这一角度开设,缺乏深刻性和新颖性。所以,这位教师围绕名字,扩大思维,从古到今,层层深入。她想让学生了解古人名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究名字的来历和寓意,解读名字背后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感受名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深刻认识自己名字的内涵;让学生明确语文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认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感受人名的艺术魅力,受到一次人名美学的熏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听、说、写等语文能力。教学分为五部分:

一是了解姓、名的文化知识;

二是欣赏名人的名字;

三是探究古人取名的深刻内涵;

四是试着给自己取字号;

五是解读自己的名字。

高中语文微型课程的开发策略 篇10

微型课程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社会生活的经验以及教师实际能力、学校现有的资源配套和社会性的需求 (也不排除高考考试的需求) 来设计开发的, 但主要是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与需求, 是为“人”量身定做的, 以学生为出发点的, 往往高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弥补课程内容“旧”、“滞后”、“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 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需求, 显得实在而又有实效。

语文微型课程具有使语文课程及其知能始终处于易于变化的状态中而使语文课程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的微型课程就可以任意设置, 随意处置。微型课程的开发必须同其他课程一样具有一定的计划水准、实施水准和效应水准, 必须依据语文学习的培养目标, 使之成为对受教育者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素质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一部分, 要把握开发的领域, 遵循开发的一般原则, 使其既能以专题学习或活动的形式灵活开展, 又不陷入以往那些随意性形式化的小组活动、自我探究的滥觞, 真正达成促进学生知能共进、素养素质齐升的目标。

1.必须根据四方面的情况确立需要开发的语文微型课程的主题, 进而做好内容的有效选择与课程的有效实施。这四个方面是: (1) 学生的兴趣, 已有的语文知能水平、经验以及由主观意愿与社会客观现实 (升学, 就业, 实际) 所决定的语文方向的需求。 (2) 语文课程学习本身的目的与要求及分步推进的阶段目标。 (3) 前人的或现实生活发展所产生的可选择利用的微观课程开发的资源。 (4) 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经验与专业特长或研究兴趣。

2.语文微型课程开发时须注意其课程目标要具体清晰, 切合学生实际, 其根本要求是面向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 满足他们的语文知能与人文品质提升的需要, 拓展学生视野, 提高教学吸引力与效率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境界, 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有心人。

3.开发微型课程时需注意师生、生生、生本对话, 能让平等对话取代强迫灌溉, 应具有问题引导的特质。问题, 就其本质来说, 是一种情景, 一种“个体想做某件事, 但不能即刻知道这种事所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着差距与转换的障碍。” (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修订版) ”。课程内容具有的这种差距的存在和既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成功转换的召唤, 能吸引师生、生生之间和人与内容文本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行为, 提升学生“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解析”的能力, 实现语文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充满生命活力, 获得较全面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质的过程。

4.开发微型课程要处理好与已有教学文本的关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虽然“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但教学文本毕竟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一定要用好教科书, 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 这是不可偏废的, 我们提倡的只是在精讲精练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删除与整合, 能够调节出部分学习时间实施微型课程的教学, 只是把它作为教科书文本的有机、有益、有效的补充, 而不是功利的、浮躁的、形式主义的。

上一篇:中国改革的现代性下一篇:文化名人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