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生态课堂

2024-06-13

自主阅读生态课堂(精选十篇)

自主阅读生态课堂 篇1

关键词: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英语报刊阅读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了整个高中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阅读课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阅读策略、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校英语课堂所探索的“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所指的是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生态地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使教学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英语语言规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一部分理论依据

以Nunan提出的任务型教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贯彻 “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把英语教育的中心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在教学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依照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 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步骤进行授课,使得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真正地做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部分教学流程

一.热身课堂,导入新课,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1坚持课堂上“三分钟英语热身活动”

上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轮流用英语介绍与本节课上阅读相关的话题和知识。一开始学生难免会紧张,无话可说,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用简单的句型进行引导,也可让其他同学帮助其表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一开学不久,我们在进行选修一“unit4 earthquake”,我让一个男同学用英语讲关于地震的一些知识和感悟,开始他一个单词也说不出来,我先让他用汉语表达,其他同学一起思考怎样用英语表达,并且提出很好的句型,一时间,激发出了他们的热情, 最终这个同学完整的用英语叙述完玉树地震的一些片段。无形当中,我们达到情感上和语言知识上目标。从此以后这个同学克服了心理因素,不认为张口说英语很难。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克服了心理因素,敢于说,爱于说英语懂得口头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学习的目的,愿意说,也爱说。明白中国人说英语有错误是必然的,不怕犯错, 不怕别人笑话。教科书中的对话能够大声地说出来,主动找人对话,即使无人时也能自言自语。在交谈时开动脑筋,主动发问,并能随机应变,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较复杂的意思, 设法使交谈持续下去。这样就会培养出实际语言交际能力。 也使得学生对随之进行的阅读教程更加有兴趣。

2多样化导入新课,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老师可以通过检查课后作业,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共同进入本节课的话题。同时老师要指出本节课要到达的学习目标,是学生知道该学习些什么,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在我们高65级“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研究课中我们英语教学组的张老师曾就抓取阅读文章的主旨大意的上过一节示范课。在此节课中,张老师在课堂开始就向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并就阅读主旨大意的做题方法进行了阐述。在课后,学生普遍反映这节课目标达成率高,学生明白了自己学习的具体内容,更加容易的进行自己知识体系的构成。

二.讲求阅读技巧,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1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

英语阅读是有技巧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英语阅读技巧的培养。

a. 默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默读,尽量不回视,以英语的意群为阅读单位,不要逐字、逐句的读, 而要一口气阅读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b. 注意语感,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好的学生,理解能力就强,视读的速度就快,对文章的理解就透彻全面;语感差的学生,视读的速度就慢,对文章的理解就不透彻。

c. 注意词语搭配。教师要提醒学生阅读时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把词语的搭配用下划线标出来。另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积累惯用词法和句型。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交流是指合作学习,如合作完成任务等。小组交流不是独立学习的重复,而是通过交流而提升。独立学习是基础,合作交流是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交流把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对于基础性问题,可以通过交流加以解决。学生们之间交流,相对于老师的讲解,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们潍坊一中的高65级英语组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5% 的学生对于英语小组合作教学非常满意,认为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得到平衡发展的问题,小组合作的话题有效性等一直是我们探求的关键。

3展示交流

这个过程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前一步自主学习的检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点拨和能力深化奠定基础。同时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总之,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是一种“双发展,双自主” 的学习和育人模式。我们在导引式自主生态课堂的探索中, 我们通过“三分钟热身”,“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老师而言,“learning is teaching.” 自主生态课堂对学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断的成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学生进步老师成长,是真正的 “双赢”课堂。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自主阅读生态课堂 篇2

论文摘要:在新课改的旗帜下,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帜下,教师把课堂完全“还”给了学生;讲授内容少而不精;学生讨论,表面热闹,内在苍白……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导致语文课堂学习生态的失衡。

论文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语文课堂教学,学习生态,失衡

“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仔细地进行阅读”;“请大家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与自己的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讨论一下”;“下课后,请同学们查找有关的资料,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

上述话语,对于每一位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报刊杂志上的一些经典案例介绍,都能听到或看到这些话语。随着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现在的课堂大有凡课都要表现出自主、合作、探究之势。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中,教师总是想尽办法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后,同行微笑,专家表扬,一派欢喜之景。

诚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时代的要求,是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但是,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对“自主合作探究”内涵的深刻认识,人们更多追求可见的形式,“把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窄化为对课堂教学形式改变的追求。”自主合作讨论在课堂中被异化为课堂组织形式的`一种点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指导缺失,造成“惟自主化”倾向

教学是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片面理解了“自主学习”这一概念,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完全“自由的”“独立的”,不需要教师指导的学习。于是课堂教学实践中便出现了忽视教师作用的“惟自主化”倾向:请学生自读课文、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等已经成为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流行曲”;“‘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就学什么’、‘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不要紧,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关系,只要把你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就行’已成为教学中的常用语。”这种行为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由于自主学习缺少教师的指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更有甚者,由于离开教师的指导,自主学习蜕变为一种自由性、随意性的学习,表现为对文本的解读随心所欲,囫囵吞枣,严重偏离、曲解课文原意,甚至出现了学生价值观偏离。这种自主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只‘赋权’而不能‘增能’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二、合作意识缺失,造成合作参与面窄

主体性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理论与实践显然是有距离的。这表现在:从合作意识上看,长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面对着考试成绩的“排行榜”,面对着坐在自己身边的竞争对手,很容易滋生扭曲的竞争意识。在课堂上遇到一个有困难、有价值的问题,他们往往会选择在课后向老师请教,以免和同学分享结果,给自己造成竞争对手。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时,许多学生更喜欢“单打独斗”式的学习方式。从合作技能上看,仅确定小组分工这一环节就花去了大量的时间,尽管最后确定了小组长、督察员、发言员等,但在讨论过程中,他们磨磨蹭蹭,慢慢腾腾,不明确个人责任。从发言的情况看,在合作讨论时,只有部分同学享受到发言的机会,其余的人则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不积极参与讨论。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好奇心,总是指望优秀的同学能够告诉他们结果,以致使自己沦为讨论的“附庸”。还有一部分学生总是把合作讨论当成展示自己的舞台,合作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总想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无论是“附庸者”,还是“领导者”,都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合作”的真谛,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收效甚微。

三、问题意识缺失,造成探究的浅层化

生态课堂实施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初探 篇3

一、小组建设

科学分组是合作学习探究的基础。分组原则是组间平衡、组内结对,小组一般以六人为宜,人数过多不利于组织学习,过少不能保证分组的层次性。一个班级可分为七到八个小组。小组间的学习水平要尽量保持平衡,保证上中下层次的学生搭配均匀。小组间的水平一致有利于互相激发竞争力。每组内六人按照二、二、二的比例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级是下层级学生的老师,同层次的两人结成讨论竞争对手,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间均衡保证了学习的竞争性,同层结对保证了讨论的可行性,层级拜师保证了指导的有效性,组长负责制保证了活动的有序性。

二、活动程序

互助合作学习的程序是把好三关:同桌关、组长关、老师关。同桌关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基础关,也是对自主探究学习成效的初始检查。同桌之间可互相检查落实字词、读音、书写和释义,以及阅读课文情况和概括文章大意。组长关由组长检查过了同桌关组员的导学案预习完成情况。这是对自主学习的深层次检查,也是对同桌对子帮手合作学习的初始检查,因导学案不仅涵盖了面广量大基础知识点,还涉及到阅读和写作等能力提升问题。教师关是对同桌关和组长关的深层落实检查,由教师根据个人和小组的课堂表现做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的量化评价逐课累计,每周小结,月末汇总,期末评比,根据成绩评选出学期优秀个人和先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个人自主学习。个人和小组展示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小组间的展示交流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员责任感。组内交流和组间互补拓宽了学习渠道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学习探究能力。

三、实施探究

本实施探究主要以背诵、作业和作文方面实施探究予以简介如下:

1.背诵实施探究以古诗文为主,初中生学习语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为避免古诗文扎堆背诵量增大,教师应在初期整合教材,将古诗文的背诵分散到每周背诵任务中,并给学习小组组长印发古诗文背诵检查统计表以及时检查记录每个同学的背诵情况。同桌检查背诵通过之后报请组长检查落实并记录。语文课代表检查各组组长的背诵过关情况。教师根据各组情况结合教学进度采用抽查背诵和全体默写的方式最后把关,检查成绩量化计入个人及小组成绩。

2.作业实施探究是对学生作业的小组合作探究。作业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沟通课堂内外学习的有效途径。传统作业教学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被动完成教师收缴批阅。这使教师做了大量工作,学生只是被动完成,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下,作业的布置评改主要由学习小组完成教师只负责调控。一般情况下作业布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内容是落实基础练习,选做题以课外拓展培养兴趣为主。统一设置了评改项目:书写分甲乙丙等次,正确率分优良差等次,最后是改错记录。这样布置和评改作业学生参与到了布置和评改环节,能够知其然更能够快乐的知其所以然。

3.作文实施探究以一次作文评改为例阐释。在写作《我不为那件事后悔》时教师组织全体同学分组合作探究评析。首先教师写评析要求,分总体要求和具体要求。总体要求为书写认真,不认真不评优;注意篇幅,字数不够不评优;中心明确,不明确不评优。具体要求为审题要抓住关键词“事”和“后悔”;开头要紧扣关键词并迅速转入叙事;正文要条理叙事生动描写;结尾要扣住“事”和“后悔”。其次是分组阅读探究评选,组员根据要求逐篇阅读评分,组长汇总每篇的得分算出优秀作文。最后根据各组推荐选出全班的优秀作文进行范读评析。

综上所述,在生态课堂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更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评价、质疑与反思,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自主阅读生态课堂 篇4

1. 颠覆传统, 学习流程重新构建。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构成, 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 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和完成的, 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 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自己来完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注重第一阶段的完成而忽略了第二阶段的目标达成, 也就是说失去了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一味的灌输却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吸收内化”阶段缺少了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 往往让学生感到挫败感, 从而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一年来我们实施“翻转课堂”,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新构建。把“信息传递”环节放在了课前自习的预习环节上, 作为教师, 我们为学生预习提供了大量相应的资料, 让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发现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通过多媒体展示, 帮助同学们解决预习中的学习困难, 给予有效指导, 而课堂上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2. 充分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 努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对预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和完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我们对全体同学划分若干学习小组, 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解决, 组内交流解决和组别交流解决。正所谓集思广益, 思想的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个小组设立中心发言人, 其他组员积极补充, 各抒己见。整个课堂教学氛围热烈有序, 每个同学都有用武之地。

3. 更及时、灵活的、动态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在制定学案时, 针对预习环节设置“我的疑问”环节, 让学生发现在预习环节中遇到的问题, 课上我们通过多媒体集中展示, 通过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进行合作解决。“课堂探究部分”我们在制定学案时, 加上了课本知识依据环节、探究答案疑问补充环节, 更多的设置情景和疑问, 更加注重知识的生成性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逐步提高。

4. 课堂效率高效, 教学成果显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可以使老师能够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 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探究互动交流, 进行自主思考。老师在其中起到的是一种助教、助导的作用而不是像一般的课堂上所处的一个以老师为中心的地位。课堂上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学生, 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的形式最成功的是在理科方面,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因为理科相对来说知识点比较集中, 老师在编制学案或是微视频的时候可以将问题带入, 但是通过近一年对翻转课堂的探讨发现, 其实每一门学科都可以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学, 只是各个学科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方式方法。

5. 殊途同归, 尽享“异曲同工之妙”。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有的学生接受知识接受得快, 有的学生则相对来说慢一些, 在课堂上直接教学, 老师需统一教学进度与要求, 所以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用学案预习形式在课前让学生先去看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 充分起到了预习的效果。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也是个性化教学的典范。

“翻转课堂”推行一年多来, 虽然其在课堂教学方面优势明显, 但是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依然能存在着诸多课堂效果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

1. 从学生角度分析, 翻转课堂虽然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 但是我们应该看清目前在校学生的总体情况: 不善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 尤其是2014 级学生, 生源差是客观事实, 学生缺乏质疑问题的能力导致预习案中的问题提不出来或是问题提问的质量不高, 缺乏探究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导致课堂翻转探究成果展示几乎成了少数同学的表演, 讨论几乎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成果展示也不尽理想,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效果。

2. 从教师角度看, 教师是否具备引导学习的职业素质? 我打了一个问号。翻转课堂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课前的准备工作量明显的加大了这不仅要求老师能够通过设问、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且对课堂节奏的整体把握, 对学生探究问题的回答, 提出的质疑都应该做到充分准备, 以备充分应答, 避免课堂环节拖沓效率低下。

3. 教师缺乏新时期教学的先进理念, 抓不住课堂翻转的“关键点”。生活在信息时代, 大多数的教师平时使用电脑就是上上网、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等, 其他的软件和技术很少涉猎。教育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在教学目的、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的运用需要我们不断前进, 教学理念的更新需要我们与时俱进。

4. 教育变革的信念不够坚定。“翻转课堂”一引入我们学校便引发轩然大波, 老师们在质疑, 在观望。这种教学模式是否符合我们的学生, 教学成绩是否下滑。应试教育的思维依然在作祟, 顽固地影响着我们, 甚至部分教师在具体的实际教学操作中出现倒退。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和习惯, 实施“翻转课堂”, 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态, 让自己处于一个自己内心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状态之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让课堂翻转日臻完善, 我们永远行走在教学改革的路上。

摘要:2014级学生入学伊始, 我们就引入了“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 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 对我们黄山中学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可谓是“其火山大喷火也, 其大地震也”。“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源于美国, 但是限于教学条件,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并不使用微视频和在线做题, 而是因地制宜的充分使用我们的导学案、多媒体课件、课本和练习册。“翻转课堂”推行一年多来, 针对其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经验和存在问题谈几点看法。

自主阅读生态课堂 篇5

摘要: 本文结合建构主义和现代阅读理论,从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出发,探究了将形成性评价运用于高职英语阅读课堂,可调控教师和学生的各自活动,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基础上,找到自主学习和形成性评价的结合点,提高阅读课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职英语阅读课堂形成性评价自主学习一体化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需要。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我决定、监控、评价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参与知识体验的过程。然而,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缺乏自主性等问题,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他们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研究者认为,“学习者自主性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可以通过培养形成的”。[1]因此,教师和课堂对学生者自主性培养和强化将发挥重要作用,其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最频繁的一种评价方式,即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最早是由Michael Schriven于1967年提出,先后由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论述并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传统的评价,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评价对象,而教师是绝对的评价者,且评价形式单一,主要以末考成绩为依据。形成性评价通常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并能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向师生提供学习状态和进程的反馈信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外语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提高,理应成为正常教学的有机部分。“学生们必须在自己的评价中积极主动,并且按照他们对怎样才是学得更好的理解去构想他们自己的学习”。[2]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

在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它叫法不一,但更多地把它称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不同于“以教师、以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的建构,因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3]外语教学同其它任何学科的教学一样,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承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等角色,积极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建构主义框架里,“知识的建构”是一动态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有效评价跟教学的整合,应该摒弃传统的单纯地对结果的考核,而必须坚持以真实任务为评价内容,努力使教育更加关注真实任务的解决;以知识和经验的建构为评价标准,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

2.现代阅读论

现代阅读论认为,阅读是人类特有的、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是读者智力(思维)和知识(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对文字意义的消化加工过程,是书面信息与读者大脑已有知识的有机结合,阅读环境和读者相互作用,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动态过程。[4]通过阅读载于文本的文字,读者进行意义建构,然后通过表达或与他人沟通,不断刷新理解,丰富内涵。由此,在现代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他们的现实世界出发,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以学生的理解与接受为主体,将解读的创新权归还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和创新能力。

三、形成性评价和英语阅读自主学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形成性评价和英语阅读课堂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课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是学生获得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5]然而,目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即,教学的重心往往放在词汇和句法两个低级层面,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以教师孤立地讲解生词、短语、句型为主并辅以大量的练习。这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长远而言,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生普遍基础差,自学能力弱,这就更要求教师能在阅读课堂上进行正确引导和恰当评价,逐渐培养和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高职生的特点和英语素质教育目标,笔者以为,高职英语阅读课堂的自主学习应包括:第一,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学习过程中,能自觉使用词典、网络等工具,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第二,学生能独立阅读学习材料、针对不同类型文章使用不同阅读技巧,并寻找、获取、处理和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用英语进行个体思维和表达或是与参与小组合作、建构语言知识体系等学习能力及探究、施行评价的能力;第四,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非认知因素进行调节和监控的能力。

当然,高职英语阅读课堂提倡“自主学习”并非任由学生为所欲为,不听从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相反,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入手,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体验,设计“意义”活动使学生呈现个人理解,并及时运用形成性评价制订阅读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案,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对其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阶段性或任务型学习成果进行恰当评价,并能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参考。

2.形成性评价在自主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渗透于阅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在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学生主体活动中,并用教学活动的评价来激励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兴趣。本文从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来探索在不同环节中如何实现形成性评价与自主学习的一体化。

由此看出,在英语阅读中,形成性评价能够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自主、有效地投入课文学习,通过一系列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促进其语言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加强其学习责任感、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自我监控和自我反思等,并能与教师、与同学的互动中,重新认识自我,发现和完善自己。同时,形成性评价也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以便于教师反思和调整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结语

英语自主阅读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对学习自主意识较弱的高职生而言,教师更应从课堂的点滴做起,不断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学习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理有效使用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要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感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同时,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可结合学生课内外学习情况,借助建立学生档案、问卷调查、访谈、QQ聊天、E-mail交流等手段,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其不断改善学习习惯,追求更大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自主阅读生态课堂 篇6

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发展空间

生态课堂是朴素而充满活力的课堂。要想让课堂活力四射,学生就应该自主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权力和自由,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发展空间。当代学生具有学习的责任感,渴望自治和独立,他们同时也想拥有参与、选择课堂活动的权利,以及与教师共享课堂管理的权利,他们甚至要求由自己来控制学习过程、决定课堂走向和时间分配等。既然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又具有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在课程进展走向上选择和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共享制定课程目标、课程程序以及课堂纪律规范。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应采取以下策略:(1)在学习内容、教学程序、学习评价、学习纪律等多个方面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学生自己选择的方面越多,责任感就越强,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2)教师与学生一起制订课堂规范。学生会更愿意遵守这些规范。(3)在课堂上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活动。比如合作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对话、角色扮演等学习方式,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4)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省,不仅会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一种责任意识,而且还会持续地关注自己的学习成效。(5)关注学生反馈信息,及时改善教学与管理,作出互动性的教学决策。有研究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可以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当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确立,主体作用被发挥的时候,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地激发和释放出来,真正达到“我参与、我快乐”的状态,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二、创设优良的教学条件,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物质基础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授课形式,将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学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的激发。因此,学校要创设条件,教师要转变观念,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课堂,推行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凸现教学情境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创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态课堂环境,将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配备丰富的集文本、磁带、CD、VCR、多媒体、网络为一体的自主学习资源。(2)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风格,增强学习动机。(3)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策略培训,帮助学生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习策略。(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支架式、抛锚式、解决问题式、活动式、任务式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5)在网络上开辟学习讨论区,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或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形成开放式学习环境。通过网络性的沟通机制,实现个体间的互动生成。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心理支持

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课堂生态中重要的环境目标。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过程。充满生命力的生态课堂首先应是充满情感的课堂,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就必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充满人性的精神环境,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情感环境和心理支持。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最为关键的特征是积极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和谐、民主、积极的关系,他们之间就会有良好的互动方式。学生有安全感,教师有满足感,他们都会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去追求,其交流也会是真诚的。教师在课堂生态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关怀、尊重和理解。其次,教师要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选择正确的教学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课堂的主导。忽视学生“自主”的教学是可悲的,淡化教师“引导”的教学是可怕的,只有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和谐共生,课堂才有实效,才是生态的。第三,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用积极的情感、真诚的爱心、和蔼的态度打动学生,多一些移情性的理解,形成生态的课堂情感氛围。第四,教师要倡导合作学习,强调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合作态度,建立合作秩序,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第五,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形成健康的生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同学、学会倾听、学会提意见,建立相互合作、有序竞争、相互激励、积极进取的生生关系。

四、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现行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呈现出科层化、数量化和精细化的弊端,从而造成对学生的自由、自主的压抑。要变革这种教学管理制度,一条有效的路径是,吸纳当代生态精神,走生态式管理之路,建立一种以自我管理和自律为特征、具有激励性的教学管理常规或制度,形成互动机制。这要求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管理规则不能太多、太细,要留有让学生自觉选择行为的余地。过分精细化的规则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手脚。(2)提倡学生给自己制定规则,规则的制定要体现民主参与的原则。强调师生的密切配合,由教师主建、师生共建,到学生自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主人翁责任感。(3)规则自身必须是开放的。真正合理的规范必须具有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开放性。因此,应该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保证信息的多向传递和有效转换,使制度的刚性减少,从而体现它的人性化。(4)建立多样的立体的组织系统及规则。通过多样的组织体系,让更多的可能性得以实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使他们发现自我的新的纬度,展示自己的能力才华。在教学管理上,要把成长和学习作为最大的目标。一方面,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获得适当的分工,承担一个角色,这就是让他们各自处在一个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上,重新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潜力,获得一种“存在感”;另一方面,采用固定小组和临时小组相结合。前者是一个针对日常、持续的学习课题,较长时期地展开共同活动的学习单位;后者是根据学习课题的需要临时组织的学习单位。只有前者,将导致僵化,而只有后者,学生就会产生“不安感”。(5)建立自我激励和相互鼓励机制。这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成果突出的学生,应提出未来发展的更高期望,使其找到与未来发展之间的差距;而对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吃力的学生,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成长点”和“成功的可能性”,使其在自我评价时,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以增强自信心;引导每个学生为自己每天或每堂课的学习设置具体可行的目标,并对照目标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采取措施进行自我激励。另外,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活动,注意引导学生相互发现对方的优点,形成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局面。

生态课堂教学管理尊重了人的自主,保障了人的自由,促进了人的发展,确保了师生、生生的交往与互动,实现了对学生有限学习时空的拓展,真正促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自主阅读生态课堂 篇7

关键词:原生态,高中英语,自主,合作

回归原生态, 让英语教学在开放化和多样性的探究中找到定位是当前课程教学努力的方向。按照原生态的教学要求, 突出以生为本, 让学生在自由探知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疑点, 一方面, 使得课堂更有人情味, 让学生走出依赖听讲而被动学习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 借助合作互动, 帮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养成协作的意识, 帮助学生在相互互动时形成学习动力, 促进英语表达技能生成。以原生态来活化英语教学, 让学生在最原始和最本真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知和使用英语, 更能够给他们提供富有情境和动感的教学, 让学生在其中找到学习的快乐。建立在自主探知基础上的原生态, 更是合作探学不可缺少的“基石”。

1 自主探读文本, 理出“疑点”

原生态课堂是学生自我探究前提下的自我解读, 是基于一定问题的查找、探究和破解的过程。在原生态课堂中, 学生自主探读来找出自身问题, 在相互协调中交流, 在自觉查找问题中发现更多疑点, 带着解读的心态去审视文本, 在理出相应的疑点中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从而获得广泛而深刻的感知体验。

借助探读来理出问题,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拓展空间, 更能使得教学富有生本主义色彩。如, 在《牛津高中英语》 (Advance with English) 模块七Unit 3The world online的Reading B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阅读教学中, 要求学生结合Reading A中的习题, 建议他们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internet?和Why do we need internet in our life?从文本中摘录筛选相关的信息资料, 让他们在主动拓展认知思维中不断丰富感知, 并根据整体理解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 帮助他们就The value of internet搜集有价值的信息点, 生成更多的语言感知。运用探读, 学生能真正带着问题阅读, 带着疑点深思, 让质疑学习成为常态, 成为他们阅读探知必不可少的重要内核。

学生自主探读文本, 能使得他们在享有更多表达自主权和支配权的基础上, 有效深化理解, 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产生探学的动力。多给学生设置前置性问题, 引导他们在独立思考中积淀有效的思维方法。多给学生自我探读的机会, 引导他们能够就各自的理解找出相应的疑惑, 让他们能够针对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探究, 帮助他们强化理解。

2 独立表达感思, 丰富“语感”

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感思是课堂教学的“原教旨”, 也彰显了生本主义原则指导下丰富的人文性和情感性。支持学生自主表达理解感知, 引导他们在自我构思的过程中不断活跃思维方法, 便于他们找出学习的重点, 并能据此灵活运用探究。独立表达,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质的飞跃, 让他们在自主表达成果的前提下不断搜集语言知识素材, 帮助他们生成更为敏锐的语言感知。

引导学生独立表达感思, 更能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韵味十足。如, 在模块七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 B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教学过程中, 笔者要求学生在整体阅读感知的基础上, 围绕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spirin and Penicillin?让他们主动表述自己的知识认知积累, 给他们自由畅谈的载体。学生围绕药品的价值, 自然流露出对How do we keep health body?的主动关注, 让他们能够从健康的角度看待生命的价值意义, 从生存的角度来回味健康的重要意义。学生结合阅读感知, 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 在梳理语言思维逻辑中不断拓宽方法, 使认知更加深刻。

鼓励学生独立表达, 让他们在自我校正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淀深刻感知, 更能够使得课堂富有鲜明的自主学习导向。独立表达感思, 使得学生不再拘泥于教师讲解, 而是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思维感知。

3 合作探究问题, 深化“体验”

帮助学生跳出自学浅阅读的陷阱, 鼓励他们在相互合作中探究问题和取长补短, 更能够丰富互动探究的过程。借助合作探学, 使得互动展现交际性特征, 给学生更多相互沟通和探究的机会, 增强理解感知。合作探究, 让学生不再成为课堂听学对象, 而是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找到互动交流的坐标, 帮助他们增强感知。

合作探究问题,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交流的“乐土”和“天堂”。如, 在模块一Unit 2 Growing pains的Reading B Home alone阅读指导中, 可要求学生运用同桌交流的形式, 就What did read from the article?找出相关语句。同时, 可要求学生结合How do you settle the problem?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让他们能够在真正通读全文和主动感知的过程中形成深刻的感知体验。围绕协作, 让学生从被关注的对象主动走向前台, 并能够找出更多的学习问题, 便于他们按照合作方式调整学习感知。借助体验帮助学生消化课程学习知识, 利于他们在主动识记理解的过程中找到学习资源要素, 帮助他们在主动归纳的过程中形成富有深度的独特见解。

合作探究问题, 让英语课堂回归语言交际和表达交流上来, 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觉和探究动力。创设不同的问题, 让学生主动尝试讨论、争辩、对话、模拟等不同方式进行协作配合, 定能够使得课堂充满浓浓的情境性和热烈的互动性, 利于活跃课堂学习环境氛围。合作探究使得学生作为探学主体自然站立在课堂上, 让他们在主动尝试探索过程中消除学习疑虑问题, 使得他们有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

4 自觉尝试活动, 综合“运用”

延伸互动探究, 让学生在一定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便于他们开阔认知视野和思维, 将认知感悟转化为实践运用力。借助活动活化资源和优化过程, 使得学生从综合协调运用中产生学习的冲动与激情,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技巧。活动运用, 使得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和教材束缚, 在相互沟通和展示的过程中主动展现自己的独特能力, 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真切的感知。

围绕课程教材内容营造相应环境, 帮助他们在互动中表达感思, 在协作中展现才华, 便于他们在活跃课堂情境中深化感知。如, 在模块六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时下流行的快餐食品、油炸食品等不同认识, 建议他们举办一场The different show about junk food, 建议学生从食品材料、来源、制作以及不同营养, 让学生通过搜集图片、视频资料等方式来了解相关特征, 让他们能够从How do we should deal with the junk food?说出自己的语言素材积累。活动开展, 也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让他们有更多展示的舞台和机会。以这样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能使得学生在调整理解感知的思维方法中不断增强整体理解感悟力, 激活他们阅读学习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创设与课程学习内容相似的活动, 给学生更多自由展示的空间和载体, 让学生不再拘泥于课程教材。通过实践活动的创设, 学生有更多自我发展和创新的机会, 能够抓住重点有效合作探究。通过实践活动, 学生在自觉协作中不断梳理课程知识结构, 形成全面理解感知。

如上所述, 运用原生态打造高效、有效的英语课堂,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话语表达权和支配权, 让他们在相互交流探究中生成敏锐语言感知;给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和相互讨论协作的空间, 支持他们在积极互动中体验语言表达交际的过程, 利于他们通过精选语言表达素材和内容生成丰富感思, 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以丰富学生认知情感为导向, 利于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性与地道性, 这也是生态课堂的必备要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倪达聪.回归原生态英语课堂[J].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5 (1) .

[3]施红艳.原生态课堂, 开放性教学——建构有效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探微[J].考试周刊, 2015 (24) .

[4]田学利.浅议英语教学的原生态回归[N].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 2014 (1) .

自主阅读生态课堂 篇8

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发展空间

生态课堂是朴素而充满活力的课堂。要想让课堂活力四射,学生就应该自主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权力和自由,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发展空间。当代学生具有学习的责任感,渴望自治和独立,他们同时也想拥有参与、选择课堂活动的权利,以及与教师共享课堂管理的权利,他们甚至要求由自己来控制学习过程、决定课堂走向和时间分配等。既然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又具有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在课程进展走向上选择和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共享制定课程目标、课程程序以及课堂纪律规范。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应采取以下策略:(1)在学习内容、教学程序、学习评价、学习纪律等多个方面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学生自己选择的方面越多,责任感就越强,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2)教师与学生一起制订课堂规范。学生会更愿意遵守这些规范。(3)在课堂上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活动。比如合作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对话、角色扮演等学习方式,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4)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省,不仅会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一种责任意识,而且还会持续地关注自己的学习成效。(5)关注学生反馈信息,及时改善教学与管理,作出互动性的教学决策。有研究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可以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当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确立,主体作用被发挥的时候,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地激发和释放出来,真正达到“我参与、我快乐”的状态,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二、创设优良的教学条件,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物质基础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授课形式,将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学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的激发。因此,学校要创设条件,教师要转变观念,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课堂,推行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凸现教学情境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创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生态课堂环境,将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配备丰富的集文本、磁带、CD、VCR、多媒体、网络为一体的自主学习资源。(2)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风格,增强学习动机。(3)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策略培训,帮助学生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学习策略。(4)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如支架式、抛锚式、解决问题式、活动式、任务式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5)在网络上开辟学习讨论区,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或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形成开放式学习环境。通过网络性的沟通机制,实现个体间的互动生成。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心理支持

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课堂生态中重要的环境目标。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过程。充满生命力的生态课堂首先应是充满情感的课堂,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就必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充满人性的精神环境,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情感环境和心理支持。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最为关键的特征是积极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和谐、民主、积极的关系,他们之间就会有良好的互动方式。学生有安全感,教师有满足感,他们都会朝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去追求,其交流也会是真诚的。教师在课堂生态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关怀、尊重和理解。其次,教师要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选择正确的教学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课堂的主导。忽视学生“自主”的教学是可悲的,淡化教师“引导”的教学是可怕的,只有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和谐共生,课堂才有实效,才是生态的。第三,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用积极的情感、真诚的爱心、和蔼的态度打动学生,多一些移情性的理解,形成生态的课堂情感氛围。第四,教师要倡导合作学习,强调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合作态度,建立合作秩序,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第五,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形成健康的生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同学、学会倾听、学会提意见,建立相互合作、有序竞争、相互激励、积极进取的生生关系。

四、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现行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呈现出科层化、数量化和精细化的弊端,从而造成对学生的自由、自主的压抑。要变革这种教学管理制度,一条有效的路径是,吸纳当代生态精神,走生态式管理之路,建立一种以自我管理和自律为特征、具有激励性的教学管理常规或制度,形成互动机制。这要求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管理规则不能太多、太细,要留有让学生自觉选择行为的余地。过分精细化的规则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手脚。(2)提倡学生给自己制定规则,规则的制定要体现民主参与的原则。强调师生的密切配合,由教师主建、师生共建,到学生自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主人翁责任感。(3)规则自身必须是开放的。真正合理的规范必须具有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开放性。因此,应该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保证信息的多向传递和有效转换,使制度的刚性减少,从而体现它的人性化。(4)建立多样的立体的组织系统及规则。通过多样的组织体系,让更多的可能性得以实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使他们发现自我的新的纬度,展示自己的能力才华。在教学管理上,要把成长和学习作为最大的目标。一方面,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获得适当的分工,承担一个角色,这就是让他们各自处在一个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上,重新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潜力,获得一种“存在感”;另一方面,采用固定小组和临时小组相结合。前者是一个针对日常、持续的学习课题,较长时期地展开共同活动的学习单位;后者是根据学习课题的需要临时组织的学习单位。只有前者,将导致僵化,而只有后者,学生就会产生“不安感”。(5)建立自我激励和相互鼓励机制。这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成果突出的学生,应提出未来发展的更高期望,使其找到与未来发展之间的差距;而对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吃力的学生,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成长点”和“成功的可能性”,使其在自我评价时,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以增强自信心;引导每个学生为自己每天或每堂课的学习设置具体可行的目标,并对照目标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采取措施进行自我激励。另外,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活动,注意引导学生相互发现对方的优点,形成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局面。

生态课堂教学管理尊重了人的自主,保障了人的自由,促进了人的发展,确保了师生、生生的交往与互动,实现了对学生有限学习时空的拓展,真正促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了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参考文献

倡导个性化阅读 构建自主阅读课堂 篇9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如何践行新课程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理念,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独特体验, 把握文本所反映的客观意义, 并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的丰富内涵, 构建自主阅读的课堂, 一直是令我们头疼不已却又悬而未决的问题。

下面, 笔者将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 谈谈对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构建自主阅读课堂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补充性阅读建构, 拓展延伸文本内容

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在“走进文本, 走出文本”的反复解读过程中, 以追索作者原意为前提, 调动特有的阅读经验, 创造性地重构新意, 获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和独特见解的阅读活动。因此, 个性化地阅读绝不是重新理解他人的原始意义和重新建构他人的基本观点, 而应该是在与文本 (作者) 达成互相理解的基础上, 对文本进行“增解”, 拓展延伸文本内容。这是顺应文本内容和文本思路而做的拓展延伸, 是对作者原意和作品本意的深度理解和剖析。例如对于李煜的绝命之作《虞美人》“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中“朱颜”的理解。绝大多数的读者和参考资料都将“朱颜”解释为“朱红的颜色”, 但有学生提出“朱颜”也可指“红颜”, 借代宫廷女子。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文本的基本情感, 我们会发现这样补充性地解读也许能够更好地写出作者心中物是人非的感慨, 表达自己内心的亡国之痛。

个性化阅读是相对于过去标准化解读而提出来的阅读取向。补充性建构作为常见的个性化阅读形式, 它以文本为依托, 从文本内容出发, 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体验, 提倡学生在追溯文本的时代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造风格的基础上, 从文本的意义未定和留白部分进化个人的体验和想象, 补充性地建构文本内容, 促进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差别性阅读建构, 另辟蹊径解读文本

差别性的阅读建构即“同阅一卷书, 各自领其奥”。例如《项脊轩志》大多数读者都认同他这样的主旨表达:文章通过生活细节和平凡的场景, 表达了对亡母亡妻的思念之情。然而有学生根据“项脊轩”书房名的由来, 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 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正如《屈原列传》所言: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人在最脆弱的时候, 总会想起自己最亲的人。因此想念亡母亡妻只是归有光在仕途上屡遭挫折的失意心态的反映, 文章归根结底是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和功名未就的忧愤之情”。这种不局限于固定的阅读框架和陈式理解, 改变阅读视角, 仔细研读文本, 内引外联, 知人论世地读出不同主旨和别样情思的自主阅读方式是值得推崇和鼓励的。

个性化阅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对于文本的任何解读都是个性化阅读, 即使是被我们奉为圭臬的标准释义也不例外, 它们也是专家、学者、教师等的个性解读, 只是他们的解读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和认可, 最终成为一种共性化的解读。因此, 我们在进行个性化阅读尤其是建构差别性阅读时, 需要在共性认识的基础上追寻个性化的理解。比如《祝福》中对于“祥林嫂”悲剧命运背后“凶手”的探究。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学参考等意见一致, 都将矛头直指封建制度下礼教的束缚和迷信神权观念的毒害。但也有个别学生另辟蹊径, 认为“祥林嫂”的悲剧不仅是有社会时代的原因, 也与她自身的性格和挣扎抗争不彻底相关联。类似“求同存异”, 在维护文本共性的解读和价值取向基础上, 尊重文本解读的不同见解, 是个性化阅读的实质所在, 也是文学作品鉴赏阅读的乐趣所在。

三、匡正性阅读建构, 质疑反思既定的解读

自主阅读是课堂对话的前提 篇10

著名特教师宁鸿彬执教《皇帝的新装》的一则片段:

师: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准备时间, 请你们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最好结合课文做一些解释。

生1:我拟的副标题是“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换新衣服。

师:你说的“爱美”是他的优点还是缺点?

生1:当然是缺点。

师:如果是缺点, 光说“爱美”是不行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爱美, 你们看, 我上课还穿西服系领带呢?我这60岁的老头儿, 也爱美。但是, 这是优点不是缺点。作为教师, 应该服装整洁, 落落大方。你能不能把刚才的说法稍加修改, 使人们一听, 就知道说的是缺点。

生1:爱美过度。

生:很好!过分讲究穿戴就是缺点了。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词?

生2:臭美。

(众生笑)

师:就是这样说的。这显然是贬义。

生3:我认为是“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 每时每刻都换衣服, 换得太勤了。

师:这叫虚伪?老换衣服就是虚伪吗?

(生未语)

生4:这叫虚荣。

师:对!那么什么叫虚伪呢?

生5:虚伪就是不实事求是, 不暴露真面目、真思想, 搞伪装, 说假话。总之, 是装出一副假相。

生6:我添加的副标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他整天穿新衣服, 从来不关心国家大事, 这样统治国家, 国家必将走向灭亡。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师:他不可救药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生7: (似有所悟) 噢!主要表现在课文的最后, 当那个小孩儿的话已经普遍传递开的时候, 那皇帝不仅继续游行, 而且表现出一副更加骄傲的神气。这就表现了他的顽固不化, 不可救药。

师:说得好!就是这样。

……

宁老师用为文章取副标的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的阅读文章、品味情节、理解文意。在宁老师的启发下,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学生主动思考, 读出自己的理解, 从而使课堂呈现出多彩的对话态势。听说读写的背后是学生的理解, 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听说读写, 才是有意义的听说读写, 才是起到交流互动作用的对话手段。具体说, “读”到理解, 才能“说”出理解;“读”、“说”、“听”出理解, 才能“写”出理解。由此, “读”的收获转化为“说”的成果, “说”的 成果又促 进其他学 生的“听”, 使其“听”出自己的理解, 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促进中, 生成出阅读教学的精彩, 学生由此收获语文学习的成果。显然, 在这里, “读”是前提, 是关键。只要抓住并盘活学生的“读”, 其它环节就有可能被带动激活;只有发挥出“读”的基础地位, 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各种语文活动才能发挥出语文的作用。这正是宁老师的课, 带给我们的启示。

上一篇:分娩结局影响下一篇:化工管理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