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遗传学

2024-06-17

保护遗传学(精选十篇)

保护遗传学 篇1

环视学生成长的校园, 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 性教育一直处于缺位与边缘化的状态。虽然从低年级起很多学校就开设了生理卫生课程, 但一直被认为是“副科”, 性教育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 很多学生回忆当年的课堂, 生理卫生课讲到两性知识的章节, 老师竟然自动跳过, 躲躲闪闪地说“这一节就不在课堂上讲, 你们自己看一下就可以了”。如此有名无实的性教育, 使性知识在传统语境下, 处在了学生难以启齿, 家长避而不谈, 教师不愿提及, 学校放之任之的状态。中国性学会秘书长胡佩诚一语概括了校园性教育现状:“从国情出发, 很多人接受性教育的方式往往是课外渠道 (小说、碟片以及网络传播) , 因此, 我国的课堂性教育是失败的”。从正规途径获得的性知识相对较少, 引发了一些学生的性困惑, 甚至是婚前性行为等社会问题, 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

近年来, 媒体也多次报道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一些女生受侵害的事件。有的事件性质相当恶劣、令人触目惊心。然而, 在这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面前, 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女生毫无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处于被动受害的境地。因此, 加强对女生的自我保护教育,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呼吁学校、家庭重视性教育的同时, 在教学中适时切入性教育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性, 对性知识就不能忸怩和回避。教师要有阳光心态, 只要适度得体, 就能让性教育正大光明地走进课堂。把性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性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以后建立幸福的家庭做好准备。

二、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适时切入性教育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内容有一些能与性教育衔接的知识。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基础知识, 还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设疑, 适时切入性教育。如在讲授正常人的染色体核型时, 我会提出“男人与女人有何区别?”的问题, 学生立即会说:这还不容易, 对成年人说, 看他的外形, 不同性别的人外形以及举止神态、服装打扮都不一样, 男的有胡须, 女的胸部隆起;至于刚出生婴儿, 只要看看他的外生殖器, 就可以在出生证上填上是男是女了。其实, 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一个人是男是女, 可以从生物学方面看, 还应该从心理学、社会学方面来看, 而这三方面有时是不完全一致的。

从生物学方面看, 染色体核型是体现人类男女两性区别的根本依据。人类体细胞各有23对染色体, 其中22对常染色体, 男女相同;一对是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组合是XY, 而女性的性染色体组合是XX。目前, 世界上所有重大国际比赛的女运动员都需要接受染色体检查, 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判明性别。学生会提出男性或者女性是否就是由生物学的因素先天决定的呢?我会顺势根据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引导。有些同性恋者, 表现出与自己的生物学性别相反的特征, 大都和他们小时候的家庭、社会环境有关。人的性别有生物属性, 但也可能在不良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下, 出现性别混乱, 因此, 建议学生多看健康的书籍, 多浏览健康的信息, 养成正常的性取向,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在讲授配子的发生时, 对比点拨精子和卵子发生的区别, 并组织学生探究讨论以下问题:生男生女由谁决定?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后果是什么?性别比例失调将会引发怎样的社会问题?卵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都是X, 而精子分为两种, 一种含Y染色体, 与卵子结合就生男孩;另一种含X染色体, 与卵子结合则生女孩, 从生物学角度, 人类性别的主宰者是男性。顺应自然, 男女比例应该是平衡的 (标准范围是每出生100名女婴, 约出生103名男婴) 。之所以在有些地区男女性别比失衡 (2000年升至100∶116, 2005年升至100∶118) 。问题就出在违背自然规律, 出在人的急功近利, 出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和人为的错误认识与行为。非法鉴定胎儿性别不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权威人士认为, 这种糟糕的社会状况再继续下去, 迎接我们的只会是性别比的差距拉得更大, 婚姻适龄配偶问题的日益突出, 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三、呼吁提升女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处于青春期的女生个性鲜明, 重感情、易冲动, 一些女生在认识上很欠缺自我保护意识。从自身的生理结构而言, 女生在体力上处于弱势地位, 社会上时有发生的女生受伤害事件就印证了这一事实。学校务必要加强女生“自尊、自强、自爱教育”, 营造女生健康成长的氛围, 使女生能切实从自身出发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塑造她们良好的人格, 实现她们的自身价值。如何引导女生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利益不受到侵害?教师更要提升亲和力, 与学生建立起既像是朋友关系, 又似亲人关系的依赖和信任, 把我们对女生的关爱渗入到教学中。

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最大程度上减少人身伤害, 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引导:一是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 也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专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渐成熟, 异性交往有利于学生的情感稳定和心理补偿, 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人格完善, 要正确处理异性交往中友谊与爱情的关系。人的精神生活越丰富, 异性交往就越广泛。封闭的异性交往, 最易成为邪恶滋生的土壤。因此, 符合人性的异性交往要求学生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旧观念, 建立正常纯洁的男女友谊。二是鼓励学生多参与思想积极健康的活动, 放松自己的心情。三是提高女生的警惕性, 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打车时注意其他座位, 以防止他人不轨;尽量不走夜路, 如果晚归时, 应走路灯明亮的街道, 以便观察周边环境;不单独到陌生的环境去;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在外面过夜;不要穿着过于暴露等。四是要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认识, 在“医学遗传学”课程中告知女生月经初潮象征着女孩从儿童成长为大人, 卵子趋于成熟, 具有怀孕、生育的能力, 告诫女生一定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避免意外怀孕。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要自尊、自爱, 把不健康的思想意识消灭在萌芽状态。

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医学遗传学所涉及的性知识也很有限。笔者呼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借力各自学科的教学优势, 配合学校、家长共同承担性教育的责任。用我们的合力向社会输送知识结构健全, 道德情操高尚, 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摘要:处于青春期的女生个性鲜明, 重感情、易冲动, 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学校要重视对其进行性教育, 在教学中适时切入性教育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教师要有阳光心态, 只要适度得体, 就能让性教育正大光明地走进课堂。把性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性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以后建立幸福的家庭做好准备。

保护遗传学 篇2

从自然资源数量变化的角度分类:1.耗竭性自然资源2.稳定性自然资源3.流动性自然资源。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可分为地方型、选育型、引进型。我国畜禽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不少品种以其独特、优良的遗传性状和经济价值而著称与世。根据品种资源调查及2001年“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中国畜禽遗传资源 共计576个品种和类群,其中地方品种(类群)为426个(占74%)、培育品种有73个(占12.7%)、引进品种有77个(占13.3%)。

普通牛和瘤牛共有52个地方品种,5个培育品种和12个引进品种;牦牛11个地方品种;亚洲水牛24个地方品种。羊:绵羊31个地方品种,9个培育品种和10个引进品种;山羊43个地方品种,4个培育品种和3个引进品种(波尔、努比、萨能)。猪:72个地方品种,19个培育品种和7个引进品种。鸡:81个地方品种,14个培育品种,5个引进品种。鸭:27个地方品种,7个引进品种。鹅:26个地方品种。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极地的物种多样性最低,热带雨林达到最大值。两栖类在北纬35o附近达到最大值。

物种多样性的时间布局,化石记录,陆生和海洋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都是逐渐增加的。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学说中,能量多样性假说认为物种丰富性由每个物种所分配到的能量所决定,在大尺度上能量有可能是影响物种空间格局的第一重要因子。小尺度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主要有生态因子决定。

针对动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表现形式,相应发展了形态标记、细胞遗传标记、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的多样性检查技术,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揭示动物遗传资源的遗传变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常简称为IUCN,是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的缩写,是一个国际组织,专职在世界的自然环境保护。

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华盛顿公约),常简称为CITES,是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的缩写,CITES是一件用来对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进行有效和持续管理以确保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强有力工具。我国动物濒危等级参考1996版的IUCN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使用野生灭绝、绝迹、濒危、易危、稀有和未定等级。

我国动物入侵种的侵入途径包括有意引入和偶然带入。

外来种的传入扩散过程分为传入、定植、停滞和扩散几个阶段。动物遗传资源保护的途径一般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

建于1872年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56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一项提案,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同年10月林业部草拟了《天然森林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并在广东省肇庆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的基本方法

1、划定保护区,建立良种基地。在良种基地中禁止引进其他品种的种畜,严防群体混杂。

2、在良种基地中建立足够数量的保护群,可根据种畜、资金等因素确定种群的规模。

3、采用各家系等量留种,在每一世代留种时,实行每一个公畜后代中选留一头公畜,每一个母畜后代选留相同数量的母畜,并且尽量保持每个世代的群体规模一致,避免保种群体出现瓶颈现象。

4、制定合理的配种制度,在保种群体中实施避免全同胞、半同胞交配的不完全随机交配制度,可以降低群体近交数量增加,还可以采用划分亚群,并结合亚群间杂交的方式。

5、适当延长世代间隔,降低群体近交系数数量。

6、保持外界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控制污染源,防止基因突变。

7、在保种群中一般不进行选择。制定保种方案的依据是什么

1、群体的资源价值和消涨形势

2、保种期限

3、群体有限的近交系数水平

4、畜种群体所能耐受的近交系数水平

5、经济水平所能饲养的群体规模 保种效率取决于群体有效规模数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下制定的,并在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签字,中国与1992年签署并被批准。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 WWF)成立于1961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

动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1、一个既有品种可采用多种方式来利用,而任何方式的利用,都不应导致原种的毁坏。

2、在一个固有品种(群体)内,以多种方式加以利用的情况下,最优秀的一部分,应用于纯种繁育,其他诸多利用方式的顺序是:杂交育种、经济杂交、直接利用。动物遗传资源开发的利用方式:

(1)直接利用,使既有品种(群体)的一部分个体直接职位市场消费的畜产品。

(2)作为经济杂交的亲本。为了适应短期或一时性的市场需求趋势,着重发挥既有品种部分特性潜在优势,将既有品种作为紧急杂交的亲本。

(3)作为选择育种的原材料。为了适应新的长期或时代性的社会需求变化,可以将既有品种作为选择育种的原材料。(4)、作为杂交育种的原材料,为了适应新的长期或时代性的社会需求变化,可以将既有品种作为杂交育种的原材料,作为新品种培育的亲本。

动物遗传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是品种内选择、品种间杂交和野生动物驯化。

我国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利保护分析 篇3

摘要: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作为我国的战略性和基础性资源,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存在形态的多样性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产生了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产权化需求。在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进行权利保护时,必需界定权利客体、确定权利主体、赋予权能内容。

关键词: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利; 社区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D922.4文献标志码:A

农业遗传资源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在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进行权利保护时,应首先对所要保护的对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它是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进行权利保护的逻辑起点,将为整个权利体系的构建起重要作用。

一、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利保护之客体界定

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利保护的权利有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法律规范中的权利之分。有学者认为前者是具体的权利,是主体的权利;后者是抽象的权利,是规范中的权利。[1]无论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是作为抽象的类型化客体,还是作为具体法律关系的客体,都需要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进行法律上的准确界定。“法律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须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我们试图完全否弃概念,那么整个法律大厦就将化为灰烬”。[2]465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是从其它学科输入的概念,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进行法律上的界定有必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先对其进行事实上的判断,尔后再由立法者对其进行价值评价,在这一递进式过滤机制下,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完成了价值负荷和价值选择过程,最终成为法律规范中记述性的构成要素。

(一)农业生物资源

事实判断是以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为对象的,它重点判断什么是客体及客体的属性。根据逻辑学原理,一个概念其中内涵的的准确阐释要靠指出最邻近的类,即概念所属的那个直接较高一级的概念,并足以说明概念特征的特殊差别。[3]181-183概念正是通过概念化对象之间的区别得以建立,从而使得我们在整个逻辑认识网络中,由一个点到达另外一个点。从自然属性上来看,农业生物资源(包括作物、转基因作物、野生近缘种等)作为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相邻的高一级概念,对其准确理解,有利于我们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得以更好的把握。

借助对概念的理解,我们主要就传统作物与野生种或野生近缘种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以“驯化理论”为逻辑线索来回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路径:在联系上,传统作物是指直接或间接为人类需要而栽培的植物,主要是由野生植物驯化而来。由于人类对植物的驯化,在驯化理论中又产生了与作物相关的一个概念,即作物野生近缘种(Crop wild relative),它是作物的祖先物种以及那些多少与作物有关系的物种。[4]也有学者认为是指栽培植物的祖先或与之遗传关系较近的野生种。[5]327但有些野生植物能否发展为驯化种类是可疑的,因为它们的有效成分,一经能够人工合成,人们就不再去栽培它们,但环境恶化的危险和栽培植物的病害,又使人们对野生近缘种类产生了兴趣。[6]156现在植物育种专家利用作物野生近缘种的基因来改良很多作物。在区别方面:传统作物与野生植物是两个不同的生物系统从而具有各自不同的概念体系。有学者认为应把栽培植物从生物学上的物种概念中独立出来,消除现有品种概念存在的一些自然物种的基本属性。[7]然而驯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作物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对栽培植物进行分类的困难性。为了便于确定一定的分类标准,人们提出了生物种和基因源概念。 [8]有学者认为栽培植物所用的方法不都同于野生植物的分类方法,对于生物种概念应适用于栽培植物和它们的杂草及野生近缘种的分类处理,而在植物常规育种上基因源概念是有用的。[9]综合来看,野生种或野生近缘种与传统作物虽然有紧密的联系,但两者处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且在存在形态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区域。

(二)农业生物资源的特定化

从驯化理论角度来看,农业生物资源内部之间的流动过程或信息交流过程其实是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信息流的流动过程。伴随着生物技术和农业生产的需要,生物资源中的遗传信息价值被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来进行保护,这要求在制度中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从保护方式上都要体现出二者的相对独立性,以促进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法律保护的规范化进程。但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依附于生物资源这一自然属性,决定了在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概念介入的情形下,规范化过程其实也是农业生物资源的特定化过程。农业生物资源特定化的两个必要条件包括:客观方面,即农业生物资源能否作为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依附体的评价;主观方面,即对样本用途的评价。

从实践和理论上来看,在野生植物资源领域,野生近缘种是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主要依附体。而传统作物是从农业野生植物驯化而来,是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蓄积池”,也是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主要依附体。转基因作物是不能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依附体的。因为转基因作物是通过人为方式使外源基因插入,使基因进行重组产生的具有新特性的作物,这个过程仅仅是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利用的过程。植物新品种而产生的作物尽管也包含了大量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但其也不能作为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法律意义上依附体。一方面植物新品种及其产生的作物可以通过植物新品种权这一权利系统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这里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不是以原始的状态而存在的,是人的“二次”劳动的结果,仅仅是“财富”的一种转移。如果确定植物新品种作物为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依附体则将导致植物新品种权无限扩张,形成一种天然的垄断,且淡化了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存作出贡献的人们。

在我们对农业遗传资源的依附体进行评价后,农业生物资源并没有因此而得以特定化,要完成这个过程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样本用途的评价。如对于人们把农业生物资源当作有机物(如把植物资源当作木材使用的情形)来进行买卖、使用等时,对其所蕴含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便不予考虑,原因在于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只有在农业生物资源特定化的情形下才得以独立存在。

(三)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作为权利客体时的法律界定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以下简称ITPGR)把“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定义为对粮食和农业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任何植物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有性和无性繁殖材料。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农业植物遗传资源限定在品种的范畴上,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与品种资源、种质资源所表述的含义是等同的。有人认为作物种质资源包括地方品种、高级栽培品种、栽培种、原野生亲缘种和人类利用的野生种及遗传谱系和克隆基因。[10]有学者认为栽培作物品种和家养、畜、禽、鱼品种的种质资源,主要是指种以下的分类单位。[11]1我国《种子法》规定种质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 这里的种质资源就是指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它不仅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内的品种资源,还包括存在于边际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上野生种基因信息。

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从广义上应包括野生近缘种遗传资源、栽培作物遗传资源;从狭义上来讲仅包括品种范畴下作物种质资源。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进行私法保护更有利于其利用。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下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以及濒危稀有种和保护区、保护地、种质圃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在适用上应予以排除,因为这些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我国原则上是禁止对其进行采集和利用的。基于此,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概念可以修正为“对粮食和农业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野生植物(主要为野生近缘种)、传统作物中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遗传材料。”

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利保护之主体剖析

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进行法律上的界定仅仅是我们从静态上来把握权利的客体,但权利的实施与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必须对静态上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进行动态上的认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利主体确立以及如何组织权利的过程。

(一) 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存在区域

我们通过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可能存在的区域进行分析,以了解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流动过程,从而明晰不同存在区域下的主体,并分别对其进行法律上的评价,最后经过对抽象类型化处理,来回答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进行权利保护时的权利形态。综合来看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可能存在的区域主要可分为育种区、野生区、种植区、保存区,如下图:

在野生区主要是野生种、野生近缘种植物遗传资源;种植区主要是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区主要为国家设置的保存机构所保存的存在于野生区和种植区中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以及民间自发所建立的种质基因库;育种区主要为转基因作物和植物新品种(及其所产作物)中所蕴含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

(二) 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主体的抽象性确立

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主体的抽象性确立是指按照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不同存在区域结合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类型,对相关主体进行整体上的界定。野生区:虽然我国野生植物一般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但此区域下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不能简单的把主体定位于国家。对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下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以及濒危稀有种等遗传资源在法律地位上应坚持国家所有,而对于其他类型下的农业野生植物遗传资源则不应完全排除私人所有的情形。种植区:对于单纯的作为有机物的农作物是一种财产,是一种物权,其权利的归属可参照土地权利主体来确定。而对农作物种质资源则不能通过物权规则来确定主体,应通过知识产权等权利确定相应的主体。保存区:保存区更多的侧重于样本的用途,对依附体的权利主体的确定可不予考虑。由于保存内的种质资源大都是以国家为主体来进行的,所以在制度的配置上也应强调公法的管理。但当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是从种植区中的农民或自发设立的基因库中获取的且与保存机构中所保存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产生了冲突时,基于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国家应对农民或社区进行赋权或分权,国家所有权应让位于农业遗传资源权,实现国家主体向个人主体的过渡。育种区:由于育种区内的植物新品种及其所产生作物、转基因作物也蕴含着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但是由于它不是原始的存在形态,对其依附体即作物本身可以通过植物新品种权或专利权等其它权利系统进行保护,所以该权利者对其所蕴含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本身不能主张任何权利。

(三) 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利主体的具体性确立

农业遗传资源主体的抽象性确定更多的是从宏观上对主体进行划定,侧重于对国家、集体、个人等主体进行界定。而农业遗传资源的具体权利保护主要针对的是能够进行产权化保护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它侧重于在私法的范畴下确定具体的权利主体,并通过建立一定的权利机制来平衡和协调权利主体之间关系。ITPGR确定的“农民权”主体主要指原产地和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农民。一般而言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权利主体包括农民家族、农民群体、传统农业社区、原住民等等。但这里我们所关注的重点不是穷尽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所有的权利主体,而是确定权利主体的基本单位。笔者认为,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自我复制性使得对某一农业遗传资源的拥有主体数以万计且界限难以划分,此时,单一的主体很难对某一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主张权利。基于此,为了使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权利保护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我们认为应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农业遗传资源权。

三、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利保护之权能赋予

ITPGR把农民权的权能内容分为三项子权利,(1)传统知识保护权:保护与粮食和农业植物遗资源有关的传统知识;(2)利益的分享权:公平参与分享因利用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而产生的利益的权利;(3)决策参与权:参与在国家一级就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有关事项决策的权利。本文将对权能内容的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一方面破坏了农作物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转基因作物食品安全方面的考虑,无形中也加剧了传统作物种植者和转基因作物种植者之间的矛盾。在对传统作物的影响上,葡萄牙政府就通过一项法律,严格控制转基因作物对传统农作物的影响。[12]在转基因植物可能对野生近缘种的影响上,有学者认为对于转基因植物本身与其周围野生种相比有绝对选择优势者,转基因植物都能以其自身及其繁殖体直接取代其野生种,也有可能通过渐渗杂交的途径逐渐改变野生种的基因组成。 [13]在《自然》杂志中也报道了遗传改良(GM)玉米污染了墨西哥的野生玉米。[14]基于此,我们在进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时,还应该充分考量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称,农作物小麦、水稻和马铃薯的近缘野生种正受威胁,在农作物的野生变种的分布范围内,只有不到5%的地区受到了保护。[15]

由于农业野生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优良特性,蕴藏着大量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抗旱、耐寒等优异基因。而野生植物遗传资源一方面对于作物育种者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的基本的粮食作物的抵抗能力有退化的趋势,而野生变种在生长抵抗变化的气候中产生的野生型基因可以抵抗这些新的害虫或疾病,从而为农作物的改良和培育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基于生物安全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生物的多样性,有学者建议用生物资源保护法来统筹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三个方面。[16]6鉴于当今生物安全与遗传资源都有进行专门立法的趋势,这就需要在生物安全立法中充分考量生物安全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影响,把生物安全对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影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农业遗传资源的专门立法中,以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为核心制度,以农业遗传资源权为中心来进行构建。通过农业遗传资源权的生态化,形成以“利用促保护”的理念,以权利的生态化涵摄相关的生物安全议题,促进生物的多样性。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农业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有学者认为生物多样性对于物种的保存和人类生存具有前提意义;同样地,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及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7]由于农业植物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的紧密性,在进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权利保护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到相关的传统知识。事实上,为了加强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人们正在探讨比农业遗传资源权更大的权利系统,即传统资源权。有人认为传统资源权具有整合性的意义,它承认原住民的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连,并且与原住民人权和小区的利益结合,同时兼顾了发展权与环境保护,它的理念能与更多的国际文件相兼容。[18]

保护遗传学 篇4

关键词:秦岭细鳞鲑,资源现状,遗传多样性,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秦岭细鳞鲑 (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分布于秦岭西段, 因其鳞细小而得名, 俗称梅花鱼、山细鳞鲑等, 属于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 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1963年, 在陕西首次发现其分布, 并以细鳞鲑进行记载, 1966年, 李思忠[1]依据采自太白山东侧和南侧的四十余尾细鳞鲑标本, 认定其为细鳞鲑的一个亚种———细鳞鲑秦岭亚种。

近几十年来, 秦岭细鳞鲑资源衰退现象严重, 首要的致危因素是栖息地面积减少及质量衰退, 其次是不计后果的滥捕[1]。如何保护现存仅有的野生种群, 采取科学的繁殖配对措施以避免近交衰退和遗传多样性丢失, 已成为当前秦岭细鳞鲑保护和养殖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对秦岭细鳞鲑野生资源分布现状及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秦岭细鳞鲑的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增殖和种质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1 秦岭细鳞鲑的野生资源分布及濒危状况

秦岭细鳞鲑是一种珍稀的鲑科陆封型冷水鱼类。由我国学者发现并定名, 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属濒危物种。秦岭细鳞鲑是典型的狭域物种, 被封闭在渭河流域的上游溪流中, 形成数十个孤立的小种群。在陕西省内, 主要分布地为渭河流域的支流千河 (陇县) 、石头河 (太白县) 、汤峪河 (眉县) 、黑河 (周至县) 、石砭峪河 (长安县) 等, 以及汉水流域北侧支流太白河 (太白县) 、湑水河 (太白县) 、子午河 (佛坪县) 。侯峰[2]将甘肃省内的秦岭细鳞鲑栖息地细化为21个小分布地, 其中漳县1个、渭源1个、岷县5个、武山2个、甘谷5个、天水1个、张家川6个。就秦岭细鳞鲑生存现状而言, 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分布海拔由原来1 000 m上移至1 200 m, 范围缩小, 个体也明显变小, 种群数量减少[3,4]。在数量较多的秦岭北麓的千河流域, 经实地调查发现, 细鳞鲑种群也发生了上述变化。同时, 就细鳞鲑的生存环境来看, 在以前, 一些河流中可见到成千上万尾的细鳞鲑鱼群。但近年来, 能见到的只有少量的未成熟个体。

目前, 秦岭细鳞鲑数量急剧下降, 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被破坏, 所以加强环境保护, 在其主要分布区建立秦岭细鳞鲑自然保护区, 保持种群数量有合理的水平是必须进行的保护措施。

2006年2月14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 纲要指出“我国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 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5]。近几年各地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在一些地方已经相继成立了秦岭细鳞鲑自然保护区。主要有漳县秦岭细鳞鲑自然保护区、陇县秦岭细鳞鲑自然保护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秦岭细鳞鲑自然保护区等 (表1) 。但就目前而言, 保护秦岭细鳞鲑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需要在其他分布区建立更多的保护区。

2 秦岭细鳞鲑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保护遗传学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研究手段, 以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为核心的一门新兴学科[6]。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是研究与灭绝风险相关的遗传因素及如何利用遗传学的管理方法降低物种灭绝风险的科学[7]。研究内容包括种群遗传结构、基因流、杂交、近亲繁殖、遗传变异、有效种群大小、种群的亚分化等。保护遗传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保护物种遗传多样性和保持物种进化潜力[8], 在保护生物学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1 分类与系统发生

细鳞鲑主要分布于东半球北纬40°以上, 北冰洋流域的西伯利亚地区, 据推断那里可能是细鳞鲑的起源中心。历史上由于西伯利亚的气候、水文恶化, 后又因为有冰川消融, 使得大量淡水倾入海洋, 细鳞鲑也就随之进入了辽河、滦河、黄河、海河等水系。同时由于细鳞鲑对盐度的适应性很大, 才得以存活下来。后来全球气候回暖, 大部分细鳞鲑退回北方。但是一些残留在渭河流域等地的细鳞鲑从此被长期封闭, 成为陆封性鱼。细鳞鲑也是我国鲑科鱼类中在淡水定居的主要种群之一。

秦岭细鳞鲑是在地理上分布最南的两种鲑科鱼类之一 (秦岭细鳞鲑、穿山哲罗鲑) , 1966年李思忠将其确定为细鳞鲑的一个地方亚种[1]。甘肃省内秦岭细鳞鲑按其地理隔离程度被划分为20个小种群, 其中漳县1个、岷县5个、武山2个、甘谷5个、天水1个、张家川6个, 这种小种群也被局域性地保护着。所分布的河道总长约191.88 km, 流域面积819.26 km2。分布面积仅占甘肃渭河流域面积的1.38%, 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2.2 饲养繁殖及遗传管理

秦岭细鳞鲑由于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涧小溪, 又加上环境封闭, 使不同水系的种群交流不畅, 从而形成独特的遗传特征。但由于其生活在水质很少被污染的水域, 因此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所以要在人工养殖方面取得突破, 必须深入研究其繁殖、发育及遗传等特性。

王中乾等[9]以野外捕获的秦岭细鳞鲑为亲本, 进行了池塘产前培育、人工采集精卵、室内干法受精、孵化槽流水孵化, 成功获得受精卵2 850粒, 孵化出仔鱼2 451尾, 发眼率90.8%, 仔鱼孵化率86%。研究表明, 7~11℃孵化秦岭细鳞鲑所需时间约为58 d;从受精卵开始孵化到发眼所需积温为220℃·d, 到出膜所需累积温度为336.5℃·d, 到仔鱼卵黄囊消失所需累积温度为484℃·d。

施德亮等[10]对野生秦岭细鳞鲑鱼卵和仔鱼的发育研究表明, 在水温9.31~12.80℃的范围内, 秦岭细鳞鲑受精卵需17 d出膜, 需要的积温为193.35℃·d, 初孵仔鱼体长为 (9.64±1.03) mm。刚出膜的仔鱼体色透明, 肌节明显, 无游泳能力, 出膜第5天出现大量黑色素, 12 d后卵黄囊开始消失, 直到46d, 仔鱼各鳍条与幼鱼相似, 出现幼鲑斑。

对不同体质量的秦岭细鳞鲑耗氧率、耗氧量和窒息点的研究表明:在10~18℃温度范围内, 秦岭细鳞鲑平均体质量为25.15 g和45.93 g时, 平均耗氧率分别为1.113 mg/ (g·h) 和0.856 mg/ (g·h) , 平均耗氧量分别为9.244 mg/ (尾·h) 和13.104 mg/ (尾·h) ;在10~20℃温度范围内, 秦岭细鳞鲑平均体质量为15.30 g和48.36 g时, 窒息点分别为 (1.487±0.04) mg/L和 (1.830±0.03) mg/L。表明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随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小;耗氧量和窒息点都随温度的升高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适温 (14℃) 条件下, 则是夜间耗氧率明显大于白天[11]。

2.3 种群遗传多样性

近年来, 我国在秦岭细鳞鲑种群研究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如成功地划分了一些重点保护细鳞鲑遗传管理单元, 但在结合宏观生态探讨遗传变异、种群遗传结构和基因流等问题上的研究尚不全面, 因此研究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需要加强分子、细胞方面的研究, 以准确客观地评估人类活动对细鳞鲑的影响, 从而提出相应的科学保护对策, 这对保护秦岭细鳞鲑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原居林等[12]采用RAPD技术, 对秦岭细鳞鲑黑河群体和湑水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黑河群体和湑水河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25.8%和23.4%, 群体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178 2和0.152 6, 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52 0和0.052 14。黑河群体内和湑水河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949 5、0.954 9, 遗传距离分别为0.066 4、0.055 6。两群体之间遗传距离为0.015 2。夏颖哲等[13]分析了我国东部水系的细鳞鲑7个种群线粒体DNA D-Loop区多态性, 发现了43个变异位点, 15个单倍型。AMOVA分析表明不同的地理区域之间存在63.55%的显著遗传分化, 而区域内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分别只有24.17%和12.28%。同时还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 把单倍型分成了3个与各自的地理区域 (黑龙江地区、长白山地区和故黄河地区) 相对应的族群, 它们之间没有共享的单倍型。细鳞鲑的这种独特的遗传结构与其进化过程中地理隔离造成基因流的长期中断和有限的散布能力和基因交换能力有密切的关系。王荻等[14]采用AFLP技术对乌苏里江尖吻和钝吻细鳞鲑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发现尖吻和钝吻细鳞鲑个体的UPGMA聚类树分为2个明显的分支, 两群体的遗传相似度为0.836 7, 遗传距离为0.178 3, 而钝吻细鳞鲑的各项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尖吻细鳞鲑。

3 展望

保护遗传学 篇5

联系人: 赵玲 张小玲联系电话: 0371-65778863 /65778562

办理程序:企业提出申请,填写《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对外合作研究利用申请表》(可从

农业部网站或河南省畜牧业信息网上下载),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

部审批。

7个工作日。

1、在境内与境外机构、个人合作研究利用畜禽遗传资源的单位,应当是依法

取得法人资格的中方教育科研机构、中方独资企业;

2、研究目的、范围和合作期限明确;

3、符合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

4、知识产权归属明确、研究成果共享方案合理;

5、不对境内畜禽遗传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威胁;

6、国家共享惠益方案合理。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合作研究合同;

3、与境外合作者签订的国家共享惠益方案。

地月“遗传学” 篇6

地球和月球之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同位素水平上(对岩石来说,同位素水平就相当于岩石的“遗传学”水平),地球和月球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这一问题已经困扰了科学家数十年。对月球的起源来说,这一点肯定意味着什么,但究竟是什么呢?

在过去的百余年中,天文学家对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已经提出了好几种理论:捕获说,月球是一个被地球引力捕获的流浪行星;分裂说,早期的地球旋转得太快了,甩出了月球;大碰撞说,年轻的地球与另一颗正在成长的中行星发生了碰撞,从而创造了月球。近年来,大碰撞说已经成为优选模型。

大碰撞说与我们目前了解的整个太阳系的形成理论相契合,即太阳系的各大行星都是由围绕着年轻太阳的气体和尘埃盘积聚而成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在一系列的碰撞中成长起来的,以尘埃粒子聚集为起点,直至两个行星大小的天体相碰撞,从而达到最高潮。在最后一次巨大的碰撞中,正在成长中的地球被卷入其中。这次大碰撞在造就一个新地球的同时,也将大量岩石碎屑抛入太空,围绕着新地球的轨道运行,形成碎屑盘,并由此催生了月球。大碰撞模型是如此受欢迎,以至于人们为卷入此次大碰撞的两个天体都起了名字:原始地球(地球的前身)和忒伊亚星球(撞击原始地球的天体,以古希腊女神忒伊亚的名字命名。在古希腊神话中,忒伊亚是月球的母亲)。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天体,我们需要查看一下它们的“遗传学”信息,以搞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在这里,“遗传学”信息指的是对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进行精确的地球化学测量。对地球化学测量来说,氧元素尤其重要,因为它有三种稳定的同位素。精确测量显示,地球和月球具有完全相同的氧同位素指纹,也就是说,氧的不同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几乎完全一致。直到2014年,人们才第一次在地球和月球的岩石中检测到氧同位素的细微差别。这个差别只有地球岩石与火星岩石在氧同位素上差别的1/30。

在大碰撞说中,人们一般认为原始地球和忒伊亚星球的氧同位素特征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每一个行星的同位素特征都是由其轨道决定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要使两颗行星获得几乎完全相同的同位素特征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这两颗行星几乎形成于同一个轨道,而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行星的成长方式不相符。但是,如果地球和忒伊亚星球有着不同的同位素指纹,那么地球和月球为什么会有同样的同位素指纹呢?

有关这一问题,现在有几个潜在的解释,但它们都需要一些“恰到好处”的前提条件方可成立。但是,很明显,这些条件都是几乎不可能的。其中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月球是由原始地球和忒伊亚星球各出一半混合形成的。然而,计算机模拟显示,对大多数碰撞来说,最终聚集在一起形成类似月球的天体的碎屑盘,其物质主要来自诸如忒伊亚星球一类的天体,只有10%至40%的物质来自诸如地球一类的天体。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形成月球的碎屑盘在大碰撞后与地球间实现了化学平衡。要使月球的化学指纹与地球相同,这一平衡必须真实发生。但最近的计算表明,实现这一平衡所经历的时间,要远远大于月球形成需要的时间。因此,这一理论也是行不通的。

在2015年4月第9期的《自然》杂志上,亚历山德拉·玛斯特鲁布诺·巴蒂斯蒂、哈盖·佩列茨和我,共同对这一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给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前提很简单:忒伊亚星球和原始地球拥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如果这是真的,大碰撞后将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个与地球的组成完全一样的月球。

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我们对地球和其他岩质行星的形成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模拟。这些模拟围绕环绕年轻太阳运行着的、有成千上万个岩质天体的碎屑盘进行。在大约1亿年的时间里,这些较小的天体相互碰撞、成长,最终形成了四颗行星,其中一颗与地球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另外三颗也是类地行星。

每一次模拟都会产生一颗类地行星:与地球差不多大小,其轨道也离地球轨道很近。我们通过调查每一颗模拟行星是由哪些实体组成,以及“哺育”它们的地带,追查了每一颗模拟行星的血统。如果一颗行星是由一条狭窄地带“哺育”的,那么它只能从一个狭窄的环状区域吸收物质。与此相反,如果一颗行星是由一个宽广的地带“哺育”的,它就可以通过与形成于不同轨道的其他天体相碰撞而长大,也就是说,它可以从一个宽广的盘状区域吸收物质。

其实很简单,一个行星的化学指纹图谱,就是这个星球在成长过程中吸收的所有天体的化学指纹的汇总。换句话说,“哺育”一颗行星的区域决定其化学特征。我们考察了模拟出的每一颗类地行星的成长过程,尤其是每一颗此类行星的最后一次大碰撞,即类似于原始地球和忒伊亚星球的那次大碰撞。我们对这些天体在碰撞前后所处的“哺育”地带进行了计算,发现事情变得相当有趣。

值得注意的是,原始地球和模拟的忒伊亚星球往往共享一个“哺育”地带。在碰撞之前它们已经成长了起来,并且有着相同的分布组成。这一现象并不是在每一次模拟中都会发生,但是出现的概率十分稳定,大约每4次模拟中就会出现1次。这就意味着,我们构想的情节的确可能发生:在忒伊亚星球和原始地球碰撞之前,它们就拥有了相同的同位素(基因)指纹,这意味着地球和月球应该也拥有同样的指纹。两位邻居拥有相同的基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失散多年的兄弟,而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具有相同的物质构成。

在我们进行的计算机模拟中,“哺育”了忒伊亚星球的地带,几乎总是与“哺育”了原始地球的地带非常相似,它们之间的相似度远胜于“哺育”了其他邻近行星的地带。我们知道,火星的同位素指纹与地球和月球的同位素指纹完全不同,这一点与我们的上述模拟结果完美契合。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出现在利用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行星的实际同位素特征上。这么做是为了确证地球和月球具有相同的同位素指纹,并计算出其中的差异水平。但是这一情况很棘手,因为我们不知道起始条件是什么,不知道太阳的行星形成盘的化学梯度是怎样的。坦率地说,我们对此一无所知。通过简单的假设,我们发现,在计算机模拟中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匹配的可能性为10%至25%。当然,关于这一步也有一些争论,因为由内森·凯伯和尼克·考恩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原始地球和忒伊亚星球的一个延伸带足以生成地球和月球。我们之间的分歧既十分微妙,又十分重要,目前我们正致力把这种分歧理清。

现在你明白了吧。地球和月球拥有同样的同位素指纹,也许是在告诉我们原始地球和忒伊亚星球拥有共同的起源。早在大碰撞发生之前,它们的化学特征就已经相同了,它们是吸收了相同的原材料成长起来的。这要感谢行星基因学,它使得我们可以确信:“是的,我们就是知道。”

西藏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篇7

西藏牦牛现有490多万头, 占我国牦牛总数的38%左右, 主要有帕里牦牛、嘉黎牦牛和斯布牦牛三大优良类群。

1 西藏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

西藏牦牛是青藏高原最为宝贵的畜种资源之一, 是育种工作的原始材料, 一旦丧失, 是不可能再现的。因此, 如何根据当地牦牛产业的发展现状, 进行有效的保护, 保持牦牛产业朝良性方向的可持续发展, 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 就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常规保种

常规保种是在品种原产地建立保种场或保护区, 制定保种目标, 然后按照发展的、动态的原则结合选育进行统一保种。其原理是一个品种就是一个基因库, 保种就是保存每一个品种, 使各品种的每一个基因都不丢失。常规保种是以活体保种法为主, 它是一种保存牦牛遗传资源的有效方法, 但费用较高, 需进行多方面协调, 要根据国家和地方予以重点保存或亟待保存的品种 (类群) 名单, 统一规划保存。

1.2 冻精冻胚保种技术

冷冻保种作为动物遗传资源保存的一种方法, 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大量回收供体的精子和胚胎, 便于迅速挽救频临灭绝、数量有限的品种 (类群) ;二是冷冻保存的年限较长, 目前认为在200年以上, 极大的延长了保种时间, 不需考虑活体保种面临的留种和近交系数等问题;三是冷冻保种主要考虑冷源 (液氮) 的维持情况, 不受地域和生态环境的限制, 保险系数大, 经济负担小。

20世纪70年代末, 家、野牦牛冻精保存研究成功。该方法将需要保种的牦牛品种 (类群) 一定数量的公牦牛精液在-196℃液氮中冷冻保存, 以备育种工作的随时利用。哺乳动物的胚胎冷冻技术先后在牛、绵羊、山羊和马等实验动物上获得成功, 并得到了移植后代, 保存最久的胚胎达20余年之久。拉萨市当雄县冻精站, 是世界第一座牦牛冻精站, 在生产冻精的同时, 也保存了牦牛遗传资源。西藏牦牛胚胎移植在2006年获得成功, 而且牦牛的体外授精研究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在该技术完善的情况下, 将会应用于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

1.3 分子标记辅助保种技术

分子标记辅助保种是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 对目标基因在保种过程中的分离和重组进行跟踪, 通过有意识的选留而加以保护, 使之不因遗传漂变而丢失。分子标记辅助保种技术是一种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新方法, 随着动物基因组DNA分子遗传标记的陆续探明, 这种保种方法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分子标记辅助保种主要采取跟踪保存目标基因和控制近交程度两种方法。其优点是:提高了保种的准确性;可同时对动物品种 (类群) 进行保种和选育;可实行小群体保种;扩大了保种范围。

1.4 基因文库保种

基因文库保种就是用DNA重组技术, 将牦牛细胞的总DNA或染色体DNA的所有片段随机地连接到合适的基因载体上, 然后转移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 通过细胞增殖构成各个片段无性繁殖系 (克隆) 方法, 建立包括牦牛全部基因在内的基因文库, 然后利用保存基因文库的方法来保存牦牛遗传资源。该方法是当前最优越的, 已在某些珍稀动物中应用, 因而可以借鉴用于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

2 牦牛遗传资源的利用

牦牛遗传资源的利用从本质上说就是利用牦牛的产品及特异性状。牦牛遗传资源的利用可分为两种方式, 即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

2.1 牦牛品种的直接利用

对牦牛这一特有畜种的直接利用可分两方面:一方面除作为役用外, 还可作为育成新品种的原始材料;另一方面是对其畜产品的利用。牦牛生活在干净清洁的生态环境, 污染程度低, 是可生产名符其实的“绿色食品”的“全能”家畜。牦牛肉因品质好、风味独特, 色泽鲜艳, 含蛋白质高 (21%) 而脂肪含量低 (1.4%~3.7%) , 并无任何污染, 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牦牛奶色泽微黄, 具有很高的干物质 (16%~18%) 和脂肪 (6%~8%) , 脂溶性维生素和钙、磷丰富。牦牛作为牛属家畜中唯一抓、剪毛的牛种, 牦牛粗毛每年暖季剪1次, 平均剪毛量1.35 kg, 主要供制作毡、帐篷布等。平均抓绒量0.5 kg左右, 牦牛绒具有手感松软滑爽, 光泽好, 近似山羊绒, 可加工精纺衣料。牦牛的骨、胸腺、心脏、肺等器官组织可用于药材, 牦牛皮可经过揉制和成熟, 用于皮鞋、皮包等皮制品的加工生产。

2.2 牦牛品种的间接利用

牦牛品种的间接利用可通过牦牛本品种选育提高其后代的生产性能。

2.2.1 牦牛本品种选育。

牦牛的本品种选育是在本品种内采取选种选配、品系繁育、改善培育条件等措施, 以提高品种性能的一种方法。牦牛本品种选育, 结合当地需要, 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和培育。通过牦牛本品种选育, 育成生产性能高的牦牛品种。如西藏林周县建立了牦牛选育场, 分别以帕里牦牛和斯布牦牛为父本, 经选种选配横交, 形成帕×林系统和斯×林系统;杂交牦牛1~2岁后代与当地同龄牦牛对比, 公、母牛分别比当地牛体重增加45%和75.6%, 达到99.3 kg和156.2 kg;7岁成年当地牦牛与选育杂交牛同龄相比, 体重、净肉量分别比当地牦牛提高118.08%和226.81%;产奶量按7、8、9、10四个月测定, 选育后的每头牦牛产奶量为205 kg, 当地母牦牛产奶量为152.5 kg, 提高了52.5 kg。

2.2.2 杂交改良。

不同品种 (类群) 间杂交所产生的杂交后代, 在生活力、生长优势以及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出优于其亲本的性状。研究表明, 牦牛品种间、家野牦牛间、牦牛与普通牛杂交均可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 可显著提高乳、肉等生产性能。牦牛与普通牛间的杂交可采用“一代奶用, 二代肉用”的杂交方案, 综合三个亲本的优良基因, 可最大程度的产生杂种优势。将野牦牛血液导入家牦牛体内, 可明显提高家牦牛的繁殖率、生长发育、增重速度、产奶、产绒产毛性能, 还能增加家牦牛的抗逆性和生活力, 显示出强大的杂种优势, 同时并无生殖隔离。所以对牦牛杂交改良有必要从分子水平进行研究, 为牦牛生产实践做理论指导。

我国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篇8

1.1 遗传资源的涵义

根据1993年12月29日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定义, 遗传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的价值, 来自于植物、动物 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遗传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生物资源, 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人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进而获得各类生物技术产品, 并通过知识产权对这些技术成果的保护而获取巨额收益。现在, 对遗传资源的获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夺的新焦点。

1.2 生物海盗现象造成我国遗传资源严重流失

发达国家以及其生物技术公司凭借其资金和技术优势, 通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研制出新的药品或植物新品种, 并以申请专利的方式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其获取遗传资源的途径可能是非法的、低价或是无偿的, 而发展中国家却要花高价购买那些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成果, 而作为遗传资源提供者的发展中国家却没有获得任何回报, 这一现象被发展中国家称为“生物海盗”现象。比如:美国礼来 (Eli Lilly) 公司曾利用在马达加斯加生长的长春花研制出了两种降低睾丸癌和儿童白血病患者死亡率的治癌新药长春新碱和长春碱, 使该公司盈利数亿美元, 而马达加斯加却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利益。

中国也是在国际上遗传资源遭受损失最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遗传资源引出的过程中, 由于我国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保护遗传资源的意识, 我国遗传资源丧失和流失的情况极为严重。随着出访考察、接待来访和合作项目的逐渐增多, 我国对外品种交换机构已没有能力控制遗传资源引进或引出的登记管理, 遗传资源的引进和引出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有两个典型事例可以说明我国遗传资源流失问题的严重性[1]。

以猕猴桃为例, 猕猴桃属植物有66个物种, 除4个物种分布在我国周边国家外, 62个物种分布在我国, 我国是猕猴桃属植物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1906年, 新西兰人James Megor到中国旅游, 从湖北武昌带回野生猕猴桃种子在新西兰商品化栽培, 现在以“基维果”为商品名称畅销世界各地。目前猕猴桃是新西兰园艺出口产品的支柱产业, 年产值3亿美元。为了维持和改良品质, 近年来, 新西兰仍然源源不断地在我国收集猕猴桃野生遗传资源。

以大豆为例,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 拥有世界上已知野生大豆品种的9O%, 共超过6000多种。但是, 美国国家大豆基因库已经收集了相当多的大豆遗传资源, 数量仅次于我国。美国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 美国从我国引进的植物遗传资源大豆4452份, 包括野生大豆168份。经审查, 我国官方记载同意提供的大豆资源仅2177份, 并且野生大豆并没有被列入对外提供的品种资源目录。2001年, 绿色和平组织揭发了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企图以垄断性的专利权, 控制源自中国的野生和栽培大豆, 进而影响大豆的研究和育种的行为。如果孟山都请求保护的发明最终获得专利授权, 任何人未经孟山都公司的许可, 不能生产和销售受该专利所保护的大豆产品, 而且科研人员从事利用该“标记基因”的研究活动也将受到限制。

1.3 完善我国遗传资源保护立法的重要意义

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遗传与生物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但这些规定过于原则, 规定与规定之间缺乏协调, 有许多重要内容如遗传资源的获取条件及获取程序等缺失, 使我国遗传资源的进出口活动处于失法状态。我国遗传资源流失的严重性使得建立统一、完整的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

我国于1993年加入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该公约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过反复博弈在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该公约首次确认了各国对其遗传资源拥有主权权利, 可否获取遗传资源的决定权属于国家政府, 并依照国家法律行使。我国作为《公约》的缔约国, 应通过国内法把公约的原则法律化。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我国对遗传资源获取的监管, 防止遗传资源的流失, 同时也履行了公约所确定的义务。

2 遗传资源保护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2.1 遗传资源保护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遗传资源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夺的焦点, 就在于遗传资源的商业产品和方法受到了知识产权 (专利权和动植物品种权) 的保护。通过相关的专利的申请而获得的垄断权可以使权利人获得巨额的经济利益。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也对源于遗传资源的商业产品和方法提供保护。

在我国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源于遗传资源的商业成果包括三类, 即化学物质、生物技术发明以及植物新品种。我国的《专利法》在1993年修改后, 取消了在食品、饮料、调味品、药品和利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等方面的限制。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中的相应规定, 微生物菌种属于可授予专利的客体, 这里所说的微生物, 不仅包括各种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病毒, 也包括动植物细胞系、质粒、原生动物和藻类, 遗传物质如基因、DNA, RNA和染色体等都属于生物化学物质, 也可以像其他化学物质一样被授予专利。动物和植物品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属于可授予专利的客体, 但生产动植物品种的方法可以被授予专利保护。对于植物新品种, 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为其提供保护。根据该条例的规定,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 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品种权人依法享有生产权、销售权、使用权、标记权、转让权等[2]。

2.2 知识产权法与其他法律、法规在遗传资源保护上的配合

用知识产权法保护遗传资源是一种被动的保护方式, 因为只有当遗传资源的获取者已经获得了商业化的产品和方法并在我国申请专利或植物新品种权时,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才能规制这种行为。如果遗传资源的获取者以商业化的产品和方法在外国申请专利保护, 则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对此鞭长莫及。因此, 除了用知识产权的方式对我国的遗传资源进行保护外, 还要采取主动的保护方式――通过其他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国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

除了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外, 主要有三种立法方式解决我国遗传资源的严重流失问题。第一, 修改现有的关于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引入事先知情同意、获取程序和惠益分享等法律规范;第二, 制定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综合性法律, 在该法律中纳入关于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的法律规范, 象印度2002年颁布的《生物多样性法》;第三, 制定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的专门立法, 象菲律宾1995年颁布的《为科学和商业及其他目的勘探生物与遗传资源、及其副产品和衍生物而规定指南和建立规范性框架》。

由于我国建立的是统一与分级、分部门相结合的遗传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法律制度, 需要修改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很多, 大面积的修法要占用很多时间, 很难及时解决我国遗传资源流失日益严重的严峻挑战。制定一部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综合性法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但制定这样的基础性法律需要大量的调研和论证, 而且我国的立法机关尚未把它列入立法规划。应对遗传资源流失的严重威胁, 在短期内制定一部专门的关于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的法律或法规是一种现实的选择。由于专门立法的内容单一, 可以节约立法时间和成本。根据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也无需修改旧的法律、法规, 直接可以适用新法。但从长期看, 制定一部《生物多样性法》是符合我国根本利益的。

3 知识产权对遗传资源保护的制度设计

为了平衡遗传资源的提供者和利用者的利益, 知识产权法不能仅仅提供保护, 而不加以限制。知识产权法只有在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方面作出合理的安排才能既保障遗传资源利用者的利益, 促进遗传资源的利用、开发;又能保护遗传资源提供者的利益, 维护国家的主权权利。为此, 我国知识产权法应作出以下制度安排。

3.1 建立知情同意制度

打着遗传资源是 “人类共同遗产”的旗号, 发达国家及其生物技术公司“自由获取”了我国的大量遗传资源。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已经承认国家对遗传资源拥有主权权利的前提下,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 (主要是专利法) 必须建立知情同意制度, 确保只有在我国有关主管机关的同意后才能对来源于我国的遗传资源开发、利用。

知情同意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遗传资源的使用者必须在遗传资源获取活动开展之前向我国有关主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第二, 这些信息应该具体、充分, 以便我国相关主管机关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充分的讨论, 进而能够决定是否允许申请者获取遗传资源。第三, 同意是该制度的核心, 在该获取行动符合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 以特定的方式, 比如同意证书的方式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3]。

3.2 建立惠益分享机制

我国对源于遗传资源的商业成果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 却对那些从我国获取的遗传资源经过商业开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却无权分享。如何实现遗传资源提供国和遗传资源利用者的利益平衡是知识产权在保护遗传资源商业化成果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经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多年的博弈, 双方终于在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上达成共识, 并于1992年6月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公平和公正地实现惠益分享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之一。这一原则要求缔约方公平和公正地分享研究和开发遗传资源的成果及此种资源的商业和其他的利用行为所获得的利益。该公约建立了一种相对公平地开发和利用人类社会现有遗传资源的框架, 有利于对全人类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保护。公约所确定的原则也应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在遗传资源的保护上坚持的原则。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应以立法机制规定惠益的类型或惠益分享的方式, 同时允许合同机制 (共同商定条件) 确定其具体内容。根据《波恩准则》附件的规定, 可供选择的惠益类型包括货币惠益和非货币惠益。货币惠益可分为获取费、一次性付费、阶段性付费、支付使用费、对商业化收取的使用费等。非货币惠益主要包括:分享研究和开发成果;参与产品开发;在教育和培训方面进行协调、合作;根据公正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知识和技术;共同拥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等。

3.3 建立遗传资源的信息披露制度

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要求, 遗传资源的获取者必须经提供国的事先知情同意, 并与提供国按照共同商定条件分享惠益。但如何保证遗传资源的获取者遵守上述行为, 遗传资源的提供国如何监督、保护自身的权益呢?因此, 必须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建立遗传资源的信息披露制度, 通过披露遗传资源的来源地或提交来源地证书的方式实现对遗传资源使用的监督、控制, 保障遗传资源提供国的利益。遗传资源的信息披露制度不仅可以防止我国的遗传资源的进一步流失, 而且还可以促使遗传资源的获取者在获得我国事先知情同意的前提下, 公正与公平分享遗传资源利用所产生的惠益。

我国专利法现行“充分公开”的规定并不会导致在所有的专利申请中披露遗传资源来源, 因为只有当该遗传资源是实施专利 (包括具体实施方式) 或判断专利实质条件所必需, 才会导致“充分公开”要求下的来源披露。因此, 现行的专利法不足以保护我国对遗传遗传应享有的利益。而要建立的遗传资源信息披露制度不仅要求遗传资源的获取者披露所使用的遗传资源来源, 而且应该披露遗传资源的使用是否获得了我国有关机关的“知情同意”, 是否已经就遗传资源的使用达成了“惠益分享”协议等内容[4]。对于依赖于遗传资源而获得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的, 如果没有满足遗传资源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 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处理。如果是在专利申请中, 应该首先要求申请人修改或补正申请文件;如果拒绝修改或修改不符合要求的, 驳回专利申请;如果是在授予专利权后被发现, 则按照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处理。

2008年12月新修改后的专利法新增了两条有关遗传资源保护的条款, 但这些规定还有进一步商榷之处。比如, 依据修改后的专利法第二十六条新增的第五款规定, “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 应当陈述理由”。但却没有进一步规定如果不表明来源后的法律后果及处理程序。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专门的遗传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 并与专利法等知识产权法相配合才能更好地防止遗传资源的流失, 保护好我国在遗传资源利用上应享有的利益。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生物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但生物海盗现象造成我国遗传资源流失严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仅要保护遗传资源利用者所获得的技术成果, 而且也应保护遗传资源提供国的相关权益。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应建立知情同意、惠益分享和信息披露制度维护我国对遗传资源的主权权利。

关键词: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惠益分享

参考文献

[1]张小勇.我国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研究[J].法律科学, 2007 (1) :143-144.

[2]陈超, 张蕾.农业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探索[J].中国科技论坛, 2008 (6) :97-98.

[3]秦天宝.论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中的事先知情同意制度[J].现代法学, 2008 (5) :86-89.

保护遗传学 篇9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畜禽资源普查证实, 我国濒临灭绝的资源8个。1983年已确认灭绝的资源有九斤黄鸡、塘脚牛、阳坝牛、深县猪、高台牛、枣北大尾羊、项城猪太平鸡、临桃鸡、武威斗鸡等。

据1996~1998年对全国17个省331个地方畜禽资源动态信息调查显示, 有50个畜禽资源 (或类群) 濒危, 9个 (或类群) 濒临灭绝, 7个 (或类群) 已经灭绝。1999年濒临灭绝的资源有豪杆嘴型内江猪、大普吉猪、草海鹅、文山鹅、思茅鹅、萧山鸡、舟山火鸡、五指山猪、八眉猪、铁岭挽马、金州马、北京油鸡、浦东鸡等20多个。

在《2002年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中指出, 我国“在收集的456个畜禽品种 (或类群) 中, 有191个群体数量处于不同程度下降, 灭绝的有9个”。有报道称, 近年来由于改制, 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在引进外来畜禽品种的冲击下, 我国50%地方品种的群体数量急剧下降或消失, 处于灭绝或濒危状态的优良地方品种已占20%以上。

我国政府重视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 上世纪80年代, 国家投入了上亿元资金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场和种公牛站。“八五”期间, 农业部又确认了83个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 各地也建立了一批地方种畜禽场, 划定保护区。“九五”期间, 国家启动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重点增加畜禽品种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的活畜数量及完善相应基础设施, 紧急抢救了独龙牛、渤海黑牛、马身猪等19个濒临灭绝的畜禽资源;在北京和江苏建立了国家家畜和家禽品种基因库, 初步建立了畜禽资源保护体系。

从1995年到2002年国家实施了185个保护项目, 其中扶持畜禽资源保护162个, 占项目总数量的87.6%。其中猪27个、家禽24个、牛14个、羊15个、特种动物9个。从1998年到2002年共投入5734万元专项经费。

2008年, 农业部确定了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6个、保护区16个和保种场97个。抢救了五指山猪、矮脚鸡、晋江马、新疆黑蜂等一批濒临灭绝的畜禽资源。2009年11月, 农业部公布了138个国家级保护品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 农业部共实施了522个保种项目。

近几年来, 农业部几乎每年有数千万元保种经费, 国家有上亿元基础建设改造费及其它相关项目, 加上各级政府配套经费, 显现国家支持的力度。但是, 在2006年农业部用于保种及相关研究经费2000万元中, 活体保种项目有20多个 (包括蜂) , 每个项目只有15~20万元。何正东做过的一个测算, “在前几年按照规定的保种数量, 不计基本建设费用, 仅以纯繁的饲养、选育、淘汰、劳动力等维持费用计算, 江苏省一个猪品种每年需要33万元, 一个家禽品种需28万元, 一个牛品种需37万元, 一个羊品种需30万元, 全省每年需要保种经费870万元, 而实际上包括部级项目经费安排仅有50%左右”。江苏省“差钱”, 而对于其它经济条件较差的省份保种的资金缺口更大, 大多数保种场经济困难, 工作难以长期维持。

畜禽遗传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一旦丧失, 就无可挽回。严格地说畜禽遗传资源属国家所有, 保护的经费应该主要由国家和各级政府财政负担, 因为多数被保护的品种尽管具有某些特殊优良性状, 但综合性能不明显, 很难适应规模化生产, 经济效益不高, 尽管合理地开发可以创收, 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保护, 但是不管以何种形式的保种都很难产生眼前的利益。保种主要是国家的责任和行为, 客观上需要国家来承担, 因为, 保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利用。

保护遗传学 篇10

1 嘉兴市畜禽遗传资源现状

畜禽良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基础, 是实现畜牧业优质、高效、高产的重要前提, 也是确保区域产业优势、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嘉兴市十分重视畜禽良种体系的建设,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 就系统地开展了湖羊和嘉兴黑猪的良种选育工作, 构筑了以湖羊和嘉兴黑猪及其配套系为主要品种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截至目前, 全市已建设21家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 其中浙江省一级良种繁育场6家, 建设省级嘉兴黑猪原种保护场和湖羊良种繁育场各1家。

1.1 湖羊

湖羊是我国特有的、世界上著名的多羔绵羊品种, 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交界的太湖流域, 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是湖羊的主产区。据畜牧部门统计, 截至2011年二季度末, 嘉兴市湖羊存栏量为58.84万只。湖羊不仅能适应江南的炎热潮湿, 而且能适应西北沙漠的干燥寒冷, 对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强。湖羊生长快、成熟早、繁殖率高、宜舍饲, 且具有泌乳力高、乳汁浓稠、屠宰率高、肉质鲜美、肉用性能良好的特点。被誉为“中国软宝石”的湖羊羔皮, 更是具有色泽洁白、波浪花纹、清晰美观的特点, 是我国著名的特产, 在国际裘皮市场上享有盛誉。据报道, 浙江的湖羊饲养史至少已有800余年[1]。一直以来, 出售羔皮和肉羊是产区农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湖羊适应性极强, 被大批引进到新疆、甘肃、宁夏、内蒙等西部地区, 为西部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

1.2 嘉兴黑猪

嘉兴黑猪是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品种, 属太湖猪的一个主要类群, 素以繁殖力高、性成熟早、耐粗饲、肉质鲜美和杂交效果显著而著称, 2009年嘉兴黑猪被列入浙江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嘉兴黑猪原产于浙江省嘉兴市各县 (市、区) , 主要分布在嘉兴市秀洲区、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等地, 产区养猪历史悠久, 约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3]。据调查, 我市存栏嘉兴黑母猪约7.48万头左右, 公猪80头左右, 其中嘉兴黑猪原种保护场 (省级原种场) 核心群母猪140头左右, 公猪13头, 保留有7个家系。嘉兴黑猪的高繁殖力和优良肉质是令世人瞩目的一个宝贵特性, 对改良提高低产品种的产仔数和改善肉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世纪七十年代, 嘉兴黑猪曾被作为“国礼”赠送给法国, 对改良法国猪种特别是提高法国猪种的繁殖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也为人类改良畜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取得的成就

2.1 湖羊

由于湖羊拥有诸多的优良特性, 因此, 经常被用来做杂交母本。在时代的影响和市场的引导下, 湖羊生产经历了肉用—毛用—羔皮用—再到肉用的多次生产方向的转变, 生产形式也逐渐由散养过渡到规模经营。湖羊的杂交始于1947年, 在原嘉兴地区用考力代羊共杂交湖羊1800余头[4]。自解放后, 从1953年开始大规模杂交, 1~2代杂种羊毛产量比湖羊产量高2~3倍, 养羊效益较之前明显提高 (曹中立, 2005) , 激发了产区百姓养羊的积极性。1991年前后, 国际市场羊毛价格上涨, 国内高档毛纺材料稀缺, 在原国家纺织部的支持下, 嘉兴纺织原料经营部和海宁市畜产品经营部开始试验湖羊与新疆美利奴细毛羊的杂交, 虽然改良效果参差不齐, 但生产的杂交羊毛仍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左右, 由于国际上羊毛价格大幅下降, 国内企业大量从国外进口羊毛, 因此, 杂交羊毛市场急剧萎缩, 湖羊也由毛用逐渐向肉用转变。通过引进法国夏洛来羊与湖羊杂交, 大大提高了湖羊的肉用价值, 杂交公羊体重可以达到70~75千克左右。在湖羊经济的带动下, 产区百姓养羊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湖羊规模养殖场从无到有, 带动食品加工业和皮革加工业等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桐乡市发展建设了3个湖羊交易市场, 每年湖羊交易量达10万只左右, 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嘉兴黑猪

嘉兴地区畜牧部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嘉兴黑猪的保种选育工作。“六五”期间, 嘉兴黑猪被列入农牧渔业部的“中国主要地方猪种种质特性研究”课题的十大猪种之一, 对嘉兴黑猪的繁殖性能、肥育性能、生长发育、肉质特性、生理生化、遗传特性和杂交利用等开展了系统的深入研究, 为嘉兴黑猪的选育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期, 在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的主持下, 顺利完成了对嘉兴黑猪5个世代的选育, 为我市上世纪80、90年代的嘉兴黑猪种猪、长 (大) 嘉二元猪、杜长嘉三元猪的大力发展夯实了基础。进入上世纪90年代, 嘉兴市畜牧部门开展了嘉兴黑猪新品系的培育工作。1991~2000年期间, 通过导入18.75%的杜洛克猪血液, 培育成功了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的嘉兴黑猪新品系, 同时完成了对新品系核心群11个世代的选育, 稳定和提高了原有的优良性能。此外, 由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主持, 海宁市星海种猪场、海宁市农林局等单位协作的省“八五”攻关课题“中国瘦肉猪新品系—新嘉系的选育研究”, 于1995年12月19日在海宁市良种场通过鉴定。新嘉系含有37.5%的嘉兴黑猪血统, 37.5%的长白血统和25%的杜洛克血统, 不但保持了嘉兴黑猪产仔多的优点, 而且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等优点, 广受市场欢迎。

3 保种存在的问题

3.1 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保种机制和保种体系

一是缺乏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 导致对保存品种的种质特性发掘和性能测定等保种工作在近几年未能有效开展, 嘉兴黑猪品种标准的更新工作明显滞后;二是尽管嘉兴市已经建立了4个湖羊保种场和2个嘉兴黑猪保种场 (其中1个为原种保护场) , 但与建立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的发展目标相差甚远, 尚需很长的路要走。

3.2 外来品种的引入对湖羊和嘉兴黑猪构成严重威胁

由于上世纪民间的无序杂交和外来猪种的大量引进, 湖羊和嘉兴黑猪的遗传多样性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湖羊杂交历经半个多世纪, 所用品种不下10个[1], 曾一度出现了杂交失控的乱象, 产生的杂交后代都参与世代繁殖。如今纯种湖羊的数量已经很少, 这也在我们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得到了证实。而嘉兴黑猪在外来猪种严酷的竞争和排挤下, 群体数量也逐渐减少。湖羊和嘉兴黑猪的保种形势日益严峻。

3.3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建设了湖羊和嘉兴黑猪的保种场, 但是多数单位的设施设备陈旧, 保种手段落后, 人员老化, 人才流失严重, 保种工作难以持续。随着饲料、人工等成本的不断上涨, 原本紧张的保种经费更难以发挥良好的保种效果, 亟需政府加大保种经费力度。

3.4 眼前的经济利益冲淡了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意识

由于认识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 冲淡了人们对嘉兴黑猪和湖羊的保护意识。大多数产区人民逐渐放弃了嘉兴黑猪的饲养转而饲养生长性能较好的外来品种, 导致嘉兴黑猪的群体数量逐渐减少。

3.5 发达国家对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掠夺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中有许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贵资源, 包括湖羊和嘉兴黑猪。我国的湖羊多年前就受到一些国家的青睐, 想通过品种交换和引进得到它, 但至今仍尚未允许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则试图通过各种手段 (如精液、胚胎、血液、DNA等) 来获取我国的畜禽资源。因此, 我们要时刻警惕发达国家对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的掠夺, 坚决捍卫我国畜禽种质资源的主权和安全。

4 保护策略及建议

4.1 建立健全湖羊和嘉兴黑猪的保种体系

建议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文件, 明确划定湖羊和嘉兴黑猪的保护区范围, 实施原产地保护, 提高产区人民对湖羊和嘉兴黑猪的保护意识。同时, 建议以省为单位建立一个聚集省内所有畜禽遗传保护品种的基因保种场和基因库, 应用超低温生物冷冻等先进技术保存精液、胚胎, 创新异地保护模式, 节约保种经费, 逐步构建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三位一体的立体保护体系。

4.2 加大政府投入, 完善保种机制

因需要保种的畜禽品种是相对于当前优势品种具有明显经济劣势的品种, 保护这些资源往往不能直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历史经验证明, 畜禽保种仅靠一个私有制的养殖场或者一个地区做起来很难, 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因此, 政府必须承担起保护畜禽遗传资源的重任, 把品种资源保护资金列入经常性财政预算, 确保财政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同时, 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在法规和规划范围内,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进行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保种机制。

4.3 切实做好保护与利用工作

一要做好湖羊和嘉兴黑猪保护利用的长期规划。在保护上, 实行重点规划, 明确目标, 科学保护。在利用上, 要重点投入, 因地制宜, 有序利用, 避免无序杂交, 明确保护是前提, 利用是目的的原则;二要重新恢复建立专业技术队伍。深入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 选择优秀个体, 组建和扩大保种群;开展种质特性的科学评价, 挖掘优良特性, 测定生产性能, 制订完善品种标准和保种方案, 健全系谱档案;三是做好开发利用工作。在实现保护的基础上, 充分发掘湖羊和嘉兴黑猪的优良种质特性, 引导培育适合国情和我国畜牧业生产需要的畜禽良种, 逐步形成以保护促开发、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

4.4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要像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一样大力宣传保护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性, 使其深入人心。积极争取全社会, 尤其是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心,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氛围[5]。

致谢:本文在走访调研、资料搜集的过程中, 得到了浙江省海宁市畜牧兽医局徐文杰副局长的大力支持, 并对此文有重要贡献, 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吕宝铨.抢救湖羊品种资源已刻不容缓[J].畜牧与兽医, 2007, 39 (1) :23-25.

[2]席斌, 高雅琴, 李维红.我国湖羊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畜牧兽医杂志, 2007 (26) :5.

[3]张明华.罗家角遗址的动物群[J].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 1981 (43) :21.

[4]曹中立, 姚银水, 沈桂良.湖羊保种问题及对策[J].中国牧业通讯, 2005 (15) :80-81.

上一篇:膝关节外翻下一篇:高压试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