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饲料养羊技术

2024-06-17

秸秆饲料养羊技术(精选八篇)

秸秆饲料养羊技术 篇1

1 分栏

为了能够使羊只均衡地健康生长, 保证其生长速度的平衡性, 分栏是不可缺少的操作步骤。例如羊只大小和体重悬殊太大, 必定会有成为被“欺负”的弱势羊只, 这样会造成一种两级分化的现象 (大羊长得更大, 小羊不长或瘦弱下去) , 少数羊可能不能够正常地生长, 会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从而影响到出栏率。因此, 在羊只入栏时应选择体重相近、个体相差不大、强弱相仿的养只为一栏。

2 前期准备

开始饲喂TMR颗粒料之前, 同样也需要一定时间段的转换期及适应期。总的原则是让羊完全地适应TMR颗粒料。通常情况下, 使用颗粒饲料养羊分三个时期。

2.1 过渡期

不同体重、大小的羊对TMR颗粒料的适应程度不同, 因此所需要的转换时期长短也不一样。

此时期大概需要7-10天, 也就是大概需要2-3个消化周期 (每个消化周期为3天。羊是反刍动物, 当天采食的饲料需要3天才能完全消化掉) 。在颗粒饲料过渡期应先少量地饲喂TMR颗粒料, 再添加自配料。以7天为例, 第一天到第七天颗粒料所占比例依次为:1/7、2/7、3/7、4/7、5/7、6/7、7/7, 逐渐提高TMR颗粒料所占的比例, 直到完全转化为用TMR颗粒料喂羊。在过渡期, 应注意观察羊的采食时间, 此时期内便可以确定羊的采食量, 而采食量又由采食时间决定 (上午定为30-40分钟, 下午定为40-50分钟) 。在此期间要保证饲槽干燥、清洁, 饮水要充足, 否则会明显影响转换的速度和效果。

2.2 预饲期

经过过渡期的调理, 羊已经基本上完全适应了TMR颗粒料。为了进一步提高羊对饲料的适口性以及为后期羊能够全面均衡地吸收饲料营养, 因此需要有一个巩固期。预饲期大概需要一个消化周期, 此段时期是检验过渡期是否成功的时期, 以及能够反映出羊对TMR颗粒料的适应程度。

2.3 饲喂期

饲喂期, 是完完全全地饲喂TMR颗粒料, 一直喂到羊出栏为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⑴保证每圈羊的大小、体重相差不要太悬殊。如果个体大小、体重悬殊太大容易造成激烈地打斗、争抢、欺负等现象, 明显影响到羊生长速度和生长潜能的正常发挥。

⑵羊群密度不宜过疏或过密。过于疏散, 羊只运动量大, 消耗体能也多, 从而影响羊的生长速率过于密集, 会导致羊只拥挤, 空气流动性差, 促使羊的眼部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从而影响羊只的正常生长。因此, 羊群密度要适宜。

⑶饲喂量的控制与采食时间需要做到定量定时。早晚采食时间间隔长短不同, 喂的量也要相应地调整, 因为白天和晚上饲喂的间隔时间不同, 如上午8:30和下午4:30饲喂, 上午时间段大约是下午时间段的一半, 所以要确保下午比上午适量多喂点。经过本公司不断地实验喂养, 发现羊的采食时间控制在上午30-40分钟、下午40-50分钟, 饲喂效果较为理想。

⑷饮水一定要充足、干净。

⑸环境要舒适, 为羊的健康生长做好准备。

⑹预防疾病的发生, 做好预防措施。

3 定期驱虫

每年于春、秋两季进行定期驱虫。可根据当地常发的内外寄生虫种类, 有目的地选择有效药物进行驱虫, 并作好粪便中虫卵的无害化处理。常用方法为肌注虫福丁、灭虫丁、左旋嘧唑、药浴等。一期驱虫分为两次进行, 第二次驱虫与第一次驱虫时间间隔大概为一个星期。什么情况下需要驱虫呢?主要表现为:毛色暗淡, 有结块、毛球, 鼻、耳有少毛或无毛块区域, 粪便不成形等。

4 疾病预防和治疗

羊病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方针, 以保证羊只健康地生长发育。特别是随着集约化养羊业的发展, 种羊场、养羊户越来越多, 规模不断扩大,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尤为重要。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原则。

5 饲喂时期的注意事项

5.1 环境卫生

⑴羊舍、羊圈、场地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羊的粪便要及时清理。

⑵TMR颗粒饲料应该注意妥善保存, 防止霉变;饮水也要保持清洁, 不能让羊饮用污水和冰冻水。

⑶羊舍周围的杂物、垃圾等要经常清理, 死水坑要填平。

⑷认真开展杀虫灭鼠工作。杀灭蚊蝇可使用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杀虫药, 配成0.1%-0.2%溶液, 或使用蝇毒磷, 0.025%混悬液, 每月在羊舍内外和蚊蝇容易滋生的场所喷洒2次;灭鼠常用的药物有敌鼠钠盐、安妥等, 常用0.05%毒饵, 即将用开水溶化配成5%溶液, 然后按0.05%浓度与谷物或其他食饵融合均匀即可, 需连续投放毒饵4-5天。

5.2 定期消毒

定期消毒的目的是消灭散播于羊舍内空气中和附着于墙壁地面的病原微生物,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人畜健康。因此应定期对环境、羊舍、地面土壤、粪便和污水等进行消毒。

⑴环境消毒。羊舍周围环境定期用2%火碱或撒生石灰消毒。羊场周围及场内污染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 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⑵羊舍消毒。一般情况下, 羊舍每周消毒1次, 每年再进行2次大消毒。带羊消毒可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对病羊舍和隔离舍在其出口处应放置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垫;消毒液可用2%-4%氢氧化钠、1%菌毒敌 (对病毒性疾病) , 或用10%克辽林溶液 (对其他疾病) 。

⑶地面土壤消毒。土壤表面可用10%漂白粉溶液、4%福尔马林或10%氢氧化钠溶液。停放过芽孢杆菌所致传染病 (如炭疽) 病羊尸体的场所, 应严格加以消毒, 首先用上述漂白粉喷洒地面, 然后将表层土壤掘起30cm左右, 撒上干漂白粉, 并与土混合, 将此表土妥善运出掩埋。

⑷粪便消毒。羊场的粪便多采用生物热消毒法, 即在羊场100-200m外的地方设一堆粪场, 将羊粪堆积起来, 上面覆盖10cm厚的沙土, 堆放发酵1-3个月左右, 即可用作肥料。

⑸污水消毒。将污水引入处理池, 加入化学药剂 (如漂白粉或其他氯制剂) 进行消毒, 用量视污水量而定。一般情况下, 一升污水用2-5g漂白粉。

5.3 饲喂控制

采食量的控制, 明显影响羊的生长情况。喂得过饱, 不仅不能使羊快速健康地生长, 反而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喂得太少, 羊得不到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反而会消瘦。因此采食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目标是要让羊吃最适量的饲料, 摄取均衡的营养, 达到最高的日增重, 从而提高整体效益。而采食量又是由个体大小、体重、饥饿程度、采食时间、粪便等情况决定的。绵羊的采食量要比山羊高。目前主要根据采食时间决定, 上午30-40分钟左右, 下午40-50分钟左右。饲喂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采食时间的变动情况, 低于或高于上述时间段, 应及时合理地调整饲喂量。如低于此时间段应该少量地添加饲喂量, 若高于此时间段应少量地减少饲喂量。不可剧增骤减饲喂量, 总的前提要确保羊的采食时间在此时间段。

5.4 饮水管理

羊的平均饮水量大概是采食量的2-3倍。因此要确保羊有充足、干净的饮水。此外不同季节、不同气温, 羊的饮水量也不相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冬季水温要高于5℃, 但是要低于40℃。切记不要给羊饮冰冻水。

5.5 温度管理

温度是影响动物生存、健康、繁殖与生产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之一。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 动物才能充分发挥遗传潜力, 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温度过高或过低, 都会使其生产水平下降, 甚至危及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 羊舍的温度对舍饲肉羊特别是羔羊至关重要。冷季保温、夏季降温是羊舍环境管理的第一要务。据有关研究资料, 我国细毛羊的抓膘气温为8-22℃, 最适宜的抓膘气温为14-22℃;掉膘的极端低温-5℃, 极端高温25℃以上。绵羊对高温的临界耐受力为25℃。超过这个临界温度, 羊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掉膘消瘦、呼吸喘促、抵抗力下降等情况, 更为严重者导致患病乃至死亡。夏季羊舍降温可通过采取遮阳网, 降低饲养密度, 舍内喷雾降温等办法来实现。

5.6 湿度管理

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发育和繁殖, 使肉羊易患疥癣、湿疹及腐蹄病等。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 肉羊易感冒、患神经痛、关节炎和肌肉炎等各种疾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体表散热更困难, 往往引起羊体温升高、皮肤充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中枢神经因受体内高温的影响, 导致机体机能失调最后死亡。因此, 保持羊舍内较干燥的空气环境对羊的健康更有利。

5.7 空气质量管理

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技术简介 篇2

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技术简介

1 我国秸秆资源开发现状及紧迫性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丰富的饲料资源,据估计,我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如麦秸、稻秸、玉米秸、豆秸等超过5.7亿t,而草原牧区每年贮草总和不过1 000万t,只相当于秸秆数的2%左右.我国秸秆产量占世界秸秆产量的`20%~30%.推广的青贮、碱化部分仅占其产出量的2.8%,发酵部分约占1.3%,其他部分(主要是直接饲喂或切短、粉碎后饲喂)不足6%.也就是说,用于饲料的部分还不足10%,还有5亿多t没有很好利用,这与发达国家20%的利用率相比,有很大差距.可见,我国的秸秆资源开发潜能是巨大的.

作 者:白刃 Bai Ren 作者单位:沈阳市沈北新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刊 名:饲料广角英文刊名:FEED CHINA年,卷(期):“”(14)分类号:S8关键词:

秸秆饲料熟化技术及配套机具研究 篇3

关键词:秸秆;饲料;熟化技术;配套机具;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5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4-0005-0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以往通常将秸秆经青储、氨化及发酵处理后作为牛、马等牲畜在秋冬季节的辅助粗饲料,对于缓解饲料短缺曾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如时间长、占地多、效率低、工艺参数难以控制及成本高等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秸秆饲料熟化是指将秸秆粗饲料转化成牲畜易消化的精细饲料,再封装并加入酵母菌发酵做成罐头饲料,可缓解秋冬季节饲料短缺的情况,是牛、羊等养殖户首选的饲料加工处理方式。

1 秸秆饲料熟化的益处

熟化饲料的特点为:1) 饲料原料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其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因而提高了饲料的消化率和适应性。2) 纤维受机腔内的摩擦、剪切作用,纤维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可消化纤维的含量。3) 饲料经熟化后有杀菌作用,可减少动物疾病,且其含水量低,在贮运过程中不易变质。秸秆各主要成分熟化前后含量变化见表1。

2 秸秆饲料熟化技术的配套机具

2.1 熟化机的原理

秸秆饲料熟化机设计有一副螺杆和螺套,具有混合、剪切和揉搓的功能。螺杆前端呈纺锤形,叶片螺距逐渐减小,秸秆原料进入螺旋挤压腔内后在螺杆、螺套之间受挤压、摩擦、剪切等作用,其内部压力不断升高、最大达4 MPa,温度不断上升、最高达140 ℃。在3~7 s的时间内,熟化机内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使得物料细胞壁内各层间木质素融化及高温水解、氢键断裂而吸水,组织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变性,粗纤维破坏,并杀死沙门菌等有害菌。高温高压物料从出料口出来,其压力在瞬间突然释放,水分发生部分闪蒸,冷却后物料呈疏松多孔的结构,膨胀后物料呈团状、絮状或粗屑状,其密度增大、总体变小、总面积增加,利于消化酶接触面扩大,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率。

2.2 熟化机的结构

秸秆饲料熟化机主要由螺杆、套筒、强制喂料机构等部件组成。工作时,螺杆在套筒内转动,物料随螺杆旋转前进,挤压腔内压力增加。螺杆头部为椎体,其与出料口间有间隙,物料在其表面上流过,进一步增大压力。物料经旋转的螺杆输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螺杆与套筒之间、物料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和剪切作用而产生热量,使得物料中的水分在很短时间内变成过热水蒸气,在挤压腔内形成高压,物料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熟化,然后由出料口喷出,形成丝状或絮状熟化物。秸秆饲料熟化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

2.3 熟化机的工艺流程

秸秆饲料熟化机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3 秸秆饲料熟化技术的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

1) 秸秆综合利用是缓解资源约束的重要补充。秸秆饲料熟化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我国畜牧养殖业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2) 秸秆熟化饲料的出现解决了我国粗饲料严重短缺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精饲料和粮食,并且降低了养殖户的饲养成本(3 t秸秆熟化饲料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 t的粮食),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

3) 狼针草为草原区家畜的基本饲草,含有较多的粗蛋白,其颖果成熟时具有硬尖和长芒,常常刺伤牛、羊的口腔和皮肤,或混入羊毛中影响皮毛质量。而秸秆饲料熟化可将狼针草的硬尖和长芒柔化,并在高温状态下完成杀毒灭菌作业,提高了牲畜饲料的适口性。

3.2 经济效益

以养牛为例分析秸秆转化为饲料的经济效益。种植1 hm2的玉米,所产生的秸秆可加工成25 t秸秆熟化罐头饲料,用于5头牛全年饲料,每头牛平均获利在6 000元以上。即农民种植1 hm2的玉米,仅利用秸秆养殖收入就可达3万元。

3.3 生态效益

将秸秆饲料熟化技术落实到乡镇、村屯和农户,使农民和养殖户人人皆知,调动农民饲养牛、羊、猪、鹿等绿色有机家畜的积极性。在养殖家畜较多的村屯设立1~2套秸秆饲料熟化设备,农民自愿把秸秆带来加工成饲料,有偿服务、合作双赢,可实现秸秆饲料熟化的产业化和循环模式。同时,养殖业得到发展后会形成大量的有机肥料,进行还田肥地,可实现农田的生态养生。

4 结语

秸秆饲料熟化技术是农民养殖致富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养殖业饲料紧缺难题的突破性措施。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公司+农户、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加盟的方式,快速建立起秸秆熟化饲料从收集、运输、储存、加工生产、销售、饲喂的一条龙服务队伍,推广应用农作物秸秆高效饲料,实施过腹还田,从而实现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Abstract: Straw feed curing can both fulfill the circulating utilization of straw sourc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lacking feed in the industries. In the article, it expounds the benefits of straw feed curing, introduces the theory, structure and technique of straw feed curing machine, analyzes social, economic and biological benefits of straw feed cur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xtension of straw feed cur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straw; feed; curing technology; matching machine; benefit analysis

秸秆饲料养羊技术 篇4

1 强化养羊标准化工作, 推广秸秆舍饲高效养羊技术

1.1 科学选择场址, 合理布局, 实行养殖设施化

羊舍应建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地方。圈舍以坐北朝南为好, 面积以羊均0.8~1.2m2确定为宜。整体布局要合理, 养殖功能分区—办公生活区、生产养殖区、粪污处理区要明显分开, 净道污道不能交叉, 雨水污水分流。养羊设施设备配套, 羊场远离集镇、居民生活区、河流、医院、学校、厂矿企业, 远离水源保护地及风景名胜区。秦州区现有市级标准化示范羊场6个, 区级标准化羊场238个, 规模养羊户1 356户, 羊舍面积4.55万m2, 年存栏5.58万只, 年出栏羊4.06万只。

1.2 选择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的引种、改良, 杂交与利用因各地的饲养方式、经济用途、自然环境、经济、文化、消费习惯及市场发展等特点综合选定主导品种。通过多年养羊实践探索, 适应甘肃省的绵羊品种以杜泊羊、小尾寒羊、萨福克、道塞特、德国肉用美利奴和夏洛来羊等为主, 宜推荐的山羊品种有波尔山羊、大耳白山羊、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

1.3 健全养殖投入品的监管制度

在养羊生产中, 饲草饲料兽药疫苗等投入品占养殖成本的70%~80%, 要重视农作物秸秆、青贮饲料、微贮氨化饲料的品质, 严格执行饲料原粮质量标准收购玉米、麦麸, 严禁使用发霉变质饲料饲草, 建立饲料兽药疫苗购销台账制度, 确保投入品质量安全。

1.4 加强羊只抗体监测, 实行科学的免疫程序

合理免疫程序应在羊群抗体水平检测的指导下, 依靠畜牧兽医相关理论知识, 参考当地疫病流行特点, 结合养殖场 (户) 实际饲养管理水平及疫病发生流行情况不断总结完善而趋于科学。免疫程序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科技进步及实践经验不断调整修改, 使之更适合生产实际需要。目前羊场主要对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痘病、布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快疫、黑疫、猝殂、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进行程序化免疫接种。

1.5 实行隔离制度和检疫制度

规模养羊场必须认真做好出入场检疫, 从生产到出售环节中, 必须经过出场、入场检疫、收购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等程序, 只有检疫合格, 才可以进入养殖的下一个环节。严禁从疫区购买羊只、饲料、用具, 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饲养方法, 新购进的羊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 确认健康后方可进入场区, 进场前要进行驱虫、消毒、疫苗接种。平时要严格管理, 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养殖生产区, 必须入场的人员和车辆应进行严格消毒, 未经处理的牛羊制品, 严禁带进羊场。

1.6 推广阶段小群秸秆舍饲养殖模式

依据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生产用途, 遵循营养标准及饲草料多样性原则, 一年四季以青粗饲料为主, 不同类别羊只要分群饲养, 成年羊以青干草、鲜草为主, 精料补充;羔羊以精料为主, 青干草补充;强度育肥羊则应加大精料喂量;基础母羊以中等膘情为主, 种公羊应维持中等或中上等营养。粗饲料要粉碎成直径0.4~0.6 cm的粒度为好;秸秆及禾本科草切短, 以1~2 cm为宜。舍饲饲喂时, 饲料的饲喂顺序是先喂粗纤维干草, 在喂青草、青贮料、精料, 最后喂多汁饲料。饲喂方法要少给勤添, 分类饲喂, 每天喂青干草2~3次, 鲜草2次, 精料2~3次, 使羊群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较高的消化率吸收率, 确保羊有良好的体质, 具备理想的抗病能力。

1.7 重视建立养殖生产记录档案

羊场根据规模大小和实际饲养情况严格规范做好各种档案资料的填写, 主要包括防疫档案、消毒档案、引种档案、检疫档案、饲料兽药记录、诊疗使用记录、生产记录档案、产地报检档案、无害化处理档案及收支记录及文件收发登记等, 整理充实完善好档案记录, 有利于羊病的诊疗及预防, 有利于总结养殖经验, 全面掌握羊场生产性能和盈亏情况, 有利于正确决策生产经营规模, 完善管理模式, 有利于养羊生产水平的提高。

1.8 积极推广驱虫及药浴技术

定期饲喂高效驱虫药物, 修建药浴池, 池底长3~3.5 m, 宽0.5~0.7 m, 深1.3~1.5 m, 可容少量羊只在配好的药浴池内浸泡。常用药液有双甲脒、0.03%林丹乳油等。波尔山羊、大耳白山羊、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等山羊药浴时不必剪毛, 杜泊羊、小尾寒羊、萨福克、道塞特和夏洛来羊等绵羊应剪毛后1~2周内, 气温在18~30℃的无风或微风晴天进行药浴, 药浴前6~8 h停止喂料, 入浴前2~3 h给羊饮足水, 按健康羊—亚健康羊—病羊次序药浴, 凡妊娠2个月以上母羊和2月龄内羔羊不能进行药浴。

2 建立优质牧草种植基地, 做强草产业

2.1 推广牧草高产栽培技术, 提高牧草产量

全区选用德福、德宝、三得利、金皇后、苜蓿王等优质种子, 播种前要晒种子2~3 d, 或按1份种子1.5倍沙子混合, 放在碾子上碾压20~30转, 也可将种子用40℃温水浸泡0.5 h后晒干播种, 播种前应进行根瘤菌的接种, 每公斤种子用5 g菌剂, 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 充分搅拌, 随拌随播。无菌剂时可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 比例最少为2∶1。播种时可选条播、撒播、穴播方法;播种种子田宜春播, 收草田以春播和秋播为好, 亦可夏播。秋播不能迟于8月上中旬, 否则会影响幼苗越冬;播种量种子田4.5~7.5 kg/hm2, 收草地11.25~16.5 kg/hm2, 干旱地及山地, 播种量15~22.5 kg/hm2;播种深度一般以1~2.5 cm为宜。同时要及时做好松土、追加有机肥、浇水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秦州区建立了千亩紫花苜蓿种植基地10个, 33.33 hm2优质牧草示范点38个, 百亩种草点126个, 0.67~3.33 hm2种草点215个, 10.67 hm2以下种草户2 016户, 同时积极推广全贮饲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产草量达75~105 t/hm2, 草产量提高了20%~30%。

2.2 综合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 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秦州区有大量小麦秸秆、玉米棒、玉米秆、玉米皮、洋芋蔓等农作物秸秆、糠衣, 须加强晒干贮存调制加工, 严防雨淋霉变。对秸秆及禾本科青干草必须切短, 以1~2 cm为宜, 羊群可增加采食量15%~30%。秋后推广麦秸氨化、玉米秆黄贮微贮技术, 增加了秸秆的营养价值, 提高秸秆利用率10%~40%。全区重点培训全株玉米青贮技术, 遵循铡短、踏实、封严、防水的原则, 并积极探索青贮豌豆草, 科学合理调制青粗饲草, 提高饲草利用价值, 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加强粪污无害化处理,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规模化养羊场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忽视了生产生活垃圾及粪污, 不仅造成严重的水体、土壤、环境污染, 直接影响到人畜安全, 而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按照循环经济模式, 积极探索总结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模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沼气循环处理粪污模式

利用农村一池三改项目, 将畜禽粪污按比例投入到沼气池中发酵, 消灭了病原微生物, 同时产生沼气, 供照明、采暖、日常做饭等, 沼渣、沼液是优质的有机肥, 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这种模式适用于中小型养殖场 (户) , 宜在城郊及农村地区推广。

3.2 粪污养鱼—淤泥肥田—蔬菜、果树、药材循环模式

在水源丰富地方, 养殖场雨水污水分流, 粪污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 根据鱼塘大小及水质要求逐渐将粪污加入到鱼塘中肥水养鱼, 鱼塘中水及淤泥又可以灌溉蔬菜地、果园地,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延长了生物链, 做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优化生态养殖环境。

3.3 粪污发电循环利用模式

针对大型养殖场产生的生活垃圾、粪污、病死动物、防疫废弃物等数量大实际情况, 必须采取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措施, 保证动物疫病防控安全同时, 将大量的粪污、生活垃圾、病死动物、防疫废弃物进行生物发电, 不仅可满足场内用电需求, 还可以供应到周边居民区, 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

3.4 有机肥生产利用模式

在养殖场比较集中的区域可建立有机肥生产厂, 在畜禽粪污中, 加入粉碎的废弃秸秆、树叶、锯末等含碳量高的植物混合, 调整碳、氮、磷比例, 将含水量调整40%~60%, 堆肥脱臭, 脱毒烘干, 装袋加工成有机肥料。

3.5 种草—养畜循环利用模式

依据养殖场饲养量及土壤消纳能力, 配套适度面积土地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等优质牧草, 便于将粪污堆积发酵腐熟, 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灭活后直接施入草地, 杜绝了农药化肥使用, 亩均草产量及品质大幅度提高, 使养殖—种草进入良性循环。这种模式宜在土地面积宽广的地区推广。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要求, 结合秦州区秸秆舍饲养羊实际情况, 主要在养殖方面严格推行品种良种化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营养科学化、监督长效化、饲养精细化、资源循环化;在饲草建设方面, 推广饲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紫花苜蓿、红豆草等优质牧草种植技术, 积极建立牧草种植示范基地, 重点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技术及农作物秸秆氨化、微贮新技术, 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在环境保护方面, 重点推广粪污循环利用的五种途径, 就能推动秸秆舍饲循环经济养羊更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秸秆舍饲养羊循环经济技术, 开辟了农区秸秆利用和羊业可持续发展新的有效途径, 实现了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和农业资源再生利用, 本文就秦州区农区秸秆舍饲养羊循环经济技术作了介绍。

秸秆饲料氨化技术 篇5

1 地址选择

要选择地势高燥, 排水良好, 地方较宽敞, 距畜舍较近且能防止牲畜破环, 避免火源的地方。

2 秸秆处理

麦秸和稻草是比较柔软的秸秆, 可以铡碎成2~3厘米或不铡碎整秸堆垛。对于玉米秸秆因其体积太大, 应铡成1厘米左右的碎秸, 应边堆边调整其含水量。如用液氨作氨源, 含水量可调整到20%左右, 若用尿素作氨源, 含水量应调整到40%~50%。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欲滴不滴”。

3 堆垛注入液氨

先在地面铺好塑料, 四周要留出薄膜, 一般为0.5~1厘米, 以便与罩膜连结。将铡碎的秸秆踏实、摊平。每30~50厘米厚及宽度, 放一木杆, 以便注入液氨 (注后拔出) 。液氨注入量按干物质3%计算, 由上到下。

4 塑料薄膜的选用及膜罩制作

塑料薄膜的要求是无毒, 抗老化和气密性好。如氨化麦秆、稻草等较柔软的秸秆, 可选择厚度在0.12毫米以下的薄膜, 玉米秸应选择厚度在0.12以上毫米的薄膜。

底膜大小:长度=垛长+0.5米 (余边) ;宽度=垛宽+0.5米

罩膜大小:长度=垛长+高×2米+0.5米;宽度=垛宽+高×2米+0.5米

注意:注氨时要迅速, 罩膜与底膜要严实, 防止氨气逸出。密闭好后用绳、带在罩膜处横竖捆扎若干条, 以防风吹破损。

5 注入氨量的计算

氨水的注入量与浓度有关, 不同浓度的氨水其用量也不同 (表1) 。

6 外界温度与氨化时间

秸秆与氨水中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温度高, 反应速度加快;温度低, 速度则慢。氨化的时间如表2。

7 品质检查

注:有*者为经常使用浓度

牧草/秸秆压块饲料加工技术 篇6

牧草/秸秆压缩成套设备由铡切系统、上料系统。搅拌系统、压缩系统、输出系统五个系统组成,压块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农作物秸秆原料经晾晒风干后,经铡切系统进行铡切,铡切长度以3~5厘米为宜;铡切后进行搅拌堆积,使湿度均匀,水分以控制在20%为宜;通过输送系统上料,上料要求保持均匀,尽量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原料进入搅拌系统进行搅拌,此系统中的去铁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原料中的金属物质;搅拌后的原料进入压缩系统进摩擦挤压,并通过模块形成成品有规则地挤出,出口最高温度可达100多度,原料由生变熟;成品通过冷却输出系统输出,经晾晒,一般水分在14%以下为宜,进行称重包装,便可储存运输了。

压块饲料的规格一般为:横截面30 mm×30 mm或32 mm×32 mm,长度20~80 mm。

压块饲料适用原料广泛:苜蓿、羊草、沙打旺、玉米秸(芯)、棉籽皮、稻草、油菜秸、豆秸、花生秧(壳)、红薯秧等可以加工成粗饲料;麦秸、棉花秸则可以加工成工业原料。

秸秆青黄贮饲料生产技术方案 篇7

1.1 生产规模

年产秸秆青黄贮饲料2万吨。

1.2 产品方案

本方案产品有两种, 分别为秸秆青贮饲料1万吨, 秸秆黄贮饲料1万吨。

2 工艺生产过程简述

2.1 秸秆青贮饲料

2.1.1 原料采收

青贮原料要适时收割, 饲料生产中以获得最多营养物质为目的。收割过早, 原料含水多, 可消化营养物质少。而青贮原料含水量多少是保证乳酸菌正常繁殖活动的重要条件, 青贮原料的适宜含水量为65%到75%;收割过晚, 纤维素含量增加, 适口性差, 消化率降低。因此青贮原料要做到适时收获。

本项目主要以玉米秸秆为主要青贮原料, 全株玉米秸秆青贮, 一般在玉米籽乳熟期采收。收果穗后的玉米秸秆, 一般在玉米棒子蜡熟至70%完熟时, 叶片尚未枯黄或玉米茎基部1~2片叶开始枯黄时立即采摘玉米棒, 采摘玉米棒的当日, 最迟次日将玉米茎杆采收制作青贮。

2.1.2 切碎

为了便于贮藏, 青贮原料须经过切碎。秸杆青贮前均必须切碎到长约1~2cm, 青贮时才能压实。

2.1.3 控制原料的水分含量

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都已表明:大多数青贮作物原料, 以含水分60%~70%的青贮效果最好。青贮原料含水量的调节: (1) 原料含水量的降低。可采用加入干草、秸秆、谷物、干甜菜等含水量少的原料, 加以调节。 (2) 原料含水量的提高。可将干料与非常嫩绿新割的植物交替填装, 混合储存。

青贮原料含水量测定方法: (1) 搓绞法。切碎之前, 使饲料适当凋萎, 到植物的茎被搓绞而不致折断, 其柔软的叶子也不出现干燥迹象时原料含水量就适于青贮; (2) 手抓测定 (或挤压法) 取一把切断的植物原料, 手用力抓压挤后慢慢松开, 注意手中原料团球的状态, 在团球展开缓慢、手中见水不滴水时原料适于青贮。

2.1.4 加入添加剂。

原料切碎后立即加入添加剂, 目的是让原料快速发酵。常见的青贮添加剂有尿素和食盐。

(1) 青贮料中添加尿素, 添加量以原料总量的0.3%~0.5%为宜。加尿素的条件是每吨青贮料中含干物质量大体不超过40%。 (2) 添加食盐, 青贮时以原料总量的0.1%~0.15%为宜。

在添加各种添加剂时, 必须使添加剂在青贮料中分布均匀, 可采用溶液喷洒或薄层施加的办法添入, 否则易导致家畜的食入中毒。其他可添加2~3%的糖、甲酸 (每吨青贮原料加入3~4kg含量为85%的甲酸) 、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等铵化物等。

2.1.5 原料装填。

一旦开始填装青贮原料, 速度就要快, 以避免在原料装满与封闭之前腐败。一般来说, 一个青贮建筑物, 要在两天以内装满压实。为了避免存有气隙和腐败, 任何一种切碎的植物原料在青贮设施中都要装匀和压实, 而且压的越实越好。

2.1.6 青贮建筑物的密封和覆盖。

密封和覆盖的方法, 可采取先盖一层细软的青草, 草上再盖一层塑料薄膜, 并用泥土堆压靠青贮池;然后用适当的盖子盖严, 也可以用塑料膜上盖一层苇席、草箔等物, 再盖土。如果不用塑料薄膜, 需在压实的原料上面加盖3~5厘米厚的软青草, 再在上面覆盖35~45厘米厚的湿土, 并很好地压实。

2.1.7 青贮料的利用

封池后的青贮料一般经过一个月时间发酵即可取用销售。制作得好的青贮料, 可在密封池内保存半年以上。凡发霉腐烂的青贮料不能取用。

2.2 秸秆黄贮饲料

秸秆黄贮饲料是相对青贮饲料而言的, 其生产工艺和青贮饲料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 (1) 原料不同。青贮饲料是由新鲜原料密封发酵制得, 黄贮饲料是干秸秆做原料。 (2) 加入的发酵菌剂不同。黄贮加入的高效复合菌剂, 在适宜的厌氧环境下, 将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 甚至一些木质素分解, 并转化为糖类。糖类经有机酸发酵转化为乳酸、乙酸和丙酸, 并抑制丁酸菌和霉菌等有害菌的繁殖, 最后达到与青贮同样的贮存效果。由于黄贮不受秸秆含水率限制, 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是非常有推广价值的饲料贮存技术。

3 工艺流程简图

青贮原料→采收→切碎→加添加剂→原料装填→密封覆盖→成品销售黄贮原料→接收

4 主要工艺技术指标

5 生产主要原辅材料、动力消耗指标

6 主要生产设备

电子汽车衡、小型叉车、搬运手推车、秸秆联合收获机、秸秆粉碎机、秸秆挤丝揉碎机、直举升叉车、运输车辆、旋风除尘器、脉冲除尘器。

7 结束语

本方案采用的秸秆青黄贮饲料加工技术与国内同行业相比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成熟稳定可靠, 同时生产的产品有益于动物消化吸收, 营养丰富, 满足市场上的多元化需求。在生产设备的选择上采用国内先进的秸秆饲料生产设备, 这些设备最主要的优点是耗能低, 设备效率高, 自动化程度高, 所需操作人员少, 可以节约长期运行成本。同时, 本方案对各工序的加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抽检、巡检、全检等必要的检验, 切实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摘要:2012年我国的饲料总产量已达4500万吨, 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第一位, 年饲料产量为14000万吨) 。饲料工业总产值已达526亿元, 在整个国民经济工业行业中升到了第20位。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随着农业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 突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 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则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重要举措。目前, 国内农作物秸秆用于饲料部分还很少, 在我国仅有6~8%的肉食由草转化而来, 而美国约占73%, 澳大利亚约占90%。由此可见, 我国的秸秆资源还是大有利用潜能的。但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大力发展, 导致饲料价格攀升, 养殖户急需价格便宜, 营养全面的秸秆饲料。本方案是以国内成熟技术为基础, 采用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秸秆为原料, 经科学加工制成有益于动物消化、营养丰富的秸秆青黄贮饲料, 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秸秆酶贮饲料的袋装调制技术 篇8

秸秆的酶贮饲料制作技术就是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饲料酶类, 对秸秆中的植物细胞壁进行酶化处理, 常用的饲料酶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萄糖酶、果胶酶等。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化学键在酶的催化作用下, 使难消化的大分子物质转变为易消化的小分子物质, 调制酶贮饲料的秸秆中加入玉米面、麦麸皮和食盐能够改变秸秆的适口性, 反刍家畜独特的瘤胃微生物系统使其能够将秸秆中的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降解成有机酸, 供反刍家畜利用。而秸秆经过酶的催化作用后能够满足反刍家畜的这一消化特点, 使秸秆酶贮处理后不仅可以提高秸秆饲料的消化率, 而且能改进适口性, 增加采食量, 通过酶贮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 是目前解决饲料来源上较为适用的一种秸秆预处理方法, 已在同心县牛生产中普遍应用。

2 秸秆的处理

在本县常用的是玉米秸秆。选用无霉烂的干净、新鲜玉米秸秆用铡草机铡短或用机械揉碎。酶贮用的秸秆铡成2cm左右, 粗硬的秸秆尽量铡得短些, 柔软的可稍铡长些, 若能用机械揉碎效果会最佳。秸秆酶贮用的饲料酶是宁夏某企业生产的高活性的饲用复合酶, 此饲用复合酶性质稳定, 使用安全。

用复合酶处理秸秆的过程中应掌握的技术要点:用1kg饲用复合酶应混合1000kg的玉米秸秆、5~6kg食盐, 10kg玉米面或麦麸皮、与秸秆等量的水充分搅拌, 混合均匀, 装袋的酶贮秸秆调节其含水量为60~70%, 这样有利于秸秆酶贮, 如含水量低, 可再加水, 均匀喷洒在秸秆上, 与秸秆拌匀, 如水分过多, 再加秸秆后拌匀, 水分含量不足或过多, 都不利于秸秆酶贮。

3 袋装与封口

用塑料薄膜制成的1.5m×0.9m的塑料袋, 多用双层塑料袋, 将处理好的秸秆装入塑料袋, 装袋要充分踩实压紧, 要特别注意靠近袋的角落处不能留空隙, 并随时检查水分含量是否合适, 装满袋后, 封严袋口, 袋口不能留空隙, 袋口的密封程度直接影响秸秆酶贮的好坏, 秸秆的塑料袋应在压实、密闭、不漏气的无氧条件下完成, 塑料袋酶贮秸秆在存放期间, 要经常检查, 发现塑料袋有破损, 及时用胶带封严。

4 酶贮秸秆的成熟

袋酶贮秸秆饲料贮存时间的长短要根据环境温度确定, 一般气温在10℃以下时, 酶贮秸秆饲料成熟速度非常慢, 需贮存50d以上;10~20℃时, 需贮存30~45d;19~37℃时是酶贮秸秆饲料的最适宜温度, 需贮存10~13d;环境温度在37~45℃时, 酶贮时间需13~20d。

5 酶贮秸秆饲料的品质评定

酶贮秸秆饲料在饲喂家畜之前应进行品质鉴定, 一般来说, 优质的酶贮秸秆饲料的颜色应为亮黄色并且发亮, 开封口时有强烈的甘酸香味, 质地松散、柔软、湿润, 不粘手, 手握时无汁液流出, 适口性好;中等质的酶贮秸秆颜色呈褐黄色光泽较差, 开封口时有淡酸香味, 轻度粘手, 手握时的汁液流出, 适口性较好;如果秸秆饲料变黑色, 气味臭且刺鼻, 发粘或结块等, 说明秸秆已经发生霉变, 不能饲喂家畜。

6 取料与饲喂

秸秆酶贮成熟以后, 取料时从袋口自上而下切取, 不可掏洞取料或全面打开, 也不能撕破塑料袋取料, 每次取料后要将袋口封严, 以免引起饲料变质。

酶贮饲料适用于饲喂反刍动物, 动物对酶贮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 首次喂酶贮饲料要少量, 以后逐渐增加喂量, 停喂时逐渐减少喂量。

饲喂酶贮饲料时要与其它草料或配合饲料混合饲喂, 不可单独饲喂酶贮饲料, 如肉用反刍动物的日粮中一般可搭配一些玉米、米糠、麸皮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精饲料, 并添加一定量的含有钙、磷、硫、钴等矿物质, 还要添加优质牧草, 可以更好地发挥酶贮饲料的作用, 提高其利用率。

7 秸秆酶贮的效果

上一篇: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下一篇:18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