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传媒企业

2024-06-29

专业传媒企业(精选五篇)

专业传媒企业 篇1

专业权威性原则

专业性健康传媒最大的特征, 就是应该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在报道医疗卫生与健康新闻中, 目前的一些大众性媒体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先前的报道与后面的报道, 其主题和立意互相掐架, 让读者无所适从。作为专业性健康传媒要能够对众说纷纭的医疗卫生与健康新闻事件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一是在编发的信息上要更具有涵盖度, 突出专、全、深。如在信息的选择上要加大力度, 使其广泛性和代表性都得到提高, 同时运用资源优势, 对信息做出深入、全面的解读, 真正体现专业化的水准。二是对热点问题要给予格外关注, 如医疗纠纷、大病救助、食品卫生等。对这些问题的报道, 专业报要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行业内的敏感问题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 比如, 在医疗技术报道中, 在卫生改革政策报道中, 在医院管理经验报道中, 编辑可以充分借用作为专业性健康传媒的行业资源, 让权威医学专家说话、让卫生行政官员及卫生政策研究者说话、让医院管理专家特别是有声望的医院管理者说话等。

政策解读性原则

政策的解读有两个层面:一是原文解读, 释疑解惑。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卫生方针政策出台时, 请权威人士解释, 回答有关问题。二是政策的执行情况, 实际上是政策的具体化。一个政策从出台到普遍实施, 其中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对政策的执行情况, 专业性健康传媒比综合媒体讲得更具体、更深入。比如,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涉及民生的重大改革措施, 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专业性健康传媒, 更需要关心的是:基本药物制度究竟意味着什么?医疗行政部门及医疗单位在药品降价中, 需要扮演怎样的角色?普通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卫生行政人员怎么看待基本药物制度?诸如此类的追问, 其基本的指向只有一个, 就是不仅仅把此看成一个孤立的新闻, 而应加大政策解读的力度。

另外, 报道各地卫生改革的探索, 也是一种政策解读, 新闻报道应该有超前意识, 报道新苗头、新趋势。对于按老办法做的东西, 即使做得再好, 也不应该报道。而编辑有无强烈的政策解读意识, 决定编发稿件质量的高低。这就给编辑提出了重要的课题, 就是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研读, 对新事物的研究, 做思想型的编辑。

实用指导性原则

如何发挥好专业性健康传媒的指导性, 根本的途径是有以事明理、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的作品。比如当代人对自身的健康特别关注, 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潮流, 这样的风向反映了时代的趋势。然而, 卫生信息的专业性使信息不对称, 导致一些媒体传播的卫生与健康信息质量不高。加之商业炒作, 健康信息为虚假广告所利用, 伪科学泛滥, 误导公众, 致使不少群众简单地轻信包治百病, 甚至食疗代替药效的神话。

专业性健康传媒的编辑要能够编辑策划出具有专业水准的稿件, 及时从这些现象背后加以分析, 什么样的认识和行为是理性的, 什么样的认识和行为是非理性的, 那么更多的受众群体就会变得更加理性, 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能够举一反三。只有如此, 才能更好地完成专业新闻媒体所肩负的重任。要体现这种实用指导性, 编辑就要了解行业发展每一步骤的变迁, 了解从业者的所思所想, 把这个行业的领先理念、领先思想, 把行业最新鲜、最有价值的信息从纷繁的、众多的信息中挑选出来, 传递给行业中的管理层、从业层及关心这些信息的各个阶层的读者。

在把握了以上三个原则的基础上, 还要把握以下几种方法, 以更加专业的精神使行业报在医疗卫生与健康行业、新闻出版行业的双线改革中更好地前行。

瞭望者的眼光

做一个行业发展的瞭望者, 就是要做一个行家里手, 这是一名好编辑一生的追求, 更是专业性健康传媒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准则。所谓行家里手, 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 要做站在海平面上拿起望远镜寻找灯塔的瞭望者;在世途歧路中, 要做那个能辨明正确方向的引导者。

要想成为一名行业发展的瞭望者, 就要研究事物从萌芽到成熟状态所需经过的路径, 比如在了解到某家医院刚刚推出某项后勤改革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帮之成熟完善;要研究成功的逻辑、失败的教训、改正的方法, 比如需要了解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良性发展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并有能力引导走上岔路者不断校正自身;要研究细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从点到面发展的逻辑, 比如在医院发展出现某些不好的苗头时, 见微知著及早提醒;等等。

做一名行业发展的瞭望者, 委实不易。要做到这一点, 不仅要完善知识结构, 观察、分析、理解事物时能够有更宽广的视野, 还要熟稔分析现实, 熟练运用动态观察、历史分析、比较分析、逻辑分析等技巧。

学者型的严谨

作为专业性健康传媒的编辑, 要想在编发的稿件中得到目标读者群的认可, 就要在编辑出版中医学常识错误不能犯, 医学科学的逻辑不能违背。要明白, 卫生新闻报道得不准确, 即使是很小的细节错误, 也会让受众信任感崩塌, 让严肃的新闻事实变为儿戏。这就要求专业的编辑在把关上要有学者型的严谨, 必须确保新闻报道的过程、场景等基本事实准确无误;必须确保事实叙述过程、事理展开过程、人物对话与心理符合历史逻辑、辩证逻辑、情感逻辑;必须确保新闻背景、引用材料、新闻事件相关方之间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医学科技类新闻的报道中, 要慎用“治愈”、“突破”之类的词, 一定要防止把那种“急功近利”、有“水分”的科技成果混入重大科技成果中来的报道, 要高度警惕“水变油”一类的伪科学。

请教者的姿态

作为专业性健康传媒, 所面对的读者, 或许比编辑掌握着更多的信息, 具备更好的学识、更好的悟性。在这样的读者面前, 编辑应加强健康行业认识的专业化。要求编辑做到:对医学分支的基础理论、前沿探讨有所了解, 知道其发展倾向所在;对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状况有总的了解, 在新闻报道中不能违背基本事实;对代表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水平的典型知道去哪里找, 并且知道如何解读。怎么办?只有以专家的素养扩充视野, 只有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 多向专著、专家请教, 一事不明或模糊宁可缓发, 否则, 最终会被抛弃。

坚持走群众路线

记者是菜农, 编辑是厨师, 读者是美食家。这就要求编辑所设的专栏、编发的稿件, 都能够首先站在目标读者对象的立场上来分析一番, 看这些专栏、稿件目标读者是不是感兴趣, 看了是不是有收获。比如, 医药卫生报针对读者群中有近五成是乡村医生的情况, 从去年始每周用4个专版, 推出了《乡村医生》特刊, 从乡村医生关心的政策解读, 到乡医课堂的互动, 从实用技术的推广到单方验方的交流, 内容丰富, 知识性、实用性强, 被乡村医生称为政策工具书、业务指导书, 乡村医生对之好评如潮, 报纸来了争相传阅, 阅时爱不释手, 读后剪辑留存。

在稿件的处理上要严格区别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工作汇报之间的种种界限, 以更符合传播的语言、体裁, 让读者易于接受。面对普通大众健康与生命的刚性需求、医疗卫生与健康行业群体的高端性, 意味着编辑需要致力于探讨更富有生命力的、可以打破医疗卫生与健康行业各类从业人员之间壁垒的健康传播方式, 把偏重某个学科的判断变成更易为所有从业者理解与接受的认识。编辑要认识到, 健康传播的高层次是以小博大、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1].王硕:《打造健康传媒的路径与思考》, 《新闻战线》, 2006 (8) 。

打造一流的专业出版传媒平台 篇2

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口社改制重组成立的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是地方出版集团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出版社跨区域、跨部门战略重组这一模式的先行者,对推动出版业改革,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柳斌杰署长在公司成立大会上说,公司的成立“为即将开展的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这是对我们的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励。

改制是为了发展,这是我们新公司领导层的共识,同时这也是所有出版社转企业改制的最终目的。因此,与公司成立同步,我们的2009—2010年发展思路迅速出台。我们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出版公司的性质、定位、產品战略、经营战略、管理原则,以及两年的主要工作。可以说,发展思路的顺利出台并得到员工的认可,为出版公司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保证。同时,我们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为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实现跨地区重组,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二是实现跨体制重组,突破了事业编制限制。三是实现股份制重组,突破出资人的限制。四是实现无级别聘任,突破了行政级别限制。五是实行企业岗位薪酬,突破事业工资限制。六是实行股东会、董事会决策机制,突破了传统主管主办的限制。七是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突破用人机制的限制。这些突破和创新,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活力,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和后发优势。根据北京开卷公司统计,2008年12月出版社市场占有率在全国总体图书市场中排名第312位,2009年12月出版公司市场占有率在全国总体图书市场中排名第147位,提升了165位。这一数字,是对公司改制重组的最好的诠释。

新公司的产品同前面提到的数字一样可以证明改制重组的成功,《中国大趋势》和《货币战争2》是我们产品群的代表,深受读者欢迎。《货币战争2》首印35万册,至今年5月,已经加印5次。该书2009年8月1日上市,当月开卷统计即为全国非虚构类图书零售销售第一名。《中国大趋势》首印20万册,至今也已加印3次。去年9月3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第一天举行了首发式,作者奈斯比特夫妇出席首发式并为读者签名。在10月中旬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进行了中、英、德三种文字首发式。央视“对话”栏目为此书专门录制了一期节目,在10月中旬播出后,引起各方关注。

在这两本畅销书的后面,有更多的读者喜闻乐见的产品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在产品研发上,我们以经管、励志、培训类图书为主线。围绕主线,关注市场经济的前沿课题与焦点课题,完成高端产品的大众化与市场化;关注中国职场的发展需求,形成励志图书的团购群体;关注全国工商联的中心工作,为非公企业的培训需求开发系统培训教育读物。在产品论证、生产过程中,我们把关注热点、进入主流作为重要原则。关注热点即关注经济领域热点话题、热点人物、热点事件。进入主流即进入出版传媒主流,在经管、励志、培训类出版传媒中具有话语权、引领力。公司成立以来出版的《货币战争2》、《中国大趋势》、《创》、《知性力》、《知性力Ⅱ》、《星球GOOGLE》、《巴菲特也会错》、《奔腾人海》、《销售圣经》、《GOOGLE将带来什么》、《再启动》、《再见吧,美国》、《像中国人一样思考》等重点热点图书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在服务于工商联和民营经济方面,我们不仅出版了一批具有理论性、时代性、社会性的产品群。同时,为了把这一工作落实到实处,公司已经正式成立了两个民营经济编辑部,并配备了专门的人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在公司成立后就将整合国内、国际资源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目前第一轮整合已基本完成。公司已与哈珀·柯林斯、麦格劳·希尔、西蒙·舒斯特、约翰·威利、企鹅,日本的讲谈社、小学馆、钻石社等国际出版集团以及安德鲁、大苹果、博达等知名版权代理公司合作,引进了一流的经济管理和励志培训图书。目前,公司正在积极进行国内出版资源的整合,希望以灵活多变的合作方式,与更多的有实力、有信誉的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自媒体时代传媒专业的建构 篇3

1.1自媒体时代的传播

自媒体是以个人传播为起点, 以热门话题传播为中心的媒体形态, 是每个人用于观察世界、谈论想法、表达感情, 以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媒体平台。在自媒体传播过程中, 个人会发表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内容相对简单的信息符号, 我们把这种个人在互联网中传播的信息符号称为“微内容”。“微”的含义是相较于过去传播内容的“宏”而言的, 微内容并不意味着微影响力和微传播力, 在自媒体传播语境中, 任何宏大的主题传播都依赖无数个微内容符合规律和逻辑的构建。

1.2自媒体的特质

(1) 渠道的多样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个行业, 相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单个行业的知晓能力来说, 可以说传播的覆盖面更广。

(2) 主体平民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底层, 大众的参与带有更少的预设立场和偏见, 大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往往更客观、公正。

(3) 普泛化。自媒体最重要的作用是:草根阶层得到了话语权, 普通民众能张扬自我、助力个性成长, 铸就个体价值, 体现了民意。

2自媒体环境下传媒教育的走向和创新

2.1传媒教育的走向

网络电视台从网络主页到手机移动终端, 到社交电视属性的乐享电视, 再到荔枝新闻客户端等,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新战场, 各种新业务形态不断突破, 产品不断出新, 朝着更专业、更全面的方向转化。媒体业态和组织结构变化, 必然反映到人才需求的变化上。而自媒体在全媒体的环境背景下, 广泛被大众接受和运用, 其优势也冲击着传统媒体市场。

2.2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问题与反思

新闻传播专业的改革突破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仍是目前高校的体制、机制;要充分注意新闻传播专业技能教育与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相协调;处理好“新”媒体与“老”规矩 (即新闻规律) 之间的关系。传媒教育工作者在面对质疑的时候, 还需要面对急速创新的信息技术媒介变革乃至社会转型, 思考问题之源与寻求解答之策, 提出培养“全媒体、全能力、学习型未来传媒人”, 来应对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变革的需要。

3自媒体时代下的新媒体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3.1如何科学地强化专业设计和人才培养

在新传媒环境下, 培养理念要实现“四个转变”:从新闻人向媒体人转变、从新闻传播向信息传播转变、从传统媒体向网络新媒体转变、从传统网络媒体向移动网络媒体转变。在培养路径上, 要构建培育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长情境, 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双主”教育模式。新媒体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还需要有新媒体编辑、策划和创新能力。

3.2如何深化课程产教融合改革与创新

一是以教材为纲, 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注重呈现新媒体当下形态的整体面貌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二是追踪新媒体发展前沿, 注重案例更新, 不断丰富课堂讲授内容;三是教学相长, 通过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四是对学界聚焦的新媒体现象进行深究, 引入新闻传播学、媒介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解读, 深化课堂内容。

4自媒体时代对于深化传媒教育改革的思考

4.1传媒教育“后端”改革如何适应和支援媒体融合“前端”变革

传媒教育作为输送人才的“后端”, 应直面挑战, 充分抓准新旧媒介深度融合的契机, 深度加强自身改革。一方面, 应加大对媒介融合的趋势和规律的研究;另一方面, 要深化课程体系调整。在课程设置中, 超越既有的传统课程设置框架。

4.2传媒教育培养目标和人才去向如何适应媒体融合的时代变革

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去向只有30%~40%进入媒体行业。传媒行业教育不应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行业职业教育;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融合催生出很多新的职业;市场经济又产生了各种新的岗位;抑或是传媒机构人才需求也不局限于内容采编业务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 传媒教育的培养目标, 应由单纯为媒体培养人才, 转向为媒体和社会各行业培养人才。

同时, 应改革传媒类各专业人才就业去向评价标准, 由过去的从“专业对口”转为“专业对位”。将传媒教育的服务目标扩大到为社会行业培养全媒体传播能力的人才, 也是传媒教育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沁燕.物联网视域下的传媒转型之路[J].传媒, 2016 (2) .

[2]龙伟.论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表达与管控机制[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20) .

论新闻专业人才传媒技术素质培养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闻业务;传播技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81-0162-02

加拿大媒介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虽然未免偏颇,但谁也不能否认其中隐含的意味,那就是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以至于突破旧媒介产生新媒介的能力。从语言的出现到文字的产生,再到印刷术的发明,电磁波的应用,乃至网络传播的兴起,人类已经经历了五次信息传播的革命。信息的容量、时效和阈界都大大地提高。

展江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力争培养出一批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闻专业学生……专业理念清晰、专业技能熟练、知识结构合理,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传媒业需求而提出的要求”。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给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和变革,其范围之广泛、变革之剧烈、意义之深远,将是前几次信息传播革命所无法比拟的。如何培养新闻专业人员的传播技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1信息技术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报纸、报刊、广播、电视等带来了自其诞生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给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1信息技术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方式

数字化是信息技术的基础。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传播技术在各个媒体上都打下了自己的烙印。数字报业已成为报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各家报社(报业集团)正在逐步建立先进的,集新闻采编、组版、报纸发行、广告销售、企业管理以及公众信息服务的全过程一体化的工作及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集成,把“文章、版式、图片、广告、报花、字体、字号”等报纸涵盖的所有信息,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再现版面语言的魅力,而且精心设计的、更为友善的交互平台,把数字化阅读的愉悦包容其中。它把传统报纸的数字化翻版技术和观念提高到“报业产品数字化”的新高度,成为报社跨媒体发展的新动力。

同样,广播电视数字化是当今世界广播电视业发展的潮流。在广播电视领域,从节目的采集、制作、存储,到节目传输以及节目接收(用户终端设备)都在向数字化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节目制作的质量,而且拓展了信息传输、接入的方式,这预示着公众可得到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1.2信息技术改变着新闻传播的平台

信息技术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和媒介本身。首先,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媒介,使人们拥有更多的信息接收工具。新媒介的出现使受众的信息接收渠道和可支配的时间被重新划分,给原有的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其次,以往各种媒介截然分开、互不相干的情况大为改观,各种媒体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信息传播进入新的更高的互动境界。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中发展起来的互联网是对传播时空限制的内涵性超越。互联网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大容量、可选性、个人性等特点进一步提升了媒介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水平,成为一个信息的综合传输平台。而报纸、广电的数字化新形式完成了对传播时空限制的外延性拓展。自2006年,近百家的报业都推出了自己的数字报纸。浙江日报、解放日报、上海证券报、杭州日报、沈阳日报、人民日报、文汇新民等报纸都推出了数字报纸,广州日报还推出了移动数字报纸。此外,还发行了电子报纸、手机报等新的报纸媒体形式。广电则逐渐与整个IT行业和通信行业相融合,音频、视频和数据的多媒体技术拓展了广播电视领域,如中央电视台CNTV的网络电视台成为了新型的信息传播形式。数字电视还容广电与网站于一体,用户不但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还可以享受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学、交通信息等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和电影点播等娱乐活动,使广播影视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

2信息技术对新闻专业人员传播技能的冲击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事业中,主要是培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因此其基本素质可以表达为“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说。

信息技术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新闻传播业务和新闻传播理念的改变,高科技化在新闻传播的内容、方式和操作手法等诸方面对传统的新闻专业人员的素质形成了冲击。

传统上,记者的采访工具会因为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同而各异。报社记者有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采访工具主要是笔记本、钢笔和照相机;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则要求携带录音机和摄像机到现场去录音或摄像。当今计算机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经改变了整个媒体的运行流程,新老媒体的业务流程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报纸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稿件的编辑、修改、排版和印刷都是通过电脑网络完成。而广播电视行业更具有高度的复合性,是一个新闻业务、技术技能和艺术素质相融合的职业。一个节目需要经过前期的策划、中期的拍摄和后期的编辑,需要编辑记者、摄像师和后期编辑人员的合作,乃至更专业的技术制作人员参与。一个大型的新闻现场直播既需要新闻记者的现场采访,也需要技术人员信号的传输和制作人员现场机位的布局,最后是主持人和导播的现场调度。

而网络传播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它以数字化和多媒体为特征。不仅是网络记者,对于各种媒体来说,互联网络成为采集信息、检索、考证资料、编辑新闻的重要手段,在线采访已经成为媒体记者的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它是一种借助在线服务进行新闻采集或借助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的采访方式,国外称电脑辅助报道(Computer Aided Reporting,简称CAR)。通过在线聊天(Chatting)、网上论坛(BBS)、网上浏览(WWW)、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以及远程登录(Telnet)等途径,记者可以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新闻源;可以网上进行新闻访谈;可以查询新闻事件背景资料以及对新闻事实进行查证和核实,保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七分采,三分写”,新闻写作是新闻记者将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加工成新闻成品的过程。网络新闻的写作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文本结构,形成了以多媒体和“超链接”为主的网状超文本结构。可以图文并茂、声情并茂、音视频兼备地全方位地报道新闻事件。这些手段也已被报纸和广电媒体所借鉴,以FLASH动画制作的《快乐驿站》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节目。

可见当今新闻媒体要求编辑记者必须成为一个熟练掌握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人,一个不会使用电脑,不会使用数字化采访、编辑和传输设备的人是无法从事好新闻业务的。但是,目前的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如何呢?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就曾指出:我们的新闻事业发展很快,我们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点跟不上,所谓新闻工作者的质量主要指新闻工作者素质构成中科技素质又是先天不足的。“目前,我国的新闻人才结构呈橄榄型,即采编人员为主体、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比重较小。……我们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随着数字技术的开发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这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我们缺少的正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究其因,主要是因为新闻界人才观没有跟上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传统上,我国新闻传媒人才需求相对单一,强调建设政治强、采写业务精、作风正的新闻工作队伍,培养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造成新闻队伍在人才结构上的严重失衡状况(如表1),新闻专业人员传播技能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构建新闻传播专业人员的传播技能教育体系

针对传播技术对新闻专业人员技能的冲击和挑战,必须构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闻传播专业人员的传播技能结构,以及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方案。据统计,1998年我国共有大学新闻专业点100多个,而到2001年,中国内地共有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221个,数目翻了一番。这为提高新闻专业人员的传播技能提供了机遇。如何对在校的新闻传播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传媒技术素质教育以及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传媒技能的再教育,建立良好的教育模式,成为我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就新闻传播的教学和培训体系来说,要增强新闻传播技能,关键一是重视相关理论体系的构建,二是重视相关的实践体系建设。

3.1传播技能理论体系的建设

从学科上,要改变新闻业“姓人文不姓理工”的观念。新闻传播学脱胎于文学,但现代传播学已经是文理交叉的学科,社会学的统计和概率分布、广播电视的编辑制作、网络的计算机编程等都应成为相关专业必备的基础课程。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招生时文理兼招,实践证明为构建学生传播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在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课的设置上,涉及技术方面的课程很少,曾有过的也被取消,这些技能往往通过学生自己的跨系选修来完成,不能不说是对学生传媒技术素质培养的一种漠视。因此,需要在课程设置的环节,增加相应的课程,通过必修和选修的方式加以解决。

从教材上,要搞好相关技术教材的建设。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适合新闻传播领域的技术书籍很少,并且与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存在着错位。一方面,目前虽有部分新闻传播学书籍涉及技术方面的内容,但由于作者出身于文科,重视的是新闻的采写编评等理论和业务知识,书中有关技术的内容篇幅不多也不成系统。另一方面,部分出自理工科教师或者工程人员之手的有关新闻传播技术方面的图书,内容和体系是针对如广播电视系统播控、发射或者网络维护等技术人员使用的,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既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又对未来工作针对性不强。另外,有些书籍部分知识老化。体现不出当今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体现不出数字化,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带来的新闻传播技术的变化。

新的技能教材的写作应:1)理论系统结合文理两个方面,力求知识点全面。以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的实际应用为目的,结合实际,结合应用,结合新闻业务特点,结合新闻从业人员的需要,力求在其知识层面上来构建新闻传播的技术知识体系。2)高度重视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基础理论。使学生首先掌握新闻传播共同的技术原理,增强新闻传播各个媒介形式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既反映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的个性,又能兼顾它们的共性,使记者具备在新老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下的技能。3)高度重视新技术的份量。在注重传统的新闻传播知识的基础上,将数字化、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做详细的介绍和讲解,体现出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旧媒体的融合和发展。

3.2传播技能的实践体系建设

新闻传播学专业是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涵盖了报纸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及新兴的网络新闻学,所培养的学生将来要到媒体从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网络媒体的编辑与制作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新闻传播学的教育需要大量的实验环节,构造完整和科学的实验室体系,是基础的和必要的。

一方面,实践体系的建设就是要搞好实验教学。实验室体系的建设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必要性十分明显。实践课作为对理论课教学的补充占据了高校对于实践性知识的教学相当大一部分,特别是涉及创新性探索和应用性技能的知识,都离不开在实验室内反复的实践。因此要在实验室建设中提供这些实验的条件,建立与教学体系相适应的完整的实验室体系是完成教学的有利保障。

另一方面是拓展实验的渠道,通过和媒体合作建立实习点,来将学生们的实践变成真正的新闻的采访和制作,直接接触媒体的运作,实现从校园传媒人才到社会新闻人的转变。把学校学习的东西转化为实际的技能。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蔡铭泽教授指出:“全国新闻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育必须和媒介的实际相结合。”8在信息社会的大潮中,传播信息成为新闻传播事业的首要和基础功能。作为信息工作者的新闻传播行业,新闻传播专业传播技能的培养有着举重轻重的重要作用,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并且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环节都要认真落实。

参考文献

[1]展江.办“有门槛”的新闻专业[J].新闻与写作,2006,8.

[2]党东耀.当代广播电视技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盘点:2006中国报业技术应用关键词.新华网.http://news3.xinhuanet.com/newmedia/2007-01/16/content_5613034_1.htm.

[4]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中国新闻人才队伍建设一我国新闻人才发展的历史回顾.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6-12/21/content_5516835.htm.

[6]晋筠,吴凡.新闻学科建设要务实、创新[J].新闻与写作,2005,11.

作者简介

传媒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问题研究 篇5

研究方法上基本都是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相结合,主要运用实证调研、文献资料查阅和对比研究等方法,辅以观察法、访谈法等获取数据和信息,对传媒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深刻的归纳和分析,并进行论证和反思。调查对象为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河南艺术职业学院三所高校的新闻传媒类专业的300名在校生,这三所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特色皆有不同,充分体现的调查样本的广泛性。学生从大一至大四,专业涉及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播音主持、网络与新媒体等。调查问卷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

通过调查统计、查阅资料以及观察和走访相关学生后发现,当前,传媒专业的大学生在理解和使用媒介时暴露出种种问题:

一、对网络媒介缺乏理性的认识

受众没有意识到媒介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深刻的影响,他们缺乏对网络媒介足够的理性认识,以及政府对信息实施控制缺乏认同感。现在的受众有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要网络上爆出相关信息大部分网民就会跟帖,但是会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一般受众都会跟着主流意见走,而忽视了所报道事件背后的意义,这样会导致事件的真实情况永远不得报道。另外,一部分受众缺乏对媒介的道德规范的正确认知,对媒介传播的不良信息由很差的抵抗力。比如“兽兽门”事件,很多受众都在知道这样的不雅照片不应该在网上肆意流传,自己更不应该去下载观看,但实际情况是很多都偷偷下载这些不雅照片,这就说明受众虽然在理论上知道某些事不应该做,但自身却缺乏自制力。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缺乏理论指导和系统训练,往往建立在日常媒介接触的个人感性认知和经验判断的基础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媒介参与意识较弱,对自身在媒介环境中的能动性认识不足,欠缺独立思考、分析、创造信息的积极性,批判性思维与有效话语权的行使还有待加强。

二、利用网络来发展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较弱

部分受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最常登录的网站类别是娱乐类、新闻时事类、招聘求职类和专业知识类,娱乐是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上网目的,大学生认为“上网不能直接促进专业学习,但能增强综合素质”,可见大多数大学生还不能有效利用网络促进自身发展。江苏省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上网的大学生中,只有15%是为了学习,其他40%是上网聊天,25%是上网玩游戏等。许多学生在使用媒介时更多的是把网络当成娱乐消遣的工具,如QQ聊天、看电影、BBS论坛等。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过程的另一个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上述推断。在问到“通常你上网时是否有明确目的计划”时,41.7%的人表示“有目的,但常常会中途去看别的内容”,33.8%的人“有明确目的,但完成后会去看别的内容”,还有19%的人没有目的,只是边在网上漫游边找感兴趣的内容,仅有5.2%的人“有非常明确目的,完成后就下线了”。

调查显示,对社交媒体中感兴趣的人依次为,明星占53%;朋友47占22%,名人占16%;网络大V占6%。在社交媒体选择的互粉好友依次为,选择同学占71%;选择熟悉的人占23%;选择明星占4%;选择请求“加我为好友”的任何人占2%。

三、媒介素养教育没有形成规范

在目前的状况下,教育部门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够,教育目的不明确、内容部系统、形式单一化。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仅限于表面,虽然有校内网,但主要是丰富知识、了解信息,学校缺乏系统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设置,对学生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教学计划。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由专门的老师进行教学,提高广大学生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并且能够坚决抵制不良信息。调查中50%的人不知道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含义,21.2%的人对媒介素养不太清楚。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比例也与上述数据相近。对于“你从哪里获得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多数人选择弃权,这显示多数人没有经过系统和专业的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

对当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应该包括的方面,选择比例高低排列依次是媒介选择能力、、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媒介批判意识、媒介心理素质、媒介道德伦理观、,同时,弃权的比例逐项增加,从28%逐渐增加到59%。从选项排名上看,大学生的认识比较合理,但弃权的人数较多也说明有一部分人十分对媒介素养迷茫。对当今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程度的认识,只有3%的人选择不严重,2%的人选择不缺失,这说明大多数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有无必要以实施课程教育的形式进入大学校园,只有2%的人选择没必要。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教育应该以哪种形式出现,大家的认识比较多样化,但过半数者认为应当作为选修课。对媒介素养教育是否有必要列入国家的教育体制,只有5.8%人选择没必要。对于当今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多数人认为非常重要或重要。

虽然目前学校少有安排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但从入学第一学年开始,新闻传媒专业每学期都会开设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道德法规等专业必修课程,在这些课堂上,教师会剖析新闻案例,会用基本的理论指导学生实践,零零散散地介绍和传播了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获得的资料值得深思,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

四、缺乏网络创新能力

网络创新管理是指受众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及其丰富的网络知识,通过自身努力进行创造革新以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综合。表现在学习、工作上,就是受众是否能够利用和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网络信息,加以创造利用,从而转化成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是一种个体主动得媒介消费能力,是网络素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今受众虽然比较普遍的接触了电脑,但对网络资源的总结和归纳,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我的加工和创造尚显缺乏,可见受众在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学科学习研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回答社交媒体上发表文字和图片的问题时,选择会说自己看到的事实并评论占22%;选择只讲述看到的事实占52%;选择只转发别人的文字和观点占24%;选择对别人讲述的事进行评论只占2%。

虽然受众频繁接触以及使用媒介,但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环境,信息的反馈这方面很欠缺,对媒介信息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性。受众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是很好的选择者、分析者、判断者、传播者。对于互联网这种全天候、全方位的媒体,当今社会的“90后”大学生体会到了其对社会规则的扰动。如何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网络信息,建设性享用网络资源,通过健康的媒介解读和批判能力使自己能在网络环境中完善自我并参与社会发展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可习得的数字化生存技能。

上一篇:儿童健康的守护神下一篇:国际航运枢纽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