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进程

2024-05-02

战略进程(精选十篇)

战略进程 篇1

“走出去”的核心目的是赢利、扩大国际影响, 但表现形势各有不同, 有的以资源为导向, 有的以市场为导向, 还有的以人才或者技术为导向。从基本策略上来看, 我们根据对本地市场的反应和全球的效率由低到高分为四个方面, 即国际战略、多国战略、全球战略和跨国战略。把上述四个战略选择放到路径选择中, 从时间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即初级阶段、成长阶段、国际化阶段和全球化阶段。

从目前来看, 联想和华为的国际化都经历了第一、第二阶段, 处在第三、第四阶段里。由于国际化经验不足,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从战略决策到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跨地域文化融合和政治风险等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实际上是人。根据美世调查得到的企业回馈显示, 文化整合和人力资本整合是企业跨地域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最突出的问题。另外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 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国际化企业在全球扩张过程中面临人才短缺的障碍。

企业要真正走向全球化的发展, 整合阶段往往是在第三阶段。我们研究发现, 企业在这个阶段要实现全球业务布局和发展, 有四个关键点:

首先是人才的吸引和保留问题。在全球化过程中, 企业对海外人才的流动管理, 各个地区会表现不一。对于亚洲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来说, “走出去”时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选择值得信任、可靠的人派出去。

其次是文化整合问题, 比如说要推动文化变革。东西方文化, 甚至亚洲各个区域的文化都有差异, 各个区域的文化差异怎么有效整合或者融合。

第三是领导力问题。领导力实际上不单指领导人, 更多是指产生领导人或者是形成领导力的机制, 我们将其称为组织能力———一方面要有人信得过, 同时这个机制能够保证信得过有能力的人不断产出。

第四是吸引和保留关键人才的问题。这个人才不仅是指领导人才, 还包括企业在各个业务环节和业务单元里的专业人才。企业全球化过程中技术和战略的转型以及实现, 很多时候都是以拥有的专业人才为基础。

在人才流动的管理方面, 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预先考虑, 当地的劳动力市场是什么样, 企业的人员状况如何。我们把人才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海外派遣员工, 一类是当地招聘员工, 另一类是第三国员工。这三类员工在使用时各有优劣势,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流动的管理也有不同的重点。为实现海外机构各个发展阶段的人才流动战略重点, 企业需要站在全球资源配置角度考虑外部劳动力市场环境, 包括劳动力可获得性、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质量。企业有时候需要考虑成本, 更多时候要考虑花费更大的代价来获得高素质、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在文化整合方面, 作为企业领导者首先应该考虑到的层面, 是过去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下成长起来的管理者能不能适应其他国家、地区或种族的文化, 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在美世企业文化模型中有几个重要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个人导向和集体导向的区分, 尽管很多东方国家, 比如中国、日本、新加坡都是非常典型的集体导向文化, 但不一定只有东方文化是集体导向, 也有一些西方国家比如北欧地区有可能是偏集体导向的, 而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是典型偏个人导向的国家。这意味着个人在企业里对组织的认同感强弱有可能影响到他的选择;第二个维度是环境, 企业是关注流程还是结果;第三个维度叫视角, 企业是因循守旧从经验出发呢, 还是以开拓创新为文化导向;接下来涉及到第四个维度权力, 简单地说就是分权和集权;最后是如何考虑风险, 是规避风险还是鼓励冒险。通过这个工具, 企业可以迅速描述出“走出去”过程中企业总部所在地倡导的文化, 以及在未来的派出国的文化特点。第二个层面是规章制度层面。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文化本身不光体现在理念和制度上,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上。

在领导力方面, 根据美世2006年底到2007年中所做的一项调查, 全球化背景下所需要的领导人要具有“全面的领导力”, 即包括头脑、心胸和胆略三个方面。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每个阶段存在着不同的领导力发展问题, 但凡组织角色发生转折都意味着企业对于领导人的能力要求、工作价值观和时间分配上都有不同, 企业要清楚派出去的关键人才的特点。

人力资源的管控模式基本可分为四种类型, 分别体现总部不同的管控程度, 从松散管理型到政策指导型, 到操作指导型, 最后是管得最细也是最全的全面管理型, 总部分别扮演着建议与指导、战略伙伴、管理专家和监督与服务四种角色。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类型时, 需要对不同因素的重要性与管理度进行分析, 并加以平衡。为了有效承接与支撑企业全球业务战略, 全球化的人力资源战略中还要设计与搭建各级人力资源管理机构。

人力资本现已成为企业最重要资本之一, 要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 企业人力资源的国际化便成为TCL集团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TCL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战略以解决如何吸引更多的国际型人才加入, 以及应对实行人力资源国际化战略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一、人才国际化与国际化人才

“人才国际化”, 专家定义如下:一是人才构成国际化;二是人才素质国际化;三是人才活动空间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加速, 企业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拼, 而人力资源已成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大举开拓海外市场的TCL集团来说, 企业所需要的员工的综合素质、对海外市场的适应能力都将有所提升。并且, 随着集团海外业务的增长, 各分支机构对本地化人才的需求必将随之增加。目前, TCL集团外籍员工占集团总人数比例为17%, 未来3至5年, 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这为TCL集团人才的选拔、培训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挑战。

人才国际化战略离不开国际化人才。TCL集团的发展愿景决定了其对员工素质的高要求:不仅应具备出色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还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激励、自我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提高集团管理人员的素质, 适应人才国际化战略的要求, TCL采用内部提升和外部引进并重的人才战略。一方面, 对现有的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国际化企业经营运作能力的系统提升, 有计划地选派部分人员到海外企业交流任职或到国际一流的商学院学习等;另一方面, 以全球化视野, 搜寻、吸纳具有国际化经营背景的高级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 迅速补充到关键岗位;并在国内引入具有潜质和一定经验, 尤其是有外资企业工作经历的各类专才, 作为国际化人才的后备队伍, 加以培养锻炼。

二、应对人力资源国际化带来的管理挑战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随之带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而且只要企业想赢得竞争优势, 它们就必须重视这些问题。一旦企业做出了到全球舞台上去进行竞争的选择, 它就必须想办法去管理那些被派往国外的雇员, 以及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体系, 使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认同企业文化, 并在这一文化框架下有效地开展工作。

1、雇员管理

面向国际化的企业集团所要面临的雇员问题较之国内企业, 要远远复杂的多。一方面, 作为多元化企业集团, 如何才能在既不丧失各个事业群的灵活性, 又能掌控整体发展方向的情况下整合集团雇员管理体系?另一方面, 进入海外市场的企业中必须有一些熟悉该国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的专家, 而这通常要求企业必须雇用一名或多名东道国的本土雇员;企业还必须雇用许多“内派雇员”———在公司总部中工作的来自不同国家的管理者, 以促使集团决策的国际化;此外, 企业很可能还要从非母国的其他国家选派管理人员到另外的国家从事工作。如何有效地选拔到优秀的东道国本土雇员, 集团总部与分支机构人力资源部门职能如何界定?

目前TCL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为集团总部、各事业本部、各下属企业三个层次, 其中多个事业本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各不相同, 有的采取“矩阵式”的管理, 即一个事业本部设一个人力资源中心, 横向联系各个事业部, 纵向联系下属企业, 实行人力资源派出制, 被派出的专员接受直线经理和人力中心的双重领导, 目前看来这种运作相对来说有一定难度。TCL更多的还是采用直线职能制, 即本部有一个人力资源部, 各下属企业设有相应部门, 目前仅这一级的人力资源经理就将近百人, 大家各有一套工作方法, 这样一来虽然人员比较庞大, 但是运作起来却相对比较简单。由此可见, 人力资源体系的搭建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 当三者都能协调一致的时候, 这个体系就是有效的。

2、克服文化差异

面向全球化市场的企业还必须认识到, 它们所面临的这些市场并不是它们母国市场的一种简单对应。企业必须对当地的文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并且努力去在这种文化框架之间开展工作而不是与之相对抗。比如:麦当劳公司就非常重视通过雇用已经接受公司价值观的人来强化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因此, 一方面, 企业需要带着它们自己的总体哲学进来, 然后再把它们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或市场之中去;另一方面, 企业需要通过有计划的招募、培训等手段让来自不同文化的雇员认同自己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 尽快地融入企业的日常工作中。

多元化移民文化的价值观一直是TCL的骄傲, TCL倡导“尊重学识、注重才能;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敬业诚信、团队协作;包容文化、兼收并蓄”的人才成长环境, 在进入全球市场时, 这一文化将有利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尽快地融合为一体, 有效地开展工作, 进而转化为强大的企业竞争力。

面对企业竞争全球化和中国贸易开放的大环境, 面对国内、国际市场两线作战的局面, 面对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自身情况,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的道路上, 企业一方面要注重内部纵向的人力资源管理,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横向的国际化人才的资源整合, 从而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企业实际状况的人才战略发展道路。

摘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尝试跨出国门, 实施国际化战略。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是保障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实施人才战略的举措, 并具体分析了TCL集团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才战略案例。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推进城市化进程 篇2

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实际来看,经过建县50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02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916万元,比“九五”末增长36.6,年均递增16.9。全县人均GDP达到19650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997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48.3和21.3,年均递增21.8和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2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97元,比“九五”末增长12,年均增长5.8。经济综合指数在全省86个县市中排名第8位,在全省22个少数民族县中名列第1位,在全市县市区排名第3位。结合自身实际,我们提出在今后20年内,分两个阶段迈进,到2012年提前八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把阿克塞县建成全国一流的少数民族富裕县,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自治县的资源特点和区域发展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仅是适应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

一、加快培植工业经济,构筑工业强县的新框架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强有力的工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是一句空话。阿克塞县的工业在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工业体系趋向多元,由单纯的石棉采选拓展到矿山设备、石材加工、炸药、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等10多个门类;工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石棉工业集团公司万吨选厂扩建项目、神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铵锑油炸药技改项目、塞阳石棉设备制造公司选棉设备生产项目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相继建成。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西部石棉市场的建成有效地规范了石棉生产经营行为。工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到2002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6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6776.9万元,比1992年翻了3番;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56;全县工业企业从业人数达到3430人,占县内从业劳动力总数的60;工业税收完成1568.4万元,工业直接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95。地方工业的稳步发展,不仅保证了自治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克塞经济要迅速发展,必须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今后我县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思路是: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发掘和培植,构建有竞争优势的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树立大农牧业观念,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加快石棉等工业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加快具有民族特色轻工业的发展,以争取较大的经济利益;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产业群落优势,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以减少地区经济发展风险,提高成功率。到201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9.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4亿元,年均递增9.6,占GDP的52,个体私营经济成份占所有制成份的80以上,科技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5。适应时代发展变化,树立竞争优势观,沿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培育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工业经济强县。为培育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亟须将比较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思路结合起来,完善开发政策,制订竞争优势导向的跨越式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制订和战略规划,确定未来经济发展的路标,明确鼓励、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为这些产业的发展进行制度安排(如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创业风险基金等)和组织构建(如建立民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从而在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途径推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高。加快工业化进程主攻“六个方向”:

1、以石棉为主的工业经济向股份制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石棉工业是阿克塞县的主导产业。以石棉为主的工业经济向股份制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就是各个骨干企业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本质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选择股份制、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以资产为纽带,企业间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组建专业化的企业集团,对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外成为具有相当市场竞争优势的规模较大的竞争者。组建甘肃塞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力争早日上市,募集全社会资金,发展阿克塞经济。

推进延安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构想 篇3

一、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战略重点

(一)主要思路。

根据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把优势资源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用信息化加快传统工业发展,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并重,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并行,大中小项目共抓,各类所有制企业并进的方针,做大做强石油、煤炭、卷烟、电力骨干产业,大力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产晶加工业,加快建设千万吨原油产能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和子黄煤化工煤电工业新区、延安科技工业新区,基本实现工业化,推动延安工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发展重点。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市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工业化是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在明确思路和目标的前提下,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倾斜投入,集中建设。

1、千万吨原油产能基地建设。认真搞好开采秩序整顿,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加快勘探开发,形成规模经济。通过新区勘探和老区扩边,把新井建设和老井挖潜相结合,到2005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2亿吨以上。原油产量达到550万吨,到2010年,地方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以上,成为大型原油生产基地,跨入全国大油田行列。加快建设安塞、吴旗、志丹和西区一姚店500万吨输油管线设施。

2、石油化工业基地建设。以发展燃料化工型产业为重点,加快扩能改造,实现采炼平衡和一、二次加工配套。在搞好燃料油炼制的同时,重点发展乙烯、丙烯等烯烃类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适应原油生产,扩大加工能力,把常压蒸馏装置由现在的500万吨/年提高到1000万/吨年,2010年原油一次加工量达到千万吨以上。把催化裂化装置由现在的250万吨/年提高到500万吨/年,2010年原油二次加工量达到500万吨以上,实现一、二次加工平衡配套。同时加快建设50万吨/年乙烯、8万吨/年聚苯乙烯、25万吨/年聚丙烯、65万吨/年气体分馏、12万吨/年MTBE等重点化工项目。放宽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私营经济利用石油辅产品发展小型精细化工。2005年基本实现燃料型向燃料化工型转变,到2010年建成石油化工基地。

3、子黄煤化工煤电工业新区。建立存量资产调整机制,强化资源管理,重视和加强煤电和煤化工等深加工项目的建设,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形成勘探、开采、运销、精深加工一体化经营,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4、延安科技工业新区。结合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和产业升级,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应城市建设为方向,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规划建设好延安科技工业新区。把新区做为招商引资的载体,吸引外来客商入区发展。同时把我市具有潜力的企业集中到园区,使工业新区成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带动点。今年力争一批企业入区发展。

二、推进延安工业化的战略措施

(一)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确保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目标实现。

我市工业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主导,并为今后加快发展打下了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还将要继续依赖于工业经济的支撑和保障,依赖于能源工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因此全市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树立工业强市、工业富民的思想,把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加快工业发展振兴全市经济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识,全民努力,积极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支撑工业经济的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

以做大做强骨干产业为重点,抓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根据“两基地、两新区”规划,在加快石油开采企业技术改造的同时,集中力量组织实施石油化工项目;在开发高起点、高标准煤田的同时,重点实施煤电、煤焦油、半焦提取和煤化工深加工项目;加快烟厂技改,上规模上档次;争取大容量火电厂的引资建设,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以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为方向,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推进农业工业化为目标,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壮大工业经济,实现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建立和充实项目储备库,做好项目的包装策划和市场推介,实现网上推介。加强领导干部和部门包抓项目责任制,对项目准备、包装策划、资金落实、建设管理进行全程服务,全程推动,全程监督。

(三)加大改革力度,实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1、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民有民营为取向,采取出售、兼并、破产、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改革国有企业,加快国退民进,鼓励、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从根本—卜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市财政可根据每年新增财力情况,切出一块资金作为改革成本投入,主要用于解决国有企业拖欠职工“两金”、工资和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用不足等问题,加快企业改革步伐。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纫带,以优势企业为核心,打破行业、区域和所有制界限,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整合石油、煤炭资源,实现集团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加快机械、电机、轻工、白酒等行业存量资产整合,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具备一定经济、技术实力的“小巨人”。

3、加强企业管理。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经营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着力抓好企业决策管理、朋务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管理等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四)加强服务引导,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宽松的政策和舆论环境。按照“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灵活运用政策,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宣传十六大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定位,要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关心、支持、参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氛围。

2、转变职能,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针对当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还比较脆弱的实际,要加快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规范行为,强化服务,切实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人才交流、招商引资等全方位的服务。

3、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帮助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存户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除积极争取并落实好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如低息贷款、专项贴息贷款、税收减免等外,结合我市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调查,制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尽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非公有制企业信用考核体系,妥善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融资难问题。

(五)实施技术进步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水平升级。

一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立面向行业,服务社会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扭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把科技引入工业发展主战场。二是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对石油、煤炭、卷烟、机械等骨干产业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的力度,使老企业实现技术进步,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依托,选准对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共性、关键性的课题,集中攻关,力争在重点项目建设、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新突破。三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产品设计开发水平的提高以及工艺技术变革;通过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等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的变革,缩短时间和空间,降低成本。把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相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引进工业发展所需资金和技术。

1、充分利用国家加快西部发展的政策,争取国家、省上对重点项目尽可能多的支持。我市的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需要,要加强该类项目在国家和省上的立项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的国债贷款或资金补助。凡是有可能在国家和省上列项的项目,无论是基本建设项目还是技术改造项目,都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进行申报立项。要充分利用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投入扶持发展基金和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为重点项目建设筹措资金。

2、以项目为导向,外引内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抓住陕北资源开发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并制定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要以有吸引力的项目为导向,把利用外资与技术引进有效结合起来,对一些投资大的重点项目可借鉴国外的批租方式(BOT)筹资,争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有关国家对能源等项目的贷款或出口信贷。积极开展优势互补,与沿海和国内一些发达省份、地区,通过联合开发、技术引进或补偿贸易等方式,在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产业领域进行项目合作。一方面把眼光盯住大财团、大企业,引进资金建设大项目;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建设精细加工项目。把引进外资同利用国内资金很好的结合起来。

3、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治的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继续简化审批事项,取消不合理收费,搞好服务指导,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切实改变引资过程中引不来和留不住的现象,同时要创造条件扭转我市一方面资金紧缺,另一方面大量资本外流的局面。

(七)强化政府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功能,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战略进程 篇4

一、目前我国大学竞争中出现了不和谐现象

竞争始终是大学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但是有些大学为了获取资源, 纯粹为竞争而竞争, 甚至出现为获取某种资源而牺牲自己的发展目标的盲目竞争。目前大学的定位缺位就是这种情况。另外, 由于制度安排的原因, 出现有违教育规律的竞争现象, 如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 有些大学不是去挖掘自身的竞争力, 而是通过“跑步 (部) 前 (钱) 进”等破坏竞争游戏规则的方式来获取教育资源, 从而造成大学间竞争的不和谐现象。具体说来, 目前大学间的不和谐竞争主要有:

第一, 不同层次大学间的错位竞争。

大学的竞争主要是发展的竞争, 但大学竞争目标和发展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有时甚至相互冲突。大学竞争的目标是要在竞争中胜出, 占有更多的资源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为自身发展和目标实现创造更好条件。大学发展的目标则是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是教师、管理者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对社会和环境的深入适应和广泛协调 (佟玉凯等, 2006) 。由于竞争目标和发展目标的不一致, 导致大学间竞争出现了错位竞争现象。

为了更好地发展, 大学必须有自己的发展目标, 但是由于学校定位模糊, 别的学校有了什么发展目标, 马上闻风而动瞄准其目标, 不管别人的目标是否与自己的发展目标一致, 也不管自己是哪一类型的学校。如精英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传播、发展高深学问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型、学术型的精英人才, 但我国许多精英型大学却积极参与到一般大学的竞争中来, 出现大学竞争目标和发展目标的不一致, 形成不合理的错位竞争。

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 始终在明确的分工的基础上, 把握着精英型大学与大众型大学的界限。精英型大学代表着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和层次, 是以传播、发展高深学问为其目标的特殊社会组织, 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型、学术型的精英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机构。大众型大学是在教育民主观念下, 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原则, 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通过扩招这种形式来推动的。原本应培养精英人才的大学也参与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来, 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是由像美国的社区学院和日本的短期大学之类的机构来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任务, 而是由高水平大学大量地扩招而成为大众化的主力军。这就混淆了精英型大学和大众型大学的界限。我们在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大众化”现状, 其中一批精英型大学也卷入了大众化的浪潮, 造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错位发展。因此, 所谓竞争错位是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错位发展, 即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没有选择地方性院校、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而是选择了扩大原有高水平大学的招生规模 (主要是数量增长) 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的发展模式。

第二, 相同层次大学间的混乱竞争。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是分层次来调配的, 而对于同层次的大学, 则通过设立一定机制来分配。如英国的教育拨款制度, 就是先基于大学竞争力的评估来分配教育资源, 从而促进大学间的良性竞争。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此类分配机制, 在教育资源集中于教育管理部门的情况下, 出现了“跑步 (部) 前 (钱) 进”来争取教育资源的混乱竞争现象。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却仍然由政府“看得见的手”进行调节。为了在政府的资源调配中获得竞争优势, 大学间展开了角力。就像“跑步 (部) 前 (钱) 进”一样, 每个大学都要求得到政府的关照与倾斜, 进京争高等教育列计划、上项目等“外交活动”就成为必然。从而出现教育资源配置不是基于大学竞争力, 而是基于“跑步 (部) 前 (钱) 进”的混乱局面。高等教育计划的盘子是刚性的, 大家就只好在“瓜分”比例上动脑筋, 各自强调自己的“客观”实际, 各自夸大自己的“需求”理由, 无规则、人格化的交易变得普遍[1] 。对大学而言, 中央的高等教育资源:指标、计划等, 无疑是“大锅饭”, 谁要到归谁, 谁先要谁得益。

二、大学不和谐竞争滋生的负面影响

第一, 阻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高水平大学虽然在低层次大学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但是他们的竞争目标与自己应有的发展目标相背离。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传播、发展高深学问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型、学术型的精英人才, 最终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然而, 大学的精力和资源毕竟有限, 如果什么发展目标都去追求, 就什么都发展不好, 只有集中力量, 全力地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这一目标努力, 才能尽其所能、办其所成;否则, 将伤害到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

第二, 挤压低层次大学发展空间。

由于我国大学间存在错位竞争现象, 高水平大学在竞争中有着优越的条件, 他们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低水平大学将处于受积压的局面。如在大学招生人数急增而高中学生总数一定的条件下, 考生的选择机会自然大大地增加, 由于办学水平不同, 他们自然更愿意选择水平较高的大学。对那些高专、高职、民办院校和地方院校当然是漠然视之。这些院校相对于高水平大学一直处于“二级市场”, 是考生无可奈何, 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造成了这类院校报到率较低, 绝大多数院校有近20%的学生不报到, 有的院校甚至有30%多的学生不报到[2] 。这些在发达国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的大众型高校, 在高水平大学急剧扩张的挤压下, 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反而出现了生存的危机。

第三, 导致大学间无序竞争。

在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大学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表面看来美国市场化最厉害, 竞争是无序的。但实际上在美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内, 大学间的竞争是在同一个层次的竞争, 比如哈佛大学会和耶鲁大学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去竞争, 另外, 州立大学系统内部会有竞争, 而社区学院之间也有竞争。但是, 不存在哈佛大学与当地社区学院之间的竞争。而中国现在是一种整体的无序竞争, 归根结底是高等教育错位发展造成的。例如, 有的著名大学本科以下层次的成人教育规模庞大, 与地方大学争夺市场, 地方大学又把眼光瞄准国家级的大学, 而不同专业方向的大学又瞄准综合大学, 等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 大学本身要定好位。从政府职能来讲, 不在于具体管理好哪所大学, 而在于目标的制定, 通过政策和资源分配来逐渐使高等教育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多样化格局。

第四, 不利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

知识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由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 不仅需要精英型大学从科技创新源头提供资源, 同时需要大量能够理解并进而对创新科技成果进行消费的大众型大学。以美国为例, 其成功之处, 在于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 一些精英型大学仍然维持着其精英特性。这些精英大学在知识创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人把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归功于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 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研究生教育, 培养出了一流的人才。另外, 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 仅依靠精英型大学在源头上进行科技创新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有大众型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来传播和应用这些创新的科技成果。无论科技怎么先进, 如果不能被消化利用, 只能导致这些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 白白地浪费掉许多有价值的科技资源。然而, 科技应用者科技文化水平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科技需要的满足程度, 就个人科技文化水平而言, 如果科技文化水平低, 缺乏对科技的理解力, 个人对科技需求一般会处于较低的水平;反之, 如果科技应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高, 对科技理解力强, 个人的科技应用层次一般会提高。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培养大批大众型人才, 提高了美国整体的科技文化素养, 从而对科技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精英型大学与大众型大学一道构成了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科技生产、扩散、转移的网络系统。

三、走向和谐:大学间竞争的战略选择

大学需要协调各种内、外矛盾与关系,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达到大学间竞争的和谐及其共进的局面。

第一, 建立大学资源分配的竞争机制。

当前,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及其激励机制看作是一种比直接的行政手段更为有效的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作为当今比较先进、科学的拨款体制, 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关注和效仿。为了避免出现上面我们分析到的大学间的不和谐竞争现象, 我们可以参考英国教育拨款机制, 为我国大学建立竞争的游戏规则。英国大学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 可自主地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政府的高等教育公共经费对高等学校的资助, 是通过政府资助或者政府购买的形式实现的, 对高等学校的资助也不是政府直接拨款, 而是通过具有中介机构性质的专门拨款机构分配资金。这是英国高等教育拨款体制最重要的制度特点。虽然政府部门不与大学直接发生关系, 但政府的干预和控制并未失去。政府确定对高等教育拨款的资金总额, 并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的政策目标和重点提出资金分配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比例。拨款机构依据国家确定的原则, 提出和改进具体操作办法, 通过透明、公正的方式把资金分配到各个高等学校。教学拨款主要体现公平性原则, 相近的教学活动按类似的单位标准拨款, 科研拨款则主要体现竞争性原则, 科研能力强、业绩优者可获得更多的拨款, 而不是基于“跑步 (部) 前 (钱) 进”等非正当手段。

第二, 以大学间战略联盟求和谐竞争。

和谐与竞争的关系不是绝对对立的, 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一致, 战略联盟就是最有效的途径, 因此, 大学必须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实现和谐与竞争的统一。大学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松散灵活的形式, 有许多合作方式[3] 。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资源共享方式。大学间的资源共享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和教育资源紧缺的状况, 使教育资源能够发挥尽可能多的用途。如20年前, 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决定合并他们的图书馆资源, 向两所大学的学者开放。现在随着电子技术以及交通系统的发展, 在两所大学运送信息、资料、孤本、善本变得十分容易。这对于教职员工也相对便利了许多, 系的规模也更大, 两校学生可以互相选修课程。两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4] 。 第二种是共同开发项目方式。不同大学可以就一个项目签订合同或协议。这种方式往往是通过双边的协议, 围绕着某一项目进行合作。而项目的内容则比较广泛, 可以是一门课程, 也可以是一项研究, 甚至是联合成立一所网络大学。如美国国家技术大学于1984年建立于科罗拉多州, 通过卫星向全美国传送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它是由24所美国著名大学的工程技术和管理联合提供课程[5] 。这是共同项目开发成功的典范。

第三, 在差异化定位中选择战略。

社会对大学充满着各种期望和要求, 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期望, 我们的大学都必须予以满足。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弗莱克斯纳所说的:“大学不是风向标, 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时满足社会的需要, 而不是他的欲望。” 各大学都应当就自身的实力、定位和目标进行反思, 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寻求适合的发展空间,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而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行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要求找准定位。定位的关键是理性地找准“细分市场”, 即针对市场对大学及其培养的人才千差万别的需求进行细分, 将整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消费者群。通过市场细分, 学校能向市场提供独特的教学、科研及人才服务, 使市场需求得到更为有效的满足, 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

差异化战略要求发展特色。学校要致力于突出重点学科, 强化优势领域, 形成自身特色:包括学科特色、专业特色、教师特色、文化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英国的卡迪夫大学在合并方案中, 把选择重点学科予以突破作为重中之重, 以期尽快建成几个世界一流学科。经分析, 该校认为生物医学、心理学、城市和区域规划学三个学科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因而加强了这几门学科的建设。截至2002年, 已有7个专业列为英国最高级学科5星级, 学校排名从全英第16名跃升到第7名, 进入世界前100强, 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6] 。

摘要:我国存在不同层次、类型大学间的错位竞争以及相同层次大学间的混乱竞争两种影响和谐的竞争方式。不和谐竞争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如挤压低层次大学发展空间, 阻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导致大学间无序竞争, 不利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等。促进大学和谐竞争的战略为:建立分层次大学的资源分配的竞争机制, 以大学间战略联盟求和谐竞争, 在差异化定位中选择战略等。

关键词:定位,大学,和谐,竞争

参考文献

[1]孟翔君.从“寻利”到“分权”: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迁的轨迹与趋向[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1, (3) .

[2]王柏玲.名校扮演什么角色?[N].文汇报, 2001-10-15.

[3]阳荣威.后合并时代高校的选择:战略联盟[J].高等教育研究.2005, (9) :37-40.

[4]亨利.莱文.中国大学的有效资源配置[A].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2.

[5]丁兴富.美国国家技术大学[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3) :71-75.

黑龙江垦区加快畜牧业发展战略进程 篇5

黑龙江垦区加快畜牧业发展战略进程

黑龙江垦区对畜牧业实施21世纪可持续发展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策略,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制定了到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作 者:李馨 靳锐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刊 名:黑龙江畜牧兽医 PKU英文刊名:HEILONG JIANG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NE年,卷(期):“”(8)分类号:F307.2关键词:黑龙江垦区 发展 畜牧业 战略进程

战略进程 篇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我国在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如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速度慢,直接的影响到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本文简要介绍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定位,同时给出加强城镇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战略规划的对策,从而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 高等职业教育 战略 对策

一、引言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完善布局和形态的情况下,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提升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要想加强城镇化的进程,就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发展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出现代城市建设所需的各种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定位

1、农村劳力向城镇化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不足和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和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肩负着城镇就业和产业结构优化使命,要不断的给劳动力提供各种受教育的机会,更好的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各项技能,從而来更好的实现就业、择业和创业,让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更加科学合理,为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促进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平台和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将转移的劳动力获取相应的专业技能,要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从而来获取谋生的能力。而通过工作方式的转变、思维及其价值观方面的变化,都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肩负起城镇人们的培训和教育认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确保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3、高技能和高水平劳动力提供者。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初级和中级方面的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很高,高技能方面的人才依然很紧缺。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改变这种现状,不断满足经济结构的需求和产品转型,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和综合型人才,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4、补充和保障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有效的引导农民,很好的将农村劳动力进行合理的转化,促使劳动力转移有序进行。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培训,能够提高他们适应和生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强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可供我们使用的优势资源,有效提高我国城镇化的竞争力。

三、加强城镇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战略规划对策

1、转变传统落后观念,通过宣传引导,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处在一个边缘化的地位,虽然在过去的几年内,政府和社会逐渐的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对于城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在相应的政策制定和宣传引导方面,依然不够重视。因此,政府要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财税和相关产业政策,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法案,通过宣传和引导,让广大人们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来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

2、加大投入,提高高职教育的办学能力。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投入方面,与普通高校相比,投入明显不足。在国外,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很多学校依然是采用传统落后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主要是学习相关知识理论,而对于实践这一块,则是由于资金欠缺,造成了实验室和培训基地远远无法跟上当前社会的需求。我国政府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不断的鼓励和吸引相关的企业、团体等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中来,从而来最大限度的满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3、校企结合,实施项目教学和就业教育的新模式。对于当前不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让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够不断的根据国家和当地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定位,进而来快速的调整专业方向和相关课程。不断的通过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让政府、家长、社区、学生等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要切实的做到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就业市场来决定所学专业及其课程,从而与城镇化的进程保持一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设置相关的任务和项目载体来进行教学,坚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将职业教育切实的变成就业教育。

4、构建科学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已经逐渐建成,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民变为市民,致使所需的技能和教育培训处于缺位的状态,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不能满足他们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需求。政府很有必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要从资金、制度和政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不断的完善城镇化进程中的高等职业教育,针对乡镇传统的农技站,当地各级政府要加强重视,通过拨付财政资金,来提高相关科技人员的收入,激励他们将真正的科学技术送到农民手中。通过当地政府部门牵头,将城市中的大学,如农业类学校,定期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班,通过政府进行资金补贴,形成一套完整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让农村中剩余劳动力也获得相应的技能,从而来更好的适应城镇化进程。

四、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很好的促进城镇化的进程,就必然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的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不断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构建科学、合理和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从而来促进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标胜; 戈雪梅;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作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06).)

[2]曾家,王娜.城镇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动力与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14,(06).

[3]阚大学,吕连菊.国外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7).

战略进程 篇7

一、研究区概况

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州) 位于甘肃省南部, 甘、青、川三省交界处, 东与陇南市、定西市毗邻, 南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交界, 西连青海黄南、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 北靠临夏回族自治州, 东西长360.7km, 南北宽270.9km, 土地总面积3.83万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8.42%。甘南州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积石山、西倾山、岷山由西向东蜿蜒。全州平均海拔3000m左右, 年均气温1.7℃, 无霜期120~180天, 年降雨量400~800mm, 区域气候复杂多变, 常有冰雹、干旱、霜冻和春季风雪等灾害发生。

甘南藏族自治州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七个县和合作市 (见图1) , 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州内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 总人口68.92万, 其中藏族人口占55.60%, 农牧业人口占80.2%。全州作为青藏高原东缘地带的落后民族地区, 农牧民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及同类民族地区平均水平, 全州有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32.15万人。2011年全州农牧民人均收入2383元, 居全省14个市、州和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的后几位, 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夏河县和合作市5个县 (市) 被列入国家扶贫重点县。根据相关经济学理论对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标准, 可以得出全州仍然处于传统经济阶段, 属于城镇化进程中从前期向中期过渡的初期阶段时期。因此, 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 城镇化发展的难度非常大。

二、甘南州城镇发展的特殊环境背景

(一) 地处西北内陆, 远离我国经济中心, 不是我国参与全球化的重点区域

甘南州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甘肃省西南部,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且远离我国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 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的距离均在2000km以上, 故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属于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非重点区域。

(二) 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南缘, 是甘青宁农牧交错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甘南州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区, 在气候区域类型上属于青藏高原地区与中温带东部地区、暖温带东部地区的过渡区, 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甘青宁农牧交错区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甘南州4.5万km2的面积中, 草原面积占70.3%;总人口中, 牧民人口占40%;全州国内生产总值中, 畜牧业产值占31.64%;农业产值中, 畜牧业产值占60.3%;农业增加值中, 牧业增加值占55.08%;牧民人均纯收入80~90%来自牧业。

(三) 地处甘肃西南部, 属兰州都市经济圈向西南辐射的前缘地带

依托都市经济圈, 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既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做法, 也是我国一些发展较快地区的成功经验。甘肃省省委、省政府在统筹考虑甘肃区域经济发展与兰州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构建大兰州都市经济圈的构想, 形成以兰州为轴心, 以交通时间为半径, 以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为取向, 构建“两圈五带”的兰州都市经济圈空间格局。在兰州都市经济圈发展战略中, 甘南州距离兰州较远, 处于兰州都市经济圈的外围边缘地区, 属于兰州—临夏—甘南的经济协作带, 是兰州都市经济圈向东南、西南方向扩散的前缘地带。

(四) 兰州—临夏—甘南—九寨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中转点

在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中, 甘南州被列为限制开发区, 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受到限制, 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旅游业被称为世界无烟产业, 其发展不仅能创造财富, 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甘南州位于我国青藏旅游区和西南旅游区的结合部, 是入藏旅游的重要门户。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过渡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赋予了多元化旅游资源, 为开发多种新型旅游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旅游资源原生态特性非常突出, 有强大的吸引力;3.人文旅游资源品位高, 具有区际比较优势;4.原生态藏族文化资源与原生态自然旅游资源组合优势明显。

三、甘南州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及其特征分析

(一) 甘南州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建国以后, 根据甘南州城镇水平变动的情况, 可将甘南州人口城镇化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政策指令导向型发展阶段 (1949~1978年) 。

1949~1959年, 随着甘南州各级政权组织的建立和国家对甘南资源的开发, 大批外地工人和技术人员来甘南工作, 形成了甘南州城镇化的第一个高峰, 50年代甘南州净迁入人口37218人;1960~1963年, 为了度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 甘南精简职工队伍、动员城镇居民返回农村, 大量人口外迁;1964~1978年, 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城镇化水平由1964年的7.19%增长到1978年的12.16%。

2. 自主流动发展阶段 (1979~1992年) 。

由于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口向城镇迁移、聚居速度加快使得城镇容量增大, 全州的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1992年甘南州的城镇化水平达到15.78%。

3. 经济推动发展阶段 (1993~2010年)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 户籍制度的逐渐宽松, 为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平台。1997年合作市的建立, 更是促成了甘南州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至2010年甘南州城镇化水平为22.90%。

(二) 甘南州城镇体系发展现状

河流和交通线的分布是控制甘南州城镇空间分布的两个基本要素, 引导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向。2011年末, 甘南藏族自治州共有1个县级市, 7个县城、15个建制镇, 形成了以合作市为中心、以县城为次中心, 以乡镇为主要构成单元, 以国道和省道为骨架, 以县乡公路为纽带的城镇体系分布格局。规模大于5万人的城镇有1个 (合作市) , 2.5~5万人的城镇有1个 (临潭县) , 1.2~2.5万人的城镇有3个 (夏河县、迭部县、舟曲县) , 0.2~1.2万人的城镇有7个 (碌曲县、玛曲县、卓尼县、冶力关镇、新城镇、木耳镇、扎古录镇) , 小于0.2万人的城镇有11个 (见图2) 。

(三) 甘南州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分析

1. 城镇化的“量”有所提升, 但城镇化的总体水平较低

从甘南州与甘肃省、中国和世界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情况来看, 甘南州的城镇化率远低于世界、中国和甘肃省的城镇化水平, 且城镇化率与甘肃省、中国的差距不断拉大, 说明甘南州的城镇化进程较为缓慢。甘南州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2.16%提高到2010年的22.90%, 城镇化的年均增长率为0.34%, 远远小于同期甘肃省0.68% (1978年14.39%, 2010年36.12%) 和全国1.00% (1978年17.90%, 2010年49.95%) 的年平均增长率, 致使甘南州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和甘肃省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从1978年的5.74%和2.23%, 分别扩大到2010年的27.05%和13.22%。

2. 城镇数量少、规模小, 规模结构不合理

在甘南州现有的城镇中, 只有一个城市 (合作市) 非农业人口达到2.5~5.0万, 人口在1.2~2.5万的城镇有两个 (夏河拉卜楞镇、迭部县电尕镇) , 人口在0.2~1.2万的城镇有六个 (舟曲县城关镇、临潭县城关镇、卓尼县柳林镇、玛曲县尼玛镇、碌曲县玛艾镇、临潭县新城镇) , 其他都是人口在0.2万以下的建制镇, 有六个建制镇的非农人口不足1000人, 城镇规模普遍偏小, 难以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和辐射作用, 对区域的带动能力不足。

3. 城镇职能结构单一, 且上下自成体系

甘南州城镇职能结构分成三级, 即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县城大部分以行政管理型、农业服务型职能为主, 腹地多为农业经济区域, 由于城镇规模较小、产业特色不明显, 难以发挥其在县域经济中的集聚和扩散作用, 促进城镇职能的多样化发展。建制镇工业尚未成型, 商业不发达, 大多以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为职能。甘南城镇职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联系, 以行政关系为纽带。县城和其他镇接受中心城市政治文化职能的扩散, 低层次城镇接受高层次城镇职能的扩散;反过来, 中心城市、高层次城镇又为低级城镇提供指导和服务。

4. 城镇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交通、地形指向性特点

受复杂地形和历史发展影响, 甘南州城镇空间布局表现出明显的交通、地形指向性特点。城镇主要沿213国道、313、312、306省道以及其他交通干线呈相对密集的线状分布;同时,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 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 地形错综复杂, 河谷地区是城镇建设的精华地区, 在现状的16个城镇中, 有12个沿河流分布, 占总数的75%。就城镇密度而言, 呈“北密南疏”的状态, 北片包括合作市、夏河、碌曲、卓尼和临潭, 分布了城镇体系中的3/4的城镇, 其余三县 (玛曲、舟曲、迭部) 城镇分布稀疏。

四、甘南州城镇化发展的道路选择与战略构想

(一) 甘南州城镇化发展的道路选择

甘南州生态环境脆弱, 单位面积环境容量狭小, 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宗教文化的特征对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有特殊的影响, 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较多。城镇化发展不能超越腹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承载的“阈值”, 只受利润驱使而忽视腹地资源供给“有限性”的传统城市化路径必将导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 致使甘南州陷入无序化与非持续性。因此需要结合甘南州特殊的城镇化基底,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框架内构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型城镇化路径, 以强化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依据甘南州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定位, 立足甘南州实际情况, 按照“科学规划、因镇制宜、突出特色、梯次推进”指导思想, 以促进农牧区人口城镇化转移为主线,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走特色化、集约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甘南州城镇化发展应以提高城镇质量为主, 而不应该单纯追求数量的扩张, 追求单纯的城镇聚集效益而忽视腹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 则必然导致甘南州城镇化进程低效甚至失败。因此, 未来甘南州城镇化发展道路应选择“内涵挖潜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道路, 以特色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模式、生态旅游型城镇化模式、宗教文化型城镇化模式为主要选择类型。

(二) 甘南州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1. 发展特色化的城镇产业支撑体系

甘南州产业经济发展总体上仍然处于以畜牧农业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阶段, 传统产业经济发展始终是甘南州区域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与动力。不仅如此, 甘南州城镇发展的历史并非典型意义上的由现代经济发展 (特别是工业化) 自然而然导致的城镇化, 当地人口的非农化进程、人口城乡及其空间迁移模式、经济要素的聚集与扩散等问题, 在甘南州都具有极大的特殊性。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和区域生态发展的基本理念, 结合甘南州整体上处于限制开发区的基本功能定位 (国家和省域层面) , 促进甘南州产业经济发展逐步由传统畜牧农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将是甘南州城镇体系发育与完善的基本物质支撑;促进甘南州旅游业发展, 实现旅游业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双赢兼顾, 将是甘南州区域经济社会体现比较优势原则和符合甘南州实际的新兴产业选择。

2. 构建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城镇体系

通过分析甘南州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各级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交通运输条件等现状基础, 构建具有民族特色、规模适度、层次分明、由“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重点村+中心村+基层村”构成的城镇层次体系。打破地区之间和城镇之间的壁垒, 增强经济社会联系, 促进生产要素在各地区、各城镇之间合理流动, 有重点、有选择、有次序地发展现有城镇, 强化一个中心城市 (合作市) , 扶持两个片区中心城镇 (尼玛镇和电尕镇) , 优化五个县城 (拉卜楞镇、玛艾镇、柳林镇、临潭城关镇、舟曲城关镇) , 培育三个重点城镇 (郎木寺镇、冶力关镇、王格尔塘镇) , 完善一般建制镇和乡镇, 强化对游牧民定居点的培育, 构建和谐、有序的城镇体系 (见图3) 。使各级城镇体系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3. 优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甘南州正处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阶段,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将持续较长时间, 极化效应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所以, 要选择州内发展基础和潜力较好, 区位条件较为优良的区域作为甘南州的重点发展区域, 聚集州内主要的人口、城镇、产值等经济要素。甘南州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主廊道, 除了组织区域内部的空间联系与交流外, 更重要的功能是连接区外更高层级的发展中心。在空间结构上, 向北要加强甘南州与兰州—西宁都市经济区的联系, 向南拓展与成都—重庆都市经济区的往来。依托一个“主廊道” (以国道213为依托的主要发展轴线) , 发展两个“联系束” (以省道313和省道306为依托的两条次要发展轴线) , 组建三大“经济区” (合作综合经济区, 包括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卓尼县、临潭县一市四县;玛曲生态经济屏障区;舟迭生态农业经济区, 包括迭部县和舟曲县) , 服务于一个“总功能” (生态服务功能) , 全面推动甘南州城镇化发展进程, 进而实现区域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五、结语

甘南州生态地位重要, 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未来城镇发展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处于城镇化低水平缓慢发展阶段的“经济规律”的双重约束。在未来城镇发展中应根据甘南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甘南州城镇化发展的战略, 走“内涵挖潜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道路, 选择特色产业带动型城镇化模式、生态旅游型城镇化模式、宗教文化型城镇化模式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战略进程 篇8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中间业务

一、文献综述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 依据资金供求由供求双方调节, 以形成由央行基准利率为指导, 同业拆借利率为市场基准利率, 各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2004年, 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管制, 人民币贷款利率 (城乡信用社贷款除外) 基本步入“上限放开, 下限管理”阶段;2012年7月19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 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 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 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1]。至2013年7月20日, 人民币贷款利率基本进入上下限放开的阶段。

国内学术界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探讨已有20年左右的历史, 期间涌现出大量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观点。金菲 (1994) 综述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实施条件、实施障碍、实施思路以及几个认识问题[2]。周业安 (1999) 提出对僵化的利率体制的质疑, 认为现实中的利率双轨制及僵化的利率机制抑制了企业融资能力与经济发展[3]。黄金老 (2000) 指出由于利率管制使商行不能通过利率差别来辨别风险不同的贷款人, 高风险贷款缺少高利息补偿, 使银行处于风险收益不对称状态, 这种有明显弊端又无法实现期望好处的利率管制, 必将废除[4];并且黄金老 (2001) 将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分成两部分: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5]。许健 (2003) 重点从银行和企业两个方面研究利率市场化的约束和实践[6]。易纲 (2009) 陈述了三十年间,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提出浅层的问题主要是基准利率, 更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产权清晰、所有制多元化、打破垄断、有序退出、预算硬约束[7]。黄志龙 (2011) 重提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并指出长期利率管制造成的银行垄断、地下金融泛滥等负面影响及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8]。河北银行课题组 (2011) 在分析中小银行与大银行实力对比的基础上, 讨论了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小银行的影响以及中小银行的应对策略[9]。胡芸、刘明彦 (2011) 基于美日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 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10]。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李冀申 (2011) 从商业银行存贷款实际利差结构变化的角度出发, 分析影响实际利差变动的主要因素, 并据此评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冲击[11]。金玲玲、朱元倩和巴曙松 (2012) 基于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贷款利率及存贷利差的变化分析, 比较具体地指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银行净息差、银行业务转型的影响[12]。牛长平、赵建刚 (2012) 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下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及应对策略[13]。黄杰 (2012) 阐述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及演进方向的同时, 回顾了世界主要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历程, 借鉴国际经验分析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下的发展趋势[14]。李卫平 (2012) 研究了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银行零售业务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发展策略[15]。邱峰 (2012) 以利率市场化为视角说明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热销的原因, 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完善措施[16]。杜婷 (2012) 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银行业选择及其策略选择[17]。万荃、孙彬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和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的利率市场化相比较, 从而获得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对我国利率改革的启示[18]。周小川 (2012) 阐述了要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原因,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及几点考虑[19]。连平 (2012) 阐明了当前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带来的挑战及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尚需解决的若干问题[20]。杨涛 (2012) 说明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发展前景[21]。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加快, 使利率市场化走进了金融改革的日程表。1993年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 1995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思路,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 基本确定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2011年, 利率市场化被纳入“十二五”规划。因此, 利率市场化是发展的必然, 是我国金融业开放并走向市场的客观要求,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如表1所示。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

利率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 在给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发展带来利好的同时, 也给其应对同业间竞争等方面带来更大的挑战。

(一) 存贷款业务利差收窄压低银行利润水平

目前, 存贷业务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而利差收入则是其利润增加的主要动力。图1显示了我国四大国有银行2011年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银行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同时, 银行的存贷利差将会收窄即存款利率上升而贷款利率下降。

在逐渐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 资金存贷利率将会逐步由资金市场供求所决定。而存款利率存在上升的趋势, 是由于存在“金融脱媒”的现象, 即证券市场的发展吸引大量资金使流入银行系统的资金有减少的倾向, 因而商业银行若要吸引资金, 必须提供较有竞争力的存款利率;并且银行间同业竞争加剧使得各大商行为争夺大量的储蓄资金, 必须要根据金融市场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提升存款利率。故而, 在利率市场化深化过程中存款利率趋于上升。同时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将使得贷款利率不会太高, 原因有三:首先, 随着直接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如股票和债券等, 增加了企业的融资便利, 银行为了不失去自身信贷吸引力, 不会发放太高的利率贷款;其二, 利率市场化让各商行竞争加剧, 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但信用风险不高、财务状况良好, 且对信贷资金需求也相对较稳定的优质客户的争夺, 因此各银行为争夺和留住优质客户, 会提供较低的贷款利率;第三, 如若银行向一部分顾客发放高利率贷款, 那么将会使银行的贷款违约概率和损失率上升, 因为一般优质的客户不会选择高利率, 而选择高利率的客户为弥补其贷款的高成本会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其信用风险增大。

因此存贷利差会收窄, 而实际上这种利差收入的减少会对商行的收入和利润水平产生直接和巨大的影响, 使银行竞争进一步加剧。故而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将会使银行的存贷利差收窄, 其主业即存贷业务受到冲击, 降低商行的利润水平。图2显示了以美日韩为例, 其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平均利差的变化。

(二) 银行生息资产派生类业务收入增长不稳定

表2是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主要收入来源的分布表, 但是由于我国的金融消费文化和分业监管体制, 这些业务在中国还无法大规模开展。然而近几年银行中间业务虽然高速增长, 例如2011年,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比为18.39%, 比2010年提高了1.36%, 但其仍摆脱不了来源于利差转化之嫌。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的中间业务主要依靠三种方式———财务顾问费即审核中小企业还款能力及贷款资格、信贷承诺费即对已承诺贷给客户而顾客没有使用收取的费用和信贷资产转化的理财业务相关收入等实现。而这些中间业务的增长比较不稳定, 属于生息资产派生的收入, 非严格意义上的中间收入, 如果剔除这几部分收入, 中间业务占比仍然很低, 增速仍然不快。而且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 金融机构竞争加剧, 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使商行的信贷增速不断下降, 那么这些资产关联性的中间业务的增长也很可能无以为继。

(三) 银行将面临“理财存款化”现象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 会使当前“存款理财化”潮流向“理财存款化”逆转, 会因存款利率的上升, 使理财科目下的存款回归到存款科目。目前, 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更多的是为规避一些利率管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存款利率的上升, 储蓄的稳定收益和保值性会使其再次获得大量客户的青睐, 特别是对于有储蓄习惯的国内居民更是如此。

(四) 严重挤压高度依赖利息收入的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

由于目前我国市场集中度高, 中小银行市场份额低, 资本金规模小, 如图3所示: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半壁江山, 有绝对的话语权, 而包括股份制银行等在内的中小银行市场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并且中小商业银行过度依赖利息收入, 其收入与总收入之比高达近90%, 高于四大行的平均水平。实际上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然而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 同业竞争加剧、存贷利差缩减的同时, 中小银行为了生存的需要, 一方面不得不以比同业更高的存款利率和更低的贷款利率吸引客户, 导致成本上升, 利润减少;另一方面, 中小银行因之前资金来源的成本高, 会更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客户, 这易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而随着问题的不断累积, 竞争力弱的中小银行会逐渐被边缘化, 最终被市场淘汰。故而利率市场化的整体推进使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面对的压力相对更多, 受到的影响也更大, 其发展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

(一) 面对利差收窄, 走差异化道路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面对银行利差收窄, 不同的商业银行发展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大型银行来说, 因其银行规模大、客户资源比较丰富、营业网点较多、资金比较充足等优势, 其可主要侧重于发展中间业务, 并从自身特色着手, 明确自身市场定位, 确定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中间业务, 同时还要加强中间业务产品的品牌建设。因为品牌可以很好地展示出银行产品的业务属性及其特色, 帮助客户了解银行产品的业务功能, 方便其作出选择, 增强其对银行产品的认知度。从而提升客户对银行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这不仅有利于留住原有客户, 还可以发展新的客户群体。因为金融产品的同质性比较明显, 新产品推出后很容易被模仿。商行可以在新产品推出的同时塑造相应的产品品牌, 产品能够被模仿, 但是品牌无法复制。因此大型商业银行应在侧重发展中间业务的同时进行金融产品的品牌建设。而对于中小银行, 其服务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银行来说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因中小企业大量信息以“软信息”形式存在, 这种信息不易搜集, 而和中小企业处于类似地位的中小银行更易搜集此类信息, 并且中小银行在此类信息的搜集处理、信息的传输处理效率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中小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相对优势, 紧抓中小企业贷款业务, 从非正规的金融领域争取利润空间, 做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而不是急于扩张和过分强调提高中间业务占比。

(二) 拓展零售业务, 使其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十二五”规划里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长期发展计划,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融有向个人金融方向发展的趋势。而且从财富总量看, 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在2010年达到54万亿元, 同比增长28.6%, 而2011年更是达到了62万亿元[22]。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且个人财富的成长性比集体财富的增速要快得多, 这将会导致人们对银行零售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并且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大型企业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对银行的融资需求相对下降, 这导致商行存款流失的同时也造成了贷款资金供给规模的下降。相对来说, 银行零售业务则不易发生“脱媒”现象, 因而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度也相对较稳定, 并且零售业务相较于那些大额对公业务而言, 其在持续性和稳定性上有一定的保证, 因而发展零售业务是银行稳中求进的重要业务手段。同时, 各大商业银行提供的零售业务产品比较初级即产品较单一, 业务品种覆盖面窄, 缺少差异化的服务特色等, 故而零售业务可上升的空间较大。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 商行可以通过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

(三) 改变盈利模式, 用中间业务的增长来弥补利差收入的缩减

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要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需要发展中间业务, 通过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来弥补存贷款利差缩减产生的损失。并且抓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管制逐渐放松的机会, 密切跟进顾客需求, 并以市场为导向, 借鉴西方现有的经营理念, 结合我国市场现状和需求, 进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 丰富银行产品结构并提升服务效率。用中间业务的增长来弥补利差收入的缩减, 改善盈利模式。比如花旗银行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制定了不同的客户卡:如钻石卡、金卡、银卡, 并为索尼公司独立开发了联名卡, 有特殊身份识别功能的学生卡和其他类型的个人信用卡等, 此举为花旗银行在美国信用卡市场赢得15%的市场份额, 超过4900万的美国信用卡客户为花旗创造了约总收入60%的价值。银行间的金融产品存在着同质性, 既然同质, 那么对客户的吸引力是等效的, 如若想要吸引更多的客户, 就需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 研究发展出具有特色且不易模仿的产品, 这样才能确保其面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激烈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而表3所示是以美国实行利率市场化后为例, 为银行应对改革造成利差收入缩减的损失, 通过提高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弥补。故而, 商业银行应注重中间业务的产品创新, 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因为产品创新是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有效手段, 也是发展银行中间业务的源泉,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银行强劲的发展势头, 使其拥有竞争优势。

数据来源:胡芸, 刘明彦:《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及影响———基于国际经验的分析》, 《银行家》, 2011年第5期, 第103页。

(四) 理财产品向客户需求导向型发展, 提供多元化的理财服务

由于客户的风险偏好是多元的, 商行可以通过提高多元化的理财服务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并且通过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银行服务来为其争取客户资源。同时商行理财业务的努力方向应是由产品导向型向客户需求导向型演进, 要从客户角度设计产品, 规范自身销售行为, 逐步推进产品导向的单一发展模式, 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性发展模式转变。从国际经验看, 在那些已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市场上, 商行仍是把财富管理作为经营重点, 只不过他们的服务更高端、更全面, 多是提供顾问式理财服务、受托资产管理等高层次的财富增值, 而不是像我国目前为规避利率管制而大量产生的同质化、单一的理财产品。因此,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财富管理业务是我国商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重点, 其有利于商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占据竞争优势, 并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

战略进程 篇9

21世纪以来,知识产权成为各国增强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把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纷纷把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美国、日本、韩国由于成功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在本国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达到70%以上[1]。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国务院于2008年6月5日颁布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之后江苏省于2009年1月15日颁布实施了《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以下简称《纲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至今,《纲要》颁布实施已届三年,三年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研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进程,是对过去三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价,也是对未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的督促和展望。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一套统计指标体系以反映江苏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监测战略实施的进程[3]。因此,根据《纲要》要求,构建一套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程监测指标体系,确定各监测指标的目标值,适时监测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程,对于推进江苏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也为全国其他地区落实知识产权战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

1.1 监测指标体系设计目的

自知识产权战略颁布实施以来,学者们围绕知识产权战略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关于知识产权实施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林林总总,如高晴[4]、杨晨等[5]、吴红[6]分别从国家、区域、企业层面构建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现有研究成果中缺乏一套科学、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程监测指标体系。本文根据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需要和战略目标要求,广泛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四大方面设计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程监测指标体系,用以监测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进程,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供全面、详实的统计数据。

1.2 监测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构建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程监测指标体系,是动态监测江苏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程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为了建立一个可行的监测指标体系,首先要明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依据构建原则合理地设计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和指标内容。在遵循科学、全面、客观和准确的指导思想前提下,建立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程监测指标体系还需遵循下列原则:

(1)科学性。指标体系要是科学的,应能够体现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突出以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与服务和保护为中心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2)服务性。指标体系要遵循“政府为主”的原则,能够反映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总体情况,能够为政府管理部门监督、管理知识产权工作提供客观的依据。

(3)动态性。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效果的现状进行评价,还可以对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监测和引导的作用,考虑知识产权战略的中长期目标,确保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最终目标的实现。

(4)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实际操作中的评价指标导向,选定的指标数据要易于采集,计算方法简繁适中,且易于操作,相应的计算方法及各项数据易于标准化、规范化。

(5)可比性。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的概念、数据口径、时空范围、计算方法等方面要基本统一,并且设计的指标要具有普适性,而不能只有某个地区独有的经济、文化指标。

1.3 监测指标体系框架

《纲要》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要素齐全、充满活力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流转顺畅、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法规健全、执法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学规范、运行协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因此,基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紧扣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程的监测划分为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及知识产权保护四个子系统,由此设立4个一级指标,下设21个二级指标(如表1)。需要说明的是,该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是为政府部门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服务的,因此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尽可能包括《纲要》中提及的指标;同时,考虑部分指标包含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并没有将《纲要》中提及的所有指标包含在内。

以下对四个子系统及21个监测指标作简要说明:

(1)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国内三种专利年申请量”反映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活跃程度。“国内商标年注册量”反映一个地区企业的品牌数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版权年登记量”反映一个地区创作行为的活跃程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年登记量”反映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情况,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在举证等方面有一定价值。“植物新品种年授权量”反映一个地区植物新品种这种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国内三种专利授权量”反映专利申请的质量。“发明专利申请量”,按《专利法》第二条,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要经过实质审查才能获得授权,所以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和权利稳定性都最高,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指标,因而该指标能从一定程度反映专利质量。“驰名商标量”反映一个地区企业的品牌建设能力。

(2)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专利新产品”,指由知识产权局认定的专利新产品,其数目能衡量专利成果的转化能力。“计算机软件产业销售额”,计算机软件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版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该指标能从一定程度反映知识产权运用获取经济效益的能力。“技术市场成交额”,反映一个地区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能反映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企业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反映企业知识产权主体地位,衡量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知识产权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能力。

(3)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能力。“专利申请代理率”,也即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年专利代理量占总专利申请量的比重,反映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专利代理机构数”,反映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发展状况。“专利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数”,反映知识产权代理人员的规模。“政府财政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投入”,反映政府财政对知识产权的投入力度,可以用来评价政府用于知识产权管理的投入。

(4)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司法案件立案数”,反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也反映了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年立案数”,反映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力度,也反映了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司法案件年结案率”,反映知识产权司法案件是否及时得到处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反映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是否及时得到处理。

2 监测指标目标值的确定

《纲要》中规定了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成为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知识产权强省,并具体规定了2009—2013年重点应达到的目标要求。本研究中各监测指标的目标值主要是按照《纲要》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在2013应达到的目标值确定,同时参考《江苏省知识产权“十二五”发展规划》[7]和国内发达地区确定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值。具体而言,对于纲要中明确规定数值目标的指标,采用纲要中的目标值;对于纲要中没有明确目标值的指标,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一些指标设定的目标值为所能达到的最大值,一些指标设定的标准略高于地区当前发展水平,以期能客观反映出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各指标目标值设定如表1所示。

2.1 《纲要》中有明确目标要求的指标,其目标值依照《纲要》规定

《纲要》中有明确目标值的指标有9个:X1、X2、X3、X4、X6、X8、X10、X12、X14。《纲要》中明确提出2009—2013年江苏省在这些指标上应该达到的目标,有些目标值以绝对数形式表现,多数目标值以相对数(增长速度)形式表达。考虑到2008年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本文在根据速度目标计算相应指标的目标值时以2008年的数据为基期。

(1)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以上,故专利申请量(X1)的目标值以2008年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乘以1.15的五次方得到;

(2)商标注册量年均增长1.8万件,故商标注册量(X2)的目标值以2008年的商标注册量加上1.8乘以5得到;

(3)版权登记量年均增长10%,故版权登记量(X3)以2008年的版权登记量乘以1.1的五次方得到;

(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年均增长15%,故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X4)以2008年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乘以1.15的五次方得到;

(5)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故专利授权量(X6)的目标值以2008年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乘以1.15的五次方得到;

(6)驰名商标达到200件,故驰名商标量(X8)的目标值即为200件;

(7)计算机软件产业销售额年均增长15%,故计算机软件产业年销售额(X10)的目标值以2008年的计算机软件产业销售额乘以1.15的五次方得到;

(8)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省总量的比重达到55%,故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省专利申请量的比重(X12)的目标值就确定为55%;

(9)《江苏省知识产权“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十二五”时期专利申请代理率达到70%以上,故专利申请代理率(X14)的目标值就确定为70%。

2.2 《纲要》中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但有目标要求定性描述的指标,据此来量化其目标值

此类指标有10个:X5、X7、X9、X11、X13、X15、X16、X17、X18、X19,这些指标在《纲要》中规定要“大幅增长、明显提高、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我们采用功效系数法来计算目标值,步骤如下:(1)收集2007—2010年该指标的值,计算2008—2010年环比发展速度;(2)以2008—2010年环比发展速度的最大值作为满意值,以1作为不允许值,计算满意程度为90%的年均环比发展速度;(3)以该指标2008年数值乘以满意程度为90%的环比发展速度的五次方即为目标值。例如,“植物新品种授权量(X5)”目标值的计算如下:2008年江苏植物新品种授权量为40件,2008—2010年环比发展速度最大值为2009年1.85,则根据公式90=x-1max-1×40+60,计算得到满意程度为90%的环比发展速度x=1.6375,则目标值=40×x5= 471件。

2.3 《纲要》中没有明确目标表述且不能通过计算确定其目标值的指标,考虑江苏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确定其目标值

此类指标有两个:X20和X21。“知识产权司法案件年结案率”及“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理论上应以100%作为目标值,考虑到实际工作中不可抗因素,以及以往每年的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均大于司法案件年结案率,这里设置“知识产权司法案件年结案率”(X20)和“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X21)的目标值分别为95%和98%。

3 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纲要》要求,构建的监测指标体系包括8项“创造能力”指标、5项“运用能力”指标、4项“服务与管理能力”指标和4项“保护力度”指标,从全方位、全过程的角度监测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发展状况。通过监测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江苏省清楚地认识自身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总体情况,发现自身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管理部门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监督和验收提供客观的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1)监测指标体系中各监测指标的目标值是按照文中所述方法计算得到,未作任何调整,所以并不是整数。这些目标值尽管是依据《纲要》直接确定或通过间接计算确定的,但尚未向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征询意见,故虽具有较高的理论性、科学性,但监测指标目标值的恰当与否、实际意义如何有待进一步广泛咨询专家意见。(2)本研究构建的监测指标体系包含21个监测指标,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应用该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监测时,应首先通过主观或客观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监测结果。

下一步,我们将收集江苏全省、13个省辖市以及典型行业各监测指标的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编制战略实施进程监测的年度指数、区域指数和行业指数,并据此分析江苏省、13个省辖市以及典型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程的状况,揭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指出未来知识产权工作中有待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为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孔平.面向21世纪的中国知识产权问题[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78

[2]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EB/OL].(2009-01-05)[2012-04-12].http://www.jsip.gov.cn/wcm/webpage/zwgk/more.jsp?info_id=13222

[3]吴继英,赵喜仓.企业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123-127

[4]高晴.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估指标设计[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8):156-157

[5]杨晨,杜婉燕,陈永平.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246-248

[6]吴红.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02-204

战略进程 篇10

当前,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正进入攻坚阶段, 其产业培育工作面临着基础差, 底子薄、人才缺、经验少的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本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 但个别地方的急功近利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指导思想, 导致实际工作中重短平快和出效益而重引进、轻研发、忽视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的现象。这可能会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值得高度关注。

(一) “贪大求全”, 重引进、重规模, 把引进先进技术当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途径

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 一些地方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其仍沿用短平快的传统思路, 因而大量引进国外生产线直接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导致一些新兴产业投资“一窝蜂”现象。这可能使发展新兴产业演变成新一轮技术引进、产能扩张、圈地运动、这种纯靠引进方式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往往只是“制造工厂”甚至“组装车间”, 很难有发展后劲。

(二) “轻研发、轻吸收消化创新”思路造成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研发投入不足又不重视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 使很多技术来不及消化吸收再创新, 就被新的技术所代替, 造成巨大浪费。虽然当前我国某些领域在规模上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但统计表明, 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多数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得到大都受制于人。如100%光纤制造装备, 80% (用于物联网应用底层) 的传感器, 集成电路制造装备的85%, 石油化工制造装备的80%, 数控机床的70%, 发电设备的90%, 医疗装备的95%, 绿色低碳环保关键技术的75%都依赖进口。这意味着我国当前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缺乏竞争优势, 实事上还不具备战略性。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既缺乏长远战略思维, 又缺乏全局性系统协调观念

尽管各地都在制定战略、规划, 但总体上是各自为政, 缺乏协调。在走捷径的思想指导下, 一些地方不愿做艰苦而扎实的研发队伍培育和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工作, 总想直接抄袭、模仿、利用人家的成果, 因而, 创新投入不足、扶植政策力度不够、研发取向体现着明显的短期行为特征。这也是我国当前的创新成果是低层次的单项技术为主, 而高层次的集成创新不多, 顶层次的原始创新就更少, 缺乏应对新的产业革命引领技术发展潮流的能力的深层次原因。

不解决上述基本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就将事倍功半, 甚至可能走上歧路。正确处理好引进与创新的关系, 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工作重点, 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中的引进与创新

正确认识引进与创新的关系, 处理好近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相互关系, 合理把握好其中的“量”和“度”,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培育意义重大。

首先,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强调自主创新, 不等于一切从零开始, 埋头苦干关起门来搞创新。自主创新所突出的“自主”, 不是要排斥任何外部的借鉴、支持。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落后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难处, 在于技术基础较差, 研发的实验、实践条件和能力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故引进技术是缩小差距的必然选择。从市场交易的角度出发, 引进技术更快捷、更经济、更易见效, 只要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后起之秀国家 (如日本、韩国等) 的技术进步就是按引进、吸收、消化、模仿、创新的路线运行的。引进技术可以节省探索时间、以较低的成本极大地缩短差距, 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在, 能使我们借助“巨人的肩膀”更早地与国际领先技术同步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后进国家, 当然也应充分利用这一便捷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 技术引进虽可以暂时缩短技术差距, 但由于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不断产生, 引进的技术终究是会落伍的, 如果不能借此把引进的技术知识转化为自已的技术研发能力, 则依赖外部技术的状态永远无法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拉美地区一些国家经过几十年引进技术的发展之后仍然处于依附状态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 引进只是借鉴外部成果为自主创新提供的条件、而消化吸收则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的破解核心技术和再创新才是技术引进的根本目的。

国际科技合作从来都不是单向恩赐与施舍。如果不能把握好引进与创新的关系, 则可能陷入当前中国正面临的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技术依赖怪圈而难以自拔。当年日本、韩国的技术引进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因, 是因为它们更注重对引进技术的充分消化吸收再创新, 其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达到了1∶5到1∶8, 这使得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相比之下, 中国却是一个重引进却轻消化吸收的国家, 例如, 2002年中国引进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仅为1∶0.08, 只相当于当年日本的1/62.5或韩国的1/100。换句话说, 中国人每投入1元钱引进技术, 只花8分钱做消化吸收。中国过去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技术路线, 就是造成当前这种技术依赖困境的根本原因。中国今后肯定还需要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技术, 但若不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上花大力气, 则无论引进多少先进技术也很难摆脱技术依赖的命运。

其次,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质上是以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 其竞争优势是建立在相关领域重大原始创新基础之上的, 没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能力作支撑, 任何企业都无法长期立足和发展。故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 需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才能获得。我国的新兴产业体系要培育自己的研发创新能力, 就必须建立自主开发的平台, 培养锻炼自己的技术开发队伍, 进行技术创新的具体实践。因此, 科学的技术路线应当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 实现从单纯引进技术到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 进而到自主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只有当创新研发能力形成强大竞争优势之时, 战略性新兴产业才有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三、科学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进程中的引进与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 需要经过长期的基础研究、技术积累和研发实践。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推进策略是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原始创新基础之上, 因而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必然以实现相关领域原始创新作为产业培育的突破口。由于这个目标短期难以实现, 其推进策略可以考虑按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次目标相结合, 分阶段逐步逼近方式科学把握。

(一) 短期目标:以引进消化吸收来破解核心技术

通过借鉴国外核心技术、破解核心技术, 进而达到创造核心技术直至掌握核心技术。为达到此目的, 技术引进应控制规模, 不应以引进产能为目标, 而应更注重引进研发能力以启发、示范、培育队伍和提高研发实力。引进的重点应放在本地技术空白、薄弱、基础环节的技术方面。应坚持引进技术人才优先于技术更优先于生产线的原则, 因为引进生产线会让出本地未来发展的市场空间, 对本地产业后续发展带来困难, 存在着重蹈“以市场换技术”, 最终既丢了市场, 又未换来核心技术历史覆辙的风险, 因而需要特别慎重。为克服技术引进的盲目性, 须建立完善的技术引进前期论证机制, 及政府、企业在技术引进中的有效联动机制, 确保企业技术引进与国家及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相一致、产业关键性共性较强的技术及重大科技计划等相配套。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引进新机制及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激励机制, 使企业的技术引进工作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及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等。

(二) 中期目标:以集成创新提升核心技术

集成创新可以克服当今学科和技术的门类越分越细, 资源因分散而利用率不高, 效能因分散而显示度不足的难题, 对于发展高集中度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意义。在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基础上实现集成创新, 是培育整体创新能力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日本科技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都弱于美国的日本, 可以通过集成创新快速完成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使命, 顺利实现从引进、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转变。借鉴日本经验, 中国应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依靠国内外两个技术源头, 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整合现有技术, 由以单一技术突破为主向多项技术集成创新转变, 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突破,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三) 长远目标:以原始创新引领核心技术

上一篇: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下一篇:房地产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