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地理问题答题

2024-06-13

常见地理问题答题(精选三篇)

常见地理问题答题 篇1

一、如何描述气候特征

1. 气温

气温高低 (全年高温、全年严寒、全年温和) , 气温变化 (冬寒夏热、冬暖夏凉、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等) 。

2. 降水

降水多少 (年降水量丰富、较丰富、较少、稀少等) 。降水季节变化。 (夏季多雨, 或冬季多雨、或降水均匀。全年多雨, 或全年少雨)

二、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 地形类型 (地形复杂多样、以某一种或几种地形为主)

2. 地势起伏状况 (哪里高哪里低、起伏较大、起伏和缓)

3. 地形分布状况 (地形位置、山脉走向、某些地形相间分布等)

三、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 径流量大小 (取决于补给水源)

2. 径流季节变化 (汛期长短、有无断流)

3. 含沙量 (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4. 有无结冰期, 结冰期长短

四、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 河流的流程长短及流向

2. 流域面积大小

3. 河道曲直情况

4. 支流多少, 河流干支流排列形状 (扇形、树枝状)

五、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 地形:平坦的地形, 流水平稳, 利于航行;

2. 气候:降水丰富, 径流量大, 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 通航时间长。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 经济发达, 联系密集, 运输量大。

六、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 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 疏浚河道, 开挖新河道。

七、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1. 自然原因:

(1) 水系特征:流域广, 支流多, 含沙量大, 河道弯曲, 水流缓慢, 水流不畅;

(2) 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 降水丰沛;汛期长, 水量大;

(3) 气候特征:气候异常, 流域内普降暴雨, 或雨带来回移动, 造成洪水泛滥。

2. 人为原因:

(1) 植被破坏

滥砍滥伐,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造成河流中上游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中下游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 围湖造田:湖泊萎缩, 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八、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1. 自然条件

(1) 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 以保证排水; (1) 植被破坏

(3) 气候:低云雾, 少暴雨, 风速小。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 以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

2. 社会经济条件

(1) 交通条件:距市区距离适当, 有快速交通联系;

(2)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的, 人流物流量大。

九、城市化问题和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1. 产生

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2. 问题表现

环境质量差;交通拥挤, 绿地面积小, 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 失业人数增多等。

3.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1) 对生物圈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 改变了生物原有的栖息环境, 使部分生物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灭绝或减少。

(2) 对岩石圈的影响, 土地质量的下降。城市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堆弃于土地之上, 污染了土地, 使城市土地质量下降。

(3) 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中工业企业, 住宅、交通干线的建设, 以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 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循环, 影响到了各种水体的再分配, 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4) 对气候的影响:城市工业各种气体的排放和各项建设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和地面的热容量, 导致气温的变化, 产生城市“热岛”现象, 也使城市中降水发生变化, 以及日照、风力等也发生改变。措施:建立卫星城, 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十、人口问题

1. 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短缺, 环境压力大, 粮食供应不足, 人民生活贫困;教育、医疗、交通、住房、就业困难。

2. 人口增长过慢

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生活困难, 家庭、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总之, 人口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义

十一、资源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的意

对东部: (1) 缓解能源紧张; (2) 优化了能源结构, 改善大气质量; (3) 发挥东部地区经济技术优势,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对西部: (1)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增加财政收入; (2) 加强能源的开发,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十二、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1.自然原因

(1)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2) 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

(3) 动力因素———大风吹扬。

2.人为原因

(1) 过度樵采;

(2) 过度放牧;

(3) 过度开垦;

(4) 水资源利用不当。

3. 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 控制人口增长。

十三、东北地区农业主要发展方向

1.平原区:强化商品粮、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促进粮食转化, 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2.西部草原区:退耕还林、还草,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十四、水土流失原因和治理措施

1.原因

(1) 自然原因:地形坡度大, 土质疏松, 夏季多暴雨, 植被稀少。

(2)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

2.治理措施

(1) 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在缓坡上修建水平梯田。

(2) 生物措施:种草种树;农林牧相结合, 同时要重视发展经济林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水热条件好, 有效措施是封山育林, 恢复植被, 同时要新修小水电站、大办沼气等, 解决好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摘要:最常见的地理问题, 如, 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自然灾害的成因、农业发展方向、工程选址条件、生态问题、人口问题、城市问题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等, 答题要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常见答题与策略 篇2

1.温度和降水:一般出现在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发生。(温度高,降水少易于形成赤潮)

2.风和海流:赤潮的形成、分布、集聚和分散直接受到水体运动的影响,赤潮容易产生于一些港湾就是这个原因。(风小,海流弱易于赤潮的形成)

3.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断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废水等排人海洋,过度的海产养殖,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7、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分析:

1.纬度位置——决定了山麓基带类型

2.相对高度——决定了水热状况变化的程度(以上两点决定自然带数量)

3.阳坡、阴坡——影响植被分布的高度

4.迎风坡、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

自然灾害

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有哪些方面?) 2.水文特征(有哪些方面?)3.降水特征(降水量、时长、强度)

4.气候异常(普降暴雨,降水比常年偏多,例如“百年不遇”)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乱砍乱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植物涵养水源、调节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蓄洪峰能力下降。)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2、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自然原因:

1.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

2.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

3.农作物需水季节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

2.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3、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

适应于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

2.地形(坡度);

3.土质;4.植被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乱砍乱伐;修路;开矿)

治理措施:

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4、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

适应于我国西北、中亚、西亚、非洲、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内陆、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地区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蒸发、风力);

2.植被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修路;开矿)

治理措施:

合理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退耕还牧还草;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5、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降水(雨量、时长、强度);

2.地形坡度;

3.岩石破碎(板块、断层)

4.植被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

治理措施:

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6、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华北地区

 

地形低洼;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西北地区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不合理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减少种植业比例;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7、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影响因子、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降水(雨量、时长、强度);2.地形坡度;3.岩石破碎(板块、断层)3.植被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

 

治理措施

 

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8、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降水(雨量、时长、强度);2.地形坡度;3.岩石破碎(板块、断层)3.植被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

 

治理措施

 

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能源

1、能源按来源分类:

①来自地球内部:地热和核能。

②来自天体引力:潮汐能。

③来自太阳辐射:上述三种以外的,均是。

2、水能:

优点:清洁,可再生,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

缺点:季节变化大。

1)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二是河流的落差,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

2)水电站的作用: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供水、防凌、减淤。

3)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容量大)

2.地质条件: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上游

 

中游

 

下游

 

其它

 

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水;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部分河流: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河道

 

加强天气监测、预报;鼓励参加灾害保险;学习抗洪知识技能;提高防洪意识

 

3.淹没区大小(移民和搬迁;文物淹没;农田淹没)

3、核能:

优点:能源巨大,燃料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4、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1.常规能源缺乏(储量、种类);2.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

 

1.消耗量大(人口、工业、农业);2.利用率低(浪费);3.能源消耗快速增加;4.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5.石油储备体系健全。

 

治理措施

 

1.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2.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3.控制高能耗工业;4.能源循环使用;5.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结构;6.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人口与城市

1、人口分析要素:

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人口变化趋势、人口迁移方向和原因

2、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

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

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

③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对迁出地影响:

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墨西哥高原);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水运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

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

2、逆城市化的原因: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大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

②乡村和城镇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③交通发达。

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

④失业人口增多,就业困难。⑤社会秩序混乱

4、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5、卫星城的作用:

①分担大城市的职能。

②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

③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

④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4、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

4.地价

中心商务区(CBD):市场最优,零售、高端、耐用品(人口密集、消费者众多)

大型批发中心: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5、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山区、平原)

2.地质(地质构造、岩石特点)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大雾、大风、台风飓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高速公路)

3.远离重要文物古迹(震动、尾气污染等)4.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植被破坏、避免噪音污染扰民

6、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加强地区交流和联系,促进当地和沿线的经济发展

3.有利于当地资源外运,所需产品运入

4.巩固国防、民族团结

农业与工业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数量

5.科技(基因、保鲜、冷藏等 6.工业基础

注意: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等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季节时段)分析。

港口码头的区位条件:2

自然条件:

1.水域条件:水深、岸陡、避风

2.陆域条件:地质、地形、坡度

社会经济条件:

1.经济腹地条件(服务范围大小、客货流量大小)

2.城市依托(城市规模大小)

3.交通联系(与河流、铁路、高速公路联运)4.政策条件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3

自然条件:

1.地形(水流速度)

2.气候(流量,季节变化,结冰期)

3.河道(宽度,水深度)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数量密度、经济水平,运输需求量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4

1.气候(降水、蒸发、风力)

2.地形(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5

1.大陆架情况(面积广阔、海水浅)

2.水温情况(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搅动)

3.河口处(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6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天气晴朗,降雨稀少,大气透明度高;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影响初始发射速度,影响燃料消耗和发射成本

3.地势:平坦开阔,便于跟踪和搜救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不造成伤亡和破坏

2.交通:交通便利(沿海、沿铁路)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和保密需要

 

隧道的选址条件:7

①地质构造(在背斜处、避开断层):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天然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②岩石性质(坚固、不破碎、不松软)

③长短(造价成本)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8

长途汽车站

 

1.站前路况(道路宽阔);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沿主干道)

3.地价和土地面积

 

市内公交站

 

1.与其他站台近且错位;2.距道路交叉口近;

3.靠近商业点; 4.避开十字路口

 

飞机场选址的区位条件:9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排水);

2.地质:地基稳定;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环境要求:

距市区有一定距离,附近不能有学校、医院(疗养院)、养殖场不能有高大建筑物和山峰。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0

1.地理位置(沿海、沿江、沿铁路;靠近发达地区)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提供农副产品和消费市场

4.交通因素:沿交通线分布,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原料,也便于产品的输出

5.市场因素:消费水平、消费意识

6.科技因素:大学、科研单位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工业基础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环境因素: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产生污水的企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应远离城区。

11.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有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不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协作配套条件

12.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①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②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开发各类资源;

③消除污染,减少三废排放;

④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加强生态建设;

⑤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⑥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13.产业转移方向、原因:

劳动密集型工业

高耗能高污染工业

 

发达地区→落后地区

 

城市→乡村;东部沿海→中西部内陆;→中国大陆;欧美→港澳台、日韩→中国大陆;中国→非洲、拉丁美洲

 

原因

 

劳动力和土地廉价;自然资源丰富;转移污染;环保成本低

 

14.产业结构评价、调整方向:

结构评价

 

结构比例;结构变化(演化)、对比相关地区结构;优劣评价(当地发展阶段、当地条件、可持续发展方向)

 

调整方向

 

低耗能低污染;调整三大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三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

 

旅游

1、旅游条件的评价:

①旅游价值(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②市场距离(长度、经济发达程度);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④地区接待能力;

⑤环境承载量。

2、旅游价值的评价:

①旅游资源质量(旅游景区的等级、称号)

②集群状况(数量多、密集)

③地域组合状况(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自然旅游景观丰富;历史文化灿烂,各地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丰富)

④与周边旅游资源组合(不雷同)

3、区域环境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答题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而找出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分布与危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治理措施。

4、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资源开发(如山西能源开发等)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然后针对该区的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5、农业区开发问题(如东北农业开发)分析思路: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先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对优势条件,针对性的开发;对劣势条件进行改造,在开发和改造的过程中,对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治理。

6、问某地有什么生态环境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荒漠化(干旱地区)。

③土壤盐碱化(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

④滥砍乱伐森林。

⑤草场退化。

⑥物种减少(或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⑦湖泊萎缩。

⑧湿地减少。

⑨滑坡、泥石流。

7、我国各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如下:

①东北:森林减少、黑土冲刷(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

②西北(含内蒙古):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③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⑤南方山区:水土流失。

⑥西南:地质灾害多。

⑦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湿地减少,湖泊萎缩、草场退化、物种减少。

⑧宁夏、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

要答好地理题,你一定要熟记以下地图,这是做题的基础。

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图,因为这些年高考很多都是只画经纬线出来让考生来做题的。

2、世界地形图。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N、30°N、40°N、45°N、90°E、105°E、110°E、115°E、120°E、125°E穿过的地形区)。

11、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12、中国地形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3、各种光照地球图的判读方法。

常见地理问题答题 篇3

材料解析题属于主观题, 主观性比较强, 看似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但必须答在点子上, 才能够得分。所以材料解析题考查的能力要求更高, 梯度更明显, 难度更大, 反映出来的问题更多。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材料解析题作答中存在的问题及改正策略进行论述。

一、训练偷工减料, 没能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相对于可信手拈来的A、B、C、D,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费神费力, 所以不少同学在平时宁可多做选择题, 也不愿在一道材料解析题上多花功夫。即使有任务规定, 有相当比例的同学还是采取应付的态度, 寥寥数语, 精炼到极致。久而久之, 不管是阅读材料还是审题、组织语言文字都显得粗糙、不专业。给人的感觉就是历史学习态度不端正, 没能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材料解析题有自己的解题规律, 虽然每次遇见的材料不同, 但只要按部就班地理性对待, 拿到高分也很容易。拿到题目, 先要从引言入手, 因为引言部分一般都会明确告知本题考查的方向, 顺着这一方向去阅读下面的材料, 最起码不会迷失了方向。粗读一遍材料后, 再结合设问精读材料。有了设问指向, 搜索材料的范围会大大缩小。同时要关注设问的用词, 是概括还是罗列, 是要答史实还是要找原因, 有没有视角限制等。设问不同, 作答的角度也不同。

答题时, 尽量用历史专业术语, 大白话式的作答给人很业余的感觉。作答时必须条理清楚, 答案要点罗列恰当。还要注意精简语言, 不啰唆, 不抒情, 字数不宜太多。同时关注分值的设置, 因为它可以提醒我们需要找到几个答案要点。

示例1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卷第45题) (15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南北朝时, 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 旧士族虽已没落, 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 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 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 标榜为华夏“高门”, 自诩“家风”优良, 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 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 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 不限地域, 不分民族渊源, 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 排出等级, 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 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 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 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 外戚次之, 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 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 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9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即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并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粗读材料, 感知所述内容, 再结合设问寻找考查内容与哪段材料有关, 进一步细读, 分析研究。第一小题要求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明确了范围, 那就在第二段材料中寻找信息, 只要是涉及改革内容的, 都要概括出来, 做到最大限度罗列答案要点。所答内容必须体现“概括”二字, 不是摘抄原文。第二小题要求简析谱牒改革的作用, 在用好两段材料的基础上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一段材料涉及的虽是改革的背景, 但也是改革的目的, 即打破旧的体系, 形成新的规则。

【参考答案】 (1) 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9分)

(2) 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 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6分)

二、只凭主观感受, 不能按照题目要求答题

有不少同学在做材料解析题时给人的感觉是审题不仔细, 完全不是按照题目要求在作答, 堆砌的文字不少, 但得分点并不多。细看之下, 我们会发现这些同学完全按自己熟悉的套路出牌, 对题目要求视而不见。最明显的表现是, 他们会把课本上的内容往题目中套用, 看似与题目涉及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 但却不一定与题目要求相符。这些同学在做题时, 对“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这两个要求始终是“傻傻分不清”, 特别是一看到“结合所学知识”就觉得是在考查背书的功夫, 喜欢一股脑地把“背多分”的指导思想效益最大化, 呈现在试卷上的是一大堆教材知识点, 但又答不到得分点上, 甚是可惜。

所谓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就是调动自己脑海中储备的历史知识, 根据设问循规蹈矩地组织答案。“根据材料”就是先把材料中能够用来作答的信息点提取出来, 尽量提取充分, 这样才能把材料运用好, 毕竟这是直观呈现在你眼前的答案, 而且提取的信息在答案中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在“根据材料”这一任务完成之后, 再去考虑“结合所学知识”这一要求。其实, 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 不像“根据材料”来得直观, 这实际上是在考查同学们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步, 定位准确, 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这考查同学们的知识结构是否完整, 条目是否清晰。如果脑海中关于这一模块这一章节的知识是乱成一锅粥的话, 是难以准确定位的, 最多只能找到一个大方向, 即知道考查哪个单元, 却不知道具体要从哪一课、哪一目或哪个知识点入手。这一步体现的是由题目到教材的转换。第二步, 再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确定要选用的知识点, 并不是与题目有关的知识点都是答案要点, 还要有所取舍。如果二者之间不能点对点地衔接好, 文字再多或罗列的条理再清楚, 也都是打“擦边球”, 答不到得分点上。因此, 这一步由教材到题目的转换尤为重要。其实, 从题目设计角度来说, “结合所学知识”往往是对材料不足的补充, 这样, 才能完整地考查一个知识点。所以按题目要求逐项表述是最佳得分方法, 审题马虎, 思维过于跳跃, 容易失去很多得分机会。

示例2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卷第40题) (25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历史中, 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 排斥佛、道, 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 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 非向 (先前) 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 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19世纪末,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 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 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 影响恶劣, 导致“中国之民, 遂二千年被 (遭受) 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 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 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 (世) , 立君主;中于升平 (世) , 为立宪, 君民共主;终至太平 (世) , 为民主。”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史》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 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10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8分)

(3) 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7分)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即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说明历史现象和证明历史观点的能力。材料一向我们描述了儒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人们的看法, 但具体内容却并没有涉及, 必须得结合所学知识才能找到答案要点, 即孔孟儒学的内容和汉代儒学的形成、内容、地位, 以及宋代儒学的发展。而第二小题则完全可以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作答, 因为都涉及“汉代”“孔孟儒学”及“变革”等信息。准确提取、充分利用材料内容, 此题基本就在掌握之中了。第三小题看似问得大, 但同学们练得多了, 也容易解答。

【参考答案】 (1) 不同之处: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学说, 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 成为正统思想。孔孟儒学则强调“仁”“礼”“德治”“仁政”等, 不受统治者重视。 (6分)

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完成了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 灭人欲”等思想。 (4分)

(2) 都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都认为真正的儒学是孔孟之学;都认为儒学应该改革;都认为儒学应该为现实服务。 (8分)

(3) 辩证看待、继承发展、改造创新。 (7分)

三、做题浅尝辄止, 不能充分提取材料信息

在做材料解析题时, 同学们往往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大篇幅摘抄材料, 怕漏掉哪个信息;要么满足于罗列几个答案要点, 没有全面深入地挖掘材料信息。大篇幅摘抄材料是极不可取的, 有些试题会以括号的形式明确提示禁止摘抄原文。直接摘抄的结果, 一方面是麻痹了自己, 给自己以呈现的文字多就意味着答出的答案要点多的错觉;另一方面是考验阅卷老师的耐心, 其实没有哪个老师会给分的, 因为直接摘抄等于没做, 说明你没有读懂材料, 没有读懂题目设问的要求和意图;再一方面是纵容了自己的懒惰和放弃了很多练手的机会:每一次答题都是锻炼的机会, 只有平时用心训练, 按要求作答, 自己关于历史知识的概括、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才能稳步提高;否则, 只会培养自己的惰性, 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拉越大。

而信息提取不完整, 错失好几个得分点也是相当可惜的, 这是不少同学的通病。一则材料, 如果表达的层次不是特别明显, 不少同学往往止步于答到两个点即认为已经完成此设问的答题任务, 开始转向下一个设问了。当然, 解题时间的限制也是导致此类现象出现较多的原因之一, 毕竟时间紧, 任务重, 不可能在一道题上花太多时间。但材料解析题毕竟是采点得分, 即使我们答出了两到三个点, 也不能保证所写答案或语言表述符合题目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再读材料, 尤其是那些信息表达不明朗、隐蔽性强的材料, 要学着条分缕析地寻找可能的信息点, 从不同角度提炼、概括, 确保所言都中, 争取少失分。如果一直粗枝大叶地做题, 满足于一个大体的得分率, 历史成绩将始终在某个层次徘徊, 不能有效突破瓶颈, 这也会影响对自己历史学习和考试能力的认知, 容易自我缩小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觉得自己的历史成绩也就那样了。如果能多花心思, 多看几眼材料, 从多个视角概括材料信息, 一份试卷做下来, 历史成绩可能就会为自己整体成绩的进一步上升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示例3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卷第45题)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 铸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 “重如其文”, 直到隋代, 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 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 劣币盛行, “千钱初重二斤, 其后愈轻, 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 武德四年 (621年) 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 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 (或识读成“开通元宝”) , 大小仿汉“五铢”, 称作一文, 亦称一钱, 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中, 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 “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 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 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 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 根据材料, 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9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得分的关键是要把信息提取完整, 不能遗漏。材料属于白话文, 阅读起来并不困难。第 (1) 问, 可根据材料“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等概括得出。第 (2) 问, 结合材料中唐代币制改革的背景, 从币值本身及币制改革对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1) 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6分)

(2) 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 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 为非金属货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9分)

四、惯用单向思维, 缺乏对比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对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 人们的评说总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这就为命题者考查学生对比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史料的丰富性使他们的考查视角和检测方式呈现出多样性。要提高考查难度, 除了在材料本身的阅读上设置障碍或陷阱外, 两项或多项材料的对比考查也是常见的方式之一, 因为单则材料考查的思维都是平行发散的, 也是见得最多、练得最多的, 同学们都已经习惯一则材料一则材料地解读和作答。而对比考查的思维则是交叉发散的, 需要我们从A到B, 再从B到A, 甚至要循环往复多次阅读分析, 才能找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以及各自的原因、背景和影响等。这个过程既耗时费力, 又考验我们的语言概括和文字表述能力, 因为这实际是在考查两个题目, 毕竟有两则材料的阅读量。

这类试题的材料, 往往是对某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不同描述或评价, 多是反映不同时代或不同立场的史学家抑或同时代人的不同认知, 而这种认知又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或阶级烙印。在解答时不仅要关注最终认知的有关描述, 还要注意时代背景乃至材料的出处及其他隐含信息。这样, 对比的对象和内容就能准确定位, 就可以直接从材料中寻找关键语句, 明确材料表达的观点及与另一则材料的不同之处, 再结合其他文字, 发现导致出现不同观点的原因或产生的影响等。这一切的前提是对第一则材料的信息要吃透, 如果前一题答得不好, 对材料一知半解, 那对第二则材料的阅读便也可能是雾里看花了。如果对两则材料的区分不明显, 则难以通过对比找到两则材料的不同之处。也就是说, 答好第一题往往是答好第二题的必要条件。第一题考查历史学习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基本能力夯实了, 对比考查往往也会迎刃而解。因此, 对比考查实际上是历史学习能力的延伸和拓展。

示例4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Ⅲ卷第40题) (25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 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 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 贫穷无亲属依倚, 不能自存, 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 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 主要有灾荒救济, 高龄老人养赡, 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 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 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 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 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 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 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 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 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 “新济贫法”规定, 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 才能得到救济, 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 根据材料一、二, 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 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1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7分)

【解析】第一小题要求从两则材料的对比中找到明清时期中国和近代英国救济制度的共同目的, 仔细阅读材料可以发现, 两则材料都在谈救济对象和维护社会安定, 由此可知, 制度实施的最终目的还是维护政权统治。而救济方式的相同点, 两则材料的提示都比较明显, 比如政府主导、设置机构、法律规定、分类救济等。但不同点的寻找难度明显加大, 不同点主要从两则材料的各自最后一部分条文中得出, 即英国有惩戒性质的救济, 而中国救济的适用面更广, 与英国工业革命及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浓郁的国情有关。第二小题看似将英国近代救济与现代福利制度作比较, 实际上问题的落脚点还是在现代福利制度上, 而这些主要还要结合所学知识才能找到答案, 相对比较简单, 考查同学们再现知识的能力。

【参考答案】 (1) 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6分)

救济方式的相同点: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8分)

救济方式的不同点: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的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4分)

(2)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 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7分)

五、缺乏整体观念, 不善于综合把握全部材料

历史材料解析题, 好像是几个材料的堆砌, 但实际上都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思路有序有意的安排。每一则材料都会与前几则材料有内在的联系, 而最后一个设问, 往往起到总结的作用, 可以说, 最后一个设问往往考查学生能力的升华。而最后一个设问, 经常会出现“综合上述材料”的字眼, 不少学生看到这几个字后往往摸不着头脑, 不知如何去综合, 不知从何处入手。

“综合上述材料”看似高冷, 实则可针对不同设问进行不同作答。有的设问往往是依据上述材料分别论述的, 这样, 就可以依据上述材料一一罗列命题者所要的答案, 即一则材料一个答案要点。而有的设问明显还有升华、拔高的意味, 总结性更强。这就需要我们相应地拓宽思维和抬高眼界, 总体把握上述所有材料蕴含的历史规律、历史认识或表达的历史意义。实际上这样的设问就是考查我们整体感知材料的能力, 也就是说要求我们从上述所有材料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能够给人们启示的东西。这些东西源自材料却又高于材料。既不能脱离材料, 天马行空, 又不能拘泥于材料, 没有突破。尤其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结论, 虽然它们的使用率比较高, 但也不是万能钥匙, 未必每扇门都打得开, 还得结合具体的材料进行升华才行。复制粘贴式回答是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的, 结果往往是答而未答, 这也是容易失分的原因;只有从具体材料中总结出的文字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示例5 (2016年天津文综卷历史第12题) (16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的时期, 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 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 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 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 加之准备各级考试的需要, 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 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 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 该五路即占80%。反之, 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 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 依据材料一, 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产生的作用, 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呈现的关系。 (6分)

材料二明代以前, 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 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的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 创立了温病学说, 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 乾隆二十一年, “瘟疫遍行, 家无不病, 病无不危”, 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 “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 光绪十七年, “疫症盛行, 呕泻螺疮起”, 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 病立愈, 活人甚众”。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 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 (6分)

(3) 综上, 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难度不高, 不管是第一小题还是第二小题, 仔细阅读材料, 都能找到答案。而第三小题, 虽然综合了上述材料, 但难度也不大。根据材料一可知, 因印刷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学术的复兴和教育的发展, 而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的正相关, 也正说明了科技与社会两者的相互作用。材料二从医学的角度、社会需要的角度论述了科技进步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作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 (4分)

关系: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2分)

(2) 理论来源: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 (2分)

新发展:创立温病学说。 (2分)

实践效果: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 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2分)

(3) 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4分)

六、偏重文字材料, 对变式材料的考查准备不足

创新是发展之源, 高考更是稳中求新, 每年各地的高考试题都力争出现新材料、新情境、新模式。考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尽量做好心理准备和应考储备, 避免出现遇题慌乱、不知如何下手的现象。在训练过程中, 文字材料必然是练笔频率最高的材料类型, 但历史信息的呈现不可避免地有数据图表、历史 (实物) 图片等方式, 命题人也可以使用类似于填空、仿写等的考查方式。正因为常考常新, 高考试卷每年才会有无穷的魅力, 引无数学子竞折腰。

对于数据图表, 有些同学比较怵, 总感觉不知从何入手。其实, 我们只要按照阅读文字史料的一般流程走就行了。先看明白图表的名称, 即从大方向上把握住这份数据图表描述的是哪方面的内容, 是经济发展数据还是其他方面的内容等。然后关注数据图表的罗列项目或横轴、纵轴的描述项目, 比如是年份还是增长率之类。再弄明白各项数据或曲线、柱状图反映的不同时间段的各自走向。既要明了大的方向, 也要把握住细节上的变化。特别是不同时间段各自对应的数据, 最好能将其与所学知识对应起来思考, 因为一些特定的年份在教材中都有对应的历史事件, 也都有明确的讲解, 其发生的背景、结果和影响等都是学习的重点。这样, 数据图表资料在脑海中就被文字化处理了, 对它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因此, 不管试题的设问如何组织, 只要自己吃透了数据图表, 应付便能自如。

其他的考查方式, 只要静心读题, 找出切入点, 按要求作答即可。

示例6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卷第40题) (25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 大致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 移民数量有所增加, 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 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 1862—1949年, 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 510家, 投资总额约63 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 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20世纪70年代以后, 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 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 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 (第六卷) 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8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17分)

【解析】第一小题, 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近代以来全球人口的迁移, 审题时注意各项所指, 即时间段、主要移出地、移入地的变化及迁移人口的性质。第一阶段黑奴和白人的比例差别较大, 主要移入地为美洲, 但第二阶段虽然移民的方向依旧是美洲, 但并没有区分移民的性质, 而第三阶段的移出地和移入地又有明显变化, 是由发展中国家移往发达国家。把这些内容厘清, 材料一的图表才算读懂了, 移民的趋势也就容易概括了。第二小题的作答依据材料二就能基本完成, 因为时间段、移民数量和方向的表述都比较清晰。既然题目要求中提到材料一, 还得关注中外移民的对比。毕竟材料二显示中国移民的增多主要在鸦片战争后, 在时间上比国际移民大潮晚。而各阶段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必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因为时间节点明确, 找原因自然不难。至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除材料中的投资近代实业以外, 其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 (1) 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 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8分)

(2) 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 晚于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6分)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4分)

上一篇:10kV配电下一篇: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