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政策

2024-05-24

农业经济政策(精选十篇)

农业经济政策 篇1

美国和德国的农业政策都是属于反哺农业型的政策, 可以把两国的农业政策划分为两大类:一是, 农业生产性保护政策, 农业生产性保护政策最主要反映在国家对农产品的价格的支持;二是, 农业贸易保护政策, 而农业贸易保护政策则主要从农产品价格补贴上反映和设置关税或非关税的壁垒等[4]。

1 农业保护性政策——价格支持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供给与需求。农产品属于必需品, 其价格弹性是很小的, 所以要达到价格支持的目的, 只能从供给方面入手。从供给方面来理解, 主要有三个因素可以影响价格:第一, 农场品产量的控制;第二, 农场品销售价格的控制;第三, 农场品的储备和跨期销售, 价格波动。

1.1 美国和德国在农产品产量的控制上都采用鼓励休耕的政策

早在1933年开始, 美国政府就通过制定播种面积配额和销售限制的方式控制农作物的生产, 在农产品库存急剧增加的时候, 政府推行自愿的退耕计划, 为减少饲料谷物的产量和库存, 政府规定:农场主在至少停耕20%耕地的情况下, 可以得到停耕土地正常产量50%~60%的现金或实物的补偿, 但是同时要求这些停耕的土地必须用于土壤的保护目的。现在, 农业休耕的比例降低到了15% (1995年) 。也就是说, 休耕必须达到拥有土地的15%才能获得国家的休耕补贴和下文将要提到的“无追索权贷款”计划。而在德国, 休耕政策规定的更加得详细, 可以分为强制性休耕和自愿性休耕, 强制和自愿休耕的界定在:申请补贴的作物面积上的这和谷物的产量>92 t, 这该农场必须休耕至少10%的耕地, 若<92 t, 则没有强制休耕的义务, 但是可以参加自愿休耕, 有强制休耕义务的农场也可以参加自愿休耕, 那么该农场的休耕面积=强制休耕的面积+自愿休耕的面积, 但是休耕的总面积不能大于该农场拥有的总面积的33%, 即最大只有33%的休耕面积能过得到政府的休耕补贴;同时, 在休耕土地上种植再生的植物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政府还规定, 连片的休耕地的面积不得小于0.3 hm2, 即宽不得对少于20 m, 若休耕的土地受到山体、岩石、水道等的影响, 可以少于0.3 hm2。

1.2 农产品在市场销售的价格的控制

在美国, 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商品信贷公司 (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 CCC) , CCC主要是通过提供“无追索权的贷款”来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的。其做法是:CCC对属于价格支持范围农产品规定一个“抵偿价格”, 也称为“目标价格”, 一旦农产品收获后的市场价格低于这个目标价格的时候, 农民可以选择把农产品抵押给商品信贷公司, 获得10个月的贷款, 当已抵押的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的情况下, 农民可以把抵押的农产品按市场价格出售, 商品信贷公司对这些已出售的农产品没有“追索权”故称“无追索权贷款”, 农户用得到的收入偿还商品信贷公司的贷款后得到一定的利润。德国, 没有像美国这样专门的信贷机构了提供贷款保证农户获得利润的机构。德国的农产品的价格的制定是由欧盟根据成员国的农产品生产条件确定的, 在整个欧盟成员国之间统一, 成员国的价格的差别只受运输费用影响[5]。

1.3 农产品的储备

农产品的储备既是平抑农产品价格的重要手段, 也是保护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在美国, 农产品的储备分为国家政策性储备和农民自愿储备。其机构是商品信贷公司, 操作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 通过“无追索权的信贷”;第二种, 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农产品。在德国, 没有类是与商品信贷公司这样的机构, 其粮食的储存主要是由国家直接在市场上过面而储备的;同时, 由于德国是欧盟的成员国, 其储备功能和数量都由欧盟统一制定的调配。

1.4 美国和德国在农业生产保护性政策中除了有共同的价格支持政策外, 还各自制定了一些其他的政策, 用来保护农民的利益, 实现农业政策目标

美国重视降低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 政府为提供农业保险业务的机构提供大规模的保费补贴, 使农民能够以较低的保费率获得农业保险, 美国农业保险大致可以分为3类:全风险保险、区域单产保险和作物保险。1990年后修订的《农业法》规定, 凡是参加联邦农业保险的农作物, 在遇到灾害时可根据农业保险的有关规定获得高价的赔付。即使没有参加保险的农作物, 依然可以按规定获得正常产量的40%的赔偿。在德国, 政府保险不仅针对农产品, 还针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德国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农业生产者和其他生产者一样享受工伤、医疗、意外死亡、养老等保障。此外, 德国还提供了多样化的农业余额补贴, 这一补贴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包括:畜牧业补贴, 主要是对牛和母羊屠宰补贴和粗放化经营补贴;环境保护补贴, 对减少农药使用和多年生的作物放弃使用除草剂等的补贴。同时, 美国和德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的投入, 大力兴建农业基础设施,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2 美国和德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价格补贴和关税或非关税的壁垒

早在20世纪70年代, 美国就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 其出口粮食占世界的50%, 饲料的出口占世界的80%。而德国, 由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农业处于劣势, 但是随着欧盟的形成, 德国的农产品贸易业后来居上。这里讨论美国和德国的农产品的贸易, 实际上是在讨论欧盟与美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 因为欧盟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对外的农产品贸易, 在欧盟内部成员国的农产品流通是不能称为贸易的。这里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对美国和德国的农产品贸易进行比较:第一, 使国内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的一致的方法;第二, 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即“黄箱”和“绿箱”政策。

2.1 美国国内的农产品的价格是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而德国的农产品的价格则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两国采取了不同的补贴手段来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者。从图1中可以知道, 在美国和德国内部的农产品的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所以如果出口, 就必须对本国的农业生产者进行补贴。但是两国补贴的方法不同。美国的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一般在25%;同时, 政府为出口商提供信贷担保, 对进口美国农产品的国家的进口商提供商业信贷。而德国出口政策的制定完全是按欧盟的要求采用出口差价补贴, 就是提供格出口商差价补贴, 这个差价就是欧盟内部市场价和世界市场价格之差。在进口方面, 美国一般会采用制定较低的国内价格从而降低美国对国外农产品的吸引;同时, 对奶制品、牛肉规定进口限额, 对糖规定进口定额并抽征较高的关税, 对动植物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才能进口。德国在进口农产品时, 采用可变输入税, 进口农产品相当于进口商向第三国购买商品要交纳一定的税;同时, 还要加上欧盟内部的进口抽征, 这种抽征按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价格同欧盟内部的价格的差额确定, 通过这些措施, 使得价低的进口农产品价格提高到与欧盟内部价格一致的水平, 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农产品卖免受低价外来农产品的冲击。从图1中可以看到, 两种农业补贴负担的承担对象是不同的, 美国由纳税人和消费者共同承担, 而德国全部由消费者承担。

2.2 非关税的壁垒——“黄箱”“绿箱”政策

对于农产品征收高额的关税可以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者, 但是在WTO的框架下, 各国对农产品的关税都必须逐步的降低, 这就促使各国采用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黄箱”“绿箱”政策。“黄箱”政策, 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各种的补贴, 而“绿箱”政策就是除黄箱以外, 农场品的严格检验、检疫标准。不管是德国还是美国, 对“绿箱”政策的应用都是非常灵活的, 两者的差别不大[6]。

参考文献

[1]西爱琴, 吕品, 凌海波, 等.美国农业政策与管理机构的演变及启示[J].世界农业, 2010 (10) .

[2]张利国, 徐翔美.国农业政策调整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 2002 (12) .

[3]詹明月, 陈赛蓉.美国农业政策对我国农业政策的启示[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

[4]朱行, 李全根.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及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1) .

[5]尹显萍, 王志华.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欧盟共同农业政策[J].世界经济研究, 2004 (7) .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论文 篇2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自然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依照生态科学,生态经济学发展的规律,将系统工程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获取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

【1】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分析

一、生态农业的发展意义

(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发展。

今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导致工业用地和城市用地不断的挤占农业用地,造成我国的耕用土地不断的减少,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却不超过0.1公顷,水资源不到全球水平的40%,农业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加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不少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上的发展。

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

造成我国农业发展中社会的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中出现难对等发展的情况。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村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要求吃到绿色、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

因此,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无公害发展、循环发展是顺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怎样努力走出一条代价小、公害少、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也是越来越多农业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二)加快传统农业发展的变革。

现代农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如大量的生态资源被损耗且没得到合理的运用,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污染,随着这些问题的加剧也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多难以弥补的损失。

要在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最大化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可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都综合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中,由于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不同步转化为同步发展。

(三)生态农业发展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民以食为天,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百姓的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的人生活水平一天天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在是满足于过去的“吃饱”,更要求食品营养丰富、无污染、无公害。”

因此,我们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将新型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效率,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革进程,以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取福利。

二、生态农业的发展特点

(一)综合性的发展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强调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利用传统农业的经验将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发展。

在发展时候不能忽略了各个产业间联系,变动的调整产业结构,使得各个产业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提高综合发展里。

(二)多样性的发展农业经济。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南北气候、地质条件等都存在显著差异,将农业生物的多样关系加以利用,可以起到促进多种农作物同时发展。

如云南农业学家朱有勇将糯稻和抗病杂交稻间种植就可以防止稻瘟病。

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在西北不少农民将向日葵种植在石榴园,避免石榴对害虫的侵害等。

节约成本的同时促进了不同种植物的多样发展。

(三)高效性的发展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的发展的保证了对自然资源的最大利用率,例如对饲养动物粪便的再利用,降低的生产成本,提高的经济效益,也减少通过化肥肥料等化学用品对种植物带来危害,生产更多绿色食品。

(四)可持续的发展农业经济。

农业生态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循环使用上,如有人在自己的山鸡饲养场里同时也养殖蜗牛,让蜗牛吃叶子,鸡吃蜗牛,鸡的粪便作为叶子的养料等,建立一个循环的生物圈,减少人工饲料和化学品的使用,最大程度的提高的产品的安全性,满足了人民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三、怎样做好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多展开宣讲,增强农民对生态农业的了解。

有些农民的.生态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对农业的种植停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里,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概念模糊。

因此,使农民明确发展生态农业的理念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

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农业会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能带来什么实际性的好处以及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如各地的村委及宣传部可以定期的组织农民定期开展交流会议,交流彼此间种植的心得与经验,此时宣传员可以分享几个成功的案例进行正面的刺激和鼓舞,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各个公社也出黑板报,宣传生态农业发展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阐述生态农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关联,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等。

树立农民对农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积极从绿色品产业的开发与经营。

其间,应定期的向态农业人员、劳动者普及相关的知识,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懂科学、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达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发展生态农业需改善生态环境。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首当其冲的就是污染防治工作。

目前最大的农业污染来自于农药、化肥等,污染范围广且治理难度大。

因此,在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工作中要用各种科学实验和示范方法,引导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增加对有机化肥的使用率。

完善相关的法律措施,建立完善的农业生产环境的检测体系。

对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进行淘汰,对已造成的污染贯彻谁污染谁治理原则。

(三)推进农业领域的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是由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系统工程研究方法、生态学原理等元素像结合的综合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开了科技的发展就像鱼离开了水,无法依存。

在对传统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

在对生态农业的发展中,敢于积极采用与之配套高可行性新技术。

推动农业科技的大力发展,如清洁生物再生能源的开发、农业废水分散治理及循环利用、无机物复合肥料、污染地生态恢复等,现代科技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又促进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资金短缺会制约生态农业的发展。

因此,政府在对农村项目扶持上应更倾斜于生态农业发展上,在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除了要相应的增加发展农业生态的资金预算,提供配套专项经费,还需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增加投资金额。

同时,还应积极吸引企业等其他团体的投资,并通过一些鼓励政策的引导农民自己投入。

此外,分配资金的同时,要保证资金到位的及时性,是资金确实能投入到生产发展中。

通过多渠道的筹集资金,不仅有助于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上的难题,还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进行相关的规划。

如技术培训、新技术开发与生态农业的推广工作等,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农民开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农业虽然是我国的新型行业,但经过这些年相关科技人员和劳动者的不断努力,在发展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不能否认,在长期的的发展上还是任重道远。

因此,农业工作者将在这条路上不懈怠的努力着。

【2】商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循环农业又称作生态农业,以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照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的规律,依靠科技创新和系统工程的方法,集约化经营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般来说就是依靠科技创新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的综合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农业的特征是:(1)有效的节约资源;(2)生产清洁性;(3)废物资源性。

1 商洛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商洛市近几年农民收入虽然以较快速度增长,但与全省全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商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极不稳定,农民持续增收的情况依然严峻。

基于此,商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市农业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农业政策须促进农业创新 篇3

创新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报告:全球农业生产现在面临众多挑战,你觉得突破口在哪里?

潘克礼:就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而言,我们的宗旨就是要促进农业的创新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所以在我看来,创新是应对这些挑战最重要、最关键的工具。与此同时,也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短期来看,我们很难控制人口的增长,也很难改变气候变化的现状,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创新性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来促进世界农业的发展。在经济上,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也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核心目标。在这方面会面临一个比较复杂的挑战:农业是一个由跨部门和多个层级的部门来共同监管的部门,所以我们需要在各个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进行政策上的协调,才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十年前,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要素,五年之前它的重要性有所提升,而现在它已经成为在农业发展、农业政策制定中的一个核心要素。

中国经济报告:你对中加两国当前的农业形势有何认识?

潘克礼:相信农业对于加拿大及世界各国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加两国之间有很多的互补性,尤其在农业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而且,我们的国土都非常广,在农业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加拿大有5600万公顷的土地和上百万的农民。也就是说,我们人均的耕地面积是中国的16倍左右。农业对于加拿大经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对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考虑到世界必须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中国和加拿大都必须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来满足未来的需求。过去50年间,农业领域有许多突飞猛进的新变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创新带来的,包括一些新型油类作物的种植等。除了创新之外,我们必须要更多地加强相互合作,比如说贸易。加拿大经济发展依赖于贸易。因此,我们农业生产的一半是用于出口,我们也一直非常积极地推进双边以及多边贸易谈判。我们也相信,在以后与中国合作的道路上,将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加拿大农业发展的经验

中国经济报告:加拿大是农业大国,有哪些经验可供中国借鉴?

潘克礼:我们非常注重创新,我也一直都在强调创新在农业部门中的作用;我们看到农业贸易的快速发展,我想创新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我们有一个监管体系,这个监管体系就是为了保证生物技术能够带来真正的好处,保持社会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保护环境。我们所关注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通过发展各种不同的技术、通过创新来保障国民健康和实现其他社会目标。

生物技术发展成果应用在我们的农业领域已经有50年历史。新技术不仅促进了产量提高,也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拿大在全世界的转基因作物种植方面排在前五,前五的国家还包括像美国、巴西这样的国家。在过去50年中,转基因技术给我们带来了400亿美元的好处。包括油菜籽、玉米、大豆、甜菜,还有整个产业链上的一些其他环节。从生物技术的经济原理上来看,使用生物技术,我们可以不需要清理更多的农田就可以增加产量;而它在环境上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同时提高产量。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大潜力,比如,可以用这个技术来应对日益上升的环境方面的挑战,治疗一些动植物的疾病,等等。而且我们可以增加一些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作物改良。

中国经济报告:结合加拿大农业的成功,你对中国农业发展有何建议?

潘克礼:农业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对于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政策确实能够促进创新。一个良好的基于科学的监管体系能够促进创新,创造一种生产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同时促进产量增长。政府的目标就是要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安全。对环境、社会、经济、道德等非健康因素,也要考虑到监管体系里面。这些应该是加拿大农业的最佳实践。

监管贵在透明

中国经济报告:你前面提到了加拿大转基因技术的成功应用,但是在中国,转基因是非常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应该如何打消消费者的顾虑呢?

潘克礼:目前,中国有相当多的人还不太理解生物技术。这个问题的形成,我认为原因是复杂的。从知识角度来讲,是因为现在生物技术发展得非常快,不仅仅是转基因,生物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更新,普通群众理解起来确实有很多困难。而在技术急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媒体、科学传播工作都没跟上,所以就形成现在很多人对转基因不太理解。在一些背景复杂的情况下,可能就引起了更多误解。特别是在网络和手机通讯非常发达的时代,传播非常快、非常广,就形成了很多误解。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让人从主观上了解转基因,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为提高人的文化素质非常艰巨。

中国经济报告:你如何看“一带一路”对粮食安全和国际间农业合作的影响?

农业发展阶段与农业补贴政策 篇4

1 不同农业发展阶段的农业问题

不同的发展阶段通常面对着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反映在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部阶段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就是农业的份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下降, 这种份额的下降既包括农业产出占社会总产出比例的不断降低, 也包括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比例的下降。

低收入国家最主要的农业问题是粮食问题。农业生产赶不上人口和收入增长而增加的粮食需求, 粮食价格上升, 促使工资上涨, 制约了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解决粮食问题的一种手段, 就是如19世纪的英国那样从国外出口廉价农产品。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村贫困问题, 即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 就我国而言, 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粮食供给, 目前面临的主要是农村贫困问题。

我国经济保持了30年的持续高增长, 社会财富迅速积累, 生产力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为我们的发展赢得了更多的机遇。但是我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 资源利用效率低, 从资源投入与产出来看, 我国GDP约占全世界GDP的4%左右, 但消耗了50亿t左右的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耗量分别达全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改革初期, 我国的经济规模较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增长是和结构转变相联系的, 它包括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化、人口与就业结构的转变及城市化等内容, 它意味着在需求结构和贸易结构变动的驱使下, 劳动、资本等要素不断向高生产率、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和区域流动。

2 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

马克思说过, “认为大工业在农业领域内所起的最革命的作用, 是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 并代之以雇佣工人。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大多避免了机器使工厂工人遭到的那种身体上的伤害, 那么机器在农业中的使用造成工人‘过剩’方面却发生了更为强烈的作用, 而且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综合, 即农业和工业在它们对立发展的形式的基础上的联合, 创造了物质前提”。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此, 我们建立起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主要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计划。在新中国建立初期, 经济规模比较小, 经济结构简单, 这种经济体制发挥过积极作用:它较好地集中了国力,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这种体制把农民限制在农村进而又限制在农业里, 结果是农民的收入只能来自于农业。为了保持高积累率以此推动工业高速增长, 政府凭借行政力量割裂和削弱了收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重工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于农业, 工业建设的资金主要依靠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来实现。因此, 农村地区的收入被人为地压低, 农民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农村信用合作社只存不贷, 象抽水机一样把资金抽离农村流入城市, 对农村的投入严重缺乏, 造成农业的发展动力不足。面对农业发展动力不足, 政府又借助行政力量调动资源向农业投入, 使农业保持了比农民收入要高一点的发展速度。尽管如此, 农业发展仍远远落后于工业, 由此造成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缺口越来越大。面对日益扩大的供求缺口, 用限制消费和花费巨额外汇的办法求取平衡, 直接影响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可见, 当时我们所选择和建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隔离城市与乡村、农业与工业的联系, 进而又割裂农民收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其初衷是为了加快工业的发展, 然而十几年后这种制度和政策选择似乎又走向了它的反面, 成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在发达国家, 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农业的进步,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 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以满足工业扩张的需求。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劳动力的分工、生产的专业化、新技术的采用以及规模经济。这个过程的重要后果就是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和城市生活条件的改善。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劳动力城乡流动。与发达国家相反, 在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仅是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后果。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 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降低农民隐性失业人口, 但同时也使得农民对投资不足, 农业生产率得不到提高, 制度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效应不明显。要发展农业, 需要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业, 通过免税加补贴的财政税收政策使资金回流到农村, 对农业的技术进步、农业增长和农村发展都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3 农业补贴政策效应

农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也不同, 需要对农业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 如果继续实行农业剥夺政策, 农民收入很难提高, 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同时, 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政府应该采取农产品价格支持和其他政策性补贴等农业保护政策。“但是, 由于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原因, 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处于扩大状况的阶段, 这种保护政策不可能达到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因为, 虽然经济能够快速增长, 但整个国民经济中产业部门的比重依然不是很大, 用来自于现代产业部门的税金收入补助占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 并使他们的生活水准基本达到城市居民的水平, 这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对依靠廉价劳动、从事劳动集约型加工业的中小企业来说, 提高农产品价格, 意味着发给工人的工资也必须提高, 而工资费用的增加有可能动摇其经营基础。因此, 在经济结构二元化还在发展的阶段, ‘如何廉价提供农产品’的政策课题依然存在, 因此, 农民收入支持政策将只能处于萌芽状态。”

新技术的使用, 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提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 “机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最有力的手段。”“协作、分工、机器的使用, 可以增加一个工作日的产品, 同时可以在相互联系的生产行为中缩短劳动期间。”2009年中央农村工作意见提出, 启动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重点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 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普及主要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 加快研发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轻便农业机械和适合大面积作业的大型农业机械。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 提高农机产品适用性和耐用性, 切实加强售后服务。实行重点环节农机作业补贴试点。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机具, 给予信贷支持。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 建立高能耗农业机械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

这就需要通过财政资金再分配的补贴手段, 落实统筹城乡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用科技武装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弥补社会资金投入农机困难的市场缺陷, 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功能, 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发展现代农业,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 实现农村消费需求的市场化。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稳定增长的财政资金保障,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投入支持力度逐年增大。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规模, 从2004年7000万元, 逐年持续增大到2010年155亿元。专项补贴措施, 有利于形成长效支持机制, 建立健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制度, 构建我国强农惠农支持保护体系。

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支持下, 农业机械化水平即将突破50%, 这标志着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生产方式将逐步取得主导和支配地位。“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 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将加速完成, 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式发生了变化, 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有利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

参考文献

[1]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 《农业经济论》, 第18页,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马晓河, 《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农业经济政策 篇5

[摘要]研究和遵循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特殊的成长机理及存在问题,从体制、理念、培养方式及从业环境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培育途径,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后劲。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成长机理 培育 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人力资源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命脉地位。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走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农民农业科技知识贫乏,市场意识淡薄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职业观仍未彻底改变,阻碍着新一代年青人从事农业科技事业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还影响着人们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城市出生的青年不远到农村去;从农村到高等学府学习的热血青年目的就是为了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它职业。不少现有农民都愿意到城市从事建筑业或其它体力劳动。据统计,2006年,37.8%(13181万人)的农村从业人员外出劳动,其中80.1%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97.2%的人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科技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

2.农业科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科技人才成长资助有限

我国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遵循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投入和自主创收的模式。按照中央、省、地、县、乡递减的原则,越接近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的单位所得到的资源配置越少。当前,农业研究的经费还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有限的拨款首先得保证科研人员的工资,其次还要考虑公务费,最后才能考虑业务费,最低的农业推广机构业务费只占10%,使得农业科技投入经费太低,也就难以开展大项目或基础性研究。

3.多头管理体制,使有限的农业科技人才难以形成研究团队

从教育机构来看,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已基本理顺,以前分属不同部门管辖的高校现已统一由教育部归口管理。而农村科技人才分属农业、渔业、林业、环保、科技、经贸等部门管理,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往往需要不同部门相互协调才能进行。不少情况下,还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工作,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农村多头管理,使农民难以适应,影响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科技的积极性。

4.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条件艰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农村现有的科研条件十分有限,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不少农村科研人员连最基本的科研设施都难以保证,信息来源的主渠道还是靠广播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先进的网络资源难以发挥作用,也就难以保证科技人才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据统计,2006年末,全国人均工资收入21001元,而最低的农、林、牧、渔

则为9430元,受经费的困扰,正常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创新,致使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5.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方案缺乏,农业科技后劲不足

人才资源同其它资源一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开发,才能进一步发挥其最大的潜能。除了农业科技经费紧张外,有关部门领导也缺乏深入基层调研、思考,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战略性计划尚未启动,简单、机械地照搬照抄外地(或外国)的做法,难以培养出符合当地需要的实用科技人才,更谈不上科技创新人才,也难以保证农村科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途径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供稳定的体制保障

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农业科技人才责任重大、待遇偏低,付出与所得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这也是解决农业科技人才扎根农业的关键性问题。要制定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关心人才成长和提供较好科研环境等方面的更加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服务于“三农”工作,使农业科技人才从想去到要去,最后决心扎根农村的转变。另外,政府自身要改变工作模式,多做公仆,尽最大可能给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一切服务;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2.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狠抓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人才培养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结果是眼高手低,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未能发挥教育的效能。让学生亲自操作各种实验设备,以提高动手能力和改进意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塑造模式根本转变。建议农校学生应该采取半农半读的方式,花更多的时间在农村一线体验农业科技的巨大威力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将它们带到课堂上进行研讨,激发掌握先进科技的自觉性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老师的精心培育。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大多缺乏工程师应具备的技能,急需弥补实践知识的不足。高校在进行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创新型老师的建设和培养。双方友好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还能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学到农业科技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4.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现有条块式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要尽快理顺多头管理的体制,集中有限的资源,全力攻克当前农业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发挥联合攻关的效能。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就必须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5.扩大对外交流,为农业科技人才了解世界学术动态、提升研究层次提供信息平台

建议为农业科技人才创造更多的国内或出国学习交流、考察和培训的机会。可以委托国内外著名高校对现有人才进行继续培养和深造,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到国外特别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的先进气息,了解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手段,掌握学科前沿,开阔眼界,启迪新的思路,借鉴经验,促进创新。

参考文献:

农业政策问 篇6

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是指为促进鲜活农产品顺畅流通,以现有国道网为基础,结合主要鲜活农产品的流量和流向,开通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网络。鲜活农产品包括: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

“绿色通道”有关优惠政策

1.对在全国“五纵二横”、“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予以降低或免缴车辆通行费(注:按照现行有关政策,吉林省境内段免缴车辆通行费)。

2.按照现行有关政策,对在我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免缴车辆通行费。

3.在我省所有普通公路上,农民运送自产、自销、自用鲜活农产品及种子、粮食、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自有车辆,可凭身份证、自有车辆行车证、乡级人民政府出具的自产证或购买生产资料的收据免收公路(桥隧)通行费;农民进行田间耕作的拖拉机和跨区作业的收割机可分别凭拖拉机所携带的耕地农具和农业主管部门签发的跨区作业证免收公路(桥隧)通行费。

4.在全省所有公路上,对运输鲜活农产品和向省内大型粮食深加工企业运输省内农民自产粮食的车辆,不得随意截车,确实明显超限超载的,在检查站称重后,实行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政策。但要对违法行为进行登记,违法登记超过3次仍然超载运输的,由交警部门扣其驾驶证,待货物运送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处罚。农民用自行安装的护栏车向畜牧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运牛,只要安全有保障,不得拦截罚款。

二、保障农资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是什么?

1.完善化肥淡季储备制度,落实国家和省化肥淡季储备任务。2009年,省农资股份公司争取国家淡储指标40万吨,省级淡储15万吨,承储总量达到55万吨。加上市县供销社储备,全系统化肥供应量可占全省化肥需求量的70%以上,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2.建立现代农资服务网络体系,打造“吉农连锁”经营品牌。目前,全省供销社已在粮食主产区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网点3350个,初步形成了遍及城乡、村屯的农资经营网络系统。省农资股份公司打造“吉农连锁”经营品牌,已发展连锁店1286个,2009年年底发展到1500个以上。减少中间环节,让利于民。

3.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服务质量。各级供销社及农资企业要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货,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从供销社渠道流入市场。继续开展“放心农资进农家”活动,供应旺季延长营业时间,开展送货上门、电话预约送肥到户等服务。

4.制定应急预案,有效应对阶段性肥源不足。省供销社制定了化肥供应应急预案,一旦出现货源紧缺、价格上涨过快等情况,及时将淡储化肥投放市场,补充货源,平抑价格。

三、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經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原则是: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

四、对农村宅基地有哪些规定?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下列标准:农业户(含一方是农业户口的居民)住宅用地330平方米;市区所辖乡和建制镇规划区、工矿区农业户居民的住宅用地270十平方米;农村当地非农业户居民住宅用地220平方米;国有农、林、牧、渔、参、苇场(站)和水库等单位的职工住宅用地270平方米。原有宅基地超过标准的,应当根据村庄、集镇建设规划逐步进行调整,调整前可以按临时用地管理。村庄、集镇建设需要时,超过标准部分必须退回,并不予补偿。禁止在超过用地标准的住宅用地上建永久性建筑物。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在当地再申请住宅用地的,不予批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五、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政策是什么?

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国家建设征收土地后,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因此,必须妥善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安置。安置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被征收土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收土地而降低。通过合理补偿和采取各种安置措施,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安置途径主要有:保险安置、货币安置、留用地安置、投资入股安置、农业安置、招工安置。

六、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有什么政策规定?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国防、军事等公益性用地继续实行国家征收;除用于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以及农村村民法定的宅基地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七、农民享受低保待遇的条件是什么?人均补助标准是多少?

根据《吉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持有常住农村户口,其家庭人均实际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及其成员均可申请纳入保障范围和对象。

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及家庭不能列入保障范围:

1.有正常劳动能力,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8周岁至60周岁;妇女18周岁至55周岁),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劳动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2.近期购买商品房、高标准新建或装修住房的。

3.安排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自费高价择校就读的。

4.有赌博、吸毒、嫖娼行为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

5.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有赡养、抚养能力但不履行赡养、抚养义务导致生活困难的。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规定:我省农村低保实现分类施保、分档补助制度。农村低保对象分为重点保障户和一般保障户两类。两类低保对象年人均补助标准以户为单位核算,按家庭人口数量各分为2~3个档次,各档次补助标准要随着家庭人口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一般保障户补助标准的第一档次达到全省年人均补助标准,其它各档可在全省年人均补助标准的基础上下调30~50%,重点保障户的各档在全省年人均补助标准的基础上上浮30~80%。具体标准由当地政府确定。2008年全省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标准为540元,重点保障户年人均补助标准为700元。

八、农村医疗救助指的什么?有什么政策规定?

农村医疗救助是一项全国性的、制度化的政策,由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正式提出,是指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农村贫困群众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也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省根据省民政厅、卫生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2008年7月制定出台的《吉林省城乡医疗救助指导意见》,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具体政策规定为:

1.救助对象。本省辖区内持有常驻户口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含农村孤儿)、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及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农村重病或重残及因突发事件医疗费用支出较大造成特殊困难的低收入家庭成员。

2.救助方式和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群众,按照“五位一体”的救助模式,进行分类救助。

(1)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统筹标准,资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含农村孤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住院救助。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含农村孤儿)、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住院治疗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后的个人自负部分,实行分段按比例救助。第一次住院,个人自理费用在2000元以下(含2000元)按不低于40%比例救助、超出部分按不低于30%比例救助。一年内住院两次以上的,个人自理费用累加计算,从第二次住院开始,个人自理费用按20%比例救助。年住院救助封顶线在3000元~5000元之间确定。农村重点保障对象救助标准要高于其他救助对象。

救助金额达到封顶线后,救助对象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可给予二次救助,年救助标准不超过3000元。

(3)日常救助。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含农村孤儿)、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中患慢性病需长期维持院外治疗的人员,每年核发100元~300元限额救助卡(券),救助对象凭救助卡(券)到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药店就医、购药。

(4)临时救助。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农村重病或重残及因突发事件医疗费用支出较大造成特殊困难的低收入家庭成员中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超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封顶线,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住院治疗可视情况给予救助,最高限额在住院封顶线40%以内确定。

(5)慈善救助。经医疗救助后,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救助对象,可通过慈善捐赠给予救助。

《吉林省城乡医疗救助指导意见》实施后,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在《指导意见》规定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城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对救助对象范围、救助方式和标准进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医疗救助政策更加完善。

农业经济政策 篇7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意义和促进国家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建设中原经济区, 促进河南振兴, 推动中部崛起, 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也是曾经贫穷落后的中原地区人民的共同期盼。《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印发, 寓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 标志着河南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 也意味着河南这一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教育大省致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 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构想和宏伟蓝图已变为国家发展现实需要和河南人民的历史重任。这必将形成强大合力, 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使之尽快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 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成为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 随着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实施, 强调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流通机制、保障粮食品质与环境安全的环境保护机制。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调研中, 就中原经济区建设, 多次提到: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的河南, 应该肩负起责任和使命, 真正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三化) 协调发展之路[2]。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要实现到2020年在保护全省0.07亿hm2基本农田的基础上, 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用地稳定在500万hm2, 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kg的建设目标, 就必须尽可能保持现有的可耕地面积, 提高粮食单产;要提高粮食单产, 就要依靠农业科技,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稳产、增产中的作用。而这个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 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作保证, 需要高等农业院校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建设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 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可见,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承担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传承创新文化神圣使命的高等院校, 迎来了加快自身发展的机遇, 特别是河南省等省份被确定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战略的决定,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将关系到中原经济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21世纪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 农业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 将直接为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建设服务, 不仅是社会的客观需要, 也符合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特点。

二、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成效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 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 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 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 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 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 (高校) 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 学校下设20个学院, 84个本科专业 (方向) 。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 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 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 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 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 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 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 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 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 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 因此,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 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 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 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国家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 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 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 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 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 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 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 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

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 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 与咨询员进行交流, 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 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 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 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 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 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 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 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 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 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 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 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 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 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 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 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

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 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 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 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 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 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 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 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 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 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 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 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 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 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 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 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 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 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信息载体, 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

高校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是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最佳载体。他们掌握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更新及时, 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满足农户需求。每逢抗击自然灾害、医治农业病虫害等农民最需要指导的关键时期, 农业情报部门就要及时地把相关农业科技情报送到农业科技人员手中, 通过他们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指导, 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五个一”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 即“一送” (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挂” (选派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郊县乡镇挂职) 、“一台” (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点播台) 、“一线” (农业科技情报信息“110”热线) 、“一网” (大学生青年志愿科技情报服务网站) 。建立与地方合作机制, 联手开展“科教富民行动”, 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带着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到乡镇工作, 选派素质高、业务强、懂管理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 (镇) 长, 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体系。与学校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 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 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培训基地”等科技信息网站。

5. 搜集与分析农业科技情报信息, 提高领导决策能力。

科技进步的过程中, 领导决策是事业成败、经济兴衰的关键。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是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决策者只有以足够可靠、高质量情报为基础, 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情报工作者从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报信息中找到领导决策最需要的东西, 就要求情报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战略决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 以敏锐的视觉捕捉情报、挖掘深层信息, 持续跟踪, 长期积累, 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7]。2010-2012年, 温家宝和回良玉同志先后来到河南, 就河南的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不仅每次陪同, 而且回答了小麦生产特点、各时期麦田管理措施、预计收成、小麦市场形势等方面的提问。在谈到获得“科技服务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时, 郭天财教授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其及时提供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 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 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 以相关专家网络为依托, 以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为支撑, 建立了一种长期积累、反应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报研究服务系统, 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 编辑《高教参考》, 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服务。2008年, 学校提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 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并编辑“一流大学”专辑, 不仅使师生知晓一流大学的内涵, 还为学校制定“一流农业大学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三、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展望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 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 而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中心区域, 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 因此,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 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提供确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技术, 指导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入开展, 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因此, 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必须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 强化“以发展提升服务, 以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 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己任, 以创建高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农业情报信息报务水平,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全面发展。

1. 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与利用方面, 收集、维护和方便地提供各种高质量的农业科技资源, 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最大可能限度的农业科技信息。

2. 建立、加强和维护现代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向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便利。

3. 在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方面, 使农业科技人员成为工作的核心, 使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图书馆使命的核心。

4. 保持与农业科技技术发展的同步, 及时科学地把最新的技术应用于现代图书馆,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深度。

5. 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理论研究, 要在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的基础上, 对现代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综合研究, 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技。

摘要:本文结合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过程的作用和实施为例, 论述了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建立特色农业数据库、搭建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远程快速服务等方面为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发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并对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服务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杨淑晶.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2, 22 (15) :20-22.

[2]李英珍.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方式探索[J].前沿, 2012, (12) :104-105.

[3]杨志永.中原经济区内市级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共建共享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2, 22 (16) :49-50.

[4]吴海峰.农业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及其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 2011, (5) :30-32.

[5]马万杰.创新管理机制整合科技资源推进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科学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9) :5-10.

[6]肖瑞兰.河南科技情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10) :11-13.

浅议创新农业制度发展农业经济 篇8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广大农村, 农具和生产技术基本上沿用传统方式。传统农业不仅因自身生产率和经济收益的低下而不能为工业化提供大量的资本积累、广阔的商品市场、充足的原材料和大量的劳动力, 更不能在整个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甚至成为现代化的包袱和障碍, 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应当以现代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生产方式, 以现代生产要素代替传统生产要素;以科学技术改善自然条件;以文化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和经营管理能力;以商品性生产取代自给自足性生产;以社会化大生产取代一家一户的小生产, 只有实现了这种改造, 才能使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 才能使农业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有大幅度的提高而成为工业化的强大支柱, 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现代农业经济。制度与技术是推进现代农业进步两种最重要的力量。

现代农业制度建设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制度建设。包括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建设、重大技术成果推广普及制度建设、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等等。

第二是农业投入制度建设。包括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国家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补助办法、国家对良种等现代投入品的补贴制度、国家调动税费资金投入农业的激励机制等。

第三是农业的经济制度建设。比如土地制度等, 这个方面制度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农业的现代微观经济基础。

第四是农民培训制度建设。现代农业就是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经营者, 从国家层面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经营者,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战略性任务。

第五是流通制度建设。包括批发市场、绿色通道、连锁配送、期货市场等。

第六是农业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包括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警机制, 改进重大动物疫情和植物病害防范机制, 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制度, 健全粮食棉花的储备制度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 制定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办法等, 目标是建立起一个有效防范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现代农业风险保障体制。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基本上就可以奠定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制度基础。但是发展农业经济, 要通过不断创新, 完善制度建设。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要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精神, 推进“四化同步”必须加快农牧业的组织和制度创新, 在坚持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着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 健全扶持鼓励制度, 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

一是推动土地有序流转、规模经营。要继续在确保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行政、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承包权益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流转。要大胆探索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办法, 稳定土地流转关系, 保护双方合法利益。

二是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积极发展, 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 加大力度, 加快步伐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 推进土地、农资、农机等各生产要素的合作经营。积极创造条件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竞争力强、有较大影响力的合作社联合组织和专业大户。

三是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牧业化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 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 面向市场, 突出特色, 形成规模, 提高农牧业的竞争能力和比较效益。推动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合作社共进共赢。四是加快现代化农牧业示范区建设步伐, 抓紧制定现代农牧业示范区规划, 突出建设重点, 强化设施农牧业建设, 提升设施农牧业的规模和效益, 提高农牧业物资装备水平。

农业经济政策 篇9

关键词:农业,绿色转型,补贴政策,建构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深刻指出, 按照稳定存量、增加总量、完善方法、逐步调整的要求, 积极开展改进农业补贴办法的试点试验。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稳定农产品供给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 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在推进现代农业的绿色转型方面做的不够, 甚至补贴政策在带动农业短期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损耗了农业可持续的生产力, 加剧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损害。为此, 要加快完善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构建更加精细化的农业补贴政策, 使农业补贴政策更有利于推进农业绿色转型, 更加有利于维护农业可持续的生产力。

1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不利于农业绿色转型的表现

1.1 农业补贴对农业绿色转型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当期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主要定位为, 增加农产品数量供给尤其要稳步增加粮食供给, 稳定以粮食为基础的农产品价格, 并兼顾农民增收。但是, 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 致使我国当前农业补贴政策目标趋于短期化。政策目标在较好的达到稳定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的同时, 对补贴政策中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维护以及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生产力的目标定位还不清晰, 对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标定位还存在偏失。

1.2 农业补贴范围限制了农业绿色转型的步伐

当前,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常态的主要是综合性收入补贴政策、生产专项补贴政策。与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水平相比, 我国的农业补贴水平低, 力度小, 发挥的作用不明显[1]。尤其对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与绿色农业生产过程的专项补贴还远没有系统化。绿色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的经营者往往由于面对高昂的生产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不得不放弃推行, 或减少其中部分生产环节。对绿色农产品消费还没有相应的价格补贴政策, 因为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 限制了绿色农产品生产。

1.3 一些农业补贴方式不利于农业绿色转型

很多农业补贴资金都是通过农产品、农资流通环节进入的, 在补贴中受益的首先是农产品与农资经销者, 农业经营者反而处于其次地位。当前的农业补贴, 对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绿色改进影响力不足, 限制住了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选用新的品种、应用新技术、选用安全环保的农资、采用清洁生产过程的积极性。农业补贴方式不透明。很多相关农业补贴采用都使用“支持”、“扶持”、“鼓励”等表述方式, 模棱两可, 很难判断是否属于“农业补贴”的范畴[2]。尤其对那些有利于农业集约、节约经营、节能降耗、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更是如此。

1.4 农业补贴政策协调度不够限制了农业绿色转型

我国当前的农业补贴政策以“黄箱政策”为主, “绿箱政策”还没有充分到位, 这不利于巩固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性, 不利于农业产业升级, 不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治理。当前, 常态化有利于农业绿色转型的农业生产服务类补贴政策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对土壤保护及休耕、绿色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节水节能降耗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

2 建构推进农业向绿色转型的财政补贴政策的建议

2.1 将农业补贴政策目标向农业绿色转型靠拢

农业补贴的目标在稳定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业经营者经营收入的基础上, 要构建更为多元化的目标。未来, 农业补贴的第三个目标定位, 将是促进农业产业的绿色转型。适时采取“亲环境”的投入品补贴政策, 将农业补贴与农业资源节约、农村环境保护及食品安全保障等有机结合[3]。即农业补贴重点要放在, 促进高效、安全、对农业生态环境损害小的农资生产与投入上, 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上, 促进农业清洁生产过程的形成上, 促进农业生产废弃资源循环再利用上, 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上。

2.2 拓展有利于农业绿色转型的补贴的范围

建立健全对农业经营者兴修节能降耗农田基础设施的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业经营者兴修节水灌溉设施, 验收合格的进行直接补贴。形成常态化农业自然灾害补贴政策。加大扶持农业经营者进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 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要建立健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的保险政策, 以提高对生产绿色农产品生产风险保障的水平。建立健全提高耕地质量的各项补贴, 使秸秆还田补贴、增施有机肥的补贴、土壤改良的补贴常态化。加强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研发、推广等公益性服务补贴力度, 加大对农民尤其中青年职业农民定期职业培训的补贴。

2.3 创新有利于农业绿色转型的补贴方式

适度将农资与农产品流通环节补贴转换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直接补贴, 使农业经营者直接受益。对农业机械设备的购置采用先直接发放补贴款给购买者方式, 减少中间环节, 增加农机供应商的竞争力。可以适量推行实物补贴方式, 在病虫害的集中爆发期, 直接向各类农业生产者补贴无偿发放部分低毒高效、生物农药来集中防治病虫害。以低廉的价格向农户供给质量合格标准化有机肥, 以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损害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农机补贴中, 不仅要对机械设备的购置进行补贴, 同时要配备专项资金支持农机生产企业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培训、技术指导。

2.4 做好有利于农业绿色转型的农业补贴政策的协同

要逐步形成对无公害与绿色农产品价格支持与对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直接补贴相互协同的机制, 提高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补贴政策的综合效能。建立健全农业经营者用于农业生产的贷款利息补贴和农业生产保险补贴制度。扩大农业生产保险的范围, 创新机制与增加农业保险的透明度, 使农业经营者实际上享用到农业保险。基层政府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宣传资料及保险合同发放至每个农户手中, 加强对保险机构灾后理赔的监督与管理[4]。配套建立对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政策, 以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的消费来带动农业的绿色转型。加大对农业生产一般性服务补贴的力度, 建立健全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支持计划, 并使这些支持计划与价格补贴政策、直接补贴政策协同, 实现农业增产与农业生态资源保护的同步。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新形势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7) :59-62.

[2]朱志猛, 王慧军.主要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对黑龙江省的启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0 (1) :10-13.

[3]赵和楠.印度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 2013, (4) :34-40.

农业产业体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 篇10

1 农业产业体系概念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1.1 农业产业体系概念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在农产品的整个生产到销售过程中, 由关联效应较强的各种涉农主体, 通过必要的利益联接机制使生产、经营、科技、教育、服务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衔接, 以此让农业产业成为产前直到产后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2]。农业产业体系主要以农产品为基础, 市场化农业与其相关产业为满足特定市场需求所构成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机制和组织形式, 为1个多部门复合体, 其中涵盖了农产品的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加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农业产业体系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来看, 农业产业体系的变动和农业经济在总量上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业产出的总量这2者之间相互作用或不断发生变化的结果就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体系在发生变动时, 会出现要素转移效应, 即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3]。因种植业在我国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农业三产业中种植业因农业产业体系的调整而降低了所占有的比重, 而畜牧业在农业三产业中的比重逐渐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

2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状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 确定了“以市场发展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进一步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最终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从2013年农业产业发展数据中可以看出 (见表1) , 2013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96995.3亿元, 同比增长8%。农业科技方面也取得明显进步, 201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5.2%, 与去年相比增长了0.7%。虽然我国目前农业产业正逐渐趋于合理化, 但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数据来源:博思数据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畜牧业市场监测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3 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中存在问题

3.1 农业产业观念滞后束缚农业发展思路

近年来, 各地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因各地要素禀赋不同, 在农业发展上思路和模式都有所不同, 这也决定着农业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在东部地区, 随着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 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 已基本形成了农业产业化, 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中西部地区, 由于受到发地农业产生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在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问题上认识还不够, 难以达到现代农业的多方面的要求[4]。

3.2 农业用地减幅增大, 土地经营利用率低

各地政府因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低, 导致未能充分发挥农用土地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未充分利用土地;土地生产率偏低;垦殖指数偏高;减少了耕地程度。由于森林资源重采轻造, 在管护上疏忽, 而导致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大, 坡地侵损及土地砂石化严重, 从而使各地政府特色农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3.3 特色农业产量、品质及产品附加值低

因农民市场竞争意识淡薄, 生产基础条件相对落后,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和缺乏科学规划和引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各地政府农业仍存在小农业生产和靠天吃饭的现象, 导致各地政府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及品牌化程度较低, 因企业各牌产品产量低、品牌效益差, 难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并且产品附加值低, 在市场上难以找准定位, 再加上市场份额较小, 导致人均农户增收缓慢且幅度小, 从而短期内难以实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目标。

3.4 农业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农业产业化不同, 其主要体现在不再受单一农业产业链的限制, 并且不再受农业单一产品和单一功能的限制, 而是以专业化生产经营为基础, 将诸多产业链条通过不同组织形式连接起来实现相互支持, 并整合了各产业链条上经济主体之间产业价值链与非产业价值链的联系、双边与多边联系及正式与非正式联系, 以此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产业网络体系[5]。

4 优化我国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策略

4.1 进一步释放、拓展农业产业体系蕴含能量

目前, 我国农业产业体系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 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与调整仍然有较大空间。对此, 笔者认为应着眼于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目标, 进一步优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并充分利用各地的气候条件,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 合理规划适合地区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布局, 通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特色农业产业, 进一步释放、拓展农业产业体系蕴含能量, 既符合现代社会、经济高级化发展规律, 也为实现党中央要求的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4.2 注重产品、市场开发, 提高市场竞争力

围绕市场研发产品。为促进各地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在政府的引导下, 应积极组织种植户、企业家到特色农业发达地区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通过充分利用人才、技术及资金资源, 使当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高, 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7]。依托产业培育市场。在传统生产的基础上, 现代特色农业就是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地理条件、环境等优势, 在发展农业产业过程中按照优质、高效、环保等要求以满足市场需求。

4.3 完善“六大”产业体系, 完善农业产业服务体系

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体系中, 应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新型农技服务体系, 要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主导, 以农业企业、各类农民中介组织、农业科研院所及农业专业性服务为补充;构建动植物防疫、森林草原防火、植物保护体系和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对动植物的保护能力;加强农产品认证、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生产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管、检测体系建设, 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日趋完善。

5 我国农业产业体系未来发展趋势

在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中应将建立农业与农村社区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目标, 以实现农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为核心。而农业发展的市场化要依据市场的需要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进行调整。对农业发展中将农、林、牧、渔所占的比重进行合理调整, 可以使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农产品总量短缺及优质产品不足的现状得到改善。市场化还应实现产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改变分散经营相对低的经济效益, 进而增强对市场的预见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利群.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宏观经济管理, 2007 (9) :25.

[2]刘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路径抉择——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 2011 (01) :79-82.

[3]王力.农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 2013.

[4]李鹏, 张俊飚.生产资源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度—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26-32.

[5]徐文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2.

[6]靳光华, 孙文生.论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1 (01) :55-57.

上一篇:会计“2+1”模式下一篇:像机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