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转型

2024-06-01

农业经济转型(精选十篇)

农业经济转型 篇1

中国在传统农业阶段以精耕细作化解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对农业增长的约束,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则倾向于用化学品替代土地。石化农业的推广化解了土地对农业增长的约束,但是化肥、农药和农膜的过量使用既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恶化了农业生态系统。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表明,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比全国土壤的点位超标率高出3.3个百分点。当前,农业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这种农业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越来越需要转型。

中国农业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陈文胜研究员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新著 《论大国农业转型》一书,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索。为了给更好、更快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建设 “两型社会”提供理论上的新思路和实践上的新对策,该书提出了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等目标相包容,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相协调,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与中国农业所处阶段、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相一致,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农业生产体系、农业服务体系与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相衔接,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相配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和多功能性相协调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路径。

该书的逻辑起点是: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农业发展必须要有多元化视角;作为一个履行国际承诺,承担大国责任的大国,农业发展必须要有全球化视野;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大国,农业发展必须要有差异化的视域。

该书在 “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下,按照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人力资本提升为动力,构建结构优化,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体系,并将其简称为 “两型农业”。其中,资源节约包括节地、节水、节能、节劳、节资;环境友好包括农药、化肥和地膜用量限定在生态承载力之内,以及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废弃物资源化。“两型农业”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效益的现代农业,是食物保障,食品安全、农民增收与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目标相容的现代农业,是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的生产体系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价值链体系的农业。

该书认为,“两型农业”是对近30年来相继提出的低碳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集约农业、精准农业的总体性概括,是比低碳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具有更强包容性的农业。“两型农业”会扬弃 “石化农业”的糟粕但不会否定 “石化农业”,会重拾传统农业的精华但不会回归传统农业。它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和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技术、制度和组织再创新,使农业现代化实现螺旋式的上升。

在给出定义的基础上,作者对 “两型农业”的生产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化体系、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做了系统的设计。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结合、主成分与独立性结合、整体性与层次性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原则,设计了 “两型农业”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其中准则层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4个子模块构成;指标层有121个参考指标。

该书对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分别进行了论述。作者明确提出,改变农业的 “弱质性”的关键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并增强职业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此,要完善职业农民的培育机制,创新职业农民的扶持机制。要把培养农业专业人才、激活农业专业人才和引进农业顶尖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建立城乡人才双向良性流动的促进机制。要发挥土地流转对优化耕地资源配置的推进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耕地资源充分利用,促进耕地资源产出效率提升;必须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土地信托制度,做好土地信托监管和风险防范,完善土地流转和交易服务体系,化解土地流转纠纷,消除土地流转约束。要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完善农业技术投资机制、研发和推广机制,健全农业技术创新的保障体系。

该书对信息化做了非常系统的论述。作者认为,农村信息化不仅在 “两型农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作用会变得越来越大。无论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科学决策水平,还是提升农业生产管理能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都需要信息化作支撑。而要做好信息化,政府、电信运营商、涉农企业、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社和农户等主体必须通力合作。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依托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构建农业信息采集与存储系统、农业信息发布系统和农业信息反馈平台,不断完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

该书对深化农业管理部门改革、开展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及推进农业管理模式转型进行了顶层设计。具体内容包括 “两型农业”的财政支持制度、金融服务制度、资源节约制度、污染防治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生态治理制度、生态建设和生态补偿制度,并提出了例行考评与随机考评结合、政府考评与中介考评结合、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结合、专项考评与综合考评结合、目标考核与问责制结合的可实施的考评体系。

该书还构建了城乡平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开放的农业劳动力流动机制、透明的、公众参与的公共事务运作体系和农村社会组织体系规范化建设的政策引导,以及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农村公共决策的民意表达机制和健全农村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分别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

这是一本以发展经济学的视角研究 “两型农业”发展的学术著作,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

第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多重目标。该书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既要突破耕地和淡水短缺等资源压力,解决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收入水平低、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现实问题,又要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农业相互交织相互竞争等局面。食物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四个目标必须兼顾与包容,而不是追求某个目标的最大化或四个目标同时最大化。

第二,“两型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方向。该书认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以“两型农业”为战略取向,构建一种 “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农业生产体系,既借助现代科技的优势,又克服石化农业的弊端;既吸收传统农业的智慧,又克服传统农业的局限;在扬弃和超越传统农业和石化农业的同时,赋予现代农业新的内容。

第三,技术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该书认为,全球农业技术正进入创新集聚期,农业技术已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人,所以人力资源是比自然资源、人造资本、金融资本更为重要的要素,开发人力资源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技术对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源的替代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产要素节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成为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基础,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着力点。

第四,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催化剂。该书认为,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化,会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加速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农业升级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第五,制度创新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该书认为,制度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制度一方面作为内生变量同其它要素一起共同推动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外生变量对其它要素投入起保证、激励、阻滞或诱导作用。近些年来农业的主要变化是,家庭承包制对农业增长的作用随着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而趋于降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随着农民就业范围的拓展而逐步上升,农业的竞争力随着农产品成本的快速提高而趋于下降,农业增长的可持续性随着对化肥、农药依赖性的提高而趋于下降,土地的细碎化和财产化又阻碍了资源优化配置。农民就业升级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农用土地流转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循着这条路径演进,农地资源配置优化就会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并将有效地化解农地规模扩大对农作物单产、复种指数的负面影响。土地经营权流向能最有效使用它的主体,方能实现农地规模经营适度、土地流转价格最高和土地资源配置最优的有机统一。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诉求将经历劳动力报酬最大化、土地报酬最大化和土地产权制度最稳化三个阶段。稳定的土地产权制度有利于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激励农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目标的协调。农业发展不仅是以相对丰富的要素替代相对稀缺的要素的过程,也是分工不断细化与专业不断深化的过程,更是以技术、制度、教育、培训等公共品替代资源、资本等私有品的过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国家层面的选择,推进土地流转激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是地方政府的选择,维护土地权益和获得更多收益是农户的选择,而这些目标必须协调。农业政策的目标取向是消除农业弱质性,而不是化解农业弱质性的负面影响。就此而言,以农业补贴协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三者的关系,从短期看是有效的,从长期看是有局限性的。政府最为主要的责任是,在农业宏观调控、农业人才开发、耕地保护与流转、农业技术与农业金融服务、农业生态治理等方面,加快制度创新。

该书最为显著的特色是突出了中国特色和 “两型农业”的主线。作者明确提出,中国农业既有必要也有条件直接进入 “两型农业”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并且认为, “两型农业”的发展符合中国这一人口大国的国情,符合世界发展潮流。

什么是经济转型为什么要经济转型 篇2

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等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我国从九五计划开始即提出了经济转型问题。

主要是中国GDP目前主要由出口拉动,要转变为主要由消费拉动,这样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增强自身抵抗其他国家经济冲击的能力,如果别过发生经济危机,进口需求降低,我国经济如果内需较强,则对我国影响就较小。

2、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出口附加值较低,转型迫使出口企业提高自身附加值,使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本国居民消费还可以提高本国福利水平。以上是我之见解,希望能帮到你!!赞同0| 评论2011-6-25 22:20唯地心声不是卿 | 一级

打造法治经济 助推经济转型 篇3

要保证经济有效有序运行,法治是基本条件。近几年来,在经济立法方面,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新《公司法》的实行,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种主体投资的积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实施,加强了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将《土地管理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有利于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反垄断法》实施六年,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命题视角】

预测2015年高考会加大考查本热点的力度,涉及的角度主要是《经济生活》中的不同法律法规对企业、消费者、政府的要求及意义,还可能与《政治生活》中的中国共产党、政府、人民等主体相结合进行考查,考查的题型以措施类和归因类主观试题为主。

【试题猜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表  2012—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我国国企、民间投资及GDP增长情况

时间 国企投资增速 民间投资增速 GDP增速

2012年 14.7% 24.8% 7.8%

2013年 16.3% 23.1% 7.7%

2014年上半年 14.8% 20.1% 7.4%

材料一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行政审批手续仍然烦琐,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准入的不公平都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产权纠纷案件不断增加、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与技术升级;大多数民营企业以家族为主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缺少制衡和监督,部分民营企业主缺乏诚信和对法律的尊重信仰,也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造法治经济,对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有重要作用。

材料二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预算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纳入预算,进一步明确人大对各级预算的审查和批准权;规定经人大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规定预算公开的内容和时间,让公众监督政府花钱。这样,预算法就由过去“政府管理的法”变成“规范政府的法”,把权力关进了预算的笼子里。

(1)概括表显示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打造法治经济对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预算法修改是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

【解题点拨】第(1)问,以《经济生活》中的法治为背景切入,从共性与个性角度考查法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第(2)问,一方面要调动教材中有关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知识,另一方面要结合材料中的预算法的修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信息:2012—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我国国企、民间投资和GDP均保持增长。其中,国企投资增速有升有降,民间投资增速与GDP增速同步下降,两者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说明民营经济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用:①完善行政审批和市场准入制度,打破行业垄断,保证各类企业公平竞争,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公平的市场环境。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了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向创新驱动型企业转变。③推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股份转型升级之路。④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增强了民营企业主的诚信观念和法律意识,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转型问题 篇4

一、产业结构转型、金融结构转型与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 经济转型升级的逻辑主要是遵循从劳动密集型、资源投入型产业结构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结构再到创新型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因此, 经济转型的根本就是培育、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 即推进制造业由资源资本依赖型向技术创新驱动型转型,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改变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规模扩张的高度依赖。

金融结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实现机制。均衡的金融结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的各项功能, 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结构内生于实体经济, 金融结构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导致经济部门、市场主体、交易方式、资金融通等产生变革, 要求金融在功能、流程、客户、产品、效率、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盈利模式等各方面加以调整, 以适应市场要求, 从而促使金融不断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创新功能, 使金融得以深化发展。

“处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中的最优金融结构应当是:金融体系中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实体经济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和企业的特性相匹配;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体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变迁, 该经济体的最优金融结构也会内生的相应演变” (林毅夫, 2006) 。

二、回归分析:产业结构转变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1、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戈德史密斯提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 其中最主要的是FIR, 通常FIR=金融资产总量/GDP。通常人们简化为M2与GDP之比, 以衡量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

为解释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文选取金融相关比率 (用FIR表示) 作为被解释变量, 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 (用CYJG表示) 作为解释变量, 由此进行回归分析, 来反映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说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本文选取各年度人均GDP增长率 (用RJGDP表示) 作为被解释变量。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 (用CYJG表示) 作为解释变量。FIR、CYJG、RJGDP取值的时间跨度为20年 (1990~2010年) 。GDP为各年度实际值。

2、样本数据来源。

GDP、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 统计年度较长, 口径一致, 所以数据可信度高。

(二) 回归分析

1、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关系。

金融相关比率 (FIR表示, ) 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 (用CYJG表示) 作为解释变量。

用EVIEWS软件处理, 得到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回归方程式:

注: () 内数据为t统计值。

由上面可以看出, 模型整体拟合良好, 变量、效果显著。所以, 金融结构变动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且金融结构变动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2、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选取各年度人均GDP增长率 (用RJGDP表示) 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和除以GDP的值 (用CYJG表示) 作为解释变量。经回归分析, T、F检验均通过, 所以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关系, 且经济增长增加的程度大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程度。

3、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相关比率 (FIR表示, ) 作为解释变量, 人均GDP增长率 (用RJGDP表示) 作为被解释变量。回归检验结果说明,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关系。

简短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结构转变或者说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

三、金融转型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理论和实证分析均表明, 金融结构提升既是金融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实现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转型的过程及转型后的持续发展都对金融功能提出了新的需求。从世界金融结构变迁趋势看,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 金融结构开放性不断提升, 呈现业务多元化、机构大型化、市场多层次、工具多样化等特点。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 促进金融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就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核心任务。

(一) 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为核心, 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 应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提升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性能力。一要研究建立包括留存资本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前瞻性拨备计提、综合并表监管等在内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 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二要坚持宏观审慎和微观重点相结合、市场监管和机构监管并重的原则, 强化对重点关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情况和风险状况的监管;三要加强政策配合和部门协调, 从整体上强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在顺周期经济运行中的协调配合, 形成政策合力, 深化宏观审慎监管效能。

(二) 以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产品结构为重点, 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继续推进金融深化, 构建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 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 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 扩大服务覆盖面, 增强服务渗透力, 消除金融抑制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放宽金融业准入门槛, 培育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 对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注重引入国内的战略投资者, 同时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成立非公有制主导的新型金融机构, 鼓励大企业和民间资本出资成立专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银行, 进一步发展微型金融组织。逐步放开对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 鼓励治理规范、经营良好的银行拓展业务边界, 通过控股公司模式, 发展保险、基金、租赁和信托业务, 进一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积极参与资本证券市场运作, 最终实现全能化经营。

(三) 以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根本, 着力在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上探索新途径。

中间业务领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最多、最活跃的领域, 也是最能创造客户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领域。一是拓展新市场。围绕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 大力发展全球资产管理、证券投资、资金营运、金融产品交易、离岸金融交易、基金业务等新兴业务, 突破传统业务饱和对金融机构发展的制约;二是创新产品。创造能够连接信贷、货币和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 贯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 实现表内业务向表外业务的转化, 疏导流动性;培育和壮大信贷资产转让市场, 开发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 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 拓展利润增长空间;探索进行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OTC市场等投行融资产品创新;三是发展新业务。重点承销短期融资券、中票、企业债发行等与企业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 并积极为企业提供上市顾问、债务重组服务等;发展金融租赁、企业年金、资产托管等新业务。

(四) 以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着力点, 推动产业升级换代。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因此, 要通过银行信贷结构和模式转型, 推动产业升级, 提高我国产业发展层级和核心竞争力。要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融资支持, 促进和推动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特别是加强和改善对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金融服务, 促进软件开发、物流配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创意产业等重点领域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 支持农村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生产;要全力支持民生保障工程, 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 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为推动点, 增强金融机构经营转型的动力和压力。

金融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 要积极推进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要增强金融机构转型的动力和压力, 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选择。分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首先放宽贷款利率向下浮动空间, 逐步放宽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空间, 最终赋予其自主定价权。人民币国际化, 先人民币周边化, 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及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再区域化, 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同时, 在货币职能上也采取“三步走”, 即逐步实现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目标。进一步扩大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城市范围, 扩大与周边国家货币互换的额度、期限, 稳步推进海外人民币债券市场。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核心。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分析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得出促进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是经济和金融转型的核心任务, 并提出转变宏观金融管理模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转型,经济转型,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求是, 2010.11.

[2]林毅夫, 孙希芳, 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 2009.8.

[3]张健华.支持扩大内需:金融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甘肃金融, 2010.8.

[4]白鹤祥.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研究.软科学研究, 2010.22.

[5]潘英丽.经济转型的核心是金融转型.第一财经日报, 2010.12.24.

[6]李丹儿.“十二五”时期的经济转型与金融推动力.南方金融, 2010.12.

[7]张璟, 沈坤荣.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12.

[8]朱锡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与政策支持.国民经济管理, 2000.8.

[9]李晨保.中国金融业战略转型的深层思考.中州学刊, 2010.1.

经济转型 篇5

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转型措施

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 ②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 ③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o ①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②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 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

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①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 ②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

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 ③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

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 ④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

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①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②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

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经济转型见成效 篇6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7.4%,第二季度增长7.5%,第三季度增长7.3%,增速为5年以来的最低值。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走低既有去年同期对比基数比较高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第三季度以来,经济“三期”叠加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结构调整的阵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二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

马车乏力

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在市场预期之中,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均表现较乏力。

1.投资动力不足

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577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增速比1-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77%。

专家解读

数据显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固定资产投资屡创新低,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16.1%,较1-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而9月份社会消费同比上涨11.6%,较上月继续回落0.3个百分点。

浦发银行报告称,9月份单月固投增长仅为11.5%,拉动投资反弹的力量仅在中央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自主性投资依然低迷,反映内生增长动力依然不足,但基建托底力度有所减弱,9月基建投资增速依然呈现回落态势,同比增长为16%。

分项来看,只有铁路投资出现加速,1-9月份的累计增速达25%,超过1-8月份4.5个百分点,但在水利建设、道路交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出现放缓。

浦发银行报告表示,他们倾向于认为基建投资放缓受到平台融资受控的影响,这与近期表外融资下行趋势一致。从数据来看,地方项目的累计增速从8月份的13.3%大幅下滑了1.9个百分点,至11.4%。

国海证券分析师黄诗城认为,从数据来看,目前房地产销售有筑底迹象。随着限购和限贷的放松,后续房地产销售将有好转,结合高频数据来看,预计10月份房地产销售降幅将出现一定的收窄;销售支持下,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逐步趋稳,不过目前房地产库存水平仍然较高,投资增速明显反弹的可能性仍然不大。

2.消费增速回落

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151亿元,同比增长12%。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4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

专家解读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分析,受股市回暖、房市企稳等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但由于“三公”消费继续受到抑制、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及物价继续回落的影响,四季度消费名义增速可能与三季度基本持平,实际增长可能略有加快。预计四季度消费名义增速在12.2%左右,实际增速为10.8%左右。

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表示,消费虽然名义增速继续回落,但实际增速略有加快,从经济实际增速去核算,消费对经济形成了一定的正面作用,总体还是保持了平稳格局。

结构性变化凸显

对于前三季的经济运行成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评价称,“总的看,中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并出现了一些积极、深刻的趋势性变化。以服务业为主导、新业态加快涌现的结构优化更趋明显。简政放权等改革催生的新发展动力加快成长。就业、节能降耗等指标好于预期。”

“虽然三季度GDP增速略有放缓,但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的势头也比较好,经济运行总体上来说,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改变。”盛来运强调,从新常态的视角来看,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孕育着新的突破,三产的比重在继续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需求结构有积极的变化,今年以来投资增速继续高位放缓,出口增速开始换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1-3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增速的贡献要高7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再平衡的态势比较明显;资源环境成本消耗有所减少,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降4.6%。

不仅如此,数据还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比前三季度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名义增长速度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8.1%高,也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

盛来运称,这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是提高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是继续减少,同时居民收入中位数的增速要快于平均增速,这意味着内部收入的差距有所改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是一大亮点。政府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力报酬,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及努力扩大就业等措施在不断显现成效。

转型动力可期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中国今后的消费、投资、出口领域,都有潜力可挖,三驾马车可以协调用力。

鲁政委表示,未来的消费,与养老、健康、环保、教育这样的领域,都有更大发展空间。从投资来讲,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还有很多短板要补,还有一部分,在新的国民收入核算中,已经开始把科研投资正式统计在核算中。未来外贸,继续维持与发展中国家外贸关系的同时,输出我们的高铁技术、核电技术和建筑工程技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称,从结构调整看,供给结构方面,第三产业依然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并且逐渐朝着服务业占主导的道路去演化;需求结构上,消费结构再次大幅超过投资结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收入结构上,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都已经达到既快于经济增速又快于财政收入增速的水平,这是以往没有出现的状况;区域结构方面,单从速度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也相对较快,再加上一系列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区域结构也是有所优化的。此外,就业提前完成任务,这些结构上的突破也为进一步优化结构、推动改革创造了非常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转型视角下体验经济模式研究 篇7

“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均说明饮食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不断进步。饮食的主要功能不仅只是满足于生存的需要,它的内涵已逐渐扩展到如何满足于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目前,很多行业出现了体验经济的萌芽,这与之前的服务经济是不同的,餐饮业也不例外。餐饮行业的营销业态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服务经济营销业态阶段、体验经济营销业态阶段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营销业态阶段。服务经济营销业态,是以服务为主,通过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企业以实施使顾客满意的服务作为营销的核心; 体验经济营销业态,提供使顾客参与其中,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的消费品位,为顾客营造体验作为营销的核心; 介于二者之间的营销业态是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过渡阶段中所出现的一种营销业态,该业态下企业各项营销手段的核心内容逐渐从服务转变为营造体验。其经营兼有以上两者的特点,但都不显著。目前,餐饮行业竞争激烈,营销业态选择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从验证体验经济对经济利润的影响出发,主要关注如何快速将体验经济营销业态融入到实践中去,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为现代餐饮业的转型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相关文献综述

1999 年,美国学者约瑟夫 · 派恩( B. Joseph Pine Ⅱ )与詹姆斯·吉尔摩( James H. Gilmore) 共同著作的 《体验经济》一书是一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著作,其对体验经济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这也是体验经济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Pine与Gilmore认为,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商品为背景和道具,以服务为主体,以顾客为中心,最大程度地迎合顾客的消费品位,使客户参与其中,值得客户回忆的集饮食、消费、服务为一体的活动[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该产品是否能带来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是上升到该消费能否为其带来美好的体验,达到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双重满足。这也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提出的观点有很大的耦合性。因此,体验经济营销已经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中[2]。各行业

在经营中贯彻体验经济的理念已成为时代进步的潮流,餐饮行业亦不例外。而目前基于餐饮业的研究文献大多单纯集中在服务经济方面,对体验经济的提法还有待研究。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验证体验经济对餐饮行业经营利润的影响。

3 假设提出

体验经济的出现对经营利润有正向推动作用。在全球经济化视角下,餐饮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且餐饮行业与其他行业有很大不同,顾客是其最主要的经营来源。对于老顾客的强依赖性,同时又需要不断的开发新顾客才能满足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制定同时适合新老顾客的营销模式,一种新兴的营销业态———体验经济营销业态应运而生,这不仅迎合了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标志着餐饮业营销业态的转型升级。目前,餐饮业对经济消费的贡献日益增强,这与体验经济营销业态的出现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假设。

4 数据分析

本文以西安市老船长烧烤餐厅为研究对象,从体验经济视角分析其营销业态的优劣及顾客满意度、忠诚度和效用度对经营利润的影响,并提出营销业态升级策略,为现代餐饮业能更好地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首先,运用技术经济学方法来对销售进行建模,做出一个假设。

设每项的分值满分为100 分,对关系到销售和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进行单项统计评值,根据评值的加权得出分值,从而来评价其市场占有、利润及发展情况。根据近三个月的统计分值,对市场经营和整个居民收入水平的预期进行边际效应分析,从而为烤肉店面的发展和经营扩大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依据。由此所产生的体验消费及其附带的各种消费升级为西安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提供新的驱动。因为经营业绩及利润的获取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例如店面的营业位置、店面的营业面积、主打的文化风格、演艺风格、菜品价格、菜品口味、菜品品种、服务态度、服务形式、服务的多样化选择等。因此选择其中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其次,根据最基本的菜品品种及菜品口味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其他项的分析方法类似。

设菜品品种为A,标记为:An(n=1,2,3,…,60)。

An的取值范围为(0~100)。

由于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评价不同,因此在菜品上要取一个修正系数在( 0 ~ 10) 之间,这个值在An中直接修正。

进行加权可得:

再次,在一个单项取值中如餐厅的文化风格赋值( 喜欢30、适中20、不喜欢0) 即B = ( 30,20,0) 经过对所有主要项目的评分,最后将评分加权,即:

U的值即可作为整个餐厅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评价的结果。

U - 成本- 税收- 其他项开支= 利润

即烤肉店以体验经济为指导的经济转型所获得的利润升级。

利润/成本= 体验经济贡献值

最后,设函数y = f( x) 是一个月的体验经济经营效益值函数。设x0为2015 年4 月的体验经济营销业态经营效益值因素的综合加权值,在点x0处取得增量Dx ( x - x0) ,设其为2015 年7 月体验经济营销业态经营效益值因素的综合加权值。函数Dy = f( x0+ Dx) - f( x0) 是2015 年4 ~ 7 月的体验经济贡献值。则相应的体验经济营销业态经营效益值增长为Dy = f( x0+ Dx) - f( x0) 。

利用二者的比值得到3 个月内的体验经济转型增长值。由此说明,体验经济在烤肉店中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变化和贡献。

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式为:

即以此数学模型来具体分析经加权后的各种因素,通过具体因素中的变化来说明3 个月内的体验经济对城市经济转型的拉动作用。

因素拉动作用是体验经济增长变化的具体反映,也是产业升级和消费的微观反映。每项具体因素的消费增长都会对整个涉及的宏观产业链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做出贡献。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消费形式和消费形式的转型升级需求带来营销业态的转型升级,由老船长烤肉的经济形态转型升级折射出整个西安市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由此说明消费的转型升级所带来的西安经济的转型升级。

5 结论

目前,在城市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餐饮业围绕打造“体验经济”的概念进行产业升级和改造。本文进行经济转型视角下餐饮业体验经济模式创新的研究,构建了相关数学模型,验证体验经济在餐饮业中对经营利润的影响。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将体验经济的理念实践化,使其成为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新型模式。就这一问题,笔者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具体的实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其数据库,该客户数据库中应包括客户姓名、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相关资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每一位顾客餐饮偏好,为顾客量身打造适合其消费的消费类型。其次,对不同的顾客进行分组和差异性分析。任何餐饮企业以一种特定的经营模式都不可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因此,明确客户的差异化并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将特征不同的顾客分为不同的组,并详细记录每一分组的研究数据及方向,从而为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提供数据基础。最后,采取 “特殊会员制”形式,这与传统的会员制有很大的不同。“特殊会员制”通过分析顾客的消费记录,来制定出适合此顾客的消费品位,致使顾客在二次消费时,员工可以准确提供使顾客满意的消费服务及体验,使顾客拥有心理满意度。这样,针对不同的顾客需求,企业可以准确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营销活动。

参考文献

[1]岑锦镇.体验经济下娱乐营销模型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4).

[2]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农业经济转型 篇8

1、资源趋于枯竭, 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以阜新市为例, 该市是一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 进入20世纪80年代, 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开采成本的上升, 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开始衰退, 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呈现出“矿竭城衰”的趋势。“九五”期间, 全市JDP增幅仅为2.1%, 2000年全市JDP仅有65亿元, 居全省倒数第一位, 人均JDP3700元, 为辽宁省平均水平的31%;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4.2亿元, 人均财政收入只有236元, 为辽宁省平均水平的34.5%;全市下岗失业人员15.6万人, 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7%, 居全省之首;城市特困居民18万人, 占市辖区人口的近1/4。

2、经济结构单一,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

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单一, 资源开采及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都在30%以上, 相当多的城市在50%以上。阜新市2000年全市煤炭工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为34%。与产业结构单一相伴随, 就业结构也呈现出同样的特征, 多数城市的资源业从业人员占全市城镇职工30%以上, 有的达到50%。阜新市煤炭企业职工占全市职工的31%, 矿区人口占全市市区人口的51.2%。另外还有所有制结构单一,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都高达70%以上。

3、产业层次低, 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资源型城市都是以能源或原材料工业为主, 这些工业属上游产业, 即初级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 产业不断向下游延伸, 向高级发展, 形成资源产业层次低级化发展趋势。另外,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科技开发能力也相对较弱。其原因一是资源型城市产业专业化倾向过重, 人才结构单一;二是产业层次低, 高级人才及高级产业人才缺乏;三是资源开采地区多处于边远、落后地区, 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具有优势, 特别是当地区资源枯竭、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加大以后, 高级人才流失较多。

4、城市结构松散, 管理体制落后, 城市建设欠账多。

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设立和建设又是在计划经济初期以“大会战”方式在短时期形成的, 从一开始社会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就十分薄弱。资源型企业代行大部分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 再加上当时“先生产、后生活”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造成了相当多的城市建设的先天不足。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原因, 形成了大型企业与地方政府条块分割现象, 也造成了“大企业、小社会”、“重企业、轻城市”的落后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体制。阜新市90万城市人口, 分散于东起新邱、西至清河门的号称“百里矿山百里城”的狭长地带, 不仅城市建设欠帐多、包袱重, 而且群众住房难、行路难、吃水难、入学难、看病难, 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5、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较为突出。

资源型城市除了一般城市所具有的“三废”污染外, 还存在一些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是土地塌陷, 这是所有煤炭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二是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三是水资源的破坏和空气污染。阜新城市有101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和8平方公里、深350米的废弃露天煤矿大坑, 矿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矿山植被、土地、水生态破坏突出, 次生地质灾害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目前, 全市境内有大小矸石山23座, 占地6万亩, 矸石量20亿吨;粉煤灰堆放场4处, 占地6000亩, 堆放量2000万吨。

6、社会文化观念落后。

资源型城市的特殊历史造成了此类地区的高度依赖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财物、产供销的公有国控,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头脑, 抑制了开拓进取、创业创新意识的生成, 造成了人们的封闭落后、僵化保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尚未在地区文化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形成和发展, 而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周期性的, 即开发—高潮—衰退—枯竭。能否在资源的经济周期后实现可持续发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国内外大量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事实表明, 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同, 其结局也截然不同。一类是“矿竭城衰”, 另一类是“矿竭城不衰”。前者完全依托资源优势, 自始至终发展资源性产业, 城市经济中主导产业单一, 资源性产业“一业独大”, 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城市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城市所在区域内可开采资源的条件及资源性产业的发展, 结果在资源的经济生命周期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矿竭城衰”的结局。

2、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出经济和社会困境的必由之路。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一、两个大型资源性企业, 而当大型资源性企业因资源枯竭不景气时, 资源型城市也随之陷入发展困境, 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主要表现是JDP增幅下降, 财政收入锐减, 无力承担各种社会支出;下岗失业人员剧增, 职工工资减少, 群众生活困难;刑事案件频发, 上访事件增多, 不稳定因素上升, 以及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困扰着各级地方政府。资源枯竭型城市要想从根本上摆脱当前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困境, 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壮大地方财力,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就必须转变依赖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 加快经济转型, 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渠道的多元化。

3、经济转型是遏止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举措。

如前所述, 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存在生态环境恶化、城市污染严重问题。一方面是粗放型开采, 造成资源损失浪费严重, 另一方面资源回收率和土地复垦率很低, 加速了资源枯竭速度。由于城市生态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 必然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 从而引起地下水和空气的严重污染, 致使当地的生活质量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遏止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 除了加大治理力度外, 必须加快经济转型。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阜新经济转型的实践

阜新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50年来阜新发展的经验教训, 科学地认识阜新市情, 审时度势, 以国务院将阜新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为契机, 从2001年末正式实施经济转型, 作出了努力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努力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城市的战略决策, 把科学发展观融入了经济转型的全过程。

1、努力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阜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注重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 培育经济发展潜力, 发展多元经济新格局。其做法是:依托传统优势, 继续作好稳煤强电文章, 巩固煤炭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新能源, 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新体系;依托能源优势, 加强区域合作, 对煤炭进行深加工, 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 延长煤炭经济产业链;利用废弃资源, 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开发风、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 通过培育建设循环产业带、循环经济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循环经济企业, 使低质煤炭、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煤层气等废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在培育新的接续主导产业的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实现了城乡互动;依托比较优势,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促进特色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通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阜新基本摆脱了单纯依靠煤炭工业的局面, 多个产业共同发展, 多元经济结构将撑起阜新经济的未来。

2、努力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恶化是资源型城市的共性问题, 尤其是阜新处于科尔沁沙地南部特殊地理位置,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其做法是:实施“林业二次创业”, 林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七年间全市累计植树造林596.6万亩, 全市森林覆盖率2001年的21.7%上升到2008年的32.1%, 增加10.4个百分点。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城市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七年中累计投资16.4亿元, 重点加强城市道路、街巷、污水、垃圾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改造治理, 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把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作为重要“德政工程”来抓, 矿区和棚户区居民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完成了建筑面积达110.4万平方米的沉陷区治理工程, 2.2万户沉陷区居民迁入新居;完成了棚户区改造计划, 改造面积377万平方米, 占辽宁省同期棚改区改造面积的29%, 涉及居民13万户。把矿区环境治理与城市经济结合起来, 矿区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完成了矸石山复垦整治工程, 矿区绿化面积达到5万亩, 昔日的人造荒漠变成了今日的人造绿洲。特别是对破产关闭后的海州露天矿进行综合治理, 实施建设国家矿山地质公园示范工程。加大交通项目建设, 开通了阜新至上海、阜新至北京直通旅客列车和阜锦 (州) 高速公路, 建成和正在建设铁 (岭) 阜、阜朝 (阳) 、沈 (阳) 彰 (武) 、彰通 (辽) 四条高速公路和巴 (彦乌拉) 新 (邱) 铁路。这些公路和铁路建成后, 将使阜新成为辽西交通要道的重要交通枢纽, 阜新的区位得到明显提升。

3、努力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阜新把“为谁转型、靠谁转型”作为经济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 以改善民生凝聚发展合力, 依靠人民推进转型, 依靠人才扩大转型成果, 让转型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努力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其做法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通过经济转型更多地创造就业机会。重点抓好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失业人员、棚户区改造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从2006—2008年消除“零就业”家庭1.3万户, 达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全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 通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保证阜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突出盘活用好现有人才, 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 柔性引进域外人才, 大幅度提升人才总量和当量密度。利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人才优势开展科技创新, 联合中国农大、沈阳农大等4所高校为阜新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的人才发展计划。

摘要: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指出了资源枯竭性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尤其是介绍了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践, 为同类城市提供了借鉴。

经济转型与汽车转弯 篇9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发展, 取得了很大成就, 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问题。经济转型好比汽车转弯, 车越大, 速度越快, 越难转弯。中国经济这辆车, GDP近39万亿元, “重量”全球第二;增长多年保持10%左右, 速度居世界之最。这样的重量, 这样的速度, 转型谈何容易。经济转型要像汽车转弯一样, 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要控制好速度。速度太快, 转弯太急, 容易翻车。过去一贯重视GDP, 使各地只重速度, 不重质量, 这样的速度, 本身就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当务之急是控制好发展速度。实际上控制发展速度在长三角已经开始。2月14日举行的江苏“两会”传出信息, 该省“十二五”GDP增速目标确定为年均10%左右, 比“十一五”时期下降3.5个百分点。此前, 上海和浙江相继宣布“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均为8%。在经历多年领跑之后, 有中国经济“龙头”之称的长三角地区未来五年将整体进入相对“低速”的增长通道。

二是要绕开障碍。汽车转弯时, 除了控制速度, 还要观察好是否有障碍。中国经济转型, 障碍多多。既有体制方面的, 也有市场方面和环境方面的。如何化解或绕开这些障碍, 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三是要以人为本。汽车转弯, 安全第一, 安全之外, 还有一个如何让乘客安稳的问题。经济转型也一样,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经济这辆巨车的“乘客”——普通群众感受。不要因为转型影响就业、影响物价、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尤其不要以转型为借口, 盘剥群众的利益。

本期封面文章, 我们聚焦甘肃, 看一个边远、落后的西部省份是如何发展的, 看甘肃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 做了怎样的部署和实践。本期的“经济论坛”栏目, 我们编发的, 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内容, 是经济学家们理论交锋。

农业经济转型 篇10

国内方面,政府和学术界都对生态转型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议。党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即到2020 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例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党的十八大上,又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国内学术界,关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研究者既有知名学者,也有众多青年学子,研究的视域和角度各有不同,主要集中在工业转型,其中又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 1) 发展生态工业是从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向以高技术含量为主的工业体系演变的过程,最终可以实现产业生态转型[1]; 2) 结合矿产资源、产业结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转型进行了研究[2]。实证分析: 1)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个别省的现况,提出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3]; 2) 对比了产业生态化路径,结合某一省在资源型产业的生态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认为应该以产业生态园和循环产业集群为基础的路径,实现生态化的转型,以保证跨越式绿色发展[4]。

由此可知,国外的视角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提出的产业生态转型,而国内对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并且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的互动提及较少,研究视野主要是工业方面,对农业生态转型的研究很少。更重要的是,对于生态经济效率这一结合生态与经济的二维测度,国内研究缺少对其和产业生态转型之间关系的研究。所以,笔者引入生态经济效率的理论体系,探索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内在关系,分析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农业生态转型衡量标准的可行性,构建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农业生态转型模式,提出基于三维视角的产业生态转型对策。

1 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农业生态转型衡量标准的可行性

1. 1 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根本目的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都是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的产物。生态经济效率的提出与农业生态转型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时间也很吻合,根本目的都在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效率主要针对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中的经济与环境两个方面,在最优的经济目标和最优的环境目标之间建立一种最佳的联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而不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与农业生态转型特别是我国现在的农业生态转型,即创造新的人工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过程这一经济、环境二维定位一致。另外,生态经济效率主要针对区域和国家层面,这与农业生态转型针对产业和国家也是大致相同的。

1.2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具体目标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的目标都是要求发展经济,都要求在提高人们福利或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体来说,生态经济效率的主要目标有三个: 一是降低资源消耗,即使能源、原料、水和土地利用最小化,增强可循环性和耐用性,使物质闭路循环; 二是减少对自然界的影响,即使废物、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有毒物质的扩散最小化,促进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 三是提高产品或服务价值,即重在通过产品功能性、灵活性和模块化的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提供额外的服务和关注,以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功能性需要,从而尽可能降低物质和资源使用量。生态经济效率的目标与农业生态转型的目标( 从传统农业模式向生态农业模式转型和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 基本是一致的,尤其是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按照3R( Reduce、Reuse、Recycle) 操作原则从源头开始全过程、多层次、多途径地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污染和排放,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高效和持久的利用,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彻底改变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

1. 3 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内涵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不仅有兼顾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两方面之意,而且含有企业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来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之意。它以“以少生多”和提高资源生产率的理念为基础,鼓励企业创新,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所谓“以少生多”,就是以消耗更少的资源,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它所关注的是资源生产率而不是劳动生产率。而农业生态转型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之所以要生态转型,主要是顺应人类经济发展的潮流,即从人造资本为经济发展限制因素进入到剩余自然资本是限制因素的时代。显然,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的核心内涵都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即高资源生产率。

2 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农业生态转型模式

农业生态转型不仅需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转型过程中会经历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整个过程体现出渐进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探讨农业生态转型的各种过渡形态或者模式。为了探讨农业生态转型的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模式的关系,笔者将生态经济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两个维度,构建了在二维平面 “经济效率( e) —生态效率( p) ”图像,利用公式表示了生态经济效率的度量。曲线E表示生态效率的走势,曲线离原点越远,生态效率值E就越高。见图1。

由图1 可见: 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值的直线将区域分成A、B、C、D四个区域,不同的区域代表了农业生态转型的发展模式。A区域代表农业传统发展模式,表明农业生产过程中无害化、减量化水平较低,生态效率较低,资源消耗与废物排放的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资源短缺危机的日益突出。处于这个区域的阶段,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存在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 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和经济发展也属于低水平。这种模式一般是比较初级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转型的主要对象。首先,这些地区和企业没有意识到进行农业生态转型的重要性,还是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再者,由于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初级,这些地区和企业获取的经济利润也是有限的,没有条件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而这一点,又从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生产的原始化。

B区域反映企业资源利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无害化水平提高,生态效率高,但经济效率低。这种发展阶段或者生态转型模式一般不会出现。企业进行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所以经济效率作为企业追求的重点,效率低下的情况比较少见。而生态效率水平高是指污染水平很低且资源利用率很高,对于企业而言,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改善污染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再者,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率成正相关,资源利用率高意味着经济效率也高,这种生态效率即资源效率高而经济效率低下的模式显然与常理相悖。

C区域表示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存在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处于这种模式的地区,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科学利用有所忽略,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也做得不够。造成这种模式的原因一般是企业没有从宏观上意识到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整体重要性,过于强调经济效率,忽视了生态效率。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如果想提高生态效率,需要从宏观上意识到生态效率的重要性,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污染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生态效率。

D区域代表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转型的最终目的。处于这个发展水平的地区,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都不错,对于各项污染的控制也比较得力。这是由于处于这种模式的地区通过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科技,既着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科学综合利用; 又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农业生态转型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模式一般是从宏观上意识到了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整体重要性,这是产业生态转型的高端模式。在这种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都高的基础上,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生态经济效率,需要科学创新,研发新技术和方法。

A→C →D是一般企业的发展模式,即当环境污染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积极开展对工业污染源排污的控制,企业由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向环境无害化发展,即为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当务之急是先提高经济效率,提高废物再生资源化水平。A→C→D发展模式的变换也反映了我国众多企业生态效率的发展轨迹。

A→B→D是罕有的农业发展模式。一般农业企业或农户不会把生态效率的提高作为第一要务,而是专注于经济效率,所以这种模式一般不会出现。

A→D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轨迹,是穿越高山的曲线,该轨迹要求生产过程中通过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减少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负荷的排放,促使企业生态效率的不断提高。该模式直接跨越了生态与经济的瓶颈,达到双赢,是当前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捷径。

3 基于三维视角的产业生态转型对策

从农业生态转型模式可以看出,由于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高低不同,呈现出来的资源利用率以及污染程度也各不相同。笔者参考以往学者提出的各种对策,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维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不同产业生态转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 1 微观角度

从微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主要建设方向是生态设计,即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开发、绿色装备制造和企业环境管理。其中,绿色产品设计使农业企业从认识原料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重新审视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延长产品寿命,特别是减少废物和增强循环的目的; 企业环境管理主要着眼于产业共生体各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包括对企业员工的环境安全和健康知识培训,对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所进行的管理。

另外,要实现农业生态转型,必须涉及到工艺流程的优化,生产技术的改进,才能实现企业内部或产业内的多种关联衔接,取得农业生态转型的效益。为此,应该着重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企业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生态转型相关的治污技术、末端产生物回收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以使得在市场竞争中能赢得环保高地。二是政府要为企业打造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平台,提供原创技术支撑。农业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在资源节约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产业化联合机制攻关项目,特别是加快推广节约技术。

3. 2 中观角度

从中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必须依赖于产业共生体系。产业共生是指把不同经济部门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各企业之间通过物质、能量、水、副产品的交换以及土地、物流、知识信息等的共享来提高各企业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区域企业整体综合效益(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的最大化。从产业共生的概念来看,企业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废物资源的交换利用,而且包括产品等其他实物资源和服务的供需合作,甚至包括信息等非实物资源的共享。产业共生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有效的统一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途径,有利于产业的生态转型。

根据当下开发区域和产业集中地区的特征,农业生态转型应作好全面部署规划,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相关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造,应发挥市场的作用,依照产业生态化的原则,以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为依附,引进与之配套的原料物流企业、信息服务企业、末端产物承接消化企业等,完善整个园区的产业生态系统,优化园区的环境,从而建立园区内利益共享机制和共生企业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3. 3 宏观角度

从宏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是按产业生态学原理在观念、管理和技术三个层次上大力推进,从传统产业模式、污染控制模式向生态产业模式转型。实现农业生态转型发展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整体谋划,综合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应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各自的职责,落实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共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 应建立健全决策的相应机制,进一步完善咨询制度,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扩大政务公开范围,使行政行为公开透明,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参与、监督等的权力。

参考文献

[1]谭雪兰,李诚固,刘西锋.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6):377-380.

[2]鞠松涛,叶永恒,王宏伟,等.资源型矿业城市的生态化转型研究[J].资源·产业,2005,7(1):14-18.

[3]谢忠秋,陈晓雪,黄瑞玲,等.江苏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协调发展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3(6):244-251.

上一篇:电子器件变频技术分析下一篇:危机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