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路径

2024-06-07

经济转型路径(精选十篇)

经济转型路径 篇1

1 泉州经济模式的当代特征

至苏东水提出泉州模式后, 在近三十年里, 泉州经济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和发展, 涌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征, 具有显著的经济文化价值。

1.1 新兴的产业集群经济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特定产业形成了专业化的分工, 不同规模和等级的相关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和合作, 在空间上产生集聚, 形成强劲有力的空间经济形态。主要体现在具有高度集中性的相对空间范围内的产业。泉州经济模式是在传统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的, 对传统行业的专业化能力不容质疑。泉州经济发展至今, 共产生了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和机械制造等五大传统产业集群, 它们对泉州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 泉州主要还是在原有的传统产业基础上拉动经济, 但是随着泉州经济的高速发展, 呈现出多元化特色的新型产业集群也正在逐渐壮大。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行业产业集群。

1) 石油化工。从原材料需求的角度分析, 泉州的石油化工能够形成产业群得益于泉州传统轻工业, 发达的轻工业需要大量的橡胶、树脂等化工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 从而形成各产业上下游的衔接。目前泉港、泉惠石化工业园已成功升级为福建省经济开发区。

2) 电子信息。当前, 数字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微波通讯设备、电子玩具和电源类产品等五大类电子产品的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和发展。泉州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出国家重点的信息产业基地, 将原有的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的发展揉合在一块, 并争取全市信息产业的生产总额在2015年突破500亿元。

3) 修船造船。泉州市船舶修造企业11家, 其中规模以上1家, 即泉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 该厂年造船能力达到20艘, 目前主要建造0.7万载重吨的加油/运输两用油轮和9 000载重吨的化工品油轮, 并可根据客户要求建造1.5万载重吨以下的各类船只。

4) 汽车及配件。汽配行业在泉州发展已经超过20年, 其中以泉州鲤城区最为突出, 已经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汽车配件制造基地。目前全市汽车行业生产总额高达180多亿元, 产品包括汽车配件、工程机械配件等, 销售遍及全国, 并已打入东南亚、中东及欧美市场, 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5) 生物制药。作为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基地, 泉州永春正在规划建成我国生物制药基地的核心区。目前永春县正以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试点县建设为切入点, 加快步伐打造药用植物种植基地, 争取在2015年将生物制药产业改造成永春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亿元

资料来源:泉州统计年鉴2013

1.2 企业经济以股份制和外商投资为主

泉州市民营经济发达, 私营经济占到90%以上, 其中包含福炼公司、中化集团、泉州船厂等特大型项目的投产以及大量的外资进入。由于泉州经济是以传统行业发展为根本, 主要还是生产轻工业产品, 根据表2数据, 轻工业产品的工业销售产值比重工业高出55%, 在所有实体企业中又以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为主。苏东水对泉州模式提出了洋、侨的特点[2], 这也是由于泉州位于东南沿海的地理优势, 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和海外华侨同胞对本土故乡缅怀的综合结果。目前总数高达750万的泉州籍华侨华人分布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有不少实力雄厚, 并且心系故乡, 有浓厚的爱国之情和建设故乡的意愿。他们的大力投资对泉州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012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就占到了总值的一半以上。

亿元

资料来源:泉州统计年鉴2013

1.3 环泉州湾大都市, 将形成特大城市规模

随着泉州都市区的整合, 福建的十强县泉州就占了四个, 分别是晋江市、石狮市、惠安县和安溪县, 仅这四个县市2013年的GDP就达到2 900多亿, 占福建的近1/6。福建人口超百万的六个县市这里就有三个, 分别为晋江市、南安市和安溪县。强大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将很快促成福建省第一大城市的形成。在福建的三个大城市中 (即福州、厦门和泉州) , 也只有泉州有这个良好的先天条件和优势。

2 泉州经济亟待转型的原因

泉州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传统行业中发展起来的, 立足于本土经济, 在自己本土内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原本发展迅速且逐渐壮大的泉州经济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日益凸显, 现有经济模式亟待转型。

2.1 产业集群面临着突出问题

1) 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泉州的产业类型主要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从传统行业来看, 产业能得以发展, 主要还是依靠家族企业和传统技术的继承, 从而形成了不会轻易改变的相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 这就造成技术创新的缺乏和高层次人才的缺失。从新型产业来看, 产业发展途径相对保守, 例如汽车配件行业, 虽然其产品不乏使用在奔驰、宝马等高档车型上, 但是却鲜有汽配企业在品牌或资本市场上有所作为。

2) 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泉州市的企业虽然很多, 但多数是中小型企业, 规模小、技术落后及资金有限。截至2013年, 泉州市的龙头企业也只有214家, 相对于中小企业的数量, 相差甚多, 在充分发挥带动作用能力方面颇为困难。再加上泉州市的区位条件限制、高级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影响, 有些龙头企业开始迁往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泉州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3) 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滞后。泉州模式虽然产生了许多的产业集群, 但是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够, 主要依靠劳动力或资源优势, 产品低端, 没有独立的品牌口碑, 销售渠道也相对单一, 缺乏竞争优势。同时, 泉州产业集群“小而全”的特点加固了企业家老套的经营方式, 不愿接受外来的新思潮。再加上近年来泉州市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逐步减弱, 以及各类资源短缺瓶颈的制约, 传统产业集群的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形势受到严峻的挑战。

2.2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象征, 它不仅可以给第一、二产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 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促使分工专业化、资源再配置,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 大体都是先经历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 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的过程。所以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 都是极其重要的指标。

表3数据表明, “十一五”期间至2013年, 泉州市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产值都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具体来看, 2006年泉州市三大产业与生产总值比值分别是5%、59%、36%, 2010年、2013年三大产业与生产总值比值分别是4%、60%、36%和6%、59%、35%, 可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总体稳定, 第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而2013年第三产业的比值反而略有下降, 这说明泉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对第三产业的重视。

亿元

资料来源:泉州市统计信息网

第二产业是以资源密集型的工业或是制造业为主, 泉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状况下, 依然重视发展第二产业, 这势必会造成自有资源的减少, 在加大第二产业生产的同时, 会导致大量的能源消耗进而提高能源价格, 而且近几年来, 劳动力成本也在大幅攀升。在成本总体上升的压力下, 第二产业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这同样会制约泉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3 中小型企业占比大, 企业融资难

据统计, 泉州目前大型的企业只有400多家, 而中小型企业却有5万多家, 这足以说明泉州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为主, 而且基于以下原因, 企业多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

1) 企业制度不完善阻碍银行的融资意向。企业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包括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员工规范、工作流程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然而这些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家族式或是家庭小作坊的经营模式, 没有正规的企业管理体制, 管理相对比较松散, 对企业制度的关注度不高。而银行为了保证借贷资金的安全, 更愿意将资金贷给相对具有完善企业制度的大中型企业, 对于中小型企业, 银行会更加小心谨慎, 贷款门槛也会设置得更高。

2) 企业综合实力薄弱, 财务会计不完善。中小企业由于自有资金量较小, 所购买的设备性能一般会比大中型企业差, 这些设备的科技含量低, 高消耗, 低产出, 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不高。而且中小型企业所雇用的大部分是低学历的工人, 给公司带来的文化和科技含量并不高, 再加上中小企业在财务上做账方式单一, 没有采用正规的财务报表, 很多私底下的借贷记录也没有完全在报表上呈现出来。对于这些风险, 银行往往需要较长的贷款审批时间, 同时伴随着相对苛刻的贷款条件。

3) 金融体制的不完善。金融体制涵盖了各类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设置方式、组成结构、隶属关系、职能划分、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目标等。据了解, 目前泉州企业都偏爱选择银行类金融机构来进行融资。虽然市场上还有各类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但是对于企业来说, 作为中国金融体制基础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资信远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 即使融资难, 也不大愿意找其他金融机构;而对于其他金融机构来说, 还是无法忽视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薄弱点, 所以和银行一样, 其他金融机构也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3 泉州经济转型的路径分析

十八大报告揭示了经济发展的新方式, 即将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 并以“创新驱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这为泉州的经济转型指明了方向。

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 泉州经济要想成功转型需要改进“双轮驱动”的模式, 通过引进“创新驱动”新理论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整合创新资源, 可以发现3D打印、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都代表了产业转型的新方向, 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所以泉州经济产业可以通过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引进这类新科技, 促进企业经济的顺利转型。

在对泉州经济转型的同时也决不能忽略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十八大报告在“四化”同步的观点中也提到, 在促进工业化或是信息化等经济转型时还需要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达到共赢局面。这些对于泉州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因此, 泉州经济转型需要在把握上述方针的前提下, 既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 又要保证原有产业的经济实力, 达到统筹兼顾、双管齐下的共赢局面, 科学发展泉州经济, 有效利用一切资源。

4 泉州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泉州经济发展繁荣, 且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 对于制约泉州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应该客观去面对, 抓住经济转型的重点, 保证经济发展能有更深层次的突破。因此, 我们需要考虑泉州的优势在哪里, 如何在战略纵深上, 加以突破和延伸。对于泉州经济转型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发挥泉州的地理优势, 加强海西建设

1) 发挥地理优势。泉州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地带, 南临台湾海峡, 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港湾优势, 其中就有历史悠久的泉州港。泉州港是泉州最大的港口, 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2013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1亿吨, 居全国沿海港口第16位。泉州应该充分利用多港口的优势, 发展港口群, 以此带动交通运输、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展, 复兴海丝盛景, 将产业链扩展到海外。当前泉州虽然形成了专业化的产业链, 但是这条产业链主要还是在泉州区域内进行循环, 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达到利益最大化。泉州应该利用全球不同地区的不同优势, 建立专业化的产业链, 这对于泉州市场的开放以及泉州经济的全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加强海西建设。国家“十二五”规划第58章提到, 要健全两岸经济合作体制、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以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将两岸发展关系独立出来, 体现了政府对两岸经济建设和文化往来的重视, 这是两岸经贸关系近年来不断改善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充分体现了进一步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真诚愿望。

位于海峡西岸中心位置的泉州应该主动加深泉台交流合作, 加快泉州台商投资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争取尽早设立泉州保税港区, 实施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试点工程, 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和对口联系交流活动常态化, 支持泉商泉企“上岛”拓展发展空间等一系列举措, 促进两岸经济文化往来。

4.2 创新科技, 推动产业升级

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是扩大需求和科技创新。为了能扩大海外市场需求, 充分利用泉州市天然优质的港湾固然重要, 但是在面对2010年到2013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 同时由于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使得外国市场相对疲软的状况下, 泉州市政府应该颁布积极的政策进行引导, 例如降低出口税费、扩大财政支出等, 以拉动市场需求, 促进产业升级。

科学技术的引入对产业升级也相当重要。先进的科学技术, 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降低产品成本, 促进产业产量的增加。3D打印、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代表了产业转型的新方向, 需要跟进大趋势但同时也决不能忽略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比较低, 能源消耗大、产出少, 通过对传统技术的改造与升级, 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这对于提高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具有重大意义。技术的革新势必会带来市场信息化的发展, 旅游产业、教育消费、养老消费、绿色经济和城镇化将成为泉州经济未来新的增长点, 这对于泉州发展第三产业都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4.3 规范管理, 提升企业形象

首先, 企业应该重视制度建设。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关于企业自身运行管理、员工规范的规章, 这对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泉州大多是中小型企业, 重视企业制度, 能够使企业的发展更加规范、更有方向感。

其次, 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泉州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由于技术落后、人才流失, 导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同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能够使企业技术更加专业化, 对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更具有优势。

最后, 企业要做大做强, 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企业究竟能存活多久取决于企业综合实力的大小, 因此企业需要做大做强, 这样可以降低企业倒闭的风险, 同时大而强的企业, 也会增加企业的规模效益。对于小企业或是面临倒闭的企业建议进行企业重组, 通过企业并购等方式, 重新整合企业实力。同时还要注重品牌形象的树立, 良好的品牌形象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知名度, 增强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

4.4 深化泉州市的金融体制改革

拓展民间投融资渠道, 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 要稳步推进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建设, 充分发挥其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的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参股, 鼓励泉州市内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创新型和节能型企业信贷支持的力度;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为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5 结语

泉州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其经济模式毕竟还是以传统产业为主, 依靠区域内的产业集群拉动经济, 产业集群没有向海外市场拓展;产业结构还是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主, 无法满足泉州未来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过多小而弱的中小型企业, 存在资源浪费、员工素质差、管理不善及融资难等问题, 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因此泉州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在泉州经济转型的整个思路中, 必须牢牢把握十八大报告所指的方向,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发挥泉州的地理优势,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快产业升级, 完善企业制度和金融体制, 以便泉州经济转型发展能够取得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苏东水.试论“泉州模式”的经济特点及其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2) :20-24.

[2]苏东水.再论“泉州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8) :4-9.

[3]杨景富.对泉州经济转型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 (11) :70-72.

[4]邵芳卿.晋江经济转型“大考”逼近[N].第一财经日报, 2010-05-06 (A08) .

[5]吴跃进.新经济环境下晋江模式发展的困境与探索[J].中国市场, 2010 (22) :81-85.

[6]陈飞天.“泉州模式”的历史轨迹[J].福建学刊, 1995 (2) :14-18.

[7]李英伟.对泉州建设海西制造业基地的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3) :77-82.

[8]王威毅.泉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客观性的实证分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0 (1) :47-53.

[9]林育芳, 王金水.振兴实体经济:泉州的瓶颈与路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3 (6) :94-99.

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篇2

摘要:认为要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必须做好五点工作,即保持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平衡、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加快农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平衡区域发展、完善体制加强保障以改善民生。

关键词:新常态;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市场活力;平衡区域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数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无法承受之前高速发展的负担,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已成必然。从劳动投入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出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全社会劳动投入增长将逐渐放缓。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我国较大一部分储蓄将被用作养老,这促使我国投资的资本增长将放缓。可以预见,我国未来经济将进入新常态,增长速率将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并且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就中国经济未来所面临的问题,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解析了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布置了今年经济工作,确定了经济政策的基本方向,更加详细地总结了经济新常态的新特征,为我国未来经济中长期增长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为克服困难,必须从八个方面入手,即注重满足人们需求、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在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同时也为我国20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提出了方向和目标。结合以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为年深化改革的工作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平衡

2015年经济工作的任务,首先应是努力保持经济增长,“要求保持增长和结构调整之间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拖地的总体思路”。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顶层设计经济政策时,应权衡二者关系,协调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和谐发展,避免因一味依赖扩大投资拉动经济,而错过转型最佳时期,进而阻碍经济的进一步稳步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初步核算如下图,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现比重约为10。2:42。8:46。0,第三产业比重近年来虽得以明显提升,但与国际比较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转变结构必须以平衡三大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促进结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为经济长久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永久动力。对于第一产业而言,必须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基础,以生产资料资源流转为纽带,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实现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第二产业则必须实现包容性、可持续性发展,其重在提高国家工业化水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着重发挥人力资源与软科学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迎接新技工时代的来临。而第三产业则需协调高低端行业的发展,利用中低端服务业吸收就业人口,解决就业难题,并以高端服务产业发展为重点,辅助其他产业转型,改变消费结构,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有效的改革。在促进产业转型、平衡三产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在每一行业中设立技术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技术、资金支持,力求以示范企业带动产业革新与转型。当然各级政府在注重平衡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关系的同时,应该着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一“第四产业”的发展,力图通过科技带动其他三大产业的革新升级。

二、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再造市场经济活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5年第二点工作任务是积极发现培育增长点,“要求各级政府在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是必须依照‘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的原则,激发我国的巨大经济增长潜力”。为此各级政府需优化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构建市场平台、实践人才强国。政府需通过简政放权,减少经济增长对政策刺激的依赖,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杠杆,以增加民间投资效率、刺激大众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减少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干预,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增强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立经营能力,同时引导国企提升管理能力,加快国际化进程,以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手段,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平台。平等保护各类资本,发挥民企反应快速的有点,以加强民营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升民营资本投资效率。并且利用倒逼手段,迫使国有企业实行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当然在给予民营企业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各地区可因地制宜,发挥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各自比较优势,利用国有企业的实力与民营企业的活力激发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我国企业的战略调整与全面升级。人才强国的实践也是不可或缺,而本次经济会议也明确了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地位。目前,中央及各级政府虽然已制定了中长期的人才发展规划,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的根本保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未能深层次的挖掘人力资本的潜力,其发展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深入践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应以调整与优化人才结构为目标,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招人、留人、用人体制机制,并辅以资金项目等政策制度上的支持,构建国家级、区域性的专业化人才交流中心,以增强对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农村“三农”问题

开辟经济转型的“上海路径” 篇3

屠光绍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也要有品牌意识。如果我们能够形成经济转型的“上海路径”,对全国就有示范带动作用

杨定华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这几年全球在新能源、新材料、碳经济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这些行业都体现了未来得发展方向。要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

张幼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结构升级不仅仅在于经济上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关于项目的选择。只有科学决策才能有利于正确的选出好项目。要建立严格的项目选择机制

2010年1月28日下午,上海市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举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审议,吸引了200多位代表参加,超过全部代表人数的四分之一,十多位代表就该议题发表真知灼见。

《新沪商》杂志与《上海人大月刊》、解放牛网、新华网合作,参与了本次审议现场直播。本刊现发表本次审议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根据会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朱匡宇

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朱利民

东华大学生物工程学教授

东华大学图书馆馆长

引进人才尤其是有核心技术的海归人才,是一场大博弈。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各方面条件一定要更好,才有可能在博弈中领先

刘小龙

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上海的企业如要真正培养起来,必须要走出上海,勇敢地输出这些企业,换来大量的人才、知识产权以及大量的税收和高附加值的产能

李耀新

上海市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

过去我们太注重行业结构调整。“调结构转方式”关键的是政策结构和制度结构的调整,是组织结构的调整

不要泛泛地提加快方式转变,而是应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新一轮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重点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赵烨

上海嘉定工业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上海吸引项目落户的更大优势,在于上海的品牌和人才优势。这是保持上海竞争力的两大法宝

陈燮君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博物馆馆长

经济转型路径 篇4

1 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存在的问题

1.1 高端楼宇集中入市, 竞争激烈

虽然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楼宇都有不同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但是总的看来, 中心城区楼宇经济普遍存在楼宇集中入市、产业同质化、功能趋同等问题。密集的楼宇供应、集中的区域布局、趋同的产业和功能, 使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楼宇经济面临激烈的竞争。

1.2 楼宇经济产业支撑不强, 楼宇市场需求不足

楼宇经济的发展, 依赖于二、三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 对楼宇经济的支撑尤为重要。但从各大城市中心城区楼宇经济发展的现状看, 普遍存在楼宇经济支撑不强, 楼宇供应的速度和规模远远大于楼宇市场的需求, 从而导致楼宇特别是高端楼宇供大于求。

1.3 特色楼宇缺乏, 入住企业不均衡

尽管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也注重引导楼宇产权人按照产业特色、产业聚集发展, 打造相对突出的特色楼宇, 但是受楼宇产权分散、所有者自身情况、利益诉求、商业眼光等情况的影响, 楼宇产业很难按照规划落实, 最终形成多产权、多业态的混乱局面, 也就难以按照既定规划形成比较明显的特色楼宇。同时, 由于楼宇产权人重招租, 对入驻企业缺乏规划筛选, 入驻企业质量良莠不齐, 导致入驻楼宇企业发展不均衡。

1.4 楼宇配套设施不完善, 运营水平不高

楼宇经济在形成和发展中, 对配套设施、运营水平和服务档次要求越来越高。总体上看, 各大城市新建楼宇的配套设施相对完善, 运营水平和服务档次相对较高, 但部分老旧楼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突出表现在不少老旧楼宇商务住宅混建、业态混杂、建筑内外装修陈旧、停车泊位紧张、周围餐饮服务欠缺、物业管理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程度较低, 影响了楼宇经济的发展。

2 中心城区楼宇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建议

2.1 合理规划楼宇总量, 优化空间布局

楼宇经济是楼宇载体和产业链条相结合的经济形态, 要求载体供给与产业需求相互适应。因此, 要合理规划楼宇总量, 协调楼宇产业功能, 优化楼宇空间布局。一是要做好总量控制。应控制好楼宇的供给节奏, 减少非市场化的盲目供给。二是要加强规划宣传和引导力度, 避免同质竞争和恶性竞争。依据各大城市中心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 加强楼宇建设项目的前期研究, 对楼宇项目的经营业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帮助业主提前规划楼宇主要招商业态及定位;对已建成的楼宇, 现有业态和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定位不符的, 应逐步予以调整, 努力实现相对错位协调发展。三是要做好空间布局。要超前规划, 整合地块资源, 进行连片开发, 形成楼宇集群发展, 通过以点带面, 以线带面, 提升楼宇经济的联动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2.2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壮大楼宇经济产业基础

楼宇经济是依托楼宇来发展现代服务业, 楼宇只是载体,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才是根本。因此, 要围绕各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优势产业,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如现代商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休闲服务等, 构建城市现代产业新体系, 壮大楼宇经济产业基础。以成都市为例, 中心城区可以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依托全市重点楼宇, 瞄准国际、国内企业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营销中心等,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二是依托春熙—盐市口商圈、人民南路商圈、骡马市商圈、天府新城商圈等区域重点楼宇,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 打造“中西部一流的购物天堂”。三是依托东大街轴线和人民南路轴线和天府新城重点楼宇, 大力发展金融业, 以“金融市场+金融总部”为主题大力引进区域性、外资金融机构, 发展金融中介服务等金融衍生产业, 加快金融机构聚集, 建成“立足成都、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西部金融中心。四是依托锦里、宽窄巷子、水井坊、琴台路以及红星路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等区域重点楼宇,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休闲服务, 打造全国一流文化创意和休闲服务集聚区。

2.3 着力打造楼宇品牌, 培育特色楼宇, 提升楼宇经济贡献度

各大城市中心城区要着力打造楼宇品牌, 促进产业和企业发展集聚, 培育特色楼宇, 提升楼宇经济贡献度。一是要鼓励开发商自持楼宇, 不拆零出售楼宇产权。即要引进集开发、经营一体的大开发商, 在楼宇建成后继续自己持有经营, 保证业态的一致性, 从而培育出一批总部楼、商贸楼、金融楼、创意楼、中介服务楼等。二是要做好楼宇龙头企业招商。特色楼宇发展, 引入行业龙头是关键。要注重引入行业龙头企业, 通过行业龙头的辐射带动, 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 形成楼宇的特色产业链条。三是针对一些业主分散的楼宇, 要加深与项目业主的沟通, 创新招商机制, 由政府或开发商代小业主统一招商, 把好业态准入门槛, 提升经营业态定位, 保障楼宇发展业态和企业的一致性。

2.4 完善楼宇配套设施, 提升楼宇运营和物业服务水平

经济转型路径 篇5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8日

作者:江苏省雨花经济开发区 翟红军 朱洪萍 余光德

一、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

雨花经济开发区自创业伊始历经9年发展,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构筑工业化新城区的总体要求,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招商思想,找准主导产业定位,突出产业招商,迈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9年内,先后引进各类工商业项目90余个,计划总投资220多亿元。GDP规模从2003年的3.3亿元发展到2009年底的17.25亿元,年均增幅为31.7%;税收从2003年的4800万增至2009年底的4.016亿元,年均增幅为42.4%;截至2009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83亿元),年均增幅约41.6%。2009年,园区自有企业税源已经从2003年的104.59万元增长到2.4亿元,园区企业自身纳税年均增幅保持在148%以上。

目前,开发区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开发区产业正在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高科技、高附加值等为内涵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尤其是2009年引进的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基地以及近期新引进的哈皮时代、盛博科技、炬腾网络、宝德科技等软件产业,这些为开发区产业实施智能化、高端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产业发展历程

雨花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2005年开始第一次产业布局,主要是以一期开发为平台,开展了以综合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开发建设。2005-2009年开始第二次大规模的产业开发与转型,主要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目前,处于第二次产业开发向第三次产业开发过渡时期,即建设发展阶段,正在加速形成以电子信息、软件研发和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形态。

(二)产业发展成效

1.规模工业总量大幅增长。通过十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和对外招商,目前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到2009年底已经建成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48家,特别是近三年来新增规模企业大幅增加。

2.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加快。自2003年至2009年的6年间,园区税收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税收总额从

4835万元增长到40160万元,年均增速达42.4%。

3.科技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截止到2009年,开发区已建成投入生产的企业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8家;仅2009年完成专利1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9件;共有国内名牌1家、省名牌2家、市名牌1家;17家投产运营的制造业企业中共有10家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开发新项目。

4.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7年以来,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存量改造提升,增量引进发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手段,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度化转变,领域拓宽的趋势明显,从“

二、三”产业看,带有文化创意性质的软件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渐渐壮大,开始成为新的主导产业。而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等方面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

5.新的产业空间布局正在形成。截止2009年底开发区共引进的90余个建成、在建项目中:电子信息类企业20家;机械制造类企业24家;文化创意企业30余个集中在互联网软件产业园布局;生产服务类企业5家,其中,包括红太阳和明发两大物流基地;另外还有部分家具建材5家、食品类企业6家等。园区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布局正在形成。

二、开发区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集中度相对不高。六年来,随着近年来开发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招商引资项目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从开发区仅有的27.6平方公里、实际可用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的范围看,园区虽然引进90余个工商业项目,但开发区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为摆脱这样的困境,开发区瞄准未来,新引进了互联网软件产业园项目,但软件集群发展的效应发挥尚待时日。

二是企业创新尚未形成集群创新优势。目前,园区一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又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短缺的困扰,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据统计,目前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企业只有14家,真正意义上具有国家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足10家。由此必然导致园区企业承接新产品的能力不足,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这有企业自身建设、正处于建设发展初期方面的原因,也有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和未形成完整的实施规划,现有政策没有形成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做优力度不大等方面的原因。

三是园区项目承载能力亟待提高。开发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项目引进的同步需求。随着中电十四所、南京互联网软件园建成投产,大批高素质人才入驻,对园区综合服务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这种承载能

力日显局促,随着高科技企业入驻,对开发区综合配套的需求日渐旺盛,开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天地已经成为驱动园区产业提升的内在动力。

四是开发建设投入渠道单一,资金平衡困难。开发区征地拆迁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开发区可支配财力的全部投入开发建设也是杯水车薪。加之开发区缺乏商业和房地产项目运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缺乏资金平衡渠道,全部投入资金只能依靠银行贷款。这种发展模式,没有异军产业的突起,很难在短期实现自我平衡。

五是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尚待挖掘。开发区实际可用于产业用地的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区一期项目基本布满,二期正在拉开框架,已经签约近20个项目,园区实际可用于产业用地的面积不足3000亩。如果单纯依托土地的扩张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区已经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条件。如何在开发区探索实践“有限空间、无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正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1.区位环境优势正在日益凸显。雨花开发区处两大新城区、两大产业带之间,滨临长江,座拥三桥,衔含秦淮新河,拥有约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是九条重要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是通往南京市区和苏南、皖南、皖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隘口,建成后的火车南站距开发区仅10公里,绕越高速在园区边缘与三桥对接,使得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的雨花开发区更具发展潜力。开发区正在抓紧建设龙藏大道北延工程、滨江大道雨花段工程,及其两座跨秦淮新河大桥工程,全面拉开连接河西新城的通道,打造完成融入河西新城的总部金融经济圈两条通道,将进一步拉近与河西新城的距离;作为60平方公里板桥新城的工业发展区域,如果能够和板桥新城莲花湖区域联动发展,有效整合资金、土地等各种资源要素,实施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的联动开发,将进一步助推区域发展的实现开发区、板桥新城实现多赢。

2.产业基础优势正在迅速形成。在园区已有的优励国际、伟豪、翔实等先进制造业产业的基础上,园区在手的90个项目,囊括了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并发展为主导方向,呈3﹢X产业形态。开发区正在从低端加工制造业,向以自主创新、产业转型等为内涵的先进制造业方向迈进。仅2009年,开发区投产达效的制造业企业中就完成专利申请19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9件;目前园区共有国内名牌1家(桂雨鸭)、省名牌2家(三鸿、舒曼)、市名牌1家(伟豪);园区已有10多家企业与17个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对接,合作开发科技项目。

3.特色产业优势正在加速集聚。软件企业集聚初露端倪,中电十四所、盛博科技、华瑞泰、阿里巴巴等

知名软件企业相继落户雨花经济开发区,为雨花开发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中南京互联网软件产业园是以SAAS企业为核心,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企业为主导,打造自己独立软件互联平台,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产品发布、推广及运用的广阔空间。目前作为国内首个互联网SAAS产业园的开路先锋,已入驻ISV企业30多个,预计用5年不到的时间把SAAS产业园建设成为入园软件企业300家,从业人数近万人,年软件营收达20-3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有名、中国知名、江苏著名的软件产业链航母。

4.生态环境优势正在着力打造。园区大投入地进行园区绿化和景观改造提档升级,沿江沿河的1000亩湿地公园和板桥河景观等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大力度进行水系改造,园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下一步重点推进三桥生态公园二期500亩工程建设,加快三期三桥连接线北侧6平方公里的原“绿色南京”区域的规划建设,加快秦淮新河沿线的整治和绿化项目建设,加强园区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推进三桥连接线以北区域1000余亩居住用地开发,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高科技、软件信息、总部经济类高端产业入驻。

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思考

推动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一靠价值链升级带动,二靠现代服务业火车头拉动,三靠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推动,四靠以打造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公共技术平台促动。

1.求高求特,提升转型发展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瞄准产业高端。制定科学详尽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开发区软件研发和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优化资源的空间和产业配置,形成对接河西新城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强化政策支撑,扶持特色产业。依托优惠政策及特色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实施系统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突出对企业规模、效益、增速、技术创新能力、财政贡献能力、品牌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奖励和扶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形成由行业知名企业为龙头、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集聚发展格局。做优配套环境,节约集约发展。加快建设各主导产业的配套建设,主动构建高端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在招商环节系统谋划项目关联度布局,提升项目集聚集约发展的配套优势,全面改善产业生态环境,向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产业链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形成后发优势。

2.创新创优,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全面支持政产学银金合作。鼓励园区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努力使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成为技术开发的重要依托,吸纳并转化高校、科研机构、其他企业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研项目,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产业化工程。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完善企业孵化器的软环境建设,加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互联网软件产业园、企业科技转化

中心等各类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建立以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营造鼓励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良好氛围。构建支持创新创优的政策体系。坚持将区域创新体系与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完善以产业政策为主转变为支持形成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主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形成洼地效应,培育和形成促进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

3.完善功能,创优科技支撑的发展环境。积极构建科技支持体系。建立和多家研究机构、重点大学合作的技术支撑体系、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和发达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为园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综合服务。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入园企业在研究与开发、资金渠道、政策扶持等服务方面的支持功能,加强在诸如信息提供、培训、咨询中介方面的服务,推动企业迅速做大转型。构筑技术人才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加强互联网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对接河西新城产业层级,大力在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区位价值,承接产业梯度,抢抓2014年青奥会在河西举办的机会,迅速提升奥南板块的服务业发展水平。

4.招商选资,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推动招商引资模式的根本转变。从注重招商引资规模和数量的“企业招商”模式,向以提高产业集聚度为核心的“产业招商”模式转变,不贪大求全,务求在高起点上做精做特。以“引高、引软、引才”为目标增强招商选资针对性。将招商重点放在吸引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项目落户,吸引国外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或分支机构设立地区总部,引进国际国内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研发机构和领军人物来园区创业,增强开发区特色产业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影响力。构建招商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从园区可用产业用地面积有限的实际出发,制定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包括产业标准、行业标准、产品创新标准,通过不断提高招商项目质量,有力推动园区产业升级转型。

经济转型路径 篇6

关键词:土地管理;耕地保护;存量挖潜;市场配置

一、现行耕地占补执行机制的不可持续性

出于粮食安全等因素考虑,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国家建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通过编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农用地转用计划和耕地保有量予以整体管控,对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补充相应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应该说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设计本身是科学的,耕地补充的途径既包括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也应当包括存量建设用地复垦,对于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地区,应当以存量建设用地复垦为补充耕地的主要路径。但在执行过程中,存量建设用地复垦需要对产权人实施搬迁补偿,成本远高于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基本上不作为补充耕地的路径。且耕地占补费用越高,意味着用地成本越高,政府招商引资的压力也就越大,即使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十分紧张,省级政府在制定耕地开垦费标准时,仍以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作为测算成本的依据,用地单位缴纳的耕地开垦费远不足以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复垦。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迅速減少,甚至出现占补平衡指标比农转用指标更加紧张的局面,地方发展陷入建设用地捉襟见肘的窘境。有学者研究指出,如果按照目前开发未利用地来补充耕地的速度,我国将有一半的省市5年内就会将所有可开发为耕地的为利用地开发完毕。

由于耕地后备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耕地占补在执行中过度依赖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的模式必然是阶段性的、不可持续的。在经济发展初期,为了降低用地成本,同时促进未利用地开发,现行耕地占补执行机制是适当且富有成效的。但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耕地后备资源日趋匮乏,同时,未利用地的过度开发还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等问题,若不及时转变耕地占补执行机制,寻求补充耕地的合理路径,违法用地现象将难以遏制,耕地保护的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路径设计

(一)实行差别化的耕地占补执行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耕地占补应当根据地区差异实行差别化管理。根据地区土地资源禀赋,耕地后备资源充足的地区仍可以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发为补充耕地的主要路径,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地区则应当以存量建设用地复垦为补充耕地的主要路径。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匮乏,经济落后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相对充裕,因此,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通过实施成本较高的存量建设用地复垦,经济落后地区主要通过实施成本较低的农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垦,由此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是现实可行的。实践中,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对农村建设用地的复垦不仅仅能够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同时还能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很好地调动了地方实施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积极性,使得通过存量建设用地复垦补充耕地具备了更强的操作性。

(二)改革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

1.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的缺陷。现行法律规定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实行耕地总量平衡,个别省、直辖市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占用耕地的数量的,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进行易地开垦。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地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重要路径,但同时也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不利于存量建设用地整治,出于整治成本考虑,地方政府更愿意通过异地购买占补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导致原有的粗放用地情况仍然延续;二是耕地后备资源快速消耗,国家对耕地划定了保护红线,对耕地后备资源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任由地方无限制的开发,导致耕地后备资源快速消耗,越来越多的城市自身无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对易地占补的依赖越来越强,耕地后备资源的快速消耗正在威胁着耕地保护任务的完成,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环;三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因产业集聚效应,在招商引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项目落地方面又可以通过易地占补,以较低的成本解决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导致建设用地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提供占补指标的地区虽然得到了少量资金,却失去了长远的发展空间和招商引资中的用地优势。

2.改革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的设想。经济进入转型发展阶段,现行易地开垦补充耕地制度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重点围绕内部挖潜、盘活存量,促进存量建设用地整治。一是要压缩易地占补空间,对产业及经营性项目用地,只能在本市范围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即使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也不允许跨市购买占补平衡指标,倒逼市、县人民政府实施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市、县人民政府需要在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成本和项目用地产出效益之间进行测算,适当提高建设项目用地门槛,淘汰低产出、低效益的用地项目;二是要严格限定跨市购买占补平衡指标的使用范围,规定跨市购买的占补平衡指标只能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及公益类等非营利性项目。由于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成本较高,通过存量建设用地整治保障非营利性项目用地不具备可操作性,允许通过跨市购买占补指标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三是国家和省要帮助解决省以上单独选址项目耕地占补问题,由于省以上单独选址项目用地规模较大,占用耕地较多,且属于非营利性项目,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地区难以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硬性要求只会催生违法用地。且地方政府普遍认为国家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受益的是整个社会和全体国民,但是补充耕地的任务和责任单纯由被占地的地方政府负责和承担,这一行为有失社会公平。因此,国家和省应通过投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储备一定量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专项用于解决省以上单独选址项目耕地占补问题,占补指标由占用耕地地区购买,价格不低于占用耕地地区耕地开垦费标准,占补指标净收益全额返还指标提供地区。另外,占补平衡指标应纳入市场,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

(三)完善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国土资源部报公报显示,1997-2007年全国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与农村人口总量逆向发展,农村人口减少了9860万,而农村居民点反而增加了1100km2,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从193m2增加到218m2。城市化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在大量农村宅基地被闲置的同时,要求提供更多的城镇建设用地,这就为实施挂钩政策提出了迫切要求。必须逐步放开现行挂钩政策的限制,一是要取消整治建新规模的限制。在坚持农民自愿、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放开整治建新规模,为存量建设用地挖潜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为了防止盲目大拆大建,侵害农民权益,整治项目坚持农民自主申报为主,政府引导示范为辅,要求整治项目申报必须提供农民自愿的证明材料,整治资金必须足额预存,设立专户管理。为了防止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要求整治项目申报必须提供统筹城乡发展项目规划,要求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整治节余指标不得低于一定比例,拆旧区复垦验收必须提供农业主管部门对耕地质量的认定意见和后续使用、管护计划;二是要允许整治建新指标在市域范围内配置。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成本较高,需要通过整治建新指标流转弥补整治资金投入,国家规定项目区不得跨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缩小了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的范围,必然减少土地级差收益,导致有整治资源的地区缺乏整治资金,有经济实力的地区购买不到整治建新指標。只有放开整治建新指标配置范围,才能显化其价值;三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土地综合整治。由于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了扩大整治规模,必须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整治,允许投资者获取合理收益。目前政策规定整治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还农村,这种收益分配方式只有在政府投资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社会资本投入必然要求获取相应回报。

(四)积极培育和建设整治建新指标市场

1.培育整治建新指标市场供给。由于存量建设用地整治涉及产权人权益,政府无权强制实施,因此整治不宜以任务的形式下达,应以农民自愿或农民自主的形式运作。市场建设初期以政府投资示范项目为主,政府拟定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在征得农民(集体)同意的前提下,组织整治项目的实施,整治土地增值收益及时全部返还农村,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农民自主实施整治。农民(集体)主导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整治方案经政府批准同意立项的,农民(集体)可将项目在市场上挂牌,寻求投资者,或以其他方式自行寻找投资者,允许投资者获取适当收益,具体收益分配方式由农民(集体)和投资者协议确定,政府可公布指导性的投资收益率。在政府引导示范和农民(集体)自主实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实施整治建新指标市场供给计划。

2.培育整治建新指标市场需求。整治建新指标市场需求取决于地方建设发展速度,但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市场需求,促进存量建设用地整治。为了平衡整治成本,在市场建设初期可规定新增经营性用地必须使用整治建新指标,待市场发育成熟后,再逐步将新增工业用地纳入整治建新指标强制使用范围,但市场需求制度设计要与市场供给能力相适应。在指标竞买主体方面,应当以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为主体,因为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以招拍挂方式供地,竞买单位在不确定是否竞得土地前不会提前竞买指标,也无法预计需要购买多少指标,在竞得土地后未竞得指标又会导致土地闲置,因此整治建新指标应由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参与竞买,用地单位在竞买经营性用地时,必须缴纳相应的指标保证金,竞得土地后由相关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直接提供指标,收取指标价款。由于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极易受到政府干预,因此市场竞争必须彻底排除行政干预,否则将导致实质上的政府定价。

3.科学设定指标价格形成机制。一是要建立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配与土地综合整治相挂钩制度。由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由国家无偿下达,而整治指标需要竞买取得,形成指标价格双轨制,对整治建新指标的市场建设产生很大影响。个别地区将国家下达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也纳入指标市场,有偿供应,这种方式虽然能将价格并轨,但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将难以竞得用地指标,造成地方发展受限,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因此国家计划的分配需要政府予以调控,不能完全市场化配置,分配制度的设计十分重要,分配不科学、不合理,可能对整治指标市场造成冲击。合理的制度设计是将国家计划分配与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相挂钩,国家计划在保障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后,剩余部分主要作为整治指标提供方的奖励,经济落后地区为发达地区提供整治指标,同时通过整治获得国家计划指标奖励,保障本地区的发展需求;二是确立市场竞价机制。为了加强政府对指标市场的调控,防止指标市场价格虚高,做空土地实物市场,部分地区采取了整治指标由政府统一定价收购的制度,但政府统一定价收购价格相对较低,实际上剥夺了农民(集体)本可通过市场竞争获取的额外收益,也导致市场竞争的缺失,限制了农民(集体)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积极性。考虑到由政府平台、开发园区、功能板块作为指标竞买人的情况下,指标价格越高,土地出让金需要扣除的土地取得成本就越高,政府能够获得的土地出让收益就越低,因此指标价格不会被过度抬高,整治指标市场能够健康运转。

参考文献:

1.张琳,张凤荣.中国各省耕地数量占补平衡趋势预测[J].资源科学,2007(6).

2.韩娟,吕萍,薛剑,钟和曦.现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机制自身建设问题及建议[J].资源与产业,2009(1).

3.乐君杰.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邱继勤,邱道持,石永明.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的市场配置[J].城市问题,2010(7).

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比较研究 篇7

资源型城市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开采、加工当地主要自然资源 (主要指矿产、森林等) 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自然禀赋的丰富储备一开始被认为是发展的优势, 然而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事实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1993年Auty提出了“资源诅咒”的概念, Sachs和Warner的实证证明了资源的充裕程度和经济增长存在负的相关性。虽然中国人均资源不多, 但是“资源诅咒”现象仍然出现在我国很多资源大省中。

孙永平、叶初升 (2011) 研究了可能对“资源诅咒”效应起干扰作用的因素, 因为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位于中西部地区, 外向型贸易发展受限, 所以地理区位的差异对此问题的影响也应有所考虑。在其分析中,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减轻资源依赖现象导致的“资源诅咒”效应, 临近港口、与重要的大城市距离适当都为减缓因素, 但除此之外, 资源的充裕度与人均GDP的负相关关系仍然存在。加之大部分资源是有限的且再生周期长, 所以转型只是时间问题。本文以煤炭资源型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 选取了五个城市进行对比, 探讨转型路径。

二、煤炭资源经济体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 生态环境问题

在逐利动机下为了获得矿产资源因稀缺而带来的收益, 资源型城市一般会选择扩大其主导产业规模从而加速资源的耗费, 鉴于矿产资源多数再生周期非常长且再生条件苛刻, 这为未来埋下了资源枯竭的隐患;同时开采矿业过程中的负外部性表现出来就是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如地面塌陷、植被破坏、空气及水质受到污染等。工业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有“三废”的产生, 尽管会有相应的处理手段, 但是废水中的重金属、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固体废物如粉煤灰等对环境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工业开采的负外部性不仅对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产生影响, 也会折损当地旅游资源, 空气中的固体污染物有些会对历史古迹有侵蚀作用, 恶化的环境会降低本地旅游的吸引力。

(二) 经济发展问题

多数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资源诅咒”的现象, 早期依靠当地资源禀赋发展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好处的, 之所以经济发展质量在后期下降是因为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和利益短视。

首先, 煤炭资源价格波动性比较大, 煤炭供给弹性低、供求不均及政治原因等都会影响其价格。价格变动引起收益变动继而改变要素在不同部门间的分配, 初期发展资源产业的优势就会吸引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流入资源部门, 促进与当地资源有关的开采、加工、辅助行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而言制造业在发展初期投入产出率并没有资源产业高, 虽然后期有溢出效应且技术进步较快, 并且有助于当地实现产业多样化, 增强整个经济抗风险能力, 但利益短视往往会导致要素转移并集中在资源部门。资源产业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挤出效应最后导致该地区产业结构单一, 短期经济增长具有波动性。本文比较的五个城市 (大同、焦作、枣庄、阜新、六盘水) 近十年来第二产业比重均较高, 大同市第二产业比重在60%左右, 阜新由于较早步入煤炭枯竭阶段所以早些时期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达50%左右, 近几年第三产业比重开始上升, 其余城市产业结构与大同市类似, 第二产业比重均在50%左右。

其次, 煤炭资源经济由于资源总量有限及后期开采难度加大, 成本会越来越高, 最终由高成本高收益演变为高成本低收益, 即长期经济增长最终会有一个滞缓阶段, 而且煤价的波动性强, 煤炭经济体产业结构单一就导致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五个城市中焦作和枣庄的转型较好, 2003~2009年五个城市地方生产总值增幅均明显提升, 枣庄和焦作的增长势头比其余城市更为显著, 最多赶超将近一倍。煤炭产业的产成品由于当前技术所限, 没有明确可以提高煤炭利用率的途径, 也没有更高层次的工业加工品, 提炼石油虽然技术上能够实现但是成本过高, 没有大规模发展的现实意义, 故煤炭产业一直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属于粗放式发展。

再次, 煤炭产业的资产、人力资源专用性较强, 与煤炭开采加工等有关的资产设备投入与维护费用一次性投入比重较高, 所以在未来资源枯竭阶段只能转化为沉没成本, 这样煤炭产业退出壁垒相对较高。而相关的专业技术从业人员因其从事行业的专业性比较强, 无法立即适应其他种类工作, 而且不考虑劳动流动性的限制, 这部分从业人员只能在煤炭资源丰裕的地区流动, 相较其他地域限制少的职业而言再就业的难度更大。如果没有提前对转型做考虑, 在资源枯竭、经济增长放缓时, 煤炭资源型城市会有很严重的失业问题。加之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不高, 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辐射能力不强。不论资源经济处于哪个阶段, 考虑到未来资源枯竭阶段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都应为转型做好准备, 实现产业多样化, 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最后, 在煤炭资源经济发展模式下, 还会出现当地资金外流现象, 因为以单一产业为主导, 商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吸引力可能不如其他城市, 招商引资能力不强。同时, 还会伴随部分消费外溢, 主要表现在对奢侈品、旅游和高档服务的消费上。五个城市在2003年之前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不高低于5000万美元, 近些年总体上外商投资金额的变动也比较大, 说明这几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并不是很理想, 但是经过改革发展较2003年之前都有一定的改善。

(三) 社会发展问题

由于煤炭型产业一般由政府主导, 而短期收益高的产业能突出政绩因而更受重视, 所以容易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进而政府怠于制度创新和改革推进, 所以大部分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都比较被动, 焦作、阜新等都是在面临资源枯竭问题时才开始探寻出路。煤炭产业可能存在收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如矿产开发承包等产生寻租腐败现象, 还有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 关于对当地环境的治理也因为投入成本较大不能在短期内见利而被拖延或者忽视。

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结构单一不仅对经济长期发展不利, 还会造成人才外流。主导产业所需从业人员以与煤炭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为主, 对于其他类型的人才需求量并不大, 而且大部分相关职位对学历要求并不高, 大中专亦可, 所以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多数不会选择回本地就业。另外, 由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煤炭资源地区在基础设施及商业等很多方面与一线、二线城市差距较大, 职业选择、发展空间有限也不利于吸引人才。

总之, 对当地资源过度依赖产生的环境问题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 以及人才流失、消费外溢等又会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放缓又进一步使得以上问题加剧, 形成恶性循环。资源枯竭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提前做好资源经济的转型准备十分必要。

三、转型路径探讨

(一) 转型方向简述

目前可以利用的许多资源难以短期再生, 我国消耗煤炭比重较大, 人口众多, 所以国家对于资源的战略储备、新型能源开发等应有明确的思路, 因为是否要缩小煤炭产业规模转型发展要考虑政策因素。首先国家要对未来煤炭资源吃紧时能源转换提前做好准备, 在开发新型能源方面加大力度。资源经济转型总体上有三个方向:对原主导产业在科技基础上升级发展, 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和产业替代, 对于资源储量处于不同阶段的城市通过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做出不同选择。

1. 产业延伸模式

产业延伸模式指在原有资源开采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加工, 利用关联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此模式适用处于成长期的煤炭城市, 原主导产业尚有发展的空间, 能够对充足的资源储备实现更好的利用, 技术的延展也能提高产品的等级, 原始的资源输出能够变为高级加工制品的输出。主要限制就在于科技创新, 因为对于煤炭资源更有效的利用方式如果在技术上无法做到突破也只是空谈。

2. 产业多元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原主导产业继续发展的同时略微偏移中心, 推动其他产业同时发展, 比较适合处于成熟期的煤炭城市, 这是主动转型的最后时机, 此后因资源进入枯竭阶段就只能被动转型。成熟期煤炭城市有比较稳定的产值, 即使产值开始下降问题也还不严重, 地方财政和企业在前期发展中已经有充足的积累可以作为转型的基础。依赖资源经济的模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改变, 此时除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使煤炭业良好发展, 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如旅游业, 扩大招商引资的渠道, 吸引不同人才, 实现产业多元化, 增加经济活力和抗风险能力, 逐步实现转型。

3. 产业替代模式

煤炭资源最终会有枯竭的时候, 所以产业替代是所有煤炭城市最终要实现的, 前期主动转型的城市可以逐步平稳地完成产业替代, 前期未做转型准备的到资源枯竭期就只能被动进行“替代”。资源枯竭, 产值下降, 失业问题严重等, 此时不得不选择新的产业进行扶植以重振本地经济, 但转型成本已经大幅提高。

英、美国资源也十分丰富但都并未陷入“资源诅咒”的陷阱。其转型期分别与工业第一、第二次革命时期相关, 通过贸易保护、立法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兴起, 同时国内企业家活跃在其他领域, 如报业、金融方面, 都成功跨越了“资源诅咒”陷阱, 其他欧洲国家的成功经验也都与此类似。所以从长期考虑, 资源经济的发展要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和多元产业发展, 最后逐步实现产业替代。

(二) 转型路径对比

1. 城市现有资源对比

所选五个城市 (大同、焦作、枣庄、阜新、六盘水) 在矿产资源上除了煤炭之外其他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并且储量也较大, 资源储量得到合理利用在发展中仍是一个较大的优势, 辅之以科技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焦作旅游资源非常丰厚, 六盘水气候宜人并且有很多溶洞钟乳石, 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二者的旅游资源相对比较集中, 所以在旅游业发展上有明显的优势。枣庄景区较有特色, 大同和阜新的景区比较分散, 但是相比前两者可能集中度和吸引力会差一些。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地方特产, 将这部分产业做精, 如将地方曲艺特产等做出品牌, 结合本地的旅游资源, 可以弥补景点分散不集中的缺陷, 旅游与文化结合做出当地的品牌, 提高知名度, 有助于发展当地第三产业。

2. 转型策略比较

五个城市中, 阜新、焦作属于在煤炭枯竭阶段被动转型, 分别根据当地优势重新定位主导产业。大同、枣庄都将面临煤炭资源走向枯竭的阶段, 枣庄有了较为明确的转型方向, 大同目前在产业重点转移上进展不大。六盘水属于煤炭产业成熟后期, 主动转型的时机良好。

焦作在“九五”后期步入煤炭资源枯竭阶段, 开采成本增高导致效益下滑, 只能被动转型。借助本地的旅游资源优势, 焦作转型以旅游业替代煤炭产业为主导产业, 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2000年山水旅游定位开始, 到整个格局的构建, 取得很好的效果。旅游收入在1999年为1.48亿元, 到2010年增长至147.53亿元,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功能、改善当地环境后通过旅游收入为产业多元发展提供了基础。并且城市综合条件改善可以吸引资金和人才的流入, 跳出了资源依赖的恶性循环。近些年通过科技创新, 焦作形成了铝工业、汽车及零部件、煤盐联合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 虽然仍然属于外延式增长, 并且传统工业比重大, 科技创新不足, 但在产业多元化方面焦作仍进取得了发展。

阜新在资源枯竭阶段以发展第一、三产业作为转型思路, 2001年从农业入手, 引进培育“双汇”、“伊利”、“鲁花”等龙头企业, 到2003年, 建起了20个再就业园区和50个专业小区, 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此后又依靠国家资金补助试行风电、氟化工等项目, 但效果不佳。从2008年开始, 阜新市决定发展皮革加工、液压装备、新型铸造、氟化工、板材家具制造、新型材料这六个重点产业集群。阜新由于皮革产业在本地具有广阔消费市场, 2009年政府决定打造皮革产业开发区, 实现产业替代。经过4年多的发展, 形成了皮革产业集群, 并且其开发区入驻上海富国、山东德元等较有影响的企业79户, 入驻开发区已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液压产业被阜新市选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增长点后, 发展势头强劲。随着示范项目的成功, 许多制造企业也纷纷落户阜新, 当前形成十大产业集群, 城市环境也得到改善, 招商引资能力逐渐增强。

枣庄市以煤炭深加工为突破口, 建立煤化工、精细化工生产基地, 并不断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同时枣庄也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围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企业加速聚集、产业跨越发展。目前, 枣庄已成为全国三大锂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正积极争创国家级锂电池产业基地和检验检测中心。2011年, 全市在建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59个, 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比2007年提高5.4个百分点。枣庄还以文化旅游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产业多元化。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可以前期资源产业积累的产值为转型打基础, 但是大同市进行城市建设拖欠建设费用较多, 加上煤价下降, 财政收入受到了很大影响, 在转型策略上除了整合当地煤矿, 虽然也有向新型能源发展的意向, 但目前并未取得有效进展。从2014年开始, 大同市财政局每年会安排6000万元用于扶植中小微企、民营企业的发展, 并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民营经济。城市改建也许能对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但在产业多元化方面无大的举措。

六盘水2000年通过整合整治, 打击非法煤矿、关井压产, 规范煤炭产业的发展, 提高了原煤产量, 到2006年突破了4000万吨大关并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 进行煤化工产品生产。为了实现循环经济, 实行对洗煤煤泥干化利用, 矿井水治理回收利用, 焦炉煤气掺烧发电等措施。六盘水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基础上, 也开始发展制造业, 明阳风电、西南天地煤机成套装备制造这两个快速推进的重大项目都有利于改变单一产业结构格局。此外, 广东博罗冠业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双元铝业二期工程也有利于铝产业的发展, 汽车制造、五金加工及钢材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 实现了对本地其他资源的更好利用, 为打造西南地区长材精品基地奠定了基础。六盘水农业畜牧业也有所发展,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良种猪推广、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突破等使得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总之, 六盘水在煤炭资源开发基础上形成了以能源、电力、冶金、建材为主的产业体系, 在西南、华南地区甚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已经成为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改善环境方面五个城市均做出了努力, 近几年绿化覆盖率都有上升。改善环境、发展旅游业有助于产业多元化的实现并增加地方产值。根据本地优势发展其他产业, 改变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 提升科技水平很重要, 在教育与科技支出方面五个城市近些年均呈上升趋势, 大体趋势的趋同说明科技教育政策受国家政策方针大方向的影响较大, 能否根据本地特点和优势发展产业集群与政策和机遇及当地政府的积极性有关。扶植适当的产业增加本地经济发展活力, 形成好的投资环境, 有利于招商引资和更多企业入驻。产业多元化是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比较好的策略。

四、总结

综上所述, 资源城市转型主要就是在深化主导产业、通过提升科技力量发展高级加工品的基础上, 通过主导产业的资金积累, 促进其他产业发展。扶持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 改善投资环境和自然环境, 这对发展旅游业也有利。同时将本地民俗文化、特产综合, 发展文化产业, 与旅游业相结合, 创立每个城市的独有文化旅游品牌。最后, 在多元产业发展中逐渐实现产业替代, 使资源枯竭阶段能够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以此跳出依赖资源的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孙永平, 叶初升.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 2011 (01) .

[2]张复明.资源型区域面临的发展难题及其破解思路[J].中国软科学, 2011 (06) .

[3]刘晔.资源型经济转型策略探析——以山西省为例[J].资源与开发市场, 2013 (05) .

[4]余建辉, 张文忠, 王岱.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效果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 2011 (01) .

[5]周建波.资源型经济何以成功转型——转型成功国家的转型战略和启示[J].经济问题, 2013 (04) .

金华涉外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篇8

一、金华涉外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地方党委政府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强市”战略、“赶超发展”战略, 金华涉外经济健康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金华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一是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2012年, 金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27.4亿美元, 同比增长38.4%, 外贸依存度为53%。二是外贸结构以出口为主, 出口占93.71%。目前, 金华市已与全球2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往来关系, 区域内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誉满全球。出口地域以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为主, 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为主。三是出口主体为民营企业。2012年, 金华民营企业出口190.18亿美元, 同比增长51.48%, 占全市外贸出口的82.90%;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13.59%;国有企业出口占13.59%;以“市场采购”方式出口52.7亿美元, 占全市总出口额的23.2%。四是金华市域内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后, 以进口馆为依托区域进口业务初具规模有一定特色。义乌进口馆规划面积达10万平方米, 集经营、展销、洽谈于一体, 已入驻主体155户, 安排商位244个, 汇集了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万种进口商品。受进口关税及境内消费能力的影响, 经营珠宝、酒类等高档消费品摊位较少, 以与生活相关的日用百货为主。进口国主要集中在欧美、中东、东南亚地区。

2、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 区域经济加快接轨世界经济。一是引进外资呈现一定规模。统计显示, 2012年, 金华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8个 (不含外商投资合作企业) , 合同利用外资3.49亿美元 (含外商投资合伙企业0.6亿美元) , 实际利用外资2.83亿美元 (含外商投资合伙企业0.6亿美元) 。二是投资项目以工业制造业为主。2012年, 金华市新批工业创造业外资项目26个, 其中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工业项目有10个。近年来, 引进了一批诸如光电、环保、节能、新能源、高端装备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 优化了投资领域。三是独资企业成为投资主要类型。2012年, 新批外商独资企业73个, 合同利用外资1.61亿美元, 占新批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74.92%;中外合资项目15个, 合同利用外资0.53亿万美元, 占新批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24.76%。截至2012年底累计登记注册外商合伙企业有1345家, 外方认缴额6021.64万美元。

3、外经合作规模扩大, 区域经济“走出去”的层次不断提高。一是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金华仅实现外经营业额2252万美元, 境外投资186万美元;2012年金华市审批核准境外投资企业 (机构) 46家, 境外投资总额41675.56万美元, 同比增长180.24%;中方投资27200.48万美元, 同比增长171.40%。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5774万美元, 列浙江省第三。二是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扎实推进。2012年, 金华市新批境外营销网络 (贸易公司、办事处) 29家, 占项目总数的63%。遍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阿联酋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涉及汽摩配、电动工具及配件、旅游休闲用品、健身器材等多种行业。三是以增资并购方式实施的境外投资大项目增多。2012年金华市境外投资增资总额11220万美元, 占中方投资额的41.25%。除世丰投资、青年汽车外, 香港华谊兄弟国际有限公司增资6000万美元;温商科技集团增资5000万美元, 在瑞典建设龙门旅游商贸城项目。

二、金华涉外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出口企业竞争实力有待增强, 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一是出口主体中小企业居多, 转型发展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 金华市拥有进出口资格的企业7493家, 进出口企业99%以上为中小企业, 出口企业以“低、小、散”产业为主, 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的产品中, 高新技术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2.47%, 绝大部分为服装、纺织品、箱包、玩具、机电产品等, 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 附加值低, 技术含量不高。从品牌上看, 金华出口企业以“贴牌”居多, 尽管有一些企业有了“中国名牌”、“驰名商标”等称号, 但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很低, 绝大多数企业依懒“贴牌”出口。二是研发费用投入少, 发展后劲不足。据资料反映, 金华市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区域GDP比重只有1.5%, 比浙江全省的2.05%低0.55个百分点。由于投入少导致出口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出口产品处于低端过度竞争, 这也是加剧贸易摩擦的因素之一。三是主要生产要素价格上升较快, 成本过度增加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这些年, 企业的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厂房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地外贸企业的价格优势, 使许多外贸小微企业不堪重负, 生产经营和发展难以为继。

2、进口总量偏低、市场来源较为集中, 进口馆业务发展受到诸多制约。一是初级产品居多。2012年, 金华市进口商品为14.25亿元, 仅占进出品商品总额的6.27%。从进口产品看, 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额2.16亿美元, 铜及其制品进口额1.91亿美元, 棉纱进口额1.91亿美元, 铝及同制品1.64亿美元;这四类产品占进口总值的53.47%。从进口市场看, 台湾是金华市的最大进口地, 占全市进口总值的18.24%, 其次分别为美国、越南、进口值分别为1.74亿美元、1.39亿美元。进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占75.50%。二是赋税费用过高, 限制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进口业务。按照古典经济学家大卫·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国应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国际分工和贸易会使贸易双方均获益。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上, 集中表现出利用自身成本比较优势出口小商品, 而进口中高档商品却因赋税费用过高受限。三是企业融资困难, 阻碍了进口拓展的步伐。在国内货币政策偏紧背景下, 银行贷款规模相对紧张, 当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绷时, 银行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使企业雪上加霜。四是政策支持不够。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后, 政策支持的着力点仍局限于出口业务。如为解决义乌小商品贸易难题, 尝试实行新型的“市场采购”模式, 突破市场交易瓶颈, 但此模式仅限出口市场主体。然而, 在义乌进口商品中同样面临小商品贸易归类难、核价难、成本高、效率低等难题, 束缚了其进口业务发展。

3、引进外资来源较为单一, 项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香港地区仍为外资主要来源。2012年金华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有32个来源于香港, 合同利用外资17415万美元, 占全市总额的81.22%;实际利用外资11762万美元, 占全市总额的52.76%。二是投资领域较为狭窄。2012年, 金华市新设立第三产业外资项目60个, 占新批项目数的68.18%;累计合同利用外资5764万美元, 占全市新批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26.88%。从总体看来, 金华市三产外资企业呈现“项目个数多、投资规模小、经营范围窄”的特点。

4、义乌小商品市场“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方式受到很大挑战, 影响到金华市的出口业务。一是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方式当时出口占金华比重大, 影响较广。据资料显示, 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总面积约470万平方米, 商位7万个, 汇集了16个大类、4202个种类、170多万种商品, 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2012年, 金华市以“市场采购”方式出口52.7亿美元, 占全市全年总出口额的23.2%。其中, 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购出口49.1亿美元, 高达93.17%。二是“义乌模式”在全国各地受到复制, 影响分流义乌乃至金华的出口业务。2012年,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580.03亿元 (含国内市场交易) 。去年到义乌经商、采购、旅游的外国人达46万人次, 其中有1.5万名外商常年在义乌从事国际贸易采购。2002年以来, 义乌商人复制“义乌模式”, 在全国各地创办了140多个小商品市场。三是网络业务飞速发展, 潜在的影响值得重视。2012年, 全国网络购物用户已达2.42亿人, 网络购物使用率达42.9%, 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不断攀升, 仅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就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 相当于2011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4%。全国各地商品市场的异军突起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使义乌小商品市场受到双重挑战, 也给金华以“市场采购”方式出口的贸易模式造成冲击。

三、金华涉外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和路径

1、加快出口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涉外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在创新理念更新上, 重视自主品牌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相结合, 增强创新工作的前瞻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把推动自主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结合起来, 以自主创新引领品牌战略, 以品牌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充分发挥金华市块状经济优势, 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 加快块状经济向创新型产业集聚的方向发展。根据金华市现有产业基础、区域特色和技术优势, 在今后一个时期, 应着力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新兴领域实现出口产品新的突破。二是在创新主体培育上, 重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与产业研发中心相结合。培育创新主体就是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发机构。制订政策,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主创办研发中心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中心。针对本地工业块状经济、产业集群较为明显的特征, 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 探索建立行业技术研发中心。鼓励企业联合组建研发机构, 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对外开放, 开展行业发展需要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 实现“资源整合、利益共享”, 成为行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平台。三是在创新基地建设上, 重视特色工业功能区与科技孵化器相结合。建立科技孵化器, 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初创企业, 加强以金华高新科技园为主的科技孵化器建设。注重发挥特色工业功能区的承接功能, 积极鼓励特色 (专业) 功能区引进、组建为本地区产业提供科技服务和研究的研发机构, 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优化人才引进、培育的政策措施, 重点引进科研的领军人物和高层次人才, 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本地设立科研机构或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

2、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建立现代服务贸易支撑体系。一是更新贸易发展新理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电子商务正成为现代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商业模式。必须认识网络虚拟市场对传统的贸易模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 把握进出口贸易发展先机, 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二是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专家分析预测, “低成本采购+现代化仓储+电子商务+快捷物流配送”将成为现代服务贸易的主流形态。加强对现有进出口企业的教育培训和辅导, 引导他们认清未来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抓住发展机遇, 大力拓展电子商务业务。采取措施, 大力扶持环球资源等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在金华做大做强, 努力把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城股份有限公司培育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 逐步形成区域内的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和重要基地。三是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大数据时代, 金华要依托和发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特色和优势,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高度重视“云计算”的运用和建设, 加快建立区域第三方平台体系。加快建立现代服务贸易支持系统, 充分发挥区域内的低成本市场采购、贸易便利、现代物流便捷发达优势和潜力, 加快建立影响力大、在线支付便捷、安全的服务体系, 使义乌建成区域乃至全球的网货配送中心、地区快递分拨中心、世界电子商务重要基地。

3、加大扶持力度, 以进口馆业务为依托大力发展金华进口业务。一是设立综合保税区, 降低企业进口成本。义乌小商品市场进口主要存在量少、成本高问题, 由于进口起步阶段受资金、规模等影响, 进口时也只能采取拼柜方式, 无法解决拼柜难题。为此, 建议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 研究设立综合保税区、进口商品免税区、出口加工区等配套贸易平台和载体, 帮助企业解决进口拼柜难题。二是建立融资平台, 拓展金融服务产品。建议由地方政府出资担保, 建立融资平台, 参照小商品市场摊位质押贷款模式, 完善进口馆摊位质押管理办法, 为进口企业提供融资, 缓解资金短缺困境。三是出台配套措施, 支持进口业务发展。海关方面, 支持发展进口、转口贸易, 对义乌进口馆内的进口商品, 统一按照进口展览品监管办法的最长期限 (两年) 给予管理, 并建议将其纳入“市场采购”方式管理;工商方面, 参照国际上通行做法, 探索给予境外自然人贸易主体资格, 允许申办个体工商执照资格, 支持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分支机构并赋予对外贸易经营权。

4、完善配套政策, 优化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一是加大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扶持力度。一方面, 加大对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览会的补贴力度, 鼓励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 加大对信用保险费率的补贴力度, 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让企业“有单敢接, 有单敢做”。二是强化政策在转型升级中的催化剂作用。对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潜力较大、产品优势明显的企业, 在技术改造研发、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品牌建设、完善营销网络和外经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地方财政资金扶持, 加快“金华制造”向“金华创造”转变。三是完善通关等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由商务、海关、外管、国税、检验检疫等涉外部门组成的贸易促进机制, 拓展外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为外贸企业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驾护航, 助推涉外经济转型升级。四是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以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建议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重点吸纳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产业和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来金华投资。对于引进的外资企业, 要在合同中设置相关制约条款, 将企业用地多少与税收、销售、吸纳劳动力等指标挂钩, 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和质量。

摘要:区域涉外经济的转型升级, 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 也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浙江金华为例, 分析了区域涉外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华涉外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金华,涉外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汪熙: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

[2]金中梁等编著:崛起浙中——金华工业强市五年回眸[M].红旗出版社, 2011.

经济转型路径 篇9

关键词:经济转型,消费模式,变化,路径选择, 研究

一、中国经济转型演化路径的回顾

中国经济转型和任何一种经济转型一样, 都是使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其中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和发展路径等等的转变。人们习惯将中国的经济增长驱动方式称为“三驾马车”, 即投资、出口贸易和消费。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来拉动增长, 投资拉动引擎后, 生产出很多产能, 这些产能在出口贸易中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不断的拉升。很明显, 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 结果必然导致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衡, 因此, 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例成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当务之急。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要了解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和意义, 首先要了解物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因为只有弄清楚物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才能正确处理物品生产、需求结构和居民消费之间的, 才能理解消费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而要了解物品生产及消费之间的关系, 就必须要考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现实与表象之间的关系。物质文明史的主题就是围绕人与物品的关系而展开, 这就必须考虑到从物品稀缺的计划经济过度到物资相对丰富的市场经济的过程。物的外部世界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具体化的过程, 经济转型是这个创造性过程的媒介, 而对消费历史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象征性的延续性。任何一种经济体制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会产生异化现象。

因此, 经济转型的演化是物的外部世界和其延续性的演化, 它体现了人与社会关系具体化的创造性过程及其延续的过程。中国的经济转型, 是由依靠投资的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的经济增长转变;物的外部世界正发生改变, 提升消费在经济转型中的比重是这个创造性过程得以延续的象征。

二、消费模式变化的一般路径

(一) 消费模式变化的一般路径

如何为“消费”定性?消费, 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一种交换。什么是交换呢?广义来说, 交换是一种基于效用性、互利性而进行的人、物和信息的移动和交流。交换, 可以分为基于效用性的“经济性交换”和基于互利性的“象征性交换”。在非市场经济中, 象征性交换是主要的交换方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 象征性交换的意义比重下降, 经济性交换的意义比重上升。但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 由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展, 象征性交换的功能性再次上升, 与经济性交换并驾齐驱。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下, 消费成为一种文化需求, 即人与商品之间的一种文化需求。对此, 布希亚在《物体系》里有分析, “消费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 而且这不只是人和物品间的关系, 也是人和集体与和世界间的关系, 它是一种系统性活动的模式, 也是一种全面性的回应, 在它之上, 建立了我们文化体系的整体。”

当衣食住行被生产力逐渐改变的时候, 通过不同的消费方式, 人们能够改造自己并可以调整与社会集体的关系的时候, 社会的交换体系就改变了。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消费并没用割裂物品与社会的关系, 而是使人们更尊重社会科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在计划经济时代, 碍于落后的经济基础,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建立在不对称的基础上:人们只能凭证消费生产出来的东西, 而消费资料的加工生产却在需求之前。社会对物质产品依赖与否, 对自然环境压力的反应和人们的选择, 即生产基本上和供给相称, 消费基本与需求相称。

“在消费的特定模式中, 再没有先验性、甚至没有商品崇拜的先验性, 有的只是对符号秩序的内在。”在一定程度上, 消费的客观现实基础正是消费的思想, 而这种消费的思想, 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连续不断的广告话语。这种广告话语在消费者中间游荡, 它的话语系统改变了历史的逻辑, 它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的标志。确切地说, 消费出现在买卖行为成为了人们的习惯之后。

因此, 消费模式的变更以人们的消费习惯为基调, 以经济的力量为导向。

(二) 消费与劳动的一般关系

1、劳动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劳动在人类的发展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劳动是人类进行所有创造并向前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为了改善生存状况, 人类可以通过劳动, 独立地运用资源、能力和智慧将自身提高到更为满意的状况。不可否认的是, 在改善生存状况的过程中, 人们会将自己当成生活方式和工作计划的中心, 这样一来, 人们就必须确定并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不仅如此, 劳动还可以积累财富、消除贫困, 它创造了人类历史的秩序, 让人类可以有追求、可以进行有条不紊的劳作, 让人类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换句话说, 劳动就是人类在创造自身历史的同时, 愿意地接受自身命运的约束, 并主动地改造、完善自身的一种活动。具体来说, 人们以劳动创造出的社会和经济的价值来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劳动是社会财富和社会稳健发展的主要源泉, 劳动可以提高人类的自我完善意识和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矛盾统一的历史, 劳动的历史也是如此。劳动有秩序建构和规划未来的能力, 也能为每一个个体制定独立的短期目标。生产和交换本来就是对所有生活方式的最基本描述, 因此, 作为生产的劳动, 其实现过程本身就能为人们提供满足和快乐的感觉;作为消费的交换, 其实现过程本来就是依靠生产劳动来满足人类自身的追求。因此, 在考虑消费与劳动的一般关系时, 首先要将劳动放入其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中。

2、消费体现在劳动中。

第一、劳动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转化。“劳动不仅生产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自己本身和劳动, 而且同它生产一般的商品成正比。这一事实不过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即劳动产品, 作为异己的东西, 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 是同劳动对立的。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 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不仅是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也是消费的对象。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 劳动者通过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成为消费对象通过消费被消费者占有, 当劳动者也需要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时, 劳动者就异化为了消费者, 在劳动者异化为消费者的过程中, 劳动和消费充当了异化的媒介, 二者同质化, 并且缺一不可。

“对于劳动者来说, 劳动是外在的东西, 也就是说, 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 劳动者只是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 而在劳动之内则感到爽然若失……因此, 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 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从而, 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 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最后, 对劳动者来说, 劳动的外在性, 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 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自己在劳动过程中属于他自己, 而是别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强化了马克思的物化现象, 他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说法:对于劳动者本身而言, 他的劳动也同样以商品形式出现。而这种商品形式, 就是消费的对象。对于劳动者来说, 只能通过消费, 也就是劳动之外, 感受自由自在;消费是劳动者自愿的行为, 消费是劳动者需要的满足;劳动成了满足需要的手段, 而消费就是欲望的需要, 劳动者自愿成为消费者。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人要出卖与他的劳动力不同的商品, 他自然必须占有生产资料, 如原料、劳动工具等等。没有皮革, 他就不能做皮靴。此外, 他还需要有生活资料。任何人, 即使是未来音乐的创作家, 都不能靠考未来的产品过活, 也不能靠尚未生产好的使用价值过活。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 每天都要消费, 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之前和在生产品间都是一样。如果产品是作为商品生产的, 在它生产出来以后就必须卖掉, 而且只有在卖掉以后, 它才能满足生产者的需要。”由此看来, 消费成了商品和劳动者之间关系建立的媒介, 显然, 劳动者无论是否进行再生产性劳动, 都必须会产生消费行为, 消费的内容不仅是满足劳动者本身生存的需要, 而且还包括劳动者进行再生产性劳动的各个方面的需要。无论是哪种消费的内容, 都是按劳动者意愿进行的、自主的消费, 也就是说, 消费对于劳动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 对劳动者来说, 异化成消费者是他自愿的行为;消费的内在性指明, 消费是消费者自身的;消费属于消费者, 也就是劳动者;他在消费过程中属于他自己, 而不是任何人;劳动者要生存, 必须获得生存材料, 生存材料依赖于自然界, 也就是外在于劳动者的物;这种生存材料必须通过消费来实现;劳动者在获得生存材料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由, 乃至希望、自愿、主动去获得让自己更加自由和舒适的生活材料, 这个环节只能通过消费来满足, 消费优化了劳动。一句话, 消费实现的基础就是劳动, 劳动必须通过消费来实现。

三、消费模式变化的特殊路径

1、消费与劳动的特殊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有效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治国战略的运用不同, 全球各国之间出现了不平等的现象。“在文明繁荣的民族间, 虽有许多人全然不从事劳动, 而且他们所消费的劳动生产物, 往往比大多数劳动者所消费的要多过十倍乃至百倍。”因此, 要理性地了解全球化和劳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需要新的观念和新的认识框架。全球资本的运作和劳动之间的关联和纽带, 正是消费。资本和劳动两者的状态需要消费来维持:作为资本的持有者和劳动的实施者, 人们往往需要通过消费来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 消费使两者间的相互依赖性得到了增强。尤其是现代社会, 人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既是劳动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 人们的思想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劳作, 消费得更多, 是为了好的生活, 于是, 人们的生存状态进入了一个“劳动——消费——再劳动——再消费”螺旋上升的循环, 作为一个循环, 消费向劳动一样也可以成为起点, 这是有别于以往社会中的“劳动决定一切”的。在这个循环中, 财富的多少决定了消费的程度。换句话说, 在资本流动和财富的积累过程中, 消费的影响力可以和劳动并驾齐驱了。

在以往社会中, 我们通常将劳动与生产联系起来, 但布希亚却曾经明确地指出, 现代社会中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劳动。例如, 随着网络信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当人们利用电脑购买机票的时候, 实际上就是在完成生产工作, 因为人们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像机场工作人员一样咨询自己购买什么时间、哪家航空公司的机票, 然后替工作人员完成了付款、出票等一系列工作。又如, 随着肯德基汽车餐厅的普及, 人们可以开车直接进入肯德基汽车餐厅通道, 方便地购买食物, 那么实际上就是做了清洁工的工作, 因为人们处理了餐后的垃圾。所有这些消费现象说明了, 新的消费手段使消费变成了劳动;新的消费手段使商家实现了双赢, 因为消费者愿意甚至主动为了得到这种作为消费者的工作权力而付出代价, 商家赢得了消费者, 节约了成本更获得了利润。

在现代社会中, 消费与劳动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循环体系, 还因为社会的就业系统变得更加密不可分。当下的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 全球的各种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都可以畅通无阻地流通, 这大大活跃了全球市场的经济。在体验到因为全球化为世界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 我们不能忽视全球化为社会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因子”。这种“不确定性的因子”融入到了每一个社会的就业系统中, 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对工作岗位上失去了归属感, 这种对工作的不确定、不稳定的感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加强。布迪厄在一篇《当代无处不在的不稳定性》文章中分析到, 不稳定性、不可靠性和敏感性是当前生活状况最现实的描述, 这些对现实生活的状况已经渗透到人类存在的没一个角落, 主要体现在生计、身份和权利等方面。例如在现代社会, 市场经济的许多不确定因素让企业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 纷纷裁员以节约成本吸引更多的人才, 企业和工人之间就会出现双向选择的局面, 就可以自由地选择去留。虽然这种工作模式可以让企业和工人变得更加的自由, 但同时也表明了工作失去了内在的、固有的可靠性, 企业无法给工人们确定的承诺, 人们对工作的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企业和工人之间存在的只是一纸合同。

一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 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分工一经完全确立, 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 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得大部分欲望, 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 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 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 或者说, 在一定程度上, 一切人都成为商人, 而社会本身, 严格地说, 也成为商业社会。”由于失去了长期存在的安全可靠性,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安全感的缺乏使得“立即满足”成了人们最现实和最合理的选择。今天劳动所付出的努力, 明天不一定得到回报;今天拥有丰厚的资产, 明天有可能负债累累;今天时尚优越的生活方式, 明天可能就沦为人们嘲弄的对象。这些不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使人们选择了“通过消费来体现今天的劳动所得”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人与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消费体现出来, 而不是以往的通过生产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 劳动者希望通过消费证明自身劳动的价值。“一个人是贫是富, 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 各人所需要的物品, 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 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 他是贫是富, 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 换言之, 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 但不愿自己消费, 而愿用以交换他物, 对他说来, 这货物的价值, 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三、小结

由于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人们把周围的世界看成是一个消费的世界;而且, 人们自身的劳动价值和人们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各种消费品和消费行为来体现。现代社会中就业系统的不稳定性和劳动价值的体现需要通过消费, 这两种重要的因素使消费和劳动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和紧凑。

四、消费者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转化以社会发展为基调

“没有自然界, 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 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 在其中展开他得劳动, 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了劳动产品的生产材料, 也为劳动者本身提供了生存材料。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社会, 人们的生存竞争日益激烈, 这一趋势变成了一个自我督促、自我推进和自我加速的趋势。这一趋势使人类对劳动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劳动不再是简单的、单一的劳作, 而是希望通过劳动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发生质的飞跃的进步。现代社会是一个欲望的社会, 自我克制得越严厉, 自我放纵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希望通过劳动能进一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 体验快乐的满足, 这种对于欲望的追求成了生活的最高目的。同时这种欲望的本身就是一个价值, 劳动为这种欲望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消费是这种欲望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布希亚.物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2.

[2]让.波德里亚.刘成富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2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7-p48.

[4]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3.

经济转型路径 篇10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 由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间的劳动生产率, 存在这巨大的差异, 直接导致了, 乡村和城市的差异逐渐扩大。刘易斯认为要想消除二元经济的影响, 必须改变二元经济结构, 使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发展, 从而真正的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于如何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实现城乡一体化, 经济学者们存在不同的观点。刘易斯认为主要是通过发展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而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消除城乡差距。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和乔根森则认为,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才是消除城乡差距的关键。虽然对于如何破解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存在不同意见, 但是无论是刘易斯还是托达罗都认为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人力资源转移的过程, 因此托达罗提出了著名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农业必然由大机械化集约式的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传统的牛耕马种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注释:加"*"的国家为世界主要农业国。摘编自《联合国FAO数据库》

我国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我国经济结构正在逐步转型, 以消除城乡之间的差距, 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 1990~2000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了5.3%, 2000~2010年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了15.4%, 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里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速度是第二个十年的三倍。其次, 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基本上为10%以下, 我国要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要完成41.2%, 大约5.6亿人口的转移。这些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进行转移, 直接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产生巨大影响。

2 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转移下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中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的表现, 就是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具体地说, 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单一。目前为数不多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基本都是裁缝、修摩托车、厨师等。为什么学校要办这些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有人上, 能赚钱。

第二, 成人教育过于形式化, 效果不明显。成人教育其实就是对农民 (除了在校学生) 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培训, 由于培训的内容引不起农民的兴趣, 不要说交钱培训, 就是免费培训农民也不愿参加, 所以成人教育越来越形式化, 效果当然也就不太明显。

第三, 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对教师水平要求很高, 既要懂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农村条件所限, 政府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投资不足, 工作环境恶劣, 收人不高, 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员数量本来就不多, 许多精英分子中途又加入别的行业, 致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从业教师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在农村教育中, 教育目标单一、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但如何解决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冲突, 则是解决教学内容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孙友然, 焦永纪, 张新岭, 江游.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理论导刊, 2013, 03:74-78.

[2]杨会良, 刘永瑞.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06:17-19.

[3]刘薇.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长江大学, 2013.

[4]王继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试论晏阳初开发"脑矿"思想的现实意义[J].成人教育, 2004, 05:3-5.

[5]雷世平.职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4, 04:42-45.

[6]刘道吾, 钟世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探[J].文史博览 (理论) , 2007, 01:75-76.

上一篇:理论变迁下一篇:消费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