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模式

2024-06-19

分流模式(精选十篇)

分流模式 篇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选煤厂通常采用重选入料预先脱泥工艺, 一般不设置分流。国内选煤厂大多数采用重选入料不脱泥工艺, 原煤中的煤泥随入料进入重介质系统, 通过产品及稀介质排出系统的煤泥较少, 无法达到与进入系统的煤泥量平衡, 造成煤泥在重介系统积聚, 重介质流动性变差, 黏度增加, 对细颗粒的分选效果变差。

分流量直接影响悬浮液性质, 进而影响分选效果和介质损耗。国内在分流控制上虽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控制, 但原煤中煤泥含量一般存在一定的波动, 目前尚没有相关的在线检测设备, 因此合格介质分流也难于做到准确控制, 一般根据经验采用固定流量的方法进行分流, 显然合理控制合格介质分流量是实现高效分选的保证。

目前重介分选尤其是重介旋流器在国内选煤厂重力分选工艺中处于主导地位, 大直径重介旋流器的应用更是我国重介质选煤工艺的发展趋势。

2 重介质悬浮液性质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 重介分选工艺选煤厂常常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作为粗煤泥分选工艺, 而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效果一般直接受原煤重介分选系统影响。无论采用什么重介质分选工艺, 重介质悬浮液性质是影响重介分选效果的重要因素。

2.1 悬浮液密度

悬浮液在固相、液相间有很大的相界面, 因此它具有类似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悬浮液的密度指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生产中悬浮液的密度可用浓度壶人工测定或用仪器自动测定, 控制好悬浮液的密度是获得最佳分选指标的重要环节。

2.2 悬浮液的黏度和流变性

悬浮液的黏度与均质液体不同, 它是液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以及液体与固体之间内摩擦力的体现。

2.3 悬浮液的稳定性

在悬浮液的性质中, 密度决定着分选的密度界限, 而黏度和稳定性则影响着分选的精确性。

悬浮液的黏度与稳定性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 黏度愈大, 悬浮液稳定性愈好。悬浮液黏度与固体容积浓度λ相关, 在给定悬浮液密度及磁铁矿粒度的情况下, 悬浮液黏度与煤泥含量有关。为了保证悬浮液达到一定的稳定性, 一般需要含有一定数量的煤泥, 但煤泥含量过高也会造成悬浮液黏度大, 分选效果变差, 脱介困难等问题。显然合理控制悬浮液中煤泥的含量是降低介质损耗, 提高分选效率的必要条件。

在分选生产过程中, 重介质的性质一般通过合格介质分流的方法来实现。其基本原则是通过分流方法实现入料原煤带入重介系统的煤泥与排出系统的煤泥平衡。

3 分流量小所引起的问题

3.1 介质消耗增大

工作悬浮液中煤泥含量大, 随各产品排出的悬浮液中的煤泥量也增加, 增大了与磁铁矿粉接触的总面积, 在喷水量和压力确定的情况下, 产品脱介变得困难, 带介量增大。周期性加大分流量增加了磁选机入料量和浓度, 不能保证磁选机在稳定的入料情况下工作, 导致介耗增加。

3.2 影响旋流器的分选效果

煤泥含量大小影响悬浮液的性质, 煤泥含量较大时, 悬浮液的稳定性提高, 黏度也随之提高, 容积浓度增大, 影响细粒煤分选, 降低了旋流器的处理量。容积浓度不但影响悬浮液的既定密度, 而且在高浓度时对黏度产生主要的影响。悬浮液的黏度一般随着容积浓度增加而增大。较低浓度时, 黏度增加比较缓慢, 超过某个临界值时, 黏度会迅速增大, 矿粒的沉降速度急剧降低, 设备的生产能力减小, 进而分选效率降低。研究与实践表明, 煤泥含量的大小对细粒煤的分选效果影响颇大。

工作中分流量变小时, 悬浮液中的煤泥含量会随着原生煤泥和次生煤泥的进入不断增加, 为了保证其黏度, 会采用周期性加大分流量的方法, 使悬浮液的黏度、密度周期性变化, 从而影响了旋流器的分选效果。

4 合理控制分流量的大小

4.1 悬浮液净化处理

重介分选时必须将部分循环悬浮液进行净化处理, 主要目的是保证循环悬浮液中的非磁性物的含量处于动平衡状态, 不至于因其含量累计而影响悬浮液性质。

净化悬浮液量是衡量重介选煤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净化悬浮液量减少无形中也就降低了净化处理系统的基建投资和运力, 包括稀介和分流两部分。稀介通过净化处理转化为循环悬浮液, 可以重复使用, 但是通过稀介净化处理的煤泥量比分选时加入的少, 必须把部分循环悬浮液净化处理, 即为“分流”。

4.2 合理加大分流量可以维持悬浮液的稳定性

重介选煤对磁性物的粒度有严格的要求, 即使磁性物粒度再细, 当悬浮液中存有适量的煤泥时, 悬浮液就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原生煤泥和次生煤泥应从悬浮液系统中尽快排出, 进入到煤泥水处理系统, 避免煤泥在系统中的反复循环。

分选效率受悬浮液的浓缩程度影响很大, 粒度较粗的磁铁矿粉会发生过分浓缩。为了保证旋流器正常分选, 介质的浓缩度愈小愈好。重介质悬浮液稳定性差, 会导致旋流器内磁铁矿粉贴向器壁, 不能形成有效的分选密度层, 精煤量很少。合理加大分流量, 为改善重介旋流器的分选效果创造了良好条件, 减少了介质消耗, 给选煤厂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近来有人提出最大分流的操作观点, 认为在分选过程中, 应当尽可能地提高合格介质的分流量, 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分选效率, 改善其他分选指标。总之, 无论采取何种分流模式, 都要确保分流量的合理控制, 使得选煤厂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匡亚莉.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2]谢广元.选矿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春华.重介质选煤厂降低介耗问题的探讨[J].选煤技术, 2004, 2.

[4]刘峰.近年选煤技术综合评述[J].选煤技术, 2003, 6.

[5]代艳玲.介质流程计算中根据煤泥量平衡确定分流量[J].选煤技术, 2008, 1.

分流模式 篇2

摘 要:大类招生和培养是近些年来国内外高校采取的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当前国内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多为公办学校,因招生方式相对自由加上大类招生需要较为雄厚的师资基础民办高校很少采用大类招生模式。民办高校多数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实行大类招生模式也是民办高校实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该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大类分流现状的分析,研究民办高校工商管理大类分流运行的实践情况,分析民办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商管理 专业分流 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a)-0241-02 民办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的现状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其指导思想是坚持“打通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与全面成长”的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让更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专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生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后再选择专业方向,目标会更加明确;再次,为学生根据近年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合理地进行专业选择,有利于增加学生专业出口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和契合度,为方便学生就业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同时,大类招生还有利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竞争意?R,促进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国内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多为公办学校,因招生方式相对自由加上大类招生需要较为雄厚的师资基础民办高校很少采用大类招生模式。然而大类招生和培养又是近些年来各国高校采取的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打通基础、拓宽专业,是高校改革的一个大趋势,民办高校多数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实行大类招生模式也是民办高校实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分流运行的实践情况

作为民办高校,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致力为学生构建一个特色鲜明、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培养平台,自2012年开始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通识教育+专业培养”两阶段培养模式。经过3年的运行,在专业分流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工商管理大类包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3个专业,主要方法是在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3个学期后,进行分流培养,分流的过程在第4个学期开学前结束。前3个学期每个学期上3个专业其中的一个专业的基础课,便于学生对3个专业有基本的认知和了解。学生经过前3个学期的专业基础学习,对分流专业有了一定的认知,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以避免强制分流影响学生后期的学习。2012级和2013级学生进行分流时采取的方式是:首先进行专业动员会,由3个专业带头人进行专业介绍为学生讲解专业的培养特色、学科建设、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等,之后由学生根据志愿选择进行预报名,预报名结果出来后预报名人数大于名额数的专业的学生的学分绩点从高到低进行筛选,如果学分绩点相同的情况下按照英语成绩1~2大一两个学期的精读、视听说和口语的平均分)高低进行排列。对于不能满足第一选择的学生,由学院负责调剂到还有剩余名额的专业研读。

2014级进行专业分流时学院总结了前2年的经验教训,规范了专业分流流程:公布分流方案→专业分流动员会→填报志愿→组织分流→公布分流结果。专业分流前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方向做了初步调查统计,然后根据工商管理大类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数,预先设定该专业容量,原则上最低不少于招生计划中一个专业的最低招生人数,最高不超过一个专业最低招生计划人数的1倍。方案的制定坚持加强基础、拓展专业口径、注重实践、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分流方式为意愿+成绩,采用兴趣+双向选择的原则,分流前由本人填写志愿申请书,学生根据专业通识教育阶段对专业的了解,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与职业规划,填报专业志愿,学院再根据专业成绩对学生分流选择做出调整。分流过程中坚持原则,增加工作透明度,教师在专业分流中积极发挥引导和讲解作用,科学引导学生选择专业。大类招生涉及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这就需要针对大类招生模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效果,促进专业分流合理化。针对大类专业分流中产生问题的对策探索

民办高校实施大类培养的目的是拓宽基础、发展个性、综合培养、提高素质。专业分流方式是大类招生模式的关键点,因实行学生自主选择分流模式,所以,在分流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采取相应措施来弥补,才能更好地发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的作用。

3.1 做好引导,避免专业选择不平衡

专业选择不平衡的问题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必然结果。根据对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2012级、2013级以及2014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在进行专业分流时选择依据,其中专业课程门数少、专业课教师受欢迎等短视考虑因素占了80%,考虑到专业的就业前景的占10%,另有10%的学生的选择标准是听取了家长的建议或是因迷茫而从众。

如果不及时疏导,可能导致专业分流工作的难度加大,还会导致后续的培养和就业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一是专业课程学习方面问题。由于选择弱势专业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整体氛围会比较差,这必然会影响到该专业的学风和课堂教学效果。二是在强势专业中,由于整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比较集中,专业师资力量又有限,可能会出现部分优秀学生得不到重点培养和指导,从而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发展。三是可能会在学生就业时出现弱势专业冷,强势专业也不热的情况。因此,要做好分流前的引导工作,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开展专业导论课,使学生对于以后要选择的专业的学习方向、学习难度、就业前景等方面有一定了解,帮助学生在分流中消除盲目性。

3.2 促进专业建设,减少专业间差距

学生选择专业分流方向的重要依据是各专业所显示出的竞争实力。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确定专业,导致各专业学生数不均衡,增强了专业的忧患意识。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与专业建设的平衡。学院需要搭建各种渠道配合学生全方位了解其感兴趣的专业。在学完所有大类专业的通识基础专业课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各专业建设情况及其专业培养容量等信息,自愿选择专业。专业分流的学生数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量以及专业的发展与建设,这就要求弱势专业为了专业发展前景和专业建设,需要注重内涵建设,提升专业竞争力。实行大类招生培养过程也是对于专业面窄和市场需求长期不足的专业进行调整和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结构的过程。

3.3 重视分流后管理,降低教学和学生管理难度

(1)教学管理方面。针对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特点,科学构建专业框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体系,建立专业课程设置质量保证制度、教材、日常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毕业环节等质量评价制度。

(2)学生管理方面。学生按照大类招生班级进入高校,专业分流后会重新组建班级,涉及到班级凝聚力不强,不利于良好学风建设。另外分流后有部分学生因学业成绩而未满足专业志愿,可能会出现思想波动,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在思想上加以引导疏通,树立信心,让学生真心热爱所学专业。构建与大类招生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民办高校专业分流正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分流方案,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分流体系。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积极创造条件试行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在摸索中不断完善,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下岗分流?还是改制分流? 篇3

是下岗分流?还是改制分流?这是当年我国国有企业面临过的不同改革路径的选择。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都会记得那是很痛苦、很有争议、风险压力很大的选择。为什么今天要重提这件事呢?

2010年9月15日《环球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古巴改革要裁百万员工》,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文章,并在网上查阅了许多关于古巴改革的文章。古巴全国国有机构职工510万,计划裁员100万,裁员比例达到五分之一。其中“在明年3月底,预计全国裁减50多万国有职工”。

古巴的做法实际上是让职工“下岗分流”。这一下子让我回忆起十多年前的情景。当时中国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境况,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面达到40%,一些地方国有企业的亏损面甚至达到70%至80%,许多国有企业已经停产或半停产。有些企业职工已经半年甚至更长时间领不到工资。面对这种情况靠财政来保障已不允许,何况当时的财政也没有这个能力。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职工生活的困境,短期曾强压银行给企业发放“安定团结贷款”,实际上就是职工生活救济款,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若长此以往银行也该破产了。

怎么办?在那样一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了“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这种破釜沉舟的办法,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措施。当时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那么多职工下岗后如果直接分流到社会,靠什么生活?一旦处理不当,会发生很大的社会问题。那时采取在企业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过渡性办法,让“再就业服务中心”成为职工由企业走向社会的中转站。具体是:保持国有职工的身份,劳动关系不变,职工易于接收:给职工发放生活费用;对职工进行转岗培训。这个办法尽管过渡性地缓解了下岗职工的生活困难,但“下岗分流”还是给下岗职工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冲击。许多年龄已40岁、50岁的职工由于技能专一年龄偏大,难以再就业,很多职工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当年许多地方政府的门口不断有困难企业职工上访,要求政府救济企业救济职工

冗员不是职工的责任,但冗员的载体却是职工

让职工“下岗分流”是不大讲道理的,由政府继续包起来职工是愿意的,但政府当时已无能为力了,采取“下岗分流”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实践证明:这个办法付出的社会代价太大,尤其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此了付出了巨大牺牲!

那有没有比“下岗分流”更积极更稳妥的办法呢?在看到“下岗分流”带来的问题时,许多地方就在探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改制分流”:政府通过对还可以生存的国有中小企业进行改制,把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成民营企业,从企业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让企业自己救自己,职工自己救自己。其路径就是实现“两个置换”:产权置换和身份置换。产权置换就是使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让企业走向市场,政府不再承担无限责任;身份置换就是使国有职工成为社会人,让职工走向市场,企业不再承担无限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职工可以选择离开企业还是留在企业,但无论做哪种选择,职工都可以得到一定的身份置换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方式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股权。企业改制以后,实现股权多元化。出资人到位,有人承担风险,人们就会努力工作,企业就会发生变化。企业生存发展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改制分流”的实质就是改制企业带着职工“在岗分流”。

实践证明:与“下岗分流”相比,“改制分流”(“在岗分流”)既可以达到分流职工的目的。又可以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现实的益处就是国企职工仍然有岗位、有工资,基本生活有保障。如果改制企业今后发展得好,职工的工作、生活就更加有保障

如果企业改制时职工经济补偿得到的是股权,则成为企业改制直接的受益者。十多年过去了,许多改制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甚至从当年的亏损企业成为现在的上市公司。当然改制企业也有发展得不好的,企业重新陷入困境或破产。

如果不去改变国有企业的体制,只是单纯地搞“下岗分流”,这只能解一时之难,不能解长久之危。推進国有企业“改制分流”,正是期望通过改变国有企业的体制,来解决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冗员问题。体制的问题只能通过改变体制来解决。

“改制分流”就是从企业体制上解决问题。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后来之所以选择“改制分流”,是被“逼”出来的,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多数选择“内部人持股”也是“逼”出来的。由于当时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都是亏损企业,外部投资者无论是外资资本还是民营资本,都会觉得企业亏损严重,并将职工安置视为负担,对投资之后缺乏信心,所以少有外部投资者问津,加之国有企业职工对外部投资人心存疑虑,结果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实际上改制成为由内部人持股的企业。

改制企业职工以自己的身份置换补偿金入股,成为企业股份的持有者,使改制后的企业成为职工们自己的企业。自己给自己干活,自己给自己当老板,岂有不认真负责之理?这种改制方式是在原有企业基础之上的改革,有助于保持企业的连续性。维护企业社会的稳定。通过改革打破了“铁饭碗”,撤走了“大锅饭”,企业和职工们从此走向市场,面对竞争。这样不仅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也改变了职工们的观念。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一下子就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调动了起来。人的解放就是生产力的最大解放。今天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上的不少企业,都是这样的改制企业。

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当年进行改制的国有企业有上十万个,涉及职工几百万人。如果当初让这些职工全部“下岗分流”,情况会是怎样的呢?这样的情形简直难以想象!

分流模式 篇4

关键词:分流教学,高校日语,教学模式

随着每年高考的不断扩招,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 每年的毕业生都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使我校日语专业学生尽快地就业、适应社会, 我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依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实行了“分流教学”模式, 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一、“分流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我校日语专业的招生不分文科生和理科生, 只要分数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即可录取。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 绝大部分文科生和理科生对外语的认知是不同的。一般来讲, 文科生学习外语入门比较快, 听说能力强, 积极做课本剧的表演, 善于表达;而理科生入门慢, 听说能力差, 喜欢做习题。由于文科生和理科生对语言认知能力不同, 导致传统的“一元化”的教学模式出现了瓶颈, 违背了“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分流教学”模式的原则

我校在“分流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以学生自愿为原则, 改变了以往以家长和教师为主导的现象。这也充分证明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 通过自主学习和人际交往, 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可以自主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当然, 对一些对自我认识不足, 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人生的学生, 教师可以提供参考, 再由学生自己做决定。

在“分流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方面, 我校是依据学生对未来的规划意向而进行的。因为“分流教学”模式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迅速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三、“分流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成效

(一) 具体实施方案

我校日语专业的“分流”一般是从大二的下半学期开始进行的。大一和大二的上半学期是打基础阶段, 到了大二下半学期就要求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在大二下半学期开学初对大二学生进行一次测验, 根据学生的成绩情况和学生的志愿, 把学生分别分为“研究型人才培育组” (考研组) 和“应用型人才强化组” (就业组) 。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组队很重要, 可与教师沟通后再进行选择。该选择可以是师生互选,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每个教师可以带“自己的学生”并给予专项辅导。

下面分别介绍“研究型人才培育组” (考研组) 和“应用型人才强化组” (就业组) 的具体实施方案:

1. 研究型人才培育组。

“研究型人才培育组”的教学改革方案: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 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相应的教学和实践活动, 对“研究型人才培育组”的学生加“小灶”, 讲解一些关于考研的知识, 对报考不同学校的学生推荐指导教师。我校日语专业的教师都是研究生学历并毕业于不同的院校, 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等等。

2. 应用型人才强化组。

“应用型人才强化组”的教学改革方案:对于“应用型人才强化组”的学生的培养, 把重点放在了如何与社会接轨这一方面。一方面鼓励他们考一些应用性质的能力证书, 比如导游证、会计证、计算机等级证等。另一方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两周开展一次“模拟公司场景”, 给出一些场景直接进入角色表演, 有时角色空缺指导教师也参与进来和学生一起演;三周开展一次“日语口语角”, 围绕当前实事热门问题进行讨论, 在“日语口语角”的活动中我们邀请外教参与指导,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进行就业前的“热身”, 鼓励他们在实践假期走出去, 多多参与一些与日语相关的工作。

(二) 主要成效

1. 自实行“分流教学”以来, 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比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2013年同2012年相比考研率增长了34.6%, 研究型培养组的学生有考取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等多家全国重点院校的日语研究生, 还有部分学生是跨专业考研, 录取比率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3%。应用型人才强化组的学生先后在苏州、广州、大连、北京等多家日资企业就业, 还有部分学生考取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公务员。这些显著的成绩在学校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分流教学”为学生就业和规划未来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2.“分流教学”的实施, 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就业氛围, 学生不再局限于“前人”的就业途径, 而是结合自身的能力, 拓展新的就业途径。应用型人才强化组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开始自己创业, 开办了日语初级培训中心、日本动漫翻译组等, 在牡丹江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四、“分流教学”模式所获得的启示

(一) 加强分流指导力度, 避免盲目分流

分流后的人才培养针对性比较强, 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所以分流前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学生在选择分流时犹豫不决, 自我评估能力较差, 这样很容易导致选错方向, 一旦选错了方向就会导致学业半途而废, 耽误了自己, 同时也不利于分流后的班级的管理。因此, 教师一定要加大分流前的指导力度, 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活及将来的职业生涯, 给出一些意见供大学生参考, 为分流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 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由于日语专业的学生在大二下半学期就开始实施“分流教学”, 在某种程度上说日语语法和基础知识的授课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就要完成, 这就要求前一年半的授课内容要科学合理, 要做到突出重点, 精讲精练, 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并熟练地掌握知识。另外, 在分流之后的课程设置上根据不同培养类型的学生设置具有针对性的不同的课程。研究型培养组可以开设日语语言学、日语概说、日语古文等有利于学生考研的课程, 应用型人才组可开设旅游日语、商务日语、外贸日语等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

参考文献

[1]任喜峰.高校“分流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4) .

中期分流需求分析 篇5

v.1.0最后编辑:vvb

1,概述:中期分流系统用于处理全日制本科学生大三时调整专业。主要功能有:学生网上填报志愿,查看录取情况,教务管理员上传学生名单、管理拟调整专业、系统时间限定等。

2,角色与功能:本系统有学生与教务管理员两个角色。功能分别如下:

1).教务管理员:

 上传学生数据(学号),并备份上一年数据(学号成绩专业),修改(单个批次)和查看学生数据,提供学生密码修改功能。

 上传学生成绩(学号姓名三成绩)并计算总排名,修改和查看学生成绩,并做日志记录。

 对拟录取专业进行增,删,改,查。

 对学生选专业进行时时间设定。

 为拟调整的专业录取学生,先录取第一志愿,再录取第二志愿。录取时按总绩排名先后录取。

 查看总体排名情况。

2).学生:

 查看个人信息,并可修改个人密码。

 查看个人成绩,及总排名。

 填报志愿,并实时查看在拟调整专业内的排名,如果超出录取人数,及时填报其它专业。

 查看所有专业录取情况。

3,其它说明:

1).学生成绩为学分基点+大一,大二必修课平均成绩*0.2+录取考试成绩*0.3(此处为虚拟,录取考试为综合考试,满分100),如:某学生学分基点为70,大一,大二平均成绩:80,录取考试成绩为:90,则此生最终成绩为:

70+80.*0.2+90*0.3=113。

2).录取学生按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录取学生时先录取第一志愿,录取完第一志愿后,再录第二志愿,学生一旦录取则不可改变。当第二志愿所报专业中有成绩低于本人的第一志愿填报者,则不可将另一人替出。

如:A,B都是学生,A最终成绩:121,B最终成绩100.A第一志愿填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二志愿填报金融学,B第一志愿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一批次录取成绩为126分,金融学第一批次录取成绩为:98分。此时:A未被录取到任何专业,B被录取到金融金专业。只有当金融学专业第一志愿填报者未达拟录取人数时。才录取第二志愿填报金融学的学生。

4,技术要求:

Struts2,ibaetis,DWZ,Ajax数据库任选。

在“中考分流期”出走 篇6

中考,突然就快来了……

上完课就学习、学习后就补习、补习后就继续上课……周而复始,很惊讶自己竟然会习惯了!后面黑板中考倒数计日的数字越来越少,我们相处的日子也越来越少。大家每天都很忙,下课后我总是埋头做题,然后突然有一天发现视力有点下降,晚上做梦都会梦到绝对值符号和化学方程式。不知道这样究竟会换回多少成果?昨晚补数学时,函数听得我都快歇菜,边做边错……可是还要对自己说坚持下去啊!要学大长今啊!

螺螺,这两天的考试你考得怎么样了啊??

恐龙,学习累了吗?不要心里老装着你的BB好吗?

镜手,面试时千万不要紧张啊,你会唱得很好的!

银手,你和萝卜千万不要有事啊!

蚯蚓,不要学习得太晚,小心你那已经有400度的近视眼啊!

猪华,你一定要努力啊,高中才能和牵牛他们在一起做前后桌啊!

阿芹,你一定会考上龙山的!

巧克力,我们,为什么没有说话?不要太晚睡了,容易生病。

柿饼,你要努力超过我啊!

苍蝇,不要太懒哦!

原子,我没有坐你旁边,你要自觉点知道吗?

昨晚听歌时,听到一首很平静的,第二天看时,才知道那首歌叫《一样的夏天》……

——初三MM狮子的BLOG(http://www.jiabk.com/userl/74/index.html)

6月,夏至将至;中考,山雨欲来……

每一年,像狮子同学这样一边写着“压抑的”日记,一边又忙不迭地大步流星迈向中考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现在的你。或者一年后的、两年后的你。

大部分同学。都是将经中考直接进入高中的——在2006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招生1602.6万人中,普通高中招生有871.2万人,高中阶段(含中职)的毛入学率已达到59.2%,这离国家“十五”规划制定的未来五年内达80%的目标已经不远。所以,那一纸中考志愿填报,更多的只是在决定我们想人读的高中学校,它如静静的流水,波澜不惊,无风无雨,只消泛起些许涟漪,便足可换来我们“人生第一考”的刻骨铭心。

然而,在目前的60%以外。却正意味着有一部分同学,即将从中考出走,直接上路到各自人生的主干线!于是,初三,特别是初三的下学期期末,就被有的人称作了“中考分流期”,也许,这也将是他们人生的分流期……

镜头故事1:出国?

案例回放:陈女士为何送16岁儿子出国

现场见证:第12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

在最近刚刚结束的第12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都来了不少中学参展。咨询的家长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孩子尚面临中考的家长。为什么父母们这么早就急于送孩子出国呢?其中的一位陈女士是这样说的:

陈女士的儿子名叫朱毅,16岁,正准备去澳大利亚——很多中学生出国是因为在国内读书有困难,但她儿子是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尖子生。总成绩全年级排名第二,以后上北大、清华没问题。而选择把儿子送出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看不见儿子的笑脸”,朱毅在家里很少搭理父母,他总是很忙,忙于做作业,忙于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作为家长,陈女士很伤心也很心疼;中学是一个孩子最灿烂的少年时代。他为什么要全部奉献给作业?生活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在陈女士看来,中国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中国人太多,学校教育最后只能搞“一刀切”,统一用高考来衡量学生。“也许我不清楚他以后要干什么,但我清楚我们培养他,让他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进大学。”

陈女士觉得十六七岁时孩子的可塑性还很强,可以慢慢适应国外的教育方式等,应该尽快出国。她征询儿子的意见,儿子也很高兴。“其实下决心出国,还得要做很多准备:首先是语言,其次是心理。出国前我们在家里对他进行模拟训练,让他体会国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比如国外父母经常不给孩子做饭,我就让他学会自己在家做早饭、午饭。”

本刊评述:留学人群低龄化这一趋势如今已迅速波及初中生,连出国夏令营也成为了许多家长想成全孩子将来留洋上学的热身节目。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有留学愿望的初中生占受访者的47.4%,高于高中生42.9%的比例,同时还有超过六成的家长表示支持。

这也难怪,如陈女士分析的,出国读高中的优势其实真的很多;比如可以帮你更早更好地学习掌握好英语;可以为你将来成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国外高中广泛的选课制,可以让你更早地直面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思考将来到底要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同时在自主学习、自理生活的过程中更易于培养你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性格。但是,它的弊端就在于,正处在青春期的转折期的我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强,语言、文化等各种矛盾交织的国外环境对我们的成长非常不利。而且。它仅限于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

小编支招:初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向海外高中直接申请。做好自己整理英文申请资料、发邮件、接受校方的全英文环境面试等心理准备。这个途径比较适合一些综合素质较好、家境比较富裕的学生。

二、通过中介申请海外院校。一定要选择经过国家教育部考核认可的正规中介;此外在申请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信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课程。

三、参加中外合作办学的高中课程。有些高中与国外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互相承认对方教学质量。学生在国内读两年,到国外再读一年,称为“2+l”项目,能实现“未出国先留学”的目的。

镜头故事2:就读中专?

案例回放:孙园娜感动水运技校

荣誉见证:2005—2006年度“星河杯”感动烟台获奖人物

8年前,在山东省烟台莱阳市谭格庄镇小于家村,年仅7岁的孙园娜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把一位非亲非故、双腿残疾的邻里女孩张芹背在肩头,酷暑寒冬、崎岖山路始终没能阻挡她的脚步,8年的时间也同时见证了这情同手足的姐妹情……在今年3月,孙园娜因此成为了年龄最小的2005—2006年度“星河杯”感动烟台获奖人物。

孙园娜今年要参加中考,因担心中考失利,她决定在考试前多找几家中专学校试试。听说孙园娜来了,各个学校都非常热情。其中,烟台水运技校的校长还亲自接待了孙园娜。该校决定破格录取孙园娜,为孙园娜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并解决就业问题。也希望技校的学生们向孙园娜学习,让孙园娜成为水运技校的品牌。

本刊评述:孙园娜选择就读中职,除了担心中考失利,也是本着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身在农村的地。只希望能学会一技之长,为家庭早日分担生活责任。许多抱持这样想法的同学。已在不知不觉中令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连续两年来的增速都超过了

10%。如果继续保持这一增速,在2007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的目标就有望提前实现。

在今年“两会”上,有专家呼吁:“我国每年有700多万名农村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所以应在农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且根据农村毕业生的年龄结构、家庭条件、毕业流向等因素,积极对农村初中毕业生实施9+2义务职业教育。”

小编支招:像孙园娜同学这样享受特招上中专,属于特殊情况中的典型案例。找找你有无被特招的资格呢?没有的话,小编为你提供的最好的一个考取方法就是;心态取胜法。

许多同学以为,报考中专是因为学习成绩差。其实不然。现在有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就选择上中专,早早地投入到自己兴趣特长的亲身实践中。更何况,在当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下,许多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已成了“抢手货”。以上海为例,该市近三年来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升学率保持在96.5%以上。你还犹豫什么呢?无论你学习成绩目前处于什么位置,你都有权利提前为自己将来的饭碗尽早打算。当然,请同时尊重你的师长为你做好的参考。

镜头故事3:高校打工?

案例回放:15岁少年“魔怪工厂”惊魂100天

司法见证:2007年度“严重的虐待童工案件”

安徽省长丰县埠里中学的15岁少年项亚飞,因辍学打工,却误入天津“魔鬼工厂”。遭老板鞭打惊魂100天的残酷事件,最近已在全国上下传得沸沸扬扬。

项亚飞家庭十分贫困,此前为了保证他能正常就学,学校每年都会在学杂费、书本费等方面给予减免及缓交。但就在初三将来临的时候,项亚飞再也没去学校。他于2006年6月离开家乡外出,在河北等地打工,由于年龄不足15岁被多次拒绝,2006年11月。项亚飞来到天津,在一个后来被他称为“魔鬼工厂”的纸箱厂上班,开始遭受非人待遇:每天早上6时必须起床干活,稍晚一两分钟就会挨打。在项亚飞又一次遭到工厂毒打后,他被扔到了公路上,后被一位开出租车的女司机救起。天津市劳动监察部门正积极寻访项亚飞所说的“魔鬼工厂”下落,并认为这是“严重的虐待童工案件”。

安徽省长丰县埠里中学王本虎校长听说项亚飞的遭遇后非常痛心,他希望项亚飞能回到学校继续上学,重新参加中考。该校除了学杂费全免外,还将为其申请“两免一补”。

本刊评述:项亚飞为自己划定的人生“分流期”非常提前。辍学打工的他,在经历这番噩梦之后,还会重回学校作另一番打算吗?我们将拭目以待。通过项亚飞事件,一些想毕业后就外出打工的同学,你们可就要注意了!校园外的危险有很多很多,单纯的你。在处于无助的情况时,请记得将生存的危险度降到最低,随时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等待属于你适合去打工的成熟时机。

小编支招:低龄者外出打工,一般均有同乡亲友的照顾。特别是外出远行去一个陌生的环境,更应提前与当地你认识的人联系好,落实自己最基本的吃住问题。如果能先学得一技之长再行打工,那当然更好。

不过,本类出走方式——打工,是在你得承认“读书有用论”的基础上完成。“越打工,越想回学校。”这是很多当事人的真心话!

镜头故事4:明星梦?

案例回放:宋伊人考艺校引发大争论

博客见证:“程青松的海洋馆”(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u/1198503091)

宋伊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去少年宫学唱歌跳舞弹钢琴。当初父母对此是没有争议的,妈妈是想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而爸爸认为可当作爱好去学习,而且女孩子学这些可以增加气质,所以这个课余学习一直从未间断地延续了8年。

后来,一部电视剧需要一个小女孩的选角活动在伊人所在的少年宫举行,在一千多名报名的小演员中,伊人脱颖而出,这样,伊人一下子成了“大明星”,同学们对伊人能当上演员都羡慕不已。那个暑假。伊人跟着剧组做宣传,接触了很多媒体的摄像机,接受了很多记者的采访,这让小伊人内心一下子找到了当明星的感觉。在今年,伊人做出了一个决定:想去艺术学校专门学习表演。这个决定却使她的家庭乱成一团糟:宋妈妈非常支持女儿,因为宋妈妈在自己的学生时代就是一名文艺活跃分子,可因为那个时代的原因,她的明星梦无法实现:而宋爸爸因为从事研究工作,在他传统和严谨的思维,他认为学艺术要冒很大风险,而且不学无术,希望女儿专心学习文化课程争取上名牌大学。

这个家庭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明星梦?北京电视台《谁在说》节目以这个事件为主题,邀请了知名电影编剧、影评人程青松,知名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戴睿出任嘉宾就此展开了激烈讨论。讨论结果?未果。

本刊评述:在这场争论中,戴睿认为应由伊人自己决定。程青松则认为伊人应该继续念高中,因为艺校里面的文化课学习太少,高中毕业的时候,她也许就不一定想当明星了。程青松就此还提出了自己的三个疑问:1.走正常的考学之路是不是就是学生们的唯一出路?2.父母该不该给孩子的前途去做决断?又该怎样去正确引导孩子做出符合他自己的正确判断?3.结合时下的各种选秀活动对于我们的影响,宋伊人的这种明星梦是不是一种虚荣的追求?

本刊在此预约感兴趣的同学一起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小编支招:提早准备做明星,可不一定非得像提早入选国家体育训练队一样必要哦!你要说周杰伦初中毕业就做明星,还做成了超超超级大明星,那是百年不遇!而像“超女”中的李宇春、张靓颖等人。不是在大学时候才参加这个选秀活动才成为了平民偶像的么?!

分流模式 篇7

计算机专业每年都会组织教师深入用人单位, 走访毕业生及人事部门, 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以及对专业办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反馈, 在此基础上, 我们逐渐形成并提出了“按需定制、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了融入定制班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 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 积极稳妥地推进并实施教学改革。

“按需定制、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计算机专业招生按照专业方向进行招生, 入学后学生以单一化的专业方向教学为主, 学生由于过早地开始专业学习, 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同时, 由于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了解不够,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势必造成学生对所学专业方向不感兴趣,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样, 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按需定制、分流培养”是根据高职教育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我院计算机专业从2009年提出并实行了“按需定制、分流培养”这一人才培养新模式。专业经过与多家企业合作, 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企业需求开设定制课程, 进行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分流培养。

“按需定制、分流培养”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有效避免了学生入学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提升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融入定制班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

“按需定制、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点体现在融入定制班模块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打通了专业群的各专业方向, 设置专业平台课程, 按岗位群的核心技能设置专业方向, 融入定制班模块课程, 与就业直接对接。学生在入学后第一学年都要经过通识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学习;第二学年学生自愿选择专业方向, 进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 其中第四学期部分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定制班学习, 学期结束后学生可以选择在企业实习并双向选择就业;第三学年所有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环节, 包括职业素质、基本职业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岗位专项技能四部分。其中第一学年开设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始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等通识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尤其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开设了专业平台课程,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所有学生, 注重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二学年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 并通过定制班模块课程强化训练岗位专项技能, 增强就业竞争力。

融入定制班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 如下页图1所示。

“按需定制、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施

在我院“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合作之路”的办学思路指导下, 计算机专业群对产业背景和区域经济进行了广泛调研, 先后与宁波指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宁波保税区三维网络公司、宁波森蓝网络公司等几家企业开展企业定制班教学。专业与每一家合作企业都签署了产学合作协议, 共同研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开设有针对性的企业定制课程。

近几年以来, 计算机专业先后开设“森蓝班”、“指游班 (1期) ”、“指游班 (2期) ”、“正和班”、“三维班”等多个企业定制班, 满足不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信息化人才需求。

计算机专业的企业定制班工作由系主管领导全局负责, 学院教务处负责指导, 专业主任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专业教师广泛参与。其具体教学实施程序如下。

1.首先由专业制定企业定制班的教学实施计划, 并报教务处审批备案。

2.由企业宣讲定制班的定制课程及教学内容等, 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网络报名, 然后企业组织学生面试, 符合要求的学生单独组班。

3.专业组织实施教学, 实行校企双方共同考核, 专业还安排教师专门负责定制班的教学管理, 保障教学过程顺利实施。

4.最后, 由企业负责定制班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双向选择就业。

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企业定制班情况如表1所示。

实施成效

专业通过“按需定制、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 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也得到同行好评, 得到兄弟院校的认可, 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具体成效如下。

明显提高了学生就业质量企业定制班的学生在毕业后专业对口率非常高, 就业质量明显高于非定制班的学生, 如指游班 (1期) 学生在毕业工作一年后, 留在该公司的6名学生月薪达3 500多元。另外, 从该公司“跳槽”的学生绝大多数仍在手机游戏行业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薪资待遇也都较理想。

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企业定制班的合作企业工程师被聘为专业兼职教师, 充实了专业教学团队, 与专任教师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同时, 部分企业专家还成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 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和制定。

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参与专业定制班教学的合作企业, 都已成为专业长期稳定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批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随时提供岗位实践和轮训的机会, 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工作规范, 提高IT职业素养, 成为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的一站式培养的新途径。

创新点

“按需定制、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点创新之处: (1) 更具普适性的按需定制课程。通常不同企业对员工的技能需求是不同的, 传统的企业定制班往往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专业经过与企业详细沟通, 开设的定制课程是在IT行业企业的主流技术课程, 即使学生离开了定制班的合作企业, 照样能够在相关行业企业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2) 双向选择就业。合作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 而不只是单单为企业培养员工。专业自始至终在定制班的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接受的是更有针对性的定制课程, 但是否在合作企业中就业还是双向选择, 企业不硬性规定所有定制班的学生必须在该企业就业。

摘要:阐述了按需定制、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 设计了融入定制班模块的课程体系, 按需定制课程, 分流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 实施过程中因材施教。最后, 本文还指出按需定制、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

关键词:按需定制,分流培养,企业定制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吕浩雪.按系招生强化基础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江苏高教, 1991 (5) .

[2]赵建彬.专业分流、按需培养,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J].机械职业教育, 2000 (2) .

[3]宣华, 蒋东兴.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11) .

[4]税远渐, 罗心利.普职兼修、按需分流[J].职教论坛, 2000 (6) .

[5]居继清, 邓婕.专业学生分段分流培养模式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

分流模式 篇8

一、高职高专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

1.分流时间难以确定。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少于本科生,分流的时间就很难遵循本科的经验。分流时间太早,显然达不到通识教育的目标,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每个专业的特色加以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也很不稳定,分流时无法根据自己对专业的热爱选择目标专业,分流时间太晚,就会缩短了分流后专业技能的学习,不能实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2.学生专业选择具有盲目性。大类招生旨在使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职业性格,职业理想,就业方向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以避免高考直接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高职专业分流时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却并非理性化。学生在2011-2013年的专业选择上,分别有42%,41%,64%的学生选择会计电算化。这些学生普遍认为会计是热门专业,在没有进行大类招生之前, 学生报志愿也大多选择会计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大类招生后,班上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会计专业,使得一些跟风的同学也放弃了其他专业的选择。这种专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使得其他专业的人数面临萎缩,而会计专业的师资出现紧缺。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生人数相对会计岗位来说明显过剩。如果系里不满足学生的填报要求,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经贸系商务英语专业虽然就业岗位多, 师资强大,填报学生仍然不足。这样,大类招生显然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3.分流前后的课程设置难度增加。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的趋势,但是它要求学校有相对齐全的学科和高质量的基础课和通识课程。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的是高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学生同时具有高等教育人才和职业教育人才的双重特性。如何平衡通识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使课程的设置更有利于学生分流前后的衔接也关系到高职高专大类招生模式学生培养的成败。

二、突破大类招生分流困境的几点实践

1.分流工作准备充分。河北工专经贸系2011大类招生分流时间是在学生入学一年之后进行,但在实践中发现分流之后学生专业的学习很难适应,2012年转变为入学半年分流, 但这样就缩短了学生了解专业特点的时间。于是,经贸系把最初分流前几周才开始的宣传准备工作提前。从学生入学第二周开始,经贸系就向学生做初步调查、摸清学生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报专业的倾向并向学生逐步渗透各专业的特点。第四周开始5个专业带头人准备做ppt,说明各专业的人才需求、方向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学习内容、所需的基本素质。从第七周系里开始请学生处给学生做职业规划辅导、5个专业的就业形势、性格测试。在此基础上,第10周由5个专业带头人介绍专业的情况,并对学生的疑问作答。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专业课学习时间的长度,又能使学生选择专业时对自己和专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2014-2015年度学生的专业填报有了明显的均衡趋势。

2.通才和通识课兼顾。大类招生不是把相近的专业进行合并,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再分专业这么简单。大类招生模式下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都组成了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课程设置方面,河北工专经贸系做到了通才和通识课齐上阵。高职高专的学习职业针对性很强,在分流前的一个学期,仅仅强调通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经贸系分别将几个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植入课堂,由几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向学生渗透这些课程的基本知识,课程难度低于分流以后的设置。比如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学生可以感受到在模拟背景下的基本商务接待环节,体验商务英语听说的特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未来区域经济下国际商务的发展前景及就业要求,以供学生做职业选择。通过通识课和通才课的兼顾型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自己适合什么专业的学习,了解自己有着何种就业倾向。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分流后向专业的过渡更加顺利。

大类招生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创新性型人才的需求。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专业分流方面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实践。

参考文献

分流模式 篇9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TIPS术后PSE患者23例, 男20例, 女3例, 年龄38岁~64岁, 平均年龄48.2岁。其中术后2周发生2例, 1个月内发生16例, 3个月后发生5例。

2 护理

2.1 及早发现PSE的早期征象

通过了解患者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及感染, 进食蛋白质及排便情况等, 判断发生PSE的可能。密切观察患者情志行为变化, 如冷漠或欣快, 理解力和近期记忆力减退, 哭泣、多语、口齿不清, 当众便溺和扑翼样震颤等。一旦发现上述症状, 立即报告医生, 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首先要禁食蛋白质, 可给予乳果糖、山梨醇或谷氨酸钠口服。便秘或肠道有积血时给予乳果糖500 m L或弱酸溶液 (生理盐水1~2 L加食醋100 m L) 通便灌肠, 改变肠道内环境, 减少氨吸收, 防止患者意识障碍加重。

2.2 尽量专人护理患者

对昏迷患者要安置进重症监护室, 监测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 定期复查血氨和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准确及时执行医嘱, 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 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鼻饲25%葡萄糖注射液供应热量, 以减少蛋白质分解。给乳果糖及弱酸溶液灌肠, 以防止便秘。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预防感染和压疮发生。对于烦躁患者要注意保护, 可加床挡, 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防止坠床和撞伤等意外发生。避免应用镇静催眠药。

3 预防

做好细致周到的健康教育是预防的关键。

3.1 用药方面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可诱发和加重PSE的药物, 如镇静催眠药和麻醉药, 能直接抑制大脑和呼吸中枢, 造成缺氧, 缺氧可降低大脑对氨毒的耐受性。酒精和重金属类药可加重肝细胞损害。抗结核药具有肝毒性。抑酸药和碱性药可改变肠道的酸碱度, 增加氨的吸收。温补药易引起便秘等。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 做成书面材料使患者和家属能自觉遵守, 避免滥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 杜绝用药不当诱发PSE.

3.2 饮食方面

指导患者每日饮食热量以10 461~11 715 k J为宜。要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如蜂蜜、葡萄糖、果汁、面条、稀饭等, 每日300~500 g.全面而丰富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 维生素C, 脂溶性维生素A、D、E等。适量的蛋白质, 每日100~120 g, 血浆白蛋白量减少时可给予1.5~2 g/ (kg·d) , 发生腹水和水肿时, 给予2~3 g/ (kg·d) 。较高蛋白质饮食对保护肝细胞、修复已损害的肝细胞有重要意义, 但肝功能严重受损或出现PSE先兆时, 则要严格限制。蛋白质应以植物蛋白为主, 并配以奶类制品。每日进食少量盐和脂肪。

3.3 保持排便通畅

TIPS术后患者肠蠕动减弱, 加之卧床、活动减少等, 易发生便秘。便秘使含氨、胺类和其他有毒物质的粪便与结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 促进毒素吸收。首先要从饮食方面调理, 指导患者多吃蔬菜和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多食香蕉、梨等润肠通便的水果, 适量饮水, 规律活动,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要保证每日排便2~3次, 如1 d未排便, 可口服乳果糖、山梨醇等降氨通便药或用弱酸溶液灌肠。

3.4 心理护理

TIPS术后如果用药或生活行为不当, 会使PSE反复发作, 使患者和家属产生焦虑、恐惧和悲观心理。因此要采取患者和家属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讲解PSE发生的原因, 介绍预防成功的病例, 以增加患者信心, 分析各种不当行为诱发PSE事件, 使患者和家属能真正了解和认识到PSE是可以预防的。

4 结果

23例患者出院1年随访, 5例出现1次PSE前驱症状, 自行处理后好转, 均未住院, 18例未再发生PSE.

5 讨论

本组23例PSE的发生, 有一个或多个诱发因素, 因此, 除了在治疗和护理方面严格避免诱因, 尽快促进患者康复外, 应特别注重PSE诱因知识的宣教, 使患者和家属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避免危险因素, 并能用科学的方法预防诱发因素, 这样才能巩固疗效,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带病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分流模式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为近3年收治的8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 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且均经CT检查或MRI明确诊断, 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 年龄19~64岁, 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均在8分以下, 交通事故伤45例, 打击伤11例, 摔伤24例。临床表现: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 记忆力减退, 头晕、头痛, 部分伴呕吐, 四肢肌力异常, 癫痫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1.2 治疗方法

全身麻醉下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明确手术方式, 在选择穿刺点时最好选在非优势半球的额角或枕角[2], 脑室枕角穿刺一般于枕外粗隆上5~6 cm、中线旁3 cm的位置, 要保证分流管脑室端超过室间孔, 一般深度在9~10 cm, 否则脉络丛可能会包裹分流管而造成分流失败;行脑室前角穿刺时一般于前额发际内中线旁大约2.5 cm的位置, 分流管脑室端尽可能不要超过室间孔, 一般深度在5~6 cm;行脑室三角部穿刺时一般于外耳道的上方、后方大约4 cm的位置。穿刺成功后, 经颈开始, 依次经胸、腹皮下隧道最后到达剑突下腹部正中, 管道在腹腔内的长度一般在20~30 cm。根据患者的测压情况以及自愿原则选择分流管, 其中选择抗虹吸分流管73例, 非抗虹吸分流管7例;选择固定压力分流阀39例, 可调压分流阀41例。

2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7 d有63例 (78.75%) 症状明显缓解, 17例 (21.25%) 症状无明显缓解。头颅影像学复查, 多数患者分流管脑室端以满意位置位于脑室内, 6例位置欠佳, 多数脑室缩小幅度显著, 无出血迹象。术后随访6个月, 根据患者头颅检查结果及表现症状有19例患者重新调整了阀门压力。有6例患者分流过度, 在将中压分流管更换后明显缓解。有5例患者因脑室端梗阻复发脑积水, 最后行对侧分流手术。

3 讨论

外伤性脑积水一般以交通性居多,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脑膜受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刺激而发生无菌性炎症, 造成蛛网膜绒毛粘连以及网膜下腔畅通性障碍, 从而导致脑脊液不利于吸收与回流, 对脑脊液吸收的影响最为明显。目前,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是治疗脑积水公认的首选之法。通常, 脑积水的棘手之处不在于手术的难度, 而在于多种并发症的困扰。脑室腹腔分流术最早的使用时间可追溯至一个世纪以前, 是外国学者KAUSCH首次提出, 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全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使用居于首位[3], 并且该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均较低, 并发症主要为分流不足或过度、感染及阻塞等。本次研究中, 8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 术后随访6个月, 6例患者分流过度, 5例患者因脑室端梗阻复发脑积水。可以认为, 只要并发症得到较好控制后, 脑积水的分流手术基本就趋于成功了。

避免并发症是分流管的设计基本原则, 在脑积水的治疗过程中, 要始终强调根据颅内压及脑室大小来合理选择分流管。资料显示, 目前全球范围内可供使用的分流管较多, 有超过450个的压力范畴与200个装配, 然而不管何其繁多, 每一个分流管的核心组成部分都是阀门与导管。导管可置入脑室或腹腔, 分别称作脑室管或腹腔管。梗阻的发生与脑室管的不当置入有很大的关系, 要预防梗阻, 就要使脑室管远离脉络丛, 最佳的方法是将脑室管置于侧脑室额角。同时, 在枕角穿刺时要确保分流管超过了室间孔, 而在行额角穿刺时却与此相反, 不然很可能出现梗阻再一次引起脑积水。本次研究中, 术后7 d发现6例位置欠佳, 但无出血迹象;术后6个月发现有5例患者因脑室端梗阻复发脑积水, 最后行对侧分流手术。腹腔管放置不当也会引起堵管, 一般来说在肝脏膈面置腹腔管或是直接在腹腔内游离分流管腹腔端, 但偶尔也会发生网膜包裹腹腔管而引起再度脑积水, 解决方法是拔出腹腔管, 可见脑脊液通畅流出, 然后行麦氏点皮肤切口于陶氏腔置导管, 脑积水会由此得到缓解, 本次研究中未发现腹腔管放置不当引起的堵管现象。

阀门分类包括可调压阀门与固定压力阀门, 后者一般可分为低、中、高压三个等级, 但各个厂家设置的压力值不尽相同, 所以要求医生要对所使用的分流管十分熟悉, 并参照说明书合理选择恰当的分流管。术前建议进行腰椎穿刺来测量压力, 通常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颅内压并不会非常高, 所以一般选择中压及以下的分流管。可调压分流管便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节分流阀门压力,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分流过度或不足以及脑室管堵塞, 增加了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成功率, 目前它在神经外科中使用较多。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 术后随访6个月, 根据患者头颅检查结果及表现症状有19例患者重新调整了阀门压力, 占比23.75%, 进一步说明采用可调压分流管的重要意义。

目前, 有3种可调压分流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具备各自的特点与优势, 可供临床医生酌情选择。虹吸也会引起分流过度, 所以需应用抗虹吸装置来防止引流过度。外国学者将抗虹吸分流装置与传统分流装置作了比较, 结果发现二者分流失败率差异不大, 但患者站立时由虹吸引起的脑脊液分流过度的问题, 却能被抗虹吸分流装置较好地解决。虹吸的发生与脑内和腹腔的压力差异有关, 而这些与患者的自身因素有关, 如身高、肥胖、妊娠等, 所以并不是一种分流装置能够满足所有患者, 但是, 抗虹吸装置对于减轻或克服过度分流有益处, 所以建议最好选择抗虹吸分流管。本次研究中有6例患者发生分流过度, 均为采用非抗虹吸分流管的患者, 分析可能原因为虹吸作用引起, 在将中压分流管更换后明显缓解。

综上所述, 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治疗外伤性脑积水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 建议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选择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

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中分流管的选择。方法 收集近3年临床资料完整的8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 根据患者的测压情况以及自愿原则选择抗虹吸分流管73例, 非抗虹吸分流管7例;选择固定压力分流阀39例, 可调压分流阀41例, 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7 d有63例 (78.75%) 症状明显缓解, 17例 (21.25%) 症状无明显缓解。头颅影像学复查, 多数患者分流管脑室端以满意位置位于脑室内, 脑室缩小幅度显著, 无出血迹象。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治疗外伤性脑积水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 建议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选择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

关键词:外伤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管

参考文献

[1]纪杰.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7 (32) :127-128.

[2]刘军, 陈治标, 蔡强, 等.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人外伤性脑积水分流管的选择[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 18 (5) :268-270.

上一篇:浙江外贸企业下一篇:觅食